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2024-07-22

马原课题研究心得体会(精选8篇)

1.马原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习心得

通过这一段时间对于马克思原理的学习,我明白了许多,领会了许多,收获了许多,改变了许多…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他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老师给我们讲解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前四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现先将我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内容简单介绍下。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实践需要,在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高成果、批判地吸取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它同一切旧哲学相比,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三个本质特征。它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哲学内容。

1.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通过方法论表现出来。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表现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即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的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一个是世界的本源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因为:(1)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2)它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3)它是划分哲学中基本问题的依据。(4)它也是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两者的对立表现在四个方面:(1)唯物辩证法主张普遍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或只承认事物的外部联系而否认其内部联系。(2)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至多承认事物的量变。(3)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去研究、观察和解决问题,而形而上学则片面地去观察、研究问题。(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

5.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6.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一般的变化。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7.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形:一是机械运动中特定物体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静止是相对的,但并非单纯消极保守的,它也有积极的意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相对静止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8.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动中有静;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因此,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但不能把静止绝对化。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9.实践——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理想所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实践、处理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和精神生产活动。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10.联系——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以下特点:(1)联系具有客观性。意思是说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联系具有普遍性。首先,一个事物内部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着的;其次,事物和外部其他事物是联系着的;再次,由于以上两点,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着的,世界是一张联系之网。(3)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11.发展——是指客观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所以二者不可分割,相互联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以上是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一些理解,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道得明的,现在虽然结束了对这门课的学习,但我仍会在课下抽出时间继续深入学习。因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确令我受益匪浅,它让我让从昏昏噩噩的大学生活中重新振作起来,从今以后我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

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处理事情的时候。就有助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信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矛盾,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发展相结合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关键在于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得出的具体结论。要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必须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使我们更加了解中国及国际现状,而且为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上提供更好的方针和思想。

2.马原听课心得 篇二

当老师说到比起马克思原理更想教会的是我们生活中的哲学的时候,其实是有一点失望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如果用笼统的思想去概括这些人生中的经验与道理的话,那自己的人生将会是多么的无趣。生活的哲学应该学会自己去归纳,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可以参照但是无法模仿。就个人而言,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理念的或许比个人人生的参悟来得更明白也更吸引自己的喜好。浅显的来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曾经读到过一段阐述马克思思想与哲学的话语,内容大概是这样的:柏拉图的洞穴譬喻提醒了那些目睹过不朽的太阳的沉思者们:洞穴内的世界不仅是幽昧的,更是危险的。这就在真理世界和公共世界、沉思者与行动者之间拉上了一道帷幕。沉思者们沉默地与洞穴内的影子拉开距离,艰难的保卫着沉思的空间。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保证沉思的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但人们反而与公共领域渐行渐远。工业化的滚滚洪流,使人造之光几与日月同辉。你好不容易从洞穴中脱身,跑到外面一看,结果被天河跑马场的霓虹灯迷失了双眼。当你发现天河大道上的路灯盏盏都有那么亮的时候,还会把太阳当成唯一的神祇,对不朽顶礼膜拜吗?

在这个岔路口上,马克思看得很清楚:这些剧变不是由沉思带来的,是行动的世界改变了沉思者的命运。封闭的城邦变成了(半)开放的社会,就是这个简单的转变使沉思者手足无措。所以他得出了一个也许稍嫌武断的结论:哲人必须走出沉思的世界,在公共世界中寻求真理。比起尼采的挣扎,也许马克思的方案是一条在智力上相对轻松、而在道德关怀上更加沉重的道路。当然之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影响在多大程度上要归咎于马克思,这个话题实在太沉重了。但是在我看来,如果说今天有人能够与现代性达成和解,在这个时代中心平气和地退回到沉思的世界,那么他们至少应该感谢启蒙运动之后的思想家们不遗余力的折腾。尘归尘、土归土也是要经过熵增临界的。而对于那些为了行动而思考的人来说,如前所述,马克思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路标。

后来听了老师的讲课,内容很丰富,也很靠近马克思所阐述的理念,可是却觉得少了什么,或许是如何让我们自己去思考的方式,或许是让我们去阐述自己思想的时间。所以后来,当老师说出的那一番话,其实是有道理的,可是我想说明一点的是,人都有不同的思想模式,每个人都应该保持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哲学。

3.学习《马原》的收获和体会 篇三

学院专业年级班级

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性别

10-2班

姓名

彭席席

学号201040204223 联系电话 *** E—MAIL地址

81536922@qq.com

一本《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念理论》,一连串的政治术语,一节节枯燥无味的马思讲堂,这应该是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念理论》的普遍态度。《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念理论》的课堂似乎已经被排除在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之外,而这种态度仿佛也变成一种潮流被一届届的大学生们传承者。我一直认为自己也不例外,直到我走进刘老师的马思课堂,我才终于知道自己经历过的才是真的,别认说的都是浮云。

清晰地记得本学期的第一节马思课,还没进入教室就听见了欢快动人的歌曲,当时心里还在纳闷自己是不是走错了教室,带着疑惑走到座位上看到讲台上一位满脸笑容、和蔼可亲的老师。而教室的投影仪上清清楚楚的告诉我这就是传说中无聊至极的马思课,但是就在上课后的几分钟这个念头便消失的无影无踪。手机短信、网络文献、幽默笑话、动画图片、QQ表情、视频影片,在刘老师的灵活运用下一次次冲击着我传统的想法,直到把它彻底打败。

