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文化生活(二)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人教版必修

2024-11-07

2011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文化生活(二)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人教版必修(精选10篇)

1.2011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文化生活(二)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人教版必修 篇一

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新人教必修2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63、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1.主权国家:(1)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主权。(2)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A、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B、主权国家承担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的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64、国际组织:(1)含义:国际组织是国际、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目的,通过签订调要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2)分类:依据不同标准,国际组织有不同类型。其中有政府间的与非政府间的,世界性的与区域性的。

65、联合国:①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和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②《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③《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④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减军火、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66、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②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一国开展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但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这是非正义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最终也会损害本国的利益。

(2)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对外政策不同,直接影响国家间的关系。(3)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

2.2011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文化生活(二)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人教版必修 篇二

一、选择题

1.2017年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提出,我们希望与国际社会一道,尊重网络主权,发扬伙伴精神,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这有利于导学号 60922717(C)①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③培育和发展良好的社会风尚 ④彰显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 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有利于发展健康的网络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发展良好的社会风尚,①③项符合题意;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②项与题意不符;题干没有涉及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2.一些人时常慨叹道德滑坡,忧虑价值扭曲,甚至发出“群体裹挟人”的叹息,但你怎么样,环境就会怎么样,你日行一善,社会就会多一份光热。这启示我们导学号 60922718(C)①主动接受先进健康文化熏陶,提高思想道德境界 ②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道德 ③培育社会文明风尚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④提高辨别能力,抵制落后和腐朽文化的侵蚀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 一些人时常慨叹道德滑坡,忧虑价值扭曲,甚至发出“群体裹挟人”的叹息,但你怎么样,环境就会怎么样,你日行一善,社会就会多一份光热。这启示我们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培育社会文明风尚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②③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个人用行动影响社会,而不是社会环境影响个人,①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涉及落后和腐朽文化的侵蚀,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3.近年来,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国不断涌现了一批世界一流科技成果,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

列。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导学号 60922719(D)①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②彰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④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支撑

A.①③ C.②④

B.①② D.③④

[解析]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有利于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支撑,③④两项符合题意;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不属于文化价值,属于政治价值,①项不合题意;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不在于彰显科技的地位,而是推动文化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不是文化意义,是科技创新的经济意义,②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

4.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艺术宝藏浩瀚精深。中国的民族音乐绵延千年,中国的舞台传统写意凝练,是东方审美观的独特表达。放着自家的宝贝不为我所用,却心甘情愿地被洋派俘虏、绑架,说到底是缺乏民族自信的表现。可见,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必须导学号 60922938(C)①坚决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②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④加强文化交流借鉴,增进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 “放着自家的宝贝不为我所用”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心甘情愿地被洋派俘虏、绑架”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这两种观点都要反对,故②符合题意;“放着自家的宝不为我所用”说明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故③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而不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排除;④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加强本民族文化自信,而不是强调外来文化的态度,排除。故选C。

5.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选择了人们普遍关心的反腐题材,紧扣时代脉搏,融汇了时代的道德要求、价值期许,根据真实案例进行创作,做到了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该剧在湖南卫视开播以来,引起社会极大关注,获得好评无数。这说明导学号 60922939(C)①文艺创作应坚持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②面向人民、扎根生活的作品才会有活力 ③文艺创作应该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 ④文化作品应注重社会效益,传递正能量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 题目中该影片《人民的名义》选择了人们普遍关心的反腐题材,紧扣时代脉搏,融汇了时代的道德要求、价值期许,根据真实案例进行创作,引起社会极大关注,获得好评

无数。这说明面向人民、扎根生活的作品才会有活力,文化作品应注重社会效益,传递正能量,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

6.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鸡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飞禽,它自古就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神采奕奕的鸡在古代视为祝告喜庆吉祥的象征,是文武兼备,勇敢、仁义、可信赖的“五福之禽”。所以人们不但在门上贴雄鸡图,以驱邪恶祈平安,而且也把农历新年的首日定为鸡日。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开发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是因为导学号 60922940(C)①传统民俗文化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②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文化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③④

[解析] 重视开发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④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故选C。

7.近年来,中国政府正着力丰富基层民众的文化生活。政府鼓励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在基层兴建文化站和图书馆等;改善文化投入结构,文化事业费用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上述做法导学号 60922941(B)①有利于缩小城乡间的文化差距,实现文化成果全民共享 ②抓住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这一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③有效改善了文化民生,促进了文化权益均等化 ④标志着我国建立起了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 我国政府鼓励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在基层兴建文化站和图书馆等,文化事业费用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的措施,有利于缩小城乡间的文化差距,实现文化成果全民共享,能有效改善文化民生,促进文化权益均等化,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而不是满足群众文化需求。④中“我国建立起了”的说法太绝对,排除。故选B。

