艾滋病初筛检测的通知(精选6篇)
1.艾滋病初筛检测的通知 篇一
艾滋病抗体初筛检测知情同意书
(存根)
我已经阅读了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相关内容,我知道是否进行检测完全是自愿的,现就是否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做出选择。
1、自愿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
2、不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 本人签字:
本人签字:
本人身份证号码:
本人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联系地址:
医生签名:
医生签名:
日
期:
****年**月**日
日
期:
****年**月**日
艾滋病抗体初筛检测知情同意书
艾滋病是由于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造成抵抗力下降,以至免疫系统全面崩溃而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肿瘤的致死性传染病。到目前为止,艾滋病还没有可预防的疫苗和可治愈的药物。通过治疗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为了解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我们为您检测并为您保密。
一、检测的目的
接受检测后,我们会为您解释检测结果、提供咨询。这样就不必因整天担忧自己可能患有艾滋病而惶恐不安;如果查明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应接受早期治疗,及早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缓病情发展;我们还会告诉您一些预防措施,及早采取措施保护家人,防止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另外,如果感染了病毒,您的爱人或性伴他们可能会问您是怎么感染的,这可能使你们发生一些矛盾。但我们觉得,您的爱人或性伴迟早会知道的,而早知道采取措施、尽早接受诊断和治疗。为了你的爱人或家人及您自己的健康,建议您从长远考虑,接受检测。
二、检测程序
您是否检测完全出于您的自愿。如果同意,我们将抽取您少量的血液(大约2毫升)用于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并在二周内通知您检测结果。但在感染后2-12周的窗口期内,可能存在无法检测出HIV抗体的情况。但万一检测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我们建议您通过适当方式及时将检测结果告诉自己的爱人。检测结果出来后,我们还会为您提供一些相关咨询和帮助。如果您愿意,请在这张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生检测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以表明您完全理解检测的目的和程序,并同意接受检测。
我已经阅读了上述检测目的和程序,并且听医生详细介绍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我知道是否进行检测完全是自愿的,现就是否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做出选择。
1、自愿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
2、不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 本人签字:
本人签字:
医生签名:
医生签名:
日
期:
****年**月**日
日
期:
****年**月**日
2.艾滋病初筛检测的通知 篇二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液标本
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郑州市无偿献血者标本378843人份。2008年至2012年郑州市无偿献血者标本813755人份。
1.2 仪器与试剂
Mission C100全血快速生化分析仪 (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Reflotron plus全血快速生化分析仪 (德国罗氏公司) , Sysemx-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希森美康公司) , 谷丙转氨酶试剂盒 (烟台奥斯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谷丙转氨酶干式化学法测试条 (艾康生物技术有公司, 德国罗氏公司) 。
1.3 方法
1.3.1 干化学试纸条法
该方法分别采用Mission C100全血快速生化分析仪和其专用试纸条 (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以及Reflotron plus全血快速生化分析仪和其专用试纸条 (德国罗氏公司) , 分别按照操作要求吸取30μL血样 (末梢血或静脉全血、血浆) 加到试纸条的标本区, 30s内放入测试槽中, 约2min自动显示结果。标本ALT合格的标准为<40U/L, ALT检测值≥40U/L为不合格。
1.3.2 速率法
采用Sysemx-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 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 检测值≥40U/L为不合格。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8~2012年ALT淘汰率统计结果见表1, 2008~2012年共检测无偿献血标本813755人份, 其中ALT不合格标本共29256例, 不合格率为3.60%。2011年不合格率最高为4.73%, 2012年不合格率最低为2.77%。不同年份ALT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08~2011年ALT不合格率呈上升趋势。
