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圆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8篇)
1.认识圆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一
让学生自学数学书上所呈现的知识结论,会不会客观上造成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呢?如果学生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知识结论,我们的课堂还需要探索些什么?因此,长期以来,“预习”成了数学课的“禁区”。我们都希望上课之前所有的学生都是一张张“白纸”,在课堂上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每次上课前,总会有不少学生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知识内容。换句话说,学生事实的认知起点总会高于逻辑的认知起点。怎么办?我们思考能不能放开手,把“禁区”开放,把预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于是,我们结合《认识圆》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了实践探索,并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1、预习使“双基”得到了有效的落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是数学学习是否有效的重要尺度之一。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知道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建立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理解半径、直径的特征及相互间的关系;技能目标是会用圆规画圆。从知识目标看,概念的建立是基础。一般认为,数学概念的解释可以通过三类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以往,概念教学可以概括为从感性积累到文字提炼的过程。换句话说,学生首先学会用“图形语言”解释,继而抽象成“文字语言”。但是,用精炼的数学语言描述事物的特征,对小学生来说非常困难,因而我们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这堂课,先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概念的文字定义,再通过“是”与“非”判断和“画一画”的操作活动完成意义构建,达到了建立概念的目的。从效率上讲,这更省时省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正因为如此,画圆技能训练的时间有了保证。技能一定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操作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课堂上,我们先后两次进行了操作。第一次是任意画,旨在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第二次是画d=4cm的圆。按要求画圆,也是本堂课的具体目标之一。这样,技能目标就落实到位了。
2、预习有效地促动了课堂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学生有没有探究的愿望和需要?二是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认知基础?本堂课探究的问题是“怎样验证半径、直径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已经比较好地建立了半径、直径及圆心等概念,这就为探究提供了认知基础。再者,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同样在思考着这些问题:“半径有多少条?它们的长度相等吗?”“直径有多少条?它们的长度相等吗?”“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等等。当探究的问题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时,探究才具有了生命力,才会在课堂上出现这么多学生的精彩发言。
3、预习拓展了数学思考的空间
课前预习使本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落实,因此也就赢得了知识拓展延伸的时间。“生活中圆的现象如何解释?”“没有圆规怎么画圆?”“怎样寻找圆心?”这些具有数学思考价值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充满了探究的渴望,更点燃了他们智慧的火花。“火堆就是圆心,人们围成一个圆,因为圆的半径都是相等的,那么每个人与火堆的距离就一样长了,就一样温暖了”;“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所以人们会围成一个圆”;“先画一个正方形,人站在中间,然后多量几个和人距离相等的点,连起来就是一个圆”;“在圆的四周紧紧围一个正方形,再找到四条边的中点,连起来,相交的点就是圆的圆心”------
4、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预习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这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
一、预习是否只适合于高年级学生的学习,中年级行吗?低年级呢?“预习——验证”式的教学方式有没有普及意义?怎样的学习内容能较好地体现预习的作用?
二、预习后,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应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我们还将继续探索、继续实践。
2.认识圆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二
钟表、时间是学生日常生活最熟悉的事物.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的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贴近生活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钟表的相关知识,还培养了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了良好的体验。
{片断一}
师: 请学生们仔细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发现的秘密说给同桌听好吗?
全班交流学习.
生1:钟面上有三根针,12个数。
生2:上面还有很多格子。
师: 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想一想这三根针有什么不同呢?
生3: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
生4:有的走得慢,有的走得快。
生5: 最短的是时针,长一点是分针,跑得最快的是秒针.
师:对,它们就像三兄弟,你追我赶做游戏。最粗最短的是时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另外一根就是分针。
师:(指着钟面)钟面上还有12个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圈是一小时。我们看时间时,一般只看时针和分针就行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
{反思}数学学习是发现的过程.通过让学生观察钟表实物,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钟面里有什么,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钟表的组成部分.学生在经历中感悟,在具体中认知,然后再给学生钟面各部分的名称,就可谓是愤悱之余,水到渠成了.这样设计,学生不仅初步感知了钟表,同时也激起了良好的探究欲望.
