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联动响应服务机制

2024-10-10

岗位联动响应服务机制(9篇)

1.岗位联动响应服务机制 篇一

“八个到位”,即网点定位到位、功能分区及氛围营造到位、人员配置到位、岗位联动到位、客户管理到位、片区开发到位、日常管理到位和绩效考核到位。也就是说,在明确网点定位(也就是网点发展战略)的前提下,通过网点资源(优化功能分区及营造网点氛围)、人力资源这两类资源,释放产能;通过重构大堂流量客户的服务营销流程(岗位联动)、存量客户的管理维护和片区开发流程,拉升效产;通过精细化的日常管理和绩效管理工作,推高产能。

一、岗位联动的重要性

作为“八个到位”的核心内容之一,岗位联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改变员工理念。零售业务是全员的事情,不仅仅是零售业务条线的事情。通过联动激发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潜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网点转型中来,为服务客户,提升业绩作为自己的贡献,也分享零售业务发展带来的成果。

2、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理财服务。岗位联动通过非管户人员转介,管户人员销售这种合作模式,既发挥了非管户人员的参与作用,又保证了客户得到专业理财经理的高水平服务。

3、培养专业化理财服务人员和零售业务管理人员,在网点内部形成职位晋升通道。

4、营造全员参与网点转型的氛围。通过岗位联动,将网点的所有人员都盘活起来,形成积极、热烈的转型氛围。所有人都会对转型有所了解,支持并参与到转型中来。

二、岗位联动如何实施

岗位联动是银行网点内部员工通过高柜柜员、大堂经理、后台人员、管理人员和对公客户经理、市场经理转介客户给理财经理形成的联动。

1、岗位联动的准备工作

岗位联动是转型中的一件大事,必须在全行范围内得到重视。在宣传层面上应做足工夫,营造全员参与转型的氛围。结合转型启动会、内部推动会议,网点督导检查,日常工作都要强调岗位联动工作。而对具体的实施联动的岗位,则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技能指导工作、任务分配工作和业绩核算工作。

2、岗位联动对各岗位的基本要求

高柜柜员的岗位联动要求:高柜柜员是网点主要的业务操作岗位,客户的基础服务提供者。因此快速、高效和正确地提供交易操作服务,是高柜柜员的基本职责。客户来到高柜是为了办理当前的业务,高柜柜员通过刷卡和交易信息,判断客户适销的产品,进而通过一句话话术来激发客户的需求,将有兴趣的客户通过大堂经理的引导转介给理财经理。大堂经理的岗位联动要求:大堂经理是网点的专职服务岗位,主要工作职责包括网点现场管理、客户接送服务、现场接待服务、客户问询和指导服务。大堂经理要根据客户的表征来识别客户,了解客户需求,在为客户提供帮助或指导过程中获取客户信息,结合客户实际情况激发客户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营销建议,从而实现转介。

后台人员的岗位联动要求:后台人员与客户接触机会相对较少,但仍有转介机会,只要后台

基于客户信任的转介往往效果很好。在银行网点转型的辅导实践中,我们发现后台人员转介绍的客户成功率较高。对于后台人员的转介,我们通过鼓励与激励与发动就好了。做了转介就在晨会、夕会、转型业绩看板、内部网点等进行宣传表扬。

管理人员的岗位联动要求:管理人员在网点转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要推动动和激励员工实现转型,自身也要处处发挥表率作用,在转介这方面尤其如此。当管理人员进行了转介,并在网点分享自己转介的经验和体会,管理人员的示范作用往往会起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公客户经理的岗位联动要求:银行的网点有对公和零售业务并存时,作为一体化和网点,发挥对公客户经理在零售业务上的作用非常重要。对公客户经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帮助开发零售业务。一是将有需求的客户直接转介给理财经理,实现产品销售;二是提供客户信息,由零售业务人员上门为客户提供服务。

市场经理的岗位联动要求:银行网点除了服务到访客户外,吸引网点周边的客户来办理业务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市场经理是专职的客户获取人员,将获取的客户介绍给理财经理,一方面让客户得到专业理财服务,另一方面也将市场经理的长处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在网点形成共同开发,专业维护的局面,保证持续的增量和长期的稳定。

3、岗位联动过程管理要求

岗位联动是一项多成员合作的过程,因此过程的衔接十分重要,一般来讲,大堂经理转介的客户由大堂经理完成转介的全过程;而管理人员、对公客户经理、后台人员转介的客户,可以自己转介到理财经理,也可以由大堂经理代为引领到理财经理;高柜柜员转介的客户,通常由大堂经理代为引领到理财经理岗位。

一个完整的转介过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转介客户。将客户引领到理财经理岗位,先介绍理财经理姓名,再介绍客户姓名;二是转介信息。将跟客户沟通过程中获得的信息的激发的需求告诉理财经理;三是转介信任。大堂经理对理财经理的从业经验、特长告诉客户,建立客户对理财经理的信任。

转介过程中,一般建议填写转介卡,作为传递转介信息的辅助手段,也可作为转介业务的凭证。

对产品有需求或是有兴趣了解产品的客户,有时候由于客户时间不便或是其他原因未能实现转介,大堂经理应当建立《客户关怀卡》进行跟进,对《客户关怀卡》上的客户进行跟进邀约,从而实现转介。

4、考核机制保证岗位联动的持续

通过岗位联动,既保证了服务的专业性,也保证了全员参与。为激励参与者的积极性,将转介的分成向转介人倾斜。转介人所获得的积分,在月底的工资核算中兑现。

管理人员、对公客户经理、后台人员的转介,直接获得转介积分相应的报酬。高柜柜员的转

介机会比较多,为鼓励高柜柜员多开口,建议将柜员部分绩效工资纳入积分考核,让柜员通过转介积分得到回报。大堂经理全天在大堂服务客户并挖掘转介机会,因此建议将大堂经理全部绩效工资纳入积分考核。市场经理的考核,应侧重于增量部分,同时对于其开发的存量客户,应享有持续的收益。

三、岗位联动要在日常管理中落实

1、发挥管理人员对岗位联动的推动作用

管理人员除了发挥带头作用进行转介以外,也要在网点内部营造岗位联动氛围。包括张贴转介积分排行榜,对每周转介王的小物品奖励,请成功转介的员工分享经验等。对于长期不转介或转介不成功的员工,要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所在并协助他们解决。

2、目标管理引导岗位联动

高柜柜员和大堂经理应确定每天的转介目标,增加开口率和厅堂服务覆盖率来提升转介数量。大堂主管在三巡时应适当关注网点转介情况。当转介数量偏少时,要及时了解原因,鼓励员工开口转介。

3、激励到位促进岗位联动

员工不愿意转介跟激励不到位也很有关系。在转型初期,员工不习惯开口,这时候网点要通过三个方面来调整。一是举行转介竞赛活动;二是通过晨会一句话话术演练和夕会情景演练来帮助员工熟悉转介流程,培养员工转介的习惯,形成转介的氛围。三是通过团队的作用来激励员工进行转介。当初期不愿意转介的员工有所突破,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对员工进行表扬,帮助总结经验,鼓励再接再厉。

4、发挥理财经理对岗位联动的推动作用

转介要实现销售成功,跟理财经理也有很大关系。一方面理财经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财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对前端的转介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帮助他们提炼话术,指导演练过程,提出转介的过程要求。

2.岗位联动响应服务机制 篇二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指的是产业、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教学科研的全过程深度融合式发展,跨越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疆域,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企业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融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陶冶、技能提升、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从而促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所共同研发的成果形成现实生产力,从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是指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充分调动行业、企业、政府、学校等各方力量,促进产业与教学的无缝链接。行业是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的龙头,它能够指明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程度以及技能要求。企业是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比较敏锐,能够比较清晰地知道市场动态,从而有利于引导教学工作。另外,企业中完善的设备以及现实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成为学生实习的良好环境。政府作为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为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提供有力的依托。

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制度创新研究对于中职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制度创新,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学校职业教育健康长远发展的战略性举措。理性分析我校安保管理与服务专业多方联动机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产教结合制度创新,必将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活力和契机。

2.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有助于加强学校、行业、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促成职业教育的合力,形成主动参与、协同合作、价值认同的良性循环。职业化教育不是闭门造车,学校只有以市场作为导向,加强行业所需的技能培养,才能够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

3.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带动教师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产教融合使教师能够从教材的局限思维中跳出来,更加关注市场及行业需求,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

4.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业质量,使学生学习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及社会需要,真正达到学有所获。

