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创新方法

2024-10-24

工业设计创新方法(精选10篇)

1.工业设计创新方法 篇一

TRIZ创新方法课程设计报告

创新案例——自动吸尘器

1.1TRIZ概述

TRIZ就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语缩写,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在1946年创立的,因而阿奇舒勒被尊称为TRIZ理论之父。TRIZ理论被公认为是使人聪明的理论。

TRIZ有9大组成部分,核心是技术进化原理。按这一原理,技术系统一直处于进化之中,解决矛盾是其进化的推动力。TRIZ理论也可大致分为3个组成部分:TRIZ的理论基础、分析工具和知识数据库。其中,TRIZ的理论基础对于产品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分析工具是TRIZ用来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或模式,它们使TRIZ理论能够得以在实际中应用,其中包括矛盾矩阵、物-场分析、ARIZ发明问题解决算法等;而知识数据库则是TRIZ理论解决矛盾的精髓,其中包括矛盾矩阵(39个工程参数和40条发明原理)、76个标准解决方法等等。

学习、研究、应用、推广TRIZ理论可以大大缩短发明创造的进程,提升产品的创新水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TRIZ理论已经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1.2问题领域以及现状

优雅完美的居室,必须悉心打理,才可保持舒适整洁,有条不紊。吸尘器理想的设计与卓越的科技,令家居清洁工作倍添轻松、快捷,并满足您对每一项清洁要求。它以先进的吸尘鸽、多用途的附件、超强劲的吸力,吸尽每一角落的尘埃,清理难接触的墙角落、天花板、沙发底下到橱柜之间的缝隙,无微不至,令全屋显得干净无暇。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式下,人们对生活有了更新的追求。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剧,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因此,越来越多的新产品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取代了越来越多的人力劳动。吸尘器将要成为我国每一个家庭的必需品,它给许多忙碌的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便利。吸尘器是一种利用风机和电动机的装置清除室内灰尘的一种家用电器。长期以来,吸尘器都跳不出需要人为管理和充电的使用模式,所以要找准设计定位,自主创新,运用TRIZ(Theory of l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理论指导吸尘器的创新设计,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吸尘器产品。

2.1初始问题情境描述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功能多样、自动吸尘、自动获取能量、无需管理、造型简约、美观、具有装饰效果的吸尘器比较容易受到消费者的亲睐。功能多样、造型简约、美观、具有装饰效果比较容易做到,问题是如何做到自动吸尘、自动获取能量、无需管理。因此可以推出概念化如机器人一样获取太阳能或电磁场能周期性自动吸尘器。

2.2设计存在冲突

1)吸尘口与功率的冲突。2)吸尘器的尺寸与滤尘袋尺寸、储能空间的冲突。

本论文主要就以上问题,基于TRIZ理论进行问题思考及解决。

2.3目前已有的解决方案及其优缺点

1)立式吸尘器。又称直立式戴手推式,从下至上依次安放滤尘袋,风机和电机,吸尘量大。

2)卧式吸尘器。从前至后依次安放滤尘袋,风机和电机,吸尘量较大。

3)便携式吸尘器。结构安排方式和卧式相同,但尺寸小得多,灵活易于携带。

4)微型吸尘器,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多用干电池作电源。

3.1组件分析

吸尘器的主要组成部件有:动力部分、过滤系统、功能性部分、保护措施、附件等等五大部件,具体情况如下:

1)、动力部分:这部分主要包括吸尘器电机和调速器,调速器分手控、机控,电机有铜线电机和铝线电机之分,铜线电机有耐高温、寿命长、单次操作时间长等优点,但价格较铝线比较高;铝线电机有着价格低廉的特点,但是耐温性较差、熔点低、寿命不及铜线长。

2)、过滤系统:主要有尘袋、前过滤片、后过滤片等三种不同的过滤装置。

3)、功能性部分:收放线机构、尘满指示、按钮或滑动开关。

4)、保护措施:吸尘器的保护装置主要有无尘袋保护、真空度过高保护、抗干扰保护(软启动)、过热保护、防静电保护。

5)、附件:吸尘器的主要附件有手柄和软管、接管、地刷、扁吸、圆刷、床单刷、沙发吸、挂钩、背带。

可以把它拆分以下几个组件:

3.2互相作用分析

一个进气口(包含若干清洁附件);一个排气口;一个气泵(由电动机与风叶轮组成);一个集尘收纳装置;一个外壳,可容纳所有其他组件。

当气泵转动时,会将空气一直推到排气口。当空气被向前推动时,风扇前方的粒子密度会增加,空气压力也相应增加,而风扇后方的空气密度会减小。气泵后方所产生的压力降就如同您吸饮料时吸管中所产生的压力降一样。气泵后方的压力低于真空吸尘器外部的压力,即环境气压。这会在真空吸尘器内部产生吸力,即部分真空。因此吸尘器外部的空气就自动通过进气口进入吸尘器。

3.3可否裁剪系统

对于吸尘器的结构分析,系统裁剪,会导致相关功能的不完善,故我们使用确立理想解的5个步骤分析该问题并提出理想解:

(1)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清除室内灰尘。

(2)理想解是什么?

自主获取能量的机器人节能型吸尘器(无需人的管理)。

(3)达到理想解的障碍是什么?

技术不够成熟。

(4)出现这种障碍的结果是什么?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寻求创新与突破,寻求替代资源,不断地开发研究。

(5)未出现这种障碍的条件是什么?

可以利用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电磁场能等获取能量供电机工作。创造这些条件存在的可用资源是什么?太阳能或电磁场能。

4.1解决矛盾问题

5.1物—场问题

对于现有吸尘器可以通过物质一场分析模型见图2。

其中: F 为电能和机械能;S1.1为灰尘;51.2为噪声和耗能;52为吸尘器、吸尘器与使用环境的物质一场模型。

6.1解决方案一

预操作,通过搏动低压预先疏松灰尘。动态化,将吸尘器的吸尘口设计成可调整大小。

6.2解决方案二

分割,将滤尘袋分离成过滤袋和收集站两部分。过滤袋小、收集站大。参数变化,在其内部装入一个适当大小的锌片,通过外部数据的设定自动获取能量(如太阳能、吸尘过程中能量的收集等),自动感知所需的操作,操作自动监控。

7.1最佳解决方案

该吸尘器的最终概念设计方案是吸尘口可大可小的,机器人似自动操作、自动获取能量、自动归位、周期性作业的高级智能型吸尘器。故最佳方案应该是以上两种方案的综合体。

7.2可能带来的问题

1)吸尘器口的可调节大小,需要占据更多的空间,加大了吸尘器的尺寸,提高了制作成本;

2)滤尘袋分离成过滤袋和收集站两部分,可能需要增加对收集站的清洁;

3)自动获取太阳能装置需要考虑到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增加了维修的费用。

7.3学习总结

自从学习了创新方法这么课程,我才发现生活中看待事情可以从很多角度去发现,去创新。一个复杂的事物,可以通过各种分解或者简化代替,是我们更容易理解其中的知识。

这门课程并非只是枯燥乏味的科学原理,更多的是对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物去解读和研究其原理,真真正正贴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再加上周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使原来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我们从中思考很多,也学到很多。以后当我们面临各种问题时,相信也会因为学习了这门课程而有不同的思考和理解,同时也会使用相关原理和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最后,感谢周老师的精彩授课,也很高兴能够选上这一课程,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对创新方法的学习,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认知,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美妙。

2.工业设计创新方法 篇二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方法,设计技能

引言

当今世界, 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关键要有一批自主创新型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是高职院校教师一直探索的重要课题。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二级学院——现代制造学院开设有工业设计专业和玩具设计专业, 致力于培养日用产品、玩具精品等产品的设计人才, 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将来毕业后就是专门从事各类创新设计工作, 如日用产品、玩具产品、精品/礼品、广告、包装等, 这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了。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 期待能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的道路。现有以专业课程为单位的培养模式, 课程之间较为独立, 不太能满足设计类专业运用跨学科知识体系, 综合运用多种技能进行设计工作的要求。所培养的学生的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也比较有限。

1. 现状与问题

通过对工业设计专业 (2003年开办) 和玩具设计专业 (05年开办) 学生几年的教学、培养与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广东省创新设计比赛的经历, 专业教师感觉到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不能独立进行创新设计的情况。有以下主要表现:

1.1 具有创新意识, 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

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 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设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 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 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 由此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1.2 思维敏捷, 但缺乏创新性思维的方式

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大学生的想象力逐渐丰富, 思维能力, 尤其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思维相当敏捷;然而由于他们的知识面宽度不够, 知识的吸收是独立的、互不相关的, 缺乏必要的合理整合, 致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直线式, 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全面性和深层次, 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千篇一律, 没有太多的新意和突破。

