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机构审核详细情况报告(共13篇)
1.认证机构审核详细情况报告 篇一
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机构审核认定的情况汇报
为了推动吴忠市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根据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局,关于认真贯彻实施《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办法》《道路客货运输继续教育大纲》的通知,(宁运管字2011年135号)文件的精神要求,我局于2012年3月1日---3月底,协同自治区运管局对我市申请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18家企业的资质进行验收。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18家申报企业能够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落实。
二、各培训机构硬件设施能够按照自治区135号文件配备,并且设施齐全有效。
三、各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基本达标。
四、区局领导对我市的继续教育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培训机构的环境不太整洁。
2、继续教育只给了教学大纲没有给具体教材,所以在教案编写方面还得进一步完善。
五、下一步打算
1、加强继续教育骨干力量的培训。2012年4月8日我局对各继续教育的骨干力量派送到重庆参加由交通部组织的培训。
2、积极和交通部培训中心进行联系,争取将继续教育的相关教材尽快发送到位。
3、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申办机构的硬件设施设备的完善。不要求做到最好,但是必须做到更好。
驾培所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2.认证机构审核详细情况报告 篇二
为了解泰安市的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转诊及追踪情况,进一步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水平,对2005~2009年泰安市的各县(市、区)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2005~200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及泰安市6个县(市、区)上报的结核病防治规划工作月报表数据。
1.2 核查追踪要求
各县(市、区)疾控中心结防工作人员通过结核病信息系统对非结防机构报告的肺结核病例(包括疑似病例)进行登记和核查追踪,并实施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核查追踪情况月报制度,报告情况限于网络直报病例,报告病例按“现住址、录入日期”进行统计。网络报告肺结核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查痰4种类型。
1.3 统计学分析
将泰安市各县(市、区)2005~2009年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转诊及追踪数据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检验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不同年份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情况
2005~2009年转诊到位率最高年份为2005年(50.23%),最低为2009年(32.74%);追踪到位率最高为2009年(87.54%),最低为2006年(42.21%);总体到位率最高为2009年(91.80%),最低为2006年(69.06%),经χ2检验,各县区的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及总体到位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转诊到位率χ2=85.042,P=0.001;追踪到位率χ2=571.483,P=0.001;总体到位率χ2=337.365,P=0.001),见表1。
从5年的转诊、追踪及总体到位曲线来看,转诊到位率自2005年开始呈下降趋势,2007~2009年趋于稳定,而追踪到位率和总体到位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图1)。
2.2 不同地区肺结核患者转诊和追踪情况
2005~2009年泰安市非结防机构共报告肺结核患者6253例,重报890例,主动到位2052例,追踪3311例,追踪到位2502例,5年转诊到位38.26%,追踪到位率75.57%,总体到位率84.92%。其中,转诊到位率最高为泰山区(44.38%),最低为宁阳县(32.74%);追踪到位率最高为岱岳区(90.67%),最低为肥城市(67.29%);总体到位率最高为岱岳区(94.00%),最低为东平县(80.72%);经χ2检验,各县区的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及总体到位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转诊到位率χ2=46.545,P=0.001;追踪到位率χ2=93.260,P=0.001;总体到位率χ2=67.963,P=0.001),见表2。
3 讨论
转诊到位率反映医疗机构配合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力度,用综合医疗机构已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占已转诊的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比例表示;追踪到位率反映结防机构工作的成果,用追踪到的患者数占已追踪患者数的比例表示。总体到位率从总体上反映结核病防治机构对患者管理工作力度的指标是,它指医疗机构某月网络直报中已到位的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数除以医疗机构该月网络直报应转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数。
3.1 分析发现2005~2009年泰安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率为38.26%,低于我国东部地区2005年的转诊到位率(45.5%)[2],距离考核标准70%还有较大差距;而追踪到位率为75.57%,虽高于我国东部地区2005年的追踪到位率(50.8%)[2],但仍低于考核标准85%。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非结防机构方面:(1)由于部分非结防机构对参与结核病控制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措施落实情况不理想,截留患者或不按要求进行转诊;(2)接诊医生未能认真询问并填报患者的详细住址和联系电话,导致结防机构不能及时进行追踪,再者接诊医生宣传不到位,未向患者详细讲明讲解国家的免费政策和结核病转诊的详细程序等。患者方面:(1)有些患者对综合医院的依从性较强,对结核病的转诊治疗认识仍不足,认为医院的条件好、人力强,宁愿在大医院自费全疗程治疗也不愿到结防机构接受全程免费治疗和管理;(2)由于部分患者经济条件差,年纪大、交通不便、不愿接受免费正规化疗中的自费护肝等治疗,而自行到药店购药治疗,症状好转就停药[3];(3)患者担心受到别人的歧视,就诊时留下的住址和联系方式不真实,从而影响了转诊、追踪到位率。
3.2 2005~2009年的肺结核患者的转诊到位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追踪到位率和总体到位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2009年三个率均趋于稳定。分析其原因:(1)经济发展,交通便利,当得知患有肺结核后,患者往往要跑好几个医院来看病,或者希望到更好的医院就诊,这就造成了重卡率逐年上升,而转诊到位率下降;(2)电话手机的普及,联系愈加方便,这就有利于结防机构对患者的电话追踪。再者,国家对结核病防治的重视,每个县、区基本都配备了专门的督导车辆,便于现场追踪。各县区之间的转诊、追踪到位情况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可能是因为部分县区的结防机构人力资源有限,全县乡镇以兼职防痨人员为主,因其他工作压力大而影响追踪质量。
3.3 建议 (1)加强与非结防机构的沟通,加强首诊医生的责任感,对患者要认真询问并填写报告内容,特别是患者的详细住址、联系电话等要耐心询问并仔细填写清楚,以便结防机构迅速有效的追踪,对提高追踪到位率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2)加强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使广大群众既能认识到结核病的危害性,又能科学正确地对待结核病的诊治,消除对结核患者的歧视行为,消除结核患者的恐惧,从而提高患者的追踪到位率。(3)结防机构应当进一步加强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的追踪管理。各结防机构应充实结防人员,加强培训,增强其责任心,使其能按照结核病控制项目要求及时有效地开展对网报肺结核患者的追踪管理;保证足够的工作经费和追踪工作所需的电脑、电话、车辆等设备配备,要做到专物专用。
参考文献
[1]WHO.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Surveillance,Planning,Financing. WHO/HTM/TB/2005.349.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5.
[2]樊石磊,何广学,任依,等.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肺结核病转诊和追踪工作现状分析.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5(2): 117-119.
[3]高帮斌,张耀辉,曾凡魁.嘉鱼县2005~2007年肺结核患者转诊和追踪情况分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9(4):62-63.
