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唱歌教学七步法

2024-09-07

小学低年级唱歌教学七步法(精选8篇)

1.小学低年级唱歌教学七步法 篇一

小鸟在唱歌的七年级作文

和煦的阳光洒在树上,犹如给大树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纱,树叶也随着风婆婆翩翩起舞。

在枝头,站立着一只通体雪白的小鸟,它浑身像落满了雪一般,唯有头顶覆盖着黑色的羽毛,犹如戴上了一顶黑色的小礼帽。它眼睛圆圆的,十分小巧可爱。嘴巴尖尖的,像一把小剪刀一样,嘴巴一张一合,悦耳的`啼叫便传了出来。别看它头小小的,但它的肚子却又圆又大,像个皮球一样,一鼓一鼓的,摸起来一定软软的。它美丽的羽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似乎是许许多多水晶附着在羽毛上,美丽极了。它的小爪子很是奇特,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着树枝,远远看去,它就像一个要盛装出席演唱会的歌唱家似的。

它在枝头独自啄了啄自己的羽毛,便等来了它的朋友们。许是它们许久未见,开心地在枝头唱起了欢快的歌。小白鸟的身体伴随着歌声在枝头摇摆起来,它越唱越欢快,越唱越激动,慢慢的它昂起了自己的脑袋,仰天长鸣,它紧紧地闭上了眼睛,似乎陶醉在这歌声中,它的嘴巴一张一合,犹如一把小剪刀,裁去了不完美的音符,使每一个传出的音符都那么美妙,它的翅膀也随着音乐煽动起来,似乎在给自己打着节拍,又像要飞上蓝天高歌。它红红的小爪子也在枝头跳动着,轻轻点着树枝,转动着身体,就像一位翩翩起舞的少女一样。忽而,一丝微风吹来,吹落了它的一根羽毛,那羽毛在空中翻飞着,小鸟却丝毫不在意,翩翩落下的羽毛像是天上仙女飘下的丝带一样,轻盈、美丽。

小鸟的悦耳歌声宛如天籁,传到森林的每个角落,歌声时而低沉婉转,如同清泉淌入干涸的土地,温柔轻缓;时而高亢嘹亮,如同雄鹰在悬崖上空盘旋,激昂震撼。整片森林似乎沉睡在小鸟的歌声中,久久不愿醒来。

2.小学低年级唱歌教学七步法 篇二

一、提前读写

许多学生,并不是他的生活中只有灰色,不是五彩缤纷的,而是他不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经常会遇到有的学生看到或听到别人文章中的内容时吃惊和惋惜的神情,或听到他们自言自语的“这一幕我也看到了”的慨叹。殊不知,这都是因为自己不善于观察的恶果。为了及早或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学完汉语拼音之后就让学生开始写日记。这时,由于学生会写的字有限,不需要提太高的要求,只要能写通顺一句或几句话,能表达清自己的意愿即可,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培养学生写的意愿,认真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二、以读促说

说是写的基础,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优美文字的熏陶。通过读故事,讲故事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读是为了讲,讲是为了更有兴趣地读。以读助讲,以讲促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读中开发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讲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三、日积月累

在学生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许多的大白话,语言啰啰嗦嗦,写了好长内容还是不能让读者明了他要表达的意思,读的人一头雾水,写的人苦不堪言,教师修改起来更是难上加难。改,很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不改,的确不能称之为文章,只能算是随口聊天。怎样才能使这种现象有所改观呢?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积累词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学生只有广泛积累,才能在实际写话中有词可用,不会出现词穷的尴尬现象。起步阶段学生可能一时不知道如何去用,但是如果老师把握时机适时地引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还是会从尝试去用,逐渐到会用或是得心应手的运用。每天积累一个好词便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利用每天上课前的两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积累的好词,其他学生跟他读,并在听后说说自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收获了多少。学生争先恐后,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还增加了每位学生的积累量,避免了学生独自一人闭门造车的枯燥乏味,而且学生在竞争意识的推动下思维的功能会发挥到最大极限。长此以往,学生的词汇自然而然会丰富起来。当学生的词汇逐渐丰富起来之后,就要尝试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积累词语的意思,教师在学生说了词语的意思之后根据当时的情景境适当地选用一个或几个说一句话,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学生的作品中就会偶尔出现一两个我们曾说过的词语。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尤其是模仿他们佩服和敬仰的老师。学生看到老师都可以说出来,他自己自然会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地寻找机会,哪怕是说一次或用一次,能得到老师的肯定都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2.积累句段篇