二、安保管理与服务专业多方联动机制现状

安保管理与服务专业是我校重点打造的品牌专业,该专业在学校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该专业建设过程中正逐渐形成完善的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包括课程设置、顶岗实习模式、行业互动、校企结合、政府引领等方面制度。

(一)发挥学校在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中的主导作用

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阵地。在课程设置中,我们结合安保专业学生的特殊性,多次结合学生在工作中所需技能调整课程。比如,用人单位多次强调学生缺乏团队意识,我们便开设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在工作过程中,学生经常需要处理各种危险情况,我们开设了危险防范课;工作中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我们开设了紧急救助课程;针对学生实操性欠缺,开设了警察战术等实操性较强的课程。随着课程的不断调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各项技能,专业素养也随之提高。

学校注重学生实习工作,形成特色的顶岗实习模式。我们的实习工作分为日常实习和毕业实习。除了正常授课,学校还组织该专业学生参加各种安保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日常实习包括广交会的安全防卫工作、白云山节假日安全防卫工作等。学校和广州白云机场、中英保公司、地铁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每一年都会派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实习表现较好的学生会与实习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各种应对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使用各种常规器械、增强团队的意识。实习单位多为一些大型国企,用工人数也较多,这给学校提供了大量的实习机会,也成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重要的锻炼机会。但在实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学生比较娇气,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实习一段时间就嫌辛苦,没能坚持完成实习任务;学校中一些实操性课程比较少,学生在实习中一些仪器不会操作;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岗前辅导较少,很多学生没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二)重视行业在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中的引领作用

在注重发挥学校在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引领作用的同时,我们也注重结合安保行业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现代社会安全隐患较大,对安保工作人员的需求很大,但良莠不齐。一些岗位对安保人员要求低待遇也低,而一些高端的企业对安保工作人员要求较高待遇好且上升的空间大。在办学中,学校也紧密结合这一行业动向,对安保专业的定位为培养中高端的安保行业人才,在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就业中提供优质的就业岗位,改变人们对安保人员的传统观念。一些高端的安保行业如金融安保工作,要求学生仪态得体、英语表达顺畅、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这方面的人才比较稀缺,在教学中我们也有意识地增加相应的知识培训,培养此类人才,这既有利于缓解用人紧张的问题,也给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

(三)依靠政府在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中的指导作用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指导。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引导包括政策支持、资金扶助等方面。为全面提升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市教育局在2014年开始组织市中等职业教育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订市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工作。我校组建了专门的研制工作组,并邀请30余名教育专家、行业专家、企业代表、高校学者共同参与研制工作,开展了多层次的深入调研,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制定的《安保管理与服务教学方案》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成为首批颁行的13个市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这份安保管理与服务教学方案紧密结合行业动态、学生基本技能、课程标准展开,经过反复修改论证最终定稿。《安保管理与服务教学方案》的颁行,明确了方向,锻炼了队伍,将有力地推动我校安保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及水平的提升,也将对广州市安保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设和安保行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我校建设了多个安保实训基地,购置了大批的安保实训器械,这对于我们提高安保专业的办学实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设想

(一)我校安保管理与服务专业多方联动机制亟须解决的问题

1. 学校在多方联动机制中的主导地位还有待增强。

例如,安保专业有些课程仍存在问题。如,交通管理实务、智能消防系统使用与管理等课程,理论性比较强,没有合适的教材进行中职教学,在教学中缺乏实训训练。另外,对于专业所需的职业资格证,如驾驶证、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上岗证,这些证件的持有率还比较低,需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相关资格证书的考试,提高相关职业技能。

2. 多方联动机制还没有形成制度化、常态化。在产教融合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容易受企业用工的减少而影响正常教学。安保专业之前与某个单位达成长期实习意向,并为该公司单独招生,但后来由于该公司人员机制变动,不再招收大量实习生,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了影响。二是安保专业精英化教育还未形成。例如,有些单位工作环境、发展空间较好,成了吸引学生实习的理想单位,但对学生形象、体力要求较高,很多学生在面试中被淘汰。学校在进行安保专业教学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道德修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

3. 行业、企业在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是对安保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把握还不是很明朗。中高端的安保行业就业环境好、缺口大,但目前学校和相关高端安保企业的合作还不是很多,对于这些高端安保行业的职业培训还存在欠缺。二是企业对安保专业教学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办学中需深入企业、行业,了解安保专业所需的技能、培养模式、基本素养等方面的内容,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

(二)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创新设想

1. 形成学校、行业、企业、政府四方主体在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中的合力机制。

这四者共同推动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和升级,共同实现学校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产教融合,共同促进区域经济、教育、社会协调发展。重视学校的教育平台,积极与企业、行业进行合作,打开安保管理与服务教学的教学思路。

2. 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注重人才“订单”培养。

在校企合作委员会指导下,学校通过冠名班形式和定向委托培养形式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创新“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研讨设计课程,共同确立教学内容和培养标准,借鉴企业研发机制,开展校本研究,把岗位规范和企业的历史、文化、思想、管理制度、岗位要求和职业技能等企业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师深入企业、企业专家进校园”。

3. 发挥行业、企业作用,推进课程体系建设。

为进一步发挥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作用,共同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安保管理与服务专业需要多听取企业、行业意见,共同研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相关事项。在新的职教理念和职教体系的背景下,结合《安保管理与服务教学方案》,重构安保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推进现代服务类专业教学和课程改革,为现代服务行业输送合格人才。

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是当前社会转型下行业、地方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的有力支撑,是职业教育与时俱进、利学务实的人才培养之举,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

摘要: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是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推动职业教育的重要路径。从中职安保专业多方联动机制现状出发,对学校资源、市场需求、学生培养模式等情况展开分析,紧密结合学校发展、行业需求、市场动态,寻求中职教育多方联动创新机制,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多方联动机制,安保管理与服务专业

参考文献

[1]龚艳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岗位联动响应服务机制 篇三

李文静,时立荣

(北京科技大学 文法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三社联动”是社区治理改革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三社联动”社区治理在实践中形成了“社会组织委托型”“社工机构服务型”“项目指导型”“社区内部发展型”等模式。其中,项目指导型是试点地区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该模式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政社合作培育社区治理组织框架;二是政府购买服务连接各类联动主体,形成联动服务模式;三是采取项目化的运行方式。项目指导型“三社联动”虽然取得了诸多效果,但在运行机制方面存在政府控制偏强、社会自主联动偏弱的缺陷,尤其是“民非”类社会组织与社区的直接合作有限,导致其在社区治理改革方面的成效不足。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效果,应通过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政策,促进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的发展,构建社会组织合作网络,形成社会力量间的自主联动,释放社会活力。

关键词:社区治理;自主联动;三社联动;社会工作 前言

基层治理是国家社会治理改革的突破口。新世纪以来,我国社区治理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社区体制改革首先开展,2008年,我国基层社区开始组建社区服务站和社会工作站,这些新组织逐渐分离了居委会的一些行政职能和专业服务职能,凸显了居委会的自治功能。在社区体制改革的同时,我国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快速发展。2008年,全国社会工作考试制度开始实行,社区工作者的持证比上升、专业性有所增强。随着政府购买服务等相关支持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之后,我国社会组织进入了“增速发展期”[1]。社区组织体系的完善、社会组织及社会工作人才的发展为我国社区管理向社区治理转变奠定了组织和人力基础。

为进一步化解现阶段社区治理面临的“居委会困境”及“共同体困境”[2],我国社区治理改革进入机制创新阶段。2013年,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正式提出要“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联动服务机制,促进社区服务工作专业化”。文件颁布后,广东、重庆、浙江、吉林、上海等地纷纷开展“三社联动”机制探索[3]。

已有“三社联动”社区治理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地方经验的简单总结,缺乏深入的机制探讨。——————————————————

作者简介:李文静(1988—),女,博士,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时立荣(1963—),女,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从总结“三社联动”的具体运作机制出发,评估其在我国社区治理改革中的成效,提出完善“三社联动”机制以促进社区治理改革的对策。“三社联动”社区治理的实践模式及运行机制

“三社联动”本质上是要将社会工作、社区居民、社会组织的力量调动起来,转变政府主导或居委会主导的社区管理,由社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将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引入社区建设的地方实践早于民政部“三社联动”概念的正式提出。上海、江苏等地较早将社会工作及社会组织的力量引入社区建设。2013年民政部正式提出“三社联动”之后,各地对“三社联动”如何开展的探索更加深入、更加广泛。

2.1 “三社联动”社区治理的实践模式

由于我国各地社会工作及社会组织发展水平差异,根据社区、社会工作及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及方式的不同,我国“三社联动”形成了如下几种实践模式①。