3.2014内外部质量审核情况报告 篇三
综合部柏志刚
在管理者及顾客的推动下,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公司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与质量体系运作实施相关。在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份,公司共进行了3次审核(2013年9月的3C审核,2014年5月的ISO9001:2008审核,及2014年6月的内部审核)。针对各次审核结果,综合部均组织公司各部门认真进行了整改。现就公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与第三方审核及纠正措施验证情况报告如下:
1、质量审核情况
公司在年初制订了《2013内部质量审核计划》,按计划要求分别在9月进行过程审核、产品审核、体系审核各1次。
2013年9月,CQC认证中心对我公司进行了审核,针对审核中发现的一般不符合项以及提出的相关意见,我公司相关部分组织人员进行了认证分析,并认真进行了相应整改。
2014年5月,第三方审核对我公司进行了IS09001:2008审核针对审核中发现的一般不符合项以及提出的相关意见,我公司相关部分组织人员进行了认证分析,并认真进行了相应整改。
2014年6月,我公司内部对运行的体系进行审核,审核过程中对公司产品进行了抽样审核,从审核情况来看,各检测项目均合格,未发现 — 1 —
不符合项,质量指数Qkz=100%。
从审核情况来看,共发现1个不符合项,全为一般不符合项,且已全部整改。
2、说明
4.乡镇机构改革情况报告 篇四
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通知》和《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通知》精神,结合本镇实际,自20xx年1月初开始,我镇机构改革工作在区编委的具体指导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科学设置,认真实施了机构改革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机构改革的基本情况
地处市南郊,距市区23公里,土地总面积9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6700亩,其中,水浇地22000亩。全镇现辖13个行政村,67个村民小组,共有6484户28455人,是最大的乡镇。20xx年底,全镇生产总值完成6.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788元。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乡镇机构改革的精神,我镇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围绕“减少机构、整合资源、综合设置、提高效率”的原则,逐步精简内设机构,整合规范事业单位,科学设置工作岗位,进一步推进了机构改革工作。目前,全镇共有工作人员104人,其中:行政编制25人(其中党委、人大、政府在岗领导职数8名,另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1名),机关后勤事业编制2名。事业编制46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3名,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9名,农村文化服务中心3名,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含服务所〉16名,村镇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中心5名)。政策性安置33名(三支一扶6名;事业单位招考5名;进村进社5名;纯农户零就业家庭10名;大学生村官12名)。
在机构设置上,我镇将镇机构具体划分为“四室五中心”,镇内设职能机构4个,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加挂人民武装部牌子)。调整事业单位5个,即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挂重坪管理委员会牌子)、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加挂民政保障管理服务所、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牌子)、农村文化服务中心、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村镇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目前,各项改革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
三、主要做法及经验
㈠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实施方案。自机构改革开始以来,我镇就把此次机构改革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成立了由书记、镇长任组长,班子其他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乡镇机构改革的相关工作。积极召开专题会议,对改革的有关政策和办法以及镇机关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反复斟酌,切实做到符合实际、改革明显、人员调配合理。同时,将上级各项规定和镇情实际相结合,研究制定了《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对改革内容、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调整、定岗方法及人员分流作出了详细的规定,确保了机关稳定和改革中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㈡加强宣传发动,做好思想工作。机构改革涉及部门变化和人员进退去留,事关干部职工切身利益。我镇以稳定人心和保证机构改革顺利推行为出发点,及时开展疏通思想、释疑解惑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认真进行了前期动员。组织召开了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就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遵循方针原则、实施步骤等给机关工作人员做了介绍,引导他们认真对待改革。其次,对全体机关工作人员按类别进行深入调查了解。特别是对干部职工作思想动态进行了摸底分析,对机关工作人员能否适应转岗后的工作需要,特别是对可能退休及分流人员的心理状态等一系问题,实行了认真研究,在此基础上采取了分口交流、谈心等形式,打消了许多同志的思想顾虑,切实为做好此次机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㈢规范站所结构,科学设置岗位。紧紧围绕上级有关机构改革文件精神,按照事业单位设置同党政机构设置统筹考虑、综合设置,防止和避免交叉重复的要求,对我镇机构进行了科学设置。一是在内设机构上,采取综合设置,严格控制机构限额的办法进行整合重组,镇内设机构统一为“四室”: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社会发展办公室、社会治安治理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二是紧紧围绕服务“三农”这一核心职能,对乡镇事业站所打破行业和部门界限,积极组建成立为“三农”服务的综合性服务机构。将事业单位调整为“五中心”①撤销农业服务中心,组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并将市重坪管理委员会划归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管理(加挂重坪管理委员会牌子)。②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组建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将民政保障管理服务所、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的各项职能整合划入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加挂民政保障管理服务所、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牌子)。③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撤销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组建农村文化服务中心。④保留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含服务所)。⑤将村镇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所更名为村镇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中心。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了机关各部门之
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通知》和《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通知》精神,结合本镇实际,自20xx年1月初开始,我镇机构改革工作在区编委的具体指导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科学设置,认真实施了机构改革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机构改革的基本情况
地处市南郊,距市区23公里,土地总面积9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6700亩,其中,水浇地22000亩。全镇现辖13个行政村,67个村民小组,共有6484户28455人,是最大的乡镇。20xx年底,全镇生产总值完成6.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788元。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乡镇机构改革的精神,我镇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围绕“减少机构、整合资源、综合设置、提高效率”的原则,逐步精简内设机构,整合规范事业单位,科学设置工作岗位,进一步推进了机构改革工作。目前,全镇共有工作人员104人,其中:行政编制25人(其中党委、人大、政府在岗领导职数8名,另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1名),机关后勤事业编制2名。事业编制46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3名,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9名,农村文化服务中心3名,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含服务所〉16名,村镇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中心5名)。政策性安置33名(三支一扶6名;事业单位招考5名;进村进社5名;纯农户零就业家庭10名;大学生村官12名)。
在机构设置上,我镇将镇机构具体划分为“四室五中心”,镇内设职能机构4个,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加挂人民武装部牌子)。调整事业单位5个,即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挂重坪管理委员会牌子)、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加挂民政保障管理服务所、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牌子)、农村文化服务中心、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村镇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目前,各项改革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
三、主要做法及经验
㈠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实施方案。自机构改革开始以来,我镇就把此次机构改革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成立了由书记、镇长任组长,班子其他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乡镇机构改革的相关工作。积极召开专题会议,对改革的有关政策和办法以及镇机关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反复斟酌,切实做到符合实际、改革明显、人员调配合理。同时,将上级各项规定和镇情实际相结合,研究制定了《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对改革内容、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调整、定岗方法及人员分流作出了详细的规定,确保了机关稳定和改革中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㈡加强宣传发动,做好思想工作。机构改革涉及部门变化和人员进退去留,事关干部职工切身利益。我镇以稳定人心和保证机构改革顺利推行为出发点,及时开展疏通思想、释疑解惑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认真进行了前期动员。组织召开了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就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遵循方针原则、实施步骤等给机关工作人员做了介绍,引导他们认真对待改革。其次,对全体机关工作人员按类别进行深入调查了解。特别是对干部职工作思想动态进行了摸底分析,对机关工作人员能否适应转岗后的工作需要,特别是对可能退休及分流人员的心理状态等一系问题,实行了认真研究,在此基础上采取了分口交流、谈心等形式,打消了许多同志的思想顾虑,切实为做好此次机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㈢规范站所结构,科学设置岗位。紧紧围绕上级有关机构改革文件精神,按照事业单位设置同党政机构设置统筹考虑、综合设置,防止和避免交叉重复的要求,对我镇机构进行了科学设置。一是在内设机构上,采取综合设置,严格控制机构限额的办法进行整合重组,镇内设机构统一为“四室”: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社会发展办公室、社会治安治理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二是紧紧围绕服务“三农”这一核心职能,对乡镇事业站所打破行业和部门界限,积极组建成立为“三农”服务的综合性服务机构。将事业单位调整为“五中心”①撤销农业服务中心,组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并将市重坪管理委员会划归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管理(加挂重坪管理委员会牌子)。②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组建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将民政保障管理服务所、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的各项职能整合划入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加挂民政保障管理服务所、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牌子)。③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撤销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组建农村文化服务中心。④保留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含服务所)。⑤将村镇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所更名为村镇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中心。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了机关各部门之
