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模式(11篇)
1.案例教学模式 篇一
案例与案例教学法(saemon提供)
近年来,随着我国管理教育的发展,许多机构都声称他们使用案例教学法,许多学员也趋之若骛,引以为荣。但最近对案例教学法的各种说法中不乏夸大与误解的成分。什么是案例,如何使用案例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一直是困扰许多教师和学生的重要问题。
在一些情形下,许多的学员反映,使用案例教学,他们仅仅听到了一个故事;也有学员反映,通过案例教学知识点过于零散,没有整体的框架;更有甚者,他们觉得,讨论简直是浪费时间,因为其他同学的发言简直不着边际。这些都意味着,案例学习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需要学习者对案例廓清一些认识,掌握一些适用于案例学习的方法。案例和案例教学法
案例是对某个组织里一些人所面对的实际商业情形的描述,它通常涉及一个组织(家庭、企业、产业甚至课堂)中的某个决策者所面临的困难、挑战、机会和问题等,案例里面包含了组织的背景材料以及关键人物处理事务时所涉及的各种各样的资料。案例教学,最早应用于美国的法学院。后来哈佛商学院首次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取得很大成功。现在案例教学法已经是商业教育领域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商业环境中充当决策者,取得管理和拥有权,感受压力,分析形势,识别危险、并作出决策。案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协同工作。由于案例来源于不同地方、不同的组织类型和规模、不同的职能区域和不同的责任级别,因此案例教学会让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到理论的实践方法。
此外案例的真实性、实战的模拟性,可以激活学生充当决策者位置的意识,从而仔细鉴别相关数据资料,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案例学习的过程
对于学习者而言,有效利用案例这一学习工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多数情况下,通过案例学习需要比单纯听老师讲课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对于管理类课程来说,效果可以更好)。一般而言,案例学习需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个人准备
认真的个人准备是案例学习的基础,一般每个案例我们建议要花一两个小时仔细阅读。每个人的阅读习惯可能不尽相同,我们把一些学生的做法推荐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1.浏览案例的最初几个段落,然后以很快的速度把案例剩余的部分翻阅一遍,并思考:这个案例是关于什么问题的?将要涉及哪些方面?会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供我分析?
2.仔细阅读案例,并在你认为重要的地方作出标记,读完之后,回答:案例的事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记住,尽量假设你就是案例的事主,而不要置身事外。
3.在笔记本上记下关键的问题与重要的事实,再通读一遍案例,将相关信息整理出来,这个时候,你也许需要一些初步的计算,或者需要基本的分析框架,如果有必要,翻阅一下你的教材也许有帮助。
4.将你的分析整理出来,并得到分析的结论和你的建议。
自此,你的个人准备就已经完成,可以拿到学习小组与大家分享了。
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不一定需要严肃的形式,宿舍里、餐桌旁、草坪上,都可以。这个阶段的并不是为了就案例事主所处形势和建议取得一致意见,而是通过相互交流与讨论,促使每个小组成员进一步思考、调整和深化他/她自己对案例的分析。
课堂讨论
在课堂上,老师会根据案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引导讨论的进程。有时候,老师会点名让某个学生回答某个问题,或者对发言同学的观点进行有时是“不留情面”的追问。她/他这么做的目的决不是与你为敌,更不是对你个人有什么看法。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或者是容易产生混淆的观点,老师需要全班认真思考。有的时候,老师还有意挑起同学之间不同意见的争论。事实上,每一种意见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案例中复杂的管理问题的一个侧面。兼听则明,不同意见的交锋往往能让我们对问题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在案例讨论结束时,老师会小结讨论的成果,并通过案例,给出分析的思路或者学习的结论。这并不是最终的结论,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在充分吸收了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以后,仍然有不同的看法,没关系,管理从来就不是教条,让你今后的实践来证明。
对大量案例学习过程的研究表明,上述三个阶段的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如果没有认真的个人准备,你很难在下面的小组讨论中与同学相互激发,相互学习。同样,如果你仅仅在上课的时候才匆匆浏览一下案例,老师精心设计的讨论过程对你也了无意义。只有认真准备,积极讨论,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于案例学习的建议
案例学习是一个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也许
下面的建议会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案例学习的特点要求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案例的学习过程。如果你没有仔细地阅读案例,不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不积极思考案例事主的处境,一堂课下来,你可能什么也没有学到。同样的,如果你不把自己置身于案例事主所处的困境,“不把自己摆进去”,始终抱着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很容易口若悬河,不着边际。只有主动、积极地把自己想象成案例的事主,才可能想他之所想,急他之所急,才有可能在一个接近真实的模拟环境中学习决策的方法和技巧。对于一个使用案例教学的课堂来说,每一个成员--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责任为其他人的学习贡献自己的智慧。
2.以开放的心态听取不同意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案例的讨论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集体学习的过程,其优势是可以利用集体中每个人的思索,对复杂管理问题的各个侧面进行全面的考察。每一个人的意见都有合理之处,以开放的心态,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哪怕是与你的观点截然相反的意见),从中吸取合理的营养,不仅是有效的利用案例学习的优势的正确方法,也是未来的商界领袖必须的职业素质。
3.致力于问正确的问题,而不要试图寻找正确的答案。在案例讨论结束时,学生往往会问老师:“正确的答案是什么?”。我们在此强调,对于案例学习而言,从来没有正确的答案。课堂讨论的结果,可能会形成若干“可行的方案”,这些方案各有千秋。正如哈佛商学院教授Charles I.Gragg指出的那样:“商业还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至少迄今为止还不是。对于商业管理问题而言,并没有所谓唯一正确的答案。因此,不等指望通过翻翻教科书背后的习题解答就可以验证自己是不是正确地回答了一个商业管理的问题,相反,最通常的情形是,最佳的解答可能根本找不到,即便是老师也找不到。”当然,在课堂上,老师会带领学生对若干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既讨论方案的优点,也讨论方案的缺憾,最后,老师还可能告诉大家最后实际发生的结果。无论实际发生了什么,或者某个人认为应该发生什么,都不能视为唯一正确的或者完全有效的。真正有效的恰恰是,通过案例学习,你知道在一个特定情况下,如何分析和处理不同的决策选择。
事实上,无论在商业实践还是在案例学习过程中,比找寻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如何学会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这正如一位商界领袖指出的那样:“高层管理者90%的任务,是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相对而言,答案容易找到,而正确地提出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案例教学只是希望帮助大家正确地提出正确的问题。
2.案例教学模式 篇二
