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与守业

2024-07-30

创业与守业(精选10篇)

1.创业与守业 篇一

按照组织部的要求,处级领导班子中的每名副职要写一篇“如何做好副职”的调研。我是2001年12月才成为领导班子成员的一名新任职的领导干部,任职时间短,工作经历少,领导经验不足,领导艺术欠缺,特别是在对领导理论的探讨、研究上还十分肤浅。下面我主要结合日常的工作和学习,谈谈自己对“如何做好副职”的几点看法:

我认为,虽然调研题目是“如何做好副职”,但不论是正职还是副职,首先是一名领导干部。综观党的历史,不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都十分重视干部队伍建设,伟大领袖毛主席就说过:路线和方针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性的因素。党的十二大又在《党章》中把“党的干部”列为一章,规定了党的干部应当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党在对干部管理上一贯要求的是“德才兼备”。“德”,是指领导干部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好的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强的组织观念;“才”是指领导干部要做好工作的科学文化知识、业务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等。强调德,是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而卖力;强调才,是解决“怎么为”的问题:就是要具备为人民服务的知识和本领。因此,作为一名基层的领导干部,首先要按照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最基本的方面,是在思想上、行动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贯彻好、落实好;同时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努力工作,做出贡献,做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

在具备一名领导干部的条件的同时,还要针对工作岗位的不同,具备不同领导素质和本领。作为领导班子中的副职,就应该守业、创业、为正职当好助手。

作为一名副职要能守业。守业,要做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完成本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熟悉分管的工作业务,对分管的工作要心中有数、有底;能够独立解决、处理日常工作,能够组织协调分管人员把本职工作干好;发现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并指导具体工作人员把问题解决。要让正职对你的工作放心。

二、对分管的工作要敢于负责。工作中遇到问题要勇于解决,不能大事小事都向正职那里推,更不能把大小矛盾都上交;对分管的人员要敢抓敢管;不让正职在自己分管的工作上操更多的心、占更多的精力、花费更多的时间。

三、有敬业精神。牢固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对分管的工作能够坐下来、深入下去认真研究分析;能够踏下心、杀下腰去干,要积极主动,不等不靠。不能什么工作都要靠正职来催、来推,否则就会成为开展工作的挡道石。敬业,是每位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

四、对正职负责,服从领导。《党章》中规定,我们党的组织原则是“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我们的工作中实行的是“首长负责制”。在领导班子中,正职是上级、是首长;正职负责的是单位的整体工作,在单位内部就是全局性的工作;副职分管的是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在单位内属于局部,副职必须(也只能)围绕单位的总体工作做好分管的工作,即便是在自己分管的工作与单位的整体工作发生矛盾时,也必须服从整体,服从正职的安排部署。而且,副职只能(也只有)紧紧围绕单位的整体工作、围绕正职部署的全面工作,才能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干好。因此,副职必须对正职负责,服从正职的领导,听从正职的指挥,完成正职指派的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向正职多请示、多汇报,让正职了解、掌握工作的进展情况,以便正职根据单位整体工作的情况及时指导工作的开展。

作为一名副职还要能创业。创业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创业的意识。副职在领导班子中分管一方面的工作,相对于正职来说,工作比较具体单一。工作具体,掌握的情况、了解的问题也会比正职更清楚、更深入;工作单一,才可能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作为副职,你是正职的助手,就应该在自己分管的工作方面有创新意识;在处理和解决分管工作的问题上,就应该有新思路、新办法,为正职的决策提供不同于以往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办法供正职挑选。如果只知守业,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领导让怎么干就怎么干,不去想该怎么干好分管的工作,那不是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而是一个傀儡。

二、有敢于创新的精神。任何新事物都要经受风吹雨打的考验,创新工作也是一样,可能有成绩也可能没结果,自己的想法可能被领导采纳也可能被否决,同时对工作的创新还会受到多方的制约,但我们既然作为领导干部、作为班子成员的副职,就不能知难而退、因噎废食,更不能怨天尤人、强调客观。我理解正职与副职的关系是舵手与水手的关系,作为副职,你的职责就是拼命地划浆,向前、向前、再向前。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一种冲劲和闯劲,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干在前面,想在前面,干大家所没干,想大家没想,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切入点,保证我们的工作与时俱进,永远有新意。

守业和创业是做好副职的两个方面。从表面上看它们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的,实际上是又是统一的。守业是基础,是作为副职的基本素质;创业是关键,是在完成本职的基础上做“好”工作的突破点。守业和创业,统一在工作这个大局上,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缺少那一方面都不可能履行好岗位职责。我们每一位副职,都要守好“业”,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又要孜孜以求、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是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才能为正职当好助手。

不论是守业还和创业,都要以加强学习为基础。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知识,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紧跟时代的步伐、和上时代的节拍。学习业务知识和领导理论,不断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工作方法,积累工作经验,提高驾驭工作的水平。学习政策法规,严格按党规国法办事,增强工作的规范性和严密性。向工作在基层的同志学习,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到一般干部中,在基层的工作经验中广泛汲取营养,用“拿来主义”他为我用,尽快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的层次。

2.创业与守业 篇二

生存型创业:一般是指创业者出于生存目的, 为获得个人基本生存条件不得已而选择创业的形态。

比如, 同属40、50人员的陈师傅和他的爱人, 由于企业经营不善而被迫先后下岗。在经过劳动部门的审核后, 他们获得了2万元的创业贷款。对于没有一技之长, 又没有经商经验的他俩来说所能做的, 就是将自己家那间10平方米的临街小屋进行简单改装, 开一间小食品店。

陈师傅夫妇小店里经营的商品一半是帮厂家代销, 可以先卖货后结款, 而另一半则必须先花钱购进。

小店每天营业14个小时 (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 , 由陈师傅两口子轮流看着。由于同一条街上还有另外两家小食品店, 并且来陈师傅店里买东西的都是附近的邻居, 所以他的小店客源不但有限, 而且利润也不可能很高。每天除去水电等固定开销外, 陈师傅的小店每天平均有80到100元不等的纯收入。这些收入维持陈师傅夫妻的日常生活基本够用了, 但他们实在无力去雇佣店员。

这间由陈师傅夫妻经营的个体小食品店, 就属于典型的生存型创业。

★生存型创业有这样一些特点:

1) 创业者属于被动创业, 创业只为谋生, 即获得必要的生活来源。

2) 生存型创业一般可确保创业者及家人的生计, 但绝无太大发展空间。

3) 生存型创业主要解决的是创业者个人的就业问题, 创业者一般不需要过多的劳动力, 因而不会产生就业倍增现象。

顺便说一句, 这种生存型创业, 往往能享受到税收上的减免或是优惠。因此生存型创业对于减少政府就业负担无疑有积极的作用, 而对国家税收的贡献却几乎不存在。

机会型创业:一般是指创业者通过发现或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为追求事业有较大发展空间而选择创业的形态。

河南有个地平线广告公司做得非常成功。地平线广告公司的老板叫文卫红, 1996年毕业于河南工艺美术学校。

文卫红并没有像自己的同学一样去四处求职找工做, 而是一毕业就开始了创业生涯。原来, 他发现了一个很大的市场!

