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

2024-09-02

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共12篇)

1.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 篇一

我看当前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刘有锋

陕西延安大学

716000)

【摘 要】人们的竞争能力不仅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价格上,而且表现在信用、信誉上。不讲诚信,不守信用,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将没有立足之地。因此,“诚实守信,严于律已”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成为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之一;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有着现实的针对性和紧迫性,必须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已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教育

分析

重要性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大学校园中也出现了多不诚信的现象,许多大学生为了私利,把诚信的美德置之度外。

1、就业过程中失去诚信: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面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在校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怕找工作时竞争力弱,便私改成绩,欺骗就业单位,结果确实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但是,当公司收到学生的档案后,发现档案中的学习成绩与学生应聘时提供的学习成绩不符,经过与学校核实,的确是学生作假,便辞退了该生;在大学生盲目的就业过程中,先随便签了一个单位,随后找到了更好的单位,从而欺骗学校称自己将协议书丢失,最终签了第二个单位,部分毕业生的学生认为就业签约后再找到自己更满意的单位然后违约是可以理解的,结果部分同学最终落得就业不了的地步;有些学生在求职履历上大做文章,涂改成绩、伪造获奖证书复印件、虚构经历。

2、助学贷款偿还时失去诚信:

为了保证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1999年国家推行国家助学贷款,但是此项活动却遭遇了“诚信危机”的严重打击。在比如为帮助贫困学生上学,国家为贫困学生提供了助学贷款,而银行方面对大学生们最终的还贷行为不是特别有信心,这是由于大学生在毕业后违背了还款协议,迟还或不还造成的。这不仅使自己的信誉度受损,更加剧了银行对高校大学生的不信任,导致国家助学贷款无法顺利进行。近几年来全国许多高校也几乎是不约而同面临着严重的学生欠费问题。这其中除了一部分学生确实是无力负担高额的学杂费外,更深层次更本质的原因还应当归结于大学生的诚信危机。

3、考试过程中作弊,屡教不改:

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考试管理规定,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无奇不有,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尤其是利用通讯工具作弊。有时可以出现集体作弊的现象。大学生的结业考试中,往往有好多同学为了考得更好的成绩,拿到奖学金,在考试期间做一些手脚;

二、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诚信无处不在,它是做人的资格,每一个人都不能缺少。人没有十全十美的,就仿佛生命一条彩色丝绸,它永远不可能是完美的。但诚信就仿佛这条丝绸的开端,没有它,这丝绸永远也无法织出它的锦绣篇章。朋友们,我们的人生,不管是精彩还是平凡,都是次要的,只要我们拥有诚信,就一定能让我们的丝绸更完美,生命更有价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生存和一个国家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诚信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搞好诚信教育关乎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有着现实的针对性和紧迫性,必须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1、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

中国是一个不失诚信的的国度,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的重要范畴,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大学生既是复兴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又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主要载体,因此必须加强对他们的传统诚信道德教育。

2、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保持共产党人本色,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必然要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忠诚于人民,对人民诚实守信。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与各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直至取得今天伟大成就的历史表明:取信于民是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而今天的大学生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对象和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更应该继承我党的这个光荣传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确保执政党的地位,才能确保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更大的胜利。

3、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愈发达,愈要求诚实守信,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与标志。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诚信更加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三、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1、深化大学生诚信实践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建立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

应当充分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的群众组织,其成员众多,由于开展活动一般都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因此容易被学生接受,参与的学生比例也比较多,影响力和号召力都比较大,那么就可以把学生社团作为一个宣传诚信修养的重要阵地,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诚信教育辩论赛、小品赛、竞选诚信标兵等,在校园内积极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校园氛围,使学生自觉走进诚信修养的课堂上来。充分依靠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和学生工作教师,依靠学生的各种组织,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深入细致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诚信教育,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诚信道德修养,如选择一些有条件的班级,实施无人监考、开展诚信论坛、评选“诚信标兵”等,另一方面也使教育者自己受到诚信教育。同时,可以在学生中举办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开设诚信教育讲座、制作诚信宣传栏、开展诚信论谈等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广播、报纸、校园网、读报栏等,在校园营造一种人人讲诚信、人人学诚信、事事守诚信的校园氛围。

2、以德育教育为先导,创建诚信的校风、学风,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创建优良的校园诚信文化。道德教育的落实离不开文化氛围的熏陶,通过培育校园的诚信道德文化,形成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观念,营造诚信者受尊重、失信者遭鄙视的文化氛罔。在培育校园诚信道德文化中,高校诚信制度的建设和个人诚信品质的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诚信制度建设是他律机制,诚信品质修养是自律机制,只有在两个机制的良性互动中,才能完善校园诚信文化系统。因此,学校的规章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尤其是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诚信为本,这对学生的诚信品德的形成有持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要使大学生讲诚信,我们的教育者首先要讲诚信,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置身于良好的诚信道德文化环境中。

抓学风建设,培养大学生诚信品格。抓学风建设,首先应培养大学生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即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要有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谨的作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坚决反对不求甚解敷衍了事。其次,培养大学生虚心踏实的学习风格,使其在学习上永不知足,不断求取新知识。狠抓考风考纪,培养大学生诚信品格。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考试成绩也是衡量学生是否完成学业的主要标准。在一段时期内,高校各种考试作弊行为十分严重,这给高等教育的信用带来了负效应,人们给大学生的学识质量,乃至大学文凭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也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危害。一个学校的考风,反映了其学校诚信品质的状况,也反映了其学生诚信品质状况。可见,在一定 程度上,抓考风是培养大学生诚信品格的着力点。

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教育。传统诚信观的依据是道德、良心内心信念,整个体系依靠道德来支撑,而在市场经济氛围下,人们对 自己失信行为的社会后果,仅限于道德反省、良心自责就远远不够了,还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接受法律制裁。因为在现代社会,诚信的基础和依据首先是法律,它是防范和治理失信行为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屏障。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教育,让大学生明白在法治社会中,信用意识既是道德问题,也是一种法律意识,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具备这两方面的基本修养。要让大学生了解《担保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规范诚信行为。

3、在管理体制中要强化诚信道德建设,建立规范、科学、操作性强的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体系

⑴、建立健全各种诚信制度和诚信道德建设制度,以强化诚信教育。

要把诚信的具体规定列入有关的制度中去,让全体师生在诚信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所谓诚信道德建设制度,是指学校加强诚信教育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诚信道德建设制度,决不能让投机者得逞,也决不应该让守信者吃亏。在诚信制度中,违背了诚信原则,不仅要受到遣责,而且要受到惩罚,诚信制度执行的关键和强有力的手段,它会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特别是在与学生切身利益关系中体现出来,如就必然能起到约束的效果。

