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2024-10-27

指导教师团队建设(精选8篇)

1.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篇一

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我院数学建模教师团队建设记实

王为洪李海霞

随着高科技与计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数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高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共识。任何高新技术的进步或突破都往往与数学在某一方面的成就紧密相关,没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已无法进行工程技术的创新。在当今以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里,数学素养已成为有志者“攀登科技高峰的钥匙”,是竞争中“强者的翅膀”。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华罗庚先生曾这样来赞美数学应用的广阔天地。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及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发起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历经二十余年的探索,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之一。在2012年的竞赛中,我院学生的建模作品被推荐国家一等奖1项,获得山东赛区一等奖1项、山东赛区二等奖4项,获奖人数和获奖等级均位于山东省高职院校的前列,实现了我院自2006年以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历史上的新突破。

几多艰辛,几多收获,一路坎坷!成绩的背后,有这么一个特殊的集体在默默地奉献着,它就是我院基础科学部数学建模教师团队,这个团队也正是引领学子们在数学建模这片广阔天地中自由翱翔的开拓者。

数学建模教师团队始建于2006年,开始时只有3人——赵红革、王为洪、段希波,到目前已发展到6人——赵红革、王为洪、段希波、王有增、孙传光、李海霞。在教务科研处、基础科学部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团队负责人赵红革老师的带领下,这支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所组成的教师团队,经过七年的励精图治,形成了“团结、协作、攻坚、创新、示范”的团队精神。他们始终秉承这一精神,凭借刻苦的钻研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默默奉献的孺子牛精神,赢得了学生的热爱、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誉。团队教师中有山东省数学建模优秀指导教师、省3131人才培养工程科技骨干、省水利厅三等功获得者、院师表奖获得者、院优秀共产党员。

数学建模教师团队特别爱学习、特别能钻研。在日常教学工作比较繁重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辅导质量,保证参赛水平,团队教师分头钻研了数学建模不同领域的内容——赵红革、李海霞两位老师主攻优化模型,段希波老师主攻微分方程模型,王有增老师主攻图论模型,孙传光老师主攻概率统计模型,王为洪老师主攻模型的软件求解。除此之处,他们每年都轮流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赛区组委会举办的数学建模骨干教师暑期培训,通过专家的讲解以及与同行的交流,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也极大地促进了团队教师的科研水平,他们所撰写的多篇学术论文被EI、SCI、ISTP等著名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检索,主编的教材《高等数学》荣获了2009年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建设的课程《应用数学》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经济数学》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

一年一度,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性质及意义的宣传,数学建模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数学建模校内赛及全国赛队员的选拔,到学生参赛前的培训及

参赛时的场地及食宿安排,都在这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出色地完成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每年都是在9月上旬或中旬举行,我院的赛前培训工作安排在暑期进行。为了确保学生建模能力的提高,团队教师们放弃了暑假休息时间,冒着酷暑对学生进行义务培训,每天晚上都要在22点以后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付出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学院的荣誉,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克服了各种困难,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团结、吃苦、奉献、创新”的水院精神。

正是有这样一支学习型、充满着战斗力的队伍,有这样一群优秀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现在选修数学建模课程和参加学院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越来越多,平均每年有600名左右的学生选修数学建模课程,每年参加学院数学建模竞赛的人数能达到300多名。几年的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和竞赛的实践,既培养了学生,也锻炼了这支能战斗的队伍。现在,我校数学建模已形成了“以数学建模通识教育为基础,以暑期集中培训为提高,以赛前全真模拟为强化”的培训模式,并且每年都通过学院的数学建模竞赛来推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成了我院素质教育的一大亮点。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团队教师们的辛勤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自2006年我院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来,每年均有学生获奖,累计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山东赛区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5项。

让每位学生都真正地爱上数学、懂得数学,能够用数学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是数学建模教师团队中每位教师的心愿,他们也一直在为实现这个理想而不断努力!

2.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篇二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

对于高职院校教学来说, 实现学校教学知识与职业化发展道路的有效结合, 对于从根本上提升高职院校教学效果有着无比重要的帮助作用。加快创业指导团队的建设, 不断提升辅导员对于专业就业及创业的反思和认识, 不断提升创业指导团队的凝聚力, 以此来从根本上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化发展提供清晰有效的路径, 从而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的意义

1. 提升辅导员创业团队的专业素质

不断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 对于不断提升辅导员专业素质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借助于团队的力量来实现对于辅导员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不断地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对职业化发展进行了解, 从而来从根本上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从根本上来说, 实现对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 能够从根本上强化辅导员的综合能力, 从而来为高职院校学生未来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服务

打造新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 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服务,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来说, 学生的职业化道路发展, 从根本上反映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通过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建设, 从职业选择、专业职业内容、职业发展体系、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等多个方面来对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指导, 从而来不断地促进个人未来发展和进步。

3. 实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效益提升

通过构建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 对于实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效果提升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学生的就业率、职业发展能力、创业创意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在根本上反映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升。因此, 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来说, 应该充分地重视人才的就业情况, 并积极地对他们的创业计划给予有效的指导和鼓励, 从而在根本上实现人才成长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有机指导。