当时, 郑州市郊区北环一带是郑州的饲料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大大小小的饲料厂一家挨着一家。别看地处郊区, 这些小饲料厂的老板还是很有广告意识的——厂主们都会用石膏粉在自家工厂的围墙上书写厂名和联系电话, 以为这样就算大功告成了。其实这样的“广告”不但内容简单、制作粗糙, 而且没有丝毫的美感可言, 再加上缺乏煽情的广告语, 实际上宣传的效果并不理想。

文卫红一家一家地走访饲料厂, 靠为饲料厂制作和发布广告白手起家。文卫红运用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为这些饲料厂重新设计并制作漂亮的墙体广告, 而且价格出奇的便宜, 每平方米还不到10元钱。

中国人都有很强的模仿和攀比心理, 第一家饲料厂的墙体广告一亮相就给了其它厂家极大的震动。为了怕自己被比下去, 所以饲料厂老板纷纷请文卫红给自己的饲料厂设计和制作墙体广告。

到了第二年, 也就是1997年, 就文卫红注册成立了河南地平线广告公司, 专门承接制作各种墙体广告。当他做完了饲料厂围墙上的生意, 就有把业务扩展到以郑州为中心、沿途经过107国道的各个地级市。

恰恰正在这个时候, 很多行业为了开发市场空白都开始把销售重点从城市转移向农村。比如, 彩电业、食品饮料业、还有通讯业等等。从1998年开始, 康佳、厦华、TCL、创维、康师傅等这样的企业巨头先后成为了文卫红的大客户。到1999年, 河南省每一个小城镇的每一条主干道上, 都有了地平线广告公司为不同客户制作的各种各样的广告。

文卫红事业的发展异常顺利, 2002年踌躇满志的他终于把公司开到了北京。

文卫红的创业历程, 是一个标准的机会型创业范本。

★机会型创业有什么特点呢?

1) 机会型创业多属主动创业, 创业者多为知识阶层, 或拥有相当水平的职业技能, 他们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在创业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 机会型创业要面临复杂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必须不断提升才能确保自己在市场上站住脚并获得发展;

3) 机会型创业对扩大就业、拉动生产型消费的增长、以及对国家增加税收的贡献非常大。

在《创业实战讲堂》第二讲中, 我们将为您讲解:《创业机会哪里来?——机会型创业的创业构思》

3.创业易,守业难 篇三

日本,在国际社会被叫做“课题先进国”,意思是说日本在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曾经历的课题,或早或晚的都会成为其他国家要面临的课题。比如泡沫经济、环保问题、长期性的通货紧缩、人口减少、高龄化、少子化等等。日本虽然也不情愿,但它始终是站在解决各类课题的第一线。

因此,日本在这些方面可以给中国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比如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本就是中国的“前车之鉴”和“反面教材”;比如处理泡沫经济问题,现在,中国经济也出现了泡沫经济的前兆,但如果突然一下子戳破“泡沫”的话,就会陷入经济停滞状态甚至下滑,就好像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日本一样。正因为有日本这个失败的例子在前,所以中国非常清楚不能一下子戳破“泡沫”,必须是“软着陆”。

作者宫内义彦先生是日本最大综合金融服务集团ORIX(欧力士)集团资深董事长,是创建该集团的13位元老之一。和欧力士50载风雨同舟,见证了欧力士的成长壮大。当年,欧力士为了让发祥于美国的“租赁业务”扎根日本,几经磨难,转眼50年过去,今天的欧力士已经成为全球性集团。但它不改初衷,集团总部仍然在东京“租赁”办公大楼,而不是盖一个属于自己的总部大楼。可见,一个企业,不改初衷,就会事业兴旺。

4.论大学创业文化建设与创业教育 篇四

关键词:高校,创业文化,创业教育

目前, 大多数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 然而在大学校园, 创业文化尚未成为一种稳定、主导的文化元素, 崇尚创业、扶持创业、宽容创业失败、鼓励自主创业的氛围和制度尚未形成。创业教育方兴未艾, 深化创业教育, 加快创业文化建设, 是高校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创业文化的内涵

创业文化是关于创业意识形态、知识体系,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精神风貌、文化氛围和制度体系, 是体现人们在追求财富、创造价值、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的文化范畴, 是一种与创业有关的特定的群体心理素质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氛围。具体而言, 创业文化的内涵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个是观念文化, 也就是人们对财富本身及财富的创造和追求的看法;另一个就是制度文化, 也就是社会为人们追求财富、创造财富、保护财富提供的社会经济法律制度。大学创业文化是特指在大学中形成的关于创业的观念形态、价值标准、道德规范、精神风貌等文化规范, 是师生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以及学校管理制度的文化, 是全体师生敢于开创事业的思想意识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和鼓励创业的社会心理之总和。

二、大学创业文化的功能

1. 培养学生自发创业的意识

良好的创业文化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优良环境, 也是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不可或缺的土壤和条件, 它通过创业价值取向导向、创业行为日常导向、创业规章制度导向, 引导主体树立创业的自我意识、培养创业的兴趣, 产生创业的需要和动机。在大学创业文化建设的背景下, 校园文化活动不失创业文化主题, 通过创业计划大赛、职业规划大赛、创业论坛、“学业、就业、创业、事业”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激发大学生创业兴趣, 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 帮助他们增强敢于创业的信心。同时, 校园创业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社会意识, 使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社会使命感, 树立为集体、为国家、为社会艰苦奋斗, 勇于开拓, 不断创新的远大理想和宏伟志向。从而使推崇和鼓励创业、鼓励探索和冒险成为一种校园文化价值取向。

2. 磨练学生良好的创业品质

在校园创业文化所显示的独特文化精神、文化氛围的熏陶下, 在校大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和亲身体验, 自觉选择和设计自己的价值目标、生活样式, 养成积极的处事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敢于竞争的意识、争取成功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从而塑造了积极的心理品质与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实际创业技能

在校园创业文化中, 大力支持和鼓励创业行为, 不断宣传和褒奖创业成功典型, 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成功者的现身说法和榜样示范作用, 不仅使在校大学生感受到创业光荣, 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 而且进一步催生了在校大学生投身创业的冲动, 使他们认识到创业可行, 创业成功有望。因此, 在这些创业文化价值取向的指引下, 相当多的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活动, 虽然有的仅仅是参加学校创业基金会、创业协会等组织机构提供的创业实战演习, 或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基地的创业模拟活动, 但这些实践训练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锻炼机会。少部分投入实际创业的学生起初也是用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 但创业过程使他们增加了创业体验, 熟悉了社会环境, 提高了创业能力和水平, 为他们最终创业成功奠定基础。

三、大学创业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创业教育

大学创业文化建设与创业教育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创业文化是创业教育的隐性课程和环境保证, 创业教育是创业文化建设的主渠道。承载创业文化内涵的大学精神、学校制度文化、实物文化影响着创业教育的效果, 对创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能够使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深入学生心灵, 积淀成就素质, 传承铸就文化, 对大学创业文化建设起到有力、持久的推动作用。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 并指出: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 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 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 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创业教育就是指通过课程教授、实践演练的方式, 使受教育者掌握创业流程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技能, 能够识别创业机会, 提高创业意愿。对于高校来讲, 创业文化建设离不开创业教育, 应以创业教育带动创业文化建设, 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创业文化建设的主渠道。

四、在构建创业文化过程中推进创业教育

1. 弘扬崇尚创业的精神文化

创业精神文化在整个创业文化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 是反应大学师生面对创业的内心态度、意志状态和思想境界, 是创业的根本和出发点。通过学校的宣传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党团组织, 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学生参观各类企业, 或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来校介绍经验, 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让广大学生了解创业的过程, 感受创业的理念, 培养创业的情感, 积聚创业的激情, 接受创业的知识, 增强创业的意识, 端正创业的态度, 把创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形成崇尚创业的“强势文化”。倡导“敢于创业、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精神氛围, 倡导企业家精神, 变被动创业为主动创业, 从而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

2. 拓展支撑创业的物质文化

实施大学创业文化建设, 要通过增加投入和改善软硬物质环境, 搭建坚实的创业实践训练平台,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大学应大力建设拓展支撑大学生创业服务设施, 设立面向不同专业学生的创业训练基地、创业实践基地, 建立大学科技园、“青年创业项目库”, 开展“创业项目发布会”、“创新成果展示会”, 拨出专款设立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创业扶持基金, 在校园里掀起创业教育的高潮, 让全体学生都置身于一个充满创业气息的校园场景之中, 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 使创新、创业、创造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事情, 为学生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充盈素质、开创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打造保障创业的制度文化

