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考察学习(共12篇)
1.香港考察学习 篇一
香港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优势,其发展的速度、现有实力有很明显的超前性,他们都富有但他们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充满一股强烈的再投入、再扩张、再发展的欲望,作为井神公司的一员,我认为搞企业也应该有这种欲望,只有思想上有了发展的欲望,才能在行动中得到落实,目前公司的7#炉已经完成了水压试验和烘炉,即将进入到全面调试阶段,为保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7#炉设计阶段就考虑到污染排放对大气所造成的影响,在7#炉系统中增加了炉外脱硫和脱硝装置,企业只有考虑到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社会和人民才会对企业回报,企业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保证和谐社会的创建,目前热电公司正在拟对5#6炉的脱硫脱硝装置进行改造,在原来炉内脱硫的基础上增加炉外脱硫和脱硝装置,保证两台炉所排放烟气到达新的环保标准,从而赢得社会效益。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16年了,香港之行,让我切身体会到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英明,亲眼看到了香港“高度自治”、“港人治港”所取得的成果。有了此次香港的实地考察和学习,我个人的思想认识经历了一次全面提升,对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困绕心中许久的一些观点也都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决心在省公司和股份公司的领导下,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真抓实干,恪尽职守,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创造出色的工作业绩。
2.香港考察学习 篇二
一、有关教师发展的制度规范
真道书院在有关教师发展的制度设计上主要显示为五种核心制度:“教师招聘”制度;“专科专教”制度;“开放课堂”制度;“教师专业发展日”制度;“教师校外学习”制度。
1.“教师招聘”制度
学校承认教师的专业发展潜力, 人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可塑性, 但学校并不指望所有人都有成为优秀教师的可能。由此, 学校在重视教师的校本研修之前, 谨慎对待教师的入职申请。
第一, 制定教师准入标准, 选择合格的教师进入学校。学校100多名教师, 其中6位博士、56位硕士。学校不惜花代价聘有经验的教师, 但总体上保持老中青平衡。
招聘教师时, 管理者重视应聘的教师对原工作学校的评价, 他们并不希望应聘教师对原工作单位表达过多的不满和抱怨。他们期望应聘教师的态度是“对过去的学校环境感到满意, 但想寻找新的发展”。这样的期望并不意味着应聘教师需要有积极的工作心态和对他人的理解, 这是教师的综合修养而不是仅仅显示为应聘的技巧和技术。面试时尽可能安排长时间的谈话和相关的交往活动。虽然面试的教师会避免提供负面的形象, 他们很少会说他们“不爱学生”, “不愿与同事合作”。但是, 在长时间的谈话和交往活动中, 管理者还是可以从教师的谈话细节中判断教师的心理倾向和综合素养。
除了面试之外, 招聘教师时, 管理者往往“事先在外面有了解”。部分优秀的教师甚至不经过公开招聘的方式产生。除了现场招聘, “还会通过猎头的方式”。“作为带领的 (中层管理者) , 绝大部分是headhunt (猎头) 回来的。猎头的对象, 都是在本来的工作岗位非常出色。”真道书院的教师队伍中, 有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士, “包括教统局课程发展处的总课程发展主任、大学讲师、教授, 甚至有商界管理经验的。”校长常常成为“说客”, “不断去游说这些有抱负有本领有使命的人, 去参与开发这间学校” (参见《丘日谦:突破框框的奇异算式》, 资料由真道书院提供) 。
第二, 尽可能提升教师的经济地位, 学校教师的工资略高于其它学校的教师工资 (国际学校除外) 。香港政府对教师工资有规定, 但真道学院的教师工资再“高一个点” (增加津贴) 。只有民办学校才有这个权力, 公办学校这样做是违法的。真道书院推行的“高一个点”, 让学校的教师有一个基本印象:在中小学校, 这所学校的教师工资待遇是最好的。
2.“专科专教”制度
2004年, 香港教育统筹局倡议全港学校要开始实行“专科专教”。对于真道书院来说, 从创立的那一天开始, 就坚持走“专科专教”的道路。学校管理者重视这个概念, 把这个概念变成学校制度和教师的日常工作。在香港众多的学校中, 尤其是小学和初中, 教师是公认的“万事通”。很多教师需要兼任多个不同学科的教学任务。有时那些任教的科目甚至连教师本身也不太熟悉。例如, 英语教师可能被要求任教音乐;数学教师可能被要求任教公民科等等 (参见真道书院家长会会讯:《真天地》, 2007年5月, 第2期) 。“很多小学的班主任除了要负责班内的关顾工作外, 亦可能要任教所属班级的大部分科目。有分析指出, 很多班主任花在关顾学生所占用的时间太多, 因而在再拨时间处理课程的事宜上, 就感到困难” (参见真道书院提供的资料:《港式“专科专教”之真道经验谈》) 。
“专科专教”的第一个含义是让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分离, 设置专门的班主任, 让学科教师从班主任工作中解脱出来, 成为真正的专业人员。学校也尽量不让教师承担行政任务, 尽量减轻教师“课担”。学校有专职行政人员, 也有人称之为“御用闲人”。
真道书院的设计思路是:假如班主任需要任教班里大部分的科目而不顾及他们本身的专长, 其优点是教师能比较充分地了解学生, 其缺点是学科知识的教育不大被重视。倘若教师能按照他们自己的专长任教, 作为专职的教学者, 他们不仅精通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 而且熟悉本专业领域的知识细节。因此, 他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某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时, 他们会站在知识的高端来理解知识的细节。这样, 无论在教师还是在学生那里, 高端的知识与简单的知识就会彼此牵连、相互贯通、一脉相承。教师和学生对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的理解就可能深入浅出、一以贯之。
按照“专科专教”的制度, “班主任再不需要任教自己班内某些科目, 他们将按他们自己专长去教授自己熟悉的科目。”同时, 学校“邀请合资格的学科专家从基础阶段至初中阶段任教其专长的科目, 并让他任教所有同一级别的学生。换句话说, 一名学科专家将有机会在学生不同的阶段教导他们, 教师们因而在十一年的校园生活中不断有机会照顾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参见真道书院提供的资料:《港式“专科专教”之真道经验谈》) 。
这种“专科专教”的办法虽然不能使学科教师像班主任那样熟悉学生, 但由于他们有机会在学生的不同阶段连续地与他们打交道, 学科教师也能够与学生建立稳定的交往关系。
“专科专教”的第二个含义是一个教师专门只教某个学科的某个项目, 并不负责某个学科的全部教学任务。“有些科目如英文科, 两至三位教师将会按他们的专长分担教担。例如在同一教学单元中, 教师甲主教聆听、会话及话剧;教师乙负责任教语文运用;教师丙则集中教授阅读和识字等” (参见真道书院提供的资料:《港式“专科专教”之真道经验谈》) 。这样分工虽然有知识相互阻隔的遗憾, 但是, 它既能让教师不必面面俱到而减轻“课担”, 又可以通过教师同行之间的交流而打通知识项目之间的壁垒与关节。
对教师来说, “专科专教”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两个条件:一是教师从烦琐的班主任工作中解放出来之后, 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提升自己的学科教学水平, 发展自己的学科兴趣特长。二是教师从“一个教师负责一门课程”中分离出来之后, 教师不得不与负责本学科教学的教师“同工” (同事) 保持亲近的合作与商谈关系。比如, 在一同任教英语这门学科时, 哪位教师负责口语、会话, 哪位教师负责写作, 哪位教师负责阅读与识字, 这需要本学科的几位教师相互商谈, 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相互配合。“新课程设计为他们创造协作和合作计划的空间和机会, 这亦展转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增进其学科知识。例如教学同工之间的相互观课都是自发和普遍的;微格教学示范、分析和讨论皆由各学科主任定期组织和进行” (参见真道书院家长会会讯:《真天地》, 2007年5月第2期) 。
3.“开放课堂”制度
