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共19篇)
1.叛逆 篇一
初二下期,随着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发育,是他们逆反最强烈的时期。如果有以下状况,家长要多加关注和疏导。
1上课经常和老师顶嘴
2周末无缘无故晚回家
3不愿和家长交流,把自己关进书房
4稍有不满发脾气等
概括其原因就是:
独立和成人意识开始觉醒,
强烈渴望摆脱家长的束缚,
明知是错的也要按照自己的意图和想法行事。
主要特点是:
1 对现有社会地位的欲求不满,
2 与家长在观念上有碰撞,
3 不能自控情绪的波动。
解决办法:
1 给孩子平等的发言权。
要把孩子当作大人来处理他的事情,不能再像小时候用命令的方式,尽量用商量的语气,和平解决,家长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让步的方式来解决。
父母让孩子发言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 耐心倾听
B 不随意指责和草率评论
C要作出积极反应,不能主观认为孩子说不出什么大道理,要让孩子对自己的发言有成就感。
2 批评孩子切莫伤害其自尊心。
要懂得批评的艺术,用幽默的方式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批评时要注意:
A分清场合,切忌当着亲友和孩子的同伴批评
B措辞要适当,不说过分的话
C对事不对人
D适当冷处理,让孩子平静下来后再批评
3 让孩子学会将心比心
其实就是要把自己对孩子的爱大声地说出来,并让孩子感受到。比如孩子晚归,家长要明确甚至可以夸张地表达自己的担忧,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深深的爱。
4 采用实践体验法
孩子一定要那样做,家长可明确表示自己的意见,让孩子独立完成他想做的事,并告诉他后果自己承担。
总之,孩子在叛逆期,家长处理事情一定要慎重,多想切实可行的办法,少意气用事,相信我们能很快帮助孩子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因为叛逆说明孩子在走向成熟!
这些方法总结起来就是:
尊重孩子多鼓励;
换位思考找问题;
平等交流稳情绪;
自控情绪会倾听;
允许犯错少束缚;
适当减负少压力。
相信只要教育方式得当,孩子很快就会度过叛逆期!
作者:关二哥
公众号:天一学习
2.叛逆 篇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 我国对于外国作品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我国, 对于拜伦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初, 至今其研究成果也成出不穷。但是我国对他的研究众多的停留在其负面形象的研究层面。学术界对于拜伦本人及他塑造的“拜伦式英雄”人物的评论, 重多人们认为他是“反动资产者”的代言人, “拜伦式英雄”是叛逆者的代名词, 传播的是消极的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言:“拜伦活得再长久一些就会成为一个反动的资产者”。但本文主要从作者的生平事迹, 心理角度探索拜伦叛逆之因以及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来分析, 得出作者是一个正义的战斗士, 是激情曲的歌颂者, 是积极力量的传播者。
1、叛逆性格之原因透析
1.1 生活中有两方面的事实, 构成了叛逆性格的因素:
1.1.1 不健全的家庭
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的孩子, 如果他的外在形象和生活环境没有什么“意外”, 那么绝不会形成叛逆的性格, 而拜伦出生恰好出生在一个落魄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叫约汉·拜伦, 因为性情暴烈, 行为粗野, 又喜欢豪饮滥赌, 欠下巨额债务, 所以人们便叫他“疯子杰克”。约汉·拜伦是一个浪荡子, 一生接过两次婚。第一次婚姻生下来一位女儿奥古丝塔, 她就是拜伦同父异母的姐姐。第二次婚姻是与凯瑟琳·戈登, 便生下了拜伦。但是父母关系很不融洽, 经常为了生活中的琐事吵得天翻地覆, 家里的陶瓷器皿被他们当做是出气的工具胡乱的摔碎。尖锐的声音在拜伦的心里荡漾久久不能忘却从而种下了叛逆的种子。由于家庭的不幸, 使得母亲性情非常暴躁, 性情乖僻的她常常无缘无故地大发脾气, 而拜伦便成了母亲发泄愤怒和不满的对象。当母亲发现拜伦的脚是跛的时候, 母亲的愤怒像燃烧的火焰一样剧烈, “几乎把跛脚当做是拜伦自己的错误而恼羞成怒的责骂他”[1] (P.18) 。拜伦独自默默的承受着这一切, 但沸腾的脑海里那一份火热的愤怒终于爆发。鹤见祐辅在他的《拜伦传》中这样写道“有一天, 母亲骂他是瘸腿的饿鬼, 并用盘子掷他。他不出声, 从桌上拿起一把小刀, 向着自己的胸口便刺。[2] (P.19) ”他是过于愤怒而想自杀。由此可见, 拜伦的叛逆性格从小时候就已经深深的埋藏于心底。
1.1.2 学生时期, 同学们无情的嘲笑
俊美聪颖, 却天生跛脚的他在学校招来同学们的异样目光、嘲笑甚至是尖酸刻薄的讽刺。对于这种残疾的耻辱, 就像是可怕的病毒一样慢慢地吞噬着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这使得他在浑浑噩噩的人群中和空虚的喧嚣中感到无比的寂寞和孤独, 迫使他与周围的一切那么的格格不入。他的性格逐渐变得忧郁起来。在学校, 我行我素的行为使他没有知心朋友, 无选择的他唯有与书为友。因而他开始博览群书, 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拜伦以善谈吐和博览群书而在学校小有名气。不过, 打架的本领使他更出名。因为跛足也经常被同学取笑, 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 拜伦常常跟同学们吵架和打架。尽管他是脚微跛, 但是他有巨大的勇气, 总是“给人一拳, 而不是挨人一拳”[3] (P.17) 。他就是有仇必报的人, 不会让自己吃一点儿亏。在哈罗公学时, 他就曾带头闹事, 反对新任的校长。如此种种逐渐形成拜伦忧郁与孤僻的性格, 更引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叛逆。
1.2 心理学角度——“创伤性情境”
“家童年生活中的一些经历与体验, 如父亲不在、母爱缺失, 或父母一方的恶劣的典范作用, 或从小受到冷落等等, 会给作家人格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借用精神分析学的术语, 我们把这些经历与体验称之为‘创伤性情境’。”[4] (P.86)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童年时期缺乏父母的关爱, 在缺乏爱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易形成强烈的叛逆性格。拜伦就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反叛者。不随俗、不从众, 敌视周围的人和环境, 是这种叛逆性格的一个重要的表征。在剑桥大学就读期间, 骄傲自大的个性使得无人敢接近他。虽然天生跛脚, 但是他却力争在各项体育运动中名列前茅。在剑桥大学就读期间, 他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闲散的时刻》, 但并未得到好评。相反, 遭到了各评论界的炮轰。他以长诗《英国人和苏格兰评论家》 (1809) 进行了返攻, 给“湖畔派”诗人强有力一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不仅是对19世纪封建统治的猛烈地抨击反叛, 辛辣地讽刺王权和贵族生活习惯的厌恶, 对个人独享统治的不满和悲观, 揭露英国社会的种种罪恶, 无情地遣责资产阶级的虚伪和欺诈, 把希望寄托在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进行的一切斗争。正是因为他叛逆的性格, 成为时代的正义战士。
2.“拜伦式英雄”的构建
“拜伦式英雄”是诗人拜伦在他的作品中所塑造的一系列个人主义反叛者的形象。“拜伦式英雄 (Byronic hero) 是指在拜伦的作品中特别是《东方叙事诗》中, 塑造的一系列个人主义反叛者的形象。他们烙刻着拜伦的思想气质个性的印记。这些反叛者才能出众, 出于个人的原因, 起来反抗国家的强权, 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 但没有明确的斗争目的;他们追求个人自由, 却又常常把自己关闭在孤独和高傲中, 斗争总是以失败告终。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 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5]他们才能出众, 受过良好教育, 具有坚强的意志, 和命运顽强抗衡、经历种种生死磨难。生于贵族和家庭, 外表清秀俊美, 鲜明的个性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但他们孤独傲世, 敢于蔑视传统秩序和专制暴政, 要求奋起反抗, 具有叛逆的性格;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 脱离群众, 我行我素, 在乱世中始终摸索不到正确的出路, 毫无目标的盲目追求, 因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这类人物的人生带有强烈的悲剧性色彩。
如果说把拜伦所塑造的叛逆“拜伦式英雄”人物看做一部戏剧, 那么他们则上演了一部正义战斗士的戏奋斗剧。而这部戏剧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则正是诗人命运和反抗情绪的形象化。那么,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的恰尔德·哈洛尔德首次登台亮相出演了“拜伦式英雄”的第一幕;《海盗》中的康拉德则是“拜伦式英雄”尽情表演者。
在《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 作者这样写道:
哈洛尔德像虫豸在正午的日光下,
优游自在, 任性地飞舞和嬉耍,
哪里料得到青天起霹雳,
一阵风暴会逼得他垂头丧气。
还没有过完三分之一的生命,
他已碰上比灾祸还不幸的事情。
他感到了那种酒醉饭饱的苦闷;
再也不耐烦呆在他的本土,
那寂寞, 他以为甚于隐士的茅屋。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6] (P.2)
恰尔德·哈洛尔德出身于显赫的贵族家庭, 他的感受和经历与作者本身的生活体验是相通的。拜伦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 而《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在1812年2月问世, 此时是诗人也就二十二岁左右。第五行诗中写道:“三分之一的生命” (即圣经诗篇第九十篇第十节谓常人的寿命是七十岁, 三分之一, 即二十三岁左右) , 这恰好与作者当时的年龄相吻合。他正处于人生的高峰期, 是文学界的“宠儿”, 是伦敦社交界的“明星”。正如作者自己所言:“早晨我一觉醒来, 发现自己已经成名, 成为了诗坛上的拿破仑”。然而拜伦却沉溺于灯红酒绿、骄奢淫逸的生活中。而这一举动使“优游自在, 任性地飞舞和嬉耍”的他, 瞬间从天堂跌入地狱。但是作者并没有对现实英国资产阶级妥协。作者就像恰尔德·哈洛尔德一样, 离开了祖国, 去更广阔的天空寻找他的自由。积极的参与希腊人民的解放斗争, 为人民的自由高呼着。在希腊土地上高呼着:
世世代代做奴隶的人们, 你们知否,
谁要获得解放, 就必须自己动手,
必须举起自己的右手, 才能战胜?