以前我一直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离我们很远,但是在上了几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后,在刘老师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解下,马克思主义这个既神圣又有些抽象的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 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我不得不承认刘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很棒,改变了我对政治选修课一贯的看法。而且让我印象更深刻的是刘老师在课堂上给回答问题的同学拍照然后传到我们共同的群里,增加了我们课后进入马思群里观看的兴趣。

4.马原课题感想及文献分析 篇四

这次马原小组的事件活动我也是感触挺深的。以前的小组活动我们都是选择自己的朋友或者是同学之类的已经相熟的人来组队。但是这次黄老师把我们整个课堂打乱,给了每个人重新接受新鲜血液的机会。作为我们第二组唯一一个来自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在第二组我也是感觉鸭梨山大啊。记得我们第一次讨论大家就在谈什么理科啊,工科啊,高数学分什么的。但是我也为能融入他们而感到高兴。他们的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真的让我自愧不如。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们文科生并没有把社会科学当成一门科学来对待。为了我们这次的小组课题我们前前后后出动给了三次,这在我以往的任何小组作业中都是没有的。

其次我对与这次的研究群体也十分的有感想。我们这次的研究主要是老年人。俗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如家有一宝”。看到老年人,我很感谢他们为国家做过的贡献。他们仍然为国家社会燃烧着生命。他们为了国家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我们应该要关爱老年人,要孝顺他们。而且我们主要在风险的图书馆进行了调研,感觉他们都十分的热爱生活,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写实版。我很佩服他们。让我们给他们以最真切的谢意。

社区居民群体网络科普受众研究(退休老人为主)的分析:

通过我们马原小组的调查数据,结合我们从网络上搜索到文献,我们做出了一些基本分析。基于人口老龄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本次选择了老年人网络科普的受众研究。1.基于奉贤区图书馆老年人调查的网络科普使用特点

(1)老年人通过网络接受网络知识与他们自身的受教育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我们主要在奉贤区图书馆进行了调研,因此我们调查的老年人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越是受过教育的老年人越是识字的老年人越有可能会使用网络接受科普教育。通过与国内相关来年人网络科普的受众研究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水平程度还是比较低的。但总体的来讲,通过网络进行科普的老年人还是少数。总的来说老年人网络科普受众仍旧是较少。

(2)社区居民在获取网络科普信息上有围绕生活实用服务的目的指向性,他们关注的主要是与生活关系密切的生活常识、医学保健、食品安全等领域。他们的大部分人网络科普使用习惯还是十分贴合他们的年龄特性。他们的关注点也不似年轻人那么多元化,若果采用了通过网络进行科普也只会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比较单一。

(3)将近几成(xx%)的社区居民是网络科普使用者,仍有X成(XX%)的居民没有使用过网络科普。在我们的调查中阻碍公众使用网络科普的原因主要是老年不太会使用电脑。受身体因素制约、对网络不感兴趣以及不会上网占了很大比例。还有科普知识的接受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科普手段,依赖于电视节目的宣传,对网络信息信任度低等也成为阻碍老年人使用网络科普重要原因。现今,传媒接触是老年人打发闲暇时光的主要方式, 也是其获取信息、满足精神需求的主要渠道。虽然,我国老年人接触较为频繁的媒介是电视、报纸和广播等。

(4)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老年人群体对网络科普信息的信任度和网络科普使用的满意度呈“中等”状态,很多老年人最网络持双面看法。

二、促进老年人网络科普,为健康老龄化做贡献

1、老年人作为网络使用的潜在群体,接触网络存在一定的技术教育壁垒,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和相关技术指导。根据访谈和调查的结果,老年人退休后,其生活对社区的依赖度较高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尝试以社区为突破口,在“老年之家”或社区活动中心,开设针对老年人的网络课程,提供上网的硬件设施,开展针对老年人的网络普及教育。

2、在访问中,被访者经常浏览的网站、网页,主要是大型门户网站或者新闻公共时事类的专业网站,几乎没有老年人经常浏览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网站或网页。这一定程度说明了网络媒体未能提供较多数量以及较有影响力的老年人网站,专门提供针对老年受众的网络信息。由于老年人网络科普的受众较少,但作为一个潜在的群体,仍是十分值得发展的方向。

3、增加老年人参与科普的渠道

老年人接触网络是保持与社会接触的需要,但是参与社会的程度较低,在访谈中,有一位老年人在谈到不使用网络科普的原因时说到,“自己已经退休了,说了也没用”,“反应的问题不能够得到重视”。这些原因体现了脱离社会的倾向。脱离社会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社会疏远了老人,二是老人退出了社会”。老年人可以接触网络媒体获取信息来保持与社会的接触,更可以提高其社会参与度,充分利用老年人的经验与智慧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从被动的网络信息接受者,成为主动的网络媒体传播者。因此社会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老增加老年人科普参与方式。

