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2024-06-28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共15篇)

1.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篇一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010级 MPA双证班 陈志雄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它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启示,可以说是我国社会改革发展前进的一条主线。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深化改革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明显加深;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困难和风险的时期,是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可以说在这个时候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包括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科学的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含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发展等问题。

1、正确看待发展与增长的关系,正确看待GDP不能把发展与增长混同起来。

“发展” 包括了 “增长”,发展要以增长为基础和必要条件,但“增长” 并

不能代表 “发展”。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就业、教育、文化、卫生、社会公平等更为广泛的方面。有人认为,应当把发展看作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过程,提出 “发展= 经济增长社会变革” 的观点。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只有明显的量的增加,而没有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状况、政治经济体制、科技等明显的进步和质量的提高,反而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公、社会不平等、政治动荡。所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受到了普遍的批评。

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看待 GDP。GDP 是世界通用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在正常情况下,GDP 的增加意味着经济实力的壮大和社会财富的增加。GDP 又是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考虑 GDP的增速和趋势等因素,决定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因此,GDP具有综合性强和简便易行的优点,对它的重要作用必须加以肯定。但是,以 GDP 作为重要综合性经济指标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主要是难以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结构,难以反映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也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合理性和社会公正性,不能反映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情况。因此,如果单纯用 GDP 来评估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果、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就容易导致一些地方不计代价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其质量、结构和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与上述问题相联系,我们必须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不能忽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既要反对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理由,忽视和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和否定经济增长作用的倾向,又要反对用经济增长取代其他社会目标发展和实现的倾向。

2、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有根本转变。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三高” 必然是低效率,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 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继续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二是积极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转变经济增长方

式本质上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使经济快速增长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三是努力节约资源,积极保护环境,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节约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四是要以机制转换为动力,加快体制创新。

3、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引导和支配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体现和保证科学的发展观。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时,既要注重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速度和结构的关系,又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时,要立足当前,考虑长远,统筹兼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总之,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好,这本身就是更大的政绩。这样创造的政绩,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政绩,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政绩。

4、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当前,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管理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越位”、“缺位” 现象。各级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 “五个统筹” 的思路,更好地履行职责,一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加强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二是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完善人口和就业管理,改进社会管理方式。三是加强宏观调控,改善市场监管。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作用范围,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加强规划制定、政策协调和信息服务,改进宏观调控方式,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四是加强民主、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今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当长阶段的一条主线,是我们共产党人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应该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是我们党在经

过几十年艰难曲折中实践中探索出来并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是新时期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奔向小康的一盏明灯;它包含着我国几代领导人的卓越远见。所以说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篇二

英国政府在 2003年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 涵盖了所有国家都关注的经济发展问题, 相当于重新包装了环境保护问题, 将环保牌打成经济牌。在这个议题中, 用“气候变化”取代了“地球变暖”, 淡化了一直争议很大的温室效应理论。在全球能源资源价格飙升,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 将环保问题提升至低碳经济问题, 更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低碳经济的涵义涉及到经济的方方面面, 几乎所有人类活动都会有碳排放 (包括呼吸) , 比环境污染等问题覆盖面更为广泛, 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势在必行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 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区别于过去以高消耗、高增长、单纯追求GDP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中提出我国将降低碳排放总量, 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温家宝总理在当年 11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 到 2020年我国单位 GDP的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 40%~45%。

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目标, 就是在保证对整体经济发展影响极小的情况下, 降低单位 GDP能耗, 进而减少总体能源的消耗。在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下, 能源商通过经济循环获取暴利, 并通过各个环节传导, 最终由消费者来负担能源消耗的代价。反之,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 从终端的消费者开始, 减少能源消耗或者购买使用节能产品, 通过减少商业、制造业能耗, 提高经济效率、能源使用效率, 最终反传导到能源商, 削减能源商暴利, 使消费品尤其是节能产品回到利润合理的价格区间。对于国家而言, 则可以减少总体能源消耗, 降低我国对国外能源的依存度, 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低碳经济的背景和本质含义, 不难发现低碳经济其实是大国间对能源资源博弈的产物, 而我国刚刚加入这场博弈。最近几年, 我国各大能源企业的国际交易受阻, 国际油价频繁波动导致我国若干航空公司产生巨亏, 针对铁矿石产业的谈判屡遭失败, 以及我国屡次收购海外资源失败, 都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发展能源经济的重要性。我国被视为经济发展迅速但却高能耗的大国, 处境十分尴尬。而我们不但没有美国在全球大肆夺取能源的实力, 也没有日本和欧盟制定低碳经济规则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我们仍然处于经济快速发展, 需要大量能源消耗的阶段。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 欧洲财政吃紧, 美国在能源问题上不得不收紧海外扩张策略, 更注重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后通过投放四万亿元刺激经济, 率先走出了泥潭。尽管金融危机重创了我国出口贸易, 但也为我国加快经济转型提供了良机。2010年以来, 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就是调结构、促发展、保稳定。如果能够顺利完成经济结构优化转型, 从量变发展到质的飞跃, 我国将从世界工厂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经济的引擎。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目前, 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发展低碳经济已被纳入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 目标为建立一个节能、生态友好型社会。这就需要从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两方面着手发展低碳经济。目前,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 油、气资源条件不足, 这使得煤炭这一高碳能源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主要资源。对于如何将类似煤炭资源等高能耗、低附加值且技术水平低的产业转化为低碳 (高技术、低能耗、高附加值) 资源产业, 中央就此提出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标, 包含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 这几大行业均与低碳经济有关。发展低碳经济, 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可以有效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在制造业方面, 利用我国成熟的制造经验, 发展低碳市场的潜力也是无限的, 积极开发国内市场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全面发展低碳产业, 将新能源应用到减少工业电力碳排放比重, 再到发展低碳服务、碳金融等, 传导到我国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 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首先, 发展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是重要途径之一。我国需要推行发展低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 将能源政策、节能和减排政策整合起来,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 2006年我国确立了可再生能源未来规划目标, 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将逐步提升。经过政府和公众的努力, 我国期待在未来几十年内达到全球最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路上, 我国正朝着这一目标努力。