战略管理作为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其宗旨在于系统地介绍企业战略管理知识体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战略管理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战能力,以便其未来能为培育和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做出贡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传递不断发展的理论知识,还要更加强调操作和实践。早在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就率先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它对于学生掌握有用的知识体系并能在实践中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法,其主要区别见下表:
资料来源: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案例精选
案例分析为未来实际的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实践方式,让他们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公司里管理者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战略管理案例一般来说都提供了有关各种行业和公司所面临的问题、所处的环境等详尽的信息。通过分析,一是可以学习不同公司管理的经验,以及各行业和各公司的背景知识,二是可以检查应用战略管理工具和技能的能力,三是可以锻炼学生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提出有实际意义的行动方案的能力。
尽管目前高校在案例本身、教学设施、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但多数学生认同在战略管理课程中结合实施案例教学。他们认为,案例教学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很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教学比较生动活泼,在分析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本枯燥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查资料,模拟决策等方式,使同学们的能力和知识面得到了拓展,增强了团队精神。并且,采用案例教学以后,学生和老师之间不再像传统教学中那样的单向交流,而是更为互动的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
二、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1. 选择和准备战略管理教学案例
目前在战略管理教学中通常运用多种案例辅助教学,案例形式也多种多样。现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哈佛式的冗长而细节俱全的案例;二是德鲁克所倡导的短小精悍的案例。两类案例各有优劣,在战略管理案例教学中可以灵活采用。基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列举德鲁克式案例来引导学生发现概念、理解原理;而在理论学习的综合小结部分,采用哈佛式案例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索式学习。
在个案的选择上,国内企业实践的案例较为缺乏,多数案例来自国外企业。由于东西方文化以及社会与企业制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对来自国外企业的案例中所存在的社会、经济及文化背景缺乏体验,导致对案例中的材料没有深刻认识,对案例中战略管理者的思路与决策难以透彻的理解。而另一方面,源于我国实践,反映我国经济建设实际,具有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特色的案例目前又相当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战略管理案例教学的效果。我们鼓励学生独立自主收集编写案例,这样既能丰富我们案例教学的内容,同时还锻炼了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用于教学的案例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案例要符合教学目标,突出针对性、可读性和新颖性;二是案例的难易程度适中,案例所涉及问题能够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三是案例要具有综合性,能够提供大量的原始资料作为分析基础,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个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全貌,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从复杂的背景资料和纷繁杂乱的信息中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关键要素,从而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合理安排案例讨论
战略管理的教学案例一般较大,内容多,情境错综复杂,需要团队合作方能顺利解决问题。学生在讨论中进行合作性学习,不仅能使学生个体主动地适应团体环境,将自己溶入团体之中,互相协作,互相尊重,而且能激发其积极地去挖掘自己的优势,取长补短,结果是发挥出团体的“合作力”。实践证明,在一个彼此协作、相互支持的团体中学习,产生的效果远远优于单独的个人学习。为了便于案例讨论的组织,通常来说,每个小组的人数以5~7人为宜,人数太多会减少每个人发言的机会,从而不利于思想的充分交流;人数太少则可能形成不了讨论气氛,不利于集思广益。在分组时,学生应采用自愿组合的原则分组,同时,注意男女比例的协调,以便于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应由小组成员推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案例的课内或课外讨论,组织准备案例讨论的汇报提纲,并指派成员做好全班交流发言的准备。案例讨论中对不同的专题内容可以由不同的学生担任组长,以确保有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内全班交流发言。
案例讨论效果的好坏,课内讨论的组织是重点。首先,由组长在课堂内汇报、演讲小组分析报告;然后采用同学自愿或随机抽取的形式,围绕分析报告展开讨论,促使同学积极参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与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分析意见和创新观点,对案例讨论中学生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思考要求,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案例。同时要告诫学生,案例分析很少只有一个解决方法或一套行动方案。只要认真负责地去准备案例分析,并且有充足的证据去支持自己的观点,就不必担心所作分析是否是正确的答案。
三、案例教学中的学生成绩评定
在学生成绩评定过程中,教师如果使用传统的一些评分手段往往只能根据每个小组的整体表现给出团队的成绩,无法识别出学习团队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学习效果,从而无法较为准确的评定学生个体的学习成绩。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在群体中工作时,特别是当个体的工作没有被单独识别出来时,会出现一种人们平均的努力程度降低的现象,叫做社会惰化作用(socia loafing)。由于一个团队的成员将获得相同的成绩,因此很可能存在团队中只有一部分人花费时问精力完成任务,而另一部分人没有付出足够努力的现象,这就是搭便车的行为(free riding)。吴志明、武欣(2006)[2]的研究表明搭便车现象的存在,对团队学习的效果往往会带来消极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效果。Brooks等[5]对管理类课程教学的研究发现,采取同伴评价的方式能够减少搭便车的问题,并提高学生的团队学习效果。
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当教师试图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时,学生仍保持被动的惯性,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积极的思考;学生喜欢急于从教师那里寻求标准答案,而忽略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就导致了课堂讨论不活跃,出现“冷场”,也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课堂讨论中,教师的角色应作适当变换,成为一个组织者、协调者和聆听者;学生要从“配角”变成“主角”,是案例分析、讨论的积极参与者。教师走下讲台,坐在同学中跟同学一样听讲、提问,学生居于中心地位,具有评分的权力,这样使得课堂氛围较为融洽,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的热情。课堂讨论的评分由每一小组选派一名同学代表本小组为其他小组的课堂演讲、讨论表现评分,每一小组所获得的平均得分就是该小组在课堂演讲、讨论环节的成绩。
我们借鉴Brooks等人的研究成果,采用小组同伴评价表、学生评分和教师评分相结合的方式,尝试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能适应案例教学自身特点的学生成绩评定方法。该成绩评定方法的核心,成绩评定计算公式为:
S=(T1+T2)×P,其中:
S——每个学生在案例教学部分的成绩;
