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版角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10篇)
1.小学数学青岛版角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 篇一
一、创设情景、感受旋转
1、出示3张图片:风扇、风车、礼花
师:这些物体都在怎样运动?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吗?
小结:像这样的运动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旋转。
师: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还有很多,你能举个例子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图形的旋转现象。(揭题)
出示旋转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顶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二、认识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
出示转杆图片
提问:
(1)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转杆分别是怎样转动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转动例子?
(3)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含义,转杆打开与关闭时,旋转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哪一种与时针旋转的方向相同?
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90°,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90°。
三、认识旋转的三要素
出示方格图:把三角尺绕A点旋转90°
师:“绕A点旋转”是什么意思?这个点能动吗?学生自练
师:旋转后的边与旋转前有什么关系?谁能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师:你觉得将图形在旋转时,要确定什么?
出示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观察、交流;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从6:00到9:00与从9:00到12:00时针都旋转了90度。
(3)如果去掉台秤上的物品,指针又是怎样旋转的?转盘上的指针呢?
2、“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你是怎样画的?
共同小结:要确定旋转后长方形的位置,关键在于确定相交于A点的两条邻边的位置;要确定旋转后小旗图的位置,关键在于确定旗杆的位置。
3、“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
(1)观察每组中的两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2)你能旋转每组中的一个图形,使每组图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吗?
(3)你是怎样画的?最后一个图形只旋转一次能成吗?它一共旋转了多少度?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将图形按一定角度旋转时,要注意什么?
2.小学数学青岛版角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 篇二
义务教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6-7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能用学过的小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中感知,引出小数。
1、初步认识小数。
谈话:同学们,生活中你们见过这样的数吗? 课件出示:0.2.514.3 1.25 谈话:在哪里见过?(超市……)
指出:这样的数叫小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2、认识小数点。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_master@163.com-----
谈话:老师把屏幕上的数再写一遍,大家仔细看。(故意不写小数点)
谈话:写得对吗?学生纠正,顺势指出,这个点就叫小数点,它把小数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3、小数的读法。
让学生尝试读出小数,教师纠正。
谈话:对!在读小数的时候,小圆点也就是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就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再依次读出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4、练习。读一读。
(1)一只蜂鸟的体重为2.1克,一只麻雀的体重比蜂鸟的50倍多1克。(2)、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0.3千米。(3)、人体正常体温是36.5摄氏度-37.5摄氏度。
(4)、88层的上海金茂大厦高420.5米,是目前我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高楼。(5)、我国国土总面积为959.69万平方千米。(6)、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_master@163.com-----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1、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看来小数就在我们的身边,课前老师从日常家居中也搜集到一组有关小数的信息,我们一起看一下。课件出示第一副情景图:
居室中吊灯离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5米。
白炽灯与桌面的适宜距离是:1米(60瓦),0.5米(40瓦),0.3米(25瓦)。指名读。
谈话:有疑问吗?生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的问题真不错,我们先来看信息当中提到40瓦白炽灯与桌面的适宜距离是0.5米,根据你们的经验你认为0.5米有多长?(学生发表意见)谈话:不要急!我们先来研究0.1米有多长,就能知道0.5米有多长了。每个小组都有一个1米长的纸条,听清要求:小组合作,把一米长的纸条平均折一折、画一画,并标出 米。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_master@163.com-----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谈话:哪个小组说说你们是怎样做的?(2-3组)
师边课件演示边说:我们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也是
米,还可以用小数0.1米表示。板书:1分米=
米=0.1米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课件出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都是
米,也就是0.1米。(集体读)
谈话:那么,3分米等于多少米呢?(边听学生汇报边板书)5分米、8分米呢?
现在知道0.5米有多长了吗?(指名说)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总结:我们看,像这样十分之几的分数,就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练习:用分数、小数表示阴影部分。(自主联系68页第3题1、2个)
2、初步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出示第二副情景图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_master@163.com-----
单人沙发座前宽度不应小于0.48米,座前的深度应在0.4米左右。沙发腿垫脚的高度应在0.03——0.08米之间。指名读。
问:要知道0.48米 0.03米 0.08米有多长,得先知道什么?(生:0.01 米有多长)
借助米尺,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上台展示。
课件演示: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也是
米,还可以用小数0.01表示。也就是说板书:1厘米= 1 100 米=0.01米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知道了,课件出示齐读: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
米,也就是0.01 米。
说一说 0.03米、0.08米、0.48米是多长? 生说师板书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什么?
师总结:我们看,像这样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_master@163.com-----
3、练习:用分数和小数表示阴影部分。(自主联系68页第3题3、4个)小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练习巩固
1、小猫捉鱼,把相等的分数和小数联起来。0.1 0.4 0.07 0.8 0.01 1/10 4/10 7/100 8/10 1/100
2、涂一涂,用阴影把分数表示出来。0.6 0.19 0.06
3、填空,你能用小数表示吗
3分米=()米
9角=()元 19厘米=()米 7分=()元 6厘米=()分米
6分=()角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今后我们会更深入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_master@163.com-----
课后反思:
3.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篇三
热胀冷缩 第一课
温度计的秘密
能力目标:
1.能够观察液体受热受冷时液面高度的升降变化,会提出有关液体性质所涵盖的科学奥秘的问题;
2.会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假设;会根据有结构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3.会与他人合作探究;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水受热时液面会升高,受冷则会降低的现象;
2.通过探究体验到液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习惯与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对探究液体的表面升高或者降低的现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2.初步了解生活中热胀冷缩原理的运用,从小养成认真观察,主动探究生活的良好习惯。
实验桌上:温度计、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仪器车上:锥形瓶,12个烧杯(分别装有酱油、醋、橙汁等)、带玻璃管的木塞1个,热水;冷水;温度计、热胀冷缩与人类关
系、各种各样的温度计资料等。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温度计,请学生测试小组材料中的烧杯里水的温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温度计中液柱的变化,提出探究性问题:“测量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为什么温度计的液柱高度可以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呢?”激发学生交流测量中的发现大胆质疑,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一、学习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发现温度计的发现认识。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讨论,提出猜想假设。
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制定探究方案。结合探究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小组实验学习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参与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下发探究学习活动资料提示卡片,提醒学生注意要首先观察温度计的构造,然后利用实验材料进行组装一个类似温度计的装臵,选择一种要探究的液体装入瓶中,创造冷热两种不同环境中的变化,观察液体在冷热两种不同情况中的变化,随时做好实验发现记录。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活动,提示学生不仅
要谈探究的方法,还要谈探究中的发现。在引导学生交流中提示学生思考:“水、酒精在受热的时候增多了吗?减少了吗?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呢?”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即使学生认识到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通过提问:“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以巩固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
第二课
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学习目标:
1.能针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2.通过大量的气体与固体实验,获得科学结论,认识到科学实验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3.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热胀冷所冷缩现象。
学习重点:学生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认识热胀冷缩现象。
学习难点: 学生小组实验合作学习活动对实验现象的发现。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为学生准备典型的分组实验材料,热胀冷缩实验仪,烧瓶、水槽、冷水、热水、玻璃管、橡胶塞、浓肥皂水(稀释的餐洗净液)、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夏天自行车突然爆裂的情景,或类似事实(玻璃杯倒入热水爆裂),引导学生交流认识生活中的受热膨胀现象,出示本课学习活动的主题。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认识气体热胀冷缩的探究实验学习活动。