8.在当前流动社会的影响下,广大农村的留守儿童成为“精神孤独的长跑者”,他们有很多困惑,却没人可以交流;他们渴望亲情,却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忍受着与年龄极不相符的孤单、无助。要让更多阳光照进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应该导学号 60922942(C)①发展农村经济,满足留守儿童的物质需求 ②提高社会关注度,开展爱心陪伴关护活动 ③发展农村教育,提高留守儿童文化修养 ④加强亲子沟通,及时疏导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侧重于强调的是广大农村的留守儿童成为“精神孤独的长跑者”,这就需要提高社会关注度,开展爱心陪伴关护活动,加强亲子沟通,及时疏导留守儿童心理问题,②④符合题意;①中的“物质需求”、③中的“文化修养”,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9.面对城市人口密度大和公共文化空间不足、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北京市各级政府通过挤、挪、改、买等方式,建设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借助有线电视等科技手段,推送公共文化服务“菜单”,使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和选择自己喜爱的文化活动。上述做法导学号 60922943(C)①扩大了群众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 ②体现了政府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③是政府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生动表现 ④能够有效地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 材料中的做法体现了政府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能够有效地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明显错误;③说法错误,北京市各级政府的做法是在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是在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是发展文化产业。

10.2017年上半年的国产电视剧市场,涌现出了《白鹿原》《大秦帝国之崛起》《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鸡毛飞上天》等多部口碑极佳的作品,剧组的“良心”创作、演员的精湛表演,让近年来习惯了看“抠图”“替身”表演的观众大呼“洗眼睛”。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优秀文艺作品需要导学号 60922944(A)①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 ②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艺术情怀创造精品 ③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④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 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优秀文艺作品需要立足社会实践,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艺术情怀创造精品。①②项符合题意;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优秀文艺作品需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③项说法错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而不是方针,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11.微公益强调全民参与并创造价值,它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自上而下的大众性、草根性、迅速传播性,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不仅推动了平民公益事业的发展,更传递了一种人人公益的理念。提倡和弘扬微公益导学号 60922945(B)

①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需要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和成才的必由之路 ④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②④ C.②③

B.①② D.①③

[解析] 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和成才的必由之路,③应排除;微公益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无关,④和题意无关。

12.文化休克是一种文化恐惧、焦虑、抑郁、迷失的隐性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或是因为突然、长期处于异己的文化环境,或是因为同时忠诚于两种或多种文化心理和信仰。群体性文化休克主要是由第二种原因造成的,会极大阻碍社会和谐与发展。有效预防群体性文化休克,要求我们导学号 60922946(D)①树立民族文化自觉自信,增强抵御外来思想文化的能力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 ③用当代中华文化之“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④支持先进、健康有益文化的同时,改造落后、腐朽文化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预防群体性文化休克,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用中华文化之“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②③正确;对外来思想文化要辩证看待,不能一味抵制,①错误;我们要改造落后文化,取缔腐朽文化,④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导学号 60922720

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振兴。某地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契机,依托山水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文化底蕴,推出“民俗之旅”特色旅游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收入的增加。同时加大投入,将原来杂乱无章的民居统一改造成青砖青瓦、具有传统建筑特色的农家大院、民俗一条街,实现了传统乡村文化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也加深了村民对传统乡村文化价值的认识。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地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是如何重塑乡村文化自信的。

[答案] ①抓住有利时机,充分挖掘、继承传统优秀乡村文化资源。②发展文化产业,增加村民收入。③加大经济投入,实现乡村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唤起乡村的文化活力,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自信。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该地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是如何重塑乡村文化自信的。要从材料中找信息,与相关知识相对应进行说明,可从充分挖掘传统优

秀乡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增加村民收入、加大经济投入等方面进行说明。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导学号 60922947

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火了。据相关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共3.43亿,占网民总体的45.6%。

相比文字、图片、传统视频,网络直播可以随走随看随拍,极大地丰富了应用场景,增加了参与感。从明星、网红直播发展至今,不少普通市民也加入了网络直播大军。某知名大学的老教授通过直播平台讲授微积分,吸引了万人同时上课。南京云锦、龙泉青瓷、古琴艺术、昆曲等多项世界级非遗项目通过网络直播,让“高大上”的文化火起来;农业生产、教育课堂、国粹艺术等“正能量”内容纷纷走进直播间,为网络直播带来新内容、新活力。直播为各种“民间高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成为更多网民表达自我和休闲娱乐的新方式。

然而,网络直播在传递文化和价值、推动文化消费升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有的网络主播为追求新奇内容,以低俗内容作为吸睛手段,大打“擦边球”,甚至逾越法律底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网络直播行业快速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 ①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③带来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推动文化的传播。④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文化市场。⑤创新文化传播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网络直接行业快速发展的积极意义,属于意义类试题。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解答时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文化交流传播、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等知识点分析回答。解答时注意结合材料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统一。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导学号 60922948

材料一 我国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如内蒙古实施“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惠及农牧民10万余人;安徽“农民文化乐园”根据群众意愿,统一采购文化演出节目送到村;浙江建成农村文化礼堂3000多家,打造农村文化综合体……

材料二 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中,有些地方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和模式,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公共文化服务活力进一步增强。

(1)结合材料一,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角度,简述我国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积极意

