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19篇)
1.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一
智障学生,也是班级的一份子
--两峪小学 孔令法
在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遇见过不少智障学生。由于我们这儿是偏远的农村,大多数这样孩子的家长没条件、也没能力把孩子送到特殊学校进行教育。然而,这些孩子长大后总是要同正常人打交道的,倒不如早点给他们创造一个正常的环境,锻炼他们的相处能力。但是,一个班级有了智障儿童,那就意味着会给班主任工作和班级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进而对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养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根据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说说我是如何关爱、培养智力有障碍的学生的。
一、确信弱智生也有潜能开发的可能性。
什么样的弱智学生有潜能呢?是不是成绩稍好的学生有潜能,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没有潜能呢?不是的,任何一名学生都有。
我班去年转来了一个同学,叫冯娇娇。对她早有耳闻,听说在长垭读一年级的时候,不会上厕所,经常将大小便拉在裤子里。所以她一到我班,我就格外关注她,她能及时上厕所了。我暗暗在想,她总是比在一年级的时候强了些。过了两个多月的时候,偶然在课间听她喊她同桌叫“姐姐”,喊她前面的同学叫“哥哥”。我觉得很奇快,就问:“你姐姐叫什么名字?”“叫周凤娇”“你哥哥呢?”“叫陶成”。虽然吐字不清晰,不熟悉班级的人听不出说的是什么。我又指着她附近的同学,问他们叫什么名字?她差不多能说出二十多个人的名字。我很惊喜,她并不是传说中的那样弱智,她也有她的思维和记忆能力。她并不是一块不可雕刻的朽木,也没有对她失去信心,而是更多地给予帮助。
二、生活中给予无微不至地关怀,建立信任。
冯娇娇从来没有带零花钱到学校,带到学校的都是他爸爸在家里准备的零食。去年开学的时候,天气依然很炎热,我发现她的座位下面经常掉一些馒头的渣滓,在星期三的晚上,我实在忍不住,在她抽屉一看,还有三个馒头已经霉变了。于是,我指着霉变的馒头问,这样的还能吃吗?她答非所问:
我爸爸给我的。我很严肃的告诉她,长霉的不能吃,吃了肚子疼。从她手中费劲的夺走了馒头,让学生扔了。经过几个星期,我发现,不仅是霉变的馒头,还有其它变质的水果,她也学会扔了。在寝室,她也有一位保姆,六年级的朱丽。冯娇娇在开学的一段时间里,从来没有叠被子,洗脸,梳头。每天手、脸都是黑乎乎的,头发也是乱蓬蓬的。于是,我在她们寝室安排了一位很负责的大姐姐,每天帮她叠被子,监督她洗脸,帮她梳头。去年冬天的一节早自习,我发现她在座位上不停的穿衣服,我走过去一看,她把棉袄穿倒过来了,所以怎么也穿不上。我让她脱了,重新帮她穿好。还有一次,在饭堂,轮到她打饭了,她却不停的拽饭卡的绳子,我过去一看,绳子卡在拉链里,没办法,只好帮她剪断了,重新换了条新带子。
有一天放学的时候,我在教室门口等着锁门。她从我面前走过的时候,学着少先队员的样子,向我敬礼说:“老师,再见”,虽然是含糊不清的话语,但是,我觉得所有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她也感觉到了我是关心爱护她的。她开始相信老师,主动和老师交流了。
三、学会适时适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开发、培养学生的潜能。如果在潜能火花跳动的一刹那不采用恰当的方法,那么一切都只会徒劳无功。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特征以及弱智儿童所特有的注意力、思维和感情进行教学。开学时,冯娇娇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抢其他同学的红领巾。她也许是觉得好玩,我觉得这是个教育她的好机会。我告诉她,只有在学校遵守学校纪律,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的同学,才能够戴红领巾。如果,你做到了,老师也给你红领巾戴。果然,她不在抢别人的红领巾了。我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给她戴了一条红领巾。并要求她说:谢谢!后来,她红领巾丢了,我再给她的时候,她能主动的说谢谢了。在我们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她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可惜的是,在半年的时间里,她只学会了“五”的口诀,每次教师抽查口诀的时候,她的小手就举的老高老高的。我知道,她能背这5句口诀,却不会用,不知道什么含义。每次都会点她的名,书上也会给她画几个小红旗。她在背的时候,由于吐字不清晰,加上也背错,学生在下面笑。教师不停的使眼色,让学生不要笑。只要她完整的背出来,就让学生使劲的鼓掌。这样不但使学生开发了智力,而且得到身心的愉悦,学生的想象、思维、记忆、表象等都得到了发展。自尊心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四、以学生能生存为目标,培养弱智学生的能力
如果学生确实智力有障碍,我们还要求她和其他学生一样学好语文数学,这样的目标永远不能实现,而且也会打击学生到校的积极性。开学初,我定了一个目标给她:会写自己的名字,会数0——100的数字,会认识钱。通过半年老师的教,同学的帮,她确实不能完成任务。我认识到目标太高了。于是更改为:知道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和自己相关的数字(电话号码,饭卡的卡号)。从此以后,每个星期到校,见到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询问:叫什么名字?父亲叫什么?住在什么地方?卡号是多少?到目前为止,她已经记住自己的卡号2492,父亲叫“祖献”,住在长垭村。
严格要求,采取各种手段,促使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三字经中有一句:“教不严,师之惰”。凡是行为习惯不好的,一律严加斥责。有次,她在跑的上随地小便,学生告诉我后,我立即将她“拽”到办公室,大声的训斥她,在学校不能随地大小便。讲理由她也不明白,就只好向她灌输:这样做不对。还有一次,她从茶水桶接出开水,倒入其他同学的脖子里;有时,偷偷拿别人的零食吃,等等。这些坏习惯一旦出现,我从来没有认为她是弱智学生,应该宽恕,而是苦口婆心,一遍又一遍的告诉她:这样做不对!下次一定不能这样做!
教师对学生充满信心,这对学生来说无比重要。尤其对于我们所教的弱智学生来讲,他们同样有自尊心,同样希望被家长、老师、社会认同。但由于先天不足,他们的自尊心也几乎被磨灭了。家人、同学、朋友不信任他们。可是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敞开宽广的胸怀来接纳这些情感脆弱的孩子。让他们在我们的怀抱中重新找到自尊、找回自信,融入到班集体中来。
2.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二
一、建立信得过的班委, 激发班 干部工作热情
班委是核心, 也是班级常规管理和开展各种活动的骨干。每学期开始, 我都要在班内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民主选举新班委, 班干部不实行终身制, 每月进行一次民意测验, 决定班委的去留, 有时还根据学生的意见进行合理调换。这样做能增强干部同学的责任心和学生的自我监督意识。为了使班干部做到愿管、乐 管, 我着重向他们讲清“两个价值”, 即人生价值和实践价值, 使他们懂得“三个道理”:第一, 当干部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实践出真知, 工作长才干;第二, 当干部是促进自己努力学习的一种动力;第三, 当干部能培养可贵的参与意识。
二、实行干部值日讲评制, 培养 学生的组织能力
我在担任班主任时, 实行班干部轮流值日讲评制。开学时, 由全班学生投票选举班委会。实行干部轮流值日制, 值日的干部对当天学生的到校、佩戴红领巾、卫生等情况做记录。每周五有值日干部逐一讲评, 然后征求同学们的意见, 达到弘扬正气、改正错误的目的。与此同时, 我还定期召开干部会, 听取班干部的意见, 并要他们以身作则, 在同学中演好角色, 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做好表率。在班上开创干部管理学生, 学生之间互相监督的新型管理模式, 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行活动全员参与, 培养学 生的集体荣誉感
能否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主要取决于班主任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成为集体的主人。这就要求班主任让学生自主组织和开展各项活动, 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全面锻炼, 提高整体素质, 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2013年秋天学校召开运动会, 我班挑选了十二名运动员。在前一天放学时, 我对同学们说:“明天运动会不光是几个运动员的事, 需大家齐心协力去奋斗拼搏, 你们看怎样?”顿时, 教室里一片沸腾。人人出主意, 个个想办法, 他们自发组织服务队、拉拉队、报道组等。第二天早晨, 很多同学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来饮料, 点心等, 把讲台堆得满满的。经过同学的鼓励, 运动员的拼搏, 我班在这次运动会上夺得十个单项冠军, 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一片赞扬声中, 全班学生都充满了自豪感。
四、定期评比榜样, 形成良性竞争
我在活动中组织学生远学英雄, 近学榜样, 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我利用班会开展一月一评比, 评比班上各有特色的典型, 树立榜样。用学生的闪光点、鲜活的事例引导教育全班学生, 使班级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五、成立班级互助小组
3.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三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有效教学中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学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智障学生的智力得不到启迪,某些能力得不到补偿。特别是智障学生生存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和提高,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智障学生学得很吃力、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智力启迪、能力培养,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有效教学中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其次是明确学习目标和所学的内容,教师要逐步引导智障学生知道自己学到什么,才会主动参与;最后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智障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反复、演示、实践操作等。如果教师在讲解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教学。
由此可见,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何谓“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具体说,有效教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一切为了学生的生存和发展。首先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极力培养智障学生生存能力的概念。智障学生学会生存,将来融入社会大潮,首先必须尽量做到自食其力。自食其力是智障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某一个方面(学点儿知识)或某一个学科(音乐、手工)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提高智残学生生存能力,融入社会的发展上。
2.教学效益要着眼于学生学有所获。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注重教学效益过程与结果的测定与评价。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的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4.教学过程中的创新与反思。为了提高有效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勤于钻研,不断创新,同时还必须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呢?”
