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性爱国

2024-07-08

大学生理性爱国(精选8篇)

1.大学生理性爱国 篇一

近日来,由于奥运火炬在境外传递遭受阻挠,以及西藏问题所引发的cnn辱华等事件引起了国人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席卷网络的“五一期间抵制家乐福”的倡议书,也将这场爱国运动推向巅峰。五一假期将至,浓烈的爱国热情如火药桶般爆炸,最后演变成“非理性爱国”的结果,恐怕是每一个国人都不想看到的。

中国自古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国训。由此,高昂的爱国热情是应当值得尊敬的,而且在现今的社会道德准则偏移甚至向金钱靠拢时代背景下,这样的精神更加的难能可贵,值得国家和社会好好的珍惜。但是,依我看来,非理性所为不可爱国。

随着巴黎圣火传递,金晶火炬被抢;随着分子**,西藏经济受损。面对一次次事件的发生,每一个国人都有愤怒的理由。然而,在事件平息之后,在金晶得到了道歉,分子和cnn受到法律的起诉之后,我们的爱国怒火是否也应该平息下来,从愤怒中回归到理性精神中来。毕竟,抵制家乐福也好,辱骂到家乐福购物的顾客也好,都并非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该做的。如果我们装出“以德报怨”的样子倒不免有几分虚伪。但是,我们不能“以怨报怨”,以不正确的方式来表达。

xx年,带给了我们太多的希望,太多的眷恋。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奥运会举办成一个展现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果的盛会,每一个人都希望能为这次盛会的举办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国人发起抵制家乐福的倡议恐怕更是源于此。奥运的到来还有不足百日,我们仍将面临许多挑战;民族的复兴之路上,任何的挑战都需要国人的支持。如果不良后果替换掉爱国;如果愤怒遮盖了理性,那么,如此爱国行为就如同向祖**亲的胸口插上了一把尖刀。甚至更有被他人恶意利用、恶意引导的危险。

我们不是缺乏爱国的激情,也不是缺乏爱国的毅力,更不是缺乏向世界证明自己的信心。我们更需要的是在这份爱国的热情和毅力当中的理性,是在选择证明自身价值的方式上持有的理性态度。其实,对于国人来说,爱国的表达就是一种目的,让人听得见你的爱国的声音就是一种效果,而非理性的爱国行为只会“狗尾续貂”把美好的爱国行为化作“墨迹”。

最重要的一点是,爱国不能缺乏一种保障理性爱国的机制。爱国行为的发动者和响应者也都明白这一点。因此,政府部门、合法的社会组织如何尽快的参与到理性爱国的行动中来,将爱国的民意规范到凝聚民心和提高国力的根本上来,才是此次爱国运动给与我们的最大启示。对于西方国家对我们的一些不公正不合理的待遇,每一个中国人都义不容辞地负有辨别和反击的责任。但是,抵制家乐福绝对不是一种最合理的方式。有很多网友认为,与其号召民众抵制家乐福,还不如号召每一个中国人都自发地站出来宣传中国,宣传北京奥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让法国人民见识到一个真正自信、宽容和大气的中华民族,才能让全世界的人民更真实地了解中国,了解北京奥运。

2.大学生理性爱国 篇二

1、爱国主义的内涵

首先, 朴素而深厚的恋家爱国情感是爱国主义的先决条件。列宁曾经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可见, 对对祖国和民族形成的简单和深厚的热爱是爱国主义最朴素最先决的表现。其次, 理性反思与情感的紧密结合是爱国主义的应有之义在朴素情感之上, 爱国主义还需要理性的思维, 我们说没有什么比爱国情感更为珍贵, 也没有什么比理性力量更为强大。如果没有理性的支撑, 爱国将步入盲目的误区, 现代很多现实的爱国行为和行动也证明了这一点。最后, 与时俱进是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毛泽东曾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 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由于爱国主义具有相对独立性, 特别是它的历史继承性, 所以, 它在各个具体历史时期既有其一脉相承的同一性, 又有内容和形式的差异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国际国内形势更加高级和复杂, 爱国主义应该与时俱进。

2、爱国主义和理性爱国

由此可见, 理性爱国是爱国主义的一部分, 是爱国主义随时代发展内涵的深化, 是爱国主义的高级阶段。他们不是隔离的两个概念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是爱国主义在程度上和境界上的差异。弘扬爱国主义, 应实现爱国情感与理性爱国的辩证统一, 激于爱国情感的激烈迸发, 止于爱国行为的理性表达, 将拳拳爱国之心、殷殷报国之志变为锵锵报国之行。

二、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教育的重要意义

1、理性爱国教育是时代之求

首先, 理性爱国教育是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过程中, 各国间利益关系十分复杂, 各国间利益摩擦和冲突在所难免, 在这些摩擦和冲突中, 有些可能是合理的利益和商业之争, 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光有一腔爱国的热情和制热的情感而缺乏理性的思考, 就容易滑向“民族狭隘主义”的深渊, 容易把本是普通的商业摩擦上升为政治冲突, 从而影响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其次, 我国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构想, 中国同世界同呼吸, 共命运。中国同世界各国相互交流、借鉴、学习。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下, 我们更需要理性的思维和情感, 学别人之所长, 补自身之所短。同时要有宽厚平和的心态对待民族问题。不偏激、不狭隘, 在自身利益和尊严受损的时候能通过合法的途径来处理。

2、理性爱国教育是大学生之需

首先, 大学生身心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视野较为开阔, 情感比较强烈, 思维和处事还不够成熟。而且此时, 也既有可能是其人生观、世界观得到最后定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其合理的引导非常重要。其次, 大学生将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爱国主义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和核心精神的导向。培养健全人格的高素质大学生, 不仅是教育业对家庭和个人的责任, 更是对祖国未来的使命。最后, 大学生对社会的辐射影响力巨大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行为带有极大的辐射性, 大学生属于一个特殊群体, 介于社会高层与社会相对底层的中间地带, 具有相当的媒介性。

