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区:当前农村文物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2024-06-30

寒亭区:当前农村文物保护工作亟待加强(共11篇)

1.寒亭区:当前农村文物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篇一

当前留守老人安全问题亟待重视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与此同时,赡养老人也是我们子女的义务与担当,为老人们送上物质与心理上的关怀与关爱,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随着我国城市化比例的上升,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愈发加重,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他们缺乏社会的关爱,承受骨肉两地分离的痛苦,在物质文明走向发达的今天,农村“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农村“留守老人”是社会中相对脆弱的群体。

而近一段时间,各种关于“留守老人”受到伤害的消息更是层出不穷。房屋失火,自己由于年岁偏大,无力自救,甚至被活活烧死;被不良商家欺骗,高价购买了自己不需要的产品;被不法份子盯上,潜闯入室盗窃抢劫老人财物〃〃〃等等这些,让我们不得不对留守老人的安全问题提起重视。

湖东办事处地处城乡结合部,所辖区域均由近郊农村发展而来,经济仍处在追赶阶段,辖区青壮居民多外出务工,导致留守老人人数众多。办事处60岁以上人口2586人,其中留守老人人数804人,比例达31.1%。留守老人问题在我办现实存在,这些老人都面临哪些安全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亟待我们思考并设法提出应对方案。

留守老人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一是交通意识薄弱,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由于青壮年外出务工,大部分留守老人都承担着照顾孙辈的责任,接送孙辈上下学成为了老人们每天的日常事务。这些留守老人的交通意识薄弱,甚至不懂交通规则,经常违规行驶,这样就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危及老人孩子的生命安全。

二是用火、用电、用水安全等问题无处不在。随着社会、科技的不但发展与进步,各种新兴事物不断进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天然气的接通,家电的使用都需要重新学习与适应,而留守老人恰恰是学习适应能力较低人群,老年人记忆力又存在下降衰退情况。故在留守老人日常生活中极已发生用火、用电、用水安全事故。

三是反抗能力差,受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留守老人独居生活,身边缺少青壮年人群保护,而自身保护能力差。个别不法分子对此动起了“歪脑筋”,专门骗、偷、抢留守老人。

四是留守老人文化平和鉴别能力欠缺容易受骗。个别不良商人打着免费健康讲座、免费体检、免费领取保健药材等旗号召集留守老人,在活动期间取得老人信任后变相向老人推销其不知来路不明质量的产品,诱骗老人钱财。

关于留守老人安全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是推进经济改革,加快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吸引外出的居民回乡发展。只要加快经济的发展,给他们提供生财、致富之道,定能吸引大部分人回来发展。这样,不仅能提高居民收入,还能使人能跟子女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减轻老人的劳动强度,使他们安安乐乐地度过晚年。二是针对老人交通意识淡薄的情况,各社区居委会应经常进行交通法规、安全行驶宣传活动,大力普及道路交通知识。使老人们提高认识,从而遵守交通规则,减少安全隐患。再者需继续大力推进就近入学政策,平衡分配教育资源,逐步实施校车接送制。

三是相关部门应加大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及老年人的优待政策的宣传,在广大农民中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宣传尊老敬老的先进事迹,表彰先进典型,提高爱老敬老意识。四是要普及用火、用电安全知识留守老人们很多都不懂得用火、用电安全的常识,因此政府要定期派工作人员走村串户,了解农村用电情况,向老人们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和当前电价执行标准,使老人们真正用上“明白电”、“放心电”。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深入到一些留守老人家里,查看线路,发现异常,就地解决,消除安全隐患。同时邻里之间要相互帮助,发现有安全隐患存在要及时消除。

五是采取建立留守家庭安全互助会,探索社区警务新模式,在社区建立楼栋关照制度,利用退职老党员、老干部担当联络员,用以奖代补的办法适当支付一定报酬,让他们进行楼栋关照,切实保护留守老人的安全。

2.寒亭区:当前农村文物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篇二

一、直视问题

(一)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教师的基本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 而且应当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但是, 在数学课堂中, 教师一般都占据了教学活动的绝大部分时间, 教师的说话、活动时间占了课堂的一大半, 为板书而板书、为演示而演示的现象极为普遍, 仅仅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很多教师认为, 教学中学生是在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而不是自己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因此, 课堂教学中目标不够明确, 主要还是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认知领域的目标, 从而轻视了学生情感领域的取向。对于学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 不能轻视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兴趣、激情以及方式的培养。

(二) 教学方法不得当

从调查上看, 很多小学数学课堂仍然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 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反映在课堂教学模式上, 是在研究“教”而不是在研究“学”, 课堂教学明显突出外化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不当。比如, 学习三步计算应用题时, 教师不是让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来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是先自己给学生准备好解决问题要用到的知识, 让学生做两步的和一步的应用题, 再把它们合在一起。学生解答新的问题时根本就不用再去思考解答的方法了, 留给学生的只有繁难的计算。这从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意识。

教学手段运用不当。教学手段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本来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在这方面出问题。近年来,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新的教学设备不断出现, 这本来是件好事, 可往往由于运用不当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投影、计算机的演示过多, 减少了学生的操作时间, 没能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而真正应该发挥作用的时候, 因为受技术水平的限制而不能演示。比如, 在进行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时, 教师只用计算机演示几个静态的三角形和一些习题。而在学生理解任意三角形这个概念出现困难时, 却没有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其实, 这时才是发挥计算机作用的时候。如果教师在屏幕上打出一个形状、位置、大小不断发生变化的三角形时, 学生就会很好地理解什么是任意三角形了, 这是用语言无法描述的, 也是用其它教学手段解决不了的。而恰恰这时却没有发挥微机的作用, 可见教学手段是流于形式。

(三) 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

当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由于多数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 学习起来感到比较吃力。特别是在农村小学表现尤其突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比较少, 主要原因是, 教师在教学中, 过于注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 忽视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引领。

二、解决对策

(一) 要把教学目标熟记于心

明确教学目标, 是搞好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可以看出, 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学中, 由于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教学效果不是比较理想。因此, 我们要熟悉《课程标准》, 明确和体现小学数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等特征, 明确教学要真正使学生获得小学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活动等, 不断适应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二) 着力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转变教学方式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 要在课堂中落实“四基”, 不断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只要能够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和训练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的方式方法都可以使用。同时, 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学习、领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教师要给学生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教师更要通过恰当的问题或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 不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

(三) 大胆进行教学探索创新

根据数学应用性强的特点, 进行“问题探索”教学法的实验, 其宗旨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一系列数学问题的主动探索与解决, 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养成爱思考、敢创新的科学精神。如, 在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一内容时, 先让学生观察试题, 独立判断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是否相等:4.3+0.8○0.8+4.3; (5.7+3.6) +7.4○5.7+ (3.6+7.4) 。后让学生探索, 发现新知, 自己概括出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试着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整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不仅轻松地学到知识, 而且活跃了思维, 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