间的职责关系、职责范围和权限,其中各站所事业编制均按20%精减。㈣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全员聘用。坚持将机构改革与人事改革相结合,使二者同步进行。在具体工作中,我镇除按有关章程选举、任命的干部外,其余在编干部一律按新设置职数和岗位实行竞争上岗。镇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单位法人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管理。同时,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妥善制定了分流人员安置政策,采取国家政策内提前退休、转换岗位、统筹调剂等途径有效减小编制压力。
㈤实行定岗到人,合理
进行分配。对于政策性安置的33名新进人员,我镇结合各事业单位需求和新进人员专业与特长,客观合理的进行了人力资源整合,最大程度的优化了各事业单位的人员配置,如将农学专业的分配至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将城镇建设与规划专业的分配至村镇建设和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等,初步做到了“定岗到人”,为新进人员更好的发挥能力与作用提供了平台,也为下一步“定编到人”、进一步完善编制“实名制”打好了基础。同时,我镇在机构改革之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全镇领导干部中实行包村包社制,全镇在编的71名干部都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了片区,具体协调指导处理村中事务,在此基础上,全镇的各项工作都有了明显提高。
五、存在的问题
1、我镇属于最大的乡镇,各项工作任务较兄弟乡镇繁多,但是近年来,由于我镇工作人员频繁被上级单位借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镇各部门工作的开展。
2、按照区上的编制的分配方式,乡镇一级均采用的是“一刀切”的做法,然而我镇人口密集,工作任务重,但在乡镇编制数上却与一些人口较少的乡镇基本相同,人员紧缺的状况尤为严重。
六、意见和建议
1、为更充分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促进政府职能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缓解我镇人员紧张的局面,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已借调出人员的编制问题,减少我镇在编不在岗的人员数量,保证各部门工作正常开展。
5.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 篇五
一、核定编制情况
20xx年,撤区并镇工作中,由原xxx区xxx乡与xxx乡合并建立现xxx镇。根据《xxx县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和xxx县编委〔20xx〕64号文件精神,核定我镇政府机关编制24名,其中行政编制22名,机关工勤编制2名。成立政府直属事业单位xxx镇便民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8名。全镇机关事业单位核定编制共计32名。
二、实际在编在岗情况
(一)政府机关:政府机关目前实际在编在岗人员20名,其中机关行政人员18人,工勤人员2人。空缺编制4名。
(二)事业单位:镇便民服务中心目前实际在编人员8名,在岗人员7名(借调人员1名,1名建管人员在xxx集中办公,附加一名上岗待聘人员)。全镇实际在编在岗人员27人。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干部管理。严格执行乡镇干部管理规定,干部请假、休假、外出一律由主要领导审签同意并报办公室备案;严格干部借调,确需借调一律按照正规程序办理;对不按时到岗人员,镇纪委及时召回约谈,确保人员在编在岗在位。
6.门诊处方审核情况分析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统计本院2014年1~4月的门诊处方总数和有问题的处方总次数 (不包括特殊管理处方、特殊疾病、慢性病处方) 。参考相关文献[1],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和本院的相关管理制度, 对有问题的处方内容按发生次数进行分类统计。
2 结果
2014年1~4月门诊处方总数:31739张, 有问题的处方总次数321张, 所占百分比为1.01%。主要存在问题是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相符 (占比18.07%) ;用法用量不适宜 (占比25.86%) ;给药途径不适宜 (主要为录入错误, 占比23.99%) 。
2.1 2014年1~4月门诊处方总数及有问题的处方差错发生率。见表1。
2.2 处方差错内容统计。见表2。
3 讨论
3.1 患者信息不正确
患者姓名、年龄错误。姓名错误原因是由于医师的疏忽, 张冠李戴弄错该患者的姓名。年龄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儿童年龄错误, 如2岁9个月录入为2.9岁, 所以药师审核处方时核对患者信息可以避免患者服错药品。
3.2 临床诊断不全与用药不相符
处方临床诊断为“开药”、“体检”、“待查”, 无法审核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为无适应证用药。如临床诊断为早孕, 但使用的是终止妊娠的药物米非司酮片和米索前列醇片;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但使用的药物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和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甲磺酸氨氯地平片。
3.3 规定做皮试的未注明或无结果的判定
规定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医师未注明或第二天免试继续使用的医师未注明, 有的虽然有皮试的结果, 但无执行护士的双签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必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对青霉素过敏者, 5%~10%对头孢菌素类产生过敏反应, 而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绝大多数对青霉素产生过敏反应[2]。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 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 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 也不能用某一种头孢菌素配制成皮试液做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
3.4 注射剂的溶媒选择不适宜
实例1, 注射用丹参40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400 mg注射用丹参的溶媒量应为500 ml, 溶媒量不足, 药物浓度增大, 不良反应风险增加[3];实例2, 本院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溶媒选择也存在不合理现象, 说明书使用的溶媒是0.9%氯化钠注射液, 而处方中医师选用的溶媒是5%葡萄糖注射液, 泮托拉唑的结构为苯丙咪唑类, 具有亚磺酰基, 属弱碱性化合物, 其水溶液不稳定, 易溶于碱, 微溶于水, 在酸性溶液中很快分解[4];实例3,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5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是一种高浓度溶液, 不可直接输注, 其应溶解于含有氨基酸的溶液中, 体积比为1:5, 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5]。
3.5 用法用量不适宜
处方中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存在静脉滴注一次给药剂量较大, 一天的剂量一次给药, 给药频次不够的现象, 随着剂量的增加并不增加治疗效果, 而且随着剂量的增加药品的毒副作用增加, 门诊患者静脉滴注一日多次给药的依从性较差, 药师建议选用同种抗菌药物的口服制剂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其次是医师对给药剂量不熟悉, 如血塞通滴丸, 一次服用20丸, 而医师一次给药5丸。服药剂量过小, 影响治疗效果。
3.6 重复给药现象
具有相同功效的中成药重复给药的现象较常见, 处方云南白药胶囊与云南白药粉同时服用, 而云南白药胶囊与云南白药粉成分相同, 功效相同, 药师认为没有必要联用, 既增加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又造成药品浪费、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3.7 药品名称混淆
医师经常将厄贝沙坦片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混淆, 氢氯噻嗪具有利尿降压的作用;处方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0.25 g, 静脉滴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为一混悬剂, 其只能肌肉注射或关节腔给药, 常用量为10~40 mg, 不能静脉滴注, 用于治疗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疾病, 由于医师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混淆, 用于静脉滴注治疗过敏性皮炎。而且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使用剂量过大。
3.8 存在配伍禁忌
处方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 静脉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为一过饱和溶液, 温度较低时容易析出结晶, 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混合, 可能析出甘露醇结晶, 并易引起电解质紊乱, 导致低血钾;处方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维生素K1注射液20 mg+注射用维生素C 2.0 g, 静脉滴注, 而维生素C与维生素K1混合易出现混浊。
3.9 给药途径不适宜
大多为医师对信息系统操作不熟练, 而且忽视检查核对, 录入错误, 静脉滴注的录入为口服给药, 口服给药的录入为外用, 而且频率较高;如银胡感冒散为一外用贴剂, 而医师往往开为口服给药。
3.1 0 未备案超说明书用药或无知情同意书
医院规定药品超说明书用药需有充分的文献资料, 询证医学研究结果, 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 经医院药事委员会批准, 在医务部备案, 并且使用前需与患者签署超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才能使用。而本院临床用药中超说明书用药备案的主要是适应证超出说明书范围的, 而改变给药途径的几乎未备案。如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氨溴索注射液15 mg雾化吸入, 氨溴索注射液的疗效已被充分证实,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抗生素在支气管分泌物中的浓度, 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6]。
4 讨论
4.1 加强医师自身素质建设, 加强医师对医学知识和药品知识的学习, 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的培训。
4.2 药师要适应药学工作的转型, 改变工作模式, 不断更新药学知识和药品信息, 提高药学专业实践能力, 提高药师审核处方的能力。
4.3 增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 及时传递药品信息。药师审核处方时, 发现有问题的处方需与临床医师沟通更正后方可调配, 同时把处方中常见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医师, 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
4.4 加强与信息科的反馈, 药师审核处方时, 发现存在的问题需要与信息科协调解决的及时反馈给信息科加以调整。
摘要:目的 统计本院门诊处方差错情况, 分析差错原因、提出解决的建议和方法。方法 对审核有问题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问题处方次数占门诊处方数的1.01%, 其中处方前记占比22.43%, 处方正文占比77.57%。结论 通过加强医师自身素质建设, 提高药师审核处方的能力, 加强药师与临床医师的协调沟通, 及时更正有问题的处方、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关键词:门诊处方,处方审核,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李帼姬, 李海英, 陈画虹.儿科门诊处方审核情况的分析.今日药学, 2012, 22 (8) :498-500.