大学的创业制度文化建设要从一切有利于创业教育、创业实践的角度出发, 通过制度文化创新来改善制度文化的环境, 从而达到推动创业教育发展的目的。要成立大学生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 改革课程体系, 注重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形成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多模式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保证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的连贯性。要重视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 形成学校、学院、辅导员三级创业教育和指导工作网络, 定期组织创业教育和指导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班, 打造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和指导工作队伍, 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创业指导和服务。

4. 倡导规范创业的行为文化

大学创业行为文化是大学创业文化的外在表现, 是大学为推动创业实践, 开展创业宣传、创业教育以及创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 它是大学创业精神、创业哲学和创业价值观的动态体现。大学创业文化建设要倡导规范创业的行为文化, 要在青年学生中发现和树立优秀典型, 重点选择创业个体、优秀创业团队、优秀创业社团, 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引领创业文化建设。同时, 通过举办各种创业社团、创业沙龙, 为学生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加快创业文化生成、发育、升华和丰富的进程, 促进创业文化的传播, 形成善于创业、敢于创业、勇于创业的浓厚大学创业文化氛围, 使形成的创业文化产生应有的导向、激励和辐射作用, 彼此相互鼓励, 相互促进, 增强对创业的信心, 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良性影响。

参考文献

[1]刘芸.论创业文化与大学生创业教育[J].江苏高教, 2011, 25 (03) :130.

[2]赵志军.以创业教育带动创业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23) :47.

[3]李璐.创业文化、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关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11:10-11.

5.守业更难? 篇五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创业和守业的界限在哪里呢?销售额100亿元之内是创业,100亿元之外就是守业吗?诞生10年之内是创业,10年之外就是守业吗?第二品牌是创业,第一就是守业吗?

不是这样,我们一直都在创业。

其实,创业和守业不是前后关系,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创业是永恒的,守业是相对的;守业是创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一切守业都是创业的子集。

攻占新市场固然是创业,守住旧市场何尝不是创业!市场是变化的,客户是变化的,对手是变化的,自身也是变化的。不创造新产品,能守住吗?不创造新渠道,能守住吗?不创造新客户,能守住吗?不以不变应万变,能守住吗?守业,本身也是一种创业。那种“增长就是创业,不增长就是守业”的观念,实在是充满天真。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除了本国市场,还有全球市场;除了一业至极,还有百业待兴。市场没有边界,业务没有边界。

把“创业”与“守业”视作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是有害的,它会使许多人误解为,创业是需要“动”的,守业是需要“静”的:创业是需要“激情”的,守业是需要“寂寞”的:创业是需要“扩张”的,守业是需要“内敛”的:创业是需要“大刀阔斧”的,守业是需要“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创业比守业离创造更近,守业比创业离激情更远。

这是完全错误的。

正是这种错误观念,让李闯王打进了北京便放下了枪,让商务通盛到极处后便衰到极处,让成千上万的学子考入大学后便开始最不“大学”。他们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于是罢橹停桨,结果一退千里。做企业,永远需要“动”,永远需要激情,永远需要创造、创造、再创造!一句话:永远需要处在“创业态”。

6.富二代的守业理财规划 篇六

目前小高月工资约为5000元,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收入必定上升。最近父亲存给他200万元,作购置房产用,但小高认为目前的房价偏高,不打算在近期购房,想观望2年。目前支出比较多,每月基本没有盈余。没有社保,也没有购买任何商业保险。

理财需求:

1.两年后才想购房,目前的200万元如何保值增值?

2.预期收入比较高,保障比较低,是否要配置商业保险?

财务状况分析

小高的情况比较简单,属于年轻富二代中的典型案例,月收入5000元,支出较多,基本上没有盈余,可以说是“月光族”。资金不是问题,但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比坐拥巨额财富更重要。这就需要不断学习理财知识,做好规划,从现金管理做起。因此,理财规划要分4步走。

第一步

摆脱月光,当好“管家婆”

个人理财的首要目的不是财富的最大化,而是要保证财务状况的稳健合理。在实际生活中,减少诸如奢侈品等不必要的开支,比寻求高投资收益的产品更容易实现。

小高可以根据自己的日常消费列一个清单,简单记录日常消费的流水账,待月末时对本月的支出进行分析,找出必须类和非必须类消费,按照需求弹性对所有支出排序,以此计算成本和收益,并在下个月的消费中有所侧重。这种方法对培养自己理性的消费习惯非常有用,贵在坚持。

建议小高申请一张信用卡,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刷卡消费,及早储蓄信用,以备不时之需。另外,通过银行对账单也可以财务自查。如在招行网银里可以对刷卡的项目进行分类,不仅有利于减少手工记账的麻烦,还能以此分析,是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的一种途径。

第二步

智力投资,理财头脑不断电

小高有着特殊的家庭背景,并将逐步接手企业,有必要了解股市,增加对股市基本面的把握。可以购买一些投资方面的书籍,利用休息时间多加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同时结合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加强对知识的领会,多关注财经类新闻,多浏览财经类网站,如金融界、搜狐财经、和讯网等,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提升自我认知。

实战操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拿出5万~10万元的资金作为炒股专项基金,不求有高收益,但求交好学费。小高日后从事管理工作,应及早学会从宏观角度考虑问题,对以后职业的发展和领导能力的提升都有帮助。当前学习投资知识,如股市投资的基本策略、理财思路和方法等,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把握考虑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为未来的发展做铺垫。

第三步

理财,我选低风险

对小高来说,理财的首要目的不是获得高收益而是增值,因此应以低风险产品为主。

基金定投是首选

小高每月没有盈余,要通过强制储蓄积累资金。基金定投通过定期投资,可以积少成多,在每月不知不觉的扣款中,为自己积累财富。基金定投一般是每月固定时间扣款的,一旦完成签约,每月都会从自己相关联的银行账户中扣除固定金额,在赎回之前这部分资金不能使用。这种投资方法不用考虑投资的时点问题,可以避免在投资中对“低买高卖”时机的主观判断错误,通过平均投资来分散风险;基金定投复利的投资效应,将本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继续计入本金产生利滚利的效果,当然投资时间越长,收益会越明显。总体上来看,这种投资所产生的长期收益很可观。对于年轻的小高,这部分资金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达到强制储蓄的目的,属于典型的“懒人理财法”。小高可以选择每月300~500元的投资,以年收益4.5%计算,10年以后就是4.6万~7.7万元。

债券不可忽视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但是一段时间以来股市一直处于震荡不安的状态,行情不佳,这往往是债券大显身手的好时机。比如此前工行推出的工银瑞信债券基金,正是利用股市与债市相关性较低的原理推出的,该产品至少80%投资于债券市场,小部分投资于股市,因此可以保证较小的波动而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有利于财富的保值增值。

2011年3月1~21日,国家发行了600亿元的国债,央行加息带动了本期国债利率的提高,其中1年期票面利率为3.45%,3年期的票面利率为5.18%,都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略高。时至今日,国家又连续几次发行国债。小高可以尝试购买一定的国债。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债一般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不计复利,如果要提前兑换,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基金组合可有效分散风险

建议小高做一个基金组合。基金可以利用专家理财的优势,节约资金和成本,分散风险。但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基金投资行业的风险等都会影响收益,可以选择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基金组成一个基金池。偏股型的基金属于风险较高的基金投资品种,其长期平均的预期收益和风险均高于其他基金,适合能承担一定风险、追求较高收益和长期资本增值的人,产品如华夏沪深300、博时卓越品牌股票(LOF)、嘉实领先成长股票等。指数型基金是指按照某种指数构成的标准购买该指数包含的证券市场中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证券的基金,其目的在于达到与该指数同样的收益水平,其投资风险和预期收益水平均较高,如上证50指数型基金、红利指数型基金、180指数型基金。而混合基金则有华夏策略精选基金、广发内需混合、光大保德信动态有限混合等。小高可以选择以上类型的基金各一只,组成一个基金组合,选择不同的基金公司,分开投资,避免购买单一公司的基金而造成风险过于集中。

