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技术文件编制

2024-06-13

电子产品技术文件编制(精选10篇)

1.电子产品技术文件编制 篇一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18年项目申报-高端植介入产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项目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项目不同会有所调整)第一章 高端植介入产品项目概况 1.1高端植介入产品项目概况

1.1.1高端植介入产品项目名称 1.1.2建设性质

1.1.3高端植介入产品项目承办单位 1.1.4高端植介入产品项目负责人

1.1.5高端植介入产品项目建设地点

1.1.6高端植介入产品项目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1.1.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8高端植介入产品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2高端植介入产品项目建设背景

1.3高端植介入产品项目编制依据以及研究范围

1.3.1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地区发展规划

1.3.2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3.3研究工作范围

1.4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第二章 承办企业的基本情况 2.1 概况 2.2 财务状况

2.3单位组织架构

第三章 高端植介入产品产品市场需求及建设规模 3.1市场发展方向

3.2高端植介入产品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3.3市场前景预测

3.4高端植介入产品项目产品应用领域及推广

3.4.1产品生产纲领

3.4.2产品技术性能指标。

3.4.3产品的优良特点及先进性

3.4.4高端植介入产品产品应用领域

3.4.5高端植介入产品应用推广情况

第四章 高端植介入产品项目建设方案

4.1高端植介入产品项目建设内容

4.2高端植介入产品项目建设条件

4.2.1建设地点

4.2.2原辅材料供应

4.2.3水电动力供应

4.2.4交通运输

4.2.5自然环境

4.3工程技术方案

4.3.1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4.3.2产品技术成果与技术规范

4.3.3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4.3.4生产线工艺技术方案

4.3.5生产工艺

4.3.5安装工艺

4.4设备方案

4.5工程方案

4.5.1土建

4.5.2厂区防护设施及绿化

4.5.3道路停车场

4.6公用辅助工程

4.6.1给排水工程

4.6.2电气工程

4.6.3采暖、通风

4.6.4维修

4.6.5通讯设施

4.6.6蒸汽系统

4.6.7消防系统

第五章 高端植介入产品项目建设进度

第六章 高端植介入产品项目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6.1环保

6.2节能

6.2.1能耗情况

6.2.2节能效果分析

6.3招投标

6.3.1总则

6.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

6.3.3招标内容

第七章 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7.1投资估算

7.1.1编制依据

7.1.2编制方法

7.1.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7.1.4建设期利息估算

7.1.5流动资金估算

7.2资金筹措

7.3投资使用计划

第八章 财务经济效益测算

8.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8.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8.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8.3.1年销售收入估算

8.3.2产品总成本及费用估算

8.3.3利润及利润分配

8.4财务分析

8.4.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8.4.2财务清偿能力分析

8.4.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8.5不确定性分析

8.5.1盈亏平衡分析

8.5.2敏感性分析

8.6财务评价结论

第九章 高端植介入产品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

9.1风险因素的识别

9.2风险评估

9.3风险对策研究

第十章 附件

10.1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10.2有贷款需求的项目须出具银行贷款承诺函; 10.3项目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的证明材料; 10.4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意见;

10.5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

10.6有新增土地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10.7节能审查部门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10.8项目开工建设的证明材料;

10.9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2.电子产品技术文件编制 篇二

企业产品标准是对产品的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企业的产品标准, 除统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外,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联合发布的《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无疑是更为具体、更具实际操作性的规范性文件, 其中规定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制, 除形式上要严格遵守GB/T 1.1—2009的要求外, 还涉及到一些技术性要求。对于形式上的要求, 借助有关部门研发出的标准编写电脑操作软件、加强对标准结构和层次的理解即可较有效地应对, 但针对技术性的要求, 相关文献鲜见较深入地论述, 企业在标准编制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比较多。因此, 对其中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 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对于防范类似问题的再度出现、规范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制和提高企业产品标准的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常见技术性问题归纳和分析

2.1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过程中对现行相关上级标准的情况认识、掌握不够

企业产品标准是我国产品标准体系中的最低一个层次, 这一情况决定了企业产品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制定企业产品标准必须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要求”。但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 很多企业往往对产品现行相关上级标准的情况认识、掌握不够, 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2.1.1 对产品现行相关上级标准的同质属性认识理解不够, 误以为产品无相关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

这一情况往往发生在上级标准和企业标准对于产品名称的描述不一致或上级标准只是按大类出现而企业产品涵盖其中时, 负责企业产品标准编制的人员在检索产品相关上级标准时, 只按企业产品名称的小类进行检索, 而忽略了上级标准制定的涵盖该小类产品的具有通用意义的大类产品技术规范或要求。如:某企业在为生产的特色棉胎制品制定企业标准时, 没有掌握国家已有该类别产品强制性标准GB18383-2007《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 导致企业在标准制定时出现重大偏颇。

2.2.2对产品与类似产品的差异性区分不够、理解有误, 混淆产品种类, 导致张冠李戴

由于负责企业产品标准编制的人员对于产品不熟悉, 不掌握该产品与其他类似产品的不同之处, 导致产品种类混淆, 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某门业企业在制定自身《钢套门》产品标准时, 缺乏对自身产品特异性的了解, 参考的国家标准为GB 17565-2007《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不当地拔高了产品的定位, 不但不利于标准的制定, 也会给企业生产和权益带来损害。

2.2 对上级标准中已有技术指标要求的引用或对比研究分析不足

2.2.1 对上级标准中的强制性要求没有完全引入企业标准中

企业产品有强制性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要求的,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过程中应对上级标准要求的全项条款进行逐项考虑, 适用的必须完全采纳或严于其要求, 不应缺漏。但实际中我们发现, 企业产品标准能够完全涵盖上级强制性标准要求全项条款的不多, 缺、漏项的情况比较严重, 说明大部分企业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意识仍不强, 标准编制过程中存在“自我放松”的现象。一些企业甚至企图通过制定企业标准的方法规避、弱化、模糊上级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给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2.2.2与上级推荐性标准技术指标要求的对比研究分析不足

《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产品标准低于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 应当具有相应的理由和相关影响的说明”, 并将其作为是否通过标准技术审查的重要依据。推荐性标准虽无强制要求, 但对于在一定范围内对产品进行统一和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保障产品标准技术内容的先进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性作用。但在实际中我们发现, 企业在标准编制过程中能够主动做好与上级推荐性标准技术指标要求对比分析的不多, 多数没有相应的理由或相关影响的说明, 即使有, 也多是一些诸如“客户不要求”的简单推脱说辞, 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科学的依据。一些企业在制定企业标准时甚至为图省事直接将推荐性标准置之度外, 仅凭借自己的经验或遵循客户的要求, 根本站不住脚。

2.3 欠缺对试验方法科学性的考虑和验证

《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中明确“试验方法的科学性”作为标准审查中的重要内容, 但实际工作中,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人员往往欠缺对相关试验方法科学性的考虑和验证, 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2.3.1 对已有上级检验标准的引用不当

工作中我们发现,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过程中, 一些已过期作废的上级检验标准仍被企业标准编制者纳入其中, 完全忽视了标准的时效性问题。此外, 还有一部分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者在引用过程中缺乏科学严谨的态度, 没有考虑到有关“适用性”的问题。笔者就曾经见到过某企业制定的铁合金类产品标准中, 所引用的国家标准检验方法不是铁合金类产品的, 而是其他合金类产品的, 既无法保证适用性, 也破坏了标准的系统性。

2.3.2 对于企业产品标准中新设定的试验方法鲜有相关验证

对于与上级标准不同或上级标准中没有提及而企业产品标准中新设定的试验方法, 仅有很少的企业能够拿出相关的科学验证证据, 大多数企业对于标准中新增检验方法设立依据仅仅是企业内设检验部门的一两次试验数据, 缺乏权威的验证。笔者认为, 企业产品标准的制定归根结底是为了杜绝“无标生产”的行为, 而其判断依据是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应能作为国家法定机构监督检查的依据, 否则也是一种“无标生产”。因此, 对于企业产品标准中新设定的试验方法, 至少应将产品送法定具有相关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获取相关报告以验证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 对策和建议

为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3个问题, 特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过程中对现行相关上级标准的收集和对比, 既要注意同质性也应注意差异性, 两者兼顾。当前, 社会需求多元, 产品种类繁多,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工作开始前, 应对现行相关上级标准进行广泛的检索, 多方摸清情况, 避免遗漏, 在此基础上再对各有关上级标准进行通读, 重点放在“范围”、“术语和定义”等章, 并与企业产品进行结构、功能、规格等多方面的比较, 避免出现偏颇。

(2) 强化严格执行上级强制性标准的意识, 对其中适用的条款企业标准必须完全采纳或严于其要求。企业产品标准低于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 生产企业在开展其相关影响的探究和研判时, 应秉着认真严谨、科学公正的原则, 着重注意引入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相关技术指导或认定。如果其成因涉及上游原材料、生产设备等, 企业也应向上游供应商追溯相应的理由并索取相关权威认定材料, 这既是保证企业标准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前提, 也是防范企业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有力武器。

(3) 标准归根结底是建立在科学和技术积累基础上的总结, 而“欠缺对试验方法科学性的考虑和验证”问题的出现, 集中体现了当前很多企业在标准编制中的一个共性问题——科学意识淡薄。笔者曾就上述“企业产品标准中新设定的试验方法应有相关科学验证”的问题跟一些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者讲解过, 发现他们对此都感到难以理解。因此, 现阶段提升企业标准化工作者的科学意识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了。