[2]刘伟浩, 钟永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与皮肤过敏试验的探讨.今日药学, 2012, 22 (4) :250-252.
[3]赵梁艳, 刘梅, 廖俊辉, 等.临床药师干预对某院中成药注射剂使用的影响.今日药学, 2012, 22 (1) :32-34.
[4]梁鹦.400份病历不合理用药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1, 31 (7) :605-607.
[5]张敏娟, 徐贞.关于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不合理用药分析.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4, 17 (4) :476-477.
7.金融机构服务情况调查报告 篇七
【概要】
在如今金融服务市场逐步健全并不断繁荣的时代背景下,金融服务的质量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无时不刻的与金融有着直接的或是间接地关系.此次调查,旨在了解当下咸阳地区消费者对本区域金融服务情况的看法和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本次调查采取街头抽样调查,主要调查年龄在18-70岁之间,性别随机抽取。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2份,其中男性占49人,女性为43人,被调查者大部分为城镇居民。以下为回收调查问卷的统计情况,在目前所选择的银行服务机构
结果统计中可以看出,被最多人选用的银行是中国工商银行,有38人,占到了26%。其次是中国建设银行,37人。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排在三、四位。有8%的人选择其他银行,目前在咸阳市设有分行的有,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等,根据口头的调查,交通银行有较大的客户群。
消费者对其所选择的银行满意度
从结果统计图表可以看出,市民对银行所提供的服务满意度不高,大部分的人表示只能勉强认可银行的服务,34%的人明确表示不满意银行的服务,在被调查的人中大部分的表明其所选择地为四大国有银行,因此也可以看出,四大银行的服务确实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反应的情况来看,人们对国有银行的服务态度意见较大,银行员工的敬业度不高。
选择商业银行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营业点
推荐
安全性
从雷达图的分布来看,较多的人会就近选择,服务和营业网点的数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选择,有就少部分的人会从知名度、安全性等方面考虑。
是否考虑过选择其他的商业储蓄银行
是 59 64%
否 33 36%
64%的人未考虑过更换选择其他银行,36%表示想换。
消费者对股份制商业银行(非四大国有银行)的态度
已在使用
乐于尝试
不了解
未考虑
结果表明,人们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了解不够,只有14人已选择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其提供金融服务。32表示有意向尝试这一新兴的银行服务机构,31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甚了解,还有15人还未考虑此事。
被访者的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重
从柱状图的分布情况来看,有46%的人将大部分的收入存入银行,三分之一的人将一半的收入交由银行保管,有17人只将收入的1/4放在银行,只有两人表示目前在银行没有存款。
被访者是否使用过或正在使用信用卡
否 81 88%
是 1112%
被访者中只有13人曾经或正在使用信用卡,只占到被访者的14%,而将近90%的人没有使用过信用卡。
被访者对信用卡使用的态度
从图表中明确可以看出,大约36%的人表示对信用卡还不甚了解,对其所起的作用不是很清楚,18人仍在考虑,有意向办理;19人觉得没必要,对其作用不大。13人认为信用卡很方便,能够解其一时之需,还有11人表示从未考虑过信用卡对其生活的影响。
被访者曾或现在参与的投资理财活动
股票
没有过
债券
其他基金
期货
可以看出,有将近一半的人参与过股票投资,也就是所谓的炒股,与此人数相近的被访者有过证券投资的经历,有不到25%的人从事过基金投资,只有两人参与过期货交易,30%的人还没有接触过以上的投资活动。
被访者对炒股的态度
70%认为可以适当的参与股市交易,10%的人身说应该积极参与股市的风云变幻,14表示风险大,敬而远之。4人未做考虑。
报告分析
经过以上图表的精确统计,以下作出详尽分析。
在对被访者其所接触银行机构的情况来看,在咸阳地区,四大银行占据着绝大比重的市场份额。究其原因,目前的咸阳地区,在街面所能见到的大多数为四大国有银行,咸阳在金融的开放方面,和市场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欠缺。并且,大多数企事业单位与这些银行有业务关系,等等因素。这其中工行占据了最多市场份额,26%的人选择,建行、中行、农行分列其后,在调查中发现交行拥有不少的客户群,这得益于目前交行在咸阳的扩张,并以其优质的服务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近些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逐渐的加大了对咸阳地区的扩张,消费拥有了更加多样的选择空间,有利于金融服务机构的合理竞争,提高本地区的金融服务质量。咸阳市政府应该加大对金融服务机构的招商引资,活跃本地区的金融市场,更好的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虽然四大银行的市场占有率极高,但被访者普遍的表示出对为其提供服务的银行的不满,这是银行系统在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问题,银行服务人员的敬业程度急需提升,大银行的服务已经不再是他们在市场经济时代行业间竞争的优势,在当代,人们对此有着多种的选择,人们可以选择服务更人性化的银行。从反应的情况来看,消费者对银行的意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服务不够人性化,不周到,不够尊敬,没有耐心2.四大银行的各项费用较多,且较贵,使得消费者难以接受,影响到人们对网银等新兴事物的热情。
存在以上问题的银行应该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提升服务的品质,使得消费对所选银行的忠诚度得以提升,银行间展开良性的竞争,实现双赢。
被访者在谈到选择银行时的考虑因素时,显得并不是非常的在意,可以看出,很多人处于方便的考虑,将钱存在离家较近的银行,分析得知,现阶段的咸阳人对金融服务机构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消费者应该将其视为市场当中的普通服务公司,更多的了解金融服务机构,更好的利用其所提供的服务,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便捷,提高时间的效率,提高生活的质量。人们对储蓄的安全性没有太多的顾虑,四大国有银行的体制背景,使得这一金融业的关键问题显得并不那么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经济体制的优化,竞争机制的深化,各银行的信用会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的许多银行为提高其业务量,与许多的企事业单位合作,采用定点合作的方法来抢夺市场份额,此营销方案起到不小的作用。虽然银行目前的存在较多待改进地方,但人们打算更换银行的热情并不是很高,用户对其所选银行有着较高的忠诚度。这样并不利于银行之间的竞争,不能使得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消费者应该及时的转变原有的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合理的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形成对银行的压力,迫使其不断地进步。
在谈到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态度时,人们的反应不一,有些人已经体会其带来的变革,有些人则对其不以为然,调查表明,大部分的人对其不甚了解,进而对其不会有过高的热情。但人们的好奇十分的强烈,这说明股份制银行在此还是有较为广阔的前景,但前期宣传、导入,将会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此类的金融机构应该加强长远的预知能力,克服眼前短暂的困难,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提及存款占收入的比重时,将近50%的人表示其将大部分的收入存入银行,多一半的人有不到一半或是将近一半的存款。了解到,每个对存款的态度不尽相同,出于安全性、流动性、投资性的考虑,导致了不同存款比率。整体来看,本地区的人在消费方面较为保守,生活负担较重,人们多年来勤俭的生活习惯和现实的生活状况,致使存款的比重较大。
信用卡在本地区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有将近90%的人表示没有使用过信用,这与本地区的经济现状和人们的观念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很多人还不了解信用卡得作用和方便之处,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先进,人们会逐渐的接受使用信用卡,促进本地区金融体制的完善。