每个教师每年必须提供一次以上的“开放课堂” (公开课) 。向学生家长和教师同事开放, 让教师的教学得到家长和同事欣赏、理解和支持。“在真道书院, 每个有主要教担的教师, 每个班级的学生, 都会参与公开课。在初期, 我们试行一版之隔的‘实时’直播。由于反应良好, 今个学年, 我们大胆实施‘实时实地’学与教!为了让家长不枉此行, 在每节公开课后, 由任教老师面向家长小结和答问” (参见真道书院家长会会讯:《真天地》, 2007年2月创刊号) 。
具体办法是:“在每节开放课堂之后, 负责主教的教师、课程专家和校长会分析和整合该课堂的教学法和课堂处理等, 并回答家长的提问。家长亦会被邀请提供书面的回馈和评语。……该课堂的录影片段亦会用作教师的专业发展用途, 尤其在微格教学视导方面。”课后, 开课的教师现场回应家长和同事、课程专家的提问 (学校戏称为“港人治港”, 即“讲人自讲”的谐音) 。
这种“开放课堂”制度的目的不在于评比, 也不在于分出等级。它的主要意图是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 并“创造了微妙的推动力去强化和持续改善教师们的专业水平” (资料来自丘日谦:《港式“专科专教”之真道经验谈》, 由真道书院提供) 。
“开放课堂”制度有一个隐性的效应:在传统的“观课”制度中, 往往由学校领导或者“同工” (同事) 去观摩某个教师的课堂教学, 并在课后评价该教师的教学效果。但是, 当学校领导和“同工”对授课的教师作出评价时, 容易导致授课教师对领导和“同工”的拒绝和不满。如果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到负面的评价, 授课教师可能会认为那是因为学校领导和“同工”的“偏见”、“成见”、“嫉妒”或“同行相轻”。但在面向家长的“开放课堂”制度中, 家长既是“持份者” (利益相关者) 又是外来的“陌生人”和“中立者”, 他们有权利期望自己的孩子获得优秀教师的优质教学。为了接受家长的检阅, “公开课堂”中的教师不得不拿出全部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去争取赢得家长的满意。正是为了赢得“外面人” (outsiders) 的好评, 学校内部教师之间自然地相互请教、相互帮助。因此, 教师会齐心协力, 在合作中不仅发展了教师专业水平, 而且建立了合作的教师文化。而且, 即便家长对教师的开放课堂提出不太满意的意见, 授课教师也不会轻易认为那是家长的“偏见”、“成见”。至少, 授课教师不会认为家长的负面评价来自家长的“嫉妒”或“同行相轻”。
4.“教师专业发展日”制度
学校“校历”专门安排了除了规定“开学日”、“第一学段” (共五个学段) 、“中秋节”、“国庆节”、“圣诞节假期”、“家长日”、“农历新年假期” (春节) 、“清明节”、“复活节假期望”、“劳动节”、“端午节”、“颁奖日及散学礼”等活动之外, 特别安排了“教师专业发展日”。“教师专业发展日”每月一次, 一般在当月下旬的周六下午, 每次活动时间为半天。
“教师专业发展日”为教师提供了稳定的专业交流的时间。在“教师专业发展日”, 教师在本月遇到的专业问题被提出来讨论。
5.“教师学习”制度
每年增加一个月的工资, 用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外出开会, 一年内所用经费不超过本人一个月的工资。如果一年内没有使用这笔专用经费, 该经费不能顺延。教师也可以用这笔经费购买专业书籍, 书归学校所有。鼓励教师发表教研成果, 校方提供刊印其教研成果的资助。
学校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 较少有空闲的时间参与校外的学术研讨会。但是, 学校制度为每个教师提供了外出学习的时间与资金的权限。只要教师妥善调整自己的教学工作, 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不因教师的外出而受到干扰, 教师就可以自由选择外出学习的时间。
二、有关教师成长的文化习俗
除了看得见的制度设计之外, 真道书院尤其重视看不见的教师文化习俗的渗透与温润。教师的文化习俗显示为学校的“主流文化”。真道书院允许新教师有自己的新思维, 但新教师必须融入学校的主流文化。真道书院招聘教师之后, 也有教师离开学校。“新教师若怀旧情绪太强, 无法融入真道文化, 他会感觉辛苦, 会自动离开。” (资料来自对真道书院丘日谦校长的采访) 。教师离开真道书院有多种原因:一是到外校出任校长 (真道书院开办五年内, 共有两位教师到外校任校长) ;二是到大学做教师;三是去“读书”;四是“生孩子”;五是“嫁了有钱人”。也有个别教师离开学校是因为“不适应学校文化”。令学校管理者比较开心的是:有一位教师因不适应学校的文化离开了学校, 但一年后请求再次进入学校。“回来之后, 变成另外一个人” (资料来自对真道书院丘日谦校长的采访) 。
1. 在“严格”的规范之外尽可能提供“自由”的选择
真道书院重视基本的礼仪、规范, 但在基本的礼仪与规范之外, 学校尽可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
基本的礼仪和规范是必要的。丘日谦校长建议教师和家长“主导”孩子发展的方向, 要将自己的“期望”向孩子说明。以上茶楼为例, 成人就应该向孩子清楚地说明自己的期望:大人孩子都要好好地坐着, 不能随处走, 孩子若真要离开座位, 或要上洗手间, 就要告诉父母。如果失去基本的礼仪与规范, 就会发生种种危险动作:“一些小孩走来走去, 翻筋斗, 碰撞人, 打翻茶壶” (参见《丘日谦:突破框框的奇异算式》, 资料由真道书院提供) 。
但是, 在基本的礼仪与规范之外, 学校鼓励教师和家长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比如, 不统一学生和教师的校服, 只建议上衣的颜色是“纯色”, 服装的料子与品牌不限。考虑到学生上体育课的方便, 学校只规定学生不穿裙子;学生的学习也尽量引导他们“自学、自理、自省”。比如, 只给教师提出核心任务而具体事务由教师本人临时接受任务或由教师本人主动承担。
学校之所以发展出“基础、拓展、通达”三个阶段, 也是出于相关的考虑。既发展严格的学术标准, 也维护学生的宽松和自由:“基础阶段 (3年) 帮助孩子循序渐进, 由幼稚园的宽松型态慢慢过渡至小学的严谨学习模式, 培养学生会学、好学的态度;拓展阶段 (5年) 是扎实的课程, 要求严格, 从而巩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发挥最大的潜质;通达阶段 (3年) , 集中修读国际高等学历文凭 (IBD) , 为学生开拓本港及海外升学的机会。”在三个阶段中, “基础”阶段尤其显示出学校对学生的自由与宽松环境的维护:幼稚园毕业的孩子, 能力原本很接近, 可是, 在小六毕业生那里, “他们的水平非常参差, 有些具备接近中二的‘超班’能力, 但有些却只有近乎小二、三的极低水平。”丘日谦校长的假设和估计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之所以出现可怕的参差, 是因为“学生失去学习动机, 以致成绩急转直下。主要原因一定是被discourage, 被‘打沉’。……小孩子在幼稚园都是一群群的唱游吃茶点玩游戏, 但升上小一, 忽然间变成了一排排不准转身不准倾谈的单向学习, 还要日以继夜的应付功课测验, 一时实在难以适应, 男孩子问题尤其严重。在特别严格的学校, 加上一些对幼儿教育不大了解的老师, 有时就是一味的责罚。种种问题, 都在打跨孩子的学习动机, 甚至厌恶学校。在学习上, 难有进展。”对于一夜之间由幼稚园高班的小孩子变成小一的学生, 真道书院的新思维是“帮助他们过渡”。“孩子的学习应该愉悦的 (pleasurable) 、享受的 (enjoyable) , 所以一个学习的过渡期, 就非常重要” (参见《丘日谦:突破框框的奇异算式》, 资料由真道书院提供) 。
2. 培育“开源节流”的新思维
学校管理者想方设法争取办学的经费, 不断扩展学校的发展规模, 让学校保持发展的势头。
办学经费除了来自“开源”, 也来自对已有资源的节约、节省使用。节约、节省的项目包括:如何装修校舍、从哪里购买何种空调、如何将工友宿舍改装成接待外宾的“宾馆”、如何为“客房”装置家具、如何开辟学校的“倾谈房”、如何将空闲的楼顶改装成室内体育馆、如何发动家长义工, 等等。
无论“开源”还是“节流”, 都致力于“摆脱羁绊, 自由翱翔”的新思维。丘日谦校长的说法是:“总是有停不了的新思维和想法”、“不能被传统框框捆绑着” (参见《丘日谦:突破框框的奇异算式》, 资料由真道书院提供) 。
并非每个教师都直接参与学校“开源节流”的新思维, 但是, 作为一种弥漫在学校所有工作中的文化习俗, 这种新思维渗透到教师的日常工作的所有细节。比如, 教师尽可能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在打印资料时尽可能双面打印, 在备课利用集体智慧, 每周都有一个“备课节”, 等等。
3. 鼓励“教师开发课程”
为回应世界不断的转变和全球性的竞争不断增加, 香港教育统筹局对香港教育制度作了全面的检讨, 并在1998年开始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其中一项重要的政策是容许学校有更多空间和自主权去塑造以学校为本的发展。”真道书院借助这个政策, 着手推行各种创新的校本课程 (参见真道书院家长会会讯:《真天地》, 2007年5月第2期) 。
真道书院的教材有多种来源:一是学校统一选择和购买;二是教师自己开发教材。即便由学校统一选用, 任课教师也需要根据香港本地的实际重新调整教材。依凭教师的自由创造, 学校课程尽可能实现三个追求:与儿童身心发展相长、与国际课程发展接轨、与香港课程发展配合。