摘要: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制, 除形式上要严格遵守GB/T 1.1—2009的要求外, 与之相关的技术性要求也应重视。本文根据《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的具体要求, 结合日常业务工作实际, 对近年来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过程中一些常见技术性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企业产品标准,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1]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3.编制投标文件的策略 篇三

关键词:文件编制;方法;实施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7-0041-02

近年来,随着工程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工程招投标法》的出台,对于当前的大型工程和地方大中小型工程都要进行一系列的招投标,从中择优选取具有相当施工资质和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以使工程项目能够圆满的完成。在施工企业从事几年的招投标工作,对招投标工作有一定的了解,从中总结出了一些投标经验及技巧,使投标文件质量在众多投标单位中脱颖而出,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招投标工作表面上看起来问题十分复杂,但其核心却很简单,就是如何满足业主与施工单位的预期目标,如何让业主满意的同时,施工单位又能获取更多的利润。所以我们在编制投标文件时要从整体上体现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为业主提供一个既能代表工程实际,又使业主感兴趣的投标文件,同时施工企业要获得更多的利润。

1 投标前的信息跟踪阶段

为了承揽到更多的工程项目,更好地注重资质资源使用,出台了一系列的《编标投标奖惩管理办法》《工程信息提供及承揽工程奖励办法》、《资质借用管理办法》等办法,办法中明确了信息跟踪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及对信息提供人员的奖励范围,标准和时间。对于跟踪成功签订合同并由公司自行组织施工的工程按结算价款的1%进行奖励。对于跟踪成功签订合同由合作方组织施工的,公司派驻管理人员的工程,按结算价款的0.4%进行奖励。通过实施本办法,鼓励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经营活动,利用各种近属关系和渠道提供工程信息,扩大了公司在全国水利工程施工领域的市场,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经营项目,以提高了工程施工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对招标信息进行跟踪,制订了投标申请表,申请表中明确了工程名称、申请人、投资金额等一系列的投标信息,达到投标工作有具可查。同时,制订了招标信息评审表,对所参与的每一个项目进行投标前的评审,最终确定是否投标。

2 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当接到投标文件后,无论招标文件要求的时间长短,应将编制投标文件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投标准备阶段:投标人获悉招标信息和购买招标文件后,投标人按照投标须知的条款要求由投标负责人组织投标相关人员召开编制招标文件专题会议,对招标文件的要求、格式、人员、业绩、投标保证金的缴纳方式等进行整体、详尽、细致、全面的阅读分析,并形成完整的投标策划书面文件,以指导后期编制投标文件,保证投标编制投标文件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的进行。对有异议的招标内容用标注笔进行标注,并在记事本一一列出,以便在参加投标答疑会时提出解答。第二阶段实施阶段:这一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主要以编制为主。编制过程中报价部分要按照提供的工程量清单进行分析计算,对各个单价分析表中的材料价要按施工区域进行实地报价,以核算出工程的成本价格。施工组织设计要结合技术要求和图纸以及现场勘查情况进行编写,对施工难点、地下隐蔽工程等施工难点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逐一编写,理清每一步的施工步骤。附属资料的编写是体现企业的能力和信誉的一部分,投标过程中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编写,对能体现企业业绩和信誉加分的项,要尽量体现出来。第三阶段为审核、装订、送标并按规定时间参加正式开标会议阶段。这一阶段为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要做到细心,按要求进行密封、包封。只有这样才能交出一份合格的投标文件,以参加开标会议,做到不废标。对于投标文件的编写我公司出台《编标投标奖惩管理办法》以激励编标人员积极性,提高标书质量,以能展现出施工企业真正的实力水平。

3 编制投标报价方法

3.1 报价采用不平衡报价法的策略

不平衡报价方法可以在不提高总报价的前提下达到中标的目的。通常在总价确定后,调整内部各个项目的单价,通过调整内部各个项目的单价,达到不提高项目总价,使单价提高,这样也不影响中标。一是对于支付条件良好、工程施工内容比较简单的,其报价可适当提高。如场地平整,土方开挖、运输等工程等,项目比较简单的施工项目。二是看施工现场情况预计工程量增加的项目可适当提高。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工程量减少的项目,报价可以适当低一些,这样在结算时损失少一些。三是图纸说明不明确的项目,估计工程量要增加,可提高工程单价。

采用不平衡报价法是在核对工程量表的基础上进行报价,不平衡报价法过多或过少,可能会引起业主方不满,甚至会造成废标。这种方法对当前的评标办法来说用的比较少一些。

3.2 采用不同报价法的策略

根据招标项目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报价,投标报价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还要考虑项目的施工特点,施工难点。施工条件好的工程,工作简单,工程量大而一般公司都可以做的工程,报价可以低一点。施工条件差及难度大,支付条件不理想,政府投资款项收回慢的、垫资的可以报价高一些。

3.3 采用施工成本预测的策略

对于工程进行成本分析是确定投标报价的前提,也是预测工程利润的基础,每次报价前结合本单位的施工管理、机械设备能力、技术力量等对工程成本进行一次成本核算,同时结合评标办法以及投标限价,在确保成本有利润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工程报价。

4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法

实施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首先确定工程内容,熟知工程概况,施工条件、施工环境等工程内容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其次做好施工部署,施工部署主要包括施工组织机构,项目管理及质量、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等管理体系,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管理目标。资源配置、施工方案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等。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施工项目组织准备和施工技术准备、施工物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施工队伍等准备工作。资源配置主要是管理人员用量计划,劳动力用量计划,主要材料、油料水电用量计划,测量、试验、检验仪器用量计划等,施工方案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这是施工组织设计中最关键的一步,施工方案编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的好坏,一份好的施工方案能很好指导工程的施工,主次不分,编写混乱的施工方案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会产生一定的质量影响。所以在编写施工方案及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要按先后顺序做好施工。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的原则,按项目内容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流水段划分,施工工种的优化组合,场内外施工条件等方面确定符合工程实体和符合招标文件实质性的有效方案。施工平面布置及施工总进度计划,要按施工工期,施工地点进行合理安排平面图和施工进度横道图及网络图。对主要技术措施、隐蔽工程的技术措施,如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施工工期保证措施冬雨季施工措施等,要按工程施工要求编写出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另外建立素材库。在每次投标后对大量相同的工程项目技术方案进行分门别类的储存,备份电子文档,以便查阅和参考。同时收集多种类型的素材,以提高工作效率。

5 送标阶段前的实施

开标前封标阶段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如果这道工序完成不好,所有的前期工作将前功尽弃。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①建立人员分工检查表,对投标分工不同的工作人员在干完所属工作后进行签字确认,各负其责,责任到人。

②建立工程报价分析系统。对于每次投标后的工程报价结合工程评标办法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差距,积累报价经验,以便使工程中标。

总之,投标工作是一项全面细心的工作,在现实的工程投标中,施工企业必须研究投标策略,并且运用适当的报价技巧,做出合理的报价,同时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覆盖投标工程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组织、计划等方面的作用,以使工程项目达到中标的目的。此外,投标文件的包封也越来越被重视,只有在按招标文件要求的前提下,不断总结投标的经验和教训,才能不断提高投标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 主要创新点

①投标信息跟踪阶段出台了一系列奖励办法,拓宽公司的经营范围。对信息提供人员建立一系列台帐,以落实到人。

②购买招标文件后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做到有条不紊,仔细看好招标文件的各个细节及注意事项。

③投标报价针对不同的工程类别及资金支付条件随时采用不同报价法进行报价,分析工程量清单的各个项目,以获得更可观的利润。

④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做到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分清主次的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并建立了素材库。

⑤送标前的实施工作是一项重要而细心的工作,做到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并建立分工检查表,以使各个环节出现问题及时修改。

⑥开标后对所报价款进行分析,并建立报价系统,积累经验,为以后中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英.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成本造价分析与控制管理[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3,(2).

4.产品审核计划编制作业指导书 篇四

产品审核计划编制作业指导书,易派管理咨询企业管理咨询做以下详解:

1、确定审核目的。

对公司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全面审核,通过审核了解产品运营体系是否有效运行,评价产品运营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2、确定审核范围。产品运营管理涉及的所有部门。产品生产过程。

3、确定产品审核准则。ISO9001:2000标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4、确定审核小组成员、审核时间。

①审核报告于审核完成2日后发布。②发布范围为公司总经理、各部门经理主管、管理者代表及审核组各成员。

5、审核日常安排。

①审核组内部会议、一天工作小结、开不符合项报告、审核结果整理、内部审核末次会议其他要求。

②审核计划由审核小组按部门或过程编写,写明拟审核的职能部门、场所。审核可以以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其支持过程)为主审核,同时注明应审核的职能部门。

③编制审核计划时,若采用滚动式审核,则相应要素应改为相应的过程,应在审核周期内确保对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的全面覆盖。

④审核小组分工时,将具备专业能力的审核人员安排在产品实现过程或产品的测量过程的审核史昂,以确保审核有效进行。

5.电子产品技术文件编制 篇五

一、项目概述(5000字以内)

1、项目名称

2、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

3、可研报告编写单位

4、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5、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周期

6、总投资及来源

7、经济及社会效益

8、结论与建议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现状与差距

2、发展趋势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三、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1、单位概况

2、机构职责

四、需求分析

1、主要应用描述

2、功能和性能需求

3、信息量预测

4、数据属性分析*

5、业务流程分析

五、总体方案

1、总体目标及分期目标

2、工作模式

3、本期工程建设内容与规模

4、建设原则

六、项目本期建设方案

1、建设目标与内容

2、网络系统设计*

3、应用系统设计*

4、系统安全设计

5、设备与软件配置(附详细清单,并按建设内容划分)