二、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1. 辅导员团队建设专业性不足

辅导员团队建设专业性不足, 是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存在的重要问题。首先, 不少的辅导员教师由于专业性不足, 对于就业、创业、职业化发展等问题都缺乏有效的理解和认识, 这在根本上降低了他们对于创业指导的领悟能力, 从而不利于更好地指导学生就业发展。其次, 对于高职院校辅导员来说, 他们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 年龄偏向于年轻化。由于阅历不足, 对于社会实践缺乏深入了解, 因此往往无法对学生创业、就业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不利于学生未来创业发展。

2. 辅导员团队管理及培训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团队管理及培训体系不够健全, 影响了创业指导团队的发展和进步。首先, 由于不少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团队成立时间不长, 他们在对于具体问题解决的时候, 缺乏有效、可借鉴的经验, 从而导致他们在进行创业指导的时候, 缺乏针对性、不具备说服力。同时, 加上高职院校创业指导团队培训体系尚不成熟, 从根本上降低了高职院校创业指导实践效果。其次, 在具体的团队工作中, 由于缺乏有效的团队管理细则, 从而导致具体的工作内容不够具体, 让整个辅导员团队处于一种复杂、错乱的局面。

3. 辅导员团队缺乏有效的资助和支持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指导团队建设效果, 必须要保证资金、资料、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外在条件的有效性, 从而来为创业指导团队建设提供有效的助力。然而,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眼高手低现象较为严重, 很多时候仅仅将创业理解成为表面化的内容, 忽视了其实践的要求。因此很少给辅导员实践调查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指导, 缺乏资金投入, 从而在根本上降低了团队建设效果。

三、如何有效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

1. 对辅导员团队进行专业化培训与管理

要想从根本上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 必须要对辅导员团队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与管理, 从而来不断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在进行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过程中, 必须要不断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质, 对他们进行就业理论培训、学科管理、学生管理等, 不断地加深他们的理论内涵, 从而来提升他们的创业指导能力。同时, 应该多举行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交流会、讨论会等, 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化素质, 从而来更好地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 才能够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育质量, 提升办学效益。

2. 建立有效的高职辅导员创业团队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高职辅导员创业团队激励机制, 强化辅导员对于创业指导工作的热情, 完善相关的工作机制, 从而来更好地促进辅导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首先, 不断强化对于高职辅导员创业团队的监督和管理, 将具体的工作细化, 并以任务的方式传达下去, 从而来不断地提升高职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以此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其次, 应该实现有效的激励机制, 对于具体的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的激励, 比如针对创业指导大赛获奖作品的指导老师进行有效的激励, 不断地提升辅导老师的参与热情, 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3. 加大对于辅导员团队的经费支持和资助

不断加大对于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经费支持和资助, 以此来不断地提升辅导员的专业能力, 为他们进行专业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从而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一, 学校应该给辅导员团队一定的经费支持, 并积极地鼓励他们来进行社会实践和调研, 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为具体的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第二, 成立辅导员团队办公工作室, 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校方还可以通过举行各种创业大赛活动来实现对于辅导员能力的提拔, 并为具体的活动来提供外在设施等条件, 以此来从根本上强化高职辅导员团队的综合能力, 推动高职院校创业指导工作顺利开展。

四、结语

构建有效的高职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 对于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提升他们对于专业认识和理解, 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中存在专业性不足、管理及培训体系不够健全、辅导员团队缺乏有效的资助和支持等问题, 不利于从根本上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团队综合实力;在这种情形之下, 必须要对辅导员团队进行专业化培训与管理、建立有效的高职辅导员创业团队激励机制、加大对于辅导员团队的经费支持和资助等, 从而来不断地壮大高职院校辅导员指导团队的综合实力, 为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官桂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 2015, 06:44-47.

[2]曹轶.高职院校辅导员参与创业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2, 29:71-73.

[3]覃佐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德育工作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 2012.

[4]胥青.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文教资料, 2010, 12:236-237.

3.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意义;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124-2

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素质教育不断革新,教学工作与职业道路规划充分的结合,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立一支高效的创业团队,提高辅导员对创业的认知,增强创业团队的凝聚力,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做一个清晰的规划,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高职院校创业辅导员本身就没有对创业有非常专业的见解,其辅导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建立一支专业的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是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主要的工作任务。

1 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的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创业辅导员团队的专业素质

加强创业辅导员团队建设,有利于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质,使其更好地满足岗位的需求。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利用团队的力量,加强团对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提升辅导员专业能力,使他们对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从根本上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构建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从根本上提升了辅导员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辅助学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1.2 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创业、就业指导服务

构建专业的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可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问题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帮助学生确定职业规划,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还有很大的不同,不仅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帮助学生规划职业道路,职业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表现。通过专业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建立,可以更加系统的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具体可以从职业选择、职业发展体系以及个人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给予学生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意见,为学生的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1.3 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构建专业的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在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方面是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学生的就业率、职业发展能力以及创业创新性,而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有助于提升学生上述性质,从而实现整个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建设,将学校关注点更多的转移到学生的就业上,并且给予学生的创业规划给予有效的指导和鼓励,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2 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专业性方面无法保障

