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课件

2024-08-26

《游褒禅山记》课件(精选9篇)

1.《游褒禅山记》课件 篇一

《游褒禅山记》“问题化生态课堂”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文本,初步感知。疏通全文,积累相关的文言字词;

2.学习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方法,体会作者有事说理,循理布事的写法。【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相关知识;

2.在合作探究中体会文中蕴含丰富的哲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尽吾志”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难点突破】

1.掌握叙事与议论结合的写作方法; 2.体会“尽吾志”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设计:

【设计类型】“生态课堂”完整型教学设计 【设计特点】

设计理念为“生态课堂”。即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课堂特色是“三生”:生活、生成、生动

课堂环节三层级六步骤:三层级为读通、读懂、读好。六步骤为自主预习、激趣导入、主题学习或《学案》(问题)导学、分组探究、成果展示、迁移应用。

“生态课堂”教学设计适用于各种文体,特别适用于经典美文。一般文章可根据教学内容、时间和进度对三个层级六个步骤进行变通处理。

【设计说明】

在古诗词教学中,以诵读为主,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难度不大。要求教师按照“生态课堂”理念,结合注释,读懂文章,以鉴赏为重点,反复诵读,揣摩品味,在问题中学,在学中会提问,将古诗文上成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与鉴赏诗歌艺术美相结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态课堂”。

【教学策略】

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四、课时计划:

两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全文,疏通大意,积累文言知识;第二课时分析写作方法,弄清“志”、“力”、“物”的含义,体会作者文章的中心思想“尽吾志”。

五、教学过程:

一.第一学习层级:读通

第一步:自主预习(课前完成问题化预习)活动

一、夯实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面字词注音

重点字:庐冢(zhǒng 仆道(pū)好游者(hào)........)............... 萧君圭(guī)夫夷以近(fú)舍于其址(sh.......................è).. 王回深父(fǔ)有穴窈然(yǎo ................).2.阅读作者简介,为了知人论世,你能搜集一点作者的轶闻趣事吗?(1)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新党领袖。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问世。

(2)轶闻趣事 “害”爹挨雨淋

王安石从小聪明伶俐,邻居们都夸他心眼多,脑瓜灵。他爹听了,自然喜上眉梢,甜进心里。有一年秋天,正下着毛毛细雨,他爹穿着单衣,坐在屋里,于是把王安石叫到跟前说:“安石啊,大家都说你聪明,我不信。如果我坐在屋里,你能叫得我站到院子里去挨雨淋,才算你真聪明。”王安石知道父亲在考自己,就笑着说:“爹,落雨天当然是坐在屋里,我怎么能叫你站到院子里去淋雨呢?”他爹说:“那你不算聪明。”王安石接着说:“爹,你要是站到院子里,我就能把你请到屋里来,你信不信?”他爹连声说着“不信”,就走到院子里去了。王安石在屋里来回走着,就是不喊爹进屋来,让他爹挨淋雨。他爹等了好久好久,实在不耐烦了,催问他为什么还不开始?王安石说:“爹,这不是‘叫你站到院子里挨雨淋’了吗?”他爹这才恍然大悟,笑着说:“还真有两下子。”王安石说:“爹,快回屋里来,要不淋雨受凉会生病的。”他爹立即回来了,王安石又说:“爹,又‘把你请到屋里来’了。”说完,两人都哈哈大笑。

3.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通过及时、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可分为碑记、游记、杂记。

活动

二、自读课文,完成问题 1.你画出哪些自己喜欢的句子?

2.根据全文的描写,叙述游历的路线图。

(带着预习,进入第二层级)二.第二学习层级:读懂

第二步:学案(问题)导学或主题学习活动

一、再读文本,总体感知,完成问题 1.再读课文,能否梳理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2):游山经过。第二部分(3——4):游山心得。

第三部分(5):游山的结尾,补叙同游者名字。

2.文章的三部分分别采用何种表达方式? 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记叙,第二部分是议论。

活动

二、精读文本,完成问题;学会展示(也可主题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

(1)第2段略写了什么?详写了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第二段略写前洞,较详细了后洞的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运用了对比手法,前洞的平旷和后动的对比,前洞“记游者甚多”与后动“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余所致之浅”与“好游者所致”相比,“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对比。

(2)第四段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3)第五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五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文章的时间,并署名。这是古代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这使行文简洁,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理论上的说服力。

(在读“懂”基础上,生成问题,进入第三层级)

三.第三学习层级:读好

第三步:合作探究(初步生成问题,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一:学生生成探究问题。

1、在上面的学习中,你发现问题了吗?请写出来,交给小组长

2、学习小组确定采用的探究问题是什么?将你的想法与大家探讨。

活动二:教师补充探究问题 1.分析志、物、力的含义?