(四) 多措并举强化师资建设

3.农村中学课外阅读亟待加强 篇三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没有转变,很多教师只注重抓好课堂教学,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灌输,或者仅针对考试需要进行教学,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足够的重视。二是课外阅读条件不足。在农村学校,多数学生从来没有订阅或购买过一本课外书,多数学生因为课业负担较重,主动去学校图书馆的甚少。另外,不少家长由于经济能力有限、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给学生买课外读物不热心。这就导致农村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意识比较淡薄,与城区学生的语文素质差距较大,进而也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我们农村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一、转变传统观念,高度重视课外阅读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至今仍认为学生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学生上自习或课外时间看课外书被老师没收的事情时有发生。鉴于此,教师应首先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无论对人的终身学习还是近期的应考都很重要。

二、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一旦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往往能使学生自发地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此,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可以在教室里张贴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学生耳濡目染,自然会激发阅读兴趣。其次,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名人发奋读书的典故,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古人刻苦读书的精神和毅力。再次,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我在班上发动学生将自己喜爱的课外书拿出来,成立一个班级图书角,做到互通有无。并要求学生每周上交两篇读书笔记,以此督促学生读书。与此同时,我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集体创作文学阅读手抄报,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学生在课间可以随意浏览,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

三、指导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益

古人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因此,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十分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并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表达方法。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处理好读课外书与课堂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既要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又不能过分沉溺其中,影响正常的课堂学习。要有选择、有计划地读,以老师推荐的书目为主,不读无益的书。读书要集中精力,要有恒心。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如写读书笔记、阅读索引、做摘录、记读书卡片、写随笔等,引导学生对文化经典及文学名著,由随意性、消遣性阅读提升到积累性阅读和品味赏析性阅读的层面上来。

四、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加强对学生阅读内容的指导

由于初中生学习科目多、课业负担重,加上又有升学压力,能自由支配的课外阅读时间并不是十分充裕。这就需要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什么时间读,每周安排几次,读什么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学校提供阅读条件,使学生有书可读

农村初中要高度重视学校图书馆建设,应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健全图书室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开放时间,充分发挥其效益。可组织学生在班上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多订报刊、多买书,条件差的学生合订合买,再进行交流。另外,班与班、生与生之间可以将图书进行交换,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又能加强班级或学生之间的感情。

六、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课外阅读取得实效

由于农村中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之课业负担较重,教师很有必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督促检查。在实际操作中,我首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意义的教育和读书方法的指导;然后,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规定学生按时间分批读课外书。图书室的书不够,可以采取轮流读。每个学生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或者心得体会,每周一早上由组长进行检查,我再进行抽查。利用作文课对同学们所写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进行点评,主要以鼓励为主,旨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班级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久而久之,我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不断提高,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改善,直接促进了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

4.山亭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汇报 篇四

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是保护路产路权、维护农村公路安全畅通的重要手段。山亭区农村公路管理处一直把路政管理作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通过不断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我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主要情况介绍如下:

一、机构、人员、设备三到位,为路政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条件

按照市局和市处的有关要求,经局党委研究并报区政府指认,在原来路工股的基础上,区局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山亭区农村公路路政大队。路政大队办公地点设在区农村公路管理处,由区农村公路管理处分管副主任兼任大队长,配备了教导员1名、副大队长2名、路政管理员5名,配备了路巡车辆2辆、摄像机、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等路政设备。各乡镇、街道交管所成立路政中队,由各交管所长任中队长,各所配备2名路政执法人员,使用原交管所执法车辆做为路巡用车。目前,全区落实路政专业管理人员39名,通过配齐机构、人员、设备,为全面开展路政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明确岗位工作职责,为路政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1

明确路政大队负责领导全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组织对各路政中队的业务和工作考核,负责对路政事案的审批处理。各路政中队在路政大队的统一领导下,分别负责本辖区内的农村公路路政巡查、路产路权保护和路政事案的上报等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区农村公路管理处在吸收借鉴上级有关要求和兄弟单位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订了路政管理职责、修改完善了路政管理各岗位职责和车辆、装备使用规定,印发了《路政内业使用手册》、《山亭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相关文件汇编》、《山亭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汇编》等资料,要求路政管理人员人手一册。通过组织集中培训和学习,熟悉和掌握了各项管理制度,提高了路政人员的业务能力,增强了各岗位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从制度上保障了路政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三、积极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为依法行政提供有力监督

在路政管理工作中,我们按照区纪委的的要求,在路政许可和事案处理中全面推行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机制。在区农村公路管理处设立路政服务大厅,在区行政审批中心设立路政服务窗口,审批程序受区纪委全程监督。同时将各项路政审批、许可、处罚、备案等业务的执法依据、申请条件、标准表格、申请样本、申请流程等信息以及审批结果在山亭区政府网行政权力公开运行系统上公示,接受执法监督

部门和社会群众的监督。将征收标准、事案处理程序、路赔标准、执法人员和车辆、公开电话等信息上墙,接受群众监督。通过以上措施,大大增加了工作的透明,保证了路政管理工作的公开、公正、合法、全规进行。路政大队成立以来,先后办理路政许可5件、事案处理2件,收取路政赔(补)偿11000多元,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事件,维护了路政执法的严肃性。

四、明确奖惩措施,落实资金保障,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从今年开始,区局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纳入了对农村公路管理处和各交管所的工作目标考核的范围。由路政大队负责对各路政中队的检查、考核和业务指导。区路政大队定期巡查中,对于各交管所(路政中队)工作开展不力、辖区农村公路存在脏乱差、损坏路产路权案件未及时上报和处理等现象的,在目标考核中相应给予扣分处理。对于路政管理工作力度大、效果好的中队,在评先创优等活动中给予一定奖励。同时,为调动各路政中队工作积极性,区局规定路政事案收费除恢复原样费用外,其余资金返还给各交管所(路政中队)用于路巡费用开支和补充办公经费。

五、加强宣传教育,使爱路护路意识深入人心

为加强对路政管理工作的宣传,提高公路沿线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区路政大队结合 “111”普法教育活动,大力

宣传农村公路法律、法规。通过设立宣传点、发放宣传材料、组织宣传车巡查、在重点道路悬挂宣传标语等措施进行宣传;积极回复人大、政协提案和区长公开信箱、回复地方重点媒体舆论监督,借助网络、电台等媒体宣传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主动介绍农村公路超载超限的危害,争取沿线地方政府、群众等对于农村公路保护问题的关心和支持。

通过以上各种措施的实施,我区的路政管理工作正逐步走上正轨,但我们离上级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在市农村公路管理处的领导和支持下,加强宣传教育,坚持狠抓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执法程序和监督体系,进一步促进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为农村公路保护做出新的贡献。

5.寒亭区:当前农村文物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篇五

校园周边环境一直是影响学生成长,困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近年来,在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周边环境的改观有目共睹。但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校园周边环境时好时坏,稍有疏忽便会反弹,据调研,各地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还存在着四大问题亟待重视。

一是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工商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时间较多地固定在春季、秋季开学前,或临近学期期末考试、“中高考”等时间,整治活动时紧,平时管理松,没长效的监督管理。大多长期在学校周边经营的商家,已经深谙工商部门的整治规律,不会选择在此期间与工商部门“硬碰硬”,一旦过了集中整治时间,无照摊点、黑网吧、黑游戏厅便有“抬头”迹象。