6、土建及配套工程*

七、项目的招标方案

1、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活动的具体招标范围

2、招标的组织形式

3、招标的方式

八、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

九、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员

1、领导组织机构

2、建设机构

运行维护机构3、4、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

5、人员培训

十、项目实施进度

1、项目建设期

2、实施安排计划

十一、总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的有关说明

2、总投资估算

3、资金来源与落实

十二、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直接与间接)

2、社会效益分析

6.技术文件编制及管理制度 篇六

1.良好的技术文件不仅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也是质量保证体系不可或缺的基本部分。因此,公司每一个员工都负有编制、执行各种文件的责任。

2.技术文件是指公司颁布的用于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的文件,包括药品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所有文字、符号、图表。

3.技术文件管理是指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生效、废除、复印、分发、收回及保管的一系列过程的活动。

4.公司所有技术文件必须有系统的编号,以便识别、控制及追踪。编号规定如下:

管理制度类

SMP-XX-XXX-XX 标准操作规程

SOP-XX-XXX-XX 记录凭证、台帐、状态标志

REC-XX-XXX-XX 4.1管理制度:

人员管理制度

SMP-RY-XXX-XX 设备管理类制度

SMP-SB-XXX-XX 物料管理类制度

SMP-WL-XXX-XX 卫生管理类制度

SMP-WS-XXX-XX 生产管理制度

SMP-SC-XXX-XX 质量管理制度

SMP-ZL-XXX-XX 销售管理类制度

SMP-XS-XXX-XX 4.2标准操作规程:

人事类

SOP-CR-XXX-XX 岗位职责

SOP-GW-XXX-XX 设备类

SOP-SB-XXX-XX 物料类

SOP-WL-XXX-XX 卫生类

SOP-WS-XXX-XX

清洁类

SOP-QJ-XXX-XX 验证类

SOP-YZ-XXX-XX 生产类

SOP-SC-XXX-XX 工艺规程

SOP-GY-XXX-XX 针剂车间

SOP-ZJ-XXX-XX 包装车间

SOP-BZ-XXX-XX 质量标准

SOP-ZB-XXX-XX 质量管理

SOP-ZG-XXX-XX 质量检验

SOP-ZL-XXX-XX 市场营销类

SOP-XS-XXX-XX 部门职责

SOP-BM-XXX-XX

4.3记录凭证、台帐、状态标志:

人员类记录

REC-RY-XXX-XX 设备记录

REC-SB-XXX-XX 物料记录

REC-WL-XXX-XX 卫生记录

REC-WS-XXX-XX 生产部记录

REC-SC-XXX-XX 针剂车间记录

REC-ZJ-XXX-XX 质量管理记录

REC-ZG-XXX-XX 质量检验记录

REC-ZL-XXX-XX 销售记录

REC-XS-XXX-XX

状态标志

REC-ZT-XXX-XX SMP、SOP、REC后的两个英文大写字母表示某类文件的两个关键汉字的拼音的首字。

文件编号最后五位数字“XXX-XX”,前三位代表在该文件中的顺序号,后二位代表修订版号,如某文件编号SOP-SC-007-02表示该文件是生产部标准操作规程类文件中的第7个规程的第二修订版。

5.编写技术文件必须使用GMP的规范用语,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力求用词准确。文件编写人员应当经过GMP培训,了解、掌握GMP要求,熟悉本专业的技术和管理,有实践经验并掌握文件编写的基本要求。6.技术文件的编号应具有:

6.1 稳定准确性:某文件编号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文件终止使用,编号也同时废止,以防文件管理的混乱。

6.2 可追溯性:根据文件编号系统规定,可随时顺利地查询文件的变更历史。6.3 相关一致性:文件一经修订,须定新的版本号,同时对其相关文件中出现的该文件号,同时进行修正。

7.在发生如下情况时,须编制技术文件或对技术文件进行修订。7.1 新产品投产前、新设备安装前; 7.2 引进了新处方或新工艺;

7.3引入了新的管理方法、规范及机制;

7.4相关的法规修订后或变更新版本,或所依据的其他文件内容变更; 7.5工艺、设备、环境及厂房变更,导致管理系统变化; 7.6机构调整,职能调整;

7.7产品用户意见或回顾性验证结果等说明需调整管理系统或程序; 7.8文件在执行过程中有问题等。

8.各类技术文件主要由使用部门起草,以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9.所用技术文件必须由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后方可生效。

10.编写技术文件时,标题、目的、范围、职责等应陈述清楚,内容准确,条理清晰,容易理解,便于使用。文件如需填写记录,应留有适当空间。

11.技术文件审核人员应详尽考虑文件执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审批技术文件确认没疑问时,方可签字。

12.技术文件一旦批准应提前发放至相关部门人员,并登记,如果是修订文件应同时收回过时文件。旧文件的原件连同相应的《文件变更申请表》应一起归档保存,复印件全部销毁。

7.电子产品技术文件编制 篇七

应用环境

首要前提是了解清楚系统网络所处的应用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

(1) 该网络所设计的长期服务目标是什么?

(2) 是新建一个从基础设施而起的网络, 还是对现有网络进行搬迁、扩容及改造?

(3) 空间环境的大小是否存在限制?

(4) 采用现有技术还是新技术?

(5) 在哪些方面有预算限制?

(6) 项目所要求的时间节点?

(7) 用户对网络如何安装有何特定要求?

(8) 网络所要求的当前带宽和未来10年的带宽各是多少?

以上问题将决定最终选材。

光纤类型

光纤分为单模和多模两大类。TIA 568C.3建议采用单模色散非位移光纤和多模50μm/62.5μm两种芯径光纤。50μm多模光纤有两大类:普通光纤和激光优化光纤。对于现有基础网络中的移动、扩容和变更, TIA 568C.3不允许混用不同类型的光纤或部分升级原有光纤系统。基于该准则, 系统网络的一致性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长期指标。新建网络基础设施的设计要求必须满足当前和未来应用需求, 必须要求采用更高性能的光纤。在两种情况下光纤已指定选型:一是已购买系统设备;二是项目之初已充分了解系统设备。

在TIA 568C.3中, 多模光纤是按照带宽承载能力以OM来命名分类的, 分别是OM1光纤, OM2光纤以及OM3/OM4光纤。光纤的等级越高则带宽越高。TIA 568C.3所定义的单模光纤以OS命名分类, 分为OS1/OS2。另外, TIA 568C.3定义了光纤的最大衰减和最大模式带宽的具体数值。

其次, 成本考虑。单模光纤收发器远贵于多模光纤器件。除非系统设备指定采用单模, 否则将花费较大开销, 因此必须在性能和成本两方面做出平衡。虽然单模光纤系统具备无限的扩展能力, 但具有成本效益的多模光纤解决方案, 对于当前和不久将来的应用领域, 是能够完全胜任的。值得一提的是, OM3/OM4光纤可用于廉价的多模光纤收发器且具备高带宽能力。

最后, 网络覆盖。单模光纤在长距离传输中具备优势, 而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场合, 因此应当基于网络需求, 灵活组合单/多模光纤。针对当前网络, 单模光纤多用于园区主干, 多模光纤多用于建筑物主干。

纤芯数量

要确定光缆中的纤芯数量, 首要考虑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应用环境, 以及线缆路由和桥架走向在哪里, 冗余要求是什么, 审视当前形势, 并研究网络未来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一个设计精良的系统可以持续运行20~25年, 可通过预留纤芯这种简便而经济的方式, 实现冗余以备日后扩容之需。一般而言, 光缆芯数从6或12的倍数开始, 可多达144芯或288芯。选定实际数量时, 尽量向上取到标准芯数, 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虽说技术上完全能够做到线缆纤芯的定制化, 但从备货、生产等若干环节来看, 往往造成交货时间延后且成本提升。

光缆类型

光缆选型一定是基于工作环境和应用需求的。有三种基本类型可供选择:室内光缆、室外光缆和室内/外通用光缆。室内光缆不能用于室外, 是因为线缆外护套不具有防止紫外线能力, 且会在长期光照环境下降解, 另外也不具有防水功能。基于美国国家电气规程指导方针, 在室内距离大于50英尺的情况下, 不适用室外光缆, 而应当采用室内光缆, 是因为室外光缆在室内环境若遭遇燃烧, 将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雾。室内/外通用光缆因具备室内应用的阻燃性能, 可直接路由至各个区域。

在室内光缆中, 紧套缓冲光缆是最合适不过了, 因为它具备现场直接端接能力。在建筑物的竖井中布缆一定要选择Riser (垂直) 级光缆, 而在有人员活动的水平环境, 则一定要选择Plenum (增压) 级光缆。Plenum光缆因阻燃等级最高, 可以取代Riser光缆。另外, 从电导性来说, Plenum光缆和Riser光缆都具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种类型。

再次重点强调一下, 一旦敷设环境由室外转换到了室内, 且长度超过50英尺, 一定要将室外光缆转接为室内光缆。

在现场面对由250μm光纤所组成的松套光缆, 一样可以采用现场端接方式, 只需要一个缓冲套管的分支套件, 即可采用与900μm光纤一样的方式便捷安装接头。注意分支套件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类型, 确保适用环境。