1.3 有创新的灵感, 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

缺乏对新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能力、创新成果表达能力及物化能力。我国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其应试能力较国外学生具有很大的优势, 但在动手能力与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方面却远远弱于外国学生。

1.4 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 但缺乏毅力

学生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 见异思迁, 甚至放弃追求。遇到比较艰巨的工作, 或碰到难题时, 往往缺乏克服困难, 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

2. 培养方案的探索

2.1 进行课程改革的尝试

将跨学科、综合性的设计训练引入各门专业课的教学计划, 当前的专业课程过于独立, 彼此之间缺乏联系, 而创新设计技能是多学科、综合性的技能, 如要运用到工业产品造型、人机工程学﹑机械设计基础、设计心理学等, 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各门课程的独立讲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将跨学科、综合性的设计训练引入各门专业课的学习中, 如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对该门课程知识在整个设计工作运用能力。比如在产品造型课, 让学生设计一款鼠标, 要求进行外观造型, 工程结构的设计, 材料选择, 目标用户群的分析等综合性训练。

2.2 建立学生自主创新实践基地

将一间实训室开放给学生使用, 学生有实训室的钥匙, 自主管理。可以在课余, 晚间, 周末等时间段, 在实训室进行模型制作, 专题研讨等活动。学生可以根据需要, 列出各类实验工具、耗材的购置清单, 学校负责购买。老师定期指导学生, 为学生制定设计项目, 解决疑难问题, 对设计成果进行评价等。

2.3 建立课外设计兴趣小组

建立网络QQ群, 学生自由加入, 教师定期在网上发设计资讯, 解答学生疑问。充分利用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沟通畅顺的优势, 让学生能在宿舍或家里及时收到老师的设计资讯, 随时提出疑问, 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老师的指导。定期举办研讨会, 分享设计心得, 交流设计经验。

2.4 参加设计比赛, 进行课外设计项目训练

通过在实训室完成一些具体的设计项目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组队参加广东省工业设计大赛, 通过比赛促进学生的设计水平的快速提高。从开始的设计构思、画创意草图到后期的模型制作。学生组成团队, 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整个设计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 训练了学生的综合创新设计技能,

2.5 定期参观设计展会, 产品展会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 各类设计展、产品展非常多, 对学生接触实际的设计工作十分有利。组织08工业设计班的学生参观宜家家具卖场, 组织08玩具设计班的学生参观广州玩具展等等, 通过参加展会, 大大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3. 实践经验共享

3.1 学生自主创新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改变实训室由学校管理的模式, 在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训室里, 学生能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 自己动手制作产品样板﹑模型, 培养自己的动手实践技能。实训室里有各类实训工具﹑耗材, 学生还可以根据需要, 另外购置。教师能在实训室内定期为学生提供指导。这些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成长条件。

3.2 学生自主创新实践基地能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上课有限的实训课时, 到自己能在课余﹑晚上﹑周末等大量时间都能进行设计﹑创作﹑制作样板, 还能根据需要购买实训器材。这些外部条件的充足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制作模型, 验证自己的想法。

3.3 学生自主创新实践基地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创新技能, 使设计更贴近实践。

由于实践经验的不足, 以前学生的设计还是停留在概念草图﹑图纸﹑电子模型上, 所设计出来的作品很多离实用还有很大的距离, 有些根本无实用价值或不可能大规模生产。老师总要不断地给学生解释他们的设计哪里不合理, 哪里怎改进。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来改善。通过在制作实物过程中, 将构思和实际的实用环境﹑制作工艺相结合, 使设计更具实用价值, 更贴近生产实际。

3.4 不断地鼓励和指引在学生能力提高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在尝试这一新的培养方式一段时间后, 学生在尝过新鲜之后开始有懈怠的情况, 特别是设计项目遇到较多难题, 无法突破时, 较多学生来实训室的次数明显减少了, 这时我们采取多鼓励, 给他们讲实践的意义和对以后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降低项目难度, 采取矮台阶+扶一把的培养方法, 帮学生攻克难关, 增强自信心, 在克服困难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自豪感, 来维持前进的动力。

3.5 设计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对提高整体水平的意义

在参加广东省高校工业设计比赛的过程中, 我们将学生分为几个设计小组, 每个小组里有不同专业的学生, 分别利用各自的专业特长优势, 在小组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同一实训室内, 我们着意营造竞争的氛围, 不同小组之间比设计创意, 模型制作的质量和速度, 这样就形成你追我赶﹑大家力争上游的局面。同时我们又鼓励小组之间互相学习, 资源﹑经验共享, 共同提高。通过这种激励机制, 使参与比赛学生的整体水平快速提高。

4. 初步效果

4.1 学生动手能力明显加强, 设计更贴近实际, 实用性更强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的动手能力大为提高, 对工具﹑材料﹑制作工艺的有一定的掌握, 能独立制作较复杂的模型手板。动手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促进设计水平的提高, 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在设计初期就能自己修正, 少走了弯路, 提高了设计效率;对一些没把握的设计方案, 又能自己动手做实物去验证, 使设计的可操作性更强。

4.2 设计方法更多样化, 更纯熟, 创新设计能力更强

在设计小组里开展头脑风暴法等各类设计方法的尝试, 各种创意﹑各种想法在小组里互相激荡﹑升华, 提炼出更优质﹑更合理的方案来, 加上实验工具﹑材料的充足﹑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导, 小组的创新设计能力大大加强。

4.3 培养出吃苦耐劳的品质, 抗挫折能力更强

在设计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挑战, 制作模型手板的过程也比较漫长而枯燥, 经过教师的鼓励和引导, 互相竞争的激励, 几轮设计项目的洗礼, 学生慢慢培养出吃苦耐劳的品质, 遇到困难不会轻言放弃。

结语

在一段时间的努力后, 培养方式改革初步显现出一定的效果, 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 自理自励能力的增强, 一批设计成果也展现出来, 希望接下来的改革与尝试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高职院校的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谢大康.产品设计思维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陶文中.学科教学中创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创新设计思维方法初探 篇三

1设计中的“预期”

在设计中,由于有一定的模式可寻,加之又有对设计理论化、系统化的阐述,所以导致设计思维方式的相对模式化,如遵循一定的美学理论,构成的规律等等。当然这些是设计的基础,是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但它决不是设计的归宿,设计的精髓是创新。所以不要把这些规范化、模式化的理论当成设计要追寻的目标。这些成型成文的理论或是实例都是在设计思维的探索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归纳总结,它有着一定的积极的成果,可以看成是对设计领域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功的经验,但决不能把它的价值等同于在设计领域中起着引导开发创造性思维作用的思考方法。由于设计理论规范的存在,导致了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在设计过程中常遵循一种固有的模式。如在室内设计中对各个界面的处理,室内经常运用的装饰材料等等,我们好象无法突破这些限制,一次次的重复乃至大批量的调用已有的设计成果或经验。加之信息时代的计算机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开发和运用,使室内设计师大量的重复使用已经建立好的模型或是装载好的图片,以拼装的方式来完成设计,来完成日趋产品化的、迎合大众惯性思维的室内设计任务。打破这种惯性思维,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开发创新思维,是我们要首先认识的问题。由此可见,人的惯性思维在思维方式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人们习惯把自己的经验或是常规的思维当做认识或是判断事物的基本准则。也就是说,人们常把事物或事物的发展凭借自己的经验想象成与自己所预料的结果是一致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预期”。然而创新思维的产生却非如此,它常常是反“预期”的,是与常理相悖的。从思维上突破这种“预期”,是开发创造性思维的首要问题。

2设计中的心理因素

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不仅是单独针对设计方法或者技巧而言的,它也同时包括设计过程中对人的心理的把握。一个设计作品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设计的本身,看它是否有着与众不同的创新之处,还有就是设计要符合设计委托人的意愿或心理。也就是说,设计要满足甲方的要求,既兼顾了甲方各个方面的要求,又尽可能的把自己独到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这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设计甲方的要求或是限制很多,比如资金、期限等等,但设计师不应受到单一方面的影响而泯灭创造性设计思维的运用。相反,更应该利用这一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设计委托人或单位(以下称为甲方)对设计都有一个预期的结果。一方面,他们希望设计形成有着大众化的、他们头脑中固有的模式的结果,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在设计中有着别具一格的创新理念。如何才能解决这一矛盾?当然,一个好的设计是二者兼顾的,好的设计不但能被少数艺术家或设计师们认同,它同时也能为普通老百姓所认可。抛开设计本身的诸多概念,单从如何考虑利用人的“预期”来处理这一矛盾。而设计师为了能够取得甲方经理对设计的认同,常常绞尽脑汁。讲一个以往在设计过程中的实例,我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早些时候做设计表现的时候往往是用手绘效果图来展示设计意图和设计预想的效果。手绘效果图不像现在的电脑表现图,它比较费时、费力,如果达不到甲方的要求或需要局部修改时,还得完全重新绘制,相当的麻烦。当时绘制的是一个区域规划的场景的效果表现图。绘制的时候,就预留了其中一部分的线稿,没有上颜色。到给甲方委托人审阅的时候,甲方经过一番仔细的揣摩后,突然若有所得的惊喜的发现了这个存在的问题。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也就是说,甲方在指出图面的缺欠之后基本认同了这个设计方案,并提出了修改的要求。在实际的设计任务中,甲方的委托人充当的不是专业的评审角色,而是接受者的一方。他们既依赖设计者,又有着自己的一些经验性的或是预期的意见或看法,并希望能够充当决策者的角色。同时更希望借助这些经验和权力来发表自己的意见,以满足自己的参与决策的心理。所以,我们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合理的应用这一心理来完成复杂多变的设计任务。有目的的预留设计中的缺陷,是设计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3设计中的逆向思维方式

