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汤圆作文

2024-11-08

二年级汤圆作文(精选15篇)

1.二年级汤圆作文 篇一

今天跟姥姥学习做汤圆,做我最喜欢的紫薯汤圆。带着激动的心情,我一早就催着妈妈去姥姥家。去姥姥家之前,我和妈妈到超市买了紫薯、白糖和糯米粉。到姥姥家之后,我迫不及待的要求姥姥教我做法。

工作开始了:先把紫薯煮熟,姥姥把糯米粉像和面一样活成一团,我把煮熟的紫薯切开,然后用木杵捣的稀烂,然后往稀烂的紫薯里添加白糖,大约放进去三分之一袋的白糖后,将白糖和紫薯搅匀。之后姥姥让我戴上一次性的手套,把紫薯做成一个个的小球状,同样,姥姥把活好的糯米也做成一个个的不规则形状。完毕之后一个紫薯球和一个糯米球合并,将紫薯球包进糯米的不规则形状里,搓成圆的,一个紫薯汤圆就做成了,其实很简单的。

把所有的汤圆都做成以后,姥姥把我们的劳动成果煮了,真是好吃极了。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果然别有一番滋味,我给妈妈留了一碗。晚上,她回来吃着我做的汤圆,满口称赞,弄得我满是幸福的感觉。

2.二年级汤圆作文 篇二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教学实践;阅读理解;一句话作文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进入二年级后,语文教学已从组词造句向更深层次递进了一步。日常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采取了“说好一句话”“读好一本书”“写好一句话”等教学活动,通过课本教材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增加课外阅读练习,使学生在短文阅读理解、语言表达等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一、说好一句话

小学低段的课本内容,大多简单易懂,篇幅较短。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首先针对有的学生不爱表达,语言能力较弱的现象,以课本教材为主,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进行了实践。在课堂上,除了要完成书写的练习之外,添加了讲故事、说新闻、谈趣事等小环节,每节课选一两名学生上台,讲讲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新闻,或者自己编个小故事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培养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并提高了他们说好一句话的能力。不怕学生说不好,就怕不说,经过这样长期的练习,每个学生都取得了优异于没有参加此项活动学生的成绩。

二、读好一本书

除了在学习好课本上的知识后,还要积极拓展课外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多读报纸、多读课外书,从而提高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拓展知识层面。

阅读理解,也就是阅读得多了,學习得多了,才能更好地理

解。读非多读不能达意也。只要认真地去读一本书,不管是经典书籍,还是一般书籍,读得多了,理解自然越深。

三、写好一句话

既要学会说,还要学会写。二年级学生从一句话作文开始,要逐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的掌握能力。刚开始学,可能写的言语很幼稚,句子也不完整,意思表达得也不准确,或者写在纸上的最后只有一句话。这些都不要紧,只要他肯写,只要他能写,就是走向了成功的第一步。

语文学习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多读多写多练,才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刘淑杰.构建小学二年级高效阅读课堂[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

3.包汤圆二年级作文300字 篇三

经过全家表决,我们决定包芝麻和白糖馅的汤圆。我在爸爸的指导下进行包汤圆的第一步:和面。爸爸说:“汤圆好不好取决于和的面的好坏,和的面要软硬适中,这样包出来的汤圆放进水中才不会散开。”我尝试着自己用筷子和水和面,好吧!作为一个新手,总难免失误。但在爸爸的帮助下我总算是和好了面。妈妈准备好了芝麻和白糖,并把它们淍和成了馅。最后全家大动员一起包汤圆。

嗯,先用勺子挖点馅放进展平的糯米皮中,一点一点滚成球。我自以为做得很好,可结果却……爸爸妈妈的汤圆是圆形的`,但我却滚出了个“椭圆形的怪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了我包的汤圆,都哈哈大笑了起来,我也不好意思地挠着头笑起来。总算是包完了汤圆,可以煮汤圆了。爸爸说:“汤圆要进煮开的水中,所以要先把水烧开。”经过大约几分钟的等待,锅内的水终于"咕嘟,咕嘟”响起来了。我端着汤圆,一个一个下进煮好的水中。盖上锅盖,等待着锅内的水再次烧开。约摸几分钟,妈妈提醒我说:“可以打开锅盖看看了。”我打开锅盖,锅里的汤圆变得非常好看,一个又一个争先恐后地浮上水面,像一个又一个白胖白胖的娃娃,很是欢喜。