非金属铠装光缆

铠装光缆仍然基于应用环境来决定是否选用。在可能遭受恶劣因素影响的环境, 诸如碾压、啮齿类动物干扰或者需要一种特别保护时, 铠装光缆是一种理想之选。接下来就是确定铠装光缆的类型。传统的金属铠装光缆已经走向没落, 取而代之的是非金属铠装光缆, 因其结构没有任何金属, 可免去接地环节且具有轻型的特点。当然, 需要抵抗更大压力时, 金属铠装光缆中的联铠光缆是不错的选择。采用铠装光缆时, 无需穿管。如图1所示。

端接方式

光纤端接方式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果成本优先, 则选用初始价格低廉的树脂/研磨型光纤接头, 只要做好了定期补货准备, 并拥有一支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安装队伍。另一方面, 对于没有现场端接经验的团队而言, 尤其是身处狭小拥挤环境中, 就需要更好的选择。这基于两个重要原因:其一是工程人员为熟悉树脂/研磨型接头的现场端接方法, 满足产品技术要求, 而花费大量时间;其二是为摆放树脂/研磨型接头的制作套件, 诸如研磨砂纸、环氧树脂等端接的工具, 施工现场必须准备一个足够大的空间。

如果时间优先, 则无树脂/研磨接头应该是最佳选择。这种接头的光纤端面已在工厂完成研磨, 并且现场所用的工具包使安装简单易行。这种小巧的安装工具不仅保证快速安装, 而且提供实时的可视化监测, 确保零返工。无树脂/研磨接头与树脂/研磨型接头相比, 初始投资成本可能大一点, 却省去了繁琐的补货, 且安装时间大大缩短。

光纤熔接

如果您已经拥有光纤熔接机, 无疑选用尾纤熔接方式。因为尾纤一端的接头由工厂完成端接, 因此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高品质。需要注意, 这种方式的适用范围是宽敞的摆放和操作空间, 周边环境干扰少。

如果要在一个狭小空间熔接或没有现成的外接电源供熔接机使用, 则情况将变得非常困难。如果您没有自己的光纤熔接机, 即使可以租用熔接设备, 也将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另外, 别忘了采用熔接方式, 您还需要购买诸如熔接盘以及热缩套管等相关保护熔接点的相关部件。特别是存放于熔接盘中的线缆必须保持松弛状态, 要事先订购足够大的熔接盘。使用熔接机需要足够的训练, 务必由经验丰富的人员使用。

连接器类型

最常见的连接器类型是SC、LC和ST。影响连接器选择的因素有很多:技术规格要求、设备端口密度、接口类型等。若要实现最大密度且节省空间, LC连接器是正确的选择, 因为LC连接器的大小只有SC连接器的一半。双工的LC连接器可通过翻转套管的Trigger随意管理极性。

无树脂/研磨的LC光纤连接器

SC或ST连接器在没有密度要求的时候可以选用。SC连接器具有一个简单的推/拉式锁定结构且有单/双工形式供灵活选择。ST连接器通过螺旋弹簧结构保证连接器与适配器的有效固定, 但只有单芯形式。因此, 我们可以看出无树脂/研磨的LC光纤连接器所独有的优势所在。如图2所示。

光纤配线硬件

在确定光纤硬件之前, 请考虑系统网络的占用空间。若是狭小的封闭空间, 我们推荐墙装式配线箱。如图3所示。

如果有现成的机架或者说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光纤, 机架式配线箱因其坚固且操作方便成为最佳选择。机架式硬件有1U、2U、3U和4U可选择, 1U等于1.75英寸。机架式硬件可支持多种光纤配线方式, 诸如现场端接连接器方式、熔接方式或端接/熔接混用方式以及本文未提及的预连接系统MTP-LC光纤转换模块方式。机架式硬件的光纤容量非常灵活, 可支持从6芯到288芯。

无论选用何种配线箱还是任何的光纤端接方式, 请不要忘记关注配线箱体内的光缆状态:一定要释放张力, 且对金属铠装缆做好接地。

十大重点问题回顾

最后, 通过10个问题来回顾编制产品清单的要点:

(1) 什么是您最先需要和最为重要去做的事情?

(2) 您的系统网络所处的应用环境是什么?

(3) 您对系统网络的带宽性能和实现时间如何要求?

(4) 您需要什么类型的光纤?

(5) 您需要的光纤数量是多少?

(6) 您需要室内光缆、室外光缆还是室内/外通用光缆?

(7) 您需要非金属光缆还是金属铠装光缆?

(8) 您选用的光纤端接方式是什么?

(9) 您选择机架式安装还是墙装式配线箱?

8.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技术环节 篇八

关键词:编制方案;森林经营;技术环节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72-2

0 引言

实际上森林经营方案所设计的技术环节非常多,例如森林资源主要功能的发现、调查研究与分析、森林经营种类的划分、森林经营的规划等,可以说每一个技术环节所关乎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编制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有关单位与企业对于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工作相当重视,这是因为森林经营方案是整个森林发展方向的重要指导文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法律地位,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人员务必要重视该项工作。下面笔者就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提出了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六大主要技术。

1 森林资源主要功能的发现

所谓森林资源主要功能是要确定在森林经营区域中,保证可持续经营发展所需要提供的物质产品或者是相关的环境服务功能,不管是哪一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单位或者部门,都要把森林资源主要功能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行业的需求中,并且进行深入地考虑与布局安排。因此需要从宏观上全面了解和把握特定区域森林资源的主要功能与发挥的作用,组建起一支具有较高代表性的方案编制队伍,这是尤其重要的。

2 调查研究与分析

调查研究与分析是对森林经营特定区域能够提供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基础以及相关的经验教训进行研究与分析,为了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森林行业的要求能够和上面提及的各种基础条件相吻合,从而树立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目标。

2.1 自然条件

研究和分析水平区域、垂直区域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适应性,例如该区域地理位置中则主要有经纬度、相关的自然和经济地理区划等;地质地貌则主要有该地海拔高度、重要山脉走向、地形划分等;天气气候主要有降水量、无霜期、积温、温度差等;水文情况主要有河流分布、河床特点、洪水灾害、水土流失状况等;土壤则有母质、土壤厚度、土层理化性等;而植被状况则主要有种类划分、生长情况等。

2.2 社会经济基础

对森林行业与该行业在当地的作用和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也就是行政区域划分与整个森林系统是不是吻合的。其中人力资源状况主要由人口数量、民族组成等;社会经济的结构分析、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与结构组成、区域交通现状、通讯水平、电力状况等,将研究与分析结果落实到图纸上。

2.3 森林资源

对当前的森林资源的特点、使用状况与程度、林地潜在能力等进行科学评价,确定是不是将通过补充调查修正到编制方案年的森林资源二类数据。其中专业的调查主要有数表的检验、森林资源生长量与消耗量、各种材种的出材率、土地类型等方面。

3 森林经营种类的划分

根据当前森林的生长状况,依据分类施策原则,在原本已经划分好的森林类型的前提下,对其经营种类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在对森林经营种类划分时,务必要从市场发展的具体需求出发,根据相关的培育目标,组织具有针对性的培育工作,从而实现集约化的森林经营。每一种经营类型务必要使用定向的经营方案,举个例子若把材种当作培育的目标,那么就要把其划分为各种材质,从而根据不同的材质来实施相应的方案。对于一些经营化的产品也要把其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在这个基础上实施不同的方案。一般情况下,有关的工作人员也会根据调查表格来进行细化工作。

4 森林经营方针的制定

在编制森林经营方针时,相关的编制方案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在确定森林经营的发展方针时,第一是要具备时代性,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地与目前森林行业发展状况相结合,同时实施相关的技术,使其发展能够更加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第二是具备针对性,在狠抓细节问题的同时,还要关注重点,集中精力来解决事情的主要矛盾,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从而完成森林经营的整体目标。第三是要具备方向性,即所制定的森林经营方针务必要明确统一。第四是要具有简明性,要求编制森林经营方针时要简明扼要,突出相应的重点,抓住关键的细节,但是避免繁冗的表述与阐释,做到简明概括就可以了。另外制定森林经营方针时要较好地处理各个方面的关系,例如长期发展与短期发展的关系、整体布局与局部布局的关系、森林经营方与社区利益方之间的关系等。

5 森林经营目标与主要任务的确定

森林经营的目标主要由总目标和终极目标组成。要知道森林经营总目标的制定是相当重要对的,这是由于总目标制定的情况直接影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规划,所以不仅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上,还要将重点放在周边环境的保护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方面。而终极目标实质上是一种阶段性的目标,是归属于森林经营发展的总目标,处于总体目标的某一阶段。制定森林经营目标的重要基础是当地的资源,根据当前市场发展的实际状况,把产业发展当作一切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当地林地资源,同时将规划设计作为关键的参考点,只有真正地做到上述所提的要求,才能制定出有效、科学的森林经营目标。

在制定森林经营目标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目标要直接明确,特别是所经营的产品以及该产品能够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而且森林经营的结构也要做到具体直观。二是目标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要充分结合当前的实际状况,制定出与实际相符的森林经营目标,使得在执行的过程中能够更具有方向性,避免不必要问题的出现。三是需要对森林经营目标进行定量的分析,保证所提出的目标都是可以评价的,从而对各种评价结果进行定量、科学的分析,明确该目标是否合理、有效。为了能够完成森林经营的总体目标,还需要明确各种任务,每一个任务内容都要贯彻和实施,在制定相应的经营任务时,需要使其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做到实事求是,不应因循守旧,也不可好高骛远,只有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够使目标得以实现。