高职院校充分开展创业指导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创业指导团队专业性上面,但是这也是目前困扰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的最大问题。首先,一些高职院校辅导员,由于自身综合素质的限制,没有经过创业方面的系统培训,本身在这方面的专业性就不高,对创业、就业以及职业化发展方面都没有准确、清晰的认知,无法对学生在这方面的问题进行解惑,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其次,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年轻化趋势加强,缺少实践经验,基本上都是大学毕业之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教育岗位,社会经验较为缺乏,无法对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学生的指导十分有限。

2.2 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管理以及培训机制方面还有待改进

目前,高职院校对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建设力度十分有限,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在团队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创业指导团队的建设。一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团队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在具体的建设以及运行方面,缺少有效的经验,致使创业指导团队在开展工作的时候,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高职院校也没有为创业指导团队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无法有效提升指导团队的素质,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二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没有制定完善的工作准则,无法有效协调团队内部管理工作,严重降低了团队管理的有序性、规范性,从而影响了整个团队的执行效率。

2.3 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投入力度不高

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离不开资金、实践平台等方面的投入,也是提升指导团队有效性的主要途径。但是,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加大了对创业指导团队的建设力度,但是缺乏对创业课程的深入理解和研究,使其形式化严重,缺乏实践研究。而且深入实践的创业调研也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金投入力度过少已经影响创业指导团队的发展。

3 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措施

3.1 对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培训

要想从根本上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必须要对辅导员团队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与管理,从而不断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水平。在进行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过程中,必须对他们进行就业理论培训、学科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地加深他们的理论内涵[1]。同时,还要举行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交流会、讨论会等,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化素质,从而来更好地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建立有效的高职辅导员创业团队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高职辅导员创业团队激励机制,强化辅导员对于创业指导工作的热情,完善相关的工作机制,从而来更好地促进辅导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首先,不断强化对于高职辅导员创业团队的监督和管理,将具体的工作细化,并以任务的方式传达下去,从而来不断地提升高职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3],以此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其次,应该实现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具体的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的激励。

3.3 加大对于辅导员团队的经费支持和资助

不断加大对于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经费支持和资助,以此来不断地提升辅导员的专业能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第一,学校应该给辅导员团队一定的经费支持,并积极地鼓励他们来进行社会实践和调研,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具体的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第二,成立辅导员团队办公工作室,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4]。同时,还为具体的活动来提供外在设施等条件,保证高职院校创业指导工作顺利开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目标要求,在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方面有所不足,其建设经验较为缺乏,严重降低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创业指导团队的效能。在这样的发展形式下,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对创业指导团队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提升团队的管理水平,使创业团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进而充分发挥高职教育效能,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参 考 文 献

[1] 陈方辉.高职辅导员参与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12):76-78.

[2] 高晓妍.高职院校辅导员指导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6(35):162-163.

[3] 马杰.辅导员在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4):60-61.

[4] 陆金芳.浅析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老师在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J].才智,2015(31):143-144.

4.教师团队拓展训练建设要求 篇四

一、训练背景

由于学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新进教师越来越多,部分新进教师还未能充分职业化,他们的责任意识、沟通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及管理意识还有待提高。为此有必要开展团队拓展训练。

二、训练目标

1、树立主动沟通的意识,学习有效团队沟通技巧。

2、打破成规,重新审视自我,增强创意思维能力。

3、增进学员相互认知和理解,提高团队的信任和宽容。

4、熔炼团队精神,加强团队凝聚力,树立团队意识。

三、拓展训练后参训人员的如下素质和意识将得到提高

1、积极主动的沟通精神

2、面对变化的正确管理方法

3、对团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4、富于创新精神、主动求变

5、欣赏他人,鼓励他人,赞美他人

四、拓展训练方案制定流程

需求调查→草拟方案→修改确定方案→训练实施→训练反馈评估

五、方案设计理论要求

项目整合训练内容包含室内项目和户外项目,整个培训中体力与脑力活动充分结合,在项目的实施中充分进行体验和感受,并共享别人的体会与心得。一系列活动使得参训教师对整个培训保持高度的热情及参与感,项目设计环环相扣,对于一些基本理论在游戏中进行意识、体会和理解,再分享讨论并融会贯通形成理论,进而运用到实际工作、教学和生活当中。

五、拓展培训纪律要求

1、各系制定的方案要制定相关制度对参加训练教师提出纪律要求。

六、训练项目设计要求

明确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项目简介和项目规划,活动流程简介(包括活动器材准备工作),参训人员活动地点

七、拓展训练安全保障

确保100%的安全保障,对项目进行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安全保障措施,说明拓展训练的安全保障事项,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不安全环境因素;针对操作程序制定拓展训练须知,八、训练活动成果验收

5.新环境下幼儿园教师团队建设 篇五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和谐的教师团队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团队建设中所产生的向心力、凝聚力更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对于我们弇山幼儿园来说,怎样以幼儿园整体搬迁为契机,打造新环境、树立新理念、营造新风貌、呈现新成绩,在此之中,教师的团队建设尤显重要。