4、在采访中一位老人提到“网络很好,但并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要”。我们和容易在网络上看到老年又遭受了网络诈骗的事件。因此要提高老年的网络科普辨识度。因此促进老年人科普内容、来源的丰富实用,权威可靠,更新及时也十分重要。因而,在内容设置上,网络科普应提供他们最关切的诸如生活常识、医学保健等方面的权威可靠、实用性强的信息。在内容上应该严谨、精准、科学,杜绝伪科学和迷信等内容,以提高公众对网络科普知识的信任度。网络科普还应及时更新,保证提供的信息有较强时效性。

结语:着意加强老年人的网络意识,向老年人普及网络知识与电脑操作技术,增加适合老年群体的网络内容及信息呈现方式,,重视给老年人传送人文关怀和提供各种便利服务,将使网络不可估量地发挥出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巨大作用。

三、研究不足

1、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问卷与个案相结合的方式搜集数据,但由于主体研究对象是60岁及以上的上网老年人,这一部分人群在网民中的比例比较少,数据比较难统计和抽取;同时由于受到调查时间的限制,主要是在奉贤图书馆发放了问卷,可能造成回收样本代表性的不足,导致研究结果的误差。

5.马原经典书目 篇五

(一)篇名:马克思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460页。经典选段:

1、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页。)

2、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460页。)思考问题:

结合马克思的职业观。谈谈我们可以从马克思身上学到那些优秀品质?

(二)篇名: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经典选段:

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8页。)

2.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就不可能消灭自身。(《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思考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主旨是什么?

(三)篇名: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经典选段:

1.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157页。)

2.这一切后果包含在这样一个规定性中:以及对象即工人的产品在对象化中的异化、丧失。(《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158页。)

3.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律,„„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思考问题:

思考马克思揭示的工人异化的表现及其本质。

(四)篇名:恩格斯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经典选段:

1.工人们!„„正是你们国家当权的资产阶级极端自私自利的政策和全部行为的必然后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2-383页。)

思考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属性是什么?

(五)篇名:马克思、恩格斯 《神圣家族》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经典选段:

1.因此,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重要的”仅仅是“一种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思考问题:

思考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的科学性?

(六)篇名: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经典选段:

1.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重要的”仅仅是“一种思想”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2页。)

2.现在,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不过因为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费用罢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39页。)

思考问题:

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谈到的“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七)篇名: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经典选段:

1.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603页。)思考问题: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伟大?

第一章

(一)篇名: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依据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结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2、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愚昧无知的观念。思考问题:

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试结合恩格斯的论述加以说明。

(二)篇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和“运动”这样的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要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思考问题:

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是什么,试述列宁对恩格斯关于物质的论述的继承和发展。

(三)篇名:恩格斯《反杜林论》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尽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思考问题:

试结合恩格斯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论述,结合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从哲学的高度做一个简要论证。

(四)篇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1、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至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身的产品的材料。

2、但是,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者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思考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的论述中的共同点是什么?

(五)篇名:马克思《<黑格尔法批判>导言》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思考问题:

是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篇名:恩格斯《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1、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依对象的性质而展开的各个领域中是合理 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迟早都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成和消逝;看到他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在自然界里,正是那些在历史上支配着似乎是偶然事变的辩证法运动规律,也在无数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发生作用;这些规律也同样地贯穿于人类思维的发展史中,他们逐渐地被思维着的人所意识到。

3、在本书(指《反杜林论》——编者)中,辩证法被看作关于一切运动的各个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这就是说,辩证法的规律无论对自然界中和人类历史中的运动,或者对思维的运动,都必定是同样使用的。

4、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管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这些对立通过自身的不断的斗争和最终的互相转化或向更高形式的转化,来制约自然界的生活。思考问题:

试概括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的论述。

(七)篇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辩证法根据我们直到目前为止的自然科学实验的结果,已经证明了:所有的两极对立,都以对立的两极的互相作用为条件;这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连接之中,他们的连接,只存在于它们的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对立之中。

(八)篇名:马克思《哲学的贫困》,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

(九)篇名: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辩证法的要素》; 来源:《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

(十)篇名:毛泽东《矛盾论》 来源:《毛泽东选集》第1卷 经典选段:

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两种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着的因素互相斗争所引起的。

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力量辩证法。思考问题:

试根据以上篇目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矛盾问题的论述,总结一下什么是矛盾,怎样认识对立统一规律。

第二章

(一)篇名: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名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人民出版社1999 经典选段:

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3、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思考问题:

人的正确认识是从何得来的,请联系专业实际加以说明?

(二)篇名:恩格斯 《反杜林论》 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名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人民出版社1999 经典选段:

1、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2、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所以,这样的平等观念说它是什么都行,就不能说是永恒的真理。

3、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二者(绝对真理的认识和至上的思维)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线延续才能完全实现。思考问题:

请结合自身实际说明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平等”是个普世的价值吗?你怎样理解“平等”?

