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社管理制度

2024-09-12

话剧社管理制度(13篇)

1.话剧社管理制度 篇一

戏剧社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回首这一个学期戏剧社,感受甚多。在整个学期中,孩子们都积极参加训练,整个社团气氛融洽,充满了欢声笑语。我们社团在这个学期末举办了精彩纷呈的表演展示活动,都已圆满落幕。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顾戏剧社的工作:

一、师资配备

蒲黄榆一小戏剧社配备教师 1人——王杨杨,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表演系,是故事屋戏剧教育资深教师。

二、招生方面

一般来说,一个社团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才能保持它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在招生前我校做了充分的宣传。最终的学生人数为30人。

二、训练方面

训练是我们社团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我们的核心所在,本学期的训练和上学期的相似,在大家的空余时间安排训练,以满足广大社员的要求。

本学期戏剧社的课程频次为每周1次(周三),本学期共10~15次课。课程时长是每次90分钟(2课时)。

本学期我校主要安排了两场话剧《恶作剧的下场》、《卫生真重要》。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 台词及语言训练

一、声音表情,练习情绪性的语言,深入剧中对话,人物、心理、情节等状态,能适度的表达并强而有效的传达语言内容。

二、气息控制和吐字归音训练,完成对语言精准度的认知和把握。

三、逻辑重音的理解及使用。明确语言逻辑组织的意义,学会通过重音组织提升语言表达的指向性及有效性。

第二阶段 剧目排演及团队分工

一、选取适合小学生演出之独幕短剧,综合锻炼学生掌握和应用语言表达、肢体表述的能力。(剧目:《恶作剧的下场》、《卫生真重要》)

二、分工协作,使学生独立担任剧目排演中幕后工作,台前幕后相互协作及配合,贯彻大局意识,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明确团队协作的意义和方法。

三、以鼓励原创,侧方辅导方式,使学生习惯开发原创思维,为剧目“献计献策”,引导学生灵活主动的解决问题,提升其动脑动手能力及自信心。第三阶段 阶段汇报总结

所排演剧目在与学校沟通后,择期公开演出,展示学生学习成果,使其感受付出与收获的喜悦。

经过一个学期对平时社员参加话剧排练的观察,在这期间,社员都认真刻苦,力争做到最后的胜利。虽然排练很艰苦,但仍有很多同学坚持了下来,我想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次锻炼自己意志力和耐力很好的机会。

三、表演方面

对于社团来说,我们不仅要锻炼我们的社员,让他们深入学习话剧,而且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话剧,因此,期末进行话剧的表演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学期末,我们参加了学校机社团展示活动。通过展演,对于我们的社团来说都是打响知名度,用表演震撼观众的不可多得的契机。

作为本社的重点和亮点,它充分表现了社团的活力及能力。对于台下的观众来说,每一次表演都是一场视觉盛宴,一种心灵的震撼;而学校师生的欢呼及掌声,对于那些经过平日里严格而且艰苦的训练的表演者来说,是对他们表现的肯定和回报。在此,对他们为社团做出的贡献表示万分的感谢,也希望下学期的社团新生们能像他们学习,在今后的表演和比赛中再添辉煌,使本社再创佳绩。

四、社团近况

社团招新新进成员为28人,可能因为自身兴趣爱好的减退或学习其他组织的工作等。现在社团固定来训练的成员有12人左右。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也请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和坚持。

一个学期的时间是如此短暂,似乎招新还是昨天的事情,相聚总是这样显得珍贵。在这一个学期中我们每个人在一起共同经历了社团的风风雨雨,有欢声笑语,也有遗憾叹息,每一分,每一秒都见证了大家的努力,大家的付出。最后展演活动的成功举办都饱含了大家的心血,社团正是因为有了大家,才如此充满青春和活力。在2015年我们为社团谱写一段温馨愉快,而又辉煌的乐章。面对即将到来的充满未知的2016年,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以最高昂的斗志,最饱满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我们都坚信,社团的明天会更好!

通过对学生台词及气息训练锻炼其语言表达及逻辑组织能力,学生的情感释放力和感受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短剧排演,使学生体验人物分析及塑造,提高了学生自信心。在剧目排演中,本社团对学生进行分工,分为:表演者、舞台监督、服装设计师、音响师,学生深刻体验了团队协作及建立大局、全局意识,孩子们的原创性动脑、动手能力有所提升。

通过本学期的社团活动,社员们也从最开始的陌生到现在的熟悉。演出部的社员们在表演能力上有进一步提高,音响师的社员在电脑操作和音乐调控的技巧上也有进步,服装设计师的社员们的创作能力也是不凡的,舞台监督的社员们改编出了完美的剧本,所有的社员尽心尽力为剧社服务,任劳任怨。社团中每一个社员都是真正热爱话剧社,真心喜欢表演的同学。我们都在积极维护话剧社这个团体,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社员。在这一学期的活动中,各社员开朗的性格为社团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社员之间也在互相学习着,从这学期的活动中总结出了经验,为以后的活动有很大帮助

通过期末展演活动以及平时的训练,整个社团内部亲如一家,所有成员相亲相爱。剧社给我的感觉没有其他社团的严肃拘谨,更是永远不会和死气沉沉搭上边,每个人都是积极主动开展本社的各项工作。总的来说,社团的各项工作都是在欢乐而有序的进展之中的。我们全体社员定将再接再厉,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争取更大的进步。在所有社员的努力下,剧社鲜活的生命在顽强茁壮地成长,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长的喜悦和收获,透过今年取得的成绩,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社仍将不负众望,继往开来,为剧社写下自己的光辉岁月。

2.话剧社管理制度 篇二

目前外宣期刊社财务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外宣期刊社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管理权限过度分散和下放, 缺乏有效的监督, 造成资金使用浪费;财产清查制度不健全,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管理不严;缺乏严谨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制度, 财务监督乏力, 财务约束机制不健全。

首先从设计动因看, 期刊社现有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多数是在工作遇到实际问题应领导要求制定的具体实施细则, 另应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补充有一些管理办法, 可以说这些规章制度不是从管理理念和实际需求出发而全面考虑设计, 从而导致它内容全面性和效果有效性的缺失。如在《流动资产管理办法》中有流动资产、纸张及装帧材料、低值易耗品、稿酬发放、发票管理等相关方面的规定, 这些完全是根据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零散的拼凑而成, 没有涵盖流动资产的全部内容, 各个环节之间也缺乏有效控制和监督, 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的资产管理存在严重不足。其次从内容上来讲, 一方面这些规定是多个具体办法拼凑起来的, 比较零散, 不是根据财务业务的特点、流程进行的全面设计, 内容也不严密, 各个规定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和有效的监督。另一方面制定这些具体规定的时间较早, 近年社会经济环境改变, 那些陈旧的规定已经不适应现在财务管理要求, 如果继续执行容易延缓工作进度, 降低工作效率。

二、会计核算薄弱, 会计信息不够准确和有效

目前期刊社会计核算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要求进行, 执行《企业财务通则》的同时还有部分业务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行核算, 工商税务部门要求其报送企业会计报表, 而由于从国家财政获得拨款, 有些项目资金要求按照事业会计核算方法核算, 必须报送事业会计报表。这种情况造成这些单位会计核算相当混乱, 两种完全不同的财务核算理念同时并存, 某些业务既可以按照事业会计核算原则进行也可以按照企业会计核算理念进行, 关键在于核算者的个人理解和选择, 操作的随意性较大, 造成会计核算薄弱, 具体表现在;

首先财务软件功能比较落后, 多年未升级。在基本功能方面, 会计报表模块没有数据对比分析的功能, 甚至不能一键打印所有报表, 非常影响工作效率;在报表内容的设计上, 除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之外还涉及了很多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等明细表, 甚至有些报表就是下级科目的明细账, 根本就不需要单列表呈现, 其中有些表没有自动取值, 必须手动计算, 加大日常工作量的同时效果也不明显。会计报表模块上年数据取值也没做, 数据对比只能通过辅助表手工进行, 从帐表中取数导致报表分析基础工作非常繁重。

