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2024-11-10

如何激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共18篇)(共18篇)

1.如何激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篇一

如何做好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

一是幼儿园户外场地和活动设施有限。

二是教师从安全角度考虑更多地安排室内活动或高控制的活动。

三是教师对户外活动的片面理解,无形中缩小了户外活动的范围,对活动的指导也往往流于形式,从而降低了活动的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们给出建议:

拓展户外活动空间,首先要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自然环境,操场、走廊、阳台、草坪、沙地、树木等都可以成为孩子们自由活动的场所。如:在操场等地面上漆画各种各样的格子、棋盘、迷宫、孤线只要有时间,孩子们就会三五成群地进入这些场地开始自由游戏。实现幼儿园人、事、物的多元利用,把户外活动的区域设计与区角游戏的设置结合起来,使之达到多维使用的效应。在户外场地上设置了球区、绳区、钻爬区、投掷区、角色游戏区、自然观赏区、科学区、沙水区、休闲区等不同区域,既可以为户外活动服务,也可以为区角游戏服务。户外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是多种形式并存、共同发挥作用的教育过程。户外活动与区角游戏的区域整合,既解决了幼儿园活动场地狭小的问题,也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了多种资源的整合利用。

安全是体育游戏中最先考虑的因素,教师对活动范围、场地及玩具设施都要事先检查,清除不安全因素。如检查活动器械、活动场地,湿了要擦干,损坏的要更换。针对户外场地活动范围较广,幼儿四处分散活动的特点,教师的视线不能顾及每个幼儿,因此,活动前要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齐,衣袋有无尖利东西,并向幼儿交待清楚活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事项,孩子们在活动时先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养他们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并告诉他们一些自我保护方法,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如:让幼儿知道户外活动时不应将手叉在口袋内,如果摔倒了,手放在口袋内,就会摔伤脸。摔倒了用手撑住地,就不会摔伤脸等。在活动时,注意调节幼儿运动负荷,幼儿出汗要及时擦干,教师要四处巡回走动,同时要注意卫生保健工作,活动前减衣服,活动后加衣服。在活动中及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况,并进行适当调节,避免一些意外发生的可能,及时纠正幼儿危险动作,聆听幼儿交谈并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如何激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篇二

一、以学生为主体,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对体育项目中的技术要领的讲解、示范是必不可少的, 但在教与学的交流、互动过程中, 更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体育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 转变教学观念。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更重要的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放下架子, 更多更细致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爱好, 摸清学生的思想脉搏, 与学生平等相处;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 站在学生的角色位置上, 用学生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去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训练, 尽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主旨,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 学会自我评价, 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培养相互合作竞争的意识, 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二、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必须构建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设愉悦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探究, 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体育教学中, 要构建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创设一种相对宽松、协调、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 才能让学生在教学中无拘无束, 增强学习的信心。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 才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和高昂的兴致, 才会产生高涨的、饱满的学习热情, 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才会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 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发挥得更好。因此,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和蔼的眼神去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如有学生在练习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时动作不规范或练习动作失败, 教师也要用体贴的语言、信任的目光, 鼓励学生不气馁、不灰心, 循循善诱, 耐心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 增强他们完成练习动作的信心。即使有特殊情形需要批评的, 也要耐心细致地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使学生容易接受批评, 获得学生的理解, 增强学生的勇气和自信。

三、开展竞赛和游戏活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教学模式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如活泼好动、求知欲强、表现欲高等特点,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创建适合学生特点、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平台,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展示自己的亮点。如采用分组比较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组做同一个体育动作, 然后看哪一组做得最规范, 哪个学生做得最漂亮。适时组织体育竞赛法:不定期组织小型的单项体育比赛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在组织开展班级体育活动时, 开展跳绳比赛、拔河比赛、障碍接力赛、健美操比赛、各种球类比赛等。体育游戏娱乐性极强, 非常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科学合理地开展有趣的体育游戏,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 提高运动技能, 开发学生智力, 有效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比如组织开展趣味性的游戏、智力性的游戏、活动性的游戏和竞争性的游戏等。

四、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体育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 才会出现学习兴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身体状况、性格爱好不尽相同, 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 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提出不同程度的教学标准和要求, 尽量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和爱好,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体育活动的快乐。教学时, 可以按学生的不同兴趣进行分组教学。可以安排不同教学内容的体育活动, 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感兴趣的活动内容进行体育锻炼。由于运动项目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 所以他们肯定是自愿参加体育活动学习的, 此时的学习动机也无疑是最积极的。也可以按不同水平、不同层次进行分组教学。这样,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 不仅兴趣浓厚, 学习积极性高涨, 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运动需要, 尽情地享受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3.如何激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篇三

一、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师幼共同参与活动

在开展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准备充足的体育器械,让幼儿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玩具和玩法的权利,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发挥幼儿的创造性,鼓励幼儿一物多玩。如:我组织的户外体育活动《有趣的跳跳球》中,我就让幼儿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本来我只设计了“踢跳跳球”“跳跳跳球”等玩法,但有小朋友在游戏时,和我的活动设计有些出入,他们还把跳跳球搭成了山洞,小朋友在里面钻着玩。于是,我采用了幼儿的玩法,并与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结果幼儿玩得很尽兴。所以,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可以更直接地影响幼儿活动的兴趣和质量。

二、制作幼儿实用、安全的玩教具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如何准备玩教具让幼儿玩得安全尽兴呢?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会从幼儿的活动中受到启发,然后根据幼儿需要和喜好制作玩教具。这样的玩教具就会更实用。如:我们幼儿园的老师们制作的报纸球、小布袋、小布包、小布条、推车、跨栏、布飞盘、跳跳球等玩教具,都能让幼儿从中玩得开心、快乐。

三、组纵形式多样化

《纲要》指出:“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加。”首先,我们在组织形式上力求做到形式多样:有集体活动的,有自由结伴的,有单独活动的,有设置功能区自选活动的,还有教师有意安排大带小活动的。如:大小班在玩新游戏时,可以通过大带小的形式,让小班幼儿到篮子里捡珠子,让大班幼儿串珠子,既让幼儿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满足了大班幼儿当哥哥姐姐的欲望,两班的幼儿很自然地会在一起愉快地游戏。其次,在内容安排上力求丰富多彩,有娱乐游戏、竞技游戏、挑战游戏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既锻炼了幼儿的胆量,磨练了幼儿的意志,增强了幼儿的体质,又培养了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四、让幼儿参加传统游戏活动

传统游戏不需过多的材料准备和大场地。随时随地都能玩,有利于孩子生长发育,也有利于他们动作的发展。因此,我们充分把握传统体育游戏的优势,积极组织和开展这类游戏。如适合小班幼儿玩的“捉尾巴”“扔飞碟”“投沙包”“开火车”等,适合中班幼儿玩的“赶小猪”“切西瓜”“老狼老狼几点了”等,适合大班幼儿玩的“两人三足”“猫捉老鼠”“跳皮筋”等,幼儿百玩不厌,教师组织起来也得心应手。

另外,游戏中尽量给每个幼儿制造机会,让每个幼儿都成为游戏的小主人,每次户外活动时,全班幼儿都能得到锻炼。有时有的幼儿没做好,我们都会鼓励说:“没关系,相信你下次会成功的”,从而让幼儿萌生“我能行”的想法。

4.如何激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篇四

如何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

体育游戏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活动。兴趣是游戏的必备条件,是游戏活动本身独有的特点,利用游戏形式,将基本动作技能的锻炼寓于趣味性很强的游戏活动中,能充分满足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表现等情绪化的心理需要,其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在选择幼儿体育教学活动内容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的身心特点,以基本动作和活动方式的特点为依据,设计符合幼儿兴趣和认知背景的体育游戏来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在实践工作中,我的认识和体会如下:

一、积极愉快的情绪有利于培养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德国美学家席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这句话说明游戏对人的重要,在培养幼儿积极情绪情感方面游戏亦同样重要。对幼儿来说游戏可以用来发泄情感,从而使情绪情感更易于控制。象绘画、涂色、玩泥、玩沙、玩水、唱歌、跳舞等都可以使幼儿表达自已不同的情绪情感,从而使幼儿感到轻松愉快。另外,幼儿在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中能借助象征物体表现不良情绪。我认为指导幼儿游戏中成人不要过多禁止幼儿表达消极情绪,或只允许幼儿有“好”的表现。因为幼儿弱小无力,不能完全理解自已内心发生的事情。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某种程度的焦虑或不满。而游戏正好可以使幼儿从这些不愉快的情绪中得到释放和解脱,有利于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

游戏作为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发挥着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游戏有着其特有的重要地位。因此,游戏对积极情绪的培养,首先,体现在让幼儿自主游戏。游戏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活动,是幼儿最喜欢也是最经常的活动。在游戏中儿童感受的主要是积极情感,伴随着欢笑的面部表情,反映的是与满足、宣泄、尽情、自得、轻松等有关的内心体验。正如弗洛伊德的观点,游戏是由快乐原则支配的,所以游戏往往给人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幼儿园与家庭中要多让孩子游戏,孩子在游戏中最容易获得积极的情绪。游戏是自由的,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幼儿通过游戏自然地表达情感,将内心存在的问题通过“玩”暴露出来,使紧张、焦虑、恐怖等不满消极情绪体验得到充分地表达和发泄,使健康积极的情绪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发展起来。在角色游戏中,明明扮演一位老师,他表扬小朋友,叫他们画画、折纸,得意的笑容挂在脸上;欣欣扮演一个妈妈,她假装洗菜、烧饭,让“小宝宝”不要哭,说“宝宝不哭,要开心点!”小朋友都玩得“咯咯”笑。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了积极的情绪体验,得到了当大人的满足、自信,这种快乐是从“玩”中获取的。他们不能从实际生活中体验到,于是在游戏中获取,使他们的情绪有所释放与满足。他们的游戏是自愿的,不是成人所强迫的,让孩子参加游戏、同他人玩耍、让儿童在自己的活动和活动成果中体验,从中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得到对人宽容和忍耐的力量。游戏是自由的,让幼儿自由选择玩具,自由确定游戏主题,让其自由发挥吧!