一是“社会组织委托型”。社会组织委托型是指政府将适合由社会组织承担的社区服务等社区治理相关事宜直接委托给众多社会组织运行,社会组织直接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服务。这种模式适合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及社会组织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建设市民中心,委托专业社工机构进行日常管理,引入多家伙伴型社会组织,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多种服务[4]。

二是“社工机构服务型”。“社工机构服务型”是指社区服务项目主要由社会工作机构开展,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社工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机构在开展服务过程中强调社区居民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参与。例如,上海市闸北区大宁街道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实施社会救助试点项目,构建了由街道、社区居委会成员、专业社工、志愿者多元主体参与的合作工作格局[4]。厦门市积极探索社区与专业社工机构协同合作的发展路径,由承担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专业社工机构依托社区开展服务[5]。

三是“项目指导型”。“项目指导型”是指以社区社会组织及社区居民力量为主,由专业社工提供技术指导,政府及社会提供资金,以项目化的方式开展社区服务项目。例如上海市徐汇区凌云街道成立民间社会治理研究院,社会工作者在民间社会治理研究院工作。他们指导社区居民策划、运作社区微服务项目。在这一模式中,参与社区服务的主体是社区居民及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发挥引导作用。这种方式是目前我国比较常见的项目化的“三社联动”社区服务机制。此种模式最有利于调动社区居民的力量,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北京市试点地区在社区层面成立了服务性社会工作机构,南京市鼓楼区也在发展较好的地区成立了社会工作服务站。这些社区层面的社会工作机构与街道层面的社会组织都是引导和支持社区治理项目的重要力量。

这里对各种“三社联动”社区服务模式的划分只是一种理想类型,在实际运作中,各地区有可能同时具有几种实践模式,只是侧重有所不同。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侧重内部发展型,但也有社会组织及社会工作机构的介入。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往往实行“项目指导型”和“社会工作机构服务型”;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实行“社会组织委托型”,同时也会在社区内开展“项目指导型”社区治理模式。①[键入文字] 四是“社区内部发展型”。“社区内部发展型”是指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通过学习专业社会工作知识,与社会组织合作,以项目化的形式开展社区服务。此种模式适用于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是社区服务项目的主要承担者,居民则是主要参与者。嘉兴市、太原市都属于此种模式。这些地区通过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进而运用专业方法提供专业化服务、促进社区居民及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

2.2 “三社联动”社区治理的运行机制

虽然我国各地“三社联动”社区服务发展水平有所差异,但“项目指导型”的社区治理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实践模式。当前我国发展较为成熟的项目指导型“三社联动”机制如下:

2.2.1 政府与社会组织联合培育社区治理相关主体

“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的第一步是建立社区治理联动框架。“三社联动”即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之间的联动。社区治理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包括支持型社工机构和服务性社工机构)、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及居民。“三社联动”中的“社会组织”既包括服务范围较为广泛的基金会、社会团体和非盈利组织(如支持型或枢纽型社会组织),也包括社区层面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三社”中的“社会工作”包含不同层次: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中的社会工作者、社区层面的服务型社会工作机构及社区里的持证社工。社会工作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没有在社区成立服务型社工机构。社区服务的开展由枢纽型社会组织对社区工作者进行一些培训或直接由社会组织申报和执行社区服务项目。

社区治理主体框架的建立一般由基层政府部门与支持型社工组织或枢纽型社会组织②联合完成。北京市[6]由街道社区办与支持型社会工作机构成立联动办公室,确定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构建模式。宁波市[7]则由民政局与“公益服务促进中心”共同负责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的评选和组织工作。政府是“三社联动”社区治理项目的组织者、资金支持者、评估者及监督者。支持型或枢纽型社会组织(含社会工作机构)则发挥规划、孵化、评估、督导的功能,在社区培育成立社工服务机构和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各类社区社会组织。

社区社会组织能够凝聚社区居民,激发居民潜能、是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一种新形式。社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既是社区服务的受益者,也是一些社区服务的提供者。

2.2.2 政府购买服务联接社区治理主体,形成联动治理模式

当前,政府购买服务是“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运转的主要动力来源。政府通过购买各类社会组织及社会工作的服务来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当前政府更多以项目化的方式购买各类枢纽型 该概念首次出现在2008年9月北京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枢纽型社会组织是由负责社会建设的有关部门认定,在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服务、管理工作中,在政治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业务上处于龙头地位,在管理上承担业务主管职能的联合性社会组织。②[键入文字] 社会组织、普通社会组织(尤其是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以及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为这些社会组织及社会工作者提供资金支持,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推动社区治理创新。政府以购买岗位的方式购买社区社会工作者者的服务。此外,各地政府也通过项目推介会等方式,促进社会资金支持社区治理服务项目的运行。

各类社会组织是协助政府实施社区治理项目、了解居民需求并提供所需服务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中,支持型社会组织是培育、发展社区服务性社工机构和社区社会组织的枢纽,许多支持型社会组织是社会工作机构。这些组织通过培训、督导、评估等一系列手段,规范社区治理项目运作,协助整合各类资源,孵化社区社会组织,建立信息平台,推动专业人才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等。社区层面的服务性社工机构及其他非枢纽型社会组织是社区服务的提供者和资源筹措者,为社区各类服务项目及自治项目提供技术支撑。这些专业性较强的社会组织及社区社工③引领社区社会组织及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2.2.3 项目化的运作方式

我国许多地区通过项目化的运作形式将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各方力量整合起来,开展各类社区服务项目及自治项目。项目化的运作与常规性的服务相对应,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极端性。当前各地开展的“三社联动”社区服务项目领域涵盖了政府保障托底政策范围之外的社会救助、扶贫济困、婚姻家庭、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应急处置、群众文化等。除了社区服务项目,北京、重庆、宁波等地还将“三社联动”的方法应用到社区自治项目,针对社区存在的各类问题,充分调动社区不同治理主体的力量和资源,化解社区矛盾纠纷、改善社区环境。社区居委会群众自治组织,也是“三社联动”社区服务项目的协作者、支持者、保障者和推动者。居委会掌握和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和需求,通过整合社区资源,支持、引导、监督社会组织开展专业服务等。“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改革的成效及局限性

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在提供服务方面具有专业优势。从各地实践看,“三社联动”社区治理项目也以社区服务为主。此外,多元参与的治理方法在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社区环境保护及社区自治方面也有所应用。社会工作者及社会组织充分调动居民力量参与解决社区问题,在社区民主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3.1 “三社联动”社区治理的成效 3.1.1 社区服务专业性有所提升

如何为社区弱势群体及普通居民提供福利性的、互助性的、组织化的社区服务成为当前社区治理的重要任务。传统社区服务在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方面存在局限性,而专业社会工 如前文所述,一些社会工作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没有在社区层面成立服务性社工机构,持有社会工作证或经过专业培训的社区工作者负责带领社区社会组织及居民开展社区治理项目。③[键入文字] 作服务具有优势。“三社联动”社区服务项目促进了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与社区服务的融合,提高了社区服务的专业水平。民政、人口计生、劳动就业等政府公共服务由社区居委会承担,居家养老、空巢老人精神慰藉、问题青少年教育、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等个性化服务由服务性社工机构承担,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社区文体活动等交由社区社会组织承担。

3.1.2 促进了社工和社区力量的整合

“三社联动”采用项目化运作方式,在项目中孵化服务性社工机构,再由机构项目化推进居民服务。而服务性社工机构由社区原有服务体系转化而来,天然整合了社区的社工、社会组织服务力量,再通过计划、实施、评估这一整套项目运作体系,实现了各方面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三社联动”搭建了信息沟通平台,能够把群众分散的意见、多样的诉求、不同的建议集合起来,进行科学和分析综合,形成符合群众利益的政策建议,推进科学决策,协调配置社区服务资源。

3.1.3 增强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

社区居民不仅有服务需求,还有参与社区服务和治理的愿望,社区建设需要居民的参与。“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公共事务、互助服务和志愿服务,提升群众的社会责任感。注重培养居民骨干、志愿者,培育和规范化社区社会组织,搭建好居民参与的平台和渠道。遵循自愿的原则,将有相同兴趣爱好、相同精神需求、相同专业特长、相同利益需求的居民群众正式组织起来,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和治理,增强了社区服务功能、提高了社区居民自治能力、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3.1.4 促进社区发展,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三社联动”的特点是“全员联动”,不仅包括地区、社区两个层面的联动,还有社区内的驻区单位、居民联动,以及与社区外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联动,打造了和谐共融、共建的途径。能够将专业社会工作与传统社区服务相融合,形成社会治理和服务的合力;调动社区内、外人员、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资源、能量,形成资源联动合力,有效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区融合,增进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此外,社区居民自治服务项目涉及社区发展的诸多方面,例如社区环境保护、社区文化等,“三社联动”社区治理顺应社区居民心意,促进社区全面发展。