二是整治对象局域化。近年来,工商部门大多以校园周边食品店、娱乐场所为整治重点,而对于文具用品、出版物、传销等关系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其他领域涉足较少。经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是“病从口入”观念根深蒂固,只看到了食品行业的学校安全事故易发性,而对于有毒文具用品、非法出版物等隐形毒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领域认识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食品行业案件定性处罚相对简单,而在打击非法出版物、传销、黑游戏厅等领域上调查取证和定性处罚难,大多案件还需多部门协作才能完成,致使部分工商干部持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

三是流动摊贩屡禁不止。流动摊贩多集中于中小学、幼儿园附近从事经营活动,以销售质次价廉的小商品、小食品为主。虽然销售的产品不合格、不卫生,但较受学生欢迎,因而在学校周围有一定的市场。由于经营者多为老、弱、病、妇类人员等弱势群体,彻底查处取缔存在极大的难度,批评教育根本不能奏效,采取强制措施又易引起矛盾,得不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四是交通安全隐患突出。接送学生车辆安全隐患仍然存在。营运车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偷偷超载,存有很大隐患。每当学校放学,学校门前各类黑摩的、面包车,利用学生乘车不便,在校园附近聚结,非法运送学生,给学生的出行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同时,地处交通要道、主干道附近学校,有些尚未设置车辆慢行的警示标志或减速带,在交通日趋繁忙的情况下,学生的交通安全隐患也日趋严重。

6.寒亭区:当前农村文物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篇六

2010年07月22日 16时46分67

主题分类: 环境保护 农业农村

“农村”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

豫政[2010]6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63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11号)、《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豫发[2010]1号)精神,切实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现就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农村环境问题关系到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务;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破解环境容量约束,加快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力保障;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二)农村环境形势严峻。近年来,围绕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我省不断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通过采取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和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建设农村乡镇垃圾转运设施、推进农村规模化养殖、发展农用沼气、引导农民改厨改厕改圈等一系列措施,有效遏制了农业面源污染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建设了一批循环农业试点和生态示范村,改善了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全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省是传统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目前仍有6000多万人口生活在农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城市污染工业项目特别是重污染工业项目逐渐向农村转移,“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在个别地方死灰复燃;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由此造成新的污染日益突出;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化肥、农药以及新的化学品用量居高不下,直接危及农产品安全;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还比较普遍,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排放增多,畜禽粪污以及秸秆等处理率低,农村面源污染加剧。此外,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不尽完善、环境监管相对缺失、农村环保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也普遍存在。目前,我省农村环境呈现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的局面,形势十分严峻。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三)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相结合,着力推行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促进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四)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规划引导,有序推进,分步实施,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农村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和农村自然生态保护等工作。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环境综合整治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创新机制,增加投入。创新农村环境管理政策和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制约,优化整合各类资金,加大农村环境保护“以奖促治”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主导作用,落实政府保护农村环境的责任,维护农民环境权益,加强农民环境教育,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五)主要目标。到2012年,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全面改善,解决2200万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全面查清全省土壤污染与农业污染源状况;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较好效果,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占农作物面积的比例达到70%以上,化肥有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提高1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秸秆焚烧得到有效控制,畜禽粪便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600个以上;顺利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5%,适宜发展沼气的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30%以上;平原农区防护林网、农林间作控制率在95%以上;继续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省所有建制乡镇和国有农场配备垃圾中转站和运输设备,各县(市、区)全面建设“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农村工业污染得到有效防控,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工作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有所增强,农民生活和生产环境进一步改善。

到2015年,粮食生产核心区基本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10%的县(市)达到省级生态县(市)标准,建成500个省级生态乡镇、3000个省级生态村,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村和乡镇政府所在地率先创建生态村;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公众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重点任务

(六)全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结合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优先解决粪大肠菌群、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石油类及重金属等指标超标问题。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科学划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并根据不同供水方式采取保护措施。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整治,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排污口,消除保护区内固体废物等污染隐患。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及时掌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七)严格防控农村地区工业污染。结合村镇体系规划,调整优化农村产业布局,引导农村地区符合产业聚集区产业定位的工业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构建循环经济链条,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污染物集中治理。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提高粮食生产核心区、菜篮子基地等区域工业企业的环境准入条件,坚决防止发达地区和城市落后产能向农村转移,杜绝“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在农村死灰复燃。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和产能过剩项目在农村地区建设,加强对农村地区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设备,加大对皮革、造纸、肉制品、淀粉加工、酿造等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污染治理和技术改造力度。

(八)切实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各级政府要依据当地环境容量,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合理确定畜禽养殖规模,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鼓励建设养殖小区,引导养殖业适度规模化集中发展,坚持种养结合。以综合利用优先为原则,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粪便还田等措施,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干湿分离、厌氧处理等清洁生产技术,提高

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生产和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制度,达到国家规定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申领排污许可证。禁止在一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从事网箱、围栏养殖,对严重污染水体的水产养殖场所进行全面清理整顿,禁止向湖泊、库区及其支流水体投放化肥和动物性饲料。

(九)加快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污染防治。按照《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抓好相关环保措施的落实,控制面源污染。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精准施肥和缓释、控释化肥等技术。农业、水利、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和科研开发,切实提高化肥、农药、水的利用效率。推广废弃物资源利用、清洁能源、清洁生产等技术。加大宣传和监管力度,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推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充分利用农业污染源普查成果,着力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能力。

(十)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加快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治理,提高生活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产业基础较好的乡镇和移民新村、迁村并点的中心村、规模较大的村庄要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城镇周边村镇的生活污水要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对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村镇体系规划,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建设县(市)垃圾处理场、乡镇垃圾处理场(中转站)、村庄垃圾中转场、垃圾场(站)等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对交通不便的山区边远村庄,可根据地形特征,采取填埋、堆肥等垃圾就地处理方式。对塑料袋、农膜、农药瓶、废电池、废日光灯管等有害垃圾,县(市、区)、乡镇要定期收集处理。建立完善中转运输运营机制和卫生保洁制度。

(十一)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定全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有序推进全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以建制村为基本单元,鼓励连片村庄统一整治。到2012年年底,建制镇和乡政府所在地要率先完成整治工作并实现达标验收。采取有效措施,优先治理位于丹江口库区周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等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区域以及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范围内存在突出环境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庄。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农村集中新建住房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小学校、旅游景点及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要建造无害化卫生公厕。在农村大力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综合利用畜禽养殖粪便、农作物秸秆,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十二)稳步提升土壤污染防治水平。完成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加强土壤特别是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环境监测和评价,建立适合河南省情的土壤环境质量监管体系。重点防范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优先解决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粮食生产核心区、矿产资源开发区等地区的土壤污染问题。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实施一批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提高土壤环境质量。

(十三)继续推动生态示范创建。按照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积极开展生态创建活动。以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为重点,推进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以节约能源和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重点,推进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物

减排为重点,推进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以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建设;以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提升环境保护能力为重点,推进高效、稳定、配套的能力保障体系建设;以增强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意识、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重点,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十四)积极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坚持农村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加强对矿产、旅游、林业等资源开发活动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管理,努力遏制人为生态破坏。积极开展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治理及生态恢复。继续开展林业生态省建设,加强村庄、庭院、廊道绿化和农田林网、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建设,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提高农村绿化覆盖率。完善村庄排水设施,抓好农村河道、沟渠、坑塘综合治理。结合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地区河塘清淤整治,提高水生态功能。加强对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转基因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环境安全管理,保持农村地区生态平衡。