⑵、建立诚信的考评体系和相应的信誉档案。

建立学生诚信或个人信用档案,逐步实现系统内联网,并与教育部门的全国学籍网连接,收集学生在各方面的诚信表现,并将其作为就业、毕业、评奖的重要指标。在经济发达法制健全的社会,个人信用在银行的地位甚至比其他抵押物更加重要,就如同一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而为大学生建立诚信档案,也使之成为学习工作的第二张身份证。比如针对助学贷款到期不还,恶意拖欠的现象,研究和建立我国个人信用资信登记系统。

⑶、在高校中积极拓展诚信监察渠道。

如建立公示制度、申请和听证制度以及加强学术活动的舆论监督和建立举报奖励制等。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和机构,负责学生诚信和道德素质的认证和考评。进一步加强规范、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大学生良好“诚信”观念和学术道德的形成。

⑷、在学生自育时要强调诚信道德建设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各种自育自理组织、团体蓬勃建立,为学生自我诚信教育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在学生自育中强调诚信道德建设。一是要引导学生、干部及其自育组织自觉认识诚信和诚信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先导;二是引导学生干部、学生自育组织和学生党团员以身作则,作诚实守信的模范,发动组织同学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情感,变为诚信行为。

4、培育社会的诚信道德文化,构建社会诚信文化系统,在环境建设中要体现诚信道德建设,引导学生共建和谐校园。

要尽快完善和健全社会的诚信制度,建立由诚信管理系统、诚信评价系统、诚信监督系统组成的诚信监管体系,在这个体系里还可以建立个人的诚信查询系统,最终把社会建立成一个人人都讲诚信的诚信系统。个人诚信、信用的建立,不仅需要社会舆论监督,还需要建立一系列的诚信服务中介机构提供诚信测评、管理、监督的服务。学校的诚信道德教育的落实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对于承担诚信道德建设的重任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通过培育社会的诚信道德文化,形成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营造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在高校的办学理念、校园环境舆论环境中,体现诚信道德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1]何洁.当代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与思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3]蔡红梅.论大学生诚信教育[J].现代大学教育,2006(4):59.

2.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 篇二

一、国家助学贷款中诚信缺失现象

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国家助学贷款。这项制度实施以来,解决了许多贫困生的后顾之忧,成为贫困生圆大学梦的重要依托。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开展八年以来在解决高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助学贷款工作却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一方面表现在贷款学生、银行与学校三者在社会大环境中存在极大的变数。另一方面表现在国家助学贷款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贷款增长与贫困大学生的贷款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针对上述问题分析真正的原因却是国家助学贷款中学生的诚信缺失造成银行贷款风险增加、坏帐增多,从而导致银行不愿提供更多贷款。根据调查,中国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远远高于普通人贷款坏帐比例。另一项针对高校在校生的调查也表明,关于国家助学贷款,明确表示“不还”的有1.6%,1.4%的学生选择“能不还则不还”,还有一些人尚未考虑是否还款。

国家助学贷款中诚信缺失现象有多方面的表现:第一,很大程度上由于我们的社会缺乏信用制度,学生、学生家庭的准确信息无从得知,银行要求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必须提供一份由家庭所在地区的相关部门出具的家庭贫困证明的真实性存在疑问。第二,在校生毕业后不能按时归还银行利息。按现行政策,贷款学生应于毕业后四年内还清所贷款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银行约定四年内还款的次数及每次的还款数额。虽然在贷款合同中已经明确约定每次归还利息的金额、日期,并且毕业前签订还款确认书,但总有近五分之一的同学延期归还利息,必须由银行或学校的工作人员多次督促方才归还。第三,我国个人信用体系虽已建立,但尚未完善,对恶意逃债的人缺乏有效的约束与惩治机制,特别是大学生在入学前很少和银行发生信贷关系,银行对贷款者的信用状况一无所知。还有的贷款学生在毕业之后由于工作的频繁变动以及家庭的变化,与银行和学校失去了联系,贷款违约率高,从银行方面的数据显示,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接近20%,从而使银行蒙受较大损失。

二、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

在当代大学生中之所以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和当前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制度、各类教育体系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1.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阶段。在经济生活中,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在政治生活中,受社会环境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不诚信现象泛滥成灾;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给大学生失信也以可乘之机。生活在校园里的大学生,也难免受到社会的各种不良影响。一部分人利用法律的漏洞,甚至不惜以践踏法律为手段来牟取个人利益。对于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自然会有一部分人对这种现象存在某种程度的认同感,不自觉地染上了诚信缺乏的不良风气。作为制约手段,虽然银行可以将过期不还款学生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公布在媒体上,但由于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立还未完善,也给部分大学毕业生以可乘之机,导致失信。

2.目前教育机制中有关诚信教育的环节薄弱。家庭和学校教育中长期忽视诚信教育。长久以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诚信意识和行为上不能很好地起到言传身教的榜样。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要讲文明、讲礼貌,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而夫妻之间却经常打骂吵闹;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不要弄虚作假,而他们自己却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弄虚作假的丑事。同时,学校教育一直把追求高升学率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片面强调受教育者对社会负责和绝对服从,而无视学生对自己负责,无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培养。整个基础教育都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忽视了要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的道理。在高等学校里,诚信教育没有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在学生的脑海里面没有形成较强的诚信理念,这必然导致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诚信缺失现象。

3.当前社会价值的取向日趋功利化,很多大学生由于经不住来自社会各方面不良思想的影响,价值观念受到冲突,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困惑,学业与就业等的诸多压力,使得他们感到无所是从,就忽视了诚信在自身人格方面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部分大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价值取向上的个人主义突出、为了个人利益不顾别人的感受、处理事物的原则渐趋于利己化,为了获得一个好成绩或者找到一份好工作,造假、违约等失信的事情时有发生。事实证明,市场经济愈发达就愈要求人们诚实守信。诚实守信已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已迫在眉睫。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大学生诚信缺失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这几年来,大学毕业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助学贷款的按时归还。从2002年算起,这六年来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都维持在70%左右,很多大学生初次就业的收入定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了职业理想或个人发展可以接受”零工资”,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许多借款学生无力还款。在只有深刻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深层次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建立相应的诚信体系,保证国家助学贷款机制的良性发展。

三、针对贷款学生加强诚信教育与管理的途径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加快人才培养的一项战略举措。它不仅帮助大量的贫困学生完成了学业,也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为了能使得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顺利实施,有必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树立学生的诚信意识。