二、形象的情景设计有利于激发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

体育活动中的游戏情境法,是指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来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

1、因地制宜,创设游戏情境,积极开展适宜的体育活动

幼儿园内的一些自然的资源,也是开展体育活动的一个宝贵资源。如:园内操场上的黄点子,这就为幼儿玩体育游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幼儿可以在里面自由的玩“跳格子”、“走象棋”等体育游戏。又如在小班幼儿的体育活动《小手小脚的旅行》,教师利用园内现有的大型玩具以及水池,草地,攀登架等,创造了一个能干士兵旅行的情境。鼓励幼儿克服困难,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相反如果单一的机械性练习,孩子会觉得很枯燥,教师应将体育教学贯穿于富有童趣的情景活动中。例如:在体育活动《飞快行动》中,教师将活动贯穿于幼儿营救伤员中,幼儿扮演小救护员,教师又创设情境,队员们抬着担架,走过独木桥(走积木)、跳过小河(绳子)、绕过树林(椅子),将受伤的小动物抬回来。这样幼儿很自然的进入活动,并投入的去充当角色并在其中主动锻炼。让幼儿走、跑、跳、绕、抬这些动作都得以练习。

2、提供适宜的材料,帮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

体育活动的材料是幼儿充分开展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有研究显示,在对小班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有 65.7 %的幼儿对于物品的假想能力,即能够把一物多用、做到以物代物。可见,在活动中,幼儿具有很丰富的想象力。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思维以直觉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颜色鲜艳的头饰、造型可爱的娃娃,逼真的玩具,能使幼儿玩体育活动时更加的投入,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从而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三、一些趣味的游戏规则有利于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人生最重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六岁以前形成。可见幼儿期是人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极为重要的阶段,主题活动初期,无论什么游戏幼儿都是兴致勃勃的,争先恐后乱作一团,教师喊破嗓子,很难维持秩序。注意力集中在各种好玩的器械上,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根据游戏情节将规则趣味性化。使幼儿的运动积极性促进整个机体的活动,加强代谢过程,提高活动能力。比如说:孩子爱玩大风和树叶的游戏,老师先明确每个幼儿的角色,定好规则:小树叶不能飘出所规定的范围,然后请小树叶轻轻飘,忽然大风来了,小树叶的兴趣就走向高潮,这时的小树叶就毫不隐瞒地体现出各自的姿势与神态。老师还可以赋予自己“总指挥”的角色和幼儿共同游戏。

四、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有利于激发游戏的兴趣。

要让幼儿由被动模仿变为主动探索,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创新;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是智力的竞争,是人的创新与发明的竞争;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综合实力,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正是我们传统教育所欠缺的,幼儿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黄金时期。关键是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如果学习活动只是机械模仿,那么,幼儿仅仅是被动地去做教师要求他们做的事,即使他们学到了些什么,也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了解如何去做,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养成依赖性,影响主动性和自信心的发展。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幼儿大胆的去创造、尝试、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动作技能,又增强幼儿的体质,并使幼儿在生活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创新、新的提高,其创造性培养就能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如在《孙悟空打白骨精》的游戏中,老师以“总指挥”的身份引导猴孙们观察眼前的材料,并开动脑筋,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材料,通过这些障碍来营救受伤的师傅、师兄们。这样,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使幼儿的体力活动与智力活动有机结合,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完成了。

五、根据能力差异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有利于激发游戏的兴趣。

每个集体中都有强有弱,有些孩子,运动能力比较强,在活动中不仅能达到老师预期的活动目标,而且还能创造性地想出了一种器械的多种玩法。还有个别孩子,运动能力比较差,相对自信心也较差,为了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对活动感兴趣,能力有所提高,我们尊重个体的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由易到难慢慢引导,帮助他们,尤其是有过失败经历及不敢尝试活动的幼儿,教师的态度会改变孩子做事的态度,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活动的兴趣。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形成活泼、向上的性格。

5.如何激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篇五

幼儿园中班户外体育活动:好玩的圈活动目标: 1.探索圈的多种玩法,发展跑,跳,钻的基本动作,提高肌体的协调能力。2.增强合作意识,感受创造成功的喜悦。活动准备: 1.圈洛干; 2.图谱,音乐。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手拿圆圈进入活动场地,听信号站成四路纵队; 2.听音乐做圈操。二.创造部分: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回忆,讨论; 2.听音乐展示已创造玩法。三.再创造部分: 1.鼓励幼儿再次创造新的玩法; 2.总结分享。

6.激发小班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 篇六

1、容易对新事物感兴趣,喜欢操作摆弄,能认真地看、听,并尝试各种玩法。

2、兴趣具有随从性,看到别人玩什么,自己也跟着玩什么,常常会出现争抢现象。

3、兴趣不够稳定,常会玩了一会儿就又去玩另一个玩具。

究其原因,首先是三岁左右幼儿的行为受情绪支配,而其情绪又极易受外部事物影响,无意注意占优势;其次,教师如果提供给幼儿的玩具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玩过的,就不容易使其感兴趣。要让幼儿积极、主动、专注地参加区域活动,兴趣的激发、培养极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幼儿有兴趣的投入到区域活动中去呢?

一、以材料引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学习是通过自己的行为以及概括自己的经验而实现的,小班孩子更是这样,他们的认知经验大多是通过摆弄玩具、材料,在自身的操作中获得的。所以区域活动中对材料的选择、投放尤其重要。

1、投放新颖、鲜艳的材料。

对小班幼儿来说,首先材料的造型要新颖有趣,让他们觉得好看、喜爱、愿意玩。其次,材料的颜色要吸引孩子,幼儿往往会喜欢一些比较鲜艳的颜色,如:大红、黄色、绿色等,这能刺激幼儿的视觉器官,使他们一眼就能看到并爱不释手。再次,材料的质地要适用于小班幼儿,一方面小班幼儿喜欢抓、撕、扔等,因此,材料要坚固耐用,最好是能够活动的材料。另一方面,尽量少用坚固的、有棱角的、细小的材料,可用一些柔软的、圆角的、体积较大又比较轻的、不会伤害孩子的材料。例如:生活区“分色”。开始,我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圆片,要求幼儿将三种颜色分别放在三种颜色的瓶子中,个别幼儿玩了几下后,就再也没人光顾了。后来,我用饮料瓶做了三个小丑,三个小丑分别带着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帽子,然后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圆片分别粘在雪糕棍上变成“魔术棒”,请幼儿将这些魔术棒根据颜色分别放在三个小丑各自的瓶子中,这样的材料一投放到活动区就受到幼儿的欢迎。又如:“夹夹子”的活动,刚开始我们请幼儿给小动物找影子,找到后用夹子把它的影子上。活动中我们发现玩“夹夹子”的幼儿并不多,而且玩的时间也很短。之后,我们改成用各种颜色制成的小动物,如青虫、狮子、刺猬等,请孩子给青虫装上脚,给狮子添上鬃毛,给刺猬安上刺。这样的材料一投放立刻就吸引了许多幼儿,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给青虫装脚,用夹子一夹小青虫就能站起来,孩子们拿着小青虫在地上走,还兴奋地说“小青虫会走路了!”将平面的材料变成立体的,给固定的材料赋予动感,增加了操作的趣味性。

2、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投放材料。

材料的难度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兴趣和活动的效果,从而影响幼儿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一定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不断引起幼儿的兴趣。一般起步可低一点,趣味性多一点,知识性少一点,视幼儿的发展情况在逐步提高。如:在语言活动区,第一阶段:教师可先投放单一的图片,红红的苹果、黄黄的香蕉、橙色的橘子等引起幼儿兴趣,利用“摘果子”、“给小动物吃果子”等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第二阶段:教师可以丰富图片的内容(图片上可有2——3样物体),让幼儿看看、排排、说说,活动形式可改为“百宝箱中摸宝物”等。第三阶段:教师可进一步丰富材料和内容,放上可爱的小动物头饰,让幼儿学小动物的样子说说、唱唱、跳跳。活动形式可采用“小动物找朋友”“小动物带图片宝宝游玩”等,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既保持幼儿活动的兴趣,又有利于其获得新的知识,达到更高层次的活动目标。又如“夹夹子”的活动,在一段时间后,我们又增加了材料的难度,提供大夹子、大树和剪成橘子、苹果、梨状的泡沫板,让幼儿按特征将水果夹在大树上,比一比谁“结”的果子多。以后,我们又增加了“水果”的数量,不断地调整材料,使幼儿对这一内容始终能保持操作的兴趣。