义。

(2)联系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阐述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这一模式转变的依据。

[答案](1)①有利于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引领文化建设。②有利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③有利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④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2)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文化服务主体,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是坚持人民是文化创造主体的要求。②人民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能满足人民群众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文化需求。

3.2011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文化生活(二)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人教版必修 篇三

知识结构

单元探究

1.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及现代价值有哪些?(1)历程:

①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政治上“为政以德”,将奴隶制度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强调等级尊卑,致力于秩序重建。

②继承: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荀子提出礼法并施,治国以礼教为主。

③重创: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④主导: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家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⑥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⑦理学:宋明时期,儒家在应对佛家和道家的挑战时,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⑧批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2)现代价值:

①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如“仁”“诚信”等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②“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③“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④“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⑤“民本”和“义利观”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⑥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如何从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看到“与时俱进”的特点?

(1)春秋时期,孔子结合社会动荡的时代特点和个人的认识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2)战国时期,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的思想,荀子吸收战国时法家、道家思想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内容,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西汉的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道教、阴阳五行家、法家等学派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为政治“大一统”服务的新儒学体系。

(4)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精神,有了新的内涵。

(5)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儒学在“三教合一”形势中得到进一步发展。(6)两宋时期,儒学从佛教和道教中吸取有益内容,形成理学。

(7)明朝王阳明吸取佛教禅宗的思想,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心学。

(8)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们从儒学思想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又不拘于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3.明清之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1)产生的社会条件:

①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资产阶级还未形成;而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②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欧洲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③文化条件: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封建文化受到很大冲击。

(2)内容差异: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没有提出建立新社会制度的主张,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欧洲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3)影响: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欧洲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促进作用。

热点关注

儒家思想存在着许多合理成分,如教育理论的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伦理道德中的诚信(社会主义荣誉观);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仁、德、民本思想(以德治国,取消农业税);维护国家统一的大一统思想(祖国统一)。这些热点都与今天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等热点相吻合,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把现实的热点与儒学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分析。

例子:和谐思想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民本思想只属于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儒家的“仁政”思想符合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今天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也应该“制天命而用之”,注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主要代表人物的哪些思想观点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或值得借鉴的地方?

4.2011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文化生活(二)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人教版必修 篇四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4·广州模拟)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这是因为()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政府的权力是由人民所赋予的 ③我国政府承担着重要职能

④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解析】选A。此题考查学生对政府性质的理解。我国政府之所以是人民的政府,这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故①②正确;③④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所以选A。

2.(2014·银川模拟)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在全国范围内集中部署打击利用互联网造谣和故意传播谣言行为,“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一些所谓的网络名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被警方拘留。上述材料表明()①政府强化公共服务的职能 ②政府限制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③政府在整顿文化市场秩序

④引导公民有序参与是政治文明题中之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打击利用互联网造谣和故意传播谣言行为,是政府履行政治职能的表现,①不选;公民的自由是受法律约束的,违反法律的自由不受保护,②不选。③④符合题意,入选。

【加固训练】2013年春节,北京市政府支出500余万元财政补贴,举办百部影片惠民活动,让很多因票价高昂而多年未进影院的市民享受了低价文化美餐。在此活动中,北京市政府履行了()A.调节电影票价的经济职能 B.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C.维护人们观看电影权利的政治职能 D.维护电影市场秩序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第1页(共6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解析】选B。影片惠民、让市民享受文化美餐体现了政府的文化职能,故选B。A、C、D与题意不符。3.(2014·东城模拟)国务院《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规定:对生产者未按照规定停止生产、销售或者进口缺陷汽车产品,隐瞒缺陷情况或拒不召回的,处以缺陷汽车产品货值金额1%~10%的罚款。国务院的做法()A.履行了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B.提高了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C.有利于市场监管,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D.有利于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解析】选C。对缺陷汽车产品的管理是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有利于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选C。【知识拓展】产品召回制度

产品召回制度是指产品的生产商、销售商或进口商对于其生产、销售或进口的产品存在危及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缺陷的,依法将该产品从市场上收回,并免费对其进行修理或更换的制度。

4.(2014·南通模拟)为治理大气污染,预计未来5年,北京市将投入资金近万亿元,其中政府投入约2 000~3 000亿元。这表明()①政府积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②财政能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财政能够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投入资金治理大气污染,既体现了财政的功能,也体现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①②入选。材料未体现党的工作,也未体现财政对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③④不选。

5.(2014·琼海模拟)一段时期以来,有些地方在考察任命干部时,不看德、能、勤,只看上报的材料和数字指标,于是出现了“弹簧数字”、“无据数字”、说大话、说假话现象。这种考察干部的过程没有()①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②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本题是逆向选择题,考察干部的过程“没有”看干部的实际政绩,只看上报的材料和数字指标,忽视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做到求真务实,①②入选。③④材料未体现,可排除。

第2页(共6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6.为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社会管理体系,山东省某市推出“社会管理创新十项举措”,整合公安、司法、行政、工商、城管、交通等基层力量,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和社会管理的信息化服务机制。如果给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新闻稿件,需要确定一组“关键词”,下列最准确的一组是()A.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公民一切权利 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C.清晰界定政府职能,增设宏观管理机构 D.增强公民权利意识,扩大公民政治参与

