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课《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2024-06-12

高三复习课《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共19篇)

1.高三复习课《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篇一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2018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反思性教学增强了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提倡反思教学,使教师自觉的在教前、教中、教后严谨地审视自已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已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21世纪教育网为大家整理提供了2016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反思,供广大教师参考!

回顾高三的复习工作,反思得与失,总体收获是多研究、多思考、精选题,狠抓课堂教学。高三化学教学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

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原则。期初我们备课组认真分析、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摸清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点、热点、特点以及变化趋势,找出它们在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以及一系列有层次的题目,在编制教学案一体化讲义时将将每个考点依次落实。

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我们将考试大纲做了对比,找出增删的内容,题型示例的变化,并与学生一起阅读,让学生明确每一知识点在高考中的难度要求。

研究教材、考纲、高考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学期初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明确每一阶段复习的目标,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如9-10月份的主要解决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结构存在的问题; 11-12月份我们将重点

放在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化学中,因为这些内容学生最难掌握,在这个时间段加强训练,为期末考试就做好了准备;1-2月份我们的重点是有机及实验基础;3月-4月的训练目标是I卷的整体提高和无机推断、常规计算及技巧。5月份的训练以提高应试能力为主,同时查漏补缺。

复习计划中不仅有每一节上课内容,还包括每周5次作业内容,每周强化训练内容,选择题专项内容等,并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调整与完善,每次的练习中都分必做题与选做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目前的复习资料不仅多而且杂,偏题、难题、怪题很容易挫伤考生的积极性,好的习题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并能加强学生对”双基”的理解,引导学生寻求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故教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须明确分工,资源共享,在复习选题时要有层次、有梯度,由易到难地选择,并根据考试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合适的训练试题。

选编习题要以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及学生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依据,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相应能力培养的有机联系,一个题型要联系、消化一项基本内容,题型多样化,层次要分明。

一般从以下六方面选题:①多选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少选老资料中的难题。②控制训练难度,以中档题训练为主。③注意练习题的能力层次要求,按不同能力层次设计不同练习题,可分层次进行训练和辅导。④多选实验创新设计题,尤其是课本内典型实验装置的改进设计,强化实验能力训练。⑤适当增加化学计算题训练,注重守恒法计算技巧⑥多设置情景,将易错题改编,或将客观题改为主观题,将顺向思维题改为逆向思维题。

如有关浓硫酸的稀释的考查可改为如何观察Cu与浓硫酸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复习钠的化合物时设置以下讨论

题A、如何测定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中Na2O2的质量分数?B、如何以NaOH溶液和CO2气体制备Na2CO3?C、纯碱中含少量NaCl杂质,请设计三种不同实验方案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D、实验室有一瓶刚从溶液中结晶出来的盐,现只提供盐酸和中学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如何判断这瓶盐是碳酸氢钠结晶,而不是碳酸氢铵或氯化钠结晶?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分析将相关的知识点一一呈现。

高三以练为主,一年来我们编制了选择题专项训练、II卷专项训练、每周强化训练、每日一练、热身训练等练习试题。每份练习的侧重点不同。如一轮复习中每周的强化训练内容包括本周复习的重点内容,高考的热点及下周即将复习的内容,而每周的选择题专项训练更突出课本基础知识,学生易错知识点及高考的热点、难点。二轮复习中每日一练的试题以查漏补缺,回归课本为主。每次我都提前准备好试题,由黄勇慧、陈天云负责做题,目的是看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是否合理,难度是否适中,能否反映出学生的一些问题,再由我进行修改定稿。

2.高三复习课《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篇二

初中是化学启蒙阶段, 主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则是对化学知识系统的学习与掌握, 继而是化学实际运用于日常生活。要想学好高中化学, 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比较高的课堂效率, 作为教师应该用最简单的方式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复杂的学科知识, 完成高三阶段的化学复习。

一、课前做好重点难点的划分, 抓重点, 抓难点

由于化学涉及方面多, 尤其是一些比较年轻的老师在进行授课时往往预想到所有的知识点, 以满堂灌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希望学生掌握全面。但学生有着自然的遗忘规律而且对知识的掌握也是有限的, 如何面对繁多的化学知识实现教学的高效, 实现学生学习的高效, 这就需要把握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高三复习时间有限, 选择易考点和考试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效果会更好。通过多年的化学经验我发现, 可以通过两大途径实现重难点的把握与一一突破。

(一) 通过大量的真题练习把握化学高三复习的难点

想在高三的化学复习中取得好的效果就需要对高考的化学考点了然于心, 建议对历年的高考化学真题进行专门的分析与研究, 保证真题中的每一个化学题型学生都能都掌握起来。因为真题是最具有权威性的通过大量的真题练习, 分析命题人的命题意向, 找出学生容易失分的薄弱点, 对这些薄弱点, 重点研究其题目特点, 针对这些题型, 给学生准备一些比较接近的相似题型, 检验其掌握程度。

(二) 根据教学大纲与课本把握化学高三复习的考点

除了给学生提供历年真题, 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大纲来进行重点的把握, 找出大纲中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对这些重点强调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并学会变通与运用, 在掌握课本原有基础性知识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了解掌握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问题。

二、课中营造充满趣味性与好奇型的课堂气氛, 善于提问

我们在高三化学复习中往往停留是在老师不断地讲解圈画重点, 学生不停地面对课本与黑板做着笔记, 而学生并没有时间去思索这些重点与难题。要想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就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 采用更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变严肃严谨的课堂为寓教于乐的课堂。比如可以通过开设情境教学与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 创设问题情境, 开展情境教学

教师在课堂开始就导入比较调动学生兴趣的问题, 使师生处于乐于探究的学习氛围中, 在学生充满疑问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从而使其掌握具体的化学知识。例如, 在学习化学平衡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关于“假设你是合成氨化工场的负责人, 如何解决合成氨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的提问, 学生就会有思考的机会, 设身处地的去思考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策略, 教师针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具体的点评, 纠正其中的错误, 引导学生获取正确的知识, 关于化学平衡问题的掌握就自然比较深刻。这就是情境教学对教学效率提高的表现所在。

(二) 加强合作学习与探究,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 除了上面提到的情境教学, 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也是教学改革的成功尝试, 通过学生的合作, 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单一的个体, 而是一个学习小组中的成员, 这样大家的参与意识与表现意识就会较之先前有大幅提高。学生可以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的协商讨论, 综合其他人的观点, 得出比较全面的答案与猜想。

合作学习不仅锻炼学生思考、探究与讨论的能力, 而且能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增强其团队观念。例如在学习醇的有关性能时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将一系列的思索问题抛给学生, 让学生合作解答这些疑难, 给出最佳的答案。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 可能单个人给出的答案是生活中的甲醇、乙醇, 知道醇的挥发, 易燃烧等性质, 对于醇的分子构成与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都无法解答, 但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大家可以进行大胆的探讨, 分析碳氧键与氢氧键的断裂, 进而得出醇的相关反应类型, 进而思索醇与有机物的化学反应。大家在一个比较热烈的谈论氛围中掌握复习醇的有关知识。

三、课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做好有效的评价

一堂课程的讲授需要课后有效的信息评价, 这样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就一目了然, 可以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布置对应的习题练习, 帮助复习知识点, 也检测学生知识点的运用情况。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把握三点:评价要及时有效, 针对当堂课的内容进行检测, 及时发现学生漏洞有针对性的巩固讲解。评价的真实和客观就是要求在进行掌握情况的检验时要贴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 不出偏题难题, 而且在一个比较真实的测试环境下掌握每位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评价要全面高效, 不要搞题海战术, 让学生筋疲力尽, 而是选题精细, 学生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在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后要针对学生的薄弱点和易错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不遗留疑难问题。

结束语:

高三复习阶段是提分的关键阶段也是高三教学的基础阶段, 扎实的基础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前提。在高三化学复习课程中要想提高教学效率不仅要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 最重要的是教师加强与学生的学习教学交流, 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盲区, 构建科学的化学复习体系, 让学生乐学, 教师自身乐教, 实现教学课堂效率的逐步提高。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理科性比较强的学科, 学生在学习掌握的过程中难度较大。高三化学的复习直接关系到高考, 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升学前途, 所以做好高三化学的复习至关重要, 这首先要提高复习课上的教学效率。本文主要针对高三化学复习分析探讨提高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效率的策略, 实现化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三化学,高三复习,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纪松林.加强教学设计, 提高复习效率——浅谈高三化学总复习之策略[J].文教资料, 2005年03期.

[2]张宝军.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效率的一剂良方——浅谈合作学习[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09年03期.

[3]俞春燕.应用情境教学提高高三化学复习课堂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34期.