教师出示探究分组实验材料,如烧瓶、玻璃管等,引导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设计进行交流,对实验方案与学生一起点评提出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从他人的设计实验方案中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积极鼓励学生的大胆设想,开阔学生思路,尽量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
教师参与学生小组探究实验学习活动,提醒学生注意合作交流、认真细致,对发现的现象认真思考,使用热水时注意安全等。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汇报探究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欣赏倾听他人的发现,完善自己小组的学习活动。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新的探究问题“固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现象呢?”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学习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探究实验学习活动,提醒学生在学习中应当先设计后动手操作,观察现象积极思考,提醒学生在实验中注意安全,正确使用酒精灯、加热后的铜球注意避免烫伤。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认识固体具有热
胀冷缩现象。
二、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关于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与学生交流热胀冷缩在生活的应用。进一步巩固认识气体、液体、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介绍关于热胀冷缩趣味小实验和热缩冷涨的小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延伸拓展课后学习活动。
1、学生交流认识生活中的受热膨胀现象,了解本课学习活动的主题。
板书设计:
热涨冷缩的大小与物体温度有关: 温度升得越高,膨胀越明显;
温度降得越低:收缩越大。质量越大热涨冷缩越明显。
第二单元
岩石的科学
第三课
认识岩石
教材简析:
岩石是学生们司空见惯的自然事物,但要对研究岩石产生兴趣,能对岩石提出问题并从中发现问题,这就不容易了。本课教科书的编写着力体现认识自然界事物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初步观察岩石了,了解岩石的主要特征,知道对岩石进行研究的方法。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用简单工具对岩石进行较为细致的观察、研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并学会能用图和文字表达,学会查阅有关岩石的资料。
2.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在探究中做到愿意合作交流,在欣赏美石中体验自然美。
3.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利用简单的观察仪器观察岩石的主要特征,知道岩石具有硬度、遇酸的反应、纹理、形态、结构等特征。学习重点:
学生利用简单的观察仪器对岩石观察认识的探究学习活动。学习难点:
学生按照顺序对岩石观察发现进而对岩石分类的学习活动指
导。
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等;岩石实验盒、自然界中美石图片、岩石与人类关系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纸盒、胶水、卡纸等。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直接出示岩石,使学生正确认识岩石,能区分与生活中常见砖块、土颗粒不同,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课前搜集的岩石标本,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学习活动,观察发现认识岩石的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岩石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岩石的不同。使学生观察认识发现岩石在形状、光滑程度、颜色、结构层理、软硬程度等发面的不同。教师出示稀盐酸等实验材料,教会学生科学正确使用滴管方法,与学生充分交流,学会科学研究岩石的方法。
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一定顺序去观察、实验(观察岩石内外颜色、岩石的结构层理、岩石的硬度、岩石遇酸的反应、岩石的质地),主动及时对自己小组中的岩石观察研究的发现结果给予记录,并进行鉴别、分类、定名,提示实验操作中注意安全,加强合作,敲击石头注意不要损坏其他物品。
教师指导学生汇报小组学习活动中的发现、研究成果,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时进行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指导。
2.教师指导学生对现有的岩石标本按照一个标准(如硬度)进行分类,使学生认识到常见岩石的硬度情况。对学生其他有比较恰当的分类想法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三、拓展延伸:
教师提出课后进一步探究的主题活动:“给搜集到的岩石命名。”增加学生对研究岩石的兴趣、丰富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认识,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1、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岩石,正确认识岩石,能区分与生活中常见砖块、土颗粒不同,充分交流课前搜集的岩石标本,激发学习兴趣,了解本课学习活动内容。
第四课 做个岩石百宝箱
教材简析:
本课在学生对岩石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做岩石百宝箱的活动让学生继续体验岩石的搜集、整理和分类方法,从而进一步认识花岗岩吧、砂岩、石灰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教科书编排的目的是通过活动引领学生利用感官、借助工具亲自动手实践、制作岩石百宝箱,使学生学习认识事物的一般方法,并且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能够对石头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在观察制作中了解岩石的特征和种类,能用相关的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2.知识与技能:知道不同种类岩石的特征和名称,能绘制、记录、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分类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亲近岩石,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体验到动手做岩石标本的快乐。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上看,学生虽刚刚开始经历科学课程的学习不久,但已经初步掌握
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已经具备了初步自主研究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
学生在通过学习《认识石头》一课后,初步学会了运用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辨认,认识了一些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如结构、质地、颜色、软硬、花纹等等,知道了岩石的作用。在生活中,学生还会产生“谁更大、谁更重、谁更硬、谁的花纹更好看”等等问题。并在搜集、制作过程中发现岩石的用途,培养了研究岩石的兴趣。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小刷子、烧杯等;岩石实验盒、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纸盒、胶水、卡纸、破泡沫塑料板、棉花等。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上次课堂学习的课后拓展活动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搜集的岩石命名情况,交流学生对常见岩石特征的观察
发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统一命名带来的不便,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对照岩石标本实验盒里的岩石标本,适时出示相关资料使学生直观认识发现常见岩石(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的基本特征。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岩石标本百宝箱。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制作岩石标本箱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认识到在此基础上简要归纳整理出制作岩石标本箱的一般步骤: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作标签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学习兴趣,进行制作岩石标本箱学习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学习活动,并对学生进行适时提示帮助,如岩石大小要适中、新断面要露出来、如何固定等等。对学生大胆独特创新的做法、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制作的岩石标本箱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客观公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并从中取长补短,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成果作品。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课后继续探究的主题活动内容,进一步考察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岩石类型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了解岩石用途,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拓展课后学习活动。
第五课
岩石的用途
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前两课学生初步掌握了认识岩石的方法和认识了常见的岩石后,知道学生认识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对岩石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岩石中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人类与岩石资源息息相关,渗透对岩石矿产资源的保护意识。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查阅有关岩石的资料。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人类的岩石开采活动给保护资源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理解保护岩石资源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用途,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岩石资源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
学生了解岩石的用途,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岩石资源的密切联系的学习活动。学习难点:
学生了解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岩石资源的密切联系进而对科学合理认识岩石资源。
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学习活动准备:岩石用途以及岩石资源保护方面的资料;制作岩石资料卡的工具材料:胶水、水彩笔、图片、剪刀等。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上次课堂学习的课后拓展活动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岩石用途的情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交流关于岩石的用途。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自身身边生活已有常识经验,交流关于岩石的用途。教师适时出示相关图片,组织学生积极讨论,交流汇报并进行归纳整理。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调查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自身身边生活实际,积极交流。教师适时对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给予指导(如倾听、查阅书刊、上网等),使学生学会资源共享,从他人的学习发现中不断补充完善自己对岩石用途的认识。
三、拓展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岩石资源的破坏,在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岩石资源的密切联系基础上,适时出示图片等资料,积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思考岩石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岩石资源的重要意义,了解保护岩石资源的重要性。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关于岩石的手抄小报,并参与学生学习活动,适时指导帮助。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科学认识给予肯定和表扬。
第六课
岩石的风化
教材简析:
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岩石的特点,推想大自然中岩石的风化原因。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知道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实验对不容易观察到的岩石变化现象进行推想。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岩石的风化现象,知道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2)通过对岩石风化原因的探究,提高学生自行获取知识、自行研究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并了解物体是在不断变化的,渗透一种发展、辨证的观点。
学习难点:
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学习得到的实验发现对岩石的风化认识。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酒精灯、岩石碎块(石灰岩或页岩最佳)、水槽、镊子、火柴、矿泉水瓶、稀盐酸、滴管、(保护眼镜可用游泳镜代替);岩石的风化相关资料。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有代表性的岩石风化资料图片,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岩石特点,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岩石的风化。
教师充分激发学生好奇心,积极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猜想岩石变化的原因。在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简要归纳整理,指导学生想办法对自己的猜测给予证明。教师出示酒精灯、矿泉水瓶等实验材料,进一步加强与学生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方案,指导学生通过现有实验材料设计对现实生活中的岩石所处到的环境(如温度差异、水流冲击等),进行模拟探究实验学习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模拟实验设计方案,使学生做到先动脑后动手,认真倾听他人见解,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规范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模拟探究合作学习活动。
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模拟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实验各相关步骤的目的意义,提示学生认真观察,及时主动将发现给予记录,提示学生注意给岩石加热和浸入
冷水时注意安全,对学生的积极合作、认真仔细观察的学习行为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汇报小组学习中的发现,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他人的学习成果,进而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简单归纳学生的发现,通过图片的资料,使学生直观认识理解岩石的风化现象。通过资料使学生认识岩石的风化现象是若干因素同时进行的,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教师演示岩石遇酸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岩石遇酸后的对比,介绍一些工业城市中岩石受到酸雨,进而带来的危害,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教师提出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岩石不断的风化,最终会变成什么?”指导学生通过资料学习,观察岩石的风化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一步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推测。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创新大胆想法进行鼓励、肯定。
三、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埃及金字塔等古老岩石建筑和现代工业城市中的现代岩石建筑,积极引导学生主动产生问题,进而思考关于对岩石
及相关石刻作品防风化的措施处理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拓展课后学习活动。板书设计:
岩石风化的主要原因:日晒,风吹,雨淋,搬移
第三单元
土壤与植物 第七课
土壤里有什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学会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能做实验记录;学生学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能做到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土壤的构成成分。
二、学习重点:
学生探究认识土壤的构成成分的探究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
学生对土壤成分构成的鉴别分类。
四、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不同地区采集的一定量土壤样本、玻璃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镊子、滤纸、烧杯、筛网、放大镜、玻璃棒等。
五、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课前采集土壤样本学习活动情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有关土壤资料,利用感官直接观察发现土壤的成分。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交流资料,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见解,丰富自身的相关知识认识。进而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学习利用感官进行初步观察发现土壤的成分。
教师参与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学会利用工具观察,如放大镜;将土壤中发现的东西进行分类并主动做好记录等。
教师指导学生小组汇报交流观察学习活动中的发现,指导学生认真相互倾听,相互补充借鉴,以此完善自己的发现。2.教师指导学生小组探究合作学习,通过探究实验研究土壤的成分。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想。教师积极激发指导学生讨论并根据所提问题自主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土壤的成分。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对学生大胆独特的创新设计思想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在此基础上出示关于研究土壤成分实验方法资料和实验材料,指导学生通过相关实验方法资料的学习与自己的实验设计结合,并不断完善,形成自己的实验方案。教师指导并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学习活动,在小组学习中,指导学生加强合作学习、注意安全,认真观察并主动做好发现记录。
教师指导学生小组交流汇报,进一步指导学生认真相互倾听,相互补充借鉴,并对获得的知识给予整理、分析、概括,形成自己对土壤成分的认识。
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发言的基础上简要概括,使学生明确认识土壤的组成:固体(矿物质、有机质、微生物)、液体和气体组成。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提出探究活动主题:“观察校园里的土壤”,进一步搜集、查阅有关于土壤形成的资料并进行整理,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1.学生与教师交流课前采集土壤样本学习活动情况,激发学习兴趣,了解本课学习活动内容。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有关土壤资料,并利用感官直接观察发现土壤的成分。
学生积极讨论并交流相关资料,认真倾听他人见解,学习、丰富相关知识。进而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观察学习,利用感官进行初步观察发现土壤的成分。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观察学习活动,学会利用工具细心观察,并将土壤中发现的东西进行分类、做好记录。
学生小组汇报交流观察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认真倾听,相互补充借鉴,以此完善自己的发现。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通过探究实验研究土壤的成分。
3.学生了解课后拓展延伸探究学习内容,进一步激发自身学习兴趣,积极进行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一)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并提示学生要做好相应记录。了解作记录是学习科学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同时指导学生从书刊或其他途径搜集查阅相关知识,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进而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
(二)学生交流资料学习认识土壤,以此获得更多相关知识。直接观察带来的土壤样本,可以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交流发现,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合作学习的能力。
第八课 土壤的种类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利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学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学生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进一步学会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使学生愿意合作交流并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学生在学习中知道土壤的种类,学会根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土壤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
二、学习重点:
学会根据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土壤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认识不同种类的土壤在保水、渗水及透气性能方面的不同,进而知道土壤的种类。
三、学习难点:
样品选择要能保证对比实验的效果明显的土壤,进行分类的科学方法的学习。
四、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准备做好课前准备:学生在课前不同地方采集到的不同的土壤样本并标号、搜集查阅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关于
土壤种类的资料,教师对学生课前采集土壤标本提出安全、保护环境等问题应注意的事项。分类实验材料:透明杯子、搅拌棒、放大镜、白纸、滴管、筛网、水、底部扎孔的塑料瓶。
五、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积极了解学生平日玩“土”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教师课前采集的含沙较多的土壤进行小制作游戏,使学生主动发现桌上现有的土壤无法捏成团,进而思考、猜测原因,进而使学生认识发现土壤有不同的种类,激发学生好奇心,研究土壤种类不同的学习愿望。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认识各种不同的种类土壤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感官观察发现课前采集土壤标本的特点,并积极交流发现。教师参与学生观察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用眼看、用鼻闻、用手摸等方式。观察颜色、颗粒大小、气味等),进行比较研究,并认真倾听他人的发现结果,从而认识发现:“不同环境中的土壤是不一样的。”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土壤不同特点,大胆猜想并设计实
验学习活动来研究证明。在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出示筛网、放大镜、滴管、烧杯、底部带孔的饮料瓶等实验学习活动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提示学生要学会用对比方法进行观察,尽可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观察,积极鼓励学生想到的好方法。
教师参与学生探究实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提示,如探究土壤保水性时充分考虑土壤的量、水量一致、倒水的时间要一致。认真主动做好实验观察记录。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探究实验学习结果,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土壤的种类不同。
2.教师指导学生对土壤进行分类,引导学生自由选择标准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
三、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一未标号土壤样本,提出问题:“我这里还有一种土壤,是在我们周围采集到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知道它是从哪里来吗?它还有哪些特点?”激发学生课后延伸学习兴趣,调查身边花园、菜地、农田的土壤种类,并做好记录,为下次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1.学生与教师交流日常对玩“土”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捏泥动物的小制作游戏活动,并从中发现桌上的土壤无法做
出泥质的小作品,积极思考,大胆猜测不同环境中的土壤是不一样的。了解本课学习内容。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认识各种不同的种类土壤的特点。
学生利用感官观察发现课前采集土壤标本的特点,积极交流发现。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用眼看、用鼻闻、用手摸等方式。观察颜色、颗粒大小、气味等),进行比较研究,并认真倾听他人的发现结果,从而认识发现:“不同环境中的土壤是不一样的。” 学生观察不同土壤不同特点,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学习活动来研究证明。认识了解筛网、放大镜、滴管、烧杯、底部带孔的饮料瓶等实验学习活动材料,不断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对比观察,并尽可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观察。
3.学生观察认识教师出示的土壤样本,积极思考问题,激发课后延伸学习兴趣,为下次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一)本环节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通过动手做对土壤种类不同的初步认识。