4.二年级汤圆作文 篇四

同学们刚到了学校,一听到老师说元宵节包汤圆的事,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有的正讲着汤圆怎么做;有的正卷起袖子,准备着做;有的在洗手,想做一个美味的大汤圆。

老师和面时就有很多同学围过来看。老师边放水,边和面,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和好面了,我已经闻到了香香的气味,真想快点做好汤圆。开始包了,我首先拿起面团,放在手中搓,滚来滚去,面团终于搓圆了,好似一个大珍珠。接着,我把“大珍珠”压成“饼”,然后边压边转,刚刚还是圆球形的面团很快变成了一个迷你小碗。然后放入豆沙馅,把边捏起来,继续搓圆,此时的汤圆就好像一个白白胖胖的脸蛋。看着手中亲手包成的汤圆,我心里觉得甜甜的。做完之后,我把汤圆放入锅中。一开始,汤圆沉了下去,后来慢慢地浮了上来,在锅里不停地翻滚,犹如一个胖娃娃在游泳。老师把汤圆分发给我们。我拿到汤圆,先吹了吹,感觉不烫了,咬了一口,甜甜的、糯糯的、滑滑的,真好吃,我可开心了!

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学会了包汤圆,还和大家一起享受了自己劳动的成果,度过一个美好而又甜蜜的元宵节。

5.三年级搓汤圆作文 篇五

大家都知道每年都有一个传统的节日,那就是冬至。冬至要吃汤圆,我们小孩子最喜欢。

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一同去奶奶家,奶奶家可真热闹,有许多人正在等我们,哥哥、姐姐、等许多人都在。开始搓汤圆了,我们围成一桌,爷爷和奶奶在搓一条一条糯米粉,爸爸和妈妈将爷爷奶奶搓好的糯米条切成一段一段,我和哥哥负责搓汤圆,老少一家齐动手,不一会就搓好了,爸爸将我们搓好的汤圆拿去煮,望着锅里一颗又一颗地浮出水面,汤圆煮熟了。爸爸盛着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粒汤圆,吃完之后,我大声地说:“太好吃了。”我吃着自已亲手搓的汤圆,觉得又香又可口。

6.小宝的相思汤圆 篇六

因为我们去,我姨杀了一只自己养的公鸡,用大铁锅炖,柴火烧,熟了之后又开始煮大骨,我们一进院门,就被香得呛了一个跟头。

平常小宝对吃饭兴趣不是很大,没想到他这么识货!我们光顾聊天啃骨头了,没大管他,他自己吃点这个吃点那个的,结果悲剧就发生了。

回家睡醒了午觉,他坐起来嘴一张,吐了一床,比一个大人吃得都要多。

我们这才发现真是个大疏漏!原以为他是个有数的小宝,高估了他对美食的抵抗力……大家一边忙活着收拾现场,一边悔不迭地检讨,以姥姥最甚。

小宝起床后又吐了几次,小心翼翼喂一点水,不料一分钟就原样喷出来。我们都毛了:赶紧去医院吧!结果人家到医院又好了,活蹦乱跳的,还撒了一大泡尿,看来无脱水的危险,我们遵医嘱回来,继续饿着肚子,只喝米汁,喂点盐糖水观察。

其后的几天反反复复,时好时坏,有时候能吃点东西,有时候喝口水也要吐,后来又添了拉肚子,没几天小宝的脸就瘦成了小枣核。更可怕的是,姥姥变成了祥林嫂,张口闭口就是:这是个教训……

我看小宝没事,她老人家倒快得抑郁症了!