(志)是志气,即引轮船航行的灯塔,有灯塔的指引,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力)是精力,即牵引巨轮前进的发动机,没有强劲的动力,巨轮就会搁浅;(物)是物质条件,即照亮人类道路的火把,失去了它的光亮,人们就会迷路。

2.这三个条件的关系?

第一层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而力不足者,也不能至也。”这段话,作者从游山的经历而体会出,欲达目的必须“有志”,而“非有志不能至也”。同时,还强调有了志,还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力”。

第二层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作者通过第一个层次的叙述,进而从反面进行了逻辑推理,认为有力、有物而无志,其结果已为实践证明;那么,有志而力不足,物不备呢?结论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强调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志、力、物”三者是缺一不可的。第三层次:“然力足以至焉”却不能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作者分析了志与力的关系,志是意志,力是精力,两者共同存在于主体之中,但志起着主导作用。同样,以“不能至”,来阐明有力而志不坚,旁人会讥笑,在己会后悔;尽志而力不足,在己既无悔,人亦未能主讥。之所以,作者提醒人们,要争取理想的实现,就必须坚定志向,尽力而为。只有“志”、“力”、“物”三者合一,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成功的希望。

第四步:迁移应用 赏析苏轼《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二

高一语文组

梁秀娟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掌握“道”、“由”、“文”、“至”、“其”等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文言现象。、3、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4、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教学难点】

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乃”“道”“盖”“文”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与课文,学生分小组合作,积累文言词语、句式,弄清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师: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明确: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师: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同学们提高思维的能力,为此我们共同来研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二、文本解读

1、解题

师:学生读注释①,了解作者及课文,教师补充。

师: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在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游记,借游生议,说明要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2、走进作者

(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2)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 “王荆公”。(3)“唐宋八大家”之一

(4)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5)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6.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三、整体感知

听录音(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断句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

(1)无物以相之(xiàng)(2)长乐王回深父(fǔ)

(3)何可胜道也哉(shēng)

四、赏析文章的主旨

师;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

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生;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

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明确:“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师: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生: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师: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生: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师:“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生: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师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师:“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师:“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 生: 至洞之深处。

师: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生: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

师: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

生: “无限风光在险峰”。

师: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生: “随之”。

师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6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

四、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师: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①(1~2):记叙——游山经过 师:作者发了哪些议论?

生:“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师: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 生: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师:后一点呢?

生:“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②(3~4):议论——游山心得。

③(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

五、学习第一段 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⑴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⑵ “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⑶ “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2.学生练习背诵。

六、梳理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1、“卒”:

① 死,“卒葬之”。② 终于。

③ 士兵,“疲敝之卒”。

2、“文”:

① 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 文字,“独其为文”。

3、“道”(完成课后第二题)① 道路,“有碑仆道”。

② 说、讲,“何可胜道也哉”。

③ 道理,“传道受业”(《师说》)。

④ 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词类活用:

⑴ “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⑵ “名”:

① 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 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⑶ “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3)、距其院东五里:名→状,往东 文言句式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表判断,为,是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2、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

3、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七、点拨答疑

师: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讨论。生: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明确:古文无“花”字,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

开。

师:“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

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八、课后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3、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附: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2.讲读课文第2、3、4、5段。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其”宇在文中有二十多处,每个同学迅速找一处,指出它的意义同学更正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其文漫灭

6.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 7.其下平旷

8.问其深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l0.人之愈深,其进愈难 11.而其见愈奇

12.然视其左右 13.盖其又深

14.则其至又加少矣 15.既其出

16.则或咎其欲出者

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9.其孰能讥之乎

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教师总结点拨: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的”讲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5)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表估计时,译为大概、可能

二、讲读第2段

(一)梳理文言知识 补充注释

1、有穴窈然

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2、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而”,表修饰

3、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4、则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责怪,埋怨 词类活用

有泉侧出 名→状,从旁边

问其深 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动,到尽头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名,见到的景象 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名,到达的人 / 更 火尚足以明也 形→动,照明 一词多义 由

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2、由山以上五六里

(二)分析课文

师:第二段写了什么?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明确: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师: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明确: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师: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明确: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

①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②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讲读第3段

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一))梳理文言知识 补充注释

1、往往有得 心得,收获,名词

2、古人之观于天地 观察,动词

3、非常之观 不平常 / 景观,名词

4、于人为可讥:对于 / 是,算得上,动词

5、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 词类活用

1、常在于险远 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到达 / 帮助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介词结构后置句 不随以止也: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 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一词多义

1、至

(1)险以远,则至者少(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2、“观”

① 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

② 景象。“非常之观”。

③ 建筑物的一种,读 guàn,“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3、“得”

① 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

② 心得、收获。“往往有得”。

4、“夷”

①平坦。“夷以近”。

② 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

③ 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

① 帮助、辅佐,读 xiàng。“无物以相之”。

② 宰相、丞相,读 xiàng。“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

古今异义:

“非常”:“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虚词:

“以”:

作介词用:

① 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 用来、拿。“无物以相之”。

作连词用,相当于“而”:

① 表并列。“险以远”。

② 表承接。“由山以上”。

文言句式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介词结构后置句

2、“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3、“然力足以至(而不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4、不随以止也: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

5、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二)分析课文

师;本段着重写什么?