在针对投资活动的调查中,和现状相符,将近一半的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从事过股票的投资活动,炒股的门槛低,收益高,但存在很大的风险。对风险偏好小一些的人多投资与基金,试图得到较少而稳定回报。在投资的品种中,还有一个大类就是债券,相信有很多的人都有过债券投资的经历。债券可以视为无风险的投资,但其的收益较低。有少数从事过期货及其他种类的投资,这就要求投资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以防范风险。还有不少的人从未从事过投资活动,这部分人更偏好与收益稳定银行存款。
被访者对炒股的态度多为适当参与,他们较为理性的认识股市存在的意义,既不能脱离资本市场运作,又不能对风险不做必要的防范,适当合理参与,在实战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不断地优化心态。
总体来说目前咸阳市金融服务业还是很发达,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前景是不错的。股方面应该加强合作、沟通,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地改进,在改进中努力的做到最好。
142701
8.卫生院医疗机构执业情况报告 篇八
钦南区卫生局:
我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临近期满,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校验办法》,特向贵局申请医疗机构执业校验。现将我院一年来的执业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院基本建设情况汇报
2我院是国家一级乙等乡镇卫生院,占地面积4080m,现有在职职
2工59人,开放病床36张,实有病床54张,其中建筑面积2449m。2011
年内卫技人员51人,其中护士16人。学科设置、人员配备均达到相应医院的基本标准。基本设备达到一级医院的标准,其中有200mAX光机一台、彩色超声诊断仪一台。开展的诊疗科目基本达到一级医院的标准。
根据《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和《医院工作人员职责》,我院结合实际建立和健全了医院工作制度及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并编印成册下发到各科室以学习和实施。医院领导及职能部门经常组织人员深入科室了解工作人员对制度职责的知晓情况,通过提问、笔试和在实际工作中的督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二、依法行医,规范医疗执业行为
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按规定办理及不定期核查执业许可证、医务人员执业证等各种执业证书,规范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医护人员合法执业。对所有的临床、医技人员按照有关的规定办理资格认定、执业注册工作,对新进的医生、护士实行规范的轮转培训,在考取执业资格并注册后才准予独立上岗。不聘用非专业人员从事医疗业务工作,不安排未取得相应执业证书的医护人员单独从事诊疗、护理工作。从事放射、消毒供应、产科、高压氧等岗位人员有岗位培训合格证。无对外承包、无证上岗、无非法行医等行为,刊登广告按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批,没有发布过虚假医疗广告。1
使用的设备、药品、试剂、医用卫生材料符合要求,无过期或劣质物
品。
我院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做好传染病监控、疫情报告工作。
严格按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完成指令性任务。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
医疗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培训,以及医疗服务职业道
德教育。
三、加强医院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有健全的科学管理体系,院领导职责分工明确,管理到位。并实
行目标管理,制定5-10年的发展规划,结合本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情
况及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以及医院工作方案;医院领导
对计划及工作方案进行分解,布置落实到科室,定期做好执行计划的协调、检查、考核与评价工作。
病案按疾病分类编码,出院病历及时归档,规范整理及保存,杜
绝丢失、损坏等现象。各种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并及时得到分析、反馈与利用。
财务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政策,落实各项财经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在职人员岗位责任制,各项经济指标符合综合目标管理要求,加强财经纪律,无违反财经制度及经济案件发生。各项收费工作确保
规范化,有完善的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和药品、主要一次性医用耗材的价格以及各种检查项目、医疗服务收费的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
督。在诊疗服务中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继续实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和医疗收费查询制度,要求医务
人员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有关收费内容的咨询,让病患者明明白白消费。
有健全的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相关制度,工作人员有明确的职责,医院设备购置严格按规定政府招标采购。医疗设备有定期保养维护计
划,专人保管和负责维护,无丢失及人为损坏现象。进一步规范建筑
管理,优化就医环境,对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手术室、供应
室、急诊科等门的建筑布局合理,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规范要求。
重视安全管理,消防安全制度健全,有完善的保障措施,层层落
实安全责任制,责任到人。医院的消防设施齐全,性能完好,确保在紧急状态下能正常使用;紧急疏散通道通畅,指示标志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经常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污水污物排放符合有关规定,制度健全。放射设备的X线装置及放射性物质经市疾控中心检测,辐射强度在国家允许的安全范围内,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并定期参加安全防护学习班学习和进行健康检查;核医学科对放射性物质有专人专柜保管,污物处理规范,无放射物质泄漏现象。
安全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制度管人、制度约束人的管理体系,并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提高。全院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
四、狠抓医疗质量,提高医疗管理水平
按照“三好一满意”和“廉政行风建”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医疗管理制度,制订工作计划和医疗业务建设规划,明确管理目标和保障措施,严明各项制度并认真落实。分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了检查、监督、指导及协调职能,保证了医疗工作能按目标计划进行。严格贯彻各项医疗规章制度,认真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首诊负责制、总查房、疑难及死亡病例讨论、术前讨论、医嘱制度、知情同意制度和告知义务的履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等医疗工作制度,根据专业发展计划和业务工作计划,努力完成各项医疗业务工作指标,积极开展“三好一满意”服务,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和诊治质量。
加强质控组织建设,加强质控科工作。重视医疗环节质量,定期对住院病历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等制度的执行情况。通过督查,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使医疗质量得到持续的改进提高。
严格执行各种医疗操作规程,加强医疗缺陷管理,制定了《医疗差错、事故防范预案》、医疗风险管理、事故处理预案》及相关制度。有计划地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有专人负责医疗纠纷、医疗