3、提供丰富的材料,注意一物多用,反复翻新,环境的设要要富有童趣。

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到小年龄幼儿的特点,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差,互相谦让的意识不强,遇到问题协商解决的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应尽量提供丰富、充裕的材料,以免幼儿之间发生不必要的争执。在教师不断投放新材料的同时,也可以一物多用,反复翻新材料。如:语言区用的小动物头饰、纸偶等,就可稍做加工运用到别的区,新的材料和内容也随之产生,激发了幼儿继续活动的兴趣。另外,在提供材料的同时,还要注意环境的创设应富有童趣。因为小班幼儿极易受环境的影响和感染,具体形象的事物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如:将“娃娃家”布置成家的样子,娃娃睡在小床上,衣服、裤子、鞋子放在固定的箱子里,这样的环境让幼儿自然而然地想到给娃娃穿衣服、裤子、抱娃娃,而且玩得很投入。

总之,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在投放材料时一定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点出发,做到适合、适度,从而更好地发挥材料的作用。

二、以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材料的提供为区域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教师的语言能起到导向的作用。导向正确,就能调动孩子积极的学习兴趣,对孩子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就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甚至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尤其对小班孩子而言,教师更应该以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的语言应力求形象生动,拟人化。

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句、拟人化的指导语对小班幼儿进行指导,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如,投放到美工区的“蘑菇”无人问津,看到这一情况我边以“兔妈妈”的口吻说:“今天午饭吃蘑菇,等我洗完衣服后就来采蘑菇。”立刻就引起了幼儿为兔妈妈中蘑菇的愿望。果然,在活动中,有许多幼儿都陆续到美工区“种蘑菇”。当孩子们看到“兔妈妈”带着竹篮“采蘑菇”时,都显得非常兴奋。

2、多用鼓励性的语言。

活动区活动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教师是观察者。为了不妨碍幼儿的探索,在活动中教师要多观察,语言指导要适时、适度。针对小班幼儿语言表达不完整、不流畅的特点,我们经常采用让孩子互相交流、在个别交流时配以动作演示、教师配合幼儿总结等方法,特别是对于幼儿的成功给予肯定和鼓励。如;班里有一个女孩,做任何事情都特别容易紧张,怕自己做不好。在一次交流中,她非常欣赏地拿着自己用橡皮泥做的作品,说:“我做了一个大饼。”虽然那块大饼做得比较粗糙,但我们都为她鼓掌,肯定她的成功。她非常高兴,之后,她一直都很有兴趣地在美工区玩橡皮泥。又如:“夹夹子”活动中,由于刚开始幼儿没掌握夹得方法,很少有人成功,有的幼儿遇到困难就放弃了。一次,我发现有一名幼儿成功了,就请他演示给大家看,并鼓励其他幼儿:“明天你们可以再试一试,看一看你能夹几只水果。”当幼儿做到时,我再提高夹的难度,再次鼓励幼儿:“xxx小朋友夹了4个水果,你们有谁超过他,比一比谁夹得多。”通过鼓励,使幼儿充满信心,对活动一直很有兴趣。

三、帮助幼儿克服爱活动区活动中的胆怯心理。

胆怯心理是小班幼儿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胆怯心理的存在阻碍着幼儿进入活动区的活动以及活动的质量。而胆怯、退缩严重阻碍了自信心的树立,自信心大约是在三岁左右开始显露,因此,在活动区活动中,对于我班幼儿,主要帮助他们克服胆怯、树立自信心,参与到活动区活动中去,使他们在活动中对活动区活动产生兴趣。

1、创设温暖、互相尊重、轻松的环境,让幼儿保持良好的情绪,参加活动区活动。

首先,各个活动区域的设置多分散、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提供的材料也是丰富多彩的,这样能让幼儿在视觉上感觉宽松。材料的投放要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如在美工区我们发现幼儿喜欢用喜爱颜色的蜡笔进行涂色练习;在劳作区“舀豆”进行用勺练习;在益智区给“小丑分魔术棒”进行分色练习。这些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从而淡化了他们胆怯、害怕的心理。

再则,在活动中我们避免给幼儿过多的限制及负担,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方式。如在活动时,我们注意有的幼儿在活动区活动时总喜欢与平时要好的同伴一起活动,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我们就请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带领及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能力弱的幼儿的胆怯心理。

我们教师努力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能让幼儿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选择游戏,在愉快的活动中忘却胆怯。

2、丰富必要的技能技巧,强化幼儿的成功体验。

受能力和经验的限制,小班幼儿在活动区活动时,个体差异表现得尤为明显。能力强的幼儿在活动中能经常获得成功,而能力弱的幼儿却常遭失败,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参加活动产生胆怯心理。因此,帮助幼儿丰富、掌握一些技巧十分必要。如在美工区的粘彩链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让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先学习一个接一个连成直线,让幼儿感到“我也会做了”,初步体验成功,为下一步粘彩链树立信心。教师要帮助这些具有胆怯心理的幼儿体验成功,使他们初步树立信心,然后由易到难,在不断获得更大的成功中逐步消除胆怯。

3、家长配合,帮助幼儿消除胆怯心理。

家长共同配合,针对幼儿的不同情况寻找引起幼儿胆怯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方法。如在与家长的联系中,我们想家长反映:每当小朋友或老师请他的孩子到劳做区游戏时,他的孩子总是摇摇头,然后就到其他活动区活动了。后来家长反映该幼儿因不会扣纽扣,所以不去玩“给娃娃穿衣”的游戏,并提出能否让他们把活动区的娃娃带回家,由家长在家指导幼儿学习抠纽扣。家长提出的这个好建议被我采纳了。果然,第二天,那幼儿高高兴兴地来到劳做区,和同伴一起玩了“给娃娃穿衣”的游戏,还对小朋友说:“在家我还跟爸爸妈妈比赛抠纽扣呢。”

四、发现和肯定孩子创新的火花。

虽然小班幼儿年龄小,但他们也会尝试改变玩法。幼儿的思维没有受到太多的限制,因而他们看事物的眼光会和成人不同,作为教师要能理解孩子的想法,支持孩子的创新,肯定他们的“与众不同”。例如,在结构区,教师提供了小花篮、伞、花等范例,让孩子能模仿范例进行拼搭。在活动中,我发现一位幼儿没有按照范例搭,而是拼搭了一架非常逼真的飞机。在交流时,我请他向大家介绍的作品,并肯定他与众不同的搭法,还请他向其他小朋友介绍。那幼儿非常高兴,并经常在建筑区搭出各种东西。教师的做法也激发了其他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欲,没过多久,建筑区中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造型物。

7.如何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篇七

一、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1、利用幼儿好玩好动的特点,注意选择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适合幼儿年龄并有吸引力的教法和措施,为幼儿创造一个富有乐趣的运动环境,使之能完成教师安排的种种练习,从而达到由好玩转化为要玩、想玩、会玩的目的。

2、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取得幼儿的好感,并满足他们的适当意愿,给他们适当的表演机会,这样,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而这种满足的积累正是产生体育兴趣的动力。

3、在体育教育中,老师要特别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当好“导演”,珍惜幼儿乐于活动的美好情感,热情指导幼儿进行体育锻炼,耐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尽可能以“孩子头”的身份参加到他们的活动中去,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

4、在体育教育中,适宜的投放材料、新颖的组织活动给孩子足够的探索尝试时间。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各自积累的经验互不相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幼儿在认知发展上的个别差异,这些都使得幼儿各自具有不同的学习形式,学习速度和认知。如在学习速度上,有的幼儿对教师的要求领会得快,有的幼儿不能很快的领会,这就需要教师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机会。

二、体育活动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的体力较弱,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较差,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都有待于提高,并且注意力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喜欢模仿他人的言行举止,对活动的结果不太感兴趣,也不太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因此,应选择一些规则少,难度较小的集体性活动。中班幼儿的体力有所增强,动作比小班显得灵活、协调,注意力也较集中,具有了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初步有了合作意识,对活动的结果也有所注意。因此,在中班易开展具有较复杂规则及带有一定合作意识的游戏。到了大班,幼儿的身体活动能力发展较好,在动作上更加灵敏、平稳,有较强的自控能力,体力和合作意识都有所发展,并且有一定的责任感和集体观念。所以,在选择和组织大班体育活动时,应考虑动作增多、难度增大、内容丰富、运动量大、竞赛性强、脑体结合、规则稍复杂等因素,以保证所选择组织的活动让大班幼儿喜欢,同时又有效的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各年龄阶段的幼儿身体发展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有着显著差异。只有遵循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明确其生长发展规律,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选择教材内容和安排体育活动,才能使幼儿对活动更感兴趣,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根本目标。