3.高三化学复习课变式教学策略 篇三

【关键词】高三化学 复习课程 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02-02

高中化学知识点比较零散琐碎,造成复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化学题目类型较多,但不同题目有时考察同一知识点,只是题目形式与内容有一定变化,其本质是相同的。如何让学生掌握抓住题目关键词,了解问题本质已成为化学复习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而变式教学可以充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中主要论述此种教学方法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一、高三化学复习课特点分析

变式教学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高三学年中学生基本上完成新课程的学习,基本了解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原理及解决方法。这个阶段学生化学学习不足主要体现在两点:化学知识深度不足、广度有限;不能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1]。而变式教学则可以通过构建合理的变异空间与铺设恰当的潜在距离的手段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学科知识网络体系。达成全面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与提高备考效益的目的。通常情况下搞撒化学复习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侧重于夯实基础,通过单元纵向复习实现;第二阶段通过知识点横向复习,将前期复习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进一步深化;第三阶段则是最后的查漏补缺,全面掌握《考试说明》中给出的全部知识点,一个一个知识点的复习,促进复习效率的提高。

二、高三化学复习课变式教学策略

1.第一轮复习变式教学

高三化学复习课变式教学中应该针对某一核心知识点设计不同的变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点本质的理解,帮助学生深刻掌握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在应用该教学方式时化学教师应该深刻了解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的内涵及延伸,因此必须明确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变化关系。

实例一:“电解质”概念变式教学

高中教材中这样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在高三化学复习中,教师阐述概念的本质属性,并分成三个层次逐步加深理解。

①第一层,理解概念中的对象指的是化合物而非单质,也不是电解质溶液;必备条件是可在水溶液例或熔化状态可以导电;关键词为“或”和“化合物”;

②第二层,概念反面“无论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就是非电解质”,其对象也是化合物;

③第三层,深入探讨概念的本质属性后,总结升华化学基本概念,也就是:仅仅满足化合物的概念不一定是电解质,满足水溶液中本身能导电这个条件后,才能确定该化合物是电解质。

上面三个层次对电解质概念解析不断深入升华,这也是变式教学的应用,学生对化学概念本质逐步知识过程建立在化学概念中形成与建立过程上,两者相互统一且一致。因此教师在此基础上采取合适的变式教学策略,将概念的正例与反例不断呈现,加深学生对概念认知与理解,排除无关因素的影响,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2]。

高三化学复习课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将概念中的关键词提炼出来,并将关键词呈献给学生,进而设计不同层次的变式题组,学生把握概念内涵与延伸,真正做到题目如何变都不会影响学生解题。接着笔者一组电解质概念变式题组:

①下列所给物质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本身却不属于电解质的是(B)

A.KCL B.HCL C.CL2 D.NH3

②以下化合物中只在溶液中可以导电的电解质(B)

A.KCL B.H2SO4 C.NaCL D.酒精

③一种化合物极易溶于水但其水溶液却不导电,这种化合物属于(A)

A.非电解质B.弱电解质C.强电解质D.不能确定

2.第二、三轮复习变式教学

(1)第二輪复习

二轮化学复习过程中,重点在于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实际中一般采用专题复习课的形式,围绕同一个知识链进行系统化的变式教学设计,实现一题多变。常见的体型包括化学实验题、选择题及有/无机推断题等,变式教学设计应该围绕同一类型解题程序进行。方法专题有分类、推理等,通过以上形式树立与归纳总结所学的零散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强化学生灵活运用归纳总结化学知识的能力。

(2)第三轮复习

一般可将试卷讲评分为总体评价、归类评析和变式训练以及总结升华四个环节,其中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以及多题归一的变式训练是关键,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对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具体来说,应围绕学生经常出现错误是难以纠正、强化训练[3]。同时,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还要围绕学生解题时出现思维障碍、思维缺陷的部分变换讲解方式,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把“质同形异”和“质异形似”的题目归纳到一起,串联成串,让学生通过联想类比加深理解,获取新的体会。

三、结语

总的来说,高中化学复习教学的重点内容包括化学实验、基本概念等等,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系统的化学概念,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其本身也是化学复习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本研究中主要分析变式教学策略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岚.新课程改革下高三化学复习对策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5(07):12.

[2]韦家才.高三化学快速突破无机推断题的训练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78.

4.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篇四

土左旗第一中学

安玉贤

高三一轮复习快要结束了,为了提高复习效率,让学生取得更快的进步,我对高三化学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本是高考的“根”,“两纲”是高考的“脉”。

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应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高考的最终落脚点是课本,复习过程中,不可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费在猜题上,不可大大超过课本而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范围,也不可刻意地为某些多次练习而被强化的题型去增加某些“规律”或特殊解法。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从而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做到瘦身减肥、扔掉包袱、轻装上阵。

二、重视基本实验,形成技能创新。

实验是化学试题的重头戏,高考化学试题的难度往往出现在实验题中,为此要高度重视对化学实验的复习。分析近几年来高考实验试题,发现均具备以下特点:素材的选取呈回归课本的态势;重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反应原理和实验原理的考查;试题考查方式体现由浅入深,从课本到创新;试题考查重点是考查学生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出现了开放性试题;;实验仪器、装置、现象、操作、设计均在考查范围之中。针对以上特点,应努力做到:认真复习课本实验,弄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并能做到举一反三;复习实验要做实验,不要“在黑板上做实验”,也不要讲实验。只有创设实验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做实验的情境中才能做好实验题,否则学生可能就答不对或答不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以适应开放性试题。使学生在遇到新的实验情境时,要学会联想到已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将其合理地迁移到新情境中去解决新的实验题。在注重课本实验复习的同时,还要科学地设置实验训练题,使学生见多识广,在应考中从容应答。

三、课堂精讲,课后精练,提高复习效益。

讲要有尺度,太透会使学生不劳而获,造成思维惰性,引不起思维波澜,只是风吹水面,不留痕迹。要通过讲来启迪学生思维,“雏鸡只有啄破蛋壳才能自己站起来”,“不给学步的孩子送拐杖”。不提倡让学生不跳就摘到果子,要让学生跳一跳甚至跳两跳摘果子。

练习是高考复习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巩固基础知识,无疑是必要的,但如果逢题必做,拣到篮子就是菜,势必会沉溺于题海。因此教师首先要跳出“题海”,先亲自逐题演练,“遍尝百草苦甘”。从而认真筛选习题,在“巧”字上下功夫,多中求少,少中求优。既重视知识深度和知识体系,又要注重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细”程度;既要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又要具有启发性、时代性,符全高考命题趋势和题型变化。帮助学生走出题海,通过演练,力争学生“答一会一类,明一知百,练一题习一法,举一反三”。

其实高考并不难,高考试题中难题还会超过20%,切不可讲得比练的难、练得比考的难、教辅比课本难。

四、落实反思总结和严格纠错,提高复习效率。

高三化学总复习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积极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通过严格、合理、规范的要求来帮助、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1、“一门知识的基础就是概念的积累。”在概念复习中,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和原理约有220多个,这么多知识点在高考中不可能面面具到,对知识的考查只能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抽样,能力考查也只能是高中学生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但基本概念和原理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障碍重重。因此必须确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对众多的知识点,要仔细比较,认真琢磨。

2、养成在解题后再思考的的习惯。每次解完题后要回顾解题过程,审视自己的解题方案、方法是否恰当,过程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还可以优化,检查语言表述是否规范,是否合乎逻辑。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要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使知识得到不断的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长期坚持就能驾驭化学问题的全貌,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存规律和联系。

3、及时归纳总结。每个单元或章节复习完后,要反思本单元或章节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重点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与以前的知识有哪些联系?通过反思融汇同类知识而形成有效的知识块,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例如:对无机化学,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以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生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种类的繁多。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的功能。所以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和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知识结构图,教师不要全部包办,要在学生自己归纳整合后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对比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意识整合过程中的不足。

总之,高三化学复习要讲究方法。针对化学各类知识的特点,将所学知识进行浓缩、收敛、精炼、放大、升华、迁移,利用联系、比较、归纳、推理等多种方法进行复习,以良好的心态正视高考。

5.高三复习课《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篇五

1、高三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需要,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更好地体现化学课程的时代特色。

2、突出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现象,对它们的观察、探究和思考,可以加深我们对化学的理解,开阔我们的眼界。加强课堂演示实验,真正落实学生实验,大力提倡实验室不限时开放,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实验。

3、高三复习课需要把握的几个特点:

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力求实效性,突出重点,避免大而全

做好“纠错”,加强评卷环节,做到考后能拿满分

限时完成每套卷子,力求做到会而对,对而全。

6.高三复习课《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篇六

让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先前的主要关注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及反应现象到现在的同时还要关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更全面、更彻底了。这个单元一共有三个课题,虽然内容不多,但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却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内容掌握程度的好坏对培养学生从量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解决实际问题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本单元三个课题中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中招考试的考点。所以结合各地中考题对第五单元进行一次全面复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节课中,我首先展示了本单元三个知识点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然后逐次复习了三个知识点。所采用的都是“先复习知识点、后典型题练习”的模式。在进行习题练习和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除了回答问题结果外,还要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描述,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且在学生阐述的过程中寻找学生思维的闪亮点,发现学生思维的纰漏处,及时给予肯定或指正。

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活动、教师的引导、师生的互动贯穿整个课堂,而且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着适度的紧张,有了不少的收获。但课后认真思考后,总觉得这种形式的教学过程利弊兼有。对于那些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来讲,这节课犹如一节知识与思维的“盛宴”,在一个个被巧妙设计的基础知识与易错点、重难点交织层出的习题向前,他们就象一个个胸有成竹的“勇士”,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得意洋洋、时而游刃有余、时而又为自己的疏忽大意哑然失笑。但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稍微薄弱甚至于很差的学生来说,遇到个别综合题或实验探究题时出现在他们脸上的表情则是不知所措多于迎刃而解。所以这节精心设计的复习课虽然是完全借用中招试题,但其实主要还是只针对了中上等的学生,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