调整出高效低碳的产业结构, 全面合理地发展可再生资源, 提升其在总能源中的比重。新建基础设施可以大量采用先进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国家发改委已经颁布相关条例, 例如, 新建火电站必须采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等;控制高耗能工业发展, 减少和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普及和规范高效节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农业, 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管理水平;引导公众反思、摒弃习以为常的高能耗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减少能源浪费和污染排放, 从而充分挖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其次, 通过调整区域经济结构, 合理发展低碳经济, 重点扶持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 人口稀少, 发展低碳经济给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中西部的清洁能源, 包括丰富的风能、水能, 还可以利用广阔的土地建立太阳能、风能电厂, 改变传统资源开发和利用模式。开发西部丰富的能源, 为东部输送能源的同时, 低碳环保更减少了对地区环境的影响, 最终给西部经济带来超越以往高能耗、高污染等落后发展模式的巨大经济收益。另外, 通过立法、政策导向、价格调节以及金融服务支持, 改善区域能源利用结构, 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高度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使区域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已经迫在眉睫。在未来国际经济发展中,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也是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提出, 我们应当逐渐过渡到低碳经济模式, 提倡低碳的生活方式。各国通过《京都议定书》达成基本共识, 所有国家都有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和责任, 而发达国家应肩负起更重大的责任。很多发达国家也表示愿意在完成自己减排目标的基础上, 支持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 应对气候变化。这一系列的共同决议, 将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带来贸易条件、国际市场、国际技术竞争格局的变化。欧盟已经明确把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目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 构造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各个行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白皮书) [Z].2008.

[2]Stern N.Stern.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Chang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3]付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3) :14-19.

[4]OECD.Indie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rom Economic Growth[R].SummaryReport, 2002.

[5]朱守先.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及潜力比较分析[J].开放导报, 2009 (8) :10-13.

[6]郭万达, 郑宇.低碳经济:未来四十年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导报, 2009 (8) :5-9.

[7]潘家华, 庄贵阳, 陈迎.英国气候变化政策:通过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N].中国环境报, 2006-01-27.

[8]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Energy White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M].London:TSO, 2003.

[9]吕学都, 刘德顺.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篇三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S2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7-06-1

1先进的农业机械代替人、畜力生产工具,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的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在不断的提高,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农业生产中,用先进的机械化生产工具代替人、畜力生产工具,这是人类深刻的技术革命。农业机械化发展不仅仅是先进的农业机械代替人力、畜力,先进的农业机械操作也突破了传统的人力、畜力所不能承受的农业生产规模,在农业生产规模上有了量的突破。同时在农业生产技艺上,也突破了人力、畜力所不能及的要求。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在保证农业技术专业性的同时,还可以大批量的完成农业生产任务,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为形成专业化、商品化生产提供了更高的可能性。

从我国的实践看,农业机械化发展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机化解放了劳动力,将我国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代替了人力和畜力,减轻了人们的劳动负担;二是把农业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在减轻了人们劳动负担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变了单靠人力和畜力进行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效率低的局面。农业机械化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未来我国农业的发展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业机械化不仅为“三农”发展夯实了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因此,农业机械化对于现代农业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先进的农业机械代替人、畜力生产工具,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2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三农”工作的一部分,新时期各部门也是越来越重视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脚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要想建立完善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就要按照完善县一级、加强乡一级、充实村一级的要求,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国家级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监理和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扶持、引导、规范、服务”的方针,这样才有利于加快农机服务组织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农机部门要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经营者创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益,使之成为引领农机手开展农机作业服务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全面提高农民组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农机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实际上是科技的进步,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正是新型机械与新技术的完美融合。农业的现代化要求从事农业生产工作者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能更好地掌握新技术,并且将新技术有效地运用到农业生产生活当中,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所以发展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也必然要培养大批量的新型农民,才能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农机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建议农机部门要定期到田间地头给农民朋友们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同时也要得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配合,将农业技术与农机技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农民朋友们学有所获。因此,我们说农机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重要的平台。

4结语

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非凡,不仅仅是解决了人力、畜力所不能及的农业生产规模和农业生产技艺,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改善了农业发展结构,推动了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也为培养新型农民搭建了重要平台。

农机推广作为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可靠技术保障。面对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对于农机推广部门来讲,即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农机推广工作一定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农机推广工作者,我们要不断的克服困难,接受挑战,为农机推广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参考文献

[1] 杨镝鸣,杨星钊,李冠峰,李照美,钱秋玲.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03).

[2] 谈爱和,自治区农机化局.农机化是现代农业的主力军[J]. 广西农业机械化,1999,(05).

[3] 舒彩霞,廖庆喜.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进模式探讨[J]. 农业装备技术,2003,(03).

4.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篇四

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更大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和促进社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推动经济社会谐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认识和不断增加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我办经过系统学习和整理,对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形成以及“走出去”战略的重大意义拟成此文,仅供学习参考。

一、实施“走出去”战略理论的构成我国“走出去”战略最早可以追溯到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也还是我们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也发展不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我国较早时期的对外开放,侧重点是“引进来”,即引进国外资金、设备、科技和管理等。同时,邓小平同志对“走出去”也有阐述,早在1984年,在论及经济特区时,他就为特区定位,即“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要成为开放的基地”,既要率先引进所需,同时也要对外宣传改革开放的政策,展示、推销改革开放的成果,既“引进来”又“走出去”,实现双向开放与交流。1992年,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扩大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更多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引进先进技术”。1993年3月中共十四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行国际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在继续巩固和扩大欧美、日本等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其他国际市场。”1993年底,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十四大确定的“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进一步具体化了,提出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概念,指出: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赋予具备条件的生产和科技企业对外经营权,发展一批国际化、实业化、集团化的综合贸易公司。”1996年7月26日,江泽民在河北省唐山市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加紧研究国有企业如何有重点有组织地走出去,做好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这篇大文章。次年的12月24日,江泽民在接见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代表时,首次把“走出去”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提出来,并把它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1998年2月26日,江泽民在十五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联系当时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谈到做好经济工作,增强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时强调了六点,其中一点就是实施“走出去”的战略。5月14日,他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讲话呼吁:“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加快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2000年1月20日,江泽民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谈到今后工作重点时,把抓紧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抓紧解决的七个重大问题之一加以论述。2000年3月7日,江泽民在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全体会议时,对“走出去”战略又有新的阐述。他指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2002年“走出去”战略写进了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报告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对“走出去”战略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他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赋予企业更大的境外经营管理自主权,健全对境外投资企业的监管机制,促进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新形势,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至此,“走出去”战略在三代领导核心的推动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相对完整的“走出去”理论体系,并得以在全国范围积极实施。

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实践基础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诸多深刻变化。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上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同时也遇到了新问题新矛盾。“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正是基于当时我国经济运行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一是,我国主要产品产量已基本满足市场需要,需求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我国过去那种长期商品短缺的状况已基本改变,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生产能力过剩、供大于求的情况,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剩余。1993-1996年的宏观调控,使一度过热的中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同时又出现了通货紧缩趋势。1997年,与我国有着密切经济联系的周边国家相继发生金融危机。这场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一个直接负面影响,就是我国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空间受到较大的压缩。这一系列矛盾造成了当时国民经济运行中急需解决的一个焦点问题,那就是如何积极开拓市场,扩大有效需求。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确立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同时也把眼光投向了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