三、采用具有生活情趣的体育活动,积极诱导幼儿的体育活动兴趣

一方面要注意从小培养,另一方面要进行多方面的诱导。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其体育兴趣的正常发展。教师不仅要发挥本身的主导作用,而且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善于引导他们的体育兴趣向正常的方向发展。根据幼儿思维特点,加强形象化教学培养幼儿体育兴趣。由于幼儿时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要培养幼儿体育的兴趣,对体育内容要加强形象化的讲述,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体育兴趣的发展。包括场地器材布置、体育设施条件、教师的精神状况和业务水平等等。在体育教育中,注重活动器具的多功能性。幼儿体育教学中,经常用到多功能运动器材,在组织教学中,老师要能够对各种器材想象创造出各种不同的使用方法,才能在教学中带领孩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激发孩子的思维创造能力。

四、创设适宜的体育环境

环境是很重要的教育资源,适宜的环境会对幼儿的身心起到很大的作用,也会激起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如园内铺设适合运动的塑胶场地;抢不上建构幼儿进行攀爬的攀岩墙;场地上悬挂高低不同的触摸物发展幼儿弹跳力;沙池内设上独木桥发展幼儿平衡等。幼儿进入这样的体育环境,就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体育活动。这样,也大大发挥了孩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另外,“幼儿园应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就幼儿健康教育而言,取得家庭、社区的积极配合更为重要。否则,来自任何一方的消极影响都将抵消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所以,要让幼儿带动整个家庭参与体育活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强和巩固。

五、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感受成功

由于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各不相同,他们之间存在着显著地个体差异,有些差异是特殊的先天因素导致的,有些差异是不同的后天环境造成的,这要求我们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必须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根据幼儿的情况区别对待,避免用划一的标准对待不同的幼儿,在实施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的模式。“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不断地积累,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也会随着自信心的建立而随之增强。

8.浅谈如何实施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 篇八

一、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足

很多幼儿园场地有限,教师怕出现安全事故,再加上有些家长不愿意让幼儿在冬季参加户外活动等原因,导致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足。

改进措施:对家长做好宣传工作,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协调好各年龄班的活动时间,保证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

二、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活动量不足

组织幼儿活动时多以散步、玩大型玩具为主,活动的强度和密度均较低,活动量不足,达不到身体锻炼的目的。

改进措施:用科学的方法测量幼儿的活动量。能根据幼儿面色、汗量、心率、呼吸状态、动作质量等状况随时进行运动量的调整。

三、基本动作的训练不够全面,教师示范动作要领不够规范

在训练幼儿基本动作时,内容不够全面,示范动作要领时不够规范,不同年龄班动作的难度和要求也没有体现不同之处。

改进措施:深入了解各种基本动作的动作要领,示范要规范,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征,安排难易不同的内容。

四、热身运动和活动项目相脱节

热身运动大部分都是韵律操,与活动项目相脱节,孩子各关节活动没有活动到位,容易受伤。

改进措施:热身运动应与体育活动项目有关联,有针对性地活动身体各关节,才能保证孩子在活动中不受伤。

五、过于注重技能的训练,游戏项目缺少情景化和游戏性

改进措施:在游戏环节的设计上应更情景化,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运动的习惯。

六、游戏挖掘不够深入,缺少小肌肉动作的训练

教师对体育活动游戏素材挖掘不深,活动中训练的都是大肌肉动作,缺少小肌肉动作的训练。

改进措施:挖掘传统游戏和训练小肌肉的动作的游戏,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七、在活动中教师的高控制,限制了孩子的自由

教师对游戏器材、玩法和玩伴的控制性多,孩子的自由性差,不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培养。

改进措施:在户外自由活动中,老师应该让孩子自由选择运动器械、玩伴,探索不同的玩法,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探索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途径,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运动器械,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游戏和活动,让幼儿在体验快乐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发展。

9.如何激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篇九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 “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二小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新课改把幼儿园课程分为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运动课程实施主要形式。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 “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二小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新课改把幼儿园课程分为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运动课程实施主要形式,可见户外体育活动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性,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这儿就不用赘述。但是,根据本人对多数幼儿园在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了解,却很不尽人意,甚至令人担忧。

一、突出的表现有

(一)为保安全尽量少开展户外体育活动

户外体育活动,幼儿活动范围扩大大,活动量增大,安全隐患也会增加。为保幼儿安全,减少与家长的纠纷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于是老师对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能减少就尽量减少。即便是开展活动,也是小心翼翼,要么活动内容单一,要么各种规则多、控制多,幼儿缺乏自主与创新。

(二)怕麻烦以其他活动替代户外体育活动

一方面,老师们认为组织户外体育活动难度大,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时,幼儿易受周围的环境影响而分散注意力;准备活动材料劳心劳力又太费时间;还要考虑活动场地的协调、器材的安全等,加上班上幼儿人数过多,致使活动效果不好,老师组织体育活动也就没有了兴趣。而另一方面,老师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其他相关工作很多,各级各类检查、指导对该领域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也没有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使老师们对组织体育活动产生懈怠,往往用其他活动来占用该项活动的时间。

(三)活动场地限制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大部分幼儿园活动场地是有限的,即便是场地充裕,但由于未做好科学安排,也经常发生班级之间的活动冲突等等,导致我园体育活动开展得不顺畅。

为迎合家长的心理忽略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在短时间内不见孩子有多大变化,许多家长由于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不够,也就对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关注不够,而更多的是关注孩子学到所谓的“知识”,为了迎合这一点,幼儿园、老师就更多地重视一竿见影、显性的一些所谓的“知识”的灌输,如大量的让幼儿要完成读、写、画等任务,忽略体育活动的开展。

监控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不重视户外体育活动 目前来说,好多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科学有效的质量检测标准,所以教师也懒于开展规范的体育教学活动,更不用说深入钻研,对活动的组织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带有太多的随意性。

(四)专业知识不足不敢深入开展体育活动

怎样的活动量和安排才使孩子达到了锻炼的目的,才符合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教师心中没有底,缺乏系统的认识,从而导致大部分教师盲目的开展活动。一般是把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缩小化、单一化,活动量,一般采取“保险”就轻的方式,另外有的教师主要以“观察者”的身份出现,观察是否有威胁到孩子生命安全的因素,对孩子的动作指导有限。

综上所述,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现状,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纲要》把幼儿教育定位在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的素质教育上,并把体育定在了首要的地位,主要在于体育不仅仅能强身健体,更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竞争意识、合作能力,对孩子的人格发展、生活态度、生活方式都有着积极作用。因此,怎样改变现状,有效开展有效的户外体育活动,既练就幼儿体魄,又成幼儿品格,是我们重要而紧迫的使命。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浅的探索,现做简略介绍,抛砖引玉,以期望我们幼儿园都能对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引起重视,切实肩负起为祖国的未来培养合格人才的责任。

二、以下是本园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找准问题对症下药

将户外体育活动作为园本研究内容,利用教研会,采取“头脑风暴”形式进行思维的碰撞,大家共同找问题。首先,全面排查幼儿园目前户外体育活动存在的.所有相关问题,并一一罗列出来,然后,辨别性质,以便解决“真问题”,主要是从中找出影响我园户外活动开展的瓶颈问题,最后是,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每人都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择优使用。

(二)确立目标 健全机制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参照即将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研究制订适合衡量我园各年龄段幼儿的身体发展指标和“健康领域”的评价要点及评估细则;研究制定符合我园健康领域和户外体育活动质量的监控措施,如,规范户外体育活动常规的相关制度,质量检测制度以及激励机制等。

(三)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首先还是加强对《纲要》精神的深入理解,提高教师的认识,明确开展体育体育活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然后是对教师相关教育理论,学习、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活动组织的科学性、有效性。把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与日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保证体育活动的开展,完整合理地实施幼儿园课程。其次是加强家长观念的转变,利用家长学校讲座、家长会等方式向家长传递科学的儿童观、知识观、教育观,向家长分析现阶段我国儿童家庭(含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偏颇,向家长宣传《刚要》精神,让家长了解、支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行为。

(四)研培一体 研教一体

把运动课程作为幼儿园园本科研课题,把健康领域的相关知识培训作为园本培训内容,教师的例行展示课,汇报课以健康领域为主,使老师们“研”、“培”、“教”任务轻松完成。

三、探索户外活动的科学模式

为了保证户外体育活动方式的多元,内容的丰富、结果的有效,促进幼儿各种基本动作的良好发展,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一)合理分配室外场地

根据不同的活动场地位置、形状、材质等特点,设计不同的游戏项目并相对固定使用。如:中庭得天独厚的位置,适合小班各类体育活动;木制的多功能室适合投放训练体智能和感觉统合材料;前后操场我们根据位置和形状分别确定了球类、推车、垫上、跳绳等活动;30米跑道在自选户外活动时间用于软体类玩具的活动等。

(二)合理有效利户外空间来实施运动相关的课程

在室外墙面设置了富有情趣的儿童攀爬墙和浮雕墙,涂鸦墙、触摸感知墙,有效促进孩子攀爬的能力和感官系统的发展;在草地上用废旧轮胎搭出的小路训练孩子平衡;利用围墙角落的地形为个孩子们创设了异形沙池;创设了各种材质的感知训练地面,有水泥地、泥地、雨花石地、瓷砖地、自然草地、人工草的、木质地等。

