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特色团日活动新闻稿

2025-01-12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特色团日活动新闻稿(精选12篇)

1.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特色团日活动新闻稿 篇一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

12月6日下午16点,我院团支部组织2013级预防医学的同学在明理楼202教室开展关于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的学习活动。

活动中,同学们认真学习,积极交流,踊跃互动。交流中,同学们活学活用,就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我校现状,以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素质培养,学校教学质量等为切入点,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领悟中国梦的意义,认识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学习建设美丽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等内容。

通过这次学习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积极响应全会号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特色团日活动新闻稿 篇二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幵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幵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对于续写改革幵放新篇章,幵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会重大决定的精神,着力提高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系统性部署的认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为切实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中央关于扶贫幵发的决策部署上来,江西省扶贫和移民系统迅速兴起了学习贯彻热潮。

3.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 篇三

习总还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即使不是中共党员,作为一名中国人都应当始终坚持艰苦

奋斗,勤劳节俭的华民族传统美德,更何况作为一名肩负众多责任的中共党员!“中共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作为一名党员,应该学会从历史中学习,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传承优秀的文化。

习总的此次在河北省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深感我们党在紧密联系群众工作这方面始终没有放松,以前是,现在更是,以前打仗需要群众,现在改革发展也需要群众,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身边仍然存在一些党员,甚至领导者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清醒认识到从群众中来,就要走回群众中去!一个脱离群众的政党必将走向灭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通过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学习,我了解到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开放型新的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推进中国法制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文化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作为一名党员,我深刻认识到群众路线和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无论是顶层设计者,还是社会普通公民,都高度关注改革,深化改革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民心所向。社会发展与

矛盾并存,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发展就必定会出现新的问题,这就要我们 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两个务必”,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深刻反省。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在为祖国发展的大好趋势感到欣喜的同时,更感到责任的重大,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坚持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仍然是必须的,作为一名医学生,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同时注重人文关怀素养的培养,为创造良好的就医服务,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4.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笔记 篇四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关键时期的盛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凸显出中国发展新的走向。

大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等。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历史赋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使命,本次会议针对政治、经济、社会等6大领域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其中多领域的改革力度及深度有望突破以往。

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会重申,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期推行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前提”。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会议决定,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

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5.十八届三中全会要点学习 篇五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主要体现在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中。报告要点概括起来为:一个总目标,一个总要求,十五项总任务。本期就总目标、总要求和总任务进行初步阐释。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是“六个紧紧围绕”: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

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任务

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十五项总任务。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2、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3、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5、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6、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7、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8、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9、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10、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

高文化开放水平。

11、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2、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13、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4、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要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15、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6.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特色团日活动新闻稿 篇六

本文选择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切入点研究, 选取报道时间为2013年11月5日至19日, 即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两周作为样本 (其中《亚洲华尔街日报》 的9日、10日、16日、17日为周六、 周日没有出版) , 考察《人民日报》与《亚洲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篇幅、新闻标题、新闻图片、关键词、消息来源框架列表来比较报道的异同, 试图探究在报道重大政治事件中, 中美政治倾向的差别。

一、新闻框架对比

郭庆光认为:“新闻框架是指新闻的选择、加工、 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过程。 ”[4]因此, 由于各国的意识形态不同, 新闻媒体在报道事件时, 会使用具有一定感情色彩和社会心理内涵的关键词、新闻标题、图片选取与消息源来展现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立场。

(一) 两报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篇幅

由上图可以看出, 《人民日报》 有关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76篇, 而《亚洲华尔街日报》直接报道26篇。 其中, 《人民日报》11月15日和19日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较多, 分别是12篇和13篇;《亚洲华尔街日报》则集中在18日和19日, 分别是5篇和6篇。 可以看出,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 及时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党中央精神和中国政府最新政策、 决定是它的一面旗帜, 故使用大量篇幅报道此次会议。 《人民日报》集中报道领导讲话、社论、专家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解读、国际社会高度评价等, 而《亚洲华尔街日报》 则更关注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中国计划生育政策、 改革对股市的冲击和对航空业的影响以及政策执行的艰难等。

(二) 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 它以独特的行文和高度凝练的文字传递新闻内容。 《人民日报》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报道的标题比较简洁, 直接点明主题。 例如11月8日头版主标题《三中全会, 历史抉择树航标》;11月9日头版主标题《中国道路的“历史新起点”》, 直接为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铺垫; 11月13日头版主色调为红色, 与报头字体颜色一致, 彰显喜庆和政治气氛, 红色大标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 清晰简洁。

