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的课堂实录(精选11篇)
1.尊严的课堂实录 篇一
师:同学们,这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大家拿出手和老师一齐书写课题。一齐来读读课题。有谁明白什么是尊严?
生:承诺
生:自己答应的事情必须要完成。
师:什么是尊严呢?相信大家读了课文后能找到答案。读的时候请大家注意把字音读准。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完的同学思考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还没有读完的同学抓紧时间。
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刚才的同学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发生的地方,但地名没有读准,我们一齐来读读。
学生读
师:刚才这个同学提到了两个人名,一个是哈默,一个是杰克逊。
师:哈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出示句子生读
师: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时候小镇上来了一群什么样的人?
生读
师:这些逃难的人显然怎样样?
生读
生: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说。
生:他们面呈菜色
出示卡片读“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理解
师:“堪”什么意思?
生:能忍受。
师:“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什么意思?
生:吃得很猛。
生:吃得很快。
点生读这个词。
师:我们把这个词送回句子中,再读一读,看看这些逃难的人怎样样?
学生读。
师:哈默跟这些人相比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地方。
学生勾画
师:我发现细心的孩子已经找到好几处了。勾画完的孩子细心读读,体会体会。
师:谁来说说?
生:我从哈默的语言感受到的。
师:哈默在说这句话之前还说了什么?
生回答
师:谁来读哈默第一次说的话?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生:他想靠劳动得到食物。
出示当镇长……
师:从扬起头看到什么?
生:他必须要干完活吃东西。
生:哈默很坚强。
师:孩子们,让我们像哈默这样礼貌地问问大叔。
学生读哈默的话。
师:听了大叔的话,哈默发生了什么变化?
出示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生: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生体会读“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点生读
师:我感受到了你的坚定。
师:男孩子试试。
师:好坚决呀。女同学再来。
女生读
师: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一个意思能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学习练习读哈默的话,体会语气。
生:我认为是激动的。
师:这个年轻人的目光灰暗了,你感到什么?
生:感到很失望。
师:喉结上下动了动体会到什么?
生:他的肚子十分饿。
师:还从哪里发现哈默很饿?
生: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年轻人。
出示“骨瘦如柴”,学生练习读。
师:这个年轻人的确与众不同。
生读杰克逊大叔的话。
师:同学们,从他的语言和动作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他很有自尊。
师:他的态度十分坚决。
生自己练习读哈默的话。
师:谁体会到了还有什么不同?
生:他很激动。
师:哈默就是这样真心诚意地为大叔打工干活。
师:让我们分主角朗读这段话,再来体会哈默的与众不同。
生:要吃自己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靠自己劳动换来的食物是十分有好处的。
师:其实这也是哈默与众不同的地方。
师:这节课我们透过学习课文理解了生字词的意思,透过抓住人物语言和外貌来体会人物的特点,下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下册“以诚待人”这个主题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课文透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描述,表现了哈默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及杰克逊大叔善良真诚待人的可贵品质。这篇课文是学生从读学写的好范本。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透过理解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文本,体会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的人文内涵,同时渗透如何写具体的方法,学习语言表达。
“尊严”是课题的名称,也是贯穿全文的主旨,它的意思比较抽象,四年级的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因此,引导学生由人物的言行,推想其内心世界,进而感知尊严的好处和可贵,是主要的教学方法。课文2—5自然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2.尊严的课堂实录 篇二
不久前, 我应邀到一所乡镇小学做教学观摩课, 执教的是《拉萨的天空》一课。课前10分钟, 我走进该校的电教室, 第一次与即将共同学习40分钟的学生见面。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是与该班语文老师商量后请他代劳的。教室里50多位学生在众多听课教师的注视下鸦雀无声, 肃然端坐。看来, 这个班学生很是文明守纪啊, 相信今天会有一次良好的合作。为了活跃气氛, 兼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我照例要走课前谈话的程序。“同学们, 今天老师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度过40分钟的快乐时光, 你们高兴吗?”讲台下没有出现齐声应和, 可能是第一次合作的缘故。“同学们有点紧张啊,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吧!”学生的反应依然如故。从教以来, 我尚未遇到如此境况, 内心感到迷茫。但我知道, 出现这样的境况肯定不是学生的问题。于是, 我适时调整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感悟方式和教学评价。从课后的谈话中, 我了解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他们是不需要交流发言的, 习惯了。
应该说, 该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式有其美好而朴素的愿望, 但课堂上学生的胆怯、畏缩、消极与被动, 实质是缺少作为人的尊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只有教师关心学生个人的尊严与情感, 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 就其本质来说, 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传统教育主张的是“严师出高徒”、“教不严, 师之惰”, 但如果“严”强调的是教师的权威, 牺牲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基本人格和尊严, 丧失的将是教育的真正价值意义。对于培养人的教师而言, 课堂是“育人”的温室,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而言, 课堂是“育己”的暖房。因此, 在课堂的教与学中培植学生的尊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体验尊严, 首要的是要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人格平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第一要做的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些, 教师都明白, 但在实际教学中, 却往往背离此道。
学生体验尊严, 还需要得到教师的理解与欣赏。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既然是发展中的人, 必然会存在各种问题和缺点。教师要学会理解孩子, 并进一步去欣赏孩子。理解是欣赏的前奏, 欣赏是理解的深入。一位老师特别气愤一名学生语文课上随意插嘴, 曾向我倾诉。经了解, 该生的随意插嘴既有自我表达的欲望, 更有希望吸引老师注意的意识。因为老师平时极少关注他, 偶尔关注的也只是其纪律和学习上的问题。因为该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沟通, 更谈不上某种欣赏, 冲突也就不可避免。学生在课堂上的漠然, 是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理解与欣赏造成的, 要改变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情感、教学方式, 更要改变教师的教育心灵。只有永远做学生的欣赏者,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才会自豪地回答:“老师, 我能行!”
于永正老师不愧是这方面的师者典范, 请看他教学《翠鸟》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一课的片段:
师:我认真看了同学们的表情, 听了同学们的声音, 从你们的表情和声音中, 我看你们把这篇文章读熟了, 而且还很喜欢读。谁来读第1自然段?我来请一个不举手, 不敢看我的同学读。
(指着一位没举手的学生) 你为什么不举手啊?
生:我怕读不好。师:哦, 怕读不好?怕不怕我?生:怕。
师:来, 看我一眼, 睁大眼睛, 使劲地看! (全班学生大笑, 该生抬头看了一眼于老师) 还怕不怕?
生:怕。
师:还怕?噢, 我明白了, 不是怕我, 也不是怕同学, 而是怕读不好。读不好没关系啊, 大家都会帮助你的, 敢不敢试试?
生:敢。
师:大声点。
生:敢! (全班学生热烈鼓掌)
师:好!同学们自发地鼓掌了, 真好!请你读。
(学生读, 但是读不好。)
师:噢, 还真有些害怕呀, 坐下读, 好吗?你坐下来读, 应该能读得好一点的!
(学生坐下读了一句。)
师:坐下读, 果然好多了, 大家再给他一点掌声 (掌声) , 好, 继续读。
(学生读毕。)
师:嗯!真不错!读错的句子也改过来了。 (全班学生再次鼓掌。)
3.行驶的汽车课堂实录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画、剪、贴汽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表现出汽车及环境的遮挡关系。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及动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汽车。
学习画汽车的方法。教学方法:
观察、示范、辅导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作品、彩纸、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授。1:导入 师:(出示课件)首先老师给大家带来两组图片,同学们观察一下里面都有什么? 生:汽车
师:观察一下汽车都有什么颜色。生:白、灰、黑、黄、绿、红。。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观察得也很仔细,汽车的颜色有很多,可以说是丰富多彩。(板书:汽车的颜色 丰富多彩)
师:那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汽车的形状和样子有什么特点?(演示课件让学生观察)
生:汽车的形状大小不一,样子也都不一样。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好,车的样子有很多种,可以说是多种多样!(板书:车的样子 多种多样)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什么样的汽车? 生:有面包车、小轿车、公共汽车、大卡车。。
师:从刚才同学们回答问题中老师发现同学们在平时很注意观察,同学们做得多很好,值得表扬。
师: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的汽车,我发现同学很喜欢汽车,对汽车很感兴趣,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第七课《行驶的汽车》。(板书课题:行驶的汽车)
师:打开书 页,观察书上的图片。师:你们会画汽车吗?
师:从汽车的外表看,汽车有哪些部分组成? 生:(车轮、车灯、车厢、驾驶室等)
教师演示画法:车轮 车身 装饰。
师:好,下面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画自己喜欢的车。教学反思:
4.《父母的爱》课堂实录 篇四
师:联系生活,谈话导入,激发口语交际兴趣。(看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肯定是吃过早餐了吧?请问你今天的早餐是谁为你准备的呀?你身上穿的带有阳光味的校服,是谁为你洗的呀?老师知道有些同学的家离学校较远,可你从未迟到过,请问每天都是谁接送你上学呀?)生1:妈妈!