一、缩短适应期,打造新家园,增强教师团队的凝聚力

2009年8月25日,城厢镇投资1700多万元的新园舍全面启用。面对新园舍,我们激动,因为我们憧憬着新弇山的美好未来;我们也忐忑,因为每个人都将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一片空白的园舍急需我们去进一步地设计、勾画。而且,习惯了在老园舍陈旧、狭小的空间制约中的原来的工作方式,在新环境中一定会有许多调整和改善的地方,我们不光自己要很快地适应,还需要带动孩子、家长来快速适应它。

为了带领大家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共同打造好我们的新家,早在假期前,也就是园舍基建完成的时候我们就带领教师们来实地参观,熟悉新园舍,向大家介绍园舍规划的初步方案,并鼓励教师们共同为环境创设出谋划策。利用暑假,每一位教师都制作了一份图文并茂的班级环境创设方案,从整体环境的美化——主题版块的设计——区角游戏的布置,每一样都仔细考虑、反复斟酌。有了这些充分的准备,开学前短短几天时间内,在园部的总协调下,老师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让一片空白的园舍变得绚丽多彩、生机勃勃。面对着焕然一新的新家园,每一位老师都由衷地萌生出了自豪和幸福!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每一位老师都倍感珍惜!

另外,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按照新环境的特点来进一步优化日常保教工作。于是,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先进行初步的讨论,在充分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重新提出了日常保教常规要求,对幼儿来离园、户外活动、游戏活动等方面的组织与管理提出了更加细致、合理的要求,使幼儿和家长很快接受、适应了新环境,而教师们在工作中也少走了很多适应期的弯路。同时我们也适时健全和完善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发挥出了良好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使新园内呈现出了一片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风貌。

二、树立新理念,营造新文化,提高教师团队的生命力

在现代的管理理念中,团队是一些才能互补、密切合作并为负有共同责任的目标而奉献的人员的集合。团队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个人能量的总和,优良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激活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中个体的潜力,更有效地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此,我们把建设一支理念先进、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具有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协同发展型教师队伍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书香弇山”、“活力弇山”、“和谐弇山”的共同愿景。同时,每一位教师也在幼儿园大愿景的基础上规划了个人的小愿景,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出了个人专业成长三年发展规划,这样一来,幼儿园的发展愿景与教师个人的成长规划有机结合了起来,幼儿园的发展愿景内化为教师的个人愿景,更好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了教师的团队合力,两者相辅相成,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一)修身立德——“和谐弇山”建设稳步推进

1.加强学习,提高师德认知。

兴国靠教育,教育取决于师资,而教师素质的核心是崇高的职业道德、人格修养。于是,我们每个月都开展政治学习和师德认知活动,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苏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五项制度》,使教师们再次明确要求、提高认识,并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规范教学行为,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2.榜样激励,弘扬典型事迹。

我们曾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市妇联陈静怡副主席开展了“迎国庆,讲奉献”专题讲座。围绕“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如何?”、“怎么做好一个幼儿园老师?”、“如何对待自己的荣誉?”等问题,从政策法规、竞争激励、专业发展等方面,以全新的视角引领老师们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职业。另外,我们又积极组织教师观看江苏省师德先进事迹报告团讲座,活动中那些振奋人心的事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光辉形象鼓舞教育了全体教职工,对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改进师德师风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同伴对照,营造良好风尚。

为了营造园内学先进、创先进、爱岗敬业的良好风尚,让更多的教师能对照先进进行自我反思,我们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开展了“我身边的教书育人先进事迹”交流活动。由各年级组推选出代表为大家介绍身边的感人事迹,在舒缓的音乐中、在深情并茂地讲述中,大家的心灵经历着涤荡与洗礼,营造了师德为先的良好氛围。

(二)浸润书香——“书香弇山”建设初显成效

1.读书活动,提升素养

阅读是一种最直接、最方便、最有效的学习,也是提升教师整体素养、保持教师团队恒久生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围绕市教育局和中心的“读书节”要求,制定了“开卷有益,书香满园”主题活动,逐项开展了“八个一”系列读书活动,如“美文共享,精彩无限”——读书交流活动;“与书为伴,书韵怡人”——主题摄影展;“用心倾听,积淀智慧”——专家讲座;“好书相赠,你我共赏”——图书捐赠活动;“青春岁月,阅读相伴”——主题演讲比赛等。各项读书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期,教师带动幼儿、家长全面参与,共同营造了良好的书香氛围。2.特色展评,有效导向

如果说愿景是指向较为长期的未来,相对而言,任务导向途径则是针对近期工作、针对比较现实的目标。任何团队的愿景,只有通过一项项具体任务的完成,才有希望接近或实现愿景。为此,我们以年级组为小团队,将弇山的文学特色展评活动作为一项具体而重要的任务来开展。每月组内教师团队都会认真研究具体的目标和程序,商讨展评的主题和要求,然后在各班展开初评,月底进行集中展示,经教师、幼儿代表和家长代表共同评选出每年级一名“文学之星”。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们精心组织,孩子们积极准备、踊跃参与,一个个“故事大王” “原创之星”“表演之星”脱颖而出,受到了孩子们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和一致欢迎,而教师团队也在任务导向过程中得以锻炼和成长。