1.利用教育教学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提高诚信修养

高校中“两课“教学是目前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形式和主要途径,要利用这种优势增加诚信教育的内容;诚信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学校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道德教育实践,及时开设诚信教育课程,有针对性的结合社会现状,讲述一些真实案例和后果,帮助学生提高专业道德素质。要教育贷款学生自觉积极履行信用关系,按时缴息、归还本金。

2.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诚信修养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大学教师在道德方面的表率作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要求,也应该是对自己的要求,教师要诚信修己,诚信治教。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把诚信教育渗入到各个环节,严把作业关、考试关;在日常生活中,以优秀的人格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动学生,从而实现“言行身教”。现在社会不良风气通过各种媒介传入校园,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思如何教书育人,不钻研教材教法,对所承担的教学工作敷衍塞责,却热衷于(下接第107页)

社会办班,创收挣钱;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不良习气睁一眼闭一眼,甚至竟帮助学生作弊,如此等等,这些现象必然对学生的诚信造成负面影响。为此,必须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教师的自尊自爱意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道德习气,从根本上提升其为人师表的内涵。通过加强师德建设,努力形成一个从学校各级领导到全体教职员工都诚实守信,言必行、行必果的师德氛围,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榜样作用。

3.建立诚信贷款制度,完善相关法律,进行信用规范

每个人当没有制度约束时都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这是人的本性。要使社会有序发展就需要制度和法律。对于高等学校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侧重点在于通过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学生的诚信习惯,强调的是大学生的自觉性;诚信制度建设的侧重点则在于通过建立健全诚信制度,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甚至制裁。西方社会的诚信制度是值得借鉴的,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估制度、诚信监督制度、信息查询和诚信奖惩制度,跟踪机制,每学年对学生的信用指数进行评估,以作为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入党考察、发放助学贷款,就业求职等内容的重要依据。学校有关部门统一管理和输入相关个人诚信查询系统,把大学生有关个人的信用情况,如各种成绩、在校获奖情况、参与社会实践情况、在校期间的品行表现、申请助学贷款的还款时间和金额、欠费情况等方方面面记录存档。还可以把他的诚信和就业后的单位挂钩,如果违约还贷,企业则不能录用这样的学生或者即使企业录用。积极采用“诚信档案制度”将使诚信教育迈入良性发展循环,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树立诚信品质的教育目的,同时也间接推动了就业工作的开展。

当前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问题不仅限于制度的完善,同时也需要法律对其进行规范。在进行诚信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学校、金融机构、司法、公安、税收、企业等部门和学生个人有义务向信用机构提供个人真实信用资料。对于贷款者不能按时归还贷款利息、有恶意欠款等行为,要用法律的手段来进行约束,失去诚信者不仅仅要负经济责任,还要负法律责任。在诚信领域,严格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通过法律来明确银行的权利和义务,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明确银行贷款助学的责任,做到银行“敢贷”,贫困学生“可贷”,以较为完善的立法体制来保障这项政策的顺利进行。

4.强化个人综合素质培养,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将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个人综合素质纳入综合测评的范畴。引导、鼓励和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勤工助学、义务服务、社会实践和实习等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诚实守信的必要性。从学生入校开始,积极着手建立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各方面的信用档案,完善学生的信息管理,对欠款学生的基本信息、贷款和还款情况等及时进行记录,加强对借款学生有关信息的查询。“诚信无价、信用有价”,让失信者支付最高的失信成本,让守信者享有更多的信用实惠。

总之,国家助学贷款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生事物,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诚信体制的建立是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必然要求,国家助学贷款中诚信体系的构建,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人信用体系来说,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现在以国家助学贷款为契机,建立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诚实守信的大学生团体已非常紧要。只有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才可能推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良性的社会诚信环境也必将会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摘要: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负担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银行贷款。但是,这项制度在近年来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较为普遍的诚信缺失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学生中深入有效地开展诚信教育。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诚信缺失,诚信教育

参考文献

[1]周建生,侯青.助学贷款中还贷比率不高的博弈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

[2]田合雷,潘德江,黄飞.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诚信缺失及诚信体系的构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3]安·玛莉.美国助学贷款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1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1):17-191.

[4]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2004.

3.浅谈会计诚信问题的重要性 篇三

关键词:会计 诚信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c)-0228-01

1 会计诚信问题的表现

由于市场经济资源的配置,导致了会计诚信问题的严峻性。在当前的社会现象中,例如做假账、白条子入账、销毁会计档案、偷逃骗税、侵吞国有资产、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等等这些严重的诚信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不和谐,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会计诚信问题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市场资源分配不合理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一些企业盲目追求经济的增长,为了在市场能更好地进行竞争,常常美化财务报表。对财务信息的披露没有符合实际的业务状况,从而严重影响了会计诚信的失真。

1.2 会计核算失真

企业在进行内部核算时,一些会计从业者利用市场经济在会计行业制定的政策和战略的纰漏,进行虚假交易,对企业的一些财务信息做“账外账”、销毁会计档案等一些不利于会计诚信的举动。

1.3 信息揭露失真

一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为了确保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运行,对公司的一些会计财务信息没有按实际的现象进行披露,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导致会计的可信度下滑、诚信缺失,也不利于企业的健康长久的发展。

2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根据一些现象调查表明,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

2.1 企业制度不健全

一些企业为了能更好地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根据国家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制度混乱,导致企业自我约束能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只注重形式主义,从而在成了会计诚信的严重缺失。

2.2 会计法律制度不健全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局限,行业法律制度在某些方面缺乏相应的具体措施或细则,在实际的执行中受到了制约。在这种不完善的法律背景下,一些企业面对市场巨大的利益诱惑及法制上的不健全,追求自身利益的提高。从而使国家和广大群众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强化了人们对会计行业的不信任意识,形成会计诚信缺失的问题。

2.3 利益驱动和外部压力是会计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

如果说制度缺陷是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那么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做出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造假行为则是会计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通过会计造假,单位负责人可以粉饰业绩,提高个人声望和收入。会计人员则可通过遵从造假而取悦企业管理者,从而保住现有地位职务甚至获得升迁,注册会计师被誉为“不吃皇粮的经济警察”,本应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但由于我国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上市公司广泛存在着“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的情况,单位负责人成为注册会计师的实际委托人和选任者。注册会计师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得不通过简化审计程序、降低收费以吸引客户,甚至帮助客户造假。