{片断二}
师[拿着模型钟]:我想在钟面上拨出3时,谁来教教我?
生[非常涌跃]:我来教教你.
师:你来吧!
生:{ 高兴的}拨出3时,但是他是反向拨的.
师:大家看了“小老师”的操作,有什么话要讲吗?
生1: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可是说不出原因.
生2:好象方向拨反了.
生1:对!方向反了!
师:是吗?那你们仔细观察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是按什么方向走的呢?
生 :噢 我知道了 {正确拨出3时}
学生互动:两人一组,一个拨一个说.
师:你们在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呢?谁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
生3:分针都指着12.
生4:时针正对着一个数.
师:你们再相互交流一下,看谁能说的更完整.
生5: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师[高兴地]:说得真完整!来!和老师拥抱一个!
师生互动
1 师拨一时刻
生抢读这一时刻
2 生拨一时刻 师看读这一时刻
课件出示一个表示3:00的电子钟.
师:刚才你们表现得非常棒。现在请你们再看看这是什么?
生1:(抢着说)我知道,是电子钟,它也可以表示时间。
师:对,这是电子钟。仔细看看它又有什么不同?
生3:它是用数字表示时间的。
师: 这个电子钟表示几时你知道吗?
生6: 也是三时.
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6: 妈妈教我的.
生3: 前面是数字3,点的后面还有两个0.
师: 真了不起,看电子钟时,中间两点的后面如果是两个0,那么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时.
(学生活动)让学生翻开课本,说说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再在书上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
{反思}在这看似“浪费时间”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找寻数学信息,同时感受到一种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在师生交流中,老师由“教”变“引”,学生由“学”变“玩”,从特殊到一般,从而自主归纳出认整时的方法。
点评与拓展
1.开放的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活力。首先是内容的开放。教师提供一些来自生活实际的事例,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其次探究活动过程是开放的。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空间。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创造性的火花时时闪现。
2.注重了学生动手能力、合作意识的培养。
以往的教学,往往是教师动得多,学生动的少,学生之间缺少沟通,更别说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了。在本案例中,教师着力于学生动手能力、合作意识的培养,最为显著的是片断二中,学生教老师拨钟表,师生互相拨读钟表等活动设计,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的双边、多边活动,不仅自主建构了认整时的方法,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和心理距离,使课堂教学达到了活而不乱的教学效果。
3.注重生活知识数学化的探讨。
3.“认识千克”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三
教学过程:
一、认识1千克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了解了几种秤,我们也知道了在台秤上的k、g两个字母写在一块就表示千克,假如把物体放在秤盘中,秤的指针指到了哪个数字上就代表着是几千克。接下来我们就来称一下这袋盐的重量是多少。(师把盐放在秤上)秤的指针现在在数字1上,那么这袋盐重1千克。
教师接下来让提前做了准备的几个学生把准备好的东西拿上来,称一称重量。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对,我们平常说的2斤就是1千克。在我国,老百姓习惯用斤这一单位来衡量重量,而在国际上则一般使用千克这一单位,我们也把千克叫做公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会在外包装上表明东西的重量,如矿泉水上瓶上有“净含量1千克”这样的字样。那么“净含量”是什么意思呢?