三、理性爱国教育内容

1、历史国情的正视教育

正视我国的历史和传统, 能客观的评价我们的民族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 有过灿烂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同时我们也有过没落的时代和被欺凌的历史。我们应用世界的眼光来看待中国民族, 我们有着别人没有的强, 别人也可能有着我们没有的好。同时对待历史问题, 我们应做到能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它, 但不仅仅局限于它, 不管是辉煌还是恩怨, 毕竟是历史。我们的眼光应该是向前的, 应该是发展的, 只有懂得吸历史之所长, 避历史之所短, 吸它民族之所精华, 克它民族之所糟粕, 才是我们正视历史、传统, 客观评价中华民族之所关键。

正视中国国情、发展现状, 正确评价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

我国是地大物博, 物产丰富, 且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 改革开放以来, 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有诸多可喜和令人骄傲的地方,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我国人口基数大, 人均资源占有量小, 在发展中还有诸多问题和不足, 如:整体人口素质还不够高, 发展路子的科技含量还有待加强, 环境污染需进一步改善等等。通过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发展, 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也得到的显著提升, 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如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综合国力还相对较弱等。

正视我们所面对的矛盾, 客观评价社会中消极负面的影响。

任何一个转型中的社会, 都是一个矛盾纵生的社会, 我国阶段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矛盾, 如经济发展不协调, 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2、民族狭隘主义教育

民族狭隘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一种极端化, 在互联网已普及的今天, 在血气方刚的青年大学生中, 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很容易被激发并传播开来, 因此, 在大学生理想爱国教育中开展针对性的民族狭隘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该让青年大学生们认识到民族狭隘主义的概念, 并意识到其危害性。伟大的民族必定是包容的民族, 它以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去感染、影响落后的民族, 并懂得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使它们能够共享人类的文明成果, 伟大的民族更懂得尊重其他民族, 而不是去歧视、压迫、排斥其他民族, 这样才能使世界不断迈向和平、公正与繁荣。

3、理性思维能力教育

在哲学中, 理性是指人类能够运用理智的能力。相对于感性的概念, 它通常指人类在审慎思考后, 以推理方式推导出结论的这种思考方式。理性思维是人类思维能力的一极, 也是良好人格形成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大学生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期。重视大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不仅对于理性爱国教育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帮助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人格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在高中对文理进行了分科, 他们的思维能力存在一定差异, 如果说文理分科是在不自觉的培养着不同思维能力的青年大学生, 那么进入高校以后, 注重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特意的。理性思维能让我们客服感情上的一时冲动, 并增强我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理性爱国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一种品质。因此, 一方面我们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理性思维能力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让自自身引起重视, 并自觉锻炼和塑造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 在课堂中我们教师可以通过理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和训练, 来增强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4、法制观念教育

3.大学生理性爱国 篇三

【关键词】网络时代 非理性爱国 思政课 引导

【课题成果】本文为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中心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CSZ1500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213-02

近期,菲律宾导演的“南海仲裁案”闹剧成为各大媒体讨论的焦点,也成为大学生讨论的重要话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受到网络言论的影响,有一部分大学生采取偏激的言论表达爱国情感、以仇恨的、报复的心态面对某些国家。非理性爱国现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偏差,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发挥其应有作用,对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进行合理引导。

一、网络时代非理性爱国现象的表现和原因

1.网络成为传播非理性爱国思想的平台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自由性、开放性的特点。网络信息传播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性沟通模式,是一种全方位立体式交流。具有感染性、鼓动性的非理性言论,被大量转载、转发,这种信息会以几何、爆炸式规模增长,往往迅速占领网络传播阵地。匿名身份使众多网民拥有安全感,自认为这种信息的传播不必承担法律责任。

尽管绝大多数网民的爱国主义情感是正确的,但是面对涉及国家主权的领土争端问题时,其表达方式却出现了偏激。很多网民认为,只有以不惜战争代价解决领土争端问题才是正确有效的处置办法,用偏激的语言来表达对西方国家的憎恨才是爱国的表现。

2.大学生心智不成熟 出现非理性行为

首先,大学生群体多为90后独生子女,独立意识强、孤独感强,网络世界的多姿多彩,使90后大学生在网上找到归属感。他们对许多问题喜欢质疑和争论、逆反心理较重、人生阅历不足,缺乏理性思考的批判精神,而网络上出现批判性的、鼓动性的言论,更容易使他们接受,并容易成为传播这些言论的人员。

其次,大学生是网络群体中文化层次较高的部分,接受新事物较快,对热点问题有很强的敏感度。“快餐式”信息交流方式,使很多观点的交流流于表面,缺乏深入思考。网络现有的爱国主义非理性言论,放大了他们自有的义愤情绪,导致他们在日常交流中出现情感冲动的非理性行为。

3. 爱国主义教育的偏差

近年来,有关抗战的影视作品的播出以及各种纪念抗战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但同时也使大学生心中埋下了对西方国家的仇恨。面对西方国家的挑衅和领土争端,很多学生认为国家所采取的搁置争议、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和方法是示弱的表现,只有采取暴力的战争方式把领土完全收回才是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发挥思政课的引导作用

1.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历史观、价值观

思政课内容丰富,既有哲学方法的教授,又有对历史和现实问题涉猎。哲学方法的教授使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达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成熟,在面对网络热点问题时更加理性,使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看待现实问题,使学生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考虑国与国的关系。

思政课教学方式灵活,既有课堂教学,又有讨论式、参与式实践教学。思政课在教学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根据现实国情对社会上所发生的热点问题,结合理论给学生作出科学理性的分析,作出有说服力的解答。同时采取参与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让学生自主的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进头脑。

2.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 树立爱国主义理想信念

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结合现实中的热点问题,采取辩证的观点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让学生了解到非理性爱国的言论的弊端,引导学生走向理性爱国的正轨,树立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增加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与国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让学生树立包容的态度,爱国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向其他国家学习,合作实现共赢。

3.规范网络传播平台,加强网络监督管控

应该加强网络监督管控,加强对网络言论的审核,规范网络言论传播,及时清除网络上的错误言论。通过立法等手段,对网络极端言论采取法律手段进行整治,净化网络环境。合理引导,提高网民道德文化素养。

