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走班阶段性小结

2024-09-16

分层走班阶段性小结(共9篇)

1.分层走班阶段性小结 篇一

数学分层走班教学中个案辅导策略研究 一.情况概述

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教学发展的动力。分层走班教学着眼于协调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关系,推动教学过程的展开。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于是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在分层递进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行之有效的个别辅导。

自2011年9月起在数学英语教学中实行了“走班制”。即把我所任教的八年级(3)(4)班,按学生数学、外语两门学科的学业成绩总分,重新组合分为A、B两个教学班。A班相对是学业成绩较弱的一个班,而B班是相对成绩较好的一个班。分层走班是分层递进教学的一种授课形式。

分班之后,学业成绩相近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便于教师在授课时提出与他们的可能性相协调的要求,采取适宜的方法,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在这种学习氛围中也有利于学生展开竞争。B班尽管学生学业成绩相对较好,但其中也不乏学科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八年级(4)班李莉同学,便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例。该学生英语成绩在班里都处于领先,数学相对差一些,但仍处于中上游水平,而她的数学成绩在分班时的一次摸底考中只得了63分。对于一个在B班学习的学生,她数学学科的分数在班里是属于最低档。经过几方面综合分析,我认为造成李莉同学数学学科成绩不良的原因是学生自己本身在学习中存在文理偏科现象,而数学又是其薄弱的一项。但是李莉同学本人学习勤奋刻苦,人品正直,资质不错,有学习的潜力,且愿意在学习上下功夫。

二.个案辅导策略

现代教育指出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教给学生独立地掌握知识的本领。心理学家E.D加涅认为现在公共教育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如何改进他们的教学;一是学生如何改进他们的学习。加涅将这两个问题概括为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策略通过教师教学和课后辅导相结合,能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业水平,也能改善他们的学习策略。

李莉同学的数学学业成绩不良,有其客观性,九年制义务教育对于普及文化知识是一种强有力的保证,数学学科的教学还只是处在入门阶段,如果在入门阶段就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地调控,那么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状况会得到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会进一步地提高。李莉同学学习自觉有热情,教师关键要在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上予以辅导。在分层施教的教学环境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其自身差异的特点,利用开发这些资源,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主动学习。三.操作方法

(一)学习策略的辅导

学习策略是指主动的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运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调控的有机统一。学习策略不仅包括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而且包括能根据学习任务和情景特点,制定合理的计划,运用合适的学习计划,正确的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

1.制定学习计划

首先让李莉同学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及生活习惯制定一份个人学习计划,要求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原则,安排好每天的数学学习。制定学习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计划地学习,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个人及教师要定期进行指导与督促。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尽管李莉同学学习比较自觉,但有些学习习惯却尚未养成,研究表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一个及其重要的手段。

(1).预复习――课前能独立地进行自学、预习新课,为上新课提供一定的准备。课后进行当天学习的总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定期进行系统的复习,增强记忆,同遗忘作斗争。

(2).记笔记――笔记的作用是“以备查考”,在课堂上能及时、正确地记录笔记是提高学习能力的一项基本要求。在复习时结合笔记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3).勤于提问――“心之官则思”,提问的过程也正是动脑思维的过程,任何知识的掌握离不开大脑地分析、判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地机械学习,终将一无所得。善于提问的学生往往学得会更多。(4).认真对待作业――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书面检查,要以认真地态度对待作业。在作业中出现错误,要有错必究,每错必究,如果普遍的问题要在错例本上进行记录,引起重视。3.学会自我评估、自我监控

经过一阶段的学习之后,在对学习质量进行检查、评定的过程中要对自己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进行评定。是否完成了预定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采取了一些怎样的措施,效果如何,要进行简单地分析,如遇到了一些比较重大的学习障碍,应以书面的形式进行记载,并且记录下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及其后果怎样。自我监控则是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对照学习的执行结果来监督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学习进程。(二)教学策略的实施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卢姆所提出的“掌握学习”策略,是对班内学生已有的差异、学生学习可能性差异的态度而言,这是一种着眼于消除差异的教学策略。分层递进教学是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这些差异,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只要提出与他们相适应的教学要求,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开展适合的教学活动,学生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好地发展。1.制定学习目标

结合李莉同学的自身情况,制定近、中、远三个学习目标。即近期目标为:通过两个月的学习,把七年级的2本数学教材自学一遍,在期中考试时成绩达到75分左右;中期目标:把考纲中的词汇、语法进行系统地归纳、记忆,争取在期末成绩测试中达到80分以上水平;

2.重视学生个体内部的差异

在B班的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分层是分层递进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分层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从某一角度分层,并不一定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可能性的整体水平。如李莉同学,其个体内部就有差异。3.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40分钟的教学质量,教师要以民主的作风,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语言;激活学习和方法。在八年级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高一层次的学生把旧的知识向低一层次的学生进行复习和讲解,优先让低层次的学生提问或释疑,让中层次学生进行补充与说明,最后由高层次学生进行评价。4.精讲多练,循环复习

数学教学有其独特的一面,要注重实践,精讲多练,才能达到效果。如在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复习的两个月中,要注重多练,让学生有熟能生巧的过程。

在不断地循环练习中全班掌握知识的水平有所提高,李莉同学的成绩也取得了明显地进步。

5.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师生间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改善学生学习可能性的重要手段。作为外来务工子女的李莉同学平时的学习与生活更需要教师的关心与指点。而作为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她优先享有教师的个别辅导权,教师要优先接受她的教学反馈,对存在的作业问题进行面批。借一些参考资料与试题给她,不仅在课堂上讲解、阐述能力题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技巧,对在这方面有困难的学生也一起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体辅导。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培养能渗透进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四.个案辅导的成果及其意义

对李莉同学经过了近一年时间的个案辅导,李莉同学通过其自身的努力逐步完成了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在期末考试中李莉同学考了84分的好成绩。李莉同学改变了原先数学学科学业成绩不良的状况,提高了学习成绩。掌握了一些学习策略与方法。

对于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只要其资质正常、主观努力肯学,教师就应该用经常性的反馈以及适合每个学生需要的个别化帮助作为班级授课制制度下分层递进教学的补充。这也是现代化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符合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2.分层走班阶段性小结 篇二

关键词:高中化学;选课走班;分层-分类;高三二轮复习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9–0015–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此,学校必须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凸显办学特色以及多层次、可选择的校本课程体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课程模块和课程群,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他们更多的课程选择权,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规划,为实现其“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保障[1]。

2012年6月,浙江省教育厅颁布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全面启动了体现多样化、选择性、个性化为特色的新一轮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并将选修课程所占的学分比例提高至总学分的三分之一作为其核心,鼓励学生在校内选课走班[2]。在此背景下,“选课制”、“学分制”、“走班制”逐渐步入高中教学一线,不少学校开始了选课走班教学模式的初期尝试。我校作为课程改革的样本学校,在2012年也加入了必修课程“选课走班”的探索行列,通过对国家必修课程、校本选修课程及大学先修课程等多元课程的整合,创建了“模块化、多样化、层次化、弹性化”的选修课程体系,不仅在平时的新课教学中实施走班选课,还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复习策略,用于高考化学的总复习,满足学生不同学习能力、性格秉赋、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需求。

高中化学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本研究在权衡分层走班、模块走班、复合走班等多种走班方式利弊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浙江省高中化学课改的实际,在201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采用“分层-分类”的选课走班教学形式,探索提高三二轮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 “分层-分类”选课走班二轮复习简介

一轮复习完成了对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的全面梳理及整合,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中学化学知识体系,但掌握的知识还较为零散,缺乏思维的敏锐性和综合性[4],无法灵活调用知识储备,快速高效地解决化学问题。常规的二轮复习中,教师一般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分析统计历年的理科综合考试化学部分试题,设置复习专题,进行巩固和强化,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知识需求差异不同,相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化学薄弱点也不尽一致。

“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复习改变传统二轮复习中“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化学学习水平和同一水平学生的不同学习内容需求,分层分类,设计相应的高考化学复习课程群,并让他们以“选课走班”的形式“流动”到上课的班级,各取所需,按需学习,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

“分层-分类”选课走班二轮复习是针对一轮复习后学生暴露出的化学薄弱环节进行的针对性“弥补”教学,基本包含前期诊断、专题设计、选课走班、总结评价等几个环节,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2 “分层-分类”二轮复习的需求分析