7.高三复习课《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篇七

教者是学生复习过程中的引领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者要精心研究教材、考纲、考题, 并认真设计每一堂复习课, 有计划地完成复习目标。学者是复习过程中的主体, 从知识构建到方法和规律的获得, 教师都不要替代学生完成, 要将复习课的课堂大胆地交给学生。辛勤的教师们往往认为时间紧, 任务重, 让学生想、说、练是耽误时间, 所以自己在课堂上全部代劳, 但结果是什么呢?老师教得再好, 学生未必学得好。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与尝试, 结合化学学科知识点多而杂、规律方法灵活多变等特点, 总结出一种高效的复习课教学模式, 即“相似问题, 归类研究”模式。例如在元素化合物复习时, 可以按照特殊的转化关系为核心进行研究;复习化学平衡常数问题时, 可以连同将水溶液中的四大常数 (ka、kw、kh、ksp) 一并归类研究;复习氧化还原反应问题时, 可以将元素化合物中常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电化学理论一并研究, 这样复习的优点是:复习重点、难点突出, 复习有针对性;能为学生快速提取知识形成能力做好充足储备;节省复习时间, 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问题, 归类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实施中具体分为四个环节:

一、重新构建知识体系

当教师选取一个问题研究后, 由师生共同对相似问题的基础知识进行重新梳理, 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 我选取了一个与量有关的转化关系为研究对象:。

经过师生的共同整理, 建立了中学阶段常见的知识体系:连续氧化

连续还原

滴加顺序不同, 现象不同

生成正盐和酸式盐

络合反应

经过知识的重新构建后, 题目中凡是涉及与量有关的转化应用, 学生都可以从上述转化中快速提取。

二、创设问题情境, 基础训练

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后, 要让学生能将知识灵活地应用在各种试题情境下, 因此教师要有意创设或引导学生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如可以提出问题“与量有关的转化关系作为解题的基本支撑点, 可以创设哪些题型呢?”学生总结得出: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考查试剂鉴别;考查计算;考查物质推断等。然后由教师提供具体的试题情境, 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

题型———试剂鉴别

下列各组溶液, 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开来的是 () (改编于2010年天津理综)

题型———离子方程式书写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HCO3-+OH-=CO32-+H2O (2011年辽宁理综) B.Fe Br2溶液与Cl2进行1:1反应2Fe2++2Br-+2Cl2=

2Fe3++Br2+4Cl- (2010年辽宁理综)

C.向Ca (C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a2++2ClO-+CO2+H2O=CaCO3↓+2HClO (2009年辽宁理综)

D.向Ca (C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 (2009年辽宁理综)

E.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2007年全国理综)

F.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反应3Fe+8H++2NO3-=3Fe3++2NO↑+4H2O (2007年全国理综)

题型———物质推断

下列各组物质中, 不能按a→b, b→c, c→a的 (“→”表示一步完成) 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

三、真题强化训练

上一个教学环节是在已有基础知识体系下, 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而高考题则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要求根据试题情境分析需要解题的基础知识, 并能迅速提取, 还要求具备良好的化学思维和品质, 根据解题情况, 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掌握情况及发现问题, 予以指导。同时对于学生来说, 如果能轻松的拿下高考题, 也可以增强自信心。

例1. (2009年四川高考题) 已知A~O分别代表一种物质,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反应条件略去) 。A、B、H分别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B与冷水缓慢反应, 与沸水迅速反应, 放出氢气。D是一种

离子化合物, 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2∶3, 且能与水反……就应得到两种碱。C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 O能与G的……水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此题重点训练学生从框图中根据连续氧化的特殊转化作为突破口快速推断某些物质, 并且帮助学生总结无机框图题解题的步骤与一般方法。

例2. (2011年天津高考题) 若向含4 mol HNO3的稀溶液中, 逐渐加入Fe粉末至过量。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请在坐标系中画出n (Fe2+) 随n (Fe) 变化的示意图, 并标出n (Fe2+) 的最大值。

此题应用向硝酸中加入铁粉的连续还原的原理, 训练学生将化学反应过程与化学图像相结合的解题思想。

例3. (2011年上海高考题) 120 ml含有0.20 mol Na2CO3溶液和200mL盐酸, 不管将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 但最终产生的气体量不同, 求盐酸合理浓度为 ()

此题应用滴加顺序不同, 现象不同的反应原理, 侧重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反思与提高

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学生能在试题解决过程进行反思, 反思解决问题的步骤, 提炼解题的规律和方法。另外做真题决不能就题论题, 要提高能力必须深入地将真题进行变式训练, 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例如:解决例2后, 可以让学生分别绘制n (Fe3+) 、n (NO3-) 、n (NO) 随n (Fe) 变化的示意图。解决例3后, 可以让学生计算:若都有气体产生, 且产生的量相同, 则求盐酸的合理浓度;若盐酸的浓度为1.5 mol/L, 前者滴入后者和后者滴入前者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

经过与量有关的转化关系问题的深入后, 学生们还可以自己总结出如置换反应、与水反应等常见转化关系知识体系, 并按课堂模式进行应用训练。

经过这种课堂模式的复习, 能够将复习目标真正的落到实处, 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老师。学生不用整日陷入题海中, 苦不堪言;老师也不用在课堂上口若悬河, 做无用功。只要老师将精力用于课前课堂设计与课堂指导上, 学生将精力用于课上参与和课下反思上, 那么学生一定会在高考中轻松获得高分。

摘要:高三化学复习的目标是学生能够夯实基础知识, 掌握解题常用的方法与规律, 提高独自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为了完成复习目标, 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复习课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出了一种“相似问题, 归类研究”的复习模式, 并以具体课堂教学为例, 阐述教学实施环节。

关键词:相似问题,归类研究,构建知识体系,创设问题情境,真题训练,反思提高

参考文献

8.高三复习课《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篇八

【关键词】单元复习 锌和硫酸 教学反思

【内容分析】

本课题是新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的单元复习课,本章内容包括:1. 化学反应与能量 2.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以初中化学为基础,进一步学习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初步认识化学反应是有快慢和限度的,是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必不可少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章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没有形成知识体系,知识点散乱甚至有缺漏。

【教学重难点】

从不同角度认识锌和硫酸的反应并形成本章的知识网络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关系;初步认识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不同角度分析锌和硫酸反应,形成知识网络图;2.能对化学学习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学会自我总结,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量观。

【教学方法】

引导 、小组讨论、 归纳、 整合。

【设计理念】

以锌和硫酸这个学生很熟悉的反应为主线,引导学生利用本章的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同时总结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熟悉本章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图。体会理论研究的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指导实际应用,感受到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教师做“锌与硫酸反应”实验,设问:“请大家对该反应从能量变化、反应本质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2.板书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复习)。3.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小组讨论、展示成果。这样安排的意图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复习本章知识。3.教师提问:①该反应是否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若可以,请画出装置图,标出电解质溶液、电极材料、电子流动的方向,写出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②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后,反应速率有什么变化?若要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若2分钟内,硫酸的浓度由2mol/L变为1mol/L,则用硫酸表示的反应速率是多少?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是多少?③该反应是否存在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状态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如果你是制氨厂的总工程师,你如何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第二环节:开展活动探究、交流研讨。1.教师布置任务:分组讨论,归纳对锌和硫酸不同视角的整体认识,并形成知识网络图,继而引导学生:可用框图、图表等方式尽量创造性设计不同体现格式。2.学生对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进行思考、讨论、整理并形成文字。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整合知识的能力,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三环节:成果展示师生互动。1.教师要做好如下三步工作:①请小组代表上台通过投影仪展示分组讨论结果;②教师引导点评学生展示的研究成果;③展示教师示范的框图、图表。2.学生讨论结果。3.师生共同点评。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由参与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感,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

第四环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1.教师在知识网络图基础上总结考点,并布置学生做一些针对性的练。2. 学生认真练习、总结、反思。这环节的意图是“学以致用,巩固知识”。

第五环节:知识的拓展应用。1.教师引导,布置思考题。2.学生思考。其目的是通过学生完成作业情况,查阅复习效益或成果,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文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新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单元复习进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教学设计以锌和硫酸的反应作为主线,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从能量变化、反应快慢及限度等不同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并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避免了复习课中“炒旧饭”的尴尬,收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必修2教师用书.