(三)制定户外活动场地流程图

保障各班幼儿循环有序参加区域活动,克服了过去活动场地发生班与班之间发生冲突,或者有时候、或有的场地空闲。

(四)科学投放和管理材料

丰富多样的活动器材,是保证活动开展和提高幼儿对运动课程兴趣的前提,但怎样投放和管理也是一个学问。让孩子和老师共同参与材料投放过程,视情况增补、更换等。投放的所有物品有序摆放、固定位置。运用标签与标签、标签与实物等多种对应方法,幼儿使用后用准确对应归位,这样能体现运动课程中的学习特点。

(五)制作活动标识,让孩子自主管理

为了让孩子自觉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活动习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商量、共同制作富有儿童情趣、孩子一看能懂的“图夹文”标识,标识中介绍了游戏材料、玩法与规则,提出使用后收拾整理等要求。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的规范意识逐步形成,自主管理意识也逐步增强,部分不能放在室外的材料,现在是幼儿管理,承担每天早上放出去,放学后收回来的任务。

(六)完善制度,强化课程管理

科学安排四类课程的内容,合理分配集体活动与分组、个别活动的时间,来保障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为了帮助老师、孩子养成户外活动的习惯,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播放音乐,提醒大家开始户外活动。

另外,还有打破年龄班级界限开展户外体育活动,这样创造了“大带小”、关心他人、文明交往的机会与条件等活动。

10.如何激发幼儿亲子阅读的兴趣呢 篇十

一、家长以身作则阅读书籍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如果家长在家休息的时候,随手抓起报纸与书籍津津有味地阅读,就一定能够引发幼儿的好奇,想了解书的魔力究竟有多大,也会装模作样地要看书,如此,就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与熏陶。

二、给幼儿讲亲子阅读好处

幼儿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讲亲子阅读的好处,如:可以由爸爸妈妈陪同看书,不孤单;听爸爸妈妈讲动听的故事,有趣极了;通过阅读,练习说话,就会变得伶牙俐齿,能说会道;通过提问、思考、解决问题,就会变得更加聪明,讨人喜爱。

三、给幼儿讲述有趣的故事

幼儿家长可以选择幼儿喜欢的一本动画故事书,给孩子讲述一个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表演夸张的动作,并高兴得哈哈大笑,吸引幼儿注意,感染幼儿的情绪,让幼儿体验到故事有趣,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引导幼儿积极质疑释疑

家长在陪同幼儿进行亲子阅读时,可以对幼儿质疑提问,也可以鼓励幼儿自己质疑发问,然后启发幼儿思考释疑,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及时地表扬幼儿学习认真、聪明伶俐,幼儿心情愉悦,定然记忆深刻,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五、陪同孩子一起做识字阅读游戏

充分利用孩子好奇、好运、好玩的天性,把识字阅读活动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让年幼的孩子觉得学习活动其实是很有趣的一个过程。不要为了达到识字阅读的硬性目标,进行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可以用比较科学、合理的教材教具来进行。比如,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酷酷识字》()就适合3-7岁孩子识字阅读,教材教具是用磁性材料做成笔画、字块,让孩子动手象搭积木一样,有玩、有说,寓识字阅读活动于快乐的游戏中。

11.如何激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篇十一

关键词:激发幼儿;美术活动;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140-01

每一位孩子的头脑中都有许多美丽的东西,都有欣赏美、追求美的渴望,但感受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观点不是天生就有的。从教学中我感受到,幼儿很容易对美术表现出自发的热情,但往往是浅层的自发的兴趣,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阶段,并且具有不稳定性。

我有几点体会:

一、通过对色彩的感知,培养幼儿发现美的能力。

为了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欣赏能力,首先我们发动家长,带自己的孩子去逛商店,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欣赏各种商品的精美设计和装潢设计,欣赏色彩鲜艳、样式新颖的服装:欣赏各式各样的工艺品、装饰品。回到课堂,我们启发孩子做小小设计师,进行各种小设计,如:设计服装、提包,给妈妈设计头巾等,来锻炼幼儿的色彩搭配的能力,从而对美丽的色彩进行充分的感受,积累感性经验。这些活动使幼儿接受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加强了美的视觉感受,培养了孩子对美的事物的敏感,引发孩子对美的向往。

二、选材贴近生活,形象直观

现实生活的声、光、形、色都能激发起幼儿的兴趣,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绘画的题材是最捷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扩大其知识面,还经常请家长带幼儿接触田野、公园、街道等幼儿可理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选择他们比较熟悉的并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内容作为绘画题材。例如:在小班幼儿画圆形的活动中,可选择一些幼儿比较熟悉又喜欢的物体,象气球、太阳、皮球等,以代替教师在黑板上的简单示范;

在中班绘画汽车的活动中,首先通过谈话了解幼儿原有的经验,再带幼儿去参观马路上有些什么车?车子的内部构造又是如何的?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幼儿画出的汽车肯定各不一样,充满了童趣。

三、创设审美环境,激发动机

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情绪上的兴奋,进而转变为绘画的冲动,这样他们的身心才会处于最佳状态,才能激发出创作的动机。

四、引导自由发挥,独立创造

幼儿富有创造精神,他们大胆、浪漫、无拘无束、不受成规戒律的束缚,可以随意的联想、拟人、神话,哪怕张冠李戴也不觉得怪异。强调幼儿在绘画中自主性的发挥也是对以往在幼儿美术教育采取“依样画葫芦”,你教我画的方式的否定。因此幼儿教师在教给幼儿一些绘画所必需的本领,如多种颜色、几何图形、实物图形的认知后,应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积极采取各种方法让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自主性的绘画。

绘画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如何对孩子作品进行评价是很关键的环节。我们大多数人在评价孩子作品时,特别是家长,一般很注重孩子的绘画结果,往往用像或不像做出简单的评价:“乱七八槽的,这是画的什么啊,什么都不像,就只知道乱画。”往往大多数的家长会做出这样的结论,他们往往以成人的思维去思考孩子的画,二不能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画面内容。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当然对于我们幼儿老师而言,首先除了要有专业的技能外 ,很重要的事要有理解孩子,善于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绘画课上,老师引导孩子想象并说一下自己妈妈长什么样子。有的孩子说妈妈大眼睛,有的孩子说妈妈长头发、卷头发、短头发、扎辫子等等,对于小班孩子而言,他们的这种简单的回答已经很不错了,通过回忆自己妈妈的样子,引导孩子们把妈妈画在绘画纸上,当做母亲节礼物送给妈妈,孩子们一听,自然很开心,能送给妈妈礼物是小朋友们最开心的事情了。看着孩子们画妈妈时认真的样子,忽然觉得,妈妈的爱是伟大的,对于孩子来说,妈妈是最重要的。环视四周,忽然看见小朋友看着绘画纸在发呆,什么都不画,走过去,轻声问原因。“想不起来妈妈长什么样子了,怎么办呢?”看着他无助的眼神,我很亲切的说:“老师就是妈妈啊。看看老师长什么样子,就把妈妈画成什么样子就好哦。”他嘻嘻嘻的笑了,开始动笔画了起来。绘画也要联系实际,即使孩子们不会画,即使孩子们画的画让大人看不懂,但是那是他们内心的真实写照,是反映他们内心的最好的方法。对于孩子的画,我们也要尽可能的给予评价,给予鼓励,让孩子能树立起心里,继续做自己喜欢的画,画自己想画的画。

绘画结果怎样,每幅画都能反映孩子的一些“思想”。我也曾遇到一个这样的孩子,他画了一幅人物画,并且说是画的他自己,其中一颗纽扣没有画上。我询问原因,孩子告诉我说等妈妈回来后再给他缝上。我同孩子的奶奶交流才晓得,妈妈出差已很长时间,我终于明白孩子是想念妈妈了。我便特意亲近孩子,慢慢缓解孩子的思念之情。我相信关爱孩子的老师是不会轻易忽视孩子的绘画作品的。

1、幼儿美术欣赏并不是一个两个活动所能达到的,而应该在美术活动及日常活动中随时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美术欣赏材料,以丰富幼儿的美术经验,从而提高其艺术鉴赏力。并为了让它真正行之有效,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改良。

2、欣赏是一个极其个性化的心理过程,因人而异。美好的事物会给人带来美好的感觉,但同一个美好的事物却不一定能为所有的人带来同样的美好感觉。即使是那些公认的好作品,仍然会在不同的人身上产生不同的效果。

3、欣赏并不需要与理解同步。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我们看到一个抽象的图饰,闻到一种气味,听到一段音乐,或是触摸到一种质地时,我们会感到快乐,感到轻松,感到愉悦,感到是一种享受。而当有人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情感体验时,往往说不清,它似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幼儿也相同。孩子们的感受也许都很直接,但局限于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经常就讲不出道理了。

4、欣赏是需要培养的一种思维习惯。我们的欣赏能力虽是与生倶来的,但我们喜欢什么、欣赏什么却也是后天形成的心理习惯。幼儿期是为人生打基础的阶段,我们有责任为孩子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度过童年,学会欣赏美,喜爱美,追求美。