明确: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师: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明确:五层意思:

① 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② 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③ 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④ 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⑤ 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四、讲读第4段

指名朗读、口译

(一)梳理文言知识 补充注释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因为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的原因 一词多义:

1、“悲”

① 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 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2、“胜”

① 尽,shēng。“何可胜道也哉”。

② 能承担,禁得起,shēng。“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

③ 优美的,shèng。“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 胜利,shèng。“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类活用

(1)“后世之谬其传……”“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后世之谬其传……”“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3)而莫能名者 没有人 / 名→动,识其本名(4)何可胜道也哉 尽,完 / 说,动词 文言句式

1、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判断句

(二)分析课文

师:讨论如下问题: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明确: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五、讲读第5段

师: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师: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课堂小结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体的论文,阐述两个观点,一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必须“尽吾志”以赴;一是古书不存,学者研究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文章以游山为喻说明无论治学、立业都必须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意志不坚,浅尝辄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本文的结构

谨严,可以从前后叙议的紧密联系,行文的上下呼应和写法上曲折、起伏方面去体会。

七、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三段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三。附: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

第二部分(第3.4段)阐述志、力、物内在联系

第3段:写游山心得

第4段:指出研究学问要“深思而慎取” 第三部分(第5段)补叙同游的有关情况 附材料:

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王安石拜相,他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王安石的词《菩萨蛮》),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3.《游褒禅山记》试析 篇三

作者:likegang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王安石在执政之前的作品。作者所游的是“褒禅山”,而所记的是褒禅山的“华山洞”。作者游华山洞时,发现“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从而认识到一条客观真理:做任何事情,要想得到真正的、有价值的收获,必须树立坚定的志向,具有坚强的毅力,不避险远,勇往直前。所以《游褒禅山记》一文,实际是一篇游记形式的说理文。

这篇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距今虽已九百二十多年,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吸取其思想精华,以教育和鼓励青年一代在进行新的长征中,树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强意志,鼓起“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的革命勇气,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在无穷的“知识之洞”中以坚韧的毅力,不避险远地学习、探索、前进!

这篇游记试分三个部份。

第一部份,“从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到“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褒禅山的景物和游华山洞的情景。

首先,作者概述了山中的景物:一座禅院,一个山洞,一块仆碑。

文章一开头就指出“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既点明了作者所游的地方,又介绍了这座山的另一个名字。接着记叙了“慧空禅院”的由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这个介绍有一笔双写之功。其一,不仅使读者了解了“慧空禅院”的由来,而且还使读者了解了褒禅山之名的由来;其二,为引出华山洞作了铺垫,使读者清晰地看到华山洞的座落方位及华山洞之名的由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注:“华山洞”亦作“华阳洞”)作者记叙了禅院、山洞之后,接着又记叙了“仆碑”,是在“距洞百余步”的地方,而且“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因此作者认为“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表面看,似乎在为“华山”正音,实则是为启发后来人在学习时要“深思”“慎取”埋下一条伏线。

紧接着,作者对华山洞作一简介,然后记叙游华山洞的情况。作者先简介了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继而记叙游华山洞后洞的情景。这时,作者所看到的情景之一是:“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到的情景之二是:从洞的左右壁可以看出,“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这一情景是作者记叙了“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之后的补叙。这一补叙又为下面发议论提供了论据。

正当作者与同游者从洞内退出时,作者才发现“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并不是“火且尽”。所以当有人责怪首先提议要出洞的人时,作者也感到后悔。而后悔的.是在“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的情况下跟随他们退出去,而不能尽情地、畅快地享受这次游玩的快乐。

这一部份可以让我们看出这样一条线索:由“其见愈奇”而产生“乐”;由“不得极夫游之乐”而产生“悔”,这就为下面发议论提供了条件。

第二部份,从“于是予有叹焉”到“此予之所得也”。发表议论,写游华山洞的心得体会。

第一句,“于是予有叹焉”,紧承上文。因为作者的“叹”,是由“悔”引起的,也是“悔”的继续。

作者所感慨的是,“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也就是悔恨自己没有古人那种“求思之深”的精神,暗含自责。接着,作者针对游华山洞所见所感抒发了自己的看法。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是作者所见作出的判断。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是作者所感而作出的判断,也是由华山洞的“险远”推而广之的看法。这里作者提到了“志”的问题,“志”的提出,是“求思之深”的深化,说明古人如没有“志”,“求思之深”也没有可能。同时又是自责,悔恨自己由于没有“志”,所以“不得极夫游之乐”。