摸清学生的起点与需求是“分层-分类”的基础,有助于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本研究在高三第一学期末(2015年2月),结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浙江省高考理综考试说明及历年试题分析,设计了《高三化学二轮选课走班学生意愿调查》,以选择题的形式,对我校高三7个理科平行班展开调查,让学生自我评价解决不同化学知识板块试题的能力及二轮化学复习的知识需求。调查共发放问卷273份,回收258份,回收率为94.51%;在收回的问卷中,除少量学生忘记填写个别选项外,其余学生都对所有的项目进行了回答,具体结果见表1、表2。

表1显示,学生在解决不同的化学试题时,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差异,对化学与STS、实验基础、元素周期律、有机化学等知识把握较大,而对电化学综合、化学反应原理、离子检验综合题、元素化合物综合题及综合实验题等内容没有把握。可见,从知识类型看,学生对化学与生活、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等基础内容掌握较好,而对电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等原理性知识把握不大。从知识的复杂性看,同类知识中,学生解决基础型试题比综合型试题的把握要小,与常规的化学教学实际相符合。

表2是对“二轮复习最希望补强的化学知识模块”这一问题的回答情况统计,学生最想补充的模块是有机化学和元素化合物综合的知识,分别占了60.47%和55.04%,然后是化学反应原理部分,占37.60%;对于选择题,大多数学生可能认为难度不大,因此,选择的比例不高,只有27.52%;而对于综合实验,学校在4月上旬会统一安排二轮复习,因此,学生没有选择。

(注:学生选修意向为不定项选择,表中括号外的数字是选择人数,括号内为人数百分比。)

为进一步探查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复习需求,根据前几次高考模拟考试的情况,将化学平均成绩低于50分(理综考试中化学部分满分为100分)的学生作为学困生,处于50~80分的为中等生,高于80分的为学优生,结果发现,学困生最想补充的是有机化学、选择题及元素化合物综合等较为基础的知识,中等生希望学习的是有机化学和元素化合物的内容,而学优生则更倾向于补充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题,体现了不同的学习需求,也为“分层-分类”选课专题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3 “分层-分类”二轮复习选修模块设计

高中化学课程应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更好地实现课程的选择性,设置具有不同特点的选修课程模块。经过学生意向调查,结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2015年浙江省化学高考的考试说明,本研究初步确定了“化学基础提升”、“元素化合物拓展”、“反应原理集粹”、“综合实验演练”4个专题,作为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分层-分类”选课走班的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4个模块涉及的化学学科知识点类型各不相同,针对的水平层次也各有差异,具体分布如图2。

“化学基础提升”模块以学生“分层”思想为指导,注重基础,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本模块旨在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学习化学用语的使用,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内容包括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用语和电化学基础应用。这一模块是针对化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开设的。

“元素化合物拓展”模块探讨元素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学习元素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新物质、新材料化学对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贡献。元素化合物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石,是化学学科微粒观、元素观的主要载体。元素化合物的综合题是近几年浙江理综试题化学部分的亮点和创新,也是元素化合物综合能力考查的大题。模块内容包括元素推断综合专题、元素化合物创新试题研究、定量分析元素化合物专题和元素综合题拓展,适合大部分有一定化学基础的学习者。

“反应原理集粹”模块主要依据“分层”基础上“分类”的指导思想。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从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方面,探索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本模块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等,建议化学学习优秀的学生选择。

“综合实验演练”模块主要以“分层”基础上的“分类”为指导思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的知识和规律是对科学实验的归纳和整理。本模块以综合实验为基础,介绍基本实验和基本操作、制备实验、定量实验及创新实验等相关内容,旨在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建议化学学习优秀者选择。

4 “分层-分类”选课走班的实施

在前期复习需求分析和专题设计的基础上,本研究在2015年3月初安排了高三学生的模拟选课,并结合其化学学习现状和学生发展潜力,辅助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诊断,对个人选课情况进行了微调,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最终开设了“化学基础提升”、“元素化合物拓展”、“反应原理集粹”、“综合实验演练”等4个模块15个选修教学班。

选课走班教学在3月到4月间正式进行,共4周,每个专题模块均分为4个学程,每周完成1个学程,具体见表3。4周时间里,周一、周二、周四、周五4个下午安排学生选课走班,每次2课时(40min/课时)。

“分层-分类”教学班的学生来自各个行政班,具有流动性、短期性和松散性等特征,因此,在课堂管理上需要不同的观念和方式,由开课教师、行政班班主任、年级中心(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班班长和小组长共同参与,保证复习选修的正常进行。走班教学班的开课教师是第一责任人,肩负教学和管理的双重任务。同时,和行政班类似,各教学班可以根据需要,设定班长和小组长若干名,协助开展班级管理。学生走班选修课上座位固定,配发考勤校园卡,并由年级中心(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巡查和考勤、学生异常情况登记反馈等整体管理工作。

5 “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复习的反思

“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复习遵循综合性、选择性、多样性的原则,依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生的不同需求,开设“与之对应”的复习专题,让学生选课走班,按需“求”教,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的环节,又有照顾群体因材施教的“分”的做法[5]。

二轮复习是学生成绩飞跃或分化的关键期,是学生心理上和行动上对知识和能力的渴求、对提升自我综合素养和学习成绩的敏感期。“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将层次相同、需求相近的学生集中在同一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维护其学习自信心,使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节奏更协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和谐,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稳定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选课走班带来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也对教研组提出了新的挑战[6]。“分层-分类”选课走班有利于助推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智慧,有利于凝华学科教研组团队力量。在精研课标、精选素材、精编学程资料等创作过程中,每位教师能结合自身的专长,从单一的课程实施者变成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和实施者,提高了课程设计和开发能力。在复习内容选择上,力求反映学科发展趋势和最新高考研究信息,积极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时强化教师自身终身学习的意识,更好地体现了化学课程的时代特色。“分层-分类”选课走班教学也加强了化学教研组内各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增进了化学教师和行政班班主任、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团队建设,有效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分层-分类”二轮复习选课走班是我们基于本校学生的一轮复习现状、优化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而提出的有效的行动研究,是对传统高考复习改革的一个短期尝试。尽管当前“走班教学”、“分层教学”、“差异教学”逐渐盛行于我国很多中小学[7],但将选课走班作为一种新型的复习策略,尚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诸如,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组织管理,如何构建科学的走班理论框架,如何设计合理的效果评价体系等,都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寻和努力。

参考文献:

[1]何通海.“选课走班”:最大可能地适合学生成长[N].中国教育报,2014,5(6):1~2.

[2]黄晓,李春密,黄端文.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绩、问题与建议[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2):60~66,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芦岳锋,魏巍.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的习题选编原则[J].化学教学,2012,(1):66~68.

[5]陈华忠.分层分类教学: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支架”[J].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3,(3):39~41.

[6]郭学军.走班选课背景下中学教研组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教学与管理,2013,(6):32~34.

[7]吴巧玲.“网络走班”教学模式下的复习课教学实践与反思——以计算型选择题解题方法的教学为例[J].化学教学,2014,(12):31~34.

3.分层走班专题片台词 篇三

回眸 钟情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只因茫茫人海中的一次回眸,让我转身遇到了你——榆林高新完全中学,因你,我们的青春自由绽放、五彩缤纷。

镜头:学生在南门外马路便道上骑环保自行车停,深情回眸,注视学校—南门及体育馆和游泳馆之间过道支架全景。

感召 抚慰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这里,肃穆典雅,大气磅礴,时时感召着我。

镜头:学生在南门外背朝南门说—从南向北摄学校正门—从西向东摄体育馆及其南侧绿化长廊—从东向西摄游泳馆及其南侧绿化长廊(用长镜头,有延伸感)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这里,天蓝地绿,惠风和畅,处处抚慰着我。

镜头:学生在东北门外背朝东北门说—从北向南摄教学楼、科教楼及其中间长廊—东北门外从北向南摄公寓楼、餐饮楼及其中间长廊—从北向南摄操场全景及升旗台(用长镜头,有延伸感)

浸润 温暖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这里,见贤思齐,翰墨飘香,日日浸润着我。

镜头:学生背朝石雕长廊说(身后很多同学在边走边 看群雕,仰望,神思状)—草丛间学生诵读—花园里学生交流—图书馆多名学生翻书看书—阅览室多名学生阅读—教学楼灯火通明(晚上拍远景)-教室里学生自习书写声沙沙作响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这里,师风儒雅,同学可亲,人人关爱着我。