2.4 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忽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无论是现行普高的会计专业课程,还是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大都只强调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培训,而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即使有的学校开设了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也大多是流于形式。一些会计人员受社会“金钱至上”思想的影响,按领导指示提供虚假会计资料,丧失了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和传播是导致会计诚信危机的主要原因。

3 解决会计诚信问题的对策

会计诚信问题的出现,不仅使企业自身的形象受到影响,同时严重危害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利于经济秩序的稳定。基于会计诚信问题带来的各种危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重心。

3.1 加强诚信教育,提高从业者职业道德素质

作为企业会计的从业人员,要注意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在面对利益的驱使时,要摆正自己的心態,严格恪守职业道德操守和相关的法律规范。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注意信守承诺,讲求诚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面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威逼利诱,要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心态,不弄虚作假,不接受行贿。此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对会计从业者职业道德的培育,制定相关的行为准则来约束企业会计人员的行为,使会计从业者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公司创造价值。

3.2 完善监督机制,优化企业管理体系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学习和借鉴新的管理模式,加强信息的准确性。在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上,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加大会计信息的监督。对于这点,可以建立一些针对会计信息真实度的监督机构,随时进行诚信的检测。同时,对整体会计信息进行综合评价,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随时做出相应的策略。

3.3 提高企业法人思想道德素质,健全企业法律意识

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个企业健康的发展,与企业领导的思想起着直接的关系。企业法人在培养会计从业者的专业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时,要注意自身的社会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法律意识。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与社会责任感,克己奉公,遵纪守法。才能正确约束会计从业者的不正当思想,促使他们在法律上能有全面的认知。

4 结语

一直以来,会计诚信的建设是市场经济将抗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是企业实现长久发展的方向标。同时,诚信也是作为一个会计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立足于社会的行为准则。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经济活动中如果缺乏诚信,必然会使整个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受到阻碍。所以,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大会计诚信工程的建设,不断提高企业法人和会计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加强国家司法监督,不断为会计诚信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导向,使会计行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彦琴.浅谈现阶段我国会计的诚信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1).

[2]侯晓雪.浅谈会计诚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性[J].时代金融,2013(36):21,24.

4.诚信的重要性作文 篇四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小酒店,由于他们卖出的酒价廉物美,很受顾客称赞,因此生意十分兴隆。有一天,丈夫外出办事,妻子忽然灵机一动,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5元钱。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着头痛苦地说:“唉!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只用5元钱就卖掉了!”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因此一蹶不振,并且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眼泪说:“我明白了……”她明白了,干什么事都不能贪小便宜,做生意不仅如此,做人也是如此。

“中华诚信网”的一份资料称,我国每年由于信用问题造成的损失高达6000多亿人民币。其中三个主要的方面的损失是:企业每年赖账1800亿,假冒伪劣造成的损失是20xx亿,三角债20xx亿。单说“应账收款”收不回来的问题,一块钱在效用充足的情况下可以来回四次,带来4元的收入;可信用不足,只能带来1元钱.

诚信缺失现象已经影响到了青少年一代,中学生的诚信况状不容乐观。现代社会风气不正,虚假事物过多,严重腐蚀了中学生的健康思想,使中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诚信度逐渐下降。例如,考试作弊的现象就屡有发生,并且日趋严重。几乎每次考试中都能发现作弊的学生,就连高考作弊现象也屡见不鲜,作弊手段层出不穷。另外,学生说谎也成为一个令教育工作者头痛的问题。学生因为害怕承担责任、为了为自己开脱而说谎,成为校园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其实,当学生把说谎当成习惯时,意味着从此不得不以诚信埋单。一个没有诚信的学生,又怎么能成为市场经济中合法的劳动者和经营者?

而且,如果你贩卖有毒食品、卖假药等伤天害理的事,就会遭到投诉、控告、起诉。

5.诚信的重要性英语作文 篇五

On a Friday night, a poor young artist stood at the gate of the subway station, playing his violin. Though the music was great, people were quickly going home for the weekend. In this case, many of them slowed down their paces and put some money into the hat of the young man.

The next day, the young artist came to the gate of the subway station, and put his hat on the ground gracefully. Different than the day before, he took out a large piece of paper and laid it on the ground and put some stones on it. Then he adjusted the violin and began playing. It seemed more pleasant to listen to.

Before long, the young violinist was surrounded with people, who were all attracted by the words on that paper. It said, “Last night, a gentleman named George Sang put an important thing into my hat by mistaken. Please come to claim it soon.”

Seeing this, it caused a great excitement and people wondered what it could be. After about half an hour, a middle-aged man ran there in a hurry and rushed through the crowd to the violinist and grabbed his shoulders and said, “Yes, it’s you. You did come here. I knew that you’re an honest man and would certainly come here.”

The young violinist asked calmly, “Are you Mr. George Sang?”

The man nodded. The violinist asked, “Did you lose something?”

“Lottery. It’s lottery,” said the man.

The violinist took out a lottery ticket on which George Sang’s name was seen. “Is it?” he asked.

George nodded promptly and seized the lottery ticket and kissed it, then he danced with the violinist.

The story turned out to be this: George Sang is an office clerk. He bought a lottery ticket issued by a bank a few days ago. The awards opened yesterday and he won a prize of $500,000. So he felt very happy after work and felt the music was so wonderful, that he took out 50 dollars and put in the hat. However the lottery ticket was also thrown in. The violinist was a student at an Arts College and had planned to attend advanced studies in Vienna. He had booked the ticket and would fly that morning. However when he was cleaning up he found the lottery ticket. Thinking that the owner would return to look for it, he cancelled the flight and came back to where he was given the lottery ticket.

Later someone asked the violinist: “At that time you were in needed to pay the tuition fee and you had to play the violin in the subway station every day to make the money. Then why didn’t you take the lottery ticket for yourself?”

The violinist said, “Although I don’t have much money, I live happily; but if I lose honesty I won’t be happy forever.”

6.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 篇六

一年级的时候,我英语学习很好,但是还有一点不会的地方。某次英语考试时,我很不专心,快速地做完了试卷,但是还有一题开了天窗,我检查了很多遍,也没有发现。我第五遍检查终于检查到了,我写了前半个答案,发现、尺子的英语我不会,我顿时开始着急起来。眼看高兴时间快到了,慌乱之下,我看了一眼同桌的答案,哦!对了,是ruler!我高兴地填了上去,满意地把试卷交给了老师。

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以后,有点生气地说:你应该告诉老师。我疑惑地问:为什么?因为妈妈要让你做到诚信,诚信比考试得100分更重要,懂吗?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犹豫了一下说:那我明天就告诉老师。妈妈说:好的!