实现这一步骤的最直接途径是背会书本中的每一篇课文。书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知名教育工作者精心挑选出来的。它既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需要,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兴趣。背会书本的每一篇课文是培养学生写话能力的最好范文,也是学生写话时提供资料的最简单最容易的工具,学生还不会因为不易获取而放弃。

3.小学低年级唱歌教学七步法 篇三

《成本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对借鉴德国职教专家Eicker教授提出的教学设计“七步法”及其如何应用于《成本会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做了相应的分析,旨在提高成本会计的教学效果,更加突出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

“七步法”是德国Rostock大学技术教育研究院的Eicker教授研究提出的教学设计思想,是“学习领域导向型教学设计” 的一套系统理论。Eicker教授主张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条件、指导思想、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资料、教学项目评价和以报告形式总结等七个步骤,其具体内容可以理解为:

(1)查明教学中重要与具体的起始条件;

(2)教学指导思想具体化;

(3)创设工作任务与情境,说明学生的主要任务与学习内容;

(4)拟定可能性流程;

(5)制作相关的实验指导和教学材料;

(6)讨论并进行对教学项目的评价;

(7)以报告形式总结教学设计工作。Eicker教授的“七步法”如何在《成本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中得到应用,笔者拟就此提出自己的一些设想。

明确教学条件(教学环境)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高职成本会计的教学目标是为中小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较高实际操作能力的成本核算人员。围绕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制定典型工作任务,规划工作情境和教学环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而在此之前,通过调研,查明某个典型工作任务重要与具体的起始条件(即教学环境)是关键环节,是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成本会计按照授课内容可以制定多个典型工作任务,现仅以 “采用品种法进行成本核算”这一典型工作任务为例,应明确的教学条件(教学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任务的可行性条件 工作任务的可行性,即要明确将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面向的群体是什么样的,对学生而言,接受起来是否太难或太简单。这个条件的确认可以通过实际调查的方法来完成,一是对往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具体体会和薄弱环节。品种法是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最基本的方法,包括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计算期、进行要素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产品成本等环节,其理论知识点较难,实训任务较繁重。通过对以往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归纳整理,可以为典型工作任务的目标提供重要的参考,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更加合理地设计教学情境及考核和评价标准。

教师团队的可行性条件 教师团队的可行性,即教师自己是否能够完成这个项目,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完成这个项目。成本会计授课教师要求具备较高的“双师”素质,具有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聘请企业专家作为成本会计的辅助教师,参与并指导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学习情境的设计和授课计划的实施。

教学设施的可行性条件 成本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其硬件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的要求也很高,最好整个课程的上课地点安排在实训教室或实训大楼进行,采用上班式课程的模式。为了更切合企业工作的实际,应在去企业实际参观调研的基础上做好以上准备。

工作任务实施的潜在条件 工作任务实施的潜在条件,即有无第三方企业的指导性支持。能够与企业长期建立良好的工学合作关系,能够聘请到企业专家,对整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进行实践指导,或者能够组织学生去企业实际观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教学指导思想的确立

明确每个典型工作任务中学生所要达到和发展的能力是《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进行企业成本核算的职业行动能力,包括基本能力和潜在能力的培养。德国职业教育总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这也是我国高职教育这几年成功借鉴的经验总结。Eicker的职教思想核心是“参与设计导向”,他主张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际操作才能实现,但是每一种操作所能培养的能力又是有差异的,所以,必须要在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下,在某一个工作情境里,说明这个工作任务在这个工作情境中能够实现哪些工作能力的培养,哪些是基本能力,哪些是潜在能力。例如在“采用品种法进行成本核算”的工作任务中,设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这一工作情境,学生要在工作情境中按照产品品种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这就涉及材料、工资等每个岗位的会计资料的传递和汇总以及大量相关数据的计算和处理,要求学生要达到的职业行动能力如表1所示。

同一门课程,学生的基础不同,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安排也有所不同,最终使学生获得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在力求统一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通过特殊的教学安排,培养学生的一些突出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潜在能力的培养。

明确每个工作任务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以“采用品种法进行成本核算”这一典型工作任务为例,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1、以业务流程为导向。品种法是一套非常严谨的成本计算方法,应按业务流程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其业务流程包括产品生产流程和成本核算流程两部分。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分岗位设计工作情境。产品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成本核算流程如图2所示。

