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青年文化节

2024-08-31

河南青年文化节(11篇)

1.河南青年文化节 篇一

河南油田青年风采录

河南油田隶属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地处河南省南部南阳盆地,工作区域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等市的八个县区。30多年来,在油田的发展和青年工作的前进中,时时出现着青年拼搏的身影和汗水。近日,本刊记者走进河南油田,来到石油青年当中,寻找他们闪光的足迹……

赵世玉:立潮头勇创新解疑难

作为油田青年最高荣誉的代表、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的获得者赵世玉,在平凡的岗位上,12年来他潜心钻研,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生价值。

1994年,赵世玉从江汉石油学院毕业,被分配到第一采油厂双河联合站。2003年,他担任双河联合站站长,大胆创新,科学管理,以创建“团结、进取、安全、高效”的学习型高素质职工队伍为目标,从抓好安全生产、降本增效工作入手,建立了“3321”安全管理模式,提出了“安全只有始点,没有终点”的口号,为双河联合站安全生产25 周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项目技术革新和系统改造过程中,他既负责现场管理、协调、验收,又参与操作方案、技术资料的编写,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先后负责和参与了10余项重大技术改造,累计创效近500万元。

成功之花向来是为不断拼搏敢于创造的人盛开的。赵世玉深知:学以致用,学无止境。工作之余,他刻苦钻研图纸、说明书,分析原理,努力攻读专业理论书籍,并掌握了大量宝贵的输油经验。近三年来,他先后被评为局“技术创新能手”、局“十大杰出青年”、中石化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局“劳动模范”、“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面对成绩,他没有止步不前,面对荣誉,他更是登攀不止。

马宏伟:献身科研为石油

冰心有诗云:“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马宏伟用艰辛和汗水换来了一系列的荣誉,记录了一名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青春轨迹;这一个个迸发着智慧光芒的成果,诠释了一名当代青年无怨无悔的人生信念。

1994年,刚刚大学毕业两年的马宏伟负责承担了河南油田局级重点科研项目,这是他第一次承担如此大的课题。他跑现场、查资料,无数次地核对设计,终于攻克了这一难题,并达到了国内技术领先的水平。这项技术在河南油田大面积应用的同时,还推广到大庆、胜利等油田。那年,他27岁。

成功的喜悦并没有使他就此止步,他又先后承担了集团公司、局级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在没有同类技术可借鉴的条件下,面对世界级的技术难题,勇于挑战的他没有畏惧,反而觉得兴奋:“这么大的项目,能攻下来,搭上命也值得。”几年来,这项技术已为河南油田创效1.3亿元,同时,也为国内老油田挖潜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马宏伟的心里,除了科研还是科研,他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用他爱人的话来说,“家,就像一个招待所,如果哪天他准点下班回到家,反倒是一件奇怪的事。”下岗的妻子开了一间服装店,他从无暇顾及,而他唯一帮的一个忙,就是为服装店起了一个名字。

为了科研事业,他谢绝了一次又一次的劳模观摩、荣誉疗养等机会。由于他技术过硬,一些公司想高薪聘请他,朋友们也劝他趁年轻又有名气到外面闯闯,但这些都被他一一谢绝了。他说,我有今天的成绩,都是组织培养的结果,并给了我那么多、那么高的荣誉,我要用全部的精力和智慧回报油田、回报组织。

景天豪: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年仅32岁的景天豪,从一名采油工到高级技师,他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道路。1993年他从技校毕业,被分配到古城油矿的一个采油计量站。在工作之余,他先后自学了《采油地质》、《采油工艺》、《井下作业》等专业课目。2001年他完成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大专课程,如今,他又学完了石油工程专业的本科课程。在准备2006年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的集训过程中,除了吃饭和每天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外,其余时间他几乎都用在了学习上。前来授课的长江大学一位教授赞扬他说:“作为一名企业职工,其用功之程度比在校大学生强十倍,这精神让我佩服!”

“学以致用才是真学问”。他把理论知识同所从事的采油专业紧密联系起来,解决了多项生产现场中存在的疑难问题。2000年,景天豪看着高架罐油不时被盗,他对防盗阀门密码盘进行多次试验和改造,研制出了防盗性能较好的防盗阀门密码盘。多年来,景天豪与同事一起共完成技术革新成果19项。2006年9月,在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上,他荣获采油工第十二名(银奖),被授予“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在景天豪的倾囊相授、热情帮带下,不少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矢志创新的青工也逐渐成长起来了。

王宏亮:扎根一线终不悔

中石化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王宏亮是这两年河南油田录井公司培养和推崇的先进模范,几乎所有的录井人对王宏亮的诚实、忠厚和热心都赞不绝口,更折服于他的能吃苦,讲奉献的精神。作为一名1995年毕业的大学生,他扎根一线,用实际行动谱写着一曲奉献者之歌。

2005年年底,他们中标南方项目部的重点探井老君1井,该井使用空气钻井,这是南方分公司、也是中石化首次使用气体钻井技术。此前,王宏亮他们从来没干过,手头一点资料也没有。面对种种困难,王宏亮知道,在市场竞争中,就是拥有再好借口的失败者仍然是个失败者,自己要做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克服一切困难。

尽管他和队友们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了充分准备,当空气钻井开始,他们仍然乱作一团。好家伙,平均钻速达每小时13米,岩屑变成了比面还要细的“粉”,随高压空气喷出。给录取“岩粉”留下的那个盲肠口,一打开,“岩粉”像白雾似的喷了出来,人一下子像掉进面缸里,浑身上下都是粉尘,就是戴上防毒面具仍然无法工作。钻速快,录取量大,再加上粉尘呛,他们连换班休息的人也出来轮换着守在那里,一个受不住了,换另一个。这样下去,不但要把全队拖垮,更重要的是,真正混在一起录取的“岩粉”资料太少了,就可能影响资料录取质量。得想个办法啊!第三天凌晨,队长李东辉兴奋地跑到正在现场“捞沙”的王宏亮跟前,兴奋地大叫:“面袋子!面袋子!炸爆米花。”他叫着跳着比划着,那神情简直像中了彩票特等奖。王宏亮稍加思考,眼睛一亮,狠狠地骂了一句:呸!看能不能治住你。一会儿工夫,王宏亮和队长拿着一个裤管来了,往那截盲肠口上一套,再一开口,只见裤管膨胀,不见粉尘起,所需要的“岩粉”,想要多少就能得到多少,这个问题竟然如此干净利落地解决了。

王宏亮一年中有10个月都是在一线工作,可他从不向领导提及工作的艰辛和环境的艰苦,再苦再累都带领职工高质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以自身形象带动着全队职工默默奉献在生产一线。

2.河南青年文化节 篇二

目前, 高校人才流失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尤其在中西部省份比较突出。河南省属于人才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近年来, 这种现象有愈来愈烈之势, 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特点。如:一部分优秀人才流向海外, 有的流向大型外资企业, 有的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城市, 有的调入名牌大学, 等等。探究其中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已成为眼下的当务之急。因此, 本研究将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 梳理并总结河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 并分析其所造成的后果, 希望能对河南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河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流失的现状、原因探析

通过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的中青年教师中进行问卷调查, 并采用个人访谈、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 我们得到造成河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首先, 经济利益的驱使。河南经济相对落后, 河南和外省尤其是沿海高校的经济收入反差是许多教师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 有些教师虽然没有离开本省, 但新学校的工资待遇往往远远高于原来任教的学校。可见, 经济因素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一个主要因素。

第二, 管理体制问题。目前缺乏有效的人才管理体制, 各级政府和高校未能制订出一整套有关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的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和培养计划。管理体制混乱或者措施不到位, 造成有才干中青年教师得不到重用, 不得不另谋出路。

第三, 经费资助。目前对人才的培养缺乏有计划的、合理的经费资助, 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有些高校不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科研的提升, 在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和进修项目上, 疏于管理, 不情愿出资资助。对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也不够重视, 对他们的科研申报和成果没有有效的激励和奖励政策, 大大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第四, 缺乏竞争、激励机制。目前, 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内部缺乏相应的竞争、激励机制, 造成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严重, 干好干坏一样, 不能启动人才自动化运作体制。中青年教师精力旺盛, 干劲十足, 往往承担着很重的教学任务, 教学效果也很突出。但年终时不仅得不到额外的奖励, 而且还得和其他课业较轻的教师一起吃“大锅饭”, 劳动成果平均分配。

第五, 学术氛围的渴求。有些教师没有流向经济发达的省份, 而是在省内流动, 甚至去了在经济上比河南还要相对落后的省份。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原工作单位呆板的人事政策, “庙大不愁香火”的盲目自大心态使得许多人才不能学尽其用, 人尽其才;而新高校浓郁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学术环境, 以及爱护人才、重用人才的政策, 都使这部分怀才不遇的教师另投他门。

第六, 职称原因。僵化的职称评定标准也使很多教师没有心思在原单位继续在低职称上徘徊。昔日的同窗职称上的一路高歌往往引起一部分教师的自卑感, 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一些层次较低院校的教师往往在职称评定上政策相对宽松, 而一些资格较老的院校恰恰相反, 无端提高本校职称评定的门槛, 或者在职称评定上因人数的限制故意设置很多人为的障碍。这都是引起教师, 尤其是优秀中青年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

第七, 住房问题, 子女的上学、配偶的就业问题, 也是引起中青年教师流失的原因。许多中青年教师虽然年轻气盛, 博学多才, 志向远大, 但由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工龄较短, 又遇上学校分房时的论资排辈现象, 住房问题得不到解决。工资待遇低下, 子女上学得不到安置, 配偶的工作也无人问津。这些问题使他们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想方设法寻找赚钱途径, 一遇到条件更好的学校, 当然立马走人。