(三)挥洒活力——“活力弇山”建设蓬勃发展

1.节日活动,充满活力

节日,历来都是孩子们开展主题活动的有益载体,而节日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也是考验教师团队智慧和能力的一个方面。例如“六一节”来临,我们中大班以“我的游戏我做主”为主题,老师与孩子共同策划、举行了“庆六一游艺活动”,孩子们人手一份自制的“七彩游艺券”,独立地投入到游艺活动中:根据每间游艺室门上张贴的颜色标记,独立选择并出示相应颜色游戏券,投入到老师精心准备的“夹弹珠”、“大力„吸‟士”、“投篮王”、“气球乐”、“离心力大战”等丰富有趣的游艺活动。而小班团队则开展了班级间的联谊活动,生动有趣的游戏,稚嫩而朴实的表演,孩子们活泼的身影,爽朗的笑声,发自内心的快乐,折射出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和谐画面。

2.特色工作组,小而有效

在我们教师团队中,存在着部分有特长的教师,为此,我们以这些教师为组长,组建了声乐、舞蹈、美术、童话剧、信息技术等特色工作组,每周定期开展活动。既发挥了园内教师的特长,又以点带面整体提高教师团队的基本功水平。如上学期市妇联、市教育局联合举办太仓市首届“畅享童年放飞梦想”阶梯成长主题活动之“我与世博同行,亲子环保时装秀”,我们的舞蹈特色工作室就联合美术、声乐、信息技术等其他团队教师一起分工合作,辅导幼儿表演的时装秀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肯定,一名幼儿还被评为了“十佳活力小宝贝”。

3.班级特色,百花齐放

合作,是团队精神中的一个基本要素,然而,适当的竞争也有利于形成良性的工作状态。结合幼儿园的特色建设,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初步尝试了“古诗新唱”、“绘本赏析”、“儿歌表演”、“新闻播报”等班级特色建设。期末,园部组织开展了各班级特色文化展示活动,丰富的内容、新颖的形式、独特的创意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也激励着团队中的每个人更加开拓创新、勇于进取。

三、打造多元化优质团队,扩大教师团队的影响力

多年来,我们在不断的实践和研究中,努力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建设的实效。一个个教师团队应运而生,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持久的后劲,在呈现多元化局面的同时也辐射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1.教学研一体化的年级教研组团队

我们进一步规范了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将年级组和教研组两条线有机融合起来,促使各团组的功能由事务型转向研究型。每周二、五我们定时定点由各团组长召集成员一起开展课程审议、理论学习、热点问题研讨等活动,并采取成员轮值制的方式增强每个人的主人翁意识,既提高了团队的自我管理能力,又提高了活动实效。年级教研组团队已经发展成为教、学、研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

2.探究与合作型的班主任团队

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的“双职业生涯者”,一方面他们是学校中最基层的管理者,另一方面他们从事着以灵魂塑造灵魂、以人格提升人格的精神劳动。我们通过班级工作交流、班级管理考核反馈、案例分析、幼儿成长档案观摩等形式开展班主任团队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

3.协同型骨干教师团队

我园拥有多名太仓市级骨干教师,形成了一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团队。为此,我们积极倡导“压担子,加大辐射”的氛围,优先推荐他们参加省市级各类培训活动以及各类外出观摩、教研活动,鼓励她们多研究,多撰写教育论文、教育博客,在业务上努力寻找新的增长点,培育教学特色,并产生团队带动效应,引领其他教师专业发展。近年来,我园骨干教师团队在太仓市“同题开课”、“苏州市农村幼儿骨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培训活动”、“送教下乡”等活动中显示出了良好的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了示范帮带作用。

4.学习反思型青年教师团队

目前,我园的青年教师数占教师总数的一半左右。因此,建设一支以乐于学习、勤于反思、富有团队精神为特征的学习反思型青年教师团队是幼儿园内涵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着重为青年教师搭建在团队中学习、实践、反思的平台。以师徒结对、同伴互助、每月汇报课、博客交流等方式帮助她们培育团队精神、修炼业务内功,为青年教师实现跨越式发展拓宽了道路。

5.创新与发展型的教科研团队 课题研究是教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培养教科研团队主要的、有效的途径。我们在省“十一五”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促进教师专业不断成长,使教师努力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从“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化,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充满发展潜力的教科研团队。

6.指导教师团队建设 篇六

2016年6月3日下午,我参加了城区指导中心组织的“打造卓越教师团队”师德建设培训,这次培训是对我们大脑的一次洗礼,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全新的理解。

授课老师主要从心态、创新、团队、沟通、为人师表“心”的修炼这五方面阐述了如何打造卓越教师团队问题。“教育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的”;“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你不处理问题,问题就处理你”;“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并且互相协作的群体才是团队”;“没有不对的事,只有不对的人”;“古人云:小人纵情,君子制情,圣人动情”„„ 授课老师传递的这些新颖理念和方法让我深受教育,深受启迪。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竞争都非常激烈,要想生存,或者说想要做出一番大的成就,都要付出很多很多的显为人知的努力。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来自于家庭的压力,来自于社会的压力,来自于本职工作的压力,来自于与其它人的利益竞争的压力,更有来自于自身的有形或无形的情绪的压力。