教师开发课程的过程, 就是教师自由创造、自我更新的过程。以林东生老师的《媒体教育》课程为例:“以前大众传媒这一类课程, 通常是大学教育的范围, 在小学开设, 没有太多的先例可援……我的学生平均只有六岁, 我不知如何向他们讲授传播理论这一科, 不知该怎样教。”对林老师来说, 课程的开发与开设本身就是一个研究、试探的过程, 经常处于“想来想去”的状态:“想来想去, 我决定先教摄影。一方面, 摄影算是我的专长之一;另一方面, 摄影本身是充满动感的行为, 对于小朋友应该有吸引力。……我其实没有教授小朋友摄影的经验, 以往我的学生通常是大学生或成年人, 教六至七岁小孩子摄影, 于我来说是全新的经验” (资料来自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真道书院编:《真道摄影集》 (1) , 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真道书院2005年版, 前言) 。这种“想来想去”的思考状态是重要的, 它给教师带来真实的专业成长。
4. 培植“教师学习”的习惯
真道书院的校长本人一直坚持学习。校长办公室摆放了各种专业图书, 校长办公室类似教师专业发展的图书室。校长办公室在装修设计时, 已经考虑了校长与教师交流的意图。
学校鼓励教师进修, 参加研讨会及工作坊。访问世界各地的中小学。透过不断交流、更新, 激励教师自我反思, 提高专业水平, 扩阔国际视野。
5. 追求“教师合作”的精神
学校的经营并非“校长一个人跑在前面”。学校并没有成文的分工细则, 没有采用“板”的分工契约。校长把整个学校当作一个合作共同体, 遇到重大活动时, 校长“赋权” (empowerment) 给相关的管理者或教师。为了增进合作, 学校创办了“家长合唱团”和“家长学堂”, 为家长提供“怎样做一个好的家长”的专业讲座。
6. 倡导“教师平等”的意识
3.香港考察学习 篇三
高燕表示,中央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对香港农副产品供应工作。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与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密切且卓有成效的沟通联系机制。与此同时,内地培育了一支长期稳定的供港经营队伍,建立了一批供港高标准生产加工基地,只有在国家检验检疫部门注册备案的种植(养殖)场才能对港出口,确保让香港市民吃上安全放心食品。2013年以来,供港农副产品企业克服养殖成本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融资困难等不利因素影响,较好地保证了对香港农副产品供应。据统计,2013年内地累计供港活猪157.6万头、活牛1.92万头、活鸡230.2万只。粮食、蔬菜、鸡蛋、牛奶、饮用水等农副产品对港出口也保持稳定。
在港期间,高燕一行考察了长沙湾批发市场和湾仔街市,详细询问肉类、蔬菜、水果及水产品的供应和销售,重点了解货源、质量以及价格情况。
4.首届园长赴香港考察学习交流活动 篇四
尊敬的 园长:
谨定于2011年4月8-11日组织到香港考察交流学习活动,诚挚的邀请您,恭候您的光临!
在新的竞争时代,一所幼儿早教机构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了解先进的教育思想,拥有良好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香港的幼儿教育机构是在市场化的背景下生存和发展的,因此积累了丰富的运作经验和有效的管理模式,这些宝贵经验对于大陆的幼儿教育机构经营者具有极大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为进一步促进幼教事业的共同发展,把握幼儿教育发展趋势,更新幼儿教育理念及管理方法,推动幼儿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进程,特组织“首届优秀园长、幼教管理者赴港参观考察交流活动”。
2011年4月8日至11日,让我们一起深入香港幼教一线,感受务实、高效、前卫的香港大都市的繁荣和品质,开拓视野,建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掌握有效的经营发展之道,进一步促进幼教事业共同发展,铸就中国幼儿教育新辉煌!
香港幼稚园有什么特色
跟内地的比较有何差别
一、体制不同,办园条件参差不齐。
香港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是包括两类,即幼儿中心和幼稚园。幼儿中心归社会福利署管辖,招收0---6岁的儿童,多为全日制。幼稚园归教育署管辖,招收3---6岁的儿童,多为半日制。幼儿中心及幼稚园大多以自负盈亏及非盈利的形式独立存在。但由於投资来源、地理位置、管理机制等因素的不同,香港幼 稚园的办园条件也存在较大差异,如有的幼稚园不仅有一千多平米的教学楼,还有三百的平米的户外游乐场所,不仅有齐全的电脑教学设备,还可同时满足 0----6不同阶段幼儿不同标准的入托需求。但有的幼稚园地处繁华社区,楼房拥挤,面积狭小,空间有限,甚至连最基本的户外活动场所和游乐设施都没有,幼儿只能在室内活动。
二、温馨、祥和的幼儿园氛围,体现人文关怀、儿童为本。
香港做为连接中国大陆与世界的特殊港口,迎来送往著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群,信息爆炸,高效快速,纷繁复杂是社会环境的特点和写照。但在幼稚园,我们却看到了这个复杂环境中的一片净土、一方乐园。从园长、校监到教师、幼儿,每个人都是那麼谦恭有礼,平和亲切,脸上都是挂著安详的微笑,说话也是有礼 有节,幽默温和。幼儿园的许多设施都考虑周到,设计巧妙,处处体现了一个文明社会的人文关怀。如符合儿童特点,儿童尺寸的儿童洗手间;洗手池上方清澈明亮 的观赏鱼缸和洗手指南;婴儿班无桌无椅,全部软包墙面,毛绒玩具的设计,以及小沙发,小茶几,木制桌椅的家庭式家具,无不洋溢著温馨舒适的家庭气氛,体现 著一种人文关怀,使儿童在温暖、愉快、安全的情况下积极学习,建立良好的心理感受,真正把儿童的需求放在了首位,一切围绕儿童展开。
三、丰富精美,启发幼儿潜能开发支持性环境,为幼儿提供了参与的动机。香港幼稚园注重为儿童提供优良而精致的环境,注重将教育教学内容融入环境,使儿童在一个富有启发性的环境中学习,认为良好的环境,可以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幼稚园由於空间有限,一般不设有大的主题板,而是最大限度的利用每一寸墙壁和每一个角落,创设幼儿可参与其中的区域,如图书角、家庭角、自然 角、英语角、玩具角、音乐角、美工角等等。每个区角内材料充足,丰富多样,淩廊满目,幼儿可以任意选择和自由组合,进行活动。墙面的图画和装饰也很难见到 由老师精心制作的装饰性画面,而是贴满了与教学主题和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挂图、字卡、词卡等等,让幼儿在对整个周围环境的感知中受到薰陶和感染。一些幼 稚园还为儿童创设了极富创意空间和探索价值的活动长廊,如三角镜、拼砌面谱、立体镜、构图墙、吸铁桌面、运动转盘、颜料瓶组合、壁画墙、钉板墙等,让儿童 在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与环境的互动中归纳相关的知识,与教师和环境产生认知的互动,并以此来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四、注重儿童的真实体验,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活动。
香港幼稚园倡导对儿童进行“全人教育”,使儿童在体能、智能、语言、社群及情绪等方面都有均衡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幼稚园为儿童提供了多 元化的活动,以此增加幼儿的生活体验和真实感受。除课堂学习以外,幼稚园会组织幼儿参观小学,与小学教师联欢,了解不同类型的学校,作好幼小衔接;参观科 学馆,让幼儿感受科技的发达和科学的奥妙,产生探索和发明的欲望;组织不同班级儿童的混龄活动,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促进社会性的发展,并培养谦让互助的 优良品质;举办民族服装秀,让幼儿感受多民族文化和风俗,提高审美能力和表演才能。除此之外,还经常邀请家长来园举行新春庆祝会,亲子旅行,圣诞联欢会,食品品尝等,增进了亲子感情,加强了家园沟通,更增加了儿童的生活体验。
另外,幼稚园还开展了多元智能教学,如蒙特梭利教学,全语言教学,音乐教学等,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充满音乐、节奏、图书、情感、语言、交往、动作的学习环境,孩子们通过设计、讨论、资料搜集、研究、探索、模仿等活动,愉快的,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幼儿发现,探索,主动学习。
香港幼稚园倡导“儿童为本”,信奉“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潜能,是有能力和主动的学习者”的教育理念。
因此,幼稚园比较强调儿童自主性的学习,重视儿童内在的学习动机,并关注教师作为引导者,协助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强调教师与幼儿彼此在“教”与“学”中的互动。
如下是课程发展指导方针: 方
向:
民主开放的教育 终极目标:儿童独立自主 态