当然, 这些仅仅是一些相对比较重要的原因。除此以外, 还有许多其他原因导致人才流失, 如高校的地理环境, 气候条件, 文化氛围等等。

河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流失的后果分析

从目前情况来看, 河南省各高校都被这个问题所困扰, 直接影响到了学校整体实力的发挥, 稳定的教学、科研团队难以形成, 正常教学、科研秩序受到了影响, 阻碍了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使高校的教学质量难以在短时间内有质的提高;甚至有的高校还出现了教育质量下滑的现象。这种负面影响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

优秀中青年教师的流失造成了高校总体实力的下滑, 直接影响到了教学质量, 出现了学生专业素质下降的趋势。许多中青年教师在国外或国内名牌大学深造时学到了本学科在国际和国内学术界的前沿知识, 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新颖的教学方法。他们的流失使得原学校的学生错失很多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与国际接轨的宝贵机会。学生的知识面狭窄, 综合素质下降。这甚至影响了学校的生源, 尤其是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生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 专业知识的欠缺造成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失望, 并最终影响到了培养院校的声誉。总之, 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流失造成的损失很难一言以蔽之, 而是一种连锁反应。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否则, 发展教育, 尤其是发展河南教育, 振兴河南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结语

本文主要探析了造成河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流失的种种原因, 以期引起各级政府部门对此现象的重视, 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关解决对策笔者将在以后的课题中进一步探讨。此研究不但有利于我省高校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学团队的形成, 更有利于提高我省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总体教育竞争实力, 打破过亿大省竟然没有一所全国能够叫得响的高校的窘局。这对培养高层次的人才, 发展河南经济, 振兴河南, 并进而为推动全国的小康建设都是不无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金江熙.高校师资管理模式与机制探析[J].教育研究.2006, 05.

[2]王洪瑞.论高校人才流动过程中的诚信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6, 6.

3.河南青年文化节 篇三

政策: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现在,学校青年教师的比例已超过70%,青年人有活力、有思想、有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青年强则学校的事业才能兴旺发展。”河南师范大学校长王键吉说,“但青年人面临着工作、生活双重压力,他们亟须得到帮助、鼓励和支持。”

2014年,河南省财政厅为支持45岁以下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向全省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拨付了一笔科研业务费。河南师范大学抓住机遇,依据学校情况制订了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提升计划”),用于支持4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

在具体实施中,河南师范大学遵循“分层培养、突出重点、持续资助、协调发展”的原则,制定了工作方案,作为提升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2014年12月16日,学校召开了“提升计划”的启动会议。

“这个计划让我们青年教师们倍感振奋,学校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搞起研究会更有归属感、更有事业感,也更加勇往直前。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多出学术精品,以实际行动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在启动仪式上,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福运代表青年教师发言时说。

该“提升计划”以基金项目资助的形式实施,参照普遍资助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推出六项不同层次的基金项目。在“博士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三个原有项目的基础上,新增“国家级项目培育基金”“优秀青年人才培育基金”“杰出青年人才培育基金”三项内容,全方位地满足了青年教师科研创新的各种需求。

“提升计划”的六项基金项目成为青年教师科研工作中强有力的支柱。河南师范大学每年新增520多万元用于“提升计划”,并且将过去分散的经费集中配套使用。同时,为了配合“提升计划”的实施,该校还修订了《青年科学基金管理办法》,投入经费的总数达到原来的2.5倍。两项经费合计总数达到1300万元,为该校青年教师创新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据统计,河南师范大学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706人,其中45岁以下的青年博士教师547人,占总比例的77%。自2011年以来,河南师范大学共获得各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项,其中45岁以下青年人才贡献了154项,占75.5%;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6项,其中45岁以下青年人才贡献了78项,占73.6%。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先后获得国家重大、重点科研计划的支持,青年博士人才已经成为学校科研创新的中坚力量。

“通过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升学校整体科研氛围和水平,为学校发展提供活力和发展后劲,从根本上达到全面提升我校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目标。”王键吉说。

氛围:在创新文化氛围中成长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发展,河南师范大学大力加强青年人才尤其是优秀青年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育,在抓好以项目促科研的工作的同时,督促和引导青年教师加入各类学科团队。

“学校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突出培养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河南师范大学主管科研工作的杨林副校长说,“充分发挥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平台在凝练方向、汇聚队伍等方面的集聚功能,从而吸纳青年教师积极融入学科平台并承担科研任务,达到不断锤炼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目标。”

目前,河南师范大学正在努力形成以高水平科研为引领、青年教师潜心研究为保证、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为策略的科研创新局面,为持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逐渐形成河师大别具一格的创新文化氛围。

“学校要大力弘扬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潜心研究、大胆创新,监督其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道德操守,激发广大青年教师的活力和创造力,营造激励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创新文化氛围,从而加快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杨林说。

在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时,河南师范大学兼顾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切实做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协调发展。2013年学校各类受理专利共137项,是2010年的近5倍。不管是擅长基础研究还是重在应用研究的青年教师,都能在这里找到发挥自己特长的空间,学校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校的创新文化氛围也不断激励着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在跨学科交叉创新、多学科集成创新已成为科技创新主流的背景下,河南师范大学积极创新组织模式,“组团搞研究”成为青年教师中最流行的组织模式。“现在的研究课题已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一批人相互协助、共同完成,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发挥成员的个人优势,实现1+1大于2的效果。”该校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曹俊杰深有感触地说。

“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是对创新团队、创新群体的根本要求,学校今后仍会大力提倡大局意识、集体意识、协作意识、攻关意识。”王键吉说,“要争取发挥优秀科研团队的‘传、帮、带作用,让每一位青年教师在团队中都能发挥作用、提升能力。”

在学校大体制的引领下,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被积极调动起来。2011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69项。为更加合理地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做出客观评价,学校正在逐步建立起有效的人才评价机制,形成激励先进的良好风气。

“学校今后将会建立起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和奖励制度,在兼顾成果数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成果质量和学术水平。”王键吉说,“要尽快形成比追赶超的良好风气,从而激发广大青年教师的活力和创造力,加快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

个人:在责任与担当中磨砺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学校发展就有前途、有希望。实施提升计划,就是要激发全校青年教师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创造力。”王键吉说,“青年教师们以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科研工作和学校发展中发挥着自己的优势作用,对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全面完成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王键吉教授作为校长,在处理学校行政工作的同时,依然勤奋不辍的进行科研项目,每天工作到深夜,节假日也总把自己关在实验室。“修至学、立世范、启智慧、益品行”的教风,已成为烙在每一位教师心中的座右铭,在科研工作上,他们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统筹教学与科研,结合理论与应用,身体力行地诠释着这12个字。

近三年,河南师范大学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1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4项,河南省科技型创新团队7个,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4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8人。2013年,学校在SCI一、二区论文发表数量达到108篇,与2010年相比增长77%。根据ESI数据库近十年的统计,河南师范大学的化学、物理和工程等学科进入全球研究机构前1%,在河南高校中排名第二。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及时跟踪国际学科前沿、开阔国际视野,提高国际交往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成为对青年科研人才的基本要求。曹俊杰对此深有感触,2011年年底,他根据欧洲核子中心宣布的一项实验结果,先后写出两篇与之相关的文章,这两篇论文被评为“201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论文”。

“学校理论物理传统方向就是圈图计算,但是到了2007年,我明显感觉该领域日渐没落,于是我结合实验发展趋势和理论研究现状,为自己设定新的研究方向。”曹俊杰说,“做科研时一定要把握前沿脉搏,紧跟时代潮流。故步自封,只会离前沿越来越远。我们青年教师要做科研领域的常青树而不是昙花一现。”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会认真规划我个人未来的学术发展方向,科学制定个人近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培养宽阔的学术视野,形成一种兼容并包的开放心态和交流鉴纳的开放视野,敢于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冲击更高层次的科研目标。”马福运说。

河南师范大学以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为契机,通过提升计划系列项目的支持,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努力造就一批能进入国内外科学前沿领域的科研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支撑起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事业的发展。

“学校和各职能部门将会切实做到客观公正、科学评价、稳定支持,同时,各学院也要为青年人才的发展创造条件,善于发现青年人才,大力扶持青年人才。”王键吉说,“最重要的还是青年教师本身,青年教师应积极参与各类项目的申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心无旁骛,扎根学术研究,在完成自身科研和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

4.河南青年文化节 篇四

实 施 办 法

为进一步加大杰出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优秀青年教师发展创造条件,培养造就一批能够成为学科发展的骨干力量、入选各类人才工程、获得高层次基金资助的年轻拔尖创新人才,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目标及思路

1.‚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是学校杰出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计划在未来5年,每年选拔60名左右优秀青年教师入选。该计划通过以项目资助为主的培养方式,侧重应用基础研究和解决关键技术的研究,对入选年轻教师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其潜心科研,开阔视野,尽快成为学校杰出人才后备人选。

2.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遵循公开选拔、择优资助、重点培养、严格管理的原则,‚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每年评审一次。

二、选拔条件

1.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品德高尚、为人师表、崇尚科学、潜心科研。

2.具有扎实而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3.身心健康,能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努力工作。在学术研究方面已经取得较好成绩,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4.年龄在40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优秀青年教师。同等条件下,具有博士学位者优先。5.优先选拔资助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专业的优秀青年教师。6.申报的项目属于本学科前沿,具有原创性构想,立论充分、发展前景良好。

7.已获‚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者,不再重复资助。

三、选拔程序

1.‚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实行限额申报,学校根据学科建设和研究基地建设的需要,根据单位的情况核定申报名额。