二、有效教学的策略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笔者把有效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以此来划分我们在处理每一个阶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解决行为的策略。限于篇幅,这里重点浅述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两种策略。
(一)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的解决行为,也就是通常说的“备课”,“备课”是教师重要的教学行为,更应注重效益。
1.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注重实效性。新课程有新课标,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标要求。传统的备课一是目标不明确,不实在。有些教师备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要么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合实际,不具体;二是目标多注重知识传授与获取,强调教师教学行为的效果和学生行为的效果,这样的备课目标对于学生的发展显然是无效或效益很低。新课标中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
2.针对学生实际,多种形式,注重针对性。传统的备课形式主要是教师独自一人苦思冥想,或照抄参考资料,且必须每个过程、每句话都要在备课课本上写出来。“备课”实际上成了“背课”。这样的备课形式与课改促进教师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之宗旨是相悖的,只能使教师吃力不讨好。新的备课形式主体是内容多样,灵活多样的,要因课程内容、教师能力水平的不同而异,如活动课程,用以场所、器材、学具及活动的组织安排等准备为备课形式,动手操作课应着重花功夫做好操作的物质准备,分组安排,引导训练步骤等。
3.针对学生实际,勤于钻研,注重科学性。长期以来,我们把教学研究重点放在“课程教学及其评价上”,而对备课的研究则相对忽视。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我们花气力研究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我们认为备课研究应比教学研究更为重要,要列出专题进行研究,如“不同类型课备课形式”、“怎样才能备出特色”等,只有这样,一定会探出一条符合“课改”要求的“有效备课”新路。
(二)教学实施策略
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是指教师为实施上述的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一般说来,教师在课堂里发生的行为按功能来分主要有两个方面:管理行为与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是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和确保单位时间的效益;而课堂教学行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的指向目标和内容的,事先可以作好准备的行为,这种行为称为主要教学行为;而另一种行为直接指向具体学生和教学情景,许多时候都是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因而事先很难或根本不可能作好准备,这种行为称之为辅助教学行为。
4.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四
张姝丹
四川省石棉县七一中学
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的培养目标之一。培养学生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生存,自主交际”,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和约束,班级形成了自觉的默契,不仅解放了教师“当爹当妈”的双手,更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他们今后学习乃至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让学生的自主管理目标和班级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任何一个好的班级理应有明确的班级目标、班训、班规等文化底蕴。要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就必须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让学生把自己的管理纳入本班大的奋斗目标中去。实行目标管理,要做到时时、处处、事事都必须有目标。将每次活动的目标张贴在教室公示栏里,督促学生对照执行,形成人人参与管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良好局面。在制订时广开言路,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制订出学校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目标,全体学生认可后得以实施,以保证学生自我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使班级日常各项管理工作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
二、“面向全体”体现学生主体,“轮流上岗”实现全面培养
在班级管理中,笔者认为应当明确规定每一个班干部的具体职责,在管理中建立起一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制度。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在集体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我让每一位学生都担任了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在这种广泛的参与过程中,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
三、以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的能力只有在实行自我管理教育的班级活动中去实践培养和完善。让学生参与组织各项班级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班级活动我放手让学生组织,各个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操作步骤。如,从第一学期开始,就由学生分组轮流出黑板报,一月两期,从组稿、排版,到撰写、绘图都由学生完成,并组织学习、评比,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同时在活动中也教育了自身。
总之,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当好学生的帮手和领路人。要不断总结和反思在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的得与失,及时改善策略和方法,方能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
5.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五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从入学直到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教室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得,思想道德品质的具备,乃至走上社会各方面的定位,都和教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中得出的信息是:教师是他们的引导者和奠基人,尤其是小学阶段,教师怎样管理好学生,引导好学生,挖掘好学生,塑造好学生,都与班级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教中,我和同事们常在一起探讨这一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同时自己又在深深的思索——究竟如何来管好班级?从中摸索了一条管理方法:
1.激励学生学习信心,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这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如果学生没有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无论教师怎样引导和灌输都无异于水中摸月,途劳无功。建立健全班干部队伍,一支生机有活力的班干部队伍,可在全班学生面前彰显其表率作用,又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同时又起到桥梁作用,成为学生和教师沟通的纽带。
2.建立和家长交流沟通平台。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不是学校或课堂的单一任务,家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要把班级管理好,就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就要时时和家长沟通交流,召开至少三次家长会(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听取各方真实想法,扬长避短,群策群力,共同搞好班级管理。月考过后,看到班里的成绩不好时,我很是着急,于是我利用下午一节体育课的时间,邀请了8名学困生的家长,在班中给他们开了小型的家长会,告诉他们在家中如何辅导孩子,孩子现阶段主要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共同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法。从这次考试成绩来看,这次小型家长会的作用还是有的。沟通家长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基础,与家长沟通很有学问,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老师一定要抱着爱孩子,关心孩子的态度与家长沟通,一定要多谈孩子的优点,少说不足,这样便会取得家长对你的信任,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班级工作就能顺利开展,利于班级教学成绩的提高。近年来在社会上流行的新的“读书无用论”很盛行,特别是笔者所在的农村。我曾遇到一个家长,他多次要女儿中途辍学。我问他为什么时?他说:“一个女孩子没有必要读那么多书,成绩又没有在年级的前三名。即使初中毕业后也是到外地打工,不如现在就出去打工。现在读书每年我要供她几千元,如果去打工倒可以补贴家中几千元,一进一出那可就是一万多。”最终经过我给他做的大量工作,还是留在了学校。另外有部分家长的想法是我的孩子成绩不好,叫我们老师不要为难自己的孩子。直接跟我们老师说是来混个毕业证的。今年我们针对这种情况有效的开展了“家长学校”工作,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向家长讲“知识改变命运”的观点,有部分家长的观念有所改变。
3.建立好学生信息袋。信息袋是记录学生成长足迹的真实凭据,信息袋不能单单用好与坏来评定学生,要认真记录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品德的点滴,多找出他们的闪光点。这样做不但可让学生信任老师,同时可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威信,起到一石多鸟之功效。
4.建立班级互助小组。在班级教育中,我把全班分成三个大组,大组又分为几个小组,每组成员又按好差搭配,这样优生可帮助和带动后进生。组与组之间又相互评比,大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班级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同时又陶冶了学生的思想。
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有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静下心来学习,而有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恰恰体现了班级管理是否严谨、有效。为此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本学期,我狠抓学生的习惯养成,比如,孩子们每节课从操场回到教室后,教室里总是闹闹哄哄,静不下来。于是我告诉孩子:“老师这个月重点抓的工作就是铃响刚进教室的纪律,大家都认为这段时间还没有上课,可以松散一会儿,这是不对的,这样不仅使我们班级看起来很乱,更重要的它是一种非常不良的习惯,对我们日后的学习非常不利。”当孩子们明确了道理之后,多数同学会比较配合老师,再从外面走进教室时,先看看老师,而我顺势做观察状,多数听话的孩子坐直坐好,只有少数调皮的孩子会无视你的存在,我便一一点名,让孩子站到前面,让孩子把说话的内容讲给大家听,让大家帮助分析这些话是否该说,此时,孩子往往会不好意思,这也就达到了我的目的。为了让大家明确老师对此事的重视,每天的晨会上我都会总结前一天的情况,对新的一天提出明确的要求,天天如此,渐渐地,孩子们一走进教室后,就坐的一个比一个直,原来一片混乱的状态被这良好的习惯取而代之。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好习惯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班主任老师节节课的抓,每天每天都严,切不能这个好习惯抓三天又急着养成下一个好习惯,这样做根本达不到形成习惯的目的。为了养成好习惯,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允许学生犯错误,还要有一颗把事情做好的执著之心。学生养成的好习惯越多,班级则会越好,班级好了,学习氛围也就营造出来了。一个好的班集体最基本的是要有好的班风,学风,这是给学生创营造一个最基本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作为班级的核心——班主任,更应该随时掌握班级情况,及时扼制一些不良风气的养成与蔓延,记得我刚接9班的时候第一天晚自习刚放
学,我就有意到班级看看学生放学后干什么,没想到我看到几个学生在打牌,而且很投入,同学们看到我来并没有显得很紧张,因为他们还不太熟悉我,我说“你们牌瘾还不小吗?要不要参加综艺频道快乐无敌大PK?”听了这句他们傻了,脸色煞白,然后通红。就这件事我第二天特意开了一节班会课,对同学们进行了思想教育,及时扼制了这件事的升华。
所以说班主任一定要时刻把握学生的动态,利用班会课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成为班会课的主人,让他们积极参与讨论,争辩,总结。而不能以个人滔滔不绝,大发雷霆,大道理一套又一套,白费口舌,收效甚微。另外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班委也是必不可少的,多带学生参加公益活动,集体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不要他们有被孤立的感觉。
二、真正尊重每一名学生
“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聪明的,我们不能单用学习成绩这一把尺子去衡量孩子,要学着去欣赏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的长处,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要用我们激励的语言使优秀的孩子更优秀,中下等的孩子知道进取,对学习有热情,知道去追赶优秀。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成绩才能提高。而对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如果一味的讽刺和挖苦,不仅达不到让孩子爱学习的目的,反而使孩子的自信心大打折扣,认为我不行,也学不会,进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我们要学会挖掘孩子的潜质用激励取代训斥,蹲下身子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必须全身心投入自己的情感。教师要以真挚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真情,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用爱去感染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全身心地投入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真诚地爱护学生。所以,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用全身心的爱护关心学生,学生就能从自己亲身感受到的爱护和关怀中,学会如何去关心别人,如何为他人着想。从而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为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创造了条件。