【解析】选B。A项错误,维护公民一切权利的说法不正确。C项错误,增设宏观管理机构的说法错误。D项是针对公民说的,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加固训练】2013年6月1日是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实施五周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这一通知,体现了政府履行()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解析】选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是指政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提供公共服务。例如: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等。上述做法是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的具体体现,故选D。A、B、C三项不符合题意,应该排除。

7.(2014·泉州模拟)有人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应该关注民生,承担起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责任,个人不应缴纳养老金。从政治生活知识看,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A.没有看到我国政府职能的有限性

B.肯定了政府具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C.认识到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D.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解析】选A。本题考查政府职能的特点。我国政府职能是广泛的,又是有限的。把养老的责任全推给政府,是一种错误观点,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与材料中观点相一致,不选。D项材料未体现。

8.(2014·荆门模拟)李克强在江西九江和湖北恩施调研时深入港口码头,破解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冒雪探访深山农户,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问需于民,问计基层,深入倾听百姓心声,共谋发展之计。这表明我国政府()A.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B.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第3页(共6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C.着力解决人民的一切问题

D.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解析】选D。材料体现了政府的经济职能,A不选;材料体现了政府坚持民主决策,未体现接受监督,B不选;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C错误。只有D符合题意。

9.近年来我国政府着力打造“五只手”:握紧人民的手、干净官员的手、市场无形的手、政府服务的手、缔造和平的手。其中“紧握人民的手”和“政府服务的手”分别是指()A.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政府职能增加 B.吸收人民管理国家事务 政府职能弱化 C.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政府职能转变 D.履行经济建设职能

政府性质改变

【解析】选C。“紧握人民的手”和“政府服务的手”分别强调了民本意识和服务职能,选C。前者非政治文明建设和履行经济建设职能,也不能简单化为吸收人民管理国家事务;政府强化服务职能,并不意味着职能“增加”或“弱化”,政府的性质更不能改变,A、B、D三项均错误。

10.(2014·济南模拟)实践证明,随着民众对政务微博的新鲜感消失,只有那些贴近民生、值得关注的微博,才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追捧;而那些依然官腔官调、华而不实的政务微博,则难逃被网友“取消关注”的命运。下列对被“取消关注”政府官员的建议正确的是()A.要坚持以民主和法制的方式来约束政府权力 B.要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C.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D.要提高工作效率,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解析】选C。“华而不实”说明没做到求真务实,所以民众对“官腔官调、华而不实的政务微博”取消关注,故选C。

11.(2014·重庆模拟)要实现图中的“可喜变化”,政府应该()①进一步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管理职能 ③树立求真务实工作作风,满足群众各种愿望 ④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尊重民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中【解析】选D。图中意思强调政府应切实为人民服务,①④符合题意;“管理职能”与题意不符;③中“满足群众各种愿望”表述错误。

12.(2014·保定模拟)目前,河北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正着手建设一套“食品安全诚信系统”。这套系统第4页(共6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基于云计算模式,将实现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问题可追查、数量可统计、监管可规范,最终达到食品安全监管无盲区、不断点、全覆盖。这表明河北省政府()①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了多种途径 ②行政监督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和完善 ③行使了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 ④不断提高自身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①与题意不符;建设“食品安全诚信系统”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选③不选②;“食品安全诚信系统”提高了行政管理水平,④入选。

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27分)(能力挑战题)为加快推进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提出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调整、增设、收严、更新”的要求。在标准修订过程中,国家环境保护部认真组织、周密部署,邀请专家进行研讨和咨询论证,多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确保标准修订能客观反映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能满足环境管理和公众健康指引的需求。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颁发后在各地分批实施,2016年1月1日在全国普遍实施。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过程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的宗旨及其工作的基本原则的? 【解析】本题是一道体现类非选择题,要求回答两个方面,一个是政府的宗旨,一个是政府工作的原则,同时要结合材料分角度分析,包括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答案:(1)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2)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提出修订标准,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3)国家环境保护部认真组织、周密部署标准修订工作,以确保新标准能客观反映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体现了我国政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4)环境保护部在标准修订过程中邀请专家研讨论证、多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经国务院同意发布的新标准在全国各地陆续实施,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加固训练】(2013·哈尔滨模拟)下雨本是正常的天气现象,可怕的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急功近利”和“盲目扩张”阻挡了雨水的去路,使城市内涝在中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很多城市建设规划中“重地表,轻地下”“重面子,轻里子”的弊病在暴雨中暴露无遗。高楼林立、光鲜亮丽的城市地上建设无疑让“繁荣”和“政绩”一览无余,而排水管网等看不见、摸不着的地下隐蔽工程却很难让有关部门用心。结合材料,说明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应怎样尽到自己的责任。