紧接着,作者以“志”为中心,说明了“志”、“力”、“物”三者的关系,最后又落脚“志”。可分三层意思:第一句,“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不能至也”为第一层,说明了虽然“有志”,但“力不足”是不能到达的。第二句,“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为第二层,说明了虽然“有志与力”,但“无物以相之”也是不能到达的。第三句,“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为第三层,着重说明了“有志”的重要,其实质含义就是鼓励人们“尽志”,只要“尽志”就无所不能至。

毛主席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志”、“力”、“物”三者关系的说理中,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比较深刻地说明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文中的第一、二句说明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志与力”同“物”相比,“志与力”是存在人体之中的内因,而客观存在的“物”则是外因。有了可以到达的内因,而无达到的条件,是不能到达的。“志”与“力”,虽然同存于人体之中,而“志”却是内因,“力”对抽象的“志”来说,它又是外因了。因此,想到达所要到的地方,虽然具备了内因条件,然而力量不足,精力不够,都是不能到达的。

文中第三句,“然力足以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说明尽管具备了“力”与“物”的条件,如果没有“志”,想到达所要到达的地方也不可能。这就正好说明了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这一部份即是全文的重点,它说明的道理是:做任何事都是对意志的考验,对毅力的锻炼。世间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且是人们很少到的地方。只是在“夷以近”的地方徘徊、畏缩不前,是不可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的。只有不避“险远”,勇往直前,树雄心,立壮志,发扬毛主席所创导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大无畏精神,才不致中途退缩,才能取得真正有价值的收获和可喜的成就。

第三部份,从“余于仆碑”到结束。勉励读书人要“深思”、“慎取”,总结全文。

作者从路旁倒着的“其文漫灭”的碑石而产生联想,感慨“古书之不存”,使后世以讹传讹,不明真相。因此勉励读书人要“深思”、“慎取”。从第二部份的说理中,使我们进一步领会到,要想做到“深思”,必须要“有志”,否则“深思”则不可能,更谈不到“慎取”,仍然会“谬其传”。

这篇文章说明的道理对我们读书、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启发,同时在写作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读了以后,使人感到这篇文章结构谨严,重点突出,语言凝炼,语意深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在结构上,作者在介绍褒禅山时,逐一记叙了三个景物,这就使读者对褒禅山有一个概括地了解。接着又记叙了游洞的情况及其感想,最后写因仆碑而产生的联想,因而使人感到层次十分清晰。段落之间的过渡衔接也非常紧密,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一句,既紧承上段,说明了有“前洞”必有“后洞”,同时也启示了下文。又如“于是予有叹焉……”一句,与上段的衔接更为紧密,因为作者的“叹”,是由“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引起的。一个“叹”字承接了上文,也引出了一段议论。除此之外文章还注意了前后的照应,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照应,使人感到文章有波有澜。仅以前后照应为例,第一段作者虽然提到“仆碑”,但却摆在一边。直到最后,作者突然提起一笔:“余于仆碑”,借“仆碑”发了一番议论并以此作结。这就使人感到“仆碑”有突然立起之感。其议论有画龙点睛之妙。

这篇文章不仅结构谨严,而且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作者游褒禅山,对山中景物并不是平列记叙,而是重点写游华山洞的情景。在游华山洞时,作者对洞内所见情景也只作了简略地记叙,而详写了自己游洞的感受。正是由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就容易使读者把握中心,并受到一定的教益。

4.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篇四

~-4-10通过读同学们有关《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与改革关系的一些看法,我发现他们更加侧重于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由此,我想通过改革者与改革的关系来表达一些智者对事物的思维方式所产生的意义。不妨可以假设这是一场失败的改革,对于改革者,我想用二个阶段来表示他们的心理活动。首先,作为改革者,不容置疑,对改革是努力促成,信念能够产生动力,于是他不断想在改革的过程中一步步完善改革的进度。但是,在改革之中,如果反对的人是一些有权或有势力的人物,改革最终是否成功,过程定会让改革者付出血的代价,甚至顽固不朽而权势横行的人物还会令改革者有被杀的危险,这是何等可怕!因为他们的反对,会是改革最终失败的可能性的主要原因。这时,倡导改革的人面对困境,他必须做出选择:放弃与否。我可以将论据投入到改革者的内心世界,这一时期他对改革是否还要继续进行的思考更多是联想到:不敢经历过程的障碍,又如何取得成功!古人创业何其艰难,然而他们靠心中有追求的目标而执着去奋斗,最终才能有成功的机会。如果改革者是一位自信、面对困难而表现出一种我要征服困难的积极人生观,那么,积极的心理因素是促成事物进行的一大动因,所以,改革者在经过思考后会决定:继续改革。但是,人生之路本来就是一波三折,何况在四面伏敌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坚持着改革。并不是改革者重新收拾整理一下内心的矛盾,得出一个要勇敢直前的信念,改革就会因为他有着积极的信念而成功。看看周围的形势,在改革过程中得利的人与利益被侵犯的人,他们都各有什么反应,改革最终是否成功要看这一股主流是被谁所操纵。如果最终改革成功了,说明有志者事竟成,改革者把握了改革的力量。无论做出怎样的决定,事实上改革便是中止了,或是失败了。改革者在这一场失败的变革中,尤其是做出第二阶段的选择时,我相信他们更多是从自身思考,尽管他们不是完人,他们做出的选择也许并不明智,但是,我们可以把他们看作智者,因为他们在这一生中,有了对自己生命进行审视的时期,他们在联系自身所包含的一种或是有政治家的色彩,或是有文学家浪漫主义或幻想主义的色彩,或是有哲学家的冷静分析事物的能力。他们的决定隐约透露出不同人不同的特点,尽管从他们的决定中我们可以窥见他们自身的一些不足,但是我们更应该清楚的知道“学会认识自己”。我认为不论是平民小卒,还是大人物,他们内心世界往往更能反应他们的生活态度,特别是一些这样的人物:苏轼、屈原、王安石、拿破仑、希特勒、袁世凯、鲁迅……,他们当中有好人和坏人,但这种区分只是对于人类发展起不同作用的表现,带给后人的影响,但是更多地我们可以探求一个问题:各是什么力量支持他们一步步向布满荆棘的道路行进?这是我的一些感想和观点,我也相信人们应该思考生活,许多生命本质的东西常常被一些人总结出来,所得的结果并不新奇,只不过这结论人们难以去把握和认识。