在学生回答“所谓净含量指的就是除去包装之后物体的重量,在这里也就是去了瓶子后水的重量”之后,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分别来感受一下1千克的重量,然后再试着把学习用具组合在一起,凑1千克。(学生积极地活动起来)
师:你们凑的学习用具是不是1千克呢?我们一起来测试一下。(学生把自己拼凑的1千克学习用具拿到讲台上用秤来称)
教师对于学生的做法表示肯定,表扬他们的动手态度和精确的估算能力。
二、认识几千克
教师在讲述几千克之前,将不同重量的物品放在秤上,让学生回答称量的重量。
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教学用图,让学生回答图上不同蔬菜在秤上显示的重量是几千克。(土豆5千克、黄瓜3 千克、大白菜1千克、西红柿有2千克……)再出示一些质量超过整数千克数或者低于整数千克数的物体让学生说出相应的得数,并及时进行点评。
出示图片之后,教师让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实际,回答什么是载重,比如电梯的载重,卡车的载重等。向学生解释载重就是最大量不超过这个重量,否则的话就会产生危险。比如,电梯的载重是1000千克,如果进入电梯的人数过多,重量超过1000千克,就可能会出现电梯坠毁的风险。借此可以向学生灌输安全思想,教育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之中注意安全。
教学反思: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想要达到预期的目标,首先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就是教学的生活化,让他们感觉到所学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
一、在实践中感受
所谓在实践中感受,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让学生通过猜测与感知来对千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称一称学生准备的物品,让学生认识到1千克其实就是我们平常说的2斤,而在生活中可以说1千克是处处可见的。另外,还要让学生知道,即使体积相同,重量却不一定相同的道理,比如说一样包装的食盐和淀粉,重量并不一样。
二、在实践中体验
在学习中,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亲自动手来认识“千克”这一单位。重量单位和其他单位是不同的,仅仅靠眼睛来观察是不行的,必须动手操作。在教学中采用称一称、数一数、掂一掂等活动,就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从而对“千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这样的体验,学生就可以了解到1千克大约就是2袋食盐、十五六个鸡蛋或者八九个橘子等的重量。而通过这些体验,学生还能够进一步地理解,即使重量相同的不同的东西,数量也不一定相同。
三、在生活中应用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的痕迹,只有把自己在数学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才能更好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在让小学生了解了1千克、几千克与几千千克以后,教师还要结合课本中的习题,让学生对“限载”和“超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在课堂结束前,我还设计了一个课外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在逛超市的时候或者到菜市场买菜时,要认真观察超市中袋装商品的净重,或者看看菜市场中人们买菜时买几千克,大约有多少数量,等等。这种类型的作业不但是本节学习内容的作业,更是学生以后生活中的长期作业。通过布置这样的作业,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应用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有着极大的好处。
4.认识圆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四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儿歌,念儿歌时吐字清晰。
2.感知圆形物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活动重点:
能用完整的话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
1.常见圆形物体的简笔画若干。
2.《圆圆圆》儿歌的符号图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我们小二班来了一位客人,让我们看看是谁吧?”
2.出示图片
师:“原来是圆圆国王来做客了,我们跟圆圆国王打个招呼吧!”
幼:“圆圆国王你好。”
师:“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小朋友要听仔细啊。”
二、老师完整念儿歌《圆圆圆》
1.师:“刚才圆圆国王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听的一首儿歌,让我们谢谢圆圆国王。”
幼:“谢谢圆圆国王。”
三、幼儿回忆儿歌内容。
1.出示圆的图标,这是什么?(圆)
2.师:“刚才圆圆国王给我们带来的儿歌名字叫什么呢?”(圆圆圆)
2.师:“那首儿歌里有哪些圆圆的物品呢?”
3.幼儿回忆儿歌内容,教师根据幼儿回忆的内容,出示相应的物品。
四、朗诵儿歌。
1.教师根据《圆圆圆》儿歌的符号图谱,让幼儿边看图边朗诵。
2.请幼儿个别朗诵、分组朗诵。
五、感知圆形物体
师:“圆圆国王还给我们小朋友准备好许多礼物。”幼儿说自己的礼物是圆圆的什么,请个别幼儿在回答。
六、结束活动
师:“今天和圆圆国王玩游戏学本领开心吗?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一起唱《拉个圆圈走走》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先出示圆圆国王的头,调动孩子兴趣,然后以国王的口吻教孩子学习儿歌。再出示儿歌的图谱,看上去简洁明了,听老师说完几遍后,有的孩子就能自己看图谱初步说出儿歌。最后用圆圆国王送礼物的形式,让孩子了解更多我们生活中圆形的物体。过程中,老师是挨个让幼儿去找蔬菜而不是一拥而上。
5.教学设计认识圆 篇五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和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教学难点:掌握圆的正确画法。教学准备:
1.圆形学具,直尺,圆规,纸片,剪刀,图片等。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入课题
1、展示对数学圆的应用例子,激发探究欲望。
通过举行“抢小红旗”游戏的赛场设计,让学生评判其公平性,通过观察初步感知圆中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相等。
2、同学们,通过预习你们对圆已经有了哪些认识?你能用预习圆的知识来说说理由吗?对圆的认识你还有哪些疑惑?学生质疑板书课题
师:这只是我们的观察,要想真正说明它的公平我们必须得验证一下。板书:贴钥匙图:①为什么?