思政课教学除了传统媒介,还应该继续借助现代化的网络传播平台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政府和高校合作开发的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主阵地,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传播正能量,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爱国思想。

参考文献:

[1]黄旭銮,思政课堂里的 “南海愤青”,[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2]杨利利 汪勇,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非理性爱国主义的引导[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10

作者简介:

张作平(1983-)男,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西南医科大学思政部教师,助教

4.谈大学生理性爱国 篇四

毋庸置疑,学生古往今来都是一个最活跃,怀着满腔热血的年轻人群体,这个群体可以为了自己的景院不顾一切。热血沸腾的人儿奋进努力,为的是争取主权,为的是不堪羞辱,为的是国家得失荣辱。他们为国家而战,炎黄子孙挺直了脊背,坚信华夏儿女是最刚强的。头可杀,血可流,但国家不能丢掉它的尊严。回首历史长河,是大学生的一腔热情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让大家看到了他们火热的爱国之心。‘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样喷涌而出的热情,似乎只有满怀拳拳爱国之心的人才能拥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总而言之,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不可忽略,但一切归于平静,爱国并不是一件莽撞的冲动之举。爱国并不仅仅只需一颗火热的心就够了,同时还要一颗冷静睿智的头脑。遇事时想的不是宣泄似的表现自己的爱国热情,要冷静分析怎样做、做什么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利益。这就上升到了理性爱国的层次。

蜗行在岁月的痕迹里逐渐长成了青涩模样的我们心灵深处最最本真、最最纯洁的情感逐渐找到了可以依托的力量。我们是这个世纪的主人,国家的命运、兴衰荣辱都将掌握在我们手中,强烈的理性爱国意识是自觉青年的一种体现。在这里不得不说一句滥语——民族的希望在于自觉的大学生。前段时间发生的钓鱼岛事件,火烧国旗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一下子激起了中国十三亿同胞的愤怒,同时也唤起了尘封已久的对日本列强与生俱来的愤恨,唤醒了对半个多世纪前日本在我华夏大地犯下的种种孽债的沉思,无疑这些事件的发生是一根导火线,使得中日两方积怨已久的矛盾一触即发。大学生们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反日大游行、抵制日货,见到日货就砸碎,以此表达心中的愤怒。一方面,大学生的这种不顾一切为国家的爱国热情着实令我敬佩不已,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理性分析这种行为未免太过激烈而且冲动。

作为一个国土面积如此小的国家,可以成为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的经济强国,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即使他们曾对我们的同胞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但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方面我们中国的确比不上日本。多种工业技术都不如他们先进,和他们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虽然很多人都说中国正在飞速发展,并取得一个个骄人的成绩,但这些落后是显而易见的。经济全球化是现在发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盲目的抵制日货只会让我们离世界的大舞台越来越远,这样的行为又与闭关锁国又有何异,这样做对日本的损失并没有多大,对中国的影响却异常巨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利用和发展是跨国际的,商品跨国界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得以共享,吸收对方好的技术经验,摒弃糟粕,才是对国家最好的方式。与此同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的捍卫国家的利益,对于日货我们不应竭力抵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机遇,同时更是一个挑战。在这些货物的交流中,它们向我们输出的是它们的价值观,政治观,文化观和生活观,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在这种必然趋势下,做到这些,抵制起不到任何作用,在外人看来,只会认为我们新一代的主人有的是莽夫之勇而没有沉着冷静的分析,我们只有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对能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力弘扬大学生的理性爱国精神,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要正确处理热爱祖国与国际贸易,为祖国服务与尽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之间的相互关系。科学无国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抵制日货不正是抵制了日本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吗?理性爱国并不是一味的表现自已的爱国精神。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既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提供的机遇发展本国经济,又要坚定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不

断充实完善发展,使中国列于世界强国之列。

5.再谈大学生理性爱国 篇五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 徐晓芳

【摘要】:近日中日“钓鱼岛”危机凸显,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在网络和生活中或激烈或愤慨的表达爱国情绪。大学生以各种方式表达爱国热情时,理性的思考与质疑也开始出现。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梳理大学生表达爱国热情时所采纳的主要方式,并就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应对措施予以探讨。笔者拟以08奥运后大学生应如何理性爱国为题特作此文,试图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求教于大方之家。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理性爱国

大学生究竟应当如何表达爱国热情?自2008年上半年以来,这一问题就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北京奥运圣火境外传递遭遇破坏、中国威胁论的更新以及“钓鱼岛”中日危机的凸显,一些西方国家政要和新闻媒体趁机发表对华不友好言论等重大事件,激起了我国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极大愤慨。于是大学生采取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如在集体活动或公众场合高呼“中国加油”,在宿舍和校园悬挂国旗、穿“爱国T恤”,组织抵制日产商品活动,在网上发表爱国言论等等。在大学生以各种方式表达爱国热情时,理性的思考与质疑也开始出现,如大学生究竟应当怎样表达爱国热情,才能让世界人民既能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又能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文明、开放、友善,而且还能避免别有用心的势力利用这种热情危害社会稳定和谐。

社会各界积极呼吁:大学生应当理性表达爱国热情。显然,大学生爱国热情的表达方式是一个亟待反思与探讨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梳理大学生表达爱国热情时所采纳的主要方式,并就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应对措施予以探讨。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可从以下几点来理解和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1)爱国主义首先是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表现为一种爱国情感。(2)爱国主义情感表现在对自己祖国灿烂文明的热爱。(3)爱国情感表现在对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憎恶义愤之情。

2、爱国主义

是一种道德规范。

3、爱国主义是一种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二、新时期复杂的环境背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正在腾飞。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高度和平的时期,08奥运和10世博的成功举办让中国被世界瞩目。可是在和平的表面之下,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仇视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就在此时却又频频出现事端,例如,西藏3.14烧杀抢砸事件、藏独事件、家乐福事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以上事件证明国际上仍存在反华势力,中国依然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国际局势。西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我国的图谋从未改变,并不断炒作自由、民主、人权、民族、宗教等议题,利用各种机会捣乱破坏,利用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制造社会对立,对我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国际恐怖主义抬头,已对我国构成现实威胁;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政局不稳,恐怖活动十分猖獗,恐怖事件频繁发生,这些都对我国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三、大学生表达爱国热情的方式