2.每年根据人事处具体通知开展选拔工作。有关单位根据核定的申报名额、申报条件和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遴选、推荐,并提交《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申请表》。单位学术委员会对申请人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进行评审,提出审核、推荐意见,报学校人事处。

3.人事处组织对申报材料的审核,提请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评审,校学术委员会根据学校学科、学位点和学术梯队建设,提出拟培养对象。

4.校长办公会研究确定培养对象,并公示3天。如无异议,正式公布培养对象名单。

5.人事处与培养对象签订《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协议书》,正式进入培养程序。

四、培养措施

1.入选‚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者,学校给予资助:(1)资助金额:工科、实验性理科、医科4—6万元,文科及非实验性理科类2—3万元。

(2)资助期限:三年。2.优先支持培养对象在培养期间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合作(访问)研究。

五、组织管理

1.学校与培养对象签订为期3年的培养合同。采用‚2+1‛滚动资助方式。前两年资助70%,资助两年后开展中期评估,有明显进展的教师将继续资助30%部分的经费,未取得明显进展的教师将不予继续资助。资助经费主要用于资助期内的科研工作,属自主研究经费,一次核定,分年度安排使用。

2.调离教学、科研岗位的资助对象,违反职业道德、弄虚作假或触犯法律的资助对象,所在单位应及时向人事处提交书面报告,学校将中止或撤销其资助资格,停止经费资助。

3.凡在‚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下发表的论文或取得的成果,必须注明‚‘河南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基金资助‛字样。

5.河南青年文化节 篇五

管理学院

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计划

管理学院分团委

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0年3月19日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作为分团委领导下的分支机构,是学生与干部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党组织之间联系的纽带与桥梁。如今青年志愿者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事业,它的社会作用和影响是积极而健康的,对于树立奉献、友爱、互动、进步的道德风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就我校实际情况而言,青年志愿者行动也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一支生力军,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健康的社团文化氛围都起着重要作用。本学期,是我们管理学院成立的第一个学期,也是我们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第一个春天,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面临着人员紧缺,工作量大等的种种压力,但我们一定会勇于挑战,敢于创意,在本学期的工作中争创辉煌成绩。

现将本学期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计划公布如下:

一、加强自身建设,开创工作新局面

本学期是管理学院的第一年,根据院方的指导,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员也有了较大的调整,因此加强自身建设是刻不容缓的,也是积极有效的。

1、开展新老成员经验交流会,听取先辈们的工作经验,取其精华并加以创新,找到更好更有效的工作方法

2、进行新成员培训,使其能更好的更快的投入到工作中 只有加强管理中心的自身建设,提高管理中心成员的个人素质和

工作效率,才能更好的带领志愿者开展工作,开创出一个崭新的工作局面。

二、完善宣传制度,塑造中心新形象

志愿者服务是离不开志愿者的参与和支持的,只有好的宣传形象,才能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我们的志愿者服务中来,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所以一个完善的宣传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1、定期向大家宣传志愿者服务思想,让大家热衷于志愿者服务。

2、定期展示志愿者服务成果,塑造中心的形象

3、通过网络传媒扩大影响,建立志愿者博客

三、着手重点项目,打造经典

本学期,我们将以“花开五洲 情系洛阳”牡丹花会期间系列志愿服务和“爱心漂流之漂流书”活动为重点,以其他一些小型的活动为辅开展工作,同时配合校青协完成相关活动,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3月中旬—4月中旬,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2、4月中旬—5月中旬,联合洛阳市旅游局开展“花开五洲 情系洛阳”系列志愿者服务活动3、5月中旬—6月底,秉承青年志愿者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继续开展“爱心漂流之漂流书”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四、加强与其他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沟通

各院青协都是隶属在校青协下的,加强与其他学院的沟通可以更好的完成校青协的相关活动,同时,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更好的发展志愿者服务事业。

五、继续加强与校青协、分团委学生会其他部门联系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们会在校团委、校青协、院分团委的统一指导下,努力工作,积极与之沟通联系,更加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加强与分团委、学生会各部门的联系,协助完成各项工作,坚决不辱使命,和管理学院并肩作战,度过最困难的一年。

新学期已经开始,我们面临的是更加严峻的挑战,但我们不会气馁,坚信只要我们肯吃苦,肯努力,肯思考,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在管理学院最困难的一年中,留下我们最辉煌最灿烂的一笔。

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6.河南青年文化节 篇六

一、主持人致欢迎辞,宣布表彰大会开始,放青年志愿者之歌;

二、吕冉会长进行上学年工作总结;

三、团委老师宣读表彰决定,并给杰出志愿者代表(10人)颁奖、合影;

四、吕冉会长等为优秀志愿者代表(10人)颁奖、合影;

五、陈世杰理事长宣布新一届负责人名单(刘冰洋、冯晓燕、刘珂

珂、刘亚汝、李秋衡、张鹏);

六、团委老师为新一届主要负责人颁发聘书、合影;

七、会旗交接;

八、新任会长发言并部署本学年工作;

九、校团委李老师发言;

十、主持人宣布大会结束并为其余获奖者颁发证书。

附表:聘书及证书统计

聘书(38张)

河南农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2011-2012学年主要负责人名单 会长:吕冉

副 会 长:梁思佳任源

副理事长:冯晓燕

办公室主任:刘冰洋

副主任:李泉霖汤艳玲李飞宏

出纳:申玉霞

会计:刘珂

外联部部长:刘珂珂

副部长:刘亚汝谢伟

调研部部长:任文志

副部长:辛静谢长军杨帆

信息网络部部长:梁浩洋

副部长:曹颖曲文

宣传部部长:张鹏

副部长:耿佳佳刘丛丛杨素雅

文体部部长:李秋衡

副部长:郑凤君万俊桃

颐和家园队长:孟庆克

副队长:刘莉郑莉李佳思 支教队队长:闫晓莉

河南农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2012-2013学年主要负责人名单

会长:刘冰洋理事长:冯晓燕常务副会长:刘珂珂

副会长: 刘亚汝李秋衡张鹏

证书(93张)

杰出志愿者(21人):

吕冉陈世杰王晓璐罗志敏优秀志愿者: 办公室(18)人

外联部(7人)

宣传部(8人)

信网部(8人)

梁思佳刘珂珂李秋衡李飞宏闫晓莉 李泉霖 刘珂 朱忠园 苏冰文 陈秀云 谢伟 刘新爱 耿佳佳 何增阳 曹颖 韩晨

任源任文志孟庆克刘丛丛申玉霞 王森 宋雨 宋伟强 靳宏沛 宋小帅 张友嘉 杨素雅 刘雪宁 曲文 贺振飞

冯晓艳刘冰洋 梁浩洋张鹏刘亚汝汤艳玲 辛静李佳思 禹宏斌 侯凯泽 禄取 毕琲琲 毛伟 王雪莹 张鋆鋆 张楠索春雷 周振赢 张婷婷周涵君 赵庆春 王影影 刘宇 何文莹 顾攀攀 张航

苗宁辉

文体部(8人)

调研部(8人)

颐和家园(7人)

社实一组(4人)社实二组(4人)

万俊桃 任小磊 李贝贝 夏贤刚 刘莉 王浩 刘阳 耿瑞强

郑凤君 温锦盼 杨帆 周倩 郑莉 黄艳 杨先斌 陈波

张小康 马波波 谢长军 杨丹 李邵华 张岩岩 姚冰 张帆

7.河南青年文化节 篇七

截至2011年末, 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4000万户, 创造的增加值和服务价值占GDP总量58.5%, 吸纳了75%以上的城乡就业人口。但是在融资方面, 占企业总量90%以上的中小型企业, 总贷款余额占比却不足20%, 尤其是正处在成长期的中小企业从银行融资更是难上加难。理论界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有四个观点:自身缺陷论、信息不对称论、中小银行不足论和金融抑制论, 这些观点从不同侧面解释了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近年来, 国家和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在金融机构、资金规模、信用环境建设、税收补贴及技术帮扶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大力支持, 对缓解融资难题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在以盈利为目的商业金融为主体的我国金融体系中, 中小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

除了融资困难外,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一个普遍特点是青年员工占比较大, 而一些企业注重追求利润忽略了基本的人文关怀, 致使一些青年形成不良价值观, 不思进取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既不利于企业发展, 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体、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团组织建设是当前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 对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意义重大。但由于缺乏较好的切入点, 在非公企业开展基层团建过程中时常会遇到“难建、难管、难发挥”等难题。以金融社会化理论为指导的“河南省青年助业贷款工程”, 将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银行的融资优势相结合, 在团组织建设和中小企业贷款上开展业务创新, 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和非公团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河南青年助业贷款工程”的背景

2009年3月, 国家开发银行 (以下简称“国开行”) 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实施“中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的通知》, 并确定在河南率先开展“青年助业贷款工程”试点。国开行与河南团省委成立了联合工作组, 在近半年的调研基础上, 总结认为:为了向中小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融资支持, 需整合资源, 尽可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挑选出成长性较好的企业, 从融资和经营两个方面给予支持, 帮助更多青年创业就业。基于此, 双方确定了合作思路:一是选择二次创业青年为主要支持对象。青年人第一次创业的成功率往往较低, 而通过支持完成一次创业、有一定的积累、正在二次创业的青年企业发展, 不仅成功率高, 能直接带动城乡居民就业, 而且还有助于培育有创业意愿的青年。二是将专业担保公司作为重要合作方。由团组织负责批量推荐客户, 由国开行提供资金, 同时引入担保公司为这些借款企业提供担保增信, 既可以弥补团组织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不足的问题, 也解决了国开行没有精力去逐个落实担保措施的问题。三是建立可推广的长效机制。创新模式以零售业务“批发化”、“标准化”为核心, 坚持多方共赢、可持续发展和循序渐进原则, 建立支持广大青年创业就业的长效机制。