(二)本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不同土壤在某一方面,例如颜色、气味、保水性的不同,根据特征,进行问题、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实施实验、交流研究成果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加
深对土壤的认识,并自觉做好实验观察记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在此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学生材料去探究认识发现。
(三)本环节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开展研究活动,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板书设计 土壤的种类 砂质土;含沙量较多 土壤 黏质土:含黏土较多 壤土:沙和土含量适中
第九课
土壤与植物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并能学会做到主动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3.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喜欢大胆想象;能够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得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科技、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4.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学习,知道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
二、学习重点:
学生学习认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的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
学生对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相关资料的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活动材料准备:有关植物与土壤的资料、赞美土壤的诗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长情况、种植在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不同土质相同的植物等。
五、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直接提出问题“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与学生讨论,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学习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活动,认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充分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体系,并积极进行大胆猜想。教师参与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习,通过倾听他人搜集的资料,初步构建完善自己的知识。
教师出示种植在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不同土质相同的植物,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积极思考“相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长情况”。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构想假说—实验设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师与
小组同学积极讨论,使实验方案不断完善。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设计在课后给予动手实施,继续搜集有关土壤与植物生长相关知识,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1.学生与教师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积极讨论,交流课前搜集资料学习情况,激发自身学习兴趣,了解本课学习活动内容。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活动,认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充分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体系,并积极进行大胆猜想。教师参与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习,通过倾听他人搜集的资料,初步构建完善自己的知识。
教师出示种植在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不同土质相同的植物,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积极思考“相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长情况”。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构想假说—实验设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师与小组同学积极讨论,使实验方案不断完善。
第十课
保护土壤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和调查资料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能设计实验探究水土保持地方法。
2.感知土壤资源的缺乏;认识保护土壤的意义,并提出保护土壤的想法。
3.向学生进行保护土地资源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尊重事实,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二、学习重点:
学生制作岩石标本,认识常见岩石基本特征的探究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
学生对科学岩石的特征对自己手中岩石定名分类。
四、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小刷子、烧杯等;岩石实验盒、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纸盒、胶水、卡纸、破泡沫塑料板、棉花等。
五、学习过程:
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上次课堂学习的课后拓展活动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搜集的岩石命名情况,交流学生对常见岩石特征的观察发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统一命名带来的不便,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对照岩石标本实验盒里的岩石标本,适时出示相关资料使学生直观认识发现常见岩石(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的基本特征。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岩石标本百宝箱。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制作岩石标本箱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认识到在此基础上简要归纳整理出制作岩石标本箱的一般步骤: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作标签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学习兴趣,进行制作岩石标本箱学习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学习活动,并对学生进行适时提示帮助,如岩石大小要适中、新断面要露出来、如何固定等等。对学生大胆独特创新的做法、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制作的岩石标本箱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客观公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并从中取长补短,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成果作品。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课后继续探究的主题活动内容,进一步考察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岩石类型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了解岩石用途,拓展课后学习活动。
1、观看教师出示的温度计,学生测试小组材料中的烧杯里水的温度。观察发现温度计中液柱的变化,思考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了解本课学习活动。
第十一课
认识光
一、学习目标:
1.能对光的传播方式做出假设性解释;知道要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的传播方式;知道光的实现传播现象是可以通过实验重复验证的
2.尊重光的传播试验中的证据,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认识光源,指导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学习重点:
学生制作岩石标本,认识常见岩石基本特征的探究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
学生对科学岩石的特征对自己手中岩石定名分类。
四、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小刷子、烧杯等;岩石实验盒、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纸盒、胶水、卡纸、破泡沫塑料板、棉花等。
五、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上次课堂学习的课后拓展活动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搜集的岩石命名情况,交流学生对常见岩石特征的观察发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统一命名带来的不便,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对照岩石标本实验盒里的岩石标本,适时出示相关资料使学生直观认识发现常见岩石(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的基本特征。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岩石标本百宝箱。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制作岩石标本箱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认识到在此基础上简要归纳整理出制作岩石标本箱的一般步骤: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作标签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学习兴趣,进行制作岩石标本箱学习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学习活动,并对学生进行适时提示帮助,如岩石大小要适中、新断面要露出来、如何固定等等。对学生大胆独特创新的做法、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制作的岩石标本箱进行评价,指导学生
客观公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并从中取长补短,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成果作品。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课后继续探究的主题活动内容,进一步考察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岩石类型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了解岩石用途,拓展课后学习活动。
1、观看教师出示的温度计,学生测试小组材料中的烧杯里水的温度。观察发现温度计中液柱的变化,思考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了解本课学习活动。
第十二课
玩镜子
一、学习目标:
1.能够用图画语言对不同种类镜子的成像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能设计实验探究多个平面镜汇聚太阳光后,会使温度升高的现象。
2.认识到生活中镜子的用途,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知道平面镜的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多个平面镜汇聚太阳光后,会引起温度的升高。
二、学习重点:
学生制作岩石标本,认识常见岩石基本特征的探究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
学生对科学岩石的特征对自己手中岩石定名分类。
四、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小刷子、烧杯等;岩石实验盒、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纸盒、胶水、卡纸、破泡沫塑料板、棉花等。
五、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上次课堂学习的课后拓展活动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搜集的岩石命名情况,交流学生对常见岩石特征的观察发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统一命名带来的不便,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对照岩石标本实验盒里的岩石标本,适时出示相关资料使学生直观认识发现常见岩石(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的基本特征。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岩石标本百宝箱。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制作岩石标本箱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认识到在此基础上简要归纳整理出制作岩石标本箱的一般步骤: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作标签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学习兴趣,进行制作岩石标本箱学习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学习活动,并对学生进行适时提示帮助,如岩石大小要适中、新断面要露出来、如何固定等等。对学生大胆独特创新的做法、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制作的岩石标本箱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客观公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并从中取长补短,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成果作品。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课后继续探究的主题活动内容,进一步考察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岩石类型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了解岩石用途,拓展课后学习活动。
