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媒体对古文意境的作用论文

2024-09-16

现代媒体对古文意境的作用论文(5篇)

1.现代媒体对古文意境的作用论文 篇一

摘 要:空白,作为渲染艺术气氛的灵魂,它不是真的空无所有,而是可以在艺术中营造一种“计白当黑”的意境美,其哲学内涵自古有之。在现代海报设计中,空白作为一种特殊的设计语言,被设计师巧妙地运用在设计之中,使设计作品无论在构图还是内涵上都产生一种无中生有的巧妙效果,渲染整个设计作品的气氛,从而让整个设计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醒目,意蕴更为深远。

关键词:空白意境;现代海报设计;文化内涵;气氛渲染

1 空白意境的文化内涵

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第五章)老子认为,天地中间充满了虚空,就像风箱一样。这种虚空,并不是绝对的虚无。虚空中充满了“气”。正因为有这种虚空,才有万物的流动、运化,才有不竭的生命。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影响很大。中国古代诗、画的意象结构中,虚空、空白有很重要的地位,空白处更有意味。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是海,是天空,却并不感到空,这正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体现。例如《寒江独钓图》这幅画,其最精妙之处就在水中,看似不着一笔,空无一物,实则给人留了无边无际的联想,其间韵味妙不可言。对于传统的东方审美文化,“空”是构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蕴含了深邃的艺术哲学。

中华民族是一个积淀了五千年历史,拥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民族,璀璨的华夏文明及其厚重,但其内在精神是统一的。在其他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同样运用了“留白”的手法。中国书法中的布白和中国戏曲舞台上利用虚空的刁窗体现出了空白的意境之美。而文学中的意犹未尽和音乐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神韵,给读者留下了回味无穷的想象空间,渲染了浓重的艺术氛围。并且,“留白”是对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延续发展,通过无中生有、虚实结合,使艺术更具含蓄婉转的空灵之美,是对中国古典艺术美学的完美展现。

2 现代海报设计中的空白美

在现代设计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设计理念交替更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渗透进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当然海报设计也不例外。作为一名设计工作者,我们很清楚海报设计的本质在于传达信息,增强信息的传播力量,诉求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达到宣传的目的,让受众更清晰明了地感知设计的意图。在大量视觉信息充斥我们眼球的现代化社会中,现我们同样被代海报设计中大量的信息、繁杂的形式弄得眼花缭乱,拥挤不堪的画面不仅达不到设计传达信息的目的,而且造成了视觉疲劳和心理压力、使人产生逆反心理,更谈不上去欣赏作品的艺术之美。通过观察不难发现,一张好的海报设计,不是简单地把所有的空间全部利用,把所有的信息堆砌,而是有意识的留白,让主体形象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更加醒目的传达更多的信息。从某一层面来说,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的“留白”就给人们的身心带来了休息的空间。把空白运用到现代海报设计里,不仅仅是缓解了人们的视觉疲劳,而且把空白参与设计,设计师可以巧妙地把其他设计元素与空白巧妙进行融合,使设计作品的主题得到了很好的传达,精心雕琢的形象会显得更加突出、醒目,给观者想象回味的余地,本来没有的东西带给人们无尽的联想,徜徉在想象的空间中,回味作品的感情韵味,为设计作品渲染了浓厚的设计氛围。

2.现代媒体对古文意境的作用论文 篇二

目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脱离设计实践, 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通用不实用导致低水平的艺术设计学生供大于求, 在21世纪初曾支持我国当代设计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几个主要学科:绘画基础、三大构成、艺术设计专业课等目前都存在危机。科学技术发展对教学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如:我们使用挂图, 由胶片投影仪到光学幻灯机倒数字液晶投影仪, 查阅资料由到图书馆改为电子阅览、互联网, 印刷由手刻板到胶版发展到数字印刷, 上课纸质讲义, 也被多媒体笔记本电脑所代替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一切说明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 我们作为设计学科的一员有责任、有义务用发展的眼光把我们的设计专业科学化。