二、探索圆的特征,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1、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谁说说你怎么得到的圆?
出示实验报告单,学生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汇报交流画圆的方法。
2、探究找圆心的方法,揭示圆心、半径、直径。
师:好,现在我们得到圆了,为了公平小旗应该插在哪里?
通过找插小旗的位置,找到圆的圆心,并揭示圆心的概念。好,现在找到插小旗的位置了,接下来我们可以怎么做了?“怎么做?”通过引导学生找到要测量的线段揭示半径、直径的概念。
好,在你的圆里分别画出半径、直径,并标好字母。(练习巩固半径、直径)
3、你可以折一折、量一量去研究一下,看这样的赛场是否公平了。开始吧。(自主探究发现半径都相等):
实 验 报 告 单
提示:
1.在同一圆内的半径有多少条? 每条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2.直径有多少条?每条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3.半径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 我们的发现:
“为何这样做?”
4、反馈练习数学史的了解
师:刚才我们学到好多关于圆的知识,可别小看我们的发现,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墨子,在他的著作中就有了这样的记载:圆,一中同长也。那这一中指什么?谁同长?正是圆的这种特征才让我们感觉到这个平面图形这么的光滑、这么的饱满、这么的匀称。
三、用圆规画圆,深入体验圆的特征
1、尝试画圆,出现问题,学生汇报出现问题,掌握正确方法。
2、再次画圆半径4厘米的圆,体验圆规画圆的好处。师: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的画出一个圆呢? ①画圆的步骤。(定长、定点、旋转)②画圆时要注意什么?(定点不能移动,定长不能改变)(1)引导画圆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悟圆的大小与半径有关。(3)用所学的知识表述圆的大小。
3、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 你能告诉我你的圆多大吗?
4、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
(1)半径是条射线,直径是条直线.(2)两端都在圆上的 线段叫做直径。(3)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4)同圆里,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都相等。(5)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四、实际应用
1、自行车为什么是圆形的?
师:我们感觉得到生活中好多物品都是圆形的,比如自行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呢,你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吗?
师补充:自行车应用了圆的一中,同长的特征当车轮在平地上滚动时,轮轴始终处于同一高度的平面上,乘坐的人就不会有上下颠簸的感觉,很平稳,很舒服。
2、在操场画一个半径20米的大圆圈做游戏。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定是这样吗?
师:在操场上,怎样画出这个圆?没有圆规,能不能画圆?
3、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老师把这几个问题制成金钥匙送给你们,因为问号是开启智慧的钥匙。红字部分提示学生学习方法)
五、欣赏感悟
播放生活中圆的图片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样对圆的特征的应用举不胜举。在这个赛场上,应用了圆使得比赛更加的公平。还有这些转动中的圆,这与它结构的一中同长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6.认识圆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六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用将面团圆压扁的方法做月饼,体验面团柔软可变的特性,培养幼儿对面塑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食品月饼,面团,垫板,小盒盖,玩具娃娃等。
活动过程:
1.谈论月饼
教师出示月饼,并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人们什么时候吃月饼?”
2.做月饼
教师提议:中秋节到了,请小朋友给娃娃家的娃娃们做一些月饼。
(1)幼儿探索做月饼的方法。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教师发给每人一块面团,请小朋友想想并试一试,怎样把面团变圆、变扁,做成月饼?