四、保障措施

(十五)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制定完善有关土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加强农村环境监管,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研究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和运营机制。对省内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及工程沿线等水环境敏感地区,制定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技术标准。加快制定农村环境质量、人体健康危害和突发污染事故相关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

(十六)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各级政府要逐步建立政府资金主导、社会资金参与、农民自主投入的多渠道筹资机制,积极落实“以奖代补”、“以奖促治”政策,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尤其要加大农村环境监测和农村水环境保护投入,安排资金支持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政府资金实行奖励和补助相结合的投入方式,对创建成功的国家级、省级生态县(市)、乡镇、村给予适当奖励。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环保部门的排污费专项资金、国土资源部门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等专项资金要向农村地区倾斜。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发动农民自愿筹资筹劳,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十七)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环保队伍建设,乡镇政府要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分管环保工作,逐步配备环保专职人员,建立完善乡镇环保监管制度,在重点村设立环保专干,形成县、乡、村三级环境监管体系,切实加强基层环保力量建设。按照《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要求,乡镇政府要做好辖区内饮用水安全、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建立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重点加强县级环境监测站硬件设施、技术手段和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环境质量预警监控体系。

(十八)增强科技支撑作用。加大对环保科技的资金投入,整合和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建立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体系。鼓励高效、实用的垃圾、秸秆、粪便的综合利用以及农用化学品减量化、农村污染综合防治等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通过试点示范、教育培训等方式,大力推广应用经济、适用、安全的农村环境保护技术。

(十九)加大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环境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制定村规民约,从搞好庭院卫生做起,引导广大农民形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认真抓好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

(二十)落实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各级政府要依法依规认真履行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环保部门负责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监管和指导协调。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综合协调农村环境保护工程建设规划编制、项目审批等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工业生产项目、工艺和设备。财政部门负责筹措农村环境保护资金,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过程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监管。水利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组织开展农村水系整治、水土保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农业部门负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畜牧部门负责指导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林业部门负责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管理工作,突出抓好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科技部门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转化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卫生部门负责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开展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对农村改厕予以技术指导。气象部门负责加强农用天气预报,指导在适宜天气条件下施肥、灌溉和喷药。

河南省人民政府

7.寒亭区:当前农村文物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篇七

原发表日期: 2013-06-03原作者: 全国畜牧总站刘丑生文章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报

------------------------------现代畜牧业生产要求畜禽品种不仅具有高产、抗病、低能耗的性能,而且应具有优良的产品品质。开展绵山羊遗传资源保存、种质特性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是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由于单纯追求产品专一化和高产化,普遍存在“重引进、轻培育、重改良、轻保护”的现象,对地方品种遗传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忽视了其独特的资源特性和生态意义,再加上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落后,我国地方绵山羊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国外绵山羊遗传资源利用与羊肉生产概况

全世界现有主要绵羊品种约629个、山羊品种150多个。

(一)澳大利亚2011年澳大利亚绵山羊存栏7759.9万只,生产绵山羊肉53.8万吨,羊的胴体重22.4公斤。每年向25个国家出口33.5万吨肉,绵羊肉出口量占世界第2位,山羊肉出口量占世界第1位。

1.重视绵羊育种工作。澳大利亚经过100多年的努力,培育出世界上最著名的毛用型品种——澳洲美利奴,其产毛性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4倍多,使澳大利亚多年来垄断优质细毛市场,澳洲美利奴羊的品种类型由原来的强毛型、中毛型和细毛型,被培育成超细毛型、布鲁拉(多胎)型、有色型和无角型等新类型。建立了国家肉羊品种的遗传评估——LAMB⁃PLAN育种管理系统,提供了有关绵羊重要经济性状简单、实用的育种值信息。

2.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和超声波妊娠诊断的广泛应用。经过遗传性能检测的公羊精液,广泛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快速获得遗传稳定高产的后代。通过对品种数据库进行育种值估算,生产者可以识别性状优良的个体,开展遗传改良。胚胎移植技术广泛用于新的绵羊和山羊品种引进,获得遗传性能优越的更高产的后裔,给整个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绵羊的超声波妊娠诊断已成为产羔监测及羊群的繁殖性能评价的重要工具。

3.建立了质量保证和动物健康强制的标准和管理系统,成为世界上最严厉的控制肉类质量的体系之一。澳大利亚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没有重大疾病的地方。不存在所有由OIE(世界动物健康组织)定义的“目录A”内的疾病。政府和产业建立了强制的标准和管理系统,是世界上最严厉的控制肉类质量的产业体系,拥有独立审核的食品安全系统,贯穿着整个供应链,包括动物生产、运输、加工和出口。制定了相对于绵羊和山羊生产的独立审核的食品安全程序,称作家畜生产保证(LPA)。建立了完善的追踪系统,国家家畜识别系统(NLIS)是澳大利亚国内对家畜识别和追踪的一套系统,NLIS是一套整个生命周期永久的识别系统,能将家畜从出生追踪至加工处理,可快速追踪和发生疾病事件时的隔离。

4.区域分布合理,专业化分工较细,操作机械化,劳动生产率高。羊场根据经营目的和方式的不同而划分为多个专业化类型,主要包括培育和售种公羊的种羊场、以生产羊毛为主的经济羊场、生产肥羔(主要是杂种羔羊)的专业化羊场、饲养老龄美利奴羊的育肥场等。

针对劳动力缺乏和羊群规模较大的实际情况,澳大利亚实现了牧草收获、饲料加工、剪毛及羊毛打包等环节的机械化操作。

(二)新西兰2011年绵山羊存栏3121.8万只,生产绵山羊肉46.7万吨,羊的胴体重19.2公斤。羊肉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

1.加强品种培育,重视羊肉生产。新西兰全国共有27个绵羊品种,其中以罗姆尼羊等半细毛羊品种及德赖斯代尔羊为主,在羊肉生产上,主要利用陶赛特及其杂种母羊同萨福克或汉普夏公羊杂交生产二元或三元杂交肉用羔羊,并形成了“草原区繁殖纯种、农业区杂交育肥”的易地肉羊生产模式。

2.注重草场改良,实行分区轮牧。新西兰长期坚持引种牧草和集约化经营,目前全国已有2/3的草地经过改良成为人工和半人工草地,通过分区轮牧极大地提高了载畜量,优良的人工草地每亩地可养繁殖母羊1.3只~1.6只,是世界上养羊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3.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完善,生产效率较高。新西兰草场面积90%以上建有围栏和供水系统,其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如饲喂、饮水、剪毛、药浴等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每个牧工可以管理数千只羊;全国有数千家各种专业性服务公司,为各种牧场(如种羊场、繁殖场、育肥场等)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工作。

(三)美国养羊业主要是肉羊生产,羊肉自给率达90%以上,且以专业化育肥羔羊规模大著称。2011年绵山羊存栏847.6万只,生产绵羊肉7.6万吨,胴体重33.8公斤。