度:
尊重儿童
做
法:
赋予儿童自主权
教学模式:问题——探索——经验 让我们来看一下儿童和教师共同设计的主题活动“火”:
首先,教师和儿童共同确定活动主题“火”,并引发儿童讨论设计教学图,以图画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儿童亲自统计,发现大多数的幼儿对消防局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因此,确定了下一个活动:参观消防局,并发组展开讨论,确定参观的时间、路线、参观的物品准备等,并用图画一一记录下来。接下来就是参观消 防局的过程,教师协助幼儿将全部过程拍摄下来,并配以文字说明,幼儿回来后进行了讨论和反思。由於是幼儿自行设计、筹备的参观活动,因此,幼儿怀著极大的 热情,并带者好奇心和疑问完成了参观过程,回来的讨论其实也是幼儿总结、归纳、反思的过程。对於消防局的兴趣并没有因为参观的结束而消退,相反,幼儿却产 生了在班裏建一个消防局的愿望。教师抓住儿童经验再现的机会和创作的热情,适时开展了建构制作活动“消防局”,这次还是让幼儿先自由组合,讨论方案,并记 录下来,然后,自行搜集材料,进行创造。在制作的过程中,幼儿要与人合作,要动脑设计,要动手剪贴,还要统计材料的数量,合理分配任务,并分享成功的喜 悦。结果,班裏的小社区“消防局”建好了,孩子们非常兴奋。这个主题活动本应该较圆满的结束了,但孩子们却觉得还不过瘾,他们又萌生了举办展览会的想法。把自己的劳动成果,所见所闻,知识经验介绍给别人。於是,教师和幼儿一同统计被邀请的老师、幼儿的人数,绘制邀请信,布置消防局的照片展览,分配展览会的 服务任务等等,最终成功的举办了展览会。邀请到幼儿园其他班级的老师、小朋友前来参观,并向他们讲解有关消防局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经验进一步巩固,并与人分享。
纵观整个活动过程,儿童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是一个主动发现、积极探索的过程,而整个活动生动活泼,新奇有趣,十分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孩 子们既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学会了主动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方法,同时,由於所有的活动都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筹备,相关的知识经验也是孩子们自己总 结、归纳出来的,因此十分容易为他们理解和记忆。
六、课程模式多元化,努力建构园本课程。
与大陆园本课程的百花齐放一样,香港幼稚园在遵循了教育署的规定和幼稚园实际的基础上,都努力建构著自己的园本课程,如“活动课程”、“主题课 程”、“问题—探索—经验课程”等模式。同时,各幼稚园又不拘泥於这些固定的模式,而是灵活掌握、有机结合。从观察幼儿对学习事物的主动性和探索环境的积 极性不断提升的表现来审视课程的效能。通过适合儿童兴趣、需要、爱好的活动,来让幼儿活跃对事物的思考和应用能力,从而不断培养幼儿的自信和创意,让幼儿 尽显潜能。其课程目标是:
养成正面自我形象建立自信;
培养学习兴趣,正面学习态度和良好生活习惯;
能适当的与人沟通,尊重他人及在群体中担当适当的角色; 懂得对事物作出合理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能灵活地协调身体,加强体能和自我照顾能力;
培养欣赏、创造和想像力,懂得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则强调四个要素: 观察:感到------用多中感官去观察事物; 操作:做到------从做中得到实际经验;
思考:想到------把感到和做到的转化成自我反思的经验; 应用:用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学与教的模式是:
问题----探索----经验的模式,既儿童的学习是提出问题、主动探索、总结经验的过程。
问题:教师适当的引导幼儿发表对所学习的事物/问题的意见,提出有兴趣探索的问题,新问题清晰的进行假设及提供可能的解决办法,集中学习焦点以达成自我探索。
探索:在确定问题后,幼儿按自我订定的问题去追踪解决办法,设计行动计划去收集及分析资料,在环境中和人、事、物进行互动去探索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获得第一身经验。
经验:在确定问题及进行探索过程中,与幼儿沟通学到和得到的经验,按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新知识及经验重心定义问题,就所得的经验进行反思,并决定是否需要搜集更进一步的资料再进行探索。
整个过程让儿童的学习始於真实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进行创意与思考,验证与求证,最后达到知识的创新、技能的发展和经验的结合的最终目标。
七、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幼儿园及课程的重要成员。
香港幼稚园特别关注与家长的密切配合,认为家长是幼儿园活动及课程发展中十分重要的成员。他们与幼稚园在教育儿童方面互为夥伴,应彼此沟通和分享,并为幼稚园提供多元文化的交流及有力的资源,以提升课程素质,协助儿童学习。在每一个幼稚园,家长都会自发组织成立“家长义工队”、“家长委员会”,并评选出委员长及各级成员,分别负责各项幼儿园协助工作。幼稚园也会专 门设立“家长图书室”,由家委会负责管理。平时,凡有内地客人参观香港幼稚园,一定会有家长义工队的成员协助筹备工作,制作小礼物,布置会场等,其热心程 度就象幼稚园的主人一样。同时,幼稚园也经常举办家长会、亲子旅游、亲子游戏日、生日派对、亲子节日联欢等,邀请家长同孩子一起参加,使家长更加了解成长 中的孩子,从而促进家园共育的效果。而为了使家长更加关注教育,了解儿童,参与课程建构,许多幼稚园还举行各类讲座及培训,并出版家长通讯,举行“幼儿英 语讲座”,“感觉刺激与儿童成长讲座”,“讲故事训练班”和“家长电脑讲座”等等,使家长不仅了解了幼稚园的教学方针和课程运作,更掌握了良好民主式的教 育方法和科学有效的育儿技巧,还增长了家长参与幼稚园活动的积极性,增进了亲子感情。
由于香港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地域差异,香港幼稚园与大陆幼儿园之间有几处明显差异
首先,作息时间差异较大。在大陆,一般幼儿园均为全日制,个别有寄宿制。而在香港,很少有儿童是全天待在幼稚园的,一般只上半天,即早上 8:00入园,中午11:30离园,而下午则待在家裏跟著父母或菲律宾佣人,不再上幼儿园。而如果是上午在家裏的孩子,则是中午1:00入园,下午 4:30离园。香港的父母很注重与子女间的沟通与交流。他们对於大陆孩子一天甚至一周离开父母非常不解,这也许是两地文化差异所造成的。
其次,语言的不同。在大陆,普通话作为母语是在每个幼儿园必须学习使用的,而在香港,所有的教师和儿童均使用粤语,其次是英语的学习。香港回归 以后,普通话学习才真正在幼稚园被重视起来。现在,香港的儿童必须同时学习三种语言:粤语、英语、普通话,而学习普通话的同时,还要学习汉字的书写,而且 是繁体字。但只要一下课,孩子们与他人的交流又马上恢复成粤语。因此,当我们与他们交流是,感到非常困难。
第三,活动空间的不同。在大陆,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独立的操场和院落,以便孩子们做操、活动、游戏时用。而在香港,这简直就是奢望。由於香港寸 土寸金,幼稚园户外活动场所几乎没有,许多大型游乐设施和体育器械也是少的可怜,而水池、沙池、树木和草地更是只有在滙丰幼儿发展中心这样的大型幼稚园才 能看见。因此,儿童的户外活动和体能锻炼存在著明显的不足。但班额较少却能勉强保证孩子们在室内活动的空间。但这对天生好动的儿童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欠缺 和遗憾。
5.赴香港考察心得 篇五
饶世丽
蒙受教育局的恩泽,我有幸随教育一线的教师们赴港学习考察,时间短促,而感慨良多。以下是我从本次赴港考察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港人卫生意识和公民意识较强。我们知道,人口众多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香港地方狭小,人口密集,但整体呈现的却是一副秩序井然的状态,并不会出现所谓的“脏乱差”。所到之处,我们很难看见垃圾的影子,而在国内,除了大都市的环境做得比较好之外,其他的一些中小城市或者城中村,到处可以看见垃圾的影子。在香港的小学,学校允许校内小卖部的经营,也允许孩子们自己带零食回来学校,你会很惊奇的发现,孩子们一到下课之后很自觉地走出教室外面坐着吃零食,吃完之后所产生的垃圾绝对不会随便扔到地面上,从中,你应该可以想象得到香港街道如何干净的原因了:公民意识,从娃娃抓起。这让我想起了上次的秋游,孩子们很开心地带着自己的零食和同学们分享,但是吃完之后却无意识地往地上扔垃圾,仿佛随地扔垃圾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等到同学们都准备启程返校的时候,游乐园里面俨然成为了一个大型垃圾场,我不禁感慨,内地学生在这方面的素质何时才能与香港的学生缩小差距呢?公民意识教育在国内何时才能奏效?