教师向幼儿介绍并展示可以利用的材料,如小瓶盖、小圆盒等,引导幼儿试一试,将面团放进去压平,再将面团倒出来,看看像不像月饼。
(2)交流经验。请做好月饼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教师帮助讲解或提示:即先把面团放在两手中团圆,再将其放在垫板上用手掌压扁,或将面团圆装进小圆盒子压平,倒出,然后拿小瓶盖或小玩具在上面压上图案,月饼就做好了。
(3)再次实践。请幼儿尝试用自己或他人的新方法再次做月饼。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请他们试做一些其他形状的月饼;对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则给予具体地帮助,使其获得成功。
3.给娃娃送月饼
请小朋友将自己做的月饼送给娃娃家的娃娃,并说:“小娃娃,请吃我做的月饼。”让幼儿感受劳动的成功与帮助他人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月饼是幼儿喜欢的一种食品,所以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很高,同时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在自由创作过程中,老师大胆放手,让幼儿自由发挥,遇到问题,自己解决,锻炼了幼儿遇事动脑的习惯。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
7.认识圆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七
1.师:同学们, 通过学习, 你认识了哪三种角? (直角、锐角和钝角)
你能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和钝角吗? (学生画, 上投影展示)
2.师:在认识这三种角时, 我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研究的? (观察、比较、小组合作学习)
小结:观察比较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我们经常要用到它.
3.出示形如红领巾的红三角, 提问:它的外形是什么图形? (板书:三角形)
4.启发:如果把它的外形画下来将是什么样子?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片刻) 同学们的脑子里都有三角形的样子了, 现在请电脑娃娃帮忙画一画, 看看它的外形究竟是什么样子? (利用多媒体抽象出三角形)
5.学生操作:利用刚才画的三个角分别画出三个三角形. (学生展示成果, 互相评一评画得怎么样) 然后把刚才画的三角形剪下来.
师:我们剪下的这些图形都是三角形, 三角形里面还有许多奥秘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好吗?
(揭题:三角形的认识) 片断二
1.学生独立探究三角形的特征.
师:那你准备怎样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呢? (学生小组交流以后, 陆续有人开始举手)
师: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老师想让同学们用你想好的方法自己去研究三角形的特征, 把你的发现填入实验报告单中.比一比谁的发现最多?
注:课前为每名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纸片, 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实验报告单.
(教师巡视, 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
2.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发现, 小组长负责整理出一份小组的集体的研究报告.
3.集体交流.小组选代表发言, 说说发现了三角形的哪些特征, 又是怎样发现的?
(在交流的基础上板书, 特征: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
4.黑板上出示一个大的三角形, 请学生分别指一指边、角和顶点.
5.尝试概括:通过刚才的讨论交流, 你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吗?
概括得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板书) 反思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 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缺少运用侧重于探索、发现性的数学思维方法的机会.
“三角形的认识”这一节课, 教师在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 更加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背景, 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学习活动的安排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重视“数学事实”, 更要重视“数学活动经验”.
在传统的新课引入阶段教学中, 常常是从“最近发展区”出发, 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生长点进行铺垫, 这无可厚非!问题是许多老师仅仅重视的是“数学事实”方面的知识的铺垫, 而忽视了唤醒和利用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知识”, 即带有鲜明个体认知特性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在学习认识三角形之前, 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另一方面, 通过对各种角的认识和学习, 学生也已获得了如观察、实验、比较等一些富有个性化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伊始, 教师提出了“认识了哪三种角”和“当初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研究它们的特征的”两个层次的问题, 并把交流的重点放在第二个层次的问题上, 这种铺垫改变了过去只在“知识、技能”层面上的准备.通过师生交流, 及时地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活动经验, 为认识和研究三角形的特征作了探索方法上的铺垫.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本文中新课引入阶段的学习活动的安排没有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再现, 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获得知识的方法和经验以及研究问题的方法加以总结和利用.当学生小结出“观察、实验、比较、合作讨论”等方法时, 教师顺水推舟, “观察、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你会用这些方法探究三角形的特征吗?”突出了数学思维方法的拓展和延伸.观察和比较是小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教师重视让学生主动从事观察、比较等探索、发现性的思维活动,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数学思维方法, 丰富了数学活动经验.这样,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动力源”, 真正实现了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2.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更要重视自主探索需要的激发.