1、观看教师出示的温度计,学生测试小组材料中的烧杯里水的温度。观察发现温度计中液柱的变化,思考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了解本课学习活动。
第十三课 筷子“折”了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中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能运用 光的折射知识对生活中一些现象作出解释。
2.在研究光的折射现象的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想知道并爱提出有关光的折射方面的问题。3.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第十四课
彩虹的秘密
一、学习目标:
1.能从“是什么”、“为什么”等角度针对彩虹现象提出问题,能提出研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模拟实验,2.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知道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知道彩虹的形成原因。
二、学习重点:
学生制作岩石标本,认识常见岩石基本特征的探究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
学生对科学岩石的特征对自己手中岩石定名分类。
四、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小刷子、烧杯等;岩石实验盒、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纸盒、胶水、卡纸、破泡沫塑料板、棉花等。
五、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上次课堂学习的课后拓展活动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搜集的岩石命名情况,交流学生对常见岩石特征的观察发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统一命名带来的不便,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对照岩石标本实验盒里的岩石标本,适时出示相关资料使学生直观认识发现常见岩石(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的基本特征。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岩石标本百宝箱。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制作岩石标本箱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认识到在此基础上简要归纳整理出制作岩石标本箱的一般步骤: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作标签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学习兴趣,进行制作岩石标本箱学习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学习活动,并对学生进行适时提示帮助,如岩石大小要适中、新断面要露出来、如何固定等等。对学生大胆独特创新的做法、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制作的岩石标本箱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客观公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并从中取长补短,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成果作品。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课后继续探究的主题活动内容,进一步考察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岩石类型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了解岩石用途,拓展课后学习活动。
1、观看教师出示的温度计,学生测试小组材料中的烧杯里水的温度。观察发现温度计中液柱的变化,思考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了解本课学习活动。
第十五课
飞旋的陀螺
一、学习目标:
1.能制作各种陀螺;在玩陀螺的过程中运用光的色散只是。有所发现,并能及时记录表述自己的研究结果。
2.在做陀螺和玩陀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通过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实验,了解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
二、学习重点:
学生制作岩石标本,认识常见岩石基本特征的探究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
学生对科学岩石的特征对自己手中岩石定名分类。
四、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小刷子、烧杯等;岩石实验盒、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纸盒、胶水、卡纸、破泡沫塑料板、棉花等。
五、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上次课堂学习的课后拓展活动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搜集的岩石命名情况,交流学生对常见岩石特征的观察发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统一命名带来的不便,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对照岩石标本实验盒里的岩石标本,适时出示相关资料使学生直观认识发现常见岩石(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的基本特征。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岩石标本百宝箱。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交流制作岩石标本箱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认识到在此基础上简要归纳整理出制作岩石标本箱的一般步骤:采集岩石—砸新断面—洗净—晾干—分类—编号—作标签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学习兴趣,进行制作岩石标本箱学习活动。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学习活动,并对学生进行适时提示帮助,如岩石大小要适中、新断面要露出来、如何固定等等。对学生大胆独特创新的做法、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制作的岩石标本箱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客观公正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成果,并从中取长补短,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成果作品。
三、拓展延伸: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课后继续探究的主题活动内容,进一步考察自己居住地附近的岩石类型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了解岩石用途,拓展课后学习活动。
1、观看教师出示的温度计,学生测试小组材料中的烧杯里水的温度。观察发现温度计中液柱的变化,思考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了解本课学习活动。
第十六课
光与我们的生活
一、学习目标:
1.能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角度对光污染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2.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3.了解光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止方法,会做简易护眼镜。
二、学习重点:
学生制作岩石标本,认识常见岩石基本特征的探究学习活动。
三、学习难点:
学生对科学岩石的特征对自己手中岩石定名分类。
四、学习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每小组准备实验仪器、活动材料准备: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小刷子、烧杯等;岩石实验盒、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纸盒、胶水、卡纸、破泡沫塑料板、棉花等。
五、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交流上次课堂学习的课后拓展活动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搜集的岩石命名情况,交流学生对常见岩石特征的观察发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统一命名带来的不便,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认识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对照岩石标本实验盒里的岩石标本,适时出示相关资料使学生直观认识发现常见岩石(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的基本特征。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岩石标本百宝箱。
4.小学数学青岛版角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 篇四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31-33页“甜甜的梦”。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好奇心和积极地参与测量的愿望,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毫米、分米长度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直尺、1分钱硬币、1元硬币、金箍棒等。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俗话说:“日有所思,梦有所想”。甜甜小朋友特别喜欢齐天大圣孙悟空。有一天晚上,孙悟空就来到了甜甜的梦里,甜甜还跟着孙悟空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呢!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孙悟空有一件特别厉害的兵器,知道是什么吗?(课件出示:金箍棒变化视频)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甜甜的梦里,去探索研究隐藏在金箍棒里的数学问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金箍棒逐渐变短。
学生在桌子上找到这么长的一根金箍棒,先估计金箍棒的长度,再测量得出:1米。1米还可以用100厘米表示。引出:1米=100厘米。
2.课件出示:金箍棒又变短了。
学生猜测金箍棒现在是桌子上的哪一根?学生找到后,测量它的长度为30厘米。
3.课件出示:金箍棒又变短变小了,最后钻进孙悟空的耳朵里了。
学生猜测这时的金箍棒有多长,在学具袋中找到这根小金箍棒,测量它的长度。测量发现它不足1厘米,特别短。
师:要想准确地测量它的长度,需要认识一位新朋友——毫米。毫米可以用mm表示。
4.活动
一、认识毫米。(1)认识1毫米。
1毫米有多长呢?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比划给大家看。师在屏幕上出示放大的尺子,告诉学生,尺子上1小格之间的长度是1毫米,并标出1毫米。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1毫米,在展台上指给大家看,互相交流不同的指法。
(2)感受1毫米。
拿出一枚一分硬币,竖着放在尺子上,看看它有多厚?然后借助这一分钱硬币用手势表示一下1毫米大约有多长。看着用手势表示的1毫米,你有什么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学生举例。
(3)发现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条5mm的线段,再接着画一条10 mm的线段,一边画一边思考: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学生发现:10mm就是1cm。
(4)用毫米量。
先量出那根小金箍棒的准确长度(1毫米),再量出另一根较长金箍棒的长度(2厘米3毫米或23毫米)。
5.活动
二、认识分米。(1)认识1分米。
课件出示:金箍棒又变长了。
学生在学具中找到和它一样长的金箍棒,师指出,这样的长度是1分米。分米可以用dm表示。
1分米有多长?学生动手测量,发现是10厘米,由此引入:1分米=10厘米。
(2)感受1分米。学生借助尺子或者小金箍棒,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并举例说明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总结并板书课题: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6.让学生把分米、毫米、厘米、米这几个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并思考我们以后在测量物体的时候,该怎样选择这些单位。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小组内合作测量教师给准备的学具或其他物体的长度,先估后测,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展示交流。
2.填空:3分米=()厘米
1米=()分米
70毫米=()厘米
9厘米=()毫米
3.修改八戒的日记。
12月8日
星期二
阴
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拿起13毫米长的牙刷刷牙,然后洗脸吃饭。接着走了200厘米远的路来到学校,坐在5米高的凳子上,拿出15分米长的铅笔和5厘米厚的练习本,开始做练习。
学生改错后,对八戒说点什么?