《亚洲华尔街日报 》 的标题较为含蓄, 往往不直接包含“三中全会”的词汇, 例如, 11月6日标题为“A Path to Reform in China with Deposit Insurance” (《中国存款保险改革的道路》) , 文章指出 “As Communist Party leaders meet this weekend for the secretive ‘third plenum’, there are high hopes the party will lead to big- bang changes to the financial system” (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本周末秘密进行的“三中全会”, 将会有很高的期望共产党对金融系统的重磅改革) , 更多地关注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 试图通过媒体的宣传给中国政府施压。 另一方面, 《亚洲华尔街日报》更将注意力集中在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政治影响力和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人权等, 11月8日标题为 “Xi’s Clout Faces Test At Plenum” (《习近平的政治影响在本届三中全会上面临考验》) , 11月18日头版标题为“China Moves Slowly on Child Law”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进展缓慢》) 。

(三) 关键词与报道基调

恩特曼认为:“新闻文本的框架是通过使用或拒绝使用某些关键词、常用语、僵化的形象、信息源和句子, 通过某些事实和判断的聚合来强化主题。 ”[4]因此, 通过观察这些关键词, 我们能够判断新闻媒介是如何框选新闻, 表达观点的。

经过分析, 《人民日报》 描述三中全会的关键词中, 出现频率较高的主要有“全面深化改革”“高扬旗帜”“历史新起点”“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学习贯彻” “市场经济”“转变政府职能”“紧紧围绕”“单独两孩” “新期待”“解读”“制度建设” 等, 《亚洲华尔街日报 》 报道三中全会的词中, 出现频率较高的有“the party” (共产党) 、“Chinese meeting” (十八届三中全会) 、“reform” (改革) 、“vague” ( 模糊的) “state firms” 或 “state - owned” ( 国有企业) 、 “bank” ( 银行) 、 “lack” (缺乏) 、“market” (市场) 、“gov- ernment” (政府) 、“improve” (改善) 等。

从两报使用的词汇上我们可以看出, 《人民日报》主要运用动词和感情色彩较强的形容词对三中全会进行全面解读和高度评价, 也给予更大的期待, 来彰显会议的重要性。 而《亚洲华尔街日报》 则较多使用名词和中性词对会议本身进行客观描述, 更多地指出中国面临的诸多挑战, 包括经济增长放缓、人口快速老龄化、国有企业改革滞缓等。 在报道基调上, 《人民日报》肯定评价多于冷静中性分析, 多次撰文“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改革旗帜飘扬”等, 反观《亚洲华尔街日报》则多用模糊性词汇和否定词, 例如, 11月13日头版标题“Beijing Sets Vague Goals For Economy” (《北京释放模糊的经济目标》) 一文, 使用了7个转折否定词“but”, 其中4个位于段首。 此外, 还有“failed” (失败的) 、“absence” (缺少、缺乏) 、“disappointed” (失望的) 等词汇, 对改革的期待显得失望和冷静。

(四) 新闻图片

新闻图片作为新闻文本的视觉符号, 以其独特的表现张力、 视觉冲击和写实性等特点成为媒体新闻选择中的重要环节, 媒体经常通过其取景框的作用, 将影像置于我们的视觉中心, 吸引读者阅读。

在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报道中, 由于是政治会议的新闻报道, 《人民日报》和《亚洲华尔街日报》图片数量都相对较少, 前者共使用14幅, 后者是11幅, 两报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 即11月13日分别配置2幅和3幅图片, 不同的是《人民日报》把两张都放在头版, 图片展示了习近平在作重要讲话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议。 而《亚洲华尔街日报》则分别位于第12版和32版, 此外, 在报道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时, 配置一张彩图并在文中借用一位中国企业主的话语“It’s a good thing to do international trade” ( 对做国际贸易是一件好事) , 对中国的经济改革试水予以肯定评价。