从以下面加强班中的学困生的管理,提高学生成绩。
一、分开层次布置作业
这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要他们再去搜集资料、做一些需要动脑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是相当吃力的。于是我就紧抓他们的基础知识,字、词、句的问题放在首位。他们的作业主要就是抄写和听写,字、词、句这部分基础知识过关了,然后再来辅导其它内容。
三、和孩子多交流,取得孩子的信任
在平时的课间时间,我总是会叫这部分同学来帮我做一些班内的小事,如捡个废纸、擦擦黑板、发个作业,然后和他们说几句话,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还能为班中的同学服务。上课时,一些组词、说话方面的简单问题,我也会留给这部分学生来回答,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只要学生学好了,就是我们当老师的最大的欣慰!在我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这部分学生的成绩有了不同层次提高。我特别坚信,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一定会继续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从而使班级整体成绩有所提高。
第三,对后进生应给予重视
因为这是一个分散在班中且人数不少的人群,他们不但影响整个班级的总体分数,而且容易纪律涣散,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提高后进生的成绩很有必要。
1、要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首先要认认真真地了解他们。学生来到学校读书,都想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个别学生学习成绩上不去,一般说来,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并且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实践证明,只要是老师真正做到了了解学生,那么所做的转化工作就一定会目标、措施和手段科学得当,就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是最需要老师帮助的。可是,在实践中这些学生却往往被老师和同学们疏远和冷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我们对他们由于不够了解所导致的不能相信。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要充分相信学生,鼓励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克服自卑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克服和破除自己“天生就很笨”的思想,告诉他们人的先天素质并不是相差太大的,关键在于后天的努力。
2、一些后进生,由于长期得不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在学习上长时间处于落后状态,以至于越落越远。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老师有针对性地予以及时的辅导。首先,要辅导后进生学会自己看书。通过独立地读书,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逐步做到独立解决一定数量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其次,要辅导后进生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再次,要多给后进生吃点“小灶”。在课堂上,不要怕耽误事,多提问、多让他们演示,尽量为他们创造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以便从中发现问题,并在课后进行必要的辅导。
相信,只要我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教学成绩一定会提高。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老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那就不可能学生的整体成绩不提高了。我为了使学科教学更生动一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课堂上趣味性要强一些,如我在数学课上讲数学史、做数学游戏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三、利用英雄、名人的求学事迹来教育学生。我在2012年9月开展了一个活动:学习神7航天员的事迹。特别是我讲到航天英雄刘伯明的中考英语曾得零分,我给学生一起学习了他的事迹。原来,刘伯明初中就读的农村学校,当时英语课只开半年,没有正规的英语老师,所有学生在中考时都被英语拉了分。但即使是在一门没有分的情况下,刘伯明也考入了县里的一中。刘伯明进入高中后在英语学习上格外下功夫。父亲刘志生说:“他连走道、干活时,都在背单词。” 到了高三,刘伯明的英语已从弱项变成强项。即使是现在,在航天员队伍中,刘伯明的英语也是最出色的。学生很受感动,纷纷说:“我们现在的基础要比刘伯明好的多,另外我们之所以各课成绩不理想还是自己不够努力。今后我们要向刘伯明学习,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还要发掘学生的力量,让他们一帮一的结对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疑问,有一部分学生可能找到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当然也有些胆小的学生不敢找老师。如果学生结对子就可以随时询问同伴,得到同伴的帮助,这样也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我在结对子是一般采用的优势互补的原则。我将理科较好的学生与文科较好的学生结对子,这样两人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五、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心骨”,科任教师齐心协力。课任教师的配合和支持很重要,要不然很不好搞。班级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没有课任教师的支持是不行的。所以要和科任教师多沟通、交流。争取他们的支持。我班的几个科任教师和我合作的很愉快,英语老师利用晚自习前的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数学坚持每天一题,化学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找习题出错的学生给他们纠错等。
六、教师要提高个人的人格魅力。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不良习惯,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我记得自己读初一时的一个数学老师是外地的人,一口方言。另外这个老师有个很不好的毛病,喜欢上课抽烟。他的烟瘾特别大,三十岁出点头,牙齿都熏黑了。我不喜欢这个老师,本来我的数学基础很好,但由于不喜欢这个老师导致我对数学课也不上心了,成绩也是直线下滑。
6.智障学生档案的建立 篇六
这是我给自己班上的智障儿童建立的一个专门档案,记录他的言语行为,并制定一份特殊的教育方案。我认为教育特殊孩子应做到:提供学习的机会;避免过度保护或过度要求;逐步渐进、坚持忍耐、具体明确;不打不骂、不恐吓、多鼓励。
一、信心——对自己有信心,愿意、能够接受、教化这群特殊的小弟兄。也对这群小弟兄加以肯定——天生我才必有用;若善尽教养之道,则天无枉生之才。
二、共识——这群弱势者,也是我们当中的一员,与我们有同等的人权。他们绝对有接受教育、训练的权利,他们也应有权参与工作,他们同样拥有人性尊严。
三、内涵——教学训练内容应该丰富、有内涵,并适合于个案的需要。故自己应先习有相当的知识、技能、技术、技巧,针对个案的需要,教导之。有内涵的教学同样受智障者肯定,反之没有内涵的教学是不被智障者尊重的。
四、方法——特殊教育工作,遇到的困难,一定比一般的教育要多,困难若是找对方法,困难即解除,特殊教育尤其注意方法。
五、无教不会的原则——教学、训练的内容,难易度要适合个案,并与其要相近。太难的没有办法接受,太容易则浪费时间,又不能引起学习的动机。
六、活泼、有力、运用教具、辅具——因为教学的对象系比较不会自动学习及创作思考者,教学要强而有力的引导。
七、启发学习动机——智障者由于智慧关系,本身缺乏远虑及计划。适切适时的引起学习动机是帮助其学习的关键。
八、有目标、有程序、按步就班的教习——以个案的程度拟定长程、中程、短程教习目标,时常修正教习方法、技巧。目标是在让个案学习得最多,最有有绩效。
九、正常化的原则——不把智障者当异类来界定他们,经教习后也是正常的人,故教习时,用字遣词要正确、正常化,不宜引用不正确的幼稚教习,如狗狗、糖糖、车车等。重复的用词反而困扰他们。虽然智障碍者有某些障碍,但教育、训练的目标还是指向正常的生活原则,不要以为他们不正常就以怜悯心可怜他们。反而要正面积极的教育训练他们,让他们能分享人性尊严。不把他们奉为喜憨儿就百般的呵护、乱宠他们,也不因为他们是阿达,就排斥、放弃他们,应以正常他的教育、训练、辅导之。
十、积极的教育——教习要有丰富正确的内容,应该做充份的准备,切忌无病呻吟、炒冷饭。
十一、避免以自己情绪的起浮而工作——教习智慧障碍者应本着正常的心并以承接天职之重任教习之。
十二、避免发脾气的时候处罚学生——学生有犯错,应该处罚时,不要因为他们是智障,就一昧的可怜他们,教习他们能分辨好坏、善恶,但要处罚前应让他们清楚的知道错在什么地方,要如何修正。
十三、投资时间才能节省时间,多花点时间增进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有丰富的内涵给予,提高教习品质。
7.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七
一、涂色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美工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能依照样本进行涂色。学生第一次学习绘画技巧是从涂色开始的,运用正确的方法动手涂色,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观察和肢体协调能力。
第一步,通过儿歌和示范手把手教学生学习绘画姿势。在教授绘画姿势时,我先做了示范,同时讲解绘画姿势的要点:头要正,背要直,胸部离桌要一拳。眼高画纸一尺远,才能画出好图画。然后辅助学生练习绘画姿势。
第二步,边示范边讲解握笔姿势:“使用铅笔画图画,拇指中指握住它。指离笔尖一寸远,眼不近视又好画。”“蜡笔质松易折断,握笔需要靠笔端。涂色用力要均匀,涂出色彩才好看。”手把手,一遍又一遍地辅助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握笔,并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位置及体验手指使用的力度。
第三步,进行平涂练习。当中笔者安排了三项平涂方法的练习。例如,在长方形里练习横线平涂;在三角形里练习竖线平涂;在苹果图形内练习斜线平涂。学生虽然学会了绘画姿势和握笔姿势,但是假如只是重复地练习姿势,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这样,让学生运用不同的平涂方法在不同的图案里用不同颜色的蜡笔涂色,增加了涂色的兴趣。同时,在辅助学生进行平涂练习的同时也要提醒他将图案涂得均匀、饱满而且不超出线外。
经过日复一日的练习,学生的涂色能力提高了许多,从最开始的围绕局部涂色甚至常常将画纸弄破到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地较为均匀地将一个图案涂满颜色了。同时,肢体协调能力和手指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二、绘画
智障学生的绘画基础差异很大,在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详细了解后,笔者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绘画练习。在绘画里,画线是基础。学生学会涂色了以后,已经掌握了握笔的方法,对于画线也有一些基础。笔者采用了下面的训练步骤教学生画线:
第一步,给学生定好两个点,然后请学生把点连起来,连好后,引导学生认识竖线、横线、斜线。
第二步,让学生在点线里连各种线:直线、折线、锯齿线、波浪线、螺旋线等。
第三步,描画。在图案中连线,图案由简单到复杂。
经过了连点、描画线段、描画图形几个步骤的训练,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了提高,手的灵活性也得到了锻炼,绘画技能也有所提高。运用小步子、多循环、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对画画有了更大的兴趣,增进了学习信心,提高了绘画能力。
三、泥工
苏姆霍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泥工活动在小学美工教学中,对培养学生技能技巧、提高素质,开发智力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加强泥工教学,并同时使之与绘画相结合,从而逐步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全面发展。
泥工是以粘土(黄泥、白泥、橡皮泥、面团等)为主要原料,用手和一些简单的工具捏塑成各种物体、动物、人物形象等。在泥工活动中,学习泥工的技能主要是搓条、团圆、压扁、粘合等。
在训练中,分成以下几个步骤:(1)让学生自由随意地捏橡皮泥。每个孩子都对橡皮泥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没经过教师指导前,有的学生会自己将橡皮泥分的很碎的泥,然后凭借经验给他们命名:豆子、苹果、香蕉等,虽然从外形看来一点都不像,但是学生们还是玩的很开心。(2)在捏塑简单的泥工作品中学习基本泥工技巧。①筷子(搓条)将适量的橡皮泥置于双手掌心,通过双手摩擦,将橡皮泥搓成长条,用同样的方法再搓一个长度相同的长条,就成一双筷子了。②汤圆(搓圆)将适量的泥放在右手掌心,左手逆时针搓,直至搓成圆。在搓圆的技能掌握后,加入新的学习内容———制作冰糖葫芦,将做好的圆串进小棒里。刚开始时,学生们很容易将圆捏变形,或者串偏了许多,需要耐心地指导与示范:一手小心翼翼地拿着圆,一手轻轻地将小棒对准圆的中间。③水饺(压扁、粘合)将搓好的圆放在桌面,利用工具将圆压扁成水饺皮,在水饺皮的中间放入几颗豆子,将水饺皮粘合起来。
在泥工活动中,不仅仅制作出了一些渗透其个性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实践,将学到的知识得到自由广泛的运用,训练了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极大个性化发挥,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创造,拓宽了视野。
四、剪纸
剪纸对开发学生的右脑,锻炼手眼协调及小肌肉精细动作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作用,智障儿童的手眼协调、精细动作、大动作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其手眼不协调常常表现为:他们盯着要剪的线条,剪刀却剪到了线条的旁边。该剪的地方未剪到或该停剪刀的地方剪过头等等。还有的学生手指活动显得生硬不灵活。而剪纸活动恰恰是对手眼协调性、手部精细动作要求较高的活动。学生在运用剪刀沿着画好的粗细不等、大小不一的轮廓剪纸的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手眼协调,不断调整剪刀的运行方向及力度,才能灵活地剪出物体形象,不知不觉中训练和发展了自身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此,笔者将练习学生的剪纸活动分成了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使用剪刀的方法练习。将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穿进圈内,练习剪刀的开合动作。
第二步,胡乱剪。刚开始时,学生有点力不从心:手指不灵活,剪刀拿不稳、力气使不上,剪刀的角度不对剪不下去。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正确使用剪刀的姿势,练习手眼协调,让他在一张纸上胡乱剪。
第三步,剪直线。学生的手不够灵活,拿剪刀的时候手指力度小,剪刀打开的口子较小。在剪的过程中常常偏离直线。这时,需要教师的耐心示范和指导。一手捏紧纸张,直线的一头正对着胸前,另一手拿稳剪刀,用剪刀的尖部一点一点地剪。
第四步,剪长方形、正方形。学会剪直线以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本功,可以试着让他剪一些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品了,如电视机、空调等。此时,学生的手腕已经有些灵活了。
第五步,剪弧线。如:圆、鸡蛋、橙子、月亮等。
剪纸活动使智障儿童的手部小肌肉得到锻炼,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而手部动作的训练又能对脑细胞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完善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从而使思维活动的水平愈来愈高,有助于智力的发展。