注:不同年份ALT不合格率的χ2为1154.8, P<0.05
2.2 2011年6月到2012年5月只对捐献单采血小板和采血屋及站内等固定的采血地点的标本进行初筛, 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对于所有的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初筛。每月的不合格率见表2。开展初筛后, 与之前的同期相比的χ2和P值见表2。
3 讨论
ALT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 如肝、心、脑、肾等, 其中以肝细胞中含量较多, 当肝细胞损害时, 大量ALT渗入血浆中, 使血液内ALT显著升高。因此, 检测血清ALT活性作为诊断肝脏疾病, 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标志。研究表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 RNA含量和抗原的出现与血清ALT水平呈正相关。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调查, 将ALT异常作为丙型肝炎携带者的标志, 预期可减少29%的肝炎, 美国输血传播病毒调查组预测可减少31%的肝炎[1]。我国在无偿献血者筛查中检测ALT主要是为了避免输血相关的肝炎因窗口期所造成的漏检[2]。
郑州地区2008年至2012年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率为3.60%, 其中2011年ALT不合格率最高为4.73%, 2012年ALT不合格率最低为2.77%。这与本站从2012年6月起开始做ALT初筛工作有着重要关系。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只对捐献单采血小板和采血屋及站内等固定的采血地点的标本进行初筛, 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对于所有的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初筛。从表2可以看出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ALT不合格率为4.20%, 而从2012年6月开展ALT初筛以来, 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ALT不合格率降低到1.95%。从其同期比较的χ2和P值来看, ALT初筛后其不合格率是显著降低的。这与其他血站的统计结果基本一致, 邯郸市中心血站开展ALT快速筛查后血液报废率从11.07%降至2.46%[3]。青岛地区开展ALT初筛后不合格率从4.89%降至2.67%[4]。安徽省血液中心实施献血前ALT快速检测使ALT不合格率从3.28%降低到0.09%[5]。无锡市中心血站ALT筛查后血液报废率由8.06%降至1.73%[6]。由此看来, 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开展ALT快速检测显著降低了ALT不合格率, 有效的避免血液的浪费。
开展采血前的ALT初筛后, ALT不合格率已显著降低, 但与其他病毒有反应性导致的报废率相比, ALT不合格导致的报废率还是最高的, 这与采血环境的不稳定及工作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有着重要关系。有关干式生化分析法测定ALT数值与速率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确立合理的ALT初筛限值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摘要:目的 通过对郑州市无偿献血者ALT初筛前后检测结果分析, 评价ALT初筛的必要性。方法 对郑州市2008年至2012年ALT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 并对郑州市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无偿献血者的ALT的不合格率进行统计, 并分析ALT初筛前后不合格率的变化。结果 2008年至2012年ALT平均不合格率为3.60%。实施ALT初筛不合格率从4.20%下降至1.95%。结论 ALT初筛的开展显著降低了ALT的不合格率, 避免了血液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ALT,干式化学法,速率法
参考文献
[1]邢培青, 刘玉振.实用输血检验[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1:47-50.
[2]王德文, 李慧敏.无偿献血者肝炎标志物与ALT检测结果关系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 2011, 30 (7) :178-179.
[3]王学刚, 孙国栋, 魏淑梅.2009~2010年邯郸市无偿献血者ALT快速筛查前后情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11, 24 (10) :874-875.
[4]周宝琴, 杨忠思, 李秋华, 等.青岛地区ALT初筛前后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11, 24 (10) :872-873.
[5]吴君胜, 张胜权.合肥地区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进行ALT快速检测的现状及意义[J].安徽医药, 2012, 16 (3) :363-364.