在那几天里,宝宝被饿得如狼似虎,经常冲向饭桌,又被我们推回去,急得哇呀呀大叫。我从来没见过小宝对食物这么热爱过,看来又印证了那句话:爱,就是得不到!

有一天早晨给宝宝炖了一碗鸡蛋膏,宝宝看到了眼泪几乎流下来,顾不上洗手,坐下拿起勺子就吃,边吃边深情地呼唤着:膏膏!膏膏!吃得太急了,刚进去的两口原封不动地吐在了碗里。人家这几天吐惯了,眼睛眨都不眨,拿起勺子继续吃。我们赶紧来抢碗,安慰他“这就给你蒸一碗新的去” !人家一边抱着碗不放手,一边哀哀地哭起来!

真是人间惨剧!

没好利索就回了济南,好在回来就没事儿了。姥姥一天打十个电话来问是不是又吐了,是不是又拉了,问我是不是给小宝按摩了,唠唠叨叨,而且还上纲上线,批判自己不配当姥姥……我看她比小宝的后遗症厉害多了。

好了也得克扣着吃,所以枣核脸小宝开始和大人斗智斗勇,搞点吃的。

这天我下班回家,在楼下碰到了小宝奶奶带着小宝出来玩,小宝见到我很高兴,腻腻歪歪地不肯走。

小宝:妈妈我有个事儿。

我:说。

小宝:我还是不说了吧。

我:说!

小宝扭捏地:粽子。

我:啊,你想吃粽子啊?

小宝点点头。

介于粽子不太好消化,我脑子里迅速闪过几种相对好消化又能解馋的食物。

我:宝宝,妈妈去超市给你买奶黄包好不好呀?

小宝不大满意。

我:如果没有奶黄包的话,妈妈就给你买汤圆(虽然也不好消化,毕竟个头小么)。

小宝:妈妈我告诉你,今天超市里只有粽子,没有汤圆也没有奶黄包!

小宝说对了一半,果然没有奶黄包,我买了一袋汤圆回来,答应宝宝明天早晨给他吃,晚饭是绝对不能吃的。

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都快睡着了,小宝说:妈妈,我再给你讲个故事。

我眼睛都睁不开了:明天讲,明天讲。

小宝:那好吧妈妈。我记着明天早晨给你讲故事,你记着明天早晨给我吃汤圆啊!

我一边暗笑不已,一边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我还没醒,就听见宝宝急切地喊:妈妈,妈妈,汤圆!

7.元宵汤圆五年级作文 篇七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日,又叫元宵节。我不懂,就问妈妈“什么叫作元宵节?”,妈妈说“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庆贺新的一年。”。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又叫元宵节,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绍兴也不列外,早在农历十四就在萧山街也过着同样的传统节。于是我们全家就一起去看灯会。

到了萧山街,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整条街被挤得水泄不通。看到这情景,爱凑热闹得我怎么肯放过?于是便不顾一切地往里挤。一眼望去就可以看到一盏盏各式各样、绚丽多彩的灯笼,我们就欣赏了起来。那灯笼形状不一,有宝塔形的,有元宝形的,有十二生肖形的,有葫芦形的等等。颜色也不一样,有大红的,有宝蓝的,有浅绿的,有金黄的・・・・・・走着走着,我们又看到了谜语灯,我们边看边猜着答案。我们还去看了扯白糖的,是几位老爷爷在做,看他们的样子做起来很费力的,我们一直等到到他们做好,还品尝了老爷爷扯的白糖,可鲜甜了。还看了唱戏的,包粽子,做汤团的,猜谜语等,节目可丰富了。

不自不觉得看了几小时,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啊!在这样热闹的元宵节里,大家一起团团圆圆,日子越来越火。