其次在会计核算方法方面, 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既定好的方法执行, 期刊社没有修改的权限。而上级主管单位是参公的事业单位, 下属单位既有出版企业、集团、网站, 还有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纯事业单位, 情况比较复杂。报表还是多年前设计的, 近年来企业会计准则发生较大变化, 财经、税务等方面的政策也发生了改变, 但是由于上级主管部门没有专人负责科目和报表的改进, 而下属的期刊社又没有擅自改变科目和报表、核算方法的权限, 导致很多工作都很落后, 不符合目前会计工作的要求。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按季度结转生产成本、驻外机构帐务处理滞后、人员费用区分不合理等。譬如, 在职工福利费核算方式上, 还是沿用原有的“应付福利费”科目, 并没有设立“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职工福利费的发生还是沿用老准则先记入“应付福利费”科目, 在结账的时候全部转至“管理费用—其他”科目, 一并简单处理记入当期损益, 并没有按照编录人员、管理人员、经营人员分别记入编录经费、经营费用等科目, 明显与新准则的规定不相符, 导致利润表中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数据比实际偏小, 而管理费用中人员费用比实际偏大。而本来这些问题社里的财务人员很清楚, 只是由于管理权限问题无法擅自修改报表和科目, 或者说修改程序过于复杂而使这些问题至今得不到解决。

最后, 外宣期刊社一般都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虽然引入了成本核算等企业财务通则的内容, 但是许多业务还是沿用事业会计的简便处理方法, 造成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使用价值存在明显差异, 使转制资产界定不明确, 支出也不能反映资金使用的真实情况, 资金管理滞后。

三、财务分析体系薄弱, 限制了财务管理职能作用的发挥

首先从财务分析服务的目标群看, 期刊社财务分析的读者对象是上级主管部门和社级领导、社经营创收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重点关注的是预算执行进度、资金的控制使用情况和绩效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 社级领导关注的是整体财务状况, 包括利润、现金流、资金运行情况、人员工资支出情况、经营创收、绩效考核指标等内容, 社经营创收部门关注的是经营创收的不同渠道的指标完成进度以及数据的纵横对比分析。财务分析者进行分析完全是为了了解以上各个对象关注的内容和数据情况, 期刊社财务分析的服务对象关注的内容简单拼凑构成了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 而非进行了系统科学的财务分析。

其次从财务分析手段看, 期刊社使用的财务软件系统没有对财务分析模块功能进行定义, 财务数据对比分析功能目前不能使用, 这是该软件一个很大的缺陷。期刊社目前的财务数据分析主要是通过手工填制辅助表进行数据对比, 其缺点一是工作量较大, 二是人工填表容易出现数据串行、填错等失误, 三是辅助表受其设计内容和操作者计算机水平和个人运用excel技术所限功能发挥有限。

最后从财务分析内容看, 目前期刊社财务分析内容包括经营创收、成本费用、利润和预算执行情况四个方面, 这是由期刊社主要财务业务范围所决定的。期刊社基本不存在筹资和投资活动, 不必进行盈利分配, 除了日常的往来款结算产生的小额应付帐款之外, 不存在其他类型的债务, 所以不进行偿债能力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围绕经营活动, 同时受财务软件和分析人员业务水平所限, 分析内容上仅仅是简单的数据对比, 难以为报表使用者了解期刊社过去、评价期刊社现状、预测期刊社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

四、财务机构内部管理有待完善

首先, 现有的财务人员素质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信息化、知识化的理财需要, 财务管理人员习惯于一切服从领导指示, 理财观念滞后, 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财经类中高级职称员工较少, 从业人员整体业务水平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其次, 缺乏轮岗和强制休假等内部控制规范的有效执行措施, 由于期刊社现有的财务人员年龄、业务水平、性格特点、专业等各方面的限制导致各个岗位之间很难进行轮换, 会计人员由于没有进行过岗位轮换, 都只熟悉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业务, 一旦发生岗位变动难以迅速适应新岗位的业务, 容易出现错误, 降低工作效率, 严重的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再次, 业务培训、交流学习等提升业务水平的机会缺乏常态机制, 财务人员缺少专业的业务培训, 也没有走出去与其他出版单位交流学习的机会。继续教育工作滞后, 培训往往照本宣科, 不能结合财务工作的具体情况对财务人员进行指导、培训, 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五、驻外机构财务管理缺乏有效控制和监督

首先, 驻外机构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 由业务人员兼职财务工作, 而且兼职财务人员并没有系统经过财务业务培训, 缺乏专业会计知识, 不懂得基本的会计记账方法和原理, 因此导致驻外机构报账系统的使用无效, 只能沿用传统的流水报账形式, 内容简单甚至易错, 难以达不到会计规范要求。其次由于人员经常变动, 经常报账不及时, 财务事项的沟通也不通畅, 导致驻外机构财务管理滞后, 资金的使用和审批程序未得到有效的执行, 总社只能是事后监督, 会计监督功能较弱。再次, 总社对驻外机构缺乏财务审计程序, 经费的使用只能根据账面的情况检查分析, 不能到驻外机构进行常态的审计检查, 财务监督比较薄弱。

外宣期刊社多为差额补助, 近年来拨款连支付日益膨胀庞大的人员工资也不够, 自主经营创收的能力又因为统一的分配模式不能有效地促进, 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不同程度的挫伤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导致资金来源紧张, 资金规模逐渐缩减。转制过程中, 单位进入市场经济大环境, 这种市场环境的改变给财务投资活动带来更大的风险。信息不对称会加大决策风险, 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时机掌握不好等因素会带来存货、资金使用的风险。种种迹象表明, 传统的事业财务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转制单位市场化的需要, 必须加快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能力, 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面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外宣期刊社必须转变观念, 早日制定应对措施, 促进改革顺利进行。改制过程中, 期刊社各类管理机制逐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改变和运行, 财务管理模式也必将配合随之调整。按照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 设计建立一套全面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规范资产管理, 加强资金运作, 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对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内部机构管理、驻外机构财务管理等方面运用现代财务管理方法和模式进行设计和修改, 严格财务监督和内部控制, 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由此实现由传统事业财务管理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变, 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建立既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又能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机制。

摘要: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和改制进程的加快, 外宣期刊财务管理环境发生变化, 原有的事业管理体制下的财务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环境的矛盾更加突显, 财务管理也必须跟上变革的步伐, 不能拖事业发展的后腿。理顺目前外宣期刊财务管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影响, 才能够顺藤摸瓜, 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顺利完成财务管理模式改革。本文从财务规章制度、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内部机构管理、驻外机构财务五个方面分析了外宣期刊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影响, 并简要提出了财务改革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外宣期刊,财务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新闻出版总署计划财务司、中国会计学会出版分会.《新闻出版业会计核算办法》讲解[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4.

[2]杨驰.转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 .

[3]郑晓峰.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过程中的财务管理[J].经济与管理, 2004 (5) .

[4]裴永刚.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问题探讨[J].出版发行研究, 2011 (11) .

[5]蔺新菊.企业财务管理变革趋势分析[J].工业审计与会计, 2010 (5) .

[6]杨松令.事业单位转制中的财务管理问题[R].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1.

[7]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2012]68号.

[8]企业会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财会[2000]25号.

3.话剧社管理制度 篇三

[关键词]社外编辑 管理 图书质量

编辑加工的社会化,不仅有利于减轻社内编辑过于繁重的工作压力,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策划和编辑精品之作,而且有利于发挥社外高素质专业人才在专业技术知识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图书内容质量。因此,建立和管理好社外编辑队伍,使其发挥最大的潜能,不断提高图书编辑加工质量,已成为多家出版社充分重视和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为配合策划编辑制的实行,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6年3月成立编辑加工中心。经过几年时间,编辑加工中心组建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社外编辑队伍,人民卫生出版社图书编辑加工任务也原则上全面转给编辑加工中心。编辑加工中心在加强社外编辑管理和提高书稿编辑加工质量方面不断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一、制度建设和宏观管理办法

1. 从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上保证编辑制度的落实

人民卫生出版社施行稿件完全转交编辑加工中心进行审稿加工后,规定统一由加工中心的社内管理编辑安排一审、二审、三审人员。虽然增加了加工中心管理编辑的工作量,但是从工作流程上和制度上保证了三级审稿制度的落实,保证了发稿“齐、清、定”制度的落实,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不符合出版印刷要求的稿件进入生产环节情况的发生。