镜头:教师集体备课—学生在教室听课—教室里老师讲课—办公室老师贴心辅导—宿舍内同学嬉戏—餐厅里开心就餐—病休生同学搀扶—操场上校医为学生量体温或包扎

变革 走班

高玉峰校长: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紧跟高考制度改革步伐,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本着“尊重个性,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遇;发展特长,给每一位学生提供成长的空间”的办学宗旨,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为目标,充分借鉴课改名校成功经验,认真开展校本课程研究开发,大胆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把校园变成学生的乐园,用爱心浸润学生的心田,每一个学生都能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镜头:高校长在校长办公室门前说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这里,变革已成为新常态。母校打破常规,实施分层走班教学,为我们带来 前所未有的体验。

镜头:下课铃响起—某学生从数学学科教室起立,整理学习用具,走出教室,打开书柜,调整学习用具,锁上书柜,走向英语学科教室,开始听下一节课。多镜头同时展示其他学生课间带着书本行走于各学科教室之间(在各学科教室门上设计粘贴学科教师标志牌,标明这间教室是哪个科目学科教室,并在教室内窗台、讲台上摆放学科特色鲜明的书籍、资料和教具)

尊重 分层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这里,变革的前提是尊重,母校提供不同能力层级的课程资源供我们自由选择,让我们私人定制课程,一人一张课表。我的数学基础较好,但探究能力较差。A层是基础夯实层我达到了,我没有选;我就选报了适合我的B层,拓展知识面,提高探究能力,半学期下来,我的数学成绩由年级100名提高到了60名。

镜头:学生查看学生分学科选课指导图—查看数学分层标准及选层要求图—学生选课志愿申报表—数学学科教室听课、记笔记、做作业—教师指导—期中期末成绩对比表。

指导 调适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上学期,我在英语选层时,自以为还行,就报了C拓展运用层,想提高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深度融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半学期 下来,成绩没有明显提升,指导老师发现后及时找我谈心,发现我的词汇量不足,报C层有点脱离实际,建议我调整到B层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加强积累。经过半学期,我的英语成绩明显提升,增强了自信,也达到了C层的要求,这学期选报C层后感觉轻松多了,成绩也不断提高。

镜头:学生英语C层学科教室学习—教师指导交流—英语B层学科教室听课读写单词—英语C层学科教室课堂与老师辩论—期中期末期中成绩对比表—捧着奖状向老师鞠躬。

发展 特长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我是一名体育生,母校在重视文化课的同时,还为我们艺术体育生开辟了专门的锻炼场地,配备了专业老师指导。不论春夏秋冬,无畏严寒酷暑,老师都准时在清晨六点站到了操场上,教我们掌握要领技巧,陪我们练到结束。马上就要去西安集训了,将要离开母校的怀抱,我真的割舍不下。

镜头:美术老师在美术教室指导学生画画—声乐老师在琴房指导学生试唱—播音主持老师在播音室指导学生正确发音—体育教练在操场上指导学生训练—游泳、跆拳道、太极拳等学生各种训练镜头—艺体生集体做恋恋不舍状

因材 施教

李飞主任: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宣传动员,前期摸底调研,学生自愿申请,教师科学指导,分层分班教 学,结对帮扶指导,提高教学效率,分层测评反馈,阶段层级调适,分层评价激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准方向、自主选择、全面进步,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转换角色、准确定位、快速发展。

镜头:李主任在教务处门口说

责任 担当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我是班长,也是物理学科班的课代表,不仅要做好行政班的日常管理工作,还要按时收缴既是行政班同学又是物理学科班同学的作业,按时交到学科老师那里,做好学科老师的助手。

镜头:学生组织班会—收缴作业—楼道窗台同一学科不同学科班学生作业本—报送作业到老师办公室—请教老师问题——反馈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同学—指导同学小组合作探究纠错

选择 竞争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分层走班后,我们的选择权增大了,交际圈扩大了,社交能力增强了,兴趣特长发展了,自主管理能力提高了,时间意识增强了,行动比以前紧凑了,有利于增强同层级同学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各个学科成绩都有明显提升。

镜头: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选课指南—社团课程选报指南—各类社团课程教学设 计—与高考学科有关的各类社团课堂教学活动(至少六个学科)

镜头:教室里学生整理桌面桌兜、扫地、摆桌子、关窗、关灯、关饮水机、锁门离开—宿舍内叠被子、整书架、拖地板、叠衣服、叠毛巾—学生领奖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分层走班给我带来实质上的帮助,我的数学、物理两个原本薄弱的学科得到了提高,在大型考试中,基础知识失分很少,成绩明显提高。分层走班让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心情与学习双赢。感谢学校,感谢老师。

镜头:数学学科教室老师在指导其学习,物理实验室老师在指导该生实验

学霸 转变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我是同学羡慕的学霸,可是,原先的我并不快乐。因为,以前的我只注重学习,很少和大家一起玩,疏远了同学。分层走班以来,每天都可以在学科班结识很多新同学,他们的热情主动感染了我,他们的个性特长丰富了我,学科班让我走出孤独,不仅成绩飞快进步,而且天天有快乐相伴。

镜头:学生课间同学邀请出去玩拒绝了自己在教室学习孤独状—学生同学主动打招呼、热情邀请、死啦硬拽、外出玩耍、快乐开心、热情拥抱

回忆 美好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一眨眼,四个学期过去了,分层走班伴我度过了许许多多的美好时光。老师们既注重课内知识的夯实,也注重课外延伸,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促进知识的迁移,课内课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镜头:学生在操场上自由散步—在草坪上围坐谈心—与高考相关社团课堂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英语老师的耐心教导使我明白如何与他人相处;

镜头:英语老师耐心指导发音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化学老师生动形象的实验演示让我明白大千世界的神奇;

镜头:化学老师指导实验演示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物理老师严谨的逻辑推理帮我懂得万事万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镜头:物理老师板书逻辑推理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历史老师指导我们经纬串珠式的学习形成了我正确的历史观;

镜头:历史老师在学科教室讲解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地理老师带我周游世界帮我树立空间概念; 镜头:地理老师在地理学科教室演示立体地图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政治老师纵横捭阖谈古论今引导我关注时势。

镜头:政治老师结合新闻联播指导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分层走班教学提高了我的思维能力,它不仅有助学激发我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打破了原有的课堂沉闷或冷场,能保持轻松活跃的气氛。

镜头:课堂小组合作探究热烈讨论

适合 个体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谁也没有想到,母校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别样的风采。分层走班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学科班同学的能力基本相同,有利于老师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大多数同学的自律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都有提高。每个同学都能学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镜头:师生手拉手—学生宿舍自学—教室站着大声诵读—演讲—组织调度指挥合唱

质疑 感谢

张慧子父亲:刚开始我们不理解分层走班教学的好处,甚至怀疑孩子会成为实验牺牲品。事实证明,分层走班教学是很科学的教学模式,我的孩子进步很快,不仅原来的优势 学科学得更好了,而且薄弱学科也赶上来了,综合成绩明显进步, 孩子的性格更加开朗了,和我们家长的交流增多了,自理能力也明显增强,分层走班有利于孩子们的综合发展,我们家长很高兴,希望学校坚持下去。

镜头:家长在阳光广场高兴地说

立德 树人

马志宏主任:本着“立德树人”的德育原则,校级领导蹲年级包抓、年级部直接管理,学科班主任和行政班主任双轨管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让每一名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能全面提升,让每一位教师都成长为优秀德育工作者。

镜头:马主任在德育处门口说

全面 关照

刘开业主任:学科班主任课堂管理指导、结对教师课后指导帮扶加上行政班主任日常管理指导,学生在学业进步、心理疏导、成长规划、行为规范、综合素养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关照,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了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也带来了学生各方面的进步。

镜头:刘主任在高一年级部说

成绩 见证

学生(年级 班级 姓名):2014级高一质量检测,全市35所中学参加考试,我校综合排名第九,单科 排名,语文、地理位列第四,生物位列第六,数学、物理、英语、化学、政治等科目均名列前茅。

李婵婵(年级 班级 姓名):我的语文102分位列全市第二。

马茵茵(年级 班级 姓名):我的语文101分位列全市第六。

屈鹏鑫(年级 班级 姓名):我的物理98分位列全市第二。

白浪浪(年级 班级 姓名):我的入学成绩为446分,未达到榆中录取线,如果在榆中同年级排名要在1000名以后,经过分层走班教学,一学年下来,学校采用榆中试题同步测试,我考了507分,跻身榆中同年级136名,前进了800多名。