二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造成大量产品积压,影响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提高。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普遍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的现象。地区经济结构雷同,不少行业生产能力明显供过于求,产品严重积压。不少企业经济素质和效益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生产经营困难,亏损严重。因此,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必须果断地抓紧进行结构调整,否则就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那么,怎么调整经济结构?江泽民同志把眼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他多次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三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区域性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改革开放20年来,由于我国正处于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经济高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加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资源、环境、生态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199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积极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问题。那么,如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呢?他指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同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结合起来。从国内市场看,当前要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同时进一步拓展城市市场。从国际市场看,要在继续保持和拓展西欧、北美、日本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非洲、拉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以及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市场。”

三、实施“走出去”的重大战略意义

第一,实施“走出去”,有利于我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能源资源,在国际能源资源分配中争取一个更加有利的战略态势。

能源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努力实施全球资源战略,鼓励本国公司到海外勘探开发矿产。其实质是以国家支持为后盾,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开拓地缘区位优势,优化资源配置,以获取质优价廉的矿产资源,保证本国资源需求。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较少。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人均占

有量,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煤炭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0%,耕地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水的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天然气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5%,石油的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各种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将进一步增长,我国将面临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能源资源形势将更为严峻。我国能源资源的这种国情,迫切需要在能源资源的发展方面有战略考虑。在这方面,除了坚持节约高效、科技先行、多元发展等之外,积极地“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加强国际能源资源合作,使我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能源资源,在国际能源资源分配中争取一个更加有利的战略态势,应当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实施“走出去”的重要战略意图。

第二,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各种跨国公司,使我国获得重要的国际市场份额,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个世界性的社会化大生产网络已经形成。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主要载体,是全球化时代配置资源的主体,是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主力部队。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的讲话中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全球现有五万三千多家跨国公司,它们控制了全世界生产的百分之四十,贸易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六十,技术贸易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对外直接投资的百分之七十,技术专利的百分之八十。这种发展趋势表明,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各国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集中体现在跨国公司的实力和竞争力上。江泽民同志在阐述“走出去”战略时,反复强调只有积极地“走出去”,“才能由小到大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以利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

第三,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吸收外国先进技术,提高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我国主动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吸收外来资金,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企业技术素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也有一个事实不能忘记,那就是发达国家的对华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很抵。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对华投资一直倾向于采用独资方式,技术保密措施极为严格。正如江泽民同志所告诫的:“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世界上有些最先进的技术是买不来的。”相比之下,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更为有效的途径。

5.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 篇五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学前教育事业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广大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一)学前教育对人的发展十分重要。

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 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已有研究证明,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单调、贫乏的环境刺激和适宜的学前教育的缺乏,会造成儿童的认知方面的落后,适宜的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

学前教育对于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非常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幼职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的习惯、趋向、态度多半可以在5岁前培养成功”。诸多研究和事实均反映, 6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良好社会性行为和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适宜的学前社会性教育有助于儿童在学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帮助他们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

(二)学前教育影响到教育事业发展。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通过帮助幼儿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包括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身体素质以及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态度和能力等方面准备),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我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历时5年合作进行的“幼小衔接研究”,通过儿童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后半年的连续实验研究发现,对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准备,包括学习适应方面的准备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准备,能够使儿童入小学后在身体、情感、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从而顺利地实现由学前向小学的过渡。我国已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学前教育则可为有效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与效益,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学前教育关系家庭和社会和谐。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目前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这就使独生子女很自然地成为整个家庭关注的焦点。众多事实表明, 孩子能否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已成为决定家庭生活是否和谐幸福, 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一个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而每一个幼儿都连接着一个或几个家庭,因此学前教育牵动了全社会,成为大家关注的民生问题。当前幼儿入园率在逐步上升,学前教育机构不仅承担着从实践上为家长参加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的任务, 而且在家长普遍重视孩子发展和早期教育的当今时代,学前教育 质量更成为家长关注的核心,直接关系着家长能否安心地工作。所以,学前教育及其质量对家庭生活, 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等具有的重要作用。

(四)学前教育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

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关注,许多发达国家积极采取措施, 优先发展学前教育,在普及学前教育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上作了很多的投入。以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为例,OECD现有30个成员国,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20多个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等,总人口11.5亿,大多数OECD成员国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据统计,2005年,OECD成员国平均生均教育费高达4882美元,学前阶段的政府预算占各级教育总预算的8%,其中公费占学前教育总花费的比例高达80%。近年来,我国学前阶段的预算只占全国各级教育总预算的1.2%到1.3%,这一数据相对比,只有匈牙利的1/12,西班牙的1/10,法国的1/9。

6.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篇六

一、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原因

科技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加上使用技术的欠佳, 导致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偏低, 使大量残留物积累于土壤中或流失到河流中, 散发在空气中,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恶化, 造成产品多级污染, 品质下降, 严重威协人类身体健康。

在国家对延边地区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扶持下, 许多农民出国打工, 把自家承包地转让出去, 基本上是由少数农民种植大面积农作物, 为了节省劳动力和劳动时间采用机械化作业。施肥方法上很多农民采取“一炮轰”方法, 一次性用量大, 而且不结合有机肥使用, 即使追肥也不覆土, 导致肥料浪费多, 挥发到空气中或流失到河流中。植保技术欠佳, 表现在盲目乱配混用农药, 不“对症下药”, 加大用药量和用药次数, 不但防效不佳, 增加成本, 还严重污染农产品品质和土壤以及空气质量。尤其严重的是有些农民将用完的农药包装物和剩余的药液随意丢弃, 是污染周边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

二、加大农技推广工作力度, 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意识

多少年来广大龙井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 积极推广先进的作物栽培技术, 但有些农民种田思想还比较保守, 未能完全脱离传统的耕作方式, 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引导。目前, 龙井市已有39名农技推广工作人员负责带领全市科技示范户, 走村入户, 指导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每个农技指导员负责指导5~10户农民来共同努力提高科技种田水平。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要引导农民选择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品种, 避免肓目引进高产的品种, 而导致的适肥过多的现象。施肥技术上提倡合理的分次施肥, 不提倡一次性施肥, 追肥一定要覆土。例如2009年龙井市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其他县市一样, 也遭受了严重的冷害。龙井市春季气候条件常常气温偏低、干旱。比如有些山区常年积温少于2400℃, 这一年本应种植像龙单13号生育期115天左右的早熟品种, 又不必大量使用化肥, 又可避免晚霜, 可以取得稳产。但许多农户缺乏科学栽培技术, 种植超过当地积温条件的晚熟品种, 而大量使用化肥, 不但增加了土壤污染程度, 而且导致了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贪青倒伏, 晚熟, 有的水田根本颗粒无收, 农民收入受到严重的损失, 尤其很多地方耕地由少数农户承包种植大面积耕地, 投入大, 连生产成本都没能收回来。