3.2 “三社联动”社区治理的局限性 3.2.1 项目运行效果受资金影响大

虽然“三社联动”社区治理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项目运行效果对政府资金的依赖性较大。“三社联动”得到了政府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基金会、社会组织及企业等方面提供的资金很少,一旦政府的资金缺位,社区治理项目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导致项目中断。

3.2.2 社区服务专业性有所欠缺

虽然北京市社区治理自采取“三社联动”模式后,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的介入已经在一定程[键入文字] 度上提高了社区服务的专业性,但这些社区服务绝大部分是由社区居民组成的社区社会组织来提供,专业性仍较低。Q街道与J街道的社区服务主要由经过S组织培训的社区工作者带领社区居民组成的社区社会组织提供。S地区的社区服务主要由持证的社区工作者转化而来的社区社会工作机构带领社区社会组织提供。社会组织、社区社工及社区居民的力量被充分调动,但短时间内社区居民及社区持证社工的专业性还不能与专业的社会组织相比,其提供的社区服务在专业性上仍有一定的缺陷。社区矫正服务、个案工作等专业性较高的服务应当由专业社工及社会组织来提供,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与社区的直接联系还不够充分。

3.2.3 社区自治性仍显不足

社区治理的自治性不足体现为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和能力的不足。社区治理改革的重要目标和途径是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和参与能力。在“三社联动”机制中,社区居民参与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组成社区社会组织,以社会组织的形式组成项目小组,实施社区服务及自治项目。二是志愿服务,这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传统方式,属于个体化参与。三是社区民主建设,例如选举社区居委会成员、成立社区议事会议等,但这种并非常见形式。从目前“三社联动”社区服务项目实施的情况来看,参与到社区治理项目的居民绝大多数是曾经的社区积极分子,其余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还没有被调动起来。

居民的参与能力和热情是“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在初步实施阶段所遇到的最大难题。在提到居民参与时,“三社联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提到:“社区许多工作不好开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居民的不配合和不热情,尤其是年轻人配合意识更不好。‘三社联动’项目实施后,有了国家的大力支持,社区自治水平有所提升,但居民的主动参与仍需要很长的过程。” “三社联动”社区治理缺陷的成因

4.1 机制原因:政府主导性强,社会间合作偏弱

“三社联动”在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政府与地区支持型或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合作比较密切,而社会力量间的自主性联动较弱。在支持型社会组织的指导下,各地区孵化出了社区服务性社会工作机构及社区社会组织,经由社区各类社会组织调动居民提供社区服务并开展自治服务。非社区层面的社会组织,尤其是“民非”与社区的直接联系不强。社区社会组织的构成以人民团体为主,这是结构最为松散、专业性较弱的社会组织类型,这些新孵化的社会组织的专业性及持续性尚无保障,在没有政府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很容易解体。

为了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必须实现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尤其是机构社会工作与社区力量的自主联动。通过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并促进基金会、企业、民众等社会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尤其是民非组织的发展。在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还应为这些组织与社区的自主联动提供环境和政策支持。社区居委会要充分配合各类社会组织及社会工作者,促进居民的参与各类社区治理项目。

[键入文字] 4.2 现实原因:社会力量偏弱 4.2.1 社会资金来源少

资金是制约“三社联动”项目运转的重要因素。由于目前“三社联动”项目正处于试点阶段,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方面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如果单靠财政拨款无法维持项目的运转。因此,如果想要解决“三社联动”项目经费不足的问题,就需要丰富项目资金获取方式,通过吸纳更多社会资金和企业资金将是未来“三社联动”项目更好运转的出路之一。

4.2.2 社会组织力量不足

社会组织是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中的重要主体,也是促进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但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社会组织力量仍薄弱。以社会组织发展相对成熟的北京市试点地区为例,该地区参与到“三社联动”项目的共有44家社会组织,其中42家社会组织都是新孵化的,包括7家服务性社工机构和35个互助服务、公益型的社区社会组织。相比而言,一家国际性社会组织的专业服务为“三社联动”项目提供了较多的资金,也组织了很多次活动,但国内及新孵化的社会组织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我国社会组织力量薄弱,尤其是新成立的社区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太强。

4.2.3 社区工作者专业性不强

随着2008年国家社会工作考试制度的实行,我国许多地区社区工作者中持有社会工作专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上涨。调研中,北京市试点地区社区工作者的持证比例达到了38%。支持型社工机构工作人员提到:“没有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居委会工作者对专业知识的缺失比较严重,对于这些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社区工作人员,社工中心需要对他们进行进阶性的专业培训。即便经过了培训,他们也与专业社会工作者或机构社工具有一定的差距,影响到社区服务效果。”在没有成立社区服务性社工机构的地区,社区工作者是协助和直接执行“三社联动”项目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三社”能否真正联动、社区多元治理能否真正实现。多举措促进社会间自主联动

5.1 深化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工作者之间的融合

社区的治理有赖于政府、非政府机构和居民的分工合作及共同参与[8]。要实现我国社区治理的彻底转型,必须实现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社区深度融合,即实现“社会间自主联动”。“三社”之间的深入融合需要政府理念的转变。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及社会组织介入社区治理的相关政策均是影响社会间合作的重要因素。

社会间自主联动需要各类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及社区力量的自主合作。除了与政府合作的密切的、街道层面的支持型社会组织、新孵化的社区社会组织,还应重点加强其他社会组织与社区的直接联系,盘活社会组织系统,打造社会组织成长良性外部环境,打通社会资源服务社区治理。[键入文字] 由专业社工进行社区居民的需求调研;由社会组织链接资源并提供技术指导;社区工作者需要积极配合社工工作,做好宣传和动员及信息提供等工作;由专业社工带领志愿者开展为民服务,必要时还需要有专业社会组织直接介入社区服务。

在社区治理机制方面,还应将项目式服务与常规化服务相结合。项目化的运作方式不需要在社区设置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工作人员,因此具有灵活性和节约资源的优势,但社区治理还需要许多常规性的工作,尤其是针对社区当中的一些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只有将常规性工作与项目式工作相结合,促进社会组织、社工与社区的深度融合,才能实现社区治理的长远目标。

5.2 促进社会组织及社会工作的发展

目前美国大约有2500万人在各类非营利组织中从事各类服务工作(其中大多数是专业社区工作者),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十二分之一[9]118。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是“三社联动”社区治理项目中的重要主体,这两者的力量会影响到社区治理格局能否真正形成。为实现此目标,应完善政府购买服务以促进社会组织发展。随着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逐步开展,民政部对社会组织的准入条件已经有所放宽,从2013年开始,我国社会组织数量进入了“增速发展期”,但力量仍然较为薄弱,独立性和专业性不足。

社会工作是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也是促进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大力促进社会工作等慈善公益类社会组织的发展是我国社区治理改革的手段。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助于形成一个专业的社会服务组织联盟,在不断的交流、竞争及合作中,社会组织的专业水平将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当前,我国需要制定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社会捐赠力度,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积极开展社会工作培训,发展社会工作教育,提高机构及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水平。

5.3 拓展资金来源

资金是制约当前社区治理改革的重要因素,社区服务及社区自治项目要顺利开展需要资金支持。为了保持社会组织的专业性和自主性、保证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进而提高社区治理效果,应当盘活社会力量、探索公益创投等资金筹集方式。例如,南京市通过“百企助百社”“社洽会”等公益推介会的形式,为草根组织发展提供生存发展空间,推动草根组织的市场化程度。当然,在创新获取资金方式的同时,不能推卸政府的义务。政府也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政策,推动社会组织发展,使社区治理取得更好的效果。

5.4 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和能力

社区治理需要调动居民的积极性,但我国社区居民的治理意识不足。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国家应当构建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尤其是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保障居民的基[键入文字] 本权利。当前我国社会公平不足,居民的相对剥夺感较强,打击了人们为社会公共事业贡献力量的积极性。在社区层面,如果居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护,其参与提供社区服务的意识就会明显降低。此外,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除了主观因素和能力,健康的身体、充裕闲暇时间都是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因素。因此,国家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社区居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得到保障,为社区治理提供政策依据。

其次,应当健全社区组织结构,提高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性质,与社区服务站之间形成合作但不包办的关系。完善居民对社区居委会及服务站工作的监督和考评制度,鼓励社区居民竞聘居委会工作者,切实保障社区公民参与权利。