生2:是妈妈帮我做了很多的事!但是上学呢,是爸爸送我来学校的!生3:每天爸爸、妈妈都为我的大事小事忙碌着!是啊,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享父母的爱。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第六单元,知道了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生齐:父母之爱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这个单元每篇课文体现的是怎样的爱呢?(幻灯片依次出示各篇课文题目及父母之爱)师:《地震中的父与子》—— 生1:坚持的爱 生2:伟大的爱 师:《慈母情深》—— 生1:是一种无私的爱!生2:是一种宽容的爱!生3:是一种仁慈的爱!
师:不错,那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呢? 生1:父亲的爱是严厉的爱,警告的爱!生2:母亲的爱是慈祥的爱,鼓励的爱!
生3:父亲的爱是严厉的爱,母亲的爱是鼓励的爱!师:嗯,好,我们继续看,《学会看病》这篇课文,这告诉了我们的是哪一种爱呢?
生:是广袤的爱,深远的爱!
师:是呀,父母的爱就是那香喷喷的早餐,就是这干净的校服,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叮咛,是热情的鼓励„„ 今天我们就以父母的爱展开话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板书课题――父母的爱)。希望大家能积极地参加到我们的交流中来,尽可能地亮出我们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风采。(出示交际要求:
一、认真倾听;
二、表达清楚;
三、文明有礼;
四、大胆发言。)
师:出示第二则小故事图片(一位父亲正在厉声呵斥成绩差的孩子),师生共演第二则小故事,创设交际情境。师:你怎样看待故事中爸爸的做法?
师:好,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想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了!谁先来说说!
生1:我认为冯刚的爸爸是严厉的爱,他希望这样能让孩子记住不考好的后果,让他寻找方法考好。师: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好孩子!
生2:但是我觉得这位爸爸的做法是不明智的,因为像我爸爸一样,每次在我没考好的时候,就会批评我,我就会灰心丧气。这样会严重打击我们的自信心。
师:太厉害了,你能联系实际谈看法!
3、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注意点拨交际的要领,并做好交际示范。师:同学们,尽管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刚才那则故事中的父亲对孩子的爱是那样严厉,那课文中的另外两则故事中的父母这样爱孩子的方式又对不对呢?
1、请同学们一起来看课本第110页中的另外两则小故事。
2、课件出示书本的交流要求:你怎样看待上述故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
生1:我认为片段一中刘明明的妈妈做错了。因为什么事都不让刘明明做,刘明明长大后,就会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会害了他。师:嗯,不错,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2:我觉得片段一中刘明明的妈妈的爱是错误的爱,如果刘明明的妈妈继续这样的话,刘明明的生活自理能力会大大下降。师:哇!真了不起,掌声送给他吧!(学生掌声)
生3:我认为李路杰的爸爸做得非常好,因为如果不鼓励他的话,李路杰以后就会失去信心!师:为什么会失去信心?
生3:因为他爸爸不是鼓励他,而是训斥他的话,就会伤害他的好奇心,以后他对任何事情都不敢做,慢慢地就失去信心了!
师:说得不错!这样话就说完整了,你能将你的观点完整地说一遍吗? 生3:我认为李路杰的爸爸做得非常好,因为如果不鼓励他的话,李路杰以后就会失去信心!收到时训斥,而不是鼓励,他对任何事情都不敢做,信心慢慢地就失去了!师:对,说话就得说完整,清楚!
生4:我认为李路杰爸爸的做法是错的,他不应该让孩子为所欲为,这样以后什么东西都会拿来拆掉!
师:哦,你认为他爸爸的做法是错的,那你认为他爸爸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生4:(搔搔头,没有说话)
师:同学们,刚才余同学说李路杰爸爸的做法是错误的,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生5:我认为是对的,如果李路杰把电话机拆开后,如果在这个时候李路杰的爸爸不给李路杰鼓励的话,李路杰就不可能把电话机装好!生6:我也认为是对的,应该说这位爸爸就像20课中的《学会看病》中的妈妈一样,是一种广袤的爱,深远的爱!
师:(对生2说)你现在还是这么认为吗?生2摇了摇头 „„
师: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吗?给同学讲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再谈谈自己的想法。师:请同学们按上面的要求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选择本组内最优秀的一个准备到班上交流。(生在小组中大声发表)生1:我有一次,把玩具车拆了下来,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重新装回去,可爸爸一回来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我臭骂了一顿,我只好灰溜溜地跑开了!
师:今天回去后,再好好跟爸爸解释一下!
生2:有一次,我一时糊涂,做错了事,爸爸大发雷霆,狠狠地把我训斥了一顿,虽然这样能让我明白了我这样做是不对的,但从此我见到爸爸就害怕,有什么话也不敢跟他说,觉得跟他的距离越来越远。生3:平时在生活中,妈妈从来不让我做半点家务,妈妈对我说,只要我努力学习,把成绩搞好,其他全部都是妈妈包办,所以到现在我还不怎么会洗衣服,我怕有一天,我离开了家,我无法生活下去。师:孩子,那上完这一课,从今天开始,你就要学着自己去做家务咯!师:是啊,父母应该像《要学会看病》中的母亲那样,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像李路杰爸爸一样,爱孩子,就要放手让孩子自立,让孩子去大胆尝试。师:假如冯刚的爸爸就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去劝说他?
生1:冯刚爸爸,你好,您这样的教育方法是不对的,我觉得您应该给冯刚一些鼓励,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其实,暴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师:孩子,你说得有道理,我回去会好好思考,并改正过来!生2:冯刚爸爸,你如果遇到什么问题都用暴力的话,那么你和冯刚的距离会越来越远,这样是不利于你和孩子沟通的。与孩子之间没有沟通的话,那样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师:谢谢你!相信你长大后会成为优秀的教育家。
生3:冯刚爸爸,你好!虽然你的爱是严厉的爱,但这样的爱也是不对的,我认为您应该适当地给冯刚一些鼓励,否则冯刚的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
师:好的,我以后会注意的!谢谢你的提醒!
师:生活中,你与父母之间的哪件事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当你失败的时候,当你成功的时候,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当你犯了某种小错误的时候,当你学着锻炼自理能力的时候„„)
生1: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试卷不敢拿给妈妈看,后来我还是给妈妈看了,我心里非常害怕,可是妈妈看了试卷不但没有骂我,还来鼓励我:“不要灰心,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你能够考好!”
师:真羡慕你有一个能给你鼓励的妈妈!你们有什么不清楚的?能不能提出自己的建议? 生2:他没把结果说出来!
师:哇,太了不起了,听得很认真!(对生1)你能再说一遍吗?把结果说出来!
生1: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试卷不敢拿给妈妈看,后来我还是给妈妈看了,我心里非常害怕,可是妈妈看了试卷不但没有骂我,还来鼓励我:“不要灰心,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你能够考好!”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心里亮堂堂的,浑身充满了劲儿,成绩一次比一次好!师(再次强调说话和听的要求)还有谁想说的?
生3:有一次,我上学时没听妈妈的话,少穿了一件衣服,上课时觉得全身都没有力气,妈妈知道后,来到学校抱着我上医院。妈妈摸着我滚烫的额头,眼泪夺框而出。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妈妈对我的爱是伟大的。我真想对妈妈说:(小声地)“妈妈,我爱你!” 师:你真幸福,有一个这么爱你的妈妈!孩子,大声说出来吧!这是对父母的感谢,也是对自己的承诺!生3:(大声地)妈妈,我爱你!
生4:有一次,我上学忘了带伞,放学后,雨下得很大,我就站在校门口等,这时,妈妈给我送伞来了。在回家的路上,妈妈一直把伞挪到我这边。回家后才发现,我没事,而妈妈却淋了个落汤鸡!我想对妈妈说:“妈妈,谢谢您!”
师:我想你妈妈听到这句话,肯定觉得特别欣慰,因为你长大了,懂事了!而且把话也说得特别完整!
生5:今年我过生日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许多好吃的,有蛋糕,还有棒棒糖等,当她要给我买卤料的时候,我说不要买这么多了,可是妈妈说:“要,你不是邀了许多小朋友到我们家做客吗?”我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妈妈对我的宽容的爱!师:真羡慕你有这么好的妈妈!
师: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吗?(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父母的爱并要学会回报父母的爱。)
生1:我回到家,要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妈妈的负担!生2:爸爸妈妈最开心的事就是我成绩有进步,以后我会更努力学生,用好成绩来报答父母!