二、全体港人普遍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在香港,敬业精神体现在社会各行各业领域。大到公司或宾馆的职员,小到在校读书的小学生,你随时可以看见他们穿着干净整齐的服装,甚至是笔挺的职业装,画着淡淡的妆容,遍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并以职业化的微笑迎来或送走他们的顾客,从他们的脸上,你读到什么才是专业、勤奋和进取,甚至乎,从他们的眼睛里,你懂得了什么才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在一次吃完饭等待车辆的时候,我旁边站着几个黑人,他们用英语在交流着:“they look like farmers”,我突然间意识到,也许这几个外国人正在议论着我们这些从内地来港参观的教师,我们的教师很努力打扮得更加符合自己的身份,但相比之下,在他们眼中,素面朝天的我们看起来更像农民而非专业的教师。如此出言不逊,倘若被大部分教师知道了,会引起教师们的不满情绪,但,这不更能引起大家的反思吗?
三、倡导终身学习并落实到位的香港社会。香港的大学录取率只有不到20%,如此高门槛的大学,不是将许多热爱学习的人们拒之于门外了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香港政府就提出了:“终身学习,全人发展”的目标,并且提供了四通八达的职业学习的渠道,各行各业的员工便利用起零碎的时间上夜校,提升自我,以更好地跟上高速发展的社会。自从我进入了教师这个行业之后,我常常担忧,担心校园的一道墙会不会把自己和外面飞速发展的社会隔绝起来,以致逐渐地被整个时代所淘汰呢?这样看来,只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并落实到位。
6.香港考察学习 篇六
9月23—25日,由区委宣传部、区外事办、区文明办组成的白云区社区建设考察团一行9人,在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泉同志的带领下,到香港进行了为期3天的考察。考察团在香港期间,得到了香港立法会议员叶国谦先生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接待。在叶议员的精心安排下,考察团参观了位于九龙塘地铁出口的德福花园社区中心、中区西营盘的社区会堂、香港坚尼地城的明爱社区服务中心和位于九龙尖沙咀弥敦道的雇员再培训中心,较详细了解了香港社区的建设和职员再培训工作。考察团成员认为,香港社区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现将此行考察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香港社区建设的特点与经验
1、有较为完善的管理机构。本次行程所安排参观的社区服务中心,据香港同行介绍,都是由香港政府统一投资,统一管理和统一指导,各社区服务中心有专职人员从事该项工作。作为香港政府具体协调负责此项工作的部门是民政事务处。香港政府在全港各地根据实际需要开设了多个社区服务中心,为全港市民提供各种有偿、低偿或无偿的服务。如坚尼地城明爱莫张瑞勤社区服务中心等这一类由政府投资的服务中心,在全港就有13家之多,这还不包括政府配套楼宇内所开设的社区管理中心。应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香港政府在全港开设有多个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遍地开花,而且所有的社区服务中心都有一个统一、鲜明的标志。社区中心在香港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上为政府排忧解难,下为居民群众解决后顾之忧,香港政府部门已明确地把社区服务纳入到为社会政府部门所要完成任务的一项重要的指标。香港社区中心的建立和发展,也是香港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
2、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在考察过程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香港社区的服务项目较为完善。无论是挂牌的社区服务中心,还是以小区内的物业管理为主的服务中心,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服务项目完善,并且层出不穷。据介绍,他们在开设服务项目时,都是尽量根据居民群众的需求来开设。一般来说,主要的服务内容包括了四个大方面:一是社会工作,如扶幼、青少年社区服务、智障康复、安老、咨询、义工等;二是教育工作,包括了特殊教育、普通教育、幼稚园等;三是医疗服务,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各种医疗服务,或联系医疗点进行上门的服务;四是社会接待工作,积极与社会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开展社区服务,根据实际需要新开设一些服务项目和服务种类,以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的内容等。
3、有较强烈的公益意识。在参观和所听介绍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香港政府一向以来,对如何抓好社区服务工作是相当重视的,政府部门也定期开会研究社区建设工作。同时,政府在每年的财政收入中,都按照一定的比例,直接投入到此项福利性的事业中,用于改善社区服务设施,服务环境和服务内容。他们视之为是稳定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增强香港市民归属感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例如,全港社区向社会提出了“服务多元化,全面照顾确到家”等很多人性化的统一口号,在社会或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其强烈的公益意识可见一斑。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是十分成功的,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4、有一批高素质的义工队伍。在考察和听取介绍中,我们了解到香港整个义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都是十分庞大的。从义工队伍的管理来说,主要分为注册和非注册两种。在加入香港义工队伍行列前,他们都必须到专门的机构接受严格的培训,经过考核合格后,才被安排到各社区再具体从事服务工作。香港亦有专门机构对义工队伍进行跟踪,政府部门经常向社会各界进行义工工作的宣传和推介,动员和呼吁不同年龄,特质,专长的人士,加入香港义工队伍,为区内有需要人士,提供适切的服务。政府部门还明确地规定了义工的角色,工作的范围,工作的意义以及义工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态度、工作责任以及工作权利等等。
二、香港社区建设工作给我们的启示
1、提高认识,转变角色。从我区乃至我市目前的情况来看,社区服务工作还是不够完善的,开展的情况也不能令人十分满意,当然,这包括有很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从客观上来说,与我们的这项工作起步较晚,经济水平欠发达等有关,特别是对以农业为主的我区来讲,其差距就更大了。从主观上来说,就是我们政府各级部门的意识还跟不上,对抓好社区服务工作还缺乏一种紧迫感。所以我们认为,只有我们政府各级部门提高认识,转变职能,抓住机遇,急起直追,才是我们抓好社区服务工作的根本,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
2、加大投入,夯实基础。社区服务工作是否能搞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和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当然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毋庸置疑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相应的投入,社区各类服务项目才能进一步完善。因此,建议政府部门最好能明文规定,在每年的财政收入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入到社区服务建设中,并力求做到逐年增加。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建议在筹集资金的方式上,可以采取区、街和社区各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以加快资金增长的速度,社区还可以通过有偿或低偿的形式,向辖内居民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以逐步形成良好的自我造血功能,直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改革体制,服务社群。目前我们的社区服务工作,与全市各区(县级市)一样,就是涉及的部门较多,包括民政局、宣传部、组织部、政府办、人事局、计划和物价局、编制办、市政和建设局、国土房管局、公安分局、环境保护局、司法局、教育局、劳动局、文化局、卫生局、计划生育局、体育局、科技局(科协)、爱卫办、环卫局、城管办、税务局、总工会、妇联、团委、残联等多个部门,由于职能与要求的不同,因此在开展社区工作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各部门自搞一套、政出多门或职能交叉重叠的情况,如开展“绿色小区”、“无‘六乱’小区”、“无毒小区”、“安全文明小区”、“文明社区”、“卫生小区”等活动甚多,各部门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往往由于缺乏协调,收效并不明显,这样下去的话,不仅令社区居委会应接不暇,无所适从,更重要的是造成了我们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建议区要专门成立一个协调机构,把各有关部门开展此类活动都统筹起来,合理安排,把有限的资源真正利用好,以彻底解决各搞一套的弊端。