2、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促进成本核算思维定势的形成。成本核算在会计的实际工作中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工作情境中,学生可以进行工作岗位的轮换,全面掌握不同岗位的成本核算技能,并从中理解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形成成本核算的.基本思维定势。

创设工作任务与情境,说明学生的主要任务与学习内容

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情境的创设,必须与真实的工作情境及工作任务相类似。如品种法中工作情境的设计,把产品的生产流程与成本核算流程相结合,在工作情境中设置不同的会计岗位,如基本生产成本核算岗和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岗等,在基本生产车间内部设置材料成本核算岗、工资成本核算岗、制造费用核算岗、成本综合核算岗等。准备相应的教学道具和账证资料,学生分组安排在不同的成本计算岗位上,教师以管理者的口吻提出工作任务要求,如材料核算岗要根据有关账证资料计算出各种产品直接耗用和间接耗用的材料成本,工资核算岗要计算出各种产品直接耗用的和间接耗用的人工成本,成本综合核算岗要计算出期末完工产品和产品的生产成本等等。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处的学习情境所要处理的基本业务和自己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设计教学过程,制定教学方案

根据成本会计的学科特点,应按照业务流程设计实践性教学过程,制定教学方案,主要包括教学过程总体框架的设计和教学步骤的具体设计。

业务流程是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有关联、有次序的活动集合,它的显著特征是人、物及方法相互系统地发挥作用,表现为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以品种法为例,参照“七步法”的要求,对教学过程的总体框架的设计如图3所示。

在总体框架设计之后,还要将工作任务按照不同的工作岗位,划分成若干个子任务,进行教学步骤的具体设计并规定所需时间。品种法中以材料成本核算岗位为例,说明教学步骤的具体设计如图4所示。

另外,制作教学材料也是一个重要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结合产品生产流程和成本核算流程制作教学沙盘,分岗位设计工作情境,布置工作设备和道具,准备实训资料。如材料成本核算岗所需账证资料包括: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发料凭证汇总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账等等。应结合产品的生产流程,让学生进行数据计算和账证的处理与传递。

讨论并制作教学项目的评价

“七步法”教学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参与设计导向”,即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工作情境中进行角色体验,通过实践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辅导员的角色。在完成每个工作任务之后,应围绕着“参与设计导向”,教师和学生分别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做出评价。学习情境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发挥空间,所以教学项目(学习情境)的评价也应是开放与互动参与式的。以“采用品种法进行成本核算”这一工作任务为例,教师的评价指标应包括以下几点:

(1)工作任务的可行性分析是否充分准确,品种法的难易程度把握是否合理。

(2)硬件设施及教学资料是否准备充分。

(3)成本核算工作情境和工作岗位的设计是否符合企业实际。

(4)工作过程设计是否完整,有无企业专家参与指导。

(5)品种法的每一个子任务要求学生达到的职业行动能力是否明确,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是否充分,效果如何等等。

学生的评价指标应包括以下几点:

(1)能否独立完成某一个成本核算岗位的工作。

(2)能否与他人合作完成成本综合核算工作。

(3)在工作过程中体会到的理论知识薄弱点是什么。

(4)在工作过程中所达到的突出能力有哪些。

(5)工作任务、工作情境及工作岗位的设定还有哪些不足等等。

4.强化复习“七步法” 篇四

读一读:通过阅读,把握全文大意、了解作者情感、文章特色等知识点。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读法,教读课文需精读,字、词、句、篇等各个知识点全方位掌握,精彩语段达到成诵;自读课文需泛读,有的还需跳读,一目十行,以求提高阅读速度。

画一画:即在阅读课文的同时,把文中的重点句、中心句、名句以至生字、生词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来,既能加深印象,又便于复习巩固,一目了然。遇到规范句子不妨划分句子成分,复句还需标明关系,典型语段要划分层次,归纳层意。遇到疑难还要作标记,便于求教于老师、同学。

查一查:字典、词典、参考资料,只要用得上,尽可能发挥工具书的作用。亲自查找答案,是探索学习方法、摸索学习规律的过程,也是提高运用工具书能力的过程。对于似曾相识的词句不妨查以往学过的课文,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温故而知新。

问一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复习过程免不了有疑难,要独立钻研,实在解决不了的,要善于向老师、同学请教,要养成勤问的习惯。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老师很可能不止讲一个问题,而且把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使你融会贯通。