第5页(共6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解析】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应怎样尽到自己的责任实际上就是要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就是要有正确的态度、作风和方法,从这三个方面结合城市建设组织答案即可。答案: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城市建设中做到对人民负责,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关注民生;必须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克服“重面子,轻里子”的弊病;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14.(25分)(2013·微山模拟)“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山东省政府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将承诺办好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安居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26件实事,全部落实到了百姓心坎上,体现了打造“民生政府”的决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山东省政府是如何打造“民生政府”的。

【解析】如何打造“民生政府”应该从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正确行使权力以及履行职能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1)山东省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使政府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2)山东省政府正确行使权力,诚实守信,依法行政,坚持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3)山东省政府全面履行了保障人民民主、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进一步提高了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6页(共6页)

5.2011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文化生活(二)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人教版必修 篇五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展示教材图片能够感受到文化对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行方式、对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有较深的影响

(2)通过展示多媒体图片核材料能够体会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2.能力目标

(1)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

(2)结合文化塑造人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2、教学难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影响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文化的含义以及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明白了第一课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这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课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文化。需要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展开探究。这就需要教师用有效的方式加以启发和引导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教师进行引导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powerpoint课件辅助教学。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让学生看回顾第一课所讲的内容,说明第一课所讲的文化主要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理解的。而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二课的内容这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出示教材P13图片,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情景导入,感受文化的影响】

用多媒体展示教材“活动探究”P13的内容(图文并茂)情景问题:

从这两幅画面中发现了哪些文化上的区别?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事例吗?

面对我们祖先创造的精美文化产品,人们的感慨,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你能否解释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情景问题:

让学生阅读“活动探究”情景,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合作、探究,在学生交流、探究的基础上,分组派代表完成这些问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意图:

1、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新的学习探究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引起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感悟到道理越辩越明,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分组交流和讨论,从而得出结论: ①第一幅画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或文化,第二幅画是西方人的饮食习惯或文化。这反映出了中西方不同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念等等影响到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

探究一:用多媒体展示教材“活动探究”P15的内容(图文并茂)情景问题:

你认为游览泰山也是一种文化体验吗?说说你的理由。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其中一种文化形式对你的影响。(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着“活动探究”问题,展开分组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或看法 设计活动探究问题,意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1)文化氛围的无形影响(2)人们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探究二: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课堂探究:诗中的乡音难改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时,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请大家思考:这段话是哪部作品里面的?这部著作和这段话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发表意见)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用合作、探究形式分组讨论,探究问题,讨论交流和回答问题。通过设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获得探究结果:

(1)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参照板书),进行总结。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学生的概括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过程。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同学们把优化丛书上相关的知识做一做,以巩固今天所学的“感受文化的影响”的知识点。

2、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下去的导学案把下一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点预习一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板书设计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环境,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之一(1)文化氛围的无形影响

(2)人们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2、深远持久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之二

(1)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教学反思

6.2011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文化生活(二)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人教版必修 篇六

修3 【本框教材分析】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

◆ 识记文化的概念;

◆ 理解文化的内涵及特征;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2)能力目标

◆ 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以情景导析,并要求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合作探究。综合运用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本课内容从文化“万花筒”入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剖析文化的内涵,探究文化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对文化的基本认识,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热情。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感悟文化现象,理解文化内涵,分析文化的作用,增强文化学习的自觉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过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关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领悟文化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增进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什么”

三、教学难点

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力量”

四、教学建议

新课标的实行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许多旧教材所没有的综合探究活动,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实践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蓝图。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文化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对文化的意义、作用还不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经历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让他们去发现,去感悟,再提炼,从而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出“文化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从最常见的文化现象去发现、思考,激发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兴趣;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实际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对文化及其特色的理解。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探究导入

7.2011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文化生活(二)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人教版必修 篇七

【基础达标测试】

(总分100分 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当前,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相称,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不相称。这一现实决定了我国必须()

A.用先进文化引领我国经济建设的方向 B.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 C.把文化振兴作为提高国际地位的关键 D.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种文化自信来自于()

①对时代发展潮流的深刻把握 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③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④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的深刻把握,同时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故入选。③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是文化自觉的表现,而不是文化自信的来源,故排除。解答本题,对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有明确的理解和把握。考点:文化自信

3.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①善于学习、吸收、借鉴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③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答案】D 1 考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在中华文化最衰微的时候,我们很多民族精英依然为中华文脉的绵长和深厚而非常骄傲。林语堂说:—个国家能混过上下五千年,无论如何都是值得敬仰的。林语堂的这番话告诉今天的我们要有()A.文化创新 B.文化自信 C.文化自觉 D.文化传承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个国家能混过上下五千年,无论如何都是值得敬仰的”这其实我们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故选项B 正确。上述语言与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承、文化自觉的内涵不符,故排除选项ACD。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城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需要()①积极借鉴外来文化 ②杜绝外来文化的影响 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④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根本任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考点:精神文明建设

6.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建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进而形成了一股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该地的成功经验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A.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B.继承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 C.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 D.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错误,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支持健康有益文化,但不能抵制农村通俗文化,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农村传统习俗有精华也有糟粕,并不是所有的都要继承,故排除。C选项观点错误,保障 农民文化权益需要通过积极发展文化事业,而不是文化产业,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从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故入选。考点:文化建设