2. 从管理上确保社外编辑的审稿时间

一方面,人民卫生出版社制定了《书稿审稿时间的规定和审批办法》,规定每篇稿件都有合理的审稿加工时间。从某个角度讲,一定的审稿加工时间保证了一定的审稿加工质量。另一方面,编辑加工中心的社内管理编辑通过共同使用编辑管理系统这个平台,在编辑加工中心内部实现社外编辑资源共享,有利于社内管理编辑根据收到稿件的内容快速查找到相应专业的社外编辑。同时,通过查询实时登记的稿件分配时间和计划完成时间,可以看到此位社外编辑是否正在加工稿件,从而从技术操作上避免两位社内管理编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同一位社外编辑重复分配稿件的情况发生。

3. 根据审稿差错率评定审稿加工质量并相应付酬

人民卫生出版社在《关于加强书稿编校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中明确提出:差错率(差错总数/版面字数)作为对书稿一审编辑、二审编辑审稿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出版社支付一审、二审费用的主要参考指标。目前将其分为四个等级:①差错率低于0.5/10 000;②差错率超过0.5/10 000,未超过0.75/10 000;③差错率超过0.75/10 000,未超过1/10 000;④差错率超过1/10 000。审稿差错率是按校对发现的编辑加工后的原稿中的是非错误数除以书稿版面字数计算得出的。目前,出版界有关审稿质量的综合量化指标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容易量化的审稿差错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审稿质量。然而,审稿差错率的高低仅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审稿质量和原稿质量。

二、提高图书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

图书的内在质量表现在两个方面——图书内涵的文化价值和语言文字表述的质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也就是《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中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 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两个质量任何一项不合格的图书,即为不合格图书,即编校质量与内容质量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做好社外编辑管理工作,提高社外编辑审稿的加工质量的同时,要提高图书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

1. 树立审稿先行的观念

由于经验不足或稿件时间太过紧张,有相当多的社外编辑拿到书稿就直接开始文字加工,忽略了应当首先通过审稿,对稿件内容质量以及文字质量有一个大体的掌握。审读内容是编辑工作的第一要务。审稿第一要检查稿件的完整性,即检查稿件要素及内容是否完整;第二要审读内容是否符合策划和组稿要求;第三要注意内容是否存在封建迷信、伪科学或者不健康的内容,以及是否存在政治、宗教、民族等方面的重要问题;第四审读谋篇布局,如果发现框架问题,可自行修改,问题严重时,应和作者沟通并退修。

另外,社外编辑接到稿件后,还应当对稿件的编写质量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简单的步骤:①查对正文字数是否基本相符。②核对转来的稿件中,稿件要素各项是否与稿件交接单及策划编辑初审报告相符。③初步核对目录,查看是否有不一致或大的脱漏。④抽查正文标题体例格式,总论与各论都要检查,各论更需要将共同项的标题或栏目名称顺序罗列并记录,以作为后续工作流程中审查稿件的依据。⑤抽查正文与凡例是否一致。⑥核对图表序号,消除序号重复或不连贯的情况,尽早发现图表的遗漏,并让作者尽快补充,以免延误加工进度。检查插图原稿是否清晰,必要时可以请制图编辑帮助确认是否基本符合制图以及照片印制的要求。⑦有大量参考文献的书稿,一定要审核其著录格式是否统一,是否有较多的缺项需要补充,正文角码是否连贯。⑧其他:关于错别字较多的情况,除极少数特别明显者外,一般难以在初步审稿时就能全面判断,可以通过加工记录中具体记录并在一审小结中进行总结,以全面体现加工时所做的工作。将稿件在加工前用校对软件进行校对,将由计算机发现的错误用“统改”的方式进行修改,降低稿件差错率,使一审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发现和修改校对软件无法发现的问题。经过以上几项专项检查,基本上可以发现稿件中未达到齐清定要求者,从而避免具有明显问题的稿件进入加工程序后,出现由以上问题导致顾此失彼、漏洞百出甚至被迫返工、严重延误发稿时间的情况。

2. 树立找硬伤的意识

硬伤和软伤是相对而言的概念。一般软伤为编辑规范性错误,如名词术语、数字、符号等的不规范应用或错误应用,软伤是编辑敏感的错误。硬伤就医学专业而言,是指医学专业知识的错误,如数据、剂量、概念、原理等的错误引用和描述。硬伤是读者敏感的错误,往往对读者产生严重的误导,甚至可能引起医疗事故和严重社会影响。社外编辑往往对于作者原稿中错误的数量之多、涉及领域之广、错误类型之复杂、发现难度之大缺乏足够的认识。例如,医学专业图书最常出现的硬伤是数据错误,医学考试用书最常出现的硬伤是答案错误。笔者曾遇到某医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指导辅助教材,由已经具有一定编辑加工经验的社外编辑一审加工后,基本消灭了错别字和病句,校对差错率几乎是“零”。而二审编辑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审稿时发现稿件在诊断、病历记录等方面存在多处错误,于是向策划编辑反映这些问题。随后,策划编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慎重起见,决定将稿件退给作者修改,从而确保了稿件的内容质量。

3. 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强调编校质量的同时,出版社应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社外编辑重视对稿件内容质量的把关。

对于社外编辑审阅后的稿件,如发现较大问题,需要退给作者修改的,目前还不能折算为社外编辑或稿件管理编辑的工作量,这样十分不利于激励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可以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现已实行的校对人员校是非工作的鼓励办法,对编辑加工过程中发现内容方面错误的编辑予以奖励。例如,《关于加强书稿编校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中明确规定:鼓励校对人员在“校异同”的同时,努力加强“校是非”的工作,对校对人员在书稿清样阶段发现的差错,如经编辑确认实属差错的,在千字付酬标准的基础上,社里按2 元/处对校对人员进行奖励,对排版厂校对人员按1 元/处进行奖励。对社外编辑设立类似奖励制度,可保证编辑对稿件内容质量的重视。

有的原稿质量较差,社外编辑尤其是一审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难免有所遗漏。如一篇稿件在一页中(35×29个字)共有22个别字、2处明显的衍文、1处明显的引文错误以及2处明显的病句等错误(不当使用标点未计算在内),共有27处,错误率达266/10000。一审加工时,修改了其中大量的别字,却遗漏了当页中2处十分明显的衍文,错误率为19.7/10 000,这对全书的编校质量仍造成很大影响。若这时仅以校对差错率评价社外编辑的审稿加工质量,显然无法正确评价原稿的质量、加工编辑的工作量及工作质量,将会严重影响社外编辑审稿加工的积极性。因此,应设立独立的稿件质量(分别为原稿质量、一审或二审后稿件质量)评价办法、加工编辑审稿工作量及质量评价办法,与校对差错率共同形成更加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并作为社外编辑考核、付酬的参考。

(作者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周齐. 编辑阅读与校对阅读之比较研究[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于小雪. 编辑加工环节的数据分析和质量管理[J]. 出版发行研究,2011(4):63-64.

[3]卢青. 医学图书编辑入门三观念[J].出版参考,2010(7):21.

4.话剧社简历 篇四

剧协会

社团简介 :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话剧协会成立于 2005 年 10 月 , 是由本院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团体 , 现有社员 300 余人.本协会设会长一名 , 副会长两名 , 总管协会日常工作以及各类活动的策划 , 包括社团例会的召集和各类达到的活动的组织 , 社团下设编导组 , 秘书组 , 外联组 , 剧务组 , 宣传组 , 表演组 , 财务组 ,化妆组,朗诵组,活动组等组门 , 每个组门设组长一名 , 管理各组门的工作.1)各组门职能如下

表演组 : 主要负责新社员的学习和培训 , 各剧组间剧本与人员的协调等工作.编导组 : 主要负责剧本的原创 , 改编 , 选取以及话剧练习, 演员选定等工作.剧务组 : 主要负责社团活动的场地租借 , 排练和演出的道具租借或购置 , 演出的舞台协调工作.秘书组 : 负责保存社团成员的打印话剧协会所需的资料 , 协助各组门组长的工作 , 负责每次大会的通知.外联组 : 主要负责与各级主管组门的联络 , 与活动赞助单位 , 活动合作社团机构的联络.宣传组 : 主要负责社团活动针对大学的宣传 , 对重要机构人员的参与邀请.财务组 : 负责协会资金的统一调配管理..活动组 : 主要参与各项活动的策划 , 参与并管理活动的流程.化妆组:大型活动的化妆