高卢人人或莫斯科人都会对你们公正?
不, 他们固然会打败你们的暴君,
但你们任然不会获得的神圣的自由。
希洛人的魂呀!战胜你们的仇人!
希腊呀!你们的主子变换, 而你们的山河依旧;
失去的是光荣的日子, 而不是耻辱的年头。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7] (P96)
恰尔德·哈洛尔德来到希腊, 希腊人民正遭受土耳其的奴役而尚未起来斗争。诗人站在被土耳其奴役的希腊土地上, 放眼望去, 一幅画灿烂而凄凉的历史遗迹展呈现眼前。回忆着希腊伟大光荣的历史, 为希腊的卑微懦弱深深的感到可歌可泣。诗人用他的喉咙高呼希腊人民起来斗争, 用激情昂扬的文字激励他们追回失去的自由:“谁要获得解放, 就必须自己动手, 。”以此, 拜伦在希腊这片土地上播撒这奋斗的激情, 传递着积极的力量。
戏剧的尽情表演者由《海盗》 (1814) 中的主人公康拉德上演, 他出场快速的推动了情节达到高潮, 在舞台上突出而又集中的把他对社会的反叛表演地淋漓尽致。因为康拉德是作者在这一段时间的“忧郁、孤独、悲观, 反叛, 找不到正确的出路”的进一步加深的结果, 所以他被认为是“拜伦式英雄”的最典型代表。与其说他是不择不扣的海盗, 不若说他是在民族的压迫下奋力崛起的反抗者。康拉德作为社会对立的反抗者和叛逆者, 激情澎湃的反抗精流淌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播撒播出积极的力量。诗人给予主人公的勇敢无畏高度的赞扬:
……
又感趋迎懦夫仓皇躲避的凶危,
直扑弱者准会吓昏的地域——
在那英武高挺的胸膛深处,
只敢希望萌动, 意气展舒。
死何足惧——如果敌我同归于尽,
比睡觉似乎还乏味而已;
它来就来吧——我们已攫住生命的真谛——
若因疾病、斗争而死亡, 那有什么关系?
……
——《海盗》[8] (P82)
康拉德是资产阶级的产物, 社会不给他自由施展的空间, 导致了他与社会势不两立, 决心反抗, 从而开始了他的海盗生涯。他“无恶不作”反对资产阶级的虚伪, 残酷, 黑暗, 给资产阶级进行了最疯狂的报复, 以图毁灭这个对他无情的资产阶级社会。他心中激烈的怒火像火山爆发一样, 无法控制他的喷发。这位反叛者始终坚持独来独往, 一个人的反叛对无情的社会进行反击。在其他人看来, 他是杀人不眨眼的变态狂。然而在作者笔下, 他并不是万恶不赦的恶魔, 而是一位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有远大理想报复伟大的英雄。“死何足惧——如果敌我同归于尽, /比睡觉似乎还乏味而已;/它来就来吧——我们已攫住生命的真谛——/若因疾病、斗争而死亡, 那有什么关系?”康拉德敢于直视惨淡的人生, 把生死置之度外, 这种勇气不是一般人拥有的。正如作者积极的投身于如火如茶的希腊民族解放运动了斗争中, 呼唤着人民奋斗的热情。然而诗人却在战争中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
3. 结语
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 他无疑是欧洲文学界的一面光辉旗帜。回顾他的一生, 苦难的岁月使他性格逐渐变得敏感而自尊、忧郁而孤僻, 叛逆的个性弥漫于他的整个人生以及他所塑造的一系列的“拜伦式英雄”当中。无论是他个人形象还是塑造“拜伦式英雄”的悲情的浪漫主义英雄人物, 都呼唤着奋斗的热情, 对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战士和民族解放的斗志都起过积极的影响。他们是正义的战斗式, 是激情曲的歌颂者, 是积极力量的传播者。他们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范畴, 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摘要: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 可谓是文学界的一颗闪亮耀眼的巨星, 以独特的诗歌风格以及惊世骇俗之举而驰骋于世界文坛。他的诗歌对十九世纪整个欧洲的政治、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他高傲倔强的个性, 以及对现实的不满, 因而“叛逆”二字紧紧的贯穿他的一生。本文拟就以下方面论证拜伦“叛逆”英雄形象:家庭背景、文本中“拜伦式英雄”形象的塑造, 诗歌中“叛逆”因子的探析。最后得出:拜伦的叛逆是积极的, 向人们传递的是正能量。
关键词:拜伦,叛逆,拜伦式英雄
参考文献
[1][2]鹤见祐辅 (日) .拜伦传[M].陈秋帆, 译.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年10月第1版.
[3]安莫洛亚 (法) .拜伦传[M].裘小龙王人力, 译.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5年01年第一版
[4]徐挥.“创伤性情境”与文艺创作—作家人格的心理学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版) , 1993年第四期.
[5]“拜伦式英雄”[EB/OL].http://baike.so.com/doc/6196777.html, 2013-06-19/2013-11-06.
[6][7]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M].杨熙龄, 译.新文艺出版社, 1956年07月第一版.
3.“叛逆爱情”的背后 篇三
当阿蓉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眼前一亮的美丽。而且,她的美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漂亮,而是一种“不俗之美”。
因此,可以想象,她是很受男人欢迎的。但是,她的苦恼也恰恰出在这里。
我万万没有料到,阿蓉告诉我的第一句话是:“我的恋爱为什么这么艰难?”
阿蓉的追求者很多,他们不是被女性青睐的白马王子,就是自恃魅力无穷的英俊小生。但是,他们对阿蓉的追求都纷纷以失败告终。
让人瞠目结舌、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阿蓉最后选择的对象竟是这样一个男人:一个劳教出来的离婚男人!
难道果真是应了那句“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从此,阿蓉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从公司同事们中流传的“鲜花”与“牛粪”的流言蜚语,到父母作为过来人苦口婆心的劝说,再到同事好姐妹们高瞻远瞩充满理性的分析,都让阿蓉觉得不无道理,但又始终动摇不了她的决心。
阿蓉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从理智上分析,她也觉得这种关系很荒唐,应该终止,但却始终割舍不下。
“他到底是怎么吸引你的?”我问。“说实在的,我也说不大清楚。有时我也觉得奇怪,他长相、身材都很一般,性格也比较暴躁,还没有上过大学。论条件,他跟追求我的那些男人根本没法比,我到底看上他什么呢?大概这就是爱情的不可理喻吧。”
不可理喻是一个托辞,究竟是什么因素成为了这种爱情的潜在动因?我相信阿蓉的确是不知道的,这也恰恰是帮助她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
于是,我有针对性地了解了阿蓉儿童时期的经历,并通过有关心理测验了解了她的一些性格特点,经过几次的交谈,我对阿蓉的问题有点底了。
阿蓉是在一片宠爱和赞许声中成长起来的。她聪明、漂亮、乖巧,是小伙伴心目中的偶像,同时,她自己也自觉不自觉地用偶像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十几年过来了,她对自己的生活还是挺满意的。大学毕业后,她对这样的生活有了新的看法,她觉得这样活着挺累,也挺乏味,用她自己的话说:“如果—辈子都这样单调重复的话,太没意思了。”
阿蓉是那种为数不多的安全感较强的人,然而,她感到欠缺的是生活的刺激感。当然,如果她选择一个正确的目标来满足这种刺激感,也许什么问题都没有了,问题是她现在选择的目标太危险了——爱情毕竟是一个人终身的幸福,不是刺激的游戏呀。
由于长期受社会规范的压抑,阿蓉的意识里已经很少存在“我愿意”的自由了,强大的“超我”使“本我”难得有所宣泄,对于阿蓉来说,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她非常想满足一种“叛逆性的快感”,挣脱长期以来形成的“乏味”的行为模式,获得一种新鲜感和刺激感。
于是,她背离了社会的标准,选择了一个“不应该”的对象,这种择偶行为本身满足了她两方面的欲望:一方面她选择了一个为社会、大众、通行的标准所不看好的人,向人们标示她的一种卓尔不群的审美价值标准;另一方面,虽然这样的人不被社会看好,但有一点却被阿蓉所青睐,那就是离经叛道(在阿蓉的言谈中,已经有多次提到这个人“很特殊”),这一点足以让阿蓉产生“求同作用”。
我的这些分析让阿蓉有些震动,这是她以往所不曾意识到的,但她还是有些不解:“我一向都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可为什么在这件事情上却一意孤行呢?”
阿蓉的不解使我想起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话:“本能欲望永远随着挫折的增加而高涨”,“一旦情欲的满足过于容易,它便再无什么价值可言。”这就是说,要想使原欲保持较高的兴奋度,某些阻碍是不可少的。其实,这恰好也符合阿蓉的思维逻辑。应该看到,家人以及各方面的反对声音本身也是一种“禁”,这刚好是阿蓉要冲破的,因此,反对声音越强烈,越能激起她去“叛逆”的欲望。
我想,这就是阿蓉“叛逆爱情”背后的深层动因。
4.《叛逆少年》读书笔记 篇四
在看杂志时读到这样一篇文章——刘墉写的《叛逆少年》,作者从自己到台北的一所高中演讲时,发现的怪现象——台下的学生在他演讲的时候总是在说话,可是说到好笑的事或者问问题,就连坐在最后面的学生,都能立即有反应,都能提供正确的答案。难道学生都是天才,都有一心二用的本领吗?其实不然,在后来他才知道因为学生的叛逆,因为不想背负骂名,在他演讲时故意彼此交谈,表现出一副不爱听、与人作对的样子,其实还在听他演讲的。作者也从此事回想起自己年轻时不也是这样吗?故意做出一些向权威挑战的事,觉得这种挑战的勇气就是值得叫好的。作者还列举了一个叛逆少年为了引起女生的注意,在上课时故意跟老师唱反调,后来在几个女生的众口一词责骂之下,洗心革面,改过自新,从此变得乖乖听课,还考得好成绩呢。在文章的末尾,作者强调叛逆不是坏事:“年轻人!你也有叛逆吗?那并不坏!但你更要知道:什么情况,是需要大勇的时刻!”