12.如何激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篇十二

1 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之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教师适时组织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 可使幼儿接受阳光照射与洗礼, 接受气温气流的刺激, 从而增强其抗病耐寒能力, 同时适当的体育活动也锻炼了幼儿体质。 (2) 培养幼儿良好健康的个性品质。幼儿通过参与户外体育活动, 可培养良好的体育学习兴趣, 养成吃苦耐劳、不怕困难, 迎难而上的优秀品质, 还能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 让幼儿过早接触社会, 提高适应性。户外体育活动所营造的真实场景让幼儿真切地体验和感悟社会, 并受启发与感染, 能使其尽快地融入社会、融入生活。

2 当下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2 . 1 幼儿园组织管理方面问题

关于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 幼儿园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效率,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幼儿园领导阶层缺乏重视。大多数幼儿园领导仅仅从观念上认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 而并未在具体实践中强化重视, 影响户外体育活动开展, 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二是幼儿园组织制度不完善。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开展需要权威性的制度、规则以及行动方案作支撑, 完善健全的组织制度势很有必要。但很多幼儿园没有专项的组织管理制度, 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秩序差, 随意性强, 如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 活动中一旦发生冲突便无制度可循;三是教育培训不力, 师资、物资不充足。对于体育教育没有就户外体育活动开展进行系统培训, 致使教师素质低。再者, 户外体育活动场地、体育活动器材等严重匮乏。

2 . 2 教师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

(1)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保障。虽然相关制度规定, 幼儿每天用于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应不低于一个小时, 但这一规定只有部门幼儿园在践行, 很多幼儿园并未做到此点。户外体育活动时间被课内时间或游戏时间所取代的现象很常见。 (2) 户外体育活动内容选择单一。幼儿教师在选择户外体育活动内容时, 只是随意进行单一户外体育活动, 如活动内容一般以走步、跑步等简单体育活动为主, 相对具有难度的攀爬、钻和平衡等开展较少。 (3) 没有根据大班、中班、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选择适宜类型的体育活动。如在听信号进行跑步体育训练中, 小班主要进行“听信号指定方向跑”的训练, 中班进行“听信号做规定动作”的训练, 而大班主要是“听信号变速跑”活动。 (4)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低效。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游戏性强、活动负担不当等原因致使其效率不高。

2 . 3 幼儿家长方面存在的问题

幼儿体育户外活动开展不顺, 一方面受到幼儿家长的影响。在幼儿家长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一般幼儿家长都具有“重智轻体”观念, 他们更希望幼儿园将优先的时间拥有幼儿智力提升方面, 而不是进行户外体育活动, 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俨然成为幼儿家长的通病。其次, 幼儿家长对幼儿过分溺爱。这种育儿观念使家长们不愿意幼儿参与户外体育活动, 担心孩子摔倒, 担心孩子因运动量过大而受累, 他们既不支持孩子进行晨间训练, 又不会占用幼儿其他时间用于户外体育活动, 故户外活动质量相对较差。家长的这一系列观念和行为成为制约幼儿顺利开展户外活动的外在因素。

3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实现策略

3 . 1 建立健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相关制度

为了推动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蓬勃, 出台相关制度, 提升幼儿教育活动开展的秩序性与高效性很有必要。在幼儿户外体育方面, 也要有相关运行制度做保障, 因此, 要建立健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相关制度。各幼儿园可以效仿国家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范》《幼儿园管理条例》等制度性文件, 并基于自身幼儿园发展实况, 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幼儿园管理条例与工作规范》, 并在该制度性文件中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开展做系列硬性规定, 督促教师严格遵守, 低不遵守的教师给予相应惩处, 以儆效尤。第一, 可出台活动细则和标准。如体育器材配备与使用方面的规定、对教师组织户外体育活动工作规范的制定、对体育活动时间和开展制度的规定等。第二, 可出台幼儿体育教师准入门槛。为幼儿体育教育引入高素质体育教师。

3 . 2 树立正确的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价值观

首先, 应充分发挥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的作用, 树立三位一体的大体育观。这就要求幼儿园与家庭要试下亲密合作, 共同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作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园和家应坚持“尊重、平等、合作、和谐”的原则。幼儿园一方面要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 要通过开家长会、宣传户外体育活动重要性等途径消除家长对户外体育活动的误解, 并通过确保幼儿体育活动安全的手段来博得家长的帮助与支持。除此之外, 幼儿园还应获得社会的支持。在学生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时, 难免要用到社区公园、公共场所公园等地区, 而这些地方体育活动器材是否合理、够用, 直接影响着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质量。因此, 要幼儿园要获取政府以及社区的支持与帮助。其次, 要树立保护与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向幼儿体育教师和家长积极宣扬“幼儿需要保护, 但幼儿更需要锻炼与发展以提升社会适应性”的价值观, 使他们开始重视幼儿户外体育活动, 不断提升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高效性。

3 . 3 积极开发丰富的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资源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资源的丰富与否直接关系着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质量与效益, 因此, 幼儿园应积极开发丰富的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资源。 (1) 建立一支素质高的幼儿体育教师队伍。对于幼儿职业高等专科学校来说, 应注重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技能培养,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教学潜能, 提升幼师学生教学素养。对幼儿园来说, 要对已有幼儿体育教师进行系统的职前培训, 并提升幼师准入门槛, 健全用人机制, 以此提升幼儿体育教师高效组织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能力。还可以从校外引进优秀体育教师扩充教师队伍。 (2) 加大对幼儿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资金支持。资金支持是开发师资的前提与基础, 幼儿园应加大资金投入。 (3) 保证体育器材和设备的充足, 并合理划分活动场所。要基于幼儿数量以及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需要完善体育器材与设备建设。在活动场所方面, 要科学设置体育活动区域, 如攀爬区、走跑去、跳跃区、投掷区等要符合幼儿体育运动需要。

3 . 4 多途径提升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开展效率

首先, 幼儿体育教师应制定科学的户外体育活动目标。目标制定应基于幼儿身心发展需要, 目标制定过高会挫伤幼儿学习积极性, 目标太低又会丧失挑战性。如在小班体育游戏《运沙袋》的体育活动中, 如目标设置为“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跑’运沙袋”, 对小班幼儿来说难度就过大, 可将“跑”改为“走”目标就大小合适了。再者, 目标制定基于幼儿学习兴趣, 且具有层次性, 即对于不同年龄幼儿制定不尽相同的体育活动目标。其次, 选择适宜的户外体育活动内容。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到幼儿体育学习的接受度, 选择能激发幼儿兴趣且符合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内容。最后, 幼儿体育教师应科学组织户外体育活动。教师可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 将智力游戏、民间游戏、娱乐游戏等引进户外体育活动。再者, 应科学处理运动负荷, 使其保持在幼儿可接受、可挑战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 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在幼儿户外活动开展方面, 来自幼儿园组织管理、幼儿教师教学管理以及幼儿家长方面不支持方面的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户外体育活动的高效开展, 必须引起重视。幼儿园领导、幼儿教师以及家长都应尽己所能在推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顺利实施方面发光发热, 贡献力量。特别是幼儿园与教师方面更应不断探索, 不断实践, 真正落实幼儿户外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王慧.西安市区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指导策略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 2013.

[2]梁娟.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指导的观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4.

13.幼儿园教学活动计划户外体育 篇十三

户外体育教学计划

朵朵四班高瑞芳

本学期我们要在保证户外体育活动时 间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不断优化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对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一、活动实施的原则性:

1、目标性原则以幼儿发展目标为核心,将幼儿园的各种教育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实现目标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手段,克服过去教育工作中重内容出发,忽视教育目的的现象。

2、发展性原则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发展不仅体现为幼儿知识、技能的增长,更体现在幼儿的心理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幼儿的发展规律既遵循一般的规律,又体现着个体的差异。为此,组对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指导必须把着眼点放在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上。从观察、研究幼儿入手,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根据每个幼儿发展的不同特点,因人施教,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幼儿主动性结合相结合的原则我们班组对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指导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计划、组织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

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引导幼儿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观察、指导幼儿,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幼儿的发展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没有幼儿的主动参与,任何教育难以获得良好效果。因此,要尊重幼儿兴趣与需要、注意、激发幼儿的内部动机,调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了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幼儿发展需要和幼儿主动性的倾向,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出现新的“儿童中心”,消弱教师作用的现象。

4、活动性原则活动是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桥梁,是幼儿活动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我们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幼儿动手动脑为特点的教育活动,活动多方面的经验,促进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倾向。

5、整体性原则不同形式、不同方面、不同途径的教育均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使体、智、德、美等方面的教育,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大班组与家庭的教育成为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克服重智轻德、重课轻游、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脱节的现象。

二、基本活动活动内容

1、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能侧身、钻、双脚跳、投掷等动作。

2、活动中能主动地或者在教师的铃鼓下交换游戏。

3.、在活动能勇敢、不畏惧困难。

4、运用各种信号练习走、跑动作的速度和能力。

练习单脚跳,学会玩皮球的基本技能,学会拍球、抛接球、传球、踢球、运球,学会垫子上爬、滚、翻动作。根据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户外活动的设计中,既要以游戏为主,还要注重运动技能的培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是放在户外活动中的前提。