“你会研究吗?”和“你准备怎样来研究呢?”这两个问题的提出, 一方面能激发了学生探究三角形特征的积极性, 又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把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增强了学生探索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这样, 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研究三角形的特征, 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较好地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
8.认识圆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八
一、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过程中,杨老师非常注意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从教学的实践出发,稳扎稳打地开展教学工作,在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螺旋式往复循环中不断成长进步。
(一)日常上课
杨老师来到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从第一节课开始,她除了认真备课外,还在课上密切关注学生的表情变化,同时根据学生在课上的反应和课后与学生的交流过程,审视自己这节课的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课上她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让公式和习题充满整个数学课,她力图使学生感觉到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新鲜感。
(二)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是展示自我的绝好机会。按照教学意图认真设计教学内容,让师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课后认真听取每位听课人员的意见,做好笔记,虚心接受大家的建议和意见。老教师们评价她教学基本功好,语言表达准确等,将来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专家们认为她教学设计巧妙合理,上课条理清晰,表达简洁,学生认为上她的课是一种享受,可以想象平时上课应该挥洒自如。自我评议:在实施教学中,按照预先设计所考虑到教学内容,同时留意学生课堂的状态,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参加教学评优活动
2002年苏州市举办了中职数学优质课比赛,杨老师在比赛前按照上课的要求将这一节课备好,细致地考虑每一个细节包括新课的引入、情境的创设、例题的筛选、习题的选用及教师的语言组织等,在一周时间内写好。这样集中精力将一件事情在白天正常上班教学,利用晚上时间全力做出的训练,为杨老师以后应对一些紧急任务奠定基础。为了保证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杨老师经历三次修改教案和课件。第一次先在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电化教室说课,当时数学教研员解老师和市区各校部分领导听课后,一致认为她说课效果好,条理清晰,知识容量大,对教材理解相当透彻。建议是:题目设计可以适当降低难度。但要设计具有新意的题目,该题目要与下节课知识点相关,课堂结束时的总结建议让学生自己完成。针对建议,杨老师做出修改,增加一个思考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最后的归纳总结留给学生。两天后,杨老师在自己学校上了一堂公开课,课堂教学效果相当不错。当时学校校长苏建青,教研组长,教务主任给出反馈意见:除应用多媒体课件外,可适当运用实物教具使教学更加形象化。例1解法还需增强灵活性,时钟问题中分针转动方向应换一下。杨老师从以上方面入手,做出相应的改变,使得例1更符合学生实际,充分让学生动起来,时钟问题顺应常规思路,同时注意强调角的“始边和终边”的细节。最后一次是在吴中职中正式参加比赛,面对陌生的学生,杨老师将语速放慢,稳定情绪,丝毫没有显现出任何紧张情绪,与学生的配合可谓默契有加。这是她没有料到的,而且那时她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进入角色,赞扬声不断。尽管如此,她还是头脑清醒地听取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这节课使得杨老师在苏州大市中职数学青年教师评优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同时在2003年12月,教案获得常熟市教育案例评比二等奖。
反思:此次优质课评比,对基本功较好的杨老师的帮助可谓是如虎添翼。因为在整个准备的过程中她不仅对课堂教学设计、学案、课件的制作更得心应手,同时对课堂教学的把握如鱼得水,师生互动更上一个台阶,更重要的是得到专家的指点,使她在教学技能上得到迅速的提高。
(四)课堂教学策略
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杨老师在不断反思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策略。
1.精心设计“开场白”。每节课总要有第一句话,即课的引入。这句话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能否被教师所吸引并激发其兴趣,甚至决定学生能否很好地学习这节课。
面对陌生的学生,重要的是对学生状态的把握,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引入新课,又能使学生心甘情愿地跟着教师走进新课。这里当然有个观念的问题,即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如何?杨老师认为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一起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不是知识的拥有者,只不过是比学生早学习这些知识。不少数学概念是非常抽象的,这些概念的新课引入具有一定的难度。杨老师采用的策略是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实例为切入点,使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和缓解他们的畏难情绪。