(三)篇名:列宁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名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人民出版社1999 经典选段: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

3、从现代唯物主义者即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的、绝对的真理接近的界限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但是这个真理的存在是无条件的,我们向这个真理的接近也是无条件的。思考问题:

世界是可知的吗?存在真理性的认识吗?如果存在,请结合自身实际说明怎样才能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四)篇名:毛泽东 《实践论》 来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1 经典选段: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思考问题:

请结合自身实际说明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五)篇名: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来源:《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 经典选段:

我们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他们学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直接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就是说,他们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他们既然违背了这条原则,于是就自己造出了一条相反的原则:理论和实际分离。在学校的教育中,在在职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诸如此类。其结果,谬种流传,误人不浅。在延安学了,到富县就不能应用。经济学教授不能解释边币和法币,当然学生也不能解释。这样一来,就在许多学生中造成了一种反常的心理,对中国问题反而无兴趣,对党的指示反而不重视,他们一心向往的,就是从先生那里学来的据说是万古不变的教条。思考问题:

什么是“教条主义”,请结合自身实际说明怎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第三章

(一)篇名: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名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人民出版社1999 经典选段:

1、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

2、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3、由此可见,这种历史观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

4、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5、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思考问题:

请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谈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二)篇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名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人民出版社1999 经典选段:

1、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2、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思考问题:

结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实际,谈谈你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解?资本主义会灭亡吗?为什么?

(三)篇名: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名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人民出版社1999 经典选段:

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思考问题:

结合历史说明,英雄和群众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四)篇名:列宁《国家与革命》 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名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人民出版社1999 经典选段: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它是历史地从资本主义中发展出来的,它是资本主义所产生的那种社会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思考问题:

结合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谈谈你对“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它是历史地从资本主义中发展出来的,它是资本主义所产生的那种社会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这段话的理解。

(五)篇名: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来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1 经典选段:

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以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谁要是看轻了这个中心任务,谁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革命工作人员。我们的同志如果把这个中心任务真正看清楚了,懂得无论如何要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那末,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六)篇名: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来源:《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 经典选段:

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思考问题:请结合历史和实际谈谈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的关系?

第四章

(一)篇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来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50——65页.经典选段:

1、这一事实无非是表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2、这一切后果包含在这样一个对象中 思考问题:

什么是异化?联系实际谈谈生活中的异化现象。

(二)篇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名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人民出版社1999 经典选段:

1、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复,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

2、消费和生产之间的统一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直接的同一性: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2)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中介;这表现为它们的相互依存;这是一个运动,它们通过这个运动彼此发生关系,表现为互不可缺,但又各自处在对方之外。(3)生产不仅直接是消费,消费不仅直接是生产;生产也不仅直接是生产的目的,就是说每一方都为对方提供对象,生产为消费提供外在的对象,消费为生产提供想象的对象。

3、在单个的个人面前,分配自然表现为一种社会规律,这种规律决定他在生产中的地位,他在这个地位上生产,因而分配先于生产。思考问题:

(1)如何理解生产、消费、分配、交换之间的相互关系?

(2)运用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相互关系基本原理,谈谈扩大内需的现实意义。

(三)篇名: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上卷),第一篇《论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来源:上海三联书店

经典选段:

1、劳动生产力上的全面提高,以及生产中所表现出来的技能性、熟练性和判断力的逐步完善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2、分工的出现,使得劳动力在相等的情况下,完成的工作量比过去有了极大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劳动者因专攻一职,其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技巧都有了极大的提高;精细的分工节约了工人转换工种所浪费的时间;其三大量方便和适用的机械的发明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思考问题:

(1)根据亚当·斯密的论述,社会生产力增进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2)分工是如何促进生产力增进的?

(四)篇名: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商品》

来源:北京出版社

经典选段:

1、每一种有用物,如铁、纸等等,都可以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来考察。每一种这样的物都是许多属性的总和,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方面有用。发现这些不同的方面,从而发现物的多种使用方式,是历史的事情。

2、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思考问题:

(1)如何理解商品的二因素?

(2)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

(3)如何理解价值形成与价值创造?

(4)如何理解管理劳动、服务劳动与价值创造?

第五章

(一)篇名: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来源:《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自由竞争是资本主义和一般商品生产的基本特征;垄断是自由竞争的直接对立面,但是我们眼看着自由竞争开始转化为垄断:自由竞争造成大生产,排挤小生产,又用更大的生产来代替大生产,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从中产生了并且还在产生着垄断,即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以及同它们相融合的十来家支配着几十亿资金的银行的资本。同时,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并不消除自由竞争,而是凌驾于这种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因而产生许多特别 尖锐特别剧烈的矛盾、摩擦和冲突。

(二)篇名: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仅可以找到竞争、垄断和它们的对抗,而且可以找到它们的合题。这个合题并不是公式,而是运动。垄断产生着竞争,竞争产生着垄断;垄断者彼此竞争者,竞争者变成了垄断者。如果垄断者用局部的联合来限制彼此间的竞争,工人之间的竞争就要加剧;对某个国家的垄断者来说,无产者群众愈增加,各国垄断者间的竞争就越疯狂。合题就是;垄断只有不断投入竞争的斗争才能维持自己。思考问题:

1)根据本文说明为什么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2)根据本文说明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3)根据本文说明国际垄断资本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三)篇名: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好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四)篇名:恩格斯《反杜林论》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生产力和由它创立的财富分配制度,已经和这种生产方式本身发生激烈的矛盾,而且矛盾达到了这种程度,以致于如果要避免整个现代社会的毁灭,就必须使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一个会消除一切阶级差别的变革。

(五)篇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六)篇名:列宁《卡尔·马克思》 来源:《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结论,马克思是从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得出的。劳动社会化通过无数种形式日益迅速地向前发展,在马克思去世后的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大生产与资本家的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的增长以及金融资本的规模和势力的巨大增长上,——这就是社会主义必然到来的主要物质基础。这个转变的思想上精神上的推动者和实际上的执行者,就是资本主义本身培养的无产阶级。表现于多种多样和内容日益丰富的形式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要成为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的政治斗争。思考问题

试结合上文说明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第六章

(一)篇名: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两个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思考问题:

社会主义如何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请联系专业实际加以说明?