货币市场基金值得关注

为了保证日常消费资金的流动性,应付意外开支,还可以考虑货币市场基金。它具有收益稳定、流动性强、购买限额低、资本安全性高等特点。货币市场基金属于证券投资基金中低风险的品种,其长期平均风险和预期收益率低于偏股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只比活期存款的收益略高,但其流动性非常好,可以随时赎回。

第四步

为健康上把保险锁

小高现在没有社保,也没有购买任何商业保险,保障非常不足。首先要做的就是参加基本社保,社保具有非盈利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一旦有意外发生,不仅可以为自己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还可享受医疗护理、伤残康复、职业培训等相关服务,满足自己基本的生存需求。

重疾险

重疾险的投保成本与年龄息息相关。一般来说,年龄越小,保费越低。投保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自身的经济条件、保障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医疗保险以约定的医疗费用为给付保险金的条件。重疾险以重大疾病为保障对象,且保障程度较高,保险期限较长。以长城保险公司的喜康人生重大疾病保险,在主险合同有效期内,保险单生效满2年的,自第二个保险单周年日开始,至被保险人64周岁的保险单周年日(含)止,在每个保险单周年日零时,基本保险金额按保险单载明的基本保险金额的5% 逐年递增,且总递增额度以保险单载明的基本保险金额的50%为限。

举例来说,27岁的小高选择该险种,年存4450元,合每个月370元。他可以拥有:10万元的重疾、身故、高残3项保障;第3年开始,在10万元保障额度基础上,每年自动递增5000元,可增至15万元,不用为医疗费用上涨担心;66周岁以后每年可获得1.5万元的医疗保险金用于就医治疗,总共可领取10年,解决小病医疗、医药门诊费用问题。

此外,泰康保险公司的世纪泰康个人住院医疗保险,其保额相对较高,可以达到33.725万元,等待期只有30天,涵盖了1056种手术,可以单独作为主险投保;太平卓越医疗保险也具有一些特色,它突破社保极限,所有医疗费用报销不受社保额度、社保药品、社保医疗项目和医疗材料名录限制,保额范围内皆可报销。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太平盛世·长健医疗保险(A)在合同生效180天内,初次进行合同列明的9种重大手术或初次身患合同列明的8种重大疾病的,可以按保险金额获得保险半部给付。如果上述情况发生在合同生效180天后,可以按保险金额的5倍获得保险给付,另外此保险还包括被保险人在70岁前的身故保障。

意外险

意外保险的一大特色是保费低廉,而保额相对较高,这类保险一般一年交费一次,可以根据自己需求的变化对保额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旅行意外保险,保障内容主要针对车辆、航空交通等危险系数较高的方面。一份1万元保额的意外险,一年的保额大约在20万元左右,既能起到保障作用,又不会给经济造成过重负担。一份“低保费、高保额”的意外保障可以避免由于疏忽大意带来额外负担。

7.创业与守业 篇七

关键词:创业项目,小微企业,教学思想,课程结构,专业渗透,创业服务

根据教育部初步统计, 201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量达727万, 其中江苏省有54.1万, 均创了历史新高,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创业是一种最积极主动的就业形式, 是解决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接受了专业知识与技术教育, 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渴望成才, 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与竞争优势的创业群体。

一、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

目前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户数的99.7%, 其中, 小型微型企业占97.3%, 广泛分布于各行各业。小微企业作为承担创业、吸纳就业的最基本载体, 无疑在促进大学生创业、扩大就业方面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创新型、创业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文化产业。因此, 大学生在小微企业创业领域上, 应以智力服务领域和科技领域等现代服务业为主, 传统产业和服务业为辅。

(一) 现代服务业创业项目

智力服务、文化创意、信息技术等现代业服务的特点, 一是文化与科技性兼备, 可发挥大学生眼界宽、信息灵、思路活的优势, 深层次调动年轻人的创造性与创新性;二是占用资金少、设备投入少, 创业容易成功;三是可以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

1. 智力服务领域创业。

智力是大学生创业的资本, 创业项目可选择设计工作室、家教及家教中介、语言培训、会计咨询服务、翻译事务所等。

2. 科技服务领域创业。

大学生身处高新科技前沿阵地, 在该领域创业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掌握一定技术的大学生, 开发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 容易引起投资商的注意, 用智力换来资本资助。在该领域的创业项目可选择如软件开发、网页制作、网络服务、手机游戏开发等。

(二) 公益型创业项目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社会服务业的就业人口比例位居前列。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催生了社区服务、环保、教育、特殊群体关怀等各类社会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 意味着公益领域是朝阳行业, 蕴含着巨大的就业潜力。公益创业强调创业时兼顾社会公共利益, 大学生公益创业方向应是创办兼顾公益的赢利性企业。与商业创业的激烈竞争不同, 公益创业因为门槛低、内容形式丰富多样且社会需求度高, 成功率高于商业创业。此外, 大学生有爱心更有能力, 公益创业还能够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体验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带来的快乐。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路径

创业教育始于美国, 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大学开设创业方面的课程。现在创业教育在美国已形成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 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 其创业教育普及率始终走在世界前列。德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诸多国家也积极以美国为楷模, 有目的地将创业教育渗透到普通教育中去。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 柯林·博尔曾指出:创业教育应该是“未来的人都应该掌握的三本‘教育护照’”之一。

总体来说, 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有了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国外创业教育的特点体现为:教学思想个性化、课程结构层次化、教学形式案例化。而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还远不够系统和深入,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教学思想个性化

创业教育在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 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个人潜能的挖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上。通过对学生个人素质的评估、探索和开发, 使学生以创业市场需求为依据, 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 在创业活动中确立自己的位置。

(二) 课程结构层次化

美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所涉及的主题, 系统化地包括了从创业计划、可行性分析、风险分析、销售等整个创业过程的所有环节, 覆盖了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广义的“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在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知识结构及创业心理品质, 而不是让大学生都去创业。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包括四个阶段的内容:

1. 必修课, 侧重创业意识普及。

按照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 (教高厅[2007]7号) , 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包括创业精神与创业素质、成功创业的基本因素等。

2. 公修课, 侧重创业能力塑造, 包括经济金融、企业管理、工商税务及法律方面创业知识。

一是要进行从事商业活动的规则、规划、企业营销、财务、员工管理等创业基本过程的教育, 二是要进行与创业活动相关的政策扶持、创业融资等创业环境教育。

3. 选修课, 侧重创业培训及模拟, 这是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

主要包括组建创业团队, 进行企业创立模拟和经营模拟。企业创业模拟是围绕大学生创业计划进行企业创建策划, 完成虚拟环境中的公司设立程序。企业经营模拟实践可以通过ERP沙盘实训培养创业守业能力。

4.

