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的教学反思

2025-01-31

《塞翁失马》的教学反思(精选9篇)

1.《塞翁失马》的教学反思 篇一

在上这一节课之前,我曾设想着用最简而又最有效的方法去完成教学任务。我想既然是古文,又是一则寓言,我就采用了“读准字音—读懂文意—读透寓意”三大板块来完成。怎样让学生能轻松读懂字音、且又能“动”起来?我是这样做的:先让一名学生起来朗读课文,然后让其余的学生指出需要纠正的字词,老师再补充学生点不到的重点字词,齐读字词,再齐读下课文。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板块。但在实施起来,能主动起来纠正字词的只有两名学生,我只能帮着提出其他的字词,感觉学生对于这样的纠正没有激情。接着我让他们划分句子的节奏,先教学生划分第一句,然后按方法再划下去。这一小块费了好多时间,导致下面的的“读透寓意“这一板块我只是浅点即止,没有引导着学生深入体会。课后我也觉得这一小环节确实做得太多余,指导老师们都认为只要学生读书没有破句错句就不必要去划分节奏,我纯粹是为了划节奏而去划节奏。我觉得划节奏这一小环节要是处理得合理,下面的教学我会做得好的.。

“读懂寓意”第二板块,我采用了“合作交流”提出质疑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三条求助热线“1、注释或工具书2、同学3、小组长用纸条的方式记录下来送交老师”来完成。我以为学生通过注释、工具书、同学和老师解决本文的文义应没问题,但讨论的时候,学生没有热情,漫不经心的,且交到我手里明确需要解决的重点句子也没多少,于是解决重点句子后,我满怀信心,让他们概据课文内容来弄个讲故事比赛,适当加入一些表情及心理特征等。但讲故事这一环节弄不上去,当时我才明白原来他们对课文内容还不够明白,一名女生上台讲后,男生没人肯上来,当时时间也差不多了,这一环节就这样被我忽忽带过去了。一下子转到了“读透寓意”这一环节。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只是让一二名学生说说“祸福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能转化吗,是不是一定能相互转化?”,并没有深入去探讨。

整节课下来,自己感觉很不爽,觉得哪个环节都衔接得非常别扭,生硬,自己的语调没有亲和力,难让学生走进状态。总觉得学生有些放不开,或许是跟我引导的问题有关,或许也跟我个人魅力有关,或许…,总之,很困惑。

2.《塞翁失马》的教学反思 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塞翁失马》的寓意并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成语的掌握与运用、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文言字词及文学常识积累。

3、培养同学对得失有独立创新地的看法的情感目标。

学习重点:

1、理解《塞翁失马》的寓意并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2、成语的掌握与运用、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文言字词的积累。

新课导入:

由一个得失的小故事引出课文《塞翁失马》。

故事:

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天折了。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一个中年人暴亡了。他们的灵魂在去天国的途中相遇,彼此诉说起了自己的不幸。

婴儿对老人说:“上帝太不公平,你活了这么久,而我却等于没活过。我失去了整整-辈子。”老人回答:“你几乎不算得到了生命,所以也就谈不上失去。谁受生命的赐予最多,死时失去的也最多。长寿非福也。”中年人叫了起来:“有谁比我惨!你们一个无所谓活不活,一个已经活够数,我却死在正当年,把生命曾经赐予的和将要赐予的都失去了。”

他们正谈论着,不觉到达天国门前,-个声音在头顶响起:“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要学习的主人公正式上场了!是谁呢,不错,塞翁也。

引课结束。

看一看:

好了,现在我呢,给大家一点点时间两分钟左右,大家先把文章看一遍,给一些发音比较和

读一读:

重点字词音

近塞上之人() 其父()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

引弦而战() 此独以跛之故()

读课文(个别读、齐读)

个别读

接下来请同学站起来把文章读一遍读之前,需要讲几个秘诀;

1、古文朗读讲究停顿2、声音要洪亮。

齐读

全文疏通、重点字词解释

近塞:

善术者:

亡:

吊: 何遽:

福:

祸:

居: 将:

富:

堕而折其髀:

大入塞: 十九:

引弦而战:

此独以跛之故:

父子相保:

想一想,说一说:

问题探究:

1.好事坏事能转化吗?2.好事坏事必然转化吗?3.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

点名寓意: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与福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补充扩展:

枭逢鸠

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汉刘向《说苑》)

译文:

枭遇见斑鸠,斑鸠说:“您将要去哪里?”枭说:“我将要往东方迁徙。”斑鸠说:“为什么呢?”