事故防范和处理,重点抓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的落实,从源头上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重视临床用药的管理工作。为了进一步控制药品比例的增长和临床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我院成立了“药品使用情况动态监控小组”,制定“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工作方案”,建立“新药引进评审专家库”;成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小组,配合药事委员会开展合理使用抗 生素监控工作,每季度对全院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通过分析提出临床 经验用药意见,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理论依据。并从多个渠道加强临床用药的管理。门诊处方检查做到每周进行一次,重点对100元以上和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监测。药剂科每月对金额排名前50位的西药和前10位中成药以及单品种使用金额波动大于30%的药品进行动态监控,发现有不正常的用药情况,立即进行调查处理,有效地控制了药费比例增长和控制抗生素的滥用现象,促进合理安全用药。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我院成立医疗感染管理委员会,与院感科配合工作,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院感人员均接受过上岗培训。各临床科成立有院感监控小组,各级感控组织定期开展工作,加强对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儿科、治疗室和换药室等特殊区域的监控管理,确保院内感染从源头上得到控制。去年,我院无院感染发病,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100%。
9.认证机构审核详细情况报告 篇九
第三方审核机构是衡量节能效益分配, 确认节能量的核心机构。作为节能服务体系重要的实体组织, 具有严肃性、专业性、独立性。目前, 中国第三方审核机构发展速度缓慢, 远远落后于节能服务产业整体发展速度, 成为阻碍中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节能服务产业逐步发展及中国节能环保工作深入开展, 中国应重视第三方审核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为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1 中国第三方审核机构发展现状
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的第五批备案节能服务公司公告显示, 全国累计备案节能服务公司总数已达3 210家[1], 这些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开展节能服务。但对这些节能服务公司进行审核的审核机构数量却极少, 到目前为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财政部通过评审选拔的国家级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共26家, 其中各地方节能中心8家、认证机构6家、会计师事务所4家、电科院4家、咨询公司2家、其它机构2家。
2 中国第三方节能审核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第三方节能审核缺乏依据和标准
a) 审核文本格式不统一。节能审核所采用的文本格式过于简单, 没有规定的详细要求, 各审核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对节能报告进行设计和编制, 导致审核报告内容条款存在较大差别, 不利于专家评审及审核;b) 第三方节能审核机构审核能力薄弱。各级节能、财政主管部门对节能量审核机构的资质、能力、业绩等都有一定要求, 如:按第三方审计机构条件要求具有开展节能量审核工作所需的专业人员中, 从事节能量审核、能源审计及节能评估工作3 a以上,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3人;具有相关工作经验1 a以上, 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2]。但在调研中发现绝大部分机构专业审核人员资格不达标, 专业化程度较差, 部分审核机构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不扎实、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c) 审核费用不明确。“十一五”期间, 审核费用由中央财政支付, 从2011年起, 改由省级节能主管部门选择第三方审核机构并支付审核费用, 地方主管部门对审核机构的审核可能有一定程度影响, 且没有统一审核费用标准, 各个地方审核机构差异较大, 不利于审核标准化。
2.2 第三方审计机构缺乏系统性设计
a) 节能双方权责不明晰。按照当前节能项目管理模式, 项目是否重复申报、是否打包 (拆分) 申报, 是否符合产业政策的问题, 是否已在其它领域获得国家支持项目等工作, 目前全部由审核机构进行评估、审核, 但由于审核机构获取相关信息具有一定局限性, 无法对节能方数据进行获取, 从而影响审核准确性;b) 第三方审核机构审核项目前后不一致。目前初审、终审机构间没有衔接, 无法得知初审机构的审核方法和审核结论, 难以保持在计算方法上的前后一致性, 导致计算结果和审核结论出现差异。
2.3 节能审核机构价值性明显不足
a) 节能审核后续价值亟待挖掘。目前, 节能项目通过第三方审核机构成功审核后就戛然而止, 没有对项目进行后续跟踪和挖掘, 没有充分利用节能审核机构技术性优势, 节能审核后续服务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 相应的作用和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拓展[3];b) 节能量计算方法学研究薄弱。节能计量方法是节能量审核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理论支撑, 节能量审核机构是节能计量研究的主要机构, 目前, 中国节能审核机构还缺乏节能计量的研究工作, 没有对新增类型项目的方法学进行分类及共享, 不利于提高审核机构整体审核能力;c) 缺乏对实施项目的归类, 数据准确度有待提升。近几年成功实施申报的项目累计具有一定规模, 但部分项目之间具有相似性。由于项目实施后碎片化管理没能有效对已实施项目进行统计、归类和梳理, 在审计过程中造成一类项目或相似项目使用不同审核标准, 给节能服务公司及用能公司间收益核算带来困扰。
3 建议
3.1 建立不同领域第三方节能审核机构合作联盟
不同领域第三方审核机构有着各自的审核、计算、评估特点, 需各机构有机互补才能发挥审核机构优势, 为加强节能审核机构实效性, 需成立第三方机构合作联盟, 建立中介机构数据库, 通过定期召开内部培训会、讨论会等动态管理方式, 提高第三方审核机构的业务能力及水平。
3.2 完善节能量计算方法学
节能审核机构应进一步强化该领域理论研究, 通过加大对节能量审核理论研究工作, 推进方法学指南或标准制定。成立和组织相关专门机构对近年来节能量审核项目进行归纳、总结, 研究制定能直接指导审核工作的理论、方法、标准, 加快具体领域和项目的方法学研究。在此基础上, 及时制定审核要求、审核规程、检测和计算方法, 为统一各审核机构审核尺度、促进审核工作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3.3 搭建节能审计备选项目信息平台
为提高节能项目审计透明度, 突出第三方机构的公正性及诚信度, 节能量审计机构应建立项目信息平台, 及时跟踪各项目审核进度, 实时对项目审核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搭建利于节能服务公司和用能企业及时协调沟通的路径。
3.4 规范第三方机构审核收费标准
由于国家和地方分别设有第三方节能量审核机构, 收费没有统一标准和依据, 在节能审核项目之间收费差异明显, 节能双方对审核费用质疑现象普遍存在, 难以保证第三方的公正性与合理性, 得不到用能节能双方认同。所以应根据省市及行业情况分别建立国家、地方统一的审核费用标准, 提高审核经费, 变更审核费用支付方式, 为审核工作提供保障, 维护审核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
3.5 加强对第三方审核机构的审核
在遴选第三方节能审计机构的过程中, 建议主要考核第三方审核机构的以下3个条件。a) 资质条件。节能量审核机构应具备与节能量审核工作相适应的资质;b) 专业能效评估队伍规模, 如具有注册能效评估师、节能减排评估师的数量;c) 技术条件。应对现有审核设备改造升级, 引进国外先进节能审核仪器, 筹建节能监测实验室和移动现场节能监测平台, 使节能监测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4 结语
第三方节能审核机构是构建节能服务产业系统的重要组织, 随着节能服务产业市场化快速发展, 节能审核机构发展空间日益广阔。当前中国应重视第三方审核机构整体建设, 加快节能服务产业体制建设, 突出审核机构第三方特质, 完善节能评估机制, 加强节能审核人才培养, 提升节能审核水平, 从而充分发挥第三方审核机构在中国节能减排的支撑作用。
摘要:节能审计机构是衡量节能效益的重要组织实体, 目前, 中国节能审计机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阻碍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为加强审计机构的作用和价值, 结合中国节能产业发展现状, 提出解决中国第三方审计机构的相应措施, 进而提高第三方审核机构整体水平。
关键词:第三方,审核,节能
参考文献
[1]张志勤.合同能源管理国家参政奖励政策解读—节能服务公司如何申请财政专项奖励资金[J].建设科技, 2012 (4) :14-15.
[2]孙鹏程.建筑节能服务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7.