5.游褒禅山记翻译练习 篇五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5、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6、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7、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于是余有叹焉:„„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9、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10、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1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赏析

本文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

第1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禅。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说明现在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后,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三句,说明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

第2段: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这段承接第1段华山洞的方位和命名,进一步分别就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加以叙写。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而记游者甚众”,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而后洞与前洞相比,则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游人举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穷尽它的尽头。然而惟其险绝,才有奇观。因而便引起了作者与同游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们拿着火把走了进去,走得越深,行进越艰难,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光了。”这么一说,大家就随着他一起走了出来。一旦走出洞后,作者却深有感慨,慨叹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再往深处走,到达的人就更少了。这说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因而又回顾自己在洞里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继续前进的,只是听了倦怠者的话,随着走出洞来,而不能极尽游览之乐。目的不达,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作者不畏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

第3段: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这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调,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就古人来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深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称引古人,是为了借古鉴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精神的。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而天下的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险远之处,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作者进而又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志”字。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力”字。这个“力”,是指气力。如果气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样,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而又不轻易地倦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物”字。这里所说的“物”,是指火把之类的借助之物。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总之,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这是就正面来说。反过来说,气力可以达到而又未能达到,这对别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尽了自己的志气,也仍然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这样,谁还能讥笑他呢?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作者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和体会。这个心得和体会,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过了游览,而可以用之于从事一切事情。

第4段: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作者从仆碑上尚可辨识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误读为“华实”之“华”,从而联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步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这个提法,也很精辟。它对学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鉴别其真伪,恢复其本来面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第5段: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从以上五段简略地叙述和分析里不难看出,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并着重写了两点:一是写华山山名的本末;一是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写华山山名的本末时,从今人对“花山”读音之误,联想到对古籍的以讹传讹,从而指出对古籍要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既是对当时学者的劝勉,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治学态度的写照。王安石在治学方面,就颇多创见,不为前人之见所束缚。比如他与门人一起修撰《诗》《书》《周礼》三书的经义和《老子注》等书的注疏,以代替汉儒以来的章句之学,就是突出一例。再如他写的咏史和怀古诗,也多半一反常人之见。在《商鞅》诗里写道:“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在《贾生》诗里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贾谊)。”这些都反映出他的新见解。这些见解,又都是为他打击旧党,推行变法革新服务的。因而也可以说他变法革新的理论和实践,就正是他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深思而慎取”的结果。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时,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游者也随之越来越少的情况,进而论述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必须有一个不畏艰险,一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可资凭借的外界条件。他这种力图精进,永攀高峰的精神,同他后来在变法革新中所表现的不怕围攻、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积极进取精神,同他的变法革新,虽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然而却也能给人以有益启示和鼓舞。