五、折纸
折纸可以使孩子认识几何形体和辨别纸的方位(边、角、中心、上下、左右、反正)。折纸活动是一项比较细致地美工活动,在活动中需要孩子较长时间的观察、较细致地手工作业,较好的注意力的转移能力。孩子通过折纸活动可提高对物体的理解能力,灵活了手指的动作,训练了记忆力。
但是,折纸在培智美工教学过程中是个难点,很多学生看完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后仍然很难顺利地完成折纸活动,比如,最基本的技巧,对边折时对不准,常常折不到位,对角折时两个角无法重叠在一起。针对对折的技巧,设计了两个步骤:①准备一张画了中线的正方形纸,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中间的线叫做中线,将画了中线的一面朝下,将和中线平行的正方形一边朝另一边折,中线即为折痕,这时正方形和中线平行的两条边也对齐了,将纸抚平。折完后引导他观察,两条边是不是重叠在一起。②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角折。
学生掌握一种新的折纸基本技能(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四角向心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等)往往需要经过许许多多的练习,在这样的练习下,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性得到了很好地锻炼。
在美工教学中,通过上述训练,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与训练,就有可能使智障程度减轻,促进智力发展,智力障碍儿童的精细动作也会有很大提高,这对他们日常生活,提高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扩大他们的社会交往,更好地去适应社会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方俊明.特殊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八
关键词:自信心;赏识;比赛;互助协作
智障学生由于大脑器官生长发育的不健全、生长环境的封闭和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遭受一定的歧视,从而导致他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产生种种缺陷和障碍。其中主要表现为自卑感和缺少自信心,导致了他们在面对新鲜事物时,经常是羞于尝试,即使被要求勉强做了,也会表现出缺乏取得成功的自信,从而使尝试行动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失败。自信心是人们做事的助化剂,能充分激发调动人的潜能,因此培养智障学生的自信心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来改善智障学生的不良心理,培养自信心呢?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实践,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方法,在这里简单归纳总结如下:
一、“赏识教育”法
所谓“赏识教育”也可以理解为要看得起学生,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身的肯定,是充满理解和爱心的教育。赏识学生,是教师应具有的最基本素质和应尽的义务。
1.让智障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教师的关心
体育教学活动中以小班制为主进行教学练习,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情感距离,更有利于彼此间沟通交流。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注意他们的活动情况,感受他们的心理变化。通过语言或行动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产生存在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如在学生练习不当时,予以提醒纠正,当学生取得进步成功时,给予鼓励表扬。特别是在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应发自内心地进行赞扬,如“你真不错、你跑得真快、你比上次做得更好了”等等,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慢慢克服自卑心理逐渐树立自信心,遇事勇于独立去面对。
2.让智障学生在体育教学的挑战中认识自我
简单的练习学生可以容易达到,能满足一定的成功感,但如果长期这样练习,学生的成功感会逐渐下降,产生倦怠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智障学生,根据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目标要求,让孩子不断地自我挑战新的目标,每一次成功的挑战,学生都会获得成功的感受,在不断战胜挑战的过程中逐步克服消极心理,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渐渐产生信心,逐步形成肯定自我,相信自我的信念。
3.让智障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有主动探索的机会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立性和创造性。如教师带学生到跑道上后说:“同学们,我们以前跑步都是向前跑,比谁跑得快,今天大家想一想,我们除了快速向前跑还能怎么跑呢?”这时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提示举例,如“侧身跑、大步跑”。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渐拓展思维想出各种跑的方法,学生在一次次感受自己想到的练习方法所带来的喜悦,对自己的能力不断得到认识,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二、活动比赛法
智障学生由于自身生理情况和外界环境影响,一般不善于和人交流;同时由于智力因素影响,他们也不太会玩,对于游戏技巧的掌握远逊于同龄孩子。所以,他们不善于或是不被同龄的小朋友接受在一起玩,长此以往,会逐渐让他们觉得被孤立而缺乏自信。学生在学校里会有各种体育活动,时间长了,学生会习以为常,智障学生同样如此。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训练智障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并适当加入竞争,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信以及学习动力。如果在这些体育活动中加入一定的比赛因素,活动的效果将会大大的不同。比赛的紧张刺激和竞争性,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练习中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在比赛中感受成功胜利的喜悦,逐步建立自信心。例如,在上课初始排队时,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比一下哪个小组排得最快最整齐。又如让学生扮成不同颜色的小兔子进行接力跳远比赛,看哪一组颜色的小兔子最后跳得远,对比赛胜利的同学加以表扬并给予小奖品,對比赛失利的同学同样也给一些小奖品,并鼓励他们下次努力争取胜利。
一次次小小的比赛,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在紧张而又不失快乐的比赛过程中,还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进取心。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的快乐和进步,让我们充分体会到学生的真实感受。当学生能获得愉快喜悦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也就适应了智障学生的发展。
三、互助协作教学法
在智障学生中有能力差异,相对于智力因素低下导致各方面能力很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生活中就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就会大大地挫伤他们的自信心。作为教师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培养能力较好的学生成为小老师,在能力较弱的同学练习遇到困难时,小老师可以协助教师帮助这些同学进行练习。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智障学生身体运动能力和智力水平进行分组,每组中安排一名智力和运动能力较好的学生作为小老师,协助教师指导本组同学练习,对同学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如动作示范、纠正错误等。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智障学生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和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有助于使帮助人的小老师和被帮助的同学同时体会到成就感。小老师在帮助同学时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获得了同学的认可,得到了同学的肯定和友谊;而被帮助的学生通过更好地完成练习,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主要以老师教为主,学生单纯地跟随教师学习练习,教师发现问题时再进行辅导纠正。但教师毕竟只有一名而且精力有限,难免有时候会顾此失彼,不能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特别是一些智力程度较差的学生更牵扯了教师大部分精力要进行单独指导,这样难免会对其他同学有所忽略,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利用互助协作教学法后,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多数同学都可以由小老师帮助完成练习,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巡回指导或是对重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这样,既可以解放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教育练习的主导,提高了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帮助他人和获得练习成功的喜悦过程中不断获得进步,逐步树立自信心。
特教工作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爱。赏识,只要我们真正能够做到用心用赏识的心态和眼光认真看待每一名学生,就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从而鼓励他们,使他们树立自信;比赛,培养了智障学生勇于竞争、积极向上的意识提高了自信心;互助协作,加强了智障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意识,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感情友谊增强了自信心。通过体育活动,培养智障学生的自信心是一个长期的、重要的教育过程。有自信心的支撑,我们的学生才能自强不息、坚韧不拔,高质量地生存下去,有自信心才能激起学生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让他们感受世界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04.
[2]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09.
[3]屠荣生,唐思群,袁振国.师生沟通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7.
[4]季浏,殷恒婵,颜军.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7.
9.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九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学生的品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好班主任工作,不仅要正确认识班主任工作的意义,明确班主任工作的任务,还必须掌握班主任工作的技巧。面对时代的进步和变迁,我认为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感互动。
现在常常听到老师们感慨“如今的学生真难教”,确实新时代的小学生们早熟的快,接受了许多社会信息,甚至形成了不少成人化的思想,因而教师的师道尊严受到了冲击。如果对这些现象采取较强硬的措施,就会引发学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拉大与学生心灵距离,收效甚微。后来总结出进行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流是利器:多在学生需要获得帮助时伸出温暖之手,如班里一位困难生杜灵其同学,有严重的厌学情绪,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无学习积极性,我没有采取直接的体罚方式,而是多花点时间关注督促鼓励他,多与其父母交流他的近况,该生发现老师真诚的关爱他而没有冷落他,出于感激和自尊,成绩很快有了起色。
二、发挥班干部角色作用,人人争当班级小主人。
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通过他们团结和带动其他集体成员,这是形成班集体的关键。班主任应当善于发现,考查和配备班干部,关于使用班干部,发挥班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善于在班务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干部,这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技能的重要构成部分。还要通过班级活动,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为集体服务,即培养了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荣誉感,又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从而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加快班级的整体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掌握协调学校、家庭对学生教育的技能。
10.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十
事实上,现在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的各门学科都具有矫正和补偿学生缺陷的教学功能。每门学科任课老师除了完成传播知识技能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之外,还应该借助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组织,促进智障儿童缺陷的克服及矫正,促进其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智障学生在文化学科和非文化学科方面的每一个进步,也应该是他们在缺陷补偿方面的一个进步。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就美工课程对矫正和补偿智障儿童缺陷所起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智障儿童的心理活动等各方面都比正常儿童迟缓,在思维发展方面尤为落后。所以在教育上,就需要改变正常规律的教学计划,采取特殊的教育措施和方法,才能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在几年的美工课程的教育教学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图案的欣赏是唤起智障儿童学习兴趣的有益方式。
根据智障儿童教育直观性的原则,色彩鲜艳而形象的图案可以唤起智障儿童的兴趣,并进而引起思维活动。但一开始智障儿童的思维活动并不是这样丰富而活跃的。他们往往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平时我注意收集的图案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如:水果、动物、花卉,甚至是自己亲人、朋友的照片,在组 织看图案时用最简单的问题,“这是什么?”,“他是谁?”,学生可以自己回答,也可以由老师告诉他们。慢慢地,他们觉得自己认识这些图案了,就百看不厌了。当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我又问他们“见过没有?”,“在哪里见过?”,“吃过没有?”,“谁给你吃的?”,“这是什么颜色的?”……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愉快地接受了美的熏陶。图案激发了他们的欣赏兴趣,同时他们的语言表达,记忆思维等发面的缺陷也得到了补偿。