四、总结反思,知识延伸。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5.小学数学青岛版角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 篇五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认识图形》36页—37页 ★教材分析:
学生对图形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经验,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开展教学,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图形。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体现“面在体上”的设计思路。为了形象生动,通过物体给这些图形拍个照片,为学生创设了操作、探索和思考的情境,丰富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理念:
1、努力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2、数学活动中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教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用不同颜色的图形纸贴出来的)哇,好漂亮!是不是给我们的奖品呀? 探索新知
1、师:今天,咱们班来了新朋友,大家想和它们交朋友吗?交新朋友时,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我想知道新朋友叫什么名字?” “我想知道新朋友长得什么样?” “我想知道新朋友家住在哪儿?” “我想知道我的新朋友有什么爱好?” „„
那大家想和这里的图形交朋友吗?那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2、生说师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3、它们长什么样呢? “长方形是长长的;
正方形是四条边一样长,方方的; 三角形有三个角; 圆没有角圆圆的。”师奖励学生图形,说得真棒,这个奖品“长方形”送给你。
4、那它们住在什么地方呢?(生面面相觑)
请大家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木块,用手摸摸它们的面。“老师、老师,正方形住在这儿。”(师点点头,奖给生一个正方形)“老师、老师,长方形住在我书的上面。”(师奖给生一个长方形)„„
5、我们给这些新朋友拍拍照片好吗? “没相机,怎么拍呀?”
师:有铅笔和白纸吗?(师示范了一个)生拿着积木,铅笔、白纸,描了起来,然后剪下来,师启发学生还用印泥印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6、其实,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家,我们的教师就有很多。你们能给你们剪下来的图形找到自己的新家吗?
“找到新家后,就把这些图形贴的那些物体的面上。”
6.小学数学青岛版角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 篇六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8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对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本单元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以“中国的热极—吐鲁番”为现实背景,从温度的表示方法入手,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并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领略一下我国最热的地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
(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师谈话:你看到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与正、负数有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小组合作探索第一红点问题。
师谈话:谁能说一说零上13度与零下3度表示什麽意思?怎样用数学符号表示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分组交流)
师谈话: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交流结果)
师小结:用一组相反的符号表示出零上与零下的温度,通常这样表示:(教师板书)
+13℃-3℃。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得新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1.小组自主探索第二红点问题。
师谈话:比海平面低115米怎样表示?
(请各小组自己解决,并交流解决办法)
师谈话: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分界线,海平面以下115米通常表示为“-115米”。
师归纳总结:像+13℃、+38℃、+49℃ „„都是正数,“+”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像-3,-10,-155都是负数,读作负三,负十„„“-”是负号;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独立思考,加深概念理解。
师谈话:看小电脑中的问题,你能用正、负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现象吗?(学生讨论,师提醒学生要从生活中找)
全班交流。
师谈话:同学们都能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再次讨论。
交流总结: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教师适时总结,帮助学生建立了正、负数的概念.对生活中的一些鲜活的数学问题,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见解,使课堂气氛、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自主练习第一题:
这是一道认识正负数的基本练习题。
(练习时,可让学生读出正、负数,再将正负数填写在相对应的集合圈里,提醒学生注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自主练习第3题。
先让学生仔细看图,分析题意,然后独立填空,再集体交流。
3.自主练习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主要看学生能否正确运用正负数的意义解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五、反思总结,提升认识。
谈话: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新的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学生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领略了我国的热极—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从中你都收获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复习正、负数的知识)
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正负数的知识,还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正、负数,好吗?
【设计意图】由于本节课是第二课时,首先以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提高对原有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继续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谈话:上节课我们就知道吐鲁番三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冬季则到零下10℃左右。你会表示这两个温度吗?
(学生写出—3℃、—10℃)
谈话:很好,那么你知道哪个温度更低一些吗?
出示第三个红点问题:—3 ℃与—10℃ 哪个温度更低?
同学们先来猜一猜,并说说为什么。
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
借助温度计比较:学生会发现—10℃表示的温度低。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在猜测、观察、交流中通过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用正、负数表示温度并比较大小的题目)
① 先让学生看懂第2题中每一幅温度计图所表示的温度。
② 独立完成用正负数表示这些温度。
③ 学生独立把这些温度从高到低排列起来。
④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办法。
2.自主练习第5、7题
① 学生认真观察信息图,分析所示信息。
② 根据题据独立填统计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自主练习第8题
(这道题目是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题目)
① 先让学生读懂题目,分析题意
第8题:某商场上半年的经营情况。
② 讨论确定什么情况下用正数表示?什么情况下用负数表示?