生3:爸爸妈妈生日的时候送上自己的祝福!他们一定会很开心的!生4:有时候,要陪爸爸妈妈去散步,运动,希望他们健健康康的!师:我们齐读小诗《妈妈的爱》,读出你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播放音乐《母亲》
师:是的,母爱似海,父爱如山。请看大屏幕:播放公益广告短片《给妈妈洗脚》
5.《卵石的形成》课堂实录 篇五
一、教材分析
《卵石的形成》是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主要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常见的地形及其变化的原因,属于小学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中的范畴。探究外力作用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本课以卵石为研究对象,认识地球表面物质形态的运动和变化。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了解地表是在不断变化的。教材围绕“卵石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让学生经历“认识卵石—质疑成因—分析资料—试验研究—总结成因”这样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卵石的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用。认识流水的力量、重力对地表变化的作用。
2、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3、形成喜欢大胆想象,爱提问的科学态度。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卵石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运用类比推理得出大自然中卵石形成原因的结论。
五、教学准备
水槽(冷水)、镊子、酒精灯、火柴、小石块、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些神秘的礼物,想看吗? 生:想看。
师:哦,都想啊,那得听我口令,每个小组的材料员到我这里领一个袋子,里面就是我为大家准备的礼物,先不要拿出来,先用手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好,开始摸……
师:谁来说一下,你摸到了什么? 生:“石头”。
师:“是什么样子的石头?” 生:“圆溜溜的、表面很光滑、有点圆、很硬。”
师:“好,下面把它们从袋子里拿出来,一见庐山真面目,真的是石头,你们都猜对了。知道这种石头叫什么名字吗?”
生:“卵石”
师:“为什么叫卵石呢?”
生:“因为它们圆溜溜的、像个鸡蛋,所以叫卵石。”
师:“恩,有道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有关卵石的一些知识,关于卵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生:“我们想知道卵石是怎样形成的?”(教师相继板书:卵石的形成)
师: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卵石? 生:河边、公路旁、建筑工地上……
师:对,这些地方都有很多卵石的影子,那么这些卵石又是从哪里来的? 生:这些卵石是从河里来的。
师:河里原本就有这么多卵石吗?出示课件(河道上、中、下游不同情况的图片),同学们仔细观察,大胆设想一下河流下游的卵石是从哪里来的? 下面小组交流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写在书中黄色方框中。
生交流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展示一下。
生一一展示,师总结:河道上游的石块被流水搬运到了河道的中游和下游。在搬运过程中,相互磨擦、碰撞到达河道下游就变成了光滑圆溜的卵石。
师:那么河道上游的大石块是从哪里来的?接下来,老师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资料,并结合书中的三幅图,交流讨论。
生欣赏视频资料,讨论:是哪些原因导致高山上的大石头崩落到河道的上游?
小组交流展示:
小组1:我们组认为是因为温度的变化,使岩石破碎。
小组2: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岩石的裂缝、水结成冰使岩石裂开。小组3:我们组觉得植物的生长加剧着岩石的解体。
小组4:我们组认为是由于温度的变化、水结成冰、植物的生长长期对岩石造成了破坏,使岩石解体崩落到河道的上游。
小组5:我们组认为由于太阳的照射,冰劈作用,动植物的关系,使岩石解体,滚落到河道中。
小组6:岩石白天受到太阳照射,外层受热膨胀,而内部是凉的,到了夜晚岩石的外部遇到严寒,遇冷收缩,而岩石的内部温度较高,这样反反复复,岩石就破裂了。
师:同学们的展示都很精彩,都很有道理,特别是第4小组的展示最全面,正是因为温度的变化、水结成冰、植物的生长长期对岩石造成了破坏,使岩石解体崩落到河道的上游。温度的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吗?我们能不能也来做一个模拟实验?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小石块、火柴、酒精灯、镊子、水槽、冷水这些实验材料,有哪位同学可以根据这些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
生:可以用酒精灯加热小石块,模拟白天受到太阳的照射而膨胀;将烧红的石块迅速放入冷水中,模拟岩石到了夜晚受到了严寒,遇冷收缩,反复加热放入冷水中,看看岩石有没有变化。
师:同学们说一说,这个实验设计的怎么样? 生:很好!
师:现在我们就动手来做一做这个实验。请各小组材料员到老师这儿领取实验器材。大家觉得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对,安全很重要。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请看大屏幕,你来读一下。还有不明白的吗?没有了。下面,各小组开始实验。
小组实验,师巡视指导。
师:实验大部分完成了,请组长熄灭酒精灯,其他同学不要再碰材料了。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我们发现反复的烧石块,在放入冷水中,在第三次时岩石破成了几块。师:实验证明温度的变化确实对岩石造成了破坏,如果把这个实验放在大自然中,就是岩石的风化现象。正是因为有风化作用,高山上的很多岩石就会破碎,滚落下来,崩落到上游的河道中。
6.《理想的风筝》课堂教学实录 篇六
课前板书:22.理想的风筝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和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
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
投影:女娲造人甩泥巴腾起一片笑声泛起酸涩的感情
健壮的右腿圆木撑地急速地一转一阵激动的心跳
手持线拐扶摇直上一蹦一跳得意和满足的神气
师:结合课文片段读读这三组词语, 说说透过这三组词语你想到了哪些画面。
生:自由读词, 想象画面。
师:读书就要口中读出感觉, 眼前读出画面, 心中读出情感。透过这三组词语你想到了哪三个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刘老师正拄着他的圆木棍站在讲台前, 靠着健壮的右腿为学生们上课、写板书呢!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
生:健壮的右腿、圆木撑地、急速地一转、一阵激动的心跳。
师:我们把这个画面概括为——
生:写板书!
师:你还透过哪些词语读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通过“女娲造人、甩泥巴、腾起一片笑声、泛起酸涩的感情”这组词我想到了刘老师和同学们谈腿疾的画面。
生:透过“手持线拐、扶摇直上、一蹦一跳、得意和满足的神气”这组词, 我想到了刘老师在学校的操场上一蹦一跳地放风筝的情景。
板书: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
师:读词不仅要读准字音, 还要读出词语本身所包含的情感, 从这三组词语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生:我觉得文中的“我”很思念刘老师!
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 (动情地读三组词)
师:学着他的样子, 一边读一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三个画面, 读出同学们对刘老师的尊敬与思念!
生:齐读。
师:文中有一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之情, 知道是哪句吗?
生:刘老师啊, 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投影:刘老师啊, 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更是思念疯长的季节。下面, 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春天, 走进作者苏叔阳的情感空间, 感受他对刘老师的深深思念之情。
二、品析细节, 感悟“思念”
投影:自由读课文4~9自然段, 想一想:刘老师的哪些细节触动了你的心灵?在相关语句旁写上批注, 再用心读一读。
生: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4~9自然段。
师:听刘老师讲课是轻松的, 更是快乐的!听——
片段一:品“谈腿疾”——“笑”, 悟刘老师的乐观开朗。
投影: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 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 他在讲女娲造人的传说时, 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 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 只是有的人, 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 被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爆发出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 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 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师:配乐范读。
交流:文中有几处“笑”?从中你分别读出了什么?
生:这段话中有两处笑, 分别是刘老师的笑和学生们的笑。
师:我们知道笑有多种含义, 从刘老师的笑和学生们的笑声中你分别读出了什么?
生:刘老师的笑让我觉得刘老师很幽默, 同时也很乐观。
师:说得具体些。
生:因为即使腿残疾了, 他还为同学们讲故事, 还开玩笑似的说自己的腿是被女娲甩掉的!
师:这是一位多么幽默、多么乐观开朗的老师啊! (板书:乐观开朗) 这样的刘老师真让同学们——
生:敬佩!
生:难忘!
生:思念!
生:尊敬!
师:同学们这么喜欢刘老师, 为什么还在刘老师谈腿疾的时候笑呢?
生:学生笑是被刘老师讲的笑话逗笑的, 并不是笑刘老师的腿疾!
生:作者已经说了“但笑过之后, 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 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同学们看到刘老师的腿疾心里是很难过的, 所以说是“酸涩的感情”。
师:你很会读书, 读书就要这样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有更深刻的感受!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同学们对刘老师的那份情吗?