第二天,试卷发下来了,我竟然得了100分。但是,我又想起了妈妈昨天跟我说的话,情绪又低落下来。下课了,我走到讲台上,对老师说:对不起,老师。我昨天的试卷里有一道题看了同桌的试卷。老师温柔地对我说:你诚实就好,那1分就送给你了,算1分的诚信分!我立即高兴起来,刚想走回自己的座位,老师又叮嘱我说:下次不能看别人的试卷了!哦,知道了!我回答道。

晚上,我对妈妈说:我英语考试100分!妈妈担心我没有跟老师说,于是问我:你有没有跟老师说你看了别人的试卷?我兴奋的喊道:说了,老师还奖励了我1分诚信分!我就跟你说,诚信比100分更重要。妈妈抚摸了我一下头,高兴地说。

7.大学生诚信的重要性 篇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和谐文化, 培育文明风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可见, 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质教育刻不容缓。

一、毕业生就业不诚信现象的主要表现

1、就业推荐材料掺水造假

在求职过程中, 部分毕业生发现具有“优秀毕业生”、“学生干部”、“奖学金获得者”等荣誉的同学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一些大学生在制作个人简历和填写就业推荐表时弄虚作假。

2、面试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

现在, 很多公司为了节约招聘成本、提高招聘效率, 往往简历投递会通过网络进行, 同时会对毕业生进行一系列测试, 部分毕业生会不顾测试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迎合单位的用人要求, 尽力去夸大自己的能力和优点。在用人单位电话面试, 一些毕业生想方设法钻空子, 找同学帮忙即时利用各种工具书、网络进行搜索。

3、签订就业协议后随意毁约

在当今就业环境严峻、竞争异常激烈的大形势下, 许多毕业生尤其是相对优秀的毕业生, 往往都会在手上捧着好几份签约通知书, 毁约再签的情况较多。毕业生的不诚信行为使个人诚信度打了折扣, 也降低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任度。

4、毕业生报到后的诚信问题

据媒体报道, 广东一些用人单位每次批量招聘应届毕业生, 到岗率不足70%的占了将近一半, 有两成多的用人单位到岗率不足50%。毕业生频繁盲目地跳槽。有的毕业生离开学校才一、两个月就换了三、四个单位。应届毕业生的频繁跳槽, 必将加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不信任。

5、不按期偿还贷款

助学贷款是国家为解决贫困大学生上大学难问题而采取的一项有效举措, 而且确实帮助了一大批同学。诚信是助学贷款工作能够开展并坚持下去的保证, 只有双方都讲诚信, 银行按时发放贷款, 学生按时足额还款, 这项工作才能长期坚持下去。但近几年个别学生毕业后拖欠助学贷款的行为, 导致银行的风险增大, 经常有毕业生被银行因为贷款问题被告上法庭的事情出现, 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这也是不诚信的一种表现。

二、毕业生就业不诚信行为的原因分析

1、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

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的增加与社会大环境诚信意识的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生活中,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社会诚信意识在消退, “拜金主义”在滋长, 在利益面前, 诚信已变得脆弱不堪, 悖信现象时有发生, 涉及信用的经济纠纷、债权债务案件比以往大量增加。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信用监控系统的不完善, 使守信者缺乏保护, 让失信者从中渔利, 社会道德规范对众多的不讲诚信现象没有特别的约束力, 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 个人的选择缺失了道德的约束, 不诚信行为也有了生存的畸形环境。

2、沉重的就业压力

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强烈的就业愿望的矛盾是诱发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直接因素。随着近几年高校的不断扩招, 毕业生的数量逐年递增, 低、中层次学历毕业生供大于求, 就业市场出现结构性饱和, 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大学毕业生经过十几年的校园生活后, 强烈要求投身于社会实践, 参加工作。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有的毕业生为了谋取理想的岗位, 就把就业诚信道德抛到九霄云外。

3、高校诚信教育的匮乏

当前我们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重传授知识, 而忽视培养健全的人格。只有知识教育, 难以培养出有真善美的情感。道德教育往往也只是习惯于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灌输, 习惯于通过行政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不善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来进行熏陶, 不善于以咨询的方式来进行引导, 当然也就难以培育出诚信的道德情感。

4、单位原因

个别用人单位不能信守承诺。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买方市场, 一些用人单位在占据主动地位的情况下, 遵守协议条款的意识比较薄弱。用工不规范, 承诺的条款不兑现, 收入、福利、住房、三金缴纳无保证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 促进诚信就业

1、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 按照不同学科特点, 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做好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要结合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以及技能训练活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内容, 发挥全体教师的教书育人的作用,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部分学生把“两课”当作一门课程, 当作一门学说去学习, 死记硬背, 应付考试, 实际效果不佳。而在专业课中尤其是名师、学科带头人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做思想教育往往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全体教师要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使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取向、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化德育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实践、体育、艺术、娱乐等活动, 并将德、智、体、美有机地结合起来,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如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学风建设年”、“读书节”, 争做“文明学生”、创建“文明宿舍”、“文明班级”等活动, 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注重校园文化的陶冶作用和育人功能。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 大力营造体现时代特征和校园特色的良好氛围, 正确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抵制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净化校园环境, 引导校园文化向文明和谐、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重视校园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建设, 净化大学生的心灵, 升华大学生的情感。

3、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和大纲, 并提供必要的制度和费用的保障。积极探索和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一线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文化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活动。“两课”社会实践是增强“两课”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应采取自主实践与统一组织实践相结合的办法。挖掘“专业实习”、“三下乡”、“青年志愿者”、“劳动实践周”等活动的思想性, 有效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 受到锻炼。

4、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在德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 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一切工作都要以满足学生的物质、文化需要和陶冶情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应为广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在教育过程中突出大学生的发展, 挖掘大学生的潜能, 调动大学生的欲望, 真正面向每一个学生, 真正尊重、关心、教育、引导每一个学生,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进步, 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

5、抓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 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明确教育内容和方法,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学习成才、校园交友、健康生活、择业就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增强其克服困难、经受考验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6、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高等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趋于大众化的今天, 要特别重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从入学教育开始就要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 使他们逐步了解认识自己以及所学的专业, 帮助他们确定职业志向, 制订职业生涯路线, 设定职业生涯目标, 制订行动计划与措施等。从入学教育开始开设就业指导的内容, 否则到了将要毕业时讲就已经来不及准备应聘必备的素质和技能。