1.良种化程度高,采用先进育种技术。目前利用的品种多为生产性能优良的肉用羊,如专门的父系有萨福克羊、汉普夏羊、南丘羊、蒙特代羊、雪洛普夏羊等,专门的母系有兰布里耶羊、考力代羊、兰德瑞斯羊、波利帕依羊等,兼用品种主要有陶赛特羊、林肯羊等,通过二元或三元杂交生产的杂种羔羊,经育肥一般在6月龄左右、体重在40公斤左右时上市。

2.羊的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研究世界领先,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采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体(CNCPS),CNCPS中饲料能量、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及其需要量的估计,强调饲料、动物及饲养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可代谢蛋白质(MP)和瘤胃可降解摄入蛋白质(DIP)等新的营养体系,颁布了小反刍动物营养需要——新的NRC绵羊和山羊饲养标准(2007版)。

3.母羊繁殖效率高。肉羊生产中,普遍推行密集产羔技术即羔羊30日龄断奶、母羊一年二产或三年五产等,基本能做到全年均衡生产杂种羔羊。

4.批量生产肥羔。美国肉羊育肥主要有草地放牧育肥、易地式玉米地带育肥和开放式集约化育肥等三种形式。集约化育肥程度较高,特别是一些大型羔羊育肥场,育肥羊既不放牧也不喂青饲料,日粮主要由全价配合饲料及优质干草组成,完全按照羊的饲养标准实行强度育肥,每年可育肥羔羊5批左右。

(四)英国养羊业的显著特点是重肉轻毛,生产肥羔。羊肉约占养羊产值的85%以上,其中又以羔羊肉为主,占90%。2011年绵山羊存栏3171.9万只,生产绵山羊肉28.9万吨。羊的胴体重20.0公斤。

1.品种类型多,对世界绵羊育种影响大。英国气候温暖湿润,牧草生长繁茂,英国现在共有90个绵羊品种,分布在52000个农场中饲养。为提高胴体瘦肉率,从荷兰和法国引进特克塞尔,该品种开始作为杂交母本,但由于其生长速度快、有很高的胴体瘦肉率、杂种优势明显而成为杂交终端父本,英国近乎一半的母本是由特克塞尔公羊和萨福克两个作为杂交父本品种。

2.利用区域优势,广泛开展经济杂交。英国羊肉生产的组织形式是以饲养条件较差的山地品种(如苏格兰黑面羊等)为母本,以饲料条件和气候条件较好的龟丘陵地区长毛种(如边区莱斯特羊等)为父本;其杂交后代母羊被出售到平原集约养羊区,再用终端品种(如萨福克等)公羊杂交,杂交后代羊全部育肥出售,从而形成了利用不同生态区域特点的即独立又连贯的肉羊杂交繁育体系。

3.英国养羊业的饲养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集约经营,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高。羊肉加工厂一般集供料、供水、通风、清粪、屠宰、加工、包装于一体,全部实行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大型的羊肉加工厂不断涌现。

二、我国绵山羊遗传资源与肉羊生产现状

(一)我国绵山羊遗传资源的特点我国于2006年全面开展了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编写了《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2011)。收集绵羊品种数量71个,其中地方品种42个,培育品种21个,引进品种8个;山羊品种数量69个,其中地方品种58个,培育品种8个,引进品种3个。绵羊品种分为有毛用、肉用、地毯毛、裘皮和羔皮用羊等。其中湖羊和小尾寒羊均具有早熟、一胎多羔,属高繁殖力品种。宁夏的滩羊肉质优良,生产的白色二毛裘皮享誉国内外。产于青藏高原的草地型藏羊对高寒地区恶劣气候环境和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产肉多,肉质好,毛弹性好,是优质的地毯毛羊。

山羊品种分为肉用、毛用、皮用、乳用羊等,著名品种有黄淮山羊、圭山山羊、大足黑山羊、中卫山羊、济宁青山羊、成都麻羊、辽宁绒山羊等。黄淮山羊当年春产公羔9月龄可达22公斤,母羔16公斤左右,山羊肉质细嫩、膻味小,产羔率平均230%左右。大足黑山羊发育快,肉质好,繁殖性能高,产羔率在250%以上。圭山山羊具有产肉、产乳特性,产羔率为156%。中卫山羊生产白色二毛裘皮,花穗弯曲美观,排列整齐。济宁青山羊被毛由黑白二色毛混生,呈青、粉青或铁青色,以细长毛的青滑皮质量最好,母羊每胎繁殖率可达270%,一年两胎。成都麻羊皮板致密、耐磨,可分层剥离使用,产羔率210%,一年两胎。辽宁绒山羊具有体格大、产肉多、产绒量高、绒毛长等特点。

(二)我国羊肉生产概况

1.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绵羊、山羊饲养量、出栏量、羊肉产量最多的国家,肉羊数量、羊肉产量持续稳步增长。2011年全国羊出栏2.66亿只、存栏2.82亿只,其中绵羊存栏1.4亿只、山羊存栏1.25亿只。2011年羊肉产量393.0万吨,其中绵羊肉205.0万吨,占世界绵羊肉的25.9%,山羊肉188.9万吨,占世界山羊肉的36.9%。

2.肉羊业在畜牧业中的地位也在稳步上升。从羊肉占肉类比重和肉羊产值占畜牧业产值来看,2000年我国羊肉产量占肉类产量的比重为4.39%,肉羊业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为

4.76%,在2000年~2010年间这两个指标呈提高趋势,2010年分别为5.03%和6.71%。

3.肉羊饲养方式转变明显加快,规模化程度有所提高。牧区肉羊饲养由粗牧方式逐步向舍饲和半舍饲转变;农区半农区着重推广肉羊科学饲养管理技术,通过良种良法相配套,瘦肉率明显提高,羊肉品质明显改善。与2005年相比,我国2011年肉羊年出栏量在100只~499只、500只~999只、1000只以上都有所提高。2011年肉羊年出栏3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比例为51.14%,比2005年上升5个百分点。

4.肉羊产业区域化布局优化,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已初步形成中东部农牧交错带优势区、中原优势区、西北优势区和西南优势区四大优势区域。农区羊的出栏量和羊肉产量位居前列的是山东、河北、河南、四川、安徽、云南、黑龙江等省。牧区羊的出栏量和羊肉产量位居前列的是内蒙古、新疆、甘肃等省。优势区域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养羊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日益增强。肉羊饲养组织化程度提高,龙头企业向肉羊优势产区集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已建立,推进了专业化、规模化养殖,增加了农户和羊肉加工营销企业的经济效益。

5.羊肉消费量呈上升趋势,消费方式日渐多样化。羊肉产品消费在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和不同收入之间存在差异,民族、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性和消费偏好存在明显差别,西藏、内蒙古、青海、宁夏和新疆5省区城乡居民人均牛羊肉消费量显著高于南方居民。龙头企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一批知名品牌开始涌现,优势区域内涌现出一批比较有影响力的地方肉羊品牌产品。

(三)我国肉羊生产存在的问题

1.肉羊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单位规模较小。由于目前养羊业的生产方式主要是牧区仍以自由放牧为主,农区以庭院式饲养为主,规模化饲养程度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饲养措施不规范,饲料转化效率不高,个体生产能力低,胴体重偏低。2011年,肉羊胴体重世界平均水平14.5公斤,中国为15.4公斤,发达国家达到20公斤以上,其中美国约为33.8公斤,澳大利亚为22.4公斤,我国高档羊肉的比重不足5%。饲养标准制定滞后,制约着肉羊业的发展。