二、填色训练是提高智障儿童识别色彩的重要手段。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活动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态度和主动性,就难以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和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教育就不能发挥它应该有的作用,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成效。智障儿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缺乏的恰恰是这种积极态度和主动性,而我发现绝大多数的智障儿童对事物缺乏积极主动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从简单入手,美工课也是如此。在填色的教学中我开始用一组简单的图案,让学生找出两个,甚至两个以上一样的图案,等到他们完成这一教学目标之后,就让他们从一组彩色笔中找出和老师出示的图案的颜色一样的彩色笔,进而要求他们对简单图案进行填色,变得和老师的一样。随着学生的进步,我们的图案也可以越来越复杂,从正方形、三角形到苹果、梨子,从单色图案到多色图案。通过长期的教学,不仅使智障儿童对色彩的识别能力得到了提高,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通过美工的教育教学渗透到图案的认识,数的认识等综合知识的教学。
三、装饰图案和花纹是让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良好举措。
审美对智障儿童来说是一种难以训练和培养的能力,他们各方面都需要老师更多的启发和诱导。在美工教学中,我经常画一些生活用品和服装的平面轮廓图,启发同学们选取自己喜欢的图案和花纹进行装饰,并在学生出现困难时鼓励、启发和引导他们,让他们在自由轻松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对好的装饰品及时的给予表扬,他们都会努力做漂亮的,每个孩子都无拘无束的创造着自己心中的“世界”,感受和体验着生活之美。
四、精细动作训练是协调学生手指机能,开发学生潜能的必要领域。
俗话说,心灵手巧,心灵手巧,可见两者之间的关系之密切。在美工课上,让学生跟着老师捏橡皮泥、折小船、折小鸟、小飞机等都是协调学生手指机能很好的方法。平时,我喜欢让学生用小剪刀剪下自己喜欢的图形,贴到一个事物上,例如让学生先给自己的小花填上漂亮的颜色然后用剪刀剪下来,贴到老师的大树上,还可以让学生任意的剪下一些图案,例如动物、人物、蔬菜、水果等,然后让同学们把自己剪下来的图案与老师的分类贴在一起。这些方法简单实用,通过对学生长期的精细动作的训练,孩子们的潜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五、描摹图案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及强化手指掌控能力的有效途径。
所谓描摹图案就是让学生将一张较为透明的纸放在一幅图案上,让学生蒙着底下的图案画下来。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尽可能的按照下面的图案画,而下面的图案也可以由开始的简单直线 图案逐步发展到复杂一些的曲线图案,并要求学生给他们自己画的图案填上颜色。随着图案越来越复杂,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手对笔的掌控能力也越来越好。
11.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十一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育经验,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班主任为主导”的管理理念,提出学生管理方法:一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开拓多种交流渠道;二是激发学生为班级工作的热情、培养班委工作能力;三是组织特色活动丰富学生德育教育。
一、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开拓沟通渠道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方式包括与学生谈心、观察学生行为以及文字交流。前两种方式最为常用,文字交流相对来说较少使用。小学教育阶段会让学生写日记,初、高中教育阶段写周记,但是在职业教育中,很多人觉得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差,写不出东西。笔者也曾有过考虑,最后选择坚持让学生写周记,并认真给每位学生写评语,这一方法在新生入学初期见效很快。写周记不仅可以让学生总结回顾本周或上周的学习生活情况,还可以让班主任了解学生近期的思想动态,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除周记外,为方便通知班级事务及信息交流,不仅可以建立QQ群及微信群,同时还可以建立家长微信群,做好学生在校信息反馈及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工作。
二、激发学生工作热情,培养班委工作能力
在学习中,提倡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将“老师要我学”转变为“老师,我要学”,可以将这一理念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将“班主任要我当班委”转变为“班主任,我要当班委”,实行班级工作认领制,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机会。
在学期初,将班级工作进行细分,除了常规班委岗位之外,增设班级财物管理员、班级安全信息员等岗位,然后召开“班委认领”专题主题班会,号召同学们认领班委。这种形式将“要我当班委”转变为“我要当班委”,让学生不仅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同时也能提升班委干部的责任心。
完成班委认领工作后的第一要务是培养班委干部的工作能力。具体方法为在学期初开设专题培训班、在学期中全程跟踪指导,即在开学初拟定培训计划,利用开学前两周课余时间组织班委干部进行执行力、责任心、为人处世等工作方法培训以及Word文本编辑、PowerPoint制作等工作工具培训从而更好地带动班级发展。
三、注重分层德育教育,开展特色活动
每位学生的德育水平及认知能力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在班内将德育分层主题进行细分,开出个性化德育菜单。如在低年级阶段以学业规划教育、仪态仪表礼仪教育等为基本内容,针对班级内学生个例特点,对行为习惯较差、不善于与人沟通的学生重点并多次开展语言沟通礼仪、仪表穿着礼仪以及卫生习惯养成等德育教育内容;对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开展更深层次的交往礼仪、商务礼仪教育,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制定符合个性特点的学业规划。
为丰富班级学生生活,多方面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德智体,按照时间可以分为课堂内外和寒暑假时间。课堂内外方面,策划特色活动,例如班级跳绳比赛,分为个人跳以及以寝室为单位的跳大绳比赛,获胜的个人和寝室奖励他们洗发水、纸抽等生活用品;开展以寝室为单位的风采展示,要求学生收集寝室生活剪影,做成视频或者是PowerPoint,分寝室展示。
这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做好寝室卫生,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做好寝室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寒、暑假方面,放假前布置假期作业,例如在期末布置寒暑假作业,为学生设定好PowerPoint框架,要求学生用文字及照片记录寒暑假生活,并在下一学期初主题班会上向同学们展示,主题包括“我家的年夜饭”“我们的年俗”“那年暑假我所走过的地方”等。
以上各项方法的落实开展,都能逐步实现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教育,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用心寻找适合学生个性、符合班级特性的班级管理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其实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工作也能遇见春天。
12.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十二
学生如同树苗一样, 需要教师用爱的甘露去滋润他们。在班级管理和教育过程中, 教师只有真诚地关爱学生, 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促使他们乐观向上, 奋发进取, 培养出自尊、自信、积极豁达的性格和不惧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如果教师冷落学生, 甚至讽刺挖苦学生, 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和自卑感, 甚至产生怨恨心理和逆反心理。
为了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首先教师必须给予学生雨露般的关爱,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 或故露破绽, 或启发引导, 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在没有束缚和压力的情况下敢说、多说, 善于思考。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 要因势利导, 让学生个性的火花喷发。对于有特殊兴趣和潜能的学生, 教师要积极为他们开辟创造性的学习途径, 多为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比如说, 从实际出发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又有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
第三,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人的性格也是这样。学生的个性发展离不开尊重的养分, 班级管理中, 对有“棱角”的学生, 我们教师要见“怪”不“怪”, 要主动地亲近他们, 充分了解和尊重他们的个性。否则, 他们就会感到委屈, 并采取不听话、固执、粗鲁或孤僻、消极等形式进行反抗。教师应注意学生独立意向的发展, 尊重他们的要求, 平等相处, 考虑他们的愿望与兴趣,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
第四, 教师要关注学生, 让学生在受重视中张扬个性。关注会使学生感到自己很受重视, 因此产生展现自我的强烈欲望;关注是让学生张扬个性的催化剂。教育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种耐心的期待, 要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 在进步中充满自信, 从而不断向前发展。
第五,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让学生的个性在集体中互耀。学生的性格需要在集体中相互吸收彼此的优点, 在集体中互相烘托, 将个性互耀。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鼓励学生在与人相处中做到礼貌、大方、真诚, 与同学和睦相处, 使学生养成团结互助、奋发向上、守纪律、有礼貌, 具有集体主义观念的良好个性品质。
13.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十三
每到学期结束,评选三好学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常规工作。且不说目前社会上对所谓“三好学生”的种种争议,即使是班主任自己,在对待这项工作中也存在着随意、主观的问题。不管怎样,这项工作还是每学期在进行着。仅从“三好学生”的字面意义来理解,能当此荣誉的一定是班级里综合素质最好的一批同学。在新的评选名目没有出现之前,“三好学生”还是目前学生在学校里能获得的最高荣誉。我们不必苛求“三好”中的“三”到底指哪三方面(按传统的标准,为学习好、身体好、工作好。但我以为“三好”中的“三”是否可以按照古汉语中的虚数理解?也就是“多”的意思),或者说还要像某些学校搞改革变成“五好”、“五优”等名目,我觉得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我们的评选结果是否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任何标准——即使做得很细——也不能涵盖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只能是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大的框架下尽量做到公正、全面。
我对三好学生的评选工作是比较重视的,这里的重视,是指评选需要尽量严密、科学、客观、公正,不凭主观印象。无论是班主任自定,还是搞假民主的投票海选,都是主观印象、直觉占主导地位,还掺杂了一些人际关系学,这些都将损害评选的公正公平,所以这些做法都被我弃用。准确地说,在我们班,“三好学生”不是评选出来的——既不“评”,也不“选”,“三好学生”的名单是自动生成的,这样做虽然不能说是完美的,但至少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主观随意,在目前情况下,这是我能采用的最科学的方法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供广大班主任参考、评议。
我们班三好学生的确定有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不是在期末才做的,而是分散在平的,就是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电子表格档案,详细记载了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活动中的表现,在我的日志《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二十四)评选先进不用愁》一文中对学生档案的建立有过具体描述,在那篇文章中我说过:
“评选先进既不要班主任搞一言堂,也不要全班搞海选,而是要用制度产生先进。用制度自然生成先进,这样最公平,用事实说话,谁都不会有意见。如果想在班级里一碗水端平,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营造一种民主和公平竞赛的环境,就需要有一套保障机制,平时注意收集、保留学生的各类信息,到时候拿出来公示,大家都会心服口服,这就是建立学生档案的好处。现在有了电脑,建立学生档案就更方便了。我的学生档案,采用电子表格的形式保存,便于编辑、修改、增减内容,十分方便,特别是一些刚性的指标,及时记录、更新,到评选的时候就派上了大用场。”
这篇文章发出来后,有不少老师表示认可,也有的老师说这也是他通常采用的做法,但也有老师心存疑虑,认为这样做很繁琐,而且学生并不是很在乎,他也曾经这样试过,但还最后还是不了了之。我回复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我相信操作得当一定会发挥它的效果。我的原则是以记录事件为主,量化为辅。目的是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和别人都干了些什么事,在评比时避免盲目性,即使集中到某几个人身上那也是正常的,因为做得好,别人无话可说。(班主任工作)虽然评出来的优秀可能差别不大,但从本质上说,一个是老师指定的,一个是自然生成的,意义完全不同。”我当时就对这位博友表示,到了一定时候我会给大家一个小结的,现在,学期结束了,我想还是把我做的这项工作具体介绍一下如何操作的吧。
首先,为学生在学校内的各种表现赋分,综合考虑学习、工作和活动所占的权重,我们最终确定学习成绩、身体素质及体育比赛、班级活动、关心集体等方面总分500分,学习成绩占40%,体育占20%,除学习和身体以外的综合表现40%,分述如下:
学习成绩,权重40%,共200分。以期中、期末两次重大考试年级名次相加得到一个数值,第一名为满分200分,用200减去第二名的数值得到第二名的得分,以此类推。比如,我们班的第一名张欣竹同学期中期末都是年级第一名,她就得到了200分。第二名的数值是15(期中考试第7名,期末考试第8名),他的学习分值就是187(第一名的数值2,价值200分,第二名的数值是15,价值187)。这样,就会出现负分,但这不影响最终评选结果,因为我们最终是把分数从高到低排列的,而且成绩只是一项,就算拿满了不过200分,而还有300分是非成绩类的,学习成绩稍微欠缺一点可以用其他分数弥补。我们之所以选择两次“年级名次”作为成绩判别的依据,一是为了从整个学期的角度考察同学们的学习状况,不以“一考定终生”。每个人都有两次机会,只有每次力争上游才能获得比较好的分数,反过来说如果有一次考不好,第二次加油进步也可以弥补,第一次考好了,就骄傲放松,导致退步,也将影响到总分;二是考虑到用学科的具体分值操作比较麻烦,也不是很客观公正,用“年级名次”,也就是某一个同学在这个年级中的相对位置显得较为合理一点。
体育方面,权重20%,共100分。如果体育成绩及格达标,即获得30分的基本分(这项全班同学都得到了,因为他们的体育都合格了),参加体育比赛分值70分,只要报名参加了,无论能否得到名次,即得到10分,获得了名次,根据名次高低有10—60分的加分,有两个同学得到了满分,他们报名满两项,得到了第一名,体育成绩也达标。其余同学以此类推。体育不合格者一票否决(未出现)。