在以上三点合作思路的基础上, 双方前期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一是加强团组织的合作平台建设, 逐步推动全省18个市级青年服务中心机构建设, 对参与业务的全体团干部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二是加强团属协会的信用平台建设, 着手成立“河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协会”, 作为双方合作的信用平台;挑选团省委下属青联、青商会等多个协会组织中合格会员作为借款对象, 对会员进行诚信教育和提供融资顾问服务。三是加强担保增信联盟建设, 在全省范围内选择资本实力强、经营期限长、团队水平高、业绩优良的担保公司参与合作。四是加强非公企业团组织建设。国开行与团省委联合成立非公企业团建领导小组, 以贷款为契机, 逐步推动非公企业团组织建设, 指导企业开展“服务青年、服务企业”活动, 支持青年和企业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五是加强项目收集和公示平台建设。设立“河南省青年助业贷款工程”网站, 建立网上项目申报制度, 提高项目申报效率, 同时对会员入会、信用评级、贷款承诺、发放、还款等重要环节进行网上公示, 全程接受社会监督。

三、“河南青年助业贷款工程”的运营模式

“河南青年助业贷款工程”的运营模式, 如图1所示。

“河南青年助业贷款工程”的实施重点面向青年创业企业, 以单笔额度300万元以下的批发化贷款模式运作, 在融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 推动贷款企业的团组织建设。运作模式可简单概括为:“团组织推荐、信用协会培养、担保公司增信、开发银行贷款、中小企业团建”。在风险控制上, 该工程推行“114机制”:一组风险防范措施, 即借款企业缴纳风险准备金、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发放与偿还公示、联合监督检查等;一套激励约束机制, 即贷款利率、合作额度、担保保证金比例调整及团组织的表彰评比等;四类合作平台, 即以省青创中心为项目开发平台, 以团省委所属信用协会为信用培育平台, 以市场化运作担保公司组成担保增信联盟为担保平台, 以河南省青年助业贷款工程网站为项目收集和公示平台。具体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

“河南青年助业贷款工程”自2010年3月实施至2012年10月底两年多来, 业务已覆盖河南省17个地市, 覆盖率达94%, 累计向1214个青年创业企业承诺贷款40.64亿元, 发放贷款39.36亿元, 目前所有贷款还本付息正常, 获得贷款的非公企业已全部完成团组织建设, 初步实现了助业贷款工程“支持青年谋发展、助力团建促和谐”的目的, 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高度评价。

四、“河南省青年助业贷款工程”经验分析

“河南省青年助业贷款工程”工程项运用金融社会化理论, 推动“政府、银行、中介、企业”参与的“四位一体”合作机制建设, 深化“组织平台、借款平台、担保平台、公示平台、信用协会”的“四台一会”合作, 最终实现了中小企业贷款批发化、标准化、专业化操作。该工程能顺畅运行并取得较好成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合“银、团、保、企”资源, 注重发挥国开行融资优势、共青团系统的组织增信优势和专业担保公司担保优势, 把繁琐的日常工作分散到各级团组织和各家担保公司, 使银行在项目开发和贷款管理上后顾无忧。二是通过团属信用协会的信用建设, 提升了协会会员的诚信意识和“造血”能力;通过担保增信联盟建设, 加强了担保行业自律,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网站建设建立项目收集的渠道, 提高了运行效率。三是通过合理设计风险缓释措施和多层审核机制, 控制风险以实现商业可持续运行。共青团组织、担保公司和银行分别从多个渠道获取信息, 从不同角度进行贷款审查, 增强了风险识别有效性。四是设计规范化、标准化和批发化操作流程, 采用“两表一卡”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和贷款评审, 采取批量开发和评审 (每批10-20家中小企业) , 实现零售业务“批发化”运行, 适合大范围、快速推广。五是通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保障贷款机制稳健长效运行。会员根据信用等级缴纳不同比率的风险准备金, 银行依据风险评价和贷款偿还情况给予不同的利率优惠, 激励会员提高信用等级;同时团省委对业务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强化了激励和约束。六是以融资支持为切入点推动中小企业成立基层团组织, 以团组织为活动主体给予青年人更多关怀, 提高其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 并指导企业加强业务技能培训, 促进了企业更好的发展。

五、结束语

“河南省青年助业贷款工程”是对社会化的融资模式的实践, 它以较少的人力、较低的成本向中小企业提供批发式融资支持, 以市场的方式实现了政府和社会的发展目标。在融资过程中, 通过在非公企业开展团组织建设, 对青年成长、企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 巩固和扩大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该工程以金融支持为切入点推动非公团建, 以非公团建促进青年成长和企业发展, 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反过来又确保了银行信贷资金安全, 使“支持青年创业”与“非公团建”有机结合、良性互动, 具有较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值得其他有条件地区学习和推广。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青年创业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的问题, 文章以“河南省青年助业贷款工程”为例, 介绍了对中小企业社会化融资途径的探索。该工程通过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协调和增信作用, 使银行得以用较少的人力、较低的成本向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批发式融资支持。同时, 借款企业普遍开展了团组织建设, 这不仅有利于务工青年的成长, 对企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团组织,社会化融资,探索

参考文献

[1].于智.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D].河南大学, 2012.

[2].耿丹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究[J]金融经济, 2012 (8) .

[3].马数.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 2012 (13) .

[4].罗明忠.共青团组织推进青年创业与就业的策略思考[J].青年探索, 2009 (6) .

8.河南青年文化节 篇八

关键词:河南文化 筝乐 风格特征

一、河南筝曲概说

河南是华夏的腹地,有人称之为中原。河南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处华北大平原南部,东临山东,安徽,北接河北,与山西陕西相连。主要民族是汉族,也有蒙族、回族、满族分布于省内各地。省会郑州。河南为股九州之豫州,故又称豫。历史上有很多朝代曾在河南建都,河南也因此几度在经济文化领域中达到高峰,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同时具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唐宋之后,河南逐渐失去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但其悠久的历史却使其仍然保持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筝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流行,经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汉武帝建都洛阳秦筝也随之传入河南.河南居于九州之中,故河南筝曲也称为“中州古调”或者“中州古曲”。谈及河南筝便想到了“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声”这句话。这也正体现了河南筝曲慷慨激昂,浑厚淳朴的音乐特色。

二、河南地域文化与河南筝乐的联系

(一)河南人性格对河南筝乐曲风的影响

自古至今以,河南出过很多文人雅士和些民族英雄这些都足以证明和河南丰厚的文化底蕴。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都来自于人们的生活这个地区的民间音乐风格当然和此地区的人民性格紧紧联系在一起。河南人长期以农业为主,自古农耕经济就相当发达,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造就了古朴厚道的民风和自然亲切的个性。所以河南人的生活習惯历来以简朴著称。这使得河南筝曲具有朴实纯正的韵味,河南筝乐没有南派筝乐的淡雅婉约,其更注重浑厚淳朴,具有浓浓的乡土气息。河南人在性格特点上就非常的干脆、爽朗、利落、泼辣,而河南筝曲也同样具有相同的特点:高亢粗犷,情绪起伏大,浓郁酣畅,明朗诙谐。

(二)河南方言与河南筝乐的联系

河南的语言和河南民间音乐联系十分紧密,语言的声调音韵更是对曲调有着直接的影响。河南方言基本上是统一的,都属于北方语系。

河南民歌、豫剧唱段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加强语气的做衬词、衬句、衬段。起作用就是丰富歌曲的表现力。更为明显的突出了河南地方风格的特色。

1.衬词分为放在句首的衬词和放在句尾的衬词两种。

(1)放在句首的衬词:起着加重语气的作用。

常用的句首衬词:

①单字有:“这”、“那”、“啊”、“吗”。

②双字有:“我这”、“那个”、“那么”、“啊都”。

(2)放在句尾的衬词:是作为语气式语尾拖腔的字。

常用的句尾衬词。

①单字有:“啊”、“哎”、“嗨”、“呦”、“咿”、“呀”、“哪”、“喂”。

②双字有:“哪哈”、“呀咳”、“哪哩”。

2.衬句:只是起到一些辅助作用,无实际意义。

3.衬段:有多个衬词组合起来,形成一段。有的放前面,有的放后面。作为衬托。

河南方言因人们在高山或平原的生活地区的不同,故在方言中有些变化,但大部分语言还是统一的。

河南方言的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比见下表:

例字:妈、麻、马、骂

普通话 — / ∨ \

河南方言 ∕ ﹨ — ∨

在河南方言中“二声”和“四声”一般运用较广。因此,在河南筝曲中不难发现在音乐走向的过中上、下滑音,这也就是体现声调的重要手段。演奏过程频繁的使用上下滑音,听起来整体旋律线条基本上符合河南方言的声调走向。此外河南筝曲中衬词、衬句、衬段的出现非常频繁。

三、结语

河南丰富的地域文化对河南筝乐的繁衍与流传有着非常深厚的影响,对于古筝艺术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其记录和发展了河南的民族民间文化.这也使得河南的古筝有了一开始仅仅只是伴奏乐器到现在的独奏及多声部配合的更深层次的提高。然而河南古筝艺术的发展也同样影响,促进和丰富了河南的地域文化,一又一代从河南走出的非常优秀的古筝艺术家们,他们对中国古筝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如曹东扶、何宝泉、赵曼琴、王中山等。这些艺术家创作和改编了一些优秀的古筝作品。还创作、更进了新的古筝技法。对古筝艺术的发展改革起了推进作用。

音乐来源于生活同时丰富了生活。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域的人创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反映出不同的音乐风格。笔者认为了解地域文化和音乐的联系不仅仅只是可以更好的把握传统筝乐演奏和了解民间音乐文化。更是透过其本身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参考文献:

[1]文化部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

[2]阎黎雯.中国古筝名曲荟萃[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1993.