其次引导农民要种地和养地相结合。20世纪80年代后30多年来由于化肥的大量推广使用和有机肥投入减少, 种植面积扩大等人为因素以及土壤风化、沙化等自然因素影响造成龙井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降低1.24%。因此, 农技推广首要任务要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高光效栽培技术。农业技术推广站继续认真提供测土配方施肥依据, 让农民根据土壤养分测定值合理使用化肥, 同时必须适当使用农家肥。多年来, 龙井市积极推广稻田养鱼, 稻田养鸭技术, 水稻使用沃土肥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玉米、大豆大垄双行高产栽培技术, 能够使一部分农民接受利用, 使得农田增加了有机质含量, 减少化肥和除草剂使用。又能生产出绿色环保的农产品, 目前仍然通过各种渠道大面积推广这些有机绿色粮食作物栽培技术。

针对有些农民植保技术意识较差的问题, 下大力气利用农闲季节进行理论指导培训, 更重要的是在农药使用季节实地做技术指导, 让农民看在眼里, 记在心上。比如像白金乡平顶村, 海拔高、生育期短、土壤类型大部分是白浆土, 以南瓜、葵花和玉米、大豆栽培为主。春季遇到雨天, 气温又低, 除草剂效果不佳, 再加上有些农民加大农药使用量和次数, 或乱混配药就常常出现农药害。有时影响第二年其他经济作物, 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本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非常重视这些地方的农业科技普及工作, 正逐步避免此类灾害的发生。

三、注重科技培训, 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意识的重要意义

7.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篇七

关键词:平抑股价;套期保值;卖空机制

1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现货市场的意义

股指期货推出后对现货市场的影响,以香港的经验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的功能增加了套利交易,从而缩小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二是期货的高杠杆率会提升资金的参与度,从而增强市场的流动性;三是股指期货为市场提供的避险的工具提高了参与者的投资意愿,从而会增加市场的成交量。

1.1平抑股价。股指期货为股票市场提供了“泄洪”渠道。在我国,当股票市场上涨到超出合理水平时,由于看空而无法做空,场外资金只能观望,无法形成市场均衡力量。而当股票市场发生恐慌下跌时,又由于没有股指期货的对冲机制,场外资金不敢入市抄底,导致市场过度下跌。反观推出股指期货的市场,由于具备了这一平衡机制,市场的“抗震”能力显著增强。以美国为例,伴随着次贷危机的恶化,美国股市出现了较剧烈波动,但每次利空消息集中来临时,都伴随着股指期货交易量的成倍放大,减缓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据统计,此次金融危机中,已推出股指期货的22个市场,股市平均跌幅为46.9%,其中新兴市场跌幅也只有47.1%,远低于没有推出股指期货市场63%的平均跌幅。而2007年10月以来,我国上证指数从最高的6124.04点,跌到2008年10月末的最低点1664.93点,跌幅超过了70%,更是远远高出了46.9%的水平。

1.2增强流动性与增加成交量。如前所述,股票现货与股指期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套利空间,而跨市场的套利活动无疑会抑制市场的过度波动。但抑制波动并不代表市场不会活跃。通过对全球已推出股指期货的市场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其对应的股票现货市场的成交量都会大幅增加。以香港为例,香港在1986年推出恒生股指期货后,股票交易量当年就增长了60%。截至到2000年上半年,香港股票交易金额已达到17566亿港元,比恒指期货推出前同期香港股票交易金额已增加近50倍。而恒指期货的成份股周转率更增加八成以上,由此可见股指期货的推出使股票市场流动性显著增加,期货与现货之成交量呈净互补关系。

另外,股指期货平衡作用的发挥本身也要求有一个富有流动性的市场。相比现货,期货具有高杠杆性、交易成本更低、投机性更强的特点。因此,若要发挥股指期货对市场的稳定力量,首先就需要建立一个健康成熟的现货市场。而众所周知的是,相比天量的资金,当前沪深300中权重股的现货市场流通量非常小,这可能会为股指期货未来的投机带来隐患。在我国市场,增加流通量主要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大型红筹回归,调整沪深300指数成份;第二个层次就是实施国有股减持,增加市场流通量。权重蓝筹股的流通量极少的原因是其绝大部分属于国有控股。因而,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应考虑先行实施减持国有股计划,使指数的权重更合理,进一步壮大蓝筹股的市场,稳定大盘。

2股指期货的推出提供了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渠道

根据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构建完美的投资组合可以有效分散非系统性风险,但在股市整体下跌即出现系统性风险时却无法发挥作用。而股指期货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能把基础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剥离出来,变成可交易的产品,使得风险可以有效转移。所以,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套期保值原理,根据股票指数和股票价格变动的同方向趋势,在股票的现货市场和股票指数的期货市场上作相反的操作来积极应对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2.1利用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预测市场趋势,高效配置资产。股指期货交易的参与者众多,价格形成过程中包含了来自不同领域对市场各方面价格预期的信息。这些信息综合体现在股市价格变动当中,形成一个更能代表整个股市真实价值的未来预期股价,揭示股市整体走势;而且,股指期货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杆倍数高和多空操作不受限制等优点,投资者更倾向于在收到市场新信息后,优先在期市调整持仓,使得股指期货价格对信息的反应更快,更能对资本市场未来走势做出提前反应,造就股指期货更具备价格发现功能。