生: (有感情地齐读) 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 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师:刘老师以他乐观开朗的人格魅力默默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 这么好的老师谁会忘记?谁能忘记?作者不由自主地呼唤——
投影:刘老师啊, 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生 (齐读) :刘老师啊, 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师:为了生动刻画刘老师写板书这一细节, 作者又具体地写了刘老师的哪几个动作?看清要求, 读第五自然段。
片段二:品“写板书”——“转”, 悟刘老师的自强不息。
投影:轻声读第五自然段, 思考:为了生动刻画刘老师写板书这一细节, 作者具体写了刘老师的哪几个动作?圈出相关词语, 小组交流。
生:按要求轻声读。
师:很多时候, 如果能抓住关键词进行朗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刘老师写板书时的哪些动作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撑地、离地、急速地一转。
师:说说原因。
生:首先是第一个动作“撑地”, 我觉得这个动作要耗费很大的力气, 刘老师还要在“撑地”以后“离地”, 并且要“急速地一转”才能面朝黑板写板书。
生:我也有同样的感受, 我们四肢健全的人这样转来又转去都会觉得很累, 而刘老师就凭借他那根圆木棍一天不知要转上多少圈。他肯定很累!
师 (深情) :你们都是善良而又体贴的孩子!是的, 刘老师的确非常累、非常辛苦, 抓住这几个关键词读读看。
投影: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 他用圆木棍撑地, 右腿离地, 身体急速地一转, 便转向黑板, 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 又以拐杖为圆心, 再转向讲台。
生: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再转向讲台。
生 (齐读) :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再转向讲台。
师:为了一次板书, 刘老师竟要做上这么多艰难的动作。作为刘老师的学生, 特别是作者苏叔阳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 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 都引起学生们一阵激动的心跳。
投影: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 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 都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
引读: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谁再来读画线的句子?还有谁读?……这是多么令人难忘的旋转呀!这样的旋转说明了刘老师的顽强与执著。 (板书:顽强执著) 因此, 作者会发自肺腑地呼唤——
投影:刘老师啊, 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生 (齐读) :刘老师啊, 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师:放飞风筝是为了感受自由、感受快乐, 作者苏叔阳为何不亲自放飞风筝, 而偏偏对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情有独钟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作者的天空, 看看刘老师放飞的是一只怎样的风筝!
片段三:品“放风筝”——“笑”, 悟刘老师热爱生命的品质。
投影:默读课文7~9自然段, 找出具体描写刘老师放飞风筝的语句。
生:默读, 小组交流。
师:让我们把记忆的镜头拉得更近些吧!再次来读读这几个感人的细节。
投影: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 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 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 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 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 翩翩起舞, 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 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我常常站在他旁边, 看着他的脸。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 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 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投影:有一次, 他故意撒脱手, 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 拄着拐杖, 蹦跳着去追赶绳端, 喊着:“你们不要管, 我自己来!”终于, 他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端, 脸上现出得意和幸福的神气……
师:包俊辉, 请你读读这两段话, 注意读好关键词!其余同学思考下面的问题。
生读, 其余生思考:这两段话采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觉得刘老师的“笑”是什么样的笑?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品味刘老师的“笑”。)
生:这两段话主要描写了刘老师放风筝时的语言、动作和神态。
生:也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 就是作者的心理活动。
师:结合相关语句说得具体些!
生:“他喊声‘起’, 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他仰望白云, 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他笑着、叫着, 拄着拐杖, 蹦跳着去追赶绳端, 喊着:‘你们不要管, 我自己来!’终于, 他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端, 脸上现出得意和幸福的神气。”这里既有动作描写, 也有语言和神态描写。
生:“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 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 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前半句是对刘老师神态的描写, 后半句是对作者自己的心理描写。
师:从这些细节的描写中, 你觉得刘老师的笑是怎样的“笑”?
生:发自内心的笑。
生:甜蜜的、开心的笑!
生:满足的笑!
生:幸福的笑!
生:挑战自我, 战胜自我的笑!
……
师:说得真好!这是忘记自己年龄的笑, 这是坦然面对坎坷的笑, 这更是——对生活充满无限激情、无限热爱的笑! (板书:热爱生活)
师:刘老师放飞的不仅仅是风筝, 还有他的——
生:理想和追求!
师:瞧!这金黄的连翘花不正如刘老师的生命一样——
生:充满活力。
生:积极向上。
投影 (补充作者简介) :哭和叹息都赶不走病痛, 不如笑对疾病。心宽一寸, 病退一尺……没病就过健康人的生活, 得了病就不要学健康人, 要按照病人应该做的做就对了, 把病人应该过的生活当成是正常的, 别老跟自己过不去。
虽然先后两次得了癌症, 但15年来, 他凭着乐观向上、顽强执著、热爱生活的人生信念, 依然坚持写作, 为我们创作了优秀文学作品。
师:刘老师以自己的乐观、顽强与执著为他的学生们树立了榜样。他在学生的心里播下了一颗颗——
生:理想的种子!
师:这样的老师谁又能忘怀呢?作者又一次深情地呼唤——
投影:刘老师啊, 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生 (齐读) :刘老师啊, 您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您……
三、体味心声, 升华“思念”
师:30年!不!50年!100年都还不够!读——
投影: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 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 放飞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 将陪伴着我的心, 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生:配乐齐读。
四、拓展延伸, 放飞“思念”
师:思念是一种情感, 更是一种缘分。能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也是一种缘分。那就像作者写刘老师一样, 也写写你们眼前的我吧!
生:练笔。
师:随机点评。
7.《拉萨的天空》课堂实录 篇七
一、谈话导入,走进文本
师:坐正,上课!同学们好!小朋友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啊?
生:上海、南京、北京„„
师:小朋友们去的地方可真多,有一个地方我想大家都很想去但没去过,那就是——西藏拉萨。老师带来了一段西藏拉萨的风光,先来欣赏欣赏吧!(欣赏拉萨风光)
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布达拉宫!
生: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空还有牛!
师:你们觉得拉萨美吗?
生:美!
师:这儿有一组和拉萨有关的词语(出示),会读吗?
生:朗读词语:拉萨日光城布达拉宫圣地
师:要注意读好“萨”和“圣”这两个字的读音哦!
日光城是拉萨的一个别称,看到这个名字,你就在想拉萨一定—— 生:充满阳光、阳光很灿烂„„
师:布达拉宫是一座很雄伟的宫殿,读好它的名字,读溜了。
生:布达拉宫!
师:“圣”是后鼻音,不太容易读好,谁当小老师再带大家读好它? 生:圣!
师:怎样写好这个“圣”字呢?跟着老师一起来写(师黑板范写,生书空)现在请小朋友们在纸上认真描红。
生:认真描红。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拉萨,不看别的,就看——
生:拉萨的天空!
师:对!拉萨在海拔那么高的高原上,阳光又是那么的充足,所以那里的天空比起我们头顶上的天空一定有意思多了。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课文一起去欣赏
欣赏吧!
【教学感悟:一开始,教师就安排一组拉萨美丽风光的图片,配上好听的富有拉萨特色的音乐,马上拉近了学生和西藏、拉萨的距离,学生也对拉萨有了初步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作下了较好的铺垫。再学习一组和拉萨有关的词语,则进一步增进了学生对拉萨的了解。然后解开课题,明确了本课学习欣赏的重点。】
二、顺畅阅读,感知课文
师:请小朋友们拿起课文纸,课前有没有读课文?读了几遍了?
生:很多遍了!
师:下面我们要进行课文朗读比赛。比赛之前,请小朋友们花两分钟再自由地练读一下,争取把课文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比赛开始了!请男生选出你们的代表,女生也选出你们的代表,看看是男生读得好还是女生读得好!
生:男女生代表读书,其余学生小声跟读。
【教学感悟:课文朗读比赛的形式,能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读书的热情,比赛之前还给了他们两分钟的练读时间,又能让学生读得更好,更有自信。男女生代表读的时候,让其他学生跟着一起小声地读,也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读书比赛中来。】
三、研读文本,感受“蓝”味
师:读了课文,拉萨的天空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湛蓝、透亮、蓝晶晶、蓝宝石。
师: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不长,可是描写天空时,有个字出现的次数却很多,是哪个字呢?
生:蓝!
师:对!你们看,除了第一句话,几乎每一句都含有“蓝”字。
再找找,含有“蓝”的词语也很多呢!
生:蓝天蓝宝石湛蓝蓝晶晶蓝得让人神往
师:谁来美美地读一读?
【教学感悟:一步步层层递进,引领学生感受到“蓝”是拉萨的天空最大的特点。】
师:拉萨的天空,让人最难忘的就是它的蓝。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藏,走进拉萨。抬起头来,看,拉萨的天空多么蓝啊!(音乐声中出示拉萨的蓝天)这样的天空,你们觉得怎么样啊?
生:很蓝很蓝,蓝得很干净„„
师:(出示句子)谁来美美地读读这句话?
生:朗读句子。
师:见过蓝宝石吗?(出示蓝宝石图片)瞧,这样的颜色——清澈的深蓝,还透着光亮呢!这就叫——湛蓝、透亮。读好这两个词语,怎样读好这两个词语?