所谓爱国热情的表达,就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工具或载体,将内在的对于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投射于外在物质世界的一种行为过程。以表达爱国热情时所凭借的媒介、工具或载体为分类标准,可将我国大学生表达爱国热情的主要方式划分为如下三种。

一是语言表达,即通过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演讲、写作、辩论、歌咏等言语活动表达爱国热情。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思想活跃、敢于发言的青年大学生来说,语言是他们青睐并常用的表达爱国热情的方式。许多高校大学生组织了为奥运加油、为汶川、玉树、舟曲加油、庆祝神舟七号上天等主题演讲、征文及歌咏活动。这些以语言为载体和媒介的活动,不仅为大学生表达爱国热情提供了一种方式,还在相当程度上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公民的精神面貌。

二是空间表达,即通过赋予某些空间以爱国意蕴来表达爱国热情。借助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与情怀,可以说是人类经常实施的一种情感实践活动。当爱国热情亟待表达与释放时,许多人、包括大学生通过将写有爱国标语的传单张贴于校园、街道、工厂或者通过游行、示威、静坐等,让原本平凡的学校空间与城市空间具有了爱国的政治意蕴。

三是身体表达,即通过身体的出场、装扮、活动等表达爱国热情。回顾近现代以来的大学生爱国运动,均可发现,作为几乎是完全无产者的大学生,身体往往是他们表达爱国热情的最重要中介。08年以来我国许多大学生通过身体的出

场与活动来表达爱国热情,如参加为奥运、世博加油或为灾区遇难同胞默哀的集会、参加奥运圣火欢迎仪式、为灾区人民献血等;还有大学生通过身体的装扮来表达爱国热情,如将国旗画在脸上、身穿“爱国T恤”;另有大学生通过投身社会实践来表达爱国热情,如去灾区或奥运场馆做志愿者。

四、大学生爱国主义表现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传统的了解。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有些大学生竟然不知道国歌的词曲作者,据调查显示在《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几本史书中,大学生选择不了解的约占23%,选择只了解一本的占20.1%,全都了解的仅占3.9%。像“情人节”这样的“洋节”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却越来越淡漠。

2、缺乏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深刻内涵的认识。由于一些大学生在认识上的不足或忙于学习等原因,没有把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放在首位,缺乏对原著的研读,只注重表面学习,没能准确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3、对国内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种种矛盾,有时不能科学地分析、正确地对待,容易产生种种偏见。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转型期,国外反华势力利用国内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种种矛盾,煽动大学生对政府的不满情绪,试图引发各种形式的抗争性事件,大学生往往是被利用的对象。

4、缺乏依法爱国的法制观念。所谓依法爱国,就是爱国行为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把爱国简单地化为游行,甚至变为发泄个人情绪的违法举动,受伤害的只能是我们的国家,得利的则是惧怕中国和平崛起,唯恐中国不乱的国际反华势力。

五、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表达爱国主义

无论是语言表达、空间表达还是身体表达,它们的存在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大学生爱国热情的表达传统、与人类情感的表达习惯存在密切关系。由此,面对大学生爱国热情的表达方式,正确的态度不是试图取消某一种,而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大学生理性表达爱国热情。

1、教育引导学生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坚定政治信仰,不断提高政治觉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把理想信念真正建立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之上,从根本上筑牢理想信念的防线。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

己的政治觉悟,就不会被不良分子所蛊惑,就不会参与一些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这就是爱国。

2、教育引导学生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作为学生,刻苦学习才是最好的爱国方式。在全球化的今天,大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是要以热爱祖国为学习的动力,刻苦钻研、拼搏进取,实现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3、教育引导学生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在道德的范畴内表达爱国情怀。依法爱国是理性爱国的标志,以国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为着眼点,合法有序地表达,就是理性。

一是引导并监督大学生以真实、文明的语言表达爱国热情。真正的爱国者不是侮辱、谩骂。对于大学生而言,以真实而文明的语言表达爱国热情,不仅更能彰显其坚定的爱国立场,而且更能产生积极的爱国主义效果。

二是教导并规约大学生在利用空间表达爱国热情时做到遵纪守法、维护公共秩序。首先,高校应组织大学生深入学习游行示威法,并基于当今社会背景,对大学生游行、示威等表达爱国热情的方式予以讨论与反思。其次,即使大学生得到法律许可而上街游行,学校还应当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与约束,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保障社会秩序。再次,高校应立足于校园,举行各种活动、创造各种机会与条件,尽可能满足大学生爱国热情表达的空间诉求,尽量避免大学生走上街头,如举办以爱国为主题的黑板报设计、寝室设计;开辟“英语角”类型的校园一隅或校园网页,专供大学生讨论国家大事或展示爱国文本;收集大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爱国主义文字图片,以装扮校园广场或其它适宜之处等。

三是鼓励并培养大学生将爱国热情的身体表达体现为坚持不懈地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就应当回归生活,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通过一点一滴的身体力行来表达爱国热情,培养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身报国的情怀与能力。

4、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新时期,已经不必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去上战场报国。大学生应该学好文化知识,强化政治意识,领悟国家政策方针,切实按照当的路线去走。科技强国,大学生是祖国科技事业的后备军,祖国的持续繁荣需要大学生的不断注入。大学生学好科技知识,为提高国家科技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的体现。大学生学好文化知识,发挥所长,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也是一种爱国行为。

6.大学生怎样树立理性爱国意识 篇六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缺失 理性爱国时代力量与时俱进

爱国不是一个空洞的词语它需要许多方面的努力在我看来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从社会责任出发来谈理性爱国。本文针对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探讨一下社会责任与理性爱国的关系从解决社会责任感缺失中找到正确的理性爱国之路。当代大学生存在严重的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这不得不说是教育制度的悲哀甚至是中国人的悲哀。深埋在历史尘埃中的西周尚存在非常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今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越来越多的只考虑自己而对社会不再关心。爱国是什么不仅是在钓鱼岛被占南海渔船被扣泰国枪杀中国船员时的抗议而更应该是对现在中国的关心是对中国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基于附件的问卷我们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进行了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与原因分