如今计算机对艺术设计的冲击和影响已经明朗化。开始大家认为计算机只是工具, 随着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硬件、软件水平的提高, 它已不是工具, 而是成为一种“独立”完成艺术设计的主体—数字艺术。凡是数字化的艺术应用都可以称为“数字艺术”数字艺术, 包括:数字绘画、数字动画、网络艺术、多媒体艺术、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等, 而数字媒体艺术是其中的一项, 以此看来传统艺术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这一新兴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 到目前, 我国也建立完善与数字艺术和数字艺术设计专业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和体系, 实际上鉴于我国教育事业要面向未来, 图像将构成我们生活的基本元素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 必须要把科技与艺术相结合, 转变观念。数字艺术将成为21世纪中国视觉艺术的主流, 鉴于数字艺术本身就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我们应该借鉴和研究当今国内外科学技发展的新趋势, 结合艺术传新思维, 开创新的学科和专业, 发展当前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最根本的方式就是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应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数字媒体艺术发展核心在人才, 关键在教育, 重点在市场, 当前市场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需求较大, 因为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动手能力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以实践为基础, 紧跟新的硬件、软件技术的发展, 十分熟练地将软件操作技术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艺术形式相结合, 创造出符合当代大众审美和艺术需求的新的数字艺术形式来。

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比较显著的有三次:第一次摄影技术的诞生、第二次电子媒体的诞生、第三次电子计算机的诞生。要提升中国教学质量, 改善教学模式, 需要强大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与产业技术整体实力支撑。当今以计算机为平台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即将成为21世纪视觉艺术的主流, 也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新的文化产业的增长点, 借助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进行能够非面对面的授课普及教育。数字媒体艺术本身就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从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的角度来看, 从医学到科研, 从工程到军事等等, 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宽广, 数字媒体艺术走的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路, 是发展的路。

因此对于数字媒体艺术教学, 我们要持有“保持继承、借鉴与创新”观念, 首先必须学会“继承”, 在继承中国传统美术的基础上, 借鉴和吸收国外现代艺术教学, 这样才能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艺术设计, 深入研究艺术设计本身的规律和艺术设计教学的方法, 借鉴脑科学的研究成果, 建立科学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学习体系和相对科学的教与学的评价与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汪人元.张庚与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研究——纪念张庚先生诞辰百年[J].艺术百家, 2012 (1) .

[2]郑志良.情痴说:中国古典剧论的典范思想——潘之恒戏曲表演论的内涵及其意义[J].河北学刊, 2009 (6) .

[3]符挺军, 符丐君, 王永敬等.戏曲表演艺术的体验和表现——阿甲遗稿摘录一[J].艺术百家, 2013 (1) .

[4]冯燕.戏曲表演技艺的“三级跳”——我对川剧旦角人物塑造的理解[J].四川戏剧, 2012 (6) .

3.现代媒体对古文意境的作用论文 篇三

教育过程是传授信息的过程, 多媒体教学是教师借助教学媒体向学生传送一定信息、引起学生思想行为发生变化的过程。正所谓“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下面我就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及作用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创设学习情境, 及时做出评价,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一个人真正对某项知识发生兴趣时, 就将会千方百计地、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的潜在智能去汲取, “发现学习”在此时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身心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在学习“循环小数”这一课时, 设想一下, 教师在计算机的屏幕上依次开来装有煤、石头、煤、石头的火车, 然后请同学们按照上面的规律继续填上要装的东西, 连续几次之后就用上省略号, 随后再开来一辆火车, 车厢依次标上3.2.1.2.1再请同学按照前面的规律标名续号, 这样即便是基础最差的学生也能抢着回答,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轻松地学习了循环小数的概念。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功能, 如动听的音乐、鲜艳的色彩、形象的动画、清晰的字幕等调节学生学习情绪, 如当学生获得成功时, 计算机就会请出小博士表扬“你太棒了”, 或者用优美的音乐表示奖赏;如果学生做错了, 则会播放“你要努力啊”等鼓励的话语, 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做出评价, 创设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情境, 充分地迎合了广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激励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突出学习重点, 化解教学难点

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通过形象直观的手段将思维过程展现出来, 有利于突出特征、揭示规律, 更使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学习“肺的功能”一课时, 肺气体交换是难点, 理解很困难, 这时候利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使学生在屏幕上亲眼看到“肺泡上有许多血管, 血液携带氧气、二氧化碳气体在血管里不停地流动……”化抽象为形象, 便于理解。