写一写: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过一遍。无论平时学习还是考试,有的同学往往把常用字词写错,何故?就是缺少写的`训练。生字、生词、重点语句不妨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反复默写。又如一些作文题,往往看似容易写来难,也应动笔写写,切忌眼高手低。

练一练:就是通过做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做题要揣摩出题者的考查意图,达到的目的,弄清考查哪些方面的知识,注意归纳总结,寻找规律,触类旁通,增强应试能力。做练习题,既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也要自觉地去做。

想一想:复习的内容可以通过“想”来巩固。可以从点到面,也可以从整体到部分,或纵向或横向,把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印在脑海里。当某个知识点联想不起来时,要经过查找及时弄懂。想的时空不受限制,无论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尽情地利用时空。当你“山穷水尽之时,通过联想,你也许会步入“柳暗花明”之境。

5.“自主作文七步法”实验与研究 篇五

第一步:明确目标,确定中心

1.体现《大纲》精神,遵循教材安排从内容入手,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

2.以认识事物和学习作文相结合为中心,安排适度,形成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前后衔接,各自重点的目标系列。

3.把现代的教学目标与传统的目的要求区别开来,强调以学生为主體,用外观精确术语表达,使目标明确可测。

4.每次作文的写作目标由年级组统一制定,统一设计出写作目标评价表。

第二步:交代目标,双向积累

1.积累“生活材料”。这是写前准备的重点。材料,即写作内容,它是文章的“物质基础”。积累生活材料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根据已有的积累,或头脑中的,或书面记录的;二是针对本次作文的目标去亲身经历、观察,把感受和所见所闻整理在“生活积累薄”上。

2.积累“语言材料”。一是针对本次作文的教学目标,解决好重点、难点和关键所需的写作基础知识和语言材料,除了学好有关课文,还须进行课外阅读;二是把握所写对象有关知识,把在阅读中与作文相关的语言及片段摘录在“语言积累簿”上,语言积累过程可在阅读课上或课外完成。

第三步:围绕目标,指导写作

这一环节应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诱发学生的写作情感。非智力因素在作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作文水平不高。除了认识原因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情感问题所造成的,因而应把情感教学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写前的情感诱发更为重要,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写的问题,有问而发,进而端正态度,树立信心,积极投入,愉快写作。

二是指导学生提取“双向积累”的材料并如何运用。

第四步:针对目标,质疑评议

首先学生自我评价修改,作文打完草稿后,让学生运用规定的修改符号对照目标自评自改。修改时要做好三读三改:默读,修改内容结构;轻声读,考虑用词造句;朗读,全面检查润色,学生可随时向教师质疑,教师有重点地面批指导。学生自评修改后,抄在作文本上,交给学习小组长,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目标相互质疑、评议、评改,一定要面批面改,把评议结果用铅笔标在“写作目标评价栏”内。这样一来,可以调动学生写作兴趣和质疑、评议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评价作文的能力。

第五步:检查目标、分析小结

教师根据翻阅学生试写的作文所掌握的情况和小组质疑评议的情况,做简要小结,或一次过关,只需作简单修改的;或内容不具体,需要充实的;或结构混乱需要大动手术的;或不符题意,需要重写的。

第六步:对照目标,反馈矫正

首先,根据小结情况设计,让学生做针对性练习题。其次,唤起学生“第二次比第一次写得更好”的期望和信心,各自修改或重写。第三,组织交流,确保95%的学生达到要求。

第七步:紧扣目标,综合评价

以“第二次”写作成绩为准的评价达成度,鼓励一次写成功,也欢迎迟交的好作文。评价完毕后,公布下次作文教学目标,下次作文的写前积累工作就开始了。

【责编 齐秋爽】

6.小学低年级唱歌教学七步法 篇六

小花跑去问:“你能教我唱歌吗?”小黑兔说:“可以,不过你为什么要学唱歌呀?”小花回答:“因为别人说我没有特点。”小黑兔说:“我们开始练习吧。”

从那以后,小花天天跟着小黑兔一起练习唱歌。今天,它和往常一样在花园里练习,这时候,跑来一只小猴说:“唱得这么难听,还想要唱歌,你做梦吧。”说完,小猴就哈哈笑着离开了。小花很伤心。