[2]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必修2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9.高三英语复习课反思 篇九

首先是爱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我承担两个教学班,一个是重点班,一个是平行班,重点班自不必说,学生们知道英语的重要性,都在努力地跟着老师学。但平行班则不同,有相当的学生外语很差,面对这个事实,我的策略就是不放弃这些学生。我想没有一个学生是真的不想学好英语,只是它太差了,自己已经丧失了信心。我采取的措施就是关注他们,给他们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针对他们的错误及时给与讲解,并对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有效的。一个叫郭震的学生,外语极差,正是因为老师对他的不放弃及他自己的努力,在这次高考中,外语取得了好成绩,当他在电话中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我时,我感受到了他喜悦的心情。其实学生是很容易感动的,曾经有学生写道:“听,这就是英语老师的声音,在同学回答完问题后,她总能给人以鼓励。她的声音温柔、亲切,总能传递关怀与信任。”没想到我的一个简单的肯定,给与学生的却是信心与勇气。这更坚定了我的想法:不轻言放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帮助他。

在复习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复习要有计划性,周密的计划才能使复习工作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其次在计划的指导下,复习工作必须有重点、有措施。根据外语学科考试特点: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于是我开展两个专题的重点复习-------阅读训练及写作训练。

㈠阅读训练

阅读理解在高考试卷中分值很大,而学生阅读能力较差,主要原因是:学生词汇量低,文章中有难句、长句,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因此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学生的阅读量少等。要改变这个状况,首先要达到一定量的积累。为了使阅读训练更加有实效性、针对性,我一方面大量收集不同题材的阅读材料;另一方面我做到要求学生读的文章,我必须要先读、先做。这样做虽然给自己增加了“负担”,但经过筛选的文章难度适宜,既方便了学生,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经过大量、长期的阅读训练,学生的词汇量拓展了,语言知识丰富了,阅读速度提高了,阅读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

㈡写作训练:

10.高三复习课《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篇十

外语组 申海艳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提高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

伴随着高三的复习备考,为实施有效教学,共同探讨高三英语复习课该怎样上,如何上的问题,我在开学初不久在本校开了一节高三复习研讨的公开课。以下是我上的一节高三英语复习课的课后教学反思和一些思考。

教学内容介绍:本节课是一节高三英语复习课,本课先从高考新题型“阅读填空题”的基本特征入手,从而深入挖掘阅读填空新题型的解题技巧,再过渡到解题三步曲,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条块,提高新题型的解题技巧和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试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本节课也是高三复习课的一次较为大胆的尝试,该节课教学抛开高三教学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双人合作,多人合作解决疑难问题,并在课堂上开展了大量的任务型活动,从而让学生感知、体验语言,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互助的精神,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具体教学设计流程: Step One: Lead-in 09年考研英语七选五导课。在屏幕上展示09年考研英语“七选五”,让学生认知此题型。从而引出2010年高考新增题型“七选五”。让学生和教师一道踏上对知识的探索之旅,激发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渴求和期待。

Step Two:渗透“七选五”解题技巧。

(1)本环节以段落为单位,分别给出三个段落,即段首、段中、段末设空,学生边做边总结解题技巧。此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索和归纳,使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条理化,并升华为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点、知识链和知识网络,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做好储备。

总结解题技巧:段首设空:即为该段中心句。

段中设空:应注意上下文和关键词。

段末设空:即为总结和推理性语言。

(2)辅助练习:

1、师生同做四道练习题,共同感悟。

2、抢答环节,男生和女生之间的竞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Step Three: 总结去“七选五”解题三步曲。即通读全文,了解话题。依照技巧,选出答案。

代入文章,进行复查。

辅助练习:进入篇章训练,调动学生讲解。Step Four: 学生合作设计“七选五”试题(升华部分)

此环节的设置训练了学生合作意识和逆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再创造的意识,感悟和领会出题人的思维和想法。

反思这节课的设计与教学,我感觉有如下优点。

第一,利用英语学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当堂训练”就是指当堂练习和当堂作业,学生练习后由教师点拨和纠正。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当堂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能力,举一反三,基本实现课堂揭示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既当堂完成了作业,老师也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课后的作业辅导打下了基础。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习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目标要求也得到了落实。

第二,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贯穿课堂。这种模式是英语新课程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将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与合作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节课总是从问题开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研究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认识上有新的发现,也同样通过自己的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讨论、动手练习等实践活动去掌握知识结构,使之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第三,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营造高效课堂。英语课堂教学中,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可以将参与交流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拥有高频率、近距离、深感情的信息交流。本节英语课上使用pair work 和group work来启动高效的小组活动,如,小组讨论、采集信息、小组互查、小组竞赛等,这种互动有利于扩大学生参与面和增加使用新学语言的机会,而且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具有很大的即兴成分,交际的真实感更强。教师对全班的支配作用相对削弱,担当着参与者、监控者、协调者、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并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主体作用。尽管是高三的一节复习课,但我也不忘,这节课的主角是学生,要时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尤其是抢答环节,更是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为小组做贡献,使学生体验到集体荣誉感。

第四,有效渗透学法,使学生学会解题。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除培养学生语言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之外,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自学英语的能力,为他们离开学校后继续学习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必须积极研究科学的、适用的学好英语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教授、指导学习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高中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语言认识形成系统化成为可能。因此使用归纳法完全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可让学生反复接触某一语言现象,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情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加以归纳,如:要求他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或共同的东西。本节课始终贯穿学法指导。有解题技巧的点拨,有“七选五”解题三步曲的总结,也有试题设计者设题的感受。在这节课上学生收获多多,感受多多。这节课总的来说比较顺利地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和任务,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尽管周密计划、精心设计了这堂公开课,还是遗憾多多。

其一,渗透“七选五”解题技巧即段首、段中、段末略显肤浅,如能再深入挖掘则更透彻。其二,课堂“七选五”练习题中稍显沉闷。其三,在结尾让学生设计“七选五”部分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深入展开。这个问题在将来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和避免。我常常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追求的不只是语言习得的规律,而是求知与成长过程的成就体验,是创造的乐趣,是一种学与教、生与师的和谐境界,让教学之树常青的秘笈在于实践、反思、学习、创新、特色。每一堂课都是学法的获得,人生的感悟和兴趣的延伸。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进行个性化的独立思考和学习探究,并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结论。

11.高三化学复习课中采用合作学习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课;合作教学

化学是高中理科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三阶段, 学生的主要学习精力都投入在迎接高考的复习方面,化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从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转为帮助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系统性梳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精力会极大分散, 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开始出现明显的区别。合作学习的本意在于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行为,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模式下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进而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性认知,这与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的目标不谋而合。

一、高三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特征

(一)复习课教学应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复习需要

经过高中两年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高中化学的基本知识,但是学生的基础知识牢固程度不一样,对化学知识的基本建构模式不一样,学习能力也不一致。这导致了高三化学课教学中学生复习需要层次复杂的状态。一些学生是为了高考中的分数更高,一些学生则是为了达到比较理想的考试成绩, 还有的学生只为了使化学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因此,化学教师必须对教学进行多层次的安排。

(二)复习课应体现化学学习的系统性

高三化学复习课的另一个教学特征就是在复习课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置、 教学内容的呈现还是学生的学习结果,都应体现出化学学习的系统性。整个高中的化学知识就好比一个复杂的分子结构,学生既需要对分子的组成成分有充分的了解,又能够理解整个分子结构中不同分子成分的位置和数量。因此,高三化学复习课上应包含化学知识复习,还应该包含化学学习方法的系统化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再次被进行整体的梳理和建构。

二、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采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实践

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的特殊性意味着教师不能用以往教学中重视某一细节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如情景教学法和情绪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等。然而,合作教学策略却为高三化学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合适的教学模式。即使学生通过合作小组的模式,共同进行化学知识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一边帮助组内成员复习,一边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能够通过头脑风暴发现更多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拔高”。

(一)组织合作学习组并确定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使进行合作学习教学的基础,均质分组不止是教师对学生的化学学业水平进行等级划分,然后分别抽取每个等级的学生形成学习小组,而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全面估计的基础上的。教师应该关注的分组特点包括: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特征以及学习需要。在正确、科学估计学生的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均质分组。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之后,每个小组的学生应确定学习模式,他们的学习模式可以是不一样的,例如集体讨论式的学习模式和领导学习的学习模式等。但是,无论各学习组选择哪种学习模式,都必须保证组内成员都能够为合作学习负责。

(二)以小组学习的模式完成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真正发挥效用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展示出怎样的教学内容。对于化学复习课来说,教师给出的学习任务应该是难度层次比较复杂且学习思路明确的。如复习SO2的性质,我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从硫元素的化合价分析SO2具有什么性质?SO2属于酸性氧化物,类比CO2,它能和哪些物质反应?分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和HClO有什么不同?对SO2的性质,你还能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每个学习小组都拿到同样的问题,应用他们自己决定的学习模式进行问题的解决。有些小组采用集体大讨论的方式, 有些小组则将问题进等级划分,每个问题都由不同的组员负责。学生在讨论中逐步建立起物质性质的研究方法,学会用分类法、类比法以及化合价等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依此类推,还可以将这些方法延伸到有机物性质的复习中。

(三)对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效能进行评价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我在教学中以小组奖励作为评价的主要形式,具体以“基础分”“提高分”和“贡献分”进行合作学习评价。综合三者评出优胜组,对优胜组给予适当奖励。这种评价方法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尽己所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三、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对高三化学复习课的积极作用

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能够打破以往复习课“太难”或“太简单”的状况,在充分展示复习课特征的基础上,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复习需要。在合作学习的复习课上,教师耗费的精力少了,学生却能够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感受到化学复习的“公平性”,因而在课堂中的表现更加积极。这样的复习课能够使高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信,对复习阶段的学习更加积极,进而使学生对高考的压力减弱,使他们的复习效果更显著。

四、结语

以上针对高三化学复习展开研究, 并提出相关策略,对高中课堂效率的提高加以推动。

【参考文献】

[1]王欣.提高高三化学复习课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2)

[2]刘景玲.高三化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13(09)

[3]高松涛.合作学习用于高三化学复习的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2011(01)

[4]叶方猛.合作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中化学复习课教学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12.高三复习课《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篇十二

1.90%以上学生准确说出滴定各阶段溶液中存在的三种守恒关系。

2.90%以上学生能准确区别“pH=7”与“完全中和”的含义。

3.85%以上学生清楚何时考虑水解平衡何时考虑电离平衡。

4.80%以上学生准确判断混合溶质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5.初步学会从离子平衡的角度分析有一种弱电解质参加的中和滴定过程。

二、问题与活动

(导入) 问题之一:请写出Na2CO3溶液中存在的三种守恒关系。

学生活动:查阅资料、讨论、书写。

老师活动:指导、反馈、矫正。

问题之二:“pH=7”与“完全中和”的含义有什么区别?完全中和时溶液一定呈中性么?