三、突破时空界限,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

中华大地是辽阔的, 如何将几百里外, 甚至更远的事情再现课堂上, 只有用电教手段才能做得更好。如有关远古时代的各种生物及当时的生活条件, 远离学生生活实际, 时间跨度大, 除应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外, 还应放映《生物的进化》录像片, 使那些历史上已灭绝的古代生物“活”起来, 再现古代自然景观, 学生感到亲切, 易于接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讲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落成, 教师可先用计算机打出纪念碑的整体形体, 再打出碑身正面的八个大字和背面的碑文, 使学生一目了然, 由衷地产生崇敬之情, 这样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又加深了对纪念碑的了解。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模拟了思维世界, 再现了整个思维过程, 促进了学生多向思维、发散思维的发展,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又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 可通过录像展示中国大地上劳动人民的觉醒、欢呼和呐喊,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多媒体教学展示出了多角度、多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求过程,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并再次升华。

四、利用多媒体, 增加练习密度

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 不单看教师讲解得怎样, 更要看学生掌握得怎样。只有教师言简意明地讲解和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练习, 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可是常常会听到一些教师这样的感慨, 怎么搞的, 一节课只讲了两道题就下课了。针对这种现象, 我认为可以对多媒体加以利用。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像经济工作者视“时间如财富”那样, 认识到“时间就是知识、能力、智慧”。只有把握住一节课内的分分秒秒, 才能扩大教学容量, 增加训练强度, 也就相对延长了教学时间, 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老师愉教, 学生乐学, 不仅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且多媒体教学留给学生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对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 使课堂教学发生深刻的变革。随着人们的不断探索研究, 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它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 现代教育、现代化教育手段 (即多媒体) 是两个孪生兄弟, 要发展现代教育, 必须进一步大力开发和挖掘多媒体的潜力, 充分发挥多媒体在现代教育中的巨大能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秀昌, 宋建新.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朱秀昌, 宋建新.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4.对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功能的思考 篇四

一、两种媒体教学在创设情境、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中的作用。

多媒体由于其图、文、声并茂、形象直观生动, 可以创设许多生动愉快的教学情境, 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 学生耳闻其声, 目睹其形, 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 “声、图、文, 颜色、光彩、视听”并举, 多渠道多方位,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 提高了教学效率, 这是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由于现代媒体可以跨越教学时间与教学空间的束缚, 能够将一些使用传统媒体无法展现的深奥、抽象知识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因而降低了教学难度。在突破教学内容的重点方面, 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均有各自独特的作用, 但现代媒体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教学过程的“奢华”, 讲究声音、录像、动画和投影, 追求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 就最终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反而顾此失彼, 使教学内容的重点不突出而降低课堂效率。

二、两种媒体教学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影响。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1]。现代媒体的最大特点是模拟动画、音乐、语言、文字等全方位的立体教学, 它突破了教学时间与教学空间的束缚, 把人的大脑思维、眼的观感和耳的听觉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通过立体思维和记忆吸收知识。但学生眼、耳、脑并用是否就等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不然。在眼花缭乱的画面背后, 学生们也是在不自觉中被动地接受教师们早已经设计好的某些东西, 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完全被局限在某一框框内, 学生的思维在课件的影响下也只能跟着老师思路走。因此, 现代多媒体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在本质上仍然是被动的[2]。而传统媒体虽然立体教学效果远不及现代媒体, 但学生上台演示、思考、做笔记等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比现代媒体教学要多。

课堂操作是学生掌握知识、反馈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 多媒体走进课堂后, 课件“统治”课堂, 有些教师把上课要讲的每一个内容甚至是每一句话都写进了课件, 然后用多媒体播放一遍。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 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过多的幻灯片的演示, 必然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 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此外, 由于多媒体的播放速度过快, 学生无法做笔记, 两节课下来学生只能感觉到一晃而过、眼花缭乱的演示, 实际上学生知之甚少。因此, 传统媒体比现代媒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更多, 但要积极把握, 否则会使课堂变成一潭死水。