这么美的蓝宝石,再用清水一洗,该会怎样呢?
生:更加蓝,更加干净,更加亮了„„
师:所以我们就可以说——湛蓝湛蓝、透亮透亮。真是美得没话说了。加上第一句话,谁来美美地读好第一自然段?
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感悟:教师用蓝色的拉萨天空的图片和蓝宝石的图片,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对拉萨天空的“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师:拉萨的天空,不仅是蓝的、美丽的,它还很奇妙呢!出示学习要求:大声读第二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展开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句子。
师:四人小组,互相说说看自己的想法。
交流1: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师:“掬”是什么意思知道吗?让我们也来捧一捧蓝天洗洗脸,什么感觉? 生:凉、舒服、清爽„„
师:天怎么成了蓝蓝的海了?真的太妙了!读好这句话。
生:朗读句子。
交流2: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师:声音真的能碰到蓝天,手真的能摸到蓝天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生:人们与天空很近。
师:(出示白云缭绕图)让我们看看这幅图。
生:白云离我们很近、我们好像站在白云中间了„„
师:对啊,我们好像成神仙了!拉萨的蓝天,给我们神仙一样的感觉,真奇妙!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奇妙来。
生:朗读句子。
交流3: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师:这句话说,拉萨的天空除了湛蓝、透亮,还是怎样的?
生:纯净、明洁。
师:读好这两个词语。什么样子是纯净、明洁的?
生:干净没有杂质、明亮纯洁„„
师:读好这两个词语,读出干净、一尘不染的感觉来。
生:朗读词语。
师:是什么把天空衬得这么美呢?我们再去看看。(闭上眼睛,听老师说话,展开想象„„)睁开眼睛,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草地、白云、一望无际的蓝天„„
师:如果没有这白云,没有这草地,你们会觉得?
生:天空没有那么美丽了,没有那么蓝了。
师:是啊,有了白云的映衬、草地的对照,拉萨的天空才会越发纯净、明洁。请男生和女生再来比一比,读好这句话。
生: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师:读到这儿,我想拉萨的天空在你们心中一定是感受满满的,是这么的美丽,如此的奇妙。
【教学感悟:二年级的学生要正确地理解映衬、对照下的天空的纯净、明洁的特点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所以教师没有作过多的词语、句子的解释,而是通过最直观的图片的出示,让学生通过欣赏图片来感受这份对照下的美丽,起到的效果是不错的。】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好第一第二自然段。(师配乐朗诵)
假如现在你就在这蓝天下,你想做些什么呢?
生:大喊、唱歌、跳舞、画画„„
师:老师觉得你们的心都飞到蓝天上去了,这就叫——神往。(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导朗读。)
【教学感悟:通过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和学生的自由表达,课堂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对拉萨蓝天的喜爱和向往也达到了一个高点。】
四、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师:这就是拉萨的天空,是那么的——(湛蓝、透亮);是这么的——(纯净、明洁);是这么的——(令人神往)。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蓝天,想不想把它装在心中带走啊?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把它记在心里面吧!
出示学习要求:1—3自然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边读边想想,边想象边记诵。
生:自由朗读,背诵。
师:配乐,指名背诵。
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神奇、美丽的拉萨的蓝天,还记住了美丽的文字,小朋友们收获大吗?老师告诉你们,西藏拉萨除了这蓝天美丽动人,还有蓝天下的布达拉宫以及这片高原上的土地也同样让人陶醉,让我们课后再去感受,好吗?
生:好!
【教学感悟:随着对课文内容进一步的熟悉、理解,也随着学生对拉萨蓝天的越来越喜爱,把课文中美丽的文字记在心中就变得很自然,很容易。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情感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另外,引导学生课后去认识拉萨蓝天外更多的美丽、神奇的地方,也为学生进一步地探索、了解西藏拉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五、作业布置
8.《我的老师》课堂实录 篇八
师:在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德阳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为了保护四位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
师:刚才听了老师的这些故事,你有何感想?
生:老师为了学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老师真伟大。
师:是啊,老师在生命危急的情况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真的很伟大。作家魏巍,他的心中也有一位伟大的老师,并为他写下了一篇文章《我的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请一位同学朗读这篇课文。
生朗读课文。
(掌声)
师:掌声说明了陈烨同学读的非常好?有谁来做个评价?
生1:我觉得很有感情,把老师说的话语读出来了。
生2:我觉得他语气读的很生动,比如,“哎呦呦,你爹回不来了呦,他吃了炮子儿罗”。读的是抑扬顿挫。
生3:整个人的身心都融入了。
师:有无不足的呢?
生:在文中好几处,字读错了。
师:(点头)观察非常的仔细,同学们以后要多加注意。
你觉得蔡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关心学生的人,
生2:是个很和蔼的人,很伟大的人。
……
师:文中讲述了几件事?
生:三件、四件/五件
师:用最简洁的话语来概括。
生1:真戏假做。
生2:男扮女装。
师:抓住重点字词。
生1:教跳舞。
生2:看蜂吃蜜。
生3:教诵诗。
生4:模仿秀/写字。
师:仿写字
生5:排除纠纷
……
师:第七件事呢?
生:平夜寻师。
生:梦中寻诗
师:为何写如此多的事件呢?
生:事件写的太少了,很难突出老师的特点。
师:围绕着一个中心去写。展现老师的一颗美好心灵。从哪些词体会出对老师情深。这一段还有那个词可以体现出对老师的感情。
生:漫长
生:对老师的爱用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
师:此时无声胜有声。
生1:我最喜欢排纠纷那节,体现出老师的关爱。
生2:我喜欢假发怒那节: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三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可以体现出老师对我的爱。
……
师:从哪些词语体现?
生:轻轻的敲下来。
师:还从那个词语?
师:我读书时也喜欢。
生:观蜜蜂,也让我感受到了
师:从中体会到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温和、慈爱、公平、伟大、美丽的人
师:老师的伟大在哪里?
生:在平凡中,对同学们的关心和爱护。
生:对学生的教导方法。
生:想办法的安慰我和劝慰我。
作者简介: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作者以儿童的眼光和手法抒发了对老师的挚爱。
真情表白:
四十年后魏巍深情回忆:是蔡老师让他们领略了儿时的童趣;是蔡老师让他们明白人与人是相互平等的、是需要感情沟通的;更是蔡老师让他们品味了文学作品中的无限风光,懂得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美。这一切的一切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中,并作为种子埋在了他幼小的心灵深处,他的文学之路便是由此开始。
师:他的伟大,你有何感受?
生:是蔡老师改变了他的一生。
生:在蔡老师身上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生:从蔡老师身上学到了更多的。
生:从蔡老师身上懂得了什么事真正意义上的美。
师:讲的真好。这也是我们人生的启迪。
师:能否说说你和你的老师之间的故事呢?
生:我小学的语文老师是我的班主任,那时都是我舅舅带我,班主任像妈妈一样的关心我,并和我说:“学习很重要,没有知识是不能在社会立足的。”
师:我读懂了严厉也是一种爱。
师:巍巍直接抒发情感的还有哪些地方?
生:对老师的难忘,依恋和思念的情感。
诗意表达:
同学们,师爱就像一股涓涓溪流流淌在我们身边。请你用手中的笔用诗的形式改写文章的一小节或自己创作写一小节赞颂老师。试试看吧!
示例: 轻扬的教鞭
幻成知识的海洋
不经意间
滑落在石板上
激荡起一串晶莹的笑声
灿烂了孩子们的目光
(数分钟后)
生1:默默的离别/牵起无穷的依恋/一个迷迷糊糊的夏夜里/一个朦朦胧胧的梦中/寻找一个依依不舍的人/她是我的珍宝/她是我的依恋/一步步,六七尺的距离/永远装载着我的思念/默默的离别/何时才能相聚?