老师活动:提供在常温下, 用0.100mol·L-1的盐酸滴定20.00mL0.050mol·L-1氨水过程的pH曲线图如下, 请同学们针对图中四个特殊点认真思考:1.每个点的溶质是什么?2.每点存在的守恒关系?3.每点存在哪些平衡?主次如何?

学生活动:完成下列填空

1.PH=11———起点:含_____种溶质, 化学式_____, 存在_____平衡, 微粒_____有, 电荷守恒式_____, 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

2.PH=7———中性点:含_____种溶质, 化学式, 存在_____平衡, 微粒有_____, 电荷守恒式_____, 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

3.PH=5.6———完全中和点:含_____种溶质, 化学式_____, 存在_____平衡, 微粒有_____, 电荷守恒式_____, 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

4.PH=1.5———完全反应后盐酸过量点:含_____种溶质, 化学式_____, 存在_____平衡, 微粒有_____, 电荷守恒式_____, 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

问题之三:何时考虑水解平衡?何时考虑电离平衡?

老师活动:启发学生阅读自己的填空, 完成填空5。

学生活动:完成阅读、反思并填写下列结论。

5.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A.pH>7时:___________, 存在__________平衡, 以__________平衡为主;

B.pH=7时:__________;

C.pH<7时:__________, 存在__________平衡, 以__________平衡为主。

问题之四:混合溶质的溶液其离子浓度如何分析?

老师活动:启发学生反思PH曲线图中两个PH点之间各种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并完成填空6。

学生活动:完成填空

6.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起走势 (变大、变小或不变) 。

A.PH=11至PH=7__________;

B.PH=7至PH=5.6__________;

C.PH=11至PH=5.6__________;

D.PH=5.6至PH=1.5__________。

三、课堂检测活动 (学生练习并举手反馈结果)

1.向体积为Va的0.05mol/L CH3CO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b的0.05mol/L KOH溶液, 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Va>Vb时:c (CH3COOH) +c (CH3COO-) >c (K+)

B.Va=Vb时:c (CH3COOH) +c (H+) =c (OH-)

C.Va<Vb时:c (CH3COO-) >c (K+) >c (OH-) >c (H+)

D.Va与Vb任意比时:c (K+) +c (H+) =c (OH-) + (CH3COO-)

2.下列溶液中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室温下, 向0.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

c (Na+) >c (SO42-) >c (NH4+) >c (OH-) =c (H+)

B.0.1mol·L-1NaHCO3溶液:c (Na+) >c (OH-) >c (HCO3-) >c (H+)

C.Na2CO3溶液:c (OH-) -c (H+) =c (HCO3-) +2c (H2CO3)

D.25℃时, pH=4.75、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c (CH3COO-) +c (OH-) <c (CH3COOH) +c (H+)

四、课堂小结活动

老师活动:请大家针对教学目标说出本课收获与疑问。

学生活动:小结并说出收获与疑问。

五、课后作业

1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篇十三

语文是基础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语文成绩的提高靠的是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因此,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就成了整个高三复习的重头戏。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学习是主体,而教师的教学,也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反思如下:

一、用新理念带动高三语文复习:近年的高考试题彰显新课改精神,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人生体验、关注价值取向,注重实际应用,考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试题的生活化、能力化、情景化告诉我们,必须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思维、全新的备考方式,才能赢取高考的胜利。

1、复习策略:一轮复习,系统掌握以教材为载体的知识能力体系,以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及写作四个系统为主线,小的专题复习穿插其中、分专题分模块复习的,主要是打通阅读与写作这两个板块,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语文知识能力系统。二轮复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查找知识盲点,有针对性地对知识点进行“切块”复习。提高审题能力,注重思维训练,探寻解题规律。做到规范答题。强化读写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突出重点,三轮复习主要是搜集各地高考信息,严格按高考题的内容和要求,精选模拟试题,对学生进行高考适应性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2、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课堂教学上,提倡运用“感悟探究式复习模式”。

基本模式:例题引路——感悟探究——巩固训练

例题引路:以近年高考试题或模拟试题中的典型试题为例子,引导学生分析答题的基本要求和思路,并对今后此类考题作前瞻性预测。

感悟探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

1、你在做这道题时是怎样思考的?说说你的答题思路。

2、你以为这类题将来会怎样考?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谈出各自的看法,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思路与方法。

巩固训练:配合练习进行逐项训练,以此培养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探究”即是对命题规律的探求,也是对答题思路的归纳和方法的总结,“巩固”是对思路、方法的验证与应用,进行有效的训练从而达到能力层级的要求才是终极目的。当然,训练的类型要全面,难度要适中,能力要求要到位。

二、复习的具体做法

1、复习要重视知识的落实:无论多好的复习计划,多好的复习形式,多好的复习措施,如果不落到实处,一切都等于零。复习要狠抓一个“实”字,在“实”字上做足文章。

(1)、语文基础知识的落实。基础知识的复习,坚持记忆是基础,理解是核心,运用是目的的策略,把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统一起来。语文基础知识前五题,我们是夯实课内语基,补充课外语基。将课文中常见易混易错的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老师从课本中打印出来,要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做,帮助学生动手积累。高考考查的是学生对语基题的选择判断能力,我们每周编写四套选择题的语基练习,每天限学生5分钟之内完成,通过以上措施,课内与课外知识同时兼顾,并通过一些典型题目

点拨做题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住了做题的诀窍。对于名句名篇的默写,化整为零,天天坚持。高考既考查课内名句名篇的默写,又考查课外名句名篇的默写。在第一轮复习时,主要让学生背诵课内名句,不采用集中背诵,化整为零,每天背诵一篇或一段,课堂检查一定要落到纸上。同时在复习巩固好课内名句的前提下,补充《论语》《孟子》及其他课外名句的默写。让好学生做到第一卷基本不失分,中等生尽量少失分,差生也能得到理想的分。

(2)阅读与写作的落实。阅读与写作是语文高考的重中之重,高考阅读与写作分,占高考整个试卷九成以上的分,它承载着一个考生高考语文成绩的全部梦想,进入高三后,我们仍一如既往地坚持阅读,每周编选“高三美文时文阅读”一期。编选的原则:一是选取经典美文、哲理散文、典型的记叙文、议论文;二是从网络杂志上寻找时新材料;三是每期必有一个名人的传记故事。让学生自主选怎阅读,学习优美的语言和辩证的思维及规范的写作路子。阅读课有时是专拿出一节课阅读,教师当堂指导阅读方法;有时是放在课下早读时间,在下一周周一,拿出十几分钟时间检查阅读情况,主要检查阅读背诵情况。学生背诵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选择篇目,教师不限制必背哪一篇。作文写作落实系列化。先是按文体练习,解决记叙文细节描写、情节安排、结尾升华,议论文材料叙述、说理议论、结构层次;散文以小见大、形散神聚的问题;然后按类型练习: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材料加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其中穿插了作文的开头、过渡、论证方法及结尾的训练。操作的方法是两周一大作文,一周一小作文。

2、精选试题材料,做到复习的准确性。

高三学生时间宝贵,如果为占时间,随便拉过来试题就让学生做,无异于图财害命。高三试题材料的选择,决定着备考的内容与方向,材料的质量决定着备考的质量。选题要适应高考趋势及学生答题水平,能力定位力求准确,避免题海战术,要“进得去,出得来”。

(1)练习题的编选。练习题的编选的原则是依据《考试大纲》准确把握“考什么”“考到什么程度”“高考可能考的前瞻表现形式是什么”。

(2)综合试卷或模拟试卷的编选或命制。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是我一直追求的语文教学境界。一份试卷的选编和命制也应该充分体现语文的味道,就是在综合试卷的编选命制中,不仅要考查出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而且要考查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人生。高三一年,我们对于综合试卷或模拟试卷的编选命制,每次都让它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也就是整份试卷应通过试题背景材料的选材来体现出各种语文味道,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14.高三复习生物教学反思 篇十四