T1——小组在课堂演讲、讨论环节的得分,满分30分。由其他小组的同学参考老师课前提供的评分细则,根据该小组在课堂演讲、讨论中的表现评分:
T2——小组案例分析报告的成绩,满分70分。由教师根据案例分析书面报告的质量评分:
P——学生个体在团队学习中的绩效系数,反映学生个体在团队学习中的表现。该系数通过计算分析小组同伴评价表得出,绩效系数位于0-1之间
案例分析书面报告的评分原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2)战略关键问题是否涉及到,是否深入;(3)观点的创新性;(4)决策方案的实用性和可实施性;(5)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情况;(6)格式的规范化。
在学期初,我们设计了小组同伴评价表和课堂演讲评分细则两份表格(见表1,表2)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能够合理、客观、公平地评价学习团队中其他同学以及其他小组的学习绩效。
小组同伴评价表采用匿名方式,学生在表中不仅评价同伴在团队学习中的表现,也同时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诚实的评价。表中每一单项的评分采用5分制:5=非常好;4=较好;3=一般;2=较差;1=非常差。学生个体在团队学习中的绩效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P=V∕25,其中:
P——学生个体在团队学习中的绩效系数
V——小组同伴评价表中学生个体所得评价总分的平均值。例如,在一个5人学习小组中,针对甲同学的评价总分共有5个,分别为23、20、22、23、21,则V值为:(23+20+22+23+21)/5=21.8。
这里,我们通过一个例子介绍表二的使用方法。以一个30人的班级为例,每5人组成一个案例学习小组,形成6个小组。在课堂演讲讨论环节中,每小组派出一位同学参与这一环节的评分。第一小组的成绩为第二、三、四、五、六小组的同学对其在演讲讨论环节中的表现所给出的分数计算出的平均值。例如,各小组所给出的分数分别为25、23、24、26、22,则第一小组在课堂演讲讨论环节的成绩T1为(25+23+24+26+22)/5=24;以此类推,第二小组的成绩为第一、三、四、五、六小组的同学对其在演讲讨论环节中的表现所给出的分数计算出的平均值,第三小组的成绩为依据第一、二、四、五、六小组的同学对其在演讲讨论环节中的表现所给出的分数计算出的平均值……
从我们的实践情况来看,使用这一成绩评定方法后,案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得到了提高,获得了学生们的认可。这一学生成绩评定方法较为客观地评价了学生在案例教学部分的绩效表现。它有利于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减少搭便车行为,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案例教学的热情;同时保证了教师在学生成绩评定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许晓明:企业战略管理教学案例精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吴志明武欣:MBA学生团队学习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学报,2006年1月,第3卷第1期
[3]袁界平:应用多维互动法改进战略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初探[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4]陈一君田北平:基于企业战略转型的战略管理案例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8期
3.中职服装绘画案例教学之案例选择 篇三
关键词中职学校服装绘画案例教学案例选择
服装绘画是服装设计效果的表现手段之一,具体可分为服装效果图和时装画两种类型。其中服装效果图是中职《服装美术设计基础》课程中既重要、又有一定难度的技能型教学内容。由于服装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是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制作,因此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中,不可能独立开设素描和色彩写生课,对这些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进行绘画基本功的训练。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服装绘画技巧?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模仿”、“理解”、“应用”、“创新”是服装绘画案例教学的基本程序。具体步骤是:教师精选服装效果图案例:从造型、结构、色彩、材料、表现方法等方面分析案例;指导学生临摹、默写案例,学生在临摹默写中理解、掌握案例所包含的知识和绘画技巧;知识和绘画技巧的应用与创新。
在中职服装绘画案例教学中,案例对学生起到的是示范引导作用,因此案例选择是否恰当至关重要。目前,市面上有关服装效果图方面的参考书琳琅满目,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本着取其精华、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原则,从以下具体要求出发。
一、案例要突出教学目标
中职服装专业学生的就业大多集中在服装样板设计与工艺制作岗位,服装绘画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掌握服装绘画要领和基本表现技巧,为服装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等主干课程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基于此目标,选择的教学案例不但要有艺术形式的表现,更要着重于对造型、结构、缝制工艺特征等技术工程语言的表达。
二、案例要突出效果图的功能
服装效果图包括平面款式图和人体着装效果图两种形式。在表现效果上,与强调画面艺术效果和着装意境表现的时装画有较大的区别。服装效果图应具有写实工整、易读、造型、结构、色彩、面料质感表现清楚、便于指导生产的特点。
对中职服装绘画教学,可从对绘画技巧要求较低、学生易于掌握、走向工作岗位后使用更多的服装款式图着手。选择的教学案例应具备两个基本特点。
1、服装款式造型特征鲜明,整体和局部的结构比例要准确。一般来说,职业学校的服装绘画教学安排在素描教学后的第二学期,此时学生虽已具备了初步的服装结构知识。但对服装款式特征的把握还不能到位。因此,按服装廓形选择造型特征鲜明、整体和局部的结构比例表现准确的服装款式图作为教学案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还便于他们较快掌握表现服装款式特征的要求和方法。在教学中。可以从领、袖、袋等局部表现人手,再过渡到款式的整体表现。
2、服装缝制工艺细部结构特征表达清晰、简洁、概括。在服装绘画表现中,缝制工艺特征的表现类型多,变化大,是服装款式图表现中的重点和难点。其中以绳、结、扣、袢、褶、拉链、花边等装饰工艺的表现难度最大,这些服装设计中常用的装饰工艺,对服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选择缝制工艺细部结构特征表达清晰、概括而简洁的服装款式图作为教学案例,不但能让学生领略服装缝制工艺的精致合理,而且能举一反三,迅速掌握服装缝制工艺特征的基本表现规律和表现方法。
三、案例要基于学生的绘画能力
着装效果图表现的是一种人体着装后的效果,其中服装人物姿态和面料质感表现是学习的难点。在考虑学生绘画能力的基础上,所选择的案例在人物姿态和着装、面料质感表现技法等方面,要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1、要选择经典的服装人物姿态。在服装绘画中,对人物身高比例、动态、角度、手势、表情,可根据表现的需要进行夸张、省略等艺术化处理。对于没有人体知识和表现技巧的学生来说,选择的教学案例在人物姿态的表现上既要写实,又要简练,可以将最适合表现服装美的几种典型而常用的人体姿态,如S曲线的正面、半侧面、背面动态以及与动态相匹配的2~3种头、手、脚的姿态。作为服装人体表现教学案例。对案例的分析和临摹,要突出服装人物姿态的变化规律。在后续的学习中还要反复使用。
2、要选择典型的着装效果。服装轮廓与体积感是服装人体着装效果表现的难点。教学案例要体现人物着装后,服装轮廓和体积感的特征及表现规律。因此,可选择紧身、适身、松身等不同松紧程度的服装着装效果进行案例教学。案例中的服装人体姿态是学生熟悉的,对由于在人体、人体动态和服装的松紧程度影响下。胸、腰、袖肘、裆、膝等部位服装产生的褶皱处理要整体、简洁、高度概括和提炼,服装的外形也应表现准确。
3、要选择以线描为主的表现技法。服装效果图的表现技法丰富多彩,根据服装的风格、造型、结构、材料质感等特征,可选择不同的技法表现。在所有的技法中,线描法是最适合初学者学习的技法。形态不同的线不但可以准确地表现服装的外轮廓与内结构。还可以表现服装面料的轻、重、厚、薄、粗、细等质感。在教学中,首先可以从单纯使用匀线、粗细线、不规则线表现服装风格和面料质感开始,然后再进行线与色彩结合在一起的平涂法、线描淡彩法、彩色铅笔法练习。教学案例要与之配套。
4.第三章 案例教学的组织案例 篇四
一、组织教学过程
1、教师向学生介绍案例及问题的目的和意义;
2、将课后的材料分析及思考题布置给学生,让其利用课外时间做准备;
3、进一步确认学生事先的分组情况,并分派任务,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准备,将讨论和分析的结果以PPT 的形式呈现,每组的发言时间为5-8分钟;班级较大的则没有进行分组,也没有要求具体的呈现形式;
4、各小组分别派代表上台发言,每位代表发言结束后,可以有几个提问机会;较大的班级则由学生自愿上台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或质疑,并展开讨论。