4、整合资源,拓展领域。这次对香港社区的考察,虽然时间很短,行程匆匆,但是我们一行却强烈地感受到,就是一个成熟的社区服务中心,必须要有完善的服务内容和项目,有充足的服务设施和可供选择的多种服务类别,最主要的是能根据时代发展和居民群众的需求而开设新的服务内容,换言之,就是居民群众有什么需要,就应该开设什么内容的服务。如:香港不少社区针对香港目前社会竞争大,民众心理压力重,自杀人员不断增加等特点,特别开设了“面向太阳”嘉年华会的活动,旨在帮助困难朋友渡过难关,解除心理包袱,笑向太阳,走向明天。这一活动自开通以来,得到了香港社会众多人士的欢迎,及时地化解了社会上的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学习香港社区服务成功的做法,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增强社区服务的功能,社区服务的方式可以是有偿、低偿或无偿,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去开展社区服务。服务的质量,手段也要跟进,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要与时俱进。总而言之,我们社区的定位是服务而不是经济,社区要能真正起到“小政府,大社会”的作用,作为最基层的一个政权组织,我们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好这一阵地,政府各级部门同时也要给予更多的期待和关注。
短短的几天行程,令我们收获甚大,香港政府在社区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香港政府的体制、基础、特点和模式等与我们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然而,在开展社区服务和管理方面,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借鉴其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的。
白云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7.为什么要去香港游学考察 篇七
3、国内首家进驻学校的游学项目知,入住亚洲第一高校的校园。临海沐风的美丽校园、浓厚的学术气息、亲切的大学生活、优良完善的`教学设施和国际化的校园氛围会给学员带来独一无二的体验。
4、真正游学: 此次游学有别于其它类似项目中蜻蜓点水似的课程,真正走进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接受世界道顶尖专家2天的传授,现场与专家教授互动交流,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全面提升企业领袖的决策思维。
8.香港考察学习 篇八
【课程背景】
标杆房企:新鸿基、太古地产、和记黄埔、香港置地等
为了促进行业内的经验交流与学习,应一些开发企业和建筑师的要求,我中心将于 9月 26-28日组织为期三天的“高端豪宅建筑、景观、商业考察”;届时,我们将组织大家参观香港著名标杆企业的一些高端特色楼盘。这些项目既有风格各异的高端别墅,也有景观别致的花园洋房和大平层豪宅。我们还将挑选一些优秀的精装修楼盘供大家观摩学习。同时,参观香港最大的商业建筑与运营。
【参加人员】
1、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建筑师;
2、房地产开发企业、规划设计部、销售部、策划部、设计部规划部等部门的相关人员;物业管理公司等单位的负责人;
【行程安排】
2014年9月26日(香港)
倚恋(发展商:新鸿基);歌赋领(发展商:中国海外);Dunbar place(发展商:太古地产);南琦(发展商:Singapore fund);Shouson(发展商:新鸿基);深湾九号(发展商:南丰嘉华)
2014年9月27日(香港)
山顶28-白加道(发展商:和记黄埔);twelve peak(发展商:新鸿基);3号宾吉道(发展商: 大昌地产);深湾九号(发展商:嘉华+信和+南丰);上林(发展商:香港置地);TWELVE PEAKS(发展商:新鸿基)
2014年9月28日(香港)
逸龙(发展商:信和);尔恋(发展商:新鸿基);歌赋岭(发展商:中国海外);
商业参观:国际金融中心、置地广场
注:学员请提前至户口所在地办理“港澳通行证”欢迎索取详细介绍,最终行程以出发前为准。
【延伸阅读】
2014年房地产培训计划暨房地产全流程培训解决方案(共500余门房地产专题课程,只为地产人服务!)
含:房地产运营管理、投融资管理、项目策划、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工程管理、营销策略、客户服务、财税管理、物业管理、商业地产、人力资源、中介经纪、景观设计、批量精装修、旅游地产、养老地产、楼盘考察等。
【考察项目介绍】
项目一:壹环
【物业类别】:高端住宅
【开 发 商】:华人置业集团
【项目介绍】:项目位于湾仔道1号,该楼盘总层数为45层,共提供213伙,间隔包括开放式、1房及3房连套房,标准单位面积由420至1,200平方尺。地下1楼及1楼为停车场以及商业,2-5楼市住户康乐及会所设施、园艺区,6-16楼,18-45楼为住宅(17楼为避火层)
项目二:上林
【建筑类别】 住宅
【开 发 商】香港置地
【项目介绍】大坑上林复式户6,200万元成交 置地大坑上林刚录得一宗复式户成交,为1座中层A室,实用面积1,941平方呎(建筑2,617平方呎),售价约6,200万元,实用呎价3.19万元(建筑呎价2.37万元)。
项目三: 懿峯
【建筑类别】 住宅
【开 发 商】永泰亚洲
【项目介绍】项目为香港西半山住宅楼高共47层,由永泰亚洲发展,设计概念为沿用同发展商永泰亚洲的懿荟。而由于西摩道附近的新盘供应较少,另外该区为传统住宅区及景观可望维多利亚港,住宅只有41层及一层隔火层,包括5层之基层共47层,但则有最高63楼(不设4-6、14、24、34、40-49及54楼)。其中地下至三楼为大堂入口、会所及停车场,七楼以上为住宅。
项目四: Ocean one
【建筑类别】 豪宅
【开 发 商】丽新集团
【项目介绍】Ocean One,位于九龙东油塘崇信街6号,实际楼高共31层(不设4、13、14、24、34楼),发展商为丽新集团,由许李严设计,项目提供124伙,建筑面积由682方呎至1,507方呎,楼底10呎10吋,35楼单位更高达12呎2吋。建筑基座共6层,设有商铺、停车场、会所(泳池和健身室)和空中花园。
项目五:港图湾
【建筑类别】单幢式住宅
【开 发 商】嘉里集团
【项目介绍】港图湾 面积达328公顷的启德大都会, 包括邮轮码头, 多用途体育馆, 海滨长廊, 酒店及商厦等核心基建-向海单位无可阻隔外望避风塘及启德邮轮码头景色,并将维港两岸的景色收纳起来毗邻港铁沙中线港图湾為单幢式楼宇,楼高36层,提供逾175伙单位,实用面积由508尺至890尺,其中两房单位实用面积為508迟,两房加士多房单位实用面积595迟,三房单位实用面积890迟。
项目六:Dunbar place
【建筑类别】住宅
【开发商】太古地产
【项目介绍】DUNBAR PLACE设计独特,香槟金及银色外墻采用可循环再用的铝质物料,露台及大厦平台配搭芦苇草通花装饰图案,倍添外观美感。MAKE的建築设计致力於节约能源及减少对环境影响,建築座向及宽敞门窗设计均巧妙地将自然光线及新鲜空气充分引入室内空间。
项目七:the avery
【建筑类别】住宅
【开发商】信和置业
【项目介绍】The Avery,位处于香港九龙九龙城侯王道16号,是信和集团旗下信和置业所发展兴建的单幢式住宅。基座外墙凝聚经典欧式洋房的精雕细琢,融入法式柱廊设计;内嵌呈现代(现代装修效果图)古典(古典装修效果图)风格的瑰丽大堂;项目所有住宅单位不设窗台,全以落地玻璃幕墙设计,物业自内而外散发矜贵的优雅气派。
项目八:珀.轩
【建筑类别】住宅
【开发商】永利晖有限公司
【项目介绍】住宅层数6楼至27楼(共19层)(不设13楼、14楼及24楼)单位总数114单位间隔标准单位开放式设计、另设平台及天台特色户 25-34平米全部送酒店式豪华装修及部分家俬电器 包括健身室、户外泳池、自助按摩椅及日光晒台设施以及其所有间隔布局、室内及户外之装饰设计建材及设备、色调配搭、用途、规格及特色。
项目九:尚悦
【建筑类别】住宅
【开 发 商】恒基兆业地产与新世界地产
【项目介绍】尚悦共12幢,提供2,580伙,巿值逾百亿元。两房佔单位总数8成,面积由490至600平方呎,三房佔18%,面积介乎900至1,000平方呎,另特色单位包括平台户、顶层户及天池屋,面积由1,100至2,700平方呎。
项目十:逸峯
【建筑类别】住宅
【开 发 商】: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介绍】由4幢住宅大廈組成,合共提供728個住宅單位,單位由開放式至3房(連套房及)工人房俱備,而兩房單位則佔整個項目逾六成。座数 4幢(第1、2、3及5座).住宅层数 29层,不设4、13、14、24及34/F.单位总数 728.单位间隔 开放式、两房、两房连储物间、三房一套、三房一套连储物间、另设顶层连天台大宅及花园平台单位逸峰薈Club Delight 专享约40,000平方迟型格住客会所。
【费用说明】
【主办单位】中房商学院
【时间地点】2014年9月26-28日 香港(深圳集合 详见报到通知)
【收费标准】4680元/人(含考察费、资料费、组织费、大巴费、午餐费)酒店代订,费用自理。
9.香港学习报告 篇九
一“高”,坪山新区高瞻远瞩。目前坪山新区目前共有23个社区服务中心,在深圳最早实现了社区的全覆盖,提前4年完成《深圳市社区服务“十二五”规划》的建设目标,如今新区社建局杨勇局长还亲自率队赴港学习交流,充分体现了新区在社区服务创新的勇气与决心。
二“高”,社区服务向高人学习。社区服务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盲目自大,在深圳社工发展仅有5年的道路上,探索社工服务本土化、机构运作公益化、社区服务中心社会化是内地社工共同面对的难题。而在香港已经有了成熟的模式和经验,我们带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学习心态来到这几家社区中心,更有助于我们站在伟人的肩膀上探索和发展符合我们实际的社区服务。
三“高”,高兴相识新区同工。在社区服务中心探索与发展初阶段,作为“开荒牛”的同工们都曾经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问题,在这里我们惺惺相惜,很高兴彼此认识,交流着这次的学习心得,分享着社区服务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并不孤单,其实我们大家就如一颗颗小水滴,聚在一起就汇成河流,滋润与造福于新区居民。