1.重个人前途轻社会思想不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的他们希望自己成名成家出人头地但有的仅仅局限于实现个人理想的梦幻里而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此次问卷调查显示“你为什么要勤工助学?”76.3%的大学生回答是“为了个人的需求”15.6%的大学生回答是“为了缓解家庭负担”而只有8.1%大学生回答是“为了培养能力以便将来能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当你遇到个人利益与社会或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你会放弃个人利益而服从集体利益吗?”64%的大学生回答是“不会”23%的大学生回答是“可能”13%的大学生回答是“会”。由此看来当代大学生更重视个人理想而轻视社会理想。他们认为社会理想太远、太大、太空可望不可及而个人的现实生活才是最实惠的。因而他们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命运更多的是关注自身发展的状态和现时的利益进而强调人首先应对自身、对家庭、对现实负责。从本质上看这些大学生是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

2.在人生的奋斗目标上表现为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个人的个性和地位真正凸现出来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强。此次有关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问卷调查中对“你毕业后为了什么而努力?”的问题有74.2%的大学生回答是“既为社会也为个人”真正“为了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仅为9.7%不太明确的占10.5%尽管大学生兼顾社会和个人但在两者之间更偏重于个人。对“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问题有3%的大学生回答没有考虑过学习目的。但大学生的学习目的显示出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有13.8%的大学生以获得一张文凭为主要的学习目的。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更为实际回答为今后能自食其力谋求理想职业而学习的为33.3%回答为提高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而学习的为23.6%。这证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大学生的学习目的从单纯的一纸文凭转向校外竞争激烈的实际生活。他们更注重真才实学更加务实而表现出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调查结果也反映出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例如回答为报效祖国和为报恩父母或教师的仅有9人。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功利倾向还表现在对将来能获得直接利益的知识能力加倍学习训练。对不能获得直接利益的学习则敷衍抑制。有资料显示大学生中有45.2%人感到自己当前最缺乏的是社会责任感。

3.盲目的自我膨胀和实际的自卑意识。一方面思想上把成功看得太容易无论是对自己的知识还是动手能力都估计过高超出了实际水平。例如对“假如某单位看中你把一项目交给你负责你认为自己能胜任吗”的问题有64.3%的大学生回答“能”有24%的人回答“也许”仅11.7%的人回答“不能”。另一方面又不能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一旦触及到具体问题又转化成抱怨环境、无所作为的自卑意识。这些大学生同样是对自己所负的历史责任感缺乏正确认识。

4.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在利益关系上表现为以“我”为中心。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但同时又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无情惟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游弋到功成名就的彼岸。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是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例如此次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考虑择业的因素时有62%的大学生考虑“专业对口能发挥特长”60%考虑的是“经济收入高”有41%回答“工作轻松而稳定”这表明大学生从个人方面考虑的较多对社会需要方面考虑的较少有些大学生对那些不关己的事采取回避、冷漠的态度

二 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不足之处

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侧重于通过感性的熏陶来培养爱国情感其形式有参观爱国

教育基地、观看爱国教育影片、举办爱国教育的典礼仪式等等。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通常在受教育者年龄较小的时候就开展形式简单而又能够激发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容易广泛开展并深人人心。目前已经有许多高校利用各种方式开展了对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教育但有一些误区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1将理性和爱国情感完全对立 一些教育者根据人的感情和理智常常发生矛盾的情况认为理性和爱国感情是对立的要坚持理性就应该放弃感情要讲感情就不能谈理性他们不认同“理性爱国”这一观点。理性和感情确实有对立的情况但是理性爱国是让理性成为强烈的爱国热情驱动下的行为导向而不是让理性代替爱国情感。如果将爱国情感比喻为汽车的发动机那么理性就是方向盘。汽车要良好行驶必须既有强大的动力又有正确的导向。因此理性和爱国情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2有些教育者不能客观看待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他们只看到大学生爱国情感被激

发时出现的难以控制、给学校、社会带来各种负面影响的一面从而惧怕甚至全盘否定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其实大学生所具有的爱国情感是他们最大的闪光点之一是他们成为国家栋梁、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希望之所在没有这种爱国情感他们也就不会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也找不到人生奋斗的正确方向。必须充分理解和尊重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理解和尊重。

3对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处理方式不当 有些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在大学生的爱

国情感高涨时所进行的教育实质上是用各种方式压制大学生的强烈情感。例如通过辅

导员、学生干部等的“责任制”来对各学生群体进行劝说甚至制定各种惩处措施来控制大学生的言行。这种方法对在短时期内防止大学生们的过激行为确实有一定效果但却会使开展工作的教师和学生干部感受到左右为难他们不愿看到大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自尊心受到伤害更不愿意看到大学生因为一时的冲动做出不顺应时代发展的荒谬之事。因此这样的做法绝不是理性爱国教育的长久之计。理性爱国教育应该是为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长期进行在学校教学活动、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来实现从而使得在社会出现动荡、人们的思想出现混乱的时候大学生能够根据平时的所

见、所闻、所思自行作理性的、正确的判断让自己的言行有利于国家、社会和学校。

二、大学生爱国情怀需与时俱进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当代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为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正在加大高等教育创新的工作力度围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进行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以及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同学们在大学里学习可以接触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知识和创新经验的专家、学者他们是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导师和楷模在大学里学习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图书、仪器和实验设备为弘扬改革创新精神逐渐积累起广博的知识掌握过硬的专业本领在大学里学习可以形成一个个相互砥砺、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科研团队为弘扬改革创新精神锻炼才干。

但是当今世界面临就业问题压力巨大。大学毕业生、城镇新增失业人口、农村转

移劳动力再加上原先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后未能实现再就业的职工这样每年需要解决的就业岗位就达2000多万个。虽然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创造新增就业岗位目前也已经达到1000多万个但依然有1000多万的巨大缺口。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每年都在以六七十万的速度递增已从2003年的212万达到2009年的611万。今后中国每年都将有600多万大学生毕业他们都需要工作。