③ 交流得知。习惯上一般将进货、盈利等用正数表示,与之相对应的出货、亏损就用负数表示。
2.自主练习第6题(是进一步巩固正负数意义的题目)
① 引导学生观察标签(课前要准备好标签)
② 组织学生对“1500±25毫升”和“500±10克”表示的意思充分发表见解。
③ 通过讨论,明白意思。
“1500±25毫升”表示容量许可范围为(1500—25)毫升 到(1500+25)毫升;“500±10克”表示容量许可范围为(500-10)克到(500+10)克。
1.自主练习第9题(是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综合练习题)① 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② 让学生独立完成。
③ 集体讨论。(对于得分栏的填写,不要提要求,只要学生得出正确结果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形式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找出做题的方法和思路,还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五、总结收获,评价提高。
7.小学数学青岛版角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 篇七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7--92页。【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包括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2.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4.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习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自主探索 1.出示信息
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情境图),这是2003年10月在莱阳农学院出生的两头克隆牛“健健”和“壮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与有关它们的信息。这是克隆牛健健和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体重(千克)体长(米)身高(米)„ „ 健健 38.26 0.7 0.76 „ „ 壮壮 38.3 0.76 0.79 „ „
你都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预设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①“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②“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 ③“壮壮”出生时的身高比“健健”高多少? ④“壮壮”出生时的体重比“健健”重多少? ⑤“壮壮”和“健健”出生时的体重一共是多少? 2.解决问题 探究算法
谈话:你最想了解那个问题?想不想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自主探究算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二、算法交流 分析比较 1.探索小数加法的意义及算法 ①交流算式
理解意义
交流 :“壮壮”和“健健”出生时的体重一共是多少? 谈话:怎样列式?38.26+38.3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引出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相同)②交流算法 初步理解算理 追问:你是怎样计算? 预设:
生1:
生2: 38.26
38.26 + 38.3
+ 38.3
76.56
76.29 谈话: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讲算法)你同意哪种算法? 追问: “3”为什么要和38.26中十分位的“2”对齐?(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③小结:像刚才这位同学这样把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加起的计算方法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以前什么时候用过?(沟通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2.探索小数减法的意义及算法 ①交流算式
理解意义
交流:“壮壮”出生时的体重比“健健”重多少? 谈话:怎样列式? 38.3-38.26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引出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②交流算法 理解算理
谈话:你是怎样计算?(学生交流算法)
生1:
生2:
生3: 38.3
38.3
38.3
8.26
8.26
-38.26
0.04
0.16
0.14 谈话:同意哪种算法?小组内说说理由。全班交流
谈话:会验算吗?试一试。(交流验算方法)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1.回归情境 解决问题
谈话: 你能自己解决刚才提出的其他问题吗?(学生独立做,展台交流算法。)谈话:同学们的进步真大,都能写对竖式了,写竖式时,你都注意了什么? 有没有很快把相同数位对齐的小窍门呢?(板书:小数点对齐)2.反思小结
总结算法
谈话:把小数点对齐是为了什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而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又是为了什么?(板书:计数单位)
追问:小数加减法都是怎么计算的?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小数点对齐、化简等。)
四、联系实际 灵活运用 1.课件出示:火眼金睛辨对错。(学生判断对错,说出理由并改错。)2(课件出示)口算:3.33+0.06
3.33+0.6
3.33+ 6 提问:每道题都有“3+6”,怎么结果却不一样呢? 3.计算并验算。
9.7+12.34
10-0.8 4.走进生活。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思路
提问:为什么都是“低”,一道用加法算,而另一道却用减法算呢?
五、总结提升 布置作业 谈话: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1:学会了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追问:能说说怎样计算吗?
预设2:知道了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提升:这节课同学们不仅自己学会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且还知道了为什么这样算,说明同学们非常善于思考问题。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就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收获!
8.小学数学青岛版角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 篇八
教材分析:
xiaoxue.xuekeedu.com
《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上课伊始观看动画片“阿福的新衣”,引导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出刻度尺,通过看、量、说等形式形成1厘米的表象,并设计了大量的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长度观念,为以后学习新的长度单位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在讲课过程中,结合本课特点,以活动为主,图片动画展示为辅,使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厘米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尺子已经有一些了解,但只有极少数的孩子会测量长度,对长度单位的概念,1厘米究竟是多少没有什么概念,因此本节课重难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尺子测量长度。
教学目标:
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3、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一把直尺,一个学具盒(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小块、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部,你们想看吗?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要注意仔细观察片里有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
1.播放动画,师生共赏
2.2.师:谁来告诉大家故事里有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 3.学生汇报(师生同做“一扎”的长度,并比较是否一样长。)
xiaoxue.xuekeedu.com
4.师:由于师傅和徒弟的扎不一样长,结果闹出了笑话。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使师傅和徒弟量的衣服一样大呢?
5.学生讨论并汇报
6.教师小结:有的同学说用木棍量,也有的同学说用绳量„„但是这些办法都不统一,也不方便,于是人们在不断地测量、实践过程中逐渐确定了统一的测量工具——尺子(课件展示图片)
7.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认识学生尺来学习一个比较小的测量单位(板书课题:厘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以有趣的动画故事——“阿福的新衣”为素材引入,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在故事情境中让学生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一)认识尺子
1.师:同学们的尺子大小不同、长短不同、颜色也各种各样。那么他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同桌两人把尺子放一块,仔细观察,找出尺子上的共同点。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说一说。
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3.教师梳理总结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再梳理、总结,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使学生掌握了直尺的基本构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同时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
(二)认识1厘米
1.师:尺子我们已经认识了,你能从尺子上找到1厘米吗?(课件展示0—1,1—2)2.师:你能发现这几个1厘米的数字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3.学生交流
4.小结: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你还能找到不一样的1厘米吗?
5.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理解1厘米的实际意义。]
(三)感知1厘米
xiaoxue.xuekeedu.com
1.师:把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小块放入拇指和食指之间轻轻地捏着,然后轻轻地抽出小块,保持手指间的距离不变,这大约就是1厘米。
2.师生同做。
3.寻找生活中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4.学生交流汇报。
5.小组合作,从准备好的物品中找出大约1厘米长的物品。
[设计意图:1 厘米表象的建立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借助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直观上使孩子对1厘米长度初步建立表象,通过各项活动使孩子们在比划——找的过程中深刻丰富了表象。]
(四)认识几厘米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找到了这么多长是1厘米的物品,看来的确认识1厘米了;那么2个1厘米拉起手来你知道是几厘米吗?你能从尺子上找出来吗?