7、狠抓德育队伍自身建设

建设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专兼结合、结构优化、功能健全、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关键。应动态管理德育队伍, 稳定骨干队伍, 补充新生力量。确保投入资金, 开展培训工作, 提高队伍素质。大学生德育队伍的主体是学校党政、共青团组织、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和学生会等群众社团组织, 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 这几支队伍协调一致, 密切配合, 就会形成一支强大的德育力量。其他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师德如何, 将影响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应严格要求广大教师要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 自觉加强道德修养, 率先垂范, 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使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态度、纪律、业务、品行等方面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全面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谭建国.大众化教育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9)

[2]、王珍.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的演变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 (6)

[3]、万略.郑辉军.论人际关系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6)

[4]、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5]、鲁洁.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6]、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3

8.诚信: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 篇八

在当前条件下,这一纸“通知”能否完全贯彻实行、能否建立具体而微的个人信用系统、政府能不能且应不应管得如此之细,都还是未知之数,并且不无争议。但不管怎样,此“通知”毕竟表明有关部门对“诚信”的重视,说明了“诚信”的重要。

之所以现在人们开始重视诚信,是因为大量事实说明,由于缺乏诚信,给社会和经济生活造成重大损失。不必说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使“中国制连”全球蒙垢、更使我们身受其害,不必说欺蒙拐骗使人疑心重重、防不胜防,合同得不到执行,债务人想方设法赖账……就是许多原本良好的措施,由于缺乏诚信而无法实行;勉强实行,结果其实更差。例如,高考甚至研究生考试仅凭考分录取,常常更多地录取“高分低能”的学生而忽视学生个性,于是制度设计者想以外国行之有效的“推荐制”来弥补高考的不足;但实践证明,由于诚信缺失,“推荐”实际都是“走后门”,在这种情况下,弊端不浅的“以分取人”就是最好的制度。

再比如,为了让高中生有一定的社会知识,近年规定应届高中毕业生必须有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然而,大多数学校为了让学生“争分夺秒”地“学习”,最后都开出了“实践证明”;学生未出校门,即亲身感受到原以为“神圣”的“证明”可公开作假。

“廉租房”或“经适房”政策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的有效方法,近年也为我国采用;然而,在相当一部分城市,这种政策却被扭曲成为“有门路”的富人再次“套利”的工具。面对越来越多的各种评估、检查,相当多被评、被查的单位彻底作假,对本单位不愿配合造假者的“经典语言”是:“谁和单位过不去,单位就和谁过不去”;与其这样,不如干脆没有劳民伤财的各种评估、检查。类似事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

显然,由于没有诚信,良好的制度、政策无法实行,实际大大提高了社会和经济运行的成本。换句话说,诚信是不可缺少的“社会资本”之一种。这种“社会资本”雄厚,社会就能和谐运转;这种“社会资本”稀缺,社会就会运转失灵;如果根本没有这种“社会资本”,社会就将分崩离析。诚信不仅提高了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率,其实是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是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

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信用经济。因为在市场经济早期市场、交易范围狭小,大多是“熟人”之间的交易,交易手段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甚至“以货易货”的“即时完成”,欺诈不易发生,因此信用的作用并不突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易范围不断扩大,从地方扩大到国家、世界,交易大多是在“陌生人”之间发生,“交”与“易”很难即时完成。因此,现代市场经济也只能是信用经济。如果大家都不讲诚信,不讲信用,收款不付货或收货不付款,交易链条立即断裂,市场随之崩溃。由此观之,当一个社会连“熟人”都要欺骗、以至產生了“杀熟”这一“专有名词”时,诚信缺失已到何种程度。

建立“诚信社会”当然有许多方面,如民间社会的建立、发展,协会、行会的自律、监督,各种信息的透明,个人、集团对自己权益的维护,等等。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违约者、不守诚信者受到重罚,使其不能不重然诺守信用。这种惩罚,要靠一系列的规则、法律和制度来保证实行。也就是说,诚信要靠制度和法规来养成。久而久之,诚信将“习惯成自然”,成为一种文化,成为“国民素质”的一个方面。

9.诚信的重要作文 篇九

首先,让郭盈孜和冯宇川来将选人,郭盈孜先选了孙奉琳,又选了我,还依次选了吴士潇、高晓玉。

我和吴士潇都责备他没选陈炳林。我偷偷摸摸地告诉吴士潇:“我们誓死也不能当‘叛国贼’,等来球时,我们闪了,让球进了。哈!”吴士潇表示非常赞同。

开始了,冯宇川先带球上来了,想进门,可被郭盈孜给踢出界了。冯宇川安排王泽龙来我们这边当做“卧底”,就是把球传给他,他来进球。我们悄悄地对他说:“告诉冯宇川,让他往这边踢吧!我们不守!”王泽龙又把这句话告诉了冯宇川。冯宇川在没有阻挡的情况下,往我们这里轻轻地踢了一脚,吴士潇把脚从球上拿过,我则闪到一边让球进了。

后来,因为郭盈孜他们队不要我和吴士潇了,我们只好到冯宇川队。我磕了一下,把裤子给磕烂了。没办法,继续踢比赛,到中场,我突发奇想,去女生帮助女生去。我正儿八经的告诉了孙奉琳,而孙奉琳严肃的说:“不行!你太不守信用了!所以我是不会录用你了!”

10.诚信最重要小学诚信作文 篇十

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曾今说过:”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失去信用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远离他,那他也就没有意义活下来了。所以我从大仲马的这句话中体会到,诚信最重要。

现在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肉里面有瘦肉精;蔬菜里面有农药;口香糖里面还有胶等等。在前两年里,有一著名的.火腿肠发现添加了瘦肉精,这一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电视、电脑、报纸上都有这条新闻。可是火腿肠的食品包装袋上写了有瘦肉精这个东西吗?当然没有,这下平明百姓谁还敢买火腿肠这类食品呀?所以说诚信最重要。

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在幼儿园里表现突出,所以妈妈决定给我买一个新的文具盒。当时我很开心,一直期盼着购买新文具盒的时候,可是,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妈妈还是没有提起这件事,我想妈妈是不是忘了这件事呢?这样的问题始终在我的脑海浮现,就像一块巨石压在我的心里。我终于忍不住看口问妈妈了:”妈妈,你说给我买一个新文具盒,什么时候带我去啊?“妈妈说:"下次吧。”我听了以后,心情一下子就从春天到冬天了。我问了妈妈好几次,妈妈都以“下一次”回答。直到一次晚饭,妈妈似乎知道了我的心思,把文具盒买给了我,我很开心。