[3]乔建中.国乐今说[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2005.

[4]方可杰.豫剧名段精选[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5]张凌怡.河南曲艺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6]白庚胜.豫剧[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7]樊祖荫,李文珍,赵晓楠,陈树林.中国传统声乐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8]杨立青.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卷[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9]张志羽.怎样提高古筝演奏水平[M].武汉:华乐出版社,2003.

9.河南青年文化节 篇九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探讨,十分感谢李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参加我们的换届暨表彰大会,新校区的负责人不顾路途遥远、天气寒冷也来到了现场。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

刚刚会旗交接的尊严一刻让我终身难忘。2010年的冬天,我以满腔志愿服务的热情加入了校志协;2012年的这个深秋,我当选为校志协的会长。两年志愿服务的经历,让我感到身上的担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责任重大。但是我有信心,也有能力带好这个团队。当然这离不开校团委的大力支持、往届志协人的深切关怀及2012届兄弟姐妹的共同努力。

近年来,社会公益力量蓬勃发展、校内志愿者团体也是异军突起,形势对于我们可以说是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杀出一条血路,我想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起。

第一,工作方面。经历了这一个月的工作,我对大家的工作基本满意,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我们的很多负责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办什么事情,都要等通知。我想这是不应该的。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也把活动责任到人了。即然责任到人了,大家就应该把自己当成主要负责人,甚至会长,去考虑这些活动如何办的更好;而不是把自己当成普通的会员。所以我要求咱们负责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办事能力。

第二,活动方面。首先,各项工作的开展应以立足校园、服务社会为宗旨。校志协是农大的,我们的工作离不开农大师生的支持。我们的服务要为全体农大师生服务,任何时候不能偏离这个宗旨。本年度我们即将开展的文明校园、志愿服务进社区、每天一小时、失物招领等活动就是处于这样的初衷。

其次,主抓大型活动,活动精品化、创新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对于我们我们协会来说志愿活动才是我们凝聚人心、快速发展的生产力。我们每年招新的时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前来报名?我想是校志协花样繁多的大型志愿活动吸引了他们,为他们提供了志愿服务的平台。所以说我们今年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主抓大型活动。

再者,活动一定要突出志愿性质。很多时候,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很多人都认为太具行政色彩或者就是打酱油。其实不然,我举一例子,不怕李老师笑话,这也是实情。就上次咱们重阳节去农大家属院的活动,因为那是咱们志协的第一次活动,无论是负责人,还是志愿者都很重视。因为我参加过重阳节活动,我知道其中的利弊,大部分志愿者在到达工作岗位时,就是戴个帽子,在那一站,等活动结束。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活动目的没达到,影响也不好。所以在活动开始前,我就反复给我们的主任禄取说一定要给大家说清楚什么是志愿服务、今天服务的主要内容。为什么我要反复的说,我害怕我们的新会员参加完第一次活动之后觉得校志协就是打酱油的,下次不来了。如果长此以往,我们的流失率是大的。索性的是,我们今年重阳节的活动还是很成功的,大家反响都很好。所以我希望我们的负责人首先要正确

认识每次活动的意义,其次要站在讲大局的高度,把每次活动的志愿性质给大家讲清楚,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志愿服务,怎么去做志愿服务,让大家在志愿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第三,文化建设。咱们协会的家文化是在全体会员的不断交流、总结中诞生的。加强新老校区、部门之间、部门内部的联系,努力发扬协会家文化,是协会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难以开展,主要原因是缺乏沟通。我希望咱们的每次活动都有各部成员的参加,部门之间、部门内部应该定期举办一些联谊活动,促进交流。另外,咱们今年在龙子湖校区成立龙子湖校区服务队,龙子湖校区正在大规模的建设,其开展活动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很多志协的老朋友不怕困难,加入其中,为开辟龙子湖校区服务队添砖加瓦,贡献力量。我提议用掌声感谢龙子湖校区服务队负责人的辛勤付出。我希望老校区的负责人要积极和龙子湖校区服务队的负责人积极沟通,特别是部门之间工作的交接。老校区的负责人在做任何事情的同时都要考虑到新校区。再者,就是咱们的宣传部门和策划部门要把协会家文化用文字提取出来,传承下去。我相信在大家的公共努力下,咱们的大家庭越来越美好!

百年农大,百年蹉跎,学校适时提出了“建设全国一流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作为农大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如何为学校建设做贡献,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我希望通过咱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早日把河南农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建设成郑州市一流的高校志愿者组织,成为农大精神文明的风向标。

10.河南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篇十

【关键词】河南体育文化;国际传播;传播途径;传播策略

1 引言

“每一种文化形式和每一社会行为的表现,都或明晰或含糊地涉及传播”〔1〕。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每个人类文明都会沉淀出其特色文化,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样性的人类文化正在经历不断的碰撞、激荡与融合。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存在着一个对内吸纳包容、对外扩散传播的过程。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带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体育文化已成为文化传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价值日益凸显。作为中华灿烂文化的发源地,中原地区承载着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精华,其在国际上的有效传播对中外文化全面交流意义重大。这促使我们重新去审视河南体育文化的传播,深入思考其传播内涵及传播策略。

2 河南体育文化的内涵

2.1 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广义来讲,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综合成果。它作为人类长期从事社会实践的产物,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军事等密切相关,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反映。早期的体育,尽管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环境,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但创造的体育形态、性质和目的基本上是相同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延续,学会了跑、跳、投、攀爬等技能和生产劳动知识,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代代相传。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今天如此灿烂夺目的体育文化。

2.2 河南体育文化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千年前伟大诗人李白的感慨犹响耳畔。站位河南,放眼望去,北依巍巍太行山,横跨滔滔黄河水,一望无际的腹地平原,厚重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孕育地,华夏文明的诞生地。河南省地处中原,在历史进程中长期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先后有20多个朝代、200多个帝王建都于此,孕育出以河洛文化、三商文化、神龙文化、武术文化等为代表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

地处中原的河南省作为文化大省,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摒弃尘念、禅武归一”的少林文化,“谦虚、自信、包容、和谐、至善”的太极文化等。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少林功夫和陈氏太极拳。在2008年的第二批和2011年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新增博爱县八极拳(月山八极拳)、漯河与周口的心意六合拳、荥阳的苌家拳、濮阳的东北庄杂技和开封的撂石锁等。

河南省也已经在保护和传承体育文化遗产方面采取行动。2007年公布的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包含了漯河市与淮阳县的心意六合拳、博爱县的八极拳、荥阳的苌家拳、确山县的打铁花、少林功夫、温县陈氏太极拳等。2009年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新增开封石锁、黄派查拳、偃师与焦作的通背拳(通臂拳)、内黄与清丰的梅花拳、焦作小尚炮捶(炮拳)、商水的圣门莲花拳、沈丘的两仪拳等。这些体育文化遗产是中原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战争、交流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凝练提升的智力产物,反映出中原人民在与自然和历史的抗争过程中强健体魄的需求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些体育文化的整理、抢救、保护与传承对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原文化、加快河南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实现中原崛起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正如英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研究室名誉主席贝茨·吉尔所说:“就文化吸引力来说,中国资源丰富,但她不善于推销文化产品。”这一言论虽然过于武断和尖锐,但的确反映了目前我国在文化软实力传播方面的欠缺。对于中原体育文化而言,虽然在少林武术和太极拳方面已开创较好的对外传播局面,但相对于其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仍然有着广阔的对外传播拓展空间。因此,开展中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日益紧迫。

3 河南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策略

河南体育文化是扎根在中华大地上的一朵奇葩,它不仅是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原体育文化要走出去,需要运用有效的传播策略,建立良好的对外传播途径,让世界有畅通的渠道去了解、认知和认同这些体育文化。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人际交往、大众传媒、体育活动等已打破原有的民族和国家界限,向着快速高效的传播方式演变。我们应该紧紧把握中国崛起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优质的体育文化资源,将中原体育文化发扬光大。文化成了一个舞台,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文化不但不是一个文雅平静的领地,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战场,各种力量在上面亮相,互相角逐。结合实际情况,政府和民间组织主要运用以下几种策略和途径来实现中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

3.1 积极开展大型赛事活动

随着河南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河南省已具备举办国际性、全国性综合赛事、单项体育赛事及年会的能力。截至目前,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已成功举办了8届。现在,少林武术节已演变为集武术、旅游、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会。其中,第8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盛况空前,吸引了56个国家和地区的142支团队报名,近1200名运动员参赛,表演项目涵盖传统拳、传统刀、传统剑、传统棍、太极、八段锦、搏击、铁砂掌、飞檐走壁、沙袋功、梅花桩、倒立功、十二生肖等项目,向国内外充分展示了少林武术的博大精深。2011年8月,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河南省政府主办的第六届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顺利进行。这届大赛以“健康太极,和谐世界”为主题,吸引了33个国家和地区的345个代表队共3500余名运动员前来参加。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在练太极,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两拳”已成为中原体育文化的重要品牌。此外,河南成功举办了郑开国际马拉松邀请赛,是目前国内中部省份中唯一组织国际马拉松赛的省份,其向国内外展示了健康的河南、发展的河南。

nlc202309020040

这类赛事的成功举办,在传播体育文化的同时,也带动了河南旅游、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借助于赛事和年会的人员交流与大众传媒,少林文化、太极文化和健康河南的形象在国际范围内迅速、广泛地传播开来。成功可以复制。博爱的八极拳(月山八极拳)、漯河与周口的心意六合拳、荥阳的苌家拳等等,谁会成为中原的下一个体育文化品牌?随着中原经济实力的稳步增长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配以政策扶持、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成功商业运行模式,相信中原体育文化将会呈现出新的亮点和增长点。