2.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
3.找5厘米、10厘米
4.结论:几厘米就是几大格。
三、实践应用,练习巩固
(一)纠正测量方法
1.师:师傅与徒弟给阿福把衣服做小了后,意识到了测量的重要性,于是组织了一次测量比赛。他们邀请同学们来做评委。下面是几位选手的测量过程,请各位评委评判一下。
(课件出示图片,老师喊开始后,认为对的举右手,认为错的不举手。)2.讨论:我们在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学生交流)
3.小结:测量物体长度时,先把物体放平,一般将物体的左边和“0”刻度线对齐,物体的右边对着几厘米,就读出几厘米。
(二)测量
1.量一量红色正方形的边长是几厘米(课件出示)。2.学生从学具盒中找出红色正方形动手操作量一量。
3.巡视观察学生测量的方法,纠正不正确的测量方法。4.学生交流测量结果。
xiaoxue.xuekeedu.com
5.一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测量,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6.小组合作参与到测量比赛中:测量曲别针、长方形的长和宽、三角形的长边,并填入表格(每小组一张表格)
四、课堂总结:
9.小学数学青岛版角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 篇九
教学内容:
本单元只安排了1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拍手游戏”的情境,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游戏过程。借助学生熟悉的“拍手游戏”的画面,引起学生对“上下”、“左右”的回顾,进而提出问题“哪边是左,哪边是右”引发对“左右”方位的讨论和辨认。在“自主练习”中,通过“指鼻子”等游戏活动,进一步巩固对“方位”的认知。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能辨认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学会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2、经历用上下、前后、左右辨认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过程,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方位感。
3、在现实、有趣的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的直观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教学内容里的“上下、前后、左右”这3个方位正好对应着三维空间的3个方向,所以本单元也是今后继续学习“图形与位置”的重要基础。生活中经常需要对物体的相对位置做出描述,如学生排队时,排在某位同学的左右等,所以这部分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得较为紧密。本单元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用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辨认“左右”。因为“上下”、“前后”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很容易界定,所以“左右”的辨认就成为重点。教学难点是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如说清“xx在xx的左面”、“xx的右面是xx”等等,描述时要说清参照物,这对于刚刚能辨认自身左右的学生来说不容易,同时这也是后面认识“东西南北”等方位时的教学难点。
教学措施:
1、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以原有经验为基础,开展学习活动。
2、注意引导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3、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在应用中逐步巩固。
10.小学数学青岛版角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 篇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砂、粘土、水、空气和腐殖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从小使学生树立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干土块、水、筷子。
演示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铁罐头盒、干土块、火柴。
学生采集的土壤样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检查学生采集的土壤样品。问:你是从哪里采集的土块?土块是什么样的?一般学生答,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土壤的知识。
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
1、认识什么是土壤
(1)我们对土壤知道些什么?把我们知道的关于土壤的事情写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畅谈。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充分的交流,发现了什么就汇报什么,不要受标准答案的束缚和羁绊。等学生把他们的发现都“倾囊而出”后,教师再帮助梳理。
(3)学生交流后写活动记录。
(4)讲解:土壤分布在大地表层的土,比较疏松,含有养料,能够生长植物。简单说,地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叫土壤。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土壤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分布在大地表层,二是能生长植物。埋在地下很深的土,海滩上,沙漠中不能生长植物的沙子,都不能叫土壤。
2、挖点土来,观察一下土壤里有什么,认识土壤的成分
(1)学生观察土壤。
(2)学生汇报。
(3)对于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A土壤中含有水分
实验名称:土壤成分的构成(水)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铁罐头盒、方座支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土块、水。
实验目的:使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土壤的成分。
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法和步骤:
回报交流完善步骤。
设计意图:“土壤里有什么”问题既然有了,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亲自观察一下,所以就让学生尽早的去接触土壤、观察土壤,这是符合学生心理的。但明确的要求和必要的指导是不可少的,它能保证学生观察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将土壤放入烧杯中搅拌后静置,待学生汇报后再次认识“砂、黏土、腐殖质”用,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实验一:
1、将烧杯中加入五分之三容积的水。
2、把干土块放进烧杯中。
3、观察烧杯中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果:水中不断有气泡冒出来。
分组观察:用手摸有什么感觉?说明土壤含有什么?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小结:土壤潮湿说明含有水分。不同环境中的土壤中潮湿程度不同,同一地区的土壤干湿程度也不相同。雨后土壤比较湿,长期干旱土壤就比较干。
B土壤中含有空气。
把干土块放进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分组实验讨论。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C土壤中含有砂和粘土。
实验二:
1、用筷子把烧杯中的土块搅散,直到与水混合均匀为止。
2、把烧杯放在桌子上静置,让水中的土慢慢沉降。
3、待土沉淀后,从烧杯外仔细观察。
提出问题:
用筷子把烧杯中的土块搅拌,再用劲搅一搅,然后把烧杯放在桌上,让水中的土慢慢沉降。当大部分土沉下来之后,仔细观察沉下来的土是不是分层?分几层?不同层的土粒大小是不是相同? 学生实验汇报结果。
实验结果:水中的土沉淀后大致分为两层。下层的、颗粒比较大的是沙子,上层的、颗粒比较小的是粘土。
讨论:下层颗粒比较大的是什么?上层颗粒比较小的是什么?
汇报结果。
教师小结:在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土粒,颗粒比较大的是砂,颗粒比较小的是粘土。不同的土壤,含有砂和粘土的多少是不同的。
D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教师演示讲解:用酒精灯加热土壤。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闻到了什么气味?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三:
1、安装好方座支架,然后放上一片石棉网。
取少量土壤捣碎后放在铁罐头盒内,将盒放在石棉网上。点燃酒精灯,给盒内的土壤加热。观察加热后土壤发生的现象。
实验结果:土壤加热后会冒烟,有烧糊的气味。这是因为土壤中有腐殖质。学生实验、讨论。
讲解:土壤加热后冒烟,有烧糊的气味,这说明了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这些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物残体腐烂以后变成的物质,叫做腐殖质。板书,腐殖质是黑褐色的,土壤中含的腐殖质越多,颜色就越黑。
E提问:谁能说一说,从以上的实验,你知道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呢?
分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结论:通过以上三个实验说明: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空气、砂、粘土、水、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
教师小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水、空气、砂、粘土和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这些成分都与植物的生长有关系,水、空气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具备的条件,腐殖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砂和粘土是植物生长、固定的地方,水、空气、腐殖质都要贮存在砂和粘土中。土壤的这些成分搭配得合适,土壤才能肥沃,植物才能长得好。
学生填写书上的结论。
三、评价
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互相评一评。
设计意图:“学生能做的事教师不要做”这是魏书生老师的原话。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是完全有能力自己总结出来的,教师放权,学生的总结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好多老师在课堂上,不给学生发言的机会,经常包办代替。所以造成我们的孩子站起来说了一大通,听者不知所云,教师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四、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我们这节课通过实验认识了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含有水、空气、砂、粘土和腐殖质等物质。
拓展活动:
从不同地方取些土壤,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它们含有砂和粘土的量是不是相同。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青岛版角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推荐阅读: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9-28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教案10-06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复习教案11-19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12-07
青岛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0-16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利息08-09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一08-20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08-02
青岛版小学数学《年月日》教学设计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