8.吃汤圆六年级作文 篇八

吃汤圆可是冬至的重要习俗呢!每逢冬至,我和我的家人都会吃上一碗美味的汤圆。

破晓时分,当我还在睡觉,奶奶早就出门买糯米和馅儿了。爱第一缕阳光照了进来,奶奶回到了家,就忙了起来。她拿出一点糯米粉,放入一点馅儿,就包了起来。她就这样忙着包了一个又一个,汗滴下了一滴又一滴。这个时候我起床了,看见奶奶大滴大滴的汗水滚落下来,赶紧对奶奶说:“奶奶,我来帮你吧!”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拿了一点糯米来,放了点儿馅,在一包,一个圆鼓鼓的汤圆就做好了!没过多久,我们都快做了四十个汤圆了。奶奶赶紧阻止道。:“够了,够了。这么一大堆已经很够了。”我问奶奶:“现在是不已经可以下锅了?”奶奶连声回答:“对对对,你先去把锅拿来。”我连忙走了过去,把沉重的锅端了过来。奶奶拿起汤圆,将它放入锅中。刚放下去的汤圆就像一个个沉睡的`小孩子,在锅底沉睡着。过了一会儿,他们醒来了。就像一群顽皮的小孩子,在锅里活蹦乱跳,玩着抓人、跳舞、捉迷藏……

9.南方年 汤圆与舞龙 篇九

南方人在新年时泡茶敬客,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无宝茶”。新年吃饭,很多地方的餐桌上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豆芽菜出现的频率也高,因黄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鱼,但不能吃光,叫做“年年有鱼(余)”;火锅亦是常见,因为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

至于新年的活动,南方有社戏、花车,这些都是过年时表演的,同时,有的地区还会上演傩戏。无论在哪里,春节的活动中总要舞龙舞狮,但其实追溯到以前,北方地区会舞狮,而南方则会舞龙。

在美食江湖里人人都要尊称一声“荣哥”的李焯荣,原来是个名厨,现在则专门收罗全国各地稀罕的食材,供应给广州的餐饮企业,同时也做零售。荣哥从小在农村长大,特有的成长经历让他充满了乡土情结。他现在所卖的食材,大部分也就是实实在在的农副产品,只是每一类货品都经过精心挑选,可谓精益求精。每逢临近年关之时,他更会大量收购乡下的亲戚们以传统方法手工制作的各类年货,从炒米饼、红薯干到咸干花生,广州人小时候吃过的,这里可能都可以找到。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些东西就是你小时候尝过的味道,跟现在那些流水线生产的批量货相比,更为天然,也绝无工业香料所导致的夸张气味及颜色。

荣哥那位八十多岁的母亲,今天仍然身强力健,牙口甚好。因为从小就是做煎堆和油角的一把好手,因此村里每逢有喜事或者到春节前,其他邻里便会邀请她到家里,搭手帮忙制作这些喜庆食品。我们到丰收农产采访时,老人家正坐在阳光下,熟练地揉着糯米粉做煎堆,只见她在和好的面团里掰出一块,根本不需要用手掂量,便揉成了煎堆的雏形——外圆,内里留一点空心,这样才能把煎堆炸成一个大圆球。下油锅时,还需要用大筛子不断地拨弄煎堆,才能让它膨化成外表内空的形状,然后再出锅,放凉后食用。而婆婆制作的豆沙角也是极为地道,头天晚上就要把红豆煮成蓉状,静置一晚,第二天再拿来包豆沙角,口感会特别沙而均匀,让人吃得停不了嘴。

而另一款广东传统过年食品是油角。俗话说“今年吃油角,来年露头角”。油角俗称“角仔”,是广东民间春节的年宵食品之一。“油角”用粤语说是“有角”,寓意来年能出众。另外,炸“油角”又寓意“炸喜炸喜”,所以人们在春节时都会做“油角”,以祈求新的一年里能才华出众,喜事多多。手工捏做的油角花纹代表了良好的祝愿,一道道花纹,代表了对来年美好的一个个心愿。

这里的腊味和各种生晒的干货也都很出色,也是年货的佳品。腊味的品类可能是你能在腊味工场以外的地方看到的最齐全的,光是腊肠就有传统腊肠、全瘦肉腊肠、润肠、鸭腊肠等多种,猪肉的腊味也非常多,从各种五花肉到整只的腊猪蹄。还有各种生晒的鱼类也会让你大开眼界。