是啊!叛逆,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时刻,特别是青少年,甚至是小学生。在班上就有这么几个男孩,在似懂非懂的时期对着女孩子说什么爱情啦,我爱你啦,谁和谁结婚啦。有时咋一听,就想:这么个小不点就谈情说爱,多不知丑啊。实在可恶,得好好教训他。于是就对他们劈头盖脸地大骂一顿。可是事情并不因此戛然而止,相反地越演越烈。后来,在家长的帮教之下才缓缓消声。男孩子还是一副得意的样子,一点儿也没有被打压的妥协。其实他们又在私底下变换着花样呢,自己却为了这些事伤透了脑筋。读了此文,我心里不禁阔然开朗起来,多年来一直的迷惑不解的疑团好像一下子找到答案了。其实,男孩女孩都有叛逆,只是男孩的这种表现实在突出。这也是一个时期的表现,一个年轻时代的特征。其实我们也不应该大批特批这样的行为,敢于逆流前行、独排众议,古人有之。如司马迁为李陵辩护、韩愈谏迎佛骨,虽落得背阉被贬的命运,可这不是随俗从众,而是为正义与良知发言!不更是一种英雄的表现吗?
正如作者所说,如果叛逆者知道在什么时候需要大勇就行了。让时间去证实这一切吧。
5.叛逆 篇五
我想对他们说――我们不是你们,不要把你们那个时代的想法加在我们身上。
不要把我们看成小毛孩,以为我们涉世未深,所以就把我们禁锢起来,说什么:“你还小,不懂什么,你就得听我的……”之类的话。当你们看见穿着前卫,打扮另类,嘴边挂着“酷”,“帅呆”的我们时,不要以为我们已经堕落,不可救药了。我们其实只是想按自己的想法去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罢了。有谁能肯定地说,一个从小乖巧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就一定会孝敬父母,有出息?一个从小叛逆的孩子,就无法功成名就?
我知道你们是出于好心,但需知我们的路还得自己走。你们总是给我们铺好平坦的光明大道,殊不知那条人迹罕致,荆棘丛生的小道更富有魅力,也更能磨练我们。
6.宽容“另类”尊重“叛逆” 篇六
现代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教育有两大功能,一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获得生存资本与技能;二是引导他们完善人格,学会与他人相处。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来,我深深感到,人格的健康与完善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教育的终极追求应该是对人性的关怀。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冲突是避免不了的。当学生使老师在同学们面前下不了台时,教师必须要用宽容、豁达的情怀去处理和对待,要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他还是个孩子,他可能有其他原因等。这不是纵容,而是一个无声的教育过程。这种宽容是对学生成长权利的一种尊重,而对学生的尊重,就是对未来的尊重。
有些聪明、调皮的学生,由于不爱学习、经常惹事生非,得不到老师、家长和社会的承认,就寻求通过另类的方式来实现自我,给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有一名学生打架、逃学、抽烟、上网、早恋,是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少年”,但他有个性,聪明,有号召力。一次,一位商店店主找到我,说这名学生在他店里赊了三十元的烟,好几个月了一直不给钱。我掏出钱对店主说:“这三十元钱我先垫上,工作我来做。我代表家长和学校向你赔不是。”几天后,这名学生来找我还钱,我对他说:“这么多年来,我从未因为这种原因为学生垫过钱,但在你身上破个例,而且这个钱就当我送给你了,你去买学习用品什么的,算是还给我了,同时要记住这件事……”但这种方式并没有感动他。不久,他又在课堂上与老师发生冲突,谁劝阻都不听。我赶去调解,他居然一掌将我推得老远,并冲出校门。晚上,我亲自登门做工作,从他小时候生病住院开始讲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居然使这个“捣蛋大王”哭得很伤心,并承诺今后一定好好学习。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也非常高兴。但成长中的波动是很难避免的。一天,为一点小事,他和别人一起将一位低年级学生打伤住进了医院,而且态度蛮横。万般无奈,我们只好请求动用警力了。在把他们带到派出所的.路上,甚至被关到置留室后,他都满不在乎,牛劲十足。我和派出所领导商量,应该动用必要的手段“教育”他一下。警察给他戴上手铐,把他关进置留室,并营造准备拘留的声势。到了晚上,他有些害怕了。关了一夜之后,他感到这次是来真的了,开始有些后悔。估计到了火候,我和派出所领导商量,可以就此打住了。第二天一早,我们就以最隆重的方式到派出所去接他。在所长办公室,我们和所领导及家长一起,跟他谈了一个多小时。这次谈话对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当时在场的人几乎都哭了。回校后,我还是经常找他谈心。这名学生在高中三年里,制造过无数次的麻烦,给管理带来过很多困难。有一段时间,我为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始终没想过放弃。去年,他到武汉的一所高校去读书了,表现不错,当了班长,还写了入党申请书。这使我感到万分欣慰。
我经常对老师们讲,我们要感谢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使我们的教育过程变得欢快而流畅;我们更要感谢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使我们的教育过程变得异彩纷呈。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那些难忘的故事,大多是行为另类的学生给予的。有的学生为了不上晚自习而将电线剪断,然后再用胶布缠上,让你在短时间里查不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还有学生很顽皮,经常把狗牵到学校来,影响课堂教学。我把家长和他本人请到办公室,希望家长和我一起共同教育这个孩子,谈话中这名父亲翘着二郎腿。当着我的面,这个学生对父亲说:“把脚放下来,当老师的面怎么能翘二郎腿呢?”近了,这个细节我还记忆犹新,并让我感动一辈子。
7.奥斯丁的叛逆精神 篇七
简奥斯丁(1775-1817)出生在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牧师也是一个好学的图书馆学者。她和她妹妹在家里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她父亲的图书馆书籍众多,简获得了第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奖,包括约翰逊的道德哲学,W.Cowper的诗歌,以及由理查德森和菲尔丁小说。她生长在一个安静的、平静的生活之中。奥斯丁开始写小说时还是一个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很好。她的作品后来被匿名发表由于一些报刊上。她最终死于温切斯特。
在奥斯丁的作品中,她描述了各种女性形象。他们每个人都是如此生动和不同。但他们都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社会地位低,财产少。奥斯丁描述了她自己班上的女人的命运,表达了他们的妥协和反抗。从奥斯丁时代的女性视角,她表达了女性的反抗和女性的道德标准。在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的理想目的地体现在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中。除去理性的伪装,奥斯丁主张爱与婚姻中对方的价值的肯定和尊重。
奥斯丁谈到女性问题。这是真的,受过教育的小财富女人没有的生活方式而结婚,除了作为一个老师,所以婚姻决定了Bennet太太的女儿的生命。这种婚姻的本质是金钱的需要,也是女性生活在世界上的一些写照。很显然,婚姻靠钱寄生。奥斯丁的作品也是着力讨论妇女们在这一阶段的状况。
2 情感与理性的界限
奥斯丁讨论了情感与理性的边界,通过对Elinor的态度描述之后,她失恋,多少情感可以屈服于理性。奥斯丁高度赞扬了埃莉诺外圆内方的性格。埃莉诺标志着美的道德标准和奥斯丁的真理。
2.1 反抗精神
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丁通过和达西的爱情故事,通过和伊丽莎白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女性对自尊的反抗,并表达了对平等爱情的渴望和对人格价值的肯定。从她心中的道德标准和理想婚姻的讨论,奥斯丁实现了她的反抗精神的时代。
当奥斯丁质疑女性的传统性格,用自己的方式评价女性的价值时,她不认为女性应该是软弱的、无知的和病态的,而女性的美德更应该被关注和赞扬。在她的作品中,她高度赞扬了伊丽莎白为她的一些作为,并去看望她生病的妹妹。无私,牺牲奉献是女性的传统美德,是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的天职的完美体现。奥斯丁实现了完美的女主人公的制作由她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和旁观者的热情。所以她打破了传统。
2.2 奥斯丁作品的发展
奥斯丁作品中的女性都有缺陷,但这些缺陷不能掩盖的美德。她的作品的发展是他们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与传统美德相比,他们体现了一些更为珍贵的人物。达西克服了高贵的偏见,并向伊丽莎白求婚的原因是他在她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些更重要的角色。简是宽容的,温柔,安静和听话。宾利小姐是多才多艺的优雅。但由于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他们都不如伊丽莎白。达西认为,一个女人不仅要“对音乐、唱歌、画画、跳舞等有深入的认识”,而且还要“在广泛阅读中增加一些更充实的东西”。他的关于女性美德的观点包括智力。当时,妇女被建议隐藏任何智力。如果他们有一定的机会,他们必须保密,尤其是对男人,因为男人总是羡慕知识和受过教育的妇女。更重要的原因是,女性被认为是比男人更聪明。符合当时的精神,是奥斯丁时代的女性的地位。