5、教师讲评与总结,肯定有价值的见解,纠正不正确的分析,指出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教学目的与意义
1、通过本案例讨论,使学生理解或掌握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的概念、优点、内容等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能力;
4、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后总结
1、学生评价
2、教师评价
4.12(星期五)第3—4节,学生应到34人,实到33人,由于事先进行了任务布置,因此本次案例分析讨论的过程在课外,课堂上主要由各小组把事先准备好的分析内容以PPT的形式进行讲解。每个小组在台上对照PPT的讲解时间约为8分钟左右,老师的总结评价时间为15分钟,共占时45分钟。
由于事先给学生安排好了任务,因此学生在课外有充分的时间去做准备,从呈现出来的的内容来看,每一组准备的内容都很全面、详细,从背景资料到概念阐释、从原因到做法等,紧紧围绕企业退休员工的社会化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全面的分析。
存在的问题各组具有共性:对于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问题的理解存在片面性,仅仅局限于材料中企业退休员工的社会化管理,从微观层面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而对于应该从哪些宏观层面加强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的问题没有做很好的回答。教师对此问题以列举案例的形式进行了补充和阐释。
4月15日(星期一)地1—2节,应到64人,实到64人。
本次案例分析讨论的过程在课外,由于班级人数较多,不适合分组进行,因此采用个人自由发言的形式。在老师的鼓励下有6位学生自愿发言,包括陈述自己的观点和对别人观点的质疑和补充,每位同学平均发言时间大约4分钟,老师总结评价20分钟。
5.案例教学模式 篇五
“注重学生潜能开发与个性差异,引导自主参与,培养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提高教学素质,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就成了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最好的方法。而在我们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但在教学实践中,面对这些年龄较小的孩子们,怎样把这种教育思想落到实处,例如小学生的主动性从哪里来,怎样才能正确引导和调控这种主动性等方面,既要有理论的指导,更要有教学实践的支撑。下面就是我针对《面具》这一课展开的对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案例分析。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群头戴色彩鲜艳,各式各样面具的同学伴随着活泼、有趣的音乐声,载歌载舞地来到同学们面前,并向同学们逐一的自我介绍。由此拉开了本堂美术课的序幕。
“大家好,我是小兔子,我有两只长长的耳朵。”一位女生捋着长长的耳朵 蹦蹦跳跳的打招呼。
“我是孙悟空”,另一位同学边说边表演起小猴子抓耳挠腮的伶俐动作,引
得其他同学哈哈大笑。
“大家猜猜我是谁?”又一戴面具者神秘地出现了,同学们稍愣一下,随即小声议论起来:“假如我没有猜错的话,你应该是牛魔王吧。”“不会是怪物吧!”学生们都笑了起来。老师:“同学们,大家静一静,今天老师想邀请同学们,为自己制作一个特别的面具,参加化装舞会,你们愿意吗?”(学生们齐声说好)。“那你想作一个怎样形象的面具呢?”
一名男同学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我想制作一个外星人面具。”另一个男生扮机械状说:“我想制作一个机器人面具。”一名女生甜甜地微笑着说:“我想制作一个小猫咪的面具。”其他同学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想象着自己喜欢而又与众不同的面具造型。
老师:“刚才,大家都已经想好了自己的面具造型,那么,怎样来制作呢?”孩子们被浓郁的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所驱使,都静静地等待老师的讲解示范。
二、直观演示,诱导启发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了,给了课堂一个良好的开端,老师应引导学生这种积极性,应用到学习内容中去。这时我在实物投影仪器下作示范
1、将纸板对折后剪出自己喜欢的面具造型,再剪下面具中眼睛所在的位置,同时注意在面具的左右两侧留下可穿上橡皮筋的地方。
2、采用对印的方法着色:以中心为轴,在面具左边上完颜色后,就趁湿往右边按压,要注意色彩之间的对比。
3、在面具左右两侧穿上橡皮筋,扎紧。
示范之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在大屏幕上依次显示各种各样的面具,供学生制作时参考。多媒体播放轻音乐,给学生一个轻松、自在的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三、自主参与,大胆创新
学生们为了能够参加化装舞会,都想表现一下自己别出心裁的设计,因此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设计、制作中来,他们神情专注,仔细认真。老师巡视课堂时,发现学生的作品构思奇特,造型新颖,千姿百态。有的制作一只小鸭子在游水的面具,有的制作一个小丑的面具,有的制作一个京剧脸谱的面具,有的制作一个篮球面具……这些面具或令人捧腹,或令人惊讶,充分展示了孩子们无比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于没有受到老师太多的暗示、干扰或束缚,作品带有十分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坦率地说,在这里任何条条框框的东西,都显得单调和苍白。在《面具》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一堂成功、有效的美术课,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美术课堂应该通过创新思考求进步、求发展,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应充分发挥美术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手段,并运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呈现课程内容,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大胆地在课堂上提出进行“化装舞会”,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教学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和需求。我通过精心创设情境,控制教学节奏,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对小学生来讲,兴趣是他们认知活动的动力,是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的基础,当他们对所学的对象有强烈的兴趣和表现欲望时,他们的注意力就能高度集中,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大胆设想,敢于创新,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防止因循守旧、千人一面的现象出现。在面具的教学中,我们看到,宽松的课堂气氛及兴趣盎然的目标,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通过想想、看看、画画、做做,学生们自由、大胆地表达了他们的情感和认识,激发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他们也在主动参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成果和快乐。
4、教学艺术不在于苦口婆心地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不要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引导学生去体验、思考、判断,从而活跃他们的思维,展示他们的个性,放飞他们的想象,表达他们的思想。要懂得,教师并不是课堂教学唯一的主体,而应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为本,要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之间以及教学媒体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6.案例教学模式 篇六
一、案例背景
A集团公司于2000年6月完成对山核桃加工企业长久公司的收购,收购时,长久公司考虑进行两项投资,主项投资是建设山核桃基地林,此外还有200余万元投资规模的雪米饼项目,合作双方同意合资后延续此两项投资。
2000年7月14日,公司总经理王二明将投资计划上报股东会,并提出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希望能在近期完成投资。
股东会审核后,认为预期投资效益可行,于8月26日批准。2000年8月20日,公司支付了145万元的设备款。
2000年8月,集团公司派出本部人员担任该公司新任财务经理,不久,发现该公司存在相当多的经营不规范的问题。
2000年9月以后,雪米饼市场价格开始下降,公司的雪米饼开始滞销。