在对生育政策的解读方面, 11月17日 《人民日报》“要闻” 版是用一张圆饼图表来描述符合各政策的人口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 来分析当前我国生育政策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影响等, 而《亚洲华尔街日报》更注重视觉冲击, 11月18日头版采用彩图, 并配发文字说明“Family-planning officials in China sounded a cautionary note about changes to the country’s decades-old one-child policy, saying they will ease controls gradually and that the change won't lead to a‘pileup’of births.above, a child looks into a window in Beijing” (国家计生委发出谨慎的声音, 改变过去几十年的一胎政策, 将会逐步放松生育控制, 并声明这种改变不会引发“婴儿潮”。图为一位北京的小孩在看窗户镜子里的自己) ;11月19日“WORLD NEWS” (“国际新闻”) 版配置一幅6岁北京小女孩Tian jinrong的图片, 并引用她的话“doesn’t want a new sibling” (不想要一个弟弟或者妹妹) , 更多是分析政策对当前中国人群生育欲望、观念和现实条件等带来的影响和借用国外专家的调侃。

在展现民生新蓝图方面, 11月15日《人民日报》 “民生周刊”版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基本公共服务、生态文明制度全方位解读三中全会公报带来的新期待, 并分别配置5幅图片和5个小标题《构建“橄榄型”社会》《社保, 要惠普更要公平》《人人都能病有所医》《让农民拥有一样的公共服务》和《环境好了, 大家受益》逐步阐述改革新期待。 同样在经济领域, 18日《人民日报》“财经纵横”版也配置5幅图片来展现三中全会公报内涵———财税金融改革的定位更高、内涵更深、目标更明确、协同更密给普通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使改革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 而11月19日《亚洲华尔街日报》 只配置2幅图片, 分别是“Two women look at clothes during a sales promotion outside a mall in Beijing” ( 两位女士在北京的一个购物中心挑选促销的服装) 和 “Workers build housing in Shanghai” ( 上海的建筑工人) 来描绘三中全会对民生所带来的影响。

(五) 消息来源

从上表可以看出, 《人民日报》 自采稿件67篇, 约占总数量的88%, 其他稿件大部分是转引新华社的, 一方面是因为党和国家重要的政治文件只授权新华社刊发, 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的媒体管制体制不同, 重要会议一般只对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此类党和国家的机关报开放, 其他媒体拥有很少的采访权。 而《亚洲华尔街日报》稿件接近90%都来源于本报社, 只是在报道内容上援引新华社的原稿件部分消息, 在新闻内容来源上, 《人民日报》多是来自本报评论员与社论、“钟声”系列、“人民日报法人微博”的网友热议内容, 还有中央党校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各地高校专家学者, 在《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系列中多次引用金融、国际关系等各领域专家的解析, 较少听到普通群众对三中全会的感受。 而《亚洲华尔街日报》除了援引新华社、高校教授、国家发展研究中心、财经杂志、世界银行等, 在对政策解读报道方面, 尤其是对贴近民生的生育政策的解读, 显得更富有人情味。 例如11月18日 “China Moves Slowly on Child Law”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进展缓慢》) 在引用新华社、“John D. Minnich, East Analyst for Stratfor, an Austin, Texas”、Yong Cai, a fellow at the Carolina Population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等专家学者的观点的同时, 还直接引用普通群众的感受, 更能令人印象深刻, 也更具有说服力。

通过框架理论分析对比后发现, 《亚洲华尔街日报》 对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总体上持否定态度, 还借此契机对我国的人权、少数民族政策展开关联性报道, 比较典型的是11月11日头版标题为 “Terrorism Debate Stirred In China” (《恐怖主义争论在中国搅动》) 一文中给予恐怖分子以同情和对中国官方对“金水桥事件”界定为恐怖袭击的质疑, 企图对我国的人权和民族问题说三道四。

二、《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中的政治倾向

《华尔街日报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创刊于1889年, 以超过200万份的发行量成为美国付费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 而 《亚洲华尔街日报》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 是隶属华尔街日报报系的子报, 一份以亚洲读者为对象的财经报纸, 提供全球的商业和财经新闻和分析。