别看丰收农产只是委身在白云大道北丛云路的一个算是偏僻的角落,广州很多餐饮企业所选用的高档食材都是由这里供应的,从名噪一时的冰川瓜到无籽茄子,还有来自云南的可以生吃的水果玉米、正牌褚橙、手指萝卜和青苔,都是这里所独有。荣哥在纯净、质朴的云南省,发现这片西南边疆的宝地上拥有许多有趣食材。有的光是外形就新鲜奇特,如青苔、佛头塔瓜。所以并不是只有年关时节才适合来这里买美食,年货早就变成一种高品质的食材,沉淀在南方人的生活中。

10.包汤圆八年级优秀作文 篇十

说干就干。我们准备好糯米粉、菜馅和热水。

奶奶拿来一个平时烧粥的锅,把糯米粉和水按比例分配好,再用筷子搅拌基本成型后,奶奶就开始揉面团了。奶奶将双手洒满糯米粉(防止面团粘手),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用力地揉捏着。渐渐地,面团的样子呈现在我的眼前。我伸出手,轻轻在面团上一按,暖呼呼,软绵绵的,很舒服,我将手移开,一个小手印便出现在了面团那光滑的表面,一眼瞧去,多想一个刚出炉的大大的包子。

面团揉好后,奶奶掰出一个个拳头大小的小块,拿起一个,用左手的大拇指摁在面团的中间,左手转圈,右手摁窝。转完后,原来的不规则图形的小团块变成了白色的小碗,很是可爱!

奶奶把馅灌入小碗中,左手托着小碗,右手压着馅,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把两边的皮向上拉,再揉到一起,将多余的扯下来,包好的汤圆放在手上再一次揉圆,这样一个汤圆就完成了。

我看着奶奶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忍不住也想动手试试,我笨手笨脚地学着奶奶的样子做,结果,不是皮破了就是包了个四不像,与奶奶包的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我有点气馁了,皱着眉头,脸上写满了不耐烦。

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慈祥地说:“你每次转成碗状时,底面都太薄,所以你每次包的汤圆总是破皮。”

“你看。”奶奶边说边做起的示范。

“你在转成碗状时,只要将外边的面皮向上拉,底部就厚实了,包出的汤圆就不那么容易破皮了。”

我若有所悟地点点头,照着奶奶的说法再包了一次。我再一次拿起了一个小面团,笨手笨脚地用手将面团捏成一个白色的小碗,我双眼紧盯着手中一步一步成型的汤圆,眼中充满了害怕和期待。我小心翼翼的把菜馅灌进小碗里,下面就剩最后一步了。我小心又仔细地把汤圆两边多余的皮向上拉,遮住了露在外面的菜馅。我长嘘一口气,“终于做完一个完整的了汤圆了,哈哈。”

这次皮没有破,外形也好看多了,我看着自己包的汤圆像样了许多,不禁嘴角微微上翘,开心地笑了。有一次成功的经验我又信心十足地包了起来。

时间渐渐过去了,我包的汤圆也越来越多,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汤圆,栩栩如生地站在了我的面前。

11.元宵包汤圆的四年级作文 篇十一

为庆祝元宵节,奶奶特地从超市买来糯米粉和肉,准备自己包汤圆。下午,奶奶开始包汤圆。她先用热水把糯米粉揉成一个粉团,然后搓成细长的圆条,再用刀切成一个个小粉团。接着,奶奶拿起一个小粉团,用大拇指一按,按出一个小洞,再把事先调好的肉馅放进洞里,一搓就成了一个白嫩光滑的汤圆。