此外还有很多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他们也同样需要工作。现在高中毕业

标准年龄是18岁大学毕业标准年龄为22岁18岁和22岁的年轻人加在一起就有1200万人需要就业。中国年轻人一年的就业需求相当于欧洲一个国家的需求。中国的就业问题称得上是世界第一难。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与时俱进。人口老龄化成为潜在的巨大挑战也是影响国家的一大主要问题因此我们的担子也增加了许多。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10%就算是老龄化社会。2008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总数达到了1.49亿这意味着全世界每五个老人、全亚洲每两个老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劳动力的抚养比是20∶1据测算到2025年抚养比将可能达到2∶1也就是说两个劳动力就要抚养一个老人。即便在发达国家老龄化也是最头疼的社会难题法国近几年老年人口爆炸性增长已经使该国的退休金入不敷出英国养老金亏空目前高达300亿—600亿英镑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因为养老保险问题而暴露出财政危机就算是在最富裕的美国也面临着养老基金不够用的威胁。到21世纪中叶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是美国老年人口的4.4倍且几乎接近美国的总人口数。尽管预计2050年我国总人口数将位居世界第二比印度约少5100万人但是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仍将比印度多1.03亿人仍然是世界最大的老龄化国家。我国是在人均收入较低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进入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一般在10000美元左右)是世界上第一个老龄化先于富裕的大国所谓“国未富、民先老”这使得我们面临挑战的艰巨性远高于发达国家。

毫无疑问在秉承了爱国主义的某些基本要义的同时在出发点相同的前提下爱国的方向是因时而异的。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政治敏感度较高多元文化融合和平相对成为主旋律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就应当以这些为参照原则规范自己的爱国行为以赤诚之心为帆理智思考为舵乘风破浪使我们的民族真正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使我们的国家真正走上复兴之路。

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即将走出和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提供了许许多多未开掘的宝藏相当一部分人业已踏上寻宝之旅。在这个关节大学生不应当安于毕业分配我们应当拿出勇气积极创业不畏挫折敢于失败。工业兴国经济兴国就是爱国报国的最佳方式。在经历了艰难的创业期拥有一定的资产累积时进而投资国内较薄弱的经济发展环节带动处于下游发展阶段的企事业单位让国家经济的方方面面都成为增长点。这是我们回馈国家回馈社会的较好方式。政治敏感度较高则要求我们时刻关注国内外要闻保持自身的政治思维相对敏感。当我们的国家与他国出现摩擦、纠纷身处政治事件当中我们总能保证客观、理智的思维与态度避免情绪化甚而过激的言行给国家给政府带来麻烦以正确的方式维护国格国体使自己的态度与反应程度与国家政府相一致才是当代大学生合理的爱国方式。提及前期出现在法国巴黎的奥运圣火传递事件无非是西方国家以人权问题为由处于挑衅目的而采取的反华手段。我们当然有理由义愤填膺组织游行提起抗议来表达我们的严正态度也可借助国内外媒体施以舆论压力却万不可情绪化的攻击一切法国在华组织及民众--理性爱国才是正确的爱国。

多元文化的融合则使我们联想到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当代的大学生既不能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之乎者也”君子也不能是只认ipod,嘻哈满耳扎钉满身文画分不清郑成功与郑智化不闻丝竹鞭炮只过圣诞、复活的进口“西瓜”.爱国我们就要了解华夏本土文化不能唱京剧但能识生旦净末丑不能运笔书法但也知柳骨颜风不能吟诗成章但也会意李杜文章不能转轴拨弦但也晓得胡琴琵琶。面对外国友人我们能如数家珍般的列举国粹就是爱国我们能通晓其一使先人的心血创造薪火相传就是爱国我们不盲目崇洋满嘴西洋话满身欧莱雅搞的“鸟语花香”,就是爱国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当然大时代背景下也总有插曲变数考验我们的心态是否强健思维是否足够敏感灵魂是否干净。--当汶川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让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颤抖不已对于大学生来说义不容辞的以各种方式进行赈灾就是目前最恰当而且必须的爱国行动。当我们听到1万人、3万人、5万人死亡人数不断上涨触目惊心令人悲痛不已当我们看到小女孩从废墟里伸出小手求援时我们的心被深深击中疼得厉害。于是在全国哀悼的日子里网站和报纸上都套上了悼念的黑色在不断滚动的网页留言中再也没看到愤青的激怨更多的是真挚的问候和真情的涌动。在余震不断的危情中在泥石流不断将已抢通的道路再度损毁并将200多名抢修人员埋入石堆下时在数千群众被堰塞湖包围危在旦夕时在仍有3万多人被压在残壁断墙下渴望阳光时„„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刻我们却看到了中国人空前的团结坚强和力量。国家危难之时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心中的爱国情绪都在无极限的燃烧撸起袖扯开襟恨不得一步跨入遭受地震灾难的同胞那里为我们可爱的祖国可爱的同胞做一切。于是我们加入献血的长队募捐的长队祈祷的长队„„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大灾难大灾难给我们带来了大团结大团结给我们带来了大无畏大无畏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大改变。让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尽自己的所能让死者更安详让生者更坚强。面对所有大难让我们挺起胸膛。

7.大学生理性爱国 篇七

一、大学生爱国的分类以及非理性爱国行动产生的原因

“在爱国认知、爱国情感和爱国行为的形成过程中, 爱国情感处于中介的核心地位。”[1]的个观点客观解释了中国人爱国行动的源头———因为他们对国家拥有强烈的感情。但是在大学校园里面的大学生, 对于这个爱国情感的表达行动却有所差异, 而这些差异又是有着自己的原因。