自从小猴的嘲笑,小花更加努力练习了。它走路的时候在唱歌,看书的时候在唱歌,连吃饭的时候都在唱歌。

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小花已经唱的和小黑兔一样好了,甚至比它更好。小花在花园里唱着自己的歌。这歌传到了小猴的耳朵里,小猴被优美的歌声吸引走了过来。

7.胜任能力模型开发七步法 篇七

2009-4-27 14:48:13人力资源管理2007年第11期 李付鑫字体:小 中 大

案例背景:

A通信公司1996年12月成立,从一家代理中低端通讯产品的贸易公司起步,经过近10年的发展,公司业务规模迅速壮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现已成为中国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的移动通信产品分销商之一。目前,该公司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等特大城市以及全国几乎所有省会及区域性中心城市建立了30多家分公司与135个办事处,形成了覆盖全国、精细稳定的销售网络,年销售收入近200亿元。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员工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目前公司员工超过5000人,平均年龄29岁,且超过90%的员工学历为大专以上,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力量源泉的同时也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市场形势变幻莫测,公司组织结构和岗位不断调整;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单一,员工纷纷抱怨没有前途,人员流动率越来越高;公司业务发展迅猛,迫切需要更多独挡一面的人才,而公司在招人和用人的过程中经常因缺乏明确的标准而倍感困惑……这都表明基于职位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无法满足A通信公司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此,公司决策层要求人力资源部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尽快由基于职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向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转变。胜任能力模型是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石,因此,公司人力资源部的首要任务便是联合咨询公司共同开发胜任能力模型。

案例解析:

需要开发什么样的胜任能力模型?

胜任力是员工履行岗位职责并能产生高绩效所需具备的一系列能力的组合。胜任力是知识与技能的整合,而不是简单组合,这些因素的整合引出的是可观察的和可测量的行为。胜任力与素质不能混为一谈,素质是指能驱使员工产生高绩效的一系列知识、经验、技能、个性、动机、内驱力、态度以及社会认知的组合,既包括冰山之上的知识和技能,也涵盖冰山之下的个性、内驱力等(见图一),而胜任力则更多地体现在冰山之上知识与技能的整合,直接表现为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根据A公司的实际需求,项目组确定需开发的胜任能力模型是将员工胜任岗位工作职责所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提取出来形成的集合体,其基本结构包括能力及其定义、评价等级及相应的行为表现。

如何开发胜任能力模型?

通过初步访谈和沟通,结合胜任能力模型构建的标准流程和公司的具体情况,初步确立以下八个开发步骤:成立胜任能力模型开发项目组;职位梳理,划分职类职种;深度访谈,收集数据;数据编码、归类、分析,提炼岗位胜任能力;开发胜任能力框架;开发胜任能力手册;能力匹配,开发岗位胜任能力模型。

第一步:成立胜任能力模型开发项目组

项目总监由主管人力资源部的助理总裁担任,项目经理由人力资源部总监担任,项目组成员除咨询公司和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外,还有来自相关业务部的相关员工。第二步:职位梳理,划分职类职种

职位是公司战略、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落实执行的基本单元,同时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项目组首先从三个方面(职位管理、职位设置、职位分析及结果应用)对公司的职位

体系进行梳理,并对公司的职位进行职类职种划分。职类是指根据公司战略要求与业务模式而形成的各种相关职种的集合,同一职类要求任职者具备的能力种类、履行的功能相同或相似。职种是指由同类职位分类归并而成,这些职位要求任职者具备的能力类别相同或相关,承担的职责与职能相似或相同。根据公司业务系统的不同,我们将其职位划分为管理类和专业类两大职类。根据管理类员工的功能定位和承担的职责的不同,考虑经营人才对公司的重要价值,将管理类划分为经营管理和职能管理两个职种;根据公司的价值链及职能域的不同,将专业类划分为人力资源、财务金融、市场、销售、供应链管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等七个职种。

第三步:深度访谈,收集数据

通过职位梳理和职类职种划分,初步确定以市场、销售和供应链管理三个职种为基础建立公司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数据收集可采用行为事件访谈(BEI)、主题专家会议、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与文献分析等方法,其中BEI法是开发胜任能力模型最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虽然BEI法的信度和效度上明显优于其他方法,但综合考虑时间和成本等因素,项目组决定直接采用深度访谈法与主题专家会议法相结合进行胜任能力数据的收集,先后对公司总部、深圳分公司、北区、CDMA事业部、北京分公司、西区、成都分公司进行了深入访谈,访谈主要围绕工作职责和绩效考核指标展开,共访谈112名员工并形成详细的访谈记录。第四步:数据编码、归类、分析,提炼岗位胜任能力