虽然其办报理念是“不为广告或任何投机、宣传的利益控制”, 但现代报业自从诞生之日起, 就与商业、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亚洲华尔街日报》由美国的道琼斯公司拥有, 在报道中国重大政治事件时, 其政治倾向性在版面设置、报道议题、报道篇幅与基调上都有所体现。 政治倾向性就是指新闻传播者和传播机构的意识形态性, 主要取决于编审、记者的政治观点、价值取向, 例如, 在文字和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新闻图片的配发、报道的基调都表达了编审和记者的政治倾向。[5]在叙事框架上, 《亚洲华尔街日报》11月13日头版在报道十八届三中全会中运用了不同的手法, 首先, 用描写的手法, 引用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的内容 “market forces would play a ‘decisive’role in future e- conomic decisions” (市场力量在资源配置中, 未来将扮演决定性的角色) 。 然而, 这种看似客观的、作为其叙事框架第一步的描述仅仅是为了赢得读者对于其中立客观立场的初步印象。 接下来, 将主观词汇及臆测, 比如 “failed” (失败的) 、“hobble” (蹒跚、 阻碍) 、 “vaguely” (含糊地、茫然地) 等分别运用到行文中, 逐步推翻读者之前刚刚建立起的正面或中性印象, 然后通过外国专家和中国银行某些官员的分析来结束该篇报道, 引导读者的情绪沉淀、内化为中国的负面刻板印象。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亚洲华尔街日报》 的政治倾向性很明显, 即对我国的重大政治会议总体上持批评态度, 虽然在经济改革领域给予一定的肯定, 但描述为西方经济模式的胜利;在民生报道方面, 把生育政策“单独”两孩描述成取悦人民群众的政治手段等。

三、两报报道基调差异的原因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 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 坚持高品位、高格调, 把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推进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创新, 弘扬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等。在此次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过程中, 基调高昂、及时准确地传达党和政府有关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 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 如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让改革旗帜在中国道路上飘扬》, 文章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是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在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报道方面, 首先是人民日报评论员系列文章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从各个方面把握和分析《决定》内容, 然后是国家各个领导小组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最后是各领域专家解读 《决定》的亮点和涉及民生问题的报道。

《亚洲华尔街日报 》是财经类报纸, 主要为亚洲读者提供全球的商业和财经新闻和分析, 由于商业与政治政策的关系紧密, 所以这次对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 《亚洲华尔街日报》 更多关注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 例如, 11月8日“MARKETS” (“市场”版) 标题为“A Paty Game for China Market” (《中国共产党在市场经济上的博弈 》) 一文中指出 “A gesture that would have cross-sector consequences would be a revitalized push to make state- owned companies more efficient” ( 这一跨行业后果的举措表明, 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更加有效率和活力) , 但是对改革的期待明显降低, 甚至有标题直接表明其失望, 即11月14日头版“State Firms Winners in China Plan” (《 国有企业在这次改革计划中是胜出》) 。 在报道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内容时, 援引新华社发布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邀请外国专家和中国的各方面权威人士进行分析, 其中对 “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这一政策的变动和11月19日标题 “China Shift Toward Real Reform” (《中国转向真正的改革 》) 虽然给予一定的肯定评价, 但总体上较为否定, 使用较多消极词汇, 如 “verbose” ( 冗长的、 累赘的) 、 “negatively” (否定地, 消极地) 、“disappointed” (失望的、沮丧的) 、“turgid” (浮夸的、夸张的) 等。

归根结底, 两报报道基调差异是由新闻媒体的阶级属性决定的。 我国的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 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坚守党性原则, 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作为其根本任务。 而美国媒体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在对我国一些重大事件报道上名曰“客观”“公正”“全面”, 但实际上都是在既有的政治倾向框架下报道的, 传播的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四、结语

此次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道, 我国的主流媒体无论在报道规模上还是在报道深度上, 都及时准确地传达了党和政府最新的方针政策。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我国主流媒体的首要任务, 但是在报道的具体实践中, 应加强用事实说话, 减少说教意味, 尤其是涉及民生问题时, 也可以借鉴国外优秀媒体的采编技巧, 在引用消息来源时除了领导、权威学者等外, 应该多一点普通民众的声音, 使报道更有说服力, 更能深入人心。

摘要: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 世界目光聚焦北京。以框架理论视阈为视角, 从报道篇幅、新闻标题、新闻图片、关键词、消息来源等框架列表来比较《人民日报》与《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的异同, 并分析在报道重大政治事件中, 中美政治倾向的差别。

关键词:框架理论,《人民日报》,《亚洲华尔街日报》,政治倾向

参考文献

[1]刘东健.当下中国“改文风”的政治修辞解读[J].新闻爱好者, 2013 (4) .

[2]李一诺, 庄永廉.重大活动报道:策划先行推陈出新——《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人民公安报》重大活动报道研究[J].法治新闻传播, 2013 (1) .

[3]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J].国际新闻界, 2010 (9) .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210.