3 女性的视角
奥斯丁则不同,她反抗社会,她自己从一个女性的特点出发。首先,她的反叛精神体现在对现实中的过度理性和情感的否定中。过度理性暴露了自私和对金钱的狂热崇拜,而过度的情绪忽略了别人的感受。那是另一种自私。奥斯丁想找到一种使理性与情感达到完美和谐的程度。在社会中,女性必须服从理性的道德标准,扭曲和压抑他们的特点和才华。她讨论了一系列的道德标准,在这种道德标准的条件下,女性可以表达自己的声音,在不侵犯男人的尊严和理性的范围内。
3.1 爱的伟大
她的反抗反映在完善婚姻的讨论中。在那个时候,妇女们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教育奉献给社会,并不像现代女性那样可以很轻松的获得幸福。即使他们接受了教育,如绘画和弹钢琴,这是一种娱乐和工具,以吸引男性为目的。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奥斯丁坚持这种在理性的伪装下的婚姻,但具有强烈的情感。这种婚姻是不同的,因为它更加重视爱情的因素。这种爱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能克服社会地位带来的社会偏见和压力,并遵循爱的召唤。
3.2 实现快乐的结局
奥斯丁的小说在困惑和复杂的过程中总是能达到一种幸福的结局。除了艾玛的主人公都是在没有性能相对较低的社会地位,但他们都有幸福的婚姻最后。因此,他们被其他小说家命名为“灰姑娘”。显然,这个名字意味着他们的命运有传奇色彩。与当时的社会和环境相比,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是一个完美地表达奥斯丁的婚姻梦想。两位主人公都克服了理性和社会偏见的束缚,实现了一个幸福的结局。
4 结语
作为一个整体,她的小说的基本关系在于主人公通过对人的社会行为的道德判断和对人与现实关系的哲学思考,追求自我实现,并对社会有着清醒的头脑。奥斯丁表达了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理想人格,是一个社会化的个体,是人与人之间的理想的伦理关系。如果我们用一个词的奥斯丁的小说的主题,那是反叛的。从她心中的道德标准和理想婚姻的讨论,奥斯丁实现了她的反抗精神的时代。
参考文献
[1]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8.孩子进入叛逆期…… 篇八
——焦急的家长林先生
读了这位家长的来信,我想说的第一句话是——“孩子这样很正常!”我知道,不仅仅是家长觉得初二的孩子难管,老师同样如此。初二学生正处于少年向成熟青年期过渡的关键期,心理发育很不稳定。表现出来就是相当地叛逆,反其道而行之是他们最典型的表现,就像林先生的孩子一样。
为什么这个年龄的孩子会“人嫌狗不爱”?很多家长或老师都有些困惑不解。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三方面:一、心理上处于调节期。初二的孩子正值心理“断乳期”,他们一面有独立要求,一面有依赖心理,试图摆脱成人,却又不能完全自立,他们的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的状态。因此,矛盾的心理会导致“唱反调”行为的出现。
二、学习上处于突变期。从小学升入中学,学习上已经有些变化,初二时变化更为明显。最突出的是数学课出现了代数和几何,而且新开设了物理课和化学课。在学习方法上,要求有更多的抽象概括能力,小学及初一时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太适用了。若这时学习成绩下降,又将是“麻烦事”出现的诱因。
三、发育上处于青春期。女孩开始第一次月经,男孩初次遗精。而这些会让孩子们产生“吓了一跳”的惊慌心理,惊慌之余又迷惑不解,心理上的动荡不安,从而在行为上有些紊乱,制造麻烦。
因此,若能让孩子平稳度过初二,其今后的成长就可能不会让家长再这么费神。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是对孩子的变化应早有心理准备,认识跟上来,多些理解,这是关键。对于孩子心理的发展如果有了足够的了解,就会在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上更有针对性,不至于还是对付小孩子的那一套。在教育态度上,也要给孩子多一些平等。
二是增强与学校老师的联系,早发现苗头及时采取措施。这段时间的确是需要父母多费心的时候,如果能在早期发现苗头,及时做好工作,就可以免遭更大的麻烦。
三是多想办法帮孩子抓好学习,力争学习不掉队。
四是密切关注孩子的伙伴交往动向,消除不良诱因。
在家里,父母可用诚恳的态度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消除性神秘感,帮助孩子顺利走出青春期的困扰。如此,孩子就能顺利度过初二这个人生的关键期。
9.叛逆的青春 篇九
但可悲的是,15岁之后的每一个日子里,再也不肯想起……
那些年少的过往,是笑过,哭过,爱过,恨过,都不那么重要了,
对我们来说,这是段回忆,
一段珍贵且深藏的回忆,那么美好,那么过往不及!
在这个非主流时代,叛逆是一种昂贵的流行,在鄙夷不解的目光里,屹立不倒。
在父母老师眼里我们是偏激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我们勇敢,我们坚强,拒绝妥协,或许在我们做那些别人认为很叛逆的事情时,觉得理所当然甚至理直气壮。
终于在大人们无奈的叹息中渐渐长大,开始回忆那些年少的过往时,才发现那些青春下的叛逆轨迹,那么清晰的刻在我们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话说伤痕,肯定是有的,在我们孤单和落寞时候想起还是热血沸腾的,爱或不爱,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唯独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被我挥霍掉几年青春!
因为年少,所以我们无所不畏惧、无所不能,我们不怕失败,不怕从头再来,再一次次的失败後我们学会总结,学会用理性的目光衡量一切,少了一份冲动,多了一份思考。
回顾那段青涩的时光和酸苦的伤痕,我们的梦想刚刚启航,不管我们的梦想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多微不足道,至少我们还是有梦的。
10.叛逆的青春作文 篇十
但是,这个叛逆的青春,我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它的危害。
刚开始,我还只是稍微有一些我行我素,我总觉得别人说的好像都不对,只有自己才是对的,甚至是明明白白的错了也死扛不认。直接的影响是,我的学习成绩进入初二以后,开始直线下滑,而且每次题目做错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下次接着错。
之后,我的这种心态竟愈演愈烈,以至于分不清别人对我的帮助是好是坏,所有的话都当作了耳旁风。同学的友爱、老师的耐心、父母的期待,一切的一切竟然都置若罔闻。而网络游戏、网络动画倒成了我的.至交。整日里浑浑噩噩,以至于上课听课也开始感觉有些云里雾里,似懂非懂了。做作业也没有了以前那种势如破竹的感觉,即使是我最引以为傲的物理和数学,有时候也感觉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了。作业开始成了一种负担,一种似乎是老师强压给的任务。为了能每天按时完成这个任务,我开始自作聪明。利用网络这个平台,直接上网找答案,找不到的甚至干脆空着不做,留待于第二天老师讲解。这种恶性循环,直接导致我的学习主动性进一步下降,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老师和父母对我的不离不弃、苦口婆心,渐渐长大的我,已经逐渐领悟到,叛逆的青春给我带来的种种危害。领会到只有自己最为亲近的人,才会不厌其烦的指出我的种种过失,才会喋喋不休地时刻在我耳边唠唠叨叨。这是真正的关心和爱抚。青春期的叛逆在一些人看来也许很酷,其实,它除了能开发我们固执的好奇心,没有其它任何好处。
美丽的青春遭受到叛逆,犹如盛开的花朵经受了风雨。叛逆不可怕,可怕的是听不进逆耳良言,不知改悔。经历过风雨的花朵将开得更加鲜艳,经受了叛逆的洗礼,也同样会让我们更加成熟。让我们一起加倍努力吧,为了青春更加健康美丽!
11.曾经叛逆的我 篇十一
“走吧,走了你就别回来!”“不回来就不会来!”“砰”随着这声摔门声,我奔出了家门。
漆黑的夜晚静得可怕,身后的冷风呼呼地刮着,我穿着单薄的衣服,伴着孤影走在寂静的小路上。寒风令我蜷缩着,我把手紧缩在衣袖里,好冷好冷。突然,我模模糊糊看到前面似乎有黑影晃动,我不禁浑身打了一个寒颤,停下脚步,不敢再往前迈一步,想转身回家,“不,不可以回家,回家会被他们嘲笑的。怎么办?到底回不回家?算了,我才不回那个令我讨厌的家呢?我要坚持到底,对,不能回去……”我继续在这无底的黑夜里漫无目的地流浪着,心想:“爱咋的咋的,反正没有人理解我,没有人爱我,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时间就在这黑夜中一分一秒地流逝着,“咦,灯光!”我在黑夜的狰狞中,看到了远处微弱的发红的灯光,我加快了脚步。
唉!不能进去,屋里的世界太嚣张了,我是个女孩啊!我徘徊在门前,不知所措,到底怎么办?寒风告诉我,“不要犹豫了,进屋吧!总比外面好吧!”于是,我迈进了这个陌生的大门,令我安慰的是,屋里没人,很安静。很冷,这也许就是我一个顾客的原因吧!也许你已经猜到,我来到的地方叫“网吧”。
我迅速的打开QQ,线上的人很多,我的留言也很多,一条条飞速而来。“你在哪里?”“在网吧!”同学的号,我没有多想。“我好担心你,不冷吗?”“不”“我是你妈妈!”“开什么玩笑,她不会上网,不会打字……”“是这样的,你妈妈等不到你回家,四处找你,好几家都没找到,才找到我这里的,要我上网试试,不然我早睡觉了。你不在家,我也睡不着,回家吗?是你妈说着让我打的字。”我鼻子一酸,但还是倔强的写道“不要骗我了,我……”“不信,让你妈妈过去接你……这样吧,你先到我这里来,你妈妈正在流泪呢?还在不停地自责……”这时有股热乎乎的东西从眼里流出来,“不要担心,我知道你们都关心我,我错了,你们等着,我到你那里……”发送成功、关机、起身离开……