5.话剧社活动方案 篇五

为响应提高当代社会大学生能力的号召,拓展“厚德尚能”的校训宗旨。丰富大学生课外生活,挖掘同学的兴趣,展现同学的爱好。为话剧有着强烈爱好的同学,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爱好的舞台。积极开展‘言我所想 听我所要 看我所爱 演我所想’的话剧系列活动。其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给你一个舞台 演绎生活百态 诠释爱恨情仇

二、活动时间:2011年5月6日——2011年5月30日

三、活动地点: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五、活动主办单位:院学生社团联合会

六、活动协会单位:院学生会 机械系团总支 学生社团联合会 活动承办:话剧社

七、活动参与对象:在校学生

八、活动具体安排: 1.开幕式

以社团文化节开幕式为本社团为契机,寓意话剧社活动正式开始.2.言我所想——话剧剧本创编大赛

参赛同学以个人或集体为单位进行剧本原创或对已有剧本的改编(投稿时须注明原创或改编)。选材不限,要求具有一定的时代感,能体现个性思想,原创可酌情加分。3.听我所要——以话剧创编为主题的文学讲座、以话剧表演为主题的表演指导讲座。

邀请有关老师开展以话剧创编为主题的文学讲座、以话剧表演为主题的表演指导讲座等。

4.看我所爱——经典话剧影片欣赏

欣赏经典话剧影片,感受高雅艺术重现。5.演我所想——话剧表演大赛

以学生原创、改编的剧本或经典话剧剧本为话剧表演,学生以集体为单位组成剧组,自导自演。

九、各项活动的具体安排:

言我所想(见附件1)听我所要(见附件2)

看我所爱(见附件3)

演我所想(见附件4)

十、活动经费预算(见附表5)

机械系团总支 社团联合会 话剧社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二日

附件1:

“言我所想”之话剧剧本创编大赛

由话剧社主办的“低碳生活,我的生活” 创意情景剧剧本征集大赛5月6日开始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火热进行。

一、主题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迎合“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科技”的理念,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特资助哈尔滨工程大学绿色协会举办“创意情景剧大赛”。该大赛将在哈尔滨市各大高等院校范围内征集以 “低碳生活,我的生活”为主题的创意情景剧剧本,引导广大大学生积极思考“低碳”对于生活的重要性,营造校园环保文化气氛,让更多的人关注环保、投身环保事业。

三、评选标准

1.情景剧剧本应具有创意性。内容可以是真实环境中的细节,进一步引发对“低碳”的思考,也可发挥想象编制情景,突出“低碳”的重要性(可附加图片)。

2.符合剧本结构要求,题目自拟,角色明确,内容丰富。

3.篇幅限定:500字以上(注明参赛者姓名,专业班级 联系方式)

四、剧本征集时间

2011年5月5日 至2010年5月10号,五、报名方式:

1.参赛作品于5月10号之前发送电子邮件至346482087@qq.com

2.5月8、9日在学校一、二、三食堂门口现场报名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及优秀组织奖3名,并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

附件2:

“听我所要”话剧表演专题讲座

一、活动主题:待定

二、活动目的:

为弘扬名族话剧文化,加深对话剧文化的了解。提高对自己表演技能。让更多的有表演爱好的同学,明确对表演形式的认识和对表演活动的理解。“听我所要”的强烈要求。特举办本次专题讲座。

三、协办单位:社团联合会

四、主办:话剧社

五、活动内容:

举办本次话剧表演专题讲座

六、主讲人:

具有对表演有资深的老师

七、讲座时间:

2010年5月18日18:30——20:30

六、活动负责人:话剧社理事会

附件3:

“看我所爱”经典话剧影片欣赏

活动背景:

为加深对讲座的理解,认清自己的表演的能力。结合自身的表演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表演技能。理解对话剧‘超常性、独特性、社会性’特点的理解。特举办本次经典话剧欣赏活动。活动时间:2010年5月20日18:00 地点:待定

参加对象:全院话剧爱好者 欣赏影片:《雷雨》

附件4:

“演我所想”话剧表演大赛

为了丰富我院学生的文化生活,促进我院本届社团文化艺术节的深入开展,培养同学们的创造能力,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全面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促进我院和谐校园、文明校园、欢乐校园建设,话剧社特此举办首届“演我所想”话剧表演大赛。

一、活动主题:话剧促进创新,活动提升素质

二、比赛时间:初赛:2010年5月25日

决赛:2010年5月28日

三、主办单位:社团联合会

机械系团总支 学生分会

承办单位:社团联合会、话剧社

四、活动网官方站:

五、参赛方式: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代表队,每班至少一支参赛队。

六、表演要求:

1、各班自定剧本,剧本要求有一定的故事情节,鼓励自我创作。

2、表演形式为话剧、舞台剧、小品(原创)等。

3、参赛剧目所需服装、布景、道具等自行解决,要安排好上、下场更换布景道具的工作人员。

4、剧目内容应健康向上,能够反映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格调高雅,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5、表演时间在(20+5)分钟以内(包括摆放道具,布置场景的时间),超时扣分。

七、组织原则及要求

1、初赛由各系自行选拔,参赛队多可分两场进行

2、参加决赛的代表队须在比赛前三天把参赛剧目名称、主题、剧本交到承办单位。

八、评分标准

(一)参赛队最后得分由剧本构思、演员表演水平、舞台效果三部分组成。

1、剧本构思方面:(分为三等,所占总分比重为20%)

一等:主题十分鲜明,剧情流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有深度,能贴近社会生活,能引起观众共鸣。(15-20分)二等:主题较突出,剧情流畅,能很好的表现主题。有一定深度,具有一定的感染力。10-15分

三等:主题平淡,不明显,剧情出现不连续的情况,影响主题的表现。剧本没有深度。(10分以下)

2、演员表演水平方面:(分为四等,所占总分比重为50%)一等:演技精湛,令剧中人物活灵活现,表情丰富,语言生动,语气多变,眼神动作到位,演出十分投入。演员对白动作丝毫没有出现遗忘的迹象,表达自然流畅。各演员相互之间配合默契。(40-50分)

二等:演技细腻,能生动地表现剧中人物性格,表情丰富,动作到位,演出专注。对白动作熟练,表达比较流畅。各演员相互配合一般。(30-40分)

三等:演技一般,能基本表现剧中人物特点,动作对白基本能完成,但能看出不够熟练,且语气表情不够丰富。(20-30分)

四等:演技尚缺锻炼,影响人物剧情的表现,出现明显的遗忘对白或动作的情况,且对白动作生硬。(20分以下)

3、舞台效果方面:(分为三等,所占总分比重为30%)

一等:舞台效果感觉好,能适合剧情气氛,服装道具齐全合适。演员出场顺序井井有条,且及时。(23-30分)

二等:舞台基本能营造出剧情气氛,但不明显。服装道具基本齐全合适,但替换不够及时。演员出场基本有顺序,但稍有迟缓。(15-23分)

三等:舞台无剧情气氛,服装道具不齐备。演员出场顺序混乱。(15分以下)

(二)最佳男女演员、最佳原创编剧奖的评选方法:

1、每个参赛队可出最佳男女演员候选人1—2人,候选人的成绩由评委单独给出。在所有候选人中根据其得分情况选出最佳男女演员。评委对每位候选人的评分范围是1—10分。

2、最佳原创编剧奖由组委会在参赛的原创剧本中根据评委对其在“剧本构思”栏的打分情况选出。得分精确小数点后二位。

九、奖励办法:

大赛设冠军、亚军、季军各一支;最佳男、女演员奖、最佳原创编剧奖、最佳导演奖各一名。

十、大赛组委会: 组

长: 执行组长: 副 组 长: 成员:

附表5:

活动经费预算

舞台背景

1.幕布设计 300 2.横幅设计 200 3.设计胶 1*10=10 4.舞台装饰 400 小计 910 节目道具

1.化妆费 200 2.抽奖奖品 400 3.演员服装 200 4.道具 250 小计 1050 活动前准备

6.话剧社申请书 篇六

青鸟话剧社成立申请书尊敬的院团委:

您好!