2.肉羊产业发展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生产活动扩大以及超载过牧等众多原因,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影响了牧区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

3.畜禽养殖者粪污处理意识薄弱。由于畜禽养殖污染处理成本偏高,部分畜禽养殖者粪污处理意识薄弱,设施设备和技术力量缺乏,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4.现代化屠宰加工水平较低。肉羊加工业的原料缺乏、优质肥羔供应严重不足,大部分现代屠宰加工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不足,效益低下。加工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精深加工产品缺乏,产品普遍存在货架期短、品质不稳定、包装粗糙、质量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四)我国肉羊生产发展趋势

1.养羊生产方向逐渐由毛为主转向肉毛兼用。世界养羊业长期以来一直以羊毛生产为主,羊肉生产则为从属地位。随着肉羊专门化品种的育成和肉羊饲养技术的提高,肉羊生产成为养羊业的主流,其生产体系也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宜的经济杂交组合、杂交模式体现出高效益的肉毛均衡生产优势。因此,以获得最佳整体效益为目的的未来养羊业,其生产方向必然是趋于肉毛兼用养羊业。

2.经营方式不断从粗放式饲养发展为集约化生产。一些发达国家已实现了以集约化经营为特征的现代养羊生产,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养羊业,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来组织和管理养羊生产,以提高养羊业的生产率和商品率,实现了品种良种化、草地改良化、主要生产环节操作机械化、饲养标准化和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等方面,随着养羊业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集约化养羊生产将更为完善。

3.山羊生产潜力将会得到普遍重视与开发。山羊分布广泛、繁殖力高、体小易管、耐粗饲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正在逐步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山羊数量呈现出同步增长的趋势。山羊能适应多种从粗放到集约条件的生产系统,并给人类提供肉、奶、皮、绒等多样化的产品。

4.羊肉生产从成年羊肉向羔羊肉生产转化。羔羊肉具有精肉多、脂肪少、鲜嫩多汁、易消化、膻味小等优点,颇受国际市场的欢迎。另外,羔羊阶段具有增重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品成本低、便于集约化饲养等特点。因此,羔羊肉生产将会得到较快发展。

三、我国现代肉羊生产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适用的性能测定、育种评估体系,实现肉羊品种良种化。适应市场需求、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进和选育优质高效肉羊良种,开展良种登记,推进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实施肉羊联合育种计划,建立国家肉羊遗传评估中心,研发或引进适合我国肉羊育种值评估的遗传评估体系,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性能测定,推广肉羊体况评分技术体系,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和胚胎工程快速推广优秀种羊基因,不断提高种羊质量,逐步建立起优质肉羊的良种繁育体系。利用我国地方绵山羊优良资源,利用基因芯片、重测序等分子技术手段,对地方遗传资源进行遗传鉴定分析,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或标记辅助导入,挖掘我国绵山羊多胎、适应性强、肉质优良等特性,开展专门化品种(品系)的配合力测定,开展杂种优势利用,建立高效肉羊生产体系,从而提高我国肉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应用先进的营养评价体系,充分开发利用当地饲料资源,实现日粮全价化。推进反刍动物新蛋白质及能量体系理论实用化,开展瘤胃降解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屠宰试验等综合系列研究,制定符合我国不同肉羊类群生产实际的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及肉羊能量单位需要量的饲养标准,加大力度研究肉羊常用饲料、新开发饲料的营养价值参数,建立日粮营养调控技术体系,研制肉羊复合型预混料和肉羊高效蛋白补充料,建立优质高效肉羊生产饲料配方库,建立高效肉羊生产体系。

(三)因地制宜进行羊舍设计改造,配备科学、先进的设施设备,实现养殖设施科学化。养殖场选址布局科学合理,设计改造养殖场内部格局,做到布局合理,满足防疫要求;配备自动饲喂设施,采用先进的生产性能测定设备;因地制宜对圈舍进行标准化设计改造,温度、湿度、光照调节、有害气体等数字化监控设施设备齐全,引进养殖过程环境控制技术,为畜禽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畜禽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肉羊生产需要。

(四)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推进建立畜产品可追溯体系,实现生产管理规范化。对生产过程、投入品购进和使用进行动态监控、记录,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生产记录数据库,定期不定期抽取样本送检测机构进行质量安全检测。

(五)采用先进的粪污处理技术及设施设备,实现粪污处理无害化。因地制宜采用沼气厌氧处理、静态通气堆肥等粪污处理技术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

(六)建立完善的羊肉生产安全信息追溯技术平台,从原料开始对生产环节进行监控,落实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全面提升生产过程的监管能力和水平。实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实现疾病防疫制度化。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更新改造兽医室等防疫消毒设施设备,实施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8.寒亭区:当前农村文物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篇八

陈伟奇

近年来,长沙县委、县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村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一些试点示范村镇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也有不少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长效管理机制作保障。通过本人在果园镇工作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并对有关材料的分析综合,现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关思路与办法。

一、当前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突出问题

1、环保意识淡薄,宣传发动未真正到位。

一些村,尤其是聚居地环境卫生脏乱差,虽为生活习惯所致,但关键仍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目前我县大部分乡镇都相当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但是宣传发动工作仍未全面铺开,常常镇上召开大会布臵环境整治工作,村上并没有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有些村虽然召开了组长和村民代表大会,但是组上农户并没有完全了解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的工作内容和整治目标,还是停留在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层面上,没有真正的上门上户宣传发动,导致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无法真正落实到位。

2、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垃圾分类处理缺乏长效机制。

由于农村千百年来生活习惯的影响,人畜混居、乱丢垃圾的现象仍然存在,生活垃圾在水塘沟渠、道旁地头,随意乱倒堆积,基本是处于自生自灭的无组织状态,虽然果园镇在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分户收集、分类处理、村民自治、政府补贴、合作社运营”的模式,很多乡镇也给农户修建了垃圾池,成立了环保合作社和环保队伍,但是缺乏长效的运行机制,部分镇村的环保合作社形同虚设,许多农户的垃圾池也从未投入使用,并没有真正的从源头上减少了农村的垃圾产出量,部分村组采取应付检查的短期行为,没有很好的建立长效机制。

3、畜禽污染治理措施效果不佳,污染仍然较严重。

由于前几年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养殖专业户越来越多,规模逐渐扩大,确实增加了农民收入。近年来,长沙县大力开展畜禽污染治理工作和“四池净化”工程,但效果并不明显,大多数养殖专业户对畜禽场排放废弃物的处理和贮运能力不足,畜禽产生的固体粪便随意露天堆放,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无害化处理,臭气四溢,粪水横流;畜禽场产生的废液污水,多数就直接排入水沟渠塘,导致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和污染加剧,饮用水源也受到严重影响。

4、水资源保护措施不多,植被保护监管不力。

今年以来,全县集中开展了以捞刀河、浏阳河为主的两河流域整治,各责任单位也在县直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打捞水葫芦、革命草等河道漂浮物,但由于河水流动性的特点,导致镇与镇之间工作不平