11.诚信是法治精神的重要伦理基础 篇十一

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它使得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有了一定之规,保证了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种矛盾冲突中相对稳定的存在和发展,一个国家法治的水平和程度是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如何的重要标志。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就亲自主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个根本大法,并着手调研和制定各方面的法律。“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伴随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反思和探索,中国的法制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作为国家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核心,中国现代法律体系和法治制度的建设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只能在实践中逐步推进。相对于发达国家在数百年间积累起来的近现代法治文化,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程中,中国的法制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形成要求建立一系列与此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逐渐滋生的利己主义和商品拜物教等观念通过商品交换原则的泛化渗入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引发了各种各样的违法乱纪。近年来,一些政府官员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多有发生,权钱交易、行贿受贿、贪污腐败、侵犯群众利益的事件屡禁不止甚至逐年增多,已经危及到党的执政基础。这固然与法律不健全所留下的一些“灰色地带”,使事实上的“犯罪”难以进入法律的惩罚范围有关,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的大量存在也说明了中国社会法治观念的淡漠和法治精神的匮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在全社会弘扬敬畏、笃信和践行法律的法治精神,引导人们自觉知法、尊法、守法、执法、护法,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其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能超过了法律制定本身。

法治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对法律权威敬畏的信念,这种信念的伦理基础是诚信,因为法律所涉及的是人与人之间具有“契约性”的社会关系,它要求法律的制定、执行和监督都必须贯彻诚信的原则,这是法律权威性之公正力量的重要来源。

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要立足中国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具有崇尚诚信的历史传统。东汉《说文解字》就专门对诚信做了注解:“诚,信也。”意为诚实与守信二者相通,互为印证。“诚”主要是指“内诚于心”,更多地是对个体的内在道德要求;“信”主要是指“外信于人”,更多地是对社会群体之间交往的道德要求。孔子将诚信视为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人缺少了诚实守信的品德,就如同车子没有将车辕与轭连接起来的木销子而无法行进一样,在社会上寸步难行。

做人要讲诚信,治国也离不开诚信。《左传》讲:“信,国之宝也。”孔子认为一个国家可以“去食”“去兵”,但不能“去信”。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何以践行诚信?中国人讲的是以诚达信,即建立在仁爱基础上的知行统一,强调修身为本,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都以自我修养为根本,诚为自我修养之要义,孟子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程颢、程颐指出:“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说明“诚心正意”对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始有真诚之心,方行信义之事。信守诺言、身体力行、表里如一是中国人对以诚达信的基本要求。为政者,要取信于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政府官员诚信,民众才可能诚信。在中国人看来,能否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高下和事业成败。

数千年来,这种诚信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渗透在博大深厚的民族精神中。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它的文化底蕴;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基本道德准则;牢固树立和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既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和本色,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先进政党的道德期盼和要求。正是靠着这种取信于民、说话算话、担当负责的精神和作风,中国共产党才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被赋予了执政的重任。

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还需要批判性地借鉴西方诚信观的合理因素。西方诚信观念起源于古希腊,诚信被看作是公民最重要的德性之一。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虚伪是可谴责的,诚实则是高尚的和可称赞的!”在希腊文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古罗马社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诚信是最重要的法理原则,它不仅存在于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中,也被要求存在于法律之外的一切可能的契约关系中。

罗马法中的契约诚信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守约被视为是人的本性,有约必践、违约必罚,任何人都必须诚实信用地行使其权利并履行其义务成为基本的正义原则。中世纪诚实信用被视为信奉上帝的基本品质,是对上帝的承诺,诚信被赋予神圣的意义,成为基督教世界的共同价值观。15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用天职的概念把宗教活动和世俗经济生活联系起来,认为诚实信用不仅为上帝所认可,也是在经商中获利的重要法宝。

资本主义形成于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为了避免这种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中可能出现的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相互倾轧而致使社会失范,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一方面提出“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具有理性,可以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另一方面又提出社会公正原则,诚信就是实现这一原则的重要条件。这一原则在经济活动中逐渐转化为一种特殊的信用资本,形成为一种制度,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康德进一步从哲学上论证了诚信之于人的重要意义,按照“人是目的”这一绝对命令的要求,诚信被看作是一种对他人的完全责任,他说:“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在困难的时候,可以把随便不负责任的诺言变成一条普遍规律,那就会使人们所有的一切诺言和保证成为不可能,人们再也不会相信他所做的保证,而把所有这样的表白看成欺人之谈而作为笑柄。”因此,欺诈和谎言在任何情况都是不允许的。

恩格斯认为,西方现代信用原则的确立,是政治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他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中指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规律之一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越发展,它就越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小的哄骗和欺诈手段。……的确,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金钱,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狂热,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辛劳。”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两重性,指出,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以社会生产资料(以资本和土地所有权的形式)在私人手里的垄断为前提,所以,一方面,它本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是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它所能达到的最高和最后形式的动力”。这种信用制度的历史地位就在于:“一方面,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用剥削他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且使剥削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人数越来越减少;另一方面,造成转到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

西方这种诚信观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三个重要的特性:一是被视为交换正义的重要原则,与西方信用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将个人的诚信道德融入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中;二是被视为维系政府与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与西方的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将个人的诚信道德融入法治社会的运行规则中;三是被视为宗教信仰的重要戒律,与西方的生活方式发展密切相关,将个人的诚信道德融入世俗生活的神圣意义中。

虽然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经济信用制度和政治法律制度有着自己固有的阶级局限性,贯彻于其中的契约诚信观也不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诚信观所要求的自主自觉意识,但是它超越了基于血缘宗法关系的“熟人社会”讲求诚信的“私人”空间意义,赋予诚信以基于现代交往关系的“经济社会”讲求诚信的“公共”空间意义,使诚信走进了人们复杂多样性的职业生活,成为一种制度化的道德律令。这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现代化建设中培育和倡导具有法治精神的诚信观念,无疑有着十分现实的借鉴作用。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新阶段。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只有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善治。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真实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才能获得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也只有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的法律才能有效实施。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指导,科学地继承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诚信观和西方文化的诚信观,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求的现代诚信观,使之成为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的社会伦理基础,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12.浅谈诚信档案建立的重要性 篇十二

一、大学生违约现象调查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违约现象进行剖析,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深入调查,为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在调查过程中采用了网上投票、实地发放问卷、电话调查、电子邮件等发放形式,发放对象为各个高校的大学生,发放过程中,坚持按照学校所在地区、学校等级等,按照比例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66份,回收率为88.7%,其中剔除问题调查卷11份,有效问卷共为255份,有效回收率为85.%。问卷的有效率达到了此次调查研究需要。调查结果如下。