在思维方式中,逆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思考方式。我们都知道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他巧借豆和豆萁的关系来讽喻兄弟互残的行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而郭沫若老先生却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而做成一首“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借此来赞扬豆萁甘愿做燃料,燃烧自己,牺牲自己的精神。由对豆萁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训斥态度转化成为“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的赞扬的态度。两首诗的前句虽字面文字相同,却隐含着不同的意思。前一首诗的“豆在釜中泣”,泣的是手足相殘害,后一首泣的是手足情深,舍生取义的行为。一个是悲戚,另一个是感激。截然相反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不同的理解,这往往是能够产生创新思维的最基本的思路。逆向的思维方式以反向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生活中的场景或是现象,从而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比如在室内设计中,我们可以有目的的灵活的应用设计中的逆向手法。比如说,把一些常用的装饰材料的应用地点换位思考,然后根据实际的应用条件和材料的固有属性来科学的合理的组织和搭配,以取得耳目一新的设计效果。当然这种设计的处理和对材料的搭配不是主观臆造的,它需要与设计的处理手法相一致,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如利用室外常用的遮阳板来代替阳台的窗帘,它不但处理光线的能力强,价格也低廉,而且又可以免去长期拆洗的麻烦,这样在室内设计中应用室外常用的装饰材料,一定会给人别具一格的感受。还有其他的好多设计中利用替换装饰材料的位置手法的例子,如利用实木地板包门窗口,做暖气罩等。

4.工业设计创新方法 篇四

参评论文

浅谈求职礼仪教学方法设计与应用

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浅谈求职礼仪教学方法设计与应用

“求职面试“这也许是对毕业生来说,是一个最关心的话题,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尤其是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更是以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课程设置中强化了技能的训练和实践的能力。可很多残酷的案例却值得我们沉思。很多技能不错的学生,还没来得及展示技能,就因为面试中不得体的仪表仪态而被淘汰;就因为生硬的表达或拘谨的表现而与心仪的职位失之交臂。

一、开展求职礼仪教学的背景及现状

现代企业需要的是优秀人才,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 不可能成为优秀人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创造性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性地对别人友好。“ 我认为把礼仪修养变成一种习惯,这也正是求职礼仪孜孜以求的吧!戴尔·卡耐基给出的公式: 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求职者在求职的过程中,在语言、文字、仪态、行为、举止、穿着打扮等方面的表现,是体现其内在素质的窗口,它也将影响求职的最终结果。

仪态礼仪的训练已经成为我们职业学校必修的基本课。在探索求职礼仪的教学方法实践过程中,我总是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完善?教学艺术到底如何去掌握?这使我想起英国人一个有趣的礼仪小故事:一次,一位普通英国青年很偶然遇上了旅途休息中的英国女王,虽然事出猝然,但他却举止极其优雅得体,平淡从容。事后,旁人问他怎么能在遇见女王时那么老练平静,他笑道:“我对人只有一套礼貌。”像这位英国青年将礼仪作为一种最简单的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的修养,对人处世的优雅从容就像呼吸一样自然,这已不是一种外在的技巧方式,而是一种内在的气质涵养。所以各种人的修养礼仪都不是技巧的累积,而是一种长久经验与熏陶的顺乎自然的结果。正如文学家巴金所说:“艺术最大的技巧就是无技巧。”教学艺术的设计与实践也正是要经历一个“无法—有法—无法”的过程,才可能达到“如沐春风,渐入佳境”的美好境界。

二、根据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谈谈从事礼仪课程教学方法的一点体会。

1、言传身教法:给学生示范,让学生欣赏,产生模拟学习愿望

古语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礼仪教学的特点告诉我们,在求职礼仪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讲解要求和标准,不能给学生良好的示范,学习过程会很乏味。假如老师在讲姿态礼仪时,自己站在讲台上弯腰驼背;穿着凉拖上课讲服饰礼仪学习效果可以想像。要求礼仪教师时时处处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让学生欣赏你,从而乐意跟你学习,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学效果当然也是不言而喻的。

2、角色定位法:给学生定位,让学生自信,积极融入教学环境。

身为教师,应重视、洞察学生的求知心理。在我所教授酒店服务专业的学生中,普便有这样的心理,自己的专业是为别人服务的,低人一等,经常会厌学情绪,学习很被动。这时的老师要告诉学生,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你们所需要的,才是老师要讲授的,你们才是课堂的主角,提高学生的热情。再如:批改作业正逢节日时,也不忘在作业写上“祝节日快乐”等问候语。学生有时也会非常富有感情地写上 “祝老师越长越美丽。”等祝福语。老师在承担服务角色过程中,更应把自己定位成配角,配角要衬托出主角的光亮,即学生张扬自我意识和潜在能力,给一个舞台让他们参与,去表现自己,突出自己。

3、情境模拟教学法: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表演,调动课堂气氛

所谓情境模拟教学法是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形象、具体的情境和氛围,来认识问题,理解问题。以启发学生悟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只有把学生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才能活跃,学生学习的兴趣才浓。

一是通过音像,创设情境。例如在学妆饰礼仪,化妆程序时,利用音像分步向学生演示每一步骤的做法、要领及应注意的问题,通过这种形象的演示,使学生对妆饰礼仪内容一目了然,易于接受。

二是实情演示,模拟情境。如见面礼仪,根据这个内容,同学们设计了这样几种见面介绍的情境:一种是将他家人介绍给老师,一种是将客户介绍给经理,演示之前学生首先要搞清楚介绍他人要注意哪些礼貌、礼节,被他人介绍应如何表现等等。演示过程中,我不失时机地抓住要点,即姿态、动作、语言。真实、准确、到位的演示情境,加强了印象,强化知识要点。

三是扮演角色,进入情境。演示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在学习面试礼仪时,结合职校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设计应聘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模拟。模拟之前对学生提出要求,要用心体会此情此景。其具体做法是:首先让学生了解面试礼仪以及应注意事项,然后设计公司的基本情况;招聘什么样的人才,其岗位、条件、待遇;面试时主考官提出哪些问题等等一一设计好,形成文字。应聘者应聘时如何回答主考官的问题,个人简历、求职信等等也一一设计好,形成文字。设计这些情况时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思维、越符合实际越好、越有新意越好。然后请扮演招聘单位的各主考官将自己公司上述情况向全班同学发布信息。同学们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到哪个公司应聘。在模拟过程中,要求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仔细观察,表演结束后请同学们运用礼仪知识进行评价,优缺点及应如何改进等。最后由教师做总结、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课堂上的这种模拟面试,学生兴趣很大,课后感到收获不小。如果学生能把每一个角色扮演的很成功,那么他对有关的礼仪知识的学习、体会、理解也就越深刻了。实践证明,求职礼仪课堂教学,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是加深学生对礼仪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礼仪知识运用的一种有效手段。

4、细节悬念设置法:给学生设疑,让学生讨论,自然接受新知。

礼仪课从理论上讲并没有多少深奥的东西,但它涉及面广,生活气息浓,实用性强。悬念的设计需要导演对蛛丝马迹的敏感。虽然课堂是相对稳定的环境空间,但仍有许多可利用的细节。当学生回答问题站起来移动椅子碰响地面时,就提醒此时楼下同学被噪音干扰的烦恼;当学生偶尔无意识而又无所顾忌地伸伸懒腰、打打哈欠时,就告诉他们此刻老师切身的感受:“是不是我的课堂很乏味呢?”学生会感觉到非常自我的细小行为也会影响着别人的感受。

如:有这样一个求职典型案例,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当年总裁福特毕业后,去应聘。和他一同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他觉得自己没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他敲门走进了办公室,一进门,他发现地上有一张废纸,便弯腰捡起,顺手扔进纸篓。然后走到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 此时提出质疑和悬念,让学生讨论分析,很多人认为福特可能不会被录用了。然后揭晓答案,董事长说:“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我被录用了?” 董事长说:“福特先生,你的礼仪修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因为平时“熟视无睹”的行为习惯和不可思议的结论,一旦让他们意识到,更易于记忆和理解。对于职校的学生,即将面临求职面试的他们,这样的具有悬念的案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会更牢固,理解会更深刻