再次,内在动力机制方面,通过开展参与式的社区福利服务及社区自治服务,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在过程中培养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将社区志愿服务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培养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制定志愿服务激励政策,提高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并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志愿服务的能力。

最后,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并不意味政府可以推卸责任,政府仍然是社区问题的解决的最终负责主体。社区治理涉及到许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内容。政府各部门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社区安全、社区卫生、社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好规范,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承担社区治理的保障角色。

参考文献:

[1]谢菊,马玉庆.中国社会组织发展历程回顾[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1):35-39.[2]郑杭生,黄家亮.论我国社区治理的双重困境与创新之维——基于北京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分析[J].东岳论丛,2012(1):23-29.[3]闫薇,马晓晗,汪昊.“三社联动”:社区治理新机制[N].中国社会报,2015-10-22.[4]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创新改革,整合资源,合力推进“三社联动”[N].中国社会报,2015-11-20.[5]杨贵华.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助力基层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研究——基于厦门市的调研[J].发展研究,2015(11):85-89.[6]李金清.朝阳区“三社联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J].中国社会组织,2015(5):10-12.[7]马洪波.宁波:以社区公益项目推进“三社联动”[J].中国社会组织,2016(3):54-55.[8]徐永祥.城市社区建设的体制创新与社会工作[J].探索与争鸣,2004(12):22-23.[9]张康之,石国亮.国外社区治理——自治与合作[M].北京:中国实言出版社,2012.全文发表于《探索》2016年第3期

4.三农联动机制汇报提纲 篇四

各位领导、同志们:

现将我镇实行三农联动机制、农村文明一条街建设工作情况向大家简要汇报如下:

一、关于三农联动机制工作开展情况

我们实施服务三农联动机制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强化措施,扎实推进

一是搭建有效载体。为方便群众,我们将服务大集进行了搬迁,扩大了大集的容量和宣传力度。

二是注重服务的针对性。我们结合三秋生产,通过热线电话以及“三农”服务信箱,广泛征集农民热点、难点问题,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通过明白纸、当前农事和点题解答展板等以形式展示出来,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

三是注重服务的灵活性。我们本着“围着农业转,教给农民干”的宗旨,开展了一线便民服务活动,组织了大集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的为民服务。同时组织开展了“三声”、“四心”和“四个一”活动,大力倡导“三声”、“四心”、“四个一”,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和热心、诚心、耐心及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杯开水,在党委政府的积极带动下,全体人员端正服务态度,切实让服务对象感到了政府的温暖。

(二)组织到位,目标明确

一是搞好服务承诺。我们根据农业生产实际,要求14个涉农部门建立服务“三农”承诺,公布上墙,并通过镇黑板报、发放联动服务卡等形式,广泛宣传服务目标、内容、承诺、热线。同时,要求镇直各部门、各村把“三农”联动活动的要求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并与日常工作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

二是加强督导检查。镇服务“三农”联动小组组织力量对各单位实施服务“三农”联动活动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我们还设立了群众举报电话和书记、镇长信箱,开展群众性监督,对服务不周、力度不大、形式主义的部门、个人在全镇通报批评。先后有两名工作人员受到了通报批评。

(三)效果卓然,群众满意

实施三农联动,把镇、村、户三级捆在一起,三级联动,镇村两级干部从市场角度以实际的、鲜活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抓引导、抓指导、抓扶持,极大地增强群众的发展信心。今年以来,我们服务大集先后为群众发技术明白纸30余种,30000余份,很好的指导农业生产。

存在问题和不足:个别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服务形式有待完善等等。

二、关于文明一条街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一)因村制宜,循序渐进

一是示范引导。我们组织部分村的村两委成员在本镇西刘官庄、前菜园以及城阳镇的岳家村等村进行学习,开扩了眼界,解放了思想。

二是分类指导。我们召开了专题会议,对文明一条街进行了研究,对全镇的63个村进行了分类排队,并坚持从实际出发,对经济实力强、村庄规划好、村级班子硬的村,按照建设标准,要求所有街道全面建成文明街;对经济状况一般的村,要求至少建成一条高标准文明街;对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村,把重点放在治理“脏乱差”、集中清除“三大堆”上,逐步创造条件建设文明街。目前全镇有10个村建起了高标准的文明街,有20个村文明街已初具规模,年底预计全镇有50%的村建起高标准的文明一条街。

三是多元投入。我们通过认真发动,采取村里出一点、民营大户捐一点、文明共创单位筹一点的方法,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文明一条街建设。

(二)丰富内涵,创新发展

一是开展卫生环境整治活动,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制定了《村民卫生守则》和《村民管理办法》等村规民约,并指定专职清洁员,定时清理垃圾,运送到指定地点填埋处理,按时消毒。同时,还开辟卫生评比专栏,对农户按优、良、差三档评比,督促村民搞好环境卫生。

二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和保障农民权利。我们把以村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融入文明一条街创建活动,每个村文明街都设置了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开本村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和财务等情况,明确专人接受村民咨询,扩大了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增强村级建设的透明度,维护了农村稳定。

(三)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一是建立领导机制。镇里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宣传、组织、综治负责人任成员的“文明一条街”建设领导小组,把农村文明一条街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统一部署、统一要求、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做到长远工作有规划、年底工作有考核、日常工作有检查。同时,还建立了班子成员联系村庄责任制,指导督促农村文明一条街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二是建立自觉、自愿服务机制。设立环境绿化、净化岗、公共设施维护岗、文明新风倡导岗、社会治安协防岗、文体活动组织岗、排忧解难服务岗等党员示范岗,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使群众从日常生活中切实感受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给自己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好处,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群众的要求形成“共振”。

三是实施动态管理机制。我们由镇宣传办牵头,不定期对创建工作进行抽查和明查暗访,采取一季度一调度、半年一总结、年底进行检查评比的方式,对农村文明一条街建设情况进行认真考核,表彰优秀,批评落后,有效调动了各村抓文明一条街建设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下步工作措施:

5.瘦肉精监管联动机制 篇五

关于建立 “瘦肉精”监管工作协调联动机制的通知

为更好促进畜牧兽医系统履行“瘦肉精”监管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体系,提高我县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根据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建立畜牧兽医系统“瘦肉精”监管工作协调联动机制的通知》(冀牧医(致函)【2011】127号)和市农牧局《关于建立畜牧兽医系统“瘦肉精”监管工作协调联动机制的通知》(沧农牧字【2011】80号)精神,现就我县建立畜牧兽医系统“瘦肉精”监管协调联动机制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统一领导、依法监管、分节负责、无隙覆盖”的原则,建立完善畜牧兽医系统“瘦肉精”监管工作职责,落实监管责任制,发挥协调联动优势,为建立健全“瘦肉精”监管长效机制提供保障。

二、目标任务

明确局属各科室及有关单位监管职责;建立信息定期报告和通报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健全完善联合督查机制,推动工作落实;健全完善本部门间执法联动和检打联动机制,共同查处制售、藏匿和使用“瘦肉精”违法行为。力争通过一年左右的努力,使县局各科室、局属有关单位在“瘦肉精”监管工作中既权责明晰、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全面建立责权一致、规范有序、高效联动、监督有力的畜牧兽医系统“瘦肉精”监管工作协调联动机制。

三、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县局成立了由崔立国局长任组长,主管副职曹通任副组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简称农安

1办)、畜牧股、饲料办、办公室、计财科、动物卫生监督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瘦肉精”监管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

1、研究部署“瘦肉精”重点工作,协调解决“瘦肉精”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2、协调各科室及有关单位落实联动机制;

3、监督指导各项工作的落实;

4、筹集和保障经费及人员;

5、指挥重大案件查处和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二)设立办事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农安办,办公室主任由赵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要负责:

1、负责“瘦肉精”监管的具体工作;

2、负责组织制定具体监管方案并抓好工作落实;

3、负责制定“瘦肉精”监管检测计划并组织实施;

4、统一协调信息汇总、报送和宣传发动工作;5组织对“瘦肉精”监管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6、完成协调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职责分工

(一)农安办

1、负责“瘦肉精”监管工作的综合协调、信息管理(搜集上报和反馈)、负责协调本系统对外宣传及有关情况的汇总报告及通报;

2、负责协调组织落实省、市“瘦肉精”监管有关的各项工作;

3、负责组织制定“瘦肉精”检测计划,负责组织对畜产品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向有关单位下达查办追溯或整改落实等任务,并负责督查和信息反馈;

4、负责定期组织畜产品“瘦肉精”抽查,开展“瘦肉精”预测预警工作;