股指期货实行保证金和T+O制度,具有交易成本低和交易效率高等特点。且期货市场容量相对较大,在股指期货市场建立相应头寸的速度要比股票市场快得多,因而必将成为机构投资者重要的资产配置工具。投资经理在调整权益市场配置比例时,可以不必采用实际买入或抛售股票的操作方式,而是借助股指期货来完成调整意图。当市场出现短暂不景气时,机构投资者可以借助指数期货,锁定利润,而不必放弃准备长期投资的股票;同样,当市场出现新的投资方向时,机构投资者可以先行买入股指期货,使投资者把将来准备买入的股票价格固定下来。这样,投资者既可以把握时机,又可以从容选择个股,以准确实施其投资策略。尤其是基准组合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的机构投资者,一旦股票市场持续向好,在短期内不可能将大量资金投资于股票市场的情况下,可以用较少的资金投资股指期货,提前进行布局,把握市场机会,同样可以获得股市上涨的平均收益,提高资金总体的配置效率。可以说,有了股指期货这个规避风险的工具,就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投资股市的后顾之忧,包括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和证券投资基金在内的注重长期投资的机构投资者,就会加大股票投资力度,增加在股票市场的比重,有利于证券市场成熟理性投资主体的培育和发展,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2.2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利。机构投资者可以进行套利交易,进行投资创新。股指期货交易在交割时采用现货指数基准,等于强制期货指数最终收敛于现货指数。一般情况下,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与现货市场价格走势保持着高度的同步性,期价与现价高度相关。但在交割日之前的交易期间内,股指期货和现指维持着一种动态关系,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股指起伏不定,常常与现指产生偏离,当这种偏离超出一定范围时就产生了套利机会。在我国现行市场阶段,机构投资者可以采取预测股指期货合约的合理价格——计算期货合约无套利区间——确定是否存在套利机会——确定交易规模并进行股指合约与股票交易等步骤完成一个套利流程。套利交易的种类繁多,除了在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上进行的指数套利外,在不同月份期货合约之间,甚至不同的指数合约之间,也可能产生套利交易机会。尽管这种套利每次产生的利润都不大,但由于无风险,故常常会吸引着大型机构的注意力。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上,大型套利基金均能够通过计算机捕捉任何微小的套利机会,以自动交易机制实现无风险利润。

3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改变机构单一盈利模式的意义

股指期货将改善证券公司单一的盈利模式,有效平滑证券公司业绩波动曲线。相比于海外成熟及新兴市场投资银行的收入来源与结构,我国证券公司的收入单一而又不均衡,衍生品占比重太少,业务种类同质化严重,缺乏业务创新的基础工具和管理风险的对冲工具。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的收入来源中,经纪业务占50%以上,自营业务占30%以上,两者相加共同占了80%以上。众所周知,而股票经纪和自营投资严重受制于大盘走势。因而在我国,机构的盈利水平经常会随大盘而产生大幅波动,“靠天吃饭”的现象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推出国际上已经非常成熟的股指期货等对冲工具,不仅能够丰富金融产品,优化市场结构,规范投资者行为模式,也为证券公司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改善原有的单一盈利模式,从而有效平滑证券公司业绩波动曲线。

4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宏观金融市场的意义

我国期货市场在监管层和市场各参与主体的精心呵护下发展迅速,行业风险管理能力整体提高,期货与现货、实体产业的融合度不断提高,市场功能逐步发挥,服务国民经济的能力也日渐增强。截至目前,市场保证金水平已较2000年增长了13倍;2008年成交金额为71.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44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商品期货市场,全球影响力逐步显现。然而,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潜力还远未得到充分挖掘。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统计报告分析,2008年全球商品期货(包括期权)成交18.25亿张,同比虽有所提高,但只占全部期货期权的10%;股指期货期权仍是主力,成交占比高达38%。这意味着只有商品期货品种的中国期货市场仍需要加大发展力度,而推出股指期货对促进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股指期货的推出有助于完善期货业法律法规体系。衍生品行业的规范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保障。近年来,一系列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措施相继出台,如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期货公司监管规则、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制度等。但上述规章制度毕竟只是一些局部规定,行业性法律——《期货法》仍然缺位。推出股指期货有助于我们积累足够的经验,推动期货立法进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期货和衍生品市场。

其次,股指期货的推出有助于完善我国期货市场架构,为衍生品市场的定价话语权争取更多先机。当今世界的发展,已经使得金融定价权成为金融机构、企业商家甚至一国经济必争的战略要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壮大各类衍生工具。从期货的历史进程看,金融期货从产生距今不过30年,但它的发展速度却比商品期货快得多,并迅速成为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推进股指期货上市,对我国期货市场开启金融期货时代,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发展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最后,股指期货的推出有助于优化投资者结构,提升行业整体风险管理和运营水平。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先行者,其固有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为进一步优化我国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注入新的活力,同样将成为众多机构投资者进行风险规避和资产管理的平台,同时有利于为跨市场监管做出积极的探索,进一步提高期货市场运行效率。

5结论

综上所述,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于股票现货市场,机构投资者以及我国整个宏观金融市场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股市正处于走向复苏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做的正是借危机兴改革,在推进股指期货市场创建的同时,兼顾创业板、融资融券等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弥补市场结构缺陷,打牢市场稳定发展基础。中国的金融市场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迟铁,黄一康.浅析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意义与风险[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06).

8.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篇八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的目标体系。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求真务实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要按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切实抓好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

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

社会安定团结。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命题视角点拨】

本知识点是目前热点问题,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涉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以材料题、论述题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来阐述,也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来说明以人为本,还可以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执政能力等来进行考查。

[责任编辑:moninfu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相关材料2:坚持以人为本 1.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由对物的依赖关系变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由对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对立的扬弃而实现的。到了共产主义,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实现了劳动的普遍化,劳动不再成为人谋生的手段,而成了人的第一需要,这样就会有足够的自由时间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打开了航向,但它不是共产主义的实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为本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朝着这个伟大历史目标的迈进。一切有志青年都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当前,我们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相关材料3: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

1.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

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六)坚持改革开放。(七)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

现。

2.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相关材料4: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的目标体系。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求真务实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要按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切实抓好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

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

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

社会安定团结。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命题视角点拨】

本知识点是目前热点问题,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涉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以材料题、论述题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来阐述,也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来说明以人为本,还可以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执政能力等来进行考查。

9.发展蔬菜产业重要意义 篇九

蔬菜产业已经从昔日的“家庭菜园”逐步发展成为主产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保供、增收、促就业的地位日益突出。

1、满足食物需求。蔬菜是人类的基本食物来源之一,提供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鲜食为主、需求量大的传统饮食习惯,决定了蔬菜在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蔬菜生产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增加农民收入。蔬菜商品率高,比较效益高,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1.9%,总产值1.2万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33%。另据农业部测算,2010年蔬菜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830多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4%。

3、促进城乡居民就业。蔬菜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化了数量众多的城乡劳动力。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与蔬菜种植相关的劳动力1亿多人,与蔬菜加工、贮运、保鲜和销售等相关的劳动力8000多万人。

10.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篇十

摘要: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推进,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阻力,特别对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更为突出,给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增加了新挑战。本文通过剖析消除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产生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为有效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重要意义

绿色贸易壁垒也称为绿色壁垒是运用立法和制定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来实现保护人类健康和维护人类生存环境,进而对国外产品实行直接或者间接限制甚至禁止贸易往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统一的标准,通常是依照各国自身实际情况来调整和设置的,因此存在诸多漏洞并且限制程度很难预测。这导致绿色壁垒很到程度上已成为发达国家制约发展中国家贸易交易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我国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