(二)篇名:列宁《论合作社》

来源:列宁选集(第四卷)[M]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对我们有理由说。对我们来说,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只有上述一点“小小的”例外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改变了。思考问题:

如何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请联系专业实际加以说明?

(三)篇名: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来源: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人民出版社1993 经典选段:

(1)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的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思考问题:

社会主义在发展中的关键是什么,请联系专业实际加以说明?

(四)篇名:列宁《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

来源: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91 经典选段:

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各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思考问题:

社会主义如何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请联系专业实际加以说明?

(五)篇名: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运动,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思考问题:

共产党如何为群众谋利益,请联系专业实际加以说明?

(六)篇名:列宁《关于选举运动和选举纲领》

来源:列宁全集(第二十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89 经典选段:

一个政党如果没有纲领,就不可能成为政治上比较完整的、能够在事态发生任何转折时始终坚持自己路线的有机体。

思考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是如何进行自身的纲领建设的,请联系专业实际加以说明?

(七)篇名: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来源:列宁选集(第二卷)[M]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思考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如何认识,请联系专业实际加以说明?

(八)篇名:马克思、恩格斯《恩格斯致格·特里尔》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必须(马克思和我从1847年以来就坚持这种立场)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思考问题: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共产党,请联系专业实际加以说明?

(九)篇名: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来源: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人民出版社1993 经典选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思考问题:

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如何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请联系专业实际加以说明?

(十)篇名: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来源: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人民出版社1991 经典选段: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思考问题:

“十月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如何认识,请联系专业实际加以说明?

第七章

(一)篇名: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思考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请联系专业实际加以说明?

(二)篇名: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原理》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1)消灭私有制

(2)废除私有制甚至是工业发展必然引起的改造整个社会制度的最简明扼要的概括。思考问题: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请联系专业实际加以说明?

(三)篇名:马克思、恩格斯《恩格斯致卡·考茨基》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思考问题:

如何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联系专业实际加以说明?

(四)篇名: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思考问题: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变化,联系专业实际加以说明?

(五)篇名: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来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二卷)[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95 经典选段:

(1)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2)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思考问题:

如何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之间的关系,请联系专业实际加以说明?

(六)篇名: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 来源: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人民出版社1993 经典选段:

我们一定要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思考问题:

6.《马原》教学重点 篇六

P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P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P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可以发挥)P8-9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及其代表人物

P1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 P1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四个方面)

第一章

P27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 P28哲学的基本问题

P30物质的定义,物质的唯一特性,意识的定义。P3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P3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静止和运动关系 P34实践的定义、特征和基本形式

P37-39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40联系的定义和特点

P41发展的实质,什么是新事物和旧事物?

P43-44矛盾及其属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P4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P46量、质、度,量变、质变及其相互关系 P47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P54规律及其客观性

P57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第二章

P63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

P6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四点)P68认识的基本规律,“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P6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P71-75真理的定义,真理的特性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其中,客观性重点讲解,而绝对性和相对性让同学了解)P75-76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 P7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P85-87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三章 P94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P95社会存在的三个内容: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P95社会意识是什么(上层建筑的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P97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P100生产力的定义,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P101生产关系的定义(狭义的),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最基本的内容。

P10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P10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定义

P107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P113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三点),P130人民群众是什么,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关于阶级斗争、科学技术、改革与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应让同学有所了解。如何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也是必须让同学了解的内容

第四章

P141原始积累的定义、途径 P143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P144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二因素和二重性的关系 P145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P146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P147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和作用 P154劳动力商品特殊的使用价值 P157剩余价值的定义

P158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内容及意义 P159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了解)P165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和两个条件 P169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第五章

P182资本主义经历了两个阶段,垄断阶段又分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P183垄断的定义

P184金融资本的定义,金融寡头的政治、经济统治 P186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P202-203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P207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原因

第六章

P213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两次飞跃 P215无产阶级革命的两种形式,暴力革命是基本形式

P221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哪些巨大的历史贡献 P232-234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七章