访谈结束后,项目组对访谈所获取的数据进行了编码、归类和分析,形成《A通信公司能力频度表〉

第五步:开发胜任能力框架

以胜任能力频度表为基础,结合咨询公司数据库和标杆企业的能力模型,历经五次主题专家会议,最后确定《A通信公司胜任能力框架》。通信公司胜任能力分为4种核心价值观、9种通用能力、17种管理能力和23种专业能力,其中核心价值观是指公司本质的和持久的一整套原则,深深根植于企业内部,它规定了员工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通用能力是全体员工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管理能力是公司员工需要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战略管理、推动执行和人员管理三部分;专业能力是成功履行岗位职责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三个职种又细分为市场、销售、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五部分。第六步:开发胜任能力手册

胜任能力框架确定后便开始进行胜任能力手册的开发,即对每一项能力进行定义、分级并对每一级别进行行为界定。首先确定分多少级以及如何分级。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及标杆企业的操作实践,项目组决定分为4级,并研究确定了分级的基本原则:

1级(初级):具有最基本的、有限的能力;在部门负责人的充分的帮助下可以开展与此能力相关的事项;能够描述基本的与该能力相关的概念。

2级(中级):能熟练、独立地进行工具操作或运用所掌握的各方面知识,完成一般复杂度的事项;能够认知在应用该方面能力时可能遇见的潜在风险和机会;能够在作出决定的时候参考应用自己在该领域的过去经验。

3级(高级):能精通某一方面的知识、流程或是工具的使用;能够应用该方面能力处理富有挑战性的和复杂的事项;能够指导小范围的团队展现该方面的能力。

4级(专家级):能被征询意见,解决与该方面能力相关的复杂技术问题;能够对其所掌握的知识、流程或是工具提出战略性的建议或做出调整;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及隐含的问题有足够的预见性和洞察力。

分级原则确定后便开始对每一项能力的4级进行行为界定。行为界定以访谈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结合工作职责进行梳理。行为界定必须基于能力本身而不是基于职位。行为界定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单纯的行为描述;二是用事例说明;三是二者结合使用。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单纯的行为描述为主。示例如下:

第七步:能力匹配,构建岗位胜任能力模型

能力匹配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能力匹配和定级。能力匹配可采用层次分析法、两两比较法和主题专家会议法。能力匹配完成之后,经与相关业务部门沟通反馈,确定每个职位所需要的能力。依此为基础,项目组对每个职位所需的能力进行定级,最后形成《A通信公司岗位胜任能力模型》。

8.小学低年级唱歌教学七步法 篇八

教案背景:

学生们对布依族的民歌以及民俗风情知之甚少,结合教材,设计了本课教学。意在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课题:

《久不唱歌忘记歌》

使用教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第八册音乐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中使用了大量的衬词,这在以前的学习中比较少见,也正是衬词的使用,使歌曲更具有地域风格和风趣俏皮的特点。衬词的学习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多媒体教学突破难点。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首歌的特点及唱法。

教学方法:

演唱法、欣赏法、合作探究法、视唱法、谈话法、引导法。

教学目标:

1、感知布依族音乐的风格(风趣、俏皮),了解布依族的民间风情。

2、正确演唱歌曲,并知道该作品是贵州布依族的民歌。

3、能创编简单歌词并欣赏别人创编的作品。

4、在歌曲演唱过程中,体会衬词的作用。

5、初步了解徵调式。

6、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并能以衬词的演唱表现歌曲风趣的特点。

教学准备:

师: 钢琴、多媒体课件(发声练习曲——闪烁小星音乐等)、写好部分歌词的记录卡;

生:打击乐器每人一件、笔、竖笛。

教学过程:

一、律动《久不唱歌忘记歌》进活动室。

二、发声练习《闪烁的小星》,教师随机纠正发声方法。

三、导入:

春天已经悄然来临,万物复苏,大地上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许多小动物、植物已伸展开腰肢唱起了动听的歌。小朋友们想不想也来唱歌?