1.外部原因

(1)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困难重重,许多国家因自身经济发展压力,经常运用贸易保护措施来缓解和减少自身压力。同时绿色贸易壁垒因其对技术要求较高,还具有高隐蔽性,成为发达国家利用的重要手段。再者一些发达国家出于保护自身产业链的需求,频频采用绿色贸易壁垒进行保护。

(2)因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有待解决的问题,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有效解决环境和生态问题也需要借助政经济和人文等多种方法和途径。而运用环境与贸易的特殊关系,运用经济手段制约和限制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贸易,发达国家以绿色壁垒为由,对本国贸易进行保护。

(3)因全球贸易快速发展的今天,发达国家常借保护环境和维护民众健康为理由,通过立法或者制定比较严格的技术法规,对进口贸易产品实行严格限制,运用绿色壁垒保护该国产业链免受外来影响,起到了限制进入,又维护了本国企业和产业的发展。

2.内部原因

(1)我国农产品贸易体制不健全。我国农产品贸易体制存在弊端。导致生产主体和出口主体严重脱节,责任混乱,出口和生产很到统一相互参与,这种体制导致主体利益不统一,很难保障出口产品的质量。

(2)我国近年来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植被面积减少、沙漠化严重、化学品和农药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农产品质量很难保障,进而使我国在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严格检测体系中处于被动的局面。

(3)我国农产品技术标准落后,农产品相关标准严重滞后发达国家,主要体现在对国际标准缺乏深入了解。对国际技术性指导方法及出口产品技术体系重视程度不够。政府没有在宏观和整体上对企业进行相关指导和培训。二是我国目前标准体系较混乱。我国现行标准不统一,既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又有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二、消除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我国出口产品要想顺利消除绿色壁垒进入国际市场,就应依托于不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进而提高产品质量来实现出口的目标。针对我国农产品贸易而言,农业标准化是有效实现绿色贸易壁垒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提高农业标准又是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农业标准化其实就是将农业的科学成果转化为可操作性的标准,通过严格控制农产品生产加工全过程,来实现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方法。实践表明,农业标准化的贯彻实行对农产品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影响,通过对农产品实行全程监管和控制的方法,即有效保障了农产品的安全性,又能更好的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供需平衡的效果。并随着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将逐步形成一个质量上升的循环体系,进而提高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有竞争力。

2.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有现实意义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农产品出口技术水平落后,环境保护水平低、劳动力高度密集等现象。

因资源严重消耗和高度污染已严重破坏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1998年发生的特大洪灾,2007年南方雪灾、2010年云南的罕见旱灾等都是生态失衡的后果。绿色贸易壁垒的宗旨就是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而成立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实行进一步规范和迫使我国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生产:从表面来看,在维护生态平衡基础上生产产品,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不利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但是,从实质来看,可提高我国资源优化配置,可提高我国对资源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逐步改善了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3.为我国带来了新的商业发展机遇

随着环保观念的提高,各国也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也逐步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据调查目前国际市场上“绿色”这概念不仅仅停留在食品领域,已深入到衣、行等生活各个领域。但据调查显示我国绿色食品的生产能力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绿色食品在国际贸易市场的所占比率极低,由此可知,开发绿色食品为满足人们对绿色消费的需求,是我国新的商业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张庆圆 郭国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7):54-56.

[2]王 聪: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6).

11.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篇十一

1.1 森林培育的概念

森林培育工作, 即为对林地资源、环境资源、动植物资源以及人文资源等森林资源进行培育、保护和管理的工作。其工作内容通常包括有:树种选择、森林立地、树种生产及经营、森林营造、树木培育、森林发育生长、森林抚育、森林调控、森林改造以及森林更新等。

1.2 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1.2.1 是国家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十一五”规划中, 提出了到2010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20%这一重大林业发展目标, 这就要求各地林业部门将“森林经营”工作作为今后林业发展的重点来抓, 不断强化森林经营培育工作, 充分认识到森林培育在我国林业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始终坚持“积极发展、重点保护、合理经营、永续利用”的营林方针不动摇。通过多种措施和渠道积极的保护森林资源, 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从而不断建设和完善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 切实保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效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1.2.2 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

目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不断加重, 人们迫切希望改善生态环境的意愿也越来强烈, 降低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和责任。而加强森林培育工作, 能够有效地扩大森林的覆盖面积, 完善和优化陆地自然生态平衡圈, 起到净化空气、降低噪声污染, 改善自然森林———水循环系统, 调节城市小气候的作用, 从而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优美、干净的工作生活环境, 使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的发展形成相互促进、和谐共荣的趋势。

2 生态视角下加强森林培育工作的策略

2.1 生态视角下森林培育的工作原则

2.1.1 最优性原则。

即在森林工作中作出最为合适、恰当的选择。对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需要不同因素、多个方面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因此, 林业工作者在开展森林培育工作时, 要综合性的对各个方面的情况、条件等进行充分的考虑, 而后采用最为科学、恰当的苗木培育方案和方法, 并通过实施合理、切实的评价策略, 从而更好地提高和保障森林培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1.2 稳定性原则。

即要保证在较长时间内相关政策、措施的不变性。森林培育工作具有范围广、时间长的特点, 因此, 林业工作人员要审慎、科学的编制培育计划方案, 并对培育工作效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 从而更好地确保培育策略的切实性和稳定性。

2.1.3 可持续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最为重要的生态理念原则, 主要指的是保障森林资源在效度和时间上的持久性发展。林业工作者要在注重森林培育工作质量的同时, 加强对森林资源量的维持, 并确保人类未来发展的需求量, 从而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长久性发展。

2.2 加强生态视角下森林培育工作的措施

2.2.1 积极协调森林培育同森林利用之间的关系。

在森林培育工作中, 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一对客观存在的相互统一、相互矛盾的概念, 二者之间呈现出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状态。因此, 林业工作者在进行森林培育工作时, 必须要切实的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统一规划、合理利用, 充分利用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力, 从而更好地推动和促进森林培育工作的良性开展, 维持森林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供给量。

2.2.2 加强资金利用率。

要想做好森林培育工作, 很重要的一点物质基础就是充足的资金支持。目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 在各个方面的财政资金都比较紧张, 而森林培育工作在具有社会公益性的同时, 还具有较高的经济属性, 因此, 政府应当在保证大局的前提下, 加大对森林培育工作的资金支持, 而各地林业部门也必须要通过多种方法和措施不断提高和加强对资金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 使森林培育工作呈现“高效益、低成本”的良好发展趋势。