衡,虽然花费了大量的经费,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由于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畜禽污染、农药化肥等方面造成地下水污染,使得群众的饮水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同时,我县的森林植被保护措施不力和小型木材加工厂较多,造成树木滥砍滥伐现象严重,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水体流失。

5、环保部门公共服务有所欠缺,信息公开不够。

环保局作为全县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全县废气、废水、粉尘、固体废物、有毒化学品以及噪声、机动车尾气等污染的防治工作,但是环保部门在做好饮用水源、空气质量、企业排污、牲畜排污等相关指标测试的同时,并没有将测试结果进行及时公开公示。由于无法了解实际情况,人民群众也并不知道自己所处的生态环境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多大的影响。

6、环保资金投入不足,与实际需要存在差距。

当前我县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投入了一定的经费,但仍存在明显不足。例如果园镇虽然给予每个村1.5万元每年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经费,但由于农村垃圾涉及面广,垃圾种类多,大量的生产生活垃圾需要进行收、运、销处理,这使得经费压力日益增大。由于城乡二元化体制的阻碍,公共服务投入的不均衡,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臵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二、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对策建议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应明确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以乡镇为业务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实行典型试点示范,逐步推开,建立起一套长效管理机制至关重要,必须坚持常抓不懈,才能达到新的层次和水平。

1、正确宣传引导,增强环保意识。

坚持舆论先行的原则。改变农村落后现状和农民的习惯生活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村党支部、村委会长期的宣传引导和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因此,要脚踏实地,广泛发动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经常性的到农户住所去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环境保护写进《村规民约》,推动农村环保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加大环保投入,完善公共服务。

将农村环境整治经费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进一步加大垃圾处理、畜禽治理、污水处理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条件,确保污染排放达到标准,减少污染源头。同时,环保部门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工业排污、土壤、饮用水等环境监测指标进行检测,并将结果如实的进行公开,推行农村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定期发布农村环境质量,确保农村环境整治的成果能够人人知晓,人人共享。

3、加强畜禽治理,防止水体污染。

加大畜禽转产扶助的补贴力度,对于禁养区内的养殖大户责令搬离该区域,对于散户争取在一定期限内引导转产,并进行生态补偿;

考虑引进1-2家有机生态牲猪养殖公司,引导农户采用零排放技术进行订单式生态养殖;要求有关部门对全县范围内所经销的饲料品牌进行重金属检测,对于重金属超标的饲料不能进入我县市场销售,防止畜禽污染引起的水体、土壤污染,确保畜禽治理工作取得真正成效。

4、明确部门职责,建立长效机制。

9.寒亭区:当前农村文物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篇九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寒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市安办《潍坊市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巩固和提升我区开展落实企业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现将我区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工作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安全监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随着发展壮大的现代装备制作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等新兴冶金建材行业。投资增加了,项目多了,安全监管的难度将随之加大,而且上级每年都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对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进行压缩和减少。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因此,我们深刻认识到搞好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抓好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更高的工作标准,更加严厉的工作措施,认真扎实地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努力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标准化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区安监局,负责全区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各街道办事处、区行业主管部门 1

也相应成立工作小组,制定细化工作方案,把“标准化创建活动”摆上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了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二)明确职责分工。各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结合日常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和督促企事业单位按照“标准化创建活动”的部署要求,抓好工作方案的落实,提高创建质量,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标准化创建活动”扎实有序开展。

(三)加强协调配合。坚持政府统一领导、行业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联合活动、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以确保“标准化创建活动”有效的开展。区政府成立的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1次成员联席会议,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办法,不断推动“标准化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四)建立考核机制。严格按照要求建立“标准化创建活动”责任考核考评和工作督导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连续两次未能按时完成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区级行业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将由区政府约谈其有关领导说明原因;对3次未能按时完成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区级行业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其当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评定为不合格,该单位主要领导须就此向区政府作书面报告。对因组织领导不力,导致企业 “标准化创建活动”不落实,安全事故多发的,监察机关要及时调查,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严肃追究责任。

(五)强化技术支撑。区安办充分发挥区安全生产专家组的作用,做好指导、督促。结合本辖区、本行业的特点,聘请有关专家或技术人员,成立“标准化建设”专家组,加强对高危行业、重点行业(领域)的企业单位标准化建设的指导。

(六)搞好舆论宣传。区“标准化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编发简报,推动工作开展。利用宣传栏、网站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标准化创建活动”工作,深入企业宣传辅导、答疑解惑,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的新问题,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服务。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组织企业到已达到标准化的企业现场观摩和互相学习交流活动。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大力宣传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对拒不执行或达标不力的企业,予以公开曝光,促使企业主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七)加大资金投入。将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主要用于聘请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宣传培训、奖励等费用;各行业主管部门同时落实相应的工作经费。各企业单位确保了整改资金的落实,对每批经考评达标的企业,予以公告,并加强对达标企业的正面宣传,使达标企业为社会所了解,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得实惠,带动其他企业做好安全达标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深化冶金、建材等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按省、市深化各行业、各领域专项整治要求,全面深化冶金、建

材等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进一步深化、强化、细化整治方案,认真落实各项整治工作措施,确保整治工作收到实效。

(二)虽然我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一些企业工作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抓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二是标准宣传贯彻实施不到位,企业的传统习惯性大,对标准化的内涵了解不够,自觉应用标准进行生产的比例还很小;三是少部企业辐射面积不大,安全生产档案记录不够完善,培训形式单一,技术示范措施粗放,示范带动不明显,生产中安全存在隐患,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回顾几年来的工作,尽管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是,与兄弟县市区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进一步推进我区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对示范企业、班组的专业培训,扩大标准化示范覆盖面,增强示范工作的辐射带动能力,把示范工作引向深入。二是扩大示范规模,逐步把示范工作从点向面延伸,实现全区一般企业达到标准化。三是狠抓安全监管工作,严格现场检查程序,进一步加强对全区企业一线员工安全生产的知识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一线员工掌握和使用标准的能力。

以上的汇报如有不对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10.寒亭区:当前农村文物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篇十

在我的观察中,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存在三无课堂:即无目的、无问题、无规律。无论是落实新《课标》还是执行老《大纲》,解决三无的问题都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要想使课堂有效,要想提高课堂的效率,这三个问题是非解决不可的。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射箭要看靶子”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但上课没有目的的现象却经常能够看到。有人说:教案上不是写了教学目标吗,怎么会没有目的呢?教案上虽然写了,但上课时就不一定有所体现,不一定抓得准、抓得住了。一堂课下来,不知道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还是没有学到什么,这就是没有目的的表现。

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想一下我这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首先,要做到目的清楚明白,不能不清不楚,不明不白,或者模模糊糊,似是而非。其次,我们要弄清我要教的是不是学生在这一堂课里必须要学会的,学生能不能学会。如果不是必须学的,就没有必要教;如果是不能学会的,那就要想是不是可以把要求放低一点。其三,我们要弄清我要教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要把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想好了。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时刻都要想到我这堂课是在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什么问题,不要偏离了方向。围绕必须解决的问题,深入进去,不能浮在水面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举一动,都应该有很强的目的性,任何一个细小的教学环节,都应该为解决问题发挥作用。没有作用的那一句话不要说,没有作用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要实施。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做任何一件事,都不能白做。为了做到这一点,课前要想清楚,课中要反复实践。如果在课堂上做了一件没有意义的事,课后就不能原谅自己。