6 森林经营的规划

一是要依据当地森林生长的状况来确定合理、科学的年伐量,而年伐量的制定既需要确定树木的年龄,也要注重树木的轮伐期,根据编制森林经营方案部门的实际状况,借助相应、合理的计算方法来确定。一般情况下,都要根据不同的种类来选择不用的主伐手段,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营林抚育方法,提高森林经营的经济效益。二是制定环保公益林经营的各种手段,例如管理维护、抚育间伐、改造低效林、科学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甚至是更换采伐方式等。三是制定相关的商品林经营方式,例如现有林木的培育、人工造林的更新、抚育间伐、低产林的改造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树种类型的选择、整地方式的规模、造林的密度大小、幼林抚育频率与季节、相关的科技成果等。四是根据木材产品编制的方案将采伐蓄积量进行合理的分配,包括了商品性和非商品性两个方面,需要将商品性的采伐蓄积量作为基数来计划木材工业,从而制定出木材和相关周边产品的详细方案。五是讨论非木质森林资源经营方案以及确定该产品所符合的市场需求、资源状况以及科学技术的保障,从而科学地确定出非木质资源的使用项目,例如具有特色的经济林、绿色旅游、林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同时将林地规划作为基础来设计经济林的产品方案。

7 结束语

总的来说,本文对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分析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这是由于森林资源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森林经济的发展与其经营方案的编制密切相关,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参 考 文 献

[1] 李建友.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技术环节[J].林业调查规划,2010,35(15701):15-17.

[2] 王丽丽.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中的公众参与及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3] 谢沛峰.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主要技术环节[J].科技展望,2015,25(33720):97.

[4] 王延飞.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及其经营方案的编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5] 汪树生.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主要技术环节[J].安徽林业,2005(06):16.

9.投标文件的编制要求 篇九

1.投标人应认真阅读招标公告的所有内容,按招标要求提供投标文件,并保证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投标文件构成(1)商务部分:公司资质证书(如果投标人按照合同提供的货物不是投标人自己制造的,投标人应是货物制造厂正式授权的代理商)、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必须遵照《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执行,并且拥有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颁发的产品符合标准检测证书;法人代表授权书、专业技术力量构成、质量体系认证、财务状况、合同款支付方式对招标要求的响应等、公司业绩以及其它投标人认为需要说明的部分;

(2)技术部分:技术参数的符合性、安全兼容性、技术先进性、节能环保性。

(3)服务部分:售后服务内容

(4)组织机构部分:公司人员构成情况、项目负责人、具体经办人、采购答疑人员基本情况;

(5)价格部分:项目报价汇总表及报价编制说明;

本项目要求按照上述内容和顺序编制投标书。投标文件格式:

3.1 投标人应按投标文件的构成内容与要求编写其投标文件,投标人不得缺少或留空任何第2条投标文件构成所要求填写的内容或提交的资料。

10.煤矿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范文] 篇十

一、编制的依据、应遵循的文件资料

依据

1、规程、设计及相关的地质说明书。

2、对施工现场的实际观察资料。

必须遵循:

《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技术政策》、《矿井技术管理规定》、《工种岗位责任制》、《工种操作规程》以及上级行业部门相关的文件等资料。

二、措施编制分三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工程简要说明

将编制措施的施工目的、用途以及原因做出必要的说明。(如拉门、贯通、采煤工作面首次开帮首次放顶等措施的编制说明进行发挥)

第二部分:技术规定

1、工程量

2、施工要素

3、技术要求、有关技术参数以及特殊规定

第三部分:施工技术安全措施

附件:工程设计施工的有关平、剖面图以及相关的图纸。要求按一定的比例绘制

三、掘进方面常用措施的编制

(一)、巷道开拉门施工技术安全措施的编制

1、说明

拉门地点、拉门地点周围的巷道情况,包括巷道的支护形式、支护状况、帮顶完好情况以及拉门地点的煤岩类别等都要做出说明

2、技术规定

1)工程量

2)施工要素

3)施工断面

4)支护形式:最常见的拉门形式为架设U型棚的形式。

一般根据设计要求分为抬棚插梁式,即单口双抬棚插梁式、抬棚滚梁式,即对口双抬棚滚梁式。

5)抬棚及插梁(滚梁)的规格尺寸、插梁(滚梁)的个数、间距。

正常情况下:使用25U、29U、36U钢棚,当然各个采区选型各有不同。抬棚梁长一般为2.55m,腿长2.15m,插梁使用两个U型棚腿组成,插梁不够长接同型号的U型直梁,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0.5m,插梁间距0.4-0.6m,数量为4-6个插梁。为确保抬棚两侧角区的强度和稳定性,保持插梁的水平一致性,现在都在U型梁(抬棚梁)上加一个横担梁,一般为2.4m长。

3、施工技术安全措施

巷道拉门一般从拉门抬棚往前掘进3-5架棚或3-5米,溜子安装铺设后,拉门结束。

编制措施要点:

1)拉门前加固措施(20米范围的检查和加固、拉门地点使用单体打牢不少于5米的中间顶子等的措施要重点写)

2)拉门前做的准备工作:风机、风茼、各种管路尤其是井下三条生命线必须接设到位,安全监控、监测等设备、设施安装齐全。

3)施工的顺序、方法

西安矿以前对巷道拉门专门下发过文件,对巷道拉门的施工顺序、方法等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拉门首先在拉门侧开帮给一个单抬棚,并将抬棚打牢中间顶子。然后由外向里插U型棚空逐架架设插梁,插梁腿必须穿好木鞋,每个插梁必须使用单体打牢中间顶子,插梁头要探出抬棚不小于100mm,插梁头要与掌子头之间打好戗木(常说的寸子)。期间规定不许翻老棚。

待全部插梁给完后,备上另一抬棚,并对抬棚、插梁以及帮顶和两帮角区进行补刹和加固,确认安全后方可正常往前掘进施工,待掘进3-5架棚或3-5米后,掌头停止施工,再一次对抬棚、插梁及新给的棚进行加固安全后,才能从外向里逐架翻掉拉门处的老棚及插梁的中间顶子,并及时将插梁间打好劲木、上好铁拉条。本次拉门结束。

但往往我们各区关于巷道拉门实际可能都不是采取这样的施工方法。

实际拉门一般习惯是先给插梁,再架设抬棚。但这种拉门方法从安全的角度看,可以肯定没有前一种安全。不予以提倡。

4)其他的相关措施再进一步给予强调。如:

a、手掘、另炮震动炮措施;

b、放炮对巷道内的电缆、各种管路、线路的掩护措施;

c、放炮警戒、有效安全距离、警戒距离等做出明确规定;

d、段干部必须现场指挥;

e、其它执行掘进作业规程。

(二)巷道贯通措施的编制

编制的要点:

1、巷道贯通前20m,测量人员必须向掘进段、通风段技术员下达测量联系单,掘进放炮,开始执行对头警戒制度。

2、两巷道对头贯通,炮掘相距20m、综掘50m时,要停止一头作业,但要保持正常通风,处理好支架,每班要有专职瓦斯检查员检查好瓦斯,直到贯通为止。

3、巷道贯通,必须提前10m开始用3m长钎打探眼(探眼严禁当炮眼),掌握好预透距离。并要维护好被贯通巷道的支架(将透点5m范围内的棚子、帮顶检查、补刹加固好,并打牢中间顶子),检查瓦斯等情况。

4、两巷道贯通后,棚子要接好茬。

5、临近贯通3-5m时,要手掘为主、另炮为辅,先小断面贯通,然后逐渐扩大达到设计断面。

6、贯通前20m,要做好风流调整的准备工作,贯通后,确保风流稳定,通风系统合理。

(三)过旧巷、采迹安全措施的编制

编制的要点:

1、施工期间,必须加强地测联系和地质预报工作,准确掌握施工进度,旧巷、采迹提前20m向掘进段、通风段下达测量联系单。

2、必须编制执行探眼制度的专门措施。

1)根据地质资料提供的旧巷、采迹与施工巷道的空间位置关系等情况,在编制措施时,要明确规定打探眼的方法和方式,即探眼的方位、角度、数量以及探眼的深度都要具体说明。

2)过旧巷、采迹提前10m开始执行探眼制度。

技术管理规定是使用3m长钎打探眼,执行1/3探放制,目前由于我矿已全部进入残煤开采阶段,为此关于过旧巷、采迹专门下发过文件,规定使用套钎打探眼,每组探眼不少于3个,探眼深度不少于5m。并只能施工探眼深度的1/3。

3)过旧巷采迹期间必须加强帮顶板管理、制定防冒顶、防支柱钻底、防掉底等专门措施。

a、以手掘作业为主、放另炮为辅。并应说明爆破的有关参数,同时要制定放炮的安全措施。

b、顶板破碎淌货,严禁认为放货,采取打穿杆方法通过,施工严禁空顶和闷顶。

c、底板见碹,给棚穿木鞋、下底梁子,并要具体说明木鞋、底梁子的规格尺寸。一般木鞋规格:0.2×0.2×0.1m;底梁规格: 0.2×0.18×1.2m。

四、采煤常用措施编制

(一)工作面首次开帮、放顶安全措施的编制

编制要点:

首次开帮和初次放顶不许同时作业,即不能边开帮边放顶。必须在首次开帮全部结束后,方可进行初次防顶工作。

1、首次开帮为调整工作面,开帮进度≤1.0米,最大控顶距不许超过3.4米。

2、工作面上、下两口以外20米内打好超前支护,工作面及上出口、下缺口支架齐全,柱、排距达到《规程》规定和要求。

3、首次开帮由排气口至零米方向施工,施工时可分组作业,但茬间距保证10m,工作面每组三根π钢梁,支柱达到初撑力(90KN)。

4、首次开帮前,对工作面支架进行全面检查加固,保证三梁九柱支护,失效柱、漏夜柱必须处理、更换,所有单柱必须二次升压,确保支柱初撑力达到90KN以上。

5、首次开帮铺双层金属网,沿走向网边搭接,搭接不小于0.2米,沿倾斜网边对接,网扣均为0.1米/扣。

6、自首次开帮三条帮(3.0m)内,只许开帮,砂帮严禁放顶煤。

初次放顶:

1、放顶顺序:由工作面零米至排气口一茬作业,即由溜道方向向排气方向放顶,一次放一架。

2、初放步距1.0m。

3、初放方式:人工放顶。

4、首次放顶时工作面所有支架必须保证一梁三柱,支柱牢固有效,且达到最大控顶距3.4时进行。

5、初放前将工作面所有支护全部检查一遍,失效柱更换,浮煤扫净,采高达到规程规定。

6、首次放顶前,煤帮挂好搭拉网必须垂至底板,网扣链好,网扣间距0.1m/扣。首次放顶时对工作面单柱进行二次升压。

7、放顶期间指派专人观察顶板及支架情况,发现工作面顶板来劲及支架变形,必须停止作业,立即撤出人员到安全地点,侍顶板稳定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确认安全后再恢复放顶工作。

8、放顶施工指派有经验的工人2-3名参加,一人观测顶板变化情况两人放顶。

9、放顶时先缩煤帮柱再回砂帮柱,然后缓缩中间柱和π钢梁,最后回戗柱。

10、首次开帮及初次放顶成立区、段领导小组。

(二)采煤工作面结束放顶安全措施的编制

编制要点:

1、为便于回撤,工作面临结束最后一条帮严禁放顶煤,梁头相互错开0.1-0.2m。

2、工作面结束放顶前,必须对工作面支架全面进行检查加固,所有支柱必须进行二次升压,确保单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

3、回撤前,工作面溜子必须一次性撤出。

4、回撤前,要备足16cm以上的圆木,以防在回撤过程中遇难回的钢梁用圆木做梁进行替棚回撤。

5、回柱原则是先煤帮柱、砂帮柱、最后是中间柱。

6、回撤原则是由下至上的顺序一茬进行,工作面坡度在15度以下、工作面较长时,可中间掐茬,但要先由下至上的顺序进行回撤,待顶板落严并保证10m距离后,方可两侧同时回撤。

7、回撤过程中,设专人监护工作面及顶板动态,并加强后路的检查及监护工作,发现工作面来劲、支架变形等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回撤,撤出人员,待顶板稳定后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回撤工作。

(三)工作面“三防”措施

采煤工作面超过21°时必须制定防倒柱、防滑柱、防推措施。

1、控制采高,采高不超过1.7m。

2、确保支柱的初撑力90kN以上。

3、保证支柱的迎山、随角要求,6°-8°迎1°。每组单柱间绑好腰丝,防倒小链挂在倾斜上方且伸直有力。

4、支架梁头打好劲木。

5、必须下好底梁子。一般底梁子规格0.15×0.15×1.2m。

6、戗柱齐全有效。

(四)工作面起吊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说明:

一般在排风道由切割上口往外10米范围进行扩大断面,做为起吊口。

二、技术要求:

1、工程量:

2、施工要素:

3、支护形式:

1)使用25U型钢给四组合型棚,腿长0.7m,再用2.2m腿组合做顶梁,梁腿搭接0.4m上三道卡子,顶梁套袖搭接保证0.6m以上,套袖位置上四道卡子,下宽4.5m,采高2.6m,棚间打双劲木,棚距0.5m。

2)2.7m腿缺少时,使用2.2m腿再接短腿,套袖保证0.4m,上三道卡子,采高以拉底为主0.2~0.4m。

3)帮顶铺单层菱形金属网,网子铺至底板,网边对接,网扣0.1m/扣,棚间打齐双劲木,并上铁拉条,帮顶使用φ10cm以上老木或大拌刹11~13根。

三、安全措施:

1、严格按测绘标定的中心腰线施工。

2、施工前备足所需设备及物料,液压管路及液压枪接设到位,单体液压支柱备足,并提前将抬棚、插梁及超前5架支架打上加固顶子,并挂好防倒链。

3、施工前检查加固好施工地点20米范围内的支护,发现卡子螺丝松动及时叫紧,网子破损及时补联,劲木打齐、打牢,隐患处理安全后再施工。

4、施工中坚持先给后翻原则,即插原棚空扩帮架设新支架,每架新支架下必须打上2根以上单体顶子,帮顶刹实刹严后再翻旧棚,一次一架施工。

5、施工给组合棚时,严格按中心线向两侧开帮,组合棚要与正规棚接好茬,及时将帮顶刹实刹严。

6、帮顶破碎时打穿杆子作业,及时打上临时支护、托木顶子,防止淌,造成超高超宽现象。

7、翻棚卸卡子时,人员要站在侧面,对帮严禁有人,卸卡子时必须按由下至上顺序,严禁两面同时作业,以防崩卡子崩腿伤人。

8、翻撤下来的物料,及时运到指定地点摆放整齐,保证巷道安全畅通。

9、浮货及时清运,溜子开跑龙套必须与施工人员联系好,经同意后方准开器,溜子严禁拉运其它物料。

10、施工时必须有副段长以上干部现场指挥。

其它按原规程执行。

(五)切割开大帮扩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说明:

该切割支护形式为25U型三节棚,净断面为5.8m2,即2.55m梁,2.2m腿,棚距0.5m,为综采上液压支架做准备,需对切割进行开帮扩大断面,特呈报切割扩面架设木梯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二、切割工程量:

三、技术要求:

1、施工要素:中心腰线,现有切割向煤帮侧开帮。

2、施工顺序:可先施工上、下两口抬棚及插梁,形成后分两茬开帮扩面,间距小于10米时停止一头作业。

3、支护形式:

(1)原有下宽3.7米(荒),再次开帮3.5米,即总下宽7.2米。

(2)切割上、下两口抬棚使用25U型组合棚,抬棚使用25U型,2.7米长腿给组合棚,抬棚梁使用2.7米腿和直梁,2.7米腿和直梁搭接不小于0.6米,上四道卡子,下宽达到7.2米。每架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打上5根加固顶子。

(3)插梁使用25U型2.7米长腿组合套袖搭接0.4m,上三道卡子,再接直梁套袖搭接0.6m以上,上四道卡子,上双铁拉条,螺丝拧紧叫严。

(4)切割使用φ20cm以上硬质圆木给梯形亲口棚,即梁长6.2m,下锯5.7米,腿长2.4(2.55)米,净高2.2米,棚距0.8米,柱窝0.2米。

(5)帮顶铺单层菱形金属网,联网扣距0.1米,背帮顶使用φ10cm以上老木或大拌,帮杆4根,顶板8根。

(6)木梯形棚架设后,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打上加固顶子,每架棚不少于4根,并挂好防倒链。

四、扩面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前备足所用物料,单体液压支柱备齐,液压管路接设到位,备用穿杆子20根。

2、施工前均切割原支架超前10架,使用单体柱打上中间顶子,并挂好防倒链。

3、给插梁时由外向里一次一架施工,并严格执行先给后翻的原则,即在原U型棚空给一架插梁,翻一架原U型支架,每架插梁下使用两根以上单体液压支柱打上加固顶子,顶子间距不小于1米,打牢打靠。

4、给完插梁后,使用25U型组合棚给双抬棚,即四腿搭接,搭接长度不够时再接直梁,插梁伸出双抬棚0.1米以上,插梁间上铁拉条,打齐双劲木,棚腿跟位置打牢撑木。抬棚及插梁形成后,每架抬棚打上5根单体顶子。

5、将靠上出口抬棚走向风道第2~3架,原梁长2.55m,重新翻给架设2.8m梁U型三节棚,形成圆弧角,以便进架子,施工时使用2.4mπ钢梁、单体柱,打好一梁三柱临时支护,严禁大翻大摘,防止超高超宽。