(一) 大学生爱国的表现类型

由于学者们持有“爱国主义最基本的表现是情感的表达, 爱国情感中既有激情也有理性。”[2]观点, 所以大学生的爱国行为与表达也可以划分为理性爱国与非理性爱国两种类型。什么是理性爱国?中共十八大报告认为, 理性爱国就是“在表达爱国热情和诉求的同时, 要着眼于国家利益的大局, 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方法, 力求通过交流、对话、谈判、沟通、协商的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3]。换而言之, 大学生理性爱国就是指大学生群体通过合法和平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与民族的热爱、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行为。大学生非理性爱国是相对于理性爱国而言, 是指大学生群体在表达爱国诉求中, 受到社会情绪影响而采用违法、暴力、情绪化等非理智手段来表达诉求的过程。非理性爱国往往夹杂着狭隘民族主义情感, 具有社会性、情绪性的特点。当今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 也处在民族振兴的关键时期, 需要我们大学生对国家与民族的真诚的热爱, 需要全体中国人这份对民族国家的热爱, 只有国家与民族充满爱, 才可能拧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致力于解决我们民族振兴路途中的问题。但是对国家民族的热爱, 不能演化为情绪化、暴力化的非理性爱国行为, 否则将对我们的民族振兴事业带来极大的损害。

(二) 大学生非理性爱国行动产生的原因分析

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大学生在历次的爱国诉求中都表现显眼, 无论中日钓鱼岛争议, 抑或是南中国海争议中。这些关键点上, 大学生群体的非理性爱国的表现, 实在令人担忧, 尤其在中日钓鱼岛争议的“日本购岛”事件, 南海争议的“南海仲裁闹剧”中表现更加明显。为什么大学生在爱国方面表现如此积极而又如此不理智, 让我们分析一下原因吧。

1、历史教育方面。

中国大学将近代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主干必须课是2004年开始, 这对于从高中应试教育过来的大学生提供了补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机会, 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近代遭受的屈辱、不公, 以及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独立富强的振兴之路。但是受制于该门课程授课教师素质良莠不齐的影响, 该门课程在讲授中存在照本宣科的古板灌输模式, 也存在为了赢得热血学生好评而一味灌输狭隘民族主义或者将西方传媒观点大肆在课堂宣讲。正是由于灌输教育效果不佳, 狭隘民族主义历史教学模式与西方意识形态入侵课堂, 导致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 在一些国际事件中, 为了维护国家荣誉与领土主权, 做出不少非理性行为。

2、国际与社会环境方面。

当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对还深陷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 中国迅速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令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强国深感恐惧, 他们恐惧强大的中国会扭转世界旧秩序, 恐惧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会演变他们, 恐惧中国人民会报复上世纪他们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战火与屈辱。为此他们经常在经济上进行贸易保护, 打击中国企业;在外交上国际形象上羞辱中国;在军事上围堵恐吓中国;在领土主权争议上偏袒另一方;在内政上, 对中国指手画脚而对自己阵营的无人权行为视而不见。正是由于西方社会的崛起中国的偏见以及蛮横无理, 导致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 因而在一些关键的国际事件的爱国行动中做出了一些非理性的行为, 如钓鱼钓争议的抵制日货、南海争议中抵制肯德基等。

3、网络技术方面。

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手机的广泛应用, 微信、微博、QQ等等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人们情感交流、信息收集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西方敌对势力自然也不会错失利用这些平台扶持他们的网络代理人, 宣传他们价值观, 分化中华民族。正是由于一些网络大V, 公知的一些宣传狭隘民族主义、诋毁中国共产党主权妥协等, 导致大学生与中国人民对事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件失去理性思维, 采用非理性的表达方式。

4、个人思维方面。

由于现在大学生多数出生在上世纪90年代后独生子女家庭, 由于父母家长溺爱, 导致其社会阅历浅, 思想单纯叛逆, 不喜欢说教, 容易被一些网络传媒、西方意识形态迷惑误导。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 自然会坚持自己臆想的“爱国”正确表达方式, 进行情绪宣泄, 而不顾亲人、政府的苦苦规劝。

二、大学历史教育教育在大学生理性爱国培育助推方面可行之法

引导大学生理性爱国, 让大学生学会理性表达爱国感情是大学思想教育工作必然要求, 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为此在大学生历史教育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着手:

(一) 大学历史教育者讲授内容要避免情绪化

大学历史讲授讲究的是“学术无禁区, 课堂有纪律”, 这就要求我们大学历史授课教师需要有高尚的师德与精心的授课准备, 对大学生们每一堂历史课都要用心。大学历史课教师要做到“学术无禁区, 课堂有纪律”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要从客观历史出发, 艺术性的引导学生学习近代中国历史, 不要将自己的情绪化的看法或者从网络道听途说的野史纳入课堂讲授, 以此来博取学生的“新鲜感”“好评度”, 更不应该以爱国主义教育自己的狭隘民族主义历史观强加给学生。在这方面, 大学历史教师应该要做的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历史观, 自己要明白“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 就在于提供错误, 即失败的教训”和“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 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4]的道理

(二) 大学历史教育注重启发性教育与批判性思维

在大学生历史教育中, 我们历史教师需要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 采用启发式教育与理论教育结合模式开展。在讨论学习过程中, 让学生们相互辩解讨论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批判性思维,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理性思考的能力, 通过理性思维的培养, 来让大学生跳出近代历史课教育就是仇恨教育的思维怪圈, 放弃仇恨, 学会宽恕与平和, 毕竟“真正的宽恕要了解过去, 了解全部的过去, 使未来成为可能。我们不能以无法再代表自己说话的人们的名义, 冤冤相报。我们必须承认, 我们现在所做的是为古人、为现在, 也为将来。”[5]

(三) 大学生历史教育注重运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媒平台

当今中国是互联网中国, 手机中国, 在大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拥有自己的电脑或手机, 而他们很多信息来源都是依靠互联网平台。在所有互联网平台中微信朋友圈、QQ群空间、网络资讯视频等平台是起关注的热点与重点。所以在大学生历史教育中, 要将历史教育搬到这些平台来, 让大学生们再课堂也能享受历史熏陶与理性爱国的思想引导。我们大学历史授课者应该主动建立一个历史教育专用QQ以及QQ群, 建立注册一个历史教育的微信账号或者博客, 适时将学生感兴趣的历史话题以及历史研究放到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 并与学生互动探讨。而选择的这些文章以及材料要满足两个条件:1、必须利用引导大学生理性思考和理性爱国的题材, 当然可以提供一些西方媒体在意识形态领域抹黑中国的手段材料, 让学生认清西方媒体的“中立面孔”;2、必须是大学生感兴趣话题的历史材料或者文章, 只有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首要要求, 大学生理性爱国对于中国繁荣富强文明和谐有着促进作用, 所以每个高校教育工作者都要重视对大学生群体爱国情操的陶冶以及对爱国行为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梅仲荪等.爱国情感教育心理学初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1-2.