品味生活,剧亦精彩!在形形色色的角色中我们寻觅,我们疑惑,我们探索,我们感悟着我们的人生以及这个世界。徘徊在象牙塔中的我们,总是渴望着看清这个世界,也总是渴望着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我们期盼着有一个这样的话剧社,它有梦想,有激情,有活力;它不仅能够让我们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有所拾得,更能够让我们深刻体会身边的人生百态;它——可以陪伴我们一路行走,一路成长!梦想就此起航,我们特申请成立话剧社,具体内容如下:

一、申请缘由:

1、我们的校园生活比较单调,成立话剧团可以丰富校园生 活,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我们学校的社 团虽多,但是广大同学能够加入进去的并不多,而且很多活 动演出由于条件所限能够参与的人很少。

2、话剧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的综合性艺术,其特点是通过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便于观众能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对中外文化或人生百态展开思考,有所收获。

3、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祖国面貌日新月异;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关注国家走向。然而,我们缺少一个可以供同学们获取信息、讨论交流的平台。以话剧的形式展现时事热点,不仅生动形象、易于接受,更可以促进同学们进行深入思考。

4、中国话剧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整整100年。它与校园和学生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的话剧始于校园,更繁盛于校园,长达一个世纪的中国现当代话剧史,每一步无不伴随着

蚌埠学院青鸟话剧社(筹)

1校园的影子。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传承校园话剧文化,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同时促进校内文化多元化。

二、建立的可行性

1、符合学校相关文件规定,满足学校要求。

2、校园文化活动较为单调,而众多同学对话剧拥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希望看到以更新颖的方式演绎、专注于面向校内的话剧社,这是我们创建话剧社的群众基础。

3、活动资源丰富,我们的活动资源包括:

①艺术教研室的顾问老师;

②周围对话剧文化感兴趣的同学;

③学校图书馆内的各类相关书籍;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 ④各种多媒体资源(声音、图片、影像)。

4、我们可以与本校及外校相类似的学生社团联系,增进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参照他们的科学管理模式等,以补充自己的不足;并且可以同它们进行联合演出,互取所长,提高成员的素质,增强社团的实力。

5、多样的宣传手段:

①以张贴海报及摆放展板的形式引起大家的注意; ②在QQ群、校内网及学校论坛上进行宣传;

③建立我们自己的博客,作为一个网上宣传平台;

6、我们的社员曾参加各种学院内的演出,并且我们还全盘吸收了院艺术教研室原话剧团中话剧表演及筹划宣传的精英人员。对此类工作具有相当的经验和创意,有实力筹办各种话剧演出;我们上下一心,对话剧有着相同的热情和梦想,渴望着在蚌院延续好的话剧传统并且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

三、发展目标

1.通过话剧的一系列演出活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增强校园文学氛围。

2.聚焦时事热点,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让话剧渗入每个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3.让广大学生了解话剧辉煌灿烂的文化魅力以及发展历史。

4.培养同学话剧文学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艺术能力。

我们一直喜爱戏剧表演,有一些舞台经验,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知识,想要实现我们大家的文学梦想。想为学院的宣传和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做出一些贡献,想帮助广大同学开阔视野,实践理论,锻炼能力,陶冶情操,增强体魄,提高综合素质。

我们的剧社,它代表着蚌院学子在另一个领域起飞成长。这是一批对戏剧文化热忱的同学组织而成的,这里有着我们共同的梦想。真诚的希望可以得到了领导和老师的支持与鼓励。我们坚信话剧社在领导和老师的帮助及社团成员的努力下,一定会成为蚌院的一颗闪耀的明星,成为蚌院学子的骄傲。

望批准

此致

敬礼!

7.话剧社管理制度 篇七

一、高校物业管理专业校社合作现状

从高职教育和社会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首先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存在脱节的现象。从人才质量方面来说, 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职业技术人才, 很难与社会需要的熟练劳动力迅速匹配;从人才的数量上来说, 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对高职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但是现实中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缓慢, 人才供给总量远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其次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知识老化、方法陈旧落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对高职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以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的原则作简单、片面的理解, 教学和研究的学术性不强, 任课教师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 缺乏实践经验, 理论和实际脱节。另外, 课程的结构不合理, 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比重过小, 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后劲不足。另外就是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存在着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的现象, 缺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后劲, 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急需改革和创新。从物业管理专业自身来说, 传统的校企合作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遭遇瓶颈。现今教育体制下,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特色, 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则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核心问题。而校社合作模式至今无人提及和研究, 据调查结果显示, 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下物业服务企业无论是在服务理念还是在服务能力方面都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基于此, 如何培养出既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又符合企业需求的物业管理人才, 就成为校企合作的重中之重。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由于合作主体层次不同, 合作的方式和内容也不尽相同。目前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物业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方面是校企合作无法保障。目前的校企合作工作更多的停留在面上, 学校主动, 企业被动或者不动, 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同时由于无经费保障, 运行起来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是改革的措施不配套。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环节由企业负责人参加, 但由于各个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差异化, 学校培养的人才只能满足大众化需求, 很难满足企业的差异化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 校社合作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被提出来。校社合作主要是指学校与社会组织 (社区居委会、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协会、社会工作机构以及其他社区社会组织) 建立合作关系, 通过实习、实训及相关课程安排, 让学生充分理解物业服务的深刻内涵。而当前高职院校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模式基本处于一个刚开始的阶段。从文献研究方面来看, 截至目前, 通过CNKI搜索, 没有发现与物业管理与基层社会组织合作培养人才的相关或相近的学术文章。因此, 有关物业管理专业校社合作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从实践情况来看, 由于校社合作属于全新的合作模式, 目前全国30多家设立物业管理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无一设立此模式, 因此案例中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在物业管理专业方面引入校社合作模式属于首次尝试, 对于校社合作中的很多问题也是属于“摸着石头过河”。

二、高校物业管理专业校社合作面临的困境

校社合作无疑是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 但是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伴随着很多问题, 经过调研和前期实施, 笔者总结了校社合作中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

目前来看, 多数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 仍旧是传统的学科体系和“三段式”教学模式, 即先文化基础课, 再专业基础课, 最后专业课。尤其是在类似物业管理等实践性强的学科, 并没有十分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而校社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刚刚兴起, 处于初级阶段, 很多高校尚未采取该模式, 更谈不上十分完善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了。案例中的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在进行校社合作的过程中, 目前也没有非常配套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依托。这就不利于高校的教师们对学生参与校社合作进行指导和帮助, 在进行校社合作的过程中, 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如学生参与社会组织的活动是否计算为学分、如何计算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实践探索中, 逐渐总结和发现, 以此为基础, 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二) 校社双方认识存在偏差

一方面, 温州的各类社会组织也正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 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其在人才方面, 重应用轻培养, 对顶岗实习缺乏热情, 有时把校社合作、顶岗实习学生作为解决用工困难的手段。首先对于一些社会组织来说, 有着其专业服务领域, 物业管理并非其主要领域, 因此对于就该专业招收实习生的意愿并不强烈, 即使想要招收, 也更倾向于业务能力已经很强的熟练工, 而非在校大学生。其次社会组织由于人才缺乏, 当与高校建立起合作关系之后, 到岗位实习的学生并不一定能被分配到和专业相关的领域, 一些学生并未达到专业实习的目的。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与社会组织合作时, 也忽视了培养人才的目标, 只是把校社合作作为解决学生生产实习场地和就业问题的一个途径, 没有真正从学生以及社会组织的需求出发, 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首要任务。

(三) 校社合作缺乏长效机制

校社合作模式目前处于依托课题开展的状态, 尽管有政府相关文件的出台, 但政府政策的直接支持不够, 缺乏成型的政策和制度的支持。而高校方面也处于探索阶段, 相关配套措施还不完善, 校社合作的运行协调机制还不健全。如案例中的该高校, 尽管和一些社会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 但这些合作关系很多是零散自发、靠人脉关系维系的, 很多基于课题的合作, 课题结束时合作关系也就自动终结, 加之很多社会组织也处于发展阶段, 人才需求批量小、实习岗位少、技术合作项目周期短, 校社合作缺乏持续性、稳定性和规范性。