我在旁边看奶奶包汤圆,觉得很简单很好玩,就想自己也来包几个汤圆。征得奶奶同意,我也学着包。拿起一个小粉团揉了一下,用大拇指在粉团上用力一按,粉团破裂了。奶奶叫我按她的方法再做,第二次成功了。我把肉馅放进去,像奶奶一样,轻轻地搓,奶奶的汤圆搓的圆圆的,我搓来搓去还是扁扁的,最后搓的把肉馅都露出来了。我生气的说:“奶奶,这个粉团欺负我!”奶奶大笑说:“自己没手艺还怪粉团,不要灰心,多做几个,慢慢地就会熟练的。”在奶奶的指导下,我又做了几个,比第一个好多了,但和奶奶比,相差还是很远。

傍晚,奶奶开始煮汤圆。她先把水烧开,然后把汤圆一个一个放进锅里。我看到汤圆一开始都沉在锅底,煮了一会儿,汤圆一个个往上浮。奶奶告诉我,当汤圆浮在水面时,表示已经煮熟了。在奶奶盛汤圆时,我已经口水直流,迫不及待地想品尝了。太好吃了,我一口气吃了五个!当吃到自己包的汤圆时,觉得特别鲜美。

12.别样好滋味——咸汤圆 篇十二

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是祖国的传统习俗。汤圆多半是甜的,比较小,而在我的家乡桂南,汤圆却是咸的,比较大,且不是放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吃,而是在正月初一的早晨吃。

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伴随着鞭炮声阵阵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甜甜蜜蜜地吃着汤圆,取其团团圆圆,阖家幸福之意。母亲做的咸汤圆,雪白光滑,在母亲那双巧手揉搓下,变得特别圆。每每做汤圆的时候,母亲总说,要多团团,这样就更圆了。团在这里是个动词,具体动作就是双手手心适度窝着,来回地旋转,揉搓。搓汤圆的时候,母亲总提前告诉我们,不要说“散了”“烂了”“露馅了”等词,因为是新年第一天,要取个好兆头,说吉利话,而不能说丧气话。有时候,这帮小家伙实在管不住嘴,蹦出“散了,散了”,母亲就很生气,张着沾满白面的双手,像赶鸡一样,把我们都撵走。

我从小到大极爱咸汤圆,软软糯糯的触觉,咸咸甜甜的味觉,难以忘怀。每次母亲搓汤圆的时候,我都早早地守在案板前,看妈妈灵巧的动作,看锅里袅袅的热气蒸腾而起,看雪白浑圆的汤圆滚滚地跑到锅里。未等咸汤圆上桌,我的口水都不由自主地流出来了。

母亲看女儿最爱吃自己做的咸汤圆,很开心。工作后,很少在母亲身边,享受这种口福的机会就少了。心里有些失落。后来我灵机一动,我为什么不可以学做咸汤圆呢?在新年的第一天奉上给家人,这样既满足了口福,还可以传承一家传厨技,可是一举两得呢!

2012年春节大假回家后,我让母亲动口不动手,指挥我一步步做汤圆。大年初一,我和母亲一起忙活一早晨后,一碗碗香气扑鼻的汤圆端上了餐桌。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我第一次做的汤圆。因为有了自己的功劳,这一桌子汤圆,这个新年的第一天早晨,对我具有了特别的意义,一家人欢笑着,其乐融融。尝着汤圆的母亲很高兴,并授权每年春节的咸汤圆由我承包生产制作。我笑着高声应答:遵命!

制作咸汤圆其实很简单,粉搓好了就完成了重要环节。大家大多吃的是芝麻或花生馅儿的甜汤圆,因此可以参考我的做法做一次咸汤圆,在平时或春节给家人奉上与众不同的味觉感受,相信能收获到绝妙的惊喜。

一、 揉面:

糯米粉一斤(三个人量),放到面盆里,加入适量的滚水(温度比开水低一些,使面团具黏性更绵软好包,汤圆不易开裂。)搅拌揉面(可等水温稍降后再揉),面过干时就再加进少量滚水。面和水要充分混合使劲搓揉,力气一定要大,这样面团才劲道、不松散。面团揉好后可以用保鲜膜或湿纱布包起来饧半小时左右,这个时间刚好可以做咸馅。