3.艾滋病初筛检测的通知 篇三
(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藏林芝860000)【摘要】随着世界各国艾滋病流行趋势的日益严峻,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已成为各国医学界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因艾滋病患者的不断增多,为了及时有效地明确诊断,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艾滋病实验室检测的地位日趋重要。然而艾滋病检测工作则有着特殊性和严格的科学性,所以,对艾滋病检测工作的治疗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关键词】艾滋病;质量【中图分类号】R51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61-01 1 实验室制度管理根据《全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理制度的指定须严格符合相关的管理原则,包括送、收样及保藏制度、生物安全制度、严格执行分区及单间流向制度、个人防护制度、废物处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及保养制度及检测结果保密制度等[1]。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各项规定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加以严格遵守执行。相关责任人应进行定期结合不定期的工作巡检,一旦发现违规操作及相关问题应及时予以纠正并跟进改进工作的落实。2 基础条件建设检测机构须具备独立的实验用房,保持墙体及地面的平整,须对清洁区和污染区进行区分。保证操作台面的光滑和防水、易于消毒。初筛实验室必备设备包括酶标仪、专用普通冰箱、高精度移液器、洗板机、恒温水浴箱、离心机和各类型消毒设备及污物处理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和恒温设施。艾滋病检测确认实验室用房内须设有独立的污染区、半污染区及清洁区,以及初筛实验室及确认实验室所需的各项设备。3 技术保障及人员培训首选须保证实验室主管人员质量意识处于相对高的水平,以此保证能够领导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同时促进所有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及技术素养的提高。此外还应建立并完善稳定的核心专业团队,保证实验室业务团队的技术水平保持熟练状态。依据卫生部的相关要求,初筛实验室须有3名以上的医技人员,其中必须有1名以上中级职称人员,且具备2年以上检测病毒血清的工作经验、接受过省级及以上HIV抗体确认中心举办的HIV抗体检测学习班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确认实验室的医技人员必须在5名以上,其中须有1名以上高级职称人员,2名以上中级职称人员,且都应具备5年以上病毒学清检测工作经验和3年以上HIV抗体筛查工的经历,同时受过国家省级抗体确认中心举办的HIV抗体确认学习班培训并缺德合格证书[2]。4 选择合理的检测技术在选择合理的检测时,首先应对实际应用的要求加以考虑,其次应考虑技术力量及仪器条件,第三应对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加以考虑。实施上述方式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所用试剂必须在有效期内,且为HIV-1/2混合型。5 采集及处理标本在进行采集、接收保存及运送标本时,必须按照 要求和方法必须按照《全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操作。进行收集、处理标本时,应对标本进行编码并做好记录工作,务必为含有标本的各种载体,例如离心管、塑料管及滤纸片等进行编码。若采用标签,应保证标签贴在试管的侧面,而不应将标签贴在盖子上,防止因试管和盖子分离而混淆。有效利用HIV检测技术,包括尿液、血液、血浆、血清、唾液等各种类型的标本皆能用于HIV的生物学检测。后勤保障水平决定了选择标本的类型,确定的监测人群对象和哨点以及开展的检测策略。一般情况下可首选血液标本,由于和唾液或尿液相比,血液样本的HIV抗体浓度更高。此外,该类标本还能够对HIV分型、亚分型梅毒、乙型和丙型肝炎和抗逆转录病毒的耐药等进行检测和专题研究。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采血管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采集方法为抽取一定量的静脉血,室温下自然放置1-2小时,直至血液凝固、血块收缩。行15分钟3000r/min的离心,分离出血清以备用。在进行样品采集时应防止微生物及溶血污染。若血清样品出现浑浊或沉淀,须行离心沉淀后检测其上清液。若血浆样品或抗体准备用于检测,存放环境温度不可高于-20℃,对于1周以内将进行检测的样品,短期存放环境的温度应保持在2-8℃。为防止血清样品的检测结论出现假阴性,应避免反复融冻样品。无论样品的初筛结果为阳性或是阴性,都应应采用其它检测原理不同或来自不同生产商的其它试剂进行复检。若经两次检测都显示为阴性,则报告HIV抗体阴性,如两次检测都显示阳性,或一阴一阳,应将样本送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复检,不可直接出具阳性报告。6 设备的维护及校准根据仪器设备的操作章程,对安全操作进行特别提示,关注仪器设备的防尘、防潮和防震等维护。指定专人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并对维护要求进行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定期对计量器进行定期检定。为每台检测仪器设备建档及跟踪管理。7 完善室内质量控质量控制应联合内部和外部对照质控血清法进行,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目的是对试剂盒批间及孔间差异、检测的重复件和稳定性进行监控。内部对照质控血清指试剂盒内则提供阴性和阳性的对照血清。在每天检测之后,检测者应在质量控制圖中记录当天内、外部对照血清的测定结果。在相关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才能够将标本检测报告发布。参考文献[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2]邱小娥.艾滋病检测质量保证措施.中外医学研究,2010,2,8(4),55-56.作者简介:王楠 1982。6 女 技师