P255-260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7.马原实践报告 篇七

所谓读史能够明智,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整个过程,方能对其现状理解的更为透彻。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中国思想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制度的改良与革命,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以坚船利炮促成两个文明碰撞所致的一次次的思潮,也无一不见证了中国人在思想上发生的变化。总有个挥之不去的困惑萦绕在脑海里:为什么中华文明曾经在唐朝时候如此强大,综合国力在当时属世界前列;而到了明清,国家却一步步走向没落,政府的集权暴政和愚昧无知随着文字狱的兴起、闭关锁国政策的加强到达了极致。而与此同时,西方为什么能够促成社会的工业革命,科技振兴。等待中国的,却只是被欺负和被妥协。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从大体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思想观念最初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环境。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与古希腊海洋环境不同,中国陆地面积大而且多山,地理上便有着封闭的特点。希腊人漫游列岛,中国人只能望洋兴叹。不能从事海洋活动的中国人便依附在土地上进行辛勤的耕作劳动。所以农业历来都是中国的立国之本。有了耕作的传统,农民世世代代依附在自己的土地上,家族制便应运而生。可以说,儒家的整套伦理是家族制的一个理论升华。儒家的伦理很强调人们各自的位置,君臣父子,每个人都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从积极层面上讲,用伦理去规范人的行为可以避免由无序引起的社会混乱,强调人在各自的角色中做好份内该做的事情,对当今社会仍有积极作用;而另一方面,消极的说,在儒家的人伦关系中,人与人是不平等的,从而才会被统治者利用成为其专制统治的工具,发展成为后来的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绝对服从。而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走不出盛衰怪圈的最根本的原因——平等制约的缺失。

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文艺复兴是西方社会的转折点,大大解放了人性,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接之而来的启蒙运动,更是大力宣扬了理性与科学,给封建的宗教统治以致命的一击,促使西方社会大踏步的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远在东方的明清政府,正在一步步的把专制集权推向历史的顶峰,人性被磨灭,何来理性科学的土壤,有的只是进一步的封闭和愚昧。四大发明在中国被用作迷信活动,却被西方人用作制造打开中国大门的坚船利炮。哀哉!

冯先生一再强调哲学的功用就是“提高人的心灵境界”,其最理想的高度就是“天地境界”。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

所以,我们应该接受冯友兰先生的建议:“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那么,一个人“哲学化”的开端,就是先要了解一下中国哲学发展史,感受一下中国哲学思想的博大与厚重,再选其精华为自己所用,这样就可以为“大道普传”时代的到来“人人高度哲学化”打下基础,保证自己不落伍,让自己紧跟时代潮流,成为骄傲的“弄潮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都市化有利于人类发展

主席、评委,大家好!都市化的定义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和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都市型转化的过程和状态。都市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近代工业化的直接结果。美国的一位著名社会学家告诉我们,都市化的特性包括生产性、规划性及多元包容性,而所谓的有利于人类发展就是围绕着这三大特性的相互作用,对人类的精神与物质文明带来了积极的作用,而它也形成了都市化的持续近似于改庭体制。

第一,都市化的生产性使人类的物质生活从贫乏走向丰足,都市化的专业、分工以及先进的科技及设施的完善,使我们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了。19世纪的伦敦,20世纪的硅谷告诉了我们,它们充分地为人类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法国巴黎大学的统计显示,都市化的地区生产力为非都市地区的4倍。

第二,都市化的规划性使人类社会从紊乱走向有序,也因有效的管理和安排,人类社会的体系越趋完善,我们看到了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法律健全化及教育普及化,试问如果不是有效的管理和安排,香港又如何能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今天的东方之珠呢?

第三,都市化的多元包容性,使人类的文化从初始走向整合,也因此产生了伟大的精神文明,美国的一位著名都市专家告诉我们,都市化的文化包容性使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教育的人揉合在一起,使都市成为一个文化的大熔炉,也产生了辉煌的文化之光。难道这些没有告诉我们,这其中的一切不正是我们迈向全球的伟大理想吗?都市不是乌托邦,人类又何曾有过乌托邦呢?人口集中所带来的交通拥挤等问题,只不过是都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暂时性失调,人类曾经也面对着土地缺乏,使水不足的问题,但荷兰的填海工程以及新加坡的使水规划不是都成功地解决了种种问题吗?因此,也论证了都市化的持续改良也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种种弊端。今天,站在这高度都市化的北京市的土地上,我方要说,都市化这人类发展的大方向,我们是走对了。谢谢大家!

婚姻与爱情-----《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全书是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讲述了拥有五个千金的本纳特一家人,虽然他们一家人家境并不是十分富有,也没什么显赫的社会地位,但本纳特太太却处心积虑想替五个女儿寻找到上流社会的贵族联婚的机会。

书中尽管讲述爱情,但他不同于现在充斥与市场上那些毫无营养的韩式爱情小说,他不同于那些小说的虚拟和不切实际。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关于门当户对,以及财富对婚姻的考量。看这本书时,我一直迷惑着:婚姻更像是一种买卖,婚姻,到底是应该把什么放在第一位?究竟是美貌、金钱、地位还是爱情呢?什么又是爱情?

班纳特家的五个千金:简是大女儿,美丽、温柔、沉静;和彬格莱的相爱曲折感人。却因为一些虚构的假象差点与爱情失之交臂。他们的爱是真爱?却经不起一点考验!不敢勇敢的去证实,害怕去面对。爱情=美貌?

伊莉沙白是二女儿,活泼大方、聪慧;当她看到达西的傲慢行为时,即使知道他是一个年薪上万英磅、地位颇高的少爷,她也绝不强迫自己去巴结他。舞会上,当人们都对他趋炎附势时,她只是鄙夷地坐在一边。在面对虚伪,为人做作、举止粗俗的柯林斯时表现得厌恶排斥,明知他将继承家产,却丝毫不为所动。但当她遇到俊俏风趣的韦翰时,便被他轻易地欺骗。这么优秀的伊莉沙白却也有懊悔的时候,是她的偏见?还是她的傲慢?对权势的鄙视?对阶层的无奈?还是对爱情的坚贞?她的爱是把什么放在第一位的?