生2:《梦寻师》一个夏季的夜晚,做着一个迷迷糊糊的梦/有着一个依依不舍的人/一个依依不舍的人/眷恋着一个孩子纯真的心/苦苦呼唤的名字/令人心痛的思念/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着/母亲的轻声呼唤/刹那间/轻轻的将我叫醒/一个思念的梦/犹如珍宝在我心头/一个无实地梦/一颗纯真的心/一个善良的老师/刹那间/紧紧地相连在一起/望着远方/看着背影/默默地……/那是一个夏季的夜晚
生3:
我/是一只孤单的小船/茫茫大海中我迷失方向/而你把炽热的希望/交给了小船的前方/是你告诉小船/那雾中的明灯便是方向/而你,是那小船遮蔽风雨的港湾
我/是一只翠绿的蜻蜓/曾经撞了一身黑色的蛛丝/而你把火热的青春/交给了蜻蜓的意志/你告诉蜻蜓/跌倒并不排除飞翔/而你,是那只救蜻蜓的雄鹰
阿/我又看见了你晶莹的眼泪了,它虽是苦涩的/但它也是甘甜的/我深深相信,明天/它将孕育出硕果
9.《文明交往的艺术》课堂教学实录 篇九
本课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 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 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目标创作设计。其基本要求如下: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 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辨别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交往行为, 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 学会与人交往, 提高交往能力。
◎过程与方法
一、通过“欢迎听课的老师的掌声”小活动, 采访老师和同学的感受, 引出文明交往之道的重要性, 自然过渡到“文明交往的艺术”课题。
二、学生分组讨论自拍DV《小军和小豪》, 提高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分析, 明确同学交往中应该注意的技巧。
三、通过对《小波和网友》的事例, 让学生掌握在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中与网友交往的基本技巧。
四、采访现场老师的活动, 目的在于通过采访, 体验和初次见面的人打交道的技巧。学生通过采访, 总结、认识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道德品质。利用“文明花园”这个环节, 进一步深化优秀的交往品质在文明交往艺术中的重要性, 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升华。
五、通过“礼貌用语接龙游戏”活动, 现场体验人际交往中文明礼貌用语的魅力, 并进一步领悟文明交往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文明交往的重要意义, 学会文明交往的礼节与技巧, 养成文明交往的品质, 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形成良好、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明交往的技巧与艺术。
难点:文明交往行为的训练与养成。
【教法学法】
访谈交流法、角色体验法、预设情景法、实践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
自拍DV《小军和小豪》、钢琴曲、文明小花、挂图, 教学所需多媒体素材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10.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 篇十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感受相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简洁性,体会所学的内容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入
师:游乐场里有好多好玩的项目,同学们想去玩吗?(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游乐场。(课件出示情境图)
2、观察指导
师:哇!游乐场里的项目可真多,这么多的项目应从哪里开始观察呢?观察图的时候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1:我们可以从左到右观察。生2:可以从上到下观察。
生3:可以由近到远观察,还能从远到近观察。……
二、新授
1、观察图发现简略信息
师:同学们观察的方法可真多。那现在同学们就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观察这幅图,看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信息?
生1:图中有一些小朋友在坐旋转木马。
生2:有一些小朋友在坐小飞机。有5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上有3人。生3:还有一些小朋友在坐小火车。生4:图中还有小买部。……
2、小飞机图 师:同学们发现的信息可真多,那我们现在就从最好玩的小飞机开始研究,好吗?(好)
发现信息
师:现在请同学们数一数,看看图中有几架飞机,每架飞机上坐了几人? 生1:有5架小飞机。师:每架飞机上坐几人? 生1:每架飞机坐3人。
师:谁能把我们发现的信息完整地说一说? 生2:图中有5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上坐3人。师:每架飞机上的人数有什么特点? 生:每架飞机上都是3人。提出问题
师:根据已知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小飞机上一共有几人? 解答
师:要知道小飞机上有几人,怎么解答呢? 生:3+3+3+3+3=15
师:到底是几个3呢?谁能有好办法让老师一听就明白吗? 生:5个3相加。
师:说得真好,这样老师一听就明白要写几个3了。板出版式:3+3+3+3+3=15 ④发现算式的特点
师:观察这个算式,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3相加。
师:也就说它们的加数都是几? 生:加数都是3.师:你能说出一共有几个3吗? 生:5个3相加。⑤方法回顾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发现游乐场里的数学知识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是经过:观察——提出问题——解答
3、自主尝试探究
师:那你们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来发现游乐场里的其它数学知识? 分组活动,分成男生女生两组比赛。男生负责探究小火车的图,女生负责探究旋转木马。
4、男生汇报
师:通过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信息?(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一个说不完整,下一个补充,直到完整为止)
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小火车上一共有几人?
师:那我们的男同学是怎么解答这个问题的呢? 生:6+6+6+6=24
师:哪位同学能把你们发现的算式说简单一些,让老师一听就明白。生:4个6相加。
师:一节车厢有6人,4节车厢,就是4个6相加。如果老师再增加一节车厢,会是几个6相加?(5个6相加)再增加一节呢?(6个6相加)10节车厢呢?(10个6相加)
师:观察这个式子,它有什么特点? 生:它们的加数都相同。
5、女生汇报
(过程大致同上)引出算式:3+3+3+2=11
6、对比异同,引出相同加数的加法的概念
师:对比3+3+3+2=11这个算式和上面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上面的两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而这个算式有一个加数不同。师(指着3+3+3+3+3=15和6+6+6+6=24):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叫做加数相同的加法。
7、师生共同探究过山车图
观察——提出问题——解答引出算式:2+2+2+2+2+2+2=14
师:真是太长了,7个2写起来就这么长、这么麻烦,那如果是10个2、20个2呢?会怎么样?
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生:要是有一种简便的写法就太好了。师:你的想法真好,那到底有没有简便方法呢? 生:我们可经写成2×7=14。
8、认识乘法
师:这样的算式你们见过吗?(见过)这样的算式我们可把它叫做乘法。(板课题:乘法)乘号
师:7个2相加,除了写成2×7=14,我们还可以写成7×2=14。中间的这个符号我们把它叫做乘号。(师出示加号)这是我们常见的加号,怎么样做能让它变成乘号(转一转)对,加号转一转就变成了乘号,所以我们也常说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
介绍乘号的写法:先写左斜,再写右斜。(学生书空写法)介绍算式的读法
对比算式,突出乘法的简便
师:将上面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我比较喜欢乘法,因为乘法比较方便。④明确乘法算式的意义 师:算式中的2表示什么意思? 生:2表示加数2。师:7呢?
生:表示有7个2。
师:它们表示的意思和加法算式一样吗? 生:一样。都可经表示7个2相加。
9、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师:你能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把上面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学生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1、摆一摆
用小棒摆4个2、3个4
2、完成课本“做一做”(第48页)第2、3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相同加数的加法可以写成乘法。
生2:我知道能用“观察——提出问题——解答”的方法来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生3:我知道2×7=14可经表示7个2相加。……
11.《做情绪的主人》课堂实录 篇十一
师:首先做个小游戏,需要大家的参与,这个游戏叫《雨中变奏曲》。大家看到这幅图画是在下雨,下雨通常是有声音的,但是咱这个下雨没有声音。所以呢,一会儿我们要让这个下雨出现声音。怎么来出现声音呢?通过谁呀? 生:我们!