主要负责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及实验室检测工作
4.建立艾滋初筛实验室的相关要求 篇四
一、人员要求:中级1人,初级2人(以上人员需要医学背景)
二、实验室要求:(大兴疾控中心:吴老师:60283817)
1、场地:分区(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强制要求具备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强调不可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操作。
2.仪器设备:酶标仪1台、洗板机1台、加样枪2把、离心机1个、冰箱1台、冷暖空调1台、高压灭菌锅1台、温度计1个、湿度计1个、生物安全柜1台(单人双人都可以,最好有通风装置)3.培训:大兴疾控中心每年举办2-3次培训(免费),培训时间一天半,要求以上3人必须参加培训。预约培训电话:梁老师:60283857 4.试剂:要求备两个厂家的试剂,一个初查,一个复查(大兴疾控中心用的试剂厂家分别是“万泰生物”和“珠海丽珠”)
5.校验:酶标仪、生物安全柜、加样枪、高压锅、温湿度计需要每年校验。(校验单位分别是:大兴计量局、北京计量局、国家计量局)。6.制度:需要具备艾滋病实验室的相应的表格和规章制度。7.检测方法:酶联免疫(ELISSA),要求两个人同时操作试验。
三、审核流程:
初审:实验室建好后通知大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校验,校验合格后填写申请表盖章。
复审:拿着申请表去北京市疾控中心复审。
5.艾滋病初筛检测的通知 篇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3年2月到该中心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初筛血液标本共161 720份, 其中2010年3月—2011年2月有56 514份, 2011年3月—2012年2月为52 873份, 2012年3月—2013年2月是52 333份。来自不同阶层的献血者在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3]后才进入验血环节。
1.2 方法
HBs Ag采用胶体金法检测, ALT采用干式化学法检测, ;血红蛋白 (Hb, 下同) 检测采用硫酸铜比重法。检测过程均为一次过, 初筛阳性或不合格标本不进行重复试验[4]。所有检测过程均严格按照试剂盒内说明书按步骤进行检验。
1.3 统计方法
初筛检验粗略数据均录入Epidata软件分析逻辑性与校对, 并运用描述性均数、标准差、构成比分析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010年3月—2013年2月该市无偿献血人数变化趋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 2010年3月—2013年2月该市无偿献血人数随着年份的变化呈下降趋势, 其中以2011年3月—2012年2月最为明显, 这与该中心加大血液质量安全宣传力度、强化献血条件审查岗位责任制[5]、增加检测设备的投入和高校近些年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不活跃有关。但2012—2013年来该市无偿献血人数变化不大, 表明我市固定献血者在进一步增多。
2.2 该市初筛HBV、ALT、Hb检测不合格情况
HBs Ag不合格人群比例为2.34%, ALT不合格人群比例为7.81%, Hb不合格比例为0.38%, 总检测不合格比例为10.53%。见表1。
注:2010年HBs Ag、Hb检测不合格人数与2011年、2012年比较P>0.05, 其余比较P<0.05。
从表1数据看出目前3项检测中最主要不合格指标为HB-s Ag阳性和ALT>40 U, 这一检测研究结果与目前研究文献结果大部分吻合[6,7], 说明在检测过程中加强对HBs Ag和ALT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从表1不合格比率中看出随着近些年医疗卫生行业宣传及检测力度加强, 相关传染病均得到有效控制。
3 调查结果反映的问题
从无偿献血者3项检测结果来看, 血液初筛不合格总比率为10.53%, 其中血液初筛不合格比例按照所占大小依次为ALT>HBs Ag>Hb, 传染性指标中HBs Ag不合格比率仍占一定比重, 仍是防治工作的重点[8]。ALT检测主要是针对人群肝功能检测的一项指标, 其主要存在人体肝细胞中, 在人体出现肝脏方面问题或病变时能够被释放到血液中, 从而导致血液ALT含量升高, 从而对病症进行判断。ALT不合格总比率为7.81%, 且在3年内比率呈反复趋势, 导致不合格比率反复的原因是互助献血增长引起, 说明该市日后应加强对其的监控。Hb初筛不合格总比率为0.38%, 且在近3年内比率呈下降趋势。
4 应对策略
4.1 加强政府部门职能
从调查看, 该市相关部门要维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首先, 政府部门必须履行各方面的工作, 加强血宣传, 让群众参与献血;其次, 采供血机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血液的检测力度及相关汇报工作, 将血液检测详细情况通报于卫生防疫机构, 卫生防疫机构再针对情况制定出措施。