10.认证机构审核详细情况报告 篇十
2012年机构编制核查自查情况报告
根据xxx下发的《关于做好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通知》(xx便函〔2012〕22号)文件精神,严格按照要求,对我局对机构编制逐一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构编制基本情况
1、机构情况
根据xx发〔2011〕160号文件,xx局,级别正科。内设机构7个,分别为:办公室、人事股、监察室xx股、xx股、xx股、xx股。派出机构3个,分别为:第一xx、第二xx、第三xx。
2、领导职数及配备情况
根据“三定方案”规定,我局领导职数1正5副;内设机构领导职数7正6副;派出机构领导职数3正3副。至2012年10月15日,我局实际配备领导人数1正5副;内设机构领导人数6正4副;派出机构领导人数3正3副。
3、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
根据 “三定方案”规定,我局共有编制44名,其中行政编制38名,事业编制1名,聘用控制数编制5名。目前我局在职实有人员40名,其中行政编制34名,事业编制事业编制1名,聘用控制数编制5名。
4、编制外聘用人数情况
我局有编制外聘用人员共计23名:
(1)xx员8名:批准单位为xx局,经费来源由政府支付,聘用期限为固定合同,岗位类型为资料岗;
(2)xx人员15名:批准单位为xx区政府,经费来源由政府支付,聘用期限为一年,岗位类型为资料岗。
二、存在问题
经过自查,我局存在以下问题:
1、编制未满、人员不足。从xxxx年5月至xxxx年9月,行政编制人员退休2名、调离2名,直接导致工作人员不足,工作压力加大。
2、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从目前我局干部职工人员年龄分布来看,45岁以上人员占总人数一半以上,30岁以下的只有6%,“老龄化”趋势日益突出。
三、有关建议
在机构编制核查中,干部职工要求增加人员配备的呼声较高,建议上级部门能根据我局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和增加编制配备,以便更好地加强我局干部职工队伍建设。
xxxx局
11.认证机构审核详细情况报告 篇十一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九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及省“两会”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全省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坚持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构建责任体系,创新管理制度,强化监管能力,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切实保障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公信力和权威性,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河北。
(二)基本原则——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地方不当干预环境监测、相关部门环境监测数据不一致、重点排污单位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监测机构服务水平良莠不齐等制约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和环境管理水平的突出问题。——坚持依法依规。进一步健全法规规章制度,改革环境监测质量保障机制,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健全环境监测标准规范。坚持依规管理,依法打击。——坚持综合防范。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立足系统治理,预防不当干预,规范监测行为,防范环境风险,加强部门协作,推进信息公开,形成政策措施合力。——坚持严格监管。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排污单位和环境监测机构的责任,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加大对弄虚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追责问责,形成高压震慑态势。——坚持数据共享。建立独立、权威、高效的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健全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生态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实现各类环境监测数据共享,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三)主要目标2018年,完善大气、水环境监测网,初步建成覆盖省市县乡和企业的五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省级以上开发区、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站、秸秆禁烧红外线监测点全覆盖,入境河流、出境河流、重点湖库、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全覆盖,重点工业污染源和危废管理实现全流程监管;构建全省生态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大气监控指挥系统投入使用;建立全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防范和惩治机制。2019年,全面建成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固定污染源VOCs和土壤环境监测网,生态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实现平稳运行,水、土壤等环境要素和污染源信息纳入管理指挥系统,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纳入大数据平台。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防范和惩治机制有效运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2020年,通过深化改革,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健全完备,全省生态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作用,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防范和惩治机制权威高效运行,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全面建成,确保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独立公正开展工作,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
二、主要任务
(一)坚决防范地方和部门不当干预1.明确领导责任。各市县党委和政府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并负领导责任。建立对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通报提醒、预警整改机制,对不能保障环境监测体系正常运行、影响监测质量的行为提出批评并发布预警通知,督促当地政府从速整改。建立约谈问责机制,对人为干扰环境监测数据和质量、弄虚作假问题突出的市县,省环境保护厅会同相关管理部门公开约谈其政府负责人,责成当地政府查处和整改。省环境保护厅依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分建议,交由所在市党委和政府依纪依法予以处理,处理结果书面报送省环境保护厅。省环境保护厅将处理结果报告省委、省政府。对地方党委、政府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建设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发现行政区域内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较为严重的,追究领导责任。将防范和惩治领导干部违法违规干预环境监测活动有关内容纳入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在国家或省级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对发生或出现弄虚作假、干扰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量化问责。2.明确监管责任。各级环保、质监部门依法对环境监测机构负监管责任,制定《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建立联合监管和检查通报机制。其他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所属环境监测机构的数据质量管理。发现对弄虚作假行为包庇纵容、监管不力以及有其他未依法履职行为的,依照规定向有关部门移送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违规线索,依纪依法追究其责任。3.强化防范和惩治。依据《防范和惩治领导干部干预环境监测活动的管理办法》,明确情形认定,规范查处程序,细化处理规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务影响,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限制、阻挠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管执法,影响、干扰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查处和责任追究,给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下达环境质量改善考核目标任务等。环境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督政职责,发现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存在干预环境监测活动行为的,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查处,有关违纪违法线索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依规依纪依法作出处理。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的,交公安机关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报纪检监察机关。4.实行干预留痕和记录。环境监测机构和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对党政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干预环境监测批示、函文、口头意见或暗示等信息进行记录,规范记录事项和方式,保证做到全程留痕、依法提取、介质存档、归档备查。对不如实记录或隐瞒不报不当干预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人员,予以通报批评和警告,情节严重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追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大力推进部门环境监测协作5.理顺全省环境监测体制和机制。省环境保护厅负责全省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调查评价和考核工作,实行生态环境质量全省统一布点、统一监测、统一标准、统一考核。按照“谁考核谁监测”的原则,省环境监测中心、各驻市环境监测中心按照统一要求,加强对市县大气、水、土壤监测工作,及时通报、公布结果。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环境监控中心负责本行政区域污染源的监测管理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调查评价,接受省环境监测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形成监测合力。6.执行全国统一的监测标准规范。省环境保护厅会同相关部门统一规划布局,建设覆盖全省的大气、水(含海洋)、土壤、辐射、生态的省级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污染源排放监控网络。各级各类环境监测机构和排污单位要按照生态环境部制定和实施的统一环境监测标准规范开展监测活动,切实解决不同部门同类环境监测数据不一致、不可比问题。7.依法统一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制定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清单,建立全省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和信息发布协调机制,规范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出口、内容、频次和媒介,由环保部门统一发布环境质量结果和其他重大环境信息。其他相关部门发布信息中涉及环境质量内容的,应与同级环保部门协商一致或采用环保部门依法公开发布的环境质量信息。8.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环保部门查实的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案件,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外,要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予以行政拘留;对涉嫌犯罪的,应当制作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调查报告、现场勘查笔录、涉案物品清单及环保部门出具的监测、检验报告或认定意见等证据材料,及时向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并将案件移送书抄送同级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接受,并在规定期限内书面通知环保部门是否立案。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环保部门与公安机关及检察机关对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情况通报、环境执法督察报告、环保部门对企业行政处罚的信息、重点排污企业名录等信息资源实现共享。