活动方面,权重40%,共200分。这项评判是最困难的,所有依据都要来自于平时的记录。每次搞活动之前,我们都明确表示,积极参与是有加分的。我们把这个学期所有的活动排列出来,共十一项,包括板报、文艺表演、健美操、校合唱团、军训、班徽征集、劳动、获得除学习以外的表彰、好人好事,等等,每项赋予一定分值,总分200分。这样每一位同学也都有了这一项的分值。班干部、课代表、组长等职务,承担这些工作的同学为班级做出了一定贡献,也有分值,含在这200分中,但不是很高,不担任任何职务,从客观上讲,工作不可能超过班干部,在这一项分数上自然较少,这也比较公平。我们只是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承担了较多工作的班干部,学习成绩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可以从这项中得到一定的补偿,仅凭这一项无法左右最后的总分。
有违纪现象的同学,按情节轻重酌情减分,有纪律处分的同学一票否决(我们班没有)。
三项分值相加,自动生成了该同学的综合分,从高到低排列,我们班三好学生的指标25%,11人,取前11名,公示。公示期间,学生可以互相监督评议,可以对自己的得分查询,可以举报。如果你觉得记录中有遗漏,可以申述,补充证据,如果确实遗漏,可以修改得分。
结果,前两名谁也没有想到,没有一个是班干部,也都不是班上的活跃分子,是两名普通同学,但是仔细看他们的得分合成,无话可说,他们的学习成绩并不是最好的,但也比较优秀,其余方面,无论是运动会还是其他各项活动都是积极参加而且成绩显著,在遵守纪律等方面,也是堪称楷模,是标准的平民英雄,他们的确是班级正气的代表,也是优秀高中生的代表。而有些活跃分子,虽然在活动方面得分较高,但在综合分值上就吃亏了,一些考试成绩很好但活动参与不积极的同学被淘汰也在情理之中。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位同学是怎么成为三好学生的:
她是班上一名普通同学,学习成绩并不是很突出,期中考试年级名次只有122名,但是在期末考试中发奋图强,进步巨大,排名年级第17,两项合成数值139,用200减去139得61,再加上基数2,得63分,位居全班第19,如果按照学习成绩,她绝无可能当选,因为仅在学习这一项上她就比班上成绩最好的同学少了137分。但是她的体育成绩突出,获得满分100分,比学习第一名多60分。此外,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都积极参加,她是钢琴演奏级,校合唱团钢琴伴奏,而校合唱团获得了市级比赛特等奖,加20分,军训优秀学员,加20分,积极策划班级元旦文艺演出,加20分,做好人好事,再加分……在活动方面她共得到了130分,比学习成绩第一名的那位同学活动分又多了60分,这样她以总分第五名当选三好学生,而她为人热情活泼,乐于助人,在同学中的威信很高,虽然没有一官半职,成绩也并不很突出,但丝毫不影响她优秀的位置。像这样的普通同学,在11名三好学生中占了6人。
14.浅谈智障儿童数学课堂教学 篇十四
——姚庆厂
智障儿童是指在发展时期即已产生的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同时伴有适应性行为缺陷的儿童。他们的典型特点就是:注意力分散、有意记忆差、思维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数理概率差、数前概念和计算能力更是他们的学习障碍。本人通过这几年对这类特殊儿童的教学,使班上8名智障儿童的数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能掌握5以内加减运算的有3人,能进行10以内加减运算的有3人,有2人能进行简单的应用题运算,现就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教育的趣味性,增强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驱动力,是有效学习的法宝。特别对于注意力分散、接受能力慢、抽象思维差的智障儿童来说,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让智障儿童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主动地吸收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很重要。例如在向学生教授5的组成(分解、合成)时,首先给学生5只漂亮可爱的小狗玩具,让他们做小狗找朋友的游戏,以提起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然后,启发他们把5只小狗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让他们在摆弄小狗的过程中学习5的组成知识,最后老师再归纳总结出5有4种分法,可以分成4个数组等等。这样,孩子通过游戏的、直观的、主动的教学,掌握了数理的概念。
二、注重教育的差异性,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虽然智障儿童有共同的身心特点,但他们每个人又都是
不同的独立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而且他们的智残程度也不相一致。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把学生硬套进一个模子里,必须从实际出发,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避免出现有的孩子“嚼不烂”、“吞不下”,而有的孩子却“吃不饱”的现象。例如教学生认识数字时,可通过玩扑克的形式进行,对程度高的学生可玩1—10的倒数及相邻数;对程度低的学生,则只要求玩1—10的倒数及相邻数;对程度低的学生,则只要求玩1—10的数字配对就行了。总之,根据智障儿童的不同情况,设立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激发不同能力和水平的智障儿童学习的兴趣,做到人人有参与,个个有进步,全面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增强教育的目的性
智障儿童所学到的知识最终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因此,在智障儿童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训练的内容必须来源于智障儿童的生活实际,教学的目的必须服务于智障儿童的生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学生学习认识人民币,可在课堂上模拟商场里购物的游戏,让孩子分别扮演商场的售货员及顾客等,学习认识商品的价格,认识人民币的币值,进行钱币的找赎等。当学生能在模拟的情景中学会人民币的使用后,老师再带他们到附近的商场或超市进行实地教学,这可以加深学生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处理方式。
15.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十五
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命、尊老爱幼、善待他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等情感, 培养他们诚实、勇敢、正直、公正、谦和、有责任心等品质;我们还必须培养学生在顺境中学到信心, 在逆境中学到坚韧, 从琐事中学到细致, 从成功中学到淡定的人生态度, 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征服了自己, 就征服了世界”, “没有人能打败你, 除了你自己”……《周易》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通过道德与意志的不懈教育, 培养出来的少年君子将是中国的脊梁。但道德与意志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我们必须落实到日常的班级管理之中。为此, 我们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一、以身作则, 身正令行
班主任是学生的人生导师, 是学生心目中教师的代表, 甚至是学生心目中人格的理想。因此, 班主任必须慎言谨行,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 班主任要首先做到:要求学生背古文, 学生乱唉哟, 问哪课难背, 学生吵成一片。我轻轻合上书, 把呼声最高的一课从头到尾一字不拉地背下来。再问, 哪课难背, 又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咕哝一课。我又微笑, 一气背完。再问, 哪课难背, 一片寂然。片刻, 都哇啦哇啦地背开了。要求学生讲卫生, 一开始, 我进教室第一件事便是环行一周, 捡地上的纸屑食品袋, 看到讲台走廊上有脏的地方, 就拿起笤帚。现在我们教室的地上轻易找不到纸片, 我偶尔拿起一次笤帚, 还往往中途被学生接过去了。要求学生勤奋, 住宿生每天早晚6∶30到班, 我每天早上6∶25、晚上6∶20、9∶00准时出现在讲台上。教育学生为他人着想, 我从不在桌上磕板擦, 抹讲桌总是从外往里用湿布轻擦, 不久, 学生便都注意到了, 学会了。教育学生有错就改, 一次我因不了解隐情错批评了一位同学, 得知真相后马上在班里公开检讨, 向他道歉……
“仰其师, 信其道”, 学生只有仰慕老师, 由衷地信服老师, 才会乐于听从老师的教导。
二、周记和三省台
写周记是我们班的传统, 在这里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 有感皆可发, 有事皆可论, 它是我们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 心灵沟通的桥梁。有同学在周记里表示人才要“高精尖”, 他要只专一门电脑, 我告诉他金字塔之所以巍峨, 全在于它有坚实的基础, 永动机之所以成为笑柄, 是因为当时有些人对基本的科学规律认识不清;有同学流露出家境贫困, 吃穿不如人的自卑, 我告诉她有钱难买少时贫,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清寒可以教给我们许多许多;甚至有同学因“创优”劳动不准去制作网页而愤愤然曰:“恨不能揍老师两拳”, 我告诉他揍两拳可以, 只是别把老师揍扁了, 要不下次你生病了谁陪你上医院呢。至于对班里不良现象的批评, 我更是勾画评点, ……配合周记, 我们设立了“三省台”, 取意于“吾日三省吾身”, 宗旨是“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把周记里同学们指出的典型现象、心态思绪征得作者同意后连同班主任的批语一起张贴于此, 教育更多的同学, 收到了良好
三、早修和班会
语文教师做班主任具有天然的优势, 语文中到处是思想教育的材料。除了在语文课堂上配合教学的随感杂谈、旁敲侧击外, 二、四、六语文早读的小自习是我们的早修时间, 每次选一段前贤的事迹或圣哲的名言来修习、感悟。通过早修学习, 陈蕃的志扫天下, 马援的马革裹尸、苏秦悬梁、孙敬刺骨、匡衡凿壁……同学们如数家珍;司马迁的“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著《春秋》……”, 诸葛亮的“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傅云的“德比于上, 欲比于下……”, 钱鹤滩的“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等等, 同学们出口成诵。其中我们学的最多的是《论语》和《孟子》中关于立身处世、修业养德的不朽篇章。我想, 这将是他们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
至于班会, 我们不仅限于每周一的例会, 而是根据需要随时召开主题班会, 一事一议一得。组班伊始, 我们召开了“跨进高中等于成功吗”的主题班会, 在同学们心中激发起“精英意识”和“忧患意识”, 为整个班级的发展定了个基调。考前, 召开考风考纪主题班会, 使同学们明确, 考试作弊也是“偷”, 宁可能力稍逊, 不可品行有缺。考后, 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 以他山之石, 攻己山之玉。
其实, 上述几方面往往是互相配合, 多管齐下。比如, 最近我班的XX同学和四班一学生因玩闹而发生纷争, 事后, 在了解真相并帮助该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 我带着班长、团支书及当事同学亲自到四班公开道歉, 检讨自己教生无方, 致使班干管理不力, 学生不能文明谦和。这在班里引起极大震动。于是趁热打铁, 抽出一节自习课, 我们召开了“关于XX事件的思考”的主题班会, 同学们纷纷发言:关于集体观念, 关于举止文明、关于谦恭礼让、关于勇于认错等等, 下课后我们又以此为内容写了本次周记, 做更深入的探讨。我评阅后, 选出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连同我深切的评语一起贴在三省台上。接下来几次早修, 我向同学们推荐了《左传》上“臼季荐冀缺”的故事, 让同学们默诵“敬, 德之聚也, 能敬必有德”;推荐孔子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等等。
四、班规
16.浅谈民办高校的班级学生管理方法 篇十六
【关键词】民办高校 辅导员 班级管理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是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在学生管理上有著较大的区别,因学生大多是因高考失利或是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欠佳,如果还是按照普通公立高校的学生管理方式是肯定行不通的。班级学生管理则是采取具体的管理方式方法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达到班级管理有序发展。
1 民办学校特点分析
我国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国家及时的提出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和发展战略。这一政策的出台即适应了时代的潮流,有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的支持及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我国的特征,民办教育模式,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也是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显著特征。在我国,现存在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及其他民办学校的激烈竞争,民办学校在激烈竞争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所以,使得我国一些民办学校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部分民办学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呈现出蓬勃向上发展的态势,竞争和发展将是这一时期的民办教育主旋律。
2 民办学校生源分析
民办高校在当下得到快速发展,在学生管理上在不断开拓创新中逐步成熟起来。所以要提高班级学生管理效率,首先得认识到民办高校的学生相对于公立高校学生的特殊性。
(1)民办高校生源竞争激烈,生源背景复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从而在学生管理上难度加大。
(2)在民办院校中,尽管不乏优秀者,但存在学生学习基础差普遍较差,自律能力不强,自觉性较差,但与在大部分的学生生活上的优越性交替存在,学生形态动荡变化较大,稳定性差。
(3)在民办院校中,大部分同学在生活上,家庭背景等优越感较强,自我意识也较强,当然,也存在部分家庭困难的同学,但对于民办院校大部分生活条件好的学生,他们有着自我表现能力强,自我意识强的特点。
(4)在民办院校中,存在民办院校与学生之间的主导关系发生了变化,因民办学校的特征,学校高昂的学费,使传统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教育关系发生的改变,学生与学校之间变成了消费者与提供消费者的关系,学生把自己认为成消费者,所以学生的这种心态使学校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学校即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
因此,在民办院校中的学生管理上,可把以上种种作为管理的基础,民办院校的学生管理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过高估计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民办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具有长远性及艰巨性的。
3 民办院校辅导员班级管理
在民办院校担任辅导员,发现民办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上及具体规章制度操作,日常工作运行等与公办高校有着很大区别,民办学校相比公办学校,在生源质量上也较宽松些,所以生源质量较公办学校差。所以作为一名辅导员,班级管理者,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学生的特征,来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以达到班级和谐,有序发展。
3.1了解班级每位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学生