好友家的灯光亮着,临近屋门,我听见了抽泣声,轻轻推开虚掩的门,妈妈正在抹眼泪,“你说出了事咋办……”我顿时泪如泉涌,“妈……”猛扑到母亲的怀里哭起来。妈妈拍着我说:“你这个泼皮,吓死我了,回来了就好,就好……敏,我们回家!”“嗯,我太任性了,我再也不了……”“是妈不好,是我太苛刻,是我没有看见你洗的衣服,你打扫的院子,是妈不好,委屈你了。”“妈……”我哭得更厉害了。
回家,我彻夜无眠,望着窗外,这个刚刚发生在我这个叛逆的人身上的事,将永远伴随着母爱,成为永恒的记忆。
12.探析中职生的叛逆心理 篇十二
一、叛逆心理的现象在职高生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这里所说的叛逆心理是指职高生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 而不考虑是非曲直对家长和老师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表现在:对正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 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 为其喝彩。
职高生的叛逆心理主要反映在这几个方面:一, 在学校经常做些违背《中学生行为道德规范》的事情, 譬如经常旷课, 迟到, 早退等。二, 在家里经常和家长“对着干”, 对家长的教育都表现出厌烦心理, 经常顶撞家长。三, 在社会上经常拉帮结派, 三五成群, 学校越是规定不要和社会上面闲杂人员来往, 他就偏这样做, 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对这类学生必须要从思想对其进行深刻教育。
二、叛逆心理对学生的成长是极其危害的
上面所叙述的问题已经显得非常严重, 如果不及时地帮助学生进行纠正和正确引导, 其严重后果会毁了学生的一生, 叛逆心理虽然称不上是什么严重的疾病, 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他们处处表现与众不同, 对自己批评过的老师上课就是不听, 睡觉, 有时还大声讲话, 严重时还干扰课堂的正常秩序, 萎靡不正, 意志消沉, 总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不和大家合群, 固执己见。调查表明, 叛逆心理对高中生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 特别是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是极不利的因素, 处理不好影响教学效果和课堂秩序, 因此要研究有效的教育措施予以纠正与调整。
三、职高生叛逆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1) 现在的社会, 独生子女偏多, 学生从小就得到家长的偏爱和庇护, 他们总是我行我素, 养成了偏激、自私和心胸狭小的性格。所以在校期间, 他们固执己见, 与别人总是显得格格不入, 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 相反容易产生报复心理和逆反心理, 还有就是这时学生的自尊心, 和虚荣心都极其的强, 他们不容许自己受到一点点的伤害。
2) 现在的学生心理是比较脆弱的, 经不起一点的风吹浪打, 有些学生性格是比较内向, 平时不多讲话, 有点离群索居, 比较孤僻, 那么这类学生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他们平时不善于与别人交流, 当受到自尊心伤害时, 常常压抑, 最终导致强烈的逆反心理。
3) 有些老师运用不当的教育方法也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居高临下, 简单地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 必须怎样做, 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 这样不但达不到教育目的, 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4) 现今社会流行元素比较多, 大众媒体不恰当的渲染是导致叛逆心理一个重要因素。在现在的校园当中, 学生们的业余生活是极其丰富的, 他们的表现欲和模仿能力很强, 在现今流行的电影杂志中, 经常有些“叛逆英雄”出现, 学生们把他们当成偶像来崇拜, 来模仿, 所以经常标新立异, 这样来显示自己的“酷”。
四、消除职高生叛逆心理的主要方法
1)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一段重要人生经历, 这时的学生处于成熟和非成熟之间, 有着自己的想法, 有一定主见, 所以老师和家长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 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有耐性, 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 多和小孩沟通, 及时消除他们的叛逆心理。
2)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该是平等的, 包括学生和家长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 学生信仰的是平等互利的原则, 老师和家长决不能对学生进行羞辱和呵斥, 也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要经常和他们谈心, 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与动向, 不要颐指气使, 命令小孩这样那样, 要把他们当成朋友一样去谈心, 用自己的爱去感化和包容他们, 这样学生们即使有逆反心理也会很快消除的。
3) 父母、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与他们交朋友, 以诚相待, 以身作则;极力提倡一种平等和悦的师生关系和父母子女关系, 爱护和尊重青年学生的自尊心, 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场合, 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导, 坚决反对以简单、压制和粗暴的形式对待学生。应经常注意鼓励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 不能带有色眼睛看学生,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 处理学生的问题或错误要客观公正。
4) 其实, 每位学生都是愿意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与表扬的, 这也是人之常情。以朋友的诚心对侍学生, 学生是会理解的, 毕竟高中生是懂道理的,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当然, 这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也要我们不断地提高个人的修养, 多研究高中生阶段的青少年心理特征, 真正成为他们人生的引路人和铺路石
5) 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炼, 不断充电, 现在社会日新月异, 变化实在太快, 所以我们必须跟上时代节奏, 适应社会潮流, 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 不能表现的太死板。
6) 我们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在课堂上面, 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不能扼杀学生的才智和想像力, 培养他们在课堂上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 班主任要经常深入课堂, 老师也要经常深入到学生的队伍中去, 经常找学生谈心, 以鼓励和赞扬为主, 让学生把你当成他最好的朋友, 这样有利于建立起一个其乐融融的班集体, 这样做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快乐发展。
摘要:叛逆心理在中职生这一群体中是普遍存在的, 而且表现得异常突出, 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引导和妥善的处理, 它会对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起着很大的负面阻力。所以问题解决迫在眉睫,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来寻求和探索出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去正确的引导学生, 去消除他们的叛逆心理。让他们拥有健康美好的高中生活.真正做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叛逆,教师,正确引导,教育
参考文献
[1]许瑛国, 张梅玉.青少年心理学知识丛书.成长篇.冶金工业出版社.
13.青春的叛逆作文 篇十三
打开263作文网,却一阵阵心烦意乱,反復觉得无处下笔。不知道为什麼自己还要坚持,每次写一篇文章都要费上很长时间。我的理智告诉我,写下去坚持你自己的爱好和梦想,不能放弃自己每天的小目标,要相信自己啊……
可有时候,我的另一个情绪小妖怪又悄悄的在我耳边说,坚持什麼啊?你爸妈不是每个月都给你零花钱吗?干嘛还要自己赚,你这不是吃饱瞭撑的瞭吗?不纍吗?感觉心里烦躁的很,父母最近的不理解,甚至一句句已经伤到我心灵的话,都让我很难受同学最近的不友好,老师的严厉,一个个人都成瞭我内心最深处的噁魔,时不时就跑齣来摧残我的心灵,我突然觉得身心俱疲,很纍很纍,好像团在被子中好好睡一觉,隻希望再也不要醒来,是不是就不要麵对这些烦恼的生活,这些无奈的人,这些对我投来异样眼光的人呢?如果可以,那麼我想放弃这样的生活。可是有时候这样的生活却也是我自己选择的啊,我想,真的可能是叛逆期瞭吧。明明是和以往一样的平凡的生活,可现在的我却觉得乏味又烦躁,所有人对我说的话,对我做的事情,都让每天晚上的我心里很烦。我强迫自己静下心来,一点点,一点的写着,我相信坚持一下,总会有彩虹齣现的,每天坚持一点点,那麼就可以实现我的小目标瞭不是吗?