5、头脑风暴法:给学生空间,让学生想像,快乐接收新知

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提出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可以大大激发人的灵感。据职校学生喜欢被动接受,学习态度不积极的现状,利用头脑风暴法在课堂上创设

互动平台,一是发展学生自信感和创造力,二是通过学生讨论,能活跃课堂气氛。三是积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产生大量结果信息,更好的做到教学相长。

如:运用头脑风暴法,今天我们做个测试游戏,请同学们今天来当某单位老总体验一把。情节是这样的,有四名求职的学生,要求一边做自我情况报告的录音,一边煮牛奶。提出问题,你认为会出现哪些情况呢?留给学生想像的空间与参与的时间。结果教师得到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都做认真记录,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并有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的欲望和勇气。而后教师总结学生集中意见。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选择谁呢?让学生讨论分析后,录用第一位的人很多。此时老师揭晓答案:第二位是首选。在学生疑惑的感觉下,分析讲解原因,让学生走出求职误区,树立自信。这种教学方法更注重的应该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度的保护与激励。

6、直观比较演示法:给学生案例,让学生选择,主动产生体会。

礼仪是一个追求完善的境界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正反对比,让学生在选择中体会。如讲面试问候语时,我用三种不同的说话方式说您好:用平淡的语气说“您好”;用微微上扬的升调说“您好”;用升调并配以眼神、微笑、鞠躬说“您好”,之后问学生感觉如何。学生总是不假思索地说:“第三种比第二种亲切,第二种比第一种亲切。”再问为什么?并解释说:“因为有了声音变化,有了非语言的力量”,于是因势利导地引出了我所要讲解的一条沟通礼仪公式:信息沟通的总效果=8%言辞+37%声音变化+55%非语言。

礼仪专家周思敏提出让时尚礼仪生活化,生活礼仪时尚化,说明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礼仪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在求职过程中,掌握良好的礼仪知识是我们走向成功必要的铺路石。通过礼仪的学习如果学生能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必将赢得企业的尊重,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就最好的完成了我们的教学目标。

5.工业设计创新方法 篇五

集合概念的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它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如数理逻辑、近世代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概率统计、拓扑等,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在小学和初中数学中,学生已经接触过集合,对于诸如数集(整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点集(直线、圆)等,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节内容是初中有关内容的深化和延伸.首先通过实例引出集合与集合元素的概念,然后通过实例加深对集合与集合元素的理解,最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本节的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难点是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3.掌握集合的表示法,通过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集合语言),培养学生的理解、化归、表达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任务分析

这节内容学生已在小学、初中有了一定的了解,这里主要根据实例引出概念.介绍集合的概念采用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学生容易接受.在引出概念时,从实例入手,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便于学生理解,紧接着再通过实例理解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也是通过实例加以说明,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掌握.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境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 2.在初中,我们用集合描述过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

在初中代数里学习数的分类时,学过“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说它的所有解为不等式的解集. 在初中几何里学习圆时,说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几何图形都可以看成点的集合.

3.“集合”一词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词语的意义相近? 学生讨论得出: “全体”、“一类”、“一群”、“所有”、“整体”,„„ 4.请写出“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

0,1,2,3,4,5,6,7,8,9.这些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5.什么是集合?

二、建立模型

1.集合的概念(先具体举例,然后进行描述性定义)

(1)某种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2)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3)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是集合A中的元素,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例:设B={1,2,3},则1∈B,4B. 2.集合中的元素具备的性质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如上例,给出集合B,4不是集合的元素是可以确定的.(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的. 例:若集合A={a,b},则a与b是不同的两个元素.(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

例:集合{1,2}与集合{2,1}表示同一集合. 3.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合简称正整数集,记作N*或N+; 全体整数的集合简称整数集,记作Z;

全体有理数的集合简称有理数集,记作Q; 全体实数的集合简称实数集,记作R. 4.集合的表示方法 [问 题]

如何表示方程x2-3x+2=0的所有解?(1)列举法

列举法是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 例:x2-3x+2=0的解集可表示为{1,2}.(2)描述法

描述法是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例:①x2-3x+2=0的解集可表示为{x|x2-3x+2=0}. ②不等式x-3>2的解集可表示为{x|x-3>2}. ③Venn图法

例:x2-3x+2=0的解集可以表示为(1,2). 5.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例如,A={1,2}.(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例如,N.(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例如,{x|x2+1=0,x∈R}=. 注:对于无限集,不宜采用列举法.

三、解释应用 [例 题]

1.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由1,2,3这三个数字抽出一部分或全部数字(没有重复)所组成的一切自然数.(2)平面内到一个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l(l>0)的所有点P.(3)在平面a内,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4)不等式2x-8<2的解集. 2.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2,4,6,8}.(2){x|x2+x-1=0}.(3){x∈N|3<x<7}.

3.已知A={x∈N|66-x∈N}.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A={0,3,5})

4.用描述法表示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第一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集合. [练习]

1.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构成英语单词mathematics(数字)的全体字母.(2)在自然集内,小于1000的奇数构成的集合.(3)矩形构成的集合.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3,9,27,81,„}.(2)

四、拓展延伸

把下列集合“翻译”成数学文字语言来叙述.(1){(x,y)|y=x2+1,x∈R}.(2){y|y=x2+1,x∈R}.(3){(x,y)|y=x2+1,x∈R}.(4){x|y=x2+1,y∈N*}. 点 评

6.创新教学方法与改变学习方法 篇六

学生在学习中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包括一堂课的学习任务,一个章节的学习任务、一个学期的学习任务,要做到心中有数,早作计划,早作安排,这样才胸有成竹。学习有了明确的要求,便于自我检测、反省、提高。

(2)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习惯是靠重复同样的行为逐渐固定下来的东西,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要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先看书后作业的习惯及有错即改的习惯。

(3)分析整理与综合归纳相结合

日常学习都是以课为单位进行分散学习,所学的知识是零乱的,也是琐碎的,通过一段时间、一个单元(章节)的学习,需要进行分析整理,概括总结。要适时整理笔记,及时概括课文内容及课程结构体系。

7.工业设计创新方法 篇七

1.1 水园旱作的意境传承

我国的传统园林景观设计中就有“无水不成园”的说法。如何在没有水的情况下传达出有水的感觉呢。我们发现我国的北方皇家园林中,皇家庭院中的水是大气的、宏伟的。但是地域性的影响,北方园林有着自身的限制因素,冬季冻水、分布不均使北方缺水严重。因而在设计北方庭院水景时设计者别具匠心地将水虚拟地表达出来。在学习传统的设计方法时我们发现在中国庭院水景设计中的另一种成就是理水方法,使水园旱作。我们可以通过凹凸的地面、波状的鹅卵石,创造出池水。使人们感受到水的存在,为庭院创造出一片生机。这种“造水”的手法对于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具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枯水运用很好的国家日本,设计师利用抽象的手法,将天然存在的石头模拟成山体和岛屿,地面上的形状设计成水波,通过自然存在的物体仿照出溪流、珊瑚、小岛,直接的表达出庭园水景的意境情感。这种仿水学的意向表现使我们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创造水的精神空间,这样节约了水资源而且降低了维修水景系统的烦恼。

1.2 视觉形式上的创新

我国北方的水景样式多、种类丰富。主要追求规模大,使人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力。但是在整体设计上欠缺考虑。尤其在我国北方4~5个月的冬季十分的漫长,冬季的庭院水景也就黯然失色,完全失去了美化环境的作用。因而在设计北方水景时要多多考虑细节的因素,在色彩的选择上要能够使人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力,设计的方法可以在水池的底部铺设五彩缤纷的鹅卵石,使汀步与水池达到完全融合的效果。水是透明的,我们需要通过颜色的深浅变化、色彩的斑斓程度使水产生特别的效果。

关于我国北方庭院水景中的创新点主要表现方式是形态、材质和色彩,还可以利用水的倒影传达出水的独特意境,通过光与影的烘托使整体空间产生灵气。不仅能够丰富环境而且可以调节气候,例如在哥本哈根的广场设计中,水景雕塑的融入使喷射的水柱落入池中,水声和倒影增添了人们亲水的心理感受[2]。水中倒影在视觉上的表达特别适合应用到北方的城市。

1.3 声与光的结合

声音和光影的作用当然也算是意象水景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北方往往不考虑运用别的手法来取代水景存在的问题,而是在规模上加大水景的创造。通常情况下人们多以音乐喷泉的形式来表达声与光的结合,而事实上在我国北方水资源分布不均,所以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只有在夏季和节日才能表现出来。我们不要限制了声音的表达形式,它也包含了新的声控技术、水滴声、敲击声。水通过喷射到凹凸的石板上而产生的声音也是别有一番韵味的,到了夜晚通过灯光的作用,清风拂过在平静的水面上产生的倒影,丰富了整个氛围,这种设计手法同样非常适合应用到北方水景设计中去。