6、开帮扩面前,在原U型棚空档使用2.4mπ钢给对棚,一梁三柱,将U型棚替下,即备两组对棚翻一架U型棚。

7、扩面施工时铺菱形金属网护顶,使用2.4m(或1.6米)π钢单棚一梁三柱,与2.4米对π钢套袖使用,并将该组套袖棚整组调成与扩面方向一致。

8、扩面套袖组棚每给三或四组(1.5~2.0m)时,即架设一架木梯亲口棚,翻掉临时π钢组棚。

9、亲口棚使用φ20cm硬质圆木,木梯棚梁上打上四道以上劲木,两侧棚腿腰线,底根位置各打一道劲木,并钉好拉手。

10、亲口棚必须保证一梁七柱,两端为木腿,中间用单体打顶子,单体顶子与亲口棚梁间加木垫,木垫规格为20mm×200mm×200mm,顶子间距如图所示。

11、施工时以手掘为主,放零炮,先手掘上半部,铺网后打上单体托木顶子戗到硬帮,再放腰底眼震动炮,严禁空顶下作业。

12、放零炮前加固好支架,防止崩倒棚子,放炮严格执行“三人联锁放炮制”、“警戒接送制”、“一炮四检制”、“拦绳挂旗鸣笛制”,保证警戒安全距离。

13、帮顶破碎时打穿杆子作业,严禁人为放货,采取好留大底根,打迎面顶子,临时支护等措施,防止超高,片帮现象。

14、进木梁摘缓柱时,必须先打好替柱再缓妨碍上梁的单体柱,木梁到位后及时将单体柱打在原位置上。

15、上梁时,要多人配合扶好,两端使用单体将木梁升起到顶板后再给两腿,给棚保证施工质量,亲口棚严禁扛肩吊唇,前倾后仰。

16、架棚时作业人员要相互配合,使用单体柱将棚梁贴顶叫实,保证支护强度。

17、施工中设专人观察支架,帮顶、压力等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安全后施工。

18、施工期间必须有段干部现场掌握安全情况,需摘顶子时必须先打上替柱,帮顶压力大时,插棚空备3.2mπ钢梁,一梁三柱对棚加强支护。

19、失效单体及时更换,溜子开器时必须与作业人员联系好,严禁用溜子拉,运其它物料,备用物料摆放在安全地点,不得影响通风及行人。

20、施工过程中,物料摆放在安全地点,保证通风行人畅通,并掩护好各种设施,防止损坏。

五、摘撤U型棚措施:

1、木梯棚架设牢固稳妥后,劲木、拉手保证齐全有力。

2、卸卡子时,一面卸卡子和回腿后,再卸另一面卡子和回另一面腿,卸卡子时对帮严禁有人,卸卡子顺序为,由下向上,以防崩卡子,崩腿伤人。

3、卸卡子及回腿时,人员躲开卡子,螺丝和U型腿崩出的方向。

4、回撤时帮顶来劲来压时,停止回撤,进行加强支护,必要时作业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待压力稳定后再作业。

5、回撤下来的物料运到指定地点码放整齐,严禁乱扔乱放。

6、其它事项严格按原规程及有关规定执行。

(六)工作面夹道开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上出口使用π钢超前替棚)

说明:工作面撤架子时由零米往排气进行,开设一条夹道撤架子。

具体施措施要点如下:

1、当工作面网子及钢丝绳全部进砂帮侧后,工作面进行夹道开帮。

2、开帮前将上出口U型棚使用2.4mπ钢梁超前替棚2m(排风道侧)。然后在夹道(排风道侧)拉门口在替棚处2.4mπ钢梁下面给设一对3.2mπ钢梁做抬棚将2.4mπ钢梁抬牢硬实,抬棚梁一侧担在排风道U型棚梁上方,另一侧担在端头支架上方2.4mπ钢梁上不少于2根并且垫平硬牢。夹道拉门口对面给设2.4mπ钢梁成对将2.4mπ钢梁抬牢。

3、替棚时要高出原36U型棚(风道)0.3m、棚距0.5m、一梁三柱替棚时严格遵守先给后翻原则一次一架棚,严禁大翻大挑,使用2.8m加长柱给够近小随角,每60~80迎10,柱窝找到硬底0.2m。

4、替棚结束后,将替棚相邻U型棚备成对棚,然后在夹道拉门口给设抬棚,保证一梁三柱。

5、工作面及夹道梁高为2.2m,夹道棚距为0.75m,夹道网子与工作面网子联好,夹道宽2.0m。

6、夹道给棚用φ18㎝×2.4m园木做梁,每盘架子两个木梁煤帮侧使用φ18㎝×2.5m园木亲口做腿、梁做擎口脸另一侧担在架子前探梁上0.4m,并用单体打上中间顶子。单体上加木垫、帮顶铺单层菱形网,煤帮侧网子垂至底板。

7、开帮时由排气向溜子道方向进行顶茬开帮,可以分茬作业,茬间距不小于10m且同向。

8、开帮时以平掘为主,掘不动可以浅打眼少装药放震动炮,一次一架棚.待架子前方两架木梁给完后及时伸前探梁托牢.9、给完棚后必须刹好帮顶,煤帮侧梁头打上劲木,棚腿中间打上一道劲木。

10、开帮放炮时各茬施工人员必须全部撤至安全地点。

并严格执行“一炮四检制”、“三人放炮制”、警戒接“送制”,和拦绳、挂旗、鸣笛制度。

11、开帮时使用单体托木顶子给好临时支护。

12、开帮放炮警戒距离拐直弯不小于30m。

13、放炮后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并及时铺网煤帮破碎处超前挂网手掘施工。

14、煤帮溜子开气时与各分茬施工人员相互联系好,否则严禁开气。

15、其它执行原规程。

(七)工作面铺钢丝绳、开小帮、撤架子、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一、说明:

二、技术参数:

1、工作面推进至结束线前8-10m位置时,开始铺网,下衬钢丝绳。铺网为单层菱形金属网(10米×0.6米),钢丝绳间距0.3米,钢丝绳用Φ32mm以上。

2、铺网沿走向网边对接,沿倾斜网边搭接0.2m,网扣0.1米/扣,压扣式,用12#双股铁线拧3个劲以上。

3、工作面及夹道采高为2.2米,夹道棚距为0.75米,夹道网子与工作面网子联好,夹道宽2.0米。

4、夹道给棚用φ18cm×2.4m圆木为梁,φ18cm×2.5m圆木亲口做腿,靠煤帮侧做擎口脸另一侧在液压支架前梁上0.4m,并用单体打上中间顶子,单体上加木垫,每盘架子前梁搭2架开帮梁。

三、安全措施:

1、采区结束两道超前支护管理

1)两道超前替棚至采区结束位置为止。

2)两道在结束收尾期间(撤架子前),在20米内加强支护,使用的单体必须保证初撑有力,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挂好防倒小链,失效柱子及时更换。

3)下端头替棚由2.4米π钢改为φ16~18cm以上2.4米硬质圆木。若下端头压力大,可继续用2.4mπ钢进行替棚。

4)上端头在开小帮送夹道前由里向外逐架替棚,使用φ18cm×3.0m以上圆木与2.8m加长单体配套,一梁三柱,给临时棚,棚距0.7m、采高2.5m、柱窝0.2m。

5)施工前先检查加固好风道支护,在施工地点5m范围内的棚梁下打牢,打全中间顶子并随施工随后移补打,顶子保证初撑力,失效柱及时处理,漏液柱及时更换。

6)施工前先将风道浮货扫净,保证安全畅通,采高达到2.2m

7)替棚严格执行边挑边刹,先给后翻的原则,替棚时先在∪型棚空给好单体圆木棚,再翻棚间∪型棚,严禁空顶下作业,当给完第三架单体圆木棚后紧贴相邻∪型棚在备一架36∪型棚,并在对棚两帮三角区打好垛,形成双抬棚。

8)给单体圆木棚时先开帮挑顶,使用2.8m加长单体,在φ18cm×3.0m圆木梁中间处将圆木梁开至硬帮顶后再打齐圆木梁两侧单体腿。

9)翻棚时要先回腿,再缓慢回梁,翻棚卸卡子时要一侧卸卡子回腿后再卸另一侧卡子回另一侧腿,严禁两侧同时作业,卸卡子时要人员躲开崩卡子、崩腿方向,卸卡子顺序由下至上顺序进行

10)当三架单体圆木棚给完及双抬棚形成,使用4对3.2mπ钢均匀摆布,一端插在架子上0.4m,另一端探过双抬棚0.1m,将单体圆木梁托起。

11)4对3.2mπ钢要逐架架设,π钢棚梁间打齐双劲木,4对3.2mπ钢梁给完,对圆木单体棚与抬棚加固一遍,保证支护完整可靠。

12)单体圆木棚及抬棚与原巷接好茬,帮顶刹时硬牢,网子破损处及时补联。

13)排气20米超前支护在运架子时撤下,运完架子要及时补上。

2、铺网、上钢丝绳作业

1)工作面至铺网位置时,必须将工作面调整好,保证工作面与结束线平行。

2)从铺网位置开始,只准开帮,严禁放货。

3)当工作面全长帮开完,煤帮溜子推至煤帮后(工作面为最大控顶距),即可开始由排气向入气方向进行铺网、铺钢丝绳作业,此工序必须逐架进行。

4)进入铺设第一块网子位置时,网边下必须衬钢丝绳,将网边固定在顶板,钢丝绳与网子联好,网扣为0.2米一扣。

5)铺网后必须保证工作面采高达到2.2米,且留住顶板,并且在网下与架子平行绑好柈子或老木,防止走架子时刮坏网子。

6)钢丝绳和金属网沿工作面倾斜方向由走向排气上帮底根,铺至走向溜道下帮底根。且要铺设在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护的π钢梁上,钢丝绳必须索牢拉紧。

7)铺网时,把架子前探梁缩回,叫好顶板,并用单体、圆木(φ14cm以上)临时打好戗柱支护好顶板,严禁空顶下作业。

8)煤帮顶板破碎时,割帮只割底刀;若不能机组割帮时必须采取手掘开帮,煤帮挂超前网,网扣逢扣必联,并且同时在煤帮打好戗柱护好帮顶。

9)铺网后移架必须将相邻支架升硬,在保证金属网和钢丝绳完好情况下移架。

10)铺网时,必须将金属网和钢丝绳拉紧,杜绝网兜。

11)机组开气割帮前,必须处理好网子和钢丝绳,以防割坏。

12)铺网时或铺钢丝绳时机组离合打开,煤帮溜子严禁开气。

13)第一块网铺完后,即可开帮铺第二块网,开帮进度0.6m,以此类推,直至进行开小帮作业。

3、工作面开小帮措施

当工作面架子全部进入铺

网范围后,即砂帮见网子后停止移架,将采煤机拆卸运走,然后给棚开小帮。

1)开小帮由排气向溜道方向进行顶茬开帮,可两茬作业,茬间距不小于10米。

2)开帮宽为2.0米,采高2.2米,使用2.4mφ18cm圆木棚支护,顶板铺网、煤帮挂网垂至底板。

3)开帮时工人手掘作业,循环进度0.8米,给棚时圆木一端用2.5mφ18cm圆木亲口做腿,另一端搭在液压支架的前梁上,伸入前梁0.4米位置,并且圆木梁用单体打上中间顶子,单体上加木垫,每盘液压支架前梁搭2个圆木梁。