镜头: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教室拿着荣誉证书说,其他同班同学在自习。

幸福 深化

杨军社主任:分层走班为老师真正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平台,没有了以前那种优秀生吃不饱、薄弱生吃不下的顾虑。看着孩子们人人进步、个个高兴的样子,我们很欣慰。存在感回归了,幸福感增强了,我们将逐步深化分层走班教学,把教学改革进行到底。

镜头:杨主任在高二年级部门口说

热爱 感谢

学生:分层走班,我爱你,我的青春,我做主。学生:完全中学,我爱你,自由绽放,任我行。学生:我们的青春岁月因您而更加五彩缤纷.学生:敬爱的老师!学生:谢谢您!镜头:学生在操场北边背朝南门说,抒情,欢呼。

摄录制作:中鼎传媒

4.分层走班制的学习及反思 篇四

铜仁二中 毛延成

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学生家庭和社会经验的背景差别也在扩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日益显著。在教学当中,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成绩差异”、“学习方式差异”、“学习速度差异”、“特别能力倾向差异”、“兴趣爱好差异”、“生活经验差异”等几方面。学生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性,就要求教学中要在教学目标、内容、速度、方法等方面考虑这种差异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而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下,以统一的要求对学生实施统一的教学,造成的最常见的现象是“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既抑制了前者的个性发展,也加重了后者的负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铜仁碧江区实施了“3361”师训强教工程课程改革,破解碧江的传统教育,引领铜仁的新课程改革。而我有幸在碧江区教育局赵书记的带领下,随一行人来到内蒙古包头二中参观学习,包二中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校园文化、严谨而又活泼的校园秩序让我感受颇深。

什么是“分层走班制”

什么是“分层走班制”?简单地说,就是打破固定的班级编排,不再由固定的学生组成固定的班级,而是根据学科的成绩把行政班级的学生划分为A层、B层、C层,B层的学生集中在某个教室上课,C层的学生集中在某个教室上课,经常变换班级的人员构成。“分层走班制”,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改造,并没有彻底颠覆班级授课制,而是一种温和的改进:它保留了“班”的形式,但不固定;学校的教学组织及安排不再以“班”为单位,而是以“个人”为单位;班级是由个人通过选择自愿形成的,而非学校统一划分的。在这样的班级里,学习内容、学习进度依然保有经典班级授课制“统一”、“齐步走”的特征,但这种特征不是由外部规定的,而是由于每个学生都选择了同样的步调而自然实现的。

为什么要“分层走班制”

“分层走班制”的制度安排,从根本上是为学生个别需要服务的,是对学生发展需要的充分尊重。这种安排,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尽可能地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充足的条件,这就与经典的班级授课制完全不同了。如果说班级授课制强调统一和效率,“分层走班制”则强调对个人发展需要的满足,强调各取所需、主动选择。

“分层走班制”虽然以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但并没有采用个别教学的方式,依然以班级为单位。即使“一生一表”,学生依然通过自愿选择汇聚成班。在这种情况下,经由个人选择而成的非固定班级,能够更好地实现班级授课制想要实现却无力实现的“同质化”,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统一”教学、实现“齐步走”。在这个意义上,“分层走班制”既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改进,也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最忠实执行。它解决了现代学校的大规模与学生个别需要之间的尖锐矛盾,也避免了其他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弊端;既为学生个人的自主选择提供了条件,又保证了学生能够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过上一种自觉的集体生活。“分层走班制”可以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的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的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都有利于教师能力全面提升,对教师的能力和自身教学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分层教学使教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联系,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的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通过这一做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5.七年级分层走班教学告家长书 篇五

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在初中阶段,组织探索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分层走班教学,进而推进初中基础性课程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为此,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八年级段先行试点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同步推进七年级分层走班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1.分班原则:学校将本着自主选择、动态分层、因材施教,并兼顾有利于教学管理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知识水平、能力倾向、学习兴趣和教师评价等因素将学生分成A班(基础班)、B班(提高班)。

2.走班科目:试行前期,先组织数学和科学两门学科进行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管理为要素的分层走班教学。

3.动态分层:根据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从知识水平、学习态度、教师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A班优秀者可以进入B班,B班学习吃力的可流动到A班学习,实现动态分层。

希望家长帮助孩子合理选择班级意向。教务处将参考学生提交的选择意向,再确定第一阶段分班名单。

我选择的班级是?请在的括号内打“√”,并带回学校交班主任老师。

A班[基础班]()B班[提高班]()

家长签名__________

学生签名班主任签名_____________

台门学校初中部教务处

6.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利与弊 篇六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需求;学习成绩

在高中数学课堂进行分层走班教学,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是通过将学生进行分层的方式作为教学依据,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带来自尊心的伤害,而且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分层教学也会给其带来更多学习上的压力。因此,分层走班教学是利弊并存的一种教学模式,需要老师认清其教学实质,进而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给予教学方式上的选择建议。下面,我主要探讨一下在高中数学课堂进行分层走班教学的利与弊,希望能为分层走班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一、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利

1.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

分层走班教学是将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按照学习成绩进行班级划分,一般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是学习成绩最好的班级,B层次则处于中端,C层次是学习水平最差的班级。通过这种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没有进行分层走班教学之前,每个班级都会存在学习能力有较大差异的学生,这也为老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教学困难,老师无法依据班上所有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符合每位学生学习需求的课堂教学,只能按照班上学生的平均学习水平进行课堂教学,这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学生来说都无法满足其学习需求。以“直线、圆的位置关系”为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此项内容时,老师的教学会存在些许差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A层学生来说,要掌握几何法和代数法等不同的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对于B层学生来说,如果太多的判定方法在一时之间难以掌握,可以先在学习初期掌握一种判定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方法;对于C层学生来说,由于数学基础较差,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掌握通过圆心与直线的距离来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不急于让学生将较复杂的方法学会,要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2.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

对于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来说,洞察力是其进行教学活动时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老师需要对班上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深入洞察,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教学方法的决策。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老师更易于对班上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深刻洞察,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处在一个区间范围内,老师很容易将各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掌握,这有利于老师成为一名研究者,即能够对学生进行充分研究,继而能够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订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策略。由于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大体相同,老师的教学安排也更容易使更多学生得到满足。以C班学生为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学生都存在数学基础不牢固的问题,因此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度较低,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得到的课堂反应也是基本一致的,这些学生对于老师课堂讲述的反馈也不会被湮没在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相反的反馈声中。所以,老师在经历过几次课堂教学之后,就能准确掌握这个层次的学生适合怎样的教学进程。比如,在学习“空间集合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老师可以事先对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力测试,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当,空间想象力也不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便于老师快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准确测定,以便于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掌握讲课的难易程度。

3.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由于对学生进行了分层,因此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讲课进程也就更加贴近学生的接受能力,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将老师所讲述的知识理解吸收,而在之前没有进行分层时,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距的学生都由同一个老师进行授课,老师不可能会顾及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只能按照班上学生的平均学习水平进行教学。这样会导致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得到太多自己需要的知识,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则可能出现听不懂的状况,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实行分层教学之后,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都是符合自己实际学习需求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将知识点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自然会得到提升。

二、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弊

1.榜样的缺失

进行分层走班教学之后,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榜样的缺失,尤其对于C层次的学生来说,进入的班级中其他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都和自己不相上下,学生找不到一个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当作参考的榜样,在课下时间也不能找到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自己进行辅导,长此以往,学生在自己班级的数学成绩可能名列前茅,但是与其他层次的学生相比可能还处于较低水平,只是学生缺少参考榜样,便难以知晓自己与榜样的差距,这样会使一部分学生安于现状,止步于当下,没有继续前进的动力,从而影响学生的进取心。

2.学习压力增大

对于A层次的学生来说,虽然班上的所有学生都被分到了最高层次的班级,但是班级内部还是会对学习能力进行重新划分,仍会有学生处在班级的中下游。对于这些学生来说,班级层次较高会成为其压力的来源。因为这种班级的学习氛围较浓,而且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在学校中是处在前面的,那么处在班级中游和下游的学生便会更加努力向着学习成绩上游的学生追赶,但是却很难实现超越,自身无法进一步提升,那么便会给这些学生带来心理上的较大压力,不利于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

3.C层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一定伤害

在进行学生分层的那一刻,或许C层的学生便被贴上了落后的标签,这对于C层的学生来说,可能会造成心理上的创伤。这些学生原本的数学学习能力就较差,落后于其他同学,在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追赶时,却被告知今后将与其他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起学习数学,这会让这些学生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也會使这些学生变得更加不自信,自尊心受到一定的伤害。如果这些学生不能将自己的心态摆正,那么这种分层的教学方式便会使得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变得更差,甚至还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由原本的努力追赶变成了“破罐子破摔”,再无努力之意,这样是得不偿失的。

在高中数学课堂进行分层走班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能够营造更加符合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教学氛围,但是,从学生的心理来看,这种教学方式还是存在较多的弊端,不仅会给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增添更多的学习压力,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容易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这样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很可能使得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在笔者看来,分层教学还需要谨慎行之,老师选择教学方法一定要秉承以生为本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式真正符合学生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蒋军海.综合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4(6).