对面各种压力的我们,要学会正视现实,要学会自我调节,要变压力为动力,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一蹶不振,失去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因为我们的本职工作在提醒我们,教育需要的是心理健康的老师,需要的是积极向上的老师,需要的是知识渊博的老师,需要的是业务精湛的老师,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要有团队精神

团队的特征是:清晰、一致的目标;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协作;所有成员负有共同的责任。作为教师,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教师个人与团队的思想和观念保持一致时,这样才会有一个上升的效果。当个人与团队的利益分歧时,我们要为一个团队而付出,有一句话叫做舍得,就是只有先去舍弃,才能得到,你先愿意付出才会有回报。肯尼迪总统讲过一句话,这个国家能给予你什么,你要去想到底我能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只有我们目标一致,才能把教育搞好,把孩子教育好。

二、要有为人师表的五“心”

教师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所以,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人格魅力,积极的生活态度,渊博的知识,高度的敬业精神,强烈的奉献意识。除此之外,还必须具有“六心”。一要有爱心;二要有公心;三要有责任心;四要有宽容心;五要有平常心;六要有律己心。

三、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利,为人师,更要开朗,大度,心胸要开阔,要学会克制,忍让,尊重他人,肯定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所谓人无完人嘛!除此之外还要学会与学生交往,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要平等看待每一个孩子,要把真诚希望留给所有的孩子,每天都要把最灿烂的阳光洒给孩子,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要做孩子们的好朋友,好老师。

7.高职精品课程与教师团队建设 篇七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成分, 一方面它在扩大招生的基础上, 其在校学生人数占据了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生的一半以上, 而另一方面, 全国普通高校中, 将近六成的学校为高等职业教育机构, 而我国高职教育现在也完成了地级市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规格与布局工作。在高职院校数量不断上升, 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多的环境下, 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就凸显出来。学校数量的增长并未带来教学质量的上升, 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较低, 低于普通本科高校的就业率, 而且也低于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培养工作就目前的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而言,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就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工作进行重要性分析, 就当前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与时俱进与完善进行思考, 最终从教师团队建设的角度来来思考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课程作为教学的一个基本单元, 一方面它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重要载体, 另一方面它也直接影响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高低。不同教育形式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 但是不论是哪一种教育形式, 其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实现均需要通过课程体系的建立来完善并得以实现。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内, 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工作能够促进教育改革的进行, 同时随着校企合作平台的拓展, 开放性办学要求不断提升, 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日渐深入, 因此在当前的市场机制的环境下, 推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年前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教学质量改革的报告, 其中《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规定在我国高职院校当中启动精品课程项目。高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旨在改善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同时能够针对教育经费及教师精力等问题进行思考并解决相关问题, 高职精品课程项目的开展无疑为高职院校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将精品课程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来建设, 一方面需要从三个层次来进行设计, 建立国家级的精品课程、省级的精品课程, 而是开展校级精品课程的评选工作, 这样从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高等教育课程建设工作的发展。从精品课程的内涵来看, 做好精品课程的建设, 首先需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教师团队的建设工作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同时优秀教师团队具备的高效特征, 也能够将团队精神渗透在日常的课程教学活动之中, 以此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在2008年提出的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标准中, 其中有一项是对于教师团队的评价与审定。首先应当将课程主讲教师作为一个个体来进行考察, 突出主讲教师的“双师素质”, 以此来考查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项目质量。践行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的教学队伍应当包含校内专任教师, 同时要适当聘用一批来自校外的师资, 丰富学校教学的实践性。各行业之中存在许多具有资深实践经验的一线工作者, 他们对于走进校园当兼职教师这件事, 一般也抱着较高的期待, 而且在专任教师中控制出一定的比例来提供给具有企业从业经验的教师, 一方面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 另一方面也能够从一线工作经验中找寻到符合课程性质及教学安排的内容来加强课程的实践性, 以此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另外, 教师团队的建设工作对于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打造具有一定的优势, 例如过去高职院校对于教师作为个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而目前由于高职精品课程项目的建设铺展开来, 对于教师团队建设的意识以及做法渐渐深入人心。教师间进行了一定的合作, 在有效的教学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多种资源的整合与调整, 将老教师拥有的长期教学实践与经验, 融合新教师的思路和新颖性, 进而在教师团队合作的基础上来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以此提升教师教学的水平。

二、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的有效途径

与一般的教师个体进行教学活动不同, 教师团队的主要目的是集合每一位教师的特长来进行资源整合, 将教材编写、教案准备、课程讲授以及作业批改等多种活动集合在一个团队中进行, 提高分工的效率, 同时教师团队还能够拓展团队领导者的精神领导作用, 形成一定的综合实力, 并以此打造精品课程的专有优势。教师团队的工作优势首先在于教师团队的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 能够为教师队伍中每一位教师潜力的挖掘提供一定的动力, 进而对于整个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产生影响作用。其次, 教师团队还能够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 进而在这种学术环境中带动教师队伍共同发展, 提升团队每一位教职工的工作能力, 培养教职工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