1. 大学生对签约违约的看法。

通过对大学生违约态度的调查发现:共调查的255个问卷中,认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可能会发生违约行为的大学生总数为90人,约占到调查总数的52%;认为有必要时可能发生违约行为的大学生总数为102人,约占到调查总数的58%;认为任何情况都不会发生违约行为的大学生总数为43人,约占到调查总数的25%;选择已经有违约行为的人数的大学生总数为19人,约占到调查总数的11%。调查可见,目前的大学生的潜意识会违约行为很高,大学诚信档案建设迫在眉睫。

2. 大学生对诚信档案建设的看法。

根据调查结果,有135人,约占到调查总数的52%大学生对大学生诚信档案建立持有不支持态度;有85人,约占到调查总数的33%大学生对大学生诚信档案建立持支持态度;有35人,约占到调查总数的52%大学生对大学生诚信档案建立持有中间态度,可见改变大学生当前主观观点,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还是一个很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3. 大学生违约的企业类型分析。

在对“假若会发生违约行为,最有可能让大学生违约的企业类型”调查中,根据结果发现:约有4人,占到调查总数的1.67%大学生选择国有企业;约有106人,占到调查总数的41.67%大学生选择私人企业;约有13人,占到调查总数的5.%大学生选择事业单位;约有17人,占到调查总数的6.67%大学生选择外资企业;约有21人,占到调查总数的8.33%大学生选择股份制企业;约有21人,占到调查总数的8.33%大学生选择中外合资企业;约有26人,占到调查总数的10.%大学生选择有限责任公司;约有34人,占到调查总数的13.33%大学生选择股份公司;约有13人,占到调查总数的5.%大学生选择其他企业。可见,大学生违约比例最高的企业是私有企业,位于比例偏低的是国企、外资企业和事业单位。

4. 违约学生类型。

通过对违约的学生类型分析发现:大多数违约学生,占到调查总数63%的学生,都是在30岁以下,均是刚刚开始毕业后签约违约的人数比例偏高,占到调查总数的47%。并且认定违约或者有违约意向的学生,其诚信意识均不强。违约原因多是个人主观行为。

通过大学生违约现象调查分析,我们看到,目前大学生违约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一种机制有效地约束大学生行为,因此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需提上日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大学生在校活动中,直接形成、能够反映其信用状况、具有保存备查价值的各种历史信用记录,其内容涵盖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是大学生证明其诚信程度的第一“原始凭证”。

1. 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水平。

首先,大学生诚信档案最直接的影响是促进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提高。大学生个人诚信问题首先是个人问题,不论外界环境的如何,个人诚信素质是内因,其他影响因素是外因,大学生个人诚信素质建设是影响诚信档案建设和完善的根本所在。而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可以约束大学生从内因出发,提高个人素质水平。

2. 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有助于减少企业用人的交易成本。

企业用人单位对用人的考虑不会仅仅限制于学历等方面。例如,目前假证件的增多,企业用人单位没有足够的成本去辨别真伪,而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个诚信行为考核档案,企业在就业市场进行用人选择行为时,可以作为参考的依据,优先选择那些诚信记录较高,即诚信较好的人,这样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即能找到相关的一个适应用人单位需要的、讲信用、负责任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并且这些人才往往不会出现违约行为,因为其诚信档案反映了其相关的诚信信息。而对于大学生诚信档案记录比较差的人,在就业签约后,相比较其违约的行为更频繁,这就增加企业进行招聘的时间和金钱的交易成本。

3. 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促进社会主义人才市场资源优化合理配置。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化的发展,完善了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社会主义人才市场的完善,使得资源得到充分配置,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被应用于社会主义人才市场,使诚信行为调整人才优化行为出现可能,特别是对我国服务业,其对诚信素质要求比较高,很多企业总是寻找那些诚信素质较高的人进行合作,而不是单单的个人能力。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使得诚信人才优化合理配置成为必然。

三、完善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建议

1. 加强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建全诚信档案体系。

大学生诚信档案体系,包括诚信档案的主体建设和系统体系建设。所谓就建设诚信档案主体,就是加强对学校和大学生本身建设,学校必须成立专门的机构,有专门的人负责诚信档案管理操作流程。大学生提高自身诚信修养,严于律己。大学生诚信档案体系建设必须完善“诚信承诺书”、“基本信息”和“信用记录系统”等三个部分,建立规范的积分和扣分等评价系统。

2. 完善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和完善,是指诚信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一部分。校园文明程度提高。学校是知识和行为的传播教育基地,一种校园文化的的精神引导作用,不仅影响个人当前的发展,还影响整体校园文化运行,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使学生明白,在就业签约中的诚信行为就是对企业和个人负责,一旦签订就业协议就要履行相关义务,任何违约行为都将会受到社会排斥,一旦这种意识在学生之间建立,强烈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将很快发挥作用。

3. 完善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加强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 建全诚信机制, 提高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

我国是一个“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的国家。法制的约束是强约束,道德的约束是软约束。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是社会价值体系的一部分,诚信档案建设也遵循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完善了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体系,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一方面需要学校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必须把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操、诚信意识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去引导,使得学生在长久的生活习惯中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大学生评价机制,这就是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完善,使诚信教育和制度建设合为一体,形成大学良好生的诚信道德行为。通过对学生在学习、生活、经济、择业四方面的考核, 并把考核结果填入档案,作为用人单位考核是否决定聘用的参考标准。并且一旦大学生违约,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影响个人诚信记录,最终影响了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4. 完善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加强学校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避免违约现象发生。

一个完善而有预警性的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其中主要考虑的是为以后作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综合诚信能力的衡量标准,这就自觉地使学校根据大学生个人素质水平、个人爱好兴趣、个人经验和职业能力倾向,进行制订符合自己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也是一个相当具有效益的指导过程,通过帮助他们制订合理的职业生涯,确立大学生职业奋斗目标,就能在激烈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处于不败之地,可以使得大学生提前应对当前严峻的毕业竞争形势,减少择业盲目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更重要的是,职业规划的制订能使得大学生充分地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一但面临不适合自己职业规划设计的职业,能立刻形成敏锐的洞察力,这样在未签约前就能调整和修改职业目标,避免盲目签约而造成的大学生失信问题。

参考文献

[1]夏艺萍.大学生就业违约之特点及对策探析[J].教育家天地, 2010 (11) .

[2]方春平.基于纳什平衡的大学生就业毁约节制策略[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16 (5) .

[3]崔光霞.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可行性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 28 (3) .

上一篇:归乡路幸福路作文600字下一篇:冰雪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