通过项目扶持开展创业实践, 一是通过创业竞赛助推成熟项目, 二是学生自主创业项目扶持。

以上四个层次中, 通过创业普及阶段的教育, 学生在了解自己、明确目标后, 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选修, 学校可以针对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条件的在校学生, 以培养创业者为教学目标, 进行专门的创业教育。

(三) 创业教育分专业渗透化实施

在具体制定培养方案时, 要将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教育中。在面向所有专业进行创业教育的目标下, 由于各专业特点存在差异,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个性特点、做事风格也各不相同, 这种差异造成了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时的需求层次、目标定位和教育基础等方面的不同。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必须依靠专业教育, 树立以创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 指导大学生选择与自己大学所学专业对口或者相关的领域进行创业, 利用专业优势在创业初期站在更高起点, 做更高门槛的生意。

(四) 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方法上, 采取案例研究、现场实习、商业模拟等方式, 组织已成功创业的毕业生或是企业家、专业咨询师、创业投资家等现身说法,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管理和技术援助, 丰富教学形式。

(五) 建立校园创业服务体系

一是要加强校园创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为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创业资金、创业导师、创业资源、创业政策等信息咨询服务, 并通过网络平台, 实现大学生创业群体与创业同行、创业成功者的沟通和交流。

二是打造指导大学生创业的专业团队。在现有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基础上, 组织一批对创业领域的实践、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创业需求有着敏锐洞察力和良好把握能力的专兼职教师, 通过创业讲座、政策资讯、业务指导、定期联系等方式, 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项目论证、资本运作、风险规避、知识产权等的咨询服务和人员培训。

6. 创业实践平台建设

目前很多大学都在校园内建立了创业园区, 政策、资金、场地、管理均由学校自己操作。但是这种园区的利用率并不高, 而且在园区里成功的企业也并不多。原因主要有:首先, 一个创业园区里各种小企业聚集, 但目标客户少, 没有顾客的企业难以生存。因此企业创建时选址, 应该选在靠近目标客户的地方。其次, 创业是一个边干边学的过程, 而社会才是创业的大学堂。如果一个大学生新建企业建立在同行业聚集的地方, 不仅同类客户比较多, 而且周边经营好的企业, 也会是他无形的老师, 让他边学边成长。第三, 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信息, 在园区里难以获得, 只有在跟顾客交流、在市场经营中才可以发现。

因此, 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必须有政府、企业的参加, 主要形式可以有两种:一是政府或者企业提供政策、场地、平台;二是学校与政府、企业两方或者三方共建创业基地。政、校、企三方应分工合作, 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集中空间场地, 通信、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 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多方面的支持, 通过辅导培训、资金融通与综合服务等手段, 建立一个大学生创业或模拟创业的平台, 降低新创企业的风险和成本, 扶持一批团队成功创业。

三、小结

创业教育责任不仅仅在高校, 需要政府及社会层面的支持。在大学生创业的外部环境营造方面, 政府担负着倡导者和扶植者的角色, 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和更优惠的政策。学习英国、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设立的专门的创业中心或者大学生创业支援中心, 我国大学生创业管理机构的任务应包括:监督、督促各高校开设创业课程;培养师资并交流共享;加强和产业界的联系, 通过校企合作, 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李霆鸣.新加坡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07) .

[2]廖娟.大学生创业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 2013, (04) .

8.创业与守业 篇八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 我国经济结构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步转向创新驱动。互联网、移动平台和大数据等技术突飞猛进, 新的商业形态和模式层出不穷,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然进入“新常态”。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1】创业大学生是庞大的创业大军中的一支新生力量, 已经逐渐走进大众视线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美国的一些教育机构和学者最早开始探索创业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创业教育在国外逐渐普及并成为热潮。而我国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末, “我国目前的创业教育发展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 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要。”【2】

在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背景下,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着发展的机遇, 也面临着形势的挑战:如何推动高校普及创业教育, 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本文试图在已有创业教育研究的基础之上以广东省多个高校为例进行研究, 分析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 从而提出完善高校创业教育政策建议。

二、文献回顾

本文研究的创业教育, 是指以高等教育为基础, 以大学生为对象, 服务于创业人才培养, 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和实践, 帮助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掌握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的高校教育。【3】

对于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大多数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 虽然模型和维度上有不同理解, 但都发现了创业教育对于创业态度和实践有正面的作用。第一种维度是创业教育对于创业态度的影响, 通过建立一个广义创业态度、个人背景和创业意向之间的三元模型, 发现“创业教育既能直接影响创业意向”, 也能以广义创业态度为中间机制发挥影响, 且作用显著。【4】而有研究更关注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 大学生对创业课程种类、教师教学方法、创业者与学生的经验交流、创业辅导和咨询等的评价, 明显地正向影响其对创业教育的总体满意度, 因此, “需要建立参与式大学生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通过让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促进学生的创业交流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最终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而另外一种研究认为创业教育培养的是人格特质, 得出的结论是:创业教育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创业人格特质, 如主动性与积极性、寻求变革的动力、影响力等;或者甄别出具有潜在人格特质的学生, 通过对他们进行创业教育, 使其获得较高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再通过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 促进这些大学生落实创业意向, 提高他们企业化运作的成功率。【6】

因此, 过往研究在分析创业教育的影响时, 强调了教育的具体实践环节、对学生主观精神层面的改变以及创业条件的提供。综合已有观点, 本研究提出创业教育影响学生创业行动的一般理论模型。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创业精神对大学生创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创业精神到底是什么?不同研究学派各有说辞, 即使有学者将创业精神再精炼为个人特点与创业机会两个学派, 【7】但也有学者指出个人层次的创业导向也可以逐渐扩散到组织与产业。本研究主要关注大学生创业, 因此更多指微观层面的定义。创业精神, 既包括对机遇的把握, 也包括对风险的承受。【8】我们也很难罗列所有的创业精神具体特征, 在文献基础上综合各家之言, 我们提出大学生最主要的三大创业精神是创新性、冒险性、先动性。【9】

创业是一个复杂的多元命题, 创业行动的发生, 不仅需要创业者精神的导向, 【10】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业条件。【11】在综合各家提出的重要创业条件基础上, 加以归纳、总结, 我们提出创业必备的三个条件, 分别是创业资源与创业能力、创业团队、创业机会及其把握。

大学生创业在创业精神以及创业条件中存在一定共性, 但是创业主体——学生本人在类型学上存在差异。生命历程理论认为, 构成个人发展路径的阶段或事件是受到文化与社会环境影响的, 它和家庭、经济等社会过程相联系。分析创业教育对创业行动的发生机制, 必须与个体的生命历程相结合, 这就需要我们从个体差异性视角看待。从行为上看, 创业教育和创业行为有时间先后之分, 从个人特质上看, 学生创业的综合能力有高低之分。

三、研究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相文献进行搜集、整理与统计, 对创业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 完成文献综述, 并通过研究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提出本文的主要理论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此外, 本文以理论饱和为抽样原则, 在2015年2月至5月份, 以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调查了广东高校创业大学生案例25个, 人均受访时间在50分钟以上。他们分别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财经大学、韩山师范学院等14所不同类型的大学 (如下表所示) , 试图尽量覆盖不同创业领域、不同创业角色的创业大学生, 全面深入地访谈这些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经历、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对创业教育的期望, 深入地探究了创业教育对不同类型大学生创业行动的影响机制。

四、创业教育的四种影响机制

本研究认为, 分析创业教育的影响机制, 需要在创业教育的一般理论模型分析框架内进行, 结合个人的行为历程及个人特质加以分析, 从具体教育实践出发, 通过影响学生的创业准备, 进而带来他们创业意识和创业行动的改变。因此本研究通过二维交互把创业学生做出如下表的类型划分, 再具体分析创业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异同点。根据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 笔者归纳出来四种创业教育影响类型。

(一) 潜在辅助型影响机制

先创业再接受教育, 且综合创业能力表现突出的大学生, 他们首先具备适合创业的性格, 并拥有与其性格相适配的能力。但是中国当前的大学教育中, 他们异于多数人的创业特质使得他们与所在环境格格不入。创业教育能够缓解外界对创业的认知偏差而造成的异类标签, 使他们能够全心进入创业的氛围中, 继续激励他们的创业行为。同时由少数创业者群体建构起的“创业群体网络”, 可以共享网络中的社会资本, 对其创业行为产生潜在的辅助作用。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1. 建构同类团体

创业教育的附加作用是产生了一个创业者团体, 并为他们提供浓厚的创业环境氛围。同样拥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能够爆发出更大的创业能量。接受了系统性创业教育的同学D说:“在进入这个班级之后, 比之前更加坚定了, 能认识了一帮创业的朋友, 然后能在创业的路上感觉不太孤独, 应该是最重要的了。”因此, 创业教育能够吸引有创业行为或者创业意向大学生, 为他们搭建一个近距离的交流沟通平台, 提供情感支持和创业交流。