本文的写作技巧也是比较高明的。既然本文的重点不在记游,而在写游览中的心得体会,所以在材料的取舍上,行文的组织安排上,是颇费一番切磋琢磨之功的。作者在记游中,处处为写心得体会搭桥铺路,使记游与心得体会十分和谐自然地结合起来。文章开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看来只是叙说褒禅山的原委,平平淡淡,并不新奇。但细加玩味,却不寻常。它不仅为下文考究褒禅命名的由来起着开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关全局的“华山”二字突现出来。作者突现出“华山”,对全文的记游和议论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可以设想,倘若读者不了解褒禅山就是“华山”,那么文章题为《游禅山褒记》,而下面所记的,也就是与“华山”不可分割的华山前洞、华山后洞,便失去了根基,而令人不可思议。随之游览华山后洞,从而发表议论也将成为不可能。所以首句把“华山”突现出来,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它对全文来说,起着先引和铺垫的作用。然而作者又不特意去就“华山”而论“华山”,却以考究褒禅山命名由来的方式来突现它,这就更显得自然入妙了。从考究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来看,文从字顺,无懈可击;从记游角度来看,又顺理成章,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基于本文是以记游为辅,以议论为主的特点,所以作者在记游中写什么,不写什么,以及怎样写,也是经过周密考虑,严加取舍的。文中所写华山、慧空禅院、仆碑和华山前洞,由于都不是所写重点,所以都一笔带过。而它们的出现,又都是为写华山后洞,特别是写游华山后洞作铺垫过渡的。详其所详,略其所略,对所写重点游华山后洞,则刻意作了较为细致地记叙。作者先写华山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虽好游者不能穷;次写入之愈深,进之愈难,见之愈奇;次写怠而欲出者声张出洞,同游者遂与之俱出;次写入之愈深,记游者愈少;次写既出之后,有人责备怠而欲出者;次写作者悔恨随怠者而出,不能极尽游览之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游览华山后洞的全过程。这之中有环境气氛的渲染,有游人的活动,有意志不坚强者的退缩,有责怨之辞,有悔恨之语。记游详尽曲折,思想斗争波澜起伏,这就为下文抒写心得体会,发表议论,作了自然而然地铺垫过渡,使记游与议论紧密地融合起来。再如作者写仆道之碑,叙写“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谬,也是有意安排。它对下面针对后人对古籍以讹传讹的现象发表议论,同样起着铺垫的作用,使之前呼后应,结为一体。总观全文,记游为议论提供了条件,而议论则是记游的必然发展。为突出所写重点,作者严于取舍,精于剪裁,善于铺垫过渡的写作技巧,是值得借鉴的。

6.《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篇六

这个教学设计是在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的基础上形成的。我认为,课改就是改课。作为课改的一线教师,只有将课改落实到课堂上,才能将课改改到深处。因此,尝试新颖、实用的教法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做到的。以下我以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10课《游褒禅山记》为例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对文言文教学的看法。

诵读是前提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要学好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读”摆在首位,在教学中要突出朗读教学。因此,本课文的教学就很注意了这一点。教师范读的有3次(全文范读,段落范读),学生齐读有四次(全文齐读,段落齐读),自由读有2次,背诵3次(,课下自己背诵、课堂自由背诵、课堂全体背诵)。几个来回下来,自觉的学生可以达到熟读成诵,懒一点的学生也能熟读。通过这样的诵读教学,基本上消除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

积累是关键

新课程的文言文教材,课文的注解几乎覆盖了将近80%的语句。因此文言文得教学,应立足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根据课堂问询,将发现的问题变为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而有针对性的讲解。经过自学以后的学生不希望老师再将社科涉及到的所有文言字词在课堂上繁琐的列讲,而是最希望老师能讲一些和课文相关而自己又不知道的知识。因此,教师只应当强调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值得重点掌握的字词而去掉一些已经不用的词汇以及生僻的词汇。因为一些重现率很低的词汇是不必要求记住的。这样学生在学习少数重点词汇中一课一得,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此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每段只选取了一些重要的词汇以及句式在课堂上讲解。

趣味是目的

虽然说文言文教学是古汉语教学。但文章能流传至今必定有其鲜活的生命力,即作者的情感态度。所以文言文教学既要抓“言”(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又要抓旨,只有认真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才能体味文中作者的“趣味”,以提高人文素养。而本文作者即事明理意在表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明白“尽志无悔”才是学习这篇文章最根本的目。

所以,我觉得:

有预设的课堂就是有收效的课堂,反复诵读解决了背诵这一大难题,抄写又能避免错字漏子,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有章可循的学习过程中消除了对文言文的恐惧。

少数重点词汇的强化学习,增添了文言词汇的积累,致使学生在逐步积累中不断丰富文言词汇,做到一课一得。

作者“尽志无悔”的说理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积极上向的正能量。

7.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篇七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 号说课选手,我说课的题目是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下面我将从五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

一、教材与学情简析:

《游褒禅山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言简而意丰。学习本文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游褒禅山记》这篇游记散文入选高中语文必修2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古代的山水游记类散文,其他两篇分别是《兰亭集序》和《赤壁赋》。我国古代的山水游记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但在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在记游的同时倾注了作者个人的志趣和感情。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外自读文本。单元话题是“山水神韵”前边已欣赏了赤壁、冷雨、康桥,从锻炼学生欣赏能力,培养学生欣赏习惯的角度想,应放手让学生去欣赏“褒禅山”。

新课标中对学生学习文言文有这样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学习“以”“观”“之”等文言常见词语及古今异义词的意义和用法。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品味文言的精妙说理艺术,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以”“观”等文言常见词语及古今异义词的意义和用法。难点:当堂背诵第三段。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提问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毛泽东“无限风光在险峰”引入本课第三段的讲解。

二、初读文段,梳理文意:

1、听视频朗诵,把握节奏。

2、朗读第三段至六自然段,梳理文意。(1)齐读,正字音。

(2)自由读,圈点重点词,梳理文意。(3)同桌合作,翻译文段。

三、合作探究,当堂检测:

1、小组讨论

(1)这几段分别主要讲什么?