师:对,通过大家的配合。而且咱们集体的力量越强大,一会儿声音会越形象。那么咱们同学可能还是有点发蒙,到底是怎么形象啊?通过什么呀?通过你的肢体语言。能想到吗?是什么? 生:用手。
师:有同学好像想到了。那咱们就来试验一下,《雨中变奏曲》,我先来说一下规则:一会儿下雨会从小到大,但下雨一般都是先会起风,一会儿我说起风了,你们就用双手摩擦,发出风声的感觉,用手心互相摩擦,不要用手背啊。这是手心摩擦产生风声,风声过后要下小雨,下小雨的时候我们要用上你的两个手指,你的中指和食指,左右手中指和食指互相敲击,当然我自己肯定是实现不了的,所以需要大家共同配合,这是小雨。然后小雨下着下着变成中雨,那么中雨得用几个手指啊? 生:三个。
师:四个。我们用四个来表示中雨,中雨还不够,再让它大点,说下大雨,大雨用几个手指啊? 生:五个。
师:对,五个手指。然后大雨过后,我觉得还不够,用什么? 生:用脚。
师:对,暴雨我们要用到脚。同时加上我们的手,大家能想到用脚怎么发出声音吧? 生:跺地。
师:对,跺脚。这是暴雨。说暴雨还不够,那还有什么呀? 生:暴风雨。
师:对,狂风暴雨,所谓的“暴风雨”。狂风暴雨怎么来呀?这时候你要加上你的嘴发出的声音,你边鼓掌,边跺脚,边发出“呜——”的声音。看看咱们的声音像不像。好,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好,那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我们这个“雨中变奏曲”演奏得怎么样。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那我们准备开始。起风了,你闭上眼睛,看看能不能听到“沙沙沙”的风声。
(学生用双手手心摩擦,发出声音。)现在我听到了。好,下小雨了。
(学生用双手中指和食指互相敲击,发生声音。)好,非常好!中雨。
(学生分别用两个手的四个手指互相敲击,发出声音。)比刚才的声音大了。大雨。(学生用双手鼓掌,发出声音。)暴雨。
(学生边鼓掌边跺脚。)这雨越下越大。狂风暴雨。
(学生边鼓掌边跺脚边用嘴发出“呜——”的声音。)雨停了。
(学生动作及声音嘎然而止。)
看这雨停的,非常的迅速。好,感谢各位同学的配合!咱们同学配合得非常非常的默契,效果非常好。那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经验,下雨来得很快,走得也很快。所以有时我们会形容说“你的脸咋跟天气似的呢,说变就变”。什么意思啊? 生:脸变化快。
师:对,这说的是情绪变化非常快。说来就来,说变就变。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之间就变脸了呢?所以,生活中我们看到,我们的情绪变化非常快。而且有些时候,我们对自己情绪的控制也有些力不从心。是不是这样啊?所以当我们对自己的情绪控制力不从心的时候,我们就变成了情绪的什么啊? 生:奴隶。
师:对,奴隶。就被情绪控制了,而不是我们控制情绪。但生活当中我们都在极力地控制情绪,就像现在,正如我们自己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感受,但是我们并没有直白地表达或表现出来。那么在平常生活中我们也会这样,我们会考虑怎么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来应对外界的环境。作为一个人,是需要控制情绪的,否则生活起来会很难,我们交流起来也会很难。所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是必须的。否则会有很多我们无法承担的后果。因此,我们今天要共同交流的主题就是《做情绪的主人》。
(屏幕上呈现主题,并出现一个在忘我跳舞的没穿衣服的小男孩儿。学生笑。)我们不加控制地笑了。因为我们此时此刻的情绪是开心的、愉悦的、放松的。这样的情绪我们喜欢,就像这个小孩儿一样,很开心,很投入,很自然,很放松。所以我们看着他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呀? 生:可爱。
师:可爱,有没有同学觉得他咋这么羞呢?有没有啊? 生:没有。
师:那有同学说,那好,那我这样吧。可不可以呀? 生:不可以。师:为什么不可以呀? 生:得穿衣服。
师:(笑)因为得穿衣服,呵呵,穿衣服这样应该没问题。但是在大街上,穿衣服要这样也有问题,是不是?当然,可能不会有人阻止你,但你自己就在阻止你自己。你得控制你自己,正常点,是吧?在生活中我们需要自然地去感受自己的情绪,尽量自然的同时,要做好自己情绪的主人。
要说绝对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不是可行的,也是不可能的,得相对来讲。如果你能够绝对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就不是人了,你有两个极端,一个可能就是你可能是没有感情的物体,另一个你就是神了。这两个我都不是,所以允许自己情绪的变化,但是要有意调整自己的情绪。所以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各位同学,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常常出现的情绪,这里边有一部分情绪是我们不太喜欢的,是不是? 生:是。
师:但是每个同学又不太一样,而且我们每个同学都希望让自己这样的情绪少一些。是不是这样?(同学点头。)所以,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下,同学们经常有的自己又不太喜欢的情绪是什么,然后这个情绪经常是会因为什么而产生,我们再看一下怎么来处理。
好,下面我会给大家每一个人发一张纸,题目是《我的不良情绪》,需要写上你的姓名。(下发活动用纸。)现在大家就尽快地思考,不要想得太多,想得太完美,我非要想出一个最想写的。自然一点,你首先突然之间映入你脑海的你的哪个情绪不太好,把它写出来,然后再回忆一下最近一段时间是什么样的事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情绪。
(学生动笔完成自我表达材料,播放背景轻音乐,烘托氛围。老师在学生中间走动,留意学生完成情况。)
师:有部分学生已经写完了,没写完别着急,再给你两分钟。(过两分钟)。好,没写完的尽快把它收尾。现在我们写的内容是我们不希望不自己有的,是不是? 生:是。
师:在生活中我们不希望自己有的,或者自己有的想扔掉的东西我们叫它什么? 生:垃圾。
师:对,垃圾。垃圾经常我们要把它扔掉,通常扔到哪儿啊? 生:垃圾筒里。
师:那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垃圾筒,把大家心理上的、不想要的这种垃圾,我们要把它扔掉。但是扔掉之前我们共同完成一个动作,就是把你写完的这张纸揉成团,但别揉碎了啊!我看到了同学脸上的笑容,我要把它扔掉了。那下面我就给大家满足这个愿望,我用垃圾筒收集你们每个人这样的心理上的垃圾,就像我们要把它抛开一样,把它扔到这个垃圾筒里,但是一定要等我到你跟前的时候,不然我会不住的变腰,不住的往起捡,是吧?好,现在我先从前边这排开始。(学生陆续把纸团扔到垃圾筒里。)
好,真的要感谢各位同学的配合,我们几乎每个同学想要扔掉的心理垃圾全在这儿了。很多同学看着这些,心理就是舒服,因为都扔到垃圾筒里去了。但是回过头来我想问大家,你把它扔到垃圾筒里头,你真的就把它扔掉了吗? 生:没有。
师:对,没有。所以有时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跟你说,别去想了,想也没用,你觉得这样的安慰对你有意义吗? 生:没有。
师:对,是没有的。因为这些是你扔不掉的。还有,有同学说,你把它忘掉吧。能忘掉吗? 生:不能。
师:是啊,能忘掉用你说吗?所以,有很多东西,你越想忘掉还真越忘不掉。就像有同学说,我要不紧张,我一定别紧张,结果越这样越紧张。为什么会这样啊?因为我们在强化。所以我们不必把它忘掉,也不用把它抛掉,我们要的是什么? 生:战胜它。
师:战胜它之前我们必须得面对它。我们必须要面对它,因为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下面我们就共同来面对它。(指垃圾筒)这里面有我们很多同学期望不想要的情绪,而且里面还有是什么样的事情会产生这样的情绪。仅靠我们一个同学的力量是不能够完成的,所以要集中一下我们所有同学的力量,那用什么样的形式呢?
一会儿我先找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随机的从里面抽取,看谁特别幸运,因为咱班同学太多,所以不能一个一个地来分享,要进行抽取,抽到一个后,我们首先要看看是谁的,但是先不读内容,在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然后我们再去跟大家分享他(她)的内容,然后回过头来,我们进行抽取的同学把内容读完,然后再把它扔到咱们同学当中去,扔到谁那儿谁来面对这个问题,当然如果扔到你自己那儿,有没有这个可能啊? 生:有。
师:你也可以发表一下你的感想,感受,或者是你指定另外一个来帮助你,这是可以的。那么下面有谁愿意到前面来,试试你的手气啊?(很多同学举手。)好,最后的那个同学,先举手的。好,谢谢你的踊跃。
(学生A抽一个)好,先由我来看,虽然你的好奇心很强——也许他(她)不让你看。
这个是石同学,(面向石同学)可以吗?(石同学点头)可以。
(对同学A)由你来读,让我们来看看他的不良情绪是什么。生A:过于急躁。
师:过于急躁,这是他的不想要的情绪。那是什么样的事会让他有这样的情绪呢?
生A:做题有时候不会,题太难。
师:噢,首先有一个事件,而且这个事件很客观,做题不会,太难,导致的是过于急躁,着急了,(对石同学)因为你特别想把它解决出来,是不是? 石同学:是。
师:好,那下面我们就找同学来帮帮他。(对生A)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生A:问老师。
师:(对石同学)问老师,接受吗?
石同学:不太接受,不可能每道题都去问老师啊。
生:(对石同学)但是不可能每道题对你来说都难啊!(生笑)就是说你难的那些题不可能都去问老师,是吧? 石同学:是的。
师:(对生A)这是他的回答,是你的方法,但是方法起码他接受了一部分,他说可以问,但不能每道都问,剩下的怎么办呢?转过身来,把它扔到另外一个同学那里。(生A扔,生B主动接住)主动的接住了啊,谢谢你!看来你很想来帮着解决这个问题。
生B:先由自己来解决问题,实在解不开了再去问老师。
师:实在解不开了再去问老师,这是你的方式,然后你的感觉是什么? 生B:就是身边要面对的困难不可能逃避。师:非常好!生B:首先要接受。师:那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生B:很平常。师:还有吗?
生B:我觉得没必要在意。
师:没必要在意。(对石同学)告诉你了,没必要在意。为什么说没必要在意呢?
生B:因为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不会做的题。师:所以这是常见的事,(对石同学)不光是你,他也有。
心里边是不是有点安慰了?(生笑)哎,大家都有,所以它是个常见的事,就像说他长头发了,你也长头发一样。所以,不要去担心,这是很正常的事。
这是你的看法,谢谢!我听着感觉很不错。那么其他同学针对他这个问题有没有什么想补充的?