三、基本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2、初步形成幼儿的交往意识、合作意识;萌发产生认同感、亲切感、有关心、帮助他人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记录能力。

14.如何激发幼儿学习珠心算的兴趣 篇十四

陕西省**县机关幼儿园

内容摘要:兴趣是幼儿求知的动力和基础。珠心算教学必须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为切入点,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语言,巧妙设置悬念,同时充分利用成就感效应和竞争效应,全面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才能真正确保珠心算课堂教学效益稳步提升。

关键词:教学形式巧设悬念成就感效应竞争效应

珠心算是幼儿园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抓好珠心算教学,对于培养幼儿超常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开发幼儿智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许多教师发现,大部分幼儿刚开始学习珠心算态度还算认真,学着学着就三心二意了,到最后干脆不学了。之所以造成这一现象,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教师采用的教法不当,致使幼儿学习珠心算的兴趣不高,课堂教学质量肯定上不去。如何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珠心算的兴趣,彻底改变当前珠心算课堂教学气氛不浓、效益不高现象,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珠心算课堂教学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一、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及最容易接受的教学形式。新《幼儿园教育纲要》也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例如,我在珠心算教学开始前,考虑到打算盘对幼儿手指肌肉的要求较高,开展“十个小矮人”游戏,幼儿边听音乐边用手指点数小矮人,既活动了幼儿的小肌肉群,又轻松了头脑;复习“补数”教学环节中,让幼儿玩拍球游戏,先规定两人拍球数合起来要成为10,如果一个小朋友拍三下,那么另一个小朋友则拍七下,或者让一小朋友模仿某动物叫三声,让另一小朋友来对七声;在教幼儿学珠算术语时,我编写谜语如“有些珠子真听话,主人一下令,啪啦一下全回家”,让小朋友复习“清盘”这个概念;在课堂后期,看见有些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分神,我结合大班音乐教学创编的“采茶”,第一遍让幼儿模仿采茶动作,活动手指和手臂肌肉,第二遍则让幼儿模仿入微地进行检茶(检查茶叶的好坏),在美妙音乐的伴奏下,十个手指的灵活运用有效活动了肌肉,达到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教育,这样的课堂,幼儿笑声不断,兴趣总是很高,学风很浓。

二、运用语言引起悬念,从而激发兴趣

幼儿园儿童正处在积极探索周围事物的阶段,对新鲜的、未知的事物总会产生极大探究的兴趣。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运用语言,设计悬念,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看数译珠”的教学中,我和小朋友玩变魔术的游戏,先用悬念性语言讲述:“今天老师和小朋友来玩变魔术的游戏。请小朋友看清谁变的魔术最好、最准确。”幼儿在这种游戏的气氛中,个个兴趣盎然,很好地达到了凝聚注意力的教学目的。再如,在教“凑数补数”这些概念时,我和小朋友玩对数、碰球游戏时,用悬念性语言讲述,问:“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答:“你的1球碰9球。”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三三 1

两两进行,十分有趣又有效。由于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感知,他们知识与经验获得自然、生动,印象深刻。

三、用成就感效应激发兴趣

成就感是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需要,它可以成为推动人行为的内动力。因此,在珠心算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使幼儿产生成就感,从而激发幼儿对珠心算学习的持久兴趣。研究证明,成就感的产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幼儿内部的,如完成一套材料的操作,发现新的结果等,出于其内部要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另一方面,来自于外部评价引起的成就感。经过观察,我发现有很多幼儿把教师的评价作为成就的标准,以此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于是我对那些自信心不足的、性格内向、对珠心算学习感到困难的幼儿,经常性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从感情上激起了他们成功的喜悦,从而为他们建立自信心,培养成就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在课堂练习中,我先个别辅导珠心算学习有困难的小朋友,让他们完成一些简单的加法题,然后请他们到黑板上给其他小朋友讲解。完成后,我立刻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表扬他们,激发了他们学习珠心算的内在动力,增强了自信心。慢慢地,这些小朋友逐渐对珠心算活动产生了兴趣。

四、以竞争效应激发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对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有较大的兴趣,而且乐此不疲。因此,我经常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或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竞争心理的发展,从而间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将幼儿分成小鸟、唐老鸭、米老鼠、大公鸡队,让幼儿每次以比赛积分多少来定胜负,还给获胜的小朋友发一面小红旗,幼儿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连平时不爱打算盘的幼儿也跃跃欲试,抢争第一,学习气氛异常热烈,教学效果也很不错。

15.如何激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篇十五

一、调整作息, 保证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散落”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要与其他的集体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游戏等内容进行合理搭配, 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将户外体育活动“嵌入”一日生活的作息中 (见表一) , 既顺应一日活动安排的有序性和规律性, 同时从制度上保障户外的活动时间。

二、丰富类型, 兼顾幼儿自主与教师预设双重需求

教师在实际组织中会遇到两难的情况:如果让幼儿自主活动, 能满足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需求, 但针对基本动作、基本器械等的教学目的相对会削弱。反之, 突出了教师的主导性, 教学目的往往能够达成, 但幼儿的兴趣会降低, 自主性会被削弱。因此在一天当中, 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多样化。我园一日常规管理中明确, 以一周或一天为单位安排的户外体育活动, 必须涵盖这多种类型的活动。如教师可以每周组织2~3次核心器械的集体练习活动 (如共同拍皮球) , 同时也要组织安排可供幼儿选择的多种辅助器械活动 (飞镖、跳袋、平衡器、扭车等) 。

三、明确职责, 合力发挥主配班教师的指导成效

幼儿园的教师配备是两教一保, 即两名教师与一名保育员, 他们负责幼儿全部的教育和生活, 不分学科。两名教师以一天为单位轮流执教, 即一名教师为当天的主班, 另一名教师就是当天的配班, 隔日轮换。保育员主要负责幼儿的生活照顾及清洁卫生等工作。对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发展指导, 主要是两名教师。当两名教师时刻相伴与合作, 无疑能使幼儿获得更多的关注与关心, 同时可以集两人智慧与经验调整活动安排, 并使教师对幼儿发展的了解更为全面。避免一人组织活动时遇到活动预设与幼儿需要有偏差、环节过渡时等待时间过长、能力弱者不被关注等状况。

四、优化方法, 促进单位时间内体育活动的效益

教师有效地组织指导是体育活动发挥最大效果的重要保证, 在实践中我们针对出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 其中指导重点体现在———

一是教师要给予幼儿较大的自由度, 保证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由活动。还要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 要把握时机, 全面观察了解幼儿最需要关心与指导的地方, 但不能指手画脚, 中断孩子的活动, 而是准确把握时机和方式给予适当的指导, 提供适度的帮助。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应处的位置, 扮演观察者、指导者的角色, 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 使指导富有启发性。

二是以科学方法测量、调整户外体育活动的活动量。测量方法是:计算幼儿实际参加活动的时间和活动的总时间, 并算出幼儿实际参加活动的时间与活动总时间的比率, 再乘以100%后就是运动密度。

三是发挥教师在体育活动中的榜样及伙伴的双重角色, 通过积极参与、鼓励引导、共情共享, 使幼儿不仅在游戏中动作得到发展, 心理上获得愉快的体验, 同时勇敢、协作等相关品质也得到较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 户外体育活动作为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活动质量直接影响着一日活动的成效。我们不仅要达到《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上关于户外体育的基本要求, 同时也要通过各种策略, 提高活动的效益, 使户外体育活动多姿多彩, 深受幼儿的喜爱, 为“精彩的一日生活”再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摘要:户外体育活动作为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活动时间能否得到保证, 活动组织是否有效, 都影响着幼儿一日生活的质量。要在有序、高效的一日活动常规管理的背景下, 保证每天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合理搭配每天多时段的户外活动内容, 更加合理、科学地组织与指导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等, 使“精彩的一日生活”锦上添花。

16.如何激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篇十六

阅读对于推动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让其智力、知识、个性以及语言能力实现提升均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当前,进行早期阅读的幼儿在年龄上越来越小,可是有些幼儿园以及父母对于早期阅读却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将早期的阅读看做是识字、认字教育,要求幼儿识字、认字;将成人在阅读方面的兴趣强加给幼儿,没有注重幼儿本身对于阅读的兴趣;仅注重阅读的量而没有注重阅读兴趣、方式的培育,最终造成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不能够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早期自主阅读指的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有利于提高其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丰富自由想象,关键在于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促进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主要包括审美能力、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文学兴趣、自制力、社会公德意识、懂得珍惜爱护劳动成果等。因此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自主阅读习惯培养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下面我结合自身教育体会,对如何激发幼儿早期自主阅读兴趣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供多样的阅读材料,选择适宜书籍

幼儿的阅读书内容应该广泛和多样,不仅要有儿歌、故事,还要有童谣、传记、诗歌和散文这类形式不同的文体,并且要以不同的方式呈献给幼儿。在教室里专门开辟幼儿阅读区域,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幼儿读物。每天给幼儿自由活动时间,让他们按照个人兴趣自主阅读。