14.观《小叛逆》有感 篇十四
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有一个小女孩,她的爸爸是部队里的高级军官。他们一家本来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战争爆发了,所以让小女孩的爸爸不得不去打仗。小女孩的妈妈照顾起了整个家,她为了照顾好小女孩,因此生病了。爸爸得知了这个消息,就冒着生命危险来看望她。夫妻俩见了最后一面,可想而知,她去世了。爸爸被北军抓了起来,即将处死。小女孩为了救他,一路卖艺赚钱。见到了总统,跟他说了这些事。总统被小女孩的话深深地打动了,便释放了她的父亲。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活泼可爱、能歌善舞的小女孩。在这场战争之前,她和她的家人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但这场战争让她失去了母亲,她的父亲又被抓了起来,只好让她再千辛万苦地把她的父亲救出来。
15.庄子的叛逆和相对主义浅析 篇十五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 “庄子者, 宋之蒙人也”, 仅此一句话, 没有更详细的介绍, 这就使得后人对庄子的生卒和籍贯产生了许多纷争。首先关于生卒, 有很多说法:
1.生于公元前369年, 死于公元前286年 (马叙伦) 。
2.生于公元前355年, 死于公元前275年 (吕振羽) 。
3.生于公元前328年, 死于公元前286年 (范文澜) 。
4.生于公元前365年, 死于公元前290年 (杨荣国) 。
5.生于公元前375年, 死于公元前295年 (闻一多) [1]。
而现在学术界多采用的是马叙伦先生的说法, 也就是生于公元前369年, 死于公元前286年。对于庄子的国属, 广泛集中于三种说法:即楚人、宋人、齐人, 这些地点在现在的地图上看来就是安徽蒙城, 河南商丘, 山东东明这三个地方。而这些地方的确定也并不是胡乱猜测的, 而是根据庄子文章中所提到的地方拼凑对应而来的, 这些地方现今也都有庄子故里, 庄子墓, 庄子观, 庄子钓台等庄子文化遗址的存在。因此庄子的国属至今也存在很大的争议, 我们先暂且不谈, 让我们来了解下庄子主张的思想。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 而“道”家思想的真正创始人是老子。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之所以称谓道家, 顾名思义, 其哲学的核心概念就是“道”的思想。其思想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本根之道, 即道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和构成天地万物最原始的混沌未分的始基或材料。二是法则之道, 也就是把道看做自然界的内在秩序和必然性, 具有客观法则和规律的意义。三是无为之道, 表明道的特性是自然无为的。在庄子看来, 天地万物产生和形成都是有其基础和条件的, 而“道”却不依靠任何条件, 是自己产生的自己。庄子非常认同老子的观点“为天下父母”, 也就是说天下万物都是有了“道”的存在才得以生成和存在。庄子认为宇宙的生成过程是先由“道”产生有形的物质世界, 而物质世界在经过发展和变化之后又回归到无形的“道”之中。庄子所谓的物质即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 是按照一定规律聚散生灭的, 只有“道”才是聚散生灭的法则。而“道”本身是无聚散生灭, 不生不死, 无始无终的。总的说来, 庄子的“道”有两种基本的规定性: (1) “道”是宇宙的绝对本源。 (2) “道”是支配天地万物的规律。
庄子追求的逍遥精神一直是某些人所向往的, 但是辩证的看这些观点又是人们不应盲目跟随的。庄子认为, 人活在世上只有遭受愁苦和劳累, 在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所遇到的困难庄子认为都是对人类的折磨, 于是他选择的是逃避现实生活, 而追求精神上的逍遥, 只有在“齐万物”、“齐生死”和“道”中, 才能找到人生存的真谛, 才能达到逍遥的最终目的。庄子眼中最逍遥的人他称之为“真人”, 所谓“真人”就是他以自然无为为本, 所以他睡觉的时候不会想到什么而做梦, 他醒来时也不会产生任何忧愁, 他吃东的时候并不感觉特别的香甜, 他的呼吸也与大家不一样, 他呼吸时能把气运到脚跟, 一般人的呼吸只能把气运到喉内。《逍遥游》是庄子向往自由的最高境界, 在庄子心中, 要想得到真正的自由, 就要超越社会中那些浑浊的自我和世俗的功名利禄, 要使自在的人性不受身外之物的诱惑和伤害, 只有做到了克服外物的束缚, 超越物质世界和肉体的限制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逍遥。庄子认为, 人存在于世界所受苦难的来源无外乎就是物和观念的束缚, 要摆脱这些羁绊和束缚, 与道合为一体, 达到以精神逍遥为最高境界的人生逍遥。虽然说我们要辩证地看庄子的自由观, 但它对世人影响的广泛性是不容忽视的。他不受权贵和世俗的诱惑, 追求人格独立的自由精神。他唤醒深藏在人们心中的自由意识, 鼓励人们为自己的自在生存与封建恶势力相抗衡, 这种思想赋予了人们豁达的胸襟和勇气, 让人们即使在面对失败的时候也能够保持乐观主义的心态。值得我们肯定的是庄子提醒我们“立身处世, 不做那种随俗浮沉的庸人, 而做一个风骨凛然的特立独行之士;不做一个消极颓废的悲观主义者, 而做一个性情开朗的乐观主义者”[2]。
在庄子眼中, 儒、墨两家的许多思想也是他应当批判的。他并不赞同礼治、德教的做法。他认为, 对于人们生活的社会的治理, 不应该是依靠礼、乐、赏罚等人为规定的干预, 而应一切顺其自然, 而不是人为地添加任何束缚。庄子还对儒家提倡仁义和墨子主张的兼爱都进行了批判。在人们从各自私利出发的时代, 却在大肆宣扬“兼爱”, 讲无私正是因为你心中有私。如果想真正的无私, 那就要回到原始社会。他认为人类生死的归属就是自然。人由自然而生, 又归回到自然中去, 是最符合逻辑规律的, 但是社会却将人们异化了, 失去了人原有的本性和自由。但是庄子改变不了的是人偏偏就是社会性的动物, 其与社会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 人类只能在固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取自由。他没有认识到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获得自由, 生存的目的并不是改变规律, 还可以在认识规律的同时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仁义礼乐也并非是错误的, 它们也可以是用来规范社会关系和行为的准则。人摆脱不了社会属性, 同样人不能离开群体独立存在, 即使真的获得了自由, 那也是在社会关系下、群体中的自由, 而不是抛开社会关系的自由。庄子也极力地反对“举贤才”, 反对人类具有科学文化知识, 这固然是不对的, 但是在这不对之中我们又不难发现存在这一思想的合理因素。他认为, 人应该像原始社会那样“无私”、“素朴”、“无相害之心”, 在人们学会了更多的知识以后, 就会追求功名利禄, 私心必然是避免不了的, 他反对“举贤才”, 因为有了更多的“贤才”, 他们便成为了高人一等的官吏, 想尽各种办法欺压人民, 统治人民, 给人民造成穷困的生活境况。在考虑这些合理因素的同时却恰巧忽略了“举贤才”之后会有为人民服务、替人民说话的好官。而这些合理因素却成为他阻碍社会进步、否定科学文化作用的有力证据。庄子写文章是:寓言十九, 重言十七, 厄言日出。寓言就是将自己想说的话或者要做的事假借他人的言行从故事中表达出来;重言是能借用过去的圣贤和名人经典性的话, 能结束争辩总结性的语言, 是德高望重的人说的;厄言就是说像酒杯装满了酒, 使自然流出来一样, 从杯中自然而然地按人的自然之性, 顺口说出的语言。寓言是他写作上为获得好的社会效果所采用的一种主要写作方法;重言是反应他思想主张和信念的核心;厄言是为支撑主干言论起烘托作用的。庄子正是运用了三种手法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巧妙地批评了儒、墨两家。
庄子思想具有明显的相对主义态度, 但是又不乏辩证法的思想。“万物与我为一”是庄子最典型的相对主义观点, 夸大相对性, 否认客观事物的大小、好坏、美丑、成毁之间的差别, 在一般人看来这些相对的评价之间是有严格区分的, 庄子看来, “成”、“毁”两者之间是相通的, 从运动和发展的角度来分析, 其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 一个事物的“成”就是另一个事物的“毁”, 反之亦如此。这也和我们所知道的矛盾的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道理是相似的。大与小的关系, 庄子首先认为两者是相对的, 他否定了“大天地而小毫末”这一观点, 而且进一步说明了之所以存在大与小的相对性是由于“观之差”的结果, 也就是说, 每一事物自身都具有大与小的双重性, 但是这一特性只有通过与其他事物相比较、相联系才能表现得出来, 具体地说就是所选的参照物不同, 大和小的概念也就不同。最后, 庄子认为这些只是“道”产生“气”, 它们的存在只是暂时性的, 其最终都要归于“道”, 所以说它们的存在并不重要, 都是一样的。庄子这种观点的错误性就在于他主观地运用了概念的灵活性, 否定了概念的确定性。他用“道”生万物的观点来否定上帝创造人类和宇宙, 是具有无神论的倾向的。前面我们还提到他认为世界万物的存在是由于物质性的“气”的聚合散而形成和消失的, “察其始而本无生, 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 变而有气, 气变而有形, 行变而有生。”[3]由此可见是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乔力认为, “相对主义当然不是正确的理论, 但是它有助于人们冲决独断论的罗网, 解放思想, 另辟蹊径, 走上认识真理的道路。”[4]庄子的相对主义是从一切对象的自身以及其关系中揭露矛盾, 指明这些对象是相对的, 不稳定的, 从而在思想上否定, 瓦解这些对象。这是一种走入歧途的辩证法, 它是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阶段。