7.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体会 篇七

高一六班 张睿

叶正红之际,力度空前的中国新一轮改革洪波涌起。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这一恢弘重大的历史性主题令全社会倍感振奋与期待。肩负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中国改革再次出发远行,心有梦想的改革者将与之同行。正如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这,就是新一代改革者的光荣使命。

要有清正的环境。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没有一个清正廉洁的环境不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一年来,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出台“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然在全党上下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少数干部中还存在着侥幸心理以及顶风违纪行为。越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关键期,越不能放松风清气正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的营造。要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支持改革为荣,以破坏改革为耻”的良好风气,使干部群众都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支持改革,服务改革,共同推进“中国号”巨轮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行。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以现实社会问题为政策导向,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举措,包括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并以此为基点落实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如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等。

8.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03 篇八

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议题,听取了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新形势下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冲锋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旗帜鲜明、励精图治、真抓实干,推新政、树新风、开新局,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和成效,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赞誉和拥护。全会对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符合党心、军心、民心。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研究什么议题、作出什么决定、采取什么举措、释放什么信号,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对做好未来5年乃至10年工作意义重大。

这次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要议题,就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5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35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

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面对未来,我们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

这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和智慧。《决定》合理布局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了改革理论和

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齐心协力贯彻落实好《决定》提出的各项改革部署。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更加奋发有为地开拓进取;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科学判断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充分发挥我们的独特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牢记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要牢牢把握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的目的是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要大胆探索实践,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科学认识改革的本质要求,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长远和当前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坚决克服地方和部门利益的掣肘,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尊重实践、尊重创造。要注重统筹协调,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要凝聚改革共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及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思想认识问题,寻求最大公约数,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汇聚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要落实领导责任,各项改革都要有具体部署、具体规划、具体要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加强指导、督促检查,既不能自行其是,更不能一哄而起,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地抓好落实和推进工作,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及时准确落实到位。

9.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思想汇报 篇九

分享

创新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思想汇报

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圆满落幕。当日晚些时候公开发表的公报,以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引起了世界媒体的关注,目光聚焦在中国新一届领导层施政纲领的首次系统性亮相上,可谓罕见。

来自翌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说,对于已经公布的这份近5000字的公报,从澳大利亚的铜矿老板到美国白宫的战略家,全世界都在努力解读。在众多崭新提法中,世界媒体12日关注最多的是,中国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被视为一种新的表述,是中国坚定走市场经济道路的一个信号。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所以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主要来源于执政党在中国走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升级新时期,作出了高瞻远瞩、影响深重的伟大决策,而全会闪烁出来的10大看点,则成为中国未来几年甚至XX年进一步崛起的强大支点,关乎中国梦的实现,也关乎世界借力。

这10大看点,就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力的源泉,源源旺盛,源源不断,源源都会转化成为中国人民的福祉。同时,也会惠及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大势在10大看点的助推下,更强、更有力、更正向。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清楚地锁定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提法、新的要求、新的创造,更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强化,其内涵丰富深刻,活力和前途无限。

作为10大看点之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从表述和坚定性上观察,已经证明执政党治国理政有了现代意识,其执政的创新性、服务性具体体现在了一个“必须”上,即:“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这一个“必须”,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更是中国共产党对13亿中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其立党为公、造福于民的根本宗旨显而易见。而加

免费

分享

创新

快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文明”,高度激发和调动起每一个方面、每一个领域、每一个人的智慧和活力,共同为中国梦奋斗,使日子过得更好,则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具体化、普惠化,值得期待。

为了充分发挥执政党统领、统筹全面深化改革的神圣职能和重大使命作用,有组织、有领导、有秩序、有成效地“涉深水、过险滩、啃骨头、求成功”,中央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等重大工作事项。这无疑成为执政党锐意进取、实干兴邦的战略抉择,中国新一轮改革有底气,有自信,有办法。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

全面深化改革,必谈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建设,这自然是执政党高度负责任的表现。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则体现了倾斜度。即: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11月18日,xxxx总队召开党组会议,总队党组书记、总队长xxx主持会议。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初步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强调,xx国家xx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迅速把思想和行动同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同一到中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紧密团结在以xx同道为总书记的党中心四周,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做好各项xx工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提供优良xxxx服务。

预会职员一致以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在新情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线路、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势必树起中国改革发展航程上的新航标。会议指出,xxxx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实际,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转