(三)严格规范排污单位监测行为9.落实自行监测数据质量主体责任。排污单位要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监测标准规范开展自行监测,制定监测方案,保存完整的原始记录、监测报告,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并按规定公开相关监测信息。对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方式逃避监管违法排放污染物的,环保部门严格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并将有关责任人移交公安机关追究责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10.明确污染源自动监测要求。实行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与环境质量监测原始数据全面直传上报制度。重点排污单位应依法安装使用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定或校准,保证正常运行,并公开自动监测结果。自动监测数据要实现全省联网。逐步在污染治理设施、监测站房、排放口等位置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取消环保部门负责的有效性审核。重点排污单位自行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测手工比对,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监测数据完整有效。自动监测数据可作为环境行政处罚等监管执法的依据。
(四)准确界定环境监测机构数据质量责任11.建立责任追溯制度。遵循“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溯原则,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其出具的监测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采样与分析人员、审核与授权签字人分别对样品、原始监测数据、监测报告真实性终身负责。对违法违规操作或直接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12.落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环境监测机构应当依法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建立覆盖布点、采样、现场测试、样品制备、流转、分析测试、数据传输、评价和综合分析报告编制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专门用于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的仪器设备应当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使用的标准物质应当是有证或具有溯源性的标准物质。环境监测机构管理者要履行其对质量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环境监测全过程。严格执行原始记录和监测报告审核制度,作为监测全程留痕和监测数据终身负责的依据。13.强化社会监测机构事中事后监管。省质监局要严格把好准入关,对符合相关规定的环境监测机构颁发资质认定证书。省环境保护厅、省质监局联合制定《河北省加强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管理暂行规定》,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环境监测活动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进行监测质量监督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建立环境监测机构“黑名单”制度,对发现违规行为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列入“黑名单”。
(五)严厉惩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14.严肃查处环境监测机构和监测人员弄虚作假行为。环保、质监部门对环境监测机构开展“双随机”检查。环境监测机构和监测人员弄虚作假或参与弄虚作假的,环保、质监部门及公安机关要依法对其给予处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刑事责任。从事环境监测设施维护、运营的人员有实施或参与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破坏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等行为的,依法从重处罚。环境监测机构在提供环境监测服务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法处罚外,检察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或者省政府授权的行政机关依法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时,可以要求环境监测机构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15.严厉打击排污单位弄虚作假行为。对排污单位存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环保部门、公安机关要依法对其予以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的刑事责任;排污单位法定代表人强令、指使、授意、默许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依纪依法追究其责任。16.开展打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专项行动。全省各级环保部门会同有关单位围绕环境质量监测、机动车尾气监测、社会化服务监测、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利益、影响环境管理决策的监测领域,自2018年起,连续3年开展打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专项行动,加大对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和弄虚作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对监测设施不正常使用弄虚作假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执法,严肃问责,形成高压震慑态势,确保监测设施安全稳定运行。17.推进联合惩戒。省环境保护厅负责将依法处罚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企业、机构和个人信息向社会公开,并依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河北),同时将企业违法信息依法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北),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18.加强社会监督。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完善举报制度,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监督举报纳入全省“12369”环境保护举报和“12365”质量技术监督举报受理范围。要充分发挥环境监测行业协会作用,推动行业自律。
(六)建设全省生态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19.构建全省生态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实现省市两级生态环境保护监控指挥,省市县乡监管执法四级联动。各市统一建设涵盖自然生态环境各要素信息、环境管理需求,并涵盖环保、公安、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气象、水利、农业、林业、国土资源、矿山、海洋、卫生、城市管理、排污单位环境监测数据及质量保证等有关信息的大数据监控指挥平台,发布环境质量预警预报,动员全社会参与并监督。
12.认证机构审核详细情况报告 篇十二
淮南市房地产管理局:
根据淮南市房地产管理局《关于做好我市房地产估价机构资质等级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淮房地[2016]57号)要求,我分公司认真开展自查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博文房地产评估造价集团有限公司淮南分公司系博文房地产评估造价集团有限公司依法在淮南设立的分支机构,我分公司以总公司名义从事相关活动。负责人:杜新跃,注册地址:淮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水厂南路15号电子工业园3标段。淮南市工商局2015年10月25日变更后核发营业执照,统一信用代码为9***335250,经营项目:为房地产评估,房地产咨询,土地评估,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代理。营业期限为长期,办公面积100平方米,现有现有员工9人,均参加协会培训学习,估价师3人(其中2人专职),有效注册,均签订劳动合同签订,按期缴纳社保、人事档案在市人才中心托管。去年12月份因博文公司名称及负责人变更,我分公司依法申请办理工商执照变更,负责人、名称变更,后及时申请至市局、省建设厅办理了注册资质证书和执业证书变更。
(二)估价执业情况。我分公司在估价执业活动中严把房地产估价报告质量管理和收费管理情况,包括2015年业绩情况,我公司组织对成立以来的报告进行自查,所有估价报告均符合估价规范,没有超越资质等级业务范围承接估价业务的行为,不存在资质证书到期继续违规执业的行为,没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等行为。收费方面,我分公司严格按市房地产管理局要求标准,不存在违规收费,以迎合高估或低估要求、给予回扣、恶意压低收费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各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对各项制度及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发现,我分公司估价质量管理、档案管理等制度方面基本,但客户资料、报告备份放置不规范,与客户的沟通记录不全,现场勘验记录填写不规范、有的不齐全,电子版留存管理不系统。
(四)我分公司严格按总公司的业务指导开展评估,没有异地执业情况,仅在本市区域内从事房地产估价业务。
我分公司将以此次自查为契机,自律自强,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和总公司的经营理念,不断提高报告质量和规范评估行为,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到位,不留死角,树立行业良好形象。
博文房地产评估造价集团有限公司淮南分公司
13.实施GSP认证情况自查报告 篇十三
一、企业概况:
桐君阁大药房黔江区下坝药店属个体企业,企业注册地址位于黔江区新华东路下坝段358号,营业面积40平方米,药品从业人员2人,其中中药师2人,分别担任药品质量管理、验收、养护等工作,药店全体人员均经药监部门培训持证上岗并建立了健康档案。药店于2012年12月17日领取《药品经营许可证》,并取得了《营业执照》。按照《药品经营许可证》规定的经营范围: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限口服和外用),现经营药品800余种。
二、药品GSP质量体系自查总结
1、桐君阁大药房黔江区下坝药店负责人李建英,1997年毕业于湖北省咸丰县卫生职工中专。药房获许经营后,下发了相应的文件,任命药品质量管理员、药品质量验收员、药品养护员、药品采购员,并制定了各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
2、人员与培训
企业质量管理员、验收员、养护员职称证书都为中药师,且从事多年药品营销工作,有相应的药品零售工作的经验。
从事药品质量验收、采购、养护、营业员全部经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持证上岗。
自成立以来,本药房制定了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员工学习《药品
管理法》等与药品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随时接受上级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按照市药监局的安排,全体员工都进行了预防性健康检查,体检全部合格,并建立了健康档案。
3、设施设备
(1)营业场所设置按“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企业设施暂行规定”执行,营业场所整体布局合理,营业面积40平方米,店堂宽敞明亮整洁,货架柜台齐全,销售柜台标志醒目。
(2)营业室设置了拆零专柜,拆零记录,药勺、镊子、剪子,药品包装袋,温湿度计、消火栓、冷藏冰箱,并对部分设施设备做好定期维护记录。
三、药品进货管理
药店制定了《药品采购质量管理制度》,购进药品一律从具有《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及《营业执照》的合法生产企业或合法经营企业进货,对首营企业档案进行严格审核后方可购进药品。
四、药品验收的管理
药店制定了《药品验收质量管理制度》,验收人员按规定审核购进票据的合法性,从药品外观、性状等检查药品内、外包装,并按验收程序逐批验收,保证药品验收记录做到真实完整,字迹清晰,保存完好。
五、药品养护与陈列管理
由于药品的理化性质不同,易受外界因素(如光线、湿度、温度、空气)的影响,而发生内在质量变化,为此,我店对陈列的药品按每月全部检查一次,并做好药品陈列检查记录;对需重点养护的药品,首先予以确定重点养护品种,适当增加检查频次,同时填写重点药品养护记录,建立养护档案,以确保药品质量。
六、销售与售后服务
1、销售过程中严格按“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销售药品。
2、销售药品时,驻店药师要对处方进行严格审核,同时对处方药要做好相应的销售记录。
3、营业时间佩带胸卡,着装整齐,咨询服务指导顾客安全合理用药。
4、对拆零药品设置了专柜,并做好药品销售记录,正确指导顾客用药;
5、营业店堂内明示服务公约,公布了举报电话,并设置顾客意见簿,保证了每位顾客的合法权益。
6、通过上述总结,本药店事实GSP及换证工作以来,运行情况基本符合GSP的要求,达到申报的要求。但我们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如药房人员对GSP相关知识了解得还不够;信息收集面窄;药房卫生条件也需近一步改善;针对上述不足本药房决定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对药房从业人员学习、培训,并提高他们的业务素
质和道德素质。(2)扩大信息收集面。(3)加强药房卫生管理,并和奖罚措施相结合。
以上所述就是我药房GSP,及换证实施情况的简要汇报,不够完善之处还请检查组的邻导和专家给予指出,我们虚心的接受并加以改正。
桐君阁大药房黔江区下坝药店
【认证机构审核详细情况报告】推荐阅读:
质量认证审核(提问)思考题11-12
认证机构管理办法06-11
ISO9001认证审核常见问题点07-13
申请成为强制性产品指定认证机构`检查机构与实验室的申请书10-21
关于关于粮食局机构编制调研情况的报告12-11
关于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自查情况的报告09-15
商务部关于直销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审核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12-11
养老机构运营情况07-16
机构编制执行情况01-17
体系认证总结报告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