2. 改变异类标签

在这个独特的“创业者”场域中, 原来不被理解的他们从非主流的“异类标签”中走出来, 贴上了“同类”的标签, 这个团体没有给定好的层级和制度, 只是基于他们对于创业的想法和被学校认可的创业者资质。认识一帮同行者, 让曾经孤独的创业者不再觉得自己是异类, 是对传统的破坏, 也是对创新的激励。

3. 满足需求认可

创业经验丰富、综合能力超群的大学生, 不是资源、知识的显性受益者, 反而更可能是提供者, 但是这填补了他们在被需要和被认可上的隐性需求, 在创业环境和社会网络得到创业支持。

同时, 创业教育提供了一种“创业思维”的氛围, 在创业教育的环境中, “企业思维”的训练和交融可以帮助他们对于自己的创业行为进行再思考。

(二) 实践规范型影响机制

先创业再接受教育, 且综合创业能力表现并不突出的创业大学生, 其创业行为是在自身创业意识觉醒的驱使下自发开始的, 但是创业项目启动后, 往往会由于其自身创业知识储备、人脉资源的缺乏而困难重重, 进入瓶颈期。这一瓶颈期可能出现在创业过程的不同阶段, 但都可以通过及时地对创业者进行创业教育, 使其充实理论体系、获得所需资源、走出认识误区而突破瓶颈, 实现创业进程中的新飞跃。

注: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1. 充实理论体系

创业教育对这类创业者们的重要性在于, 首先, 及时在他们创业过程中使之对创业体系有完整的认识, 了解创业步骤的进程和可能遇到的问题——这就是知识储备的完善。之前没有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同学GG说:“创业那会儿知识根本不够, 涉及到管理、财务、市场这些方面, 并不太懂!后来进入讲习班, 我知道了怎么去构建一个更好的、更科学的财务系统。”法务知识、财务知识等具有相当专业性的知识不是只对创业感兴趣就自然而然会的, 需要专门的学习。因此创业教育就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路上的必备技能。

2. 获得所需资源

其次, 创业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随着项目的推进, 创业者越来越需要有外部的资源帮助他们思考、解决问题。如WYS同学认为在接受创业教育时, 大家可以相互学习, 比如一个团队的餐饮店店员会去另一个团队的店里学习。他说:“创业教育给我的主要是这两方面的支持:一是圈子, 身边有很多一起创业的人, 我可以以他们为榜样;另一个是专业知识, 虽然我已经有了自己的项目, 但是总感觉和人交流会显得很“土”, 我希望能得到更多专业人士的指导。”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 还提供创业动力支撑, 以及创业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不仅可以让大学生走出创业的第一步, 还能走得更远。

3. 走出认识误区

创业教育对综合能力一般的创业者来说, 有助于解决项目发展到一定阶段, 自身创业能力不够带来的局限。教育让他们明确了“如何发展”、“如何管理”等问题, 而接受教育之前, 这些问题只能凭团队负责人自己去摸索。如接受了全方位指导的大学生HLF说:“我的投资人会跟我讲做企业一方面是效率最大化、一方面是成本最低化。经过学习之后, 才发现适量的去控制成本很有意思。”创业大学生在没有接受系统教育之前, 以往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会产生创业的内耗, 而系统的创业教育可以提供大学生创业的效率, 避免大学生走入创业误区。

(三) 综合提升型影响机制

先接受教育再创业, 且综合能力突出的大学生, 在早期就具有了较为清晰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想法。对于这部分人, 创业意识的萌生不直接导致创业实践的产生。高校创业教育对其的影响是加速其各项创业条件的准备和强化创业精神, 从而对其创业意识与行为产生综合提升的教育影响。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1. 丰富创业条件

对这类学生而言, 具体的教育实践为他们丰富了创业条件。创业课程使学员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 了解实际操作创业项目的技能, 设计创新创业型组织战略等;有创业经验的专业指导, 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思维与创业水平;模拟创业不仅能充分运用所学创业知识, 还能将创业导师引入到实践当中, 切实提升各种创业技能, 为正式创业加速做好各种创业准备, 如磨砺创业团队、获取创业资金等。大学生LHJ深刻地谈到他所受到的帮助:“我一共有3个创业导师, 一个项目指导总监, 他们不留余地把身边资源拿给我们用, 在理念上让我们能看得更远也指出我们的要害, 给我们的更多思考。”全方位的创业教育, 不仅为大学生普及创业知识, 也指导创业项目, 丰富其创业条件。

2. 加强创业精神

从过程来看, 创业教育能够创造一种氛围, 让足够多且有质量的想法汇集, 使学员们的创业精神在其中不断受到雕琢与精修, 从而使更强烈的创新、冒险、先动性等愈发显现出来。如LJH同学坦诚是在与创业班级同学的交流中突然发现到市场仍空白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 于是立即组建团队, 在校内创建文化协会, 在校外创建YXXC文艺公司并担任CEO, 然后通过建立创意集市整合校园文化产品, 打通了校内校外的市场, 创业之路也走得越加顺利。从结果来看, 接受了创业教育后的创业者更会考虑到实践冒险产生风险的现实性, 明确真正起作用的行动, 因而其先动意识和预动能力也更为突出, 试图对持续改变的环境做出更快的潜在反应。

(四) 启蒙导向型影响机制

先接受创业教育后创业, 但创业综合能力一般的大学生, 需要创业教育对其进行启蒙和引导。这些类型的学生是在接受创业教育之后萌发的创业想法, 开始尝试和摸索创业之路。在此之前他们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亲创业之个人特质, 成就需求不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冒险精神并不突出;控制内生观念稍弱。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1. 激发创业动机

创业教育首先通过激发创业动机来鼓励和引导其为实现创业成功而行动。LYC通过选拔加入万达集团大学生创业计划, 获得五十万创业启动资金, 随后加盟某知名餐饮品牌, 项目运营已全面步入正轨。他坦言创业教育使“长期封闭”的自己开了眼界, 并使其创业成为可能。创业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接触创业项目的机会, 进而激发他们的创业动机。

2. 培养创新思维

创业教育可以营造有利于激发和培育创业者的创新思维的氛围。在对比自身接受创业教育前后的转变, LYC认为最大的改变在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创业项目的产品营销上他发挥创新思维运用互联网社群推广模式, 取得不错的反响。商业模式、创业案例、创新创业模式, 会让大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

3. 鼓励理性冒险

理性冒险是创业精神的重要部分, 创业教育可以通过外在的和潜在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在创业选择和创业发展过程中进行理性冒险。LYC并未满足于现状, 他将股权和债务等转让给其合伙人, 寻找新的创业契机。创业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人生契机, LJF曾就职于网易游戏公司, 放弃了高薪待遇, 着手自己成立游戏公司启动运营。回顾以前走过的历程, 他说:“之前我们都是倾向于规避风险的, 但是 (接受创业教育) 之后我们胆子都变大了。很多人都放弃了世界500强去选择自己觉得有前景的行业。”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敢于冒险、都适合冒险, 但是创业教育能够让具有创业基因的大学生更有勇气。

五、结论与讨论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也是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的重要集聚地。广东省各高校顺应时代潮流、国家号召和青年呼吁, 逐渐重视创业教育, 推出了创业教育措施, 试图大力促进大学生创业。在受访的创业大学生身上, 我们看到了他们敢于冒险的创业精神与务实的创业作风, 这也是其他地区乃至全国创业大学生的共同特点。因此, 本文以广东高校的创业大学生为例归纳了高校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的四种影响机制模型 (潜在辅助型、综合提升型、实践规范型、启蒙导向型) 。故此, 本文建议高校根据不同的影响机制模型来建设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而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创业课程体系、创业教育师资、创业实践及创业文化四个方面进行概括。