(2)可以直接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有哪些?(3)解释重点字词

(4)归纳:“以”的意义和用法、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

2、师生互动(1)点拨

①这几段分别主要讲什么?

——明确:(3-4):议论——游山心得。

(5-6):记叙——补叙同游者以及作记的时间及作者。

②找出第三、第四段作者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即具有概括性的核心句。——明确: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补充:知人论世:王安石追求变法,为此愤而辞职六次,做到了“尽吾志”,虽变法失败,然而其“可以无悔矣”。③解释重点字词

④归纳:“以”的意义和用法、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2)解疑:生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四、拓展延伸

作者在第三段告诉我们要做成一件事情,需要哪些条件?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 么启发?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谈自己的心得。

如:当我________时,我要___自己:“ ______________”,我应该______________

五、课堂小结:

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

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 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六、堂上练习,小试牛刀

1、指导背诵第三段

第三段紧承上文,抒发自己的感想。

①用“叹”领起下文。(于是„„)

②以古人作立论的标准:“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往往有得”。

(古人之观„„,往往„„,以其„„也)

③世人的做法: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夫„„,而世„„,常在于„„,而人„„,故非„„也)

④阐述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有志矣,不„„也,然„„者,亦不能至也;有„„,而又不„„,至于„„,亦„„也。然„„焉,于人为„„,而在己为„„)

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悔”。(尽„„也,而„„者,可以„„矣,其„„乎?)⑥回应段首(此„„也。)

2、结合提示,争取当堂背诵 可以单独背诵,也可以合作背诵。

七、课外作业:

完成《金版学案》课内阅读(阅读三、四段完成7—11题)

附【拓展延伸】参考:

当我在学习上感到迷茫时,我要勉励自己:“有志者事竟成”,我应该把眼光 放长远一些,坚持心中志向;

当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要激励自己:“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应该咬紧牙关,靠自己的毅力迎难而上;

当我在学习中感到疲惫时,我要告诉自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应该不 断加强锻炼,让自己充满力量;

当我在努力后停滞不前时,我要提醒自己:学习要“善假于物”,我应该借助 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利的学习条件,虚心请教他人,以帮助自己进步。

附【游褒禅山记】原文 作者: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8.《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篇八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以小见大,借游山说明治学的道理:一是反对半途而废,提倡深入探索,并分析了“志”(志向)、“力”(能力)、“物”(物质条件)“三个条件”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反对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主张探本索源,深思慎取,《游褒禅山记》读后感。这两点讲的虽只是治学,但却反映了王安石那种百折不回、敢于创新的改革家的思想作风,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王安石在游记中说:古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进行了观察,往往有心得,是因为他们思考问题很深刻而且没有什么东西不加以观察,道路平坦,距离又短,游览的人就多;道路艰险,距离又长,来到的人就少。世界上的奇妙雄伟的壮丽很不平常的风景,却往往产生在艰险遥远、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所以,不是有理想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理想,又不盲从别人停滞不前,走到黑暗得看不清路的地方,没有外力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目的地,但是足力完全可以走到(却没有走到),这在别人看来是可笑的,在自己看来是值得悔恨的;尽了我的心,仍然不能到达目的地,自己可以不后悔,又有谁能讥笑我呢?

无论办一件什么事,大事也好,小事也好,只要尽心尽力地去干,都是成功的,至于结果如何,那是另一回事,读后感《《游褒禅山记》读后感》。马家军拥有“东方神鹿”之称的王军霞,在奥运会获得了5000米跑世界冠军,在10000米跑时只得个亚军,但她尽心尽力去拼搏了,仍然是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马庆洲经常说:“干事努力不努力是我们个人的事,成功不成功是上帝的事!”我们只能努力去干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至于结果如何,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就象文学创作,马庆洲在一些报刊上谈到:“写出来是第一种成功,刊登不刊登都是第二种成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世界上很多事,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有些事情今天看来可能是成功的,明天再看时可能就又是失败的;一些事今天看来是失败的,明天再看又是成功的。要以成功论英雄,怎么定这个“成败”?岳飞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屈原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万里长城在秦朝就是罪恶的,今天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当时长城就有这么高的荣誉,孟姜女还敢把长城“哭倒”八百里?

成与败不是我们个人所能预料和决定的,我们要有成功的方向,向这个方向努力,探本索源,查出事情的真伪,发现事物的本质,然后再考虑这些事情合理的成份,哪些是该吸取的,哪些是该舍弃的,认出了庐山真面目,才好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山上攀登,最终达到山峦的顶峰,览尽无限风光!