辅导员可以以谈话的方式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特别是班上有父母离异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对于班级上经常违纪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言行异常的学生,要适时找谈话,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谈话时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分析所面临的问题,找到问题根源,帮助学生及时解决。比如在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谈话时,应注意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挖掘和分析学生成绩差的主要原因,与学生共同商量和制定提高学习成绩的具体有效措施,并督促学生在学习上寻求一种促使不断进步的学习方法。当然,辅导员在找学生谈话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重点是在和学生面谈时一定要注意谈话场所的选择,一般问题可以在办公室谈,敏感话题一定要在封闭私密的地方谈,否则效果不会理想。
3.2建立与学生家长联系方式
教育要求老师,家长及社会共同参与,所有班级辅导员与家长联系是必要的。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建立和保持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通过与家长面谈、电话、短信等渠道及时与家长沟通。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思想及生活情况等反馈给家长,让家长能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情况,这样也能从学生家长那了解到学生性格,学生家庭环境及学生经历等。这样可以便于有问题可以及时沟通和解决,共同做好学生的学生管理教育工作。
3.3形成自我管理为主,辅导员的教育和疏导为辅的班级管理模式
以我校例,在高职学生当中,其学生大部分家庭生活比较优越,现在学生基本都是90后的学生,大部分又都是独生子女,在这种情况下,其成长环境的影响,不太懂得与人相处和分享,又成长于当下时代,接受的思想自由开放,受到的传统思想教育比较少。所以学生较自我和自主,以高职学生的年龄接近成年,在管理上比较排斥外来约束和干涉,所以,学生之间容易导致矛盾频发,特别显现在女生宿舍中。像在这种情形之下,辅导员就应该扮演陪伴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所以虽在民办高校,但对高职学生的管理方式主要应是引导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但是我校属于民办职业院校,学生自我的管理愿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等是不相匹配的,学生生理心智并未完全成熟,所以自制力比较差,缺乏长期性及有效性的自我管理。所以,我们辅导员要负起管理学生的责任,出面管束干预学生的不规范行为。
3.4培养出高素质班干部队伍,充分调动班干部协助班级管理工作
在班级管理中,教育好班级干部,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管理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班级中,学生干部最了解学生的心理,有最多的学生信息来源,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总之,我国民办院校具有美好的发展前程,只要民办院校充分利用好体制上的灵活性优势,充分调动好各结构层次工作者的积极性,艰苦探索,与时俱进,我们民办院校学生管理一定会在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中不断开拓进取,创造出具有我国特色民办院校的学生管理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丽萍.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作用的发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2]王兵.高校年级辅导员制度下的班级管理模式探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
17.浅谈班级的“软管理” 篇十七
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大力提倡量化管理,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分值显示。但在实践中,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体会,虽然学校制度、条例及与之相配套的检查等这些硬管理手段很齐备,但仅仅作为被动管理,一旦有所松懈,便会乱作一团,且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斯宾塞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中曾指出:“记住你管教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一种软管理的手段,作为对硬管理的一个有效的补充呢?
一、软管理的前提是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把握学生的“自然群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了解孩子,不也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因而,在接到一个新班级时,适时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家访、谈心,走访学校老师以及适度的观察是必不可少的。当一个新班级形成运行半学期左右,学生中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些“自然群落”,包括有些老师谈虎色变的“小团体”。其实,如果到学生中,我们会发现,这些群落往往是根据兴趣爱好、学习成绩、性格脾气,或社会关系等因素自然形成,如果能够加强对这些团体的引导,无疑是进行好“软管理”的重要环节。
我们可以做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把握每一个“自然群落”的“首领”,并交给他们适合的工作。
往往这些“自然群落”的“首领”在客观上都有着一定的管理潜力,让这些同学承担某一职务,就能影响到本群落的其他同学。比如,有一个“自然领袖”,他全面发展,在学生中有相当威信,便可委任他为班长。有些“自然领袖”学习纪律等表现不佳,但却有不少人听从他,这类学生可适当引导,让他当值日班长或行政、锻炼、卫生组长。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苏霍姆林斯基)如果引导得好,以之为契机便能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从而把这些“自然群落”纳入班级的正规管理,达到学生自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目的。
第二:把握“自然群落”中有交叉的同学,让他们成为“桥梁”。自然群落中必然会产生交叉。比如,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形成一群体,体育爱好者又形成一群体。但其中必然有一部分同学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同时,也爱好体育。那么,我们不妨让这些学生成为“桥梁”,使两群体的学生
18.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十八
随着时代的变革,体制的更新,社会生活节奏的急速加快,人们的心理承受与以往迥然不同,受社会的影响,受成人的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也日趋复杂化。智障学生也不例外。智障学生中贫困家庭子女缺少关心而放任自流,或者少言寡语,残缺家庭子女无所依赖而感己恐慌失落等等。鉴于以上诸种问题,给予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指导,帮助智障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与适应环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对智障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作为教师不但要充满爱心,而且要运用心理学原理帮助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就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智障学生也不例外。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智障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尽可能地促进智障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使他具有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加自我教育的能力。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智障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智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此,我有一些设想。
首先要了解并掌握智障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智障学生都有个别差异,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时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切忌一刀切,否则教育过程本身就变得枯燥乏味。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因无从入手教育智障孩子,主要的任务便落到了教师身上。教师或许会给学生设计他们想象中的发展方向,如果学生的发展稍有偏差,就会受到责难,这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关注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不但有利于因材施教,而且有利于根据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智障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是下列这几方面:
1.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表现得积极性高,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表现得积极性低,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自虐、打架等现象。2.意志一般为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破罐子破摔。
3.性格一般表现为: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自由散漫型,缺少和别人的和谐相处;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情绪喜怒无常。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智障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其次就需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适当减轻的。
正常的生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学习生活要有节奏,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如按时上学上课,按时就餐,按时参加学校、班级各项活动、按时就寝和起床。智障学生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校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助人为乐,热爱学习和劳动,遵守校纪校规,合理安排好学习和休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现代生理学家提倡的“积极的休息”指的就是教育“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学习一旦形成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就会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就会对其所进行的生活方式产生兴趣,从而形成良好循环。开展良好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工作中,我觉得结合智障学生的特点,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去帮助智障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保护、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
1、利用好主题班会活动课。
班队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帮助智障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和别人,可以设计一些主题班会:比如对培智高年级,可以这样设计:要求程度较好的学生在卡片上写上一、二句描述自己特点的话,但不能出现自己的名字。要求程度较差的学生在卡片上写自己爱吃的东西或最喜欢做的事情。卡片收齐后,老师把这些卡片发给大家,请大家根据卡片上的自我介绍,猜猜卡片上的同学是谁,猜中以后,还要介绍这个同学的优点,同时指出他的不足,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希望。通过相互的评价,进一步了解自己,增进友谊,增强自信心。
2、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日常活动中
游戏是校园的基本活动,是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摇篮,是开启心灵的钥匙。
智障学生日常活动中蕴藏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融入其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周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如通过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乐于与人交往的性格。
游戏是校园的基本活动,是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摇篮,是开启心灵的钥匙。如学生通过玩 “过家家”、“超市”、“儿童医院”等角色游戏,培养了智障学生之间的友谊,发展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在生活活动中,通过洗手、穿衣、做值日、整理衣物等活动,不仅培养了智障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而且也培养了智障学生住校的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指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由教育者设计和组织,以活动为基本方式,引发学生的主观体验和感受,从而学生的心理状况产生积极的影响,达到形成和改善学生心理的一种方法。如智障学生感受爱、接受爱的情绪体验,在和同伴、老师交往时懂得基本的交往原则,对尊重、合作、帮助等良好交往品质有初步的体验;有初步的真、善、美的感受能力,能以此来衡量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培养智障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19.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十九
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爱心;鼓励;严格;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5-0049-03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在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偏重于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政治思想教育,尤其是忽视了心理素质教育。单亲家庭学生除了要承受社会生活负担的重压外,还要承受学习任务过重、升学压力过大、家长期望值过高等多种负担的重压。分析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探索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对于引导单亲家庭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一、单亲家庭学生行为特征