就是遇到难题解不开,就会很着急,很急躁,这样的问题,你还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生C:我认为同学间的交流很重要。一个人的力量不是很大的时候,大家齐心协力就会很强。
师:(对石同学)所以你要是再有难题可以先找他了,不用先找老师了,他会很高兴地接受。(对生C)可以吗? 生C:可以。
师:好,那你就得准备好了,他会总找你的。(生笑)好,请坐!那下一个,谁到前边来抽取?(多人举手,邀请的手势指向生D)好,这位同学。(生D到前边,从垃圾筒里捡出一个纸飞机,生笑)他就喜欢这飞机,知道这飞机是谁叠的吗? 生D:知道。
师:好,那我明白了。你把它展开吧。但不能看。生D:那还是你展开吧。
师:(展开)丛同学。(丛同学站起)可以让他读吗? 丛同学:可以。
生D:她的情绪呢,是不够自信,对自己感到失望。让她产生这一种情绪的事情是考试失败,语文课上读课文十分紧张,觉得同学都在嘲笑自己。师:这是她的情况,(对生D)你有什么想说的没有?
生D:我感觉吧,这种情绪是很正常的,作为高中生,在回答问题时候很有可能感到紧张。感到紧张需要对这种情绪进行调节,不断地锻炼之后就可以使自己的信心变强一点儿,在以后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不会感到紧张。师:
(对丛同学)他告诉你的是,你没事就多回答问题。只要老师说,谁会?不会你也起来。告诉老师,我不会。(生笑)就是锻炼自己,是吧?这样你就可以很开朗,很自信了——你看这样的情境我都可以应对,还有什么不能应对的呢?
(对生D)好,谢谢你!你再找一个同学。你来扔,看看会扔到谁那儿。也看看另外的同学怎么说。
(生D扔到生E处)
生E:我觉得上课有些问题回答不上来是正常的,因为后面你还没有理解,只是个预习的过程,有不会的问题可以在课上认真地听讲,老师讲的时候把自己不会的问题弄懂,如果不懂的话,下课还可以去找老师去问问。师:所以首先得接受自己回答不好或读得不好这样的状况,然后再去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是很正常的,所以首先要先去接受,和刚才同学的意思差不多。
好,谢谢你!关于这个问题还有补充吗?没有的话把机会留给下一个。(多人举手,指定生F到前面来抽取)师:(看纸上的名字)宋同学。可以吗? 宋同学:可以。
师:我发现咱班同学都非常的大方。
生F:他的不良情绪是闹心、烦躁。最近一次是作业多让他有这种情绪了。师:(对生F)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生F:我觉得作业多的话就尽量去做。(生笑)师:尽量去做,内涵是什么意思? 生F:就是尽量去克服这种困难。师:再进一步怎么说?我要穷追猛打。生F:这是老师要求的。师:你再说说你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生F:我就尽量去做。(生笑)
师:你做得还行啊。(对宋同学)你就尽量去做啊。
(对生F)转过身去,再扔一下。(生F转身扔到生G处)(对生G)你会尽量吗?
生G:首先他不能不做。同时他做题不是为了做题,而是对以往的知道进行一下巩固,进一步理解,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做好基础。所以要换个角度看问题。
师:所以,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就是说就作业而言,你的目的是完成,但实质上作业的宗旨不是完成,而是一种巩固。那要从这个意义来看的话,作业尽量去做就可以了。因为能力有限,精力有限。
好,谢谢!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同学想补充吗?好,没有的话,下一个谁来抽取。(多人举手,指定生H抽取,生H抽出两张)他想多抽点。(生笑)李同学,可以吗? 李同学:可以。
生H:她的不良情绪是焦躁不安,最近一次事情是刚来高中不久,各科成绩都很不如意。心理很压抑。尤其是在做题时,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就变得很烦躁不安,情绪波动很大,像一个无头苍蝇,四处乱撞。师:(对生H)那么你怎么告诉她,让她能感觉好一些?
生H:我认为高中生活和初中生活肯定是不一样的,在初中时候会有很多课余时间,作业也写得很快。但是在高中,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刚开始你会很不适应,但是当你逐渐熟悉之后,慢慢的就会适应了。然后自己努力,适应适应就好了。
师:感谢!说得非常好。现在不扔了,时间差不多了。刚才有几个同学的内容被抽取了,很多同学提出很多意见。这些意见给了我们很多启发,问题不是问题,如何面对问题才是问题。
所以,我们说,任何问题都可以换个角度去看。
就像这样一句话:两个囚犯,住在同一间牢房,往同个窗外看,一个看到的是泥巴,另一个则看到的是星星。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觉,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情绪。所以我们说,情绪是源于什么? 生:心态。师:心态吗? 生:看法。
师:对,看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决定情绪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且我们对事件的看法。我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理解它,接受它。所以当我们遇到任何情绪事件的时候,我们都要换个角度看这个事件,我们就可能会换一种情绪。就像这幅图一样。(出示心理双关图《老人与少女》)你看到的是什么? 生:少女。师:少女,漂亮不? 生:漂亮。
师:少女的侧影像天使一样。那还能看到什么? 生:老太太。
师:而且是一个看了让人感觉怎么样的老太太。生:吓人。
师:(向学生示范怎么看)
这就是一个让人感觉挺吓人的老人。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这样的魔鬼和天使。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面都有一个魔鬼和一个天使在做斗争。当这个天使斗争胜利的时候,我们就开心,当这个魔鬼胜利的时候,我们就闹心。所以,你闹心与否不在于你面对的事件是什么,而是你内心的这种斗争谁胜利了。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做个现场演示。也是从咱们同学的这些烦恼里拿出来。然后由另外两名同学,一个做天使,一个做魔鬼。天使,你的目的只有一个,要奉劝这个主人,让他(她)更乐观,更开心,或者说更积极。那个魔鬼,你有一个目的,就是摧残他(她)。看一看,谁的力度会更大。那么谁愿意再来抽呢?(指定一名举手同学I上前抽取)好,抽到的是孙同学,可以分享吗? 孙同学:可以。
师:(对生I)你愿意做天使还是魔鬼? 生I:那我先看看是什么内容。师:好,那就先读一下吧。
生I:她会偷偷地默默地流泪,因为她前几天看到同学的照片,看到同学写的同学录,就会流泪,其实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流泪。师:那谁愿意当魔鬼? 生J:我愿意。
师:谁来先表达你的想法。
生I:我认为她是源于自己对初中生活的留恋„„ 师:(对生I)你要告诉她怎么想。
生I:因为你在初中的时候生活得特别好,所以才特别想念初中的同学和初中的老师。但是你要面对现实,毕竟你已经不再是初中生了。你已经是一名高中生了,你应该做的不是怀念过去,而是找到未来。你应该用乐观的很好的心态去生活,而不是怀念过去。
生J:我觉得你初中的时候表现的就非常不好,被老师天天骂,同学们也可能不愿意和你交往,所以你一想起来就会流泪。(生笑)
生I:魔鬼的观点是片面的。你会流泪是因为思念初中,怀念初中。但你应该面对高中生活,高中你会交到更好的朋友,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都会互相帮助。在三年之后,在毕业的时候,如果再次看到我们高中的照片,也许你还会流泪,但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为是思念,对我们大家的思念。所以现在你应该做的是以最好的心情去面对,去面对未来,面对自己。(掌声)
生J:你之所以流泪,是因为你不喜欢你的初中,心理的有伤口。身体上的伤能愈合,但心理的伤难愈合。看着这些照片,就像一颗针正好扎到你的痛处„„我不适合当魔鬼。师:(对孙同学)你更接受哪一个?
孙同学:我觉得魔鬼的看法不能理解我。生I说得挺好的。我相信慢慢的我会和新同学相处得很好的,会走出这段情绪低谷的 师:对,你也相信时间的力量。孙同学:是的。
师:所以生I对你的劝慰是挺合理的,是个称职的天使。感谢你的天使!更要感谢你内心世界的天使!
好,请坐!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再找同学来抽了。也不再找同学来当魔鬼和天使了,但是这样的任务却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里。我希望我们同学每时每刻,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都要想一想,如果站在天使的角度,我会怎么来看这个问题,站在魔鬼的角度,那是我原来的看法,才导致了我现在的情绪。
所以我要找一找我的天使。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都有自己的天使,只要你能更好地找到天使,你这个人就会更乐观,更积极,更开心,成长得会更好。
【尊严的课堂实录】推荐阅读:
关于尊严的作文:弯腰拾起的尊严10-21
有关尊严的体会09-13
尊严的300字作文09-09
一个尊严的故事作文11-16
思考的威力课堂实录06-11
雷雨课堂实录的评价07-31
生命的尊严高一作文700字10-28
优秀作文:维护自己的尊严11-17
卖木雕的少年 课堂实录10-24
弯腰拾起的尊严初中作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