新课程很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一个课程标准,多种版本的教材并存,而且各个版本的教材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可以改变过去把课本当成金科玉律,让学生死记课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记得上海高考有这样的一道题目: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重量50%以上的物质是: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水题目的答案是D、水。这样命题的依据是因为课本上有“水在细胞中是最多的”的语句,命题的立意是考查考生推理的能力。各种科学证据证明答案应该是脂肪,但是在很多教师的教学中依然坚持错误的答案,一个方面因为高度相信高考题,另一个方面为了保证考试的时候可以那多拿2分。这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从中也可以折射出以往的生物教学重结论、重识记、重应试,轻过程、轻实证、轻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等弊端。一纲多本,高考直接使用某个版本教材的原话直接考查的可能性减少了,这就促使我们教师教学从以往教教材向使用教材转变,既尊重教材,又不盲从教材,带着批判的眼光利用好教材,教材是一个呈递知识的范本,不是“圣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就是让学生不要盲从、迷信权威,要带着质疑去学习、去接受。对知识要保持一种开放、动态的认识,而不是把它当成封闭的僵化的教条对待。

2、重视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不同版本的教材,知识点的组织、语言叙述、编排的理念等都有很大的差别,高考不可能依据教材来考核,我们如何对待这种差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答案就是抓住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有一些近似戏谑的生物学明言如“事实比想象离奇”、“生物学唯一的规律是:生物学中的概括一律具有例外”正是从侧面说明了生命世界的纷繁复杂。由于生物多样性等原因,生物规律既有普遍性,又又有它的特殊性,生物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概念的发展,概念的发展是认识的进步,理论的更新,观念的转变。抓住核心概念的教学就是抓住了高中生物教学学的重点、主干、提纲,既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譬如,免疫的内容以前是放在选修来学习的,现在放在了必修3,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增加对“稳态”这个核心概念的认识。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新课标重视实验不仅体现在考纲有20个基础实验的上,体现在课本大量的科学史上,更体现在对科学探究能力的明确要求上。实验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要增加学生对知识的鲜活认识,破除对知识产生过程的神秘感,不再觉得创造知识是高不可攀的。对实验教学我们要有一个整体的计划,不可为了实验而实验。譬如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把它细分成不同的细节,融入20个基础实验教学中,要在回顾科学史中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史的教学重点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哪些人在何时做了哪些事。实验不仅是学习的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和策略。以什么形式开展实验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学生动手能力强,可以多以探究的形式,基础差的可以先学习理论再实验验证,学校硬件环境差,可以多做演示实验。

3、面向全体学生,不仅仅是口号

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另一方面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要求我们要了解学生,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分层要求,实行有坡度的教学设计,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手段,注重不同学生的情绪体验,分层辅导提优补差,加强学法指导,特别是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了解他们的学习计划、指导他们阅读教材(参考书)、如何听课、如何做好笔记、用好笔记,提高学习效率。

4、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

15.高三复习课《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篇十五

一、高三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特征

(一)复习课教学应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复习需要

经过高中两年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高中化学的基本知识,但是学生的基础知识牢固程度不一样,对化学知识的基本建构模式不一样,学习能力也不一致。这导致了高三化学课教学中学生复习需要层次复杂的状态。一些学生是为了高考中的分数更高,一些学生则是为了达到比较理想的考试成绩,还有的学生只为了使化学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因此,化学教师必须对教学进行多层次的安排。

(二)复习课应体现化学学习的系统性

高三化学复习课的另一个教学特征就是在复习课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呈现还是学生的学习结果,都应体现出化学学习的系统性。整个高中的化学知识就好比一个复杂的分子结构,学生既需要对分子的组成成分有充分的了解,又能够理解整个分子结构中不同分子成分的位置和数量。因此,高三化学复习课上应包含化学知识复习,还应该包含化学学习方法的系统化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再次被进行整体的梳理和建构。

二、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采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实践

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的特殊性意味着教师不能用以往教学中重视某一细节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如情景教学法和情绪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等。然而,合作教学策略却为高三化学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合适的教学模式。即使学生通过合作小组的模式,共同进行化学知识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一边帮助组内成员复习,一边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能够通过头脑风暴发现更多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拔高”。

(一)组织合作学习组并确定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使进行合作学习教学的基础,均质分组不止是教师对学生的化学学业水平进行等级划分,然后分别抽取每个等级的学生形成学习小组,而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全面估计的基础上的。教师应该关注的分组特点包括: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特征以及学习需要。在正确、科学估计学生的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均质分组。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之后,每个小组的学生应确定学习模式,他们的学习模式可以是不一样的,例如集体讨论式的学习模式和领导学习的学习模式等。但是,无论各学习组选择哪种学习模式,都必须保证组内成员都能够为合作学习负责。

(二)以小组学习的模式完成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真正发挥效用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展示出怎样的教学内容。对于化学复习课来说,教师给出的学习任务应该是难度层次比较复杂且学习思路明确的。如复习SO2的性质,我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从硫元素的化合价分析SO2具有什么性质?SO2属于酸性氧化物,类比CO2,它能和哪些物质反应?分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和HCl O有什么不同?对SO2的性质,你还能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每个学习小组都拿到同样的问题,应用他们自己决定的学习模式进行问题的解决。有些小组采用集体大讨论的方式,有些小组则将问题进等级划分,每个问题都由不同的组员负责。学生在讨论中逐步建立起物质性质的研究方法,学会用分类法、类比法以及化合价等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依此类推,还可以将这些方法延伸到有机物性质的复习中。

(三)对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效能进行评价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我在教学中以小组奖励作为评价的主要形式,具体以“基础分”“提高分”和“贡献分”进行合作学习评价。综合三者评出优胜组,对优胜组给予适当奖励。这种评价方法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尽己所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三、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对高三化学复习课的积极作用

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能够打破以往复习课“太难”或“太简单”的状况,在充分展示复习课特征的基础上,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复习需要。在合作学习的复习课上,教师耗费的精力少了,学生却能够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感受到化学复习的“公平性”,因而在课堂中的表现更加积极。这样的复习课能够使高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信,对复习阶段的学习更加积极,进而使学生对高考的压力减弱,使他们的复习效果更显著。

四、结语

16.高三复习课《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篇十六

一、“复习什么”这是复习的方向问题

《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考试说明》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它规定了高考的性质、目的、内容、能力要求和形式,不仅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还是规范高考复习和学生备考的重要指南。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因此,提高高考复习效率及针对性,首先就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最新《考试说明》和历年高考试题,尤其是其中的“知识点(知识内容和范围)、常考点(结合历年高考试题总结高考热点)、能力点(能力层次和要求)”,并关注“变化点”(即新、旧《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中增加和删减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其中的“变化点”尤为关键,新、旧教材的比较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关注。所以平时教学要紧扣考纲,切忌按老教材、老一套的思路和方法去复习,只有方向正确,才会少走弯路,提高课堂效率。

二、“怎么复习”这是复习的策略问题

1.明确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准确把握“四点”(考点、重点、热点、难点)

一节有效的复习课,首先要有清晰、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本节课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应该得到的发展。复习课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是:①指导学生建构“结构化”的双基知识;②弄清学科内“知识点”间的联系;③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灵活与创新运用的综合能力;④在过程中强化良好的学习方法、技能、习惯和心理素质的养成。可见复习课对“教学目标”要求更高。明确一堂复习课中“知识点”与“四点”关系,并抓牢“四点”是保证课的质量的基础。现在高三复习课的普遍现象是:①“考点”过多,每个目标都如蜻蜓点水似地过一遍,难以概括出“考点”的全貌并揭示其本质;②复习课中“四点”不突出,特别是对难点的突破缺少方法、缺针对性,住往教师讲得多且方法单一,学生也很少参与到学习过程中;③利用多媒体把所要复习的内容都包装进去播放一遍,最后黑板上是一片空白,教师讲解的重点、规律、思路与方法很难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痕迹。这些现象的存在无疑都会削弱复习课的质量与效率。

在第一轮复习教学中,既要做到不留死角,又要保证处理好这“四点”的关系,在复习中把握好每个“考点”的内涵与外延,本质与全貌,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因为根据目前理科综合考卷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化学试题中“考点”的出现有很大的随机性,有些“重点”与“热点”的“知识点”并非每年出现,而是在轮回转的,比如今年湖南省理综卷化学部分的有机实验题就与前几年的一道上海高考题差不多。对“难点”的把握更是年青教师的薄弱环节,它需要对所教学生的学情充分了解,需要对每个“考点”的难理解之处要有透彻的分析,需要对难点突破有多种有效思路与方法,这些能力获得除刻苦学习之外还要靠一定教学经验的积累。所以,熟悉“四点”明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每位年青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如果对“四点”学习得不深、不透、不全面,就会直接影响复习课的质量与效率。

2.转变复习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进入高三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高三复习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简单再现,更需要教师在复习课中帮助学生将零散的化学知识进行再加工,融会贯通地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有序地储存于大脑中。如果我们只是“传”给学生一张老师总结好的知识网络图,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不会留下很深的印象,更不会理解透彻,在遇到问题或需要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推证、迁移时,模糊的印象、似是而非的感觉就难以很快地把握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要坚决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下教学方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努力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建立“以学为本”的课时教改思想。“以学为本”是洋思经验的精髓,他们的每一堂课改都要求达到“五个突出”、(即突出重点、难点,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讲,不以讲代练或以练代讲;突出因材施教,不搞满堂灌;突出课时教学效率;“五个保证”、(即保证学生的自主参与率,主动发言率,自由讨论率,个体达标率,整体合格率)。我们不妨在高三复习中加以借鉴,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在复习中,老师要做到全面了解学情,相信学生的能力,要学会适当的放手,不能事事都替学生包办,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消化理解。