从我以上简略地介绍和分析中不难看出, 庄子具有向往逍遥的思想, 而且具有很巧妙的写作手法, 他所提出的和反对的思想之间又存在许多矛盾, 然而他又有许多与时俱进的结论, 能够与现今的说法相迎合。所以, 对于庄子的思想和文章还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贾顺先.庄子思想新探[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 巴蜀书社, 2008:1.
[2]张小平.道家哲学的民主精神[J].哲学动态, 2009, (6) :51.
[3]冯友兰.殷周至战国[G]//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2:367.
16.叛逆朗姆酒 篇十六
甘蔗的足迹,朗姆酒的前世
郎姆酒(RUM),是以甘蔗糖蜜为原料生产的一种蒸馏酒,RUM源自英文rumbullion,原意为大声喧哗、极度喧嚣。这种野性霸气、活力张扬的饮品象征着冒险的魅惑和激情的浪漫,古巴人视之为一种能通宵达旦起舞、瞬时忘却痛苦的快乐美酒。
在诞生之前,他的始祖甘蔗完成了好几次环球旅行,直到在最适宜的地方,被发酵蒸馏成功。甘蔗原产于印度。欧洲人认为,第一个发现甘蔗甜味的是亚历山大马克东斯基。公元前326-前325年,他完成印度远行后,带回一种令人惊异的禾木科植物。这种植物的茎秆高直粗壮,茎秆内汁液丰富、味道甘甜。当年糖仍是稀罕物品,公元9世纪,惊喜的十字军东征的骑士们把甘蔗从东方带到了欧洲。
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航海家们开始了大西洋航海冒险,他们在加那利群岛和亚速尔群岛移植栽种甘蔗,甘蔗在这里长势良好。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航行美洲时,带来了甘蔗的根茎,并在伊斯帕尼奥拉岛(现海地岛)开始广泛种植。后来,“糖”牢固地进入欧洲人的日常生活,制糖工业飞速发展,急需大量廉价苦干的劳动力,非洲黑奴成为首选。他们日不停息,在酷热的阳光下,在茂密的甘蔗丛林中,躲避着众多毒蛇的袭击和成群昆虫的叮咬,挥舞着尖利的刀具,不知疲倦地砍伐粗壮高大的甘蔗根茎。
甘蔗榨糖后剩下大量残渣,这种副产品叫糖蜜。最初,疲乏的奴隶们用糖蜜制作出一种含有轻微酒精的饮料,最初这种饮料味道古怪,异常难喝,但奴隶们学会使用一种极其简陋的装置,笨拙地把自酿的饮料进行蒸馏。蒸馏后的饮料烈度大大加强,更富有刺激性,达到了醉酒的效果,喝后能使人兴奋并消除疲劳。这种呛辣烈酒当时被称为“塔菲亚”,它就是朗姆酒的雏形。
像当地人那样纯饮
17世纪,牙买加的城市里出现数量可观的“公众饮酒点”,平均每10个居民就有1个小酒馆。人们所饮用的酒即是朗姆酒。最初即来自古巴的奴隶和底层人民,而身份体面的顾客自然要求饮料具有优良的品质,为了满足上层人士对质量的要求,生产者们开始对糖蜜进行多次过滤和蒸馏,然后把酒放在木桶里储存。一段时间后,木桶里竟然飘出醉人的香气,口感细致、甜润,具有芬芳、馥郁的香味。就这样,郎姆酒诞生了。
跟现在不同的是,在古巴当地,人们更习惯纯饮朗姆酒不加以调混,在他们看来,这才是品尝朗姆酒的最好方式。他们在晚餐时作为开胃酒来喝,或是在晚餐后喝。
在古巴当地,根据口感的需求,人们会采用两种方法蒸馏来获得味道浓烈的原酒或味道清淡的原酒。橡木桶的陈酿过程更对酒的色泽和香味起着重要作用。无色原酒在橡木桶里经过数年陈化后,会变成浅棕色。如想使酒的色泽更深沉厚重,可以放入炒麦芽以加深颜色;反之,若想让酒的色泽更清纯淡雅,就再次进行过滤。在橡木桶内经过多年储藏的原酒,混合加入其他香料汁液,需要时加入糖和水,最后勾兑配制出各种口味、酒精度在37.5°至85°之间的朗姆酒。
“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正处在朗姆酒的黄金时代。”马丁•多道洛夫在网络上创办了鸡尾酒资料库CocktailDB。“也许我们现在能喝到的朗姆酒种类比起历史上的朗姆酒种类要多得多。”朗姆酒的酿制几乎没有什么限制,从古巴到越南,任何地方都可以酿出;甚至还可以注入各种不同风格,可以顺滑如白朗姆,也可以猛烈如黑蔗糖浆酿制的朗姆酒,完全不拘一格。
TIPS 朗姆酒的三大分类
白朗姆(又称淡朗姆、银朗姆):液体清透,香味不浓,口感滑爽。通常入桶陈酿的时间不长,一般为几个月至一年左右,烈度基本在40°至45°之间。也有少数陈酿几年、高酒精度的白朗姆,比如著名的“百加得 ”151Proof (Bacardi 151),酒精度达到75%。
如何饮用:白郎姆酒最适宜加冰块饮,舌感畅快异常。
金郎姆(又称琥珀朗姆):酒体较厚,酒色较深,酒味较甜,烈度较强。蒸馏后的酒需存入装过威士忌或白兰地的旧橡木桶中陈酿2至5年。
如何饮用:芳醇、浓郁、清爽的金朗姆酒适合干饮。
黑朗姆(又称深朗姆):酒色深浓(深褐色或棕红色),味道醇厚,芳香馥郁。在内侧灼焦的橡木桶里至少储存5年以上。陈酿年数相当长的黑朗姆品种被称作Anejo,是各类朗姆酒的混合体,这种情况下,商标上都会注明陈酿时间最短的那种朗姆酒的储存年数。
如何饮用:黑朗姆有烧焦蔗糖的强烈香味,所以用来制作甜点或烹调菜肴也十分合适。黑朗姆和可口可乐混合饮用,能更加充分发挥它的特色。
单品图注:
哈瓦纳俱乐部Havana Club
产地:古巴
这一古老的朗姆酒品牌于1878年就在古巴的哈瓦那出现,属于清淡类的朗姆酒,但古巴当地的水土气侯却让其具有了芬芳和清淡的香料气味,这更增加了它的迷人和诱惑力。ANEJO 3 ANOS其色泽淡黄,在橡木桶中陈酿3年,可单独饮用,更多时候是伴可乐或鸡尾酒一起饮用。ANEJO 7 ANOS则是行家挚爱,是一种较浓烈的朗姆酒,加冰块或单独饮用,当然为什么不来根雪茄呢?或许更有情趣。
摩根船长黑朗姆酒Captain Morgan Black Label
产地:牙买加
这款富有强烈牙买加岛国风味的朗姆酒,摩根船长朗姆酒的特别口感来源其独特的配方——在酿制的最后环节,在朗姆酒中调入使用加勒比岛当地的香料。而Captain Morgan Black Label 摩根船长黑朗姆则醇厚馥郁,是酒吧乐用的调配酒。
混血姑娘(金)朗姆酒 ron mulata de cuba
产地:古巴
Mulata是黑人和西班牙人的混血姑娘,她们有多美?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形容说:“高挑个儿,优雅不俗,骨胳宽大,皮肤是蜜一样的颜色,也像蜜一样润滑”。古巴人把这种酒叫“Mulata”,他们开玩笑“西班牙人在古巴留下的最好的就是Mulata。说酒还是美人呢?
J.M白朗姆酒
产地:法国
产自加勒比海岸的法定马提尼克岛产区,经过百分百的优质蔗糖汁蒸馏,白朗姆酒在蒸馏工坊旁的酒窖中置于橡木桶中进行陈化烘焙而成。外表清澈,有白胡椒和百合花的香气,入口后上颚感觉到菠萝、莓和微热的饼干味道,余味甘美。
百加得(Bacardi)朗姆酒
产地:古巴
百加得创始人在1862年创制而成,它可以和任何软饮料调和,直接加果汁或者冰块后饮用,被誉为“随瓶酒吧”,是热门酒吧的首选品牌,150多年来,其当年的配方与生产方式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象征着团圆和幸运繁荣的"百家得蝙蝠"也成为了百家得品质优良的标志。
圣骑白朗姆酒
产地:法国
自1942年起,圣骑家族谨遵法属加勒比的传统工艺,采用纯净蔗糖汁发酵蒸馏而成,其在蒸馏后期酒精浓度为70%,然后经过3到6个月的高压像木桶储存,其间酿化和通风过程有助于挥发性组合物的进一步蒸发,在最后装瓶前,其酒精浓度已慢慢达到稀释后的50%。白朗姆拥有独一无二的混合香型,其细腻的蔗糖、鲜花及香料香氛给你的酒品饮料或鸡尾酒添加一抹异国风情。
象海盗一样痴迷
有多少迷恋烈性酒的酒鬼像加勒比地区的海盗们一样,宁可没有食物、没有金币,但不能没有朗姆酒?最早接受朗姆酒的正是横行加勒比海的海盗们以及寻找新大陆的冒险家们,朗姆酒是他们缓解压力、扫尽孤独的最佳方式,他们用朗姆酒壮胆,用朗姆酒狂欢,也用朗姆酒给自己的伤口消毒,所以朗姆酒又有“海盗之酒”的称号。
甚至朗姆酒名字的由来,也与海上生活有关,英国人对朗姆酒的起源就有这样的描述:1745年,英国海军上将弗农在航海时发现手下的士兵患了坏血病,因此,他命令士兵们停止喝啤酒,喝西印度群岛的新饮料,凑巧把病治好了。这些士兵为了感谢他,称弗农上将为老古怪,而把这种酒精饮料称为朗姆。
TIPS
品饮建议:朗姆酒后劲十足,建议不要和啤酒混搭,否则必醉无疑,喝惯二锅头、老白干的人大可开怀畅饮,酒量平平的人可以试试朗姆酒加可乐加冰的喝法。其实,这个朗姆酒加可乐加冰是有名称的———cuba libre自由古巴,是当年美国大兵的发明。
试试美国人的朗姆鸡尾酒
朗姆酒最初的世界性繁荣时代始于上世纪中期开始流行的热带果味朗姆鸡尾酒。这来自美国人的发明。在大部分调酒师的配方里,这个鸡尾酒界的花花公子总是和各种甜蜜的力娇酒搭配在一起,相比之下,就很难想象有人会拿威士忌和白兰地来做这样的古怪尝试,不论是调酒师还是顾客,都会觉得好像是朗姆酒本身在召唤这种搞怪的姿态。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这些带着鲜艳色彩的鸡尾酒出现在了各个酒吧。如今,在国内任何一家普通的酒吧里都可能储备近3种不同的朗姆酒,当然,专门为朗姆酒开设的酒吧就更多种类的鸡尾酒了,在朗姆酒中淡色朗姆用的做多,凡在鸡尾酒中未加注明的都用淡色朗姆作基酒。用深色朗姆和金色朗姆会特别加以说明。往往能调制出具有浓郁热带风情的鸡尾酒。
调酒师们很喜欢尝试不同的元素与朗姆酒混合,在他们看来,一提到朗姆酒,你就会产生海盗般的狂野联想:火把、瀑布、煤油灯、热带岛屿上的草裙,如今,朗姆酒早已不是仅限夏天特供的沁醒灵药了,任何能想象到的果汁都能与之混合,它是一杯更有故事的鸡尾酒。面对如此多变的朗姆酒,调酒师建议,唯一值得做的,就是享用它们。
媚态MaiTai
原料: 朗姆酒、鲜橙和青柠
酒客评价:酸甜双享,是一个经典的夏日冷饮。
蓝色夏威夷BlueHawaii
原料:浅色朗姆酒、蓝色柑橘酒、菠萝汁、椰子香甜酒
酒客评价:由多种烈性酒调成,充满热带风情。
莫寄托Mojito
原料:朗姆、柠檬、糖、薄荷
酒客评价:古巴农民的最爱,是一款夜店必备的典型古巴鸡尾酒。
荣光Glory
原料:金酒、朗姆、伏特加、白橙皮、雪碧
酒客评价:色彩明亮,男女都适饮的鸡尾酒。
长岛冰茶Long Island Iced Tea
原料:辛辣琴酒-、伏特加、朗姆酒、龙舌兰、无色柑香酒、柠檬汁、糖浆、可乐、柠檬片
酒客评价:虽然取名冰茶,却在没有使用半滴红茶的情况下就调制出具有红茶色泽与口味的美味鸡尾酒来。它的酒精成份相当高。
台克利Daiquiri
原料:白朗姆、酸橙汁、糖、冰块、草莓、芒果、木瓜
酒客评价:是鸡尾酒界的常青酒款。