(一) 创业课程体系方面

创业课程体系, 应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对于潜在辅助型的大学生, 应更注重实务和创新性的课程, 切实强化学生的战略管理、逻辑思维、市场思维、法务思维等商业必备能力, 以课程为依托聚集创业者, 在互相激励的氛围中拓展其创业资源。对于实践规范型的大学生, 需要案例教学, 通过比较完善的创业理论体系, 继续培养其创业精神, 并提供资源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综合提升型的大学生, 需要模拟实践式教学, 从基本知识、创业思维、创业精神多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提升。对于启蒙导向型的大学生, 需要启发式教学, 培养其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意识, 通过健全创新创业的教育机制, 激励和引导其创业行为。

(二) 创业教育师资方面

创业教育的四种影响机制模型均高度强调了优质师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一是要合理配置师资力量, 安排或者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或者优秀的创业家组织授课, 重点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信心;二是要组织理论深厚的经济管理专家授课, 让大学生了解创业基本知识和国家经济改革、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三是从学校层面甚至更高一级的教育部门层面, 高度重视提升创业教育类师资的福利待遇, 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三) 创业实践方面

潜在辅助型的大学生更倾向于直接将项目落地实践, 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规范型的大学生, 需要深化拓展其对不同创业案例的认知, 增强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而对于综合提升型和启蒙导向型的大学生来说, 创业模拟实践无疑会加速了他们的创业行动。但创业项目不能只停留在概念上, 也不能只停留在参加创业比赛上。所以, 高校创业教育应鼓励不同的创业实践方式, 对于仍处于模拟实践过程的创业项目, 应对其进行系统的知识培养和专业的技能指导;而对于准备落地的创业项目应为其建立大学生创业的孵化机制、设立孵化基金, 提供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 提供法务和税务政策的咨询, 允许学生创业项目在试错中成长, 在实践中发展。

(四) 创业文化方面

校园创业文化环境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四种影响机制下的大学生创业意识产生、创业行动催化都有重要影响。首先, 广东省各高校可以开设全校性的大学生创业辅导通识课程与讲座, 邀请富有创业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教授或知名企业家进行授课与开展实践, 让创业初步纳入到高校的教学体系中, 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其次, 可以开展创业相关的第二课堂, 高校团委等部门要鼓励学生会、创业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有关创业的活动, 比如组织校级院级创业比赛和创业计划大赛, 并主动为省级、国家级创业比赛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准备, 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磨砺场。第三, 高校还可以主动联系社会资源, 导入到一些小型的、投资不多、收益较快的创业实践活动等, 降低模拟实践迈向创业实践所需的初级门槛。

摘要:本研究运用深入访谈法, 将一般模型与创业学生的行为历程及个人特质相结合。结果发现:创业教育对不同行为历程、不同特质的学生, 影响其创业的机制不同。由此归纳出创业教育的四种影响类型:实践规范型、启蒙导向型、综合提升型、潜在辅助型, 并建议高校根据不同的影响机制模型来建设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教育模型

参考文献

[1]李克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15.

[2]李伟铭, 黎春燕, 杜晓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 2013 (6) :42-51.

[3]祝虹, 潘勇涛.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以东南大学创业教育实践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6) :131-133+136.

[4]向辉, 雷家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4 (2) :120-124.

[5]崔彬, 张亚维.大学生创业教育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扬州大学本科生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4 (1) :67-71.

[6]郭洪, 毛雨, 白璇, 曾峥.大学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 2009 (9) :69-74.

[7]Casson, M.The individual-opportunity nexus:a review of Scott Shane:a general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5 (5) :423-430..

[8]周直.创业精神及其文化培育[J].南京社会科学, 2004 (S2) :19-26.

[9]于环.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J].经营与管理, 2013 (3) :141-143.

[10]王晶晶, 郭小宁.大学生创业的条件分析[J].才智, 2014 (27) :41, 44.

9.男主外女主内的二代守业史 篇九

朱玲玲和陈晓军夫妇共同经营着上海新业锅炉高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典型的“夫妻档”。然而与以上案例不同的是,本文的主角是两个半路接班的“二代”,他们可能没有经历过创业路上的艰辛,却多了一份守业途中的责任。他们会遇到很多“二代”们接班时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也会遇到很多“夫妻档”们协作时所面临的共同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困难,就成为了夫妇之间共同的课题。

学成归国,并未接班

朱玲玲的父亲朱永昌是新业锅炉的创始人,这位勤奋的企业家信奉着“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理念。“十多年前,我父亲56岁的时候,每逢双休日他都要开车到上海社科院,与一些三四十岁的企业家一起读MBA。”朱玲玲回忆道,“直到现在,他仍然书不离手,这在我看来真的非常不容易。”

新业锅炉正是在这位勤奋好学的掌门人的带领下,历经30多年的艰苦创业,从80年代的小作坊成长为一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A级锅炉专业生产企业。

“以前虽然生意很忙,但是父亲并没有因此放松对我的教育。”于是,年轻的朱玲玲独自一人踏上了异国的求学路。不过归国之后的她并没有立即接替父亲的生意,而是选择在外企打工,“虽然父亲很重视对我的教育,但是他从来不会给我施加过多的压力。我父亲非常尊重我的选择。”

正是朱永昌的尊重,让朱玲玲在外企汲取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也看到了中西方管理的差异,她分享到“很重要的一点是,西方的先进就在于能够精细化、标准化,也就是制定标准,执行标准。而我国传统企业的落后在于不能克服‘大概’、‘差不多’这样的观念和行为,并没有很好地制定、执行标准。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按照标准、精细的制度把每天的工作做完、做好,就能够把落后的管理水平变成能够适应当前环境,且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先进管理水平。”

同样出于朱永昌的尊重,让朱玲玲在外企积累经验的同时,认识了自己的另一半——陈晓军。

因为爱情,弃医从商

从言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陈晓军幽默的个性,当被问及专业背景时,他开玩笑道:“我本来是学医的,可以说和锅炉行业完全不沾边。所幸的是,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还是比较优秀的。利用高中时代的数理化知识,就可以让我逐渐地掌握锅炉的各项技术,让我和客户进行没有障碍的交流,没人看得出我曾是个外行。”

从交流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陈晓军清晰的逻辑。当被问及背景融合时,他微笑着说道:“以前毕竟不是商人,没有实际的经商经验。我刚入行的时候,还是小心翼翼的维护着每一个潜在客户的关系,参加每一个拥有潜在机会的会议。久而久之,就有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可能就是经验吧!我开始学会甄别信息的有效性,客户的潜在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从谈吐中,我们更可以感受到陈晓军睿智的思想。当被问及行业背景时,他认真地介绍道:“我们公司的名字里虽然有‘高科技’三个字,但是传统锅炉的原理非常简单,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用高中的知识就可以理解,所以几乎和高科技完全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我们致力于成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所以才在原来生产的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的基础上与科技团队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成功研发燃气锅炉,来迎合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发展需要。”

正是这个男人的幽默、聪颖与睿智,处处吸引着朱玲玲,与此同时也吸引到了他未来的岳父朱永昌。

夫妻俩:女主内,男主外

2008年,年过花甲的朱永昌卸下了身上的重担,过上了颐养天年的日子。而他的女儿女婿也顺其自然地成为了企业的接班人。两位年轻人上任之后,就将许多先进的运作方法,带入了这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传统企业。

“之前,我们除了生产‘新业’自主品牌外,同时还为上海四方锅炉厂这样的老牌锅炉企业进行配套。2009年12月四方锅炉厂歇业后,我们大力引进了四方锅炉厂的设计人才和技术能手,同时我们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还与欧美的锅炉同行进行技术交流。”陈晓军说起这段经历,显得有些兴奋,“最近几年来,我们投了2000多万来加大研发条件和实验室的建设,同时买了很多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精密检测仪器。”