2.2.3 提升培育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目前, 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 网络信息化技术逐渐地深入到社会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 成为各领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手段。因此, 森林培育工作也应该紧跟社会发展潮流, 在苗木育种、生长、管理、效果评价等各个环节中积极地引进和使用高科技信息化技术, 从而有效地降低森林培育工作的任务量和压力, 不断提高培育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度, 进而更好地提升森林培育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结语

国家林业部门必须要加强对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在生态视角下通过利用多种手段和渠道, 不断加强和提高森林培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全民性的森林资源保护氛围, 提高人们的森林培育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从而不断提高人们对森林资源利用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高效性, 促进和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摘要:就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并探讨在生态视角下加强森林培育工作的措施, 以期更好地确保我国林业发展向着科学化、高效化、经济化、可持续化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生态视角,森林培育,意义,策略

参考文献

[1] 初颜君.生态视角下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及策略[J].农业与技术, 2012 (11)

12.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篇十二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率先展开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探索。1957年,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卫和发展生产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明确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确定了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明确提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继续推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既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直接继承,又有全方位的重要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劳动者解放的科学,是关于人的自由和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回答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四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发展;第二,发展什么;第三,怎样发展;第四,依靠谁来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当代中国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对这四个问题都作出了全面而深刻的回答,初步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规律,确实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三、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有成果的关系,既有一脉相承的方面,也有与时俱进的方面。同时,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了现实生活中人的价值、人的权益和人的发展,这适应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与时俱进的突出体现。

四、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同样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必须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是历史经验的深刻启示,是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13.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篇十三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果,但这种成就的取得却是以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等为代价的。所以,我国要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天蓝、山绿、水清。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

引言: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由于人类认识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问题。[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人口的过度增长、政策的失误、历史生态债务过多过重等原因,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虽然近几十年来,我们也进行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对抑制局域性生态环境恶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整体分析,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1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造成我国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地讲,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既有历史的积累,也有现代的破坏。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条件造成了生态环境体系的先天不足、脆弱不堪,北方地区大风与干旱严重,易产生风沙,水土流失强烈;南方地区降水集中,洪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而历史上不断的毁林垦荒和屯兵征战对自然植被的破坏,使生态环境负债累累;现代人口压力的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速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原因均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但总的来说,人为因素的作用,特别是不合理地开发建设等经济活动是造成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2] 1.1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我国土地广袤、幅原辽阔,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

1.2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占国土面积的5.9%。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2.1×103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的土地[3]。政府虽然实施了相关政策,如退耕还林,但效果微乎其微。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由于缺水,动植物多样性不像其他地区那么丰富。再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

1.3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

我国森林资源极度缺乏,是世界森林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森林资源的缺乏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以及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森林面积的减少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灾害。如黄河流域年入海输沙量高达 20亿吨。[4] 1.4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大量物种面临灭绝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生物多样性成骤减趋势,且大量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也使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我国生物多样性骤减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种生存环境的改变与破坏,人类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或不合理的引种等,此外人类非法收集、采挖、走私等行为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1.5各种污染严重

在我国,各种污染日趋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其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大肆发展第二产业,人们长期只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而置社会整体效益于不顾,先污染后治理曾是我们一度采用的发展策略。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的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2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而存在的生态文明,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其前提是尊重和保护自然,宗旨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内涵是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行为,着眼点是引导人们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活之道。自省、自觉、自制是生态文明极为看重的,重视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永远无法逃脱的相互依存关系。不但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更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生态的和谐。“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所以也可以这样说,人类对于自身发展道路、模式和理念的之所以能够产生历史性的飞跃,是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历史进程的理性认识分不开的,是整个人类对人类与自然界关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2.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首要原则,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和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是格格不入的。人类社会必须停止任何改造自然的行为是极端生态中心主义的所追求的;而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无视自然界自身的规律性,片面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使人类生存面临严重的危机。而生态文明虽然强调人是价值的主体,但不主张人要主宰自然,而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认识这一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也是社会建设的总目标一致的。

2.2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我们在开发使用自然资源时,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要抛弃,经济暂时的繁荣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人人都要以尊敬、爱惜和保护自然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信守没有自然界的健康发展就没有人类的明天这一基本准则,只有有了生态的文明才会有人类的真正文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就我国目前现状,“人一自然一经济一社会 ” 健康发展的现代文明之路应是我们的正确选择,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2.3建设生态文明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任务之一

把“生态文明”在党的十七大上写人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表明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随着着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也会越来越牢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3.1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转变,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大力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社会群体间应推进相互监督这一举措,在全社会营造建设生态文明的氛围,为发展绿色经济制定各种文化约束机制和体制。政府的执政理念也要进行变革,制定政策应统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种因素,考虑怎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企业也要转变经营理念,把低碳技术及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引进生产方式,淘汰落后的产能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大力宣传,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科学发展的价值观深入人心,使人人做到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积极投入到环保活动之中。3.2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全面建设无疑就要积极推行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等生态经济。考虑我国的实际,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生态经济的先进经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推进包括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在内的生态经济的发展和普及。国家应从法制、经济、技术、宣传教育等多方面大力推进包括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内的生态经济建设,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为打造美丽中国提供重要支撑。只有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才能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逐步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人民提供一个健康宜居的美好家园。3.3生态文明建设要责任落实到人,加强法治的力量

在我国长期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 “企业是犯 罪者,百姓是受罪人 ”。一些 工业企业是主要的污染源(比如工业垃圾、工业污水等),但企业只注重赚钱,而对自己的污染行为不同不问或者是敷衍了事,一些化工厂周围几乎不适宜居住,百姓苦不堪言。对于这些企业,一定要责任落实到人,严抓严管,否则限令企业停产整顿。同时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必须严格执行。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如有可能提升环保方面的法律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对于屡教不改的一些个人或企业行为,应用法律的手段在解决,让环保的法治理念得以普及和深入人心。3.4倡导生态文明全球共建

“蝴蝶效应 ”表 明生态文明是无国界的,我们要积极与国际社会一起发起全球化的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对整个世界资源的无情掠夺与使用和对整个地球环境的残酷污染的基础上的,这些发的国家应对他们的行为负责,有义务为全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尽力尽责。比如,他们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治理污染提供技术、人才上的帮助;在国际环境大会七不要再搞双重标准、地区保护主一,以此来推卸责任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在国际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应为实现生态文明的全球化而努力,为实现整个世界的天蓝、山绿、水清而奋斗。

4结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李爱贞编著,生态环境保护概论,气象出版社,2005.03,第6页