(四) 缺乏资金和师资保障

校社合作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方面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而实践中校社合作刚刚开始, 政府、高校以及社会组织都还处于观望的态度, 因此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景并不明朗, 寻求资金支持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另外, 校社合作共建中, 要求学生不仅有校内的指导老师, 同时邀请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担任学生校外导师, 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工作中遇到理论和具体实践问题时随时都能咨询与求助。但是目前情况是高校缺乏相应的教师配置, 而一些社会组织的人员也缺乏, 无法一一兼顾指导实习学生, 在职人员有其相应的工作和职责, 日常工作十分忙碌, 有时会出现无暇指导学生的情况。

以上都是笔者观察到在校社合作中出现的客观现象, 当然在过程中还面临如合作模式单一等问题,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 尽量做到统筹协调, 合理安排, 使得校社合作模式能够有效且长期地进行。

三、深化物业管理专业校社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 深入调研学习, 制定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对问题的发现和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由于校社合作处于初级阶段, 因此缺乏相关人才培养方案。针对这一问题, 必须从实际问题出发, 结合实践需求, 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具体而言, 可以通过开展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以及开展相关课题进行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社会组织参与物业管理的领导层等进行深入问卷调查, 同时跟踪该专业的毕业生情况, 特别是对物业管理人才满足物业管理行业人才需求的情况实际效果的调查与反馈。然后根据调查结果, 针对性地进行有关校社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本文案例中值得借鉴的人才培养制度例如弹性实习安排, 将学生实习安排与教师的授课计划相联系, 在每学期期中安排学生去社会组织实习1月, 有利于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践, 同时也可以检验其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促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提升。还有校内外双导师制, 是指通过校社合作共建, 使学生不仅有校内的指导老师, 同时邀请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担任学生校外导师, 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工作中遇到理论和具体实践问题时随时都能咨询与求助。

(二) 建立校社互惠双赢的利益共同体

校社合作过程中, 由于双方利益诉求存在一定的差别, 因此出现了一定的分歧。但是, 二者在很多方面是具有共同的利益的, 因此校社双方要立足“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目标, 通过合作, 形成互利互惠的利益共同体。首先, 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教育的主体, 应主动发挥自身人才、设备、技术等优势, 积极为社会组织填补相关领域如物业管理专业技术方面的缺口, 同时也能为自身人才寻求实习及就业渠道, 这样在互惠共赢的基础上, 促进校社合作的长效运行。而社会组织, 尤其是直接承接物业管理服务的社会组织, 更是应该充分认识到高校实习生的高质量是十分重要的资源。另外, 这一合作不仅是物业管理专业, 也是其他领域人才引进的重要渠道, 因此必须加大对校社合作认知与支持的力度,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依托国家政策和高职院校的支持, 加强自身创新能力, 规范校社合作机制, 实现校社共赢。

(三) 构建校社合作长效的合作运行机制

校社合作是一个系统的有机体, 要促进高职院校与社会组织的有效合作, 就必须着力构建一套长效、良性的运行机制。结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 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加快校社合作规范化制度建设。以政府为主导, 加快制定如《高职教育校社合作促进办法》等专项制度, 并尽快出台具有操作性的配套政策, 明确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在校社合作中的职责, 在相关政策指导下推动校社合作健康、规范发展。其次是健全高职院校的内部运行机制。在学校层面建立专门机构, 如校社合作办公室等作为总领导机构, 可以将分散的资源加以整合, 为校社合作发展提供咨询、指导与服务。同时, 制订科学、合理、规范的校社合作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标准, 开展与校社合作相匹配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顶岗实习、科研管理等改革。最后是社会组织也要顺应时势, 转变观念。在社会组织内部设立相关部门, 专门负责校社合作工作。首先可以根据该组织发展所需要各类人才需求, 有针对性的和各大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其次可以有针对性地与合作院校相关部门协调沟通, 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合作前的谈判机制、合作过程中的监督机制以及合作后期的考核评价体系, 提高校社合作的深度和效率。

(四) 强化学科建设、创新具体实践模式

随着物业管理专业校社合作的推行, 我们开始发现单一合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 单一的教学模式也不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此, 我们一方面可以借鉴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如校企合作的优秀经验, 另一方面,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他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法。

从物业管理专业自身的学科建设来说, 首先是加强物业管理学科及专业研究, 特别在物业业主公共事务管理方面和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产生一批有价值的成果。根据物业管理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和物业管理法律、法规、政策的变化和行业发展的最新需要, 不断增删教学内容。从理论系统性、服务理念的渗透性和课程内容的适用性等方面进行修改, 完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无论推行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优秀的教师资源是成功的基础。可以通过和社会组织人才交流、进修培训参加社会组织实践等方式建立双师型物业管理专业教师队伍, 提高职业教育师资力量。最后是创新教学内容、拓展专业方向, 系统地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整合,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从校社合作的实践案例来看, 在开展校社合作时, 有很多具体的教学模式值得借鉴和思考。如上文提到的弹性实习安排制度以及校内外双导师制度等, 另外还包括建立物业管理专业校外社会组织实训基地, 通过在业委会协会、社工机构以及部分业主大会的实习和实训, 能使学生对目前物业管理行业的现实状况做到全方位了解, 真正了解业主的需求和存在问题, 培养自身在社区基层协同治理体制下的应对能力。另外还有以公益大讲堂的方式授课, 在校社共建的基础上, 开办物业管理公益讲堂, 每两月一期, 邀请社会组织负责人、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以及物业管理专家等为学生讲解具体的物业服务工作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一方面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8.关于成立话剧社策划书 篇八

一、活动背景、目的与意义

以“培养大学生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营造校园文娱活动气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本着团结进取,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逐步扩大规模和影响,让同学们在这里学到知识,扩展视野;通过学习和交流,提高同学们的素质,增加同学们的文化素养,丰富知识底蕴,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切实加强基础训练,培养和提高同学们的多种能力,参加携手“求知,求实,求友,求进”;立足于校内,走向校外,共同营造一个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

定期或不定期在校内或校外开展。

三、活动开展形式

比如文艺演出、影视欣赏、知识宣传、展览、调查、讲座等。

四、活动内容

活动按月循序渐进,在国庆回来后,招纳新社员,通过面试经过初试复试,招纳演员,导演,编剧以及后勤人员,作为话剧社固定社员。另外,在排大型节目时,再从学院招纳优秀人才,经过筛选扮演不同角色

1.学院每学期在十一月底(第二学期六月)设立一个文艺周,经过各班的调查,组织排出一个大型知名的话剧,在学院招纳有演艺才华与激情的同学参与演出,在文艺周中演出,邀请学校领导参与,娱乐师生们的课余生活。

2.与学生会其他部门协会合作:

(1)第一学期十月底(第二学期三月底)与青年志愿者协会、科技实践部、与爱心基金协会合作,在对外实施公益活动的时候可帮助开展义演活动。

(2)第一学期十二月中旬(第二学期四月中旬)与B&G演艺社协同开展活动,小品话剧等作品的展演交流。例如共同举办晚会,或小品相声大赛等。

(3)第一学期十二月中旬(第二学期五月)与英语talk show协会合作举办英语话剧小品比赛

3.每个月以XXXX学院的名义到外校巡演一次,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勾通,也可在对外大型的公益活动中独立派出演出队伍。

4.每月中旬开展一次优秀话剧影视作品赏析或讲座。

5.每半个月在教学区或学生广场开展一些优秀影视话剧作品的图片展,对其进行宣传介绍,也可展示部门内部演出或比赛的风采图片。

五、活动开展

在晚会或义演之后部门颁发各种奖项,例如最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配角、最佳编辑、最佳新人奖等等奖项,表现优秀者可不同程度加德育分,在每学期末,再根据个人表现评选出优秀社员,调动大家积极性。