二、 做馅:

馅料主要是:猪肉、粉丝、木耳、葱花、干香菇、白萝卜。也可以放进腐竹、马蹄等。馅料可以随意搭配。

猪肉分肥瘦切丁,粉丝、木耳、干香菇放到温水中泡发后切碎,白萝卜也切丁。肥肉炼出油后放入瘦肉,煸炒片刻后加盐出锅。接着再如平常炒菜般炒上述各种碎丁,最后放入肉馅和葱花,加进少量生抽,鲜香扑鼻的馅料便可以出锅了

三、 包咸汤圆:

饧好的面揪成大小相等的剂子,体积如同三分之一的拳头一般。略为搓揉剂子使其成为球状,然后放在手心中团着,在剂子中间按下一个孔,把剂子捏成酒盅状(五指合拢手心窝着,这样剂子的口才小,不会散开),再把馅料放进去,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放在剂子口上收缩,使其边缘向上端收起,直至馅料完全包裹起来。

四、 煮咸汤圆:

水滚后,将汤圆下锅。用汤勺背轻推汤圆几下,汤圆就不会粘连了。三分钟后,汤圆全部浮起便是熟了。再往汤里加进适量红糖。汤水甜馅儿咸的汤圆便做好了。

责编/昕莉

13.三年级元宵节吃汤圆作文 篇十三

猪妈妈一并哼着歌,一边一丝不苟的煮着汤圆。不一会一碗热腾腾,想碰碰的汤圆端了上来,小冬菇闻到这香浓的问道馋得直流口水,小蚂蚁争先恐后地冲了上去,只听“啊!”的一声腿陷进了汤圆里里,小蚂蚁们一边呻吟着一边用乞求的目光看着猪妈妈,猪妈妈又焦急又可笨地走了过去,小心翼翼地用放大镜把小蚂蚁们一个个挑出来,生怕弄伤它们。

响尾蛇也凑了过来,汤圆的问道太香了,禁不住诱惑一口吞了四个,撑得直喘不上气儿,顿时,毛条身材变成一串糖葫芦。响尾蛇像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一样躺在床上“哎呦”的叫个不停,这时,善良的猪妈妈跑了过来,紧紧地抱着响尾蛇一个一个地把汤圆挤了出来,响尾蛇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14.煮汤圆作文三年级 篇十四

我一骨碌爬起来。来到厨房,只见妈妈在锅里倒了些冷水,打开液化气开始烧水。我拆开汤圆的.袋子,看见汤圆娃娃们一个个圆溜溜、白乎乎的,像一个个小雪球,可爱极了。我用手摸了摸,呀!冰凉冰凉的。

这时,妈妈说:“涵涵,水开了,可以放汤圆了。”我小心翼翼地将汤圆放进锅里,一个个汤圆溅起了一朵朵小水花。妈妈拿来勺子,在锅里搅拌一下,妈妈跟我说:“这是为了防止汤圆黏在锅底。“没过一会儿,汤圆就从水里钻出水面了。哇!一颗颗小雪球变成了晶莹透亮的水晶球浮在水面,像一串串珍珠。

15.吃了汤圆,再尝元宵 篇十五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文坛好吃分子

中国人过节,突出一个吃字。元宵节是一连串大吃大喝中的重要一环,因为是春节后的又一个小高潮,肚皮里还有一层油脂没消化,咱就吃甜的吧。于是,汤圆隆重登场了。

南方人吃汤圆,北方人吃元宵,同样是糯米制品,同样是裹了馅后水煮,叫法却不同,这常让老外看不明白。其实,老外不懂,咱中国地广人多,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音,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在饮食这档事上也就变化无穷了。北方的元宵是按小麦制品的思路操作,馅是百果的,先搓成小颗粒,然后放在盛有糯米干粉的竹匾里滚来滚去。馅心沾了粉,越滚越大,像滚雪球似的,最后就成了圆子。小时候在城隍庙童涵春饮片厂门口看师傅们做乌鸡白凤丸,就是这个样子的。