2 基于人性化的水景设计方法

以人为本是水景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而我们要更加尊重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水景既能在满足人的审美标准的同时,更要能够使人参与到水景环境中去。我国北方水景设计存在种种问题,只是一味地大规模地造景而没有亲水平台的建设。应该在建造设计的同时更多地要考虑到人们亲水性、安全性、赏玩性等需求。

2.1 参与性的水景设计方法

在现如今只是作为观赏的庭院水景设计,已经完全不能表达人们亲水的愿望。人们更渴望能够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水的流动、喷涌,因而设计出更具有亲水性、参与性的水景应运而生[3]。在我国古典园林中以水为主题的庭院设计历历在目,在设计中多半是以观赏为主的,人们无法参与其中。而在国外的水景设计中好的水景设计多半是以参与性为主的,例如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喷泉水景设计,利用材质、声音、光影的作用激发人们参与的兴趣,使人与水零距离的接触。在我国北方地区更应该融入这种设计形式,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使人参与其中,当然在没有人参与的时候,关闭水流,闲置出一片空地,这样也起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在我国北方城市应用过参与性方法的水景设计,如北京的植物园中的月季园,环境宜人、水声清澈悦耳,在人们促膝休息的时候更能够触摸到潺潺的流水,特别设计的流水台阶,为此更加增添了人们贴近生态环境情感。

2.2 观赏性的水景设计方法

在我国具有观赏性的水景设计有很多,但是因为北方气候条件的制约,庭院水景设计并不能长时间的观赏,特别是到了冬季冻水的形成水景并没有流动的形态,导致北方冬季更加枯燥、乏味,因而,怎样才能在保证亲水性和观赏性的同时还能够节约水资源呢[4]。在我国北方城市应该以少胜多,分散组合的手法来完成视觉上的效果,更多时候应该采用简约的设计手法,只是利用点线面来构造观赏性的水景设计。

2.3 安全性的水景设计方法

在水景设计中最重要的就应该是安全工作,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才能为人们提供好的放心游玩的空间,特别是在水景的高度、围栏扶手、楼梯等方面要加以考虑。特别注意的是在我国北方庭院水景多与山石结合,在儿童玩耍水域更应该注重设计的细节处理,要保证水的质量,做好防滑工作、更不能出现棱角等现象[5]。在设计流水的周围更应该增加扶手、驳岸,在儿童参与玩耍的同时能够依附于扶手的保护,更安全放心地参与其中。

2.4 趣味性的水景设计方法

使人们参与到水景设计中,就要激发参与的兴趣,因而,增加水景设计的趣味性才能达到人们参与的目的。在设计的形式上我们可以发挥各种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我国古代就有“流觞曲水”的设计表现形式,在地面设计出流水槽,并在此作诗赏景,别有一番趣味。

激发人们参与其中的手法有很多,可以在庭院中应用瀑布、喷泉、溪流等,在日本“雾的广场”就是一个很有趣味性的水景设计,在喷出的水蒸气中,利用阳光的强弱控制来表现水景的美妙效果,就算是到了冬季的结冰期也可以让人们体会到趣味水景带给人的无限欢乐。

3 结论

本论文中根据我国北方城市自身的气候特点,提出了几种水景表现形式,更着重强调了水景设计的意象表现形式,总结出了符合北方庭院水景设计的方法。同时,将国外的设计手法和国内自身的环境现状相结合,发掘更适合我国北方水景的设计形态。我们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找到更适合我国北方地区水景设计的新方法。

摘要:北方的气候影响着水景的表现形式,对于大面积的水景存在形式是不适合北方地区的,为此我们需要探索出适合北方地区存在的水景形式,创造出北方特有的庭院水景。庭院空间利用虚拟的效果达到此处无水胜有水的意境[1]。意向型水景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来体会庭院中水的存在;同样,传达的方式也是通过水景中的形态、颜色、材质充分地体现出来。通过良好的创新思路才可以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关键词:创新,形式,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路毅.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2007(8):7-16.

[2]赵祥,李嘉华.对城市水景住区设计的思考[J].工业建筑,2007(12):115-118.

[3]曾令秋.现代景观设计与实训[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

[4]刘蔓.景观艺术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字体设计项目教学创新方法的实践 篇八

学生在学习字体设计项目课程中常遇到在设计创意思路上存在理解与认识不够深入和透彻,表达项目主题不到位等问题,从而使创意手段无法更好地施展出来,而设计创意的效果也未能达到商业设计的具体要求。笔者针对学生在字体设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这些问题,通过正确地引导学生不断去拓展创意的思路,实施好字体设计项目的制作与实践方法,更好地挖掘学生在字体设计新的创意思路方面的潜能和潜力,开拓他们在字体设计创意思路表达上能够更好地符合项目主题,培养他们在观察和创意上更加敏锐和更有新意,在创意手段和方法表达上更能够体现出独特和美的一面。因此,笔者通过字体设计项目教学的过程,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通过实施好教学方法和开展学生的创新思路为手段,使学生在字体设计项目教学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收获,达到项目设计的真正要求与目的,这对提高学生的设计手段与保证设计创意的高品位,有着实效性的帮助和积极肯定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 字体设计项目教学 创新方法 手段 实践

【分类号】G712;J50-4

字体设计项目教学课程是广告设计专业必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在平面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学生在字体设计创意思路表达方面往往不知从哪里入手,表达不出字体设计项目的主题,具体是有点学生表达得不够清晰,有点学生偏题和跑题,有点学生在创意表现手法上达不到真正的效果,他们所存在的问题很多。笔者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必须从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为学生的创意思路着想,在方法与手段上首先要把创意要为字体设计项目的主题服务作为切入点,改变字体设计创意的现状。其次通过要求学生做好创意想法的记录和写好创意文案,引导他们理顺和修改创意思路,确定好字体设计的具体表现方式和手段,使学生对字体设计项目的主题有着更深刻的了解和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改变他们为写字而写字的旧习惯。

一.从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采取必要的措施去纠正学生在字体设计中的被动不利局面

笔者在字体设计项目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为了更快地完成字体设计项目,他们往往表现得急于求成。有的学生设计出来的效果远远达不到设计所规定的要求,有的学生的设计稿却显得弄巧反拙,有的学生的设计思路却题不达意。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懒于或不善于思考字义和词意。

2.“读”字时间花得太少。

3.没有很好地去“读”字。

4.对字的出处、字的文化背景和字的人文精神等方面了解得不够深入或不甚了解。

5.对社会时代、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变迁不了解或认识不深。

6.对社会团体、企业公司与事业单位的文化认识不深或不甚了解。

7.对字体设计项目的题意分析的不透彻。

针对学生在字体设计项目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通过创新教学的方法,来实施和改进学生在字体设计项目中存在的不足的问题。方法如下:

1.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敢于大胆思考,开拓创意新思维。

2.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思维方法,拓展创意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3.根据字体设计项目的主题含义,引导学生对字的商业信息作深入的认识与理解。

4.鼓励和要求学生对社会时代、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作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5.鼓励学生花多点时间去很好地“读”字,深入地去认识和了解字的出处、字的文化背景和字的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内涵。

6.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析字体设计项目的题意。

7.指出和纠正学生的创意思路和创意效果。

因此在字体设计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及时地采取适当的方法与手段,及时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创意方向,纠正学生在字体设计过程中的不良习惯,改正学生被动和不利的设计思路与方法,教学模式将会展现出新的局面。

二.在字体设计项目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好创意设计方案这一环节

字体设计项目教学中的创意设计方案这一环节在字体设计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很有必要的。它既是做好字体设计创意的根本依据,也是在设计中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在以往的字体设计教学中,这个环节往往容易被忽视,甚至被取代。导致学生在字体设计创意过程中,总是把注意力和着重点放在创意设计的实践方法上,使到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采取了适当的方法与手段,就容易表现出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这样的想法是非常片面的。因为学生在字体设计创意过程中,所表现出好的效果不是一步就能够到位的,它必须要求学生去反复的思考和反复地进行修改方案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反复的思考过程就是要求学生采取不断去否定前面的创意思路来创造出更新的思维和想法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如何去描述好创意设计方案这一环节,通过成熟的方案去指导设计实践。笔者在字体设计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在急于求成的心理驱使下,拿着初步不完善的设计稿交给老师,就问老师该怎么去完善,从这学生提问的言语当中,笔者不难发现这个学生急需在老师那里找出合适的答案。笔者认为,应该要采取这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动脑筋、勤思考:

1.口头描述一下你对字体设计项目主题的创意思路和思维方法。

2.谈谈你对字体设计项目主题的理解与认识。

3.你将采取什么方式和方法手段去完善设计稿。

4.你采用何设计元素、何商业设计信息、何商业设计风格来设计。

5.你必須要做好对字体设计项目主题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记录。

6.学会自我反省、自我分析、自我否定、自我肯定,自我创新的方法。

当学生受到教师这样的启发后,他们觉得做设计是不能够急功近利的,必须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设计中的每一个阶段,还要通过整理好创意设计方案和施于恰当的手段与方法,才能完成好字体设计项目的具体要求,才能保证字体设计项目好的质量和效果。

三.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不断去挖掘素材,为字体设计项目的创意设计服务

笔者在字体设计项目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对字体设计项目的认识与了解中往往是不全面的和支离破碎的,甚至是片面的和空白的。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对社会、历史、人文背景、时代环境变迁、商业信息、行业规范、社会道德标准、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得不够深入,有的只是停留在印象的层面上,有的是表面上根本不全面的。这样就很大程度地阻碍了他们对字体设计项目创意思路的发展,也阻碍了他们对字体设计创意的热情。因此,如何去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挖掘有用的素材,积累丰富的知识这些方面却成为我们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任务。我们可以通过实施好适当有效的方法,来完成这方面的教学任务。以下是笔者通过字体设计项目小洲村为例子,以实施好相应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知识的积累,引导他们挖掘相关的素材,更好地为创意字体服务为目的的具体实践。其方法如下:

1.讲述小洲村的历史和人文地理风貌。

2.通过互联网引导学生去更多地了解与认识小洲村。

3.利用多媒体全方位地展示小洲村。

4.让学生通过走访小洲村,近距离地接触小洲村的岭南特色。

5.使学生对小洲村的榕树、植被,大理石村道、牌坊、碑石、石刻、水井、建筑瓦房、祠堂、礼堂、土地庙、神像等建筑与宗教文物,池塘、河涌、漁船、码头、渔业、商铺、美食、旅游等商业的发展,文人墨客、画坊、涂鸦与书法、春晖对联、商业牌匾、现代文化产业,村居民使用的生活工具与生活习俗等遗风、民俗、民风和民情作深入的了解和调查。

6.让学生下载小洲村相关的风光和地方特色与绘画等图片。

7.让学生记录小洲村古今往昔的变迁和村居民今昔衣吃住行的生活变化。

8.让学生记录小洲村周边一带的自然地理和人文风貌以及风土人情。

与其说在字体设计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挖掘更多有用的素材,还不如说就要学生在平时要养成积累生活素材的好习惯,多去了解和认识社会和丰富对社会的阅历。我们通过实施好相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累设计所需的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更好地为字体设计项目的创意设计服务。

四.字体设计项目的创意方法的表达应符合项目创意思路的具体要求

在字体设计过程中,创意思路的确定直接影响到创意的表达效果。所以教师就要正确引导好学生的创意思路,这是很关键的环节。笔者在字体设计项目教学中了解到:有的学生为了达到个人的喜好,脱离了创意思路的指导要求,把一些无关重要的元素(图形、符号等)硬加进去,其表现的效果就显得不伦不类:有的学生为了体现感官的刺激效果,脱离了主题信息等内容,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却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分析其原因主要是:1.创意想法偏题。2.思路过于想当然,不切合实际。3.没有很好地去“读懂”项目设计的要求。4.创意经验不足。5. 创意思路方向不正确。6.创意表现方式和手段不恰当等等。由于这些原因而导致字体设计创意效果出现了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就要引导好学生做好创意想法和思路的定位,要求学生在创意思路的点子上多下功夫,引导他们正确的思路方向。作为学生,就要做好创意设计规划,分步骤地按照项目的创意思路和想法去实施,同时学会运用正确的技术手段与方法,进行字体设计的创意表达,使字体设计的创意效果达到商业创意设计项目的具体要求。笔者认为:一个成熟的创意思路与理念的形成,会直接影响到创意方法的运用和表达。这两者并不矛盾,它们存在于字体设计项目制作实践的整体当中,相互共存并相得益彰,两者缺一不可。

总之,教师在字体设计项目教学过程中只要善于引导好学生,创新并设置好教学手段与方法,把学生学习字体设计项目创意思路和运用好字体设计创意表达的手段与方法放在教学第一位,积极引导学生多思考、勤思考和爱思考,进一步提高和增进学生知识面的有效积累,确保创意思路和方法在设计项目教学中有效地实施,这对我们在教学方法上的改进起到重要而具有实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炜.中国广告设计行业高端教材:字体设计.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6.

2.吴剑.创字録.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8.

9.创新工作方法 篇九

推进林场全民创业活动深入开展

西北林场

西北林场自1968年建立林场至今,40年来,一直是我局的主伐林场,2000年以来,由于可采资源锐减和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启动,林场年木材产量已从建场初期的8万立方米逐步调减为2008年的14956立方米,以目前的生产总费用计算,用以满足林场421户,1058名职工、家属的小康生活需求,依然是杯水车薪。唯一的出路,就是坚决贯彻落实我局关于开展全民创业的正确战略决策,以林场现有资源为依托,深入挖掘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创造潜力,扎实稳妥地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实现富民、富场发展目标。

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在完成好生产任务的同时,全民创业活动得到了蓬勃发展,实现了由传统的木材生产为主导产业向林地综合开发产业转换的经济结构调整,逐步走向“一个产业、三个基地、多业并举”全民创业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我们在开展全民创业的过程中得出的基本经验是: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法,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发展难题,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以“心通”促“四通”,确保正通人和百业兴。

一、召开班子成员“通心”会,在只争朝夕服务职工创业上达成共识

我们这届班子组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多次召开班子会议,认真研究贯彻局党委、林业局两会精神,分析本场政治、经济形势和党心、民心所向,努力使每个班子成员,都能站在构建和谐林区的高度,重新认识全民创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理解上级指示精神上做到“心相通”在如何贯彻落实上形成了三点共识

一是进一步屏弃了发展全民创业是“搂草打兔子,当捎带”,是搞“副业”的错误观念,一致认识到林场的全民创业工作,是林场社会稳定的基础,是职工渴望富裕的企盼,是构建和谐林场的前提,是与木材生产并重的“一把手”工程。

二是进一步克服了畏难情绪,通过认真解读、借鉴兄弟单位先进经验,发掘自身优势,增强了运用科学发展观破解发展难题的自信心。

三是进一步转变了怕担风险、求稳怕乱的守旧思想,牢记吴局长在年初全民创业工作会议上强调的“不作为、就是失职”的重要指示,在只争朝夕服务职工创业上达成了共识。

由于班子成员“心灵相通”明显增强了班子合力,确保了班子决策的“政令畅通”为林场全民创业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二、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做到“四通”服务全民创业

在班子成员心灵相通,形成合力的基础上,我们把执行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方法,在职工群众创业活动中成功做到“四通”,有效破解了四大制约我场全民创业快速发展的难题,为全民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扫清了主要障碍。

1、凡林场职责内该办的事,要速办“快通”。

为组织和领导好林场的全民创业活动,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班子成员的具体分工,并在职工大会上进行公布,使林场创业职工群众知道了有困难找谁解决,明显提高了办事效率。例如职工反映创业信息、技术不灵的问题,反映到场有关领导,立即引起班子重视,很快成立了林场全民创业信息技术服务站,为职工群众开展全民创业服务,我们采用网络信息服务的方式(下载技术资料,市场信息等),针对职工群众在开展创业活动中所遇到的难题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从7月10日起开始运行,截止到目前,已向林

场创业户提供各类信息50多条次,及时解决了林场信息闭塞、时效性差、把握不准市场脉搏的难题。

2、当工作运转不畅时,要及时“沟通”

在开展全民创业的进程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要发展没有项目不行,但盲目上项目更不行。在上什么项目,上多大规模最符合林场实际,最能为职工造福的难题面前,在没有统一意见的情况下,我们没有匆忙决策,而是要求班子成员分头走出去调查研究,再坐下来充分讨论论证,认真剖析林场以往项目投资失败的惨痛教训,通过及时沟通,集思广益,最后统一了认识,确立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上项目的总原则,有效地规避了投资风险。我们在白芍药中药材项目中,由林场投入场地,公司提供种苗,职工投入管理,使项目的投资风险得到了分解,基地建设得到了保证,职工的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成功克服了如何上发展项目的一大难题。

3、在职工群众面临困难和矛盾时,要积极“疏通”

目前,阻碍大多数职工群众投身全民创业活动的普遍难题是启动资金不足。林场党政工主要领导身体力行,发动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筹集资金40000.00余元(班子成员每人4000.00元;机关干部每人2000.00元)作为职工群众创业扶持基金,对有心创业,但苦于资金不足的职工,进行必要的资金扶持。08年,我们为林场刘元成等4户创业职工,无偿提供资金5.6万元,缓解了部分职工创业资金不足的难题。

4、对有利于林场经济发展的事,从实际出发大胆“变通”