在上《角的概念的推广》这一课时,杨老师对于课堂的引入,采用这样的方法:先从学生熟悉的初中知识入手,提出“角是怎样的图形”的问题,并以教具(圆规)来展示角的形成的动态过程。接着以日常生活中同学最熟悉的时钟为例演示:①当时钟走快了,往回拨,分针形成了一个大于360°。②当时钟正常走动时,往回拨,分针形成了顺时针旋转的角度,提出:“像这样的角,我们该如何表示呢?”让学生觉得以前所学的知识确实不够,从而引出学习这课的必要性。这样带着问题,学生自然对下面的教学内容很感兴趣,也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然后从旋转方向和旋转大小两方面读角,再让学生解决前面的时钟问题,做到首尾呼应,达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
2.恰当的提问,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教师教的主要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要,诱发学生探索性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方面,杨老师也是狠下工夫,让学生在课堂上体现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譬如在《角的概念推广》一课中,她有这样的设问:“像这样按照两个方向旋转135°的角该如何区分呢?”及时引出正角、负角、零角的概念。在要求学生“读角”时,设问:“这时让同学来读角,如果反过来,给出角度,同学能把这角度画出来吗?”让学生的思维自然地转到“画角”这一知识点上。到内容快接近尾声时,她问:“同学们能否把今天所学的内容总结一下,主要有几大方面?”让学生主动地归纳总结一节课所学知识。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把自己作为解疑者、组织者,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精心设计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3.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效果。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知识信息通过视听手段,有神有色地、有静有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最大限度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譬如《角的概念的推广》一课中,出现很多角度,不仅要“读角”还要“画角”,徒手在黑板上画图,不仅美观度不够,而且浪费时间,所以杨老师用Flash软件制作角度的形成,动态地呈现始边和终边,避免学生“凭空想象”,从课堂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这是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教学理论的提高
教育实践是基础,但是如果缺少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师只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徘徊,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
2008年杨老师考取苏州大学教育硕士,在苏大读硕期间,她比较系统地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开阔视野,同时结交很多新的朋友。她第一次主持了课题《以教学反思为载体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正是从那时开始她认识到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她提高了自身的教科研能力。后来只要有机会,她都会积极地参与和主持课题,2012年主持的江苏省级课题《中职学校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荣获省级二等奖。
2012年开始针对单招教材配合编写练习册《单招新学径》,如果说编写第一册时她还是新手,需要参考其他练习册的结构配置。编写第二册时,她已经是行家里手,她的要求是要编出这本练习册自己的特色,同时要超越其他练习册。她不断地找同仁们探讨,利用节假日,不断地反思怎样既能紧跟教学大纲,又能让练习册有自己的“亮点”,还能让老师和学生们用得更为得心应手。经过反复斟酌推敲,精心编排。2013年在杨老师的带领下,1-5册练习册全部完成。师生的反响不凡,后来一轮,二轮复习资料也应运而生。
三、对其成长过程的反思
杨老师的专业成长,始终将反思性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由最初的自发性反思发展为自我需要的自觉的科学的反思,有两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对其发展成长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一阶段:积极参加教师的评优活动。杨教师对自己专业有较高的追求,希望做到每节课都尽善尽美、精益求精,平时积极参加优质课比赛,两课评比。这些评优活动对教师的基本功和素质都有很大的考验,写教案、学案、做课件、讲课、答辩等环节是一个优秀教师所必备的。在常熟教育局和苏州教科院专家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类型的课程学习教学过程的设计,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为课堂教学设计最优化提供多种思路,为以后教学设计拓宽思路。通过每节课与学生的磨合,根据学生反应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找到学生更易接受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后专家的点评,使其豁然开朗,当自己的探索方向获得专家的肯定时,她更坚定前进的信心。通过多次这样的活动,使其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为其教学发展和教科研研究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素材。
第二阶段:硕士阶段的学习。实践要有理论的支持和指导,因此在硕士阶段的学习使她更系统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在硕士导师的指导下,她做了研究生课题。通过做课题的过程,她进一步对教育文献进行学习和研究,为今后的教育实践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提炼教育规律,升华为教育理论。
以上两个阶段的学习,使她少走了很多弯路,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很快成长为专家型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