免费

分享

创新

化为推开工作的强大气力,牢固建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坚定信心和勇气,凝聚共鸣和气力,奋力首创xx国家xx新局面。

要把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果断依照中心同一部署和国家xx局党组、xx省委的要求,在全系统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的高潮,真正把全会精神转化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持久动力,兼顾做好各项xx工作。杨雯强调:一是要认真组织好、学习好、领会好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会公报和《决定》,认真撰写学习体会,展开高质量交换讨论,保证学习成效。二是要绝不松懈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牢固建立“两种意识”,不断进步xxxx能力、数据质量和政府xx公信力,使xxxx工作更好地服务xx用户、xx对象和xx基层。三是要善始善终展开好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切实将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到改进作风、改进工作和进步素质、进步能力上,用好的作风做好xx工作。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由此可见,全面深化改革触及了中国硬肋,打破瓶颈,城乡归一,构建平等互助的崭新城乡关系,是本次全会最值得分享的大看点。

关于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以及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关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关于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关于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等,这些都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大看点,激励人,鼓舞人。

免费

分享

创新

细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大看点,再盘点世界媒体的关注,我们无不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与人民的智慧在高度集结,力量在高度汇集,希望在高度升腾。难怪世界媒体纷纷表示赞美,并称“中国2.0”时代已经到来,对世界的影响不可低估。

我是目睹祖国改革的一代人,是党和国家培养的研究生。在党的培养、学校的教育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了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一系列理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其中最根本的认识就是坚信社会主义最终战胜其它形式的政治制度,发展成为共产主义社会,达到人类最伟大的发展和全人类的共同幸福。

10.关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 篇十

时间:2013年11月15日

地点:教学楼501教室

内容:

一、活动主题:

关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

二、活动背景: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0月29日召开会议,决议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一中和二中全会主要集中在人事机构变动上,到三中全会,推出中国深层次改革政策,同时研究部署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等工作。

三、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历经35年改革开放,中国又到了抉择的时刻。深水区的改革,注定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艰难的博弈。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攻坚克难的决心、统筹兼顾的智慧,越需要心往一处想的共识、劲往一处想的行动。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未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号角已经吹起,让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去继续探索深化改革的道路与模式,以更坚定的信心去践行改革开放的理念,用新的姿态迎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四、活动内容:

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

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1.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对组织工作创新发展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更是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组织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作为组织部门,肩负着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的重要职责,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重大责任,如何把精神贯彻落实好,使组织工作更好地服务和推动深化改革,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而紧急的政治任务。通过深入学习、认真研读、反复体会,深刻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的精髓,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勤政廉政为民,坚决履行好自己肩负的工作责任。二是组工干部必须努力践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反“四风” 行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将精神实质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真正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进组织工作的强大动力,以良好精神状态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三是组织部门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要切实改进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积极发挥职能优势,不断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帮助基层干部尤其是困难党员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服务基层中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让组织工作要更好服务和推动深化改革,使组织工作更好地体现十八大精神,更加符合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

12.十八届三中全会干部学习心得 篇十二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XX日XXX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简称《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在认真学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全部内容后十分振奋和激动,既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与骄傲,也对改革开放以前我党做出的丰功伟绩而无比敬仰,更感到应当为新形势下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而“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意义深远,应当以鸟瞰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本次三中全会是一次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必将以其重大的历史意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特殊的历史贡献,永载我们党的光辉史册。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吹响了奋力加快改革进程的冲锋号,勾

画了深化各领域改革的路线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作为一名党员我认为这次全会讨论的议题重大,必将掀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取得的成果重大,必将催生一个更具活力、更加公平、更加美丽、更加强盛的中国。

大会精神内涵丰富,作为一般干部的我们必须抓紧学习,认真领会,通过吸收消化尽快将大会精神深刻领会把握实质指导实践。总书记重要讲话博大精深、高屋建瓴,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思想灯塔和行动指南。要把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吃透中央《决定》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结合起来,同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力求做到掌握精髓、把握要义,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今后我将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践行大会精神,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坚定不移地把深入基层,从我做起,加强干群关系,努力用实际行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三中全会会议公报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学习我认为,这个总目标在全会公报里表述十分重要,就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通过这样制度上的完善,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

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且要使这样一些创造的成果更加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通过深入领会大会精神,我对我们党和国家的未来更加有信心,更加有期望,更迫切的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的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保安员流失调查报告下一篇:尝试办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