2001年春节时,市场价格继续下降,已跌至生产成本线,雪米饼已无法盈利。2001年中,公司原总经理王二明被撤消职务,A集团重新聘任了新的总经理。
2001年12月,长久公司正式报告雪米饼投资失败,并要求报损购置不到一年半的雪米饼设备145万元,股东会经过审核,确认公司雪米饼生产无法继续盈利,批准报损,后雪米饼以40万元的价钱转让,该项目投资损失超过100万元。
二、相关资料:长久公司提交股东会的雪米饼投资计划
关于建立山核桃系列产品雪米饼生产线的投资报告
鉴于本公司自94年建厂以来,所生产的主要产品是椒盐、奶油山核桃果,多味、奶油山核桃仁及山核桃糖之类,该产品的特点是保持的山核桃的原汁原味和醇香。但对如何开发更深层次的产品,取得更好经济效益还在进一步开发之中。,经过近半年时间探索、考察和论证,目前已选定了由山核桃仁为主要原料之一的雪米饼食品将期待上马,对拟建这条生产线的投资说明如下:
山核桃系列产品——雪米饼是在主要的原料中配有山核桃仁成分。该产品应为老少皆宜的休闲食品,在雪米饼的原料中掺有山核桃仁的配比,其产品超越了市场上原有的雪饼,起到降血功B、补肾、清心的保健功效,预计它的消费对象主要面向中老年,尤其对熟悉山核桃的人来说会更加喜爱,因此,开发山核桃雪米饼出发点在于此,预计通过广告效应促销,市场前景是好的,也是可行的。
销售方式可与山核桃其他产品一样,通过办事处销售网点,特别是进入超市,可以最快速度全面登场,面向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另一种方式是直接与批发商成交,根据出厂价批发。第三中方式我公司将在大城市建立零售专卖网点,打出自己的品牌,扩大影响面,提高市场占有率。
作为膨化食品来说近几年发展较快,特别是江、浙、粤及河北、湖南等地,上规模,上档次生产厂家有知名品牌“旺旺”,国内有湖北的“银欣”,广东的“米利”,临安的“小王子”,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但尽管如此,我公司上马山核桃仁雪米饼为期不晚,因为,我们生产的雪米饼原料成分与众不同,有自己的特色,其二,该类产品从全国来讲还未饱和,尤其在西南、西北地区此类厂家还很少。其三,销售成本可低于同类厂家,我们可利用现有的销售渠道运作,对拓展市场已是轻车熟路的事。为此,对上马山核桃系列产品——雪米饼基本成熟,风险不会太大,能为企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成本测算和投资方案如下: 雪饼成本计算: 每吨成本构成: 原料:
大米0.8吨×1600元/吨=1280元 食糖100公斤×2200元/吨=220元 油200公斤×7500元/吨=1500元 山核仁200元 添加原料100元 小计3300元 能源
耗煤1吨/班
260元 电90度×12小时×0.8元/度=864元
液化气26公斤×12小时×2元/公斤=624元 小计1748元 包装: 小包装10000×0.26元/只=2600元 纸箱800×2.6元/只=1300元 小计3900元
工资 30人×15元/班=450元 税金800元 折旧费80元 总成本10278元
每公斤成本 10278/100公斤=10.278元/公斤 效益分析: 按日产量2.5吨计算:(月生产24天)按现行出厂价15000元/吨计算×2.5吨=37500元 成本价10278元/吨×2.5吨/天=25695元 增值:绝对值:37500-25695=11805元 每吨增值:11085元/2.5吨=4722元 增值率:11805/37500=31.48%
全年按288天计算年增值11805×288天=339.984万元 总产值37500元×288=1081万元 主要设备投资: 雪米饼成套流水线设备140万元 包装机2台×5500元/台=11万元 小计
151万元 扩建厂房投资: 征田2亩×18万元/亩计36万元
新建车间1022平方米土建部分35.259万元 厕所浴室36平方米2万元 厕所浴室36平方米2万元
水泥坦600平方米×55平方米=3.3万元 小计 76.599万元
上两大项合计投资227.559万元
三、案例分析问题
1、此响投资失败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2、长久公司提交的投资项目计划是当时决策的主要依据,请仔细阅读该计划,并指出作为投资决策的必要条件,该报告存在着哪些需要进一步论证清楚的问题?如果又你来审核这份投资计划,你会提出什么审核意见?
7.案例教学模式 篇七
1) 了解工作面试的基本要求以及面试的一些细节。能使用就业过程中一些常用词汇:如:resume certificate confidence interview interviewer等。
2) 能用简单的词汇描述自己的情况:如:hard working honest easy-going kind patient等
3) 能用面试中常见问题的简单表述展开简单的面试场景。如I've just graduated from—.Major in—I am kind and helpful.I always help others who are in trouble.等
4) 能理解求职面试的对话, 能够运用求职面试句型编对话。
5) 能掌握求职面试的技巧。
2 教学重点
掌握面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表述, 并能开展简单的面试场景对话
3 教学难点
能在45分钟之内让学生掌握面试的语言技巧和细节。基础好的学生要能够进行场景对话, 中等程度学生能掌握面试的一些句型和表达, 余下的学生则至少掌握面试的一些词汇。
4 教学手段
传统教授与多媒体相结合
5 教法与学法指导
根据本单元模块的特点, 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教学过程, 学习求职面试的相关知识。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注意引起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大量小组活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强主动交流, 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 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求职面试英语。
6 教学过程
6.1 课前预习环节
提前安排学生阅读教材, 并提供预习问题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单位学习《job interview》单元的单词及表达法, 并试着用这些单词及表达法来描述自己。
Q1.Tell me about yourself.
Q2:What is your biggest strength?
Q3:What is your greatest weakness?
Q4:Do you have any experience?
Q5:What starting salary are you looking for?
Q6:So when can you start?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预习材料,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新课的积极情感。
6.2 课堂探究环节
6.2.1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激发求知欲望
1) 课前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在PPT上展示两张有关求职面试的图片导入《job interview》单元主题:
教师提问:1.What do you think when you see these pictures?
’理想的)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表观点
2) Pair work
Directions:make up a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 based on the following situation.Task situation:
his/her appearance (hair/dress) and manner (polite but firm) .B al-so advises A to tell about his/her work experience and his/her char-acter, to ask about the job requirement and to learn the usual salaryfor a new hand before answering the interviewer’s question aboutthe salary he/she expects.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引入情境, 让学生小组合作编对话, 激发发求知欲望, 产生初步体验。
1) 组织合作探究, 形成感悟体验
Learning the job interview tips.
1.know some“Soft Skills”about job interview
a.Greet people with a firm handshake
b.Stand up to meet people and sit up straight
c.Walk with confidence
d.Remember“please”and“thank you”
2.Something you should take before interview
a.Resume
b.Certificate
c.Confidence
d.Smile
3.Don’t Forget the Details
a.Wear simple and neat clothes
b.Natural, clean looking face/makeup
c.Don’t do things that might annoy people, like being late, chewing gum, wearing mp3d.Just be yourself.Be relax!
d.Just be yourself.Be relax!