作为幼儿人生发展的启蒙教师,我们在培养幼儿对于阅读的兴趣之前, 自身要热爱读书。课堂上、游戏中,教师要适时给幼儿讲述故事,并利用早读的时间,帮助幼儿选择一些经典的书籍来阅读,并经常有重点地给幼儿阅读和朗诵。也可以在班级建图书角,让他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图书。需要注意的是,图书角放置的图书应根据其年龄特点,尽量选择色彩丰富鲜艳、人物形象生动的图书,这样才会使幼儿产生阅读兴趣。可以为小班幼儿选择一些内容比较简单,并且画面比较大,具有较为强烈的色彩感的认知型图书(包括动、植物,以及交通工具等),抑或是故事情节较为简单的画册。可以为中大班的那些幼儿选择一些连环画册,主要内容为生活故事以及童话故事,在故事情节上一定要健康完整,并且具有趣味性。比如说《小蝌蚪找妈妈》,以及《白雪公主》,还有《好习惯故事》都比较好。同时,也可为幼儿配备一些能够大量拆拼的图片,也可以安排手工制作材料,提倡幼儿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创造性地自制图书。

二、加强家园间密切配合,形成阅读氛围

仅仅依赖幼儿园来培养孩子形成阅读兴趣并不够,家长也要积极地配合,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因此,教师需要在家长当中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提倡家长积极配合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同时对家长进行有效的幼儿早期阅读指导,帮助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为幼儿挑选恰当的读物,积极地开展亲子共读,专门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引导幼儿逐渐过渡到习惯性阅读。教师可以设置家园联系本,记录幼儿在家中所阅读的图书名字,分享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一方面是对幼儿在家阅读的肯定和鼓舞,另一方面是对其他幼儿的启发和学习。教师也能够在联系本上记录一些杰出的幼儿读物,推荐给家长。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幼儿园积极组织类型不同且形式多元化的幼儿阅读活动,如阅读周活动,就是将家长以及幼儿组织起来, 在特定时间内展开各类阅读活动,其中,包含父母讲述故事、古诗大赛、儿歌诵读等内容。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举办以“大家一起来阅读”为主题的活动。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 幼儿将自身最感兴趣的故事在班上讲述出来, 其他小朋友则认真倾听,对于讲述好的幼儿,教师需要给予奖励,并在班上进行表扬。通过阅读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热情, 使其纷纷想要在大家面前展现自我,想将自己喜欢的故事讲述给他人听。这时, 教师需要向幼儿说道:“今后还会举办很多相类似的活动,希望你们平时要加强阅读,善于积累, 到时候就能够将自己喜欢的故事讲述给大家听,好吗? ”此时,幼儿则大声喊道“好”。自此之后,幼儿则会更加喜欢阅读,并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四、讲究指导幼儿阅读的.技巧,增强阅读效果

科技促进发展,技巧提高效率。就幼儿教育而言,同样如此。在幼儿早起阅读期间,教师以及家长需要从旁协助,注重指导幼儿阅读的技巧,培养幼儿正确的阅读方式,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坚持每日阅读。其实,在幼儿阅读之前, 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幼儿观察书籍封面、故事画面等内容, 重点放在画面下方的数字上,要让其明确知晓,即便是图画,也存在一定顺序,然后再引导其阅读书籍内容。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的同时, 还要重点关注幼儿阅读习惯,培养其阅读能力,了解图画的中心内容,并让其通过大至小,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由中心向四周等方式进行了解,如此一来,则会提高幼儿的阅读效果。

此外,在整个阅读活动中,教师注重指导幼儿阅读的技巧, 还能增强幼儿的观察意识,培养幼儿看图阅读的观察能力。

17.如何激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篇十七

纸箱制作的小花轿、 呼啦圈 音乐游戏光盘

【活动流程】

1、听音乐《八只小狗抬花轿》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音乐,我们跟音乐活动一下身体。幼儿随音乐做热身运动

2、游戏规则

幼儿分成两队,两人为一组进行抬轿子,到达终点返回后轿子传给下一组幼儿,游戏继续进行,最后一组幼儿最先完成者为胜

3、游戏开始

教师:瞧,这是老师做的轿子,这轿子是怎样玩的?我们请两个小朋友示范一下。

1、教师边讲解边请幼儿示范: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两个人方向是一致的,两手握住竹竿,一起向前走。

2、现在请你跟好朋友找一个空地方练习一下,注意不碰到别的小朋友。

3、全体幼儿练习。

4、教师小结刚才活动的情况。

4、游戏方法

1、两人两组合作,要走得又快又稳,到达终点后沿原路返回,传给下一组幼儿。传轿子时,两对幼儿必须一一对应,在对方接住轿子后才能放手。

2、请四个小朋友示范一下。

师:前面的小朋友出发了,后面的小朋友准备,其他小朋友站在后面。

18.如何激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篇十八

一、树立信心,鼓励赞赏

小班绝大部分幼儿来园前未入托,又因为年龄小,社会知识经验欠缺,手肌肉群发育较弱等因素导致孩子们对绘画活动了解甚少。据了解,75%左右的幼儿未接触过绘画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小,在绘画过程中经常出现有始无终的情况,甚至有的幼儿会拿着笔观望,不知怎么画。因此,首先就得帮助幼儿树立信心。只要幼儿一动手画画,我就给予真心的称赞。于是,幼儿逐渐变得喜欢绘画。我们在活动室的一角设立了一个展示栏,推荐幼儿的作品,及时地介绍有创意、有特色,有进步的幼儿作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引导他们互相观赏,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提升自信,并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我们还经常开展绘画比赛活动,并给予“帖帖纸”作为奖励,每个孩子都有个获奖的理由,如“色彩奖”、“造型奖”、“细心奖”……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兴致盎然,绘画技能也逐渐得到提高。

二、画具多样,自由选择

提供丰富的工具材料,可以满足幼儿的多种需要,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兴趣。小班幼儿更喜欢那种可以画得较大的,容易出现成果的工具材料。不同的工具材料,大大提高了幼儿的绘画兴趣。小班常让幼儿用油画棒进行绘画,这样幼儿容易觉得单调乏味。我曾尝试在区域中投放了水笔、毛笔、颜料等让幼儿进行涂色,发现孩子们对它们都产生了较大的兴趣。在绘画过程中我还经常投放多种多样且颜色鲜艳明亮的实物。记得在一次绘画“水果盘”的活动中我投放了水果实物和水果玩具,而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大都喜欢观察色彩鲜艳的水果玩具,他们还出乎意料地把水果的平切面盖在纸上印画。孩子们的行为启发了我,后来我经常在区域活动中让他们把手掌、脚印、杯盖、有花边的小盘等按在纸上进行印画,而后再进行装饰……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挂在墙上时,他们高兴得欢呼雀跃。

三、调动感官,学习观察

人的大脑信息80%来源于视觉,“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绘画之前我先指导幼儿学会观察实物的整体,如:绘画一个橱子,应先指导他们观察橱子的整体平面并说出其形状,再分别观察橱子的上、下部分的形状、颜色等。这样孩子们就能愉快下笔了。记得区域活动“画葡萄”前,我先引导孩子们用眼睛观察,用鼻子闻,用手上的肤觉感知,用嘴品尝……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去感知认识葡萄,而后再让孩子们尝试用多种形式进行绘画,如:让他们用手指点画,用油画棒涂画,用毛笔进行水彩绘画……孩子们十分高兴地一一尝试着。

四、传授技能,及时引导

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我们须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正确的绘画技能,及时地给予引导。在上学期我主要教给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及涂色顺序。在幼儿涂色中我们常会发现他们涂色不均匀和方向的随意性,而当我们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后会发现他们涂色的画面比以前干净了许多,涂的色彩也均匀了许多。而在下学期我主要教孩子们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小到大地用简单线条绘画一些简单的图形,让孩子们运用图形进行组合,绘画出他们喜欢的形象。在区域活动中我经常选择形象可爱、大小适中的图形卡让幼儿训练涂色,提醒他们用正确的涂色技能进行涂色。

五、言语激发,想象作画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在绘画活动中,教师的语言点拨是激发兴趣、放飞想象的一把钥匙。我们可用语言让幼儿扩展思路,肯定幼儿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的、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例如:在“太阳”绘画活动中,我提出了疑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我们以前吹泡泡时发现太阳光还有什么颜色呢?”让幼儿知道太阳光有七种颜色;结果孩子们选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太阳。随即我又提出疑问:“太阳一直是圆圆的脸吗?我们怎么样给太阳打扮一下呢?”孩子们开始对太阳的外型进行装饰:圆脸、长脸、三角脸、梯形脸、花型脸、长头发、短头发、卷头发……通过我们的一些提问,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物象。小班幼儿喜欢聆听故事,他们常以自己天真的童趣、独特的想法来绘画,在绘画故事《金色的房子》时,孩子们边念着:“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边画着漂亮的房子,还添画了房子外的草地、花朵。互相观赏时,孩子们喜形于色,七嘴八舌地互相评论着墙上的作品,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上一篇:患者满意度调研方案下一篇:大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