[2]刘颖.如何发挥学生身边的榜样作用[J].教学与管理,2013(22).

[3]赵秀芬.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研究[D].青岛大学,2014.

7.分层走班阶段性小结 篇七

摘要:2014年9月选课走班制正式在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中学实施,这不仅是对中学教育的一次大胆尝试,更是一种教育创新。基于选课走班制背景下,本文针对泡桐树中学的初中英语课堂的分层教育进行相关实践研究,着重介绍了选课走班制下的初中英语课堂分层学的实践性及实践经验,以期对泡桐树中学乃至整个初中英语教育领域有所帮助,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选课走班制;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教学实践

G633.41

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中学是一所新建高起点优质中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学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开始了一条创新型教育改革道路。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出台了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中明确指出了要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教学制度的改革。泡桐树中学基于选课走班制背景下,针对初中英语课堂实施了分层教学实践,对以后的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选课走班制与初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

选课走班制指的是将学校各年级学生按照自身的特色及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班级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其分为不同的组,从而为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提供科学可行的教学环境和方法,以达到补差与培养的双重效果。泡桐树中学认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不管是目标设定、课堂教学,还是课程评价等都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科学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班级和课程选择,从而为初中英语课堂的分层教学夯实基础。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因材施教的理念,绝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促使初中英语课堂的分层教学顺利进行。

二、选课走班制下初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性

1.了解差异,科学分层

按照学生知识、能力以及潜力等方面的真实状况,由教师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为优秀生,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基础知识理解扎实;B层为中等生,学生学习成绩中等,但是学习能力较强;C层为待优生,学生知识理解能力较弱,学习成绩较差,上进心不高。在学生进行选课走班制之后确定班级人数,再由教师按实际情况岁各班级进行分组,每一组均包含有A、B、C层学生。这种分层可以让每组不同层次的学习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激励学生向高层次迈进。

2.针对差异,分层备课

在完成科学分层之后,需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其中教学目标为帮助A层学生向高层次发展,B层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C层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以科学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所以,针对三个层次的学习需要进行分层联系设计,教学目标也被分为共同基础目标、预备内容目标和扩展内容目标三个层次。例如,以记忆英文单词为例,共同基础目标面向C层学生,只需达到最低教学目标,即知道单词含义和拼写;预备内容目标面向B层学生,即大多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够掌握单词的基本发音和用法;扩展内容目标面向A层学生目标,在上述要求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单词辨析、搭配和造句。

3.面向全体,分层作业

分层教学的受体是全?w学生,需要同时兼顾面向全体和分层教学。而分层作业是分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工作完成后,势必要对学生布置作业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因此,分层作业设计应将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都充分考虑在内,例如针对英语课堂中的课文阅读学习,要求A层学生可以仿写,B层学生能够复述文章,C层学生能够理解基本的单词和巨型,如此一来,分层作业简单明了,同时还可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4.辅导分层,分层评价

由于课堂时间较少,以及分层教学的疏漏,极易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分层辅导十分必要。即对A层学生进行知识之间联系、区别以及解题思路进行培养,对B层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进行培养,对C层学生进行基本只是带你和题型解答进行培养,从而达到全体学生的进步与优化。

三、选课走班制下初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经验

1.选课走班制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可取之处

在选课走班制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体现了诸多可取之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充分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采用分层教学将尽可能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促使各层次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第二,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分层教学的实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满足,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英语水平也随之提高;第三,增加了学生之间互助的机会。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组内互相帮助,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了学习趣味性;第四,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避免了无效作业;第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目标和要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英语成绩。

2.选课走班制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不足之处

虽然目前选课走班制下初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容易让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分层而产生很大的焦虑和烦躁等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在提高B层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因英语教学难度增加而造成的学生成绩波动,一旦出现考砸了的局面,学生将有可能产生不自信和迷茫的心态;当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进步而进行适当的层次调整,但事实上这种动态分层标准很难把握,因此一味地根据每次英语成绩的得分率来进行学生层次划分并不很科学。

3.选课走班制下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改进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不足之处,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三点改进措施:第一,实施隐形分层政策。面向全体学生,在走班选择之后针对课堂中的学生教学实施有层次地提问、作业布置等,尤其是作业并不公开指名道姓讲评,并给予学生较大的鼓励,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第二,适时调整B层学习目标。教师针对B层学生的提高教学实施循序渐进的方法,适时调整学习目标,设计科学的学习任务,不应急于求成;第三,寻求科学合理的分层标准。在选课走班制条件下,如果长期开展分层教学,需要借鉴学生多次英语成绩和教师平常细心观察的经验来进行分层,尽可能避免偶然性所带来的分层弊端。

参考文献:

8.分层走班阶段性小结 篇八

层教学上进行有益的探索[1]㊂

一㊁学考和选考课程分层走班教学的背景

浙江省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基本内容是:全面深化统一高考招生改革,进一步完善高职提前招生㊁单独考试招生和 三位一体 招生改革,加快建立多类型㊁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㊂在统一高考招生方面,实行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它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2]㊂

1.学考和选考的科目与分值

根据省教育厅出台的‘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除语㊁数㊁英之外,考生从政治㊁历史㊁地理㊁物理㊁化学㊁生物㊁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这7个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3门选考科目需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 学考)的基础上设置30分的加试题,成绩计入高考总分㊂以各科 必考题70分+加试题30分 卷面得分为依据,成绩按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等级㊂以学考合格为前提赋分,合格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得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各个等级人数比例均有限制㊂

2.学考和选考的考试形式

规定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学生起,学考一年两次,4月和10月举行,4月开考除外语以外的科目,10月开考全部科目㊂2015年10月首次学业考试,外语科目2016年10月首次进行考试,外语另一次考试安排在6月统一高考期间㊂外语实行 一考两用,成绩既用于评定学业水平等级又用于高考㊂普通高中在校生均须参加所有科目的学业考试,社会人员也可报名,每科至多报考2次㊂考生2次考试均不合格的,可增加1次考试机会㊂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与学考同期进行㊂

二㊁高中学校学考和选考课程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策略 1.学校形成特定学科优势[3] 以往各地高考升学率的攀比现象非常普遍,为留

住优质生源,很多地方政府和教育局不惜以政策的形式设置生源流动障碍㊂但教育不能是关门教育,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开门办教育应是教育的应有之义㊂

以往学生都争着进各级重点中学,现在要转换思路,树立学校的名片是 课程 的观念㊂让各高中学校着力于在面向高校设置的某些专业上形成优势和特色,并配备有较强的师资力量,避免与其它学校之间同质化,吸引具有相应学习资质的学生将这些专业所对应的学科定为高考选考科目,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形成优势,满足学生发展前景多样化的需要,以此来保持和提高学校的竞争力㊂

2.学生科学确定学考和选考科目(1)传统的分层教学

学考和选考化学课程的分层走班教学实践

基于浙江省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化学分层教学实施策略探究 王换荣1*陈德坤1陈进前2

(1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 浙江杭州

310015;2杭州市化学教研室 浙江杭州310003)

摘要:浙江省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倒逼高中学校采取分层教学模式㊂文章从高中学校学考和选考课程分层走班教学的背景㊁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策略㊁化学学考和选考分层教学的实施㊁对分层走班教学的思考四个维度进行探讨,为不同部门亟需解决的即将展开的面向高考改革选课方案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方案㊂关键词:招生制度;化学课程;分层走班;改革;实施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2-0021-04中图分类号:G 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008-0546.2016.02.005

传统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㊁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㊂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依据学生的现有知识㊁能力水平;二是体现层次性;三是其目的在于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㊂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小学升初中或初中升高中时按照成绩分入不同学校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二是学校按照总分人为划分出精英班㊁实验班㊁平行班等类似称谓的班级进行教学㊂

这样处理的优势是避免了因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而浪费教学资源,劣势是忽视了学生的主观学习愿望,不能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㊂