三、两种媒体教学的互动差异。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在传统媒体教学中, 优秀的教师可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等感召学生, 引导学生。教师可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 传达自身的情感体验, 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神态动作都能触发与学生互动,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3]。而多媒体教学中“人”与“机”的交流是单向的, 学生看着荧屏上的汉字和图像, 缺乏情感的交流。教师只顾忙着操作机器, 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 既不能深入学生中间, 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又缺乏激励的过程, 演示取代了互动。因此, 现代媒体通过师生交流、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方面比传统媒体更困难。

四、两种媒体教学对学生的动态调控。

课堂教学的精妙在于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随时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调节学生注意力的最好的调节剂。在课堂教学中, 教学对象不同, 教学方法和手段就会不同, 教师必须有高妙的教学机智应对瞬息万变的课堂情况, 将教学重心始终放在对学生的动态调控上。有经验的老师能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中接收信息, 然后作出相应的反应, 而学生也可以从老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中得到鼓励, 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无声却必不可少的。如果教师手不离鼠标, 学生眼不离屏幕, 就会隔断这种无声的交流, 师生面对面的热烈融洽的交流气氛就会削弱, 而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实质上也就成为一种借助于高科技的“满堂灌”[4]。因此, 滥用多媒体手段只能阻碍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 从而使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动态调控。而传统媒体利用模型、粉笔和书等与学生有一定程度上的交流, 有利于对学生的动态调控。

五、两种媒体教学对学生注意力和复习的影响。

随着制作课件的软件越来越完善, 素材越来越多, 不少课件背景、装饰图案五彩缤纷, 不少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插图、动画、音响充斥其中, 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全在音乐或图片上。结果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注意力, 学生表面看似兴趣盎然, 课堂看似活跃, 实则不然, 学生对应掌握课堂知识的注意往往被对图画、音响的注意所削弱。另外, 由于在幻灯片的制作中, 每张幻灯片的容量有限, 一般都会把图片和文字分开, 播放时学生往往看到图就看不到文字小结, 要求学生做笔记的话就要在图片和文字之间进行切换, 这既不便于学生做笔记, 又不便于学生进行图文结合的记忆。

由于多媒体提供材料的方便性, 不少教师将大量的资料糅合在一个课件中, 过多的资料使学生目不暇接, 有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就换了一张幻灯片, 一些重要的内容学生还未抄下来就一闪而过, 既没有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又常常出现学生的笔记不完整的情况, 导致学生课后无法复习, 而传统媒体在这方面要占绝对的优势。

总之, 多媒体教学给教师提供了一种非常先进的教学手段, 但它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美和补充。反过来, 传统媒体在某些方面也可以弥补现代媒体的不足或缺憾。所以在设计课件时, 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把这两种媒体完美结合, 并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4]。一些重要的板书应该发挥黑板的作用。教师在设计现代媒体时, 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并着重考虑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 注意与学生的交流, 设计课件内容时应以简洁明了为妙, 每一张幻灯片的内容切忌过多, 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课件, 做到课件为人所用, 使教学媒体真正为教学服务。

摘要: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 可寓教于乐,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生动愉快的教学情境, 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 降低教学难度, 对促进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 多媒体在教学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缺憾, 它不能完全代替传统媒体的作用;传统媒体在教学中也有现代多媒体不可取代的优点。教师要有效发挥这两种媒体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媒体,现代媒体,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线婵娟.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34) :45.

[2]李旭平.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00, (08) :53-56.

[3]张荣伟.新课程改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 12.

5.虚实相生的现代阐释与意境的鉴赏 篇五

一、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

童庆炳给意境下的定义: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下面以陆游的《卜算子》为例: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前两句写实, 写梅花生长的艰难环境, 词人何以知道梅花“任群芳妒”被“碾作尘”后果真“香如故”吗梅花被排挤后开放在驿外断桥边的恶劣生存环境诱发了词人的想象, 他借“风和雨”、“群芳妒”影射自己的周遭处境, 孤立无援, 虽满怀抱负却不得施展的愤懑, 一也;借“香如故”以抒怀抱, 言其自有禀赋、志节, 不屑于“群芳”的压抑, 孤芳自赏, 亦自有其芬芳, 二也。这就是该作品由实境开拓出的两层审美想象空间, 即虚境。