四女儿凯蒂个性浮华,举止常失礼而不自知;么女儿爱慕虚荣、与军官斗闹取乐是她生活的唯一目的。二个小女儿的婚姻是身价、青春和廉价的尊严换来的。小女儿和韦翰跟家人一起进餐时,无时无刻不在炫耀自己的身价。为了达成结婚的目的,她们擅于把自己转化成商品,展示外貌与才艺,吸引男性目光。

回顾这书的背景。是整个英国社会的影响力波及着乡村的时候,包括了对势利、炫耀、虚荣和对婚姻的看法。

于是婚姻要门当户对,亦可以说是资产相当。注重实际的人们始终以金钱作为信条,金钱至上方为他们的行为准则,为之不惜赌上一生的幸福。这样的做法便是理智、清醒。如书中所描写的,“每一位太太在后半生最大的愿望便是嫁女儿,让她们未来在丈夫的资产庇护下得以生存。”所以当班纳特太太得知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的求婚后十分气愤,责怪女儿不明智。放弃这样一棵“摇钱树”是一种无理取闹。要深究无理取闹的“理”怕是英国社会当时的婚姻法则。钱成了地位的标志,有钱便具备做丈夫的一切条件。小姐们以自己的地位、修养、才华、优雅等等的诸多美德作为筹码,去赌博一场婚姻。

夏绿蒂与认识不到三天的柯林斯结了婚。婚后,她忍受着丈夫令人生厌的怪异行为。生活是残酷的,拥有金钱的代价是失去跟多更为宝贵的东西,比如青春、爱情、幸福、快乐„„她的婚姻是可悲的,这也就了解了班纳特先生放任妻子和女儿的不得体行为,宁愿躲进图书室寻求平静的原因了。

伊莉沙白以理智诠释爱情,虽然没有《呼啸山庄》里那般生离死别对爱情的盲目,没有《巴黎圣母院》的生死相随,没有《红与黑》的浪漫热烈,富有幻想,但均有一个社会真理:婚姻与爱情无关。

所以,想要女性得以获得自主选择婚姻,得到爱情的权利的前提便是经济独立。这便是那一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婚姻怪圈只是她金钱至上的一个体现。社会的不平等性在成了那一时代的婚姻典型,享受爱情是一种奢侈。

表面上看来伊莉沙白是爱情的忠实追随者,直到最终获得真爱。但想想也不难发现伊丽莎白也难以逃出金钱性婚姻的怪圈。在对达西的误解解开后,她与达西在他硕大的庄园见面时,强调她是陪她的亲戚来拜访的,隐含她的家境也是绅士之家。并极力表现得高傲和贵气。在达西拜访她家时,姐妹的目光,母亲的欣慰,父亲的接纳的原因难道没有权势和金钱的因素在里面吗?

在伊丽莎白幽默的俏皮话下,在这种强颜欢笑下,隐藏的却是人们无尽的苦恼、不满、遗恨。在这些“婚姻”背后,堆砌着的又是什么呢?金钱、泪水、悔恨、遗憾,或许更多,但唯一没有的便是真爱,弥足的真爱„„

婚姻是一种买卖,卖出的是弥足珍贵的青春和无悔的情谊。买进的是一生的责任和值得托付的归属。抛开傲慢和偏见,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归属。

联系“郭美美事件”谈谈对我国公益慈善组织的透明度的看法

2011年6月21日,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颇受关注,这个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其真实身份也众说纷纭,有网友称她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的女儿,由此引发很多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的非议。

自6月下旬“郭美美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后,社会捐款数以及慈善组织捐赠数额均出现锐减。民政部最新统计数据表示,全国7月份社会捐款数为5亿元,和6月相比降幅超过50%。慈善组织6到8月接收的捐赠数额降幅更是达到86.6%。从中国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到中华慈善总会的“尚德诈捐门”,再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中非希望工程”,慈善信任风暴愈演愈烈,慈善组织成为“众矢之的”。

据北京市红十字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12年7月,北京市红十字会共接受社会捐款28笔,总计15.44万元。其中个人捐款8笔共7495元,较往年大为减少。而北京市红十字会在2008年的月平均捐赠额为124万元、2009年的月平均捐赠额为220万元、2010年的月平均捐赠额为756万元,两相比较,差距巨大。

我国慈善事业问题一直存在,而郭美美事件则直接成为了导火索,掀出“慈善组织透明度”这个问题。“没有透明,慈善就会缺少公信力,因此,一点流言蜚语就可以引爆整个网络,一件小事情几乎抹煞中国几代人做的所有善行。”福特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费约翰在上述倡议聚会中说道。

其实民众对于红十字会信任度一再下降的原因并不仅仅在郭美美,围绕红会,先是“百余艺术家在汶川地震时义拍筹措的8472万元定向捐款不知去向”,接着红会承认这笔捐款被挪用并且没有告知捐款人;后是红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当选2013年中国十大品牌女性,而颁奖机构的秘书长正是红会社监委委员,被质疑“利益输送”。放下这些事件的具体是非曲直不说,但就红会一再作出恢复名誉努力的姿态之后,自己又不断制造负面问题、自己给自己惹麻烦而言,让人十分怀疑红会恢复名誉的诚意和实际努力,更让人怀疑红会自己有没有能力保证自己的公信力、保证承担社会责任。