(2)改革后的分层教学

改革后的分层教学是招生政策的变革倒逼的现行教学制度变革㊂其特点有:班级的分化不再完全由学习成绩决定,而主要是依据学生兴趣和高校招生政策的双向选择㊂

这样处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不再是根据现有的知识㊁能力水平进行挑选㊂此种分层更大的优点在于是学科的分层,而不是总成绩的分层,有利于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规划将来大学的专业选择,有利于增加学科组合的多样性㊂

(3)学考和选考科目的选择过程

分层走班要真正做到既看到学生差异,又看到学

生发展潜能㊂分班前通过思想动员㊁问卷调查和家校联系等途径来提高学生对走班分层教学的认识水平,使教师也掌握到学生的思想㊁心理状况与能力差异等第一手资料㊂学生在咨询家长和老师的意见后,依据自己的兴趣和今后的职业规划,清楚心仪高校专业的要求后,抱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选择某些学科为选考科目,其它学科为学考科目㊂

三㊁化学学考和选考分层教学的实施

对化学学科而言,化学是选考科目还是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无疑会导致学生的化学课程存在差异,意味着长期以来我们倡导的 分层教学 摆脱了 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的局面,杭州第十四中学从高一下学期即真正进入实施阶段㊂

行政班的每一位学生均有详细且非同质的课表,根据课表的安排走班上课㊂化学分为A㊁B㊁C㊁D 四个层次的班级,A 班物理㊁化学只做学考;B 班物理㊁化学都选考;C 班只选考物理,化学是学考;D 班只选考化学,物理是学考㊂这四个层次班级学生的作业都交给相应的任课教师㊂

1.化学教学中的目标分层[4] 依据课程标准㊁教材内容及学考和选考两个不同

层次班级学生的可能水平,制定与各层次 最近发展区 相吻合的分层化学知识目标(表1)㊂实施这一环节应注意,各层次目标虽然有差异,但也只是反映同一教材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差异,各层次目标之间应

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阶梯,使低层目标学生也可向高层迈近㊂ 2.化学教学中的分层探究

针对学考和选考两个不同层次班级学生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及接受能力,在提问的角度上应有所区别㊂例如:在学习浓硫酸是强氧化性酸 这一内容时,分层设置问题要求学生探究㊂A 班:浓硫酸能干燥还原性气体吗?B 班:请书写浓硫酸不能干燥H 2S

气体原因的化学方程式;C 班:浓硫酸能干燥SO 2气体 吗?D 班:浓硫酸为什么能干燥SO 2这种还原性气体?显

然,A 班和C 班的问题属于基础层次,B 班和D 班是深化层次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巧妙地因班设疑,造成悬念,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㊂

3.化学教学中的分层作业

课后的书面作业分三类题目,一是必做题,题目深浅适中,难易适度,A㊁C 班学生可独立完成;二是自选题,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A㊁C 班学生可选做一些题目,B㊁D 班学生则全做;三是思考题,有一定难度,B㊁D 班学生经过反复思考才能完成,目的在于培养质优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㊂这种有层次的作业既可面向全体学生,又可强化化学选考生㊂

[例1]依据课堂所学知识,结合实际为学生提供工艺流程题㊂某亚硝酸钠生产厂采用硝酸为原料,生产原

理是NO+NO 2+2NaOH =2NaNO 2+H 2O㊂工艺流程如下:

(1)分解塔中填有大量的瓷环,其目的是 ㊂

(2)按一定计量比在反应塔中通SO 2和喷入硝

酸,若反应后生成的NO 与NO 2物质的量之比恰好1:1,则分解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从产物产率的角度分析该反应中硝酸的浓度不宜过大或过小的原因是,若硝酸浓度

过大,吸收塔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㊂

(3)通入一定量的N 2的目的是㊂(4)吸收塔中尾气如何再利用 ㊂

(5)副产品NaNO 3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下列哪些物 质反应转化为产品(选填序号)㊂ A.Pb B.C C.Fe D.Cl 2 解析:(1)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 反

应物的接触面积,(3)考查NO 容易被O 2氧化成NO 2,通入N 2是为排除装置中的O 2,(5)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三个问题是基础题,可供A㊁C

学考班做,选考班则全部做㊂实施分层作业要注意对各层次班级中作业质量特别突出者予以表扬,以增强学生自信心㊂

4.化学教学中的分层考试

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即进行单元测试,实行 有选择,无淘汰 的分层考试模式㊂ 有选择 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将试卷分为学考卷和选考卷,学考卷是基础题为主,选考卷包括70%基础题和30%的提升题㊂ 无淘汰 是指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㊂

5.化学教学中的分层反馈

不同层次班级的教师要有序地点拔㊁引导㊁调控课堂,并及时反馈化学教学中的问题㊂课堂信息反馈:通过教师和优生的帮助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的遗留问题和 求助信息 ㊂思想反馈:加强师生交流,及时反馈学生在分层教学中出现的心理需求,采取每周行政班班会的形式收集信息㊂学习反馈:依据分层作业㊁分层考试中的答题情况将学生成绩划分为 优㊁良㊁中 三个等级,教师在认真批阅的基础上,使课后辅导更有针对性㊂

6.分层教学效果的初步分析

在为期半年的分层教学过程中,对未分层前的两个实验班(共98名)学生和分层后选考班(B 班和D 班共100名)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进行了跟踪调查(表

2),同时对未分层前的两个实验班(共98名)学生的上学期学习成绩跟踪(表3),选考班(B 班和D 班共100名)学生的下学期学习成绩跟踪调查(表4)㊂

SO 2 3 项目

分层前实验班(共98名)分层后选考班(共100名)人数(人)

所占百分率人数(人)

所占百分数很有兴趣3232.65%6060%有兴趣4646.94%3232%没有兴趣 6 6.12% 1 1% 表2学习兴趣调查表 项目

期中考(未分层)期末考(未分层)优秀人数(人

平均分优秀人数(人平均分实验班A 班(50人18722478.8实验班B 班(50人 19 74 23 77.9 表3高一上学期实验班成绩跟踪

六㊁结束语

教材的演示实验都是较经典㊁数据重现性较好的实验,但往往很多初中化学教师花在准备实验上的时间较多㊂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和实验探究,如果演示实验能够实现操作简单㊁药品和仪器易得㊁数据复现性好,那无疑为众多一线初中化学教师节约了大量准备实验的时间,使得教学实现减负增效㊂

笔者此次由于实验室条件所限选用了大理石代替石灰石完成了上述实验的探究与改进,不当之处请同行不吝批评指正㊂参考文献

[1]王祖浩.义务教育教科书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 李德前.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改进[J ],化学教育,2011,(10):84~85(上接第89页)

(1)学习兴趣的比较分析

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分层后选考班学生学习化学 的兴趣明显增强㊂这表明对化学质优生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恰当运用诱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潜在动机㊂

(2)学习成绩的比较分析

两次期中和期末成绩表明,选考班学生的总体成绩明显优于分层前的实验班㊂表明在兴趣引领下,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创造性和紧凑的自主性学习,通过分层有利于激发化学质优生求知和探索的激情,进而提高学习成绩㊂

四㊁对分层走班教学的思考

半个学期以来,分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发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㊂

1.走班分层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走班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因层施教,使得教师的工作量和负担均加重㊂为此教师要加强协作,多进行教研活动,并注重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探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的优化㊂因此,如何使分层教学更适应学生㊁使教师更适合于分层教学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㊂

2.走班分层教学引起无法避免的纪律混乱为应对不同层次的考试而势在必行的走班分层教学难免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混乱㊂过去学生的纪律主要是班主任维持,走班分层教学后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增大,班主任对发生在走班教室的纪律问题可能存在管理盲区㊂所以,任课教师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㊂

3.走班分层教学对班级文化建设不利

行政班级和走班班级之间的分化可能导致行政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下降,不利于班级文化建设㊂

4.走班分层教学效果的评价模式有待完善目前完全根据真实成绩进行评价的模式明显不利于分层教学之后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㊂因此,拟实施的评价模式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究其合理性和适用性㊂

可见,走班分层教学能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教学过程最优化原理和教学的可接受原则,其精髓是因材施教,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㊂实践证明,浙江省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倒逼高中学校采取的分层教学模式是适合学生的教育㊂坚持在知识的传授㊁技能的训练㊁心灵情感的交流等多方面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将分层教学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㊂