5、负责牵头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6、负责组织督促检查各个环节日常监管责任的 落实;

7、负责组织协调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添加“瘦肉精”等重大跨区域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及移交工作;负责组织查处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关规定的生产、经营、使用“瘦肉精”

等违禁添加物案件;

8、负责县局协调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畜牧股

1、负责养殖环节“瘦肉精”监管工作。以达到备案规模的养猪场、养羊场、肉牛育肥场为重点、加强监督管理;

2、负责组织监督养殖场户不存放、不使用“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配合有关单位制定实施养殖环节“瘦肉精”的监督抽检计划,配合有关单位对养殖环节违法存放、使用“瘦肉精”案件进行抽查;

3、负责监督养殖场、养殖小区建立和妥善保存养殖档案,规范投入品的使用;

4、负责对养殖企业进行“瘦肉精”有关知识和规定的宣传、告知及培训等工作,监督其落实相关承诺;

5、定期向县局“瘦肉精”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瘦肉精”监管工作进展情况;

5、负责县局协调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饲料办

1、负责饲料环节“瘦肉精”监管工作;

2、负责监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企业不生产、不存放、不经营、不使用“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在强化生猪饲料“瘦肉精”监管的同时,加大反刍动物饲料监管力度;负责配合有关单位制定实施饲料环节“瘦肉精”抽检计划;

3负责查处违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生产、经营、使用、“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的案件;

4负责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瘦肉精”相关知识和规定的宣传、告知及培训等工作,监督其落实相关承诺;

5定期向县局“瘦肉精”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瘦肉精”监管工作进展情况;

6负责县局协调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局办公室

1、负责“瘦肉精”监管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工作;

2、负责“瘦肉精”应急处置、案件查处的车辆、人员、物资等后勤保障工作

3、协调有关单位做好“瘦肉精”监管的宣传工作;

4、负责县局协调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财务股

1、负责向县农牧局、县政府及县财政局等有关部门争取“瘦肉精”监管(包括培训、检疫、检测)工作经费。

2、负责对“瘦肉精”专项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

3、负责县局协调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六)动物卫生监督所

1、负责猪、牛、羊等出栏、收购、贩运、屠宰环节“瘦肉精”监管工作;负责兽药环节“瘦肉精”监管工作;

2负责组织监督动物养殖场(小区、户)落实出栏前批批检测及出栏承诺制度,并检查《动物“瘦肉精”自检合格报告书(溯源单)》和《未添加使用“瘦肉精”保证书(溯源单)》;

3、负责组织落实动物经营者备案管理和责任承诺制度,将动物收购贩运企业和个人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并实施有效监管;负责组织各县(市、区)对收购、贩运经纪人和企业实行备案登记和培训管理工作;

4、负责组织监督定点屠宰企业和牛羊屠宰场(点)落实“瘦肉精”批批自检制度,并查验“瘦肉精”检测记录凭证;

5、负责组织落实与“瘦肉精”检测同步工作机制,按规定实施“瘦肉精”监督抽检;

6、负责组织对出栏、收购、贩运、屠宰环节疑似“瘦肉精”阳性动物及动物产品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协助有关部门监督对正确检测阳性的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工作;

7、负责组织查处违反《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的案件;配合有关单位查处生产、经营、使用“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案件;

8、负责对出栏、收购、贩运、屠宰环节管理相对人进行“瘦肉精”相关知识和规定的宣传、告知及培训等工作,监督其落实相关承诺;

9、定期向县局“瘦肉精”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瘦肉精”监管工作进展情况;

10、负责县局协调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七)综合执法大队

1、配合有关单位制定实施“瘦肉精”抽检计划;

2、负责监督兽药生产、经营企业不生产、不存放、不经营、不使用“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

3、负责查处违反《兽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的生产、经营、使用“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案件;发现此类案件后,负责配合有关单位制定实施兽药环节“瘦肉精”抽检计划;

4、负责对兽药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瘦肉精”相关知识和规定的宣传、告知及培训等工作,监督其落实相关承诺;

5、定期向县局“瘦肉精”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瘦肉精”监管工作进展情况;

6、负责县局协调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工作机制

(一)建立报告和信息通报制度。县局“瘦肉精”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将“瘦肉精”监管情况向领导小组进行报告,并将相关进展情况向市局各科室、局属有关单位进行通报;县局各科室、局属有关单位定期将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瘦肉精”监管进展情况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报告,实现信息共享。

(二)建立会议会商制度。县局“瘦肉精”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定期会议会商等制度,对“瘦肉精”监管工作中的好经验、做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要求和部署。

(三)建立联合督导检查制度。县局“瘦肉精”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组织局各科室、局属有关单位,对“瘦肉精”

监管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考核。

(四)建立联合办案制度。收到案件线索,县局“瘦肉精”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职责分工,协调县局各科室、局属有关单位组成联合执法组,对案件进行查处,并将查处的情况及时上报县局“瘦肉精”监管领导小组,同时上报市农牧局。

6.自然灾害预警协调联动机制 篇六

自然灾害预警协调联动机制

2011年4月22日

山西中阳沈家峁煤业有限公司 自然灾害预警协调联动机制

根据省安监局、气象局、海洋与渔业局、林业局、地震局、煤矿局、煤矿安全监察、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预警工作机制的通知》要求,加强我公司与煤炭局之间的信息沟通,全面提高灾难防范和处置能力,结合我公司实际,要求如下: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做好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预警工作的重要性,及时开展“自然灾害预警协调联动机制”工作。

全国连续发生多起因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形势严峻,任务紧迫。加强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预警工作,是有效提高防范应对自然灾害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害的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我公司应高度重视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预报、预警、预防工作,充分认识建立“自然灾害预警协调联动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认真研究,密切合作,及时开展此项工作,做到信息共享、反应迅速、协调有序、科学处置,避免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保障我公司安全生产。

二、我公司“自然灾害预警协调联动机制”应对措施:

1、建立严格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机制,严格执行汛期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规定。气象部门要认真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工作,对灾害性天气必须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网络、手机短信等一切手段和渠道及时向社会和公众发布,同时将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各个部门报送。

2、我公司接到预警信息和上级指令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由调度室迅速发出警报,按预案中的避灾路线撤出井下所有施工地点全部人员。

3、预警信号:接上级指令,由调度室电话通知,遇到特殊情况由保卫科负责治安保卫工作。

4、所有值班人员、副科级以上领导听到预警信号必须立即到调度室待命。(我公司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调度值班制度、矿领导带班制度和安全情况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汛期安全生产动态,保证安全生产信息上下畅通。)

5、险情发生时,由调度室负责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及时调进外援。

6、井下施工地点都有与地面调度室相连通的电话(电话距工作地点距离不得超过50米)确保井上下通讯畅通,确保施工地点与调度室通讯联系畅通。

7、各有关单位必须组织学习相关自然灾害预警知识及相应救援预案情况,使全体职工做到心中有数,责任明确,要求每位职工都掌握相关救灾程序,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及时汇报、撤离,把灾情减少到最低程度。

8、所有施工地点都绘制了避灾路线图,并健全了井下明显避灾标志,使所有进下人员都熟悉避灾撤人路线,人员撤离时,严格按标志路线安全撤离。

9、我公司将于2011年12月底完成后洼回风斜井工程,届时我公司具备安全通达地面的安全通道。

10、汛期之前,我公司已经完成了井底水仓清挖工作,完成了水泵联合试运转工作,完善个水平水泵的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雨季必须空出一个水仓,作为缓冲水仓备用,汛期杜绝按部就班执行谷峰排水。泵房、配电室工作人员在险情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在不接到撤离命令前,要坚守岗位,并随时保持联系。

11、我公司每年组织一次停产撤人应急演习,确保自然灾害性天气撤人迅速,万无一失。

12、坚决杜绝超层越界开采,对与受水威胁区域或相邻矿井实施的隔离工程包括所有的水闸墙、密闭墙等,定期进行检查,有失修的立即采取措施。矿井之间加强联系,相互之间签定了安全开采协议,搞好了区域联防,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确保相邻矿井的安全度汛。

13、引入保险机制,发挥保险机制防损减灾、经济补偿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弥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自然灾害预警协调联动机制”体系: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汛期继续联合开展自然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通过山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山西卫视和“山西地质环境信息网”及时提供有效的预报预警信息。各有关媒体应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向社会及时公布。

各市和县级、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指派专人注意收听、收(查)看发布的自然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当本地有三级以上预报预警信息时,应及时做好通知和应急防范工作。