4.2 找准卫生防疫机构工作重心
卫生防疫机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9,10,11]:①抓工作重心, 根据情况调整预防策略。从近3年的血液初筛检测不合格情况来看, 该市日后应加强对HBs Ag的预防;可以通过各种宣传渠道、疫苗接种、环境整治等方面综合治理。②加强居民健康教育。从该次研究结果来看, Hb血液不合格总比率在近3年内比率呈下降趋势, 但ALT血液不合格比率在今年有上升趋势, 说明我市对居民的宣传取得一定成果。③提高预防性疫苗接种覆盖面。开展各类疫苗接种, 是控制各类疾病的有效途径, 卫生防疫机构应定期对我市适龄居民进行血清抗体监测, 对各类疫苗接种效果正确评价, 为疫情防御工作提供有效数据。④提高HBV、HCV、HIV疾病的警惕性, 调查该类疾病发机制, 制定相应策略, 同时抓普及和防治工作。新闻媒体配合当地“创文明城”、“创卫生城”宣传策划, 向公众宣扬“无偿献血引领健康生活”的理念[12]。
4.3 医疗机构共同努力
医疗机构应从病理、生理和伦理的角度向病人及其家属宣传健康生活, 自体输血、合理献血有利健康的思想[13]。教育部门将人体生理和无偿献血知识列为小学高年级以上必修课[14], 并作为放假期间社会调研内容, 让祖国的下一代从小树立正确无偿献血意识。血站联合市文明办、教育局和广电局还要定期举行无偿献血下社区、进校园等公共场所, 加大无偿献血带动效应, 让更多的市民正确认识无偿献血的公益性与社会性[15]。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无偿献血人群初筛乙肝、ALT及血红蛋白检测情况及应对措施。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2月到该中心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初筛血液标本共161 720份, 对所有血液标本进行检测;2010年3月—2013年2月该市无偿献血人数随着年份的变化呈下降趋势, HBsAg不合格人群比例为2.34%, ALT不合格人群比例为7.81%, Hb不合格比例为0.38%, 总检测不合格比例为10.53%。结论 该市乙肝病毒携带者、ALT情况不容乐观, 应加强对传染病流行态势变化的观察及预防策略制定。
6.艾滋病初筛检测的通知 篇六
【关键词】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553-01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务院[2010}48号文件中“五扩大、六加强”[3]的主要内容之一。2011年1-12月对全市开展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现状进行调查,其目的是了解昭通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情况,推动全市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规范有序地开展工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昭通市13家通过省卫生厅验收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和187家通过市卫生局验收批准的艾滋病检测点(市级医疗机构3家、县级医疗机构3家及乡镇卫生院143家)。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查看相结合的方法。发放问卷份,收回200份,内容包括实验室基本设置、人员情况、仪器设备、检测方法、所用试剂、检测情况、质量控制、生物安全等方面。
2 结果
2.1 实验室分布情况 截止2011年12月,昭通市共建有一家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市疾控);13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分别分布于疾控系统11家,医疗机构1家,采供血机构1家;有187家市、县、乡医疗机构艾滋病快速检测点。目前全市已形成确证实验室-筛查实验室-检测点的网络检测体系。
2.2 检测人员情况 13家筛查实验室共有检验人员46人,职称以中级为主,占56.52.1%(26/46),其次为初级和高级,分别为36.95%(17/46)和6.52%(3/46),均从事血清学检测工作2年以上,100%接受过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持有上岗证, 100%%实验室人员满足3人[1]。187家快速检测点(市、县、乡医疗机构)100%有2人以上接受过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持有上岗证,市级3家、县级31家均有2人以上专职检验人员;但143个乡镇卫生院中没有检测人员(妇产科医生兼职)占71.3%(102/143),有检测人员占29.7%(41/143)
2.3 实验室建筑及仪器设备 筛查实验室均有独立的实验室,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仪器设备包括酶标仪、洗板机、普通冰箱、水浴箱(恒温箱)、离心机、加样器、污物处理品消毒设备、实验室恒温设备,安全防护用品和生物安全柜,符合管理办法要求[1]。市、县级艾滋病检测点均有检测台、普通冰箱、离心机、加样器、安全防护用品,实验室恒温设备3污物处理设备符合管理办法要求[1]
2.4所用试剂 13家筛查实验室主要用ELISA(丽珠、万泰、科华),快速(雅培、SD)。187家医疗机构主要用快速(科华、英科新创、雅培、艾康等)符合《全国艾滋病检测管理办法》要求。