通过我校《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科研小组的调查、分析、研究,单亲家庭学生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行为特征。按其表现可粗略分为以下几类:
(一)缺乏交流类
多数单亲家庭学生和与重组家庭成员无法沟通的学生属于这一类型。由于自卑,感到抬不起头,喜欢独处,不愿意和同学交往,少言寡语,胆小怕事,整天生活在一个孤独的城堡里。学习成绩往往中等偏下。
(二)纪律松散类
处于无教育和监管能力家庭的单亲家庭学生容易表现为这一类型。行为表现为无组织、无纪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行我素,自控能力差,常迟到,旷课,爱说谎话,对老师的批评不予理睬,缺乏上进心,对集体漠不关心,学习成绩较差。
(三)情绪波动类
为数不少的单亲家庭学生和重组家庭的学生属于这一类型。由于多疑,对任何事物都持怀疑态度,逆反心理严重。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常为一些小事和同学争吵,个别的甚至大打出手。学习凭兴趣,成绩时好时坏,对老师的表扬和批评麻木不仁,缺乏集体荣誉感。
(四)自我中心类
由祖辈哺养,或溺爱,或缺乏监管、教育能力,择友不良且沾染社会不良习气的单亲家庭学生容易属于这一类型。由于缺少管教,从小养成骄横的习气,事事处理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老师、同学,法纪观念淡薄。个别的由于择友不良,沾染不良习气,容易走上违法乱纪的道理。
二、单亲家庭学生行为形成的原因
(一)现代社会的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快速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及生活方式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受到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国际和国内的各种思潮、各种观念不断地冲击着每个学生的思想,其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校学生的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将来巨大的工作压力又使他们感到身心疲惫,当学生遇到学习、升学、生活、等方面的压力时,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容易引起心理问题。
(二)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单亲家庭剧增。有的家庭虽然还没有完全破裂,但是已近乎名存实亡。这对于不谙世情、承受挫折能力较弱的中小学生来说,极易导致心理问题。目前,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偏重于智力的开发而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或养而不教,或重养轻教,这种厚此薄彼、宽严失度的教育方法妨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农村,由于家长忽视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导致了孩子心理发展与智力开发严重失衡。不少农村家长为了让孩子离开农村,在学习上百般苛求,不顾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不尊重孩子的人格,扼杀了孩子天真活泼、好动、合群的天性。具有封闭、孤独、狭隘、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就是这种家庭教育的产物。因此,破损的家庭结构,父母专制的教育方法,紧张的家庭气氛也是导致中小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为自卑、逆反心理、离家出走等,一遇到挫折和打击,便很容易出现意外。
(三)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忽视
目前,大多数学校还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其现状是一个学期乃至一个学年都难得有一次针对学生心理问题而举行的主题班会或活动。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教育教学的内容只面向少数“尖子生”,大部分学生失去了与他人平等发展的机会。这样不公平的环境,使得一些暂时落后的学生最终沦为“问题学生”。
三、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措施
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一)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
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人头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把每个单亲家庭学生分配到班主任、科任老师、年级团总支书记头上,由他们负责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的关照,行为的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
浅谈班级管理中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培育
(二)用爱心抚慰创伤
单亲家庭子女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了创伤带来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学习较差,破罐子破摔。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切不可用“笨”“坏”等字眼去刺伤他们,更不能用他们不幸的家庭来损伤他们的自尊。即使父母犯罪,他们是无辜的,要鼓励他们振作起来,面对现实,自强不息,活得更好。自尊心是人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心理学家认为:赞扬、勉励,可鼓舞勇气,提高信心。故特别要尊重他们,满腔热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开展“我能行”的活动,使学生相信自己,任何困难和挫折都难不倒自己,培养起他们自信。要选派充满爱心、有一定心理学基础、有较强的自我控制与忍耐能力、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特别要将其中最优秀的教师派到单亲学生较多的班去作班主任。这样的教师,最能发挥教师的两个重要人格特征: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一是教师的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并会对教育的效果产生显著影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理解,才会做到有的放矢的爱。
(三)进行心的交流
谈心是一种好办法,老师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同他们谈心,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让孩子体会到温暖、信任、愉快、有信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如有一个学生父亲病逝,母亲改嫁。她依靠70多岁的奶奶生活,生活十分困苦。班主任带头捐款,发动全班学生帮助她,并报告学校为之减免了书杂费。老师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她旷课到处寻找她,为她补课,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她坚持读完小学,考上中学。俗话说,理解万岁。这正如《学记》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人与人的交往在于理解,理解是沟通的桥梁。理解就是要知道学生的心,以便对症下药,促进转化。真正做到知学生的心并不容易,因为“儿童心灵深处潜藏着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密码。”要知其心,只有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多与他们促膝谈心,沟通思想,多对他们的学习、身体和生活全面了解、关爱,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才能深入他们内心世界,让心与心拉得更近。我们不妨蹲下来看他们,平等协商地交流,让他们如实地倾吐他们的想法。我们不妨和他们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一次,闹一次,让他们把心中的烦恼宣泄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真诚。遇到有争议时,不该是我们说了算,应该是耐心地把利弊关系分析给他们听,然后让他们选择。走进孩子们内心世界,我们会发现他们的世界是那么丰富、鲜活,但同时也是那么纯真、幼稚。
(四)用友情替亲情
单亲家庭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日每时所生活的班集体的班风和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在班风良好的班级中,同学与同学的关系反映在既能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同时也反映在能处理好个体的竞争与合作上。这样,单亲家庭学生就会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他们自然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到自己在不幸之中,又特别幸运。为了探索对单亲学生教育途径,课题组开展的“结对子”“交朋友”的方法是可取的。
(五)创造活动环境,用鼓励消除自卑
不能把单亲家庭子女的问题简单归结于思想品德问题,实际上好多单亲家庭子女的问题也是心理障碍的问题。什么钥匙开什么锁,心理障碍,只能用心理疏导方法来解困忧,让他们沿着健康的心理发展,所以将单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开设“心语信箱”,开展“心理咨询”,起到较好的效果。
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负担重,耻于老师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实情况,更怕同学知道。班主任应帮助他们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家庭。同时,要创造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对能力弱的单亲家庭学生,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对于自卑感的学生,我们最好是戴上“放大镜”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从而树立自信心。其实大多数自卑学生都有长处和特点,都有自己兴趣的中心。教师就要多为他们组织适合他们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在此过程中,对于他们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该及时肯定、鼓励和赞赏;让他们发挥其特长,实现自我价值,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无形之中增强了自信心。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何况是单亲家庭学生呢?他们更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肯定和赞赏,尤其需要获得需求的满足和成功的激励。对他们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温情,少一点冷漠。单亲家庭的学生是无辜的,他们的行为无论好坏都应得到理解和体谅,其心理的健康成长应倍受关注。
(六)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单亲家庭的学生在闲暇独处时常常感到无聊,也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打发时光:打游戏机,泡网吧,看武侠小说,忘记自己的作业,甚至逃学。班主任要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生活目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认识,并且一事一教育一引导,转变就表扬,达不到要求就再交流,再谈心,做到常提醒,多鼓励,多方面启迪。还可以安排一些兴趣相投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学习伙伴。我们给孩子定下的目标宜小不宜大,不让孩子做力不从心的事,减少消极情绪,增加成功体验。我们还可以经常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快乐,让孩子也懂得与老师、父母、朋友、同学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心理的压力,让一个人快乐成为更多人的快乐,让烦恼通过宣泄得到减轻,从而经常地保持自己的积极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七)让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的教育结合起来
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倡导和参加社区教育活动,把单亲家庭学生(包括其他学生)在社会上的情况也掌握起来,只有把社区教育与学校、家庭的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配合的教育网络,才能使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
(八)辅以严格要求
当然,对他们仅仅有“爱”是不够的,还应严格的要求他们,没有严,也就没有教育。对他们做到有理、有方、有度。有“理”就是要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要求严,使他们明白严要求的目的是让他们进步,成长得更好;有“方”要讲究教育方法,要有针对性。因为他们在性格、习惯、经历、环境、气质上有所不同,差异大,所以要讲究教育方式、技巧和艺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发现闪光点,选好切入点,形成最佳的教育方法;有“度”,做到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偏低,要适合他们努力的程度。特别要有耐心,不怕反复,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多些亲近。对单亲家庭学生,一定要奉献爱心。在做耐心细致工作的同时,也一定要严格地教育和要求,对原则问题不能迁就。要开设讲座或开展活动,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使之不做出出格的事情。有了违纪行为决不能迁就,耐心的思想教育与严肃的纪律处理是不矛盾的,只要工作做得细,有时可能会得到满意的效果。
看来,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不容忽视,转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问题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教育家卢梭说:“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要费的苦心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君达,刘以林主编.教学基本功[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2]孙培青,金林祥主编.百家教育学典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
[3]睢文龙,廖时人,朱新春.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推荐阅读:
智障学生10-13
浅谈提高智障儿童学习效果的策略09-17
智障儿童六大领域评估08-02
让智障孩子学会生存09-24
重度智障儿童康复教案11-28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方法初探08-22
浅谈有效进行小学生的班级管理11-13
班主任如何培养低年级智障儿童的劳动习惯07-18
智障儿童都有哪些表现12-29
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原则(沈河启智)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