枭说:“乡里的人都讨厌我的鸣叫的声音。”斑鸠说:“您能改变鸣叫的声音就行了,不能改变鸣叫的声音,(您)迁往东方,别人还是会厌恶您的声音啊。”

那么从这里我们又能看出怎样的一个寓意。好,那我们同学来思考另外一个问题,我们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不是觉得这和寓言里有些冲突呢,再稍微深入一下,我们能否写一个枭逢鸠的新转,或是枭逢鸠的后传呢。

总结:

3.塞翁失马的故事全文 篇三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解释

译文

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居住在靠近边塞的地方。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许多匹良驹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被征兵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众多。惟有塞翁的儿子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基本解释

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详细解释

1.【解释】: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2.【出自】:《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3.【示例】: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安知非福”。◎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

4.【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分句;用于安慰语

字词

(1)塞上:长城一带。塞,边塞。

(2)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善:擅长。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算命等。

(3)故:缘故。亡:逃跑。

(4)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5)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

(6)居:过了。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指经过的时间。

(7)将:带领。

(8)为:是。

(9)富:很多。

(10)好:喜欢。

(11)堕:掉下来。

(11)髀(bì):大腿骨。

(12)大:大举。

(13)引弦(xián):拿起武器。

(14)近塞:靠近长城边境。

(15)十九:十分之九;指绝大部分。

(16)跛:名词,指腿脚不好,走路失去平衡,一拐一拐的;瘸腿。

(17)保:保全

(18)化:变化

(19)极:尽

塞翁失马的故事

在两个国家的边境上,住着一个老头儿。有一回,老头儿家的一匹马跑丢了。左右邻居知道了,都来安慰老头儿。老头儿并不着急,他说:“这算不得什么。跑了一匹马,未必不是件好事。”过了几天,跑丢的那匹马自己回来了,还带回来一匹千里马。左右邻居知道了,都来向老头儿道贺。老头儿并不高兴,他说:“这算不得什么。白得一匹千里马,可能会惹出什么祸事来。”老头儿有个儿子,最喜欢骑马。有一天,他骑着那匹千里马出去玩儿。

马飞奔起来,他拉不住缰绳,摔下马来,折断了大腿骨。左右邻居听说了这件事,又都来安慰老头儿。老头儿仍旧不着急,他说:“这算不得什么。孩子的大腿骨固然摔断了,也未必不是件好事。”过了一年,两个国家发生了战争。边境上的年轻人有的被这边拉去当兵,有的被那边拉去当兵,十个倒有九个没回来。那老头儿的儿子因为脚跛了,没被拉去,因而得到了保全。

“塞翁失马”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通常跟“安知祸福”连在一起用。如果发生了一件坏事情,但是事情发展下去,可能有好的结果,就可以用“塞翁失马”来作比喻。有人遭到了什么不幸,通常也用“塞翁失马,安知祸福”来安慰他。

故事赏析

《塞翁失马》通过一个循环往复极富戏剧性故事,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如果单从哲学角度去看,这则寓言启发人们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去看问题:身处逆境不消沉,树立“柳暗花明”的乐观信念;身处顺境不迷醉,保持“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

4.成语塞翁失马的历史典故 篇四

讲述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胡人那边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经过几个月,他的马带领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去祝贺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祸害呢?”家里有很多好马,他儿子喜欢骑马,(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吗?”经过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唯独只有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 ,(没有被征去战场),父子俩保全了性命。

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这样,无论福事变祸事,还是祸事变福事,都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事物的福和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要以辩证的态度去看待。后来衍生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塞翁失马的成语故事及意思 篇五

出处:

《淮南子·人间训》。

意思:

比喻遇到坏事,也可能因祸得福。塞(sài):边防的险要之处。

从前有一个老人,住在长城脚下,人们叫他“塞上老翁”或“塞翁”。

有一天,塞翁忽然丢了一匹马,附近乡亲都来劝慰他。谁知他根本不在乎,反而说:“失走了一匹马,也许正是好事呢!”

过了不久,他的`马自己回来了,而且还引来另一匹好马。乡亲们又都来向他道贺。但是他说:“这不一定是好事,也许反倒是坏事呢!”