14.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篇十四

从2006年12月22日至23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进一步指出“推进新农村建设, 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到2009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中发[2009]1号, 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 的“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建设进程, 进一步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再到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的“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在这期间提出了许多观点, 如“农业丰则基础强, 农民富则国家盛, 农村稳则社会安。”还有“加强‘三农’工作,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等等。从上面的文件出台及内容上, 我们都可以看出国家对农村农业建设与发展的高度重视性。

二、如何高效促使农业技术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应用的作用

增加农业投入, 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 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特别要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 继续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 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实实在在为农民办一些实事。当前农村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 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仍需付出艰苦努力。要增强危机感, 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任务丝毫不能放松, 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丝毫不能减弱,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丝毫不能松懈。那么, 如何高效的促使农业技术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应起的作用呢, 笔者对此有以下几点思考。

1、端正态度, 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中积极性

可以说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多数对其工作的态度是积极认真的, 但也出现了一些地区的技术员对自身的工作不重视。一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处于瘫痪的状态, 职工处于长期放假或者从事第二职业等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该地区农业技术的推广进程和工作效率, 也会影响到当地农业的快速发展, 最终也将影响到当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达成。因此, 无论从哪个层面来分析加强工作态度的端正都是必须的, 其要贯彻在工作的始终。

2、加强培训, 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科技文化素质

积极发挥农业职业学校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作用, 放宽培训人员条件, 为农村生产一线培养有技术的推广者和经营者。搞好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轮训工作, 做到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结合, 以适应农业科技发展的推广需要。加强科技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阳光工程”等项目, 为农村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新型农民。同时要发挥各村农民文化学校、扫盲夜校、村文化活动室的作用, 着力培养农民技术员和技术致富能手;要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示范县形成“村看村、户看户、社员都看示范户”的成果转化机制, 从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农民增收。建立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结合当地的主导产业, 每个行政村确立一名农民技术员, 可以从村干部或者示范农户中产生。形成向上连接各级推广及科研机构, 中间连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 向下连接专业农户、示范农户、村级农民技术员 (村干部) 等的纽带。

三、创新农技推广体制, 建立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加快农业技术推广, 首先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变传统的行政命令式推广为以市场需求为动力的多元化推广模式。真正落实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政府应从过去管得过多、包得过死、推广效益不高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按照经营性职能与公益性职能相分离的原则, 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特点, 建立健全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作用的管理体制。县级以上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 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管理和指导。县级派出到乡镇的人员和业务经费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其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 要充分听取所在服务区域乡镇政府的意见。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 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 对县、乡农技推广部门进行改制, 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运作。对承担公益性职能的人员, 按照精简、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聘用, 财政要保证这部分人员的工资和正常推广事业经费。对经营性职能与公益性职能暂时还不能分开的技术推广单位, 要一站两制, 企业法人与事业法人独立。逐步建立新型的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为主导, 企业和农民组织广泛参与, 无偿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

参考文献

[1]戴立新:《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06) 。

[2]汪新华、李俊、马卫东等:《合肥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现代农业科学》, 2008 (01) 。

15.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篇十五

梁欢(1988年-),女,江西赣州人,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优越成绩。在一次一次的实践中总结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我党在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时的依据和出发点。所以,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邓小平理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实践中一步一步总结出来的,中共前书记赵紫阳在中共十三大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单单指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阶段,更是指我国在艰苦、独特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两个标准:首先是鉴于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以应该坚定地走社会主义方向;其次是我們必须正视但是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目前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总体来讲,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特征:从国家发达程度上来说,需要基本摆脱不发达状态;从人口比例来说,非农业人口应该占多数;从经济结构来说,经济市场化程度应该较高;从教育文化水平来说,科技教育文化往发达的方向发展;从人民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来说,全国人民比较富裕应该是一个奋斗的目标;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来说,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得到实践的锻炼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逐步完善;总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缺一不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也会是一个可以预见但并不特别顺利的历史时期。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形成

从我国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制度以后,社会主义应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就呈现在了党和人民的面前,怎么样去建设新中国,是摆在人民面前最大的问题,这也是党和国家对人民负责最直接、最具体、最有意义的体现。毛泽东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了我国处于贫穷落后,必须进行改变的思想。只有当国家经济命脉的工业和重要生活来源的农业的基础得到充分发展且不落后的情况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得到相对充足的物质基础,一个负责人的、完整的社会主义社会才会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在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道路上,党和国家走了一些弯路,遇到了一些曲折和困难,特别是在我们不愿意提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起初的认识不够全面和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不能作出正确的评估,因此对我国的发展和人民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发展困难,导致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和建设的道理上翻跟头,从而又导致正常的社会主义进程缓慢了很多。

总结经验教训,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其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从理论上来讲,我国的社会主义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中初期阶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二是在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发达的社会主义。而第二个历史阶段将是长期的、曲折的,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够最终实现这个目标。由于我国的特殊性,想要完成社会主义建设还需要很长时间,这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同时也需要更有耐心。但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探索的道路上,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也没有足够重要,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中断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之路。这也是一个血一样的历史教训,发展的愿望是好的,道路却是曲折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上不够成熟,科学技术水平不够先进,经济发展速度不能过快,更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正确认识和评估现实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的国家,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实现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

从开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会议上总结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一路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后的新的实践经验,我国社会主义踏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并科学的作出我国目前还处于并较长时间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推论,准确的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曲折和希望中进步和成长,摸着石头过河,脚踏实地,探索属于我们国家独特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首当其冲。通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经验,根据实际的情况出发,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科学的认识。随着不断的实践总结,使得现在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显示出了新朝气和活力。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经济建设的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及其他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新的突破,很多人或许会说,特别是一些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质疑到中国是不是已经彻底摆脱了贫穷落后的情况?是不是已经走上了发达国家的道路?是不是已经不允许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了?国内一些人对我们的发展现状也认识不清,也产生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不足,骄傲自满的情况,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从国家发达程度上来说,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人口比例来说,农业人口仍然占多数,这也是我们国家人口比例的一个特征;从经济结构来说,经济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从教育文化水平来说,科技教育文化水平还比较低下;从人民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来说,贫富悬殊,不同阶层贫富不均;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来说,东西部差距仍然巨大,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得到了实践的锻炼和发展,但是问题依然很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不够完善。所以说,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乃至于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毫无疑问,这必将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保守估计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能忽视的就是必须明确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国情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再制定正确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路线、方针和政策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所以说,一切工作的中心都需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从实际出发,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更有希望、更有激情、更有动力、更有创造力。

问题依然存在,希望依然存在,抱怨和失落不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的法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将继续作为一帆旗帜指导我们的方向和思想,为我们保驾护航。(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树青,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动摇,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12期

[2]宋继和、马磊,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价值,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上一篇:独特的温暖学生作文下一篇:《语文天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