四、新授:

1、请同学们来听一首歌曲,边听边想一想: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生:听不懂、很想学等)

同学们觉得听不懂,是与这首歌的歌词有关。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朗读这首歌的歌词,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这首歌里有“嘎拉拉子、尖噜噜、咕噜噜子”,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歌词很有趣等)

“嘎拉拉子、尖噜噜、咕噜噜子”是这首歌的衬词。衬词是歌曲情趣表达的重要手段,一般没有实在的意义。

大家想一想:我们当地的歌曲中有这种衬词吗?(生:没有。)

其实,这是贵州布依族的一首民歌,《久不唱歌忘记歌》。

2、现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布依族,来了解他们的人文风情。

出示课件,并作简要介绍。观察最后一幅图片,这些人在干什么?(生:摘桃子。)看这些人的口型,猜想一下,他们在干什么?(生:唱歌。)布依族有很多优秀的民歌就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创作产生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布依族非常优秀的一首民歌《久不唱歌忘记歌》。

3、朗读歌词

请同学们先朗读衬词,再去掉衬词读一读,最后朗读歌词。看谁先把歌词读熟练。(结合大屏幕来添加和去掉衬词)

(出示歌词节奏谱)你能按节奏朗读歌词吗?(生练习,指名朗读,三生各一段)

4、这首歌的谱子又是什么样的呢?(出示歌谱)

(1)师弹奏曲谱,生边看大屏幕边视谱。

(2)分小组借助竖笛自由视谱,师巡视指导。

(3)分组汇报视唱曲谱情况(各小组选2人用竖笛吹奏曲谱,其他人随竖笛伴奏一起演唱)

(4)师弹奏曲谱,生随琴哼唱两遍。

(5)指名唱两遍。

5、学习徵调式:

(1)观察这首歌的谱子,你能不能把这首歌的所有音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起来?

(生回答,教师板书56123)

(2)这首歌的谱子中缺少哪两个音?(生答:4和7)缺少4和7叫什么调式?(民族五声调式)前些天 ,我们学习的《少先队员采茶歌》是民族五声调式中的什么调式?(羽调式)它有什么特点?(结束音是6)

(3)观察这首歌的谱子,它的结束音是什么?(是5)老师来告诉大家,当民族五声调式的结束音是5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叫做徵调式。(板书:徵调式)

6、让我们再一次唱响这首歌的优美旋律,再一次感受民族音乐给我们带来的魅力。

(师弹伴奏,学生演唱)

7、现在,你能把这首歌的歌词填上,并完整地演唱吗?

师弹伴奏,学生尝试填歌词演唱2遍。

(师适时纠正指导,示范唱法)

8、加入打击乐器演唱歌曲。

(1)学生自由分组设计节奏型,并演奏。

(2)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五、创编活动:

1、学习了一首这么优秀的歌曲,你想不想来为它创编新的歌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小组长做好记录,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组创编得好?

2、创编结束的小组,请小组长把创编结果拿到前面,进行大屏幕展示。(学生创编出“久不写字忘记字,久不跳舞忘记舞”等非常好的歌词)

3、说一说,你喜欢哪一条创编,为什么?(学生答)

4、共同选两条创编来演唱。

六、小结、下课:

1、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布依族民歌《久不唱歌忘记歌》,并了解了他们的人文风情,还为歌曲创编了新的歌词。收获很丰富。我们伟大祖国的56 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相信同学们以后一定会逐渐地了解它们,并热爱它们。

2、律动《久不唱歌忘记歌》出活动室。

板书设计:

久不唱歌忘记歌

.3

.2

.16结束音5徵调式

教学反思:

今天我在四年级讲授了《五十六朵花》这一单元的《久不唱歌忘记歌》这首歌曲。在学习歌曲之前,我先引导学生了解布依族的民俗风情,使学生对歌曲的背景有简单了解,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首歌曲欢快简短,但其中的衬词很多,内容不宜理解,因此我引导学生们去掉衬词理解歌词意思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创编歌词的环节中,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给学生自由创编的空间,让学生创编歌词,同学们创编了好多很好的歌词,像“久不写字忘记字,久不画画忘记画”等,我真的惊叹于学生的创造力,在小组合作的学习中,同学们完全吧自己融入到了小组学习当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团结协作能力和自主能力,在愉快探究中完成了创编活动。

同时我在视唱环节、加入打击乐器演唱环节等都充分放手,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学生的演唱能力及视唱能力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这样的合作式的学习,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同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我认为,作为新世纪的音乐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我们应当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久不唱歌忘记歌》

栗子房兴隆小学邵 云

上一篇:致全校学生诚信考试倡议书下一篇:江安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情况及生活满意度调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