4)给完棚后必须刹好帮顶,并与架子上的金属网联成一体。

5)开帮若手掘不动时,可采取少装药零炮施工。

6)放炮前各岔口设好警戒(具体位置)边界道内不准有人,并认真执行警戒人接送制度。

7)放炮时严格执行“一炮四检制”、“三人放炮制”和“拦绳挂旗鸣笛制”。

8)放炮安全距离:拐直角弯时不小于30米,直线放炮距离不小于75米。

9)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放完炮后叫好帮顶,顶板不好的地方用单体打上临时支护。

4、拉底扫浮货,拆除两台溜子

1)待开帮作业完毕后,工作面进行拉底扫浮煤,保证工作面坡度一致。

2)工作面两台溜子拆卸后要及时运走。

3)用绞车吊大件时,必须设好警戒,人员躲到安全地点后再开气作业。

4)司机与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拆除液压支架及顶板管理

1)拆除液压支架由溜道向走向排气方向进行。所撤的架子在由夹道撤至回风道。出每一盘架子前都先使用3.2mπ钢,一梁两柱一对做抬棚架设在被移液压支架前梁侧,将撘在被移液压支架前梁上的2架圆木梁抬起后翻掉阻碍移架圆木梁下的中间顶子再移架,架子移出后及时在砂帮梁头打上一个单体,并补齐移架圆木梁下的中间顶子,最后翻掉双抬棚。

2)拆运一号架子前,下端头3.2米π钢串齐头,并在砂口打一个接地木垛,然后用2.4米π钢再替下3.2米π钢,迈步前移,步距1米。木垛与π钢间用单体打上点柱,间排距0.5米。

3)先将1号架子移出,移至接近煤帮时开始利用单体及自身插板结合逐渐调向,方向调至与工作面煤壁平行时,方可用绞车牵引至排气。

4)上出口安设的拉架绞车必须打好顶子,保证固定牢靠。

5)拉架前把该架子卸压后,再用绞车牵拉。

6)拉架时设好警戒、打好信号、人员躲到安全地点。

7)撤架后在其空顶处的钢丝绳位置下用绞接顶梁与单体配套支护,单体排距0.5米、柱距0.5米,且保证初撑有力(初撑力不小于90kN),穿好木鞋,并挂好防倒小链。

8)如撤架子时需将障碍柱缓掉时,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相应位置打上临时柱后再将原柱缓下;当架子撤出后要及时将原柱补上。

9)当撤完第三盘架子后,开始对第一盘架子的位置进行回柱放顶依此类推,始终留二个空架位置(即3.0米打戗柱位置,见九回三)。煤帮侧留2.0米夹道,以保证通风与行人。回柱放顶坚持由下向上、由里向外的原则,且打好朝向砂帮及放顶方向的戗柱。

10)架子撤出后,砂帮梁头打上一个单体,单体与圆木梁间加木垫,临近夹道侧的最后一根钢丝绳打上单柱支护,柱距0.5米,以减小夹道压力。

11)撤架后如发现网子不完好,必须及时补联。

12)撤架放顶时如发现瓦斯超限,必须停止作业,经有关部门处理安全后再施工。

13)架子撤到走向排气后,及时拆卸装车运走,并及时补上20米超前支护。

6、工作面夹道放顶

1)待工作面支架全部撤出后,夹道内杂物运走浮货扫净。

2)在回撤夹道时,必须设专人监护顶板,有异常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等稳定处理安全后再继续施工,回撤时先回砂帮柱,然后缓慢放中间柱。

3)煤帮侧挂好搭拉网,煤帮用老木克上,砂帮侧网扣联好,防止片帮淌货;同时工作面浮煤扫净,采高保证2.0m,工作面不准有失效柱及时处理、漏液柱及时更换,工作面棚间双劲木齐全,结实有力。

4)回撤前在皮带道设两组风机接设两趟风筒,一趟由入风接至放顶地点,另一趟由回风侧接至放顶地点,并按规定设好瓦斯传感器随时准备开气。

5)放顶时设专职瓦检员现场检查瓦斯及有害气体情况,CO、CH4超限,微风不得作业。

6)本次放顶顺序由工作面中间掐茬向两侧进行。

7)回柱时场头打好戗柱,遇难回支柱采用拉底方法与起重机相结合方法回出。

8)场头来压时人员撤出,待稳定后处理支护情况,安全后再作业。

9)下缺口用2.4米长硬质圆木做梁,单体做腿一梁三柱先行替回,再进行回柱放顶,并且回柱放顶前要先将走向溜子拆卸运走。

10)所有回撤下来的物料均运到指定地点码放好,保证后路畅通。

11)运料人员要互相保持错距10米,同时拿准、拿稳,防止磕手碰脚。

12)放顶期间设专人检查后路支护情况,发现失效柱及时处理,漏液柱及时更换。

13)回柱放顶时,作业人员要侧身进行作业,躲开支柱受力倾倒方向,以防倒柱伤人。

14)其它仍按《16008回采规程》及公司有关文件执行。

(八)工作面撤架子措施

说明:本工作面回采结束,回撤液压支架,具体施工措施如下:

1、回撤顺序:由1号架子至14号架逐架进行。

回撤路线:由夹道至风道起吊口拆卸后装车运走。

2、出每盘架子前都先使用3.2mπ钢一梁两柱一对做抬棚架设在被移液压支架前侧,将搭在被移架子前梁上的工架圆木梁抬起后翻掉阻碍移架圆木梁下的中间柱,翻掉双抬棚。

3、撤一号架子前,下端头3.2mπ钢串齐头,并在砂帮砂口打一个接地木垛,然后用2.4mπ替下3.2mπ,迈步前移,木垛与π钢间用单体打上点柱间距0.5m。

4、架子移至接近煤帮时,利用单体柱电自必插板结合调向,方向调整至与工作面平行时,方可用绞车牵引至排气。

5、上出口安设的拉架绞车必须打齐,打好顶子,保证固定牢靠。

6、拉架前把该架子卸压后再用绞车牵引。

7、拉架子时,设好警戒,打好信号,人员躲到安全地点。

8、撤架子后在其空顶处的钢丝绳位置不用铰接顶梁与单体配套支护,单体排,柱距各0.5m,且保证初撑力90KN,挂好防倒链。

9、撤架子时需缓掉障碍柱时,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相应位置打上临时柱后再缓原柱,架子撤出后及时补上原柱。

10、当撤完第三盘架子后,开始对第一盘架子位置进行回柱施顶,依此类推,始终留二个空架位置(即3米打戗柱位置,煤帮侧留2.0m夹道,以保证通风行人,回柱放顶要由下至上,由里向外原则,且打好朝向砂帮及放顶方向的戗柱。

11、架子撤至专向排气后及时拆卸装车运走。

12、撤架子,放顶发现瓦斯超限时,必须停止作业,经有关部门处理安全后再施工。

13、撤完架子后网子破损处及时补联,20米超前支护补齐。

(九)工作面夹道放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说明:待工作面架子撤完后,夹道进行回撤具体施工措施如下。

1、工程量:20m

2、回撤顺序:由下往上一茬回撤。

3、回撤方法:先回煤帮柱,再回砂帮柱,最后回中间柱及木架。

4、待工作面架子全部撤出后,夹道内杂物清理干净,保证夹道采高1.8 m。

5、夹道内所有单体初撑力不小90KN并在倾斜上方挂好防倒小链且伸直有力,给够近小随每60~80迎10,木腿侧劲木,拉手齐全有效。

6、回撤前在皮带道设两面三刀台系列化冈机,自动转换冈筒接设到位,瓦斯探头灵敏好使。

7、放顶时设专职瓦检员随时检查瓦斯等有害气体。

8、回撤时两人施工,一人观察顶板,当发现大面积来压,或异常声响时撤出人员,安全后方可施工。

9、回撤时茬篱后5 m严禁无关人员逗留,撤下来支架随撤随运走。回柱时要缓慢放水。

10、回柱时场头打好戗柱,遇难回支柱采用拉底方法与起重机结合方法回出,个别不易回撤危协安全的木棚可以不回。

11、下缺口用2.4 m×16㎝园木做梁,单体做腿一梁立柱,先行替回,进行回柱放顶后,夹道进行回柱放顶.12、所有回撤下来的支架运到指定地点摆好整齐。

13、运料人员要互相保持10 m间距,同时拿稳绑牢。

14、夹道回撤时必须设专人检查后路情况,确保后路支架完整,发现折梁、断腿时及时备棚,有异常情况时停止回撤,撤出人员,安全后方可施工。

15、段成立放顶领导小组:

组长:施工段段长

成员:施工段书记、技术员、副段长

上一篇:异想天开造句下一篇:服装色彩工程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