六、活动经费预算

根据实际情况花费,写出每一笔经费预算开支,以便于报销处理(报销时附正规发票)。如果大型活动需资金赞助,联系学生会外联部。

七、活动安全

对于大型活动和户外活动,成立安全小组,指定第一安全负责人,充分考虑安全隐患,把人身安全放在活动开展的首要位置。

策划人:XX

9.文学院话剧社介绍 篇九

安庆师范学院大学生戏剧社于2000年5月创办,迄今为止,戏剧社已经走过了十个春秋。十年里,戏剧社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已由建立之初的十五人扩大到今天的六十五人。大学生戏剧社以“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把握戏剧艺术的认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为宗旨的大学生兴趣爱好组织。下设秘书处、舞美部、创作部、实践部等日常工作部门。大学生戏剧社在学校团委指导下,一切活动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制度,立足戏剧艺术,鼓励同学们进行戏剧表演创作,倡导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十年的风风雨雨,作为一个学生表演团体,经过一代代社员的潜心耕耘,薪火相继,戏剧社砥砺和沉淀出一部部优秀作品,从精典剧《日出》到《牛虻》,再到原创剧《追逐太阳的孩子》、《爱的抉择》《握紧你的手》等剧目的成功演出,社员们原创、改编的作品为广大师生所肯定。戏剧社已经成为学校社团中的品牌,影响力也逐渐向外界扩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戏剧社的作品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在2005年安徽省首届大学生话剧节上,由戏剧社自编自导自演的四幕剧《追逐太阳的孩子》夺得第一名;表演剧《大堰河,我的保姆》在2004年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二等奖;原创话剧《爱的抉择》在2008年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二等奖;《我的1919》、《红楼梦》片段参加2008安徽省校园电影节影视模仿大赛荣获三等奖;原创音乐剧《握紧你的手》又入围了第2010年二届大学生戏剧节。焦晃曾说过:“人类许多美好的感情大都通过舞台表达,一个好的剧场艺术是城市的一扇文化窗口,这所城市如果没有一个审美的夜晚,那么显得多么乏味,而一个美好的夜晚会让观众记忆终生。”戏剧社正凭着对戏剧的独特感悟,对舞台的由衷热爱,而不断努力,向安庆师范学院的师生们展示着当代大学生的青春与才情。

10.话剧社管理制度 篇十

肖淑芬:你说的没错。围绕办好《人民日报》,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际一流媒体的总目标任务,要求我们必须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为实现总目标保驾护航。

要提高《人民日报》的采编能力、传播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技术支撑和保障的作用举足轻重。考虑到我社的新闻编排系统建设于2000年,应用软件自身存在“先天不足”,如PS文件输出拖家带口,一旦略有改动,会有很多需要更新,引发一系列连锁问题;RIP解释易产生二义性等;而且当时人民日报的广告制作也未接入编排系统,很多广告出版业务还停留在手工操作层面;同时,《人民日报》的42家承印单位的印前出版系统,使用的发排RIP版本很不统一且版本较低,3.0版本以下居多亟待升级或更新等诸多因素,综合多方面技术要求,采用新技术解决应用系统存在的问题是不二的选择。

其次,党报技术人员和技术职能管理部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安全意识也促使我们要不断加强技术保障的能力。

多年来《人民日报》出版差错的发生率在报社各部门有关人员和全国各承印单位的努力下,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但仍不能完全杜绝,究其原因是出版流程的各环节自成体系,相对独立,加之现有技术条件存在的局限,导致各个环节在相互衔接与配合时,容易出现报纸版面内容的安全隐患和流程上的漏洞。举一例子,本报全国42个印点同步印刷,就使这种风险扩大到42倍,加之人民日报扩版,调整优化版面结构,坚持“两大一短”(大标题、大图片、短文章),彩印等情况又使这种风险被放大。因此为了保证报纸的出版安全,一方面在制度上要加强各环节的安全管理,一方面要从技术的层面尽可能根本解决问题,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各环节内部和各环节间的各流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记者:从决定上马到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一共花费了多少时间?在部署和调试这个系统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实际问题,最终又是怎样解决的?

肖淑芬:从立项到投入使用大约历经了一年的时间。2009年12月,“《人民日报》出版流程控制和安全管理系统”正式立项。2010年7月29日与北大方正电子公司正式签订了合同。2010年8月18日,项目正式启动建设。项目组成员虽由报社不同部门人员组成,但各部门领导的支持借力、方正给力、参加的人员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同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24个版全部使用新系统,标志着项目正式投入使用。2011年4月底,项目进行了整体验收工作,专家给与了充分的肯定,评价较高。

在项目部署和实施过程中可以说是存在着很多难点和实际问题的,虽然很棘手,但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总的来讲,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工程规模庞大,项目建设需要跨平台、跨部门、跨地域展开。报社内部的编辑部、广告部、技术部、发行出版部、印刷厂等多个部门。

其次是技术复杂度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版面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并对其过程进行有效监控预警,而采用了系统级与版面级的双重加密技术,保证数据在传递过程中的安全管理。(2)人民日报的采编系统不同于报业其他报社,有编排系统数据库、版面数据库,开发的难度大。(3)预检精确定位,即实现对不符合报纸印刷和不规范的广告原稿(图文)错误位置的精确定位,解决了相关人员知道版面有错但不知错在哪里的问题,大大节约了查错的时间。(4)采用发排日期的强制控制和过期版面文件的自动过滤等技术,实现图形化界面进行日期和版面选择发排。

第三是实施情况复杂,强度大。项目涉及全国42家承印单位,印点的情况又千差万别,需要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完成42个印点的部署与调试。

第四是工程建设要求严格,不能影响正常的出报。

为了解决以上难点与实际问题,报社、方正双方高度重视,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与项目实施小组:下设系统组、开发组、测试组、广告组、承印点组、运行保驾组等,人员由技术人员和用户部门及方正人员组成。

相关人员充分交流、讨论、安排,通过团结协作精神,最终完成了对各子系统的功能测试、压力测试、稳定性测试。针对本次项目个性化需求,软件开发及修改程序的工作量占到了原软件代码总量的60%以上。

记者:系统部署后在整个操作流程上有着怎样的改变?是否达到了原有的预期?

肖淑芬:部署系统后给报社带来的改变还是很大的。

首先,我们实现了报纸出版各环节的有机联控;由于采用了数据库监控技术,首次在人民日报,也是首次在报业和畅流平台上,完成了新闻编排环节、组版环节、广告环节、传版环节之间的全面无缝衔接,做到了三个“自动感知”:版面规划变动,瞬间感知,自动更新版面信息,同时反馈大样校样与传版;组版软件对广告图片上版、撤版、调版,瞬间感知,提醒广告制作人员对广告图片的操作;新闻编排环节对版面的组版、改版、签发、撤签等操作信息,瞬间感知,做出相应的自动化处理和报警提示。

其次,自动化程度提高,减少人工干预,如广告制作规范与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采用PDF和JDF国际印刷标准,解决了原系统存在的不足。系统操作更加快捷,界面更加人性化。用技术手段杜绝了出版印刷易出现的事故差错。

整个系统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实用、有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实现了我们对先进性、安全性、有效性、时效性等方面的要求。

记者:从运行至今的实际效果来看,这套系统给您和整个运用系统的一线人员带来的切身感受是什么?

肖淑芬:自2010年底正式投入运行以来,系统运行至今稳定可靠,效果是比较理想的。比如在今年的两会期间,该系统就经受了报纸版面各种突发情况变化的考验。如增版、调版、通版广告、撤签、改版、倒版等情况,无论何种情况出现,系统都能及时、准确将状态反映出来,所见即所得,给一线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上带来极大的便利。引用广告部的一位同志曾说的话,“没想到我们提出的需求都实现了;我们没有想到的方面,技术人员不仅帮我们想到而且也实现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和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领导和技术人员也反映,人民日报建的这套系统,考虑是比较全面的,技术又走在前面了,这下我们不用再提心吊胆的担心把人民日报印错了。

记者:您能具体举一两个例子,从细节简单谈一下这个系统带来的好处吗?