中阳县煤炭局在县政府的领导下,与气象、水利、地震、防汛抗旱等部门建立预警协调联动机制,随时通报台风、暴雨、暴雪、寒潮、震情、河流水库水文位等橙色、红色预警信息或警报、紧急警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建立了“自然灾害预警信息”联系专用电话,加强信息沟通。

中阳县煤炭局根据市有关部门的橙色预警信息和警报、红色预警信息和紧急警报以及国家、中阳县安全监管部门的预警通知。及时向我公司发出预警通知或紧急预警通知。

我公司接到预警信息和上级指令后,必须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并在24小时内由矿调度室书面向中阳县煤炭局报告我公司受自然灾害影响程度、采取的安全措施等情况。中阳县煤炭局在橙色预警和警报时每天跟踪反馈一次;红色预警和紧急警报时12小时跟踪反馈一次;紧急情况随时跟踪。反馈情况中阳县煤炭局汇总后及时报中阳县人民政府。根据应急响应需要,必要时煤炭局将派出人员赴现场,检查、协调、指导防范级抢险救援工作。

预警结束后,应对预警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总结评估报告应在3个工作日内上报中阳县煤炭局。我公司做好情况反馈,中阳县煤炭局及时调度和抽查预警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凡是工作不到位或者该停产撤人而没有停产撤人的,要当作事故对待,认真追查各个信息传递环节的责任,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自然灾害预警协调联动机制” 联系电话: 山西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值班电话:

白天:0351—88583543 88583544

88583593(传真)

夜间:0351—88583516

反馈灾害信息联系的电话:0351--88932085 中阳县气象部门值班电话:

中阳县水利部门值班电话: 中阳县地震部门值班电话: 中阳县防汛抗旱部门值班电话: 中阳县煤炭局值班电话: 中钢公司调度室电话:

7.县医疗保障领域协作联动工作机制 篇七

为加强医疗保障、卫生健康、市场监管、财政、发改、公安等部门在医疗保障领域监督管理中的协调配合,建立统一部署、联合检查、案情通报、线索移交、联合惩戒的联动工作机制,共同做好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工作,严厉整治打击医疗保障领域违规违法行为,确保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安全,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意见。

一、工作目标

建立全县医疗保障领域监督管理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信息互通、联合检查、案情通报、案件移交和联合惩戒,充分发挥医疗保障、卫生健康、市场监管、财政、发改、公安的监督职能,构建全领域、全流程的基金安全防范机制,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促进我县医疗保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职责

(一)医疗保障部门

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基金安全防控机制;监督管理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规范医保经办业务;依法查处医疗保障领域违规违法行为;加强对慢性病、大病医疗服务情况的监控;加强对全县医疗机构服务协议执行情况的监督;制订全县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和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收费,建立价格信息监测制度;建立健全医疗保障领域欺诈骗保案件协作查处、情报沟通和信息共享机制,畅通案件通报渠道,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保障医疗保障基金安全。

(二)卫生健康部门

推广应用医疗服务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的实时监管。负责信息监测和现场检查,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重点部门、重点专业、重要岗位、关键环节、高风险人员的监管;负责医疗机构医师门诊处方、住院医嘱不合理用药、不合理诊疗、不合理收费的监管,着力解决医疗服务“大检查、大处方、乱收费”等突出问题;负责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资质、医疗技术服务能力以及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和夸大病情、虚假诊治的监管;负责建立完善临床用药超常预警制度和对辅助用药、高值医用耗材等的跟踪监控制度,开展大型医用设备使用监督和评估;依法纠正和查处违法违规使用行为;负责建立行业行为规范,对医疗机构、医师、护士行为进行规范约束。

(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负责监督管理医药机构的药品、医用耗材质量安全;负责监督管理医药机构的放射性药品、麻醉药品、毒性药品及精神药品;负责查处药品在流通使用方面的假劣药、购销存不规范行为;负责查处高低值耗材购销存不规范和违法违规行为;负责执业药师的监管,查处执业药师违法违规行为。

(四)财政部门

做好医疗保障基金监管的经费保障,审核汇总全县职工、居民医疗保障基金的预决算,加强对医疗保障资金财政专户中医疗保障基金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五)发改部门

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全面归集医疗保障领域公共信用信息,依据相关部门共享的信息,建立医疗保障领域定点医药机构和参保人员信用信息记录。依托“信用XX”共享平台,重点推进定点医药机构服务协议、行政处罚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将医保诚信主题宣传纳入全县总体信用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弘扬诚信道德风尚。开展医疗保障领域失信惩戒,对医疗保障主管部门认定的严重失信主体,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依规予以限制或禁止。

(六)公安部门

办理医疗保障领域发生的依法由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医疗保障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三、工作机制

县医疗保障、卫生健康、市场监管、财政、发改、公安等部门要强化协作配合,共同建立健全联动长效工作机制,要结合实际,建立相应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落实打击医疗保障领域违法犯罪职责任务,确保医疗保障基金安全监管工作深入开展。

(一)信息互通机制

医疗保障部门接到举报投诉或工作中发现的两定医药机构涉嫌欺诈骗保行为线索和信息的,应当及时通报卫生健康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公安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医疗保障领域违法违规线索的,应当及时通报医疗保障部门。对医疗保障领域案件性质一时难以界定,应及时通报协作部门提前介入,共同组织调查处理。协作部门之间要资源共享,形成监管合力。

(二)联合检查机制

充分发挥协作部门的合力作用,在协作联动监管执法中发挥好各自职能优势,开展联合调查和共同追查,提升执法成效;根据需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的,由牵头部门进行组织,其他协作部门积极配合,应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针对医疗保障领域重点环节、重点行业,从快从严打击整治。协作联动部门在行使行政执法职权中,发现认定违法事项需要提供技术等支持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该部门,该部门应在一定限期内提出书面意见或结论,作为实施行政处罚的依据。

(三)线索移交机制

医疗保障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现两定医药机构涉嫌医保基金欺诈骗保,应当及时通报协作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在检查医疗机构过程中,发现医疗行业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通报医疗保障部门;市场监督部门在药品检查、收费检查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通报医疗保障部门;协作部门之间相互通报违法违规线索,及时移交证据材料,便于协作联动部门之间掌握信息,及时处理。

(四)联合惩戒机制

医疗保障、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发改、财政、公安部门在协作联动中,要按照各自职责开展联合惩戒工作。

医疗保障部门:对失信医疗机构在医保基金支付方面采取惩罚性核减,同时加大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力度和强度,建立定期报告制度,暂停直至取消医保定点资格。将信用管理惩戒措施履行情况纳入医保协议管理,同时对拒不履行信用管理惩戒措施的信用主体,实行降级处理。对失信医保服务从业人员实施暂停或取消医保从业资格等惩戒措施。实行定点零售药店监管、日常检查频次相挂钩;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监管与“容缺受理”、挂网资格等相挂钩;对失信参保人采取改变医保结算方式、限制就医范围、定点就医报备等惩戒措施。对取消医保定点资格的服务机构或个人三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对因欺诈、骗取医保基金实行司法判决的,列入永久性“黑名单”。

卫生健康部门:将失信定点医疗机构与评级、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绩效考核等相挂钩;医保从业人员与服务资质、晋升晋级、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先评优、专家申报和绩效分配等相挂钩。

市场监管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药品、医用耗材质量安全问题,执业药师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财政部门:加强对医疗保障基金的绩效监督考核,确保医疗保障基金安全。

发改部门:依托“信用XX”共享平台,及时将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行政处罚信息、“红黑榜”名单等信息向社会公开。对造成医保基金重大损失、危害人身安全,且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的严重失信主体,经医保主管部门认定后,协调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实施惩戒措施。

公安部门:依法查处打击各类欺诈骗保违法犯罪行为,提前介入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检查,及时移送涉嫌欺诈骗保案件线索,及时立案、侦查、处理医保领域违法犯罪案件;为医疗保障部门核查涉嫌欺诈骗保案件提供专业力量支持,及时向医疗保障部门提供户籍注销核查比对信息。

(五)联席会议机制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是通报总结协作联动工作,研究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会商联合查处大要案件的措施和意见,研究联合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行动等重大事项。遇有重大、紧急事项可随时召开联席会议。会议研究的议题和通过的事项应当形成会议纪要。

(六)举报奖励机制

医疗保障部门应根据《XX市医疗保障局XX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欺诈骗保保障基金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X医保〔2019〕X号)精神,由财政部门按照举报线索查实金额5%给予奖励,不足200元的给予精神奖励。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时举报医疗保障领域违法违规线索。公示协作联动部门投诉举报电话,认真受理和查处群众投诉举报,严格落实举报奖励经费。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为加强协作联动工作机制的组织领导,保障协作联动机制的运转效能,成立县医疗保障协作联动工作领导小组。