2) play a video about job interview via searching in Baidu.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 Ix MTI4Nj Q=.html
Require students to discuss about it freely in pairs and turnthe dialogue into role-play.
Then ask one student to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teacher.Get several pairs of the interviewer and the interviewee to act
Get several pairs of the interviewer and the interviewee to actout the conversation.
Make comment and praise them.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交流, 产生共鸣, 体验英语面试的形成过程。
3) 提供模拟训练, 巩固深化体验
Task:Suppose a big company is holding a job fair in your school.You have to find a job and apply for it.Distribute a piece of card to each group.Let students in each group decide who are interviewers from
Let students in each group decide who are interviewers from the big company and who are interviewees from your school.The interviewers decide which kind of job they would offer and what requirement should the applicants meet, then write down on the card.
Then ask one student to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teacher,
Then ask one student to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teacherthen get pairs in groups to act out the job interview.Make commenand praise them.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训练, 体验求职面试英语的运用。
4) 课堂检测, 产生成功体验
通过多媒体展示, 学生独立完成:
1.Require students to write some English words and expressions about job interview.
2.Requir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following dialogue on PPT.
Interviewer:Good morning, Miss Tang.__________?
ate next month.I am outgoing and hard-working.Interviewer:OK.__________?
Interviewer:OK.__________?
Tom:Yes, I have worked as a part-time cashier in a supermar-ket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Interviewer:_____________________?
Tom:Well, I can use computer.
Interviewer:______________?
Tom:I have visited your website.I think it is a good place towork.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检测, 落实知识, 反馈矫正, 使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
5) 课堂反思小结
教师指导, 学生自己反思小结:
1.回顾求职面试相关词汇
2.回顾求职面试的过程
3.回顾求职面试的句型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反思小结, 进一步完善感悟知识, 深化体验, 建立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形成内化。
6.3 课后拓展延伸环节, 实践应用体验
1) 课后作业
登陆精品课程网站自主学习与求职面试相关的知识。
2) 学生课后探究:
让同学们访问www.personality.net用英语做个性分析。
3) 课后延伸阅读体验——利用互联网阅读与求职面试相关的文
4) Students watch a video via Baidu: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 I1Nj U4NDQ=.html
Then require them to make a plan for their job after gradua-tion.They may search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bout therequirement concerning their ideal jobs.They may search certaininformation via Baidu:
http://www.zhaopin.com/?utm_source=Sogou&utm_medium=cpc&utm_term=&utm_campaign=121116264&utm_provider=zp&sid=121116264
http://www.chinahr.com/
http://sd.58.com/job.shtml?utm_source=
8.小学语文案例教学模式探析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 案例教学 主导模式
“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唱着独角戏。”这句话是对当前很多小学语文课堂的形象描述。审视今天的课堂,我们发现,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在坚守与变革的激烈碰撞中提升教学的质量。而案例教学模式的创新,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刻板、保守的印象。
小学语文案例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僵化的局面,大大提高语文教育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那么,在实施小学语文案例教学的过程中,究竟如何提出案例、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呢?笔者通过案例教学的模式分析入手,把案例教学分为兴趣主导模式、情景主导模式、文本主导模式这三类,以此来探讨小学语文案例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兴趣主导模式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味的知识灌输是远远达不到良好效果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认识到小学生爱玩、好奇、对新事物比较关注的特点,利用他们的天性举出一些学生共同感兴趣的案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鼓励他们去表达,须知,乐趣所引发的思考与表达是学生最乐意的,能把心中的话表达出来,是一件多么痛快的事。这就是笔者所谈的第一个案例教学模式:兴趣主导模式。这种模式应当遵循三個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主动发展的位置上,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效率就会很高。因此,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推行案例教学的基础,只有遵循这一原则,才会使学生的整个身心都得到解放,在教师引导、帮助和促进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案例趣味化原则。
案例教学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趣味性元素,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着手,只有找到学生心理的契合点,与孩子的心灵产生了共振,才可以轻松地实现课堂目的,增强教学效果。
3.语言形象化原则。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对幽默风趣的课堂无动于衷,在列举案例时,如果教师的语言能更形象一点,以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底线,用生动的语言阐释一个又一个案例,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案例教学就是成功的。
二、情境主导模式
情境主导模式就是指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巧妙挖掘教材资源,通过创设一个完整的情境来引出案例,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说自己所想,说自己所思,在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会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断成长。
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创设案例情境,笔者举出三种方法。
1.逼真情境设置法。在逼真的情境中引出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发掘真实情境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能设身处地地从实际情境出发,设想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思考问题的多种可能方式。
2.情感情境设置法。这种情境设置法目的是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悟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教师只有试着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表达情感,“触摸”形象,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
3.影像情境设置法。这一情境设置方法主要是采用多媒体手段立体化地展示案例,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教师就可以用投影仪再现庐山瀑布的真面目,或者可以给出几张学生从未见过的庐山风景,用图说话,用影像说话,把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心灵感受到教材所表现不出来的震撼。
三、文本主导模式
小学语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需要通过大量课外的案例来充实、表现,但是归根结底,这些案例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阐释课文。因此,发掘教材中的案例材料,充分发挥教材文本的魅力,也是案例教学的模式之一。
文本主导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注意联系,强调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孤立地去理解某个词语,而不是把文本中的词语联系起来整体朗读、感悟的方法是错误的。文本主导的案例教学应该教会学生联系地理解词语,整合文本中的情节、故事和场景,让学生在融合的语境和相似的联想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词语的含义。
2.化抽象为具体,化具体为形象。
抽象的词语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一直是个难点。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提到“军国主义”一词,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以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很难理解,我们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军国主义的概念,这种抽象化的解释达不到我们的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读课文,了解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学生通过阅读,对军国主义一词产生初步感受,然后通过回忆电视、电影和课外书中看到的情形,唤醒生活积累。最后老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词语的意思。这时候,“军国主义”一词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抽象的概念了,而是一个非常清晰的形象。
3.关注学生需求,解决学生问题。
文本案例的阐释和发掘应该关注学生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需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即使教师解决不了,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应发起讨论,在讨论中得出结论,在讨论中启发思维,引导学生思考。
结语:
小学语文采用案例教学,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案例教学也还要和其他教学法配合使用,以系统的效能来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不过,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和运用还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探讨,只要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案例教学的经验教训,分析案例教学的方式方法,那么案例教学就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效能。笔者的对案例教学模式的探析就是从这一点出发,试图为所有同仁提供一个审视自身教学方式的契机,相信只要开动脑筋,多多分析小学语文案例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就一定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黄露珊,黄燕舞.由“一声不经意的叹气声”谈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案例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07,(5).
2.邓锐琴.练习设计的六大追求——新理念指导下的小学阅读练习设计案例分析.小学教学参考,2006,(2).