9.《游褒禅山记》说课案 篇九

(一)关于大纲:《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二)关于考纲: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教材:

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文言文按时代编排,高一下第五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从语言文字上看,宋朝散文较上册的文言文更为浅显。

文言文教学,新教材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应多诵读……培养语感。

(四)关于学情: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的教学目的、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的:

①诵读课文;

②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③归纳并掌握“道”“盖”“文”三个多义词的义项及“乃”“然”“其”三个虚词的用法;

④体会并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会文章所阐发的哲理。

(二)教学重点:①诵读②积累

(三)教学难点:①准确判断词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②虚词用法: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因此诵读法成功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得他滋味”(朱熹语),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否则,仅得其声音,得其字形,充其量也只是“认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读出“情味”来。因此,范读多读显得非常重要。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不然,遇古奥之句,不免上字下读,而下字上读,……”我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第一节课,学生主要勾画出疑难处及哲理句。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这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学习《游》文,我精选七个重要词语为例让学生猜,点拨指导运用七种方法。

4、练习法。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设计两套练习,一是课堂巩固练习,重在巩固课文的重要词语;二是课外迁移练习,选用98高考题,进一步巩固准确把握文言词语意义的方法。

(二)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中国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兹举一例如下:

→独体汉字叫“文”→文字

→装饰→掩饰(文过饰非)

→彩色交错为“文”

→华丽,有文采→文辞→文章,文献→文化教育

四、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猜读训练思维;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强化。在这个思路指导下,《游褒禅山记》一文的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积累;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及解题(2分钟)毛泽东诗导入:“无限风光在险峰”

学生自读注解①补充王安石相关内容

2、整体把握:(19分钟)

(1)范读(5分钟)难读字点拨:褒、华、谬、咎、父

(2)自由朗读(5分钟)诵读点拨:(略)

(3)齐读(5分钟)

(4)全文思路:(4分钟)

设计问题点拨思路

悔游:不得极夫游之乐

悟理:要有志1、作者主要游了哪些地方?

要深思慎取

结果如何?

2、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

(请学生圈点、勾画,老师板书如左。)

3、理解重点词语:(12分钟)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语法推断(舍,房子,但在句中作谓语,故用为动词,可解为“做房子定居”。)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形训推断(阝,古作“阜”无石之山,故从“阝”之字,大都与山、高下有关,阳即指“山南”。)

(3)有碑仆道成语推断(今有成语“前仆后继”,“仆”意为“倒下”,据此结合语境,不难判断此处“仆”即为“倒下”之义)

(4)独其为文犹可识联今推断(联合现代联合关系词汇,如文字、文章等,据同义联合原理,可知“文”有“文字”“文章”等义,此处便不难断为“文字”。)

(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语境推断(穷,穷尽,据文中语境“游”,不难理解此处“穷”可解为“走到尽头”。)

(6)则其至又加少矣迁移推断(加,此处解为“增加”显然不通,若联系曾经学过的“民不加少”,知此处“加”为“更”之义,便可马上推断“加”的意义:副词,更。亦可用语法和联今法,此处“加”作状语,联系现代汉语有“更加”一词,亦可推断出正确意义。)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对位推断(此句后有“险以远,则至者少”一句,由此可知“夷”与“险”义相对,结合语境,大致可猜出“平坦”之义,联系常用语“夷为平地”亦可推断。)

强调:以上的方法可以综合运用,推断将更为准确。

4、自由朗读全文(5分钟)

5、课内巩固练习(7分钟)

①今言“华”如“华实”之

“华”者,盖音谬也()

②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

众。()

③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

亦悔……()

④入之愈深,甚进愈难,则

其见愈奇。()

⑤不出,火且尽。()

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而慎取之也()()

⑦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

者()

提示:

①联今推断②语法推断③语境推断④语法推断⑤迁移推断⑥迁移推断⑦成语推断

7、课外迁移训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在括号内解释加点词。

李若水字清卿,氵名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口巽血骂愈切,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注]①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②躐跻:越级升官。③扈从:随从护驾。④粘罕:金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⑤口巽血:含血喷出。

附:高考原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所以靖公议也靖:平息。

b、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曳:蜂拥。

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拜见。

d、我为国死,职耳职:职分。

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故事:指先例。

b、得全首领以没全首领:保持高位。

c、而有司循常习故有司:指主管官吏。

d、公父母春秋高春秋:指年龄。

以下4—5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4、①其罪当与童贯等②帝殊有难色(3分)

a、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b、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c、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d、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5、①汝归勿遽言②奈并累若属何(3分)

a、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b、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c、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d、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

②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

③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④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d、①|②|③|④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

c、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告兄弟慢慢地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上一篇:第五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复习导学案下一篇:五年级学生读《青铜葵花》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