内地的慈善组织,由于监管不力,透明度不高,使得善款流向不明,公信力出现危机。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王行最透露,“我国的基金会超过2200家,其中1288家基金会没有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慈善信息不公开,不透明。”

而值得借鉴的是,香港红十字会尽管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分会,但公信度高,原因不外乎四个字:一是审。为了确保专款专用,香港红十字会每年年末都会请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审计结果会在年报中详细呈现。二是晒。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之后,要将长达50多页的报表向公众晒一晒,市民通过网页或电话均可查询到善款的去向。三是说。据香港红十字会发言人苏小姐表示,“(香港红十字会)一定会给数额较大的捐赠者作文字图片和财务运用的报告,而小数额捐赠的市民,我们也会组织探访团去察看。”四是管。即由政府部门监管。法制不彰,则乱相生。体制之不透明,根本原因在于法制上的落后。当下而言,我国的慈善管理体制并没有进入到真正的法治时代。法治建设相当滞后。迄今为止,我国仍然没有出台一部《慈善法》或《公益事业法》。2009年11月,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表示:中国《慈善法》已通过民政部送达国务院,法律的起草工作进入重要阶段。但到现在为止,《慈善法》仍然是缺位的状态。

慈善组织超过9成不透明,呼唤“慈善法治时代”的尽快到来。中国红十会新任掌门赵白鸽曾说,“要赚钱,请远离红会”。这是一种语言上的劝告,但是,要让赚钱者远离慈善体制只能靠在法制基础上实现的透明化管理才能实现。我国慈善体制只有在管理上实现法治化才能改变这个具有严重垄断色彩的体制的傲慢态度,也只有慈善法治化才能让我国的慈善体制对郭美美式人物产生免疫能力,才能让我国老百姓的爱心得到制度的呵护与保障,才会赢得公众的信任并形成良性循环。整个中国才会变成了个爱心洋溢的国度。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认识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社会现象和特定事件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价值观反映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是指当代大学生对周围事物及环境所做出的判断和反映并决定自己采取的态度和行为。价值观对于大学生而言是重要的风向标,正确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状况及进行教育的有效措施对于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以下问题: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观念增强,理想淡化。一些大学生把是否对自己有利作为为人处世的出发点,功利主义盛行。在实现人生价值中,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过分追求眼前的利益。甚至有些大学生极力推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把奢侈、物质享受与追逐个人物质利益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个体意识增强、集体意识淡化。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以集体主义的标准要求他人,对自己却采取利已主义的价值标准。当“公”与“私”发生冲突时往往舍“公”取“私”;道德标准宽松,道德观念更趋务实。实用主义的泛滥导致了道德相对主义,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他们承认媒体所宣传的榜样、典型的合理性,但并不把它作为人生唯一准则和楷模;他们认为书本上的人生理论是正确的,但现实生活中有的难以实现。

对此,我们需要加强“转型国情"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现实社会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目前最大的实际就是社会转型,而这种转型的最大实际就是复杂性。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质,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常。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现代社会在对大学生提出各种要求的同时,也希望家长拥有更高的素质。完善高校教育教学体制,增强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建立高校、社会、家庭、学生自我教育的联动机制,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对当前国际局势的看法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还很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从总体上看,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多极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

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中国周边地区是大国利益交汇之地,中、美、俄、日、印对地区总体形势发展影响举足轻重。尽管上述国家关系有密有疏,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彼此利益相互交织,在竞争中力求保持合作,避免迎头相撞。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紧迫。事实上,在当今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新兴大国在各领域发挥影响、世界多极化发展进程加快。亚、非、拉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保持强势发展势头,尤以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家为代表,其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国际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各种迹象表明,无论国际范围还是在美国本土,攻击或威胁这个超级大国的势力(及其人数),最近的这些年不断增多,美国变得更加不安全了。的确,在当今社会,威胁国际安全的因素还存在很多。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比如伊拉克问题,巴以问题也持续紧张,冲突此起彼伏;非传统威胁也有增无减。

8.马原复习重点 篇八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1.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定义: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物质就是从这个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2.列宁对物质概念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a.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b.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c.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三.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

1.人类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武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四.实践

1.实践的定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2.实践的特征:a.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b.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c.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3.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a.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2)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设和调整社会关系,使人们在改造自然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科学是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b.从实践出发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首先,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其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最后,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五.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七.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3.矛盾特殊性的3中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而这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二者相互区别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八.量变与质变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九.辩证否定观

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十.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

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认识。

第二章

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阻碍作用。

二.感性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2.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a.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b.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a.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b.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a.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中,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b.具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

四.价值观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意义: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五.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正确地认识世界,是有效地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是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3.认识世界好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4.认识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第三章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a.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应的能动性。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二.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是人类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2.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3.辩证关系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a.生产了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

2.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生产、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的方向。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经济基础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则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第一生产力。首先,对生产力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第四章

一.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二.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量的决定因素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a.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b.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有密切关系。

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上一篇:奇葩说辩论赛观后感下一篇:课程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