3.强化主干知识,重视能力培养

高三复习中,要处理好基础和能力的关系,能力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基础不牢能力就成为海市蜃楼。在二轮复习中教师既要全面系统梳理五大块基础知识,规范语言、规范表达,并适当穿插一些综合性强的试题,还要考虑到二轮复习时间紧迫,一定要强化主干知识,重视能力培养,提倡精讲精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要面面俱到,在选题时要突出重点,抓住热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由浅入深精心编选试题,使学生能真正提升解题能力。

4.针对高考题型,进行考前适应性训练

在高考前一至两周内,准备4至5套考前模拟训练,包含7个选择题,4个综合性试题,要求学生在一节课45分钟完成,内容可为历年高考的热点或重点知识,也可是学生平时易错的知识点,目的是训练学生在理综考试中合理分配时间,同时锻炼学生的临场心理素质。在平时的训练中也要求学生尽量少使用计算器,比如今年的高考中化学题的计算量就比较大,很多学生感觉到不适应。

17.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 篇十七

文言文试题的训练似乎很费时且见效慢或效果不明显,而且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觉得枯燥无趣。那么该如何做有效的复习和训练呢?作为一个初上高三的青年老师来说,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只有通过学习他人的教学思路、方法和自己的思考、探索,来慢慢摸索、实践、反思、积累。

本文主要就自己在高三一年中对文言文这个专题复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探索式的方法来谈谈个人的感想。

一、系统梳理、归纳总结

结合高考复习资料,按小专题的形式对考点逐个复习。

我安排的小专题顺序是这样的:

(1)18个虚词

(2)词类活用

(3)文言句式

(4)翻译的方法准则

这个环节我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主要时间花在18个虚词上,每节课讲1——2个虚词,课后再加以配套的习题,对虚词的复习自认为很扎实。但是,从整体的时间布局来看,我觉得这个环节的时间可以再缩减一点,以便为之后的文言文综合实题训练留出更多的时间。

这个环节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考点有一个清楚的框架,知道高考考什么,有哪些知识点,该复习什么,即有了个目标和方向,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后面的复习就有了针对性和侧重点。

二、紧贴教材、回归文本

学生对知识点有了一个系统的宏观上的掌握后再回归教材,把理论性的知识点揉进实实在在的文本里。

第一轮复习一定要慢,要踏踏实实地把教材里的文言知识点过一遍。其实高考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考察,教材里都能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大纲要求考察120个实词、18个虚词,从数量来看并不多,关键在于如何灵活有效地记住,我认为还是得通过课文,通过实实在在的语境、句子,有机整体的去记忆,而非独立、机械地记忆。

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再把文章从头到尾翻译一遍,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我按教

材编写的顺序,从第一册复习起,我以一个单元的内容为“点”,以每一册的内容为“线”,以实题演练为“轴”,建立起立体的复习坐标,讲练结合,整散相济。

具体操作如下:

用大约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先自主复习1—2篇文言文(视文章长短而定),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以前的笔记把文章内容回忆起来,再思考本文有哪些重要的或是你认为比较难记的实词,勾画出来并记在笔记本上。找出本文出现了哪些虚词,特别注意那些在文中所处的句子不同,意思也不同的虚词。找出本文出现了哪些特殊文言句式,勾画出来。

总之,思考四个问题:第一、本文讲了一个什么内容?第二、本文有哪些重要的实词极其含义?第三、本文有哪些虚词及其含义和用法?第四、找出本文的特殊文言句式,并判断它是何种句式。在学生做好这些自主复习工作之后,老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的分析讲解。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学生静下来走进教材里面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比老师满堂灌似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然后再配以紧密结合教材的练习加以巩固。按照这个方法复习完全六册。

三、试题演练、注意要点

走进教材后,再从教材里走出来,若进去时是头脑空空,那么出来时脑袋里应该要装有东西了。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试题演练,来运用消化所学知识。最好是在课堂上进行定时训练。老师自己打印一篇文言文,为什么是自己在电脑上输入试题而非选择现成的试题呢?因为我要在文言文上“做文章”。即把重要的实词、虚词打上点,并当作习题写在后面,告知学生这些是本文需要识记的重要知识点。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忘性非常大,有些词的含义讲过多遍也记不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重复!记忆需要理解加重复,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以为,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

课堂限时做文言文练习(1至两篇),做完后马上评讲,解决练习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知识点,教学反思《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学生做了至少4篇文言文后,老师再把这篇文言文中考查过的知识点整理成一张卷子,再次考查。

题目内容设置为:

1.实词解释(多个解释的也要写出来)。如:

比:①②

竟:①②③④

2.虚词辨析(可以用填空的题型,也可用选择题的题型。)

3.翻译(包括“白译文”“文译白”两种题型)

“白译文”:即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这也是高考翻译题采用的翻译方式。

“文译白”就是用文言文翻译现代汉语

例如对《烛之武退秦师》的考查:

译句:我们还是回去吧!

原句:

或者采取填空式的翻译,仍以这句为例:

译句:我们还是回去吧!

原句:吾还也!

高考考的是“白译文”即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为什么还要练习“文译白”呢?我认为有以下作用:

(1)、熟记文言语句,增强语感。

通过考查的方式,给学生稍稍施加压力,让他们更加注重对文言文原句的记忆,积累语感。相当于是背文言文,由于背整篇难度太大(当然,教材中经典篇目还是要一丝不苟全文背诵的),于是我选取其中重要的句子让学生记忆,日积月累,文言语感则可增强。

(2)、培养学生的“文白对应”意识。

通过每次考试学生的翻译情况来看,我发现有些学生没有这种意识。

比如,2012级5月份第一次强化训练,有一道翻译题是这样的:

原句:华皎之反也,遣使招诱灵洗,灵洗斩皎使,以状闻。(5分)

译句应是:华皎反叛,派使者招引诱惑程灵洗,程灵洗斩杀华皎的使者,并且把这件事报告给朝廷。(重点词是“反”“招诱”“以状”“闻”)

有个学生这样做答:华皎反过来被灵洗招诱,灵洗斩了华皎的使者,以表忠心。

这个学生就没有“文白对应”的意识。“以表忠心”对应原文中的哪句?“以状闻”吗?“忠心”对应“闻”吗?平时有遇到过“闻”表示“忠心”这样的情况吗?同样,“遣使”在译句中也找不到对应之处。我想,这个学生如果写完后再仔细读一读原句和自己的译句,再仔细推敲推敲,应该不难发现“别扭”之处。

所以,老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应该指导学生有“文白对应”的意识,写完后,检查一下你的译句中的词在原句中是否能找到“母词”,要有“踩点”得分意识。文言文翻译要尽量遵循“逐字翻译”原则,而对有些特殊句子的翻译,因为要遵循“信”“达”“雅”这个大原则,则又需要灵活地“意译”,“意译”后的句子虽然不能和原句严整地一一对应,但从意思上来看,整体上还是对应的。翻译完后,学生还应该读一读自己的译句是否是病句,并联系全文的内容来检查逻辑上是否有问题,是否跟这篇文章的大意相符合。这点也很重要。

比如,仍是这次考试中的一道翻译题:

原句:灵洗素为乡里所畏伏,前后守长恒使召募少年,逐捕劫盗。(5分)

译句应是:程灵洗一向被乡里人敬畏,前后几任守长常常派他招募年轻人,驱逐拘捕窃贼强盗。(重点词:“素”“为……所”“恒”“逐”)

有个学生这样翻译:程灵洗一向害怕乡里人,前后守长恒使他召集少年,抓捕盗贼。

从全文来看,程灵洗作为本文的叙述对象,是被褒扬的人物。文章说到了他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平生立下的功绩。这样的人深受国家重用,也是深得百姓爱戴的。他为何要“害怕乡里人”?这层意思从何而来?且不论他行为坦荡,抓捕盗贼,为民除害,不需害怕乡里人,就凭他的社会身份、地位以及他的性格为人(“性严急,御下甚苛刻,士卒有小罪,必以军法诛之,造次之间,便加捶挞……”),他也不至于如此胆小,害怕乡里人啊!

我问这个学生为什么这样翻译,并告诉了他我的疑惑。他说:“我在写的时候,也觉得很奇怪,但考试时间很紧,我就懒得再想了,就这样写算了!”殊不知,这一“算了”,这2分也就“算了”啊!