南方的汤圆做法与北方的“动摇派”迥然不同。就拿我家来说吧,祖籍浙江,是稻米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地方。做汤圆可是一件大事情,先要选十来斤上等糯米,淘干净后浸泡一天,第二天带水磨成浆。这个苦差使通常由我来担当。我家有一只相当考究的石磨盘,是母亲从绍兴背来上海的。开磨前她老人家要用碱水洗净,磨盘大如席面,推起来要用吃奶的力气,但看到雪白的米浆从磨缝里中流出来,再想想汤圆的美味,不由得再加把劲了。

糯米浆盛在缸里静静地沉淀着,要吃时盛进布袋里吊一夜收收干,就可以包汤圆了。乌黑的馅心是事先腌好的,板油、绵白糖加黑芝麻,搓成小颗粒包进雪白的皮子里。所以南方的汤圆表面是很光洁的,风一吹,皮有点结硬,摸上去就像婴孩的屁股。下锅煮,三点水后浮起。咬一口,皮子糯性十足,但从来不会粘牙。黑色的馅心直往口腔里喷射,甜甜的,烫烫的,让人满心欢喜。吃着汤圆,春节就到了。南方人是从春节开始就吃汤圆的,团团圆圆嘛。

我吃过北方的元宵,紧实,皮厚,馅心也无甚特色,就连一碗汤也是浑浊的。北方人一旦吃过南方的汤圆,再也不敢吹牛了。

现在谁也没有这个闲工夫了,但吃汤圆、图个合家团圆的心理需求可不能忽视,于是赶到超市或汤圆店买点生坯来自己煮着吃也算一种吃法。离开故土几十年的华侨、海外华人,回上海探亲访友,吃碗汤圆就成了一个怀旧节目。

说起汤圆,以前城隍庙有两大流派,一是徽派汤圆,以庙门口的老桐椿为代表,鲜肉汤圆一咬一口肉汤;一是宁式汤圆,当然由庙旁边的宁波汤团店执牛耳了,猪油黑洋酥汤圆最有人缘。如今,宁波汤团店归在松运楼的名下,但老字号的招牌还高高悬挂着。平时生意就不错,每到三大节令,无论堂吃还是外卖的生意格外的火爆。

不过话也要说回来,北方人包饺子是没的说,比上海人包的馄饨好吃多了。这也证明北方的小麦文化同样不可低估。当然啦,广东人要发声音了,云吞还是广东厨师做出来的最鲜美噢。吃过正宗的虾仁云吞,上海人的荠菜肉馄饨就不敢目空一切了。

汤圆,尤以宁波的最佳,宁波人说话震耳欲聋,但深谙稻米文化的真谛,打年糕、打糯米块、包汤圆都不在话下,都是天才。我老家在绍兴,自古“宁绍不分家”,所以汤圆的风格与宁波是一路的。不过再怎么讲究,总敌不过亭子间里的阿婆。阿婆是正宗宁波人,好吃臭冬瓜、霉千张、霉菜根,做汤圆也是一丝不苟的,板油一定要选猪身上最佳的部位,还要剥去衣。黑芝麻也要粒粒拣过,舂碎后还要用小筛子筛过!这还不够,馅心还要放一些切成末的桔皮和糖桂花。她做出来的汤圆,可以招待英国女王。

以前宁波城隍庙大殿前开了一家汤圆店,招牌上画着三样东西:一口缸、一只鸭、一条狗。奇怪吗?其实这是店主的名字:江阿狗。不识字嘛,只能用三样东西表示三个字。没文化不要紧,江阿狗卖的黑洋酥汤圆照样驰名海内外,生意好到要排队。阿婆以此来教育我:“不要整天看书,做一个书笃头有什么用?你看人家江阿狗,包包汤圆就讨了三个老婆呢。”

老太太说这句话时,社会上正在批“读书做官论”回潮,糯米要凭票买。

上一篇:庆祝“夜光杯” 创刊七十周年 征文启事下一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