研发条件和生产条件在上海工业锅炉行业企业中实属领先,这些都进一步增强了新业锅炉在技术、工艺、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为企业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近几年研发的秸秆锅炉和角管式热水锅炉更是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支持的节能减排技术装备,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则,也符合国家环保、节能减排政策,属于国家支持的优先发展技术领域。

面对这些创新的举措,朱玲玲说道:“我和我老公现在的协作模式就是非常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这样的分工可以发挥我们各自的优势。虽然,接班以来,企业的发展也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在几年前我们公司也经历过一段困难时期,除了经营遇到了困难,我们二代回到公司后和企业创始人难免也有些理念的冲突。值得庆幸的是公司业绩有了起色,两代人思维碰撞的火花也激发了新的活力。”同时,他们致力于打造更具活力、更具创造力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凝聚员工、培养梯队、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架构,让公司的愿景“用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去尊重每一个用户和员工,成为中国锅炉行业内清洁能源领域及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跑者”深入每一个员工的内心,让每一个员工能与企业一样共同树立同一个核心价值观:有担当、守诚信、求创新、用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去尊重每一个用户和员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新业在2012年销售安装了100多台锅炉,产品也形成了梯次,从几吨的工业锅炉到百吨级的大型燃气和燃煤锅炉,覆盖了国内工业、民用业的所有领域,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创历年新高。而如今,夫妻俩更是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把企业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的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公司已取得上海工业锅炉行业第一的基础上,力争2020年前进入全国工业锅炉行业的前五名。

在看到这些成就和展望的同时,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对年轻的夫妻,以及他们身后的群体,是富有朝气的一代,也是求变创新的一代,更是与时俱进的一代。作为大家口中的富二代也好,创二代也罢,在他们成长历程中不可避免的被人套上各种光怪陆离的头衔,负面新闻频频见诸报端。然而我们坚信那些只是极个别的情况,绝大多数“二代”们为了各自的企业健康发展,为了各自的理想得以实现,更为了各自肩上承担的社会责任,认真、专注、执着的工作着。

10.创业与守业 篇十

1 大学生想要自主创业必须具备的能力

大学生要想自主创业就要具备创业需要的综合能力, 他们必须拥有体统的知识体系和工作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创业。所谓的知识, 就是在大脑中存在的信息储备。技能指的是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

大学生要想进行自主创业必须要具备技能、特质和知识, 如果大学生不具备这些能力就不能够成功的运营企业, 而且会增加企业经营的风险。

1.1 缺少技能和知识的创业者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 如果缺少知识和技能, 很难使企业长期的经营。企业的竞争力也差。比如说, 在企业遇到困难时, 缺少特质的创业者不能够把握机会, 使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

因此, 大学生要想更好的创业就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1.1 心理上的特质

1.1.2 行为上的特质

1.1.3 知识上的特质

1.1.4 能力上的特质

1.2 创业者只具有知识特质没有技能

大学生在创业时必须要拥有应用知识的能力, 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提高。如果一个创业者只有知识没有技能, 那么知识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要想更好的经营企业, 就要提高经营者的技能。

1.3 创业者只有技能没有知识

如果一个创业者只有技能没有知识, 那么企业的竞争力就会很差, 而且局限性也很大。现在的市场竞争很大, 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 如果经营者缺少知识, 就导致企业不能更好的经营。创业者要了解市场信息、经营知识、产品加工技术和竞争对手的资料。所以, 大学生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 这样才能够增加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2 大学生创业的类型

大学生创业主要有三种类型, 接下来我们来进行详细的介绍。

2.1 自我雇佣型的创业

大学生在创业时一般都会根据自己的专业来建立公司, 一般都会建设自我雇佣型的企业。这种企业比较弱小而且对资源的利用率也比较低, 所以需要政府的扶持。

2.2 所学专用型的创业

这种创业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个是服务性专业, 一个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创办的公司。这种创业方式的专业性很强, 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

2.3 产品创新型的企业

产品创新型企业是指大学毕业生拥有某一项产品或技术的独立知识产权、专利或发掘到新的商机, 以开发、生产和销售该产品的方式创办企业。产品创新型企业有两种主要类型, 一是开发和生产新一代产品, 二是开发新一代营销模式。产品创新型企业的低端形式是以大学生自己掌握的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开办一个传统企业。

3 大学生自主创业关键能力与创业类型定位

大学生作为高知识创业群体自身拥有一定的专业特长, 合适的创业类型将有助于发挥大学生创业能力、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开展自身创业。经过对上述自我雇佣型创业、所学专用型创业、产品创新型企业三种大学生创业类型的分析总结:

自我雇佣型创业从可行性角度来看, 比较容易创办、创业投入小、竞争程度高此类型创业比较适宜大学生群体。但社会对其评价不算理想。

产品创新型创业类型社会评价比较好, 首先认为, 此类创业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问题, 而且社会上此类企业数量比较少属于稀有企业容易得到各方面的关照, 同时, 大学生从事此类创业比较时尚, “学而优则商”备受世人瞩目和崇尚。但从可行性角度来看, 创办此类企业难度很大对大学生自身能力要求较高, 而且一次投入创业资金的额度过大从而产生难以预测的风险, 种种迹象表明产品创新型创业类型不适宜大学生群体普遍采用。

专业型创业普遍被市场认为最适宜大学生创业的类型, 大学生选择专业创业, 不仅没有造成资源浪费, 而是利用专业知识创造了财富, 弥补了我国企业服务行业创业不足问题, 同时又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创造了一定的就业岗位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大批拥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创业者成功创业, 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社会的贫富结构, 从而牵动社会走向富裕。

大学生所拥有的关键能力在自主创业过程中对创业类型的选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合适的创业定位将更能够发挥大学生创业者的专业优势, 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4 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定位的影响

高校的创业教育不是大学生就业的应急方式, 是素质能力的教育, 是人生态度与价值趋向的选择。创业教育使大学生们的职业想法更加清晰、创业动机更加明确了, 认清不是所有的想法都能够成为商业机会, 避免了大学生们的盲目创业;创业教育剖析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结构, 解析了知识、技能和特质在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对照能力结构的作用, 大学生了解了自我能力的缺失从而使学习更加主动;创业教育有力的发掘了大学生自身创业资源, 使所学专业能够成为商业机会, 从而使大学生们的专业型创业成为可能, 高校创业教育提高了大学生们的创业能力创业能力。

在专业教育中鼓励、指导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 创办只有懂得专业的人才能够做得好的“高门槛”生意。具体实施内容包括:

4.1“学专业想创业”在大学生中实施以创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

在专业教育中, 增加以专业型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让学生充分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 鼓励学生把创业和自我雇佣当作理性的职业选择, 使学生能够在中小企业以及缺乏正规就业机会的环境下有产出的工作。

4.2“学专业找商机”发掘专业领域的商业机会。

充分的利用专业资源优势发掘商业价值和商业机会, 时刻留意专业领域内的创业机会, 特别是那些专业性较强, “门槛较高”的商业机会。要对其深入研究, 发现商机、找出利润点设计自我的创业计划。

4.3 组织专业型创业实习。

利用专业实习的机会, 学生可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型创业的商业机会进行实地考察, 向业内人士请教学习并与他们建立联系, 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全方位、多地点的实地考察获取更多的资料, 发掘更多的资源从而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创能力。

4.4 在学生中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创业培训。

借助大学生KAB及SIYB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知识, 在学生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创办和经营小企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大学生专业型创业, 使大学生创业有了更扎实的基础和可利用的资源, 使各个专业大学生都有了创业机会, 在创业领域没有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的区分。大学生定位于专用型创业, 更有利于我国稀缺的大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George Manu, Robert Nelson, John Thiongo.大学生KAB创业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 .[1]George Manu, Robert Nelson, John Thiongo.大学生KAB创业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 .

[2]范龙.大学生创业定位与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 2007年7期.[2]范龙.大学生创业定位与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 2007年7期.

上一篇:西游记阅读练习下一篇:学生军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