意境这一美学范畴的形成, 早在《庄子·齐物论》中有所涉及。不过, 大力标举意境, 并深入探讨了意境涵义的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说:“言气质, 言神韵, 不如言境界。有境界, 本也。气质、神韵, 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 故不知何者为我, 何者为物。”

总的来说,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 即情与境和审美想象空间, 这个“境”包括“象”和“象外之象”两部分, 即实境和虚境。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 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 即所谓“不尽之意”, 所以又称“神境”、“灵境”。元代马致远有一首《天净沙》小令: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前四句完全写景, 昏鸦栖在枯藤上, 人家宿在流水旁, 瘦马驶在西风中, 最后一句写情, 断肠人在夕阳天涯边。全篇点化成一片独旅者的哀愁寂寞、荒寒无边的诗境。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 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 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 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和统帅的地位, 因此才有神境、灵境的别名。但是, 虚境不能凭空产生, 一切还必须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古人总结出一条艺术规律“实者逼肖, 虚者自出”, 即“真境逼而神境生” (邹一桂《小山画谱》) 。作家所撷取的客观景物、事物是作为“我”主观情思的象征, 往往需要表出其特征, 细致刻画其神貌, 才足以表现胸襟里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如“人怜直节生来瘦, 自许高才老更刚”的翠竹, 以人的心境咏物。作者禀赋的诗心, 往往通过实境彰显出来, 给予读者灵魂的安慰和微妙的领悟。总之, 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 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 这样才能使意境富于韵味。

二、文学鉴赏意境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掌握了虚实相生原理的前提下, 我们要把对意境的分析落实到文学鉴赏的实践中去。

1.有无意境不是衡量艺术高低的唯一标尺

古典诗歌有以意境胜者, 有不以意境胜者。李白的《静夜思》、曹操的《龟虽寿》、文天祥的《正气歌》, 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 很难说它们的意境如何, 但谁也不能否认它们是第一流的佳构。仅用意境这一根标尺去衡量丰富多彩的古典诗歌, 显然是不妥的。有的诗如深山大泽, 寻觅不尽, 如《离骚》;有的诗如潺潺小溪, 清浅可爱, 如王维的《红豆》, 但都获得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但意境本身有高下之别。艺术境界的高下,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诗人的思想境界, 包涵着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不同的诗人面对同一景物会写出意境不同的作品, 如杜甫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与高适、岑参、薛据的同题之作。而同一诗人在不同时期也会创造出美学价值不同的意境, 如王维前后期山水诗意境之不同。此外, 体裁对意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所谓诗庄词媚, 不仅是风格的差异, 也是诗境与词境的区别。

2.诗人之意境、读者之意境与诗歌之意境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 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所说的就是这种差异。诗人和读者通过诗歌这个链条进行潜在交流。袁行霈将读者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获得的满足感称为沉浸感。具体地说是三种感觉:熟稔感、向往感、超越感。每次读到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则神游冥想, 如置身于村舍篱落之间, 沉浸到一片宁静中去。而李贺的歌诗则呈现光怪陆离的意境, 羲和敲打着太阳发出玻璃声;因漫布寒霜而敲不响的战鼓, 都能把读者带入从未体验过的境界中去, 使人产生惊奇之感与向往之情。苏东坡“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把自己融入大自然, 把酒洒在那波心的明月之中。这种超旷需要唤醒读者的情感共鸣。由此可以对意境作如下表述:意境是指使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

3.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刘禹锡“境生于象外”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 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 而是一种新的质。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几乎都有象征、暗示境的作用。如“善鸟香草, 以配忠贞;恶禽臭物, 以比谗佞;灵修美人, 以媲于君;宓妃佚女, 以譬贤臣……” (王逸《楚辞章句》) 当它们集中于屈原一身时, 一个心态高洁、品德芳馨的诗人形象就呼之欲出了。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 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 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 但水珠一旦凝聚成云, 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 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

综上所述, 以“意境”阐释虚实相生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本文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 联系古代文艺理论, 探讨“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这一命题, 以及在文学鉴赏意境时应注意的问题, 用典型的诗例、词例阐释理论, 再由理论指导实践, 旨在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评论提供借鉴。

上一篇:规范装修施工承诺书下一篇:会计转正申请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