2.5检测对象 13家筛查实验室中11家疾控中心主要是VCT、监管场所、娱乐场所、哨点监测、新兵体检和专题调查等;34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主要针对手术、输血前、孕产妇筛查、性病门诊、婚检及其他就诊者;采供血机构主要针对无偿献血人员;143家乡镇卫生院主要是孕产妇筛查和新婚登记免费检测为主。
2.6质量控制及年度考核 在13家HIV-抗体筛查实验室中100%实验室设立了内部对照和外部对照,并建立了质控图,开展了较好的质量控制。2011年12月在市确证实验室组织的考核中,所有实验室对下发的HIV-抗体盲样检测的正确性达到了100%,其中优秀实验室8家,良好实验室4家,合格实验室1家。187家医疗机构的检测点100%参加一次质控考核,100%合格。
2.7 生物安全 13家筛查实验室均建立了生物安全制度,检验人员每年接受生物安全培训,均使用生物安全柜,并建立了工作人员年度健康体检档案(HBV,抗HIV检测),废弃物处理经高压或化学消毒后再进行焚烧,实验室工作人员未发生HIV职业暴露。从现场查看,个别检验人员生物安全意识淡薄,尤其是医疗机构,2家实验室均没有高压灭菌器,在操作過程中不穿防护服,个别实验室存放废弃物未使用医用垃圾袋。187家检测点中34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有部分实验室制度,但不健全;143家卫生院均没有制度,现场发现部分人员检测不在实验室,直接在医生办公桌上检测,并且检测时不带手套。
3 讨论
昭通市1家艾滋病确证实验室,13家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187个艾滋病快速检测点已形成确证—筛查—检测点这一比较完善的检测网络,各实验室基本符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2],网络运转状况良好。基本能满足市-县-乡人民群众对艾滋病检测的需要,也符合国务院提出的五扩大、六加强的要求[3]。
3.1 检测网络已初具规模,覆盖面广,规范管理有待加强:1个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和13家筛查实验室主要分布在疾控系統,中心血站和县医院和1家,187个艾滋病快速检测点全部分布市—县—乡医疗机构,许多医疗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尚未建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筛查实验室覆盖面不广。从日常确证实验室接收的可疑标本中,可了解到许多医疗机构正在开展HIV抗体检测,他们的病人流量多,检测对象多[3],但工作很不规范,从标本采集、运输、送检、试验过程等都存在很多问题。建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艾滋病检测点的监督管理工作[3],使艾滋病检测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
3.2 检验人员能力需要加强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2006年版)的要求, HIV-抗体筛查实验室人员至少由3名医技人员组成,检测点2人以上。经调查,部分筛查实验室(2家)人员未达到要求,原因是原有人员调离后,人员补充不上,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缺少检验人员(大部分是兼职)。建议有关部门制订相应政策,借助医改的东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建设,增加检测人员,提高待遇,稳定检验队伍。
3.3 提高质量控制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意识 艾滋病实验室检测不同于其他疾病,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会对被检测者造成不良的影响。为防止漏检、误检,HIV筛查实验室应建立较完善的质量体系[4],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因此,提高质量控制,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的培养[2],是网络实验室今后的工作重点。通过调查,实验室生物安全还存在薄弱之处,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础保障[5],在实际工作中,检测样本无论是HIV抗体阴性还是阳性,都应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加以防护[2]。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与培训,提高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 2006.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 〔2010〕48 号.2010年12月31日.
[4] 史晓林,史荣秋.HIV抗体筛查实验室弱阳性血清制备及其应用.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647.
【艾滋病初筛检测的通知】推荐阅读: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遵照11-02
艾滋病检测前后的咨询02-12
艾滋病检测点的建设与管理06-20
艾滋病实验室核酸检测11-16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保密制度12-05
关于举办预防艾滋病活动的通知07-23
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基本标准01-25
艾滋病的基本认识09-29
艾滋病的职业暴露10-16
关于艾滋病的作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