9.案例教学模式 篇九
谈案例教学法中《会计专业案例》的编写
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基于一定的教育目标,设计一定的`教学案例,以学生主体参与为特征,重在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由于案例在案例教学法中处于主导地位,它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案例的编写有它特定格式和技巧.设置案例过程中它强调形式和技巧的多样性,诸如有纠错型、前提多变型、流程残缺型……等.它强调案例设置过程中必须明确理论背景和理论框架,必须保持案例问题的客观性,案例必须有针对性,案例必须精练,案例的答案必须多元化和最佳化.
作 者:杨晓丽 作者单位: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213164 刊 名:金山 英文刊名:GOLD MOUNTAIN 年,卷(期):2009 1(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会计专业 案例 编写10.高中历史教学教学案例 篇十
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
鸦片战争前夕世界形势及清政府的腐朽没落统治;鸦片走私;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时空过程;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
2.能力培养
①通过鸦片战争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地”看问题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③通过鸦片战争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以及阅读史料获取信息、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等。
3. 德育目标
①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在清王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腐败不堪之际,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为开辟海外市场进行全球殖民扩张的必然结果。
②通过讲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③通过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分析,教育学生奋发图强,为国家强大而读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
难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
课前准备
利用电脑制作动态鸦片战争示意图,虎门硝烟电影录像片段、鸦片战争相关历史图片。学生:组织学生做好预习。如: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或“导学式”教学法,课前可将预习提纲和课上重点讨论的问题印发给学生,适时布置学生进行预习。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是高中学段第一节历史课,教学设计的基点在于贯彻落实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的基本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与 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关于鸦片战争的重点和基本的历史知识,开始培养和训练 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近代中国国情和人文精神的思想教育。
2.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应从起始年级抓起。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要紧密结合高一学生的学段和年龄特点,开始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历史思维能力训练,使学生在掌握重点历史知识的同时,使历史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3.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侧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以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问题式”和“双主导学”(导学式)教学模式和思路,在教师恰当的主导作用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前预习、课中自学阅读、质疑答疑、分组讨论、检测练习等形式,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等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基本能力。
4.在教学媒体手段上,本节教学设计适时播放影视录像片段、鸦片战争演示战争进程示意图、介绍相应历史资料,借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以及适度增加信息量。
【课堂实录】
(多媒体课件画外音导入)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一个半世纪以前的岁月。
在那时,千年的中华帝国,连同它光辉灿烂的文明被
一场外来的血与火打败了,中华民族开始沦落为殖民
地、半殖民地。中英两国远隔万里,为什么会在19世纪的上半叶
发生了一场血与火的较量呢?首先,我们一起来听一个
发生在200多年前的一个小故事。(师生一起聆听马戛尔尼子爵访华的故事录音,同时屏
幕呈现文字内容;通过学案材料一,探讨马戛尔尼子爵
访华的原因,略)
师:1792年的时候,马戛尔尼来了,试图通过和平外
交的方式打开中国大门,但遭到了中国的拒绝。那么,接下来英国会怎么做?
生:会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下面我们一起研究学案材料二:自乾隆末年以来,官吏士民,狼艰狈獗,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
五六。„„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
乎皆不可以支日月,奚暇问年岁?
(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
师:你能简单描述出龚自珍生活年代(1792~1841)的一些情况吗?
生:清朝从乾隆末年就开始衰落了。当时社会秩序
十分混乱;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经济凋 敝;吏治十分
腐败;国库亏空。
师:很好!乾隆末年中国社会在思想观念等其他方
面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我们接着分析材料三:
学案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
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
洋各国及尔国所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
洋行,俾得日用有资。(摘自乾隆帝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之国书,1793年)
师:根据材料判断,当时中国人思想观念是怎样的?
生: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盲目自大,自以为是。
师:很好。那么,你认为中国人对世界不了解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生: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师:基于上面内容的分析,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生:英国侵略中国是必然的,并且从双方综合国力的比较看,战争一旦爆发,中国难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师:很好!十九世纪上半期中英两国社会状况的差
异决定了中英之战必然爆发,并且也正是中英两国这种
社会状况的差异构成了中国战败的必然性。马戛尔尼对
中国社会的描述无疑是对的。但是,大清帝国这一艘破
旧的战船它并没有马上沉没,而是在这之后摇摇晃晃了
一个多世纪后才宣告寿终正寝。屈辱和苦难伴随着清政
府,也伴随着中国。而所有这一切的起点,就是鸦片战
争,战争的导火线是鸦片问题
师:1799~1839年英国对华鸦片输入呈现出什么态势?
生:迅猛增长。
师:是什么驱使着英国商人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而且是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进行武装走私?
生:巨额的利润。
师:对。问题是,对于万恶的鸦片贸易,英国政府
没有加以制止,而是采取了鼓励政策。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巨大逆差。
师:这就怪了。英国是工业国,我国是农业国。为
什么在中英正当贸易中还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多媒体显示《天仙配》画面和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
苦也甜。”)
师: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个唱段。从这四
句唱词中你能看到什么?
生: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家庭生活状况。
生:说明当时中国很穷,老百姓没钱买东西;而且
老百姓没有消费的愿望。
师:你们觉得当时中国人的这种生活状态和中英贸
易状况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生:中国人可以自己生产,用不着买。
生:连想都没想到去买。
生:中国人穷,买不起。
师: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英国的商品,主要是棉布等
工业品在中国很难卖出去,而相反,中国的茶叶、丝绸等
却在英国人中很受欢迎。这样,就形成了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反而处于出超地位的状况。为了扭转这种贸易状,英国人找到了鸦片。
(屏幕呈现介绍鸦片图片和文字资料,并传阅罂粟
果实标本;师生探讨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屏幕
呈现鸦片输入相关的图片、文字及数据)师: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太多的灾难,请大家
描述一下鸦片的大量输入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
生:鸦片的输入会引起银荒兵弱,使国家的财政陷
入困境,军队丧失战斗力,严重影响到国家的安全。
生:吸食鸦片会使人丧使劳动能力,甚至威胁到生命。
生:吸食鸦片会使家庭日益贫困,一些人为了为有
足够的钱去买鸦片,不惜去偷、抢、做坏事。
生:在封建社会,一些人为了为有足够的钱去买鸦片,不惜出卖自己的妻子、儿女,搞的许多家庭妻离人散。
师:应该说,鸦片的危害,当时的大多数人并都意
识到了这一点,但为什么吸食鸦片的人却越来越多?
生:(没有人吱声)
师:许多人为什么不能控制自己吸食鸦片的行为?