7.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以下选项属于发展科学技术的是()①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②坚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 ③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考点:精神文明建设

8.南京市博物馆免费开放8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请你为南京市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活动确定一个合适的宣传标题()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C.变革文化传播方式,促进南京精神文明建设 D.大力发展大众传媒,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南京市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活动,说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是文化产业,A不对,B符合题意。C中变革文化传播方式,与题意不符。D中大众传媒,题干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发展文化事业。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象,关键是要()

A.加强对文艺市场的监管 B.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C.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D.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文化创作是存在一定不足,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这启示我们要注重文化的创新,突破文艺创作的瓶颈,所以答案D符合题意,B、C属于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解决的是怎样创新的问题,与设问不符;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市场的缺陷,故A与题意无关。因此,答案选D。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10.文化部部长蔡武于2014年2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称,2014年要进一步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文化扶助。要推动文化惠民工程与群众的需求对接。这有利于()①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不断提高我国的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 ③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④促进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1.某社区大力建设“墙门文化”,培育了“阳光8号服务队”、“爱心超市”、残疾人“梦工坊”等26个特色社会组织,打造了15个优质公益项目,使原先脏乱差的老社区焕然一新。从中,我们领悟到()A.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B.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领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C.发挥文化对社会的导向作用,提高社会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D.积极打造网络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打造公益项目,属于文化事业,不是文化产业。某社区大力建设特色社会组织,打造公益项目,使原先脏乱差的老社区焕然一新,体现了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领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B符合题意。C中提高社会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不符合题意。D中的网络文化,题干没有涉及。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2.清康熙年间,福建按察使于成龙以刚正不阿的人格魅力和清廉俭朴的操守,战胜了重重困难,救无辜于囹圄,使一方百姓安居乐业,被康熙誉为“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B.把传统廉政思想作为修廉的根本 C.要树立廉洁文化的自觉性 D.要坚守传统的名节观和价值取向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13.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从今年9月起,北京市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由现在的6至8篇增加到22篇,要求学生诵读,体验其中的音韵美。此举能够引导学生()①积淀国学底蕴,提升人文素养 ②弘扬民族精神,抵制外来文化 ③固守传统文化,丰富国学内涵 ④感受古文魅力,树立文化自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北京市将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增加古典诗词的篇数,要求学生诵读,体验其中的音韵美。此举能够引导学生积淀国学底蕴,提升人文素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①④正确;②中的抵制外来文化做法不可取;③中的“固守”说法错误,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该题选C。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文化自信。

14.费孝通晚年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下列对“文化自觉”理解正确的有()①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 ②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③可以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④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考点:文化自觉

点评:本题考查了文化自觉的知识点,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

15.近期在多地开展的“我是公民”主题活动引起了广泛反响。开展这一活动旨在唤醒每个人的公民意识,“践行责任,拷问良知”。这项活动的开展是()A.我国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B.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形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各地开展‘我是公民’主题活动旨在唤醒每个人的公民意识”,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创建活动,故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故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故C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B项不合题意,亦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点评: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明确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6.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迈进。(1)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2)谈谈你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为什么要走这样道路? 【答案】

(1)①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②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

③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是一条建设先进文化之路;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是一条强基固本之路;是一条以人为本之路;是一条改革创新之路。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7.仁爱孝悌,传承祖宗古训;重学尚贤,突出文脉相继;科普教化,增强村民素养;民俗表演,彰显文化底蕴;白话故事,凝聚价值取向;热歌劲舞,展现时代气息——意在满足村民的多样文化需求,引领乡村核心价值理念的文化礼堂在浙江遍地开花。面对快节奏生活对乡村的影响,文化礼堂以休闲娱乐文化活动让人放松心境;面对开放社会给乡村带来的人伦文化负面冲击和价值冲突,文化礼堂起到了价值重建和引领的重要作用。乡村价值引领是文化礼堂建设的关键,它能让村民在此精神家园里丰富精神生活,构筑精神支柱,坚守乡村的精气神。

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关知识,阐述乡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义。

【答案】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乡村文化礼堂建设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乡村文化礼堂是村民教育、农技普及和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③文化礼堂建设,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利于培育乡村文明风尚。

精气神,乡村文化礼堂建设必须抓住乡村价值引领这一关键内容,来提升文化礼堂建设的整体功效。

考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能力提高测试】

(总分100分 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为此,我们应该()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坚持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我们应该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而不是坚持指导思想多元化,故排除。为建设文化强国,我们应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②③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目前,全球有232项代表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我国的针灸、端午节、书法、剪纸、京剧、珠算等都在列。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众却缺乏应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此,我们应当()

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②立足实践推陈出新,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肯定自身文化价值,防止外来文化介入

④坚定自身文化生命力信念,减轻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考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文化既有“魂”,又有“体”,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体”。“魂”与“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之中,目标就是“强魄健体”。下列有利于“强魄健体”的措施有()①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 ②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