望远: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010年底,社区服务中心在我市正式铺开,并计划“十二五”期间建立700个社区服务中心。在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的社区服务中心面临许多问题——场地如何解决、社区服务怎么开展、相关单位的定位是怎样、评估标准是什么等等就如“遮望眼”的浮云困扰着与社区服务中心相关单位和人员。于是这次香港之行便让我们了解先进社区服务的标准和先进经验,让我们进一步消除了顾虑,更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一、机构运作公益化
在参观仁爱堂中,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大型公益组织的运营方式。首先,资金源多样化。政府一元租赁土地,机构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仁爱堂”大楼及广场;政府资助51%、社会捐赠13%、社
会企业36%的资金来源与2011年上千万的盈利充分展示了政府对公益机构的支持力度。
仁爱堂出租场地、微利服务公益创收;理/董事会成员募捐及号召集资;充分发挥自身医疗方面的优势拓展服务范围,包括移动医疗车、文体、康体服务、教育服务、社区服务、青少年服务等领域;香港圣公会的翻译通及爱服饰企业。展现了机构挖掘自我生产能力的方式,体现了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公益组织的重要性。
其次,政社合作清晰化。仁爱堂在多年的运营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组织架构图中能找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位置,专兼职清晰明了;各项制度齐全完整;服务及财务统计数据公开透明;政府制定SQS运作标准指导机构运作;机构重服务,政府重在评估。香港清晰的政社合作分工奠定了香港公益组织发展的巨大空间。
二、社区服务中心社会化
社区服务中心是社区居民的第二个家,是社区共融和社区发展的平台,它需要居民的参与才能更深层次体现它的价值。首先,服务以社区需求为导向。我们参观的三个社区中心虽然都属于社区服务组织,可服务内容不完全一样,他们根据香港就业难都开设了许多的培训班,但他们以社区需求为导向,开展不同的服务,例如仁爱堂彩虹社区发展中心的社区发展、香港圣公会麦理浩夫人中心的少数族裔服务、圣雅各福群会社区中心湾仔社区的文化保育活动等等,满足不同社区及不同居民的不同需求。
其次,社区服务社会化。无论是我们在仁爱堂彩虹社区发展中心看到的“屯屯爱物店”(以屯为社区货币开设的物物交换及义工银行)、圣公会的社区互惠银行,还是湾仔社区的“时分天地”,他们的运作均是社区居民参与,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又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互惠于民。这些属于社区经济,主要满足社区居民需要。如果在满足社区居民的同时还能供给社会,他们会发展成为社会企业,例如圣公会翻译通、爱服饰,仁爱堂体育中心、圣雅各福群会有机磨坊等。
最后,中心员工专业化,受助者也是帮助者。每个社区中心员工包括高级主任、中心主任、社工干事、程序员干事、文员、程序助理、工友等,分工明确清晰。此外社工大部分时间是在社区活动,更充分体现了社区社工的桥梁作用。每个中心的社工充分整合社区爱心人士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心来,例如社区戒毒康复
者、老年人探访队、民间智慧团等,让受助者在社工的引导下自助助人。
三、社工服务本土化
政策倡议不一定都是大型的。
我们在仁爱堂彩虹社区发展中心看到社工正开展“你认为我们社区适合种什么花?”民意征集活动。这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社工政策倡议——原来不是大型的社会调研和政策报告才算政策倡议,小小的社区活动也可以是政策倡议的一种。社工可以在多个方面发挥政策倡议作用,反映民意,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小组活动不一定结束了就没了的。
我们有时候往往会被课本的本本主义所迷惑,小组一定是有期限结束的。然而彩虹社区发展中心的一个小组活动最终成为一个民间团体“民间智慧团”并且不断发挥作用,充分展示了小组活动的生命力。
社区组织孵化可以从无到有。
民间智慧团是从社工的小组活动中产生并孵化为社区组织的,她告诉我们社区组织孵化不一定完善外部的社会组织,也能从小组内部中孵化。
社区服务从改变理念入手
一直以来,许多社区社工忘却了“优势视角”在社区工作中的应用,在本次学习中再次知道增强社区家庭主妇、老年人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能更好地推动社区发展并不断解决遇到的问题。
做更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以致用是我们此次香港之行的目的:第一,建设公信力强的公益组织。
在不断争取政府资助为主导的前提下,加强与基金会合作,完善机构理/董事会,增强机构社会资源整合能力;视机构专长不断拓展和创新服务领域与服务内容;在充分接受政府监管的前
提下,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合作,增强机构运作的透明化与公开化;根据评估标准不断提高和完善机构管理和服务能力。第二、打造居民满意的社区服务中心
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坚持社区需求为导向,进驻社区后即可开展社区需求分析并设计服务方案;积极整合社区居民及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发展建议和服务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中心场地布置,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流程,建立温馨的社区服务平台;社区组织孵化从内往外、从外往内两方面推进;加强社工外展工作规划,多些政策倡议,确保社工起到真正的桥梁作用。
对于中心服务收费问题,根据深圳社工及社区服务中心发展尚未成熟的情况,目前社区服务尚处于较低层级的服务,主要满足基础需求,免费服务有利于社工及社区组织推广,建立良好公益形象,目前还不是适用于新区社区服务中心,待多年后社区服务中心成熟后可考虑实施,增强中心自我发展能力。但针对社区经济,例如社区义工银行可尝试推行,如果社会需求较大可联系有关部门发展社会企业。
在 “实现市民文化权利”作为十大观念之一的深圳,文化保育活动在新区有较大的挖掘价值。在彩虹社工运营的田心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辖区内有一座极具西式风格的历史建筑——南中学堂,如果有机遇的话它将可以成为社区中心重点保育的项目之一。
第三、不断提高专业反思和本土化探索
在社区服务及探索过程中,我们坚持专业理念的前提下充分借鉴香港先进经验,同时需要更多的专业反思、工作手法创新及本土化思考。内地有着不同于香港的文化和政策环境,如何在内地更好地发展社工,如何更好地开展服务是每一位社工应该思考和努力的。
10.香港培训学习心得 篇十
8月30日上午,香港在深学习就业创业青年座谈会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座谈会由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深圳市青年联合会主办,陈升等8名香港青年代表在会上畅谈在深圳学习、就业、创业的心得体会,100名在深学习就业创业的香港青年参与会议。
全国青联副主席傅振邦在会上致辞表示,新时代的香港青年应该在香港、国家、世界的坐标中,在历史、现实、未来的刻度上,把握好奋斗方向,继续创新创业创造,为推动香港繁荣、祖国富强和民族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祖国永远是香港最坚强的后盾,也是香港青年成长最大的靠山。2015年,陈升带领团队入驻前海,创业不到一年即获首轮融资5000万元,2016年公司估值达到8.2亿元。在成功尝到“头啖汤”后,陈升不忘“后来者”,筹划组建(香港)青年专业联盟前海众创空间,为香港青年到前海创新创业提供导航服务,首期即吸引26个团队入驻。
2016年,90后香港青年郭玮强从香港来深圳前海,创立了前海随身宝科技有限公司,目前项目估值已超1亿元。“现在是国家发展非常关键的时刻,我们拥有的不单是‘时代改变’带来的机遇,我们拥有的是参与‘改变时代’的机遇。”他说,“我相信在这样的时代机遇下,只要我们有梦想,梦想必定能够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一直坚定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支持香港攻坚克难、繁荣发展。深圳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建设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等多个港澳青年创业基地,让香港青年便利地享受政策指导、资金、人才等一系列创业就业支持,形成了蓬勃发展的香港青年在深学习创新创业氛围。
“只要你们有所需,深圳一定尽所能。”深圳市委副书记郑轲在座谈会上强调,深圳将坚定不移落实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以最大的诚意欢迎香港青年来深干事创业,为香港青年在深学习就业创业创造更好条件、营造更好环境。
共建香港和祖国美好明天,呼唤香港和内地青年共同担当。“我们将继续出发,以实际行动为展现香港青年积极向上风采、推进深港交流合作作出积极贡献。”会议结束后,心系香港未来和民族复兴的香港青年们久久不愿散去,他们诚挚地表示:“我们定当齐心协力、尽己所能,为国家利益护航、为民族福祉奔忙、为和平正义担当。”
★ 香港小学培训心得体会
★ 香港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 香港之旅游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经典