过了几天,他的儿子因为骑那匹好马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把腿骨摔断了。乡亲们便又纷纷前来表示慰问。然而塞翁的话又使大家感到很特别:“这件祸事说不定又会带给我幸福呢!”

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思是什么 篇六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英语:A loss, no bad thing),也作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语出《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鲁迅《呐喊·阿Q正传》:“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

英文解释

1. Misfortune might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

2. Misfortune may be an actual blessing.

3. Misfortune may be an actual blessing。

【日文】人间万事塞翁が马 (にんげんばんじさいおうがうま)

(NINGENBANJI SAIOU GA UMA)

【法语】àquelquechosemalheurestbon

【近义词】失之东隅、因祸得福

【相反词】因福得祸

【押韵词】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丢盔撂甲、抛盔弃甲、附庸风雅、墨守成法、虚舟飘瓦、讲经说法、不及之法、裒多增寡、腹中鳞甲。

古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读音bì,股,大腿)。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淮南子·人间训》

译文

《淮南子·人间训》。

在靠近边塞的人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他家的马自己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来安慰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这个老人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个祸患呢?”家里多了匹良马,他的儿子又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大家都安慰他,这个老人又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青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参战,靠近边塞的人绝大部分都因战争而死去。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注释

1.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

2.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术法,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

3.亡:逃跑;跑。

4.而:连词,表顺承。

5.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称呼。

6.吊: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安慰。

7.其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或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为父(前两个念fǔ,第三声)。即为上文中的“善术 者”。父,父亲,这里指“那个人的父亲”(念fù,读四声)。其,那。

8.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遽,就。

9.福:好事。

10.居:这里指经过的意思

11.数月:几个月。

12.将[jiāng]:带领。

13.胡马: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马。

14.贺:表示祝贺。

15.富:形容词用作动词,有许多,多。

16.良马:好马。

17.好:爱好,喜欢。

18.堕:掉下来,摔下来。

19.髀[bì]:大腿骨。

20.丁壮:壮年男子。

21.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

22.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23.跛:瘸腿。

24.引:拉,拿起,举起。

25.折:折断。

7.《塞翁失马》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贺、灾、跌”这三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这些成语的来由。

3、感悟故事蕴涵的深刻道理,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大意,理解成语故事包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成语,学会分析故事蕴涵的深刻道理。教学过程:

一、成语入手,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同学们,从小到大,我们积累了很多成语。下面,我们来一个成语抢答比赛,看图说成语,看谁反应快,说得准,积累多!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齐声回答:井底之蛙、掩耳盗铃、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对牛弹琴、拔苗助长、画龙点睛„„)

2、刚才同学们猜出来的这些成语,都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个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多媒体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3、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黑板(板书:塞翁失马)有谁知道翁是什么意思吗?你能给它组个词吗?(老翁、渔翁)我们这儿是塞翁,意思就是住在边塞的老人。塞翁失马的意思就是住在边塞的老人走失了一匹马。谁能读?

4、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课文朗读DVD)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故事,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5、指名回答。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自学之后,同桌交流。

3、交流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说说你学会了哪个生字?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识字的好方法吧!(贺、灾、跌)

(2)课件出示重点词语,齐读。

失踪 焦急 灾祸 跌断

安慰 居然 祝贺 保全

三、合作探究,品读感悟。

1、从刚才自学生字的情况来看,同学们的自学能力相当强,老师决定再给你们一个展现自已的舞台,课文也有你们来自学,有信心学好吗?请看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轻声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请你用几个字分别概括出来。

(2)边读边想,这些事情在邻居看来哪些是好事呢,哪些是坏事呢?得知事情发生后他们又是怎么做的?请你用虚线划出来。

(3)塞翁的看法有什么不同?请你用实线划出来。

(4)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塞翁的看法是正确的呢?请你用波浪线划出来。

(5)想想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这些问题,并在书上及时记录你的学习成果。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点拨。

A、回答第一个问题时相机板书“丢马,得马,跌腿,保命”

B、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板书“好事、坏事”。课件出示这三个句子,指导朗读,读出坏事发生后的惋惜、伤心、难过,读出好事发生后的高兴、兴奋。如果你是邻居,你会怎样安慰塞翁呢?你会怎样祝贺塞翁呢?