参考文献

[1]任学宝,周丽婷,董莉.尊重差异与选择,实施分类分层走班教学[J ].基础教育参考,2014,(17):28-32[2]孙善学.扎实推进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北京教育, 2014,(2):10-11 [3] 李涛,邬志辉,邓泽军.中国统筹城乡教育改革:统筹什么?改革什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视阈下的 城乡治理论 建构[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22-130 [4]江建来.高中生物 分层教学 的探究与实践[J ].中学生物学,2005,(8):19-22 项目

9.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小结 篇九

提交会员:初中数学组 来源:铁资中学

浏览次数:62 [字体:大 中 小]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花费铁中币:0 添加时间:2008-4-14 23:49:51

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小结

一、子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个学校的学生来看自于不同的家庭,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异,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分层教学,同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分层设计。分层布置作业的依据是学生个体的差异,分层布置作业的目的是求得学生的持续发展,从而使有明显差异的各类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与提高。

二、分层作业的理论依据

1、个体差异理论: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Dr.Howard Gardner)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指出人的智能是多方位的。而且,一个人的某一方面智能得到认可并得到发展后,有可能激发其在其他智能方面的发展,乃至综合能力的提高。按目前我们的选拔考试的评价标准,在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方面发展较好的人有可能得高分,而得不到较高分数的学生往往被认为是学习有障碍甚至是没有发展潜力的,其实这些没有得到较高分数的学生,在其它智能方面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他们完全可能在合适的教育氛围下被激活、苏醒,从而所学有所进步,有所成就。

2、因材施教理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现实告诉我们: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遗传素质、环境条件和所受教育不同,又会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传统的作业布置要顺应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现实的。因此,教育和教学应照顾到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在现代教学中,要求教师深入研究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智力水平、思想品德及个性特点等。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和作业布置中才能做到既有统一要求,又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只有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不同情况,教育和教学才有可能挖掘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及潜力,扬长补短,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取得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3、最近发展区理论:将特点相近的学生归结为同一“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的教法和布置不同的作业去帮助他们,使他们在目标导向下主动学习,达到成功,得到激励,就能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较快地发展、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分层次设计作业应把握的原则

1.是难易适度原则。作业的难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标准,它常常随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同一作业,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可能易如反掌,但对那些能力低的学生却可能极为困难。作业的难度还取决于它所包含的新内容的多少以及教师给予的提示量。如果作业的难度过大,学生往往感到迷惑不解,望而却步,参与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就会大为降低。教师布置作业时既要将难度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并取得高成功率,又要注意适当的层次性。

2.是密切联系生活原则。数学作业设计应贴近生活,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实用性,让学生多做些“应用题”,通过不断的数学实践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同时从中体验到生活处处数学,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学好数学的作用是巨大的。此外,数学是与时俱进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在不断地创新和丰富。数学作业设计还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时事,体验数学的无比鲜活,使自己的理解和运用数学能力与时俱进。

3.是内容趣味原则。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数学作业的呈现方式可以是言语的、图片的、模型的,也可以是实物的、观察的、操作的和体验的。数学作业设计兴趣化,既要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那些充满色彩、活动多变、富有刺激的作业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用大部分时间兴致勃勃地从事作业,而且会做得又快又好。然而,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却未必如此,因为他们更可能乐于从事思辨色彩较浓的作业。因此,数学作业设计应特别注意贴近孩子,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做完作业,“沉醉不知归路”,盼望着下一次作业的快速到来,从而爱好数学,迷恋数学,学好数学。

4.是关联教学目标原则。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充分考虑作业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内在联系,所布置的作业不能偏离教学目标,而应该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当学生认识到作业与他们的学习目标联系时,会付出必要的努力去完成。这样的作业设计,通常在教材安排的一些综合练习中体现的较为充分。

5.是形式多样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并用有助于增进学习的效果,消除学习活动中的疲劳。作业内容、形式和解答方式的多样化将有助于克服作业活动中的单调乏味现象,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分层设计数学作业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画、算、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数学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如:学习了轴对称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的班徽。

6.智力与非智力相结合的原则。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对于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诸因素作了一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优秀生与后进生的智商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同时也表明:在优秀生中智力中等或中下等者竞占67.7%,而后进生中智力中等或以上者竞占50%。上述情况和调查研究说明:具备良好的智力因素不一定就取得良好成绩;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其智力水平不一定优异。这是因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不仅仅是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也始终伴随着学习活动,对智力因素起着或促进推动或干扰排斥的作用。非智力因素不直接介入学习,但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是推动学习的动力。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有调节作用,又起稳固作用,而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又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的统一整体。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有意识地调动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他们的注意状态调到最佳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稳定灵活地掌握知识技能并促进智力的发展。

7.是自主选择原则。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接受同样的知识自然有快有慢。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就要改变过去的命令式、强制式,针对学生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差生的接受能力去设计多梯级作业,在一个大题目后面设计几类作业,让学生根据情况自主选择,给他们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8.适度外延原则。既向课外阅读延伸,又向课外实践延伸。向课外阅读延伸,就是要把课堂“这本小书”与课外“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在贴近课堂的同时,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如,(1)学习了勾股定理后让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勾股定理的若干种证明方法,体会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对勾股定理的研究,激起民族的自豪感;(2)学习了“黄金分割”后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它的数学、音乐、美术等实际生活中应用价值。四.数学作业分层研究的实施

(一)、学生分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

A层: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 B层: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 C层: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对学生的分层应由老师掌握,不宜对学生公开,防止优生自满、差生自卑,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我在分组时便是这样对学生讲的,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同时我还用了另一种说法,就是A组为铜牌组,B组为银牌组,C组为金牌组。这样学生即使分在了A组也不会有什么自卑。这样分组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学生评出好中差,而是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来掌握、了解自己所需的知识,给各层次学生的“递进”留有阶梯。由于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都会有相应的提高或降低。因此,根据每个学生提高后所达到的新水平,我们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个小组进行相应调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不断进步。在大家努力进取的情况下,A、B组学生可以升到C组,对于个别退步的B、C组同学,可以降到A、B组来适应自己。经过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现有的水平再进行相应调整。这样做使每位同学都充满了信心,懂得了要想争当最好的,只有时时刻刻努力,才能得到进层和提高。

(二)、数学作业的分层策略 方案一:作业内容和要求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学生完成的作业按能力的不同合理布置相应的作业。

1.按知识结构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一般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即基本练习: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练,如计算、画图、识记等巩固练习,主要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综合练习: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简单的运用,主要适合于中等学生;创新练习: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一般适合于优秀学生。如教学了分解因式后,可以设计这样一组作业:

A组: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ax2-3ay4

(2)-2xy-x2-y2

(3)3ax2+6axy+3ay2(4)x4-81

(5)(x2-2y)2-(1-2y)2

(6)x4-2x2+1

; B组:2.已知,如图,4个圆的半径都为a,用代数式表示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并求当a=10,π取3.14时,阴影部分的面积。

3、利用图形面积分解因式

①a2+3ab+2b2

②a2+b2+c2+2ab+2bc+2ac

C组:4.请写出一个三项式,使它能先提公因式,再运用公式法来分解因式,你编的三项式是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本题设计说明:学生不仅要学会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而且要懂得借助课本内容的思想方法去编拟习题,这是创新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种梯度性作业的设计,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巩固了课本知识,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机会

2.对同一份作业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素质教育具有主体性、个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的基本要素。其中主体性、发展性要求作业必须有层次性,才能适合全体学生,才能满足于知识基础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的每位学生。我的具体做法是:(1)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多角度设问。设问的梯度由易到难,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探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尝试,激发学生的潜能。从教学效果的角度看,设问的多梯度性可以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达到深层次认识问题的本质,从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2)设计阶梯型题组,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精选不同层次的题目,由易到难,按照不同能力要求编成题组,有针对性地设置知识、方法、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使思考坡度循序渐进,恰到好处,学生每解一题都能亲身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规律,领略到解题的意境和命题的构思。如,(1)上完反比例函数复习课后,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 O A B x y

如图,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反比

例函数 图象交于A(-2,1)、B(1,n)两点。(1)求m和n的值;

(2)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 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2)一位农民想利用一边长为a米的旧墙及可以围成24米长的旧木料,建造猪舍三间,它们的平面图是一排大小相等的长方形。

a,如果猪舍的宽为x米,则猪舍的总面积s平方米与x米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b,请你帮这位农民计算一下,如果猪舍的总面积为32平方米,应该如何安排猪舍的长BC和宽AB的长度?又旧墙的长度是否对猪舍的长度有影响?怎样影响?