1. 优化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

通过以前的一些研究表明, 进一步打造高职院校的高水平师资团队, 优化当前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 是第一步应该完成的工作。优化高职院校教师团队的结构, 一方面要打造一个规模适中的教职工团队, 同时要注重教师的结构组成, 将“双师型”教师搭配兼职教师进行团队建设。另一方面需要注意, 师资团队的规模不应过大, 在结构与组织方面要注重教师的性别、年龄、职称、专业及教师自身学历背景的搭配, 适当形成团队中的梯度。过往的研究已经揭示出在高职院校师资团队的打造过程中, 必须注意师资团队建设的工作, 将重点关注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 同时要将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合理地完成。

其中, 可以鼓励一部分专任教师对于自己所在专业院系的教学安排进行相关的进修或培训工作, 组织一定的职业资格以及专业技能等级考试, 或者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 丰富教师的一线工作经验, 同时也能够加强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研究;另外, 在部分行业内引进一批兼职的专业教师, 通过拥有一线丰富的工作经验的教师直接参与到学校教学以及实训工作之中来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2. 组织教师团队的引导者的竞选活动。

高职院校的教师团队之中必须拥有一批具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以此来发挥团队领导作用, 发挥领导者个人的引领作用, 因此组织教师团队的引导者的竞选活动, 是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专业带头人不仅在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同时期专业带头人的身份也展示了其在科研、教学管理上的重要能力, 如此能够奠定高质量的教师团队的基础。具备了高素质的专业带头人, 一方面能够发挥学科带头人的灵敏性, 将自身具备的敏锐的洞察力贯注在精品课程项目的建设上, 另一方面也能够将其热爱高职教学的精神传递给教师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 点燃新老教职工的教学热情, 并且将自己所拥有的教学经验、熟练的教学技巧及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技能教给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们, 以此来实现教师团队的领导者的人格魅力, 强化精品课程建设的工作。

3. 树立共同的发展目标。

在建设高职精品课程的过程中, 打造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教师团队的共同目标应当关注在团队的未来发展能力上, 同时也要关注到团队中每一位成员的发展愿望, 适当激发团队中各个成员的发展潜力, 调动教师团队的创造活力, 以此来通过树立共同的目标来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团队。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离不开教学团队的创新教育理念, 以及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方面的创新, 进而为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供良好的动力。

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的有效途径除了以上三条, 还有许多, 例如在建设合格的教师团队的过程中将建设的载体定位清楚, 完善相关的机制, 还有团队精神的培养及团队文化的建设等等。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结合教师团队的建设工作能够进一步激发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必须要求主讲教师或者教师团队的领导者真正懂得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另外, 还要加强校企合作的平台建设工作, 通过与企业合作, 来积极进行一线工作技术方面的实训工作。本文就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进而对当前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完善进行思考, 在教师团队建设的角度来提出优化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组织教师团队的引导者的竞选活动等途径来打造高水平的师资团队。

摘要:近年来,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团队建设工作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高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工作内容中的关系到师生利益的质量工程, 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对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同时也在实际工作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基于此, 就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进行重要性分析, 为当前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与时俱进与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

参考文献

[1]付义, 胡占奎, 王国宏, 等.精品课程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12) .

[2]刘松林.浅谈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建设[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5) .

[3]梁朋玉.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内涵和特点[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 .

[4]周恩荣, 于强, 赵丽.关于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J].时代经贸, 2012 (9) .

[5]郭琳琳.浅议高等学校教师团队建设[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 .

[6]吕岩荣, 王宏启, 李光宇.试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 2010 (32) .

[7]张华.对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 2014 (4) .

[8]蔡伟庆, 何光.论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特、新、优”[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4) .

[9]徐向阳.关于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3) .

8.农村中学教师团队的建设与策略 篇八

【关键词】文化强国教师团队素质教育新课改课堂教学 校本培训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文化强国”战略包含在国家整体战略之中,没有“文化强国”战略不可能有完整的、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的整体战略。因为,有了钱只能称作“富”,只有在有钱的基础上又有了发达、丰富、先进的文化,才能说是“强”了。

作为教务管理者有德无才的不成,或有才无德的也不成,或无德无才的更不成。如果管理模式就是或命令老师你做这个,他教那个,甚至以罚代管,对课堂教学、教育教学研究、教改实验、总结经验等无心过问甚至一概不问,一味照搬照套,无创新能力,那就谈不上教务管理。

教育行业是个一特殊的行业,老师的文化、思想素质都不算低,大多老师对工作、社会有较强的责任感且对社会不良现象十分敏感和愤慨。教务管理者应该要从教育教学业务、工作作风、管理才能、创新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有所建树。否则,素质教育、新课改难以推进。

对新型教育理念的熟悉和理解,形成新的职业价值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教师团队精神等,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着力打造特色型教师团队,促进边远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推进边远农村中学教学工作朝着更高目标迈进的需要。

一、农村偏远中学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

网络难用导致边远中学教师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对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缺乏深刻的理解,未能从实际出发,未能以教学、学生为着眼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反思。