3.2 有效利用大众传播媒介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在文化传播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来自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介的信息包围着我们的生活,来自大洋彼岸的事件几乎可以同步地传达到我们的信息终端。可以这样说,现代的人类生活在一个信息的时代、传媒的时代。

然而,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是受商业利益所驱动的。“传媒因为经济利益的作用会积极地向那些永远具有较大关注程度或者向那些具有较强购买力受众的体育项目倾斜,把那些项目作为自己报道的重点,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各个体育项目之间影响力的不对等扩散。”〔2〕西方体育更崇尚刺激的、不可预测的竞技性,推崇“更高、更快、更强”的人类对自我能力不断突破和超越的体育文化,围绕其产生的体育明星被推崇到英雄的角色,无限放大以吸引人们的关注,追逐更多的利益。而东方的体育更多的是以强健体魄、修身养性为目的,体现的是天人合一和自然和谐的文化精神,因此盲目拷贝西方体育文化大众媒介传播方式是不可取的。面对强势的西方体育文化传播,“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遭到了西方文明前所未有的冲击,极不情愿地退出了在中国本土的主流发展地位。即使像中华武术那样的民族瑰宝,在近代西方体育的冲击面前,也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生存发展道路,考虑怎样自我改造、与时俱进”。〔3〕因此,现在去讨论西方如何将其体育文化精神产品之一的奥林匹克运动演变为世界性的体育坐标意义不大。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本土体育文化遗产,维护世界多元体育文化。

3.2.1 电视媒介

河南体育文化、包括中国体育文化,应该更多地向人们展示其增强体质、陶冶情操、自然和谐的一面。同为东方古国的印度,在传播瑜伽文化的过程中,将美体养身、减压养心、调理养颜等要素融入其中,取得了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这一点与我们的太极文化是契合的。而针对西方受众,在保持自身体育文化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竞技性内容将取得较好的效果。河南电视台的《武林风》栏目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和尝试,它开创了全国省级电视台播出以武术为内容的时间最长、收视率最高的纪录。而且,栏目组每年举行的六大国际赛事(中美、中欧、中日、中泰、中伊、中越),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其中穿插讲解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结合电视画面上呈现的缤纷云集的武术套路、酣畅痛快的搏击场面和笑容甜美的武林宝贝,很容易吸引西方受众的关注和兴趣。对中原而言,推动武术进入奥运项目,培养专业的体育对外传播人才,开设省级体育频道等将是未来加强体育文化传播的必然趋势。

了解河南塔沟武校与中央电视台春晚故事的人都想知道这样的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连续十年要那样执著上春晚?”对于这个问题,河南塔沟武校董事长刘海科的答案很简单:“我一直都在致力于宣传中华武术和少林武术,而中央电视台春晚又是中国最高的一个舞台,是宣传中华武术和少林武术很好的途径和方式。”〔4〕这么多年来,结果也证明了这个舞台的魅力,通过这个舞台,不但宣传中华武术和少林武术,还宣传了河南体育文化,让河南塔沟武校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3.2.2 艺术舞台

“一个民族或国度文化的进步,离不开文化传播的健康发展。‘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交流的文化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静态;断绝与外来文化信息交流的民族不可能是朝气蓬勃的民族”。〔5〕现代西方体育文化不断融入中国并逐渐成为主流体育价值取向所形成的最大尴尬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强势的西方体育面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空间日益受到挤压,困难重重。但是,少林功夫这一中原传统体育文化在面对西方强势体育的冲击时自身却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并不仅仅体现在少林功夫表演、开设武校和其他相关少林文化产业年均10亿余元的经济价值方面,更在于对少林文化传播的社会价值方面。〔6〕在文化传播上,少林寺不仅采取了武僧出访、开校授徒等传统传播形式,而且与有关部门合作,成功的将少林功夫搬上了艺术舞台,《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下简称《禅》剧)就是少林功夫艺术化的巅峰之作。《禅》剧的单张门票价格最高达1040元,单张门票价格最低的也要168元,即便如此,《禅》剧表演现场仍是座无虚席,单场收入可达10万余元。2009年度共演出240场,接待游客23万人次,收入2500万元,比2008增长10%以上,接待了来自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十几个国家的1万多名境外游客,并先后接待了多位国家领导人和社会知名人士。〔7〕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李长春在看过演出后指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更是称赞演出可以拿到奥运会金牌。〔8〕

大型原创民族舞剧《风中少林》是由郑州歌舞剧院耗资2000万元完成的巨作,演职人员130人。2004年10月《风中少林》在“世界首届传统武术节”期间首度上演,引起美国、法国、英国、瑞典等10多个国家演艺机构的关注。该剧曾与美国蓝马克娱乐集团签约,以800万美元高价,于2006年7月赴美国巡回演出两年约800场,一次性这么大量的海外文化市场签约,在国内舞台艺术产品的出口方面是绝无仅有的。〔9〕《风中少林》之所以备受国内外关注,除了精彩的故事情节外,还能让人欣赏传统的民族舞蹈,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精髓。《禅》剧及《风中少林》的成功为中原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一种极具参考意义的运作启示。

nlc202309020040

3.3 动漫设计与和合河南体育文化相结合

动漫化有助于推动中原体育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有利于世人对中原体育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有助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动漫以“新生代”为消费主体、能有效降低“文化折扣”,雅俗共赏等特征有助于中原体育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将中原特色传统体育文化通过适当的途径运用于动漫创作之中,这也是中国动漫产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外动画片已经出现了很多将中原体育文化元素与动画创作成功结合的例子;《猪八戒吃西瓜》采用了民间剪纸的艺术形式;《功夫熊猫》虽然由西方制作,却充满了东方神韵,设计师把中国元素与动画制作融会贯通,大量采用了古典音乐,竹笛、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与精致的画面可以说是相映成趣,是一部中国元素大全的电影。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漫画月刊杂志社与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所属的上海城市动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打造一部以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为卡通形象、以中国少林功夫为题材的大型原创动漫作品《少林海宝》。〔10〕《少林海宝》是一部奇幻类的原创功夫动漫作品,故事以深受海派文化熏陶的“海宝”与长期浸染中原文化的“大河小子”联手战胜邪恶、匡扶正义为主线,引导少年儿童树立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标。

“2011首届中原动漫嘉年华”活动于当年10月1日至7日在郑州CBD国际会展中心如意湖旁边的文化广场隆重举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河南省文化厅、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惠济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动漫论坛暨2009中国(郑州)国际动画节目交流会于当年10月19号至22号在黄河迎宾馆举行。旨在为国际国内动漫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搭建良好的平台,进一步推动郑州、河南动漫产业的发展。

为更快地提升河南动漫产业形象、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由河南省文化厅主办的2011年世界动画大师公益讲堂第二期活动在郑州市惠济区启动,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郭书城、时任郑州市委宣传部部长丁世显以及河南省商务厅、郑州市文广新局、郑州市惠济区区委、郑州动漫基地的有关领导和400多名听众参加了开幕式。美国梦工厂动画制作总监、动画大片《功夫熊猫》角色设计总监内森·鲁夫保尔(NathanLoofbourrow)先生莅临授课,使听众在一睹“阿宝”的神奇功夫之余,也获悉了耳熟能详的诸多梦工厂动画大片的幕后故事。原美国迪士尼动画公司三维动画总监、华豫兄弟动画培训学校校长凯文·盖革先生也为听众带来了名为《华豫兄弟的教育理念——“迪士尼式”的动画教育》的专题讲座。此次活动使河南动画人和动漫爱好者获得了一次零距离对话大师、聆赏高端动漫讲座的机会,同时也为河南的动漫产业培养更多的创意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动漫人和动漫的发烧友们提供更多与世界先进动漫理念、制作技术接轨的机会,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动漫,关注动漫,逐渐完成河南本土动漫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保障、产业支撑和资源整合,借以推动河南省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3.4 充分利用图书、光碟等出版物

近年来,河南出版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辐射力、外向度和国际化程度,依托少林功夫、太极功夫、中原文物、中原民俗、姓氏寻根、文化寻根、古文字等深厚博大的中原文化资源,大力拓展对外合作出版和对外版权贸易,共达成版权贸易933项,其中输出548项,如《陈氏太极拳养生功》《新史学》《宋词》《元曲》《诗经》《乐府诗》《百家姓》《千字文》等。

最近,河南出版集团又精心组织了少林武术和少林文化、中医中药与保健养生、中原地域文化、少儿类出版物等四大板块230余册出版物,参加第59届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达成版权贸易160项,贸易额约13.2万美元,其中输出117项,引进43项。在这次展会上,“中国民间武术经典丛书”及其汉英德俄四语种DVD、“中医药秘典丛书”等,受到国内外参展商的广泛关注。“中国民间武术经典丛书”与罗马尼亚体育出版社达成了版权输出合同,30种DVD产品也与“世界武术搏击协会”(德国)达成了成品光盘输出合同,一些国外出版商积极要求成为本国的销售代理。

3.5 推广特色体育教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是文化传播与推广的有力途径。中国先哲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相传学生三千。孔子不仅以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众多弟子,也因为弟子们的代代相传和发扬光大,使得儒家思想影响到普通民众。2004年以来,以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目的的“孔子学院”走出国门。目前已在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3.5.1 创办各种武校、武术馆、文化中心