教师在上课快要结束时,一定要检查我这堂课的目的达到了没有,这一点教师必须清楚明白。达到了,我有哪些经验,没有达到,是什么原因,下一步怎么办?教师能够做到这样那才叫有效的课堂,那才不会走过场。上完课,不作检测,或者检测的与目的不符的现象是经常可以看到的。有人说刚上讲台不久的新教师容易犯这样的毛病,我看未必只有他们。这里有多种情况,有的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当然就不知道要检测什么;有的是时间不够,来不及检测;有的是不想检测,认为反正要布置课外作业,无须检测。不论是哪种情况,反正课是上完了,目的达到没有不知道。这样做要说有多少教学效果那就很难说了。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问学问,学什么?学那些有问题的东西。没有问题,就是懂了,明白了,没有问题那还要学吗?然而,有些教师的课堂,不是为解决学生的问题而教学,甚至连问题是什么教师都不清楚。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怎样呢?超常的儿童,一点就通,一见就会的儿童能够学到一点东西;大多数儿童听了课,能够一知半解;如果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或者反应稍慢一点的儿童,那绝对是一窍不通。这样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有一、二个成绩较好,有一部分学生能过得去,大面积学生成绩下降而沦为差生。当然这样做的教师也有工作特别负责的,靠加班加点,给学生补课,也能弥补一些,但毕竟是堤内损失堤外补,教师辛苦,学生也辛苦。好的方法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一定要具有这样的慧眼,能看到学生的问题。发现问题有几种办法:一是从已有的经验中发现问题,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历或学习经历,推测学生可能会有哪些问题弄不明白;二是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教师备课,钻研教材,有时也会感觉有些问题比较难,这些肯定是学生的问题;三是从别人的经验中去发现问题,如教学参考书上点明的重点难点,教材上的练习题,实际就是提示我们,这就是学生的问题;四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暴露问题,这是发现问题的关键环节,很多教师都善于运用这种办法;例如教师在教一个内容时,先让学生尝试做一下,这样发现问题后再有针对性教学。

有的教师发现不了问题,一是不愿意发现问题,总希望学生回答问题都是对的,以学生积极配合,顺利推进为满足;二是认为学生没有问题,教师问学生答,总会有学生做出反映,他便以为学生都会了,没有问题了;三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四是担心出现问题,上课的程序会打乱,课堂会冷场,害怕学生提出了教师没有准备的问题,一时便措手无策。其实这种担心都是没有必要的。为了让不会的学生学会,让会的学生会更多,教师必须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现问题要防止几种情况;

一、要防止漫无目的提问题,如:教师问学生“你懂了吗?”“你还有问题吗?”学生很难提出真正不懂的问题来,教师一般要通过具体的问

题来检测,看学生是否真正会了。

二、不要总让好学生回答问题或做检测题,要让中等偏下的学生答题,这样便于发现问题。让优秀学生做题,虽然速度快正确率高,但发现不了问题,教学进度很快完成了,但有问题的学生依然会出错。

三、要防止总是齐问齐答,要设置单个的提问,哪一类问题由哪些同学回答课前就要准备好,这样才有利于发现问题。

四、要防止以学生答对问题为满足,生怕学生答错了,而不敢叫基础不好的学生回答问题。

解决问题要有针对性,哪些学生有问题,必须针对哪些学生来解决,哪个问题没解决就必须解决哪个问题,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重头全部来一遍;解决问题要有重点,同样是有问题的学生,但存在的困难程度有不同,同样是一堆生词,但学生生疏的程度有不同,哪个地方该多花时间,哪个地方该少花时间,要有区别;解决问题要抓关键,要能够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如利用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即可以解决学生的问题,又可以防止学生出错。

三、找出规律,运用规律

知识里面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抓住这些规律就很容易学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总结这些规律,并把这些规律呈现给学生,让他们牢牢掌握。

教师每教一个知识点都要想,其中的规律是什么?学生遇到一个问题,出现了一处错误,也要想一下是否有什么规律可以让学生掌握。找不到或者总结不出规律,学生很可能就掌握不好。因此发现总结规律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总结了规律,必须让学生掌握这个规律,如何才能让学生牢固掌握规律,这又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为了让学生对规律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让学生了解规律的来龙去脉,不要将规律直接告诉学生,而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发现去总结;

二、将规律性的东西,通过准确的文字描述出来,醒目地板书出来,要求学生自己用笔记录下来,或者反复读几遍,熟记下来,把规律性的东西编成顺口溜,或者形象生动的图画让学生容易牢记;

三、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并且反复实践;

11.寒亭区:当前农村文物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篇十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铿锵有力的庄严宣示,会场内外引起了热议,也成为新一轮环保建设的起点。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地区产生了大量生产、生活废弃物。废弃物被人们随意堆放或丢弃,加之农村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自我省“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开展以来,农村环境有所改善。结合我市绿色兴市及乡镇工作实际,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强化农村环境保护,逐步实现农村生态文明,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环境意识。农村环境一旦受污染,最终受害者是农民自己。要想恢复受污染的环境,其成本远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取得的利润高。且环境往往具有不可修复性,一旦受到污染不仅危害当代,还会殃及子孙后代。因此,要大力提高农民环境意识。自2012年“新三万活动”开展以来,我镇在广大农村深入宣传,通过入户走访、创办宣传栏、设立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农民宣传环境法律、法规,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以及污染防治的方法和措施。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农民的公共意识和文明修养,使其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进而增强了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建设,选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领头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从根本上讲是公共事务,理应由农村基层社会组织负责。基层社会组织的领导能力、政策水平及带头作用是做好农村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保障。要选配有能力、懂政策,能真心为群众谋利益的基层领导组织,其中主要是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和村委会,最重要的是选配好主要负责人。加大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将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知识作为重点培训内容,从而提高村干部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

三、减轻农村工业污染,实现废物减量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禁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快推动农村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等示范工程。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生态县创建为载体,深化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有序推进农村环境保护。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源治理。按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居住比较分散、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分散处理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人口比较集中、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进集中处理。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有环境保护的内容,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和污水防治设施。采取“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方式,对偏远、不具备条件的乡镇的生活垃圾采取无害化处理方式,下大力气提高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同时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五、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延伸产业链。对己建成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统筹规划、分期分批进行治理;引导规模小的畜禽养殖企业走污水与粪便混合—沼气池—沼液—农作物的治理路子,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走干湿分离的治理路子,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尿液沼气化治理后还田。这样既保持了肥料使用简便、肥效快的特点,又减少了化肥对土壤的不利影响,还较彻底地解决了粪便污染环境问题,最大程度地使农业废弃物得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六、打造青山绿水新农村。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开发山地,营造多种经济林,既能增加森林覆盖率、保持水土、美化环境,还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加强塘堰、小河流整治,杜绝污染。在公路、河堤沿线设置绿化带,在农村房前屋后种植花木,打造山清水秀的宜居新农村。

【寒亭区:当前农村文物保护工作亟待加强】推荐阅读:

枣庄市山亭区安全生产委员会文件07-10

上一篇:考研政治技巧下一篇:共青团工作手册目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