C、回答第三个问题时指导朗读,(课件出示这三个句子)仔细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读出反问的语气。

D、回答第四个问题时,联系上下文理解居然和果然的意思。

(一)课件出示句子,比较词语。

①过了几个月,塞翁丢失的那匹马居然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一匹好马。

②果然没过几天,老人的儿子骑那匹马时,摔下马跌断了腿,成了瘸子。

理解后指导朗读,学生齐读,突出“居然”和“果然”,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词意。(理解这两个词语,要结合上下文,突出意料之外和预料之中,为理解福祸相倚埋下伏笔)

E、回答第四个问题时,(板书:好事、坏事可以互相转化。)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并齐读。

3、故事中的塞翁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4、学生交流完毕后,教师引读全文。

5、总结:

塞翁失马的意思是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世界上任何事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浓缩成一句成语,那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板书:焉知非福)用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话来说就是(点击课件)——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齐读。

四、拓展延伸。

1、这则寓言故事学完了,老师心中有一个疑问,请大家帮忙解决:既然好事坏事可以转化,那么,好事坏事是不是一定会转化呢?联系课文来说一说。小结:好事、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板书:在一定条件下)

2、《塞翁失马》的故事给你什么样的启发呢?你想到了哪些名言呢?

3、在现实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塞翁失马“这样的事例呢?

五、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

2、把生活中你所经历或看到的“塞翁失马”的故事写下来。

3、发挥想象,补充课文中人们安慰和祝贺老汉的话,扩写《塞翁失马》。

六、板书设计: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丢马 得马 跌腿 保命(坏)(好)(坏)(好)

8.塞翁失马作文 篇八

塞翁失马作文(一)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坏事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也可以变成好事,就像这个渔夫的命运一般,大火烧掉了他赖以生存的房屋,却给他带来了重返家园,重获自由的机会。所以,有时人在绝望的时候,也许正是那个令人绝望的那一切就是人生中的转折点,正是给你带来美好未来的机会。

得与失永远是共存的,有的必有失。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得与失是互相联系的。在获得中,我们必定会失去某些东西,例如:“得到了金钱,失去了快乐”;相反在丧失中我们也许会获得某些事物或感受。例如:“河水泛滥过后给人们带来了肥硕的土壤”。

就如明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人的一生,也不可能都在鲜花和鼓掌中度过,痛苦和磨难也时时刻刻在与人生相伴。当痛苦和灾难降临时,有的人自怨自艾,从此精神不振,而有的人则不屈不饶,在与痛苦相搏的过程中,去感悟,去获得人生的真谛。

失去并不意味着失败,人生的天平总是公平的,当有这么多的失去后,你会发现,你又获得了同样多的你还未察觉的。如果你可以在每次失败中看到自己得到的生命真谛。那么,你将是人生道路上的佼佼者,最终你会成为一位成功者!

塞翁失马作文(二)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着一个老人,名叫塞翁。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跑来安慰,劝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

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塞翁失马作文(三)

有句成语叫“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这成语说的一点不错,我在三年级时就经历了这样的事。

记得那是三年级的上学期,我们两个班合上体育课,体育老师让我们跑步,我们都跑的特别快,谁要跑的慢就得挨罚。我光顾往前跑,没看脚下,一下子被绊倒了,手都出血了。我怕挨罚,爬起来继续跑,轻伤不下火线嘛,老师还表扬我坚强呢。到了上语文课时我的胳膊就火辣辣地疼,连课都上不了了,爸爸妈妈听说后,急忙赶到学校,用车把我送到医院里。医生一检查,说我的右胳膊骨折了,得打夹板缠绷带,给我包扎时我疼得要命。怕影响学习我吊着胳膊来到学校,看着同学们在操场上疯跑,我恨透了那节体育课,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那天下午放学时,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走马灯似地来布置作业,留的那些怕写作业的同学直皱眉头,可这些老师对我都特别关心,都嘱咐我右胳膊受伤了,就别写作业了,我敢说长这么大,我是第一回不用写作业,我真是太高兴了。当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时,妈妈却说:“不行,学生不写作业那行,右手不能写练着用左手写,现在就练。”唉,好事竟变又成了了坏事,左手写字可真难哪,写出来的哪像字埃妈妈让我坚持练,并说熟能生巧。还真是这样的,我能用左手写作业了,老师还表扬了我,其实表扬我妈妈才对呢。在我们班,能用左右手写字的只有我一个人,怎么样,我很厉害吧。

9.经历塞翁失马的故事(范文模版) 篇九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很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要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成语查询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过了没几天,丢 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到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上一篇:质检员上岗培训试题下一篇:行政办2007年6月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