河南省人口众多,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历来重视开展体育教育。据统计仅河南省习武人口已突破100万人,以登封为龙头的民办武术馆校遍布全省18个省辖市,数量达260余所,在校学生10万余人,这些为中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奠定了人才和教育的基础。以孔子学院为参考模式,河南省完全有能力开设以武术教学为内容的特色体育教育,将少林拳、太极拳、心意六合拳等以武馆和会馆的形式传播到世界各国。2011年10月1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市中心新近落成的奥地利少林寺文化中心在该中心隆重举行开光揭幕庆典,中国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及随行人员来亲临庆典现场并为开光揭幕庆典主法。释永信方丈祝愿奥地利少林文化中心的明天越来越美好,也祝愿奥中两国文化交流不断提升,奥中人民幸福安康。

3.5.2 加强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

要让河南体育文化走向世界,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仅仅只靠创造出更多的文化产品、更新文化传播方式还远远不够。要想把优秀的中原体育文化资源传播海内外,还必须有好的体育文化国际传播方面的专业人才。目前河南就是缺少这样的专业人才,缺乏对外传播体育文化资源的专业人才,这成为中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大障碍。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由于东西方语言差距太大,假如没有一大批翻译专家和学者是绝对不行的。因为语言作为文化“中介”的工具,也是中原体育文化走出国门的桥梁。河南就应该通过包括高校在内的各种途径,培养一批对中外体育文化都有较深造诣的语言专家、文化专家,来从事体育文化国际交流活动,推动中原体育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产品为载体对外传播文化资源,前提是要培育优秀的地区文化资源品牌。所以要立足河南,研究河南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利用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创造出中原体育文化精品和品牌。

4 结语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体育在人们生活中的需求日益增强,其作用日益重要。加强中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对推动全世界人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从而推动中原体育文化的建设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通过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对塑造河南整体形象,增强中原人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2〕王大中,杜志红体育传播——运动、媒介与社会〔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罗时铭奥运来到中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陶辉.春晚的舞台能站多久我们就站多久〔N〕.东方今报,2012-01-16(A15).

〔5〕冯天瑜.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张祝平.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运作模式及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传播〔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0);38-41.

〔7〕登封网.《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停演〔EB/OL〕.http://www.dengfengnews.com,2009-11-19.

〔8〕杨东华.僧与俗禅与武一起在嵩山上顿悟〔N〕.河南商报,2010-04-20(B2).

〔9〕许晓容,曹春宇.论《风中少林》的运作模式与范式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8(4):33-35.

〔10〕吴情异.河南上海联合打造功夫动漫《少林海宝》〔N〕.河南商报,2010-03-12(D15).

(责任编辑:李宏斌)

11.河南地名用语的文化内涵 篇十一

地名作为人类活动的缩影和聪明才智的结晶, 是一种文化信息的载体, 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众所周知, 地名和人名都属于词汇中的专有名词, 但地名还拥有其他专有名词所不具备的特征, 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因为地方的命名、地名的沿革, 都与地方的地理方位、地方的历史沿革、地名所反映的地方民俗等方面有关……牵涉到地理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知识。”因而, 通过对地名的研究, 可以发现许多有关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民族、语言、宗教信仰等可贵的资料。

河南位于中原核心地带, 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 文化底蕴深厚, 不仅体现在有形的名胜古迹上, 就连大量无形的地名也同样渗透着历史文化的气息。河南现有127个县 (市) , 各县市名称的形成有三个高峰期, 即秦汉38个、隋唐五代25个, 民国、新中国各16个, 其余则由其他时间形成, 这就是各县 (市) 名称命名的大致情况。从名称的来历、含义和演变看, 地名的命名都是有其缘由的, 或是纪念某物, 或是表明某个位置, 或是描述某些地理特征, 或是寄托某种意义, 或是因为生产、生活, 或是当地的方言俗语等, 这都与河南的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密切相关。

地名与地理分布及地理特征的关系

当人们为某地或部落命名时, 多考虑当地的地理特征, 以该地某一突出之山川、海洋的位置命名, 有些描摹其形状外貌, 有些是明确其位置, 有些取当地的性质特点, 因而可以看出地名多反映当地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

河南地处中原, 地形多样, 交通便利, 这些地理形势在一些县 (市) 名称的由来及含义中有所反映。古人云“话说有因”、“名取有根”。河南地名根据山区命名的不在少数, 像带“山”字的地名就有平顶山市、鲁山县、确山县、罗山县、光山县等, 占全省地名的6.8%, 它们或使用辖区内的山名, 或使用境内山名的一部分, 或是因山在县 (市) 的相对位置。另外, 河南的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 因而得名“河南”。除黄河以外, 还有众多的河流自西向东穿境而过, 因而河南县级以上的地名中带“水”的较多, 有44个, 带“水”的字有55个, 像洛阳、汝阳、濮阳、淮阳、济源、淮滨、范阳、淅川等, 能带“水”的都要带点水。尽管没有什么河湖的也要带点“水”, 如滑县、浚县、延津等虽位于平原地带也要带上三点水。据统计, 带“水”字的地名占河南地名的31.3%。

同时表示地理位置的地名有很多含有“阴”、“阳”二字的。“阴”、“阳”二字, 是我国古代哲学中一对重要的范畴, 日为阳、月为阴, 男为阳、女为阴。二字同样可以用来表示地理位置:“山南为阳, 山北为阴;水南为阴, 水北为阳。”由于古人称日为阳, 表示明亮、温暖;称月为阴, 表示黑暗、潮湿, 因而“阳”字在地名中出现的比率远大于“阴”字。河南地名中带“阳”字的有20多个, 其中市级的有5个, 即安阳、濮阳、信阳、南阳、洛阳。县级以上的带“阳”的如宜阳、原阳、汝阳、舞阳、荥阳、淮阳等。

我们还可以从一些地名中看出地名所指示的地域、地貌特征等, 如巩义市, 秦朝置巩县, 因南依嵩山、北临黄河、东有虎牢关、西有黑石关, 山河四塞、巩固不拔, 故命名为巩县, 1991年改市。夏邑县, 金代改下邑县名而来, 下邑因其地势洼下命名。平舆县, 西汉置, 传说古代这里的挚国人根据地势平坦的特点, 造出了四轮车, 称“舆”, 后人给此地命名为平舆, 因而得县名。

地名与历史事件的关系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 也是历史的忠实记录, 因而地名可以反映出当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我国现代地名学创始人之一的曾世英先生说:“地名的产生和演变有一定的地理背景, 地名的研究理所当然要有地理学家参加。地名又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研究地名的来历、含义及其演变非进行历史的考察不可, 我国的历史地理学家历来对地名的沿革十分注意。”河南战略位置重要, 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 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不胜枚举, 统治者常常通过更改地名的形式表示纪念, 因而有些城市的名称便来源于此。

首先, 地名记录了移民史。这虽然很少, 但值得一提。如沈丘县的槐坊店回族镇, 历史上是古项子国及项城县的发祥地。明宣宗宣德三年 (1428年) , 作为项城县治所的秣陵镇被黄河水泛滥淹没, 项城县县署于是迁到原南顿县殄寇镇 (今项城市秣陵镇) , 并按原城区格局重新建治所, 仍称秣陵镇。至明正统六年 (1441年) , 黄河北怀庆府桑家坡穆斯林逃荒者在此居住, 他们原是西北枣林庄回民, 明洪武、永乐年间, 他们不断地被官府集中到洪洞县南门外广济寺内有棵“树身数围、荫蔽数亩”的大槐树下, 发“凭照川资”, 被迁往豫北怀庆府孟州等地, 这棵大槐树就成了历次移民的历史见证。由于灾荒移民又南逃至此, 他们发现此地有穆斯林民族居住和一座至元清真古寺, 就围寺而居。因为他们是“大槐树下移民”, 又围教坊 (清真寺旧称教坊) 而居, 故把此地称作“槐坊”, 意为住在教坊区的大槐树移民后裔。因而我们可以得出“槐坊”地名与洪洞大槐树回族移民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

地名还常常记录了一些历史事件, 而这些事件也许会被写史书地方志的人所遗漏, 而地名却把它们记录了下来。如登封市, 由于唐代女皇武则天“登嵩山, 封中岳”, 遂将嵩阳县更名为登封县, 1994年改市。偃师县, 汉代设县, 取武王伐纣, 于此“息偃戎师”之意, 现为偃师市。西平县, 汉代以古有西陵亭, 当时已平夷, 故名西平。遂平县, 因唐元和十二年 (817年) 唐将李硕平吴元济之乱, 收复吴房, 便改吴房县为遂平县。镇平县, 因金正大二年 (1225年) , 境内五朵山农民起义被镇压平息, 次年设县称镇平县。

地名还记录了一些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的活动轨迹, 因而以人名作地名是一种常用的地名命名方法, 这种地名称为人名地名。这种地名中的人名, 或是始建村者, 或是当地有名望的人物, 或是曾在此活动过的外地名人。这种地名反映出名从主人的特点。河南地名以人名命名的也很多, 其中县 (市) 名就有6个, 即清丰县, 唐代置县, 这里有个孝子张清丰, 为世人敬仰。唐朝中叶“以县界有孝子张清丰门阙, 魏州田承嗣请为县名”。太康县, 隋代置县, 据《史记·夏本记》记载, 太康是夏朝的第三代国王, 他住在斟寻 (今在河南巩县) , 整日忙于游乐不体恤民情, 后来被后羿所逐死在洛水附近。夏政权被后羿夺取后, 部分势力逃到豫东活动做恢复夏朝的准备。据说太康城就是部分夏朝势力建筑的。隋文帝开皇七年, 改县为太康。获嘉县, 因汉武帝刘彻行至汲县新中乡, 恰在这时路博德使人送来吕嘉首级, 武帝很高兴, 取擒获吕嘉之义, 改新中乡为获嘉, 并置获嘉县。襄城县, 秦朝置县, 以周朝君主周襄王避狄难出居此故谓之襄城。长葛县, 秦朝置县, 传为葛天氏故址, 后人为永思其泽, 故名长葛。禹州市, 据传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此, 故名。除县市以外, 以人名命名的县级以下的乡村聚落地名、街道名称也是不胜枚举,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地名与民间神话传说的关系