17.告别叛逆作文 篇十七
妈妈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以前的`我,总觉得是妈妈为自己筑高台,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上学期,有一次与老师发生了冲突,我哭着打电话给妈妈。妈妈说:“你先平静平静,把前因后果讲出来。”我抽抽搭搭地向妈妈告老师的状,诉说着自己的委屈,渴望得到妈妈的支持与安慰。妈妈沉吟片刻,淡淡地说:“你先静下来听我讲,老师是严厉了点,不过她也是为了你好,你想想,老师如果不负责任,如果怕麻烦,如果放弃你,根本都不会苦口婆心地跟你讲道理。老师不理你,就对你好吗?你就高兴了吗?老师批评了你,就是对你不好,你就要不高兴甚至埋怨老师了吗?你先想想你做错了什么,平静平静。”哭得气喘吁吁的我,回到房间,静心想想,觉得妈妈讲得没有错,老师不会害自己也没有害自己,而是想让我向“好”的方向发展,只是方式严厉了点,让我一时难以接受而已。这样一想,心情平静了很多,还对老师多了份感激。从此,老师批评我或罚我,我都会用换位思考来想老师是为了我们好。听从了老师的教育、妈妈的提醒,生活中冲突减少了,我开心了许多,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少。
小时候的我,一向喜欢与妈妈反着干,她说往东我偏往西,她说要我吃饭我偏玩电脑,常常气得妈妈直喘粗气。长大的我,渐渐明白妈妈都是为我好。就拿上次的经历来说吧:我和同学出去玩,妈妈一再叮嘱我带点钱备用,但千万不要带太多钱,说免得钱弄丢了,更免得给我带来安全隐患。我偏偏带了四、五百出去。可能当时,我们都有一个叫“虚荣心”的巫婆和一个叫“叛逆”的恶魔住在身体里吧。自然,后果可想而知,我跟同学聊得太开心,早就忘了包里有钱这回事。当我想买瓶水喝的时候,才发现钱包不见了,又心疼又懊悔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回到家,免不了一顿语言上的“藤条焖猪肉”。可是,奇怪得是,这一次,“听了老人言”,我没有争辩……
初二年级的我们,正值青春期,懵懂,冲动,自我,喜欢审视一切,质疑一切,甚至把“叛逆”误当作成长……其实我们并不是学坏,只是需要提醒帮助,只是需要指点迷津。“听了老人言”,告别叛逆期,现在的我,懂得将“和”、“乐”、“理解”当作生活的主旋律,用“换位”、“谅解”这两个法宝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18.青春叛逆的周记 篇十八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你怎么可以这样对你的爸爸呢?”妈妈严厉地斥责我。而它躺在地上,支离破碎,生生地疼痛。
“怎么了?我又没怎样……”,我不以为然,不愿输一句,“不就是份礼物吗?有什么好说的,我满屋子的礼物,没地方放。”
妈妈拿我没辙,无奈地转身,走开。我也无趣地准备走开,无意间看到了那张脸,写满了失落、沮丧的神情,依旧是那个我厌恶的动作:他炯着眼,皱着眉,嘴里叼着一根香烟,周围弥漫着从他鼻中呼出的烟圈,无力地缭绕着,他沉默地盯着地上破碎的礼物。妈妈终究是忍不了,斥责我:“他是你爸爸,你的亲生爸爸,那是他送你的礼物!”我意识到我又做错了,但不愿意认错,因为我的错于他的错而言,简直不足挂齿。我凝重地望了他一会儿,虽尴尬于自己的言行,不该如此决绝,但那也是他自造孽。
他缓缓地起身,看见我,我躲闪不及,他想要和我说话,我抢先开口:“我去朋友家玩,晚点回来。”没等他应声,我已经是走出好几米远。我头也不回,就这样冲出去了,在外面整整徘徊了一个下午,我一直在想刚才的事情:这件事情真的是我做错了,是我过分了吗?我应该主动向他道歉吗?老天爷是这样的不解人意,无边的黑暗铺天盖地地袭来,我拖着无处安放的脚步机械地向家挪动。
刚进客厅,又看见了他,他保持着之前的那副神情,那个姿势,还是那个令我厌恶的动作。我站在原地,准备转身出去,突然,我瞥见了他的手,我愣住了,他的手上沾满了胶水,捧着同样沾满了胶水的被我摔碎的礼物,上面多了一张纸条,他轻轻拭去上面的灰尘,默默地走进我的房间,把它轻放在我的床边。这是他吗?我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一直对我对妈妈不闻不问,甚至狠心抛弃这个家庭的他也会有这样的柔情?他依旧默默地走出房间,看见了我,深吸一口气,意味深长地说:“孩子,我知道你恨我,但我希望你能收下那份礼物,你知道我们父女俩一年才见一次面,不容易……原谅爸爸,好吗?”那是我自分离后第一次听完他的话,没有打断。突然地感觉我们的距离拉近了,和从前一样的近,我哭了,用力抱紧他,并叫了一次“爸爸”。他很激动,“能再叫我一次吗?”我如他所愿,脆生生地叫了声“爸爸”。妈妈看着我们,舒心地笑着,这一次,我笑得格外灿烂。
19.叛逆 篇十九
它起源于西方人在宝宝即将出生的时候举办的baby shower———迎婴聚会, 是为了迎接即将诞生的宝宝, 给快生产的准妈妈们 (怀孕7-8 个月) 送去阵雨般的祝福和礼物的习俗。后来, 发展为早教和幼教广泛使用的亲子活动, 如:宝宝爬行比赛, 宝宝生日会, 儿童科普活动, 童心梦想秀, 亲子读书会, 户外郊游, 亲子体验等等。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初中班主任, 我越来越多的发现, 亲子活动也很适合初中阶段——这个学生典型的叛逆期。
初中阶段,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困难, 几乎每个父母都为孩子不和他们交流而困惑, 或因不知怎么和孩子交流而苦恼。有研究表明:亲少年期是人生中最关键而又有特色的时期, 是依恋与独立两种倾向暂时冲突和对立的阶段。而许多父母缺乏主动去调适与青少年子女关系的意识。许多父母,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正确的意见与建议, 不能被孩子接受。而不少青少年学生在面对父母絮叨的教导时, 则表现出较强的叛逆性格。而且由于工作压力大, 很多家长没什么时间陪孩子, 导致亲子间出现隔膜, 甚至无法沟通, 要么闭口不言, 要么张嘴即吵, 这是父母所不乐见的, 但又苦于毫无对策。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 我将早教和幼教的亲子活动加以改进后运用于我所带的班级, 每周布置一次或每月两次。这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润滑剂作用。
我班主要举行了这样一些亲子活动:
户外活动:亲子跑步、打球等运动, 共进影院、音乐厅, 共同出游, 共访名校等。
户内活动:陪练广播操, 家庭朗诵会, 速记单词比赛, 母亲节的礼物, 父亲节的礼物, 最后一个儿童节, 泡脚谈心, 青春期密谈等。
下面我分不同阶段, 不同主题, 选取其中一些亲子活动的事例来展现在初中班级管理中, 它们起到的缓解矛盾, 增进亲子感情, 促进亲子、老师、班级共同健康成长的良好效果。
活动时间一:七年级起始阶段
活动主题:养成教育
活动名称1:护宝记
活动内容:随身携带并保护一个生鸡蛋一周 (周一到周日晚) , 家长帮忙提建议。
活动目的:1.培养责任心, 爱心, 耐心和细心;2.培养自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3.体谅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
活动效果:请看我班家校联系本上活动感言:
通过对鸡蛋一周的呵护……内心深处领悟父母抚育孩子的辛苦。活动培养小宽 (学生) 细心、耐心、爱心颇见成效, 并将自己的感受渗透于周记中……
活动名称2:陪练广播操
活动内容: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广播操
活动目的:1.为校广播操比赛做准备;2.以作业的形式使家长放下工作陪孩子, 克服成人的惰性做运动, 和孩子一起阳光健康快乐地成长;3.以共同运动营造放松的环境, 促进亲子间打消隔膜, 自然而然地交流。
活动效果:1.我班连续两年获校广播操比赛一等奖;2.一位家长感叹道:今天陪孩子做操仿佛回到初中……开始有点跟不上, 儿子还教我做, 边做边说笑……这时儿子和我就像同学、朋友, 这种感觉真好。
活动名称3:家庭读书会
活动内容:全家一起读书或朗诵
活动目的:1.以作业的形式使家长放弃不良嗜好和应酬, 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 一起成长;2.营造书香家庭的学习氛围;3.同读一本书, 找到和孩子的共同语言, 逐步深入到心灵的交流, 争取能和孩子做朋友, 自然减少叛逆;4.养成爱读书、终身读书的好习惯。
活动效果: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今天, 我和爸爸、妈妈、弟弟进行了朗诵PK。首先是爸爸出场……
一位家长说:通过共同读书可以和丫头一同体会好的思想感悟。
活动时间二:节日前夕
活动主题:孝心、爱心、动手能力教育
活动名称:母亲节的礼物
活动内容:在母亲节时献给母亲一份别样的礼物
活动目的:1.让孩子学会感恩和用心爱人;2.让父母感受被孩子爱, 而不仅仅会爱孩子;3.让亲子双方学会有爱要表达, 改善因不善表达或羞于表达而造成的隔膜与误解, 促进家人之间相互理解, 形成和睦家庭关系。
活动效果: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今天是母亲节, 我和妈妈一起分享了“MOTHER”这个单词的含义……我对“MOTHER”有了更深的认识。
活动时间三:考试前后
活动主题:正确爱子观教育
活动名称:泡脚谈心
活动内容:考前或考后, 在寒冷的冬夜, 孩子做完作业, 父母为孩子打一盆热水, 共同泡脚谈心。
活动目的:1.引导父母树立正确的考试观;2.缓解学生考前压力;3.正确、理智对待考后失利;4.让亲子双方学会有问题要交流, 避免只有高压没有理解, 只有粗暴打骂没有客观对策。
活动效果:一位家长写道:很轻松的泡脚谈心活动, 好像与“考试”没有什么关系了……这里在为以后的一次次“大考”提前培养心态———心平气和应考。
【叛逆】推荐阅读:
青春的叛逆作文400字06-09
孩子叛逆家长怎么办08-11
如何教育叛逆期的孩子09-10
初中生学习上叛逆案例10-12
家长课堂:叛逆期女孩该怎么教?06-18
叛逆的孤独者800字作文07-04
父母写给叛逆孩子的一封信11-01
心理专家分析-青春期叛逆心理08-10
熊孩子叛逆之路《追捕野蛮人》观后感07-17
小星的青春期叛逆心理咨询个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