★ 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 培训心得体会精品
★ 培训心得体会
★ 香港合同参考
★ 香港选举制度
11.香港vtc培训学习小结 篇十一
关键词:全人教育;结果导向型课程;政府统筹;行业标准;校企合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职业教育的最新理念,2013年8月24日-30日,本人有幸参加了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赴香港职业训练局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主要内容包括:职业训练局下属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的步骤与流程、专业教师的教学技巧与学生管理、校企合作的模式与案例。以下是本次赴港培训的培训小结:
一 “全人教育” 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结果导向型”课程开发方式值得借鉴
香港职业训练局下属的院校虽然都是职业院校,在教育理念方面却一直奉行“全人教育”,这一点与大陆高职院校过分强调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所谓“全人教育”,就是一种整合以往“以社会为本”与“以人为本”的两种教育观点,形成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的教育新理念。“全人教育”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全人教育关注每个人智力、情感、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的全面挖掘;(2)全人教育寻求人类之间的理解与生命的真正意义;(3)全人教育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4)全人教育鼓励跨学科的互动与知识的整合;(5)全人教育主张学生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平衡,注重生命的和谐与愉悦;(6)全人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整合思维的地球公民。
香港职训局“结果导向型”课程开发思路也与大陆高职院校所实施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有一定的区别。“结果导向型”课程开发思路强调的是学习结果,为达到既定的学习结果,会对学习的过程进行控制,这里面“结果”是“定量”,过程则是变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强调的是“过程”的完整性,过程导致的“结果”则成了变量。本人以为,我们当前所采用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应当适度借鉴“结果导向型”课程开发思路的优势,实现过程的可控性。
二 政府的统筹规划和行业标准与课程的融合应当受到重视
香港政府虽然不介入办学活动,但政府的统筹规划作用对教育的影响至关重要。政府通过法律规范和财政资助两大手段从宏观方面规范和引导教育活动,对职业训练局的经费拨款、审批和批领后的跟踪、监督都有十分严格的程序。至于训练局发展方向,办学规模,专业的建设,课程的开设,教师人员的配备,完全由需要而进行配置,政府只起指导、服务和监管作用。
在职业教育的成效方面,行业标准与职业课程的融合大大提升了香港职业教育的成效。香港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行业输送合适的劳动力。职业教育机构的招生、计划、课程开设、老师配置是按照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制定的。通过市场调查,为职业教育品牌定位,为此在职业训练局设立市场推广委员会,分析研究市场,深入讨论和分析发展的规划和目标,将行业和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相融合,即不断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市场的抢手货。
反观大陆职业院校在这两方面的现状,政府和学校的在办学中的角色定位并不明晰,体制机制也不甚健全,这在较大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职业标准与课程的融合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这也导致了教学的内容跟行业需求的脱轨。
三 做实校企结合,凸显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和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香港职训局下属各学校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参与日常教学活动,二是与众多的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行业专家参与隶属于VTC的各训练委员会的工作,每年度均会对本行业的人力状况进行统计与调研,并提出人力调查报告,其中包括行业内各级技术岗位预测的人员需求量和培训需求量,使VTC培养的学生和培训的学员专业对口、供需接轨;同时,企业实践专家在学校担任专业教师,参与课程策划和设计活动,参与教材的编写活动,为此提供顾问意见,使学校师生能了解行业和专业发展动态;众多的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并进行资金支持。大陆职业院校虽然也在倡导校企合作,但是校企合作的实效性显然需要进一步提升。
从办学层次和教学内容来看,香港职业教育含就业前教育和短期培训,不同层次的教学其内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就业前的教育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即预备职业教育、初级职业教育、中级职业教育和高级职业教育。就业前教育直接和工作的层次相对应,比如有操作工课程、技工课程、技术员课程和技师课程等,层次非常明确,学习哪种课程,一般与你谋求相应的职业职位相联系。这样教育与求职就业直接联系,简单明确,同时可以拿到相对应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短期培训的目的则更加明确,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模拟教学和环境教学,力求实习场所与实际工作环境相统一,实现了真正的零距离上岗。
四 结束语
12.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考察报告 篇十二
一、考察概况
本次考察地点为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地两国,考察时间为2003年3月7日~13日,总计7天行程。
二、收获
1、在香港考察了地铁、轻轨,体验了罗湖~红堪的地铁,该条线路的车辆段顶部搭建巨型平台作物业开发;在新加坡参观了自动导向交通系统,为双线,混凝土高架结构,车辆在导轨上行驶,车轮采用橡胶轮胎;在吉隆坡考察了跨座式单轨系统,与日本跨座式单轨及重庆在建的跨座式单轨相同。
2、考察了各国的经济模式特征。香港及新加坡均以港口转运及高科技开发为主业,其中新加坡还有世界第三大炼油厂,除以上优势产业外,几乎不再发展其他产业,全部依靠进口,如均不发展农业,居民消费的蔬菜、粮食全部进口。汽车业也全部依靠进口。马来西亚主要产业为农业。其棕榈树产业相当发达。家电全部依赖进口。
3、香港多丘陵,其护坡简单有效。铁路、公路边坡多使用铁丝网覆盖护坡,既防止危石坠落又可种植花草绿化
4、以上一区两国绿化极好。香港、新加坡城市中以绿色为主,马来西亚全国森林覆盖率极高。
5、香港、新加坡人素质较高,很讲礼貌工作责任心强。
三、感想
1、发展地铁轻轨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极好办法。
2、以上一区两国面积较小,故选择的是集中精力发展优势产业,其 1
余一律进口的经济发展方法。此方法仅为小国模式,可形成规模优势,但对中国行不同。中国应发展大而全的模式,消费品不能单纯依靠进口,应立足国产化。即使一时无法国产化,也应订立国产化计划,最终实现国产化。
3、以上一区两国国民平均收入均远远超过中国。中国现在看起来富强了,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这是因为中国国大人多。但按人口平均下来却排到了后列,国民生活质量远远落后于考察地人民。中国仍需要集中精力搞市场经济,最终达到国民共富,安居乐业的目标。
4、香港、新加坡人口密度均大于远远中国大陆人口密度,但经济仍非常发达。这说明人口多并非是达到全民致富,国家繁荣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当前中国应在计划生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口多带来的某些方面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精尖产业。
5、由于人民币实行固定汇率,汇率太低。出国后钱不再值钱,连马来西亚对中国的汇率都达到了2.5:1,而根据国民购买力实际看来只有1:1。这说明如果放开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应为约3:1。
6、讲不讲礼貌与所处环境很有关系。在讲礼貌的香港、新加坡地区,随团同志均彬彬有礼,而到了马来西亚就与国内完全一样了。这说明如果在中国加大素质宣传,提高奖罚力度,可以有效提高国民素质。
四、对下次考察的建议
【香港考察学习】推荐阅读:
赴香港考察学习报告一10-28
学习香港回归20周年大会讲话心得体会09-07
学习考察业务报告10-23
考察学习行程安排11-08
社区考察学习报告11-16
考察学习开场讲话11-23
外出考察学习请示12-12
赴外地学习考察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