c,为了猪儿住得好,32平方米是否是最大面积?用你学过的数学知识,帮这位农民参谋一下。本题从求函数关系式开始,到给定猪舍的总面积判断旧墙的长度对猪舍长度的影响,直到让猪住得更好,让学生帮助设计猪舍的长和宽。本题安排层层递进,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这种设计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性地做题,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这样设计的作业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但是,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方案二:作业评价分层。就是针对学生的情况对学生完成的作业按不同的要求进行评价。

1、评价的层次性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分层评价学生作业,就是对好中差作业的评价不按同一个标准,对A层次学生判分适当松些,对C层次学生,判分适当严些;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B层次学生、A层次学生,可多些,对C层次学生可少些。例如,对A层次学生,做对基础作业,就可以给满分;做对选择作业,半倍加分,做对额外作业,一倍加分。对B层次学生,做对额外作业,半倍加分。再如,对B层次学生、A层次学生,作业做错,不要忙着在上面打上大大的×,对作业书写工整,且作业准确率比以前大有提高的,我们就应在其作业本上写些表扬鼓励性批语,同时,还要客观具体地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发下去,等他们真正搞懂订正后,再给他们判分。有时,A层次学生订正后还不能全懂,我们应在作业批改记录中所收集的素材与资料,去发现各个层次或个别学生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性、典型性、趋向性的问题,“对症下药”,再设计一些量少的有针对性、模仿性作业,让他们补做,重做一次,进一步,进一步,就给他们加分。这样,他们通过反复作业,从日益增多的分数上,切身体会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在提高。我们要及时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心,以使以后能顺利发展。对C层次学生的作业也采取分层评价。对于一些选择作业,我们让C层次学生与C层次学生比作业的速度,比作业的准确性,对于额外作业,我们让C层次学生们比思维质量,比作业解题方法的多样化。改变了以往那种书写认真,答案正确就判满分的做法。通过分层评价C层次学生的作业,在C层次学生中形成了竞争的氛围,使他们永不满足。

为了达到既能对学生作业水平进行评价,又能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地评价与引导,让学生逐步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完善自己。针对学生常会因种种原因而逃避“订正”这一现象,我们采用“等级加后等级”作业评价方式。前一等级是对学生完成作业正确与否的评价,后一等级是对学生订正作业行为的评价。待学生对作业认真反思订正后,我会在原先的等级后加批“优”,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学生自觉地形成反思意识,同时也让他有成就感。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我们采用作业积分制,积分达到95分以上的学生(根据班级学生整体情况而订),可以获得一颗闪亮的星星,贴在专用的评比栏里。这种激励方法的效果很显著,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作业的正确率,从而逐渐养成自觉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2、评价的多元化(1)、让学生在自评中树立自信

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还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倡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我们要考虑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特征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同样,在作业评价上,也应当考虑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新课程作业评价功能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通过自评其家庭作业,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查找不足,努力改进。

评价,笔者主要采取奖章制度。奖章分三等级:笑脸奖章、OK奖章与加油奖章。学生可以根据作业情况自我评价获取哪一等级的奖章。在各种作业完成后的汇报单上直接画上相应的奖章。教师将学生汇报单轮流在班级的学习园地内展出,后利用一周一午自修的时间,全班分组来评价看看谁能得到相应的奖章。这种方式深受学生的喜欢。

(2)、让学生在互评中学会欣赏 业过程或间接地参与学生作业过程,进行辅导评改。对作业的评价突出对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评价。小组同学集体评议作业的优良,可以补自评时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同学们可以学会客观地评价别人,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教师要求学生一方面吸收别人好的地方,同时也要为他们的作业出谋划策,至少提一处改进意见。互评互赏结束后,就进入智慧修改阶段。在修改训练中,使学生学会修改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优秀的作品在班级的学习园地内展出。

(3)、让师生在互评中共同发展

要善于发现美----学生“微不足道”的优处,并能以自然、真诚、恰当、温馨的语言予以赞美,从而点亮学生希望之火把。师评则可以作为自评、互补的有效补充,更明确地指出学生应发扬的优点和需努力改进的不足之处。

当然也有做的不太尽人意的作业。比如张某的一份回家作业,虽然做对的题目很多,但有许多代数式的字母书写不规范。像这份作业没有直接打等级,而是把张某叫来,对她说:“这次的作业老师看出你做得十分认真,我真想给你盖 “笑脸”,可上面的书写不够漂亮,你能不能和你的小组长一起修改一下,再送来给老师打分?”我还把她作业的正确率大大表扬了一番。结果她马上乐冲冲地去找小组长,中午便交来一份重做的作业,不仅字迹工整,还记录了两人讨论某些问题的对话。我不仅给了她一个“笑脸奖章”,还给她加了一颗星,这可是许多学生都没能得到的,可把她乐坏了。在以后的作业中,她会更加努力,去争那颗星的。

3、评价的维度 序号 标准 评价 1 完成作业的总时间

完成作业的态度(1)写出本次作业中,你独立完成的题的序号和在别人帮助下弄懂并完成的题的序号。

(2)回答本次作业中,你不会做的题的序号,力争分析出症结所在。

(3)本次作业你用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完成作业的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同学评价

老师评价

标准2.(1)的设定,能使教师迅速、清晰地把握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实际水平。对标准2.(2)的设定,可以这样理解:数学的概念体系以其逻辑严谨著称,而数学习题的解决,也往往遵循形式逻辑中的充足理由律,经历多次由此及彼的推理或计算才能获得。那些基础扎实、推理能力较强的C层次学生,在做完一道题后,往往会产生一定正确的自信。即便遇上一时解不开的题,也一定能分析出只需解决了某步的推理,或由题设完成某数据的计算,该题即可获解。而某步的推理或某数据的计算,恰恰是疑点,即为标准(2)中所说的“症结”。能够分析出“症结”,知道哪儿卡壳,是需要一定数学素养的,这对部分学生来说,需要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但正是因为标准(2)的设定,使学生对不会做的题不做变成了一种“合法行为”,再也不会有人做抄袭的傻事。在这种宽松的气氛中,学生大都能静下心来,抱着研究的心态,去分析症结所在,甚至在分析的过程中,使问题获解而得到意外的收获。这其中培养的是求实精神,提高的是分析能力,摒弃的是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标准2.(3)的设定,它可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对所用技能、方法的巩固,是作业过程中的点睛之笔。

方案三:合作型作业分层

由于不同的学生的能力有所差异,有些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有些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再者新课程不仅强调学生独立思考,更强调合作交流。我们在分层研究中,对学生的合作也作了分层实验。

(一)相同层次合作作业

相同层次是指数学学习的基础、能力、智趣等相近的学生。在数学作业中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性、合作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例如,在学习“黄金分割”后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请与同学自由组合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或通过网络资源了解“黄金分割”的应用。从交上来的作业中,不仅看到了许多同学不由自主地寻找与自己相同层次的同学进行合作,而且看到了让教师赞叹不已的答案。如:(1)“黄金分割”在几何作图中的应用。如,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作底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的交点就是该边的“黄金分割”点,这样的三角形叫黄金三角形,利用黄金三角形可以画出圆的内接正十边形;(2)“黄金分割”在建筑中的应用。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雅典的他依神庙,印度的泰姬陵,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美丽的维纳斯雕像等等,这些世人瞩目的建筑中都蕴藏着“黄金分割”;(3)“黄金分割”在音乐、美术方面的应用。如,世界名画“最后的晚宴”中犹大的位置就处在“黄金分割”点上;中外许多著名的乐章,像《十面埋伏》、《命运》、《蓝色的多瑙河》等的高潮都落在全曲中的“黄金分割”点处;(4)“黄金分割”在生物界的应用。如,人在气温22℃-23℃的环境中,感觉舒适,而这种温度恰好处在人体的正常体温36℃-37℃的“黄金分割”点处;模特的身体之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是由于她们的肢部是在“黄金分割”点上;(5)“黄金分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我们通常看到的课本、桌面、黑板面,常设计成长与宽的比近似为黄金比,这样容易引起美感;在拍照时,我们常把主景物置于接近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处,这样拍出的照片会显得更协调、悦目;舞台上的报幕员报幕时总是站在接近于舞台的“黄金分割”点处,这样音响效果好,而且显得自然大方;(6)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生前对0.618(黄金比的近似值)作了深入的研究。他以“黄金分割”为依托,创造发明了优选理论,这种方法,在科研和生产的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我国和世界科学文化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

(二)互补型的合作作业

上一篇:英国学历学位成绩单办理中国领事馆公证认证下一篇:新员工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