林场领导班子充分利用局出台的7项全民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在技术、场地、原材料等

方面给职工以切实有力的政策扶持,努力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破解了政策尺度难以把握的难题。

一是对养殖户搭建房舍所需要的材料、发展食用菌需要的锯末等材料,在不违犯林业法律、法规和林业局政策的前提下,从林场伐区剩余物中挑选,收取创业职工成本费用,差价部分由林场负责解决;二是对林场发展养牛创业户,采取优先参加冬采木材生产承包的做法,提高职工发展畜牧养殖的积极性;三是对林场创业职工群众订阅,创业技术信息刊物,林场采取核销50%费用的做法,鼓励职工群众积极订阅科技创业书刊,提高职工群众创业技能;四是对自费外出考察学习,在回场后上项目进行创业取得一定效益的,发挥典型引路作用的职工,报销其往返车票和住宿费用;五是为开发林场资源,在保证林场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招商引资(30万以上)形成一定规模,带动林场经济发展的职工,林场一次性奖励1000.00元。

三、运用科学发展观把握市场规律,加快创业基地建设

我们搞基地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集中有限的资金、技术、人力,首先谋求在点上突破,取得成效后再做大做强。通过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以更有效地解决职工群众的民生问题,实现强场富民目标。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林场领导班子,主动适应新形势,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确立了“做大食用菌产业,建好中药材种植、有机蜂蜜养殖、有机鱼养殖等三个基地”。

1、在做大食用菌产业方面,08年我场食用菌规模已经达到90万袋。09年计划培植食用菌120万袋。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采取的了如下措施:一是林场班子带头发展20万袋,要求每个班子成员必须完成4万袋。目前,这一指标的生产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二是要求林场机关工作人员有条件的每人发展至少1万袋,三是加大扶持力度,鼓励食用菌专业户扩大培植规模,带动职工群众的创业积极性。

2、在基地建设方面,三

个基地均已初具规模。

中药材基地:白芍中药材基地建设规模年内已达到17.1公顷。同时,通过我们广泛调研,认真分析预测,本着前景好、风险小、销路好、利润高的原则,开发了返魂草人工栽培基地建设项目。这一项目的选定,得到了林业局充分认可,初步规模暂定80公顷,根据发展前景,逐年做大做强。我们预测,仅此一项,可解决林场50余名职工的就业问题。

有机蜂蜜养殖基地:我们采取了林场+职工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场民互动,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加快发展速度。我场现有养蜂户10户,规模已达到310箱,年产蜂蜜达1.2万公斤。虽然今年是蜂蜜收益较差的一年,但林场的养蜂户根据市场预测和自身经验,对养殖有机蜂蜜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到09年有望发展到500箱以上。有机鱼养殖基地建设:是今年我场职工创业新的亮点,今年春季,我场职工尹茂江等四户职工,科学利用林蛙越冬池夏季空闲期间发展渔业养殖项目,一举成功。共投放各种鱼苗800多公斤,四个月的养殖时间单条重量都达到1公斤左右,总产量达到3000多公斤。生产出的有机鱼一投放市场就得到了广大消费者青睐,效益十分的可观,此项目仅尹茂江一户,当年即增收9000.00余元,同时为广大林蛙养殖户开创了一条新的创收致富之路。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局党委和林业局以及上级有关部门坚定支持和正确指导下,目前,我场“一个产业、三个基地”的全民创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职工创业户发展到187户,一万元以上的创业户有80户,年创业利润达到247万元,比较07年213万元,增加了34万元利润。户均创收1.4万元,职工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总之,由于我们坚持一切为了创业、一切服务创业、一切促进创业的原则,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破解发展难题,使西北林场2008年全民创业活动取得了预期成果,但是和兄弟林场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明显。我们深感任重道远,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横向协作机制,把我场全民

10.创新领导方法 篇十

各级领导工作千头万绪,繁杂多样,如何在统筹兼顾中提高领导效能,是需要学习运用科学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的。随着社会的进步,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在领导工作中不断完善和创新领导方法与艺术,是增强领导力的基本要求。

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涉及的方面很多,有领导决策的方法与艺术、领导谋略的方法与艺术、领导处事的方法与艺术、领导用时的方法与艺术、领导用人的方法与艺术、领导管理的方法与艺术、领导角色定位的方法与艺术、领导协调关系的方法与艺术、领导调查研究的方法与艺术、领导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与艺术,等等。

凡是领导行为都有可研究的方法与艺术问题。领导活动的科学性与现实性、领导工作的原则性与灵活性都会寓于方法与艺术之中。领导方法和艺术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领导工作的科学创新过程。这里不能全部谈及,仅在领导决策艺术、领导管理艺术和领导工作空间艺术上谈些见解:

一、讲究领导决策和决断的科学方法与艺术

科学决策是领导干部实现工作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也是推进事业发展对领导工作的基本要求。决断能力又是领导效能的第一体现。领导工作水平的高低,最重要的是看其决断能力。敢于决断是成大事的首要前提。“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当领导,如果优柔寡断、瞻前顾后、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是无法领导好下属成就一番事业的。而决定问题时容易犯主观武断毛病的领导,也同样无法赢得成功。优秀的领导者在决策与决断上的能力应表现为“短、平、快”式的深思熟虑。

提高领导决断能力,要运用把握决策时机的领导艺术。时机是在领导活动中随时间而变化的机遇、机会、契机、转机等。时机的特点在于变,但这种变是有规律可寻的。高明的领导者把握时机的艺术是能审时度势,发现时机,分析时机,寻找可乘之机,敏捷地抓住时机快人半拍地把事情干成,形成先发优势,占得发展的先机。高明的领导者的时机艺术还表现为善于抓住时机的变化,以变制变。能够观察到竞争对手错失的机会,乘虚而入,使形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虽不是先发优势,但由于能够寻找出超越的时机,往往能够形成后发优势。决策的时机不可失,紧紧抓住决策时机当断则断,是领导人的职务责任。作为负责干部,属于自己应当决断的问题不要犹豫不决,更不要把决策责任推诿给上级或同级,不要因为坐失良机造成失职损失。

提高领导决断能力,要采用科学决策的领导方法。为了不当糊涂官、不做糊涂事,极力避免因决策偏差导致工作失误,可以采用“四问”决策流程法:一问“主要事项是什么”?当领导,每天都要听下级汇报工作,或者阅批文件,或者现场办公拍板,或者处理应急事件。在繁杂的各种事情面前决定问题,要分清主次,优先决策重点事项,用主要精力解决关键环节。二问“为什么这样”?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或将要发生的事情,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领导在决策前必须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事件的原因,弄清为什么会这样。这是正确决策的基础。三问“结果有哪些”?对于每一个决定的方案,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出现若干不同的结果,如果缺乏周到缜密的考虑,一味地按照固定程式去思维,往往会使决策陷入狭隘境地,还会使工作产生被动,因此,决策前要预测结果。四问“如何决策才对”?掌握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对决策方案的比较和选择时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兼听则明原则,要善于倾听反对意见,二是“最大──最小”原则,就是实施决策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力求最大、所产生的负作用要力求最小。这套领导决策的流程方法,在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上,都是可以采用的。

领导干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

提高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哲学素养。

领导工作的决定、决策和决断要运用战略思维,就是要善于从大看小、从长看短、正负兼顾、左右照应──从大看小,大就是全局,小就是局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去处理局部问题,使局部需要符合全局利益;从长看短,长就是未来,短就是当前,从长看短就是面向未来看现在,用长远的发展的观点来对待眼前的现实问题;正负兼顾,就是既要看到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决策将带来的效益,又要看到不利条件和决策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全面客观地思考、决定如何处理问题;左右照应,就是不是孤立地看待问题,而是看到与其联系的相关因素,多维思考,统筹兼顾。

领导工作的决定、决策和决断要运用辩证思维,一要既能够出主意又要善于选主意,树立开放的决策观念,着力提高“外脑”的多谋与“内脑”的善断的结合能力;二要既谨慎决策,又要注意决策提速,在避免主观随意性的同时,重视把握决策时机,着力提高决策时间效益;三要既善于制定决策,又能够适时修正、调整和完善决策,抓好试点,抓好决策跟踪,着力提高决策的可行性。

各级领导决策工作,无论是中观决策,还是微观决策,都具有不同层级的综合性,涉及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因此,决策中要善于平衡和协调各种关系,以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保证各方面改革创新进程的不断推进。

二、讲究对下属管理的科学方法与艺术

领导和管理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管理指的是把事情做正确,而领导指的是做正确的事。管理着眼于维护工作秩序,而领导着眼于改革方向。只有领导没有管理,组织就会失控,达不到或延缓工作目标的实现。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和管理两种职能是相互贯通,不能分割的。这就要求领导既要提高决定、引领等领导素质,又要提高对下属的管理素质。