[2]戴韶华.论爱国主义中的激情、怨恨及其转化[J].思想理论教育, 2016 (06) :28.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4]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5:25

8.浅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与理性爱国 篇八

【关键词】高校 理性爱国 教育

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但是,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个体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情感,从爱国主义的价值属性看,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从爱国主义的功能属性看,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一个国家和民族团结奋斗的旗帜,是保卫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保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进而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当今,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中国和平崛起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和形势日益严峻和复杂,必须进一步强化全民族的凝聚力、筑牢共同的精神支柱。大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结合时代特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性爱国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理性爱国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应有之义

关于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目前学者从不同学科、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很多观点,但大都认为爱国主义是人们热爱祖国、忠诚祖国、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意志、思想理论及行为一体的反映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综合复杂的价值体系。“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者从本国、本民族的发展需要出发,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受教育者激活爱国情感,并将朴素、非理性的情感提升为理性的爱国思想和观念,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爱国行为的活动。”[1]简单地讲爱国主义教育即爱国情感的激发、爱国认知的传递、爱国思想和信念的养成以及爱国行为引导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把对祖国的热爱从一种不稳定不成熟的感情升华为一种稳定成熟的思想心理意识和世界观并在这种心理意识和世界观的支配下外化成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爱国行为的过程。由此可知,爱国主义教育本身即贯穿着科学理性原则。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素养的大学生,而且正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说中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多的是激发教育对象一种朴素的爱国情感和“稚嫩“的爱国行为的话,那么,对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则更应注重爱国认知的理性化、理论化和体系化,更注重爱国实践行为的引导,也就是说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更要注重和突出贯穿科学理性精神和科学理性原则。

加强理性爱国教育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

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维护全民族国家人民的最高利益,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维护领土主权完整、国家振兴、民族发展。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在谋求和维护全民族国家人民的最高利益的本质上始终是一致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已不可阻挡之势在世界范围内汹涌澎湃,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趋势看,当今世界的全球化实质上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明乃至不同思维方式在新的时代层面上的竞争与整合,其突出表现为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各国都无一例外的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各国在经济、政治等交往中的矛盾与冲突无不牵涉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加之,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国际经济政治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旧秩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全球性跨国公司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主导着全球性经济发展,并且不断向各国扩张和发展,甚至支配了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主权。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必然受到这个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的束缚。同时,由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义等活动,以及具有国际支持背景的“台独”、“藏独”等民族分离势力和“东突”恐怖组织,都对我国的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国人民历来有着维护全民族和国家最高利益的坚强决心和英勇不屈的行为。但是,爱国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变得如此复杂,爱国已不再是战争时期那样,开枪消灭敌人。全球化时代使得爱国主义的表达途径多样化,选择不当就可能上升为一种破坏性的亢奋的爱国主义。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数量的快速增加,也使得潜藏于爱国主义和国家之间的进攻性凸显。

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家的战略利益和安全,必须以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竞争能力的提高为依托,因此,爱国诉求的表达和爱国方式的选择还要与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相联系,处理好爱国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全球化条件下如何采用更好的方式来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对于有着高度爱国热情的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性爱国教育

1.正确认识全球化时代的国情、世情是理性爱国的前提

理性的爱国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对本国历史的审视,对本国当前现实的分析和对本国未来的展望以及放在整个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去审视的基础上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逐步增大、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这一切为世界瞩目、令世人赞叹,也无不令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发展很不平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很多。而且“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再加上目前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一些西方学者便发出“中国威胁论”的口号,对中国的发展虎视眈眈。”[2]可以说中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仍然是内忧和外患并存。审时度势, 形成对国家形势和国际环境的理性认识,是理性爱国的前提。为此,高校理性爱国的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历史教育,使大学生以史为鉴;加强国情教育,使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加强国际形势教育,使大学生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历史比较、发展比较和中西比较中既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增强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在实践中促进爱国认知由感性升华至理性层面是理性爱国的基础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突破长久以来教条化、形式化、显性化、课程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以活动和实践为载体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在实践中促进爱国认知由感性升华至理性层面。因为,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的爱国情感、树立的爱国理念才会更深刻、更理性、更持久并由此产生更加自觉理性的爱国行为。为此,一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主题活动中。二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中。三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实践教育基地的体验中。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以此为依托进行身临其境式的实践体验活动。四是寓爱国主义教育于重大事件的引导中。

3.探索建立理性爱国的教育管理机制是理性爱国的关键

一是要建立宣传层面的舆论引导机制。舆论影响观念,观念决定行为。理性爱国是民族利益至上的真诚觉悟,是实现民富国强、民族复兴的执着信念。要引导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民族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维系的灵魂,理性爱国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 在道德的范畴内, 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出发点和着眼点, 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热情, 并有理合法地采取爱国行动。

二是建立认知层面的行为引导机制。当一些涉及国家之间政治、 军事、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等等比较敏感重大事件时,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性认知的引导,要有专门的指导人员及时的对事件进行正确的解读,使学生认清事件的真相和实质。同时可有序的组织大学生开展针对事件的理性活动,比如在校内组织开展签名活动、组织开展专题演讲活动、组织开展专题论坛等活动,进行事件的评析和爱国意愿的表达。

三是建立实践层面的行为管理机制。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依法爱国的理念,不参加未经政府批准的非法的游行示威活动,使大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在行使自己的合理合法的政治诉求表达权利时,不应违背社会及其他人的合法权利。相应的政府管理部门也应树立依法管理的理念,对于未经政府批准的非法的游行示威活动以及在游行活动中侵害社会及其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应给予必要的制止。当然,这种基于实践层面的理性爱国的行为管理机制的建立,需要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的通力合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曾令辉.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反思和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30:57.

[2]黄文婉.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析[J].学理论, 2010,17:193.

上一篇:2022天气热搞笑句子一句话_吐槽天气热幽默句子下一篇:大学生思想汇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