教师及教师素质未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例如,音、体、美、劳专职教师缺乏,至使多数学校不能开齐、开足课程。即使有兼职教师,大多也是上自己的专业课或上自习,音、体、美、劳形同虚设,不能保证质量。

课堂教学效率不很理想,多数课堂教学还是“应试型”的,教师唱戏,学生当观众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的也苦。“注入式”、“满堂灌”的痼疾,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时弊相结合,成为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落实教育主旨的巨大障碍。

学生“书呆子”很多,考不上上一级学校,倒成了种地的“农盲”,适应不了现代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二、重树信念,科科都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1、整活学校文化气息, 美化学校宜人景象。校园文化鲜明,格言警句、文化走廊,充满现代气息和德育意韵,学习环境清雅温馨。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历史使命感,充分立足于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2、教学人员结构优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方式科学化,教学形式规范化,教学秩序有序化。让有能力责任心强的教师担当班主任,造就一支爱岗,敬业,廉洁、奉献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大力提倡上一科,爱一科,专一科,创一科,科科都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学会借助外脑,组成一支精英团队,用集体智慧开创教学的美好未来。

3、从现有教师自身做起,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大练教学基本功,钻研教材、教法,达到“三过关”。教师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如自学、函授等,使学历达标或超标,做一个“一专多能,能教能研”的教师,以便跨学科授课或兼课。

4、根据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素质教育要求,构建包括教师素质、教学工作、教研科研、教学效果等几方面的新的教育教学管理及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几方面,对自己经验概括提炼,遵循创造思维全过程,“发散—聚敛—再发散—再聚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继而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

5、既要评价在校学生质量,又要看毕业学生的社会效益;既要看教育是否满足初中生的需要,又要看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按照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跟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每一个足迹和进步,为学校改进对学生学习提供可靠信息,以培养“全面发展加特长”的学生。

6、“以教师的任课为中心”的在职培训。立足于学校岗位的实际需要,选择如农村教育、百姓教育、灾难教育、突发事件教育、金融危机教育、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教育等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让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为达到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学会宽容,也是一种管理方法

“紫罗兰把香气留在踩它的人的脚上,这就是宽容。”这出自于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他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巧妙的揭示了宽容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的管理智慧中,十分推崇“小不忍则乱大谋、宰相肚里能撑船”等管理名句,它都在用形象的比喻来告诫人们:欲成大事,先有大量,如果管理者的心胸狭隘、自高自大,那么他也是将很难成其大事的。

仿古看今,我们教学的管理方法也是同样道理,作为一个教学管理者而言,如果教师太过苛求了,任何一点小的缺点都加以责备,则可能让教师无法与你亲近,心理上又无法承受。

很多时候,教师已经因为失误而心理受到了自己的责备,如果教师管理者继续纠缠不放,给予严厉的指责,往往会让教师丧失了自信心,同时也丧失了对管理者的信任感。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教师的认知度就会与管理者的意图背道而弛。因此,笔者认为,一个教学管理者只有具备宽容的气度,能够广纳贤言,听取和鼓励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对立的观点,才能团结教师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效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四、教学管理,最大的功能是激励而不是处罚

师徒结对,不能只有形式。什么人能当师傅是有条件的,师傅每天听徒弟几节课,如何指导徒弟备课,等等,都应该有非常具体的规定。两年后,徒弟的师德,教学业务水平,班组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等要达到什么标准,都有严格的规定。教导处平时要检查师徒结对工作开展情况,两年后要组织考核。

管理应该有约束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教师管理理念的问题。所以教学管理必须有规范化、程序化的东西。但是管理最大的功能是激励,而不是处罚。良好的管理文化形成了,大家都求上进,求发展。

管理如果只是搞些规章,只是为了管人、罚人,甚至卡人,你就是成天讲也没用。关键是要在教师形成一种精神,一种团队。“爱校高于家庭,事业重于生命,一切为了学生。”,师徒结对,别人认真做了,达标了,你没做,不用处罚,自己都觉得脸上无光。这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氛围,校园精神的支撑,只靠制度管,没效果, 不要整人、批人,就是谈心。

五、善于经营细节,团队建设之有效策略

设立教师寄语专栏,每天第一位到校的教师,就有机会在这块小黑板上写一段话,作为勉励全校师生的寄语,还特别强调“署名”。例如王老师写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希望大家以书为朋友!——王静林”。

设立教师荣誉专栏,学校门口经常出现:“热烈祝贺XXX老师的文章《XXXXXX》刊登在国家权威教育杂志上面!”,或者,“热烈祝贺XXX老师在市课堂教学竞赛中喜获二等奖!向你致敬!”这是xxx老师的,也是学校的喜事。

这样,每一天每一个进校门的教师和学生,都会看到那每天都更新的专栏,无形中起到促进的作用。

总之,只有着力打造特色型教师团队,才能促进边远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推进边远农村中学教学工作朝着更高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郑永奎《思维素养与教师专业成长》,吉林省教育学院,2007年6月。

2、张德伟《国际视野中教育思想理论的嬗变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2007年6月24日于长春。

3、吴文虎《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清华大学教授。

4、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上一篇:中国梦 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电商生态圈发展模型与案例分析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