③奏响大众文化这一主旋律 ④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奏响主旋律是指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故排除。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属于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利于“强魄健体”,故题肢②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全国各地陆续免费开放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这一举措意在()A.展示人类文化遗产,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B.扶持公益文化事业,转变文化消费方式 C.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市场 D.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答案】D 考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2015年江苏省启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将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这些活动是因为()A.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B.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C.精神文明创建可以培育文明风尚 D.这些活动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错误,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不是重要手段,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通过参与实践和教育活动形成的,而不是自发形成的,故排除。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开展上述活动的原因在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可以培育文明风尚,故入选。D选项观点错误,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故排除。

考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6.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下列选项能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是()

①我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四百多所孔子学院 ②某社团倡议抵制西方文化并拒过西方节日

③我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④某市政府在广大农村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考点:文化自信

7.要始终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保持高度的价值观自信,充分展现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真理力量,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引领作用,更好地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保持高度的价值观自信()

①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

②才能凝聚共识,防止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 ③才有执着的坚守和自觉的践行

④才能在思想意识多元背景下消除公民价值观的差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思想活动的独立性是现实情况,而不能防止,故排除的;题肢④中的“消除”说法错误,故排除。保持高度的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才有执着的坚守和自觉的践行,故题肢①③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近年来,多位明星艺人的劣迹被曝光。他们屡屡违法失德,除了自身法律意识淡薄、道德修养有待提升以及圈子文化影响等因素外,部分公众和媒体的“审丑”心理和过于宽容的态度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解决此类问题,国家应()

①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②主导文化市场,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④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满足大众各种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9 考点:精神文明建设、大众文化

9.下图反映了近年来,安徽省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以“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安徽”为主题,努力把好人“盆景”打造成道德“风景”,进而推动实现从“安徽好人”到“好人安徽”的转变。这有利于()

①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②发展先进文化,占据文化生活主导地位 ③建设文化强省,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④改革文化体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上述材料是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主流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故题肢②③符合题意;题肢①说法过于笼统,不能准确表达主旨,故排除;题肢④说法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0.2014年9月至12月,首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以“享受文化,美好安徽”为主题,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注重实效、惠民惠企”为原则,走出了一条符合安徽实际、促进文化消费的新路子。该活动的举办是()

①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②激励文化消费行为的内生动力 ③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保证 ④打造文化消费品牌的长效机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10 考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11.2014年12月19日,权威解读当代中国核心话语的“中国关键词”多语平台在京发布,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等5个专题的首批77条核心词汇的权威解读和阐释以中、英、法等7个语种同步发布;24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首批术语发布,包括“道”“气”“仁”“义”等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特征与思维方式的81条术语发布。上述做法()①目的是宣传中国的语言文字,提高汉字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②是创新对外话语实践,传播中国声音的有益尝试 ③有利于增强文化信心,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④有利于阐释“中国道路”,输出“中国模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上述做法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宣传中国的语言文字,提高汉字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材料未体现输出“中国模式”,故排除题肢④。题肢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文化创新、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12.2014年6月23日,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正式出版发行。《读本》中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下列关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③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④是由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考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3.湄洲市今年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荣誉称号,文明城市创建迈上了新的台阶。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实事工程,要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 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也提升了城市形象。这表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

①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③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共建共享 ④把城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措施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是亿万人民群众参加的实践活动,最终还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

14.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如何对待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简单地说就是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需要()①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②坚持开放包容、继承创新

③不搞文化复古,需要全盘西化

④坚定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15.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主要围绕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观看演出、参加文体活动和免费使用公共文化设施等提出了具体的项目、内容和指导标准,明确了服务范围、程度和质量要求。免费使用公共文化设施()①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的经济价值 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③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

④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精神文明建设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免费使用公共文化设施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是文化产业,②④适合题意,排除①③;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精神文明建设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6.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让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文化强国之梦? 【答案】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③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机制体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

⑤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⑥发展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生产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每点5分,任意4点即可。)

考点: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化强国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养老”标志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彰显着老龄群体的精神需求和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呼唤。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等活动的实施,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了农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过,总的看来,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仍然比较匮乏,老人休闲娱乐方式比较单一,除了看电视,就是打牌,偶尔去集市逛逛。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先进文化的相关知识,谈一谈我国应如何帮助农村居民实现“文化养老”?(16分)

(2)目前,“文化养老”已成为网络上的热点话题之一。某网站版主发出了“文化养老,人人有责”的主题帖,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广泛关注。请你运用个人与社会的相关知识,点赞,并参与评论。(4分)【答案】

(1)①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尤其在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上创新,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或大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4分)。②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大投人力度,继续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鼓励引导文化产业发展(4分)。③发挥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作用,立足于农村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农村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4分)。

④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风尚(4分)。(以上均为合理答案,但满分不超过16分)(2)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能产生能动的影响。为“文化养老”建言献策,做“文化养老”活动的志愿者,为老年人参与文化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等,只有人人都行动起来,“文化养老”活动才能真正深入开展,惠及民生。(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8.2011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文化生活(二)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人教版必修 篇八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012年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归纳---人教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例句)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③既东封郑(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3.许