县医疗保障协作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负责召集小组成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收集、汇总和研判分析全县医疗保障基金风险防控情况;拟定打击欺诈骗保行为、防范医疗保障基金安全工作建议和措施;协调案件、线索移交和协作联动执法工作等。

医疗保障、卫生健康、市场监管、财政、发改、公安部门要高度重视协作联动机制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分管领导要亲自抓。打破部门监管条块分割的壁垒和束缚,打出部门联合监管的“组合拳”,开展“一案多查、一案多报”,强化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二)强化监督,确保实效

医疗保障、卫生健康、市场监管、财政、发改、公安部门在协作联动中,要进一步明确职能,守土有责,压实责任,监督到位。要健全工作机制,细化任务到人,明确责任到人。要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及时解决协作联动中的困难和问题,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积极探索,不断完善

8.法银联动机制上的讲话 篇八

各位银行领导:

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参加银法联动机制例会。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法院工作的大力支持。

2009年,在中院的指导下,在银行系统的积极配合下,我院在全省首创法院与银行联动执行机制,实现了银行查询的高效便捷。2010年,在我院的积极协调下,又有五家新银行加入该项机制,实现了银行存款查询的全城覆盖。全年利用银法联动机制查询被执行人存款22批次,共计844人次,涉及标的额约3760余万元。其中,查找到241名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共计金额824万元,结案213件。

两年来的工作实绩表明,银法联动机制使得银行与法院之间共享执行案件信息,实现了双方资源互补、良性互动、共同受益,共同惩戒的态势,营造了有利于法院执行工作的良好社会信用环境,扩大了银行征信系统的信息覆盖范围。2011年,我们还将在邀请金融证劵机构加入银法联动机制、建立新闻媒体曝光制度、建立典型案件发布制度等方面做进一步尝试,进一步丰富银法联动的内涵,全力提升联动效能。

各位银行领导,银法联动机制运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些离不开中院的精心指导,离不开各大银行的鼎力支持。我再次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也真诚的希望银法两家在今后的工作更加精诚合作,共同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切实维护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

9.岗位联动响应服务机制 篇九

构建警校安全 开展“扫黑除恶”防范联动机制

维护和保障青少年的生命安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社会共同肩负的责任,也是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的基础性工程,为确保我校师生安全,共同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的良好秩序,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着力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构筑平安和谐校园,务川民族中学与都儒派出所共同成立了 “警校共建办公室”。为了进一步把“警校共建”“扫黑除恶”的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全面推动交通安全教育、交通秩序整治、校园治安整治等工作进入校园,增强学生交通法制观念,提高交通安全意识,确保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秩序良好,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和谐、通畅、安全的交通环境,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警校共建部门联动机制成员单位职责任务

(一)、总职责

1、通报学校及周边的社会治安状况及交通隐患。

2、协商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和交通问题的具体措施。

3、交流维护学校及周边治安、交通秩序的工作经验,安排阶段性工作。

4、研究制定开展联合集中整治行动方案,抓好整治工作。

5、研究制定学校及周边治安、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制度、措施等长效机制建设。

6、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研究解决警校共建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学校职责任务

1、认真贯彻落实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切实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2、加强对校园的安全管理和治安管理,落实保卫机构,建立完善门卫值班和巡查制度,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切实减少侵犯师生的案件发生。

3、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德育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理念;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切实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帮教工作。

(三)、公安、交警部门职责任务

1、刑侦部门对发生在校园及周边地区,涉及学校和师生的刑事案件要成立专案组,实行专案专人责任制,快侦快破、严厉打击。

2、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对校园及周边存在的治安问题开展整治,强化暂住人口、出租房管理,开展法制、安全教育。

3、加大对学校重点时段、易发案路段的巡逻力度,实行错时错位工作责任制,对涉及校园及周边发生的各类案件要快速出警,果断处置。

4、指导、督促学校建立健全保卫机构,落实相关制度,定期培训学校保卫人员。指导学校进一步开展校园内部治安防范隐患自查工作,并督促其整改。

5、开展消防宣传进学校活动,每三个月至少组织一次消防监督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进一步完善消防宣传教育保障机制,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

6、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结合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7、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创建“道路交通安全学校”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道路安全意识。完善校园周边的警告、限速、慢行、让行等交通标志及交通安全设施,有效改善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合理规划和设置校园周边主要路段的交通信号灯,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大力开展校园及周边地区交通秩序整治,重点加大对超速、逆行、违反信号、乱停乱放、鸣喇叭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校园周围无运营资格的各种机动车辆,如野摩托等,保障师生的出入安全。建立车辆和驾驶人档案,建立“交警主导,校方主管,车方主动”的三方联动监管机制,规范学生接送车管理,保障学生安全。指导学校做好学校假期间的学生护送工作,确保学生安全出校、返家。

二、组织机构

1、成立学校警校共建领导小组 组 长:覃智锋 副组长:王榜乾 谢清清

成 员:政教处全体成员及各班班主任 法制副校长:谢清清

三、工作目标

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观念,减少学生违纪事件,狠抓常规管理,保持校园秩序的稳定,强化学校治安保卫工作,全力清查和解决学校及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根治严重危及师生人身安全的问题;加强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逐步消除校园及周边环境暴力现象;确保学校周边秩序进一步好转,进一步完善学校周边交通、治安等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实施警校共建,社区共建,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

总之,通过创建平安活动,不断完善安全工作制度,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校园无安全事故,无纠纷案件,无周边环境问题,师生平安,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秩序井然。

四、具体措施

1、广泛宣传,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开展“警校共育”“扫黑除恶”工作,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是新形式下学校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举措,关系到我校的安定、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强化宣传工作,使这项工作真正深入人心。

①利用“警校共育”“扫黑除恶”宣传栏、班会课、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局域网、墙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

②定期举行安全知识讲座,有针对性地集中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自护自救能力,保障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③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还定期或不定期配合派出所和交警中队开展法制教育、法制警示教育等教育活动,增强师生法制观念。教育学生要学会辩明是非,不要做任何妨害他人身及财产安全的事情,遇到侵害事件要设法报警求救,做维护校园安全的主人。

④做好家长宣传工作,以家长委员会牵头,带动广大家长,从而带动社会关注、支持和积极参加“警校共建”“扫黑除恶”工作。

2、组织开展每周和每月“安全隐患全面排查”专项活动,学校就校园及周边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学生不安全的行为,引起师生重视,从而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并按月上报,促进创建工作的取得成效。

3、强化责任,确保创建工作到位。

①为了加强学校对安全工作的管理指导、督促,明确学校校长、班主任、科任老师的责任,督促教职工切实履行一岗双责。

②同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和校园安全“首遇” 制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失职,玩忽职守或教育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要从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创建工作落实到位。

4、建立健全《 食品安全制度》《消防安全制度》《 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节假日值班制度》等学校各项安全制度,进一步完善《 重大事故处理预案》 《 校园食品卫生以传染性疾病安全预案》等各种应急方案。

5、建立健全学生违纪情况记录、学生心理辅导谈话记录、校园内安全自查整改记录和学校案件发、破情况记录和受处分学生思想行为跟踪档案,时刻掌握学生心理动态,有效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

6、成立安全保卫小组,安排值日、值周,加强周末及夜间校园巡查。

7、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增强班主任责任意识,把安全管理作为班主任考核的重要内容;督促班主任强化常规管理,加强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落实检查评比,充分体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对留守学生、问题学生的教育关爱,切实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管理工作,开展“一帮一”与特殊生交朋友活动,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重点抓好偶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8、严格门卫值班制度,加强出入进人员的管理。对进出校园的人员和各类车辆要进行严格盘查。实行进出校园登记制度,杜绝无假条学生上街等现象。

9、加强体育课、室外课、实验课的安全意识,体育活动,实验课及其他户外活动,教育学生严格服从老师指挥,严守操作规程,严禁擅自行动,防止各种妨害安全的问题发生。

10、“派出所、巡警、刑警、交警、消防、禁毒”六个方面的警务人员进校共同开展工作,学校配合义不容辞。

11、切实做好“两手抓”的工作,即一手抓日常工作的开展,一手抓档案资料管理。学校安排专人就警校共育工作资料予以及时的记录、收集和整理,规范、详实、有序的档案资料。

我们深知警校共建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们将通过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为学校综合治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做出新的贡献。

联动单位:第三小学 门卫室电话:*** 民族中学 门卫室电话:***

务川民族中学

上一篇:汽车美容店的营销策略下一篇:城关幼儿园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园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