肖淑芬:有与没有这个系统区别很大。这个系统带来的好处很多,效果明显,仅举三个例子来说明:

首先这次项目结合了人民日报现有系统的特点,采用了数据库技术和类正则表达式的精确扫描技术,在各环节中实时读取或更新版面的实时状态和信息,实现报纸全流程的版面状态监控,是对以往畅流系统的一大突破和改善。

为什么要采用两种技术结合的方式呢?这是由《人民日报》出版的复杂环境,版面的多变性、工作的习惯性所决定。由于《人民日报》黑白版制作是采用采编流程,彩版制作是采用手工方式对黑白版加工,而且有时彩版并不是所有代印点全部实现彩印,也有的印点彩版只套红。版面在制作转换过程中的变化,对撤签、倒版、调版等状态信息的反映,只能通过采用两种扫描技术才能实现报纸全流程的版面状态监控。

在国内报业中,数据库监控技术我们是首家实现的。通过对编排系统数据库、版面数据库的实时状态扫描,实现了对流程方式组版的版面状态的实时监控;类正则表达式技术则是通过对生产目录的实时扫描,实现对非流程方式组版的版面状态的实时监控。当编排系统中对已签发出的版面撤签时,系统会自动弹出撤签警告信息,并伴有不间断声音提示,提醒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有撤签版面;在未上该系统前,只能通过电话等人工方式通知相关版面的编辑和照排人员,容易出现人为差错。

第二个例子是运用了目录管理技术和安全拼版输出技术。通过这个系统,我们首次在国内报业中实现了对广告过期文件、承印点发排过期点阵文件的强制自动删除;版面输出日期的强制控制,即对版面文件的自动识别和过滤;采用图形界面,避免了相关操作人员对生产目录和文件的直接操作,避免了出现类似发排过期版面或误删除生产文件的人为错误。这样从三方面用技术彻底消除了日期错、版序错的出版事故隐患。

此外,采用了预检精确定位技术,实现了对不符合报纸印刷和不规范的广告原稿(图文)错误位置的精确定位,解决了相关人员知道版面有错但不知错在哪里的问题,大大节约了查错的时间;

11.话剧社活动策划书 篇十一

1.招新

招收热爱话剧、有意愿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对社团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成为社员。

2.建档

建立社团档案,包括每位社员的姓名、性别,籍贯、所属社团名称、政治面貌、联系方式、所参加过的活动(注明日期)、所做违纪活动(注明日期)、开会到场情况(注明日期),最后注:以上所记载情况均会影响下届换届名额提拔。

3. 选举社干

通过竞选方式民主推选出社团干部,包括话剧社社长、副社长等。由社团干部组织社中日常管理活动,协助老师开展社团活动。

4.制定规章

社团所有成员共同商议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并做到严格执行,赏罚分明。

5.举办活动

社团选取适合的时间举办话剧活动,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老师与社干共同商议主题,社员抽签分组进行准备,并适当邀请学校教师与其他社团成员参与或观看比赛。

6.社团每周活动日

社团成员于每周一周三下午社团活动时间进行社团活动。

7.社团主要负责人

12.话剧社十周年晚会主持词 篇十二

(一)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这里是柠檬话剧社十周年庆典晚会的现场,十年霜雪磨一剑,风雨兼程致力行

在这个即将辞旧迎,阖家团圆的美好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柠檬话剧社十周年庆典这个值得我们骄傲,值得我们庆祝,值得我们纪念的日子!

岁月流金,时间的年轮留下收获的迹痕。过去的3650个日夜,像是一个铿锵的台阶,记录了我们求索的脚步与奋斗的历程。

曾经的风风雨雨,交织成一幅幅靓丽的风景,镌刻在你我的记忆深处。一路走来我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也一路感受着成长的艰辛,携手走出了一天充满考验与磨砺的希望之路。

在这个话剧社的发展中,我们倾泣心血,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在话剧社成长的每一个足迹,都饱含着你我辛勤的耕耘与默默付出,在话剧社取得的每一分成绩,都离不开你我炙热的倾泣与无私奉献。

当然,柠檬话剧社的向前发展是离不开学院各领导的支持与指导,在此,我要向同学们隆重介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出席本次晚会的领导和来宾,他们是:

院团委 肖磊书记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和老师到来。

同时我们今天也邀请到了九位特别来宾,他们是原柠檬话剧社社长

今天在这个属于自己的节目里,让我们尽情绽放欢乐的笑颜,在欢歌笑语中品味岁月的甘甜,在激越的旋律中感受。

下面让我们有请院团委肖磊书记为晚会致开场词,大家掌声欢迎!

感谢肖磊书记。

曾经我们有过懵懂、有过爱情的冲动,感谢柠檬话剧社同学的精彩演绎,十年一剑,忘穿轮回,柠檬话剧社十周年庆典晚会到这里就接近尾声了,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光临,朋友们,我们明天再见,祝大家晚安,今夜好梦相随。

柠檬话剧社十周年庆典晚会主持词

(二)(开场词)

A: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 合:晚上好!

A: 十年霜雪磨一剑,风雨兼程致力行。这里是由城市经典桌游吧冠名的柠檬话剧社十周年庆典晚会的第二次场,我是主持人熊俊。

B: 我是主持人,在昨天的晚会中话剧——《曾经》勾起了大家无数的回忆与感慨,我们柠檬话剧社也有过曾经,曾经的弱小,曾经的徘回,曾经美好的回忆。

A: 过去的3650个日夜,像是一个铿锵的台阶,记录了我们求索的脚步与奋斗的历程。曾经的风风雨雨,交织成一幅幅靓丽的风景,镌刻在你我的记忆深处。B: 在这个话剧社的发展中,我们倾泣心血,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在话剧社成长的每一个足迹,都饱含着你我辛勤的耕耘与默默付出,都离不开你我炙热的倾泣与无私奉献。

A:一路走来我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也一路感受着成长的艰辛,携手走出了一天充满考验与磨砺的希望之路。

有请马湛社长谈谈感受与想法。

(届届换新,话剧精神依旧。10年坚持,话剧成院招牌。)

(结束词)

A: 感谢柠檬话剧社同学的精彩演绎,A: 十年一剑,忘穿轮回。B: 十年风雨路,柠檬情更深。A: 十年人间情,柠檬意更长。

B: 今天,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起点让我们有了新的方向。A: 今天,我们又面对着一个新的目标,新的目标为我们确定了新的未来。B: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努力拼搏,柠檬话剧社就一定能创造新的奇迹,开创新的未来。

13.话剧社管理制度 篇十三

一:现状分析

什邡中学话剧社是一个成立不久的学生社团,目前有成员二十人,其中社长是高二一班冯嘉玲,副社长是高一十四班罗丽璇。由于社团刚成立不久,本学年还得继续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本社成员是新招进的,大多都没有舞台表演经验,本学年的工作重点是挖掘社员的表演潜力,提高其表演水平。

二:工作目标

1.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展示校园风采,促进学校社团文化建设。

2.提高社员们的文化素养及其表演水平。

3.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培养实践能力,为同学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平台。

三.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本学期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社员管理,提高社员积极性

1、本学年中,我社在2月下旬将完成社员重新报到工作,让上学年没有参加活动的人在本学年掌握社团的最新动态,报到

工作的重点应围绕社员的兴趣爱好程度来展开,可以适当让社员自主选择。

2、将关于社团活动的信息提前告之社员,并让社员的积极提出一些可行意见及活动要求,然后,根据社员的反馈信息作出相应的部署。

3、弥补上学年活动不足,多层次、多方位开展社员喜好的活动,并以话剧为主的一些特色活动,来提高社员的积极性。

4、在社团机构上多增设一些有利于发展社团的职务,让社员参与社团的管理,加强对社团的了解,并全力为社团的工作作好准备。

(二)、积极配合我院其他社团,促进交流

1、各社团的发展既有竞争,但也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因此,我社也要积极关注其他社团的活动。

2、我社的活动也将邀请其他社团的成员来参与,达到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热潮,全面提高广大同学对校园社团的认可。

(三)、认真策划社团活动,落实于行动

1、对于社团的活动,要积极策划,详细考虑各种因素,抓活动质量,创特色活动。

2、活动开展首先从宣传上进行强化,宣传方式要多元化。

3、活动的安排应该得当,准备时间要充分,因此我社对活动的安排作了如下:

(1).欣赏经典话剧。教师可以提供《雷雨》、《日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古今中外的经典话剧给社员欣赏,同时发挥社员的群体力量,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剧,欣赏完以后,组

织学生主要就演员的表演技巧方面进行讨论学习,提高其表演水平。

(2).社员自行表演。组织社员精选剧本或者创作剧本,自己表演,表演也要逐步推进。

(四)、积极参与社团展示活动,扩大社团影响力

1、话剧社团顾名思义是以话剧为中心,只有成功演绎出一场话剧,才能加强社团的凝聚力,让社团成为名副其实的话剧社团。

上一篇:初一的数学学习方法有哪些下一篇:救灾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