提高领导工作中的管理水平,历来是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说到管理,应该说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标准,管理的方式是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管理对象工作的性质和素质的差异而决定的。对纯体力劳动者的管理和对知识型人员的管理方式是很不一样的。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领导干部所管理的对象的整体素质较过去普遍提高,不仅大多学历较高,而且不乏有些人工作经验也较丰富,有些人专业业务能力很强,还有些复合型优秀人才。面对这样的管理对象,在现实领导工作中,提高对下属管理的科学性和管理效率,需要创新管理理念。

从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出发,现今应特别重视研究如何做好知识型人员的管理工作,使我们的领导和管理符合这类人员的共同特点,即:见多识广,知识积累较多,社会阅历也较丰富,有独立主见,工作上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成就欲望较强,愿意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同时要求工作中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决定权,很多人不仅仅满足于现有的优厚薪酬,而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被他人、被企业、被社会所尊重,需要具有个人职业发展的广阔空间。面对这种知识型人员在各级领导和管理的下属中越来越多,渐成为主体成分,领导者必须变革传统的靠权力压服的管理方式,而学会采用人本管理、知识管理的领导方法,才能适应现代社会条件下管理工作的要求。

在现实管理工作中如何变革领导方式,体现人本管理、知识管理的领导新理念和新方式?这里提出5个“关键词”引为重视:

(1)尊重理解。尊重下属人格的独立,尊重其自身价值。不可有把下属当成工具或奴仆一样使来唤去,也不可一知半解地指手划脚。越是人才,受尊重的需求越突出。凡是人才都不会容忍上司对自己不尊重。

(2)成长前景。有才之士关心的是自己成长的速度、质量和发展前景。人才的满足感是来自挑战性的令人愉快地工作。他们把工作的单位看作是发展自我才能的舞台。因此对下属的管理就是为下属搭建利于成长的舞台。

(3)多元激励。对一般的体力劳动人员的激励主要是结果激励,激励效用的最大化是

通过经济报酬实现的,而对知识型人员的激励需要实行复合激励,激励的方法应该是多元的。由于他们具有自我实现的高层次的需要,有个体强烈的成就欲和自豪感,因此在激励上不仅要看重物质报酬,更应注重满足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需求。比如充分认可和赏识其水平、能力和贡献、在评价和待遇上给予公正的对待、在工作上赋予更多的权力、给予更多学习培训和开阔视野的机会、给予真挚的人文关怀,等等。正像“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指出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不要把人当作一种成本或者工具,而是必须以资产来对待”。多元激励的运用,就是让你的下属这种资产在你的手下保值增值。

(4)团队环境。尽管现代社会条件下人格独立性较强,但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还是在单位群体中度过的。如果工作单位里既有相互支持、尊重的同事,又有能理解和鼓励自己的领导,那么,干起工作来才会有舒畅的人文环境。营造强势的专业团队和和谐的人文环境,这本身就是对下属的发挥和发展的无形的激励。在现实领导工作中,领导者的管理角色就是为下属工作营造良好的团队文化环境,让下属的个人职业生涯与组织的共同价值观相吻合,让下属都能人尽其才。

(5)目标管理。就是领导的管理工作由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工作标准和目标,让下属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各级领导的下属中,较高素质的人员在工作中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他们不愿意工作得那么机械,而是期望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可创造的空间。目标管理就是发挥下属创造性的自我管理方法,是一种开放式的领导方法。采用目标管理的领导方法,当领导不再是事无大小均自己做主、处处控制、事事指示,而是给下属适当的工作授权,让下属能够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自主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不受不必要的干扰。领导的管理职能更多地由下属的自我管理来实现,领导的注意力用于充分地关注工作的整体协调性,实现整体工作目标。目标管理包括设定目标、制订计划、定期总结和绩效评估四个主要内容。目标管理的特点在于它既纠正了古典管理学派偏重以工作为中心,忽视人的一面;又纠正了行为科学学派偏重以人为中心,忽视同工作结合的一面。它把工作和人的需要统一起来,使下属在工作中发现自身价值,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目标管理有利于从态度和能力两方面提高领导力。各项目标管理的执行力提高了,组织的整体发展目标也因之实现。

三、讲究领导者工作与做人的空间艺术

领导干部工作与做人都需要树立一定的空间意识。

领导工作讲究空间艺术,就是说作为领导干部,思考问题、处理事情不能固守一种模式,也不要把事情做得太满,要保持一定的弹性,懂得为下一步留下一定的余地和发展空间。正如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要创造令人舒畅的户内空间的话,那你就得考虑各个立体结构之间那些空着的地方”。面对领导工作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善于把空间理念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全过程。

针对领导者工作与做人的几个最基本问题,谈谈强化有关的空间意识问题,它既是领导艺术问题,也是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的重要保证:

一是领导干部要葆有决策空间。决策匆忙很可能会出现“情况不明乱拍板”的问题。任何事物,只有深思熟虑才能找到稳妥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对于事关单位长远发展和牵扯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更需要谨慎行事,在把握住本质和走势后再作决策,这样就能做出成熟和理性的决策。同时,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因此领导作决策也永远不可能找到一个最优方案,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变化应对变化,就是说要为自己预留一个思考和决策的空间,以便随形势的发展随时调整方案。

二是领导干部要葆有用权空间。权力过于集中,不仅容易滋生腐败,而且还容易压制下属的聪明才智。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要建立新型的平等互动的合作性关系。领导的工作成效不在于自己做了什么,而在于允许和依靠下属做成什么。所以,现代领导要从权力的迷恋中走出来,学会适当授权,给下属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舞台。这样,自己做一个群众

拥戴的从善如流、平易近人的智慧型领导,下属们也能在你的领导下迅速成才。

三是领导干部要葆有用人空间。作为领导者,对人才要“眼里能容沙”。人才不是天才,也没有全才,越是人才越会有些个性,往往蔑视权贵而崇尚真才实学。领导者悟人、识人、用人的容量来自于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能力水平。没有大的视野空间,在用人上就做不到“跳出个人看人才”,更做不到“不拘一格用人才”。只有自己博大,对人才才能宽以待之,人才发挥作用的空间才会更大。还要注意克服人才工作中“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定期为人才“蓄水”“充电”,保证人才有时间学习和提高。

四是领导干部要葆有管理空间。古人云:“抑之愈久,发之愈甚”。领导者对下属的管理要方圆兼顾,设定一个界限“门坎”,在没有达到界限值的时候,要让下属有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简言之,对下属的管理既要有较强的原则性,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刚柔相济,宽严适度。

五是领导干部要葆有开创空间。我们必须看到,各地区各行业的各级领导干部创新精神的强弱,决定着各地区乃至各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后劲。当前各行各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一大批创新型领导干部。然而现实中,一些同志官位上去了,似乎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守势有余,创新不足。这是很不足取的为官态度。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如果津津乐道于已有的官位和待遇,满足于做一个守成的领导,那么很快就会思想陈旧。作为领导干部,务必破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在思想上始终要葆有一定的创新空间。还要在自己负责的范围内积极营造创新的工作氛围,不断根据发展变化的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办法,实现新突破,开创领导工作的新局面。

六是领导干部要葆有人脉空间。孔子曰:“临之以庄,则敬”,是说领导者表现得庄重,就可以获得人们的尊敬。现实生活中,凡是“裙带风”“圈子病”盛行的地方,都是上下级关系上缺少距离所致,往往导致领导对一些下属的认识失之公正,从而偏离用人原则。“近者庸,疏者威”,领导干部善于把握与下属间的远近亲疏的距离,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阿谀奉承行为,使领导工作中排除感情因素的困扰,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七是领导干部要葆有求取空间。很多事情往往有对立面的两重性,在你求取一方面的时候,另一方面也会制约着你。你越是想靠近利益,利益却往往对你成不了大气候。而那些在利益面前适度退让的人,却往往能获得更长远的利益。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总是想多获得功名利禄,这样的领导在短时间获得了一些好处,但却失去了更大的利益。其实,作为领导干部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荣誉还是屈辱,都应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在是非功过面前豁达一点,从距离和空间的角度来审视名利得失,这样看似失去了一些风光的机会,但实际上收获的是群众的真心敬重与长久的认可,这比那些名利更为重要和珍贵。

八是领导干部要葆有自省空间。“自省”就是要不断认识自己和改造自己。古代思想家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走上领导岗位的党员干部,职务与责任共生。彭德怀同志讲过他有“三怕”:一怕出名,二怕言过其实,三怕脱离群众。从彭总的自省中,我们应认识到身为党员领导干部,面对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须怀有赤诚之心。职务是责任,权力是压力。应把权力看成负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平常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常带头 “营养灵魂”,自觉与党性修养和作风修养相伴终生,廉洁做官,扎实做事,尽职尽责,力戒浮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谆谆告诫,做带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做带头树立“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的模范。

上一篇:节支降耗、降本增效,实施方案YH下一篇:国庆作文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