地名不仅是一部真实的史记, 还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历史传说集。在地名范围内, 无论自然地理实体还是行政区域或居民点等都有许多神话传说构成的地名, 而这些历史神话传说多存在于民间, 一些史籍已无可考。如鹤壁市, 是从一个神话得名的。据说从前这里有家饭店, 生意萧条, 但是店主为人善良。一天有个道人来到店里, 自言囊中空空, 没钱吃饭, 店主人仍然热情招待。第二天清晨道人却不辞而别, 只在雪白的影壁上画个大鹤。店主人大怒, 正准备拿把锹把白鹤铲掉时, 白鹤却翩翩起舞在壁上飞了起来。这件事惊动了四乡人们都来观看, 时间长了, 饭店兴隆起来, 并形成了集镇, 故以此命名。

周口市的名称也来源于一个传说。据说明代以前有家姓周的兄弟三人在此摆渡, 称周家渡口, 明朝永乐六年 (1408年) 明成祖朱棣采纳了户部建议, 开辟淮、颍、沙三河漕运, 这里是漕运要道, 逐渐形成集市。万历年间, 有周家渡口简称周家口, 清朝乾隆年间, 商业发展至鼎盛时期, 又称周家口集和周家埠。清代并有粮捕水利通判驻此, 因此又名周口镇, 1982年置市。

跟地名有关的这类民间神话传说, 大部分都查无实据, 但人们却津津乐道, 这类地名的真正原因往往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地名与人民的生活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马在古代战争和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尤其是在交通运输中, 古时有“南船北马”之说。那时的河南位置算是北方了, 所以河南地名也多带“马”字。据不完全统计, 河南的“马”字地名约有500多个, 像驻马店市、义马市和焦作市的马村区、郑州市柳林乡的马头岗、太康县的马头镇、商水县的驿马沟等。

古代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 封建统治阶级无力抵抗洪灾、蝗灾、瘟疫等自然灾害, 加上战事频繁, 可谓民不聊生, 过上安定祥和的生活成为社会底层人民的美好愿望, 而这种愿望常常在给自然村落起名时有所体现, 即使用大量吉祥字眼如安、定、平、泰、宁等字, 像河南地名中的洛宁县、永城市、新安县、安阳市等。

历代统治者为了表达其政权长治久安、国泰民安的意愿, 在给县市等命名时, 常赋予其祥瑞、祈福平安之意的词汇, 以求吉利。如:许昌市, 秦朝设置, 在今许昌东置县。三国时期, 许县是曹魏王朝的发祥地, 后来, 曹操的儿子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后, 建立曹魏政权, 自称魏文帝, 他认为许县是东汉的灭亡之地不吉祥, 因改名为许昌, 1947年置市。永城市, 隋代置县。位于黄河下游, 黄河屡次决口, 多从这里经过, 据说洪水虽然汹涌, 永城城墙却一直安然无恙。隋朝末年, 取永久巩固之义, 名永城县, 1996年改市。新安县, 秦朝置县。秦二世二年 (前216年) 项羽在巨鹿 (今河北平乡县) 大败秦军, 秦将章邯及秦兵二十余万投降。行至新安城南, 楚军尽坑秦卒, 造成了历史上惊人的残杀事件。后取名新安, 其含义中有祈求新的安宁之意。洛宁县, 隋代称永宁县, 1914年改今名, 均寓太平安宁之含义。固始县, 汉代取其“固久之固, 当自此始”意置县, 以表示吉祥之意。巩义市, 1991年改县为市命名时, 含义有“巩固社会主义”之意。

地名所反映的社会意识, 有一些带有政治色彩, 这种政治色彩常受到强烈的时代色彩的影响。不同时代的地名, 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意识。古代避讳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它名目繁多, 规定严格, 影响深远,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避帝王之名讳。河南地名中的一些就是避讳而形成的, 一直沿用至今。如内乡县, 据旧志记载, 内乡在北周时名为中乡县, 隋朝开皇三年 (公元583年) 避文帝之父杨忠名讳, 以“中”与“内”义近, 便改名为内乡县。确山县, 在隋时名朗山县, 以县城西北有朗山 (今名乐山) 而命名,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1012年) 因避圣祖玄朗讳, 以县城东南有确山, 故更名确山县。信阳市, 本名义阳, 宋太宗名赵光义, 讳“义”字。古代“信”与“申”通用, “信”与“义”又义相近, 因改义阳为信阳。开封, 本名启封, 汉朝时避景帝刘启名讳, 以“启”与“开”义同, 改为开封。河南地名中的一些还有以政治主张命名的, 如民权县, 1928年设立, 取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二字作县名。博爱县, 1929年置县, 依据孙中山建国大纲中的“博爱”二字取名。

地名与语言学研究的关系

曾世英先生说:“地名是语言中的专有名词, 它和语言中的其他专名 (如人名) 有相同的特点, 又有不同的特点。地名的构成有一定的语法规律, 地名用字的分布和民族语言、方言的分布密切相关, 地名的书写和称说可能存在不同的变体, 对历史地名的考释必须从字的形、音、义入手, 对当代地名的标准化处理也必须联系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原则和方法进行研究。所有的这些都说明了地名的研究和语言学的研究也是密切相关的。”地名和人名都属于词汇中的专有名词, 所以作为语词, 地名也有一定的意义和构成方式, 有一定的词源、语音和文字形式。

首先, 地名保留了古字古音。由于任何地名总是被称说, 世代相因, 口口相传, 在语音上常常较少变化, 因而地名较多地保留了古字古音。在用字方面, 为了保持稳定, 许多地名不轻易改变旧写法, 如:濮 (pú) 阳、睢 (suī) 阳、郾 (yǎn) 城、漯 (luò) 河、潢 (huáng) 川、郏 (jiá) 县、鄢 (yān) 陵、偃 (yǎn) 师等。但以这些生僻字命名的地名, 不但难认而且隐晦。另外, 保留古音的有浚 (xùn) 县、泌 (bì) 阳等, 而今只有在地名中才读此音, 而在其他词中则读为浚 (jùn) 、泌 (mì) 等。

其次, 地名中也有异读异写的现象。所谓异读不是指方言的不同读音, 而是对应普通话后的异读。其中有的异读是表示不同意义的, 在其他词语中也同时存在着, 属于“音随义转”现象, 如“中华”, 河南的“华容县”中“华”读作“ (huá) ”, 而陕西的“华县”中的“华”以及作为姓氏的“华”则读 (huà) 。另外也有一种异读并不表示不同的意义, 在其他词中也很少存在, 只是在地名中习惯异读 (而这些异读音可能保留的是古音) 。如洛阳市的义马矿区, 义马原是峡石附近的一个村落, 传说东汉初期, 光武帝刘秀在这里饮马, 因名“饮马”后读为“义马”。焦作, 原名焦枣, 后来人们把“焦枣”读成了“焦作”, 至今有些人仍把焦作的“作”读成“枣”音。所谓异写就是异体字, 河南地名中的孟津县、孟县 (今孟州市) 中的“孟”字, 本来是“盟”, 后异写为“孟”。还有潢川县的“潢”, 古代名为黄水 (流贯县境内的潢河, 因流经黄国故土, 因名黄水) , 后来在“黄”旁加水为“潢”。

再次, 我们也可以从河南地名中发现一些用谐音命名的地名, 如辉县, “辉”字来自境内百泉卫源庙清晖殿的“晖” (“晖”通“辉”) 字。舞阳, 从潕水得名, 因其源以珠水四溅, 形若飞舞得名潕阳, “潕”通“舞”, 因改名为舞阳。夏邑县原名为下邑县, 古汉语“下”通“夏”, 彼此代用, 因名夏邑县。郸城县的郸城来自谐音“丹成”, 传说春秋时老子在此将“丹”炼成, 故名。社旗县原名赊旗, 取其谐音名社旗, 因而有高举社会主义大旗的意思。漯河, 以水为名, 原名奇雒城, “雒”与“漯”谐音, 因此改名为漯河, 即漯河湾的简称。1950年改市, 名漯河市。

通过以上对河南地名特点的分析, 可以管中窥豹地略见地名文化之内蕴, 也可以从中看到地名研究的价值。地名有着悠久的文化内涵, 研究地名就是在研究浓缩的历史、浓缩的文化。本文探讨河南地名的文化蕴涵, 目的是引起我们重视地名学在当今学科中的地位, 而通过研究地名文化可以起到视察地情、辨别域界、了解过去、预知未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家教:《地名的研究和应用》, 《中山大学学报》, 1990 (1) 。

[2].李如龙:《地名与语言学论集·导言》, 福州:福建地图出版社, 1993年版。

[3].《沈丘县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4].尚景熙:《河南地名漫录》,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4年版。

[5].刘向政:《神话、传说与地名文化》, 《船山学刊》, 2006 (2) 。

[6].暴希明:《避讳与河南地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第35卷 (2) 。

[7].邓慧蓉:《从中国地名透视汉族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理》, 《学术交流》, 2003 (12) 。

[8].孙科虎、李汝雯:《中国地名学史》,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职业病卫生操作规程下一篇:编写童话作文200字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