①准许(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④quē 通“缺”,缺少,空缺(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宴行》)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⑦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④吾其还也(语气词,还是,表商量)5.之

①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③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五、特殊句式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七、课外自己补充一词多义:“之、夫、以、而、焉、其、若、说、辞、鄙、微”。请自己整理到摘抄本上。

9.2011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文化生活(二)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人教版必修 篇九

复习点睛

本单元围绕文化的作用,把握好如下内容: 一个实质: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两大作用:文化的作用从宏观上看体现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历程的影响;从微观上看体现在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三对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

1.一般意义上文化的作用(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个人的作用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个别意义上文化的作用

(1)民族文化: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都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创造的,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

纽带。

(3)中华文化: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4)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7)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

。答题模板4 “辨析”(评析)类主观题

辨析题要求学生对试题所提供的观点和材料,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较科学的辨别和分析。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它要求学生对试题有辨有析,辨析结合。

(2014·福建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

材料 文化交流逐步增进了国家间的合作。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举行“庄园会晤”。两国元首就共同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国际社会对此充满期待。但也有一些西方人士担忧,中美两国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会影响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运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和“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对材料中一些西方人士的担忧进行评析。

例题剖析 本题考查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知识。根据设问,要求运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和“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的角度分析,首先要阐述原理,即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然后要分析中美之间文化差异对政治的影响及加强文化借鉴交流的意义。从“当代国际社会”的角度分析,首先要阐述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然后阐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必要性。

答案(1)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美文化差异可能会阻碍大国关系的构建,但不同文化借鉴交流也可以促进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2)国家间出现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则是国家冲突的根源。虽然中美两国存在价值观念等文化差异,但两国之间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这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解答此类题目的基本要求是:论证正确点,分析错误点,澄清模糊点,补充不全点。具体步骤有四个:

(1)确定辨析点。认真阅读题目,划分题目的层次,找出辨析点,然后分别对各个层次进行分析判断。

(2)分析必然点。就是在明确辨析点的基础上,针对必然正确或错误的观点,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论依据,即运用有关知识、原理和观点,分析说明正确的观点为什么正确,错误的观点为什么错误及怎样才是正确的。

(3)展开讨论点。如该命题是不正确的,但其隐含的前提可能是正确的;该命题在现象上有合理性;该命题不全面或走极端,但在某一方面还有正确的成分等。

(4)补充遗漏点。如未揭示出本质的联系,关系表述不全面,关系的成立缺少必然性或条件性等,针对辨析题的这些不足进行补充和完善,提出正确的观点或结论。

辨析题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题型,也是学生失分率较高的一种题型。要准确回答这类题目,首先就要精审题意,确定辨析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题目的具体特点,一点一点地辨,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分析,这是准确回答辨析题的前提。无论正确或片面,甚至错误观点,都要正面说明理由。

目前,新一轮的文化体制改革,将文化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有同学认为:“在市场经济日臻成熟的条件下,文化改革发展应注重经济效益,大力推动产业化进程。”理由在于:文化面对市场时具有商品属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和评价该同学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

答案(1)经济是基础,在经济发展中,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该同学的理由能够说明必须发展文化产业,重视经济效益。

(2)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该同学忽视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是片面的。

10.2011届高中政治一轮复习教案 文化生活(二)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人教版必修 篇十

③文化遗产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2.2009年1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罗发表《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演讲时说,文明存在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在中华文明中,早就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古兰经》就有一百多处讲到和平。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这表明()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②不同的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各国都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演讲内容表明了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各国应在多样性中把握统一。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选D。

翻开人类文化的历史,可以看到,各种文化都有其自身发展的演变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着不同的历史作用,历史上的一切文化成就都是对全人类文明的宝贵贡献,不同的文化有历史长短之分,并无高下优劣之别。据此回答3~4题。

3.材料体现了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是()①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坚持不同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③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④历史上的一切文化都是优秀文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C。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即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4.采取以上态度的原因是()①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同步发展 ④实现各民族文化走向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A。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③中的“同步”、④中的“统一”不正确。

5.2009年10月9日,世界媒体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时表示,当今社会媒体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辐射日益加强,对人们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深入,正因为如此,对各类媒体来说,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任何时候更为重要。这表明()A.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B.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C.新的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D.大众传媒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更生动形象真实

解析:选B。本题考查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C本身表述不正确。A是针对印刷,D针对电视,都与材料不一致,B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6.《国语·郑语》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意思是万物相和相生,纷乱、争端不利于事物的发展,但若单一无变化,万事万物就会停滞不前。正如声音单调不好听,颜色单一无色彩,一种味道就没有滋味。

从这段古语中,我们能否感受到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作用,难度不大。文化多样性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的意思有相通之处。此类题型在考查时运用文言词句,若没有解释意思,在一定程度上又加深了难度,这点就要靠学生在其他学科上的积累了。

上一篇:西湖夜景作文600字下一篇:论文答辩决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