还是回到上面介绍的“文译白”的练习方法。比如填空式的“文译白”翻译,由译句“我们还是回去吧!”来还原成原句“吾还也!”空处应该填什么词呢?它对应的是译句中的哪个词呢?一比照不难发现应该是“还是”,表委婉的商量语气。再回顾以前所学知识,不难知道此处应填“其”。就算不知道此处应填“其”,通过自己的查找,或是老师的讲解,学生也对“其”的含义加深了印象。学生在做这道题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会去把原句和译句一一对应,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谨慎的习惯,而非天马行空、想当然地胡乱翻译。且有针对性地强化记忆了“其”有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语气“还是”的意思。所以我认为这样的训练,是很有价值的。

(3)、培养学生的“踩点得分”意识。

其实培养了学生的“文白对应”意识,也就培养了他们“踩点得分”意识。学生在翻译文言句子时“踩点得分”意识非常薄弱,看到给出的句子,不会去思考,这个句子哪些字词可能是考察的重点,也就是一定要翻译出来才给分的。哪怕整个句子的大意你翻译对了,而这个关键字你没有译对或是没有明确地翻译出来,都会扣分。比如上面那个把“以状闻”翻译成“以表忠心”的同学就没有踩点得分意识。这里的“状”“闻”都没有很明确地译出来。而通过“白译文”和“文译白”这两种方式交叉训练,让他们学会判断,哪些是关键词,并知道这些词是一定要译出来才有分的。久而久之,他们对待翻译题就不会那么大意和随便了。

总之,学生做翻译题时,总体显得较急躁,因为看不懂文章,急!越急则越看不懂。又加上没有严谨的答题习惯,有些也许本来会做的,或是只要稍微冷静点就能做对的,也做不对了,甚至犯了一些很低级的错误。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老师应该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有意在这些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思维和答题习惯,知道做文言文翻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训练之后,我想,学生的文言文翻译题得分应会有所提高。

18.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篇十八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能帮助学生定量地了解化学反应的快慢,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反应物的本性和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也是学习化学平衡必要的知识准备。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提高学习能够分辨、识别化学反应速率,即要求学生知道如何判断反应的快与慢,了解与反应速率相关的观察与测量方法。同时,强调通过实验探究进行学习,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温度、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初中化学已初步涉及。学生已经知道温度、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但要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反应速率,还必须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本节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特别是与物理学中的速度、速率的对比,大家相互交流,课堂气氛马上变得很活跃。在之后的比较“温度的高低、是否加入催化剂、反应物浓度的大小、压强的变化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采取由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老师适时的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和鼓励,并做适当的总结,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反馈表明,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场景,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9.高三复习课《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 篇十九

关键词:错误量化;化学复习;考试研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4–008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高三考试多,几乎每周和每月都有模拟考试。学生每逢考试,同样错误为何会不断出现?原因很简单,学生没有从错误中反思,没有领悟到要点。如何在有限且紧张的考试中不重犯这些错误呢?怎样指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对错误进行纠正呢?目前的做法多数集中于建立错题本,让学生重新再抄一遍在本子上,这样效果会有一些,但也往往是浪费时间,复习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够强。我们结合多年的高三备考经验,应用错误量化表在整体上统计各次考试错误情况,师生一起发现教和学存在的问题,明确失分原因,调整复习备考策略。同时又具体指导学生纠正试卷错误,加深对知识的复习理解。通过制定每周复习突破计划,实施任务驱动,不断提升自身解题能力和学习成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错误量化表的结构

错误量化表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见表1)。第一部分是“广东高考常考题型”。题型分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内容参考近3年(2011~2013)广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以及2014年化学科考试大纲及其说明,按照题型的频率列出,方便学生针对试卷题型进行量化,如果没有列出来的题型,学生可在后续空白中补充。第二部分是“错误题号”填写。学生将每次测试有错误的题号填写在对应位置上,方便学生翻看试卷,并进行复习纠错。第三部分是“解决方案和每周复习突破任务”填写。学生结合试卷纠错,分析总结每次测试出现的问题,填写考试有关注意事项和每周要突破的知识点,明确目标进行针对性突破。

2 错误量化表的使用

在批改并发放试卷后,学生在进行试卷纠错的基础上,填写错误量化表。通过多次填写量化表,学生就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作出针对性的改进。

2.1 错误量化表的填写

(1)纠错试卷。错误量化表是在整体上统计错误的题型和数量,学生可以清楚一次或者多次周测后经常发生错误的地方,方便学生明确每周的复习突破任务。但具体如何落实突破单单靠一份错误量化表是不行的,而且错误量化表在选择题方面只是列出常考的题型,每道选择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如何进一步纠错并指导学生反思呢?我们在使用错误量化表之前,先指导学生具体落实试卷纠错,过程如下:

①弄明白错误原因,用红笔或其他有色笔将其写在试卷对应位置上,如果位置不够的,可以在错题旁边粘贴便利贴的方式来解决。错误原因由教师提供,分别有A智力因素方面:A1基础知识薄弱;A2对某某性质不了解;A3实验现象描述不完整;A4没有掌握好某某原理和知识,导致推导迁移错误;A5获取信息、分析信息、逻辑推理以及信息迁移能力弱;A6实验作图能力弱等。B非智力因素方面:B1粗心大意;B2写错关键字;B3没看清楚题目;B4计算能力弱;B5考虑问题不全面;B6化学式书写不规范;B7反应条件不完整等。

②标注正确答案、有关方程式、相应知识和原理。

例如,选择题——下列实验能达到其目的的是

③标注解题的注意事项、新感悟或更好的解法。

(2)填写量化表。通过试卷纠错,学生明确了自身具体错误的情况,在错误量化表上填写每次测试错题对应的题号、解决方案和每周复习突破任务。例如上面例题,该题题型应归为量化表上选择题中的“5.常见无机物基本性质”,在“错误题号”对应位置上填上该题的题号,然后在“解决方案和每周复习突破任务”上面填写“复习SO2性质、Fe(OH)3胶体的制备、除杂的要求”。

(3)检查统计。学生填写量化表后的第二天,教师将学生的量化表收上来检查,统计学生主观题出错较多的题型(选择题由机读卡改,有全班的正确率,因此选择题部分可不用手工统计),写上相应的寄语和提醒,在量化表上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指导。

2.2 错误量化表在不同阶段的应用

学生每次进行试卷纠错和填写错误量化表后,按照量化表上制定的方案和每周复习任务进行突破,同时反思自己在前段时间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做的好要继续坚持,做的不够要注意改正,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和复习计划。例如,“有机合成推断题”中的“分子式的确定、官能团名称及书写和反应类型”等基础的题型,学生如果做错,自己要结合试卷纠错并明确这些错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非智力因素导致的错误,在日后考试中就要加强解题规范意识、认真审题意识等。如果是智力因素导致的错误,则先复习相关的知识点,反思和研究之前做过的这类题目,进一步明确错误原因,并做好归纳总结。如果自己个人解决不了的、还不明白的,应请教同学或找老师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务必将这类错误原因弄懂,从而达到少犯这类错误甚至消灭这类错误。学生每周或每两周翻看错误量化表和对应的测试卷,通过复习“消灭”错误,如果错题已经“痊愈”,则用红笔在错误量化表上画“×”将它删掉;如果错题尚未根除,则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作为以后复习的重点对象,在错误量化表上写上要复习突破的知识内容;如果错题是“新犯”,就要做好标记,引起重视。

学生进行多次试卷纠错和填写错误量化表后,可发现自己知识的盲点所在。例如,“有机合成推断题”中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是学生经常做错的,该题型的得分率较低。学生通过回顾查阅试卷进一步明确该题型是哪个知识盲点造成的,自己要先复习该专题的知识,结合教师的专题学案,进一步复习巩固和突破。

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错误量化表做以下几件事:(1)教师统计学生每次测试错误较多的知识,在评讲试卷时可以做到突破难点,不仅节省时间,还提高试卷评讲的有效性。例如,主观题中的“有机合成推断题”,学生出错较多的主要为“6.信息迁移加工写方程式或结构简式”和“7.书写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教师评卷时主要评讲突破这两项题型,个别学生不懂的题型则在课后问教师或同学解决。(2)通过多次统计错误量化表后,可发现全班学生较难突破的知识点,方便教师设置相应的知识专题学案进行全班的强化和突破。例如,我们针对“有机合成推断题”中的多错题设置了“有限制性条件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专题,通过专题强化和突破,学生对该题型答题的正确率不断提高。(3)教师可将错误量化表作为试卷命题的知识题型指标,针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有针对性地选择各地方模拟卷中的有效题目,这样出卷就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实现试题及试卷质量控制[2]。(4)错误量化表也可以方便教师进行考试分析,为研究试题提供分析依据等等。

3 效果与反思

实施错误量化和试卷纠错以来,学生明确了失分原因,减少了复习的盲目性,提高了复习的针对性,对于不懂的知识集中精力和时间去突破,复习效率提高了。学生在不断突破错误的同时,知识结构不断充实和完善,化学知识和化学素养不断提高,最终成绩提高了,信心增强了,获取了成功,“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3]”。实施错误量化和试卷纠错的实验班在各类重要考试中,学生考试成绩相对其他对照班有较大的提高。

错误量化和试卷纠错是相辅相成的,是互补的。实施的目的是提醒和帮助学生养成复习、整理错误的好习惯。通过学生自我整理错误帮助学生纠正思维上的偏差,弥补知识上的缺陷,清除学习上的障碍,提高学生的知识熟练度,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化学素养。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在主观题中“化工流程”和“实验探究”这两类题型的知识较难统计,每次考试考核的知识点都有所不同,如何统计才更好;又如错误量化表在什么时间段(在复习完“化学反应原理”之后还是在第二轮复习)开始实施更好;又如错误量化表可否在高一、高二年级使用,效果如何呢?对于这些问题,有待以后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科考试大纲及其说明[S].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机械手教学设计要点下一篇:调查实践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