生:应该说由于吸食鸦片容易上瘾,人对它有依赖
性,个人很难摆脱它。
师:对,大家讲的很好,正是由于鸦片有巨大的危
害性,人对它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清政府最终决定禁
烟,并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
(屏幕呈现虎门销烟视频画面,并讲述禁烟运动简况,略)。
师: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的侵略气焰,损
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英国为了保护肮脏的鸦片
贸易,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1840年6月,英国政府悍然发动了这场蓄谋已久的战争。(屏幕呈现讲述战争过程的多媒体地图并讲解,此略)
三、鸦片战争的过程(投影板书要点)
爆发(1840年6月)──扩大(1841年)──结束(18
42年8月)
(投影板书)
人民群众的自发反抗──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清军爱国将士的英勇作战,为国捐躯
师:中英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是:握有正义、抵抗侵
略者失败,野蛮侵略、残暴劫掠者获胜。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种结局呢?
(启发引导学生对比战前中英双方发展状况,围绕客观原
因、主观原因和根本原因进行思考、讨论,穿插林则徐的命运,得出相应原因和历史教训。在学生思考、讨论作答
后,教师进行归纳、补充、概括,并投影板书。)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时,英国已
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
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战争领导者清朝
统治集团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等。
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发
展的资本主义。
师:(课堂总结,略)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教训中我们
应该得出哪些认识呢?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课后的作业留
给大家。最后我们以林则徐的话来激励自己:苟利国家
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教学反思】
本课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由于自己是新面孔,学生对我还有一定的新鲜感。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我的身上转移到课文中来,也是我在上课之前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上课时,我通过设计几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回答,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随后,让学生带者问题来阅读课文,学生的思路很快转到课本上,课堂教学也顺利地进行。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内容丰富,重点、难点多,可以展开、补充的知识点也很多。在保证教学进度,充分利用课文中文字、图片、小字部分等书本资料的前提下,有选择地补充一些相关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历史事件的把握。
在讲课过程中,通过采用设置问题、展开讨论、举例、对比等方法,逐
一、分曾剖析、讲本文重点;通过比较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变化,由浅入深,化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难点。
高一我带的班级比较多,各班学生配合不尽一致。在最初的两个班,对时间的控制不是太好,时间有点吃紧,但在课后随即进行总结和调整。随着对教材的不断熟悉,对时间的控制越来越好,在其余班基本都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当中,对于发现的一些问题,我都及时的同组里的老师共同讨论,在取得一致意见后,随即调整,也使我认识到了集体备课、集体讨论的重要性。
总体来看,各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比较高,上课表现都不错,能够积极回答问题,讨论也很热烈。但是,有些班相对有点沉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比别的班级稍有逊色,需要再好好调动一下。
11.教育学案例教学模式建构 篇十一
教育学学科自引入我国以来身负着三重使命,即:教师素养教育、教育科学研究、学科自身建设。从指导实践到发展理论,教育学似乎无所不包。这神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使教育学始终摇摆在实践与理论之间,结果实践也没有指导好,理论也没有建设好,教育学“沦落”为三流学科。在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教材出现之前,探究新的教育学教学模式不仅是解决教育学困境的可行之路,也是学科增长的突破口。因为几乎所有教育学名著,如《大教学论》《普通教育学》《民主主义与教育》,无不以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内核来构建自己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案例教学模式与案例教学法息息相关,案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情景性、实践性,它能使教育理论进入“现场”、走向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同时又把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向理论转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另外,案例教学也使教师在教学中有了充分发挥的空间。而案例教学模式主要以案例教学法为教学方法,但它不是唯一的方法。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在内的一种案例教学程式。
二、案例教学模式的建构
案例教学模式的建构要求教师首先要实现角色的转变,即从原来的课堂领导者转变为课堂组织讨论的合作伙伴;其次,教师的案例教学过程既要基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要使学生从教育实践活动和事件的“旁观者”转变为教育实践活动和事件的“当事者”。因此,案例教学模式以案例分析为内核,以问题为线索。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引申贯穿于案例教学的各个步骤。和其他教学模式一样,案例教学模式也主要有三大教学步骤。第一步骤:收集资料,整理编写案例;第二步骤:点明主题,熟悉案例情节,实施案例教学;第三步骤:案例教学总结,保持教学前后的一致性。其中案例的编写和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模式的主体步骤,搞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案例教学过程主要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很大的关系。
1.案例的选编
案例的选编工作是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教师必须明确什么是教育案例,什么样的事件或情节能作为教育案例,这牵涉到案例的标准问题。贝内特(Bennett)在对哈佛工商学院学生及老师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一个好的案例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点:完整的情节、有趣的论题、新近发生的事件、移情效应、可引述的材料、可选的解决方案等。舒尔曼(Shuloman)则提出:“称某事是一个案例是在做一个声明,即它是某类事的一个案例或者是一个大的群体的一个例子。”他将案例知识定义为:“特殊的很好的用资料证明的详尽叙述的事件,而案例本身是事件或事件结果的报告,案例代表的知识使得他们成为案例,案例和理论永远连在一起。”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认为:好的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是“教学情景故事”或“典型事件”。可见,选编的案例应该具备典型性、知识性、现时性、问题性等特点。此外,编选的案例中应该有矛盾冲突,并且解决冲突的方案具有可选性和开放性。同一个案例不能既描述角色冲突又提供解决方案,追求完满结局。一个好的案例应该描述清楚主要事件、人物以及人物在事件中面临的冲突即可,以此来引出更多思考和探讨的话题。
其次,教师必须明确为什么选择某个教育事件作为某章节的教学案例,这涉及到教学目标和预设的教学效果问题,同时还影响到案例教学中讨论的程序。因此,在选编或修改的过程中需注意案例的价值取向。
第三,因为教育学是公共课程,教师不可能像要求专业课程那样要求学生对案例作课前的充分准备,学生也很少做得到。因此,案例选编还必须突出简约性、直观性,必要时可以选择视频类教育事件作为案例,使学生进入直观的案例“现场”,“参与”事件其中,提出解决方案,这样较符合教育学案例教学的实际情况。同时要注意案例编选的目的是通过实际的教育教学情景和问题,理解教育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有替代性地建构教育教学的缄默知识。
2.案例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过程就是根据所编选的案例,依据一定的教学任务,通过对教育案例进行的介绍、分析、讨论、总结等环节实施教学的过程。案例教学模式在认识论上遵循着从具体到一般再到具体的认识路线,是归纳法和演绎法综合运用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大步骤:
(1)介绍主题,熟悉案例。一般而言,案例教学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前,首先应该介绍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背景,进而自然地转入案例发生的背景,再陈述或演示案例的具体内容,效果才明显。因为这样做,学生才会自觉不自觉地将相应的教育理论置于案例情节中加以理解,并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教育学案例教学应避免让教师一走进教室就陈述或演示案例内容。因为任何案例都不可能完全与某一特定的理论相吻合,就是同一个案例,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运用也会有不同的教育效果。因此,直接陈述或演示案例将不利于学生发现案例中的问题和冲突,而后的讨论和分析也可能失去教学的意义,更谈不上让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了。
(2)分析讨论,引导深思。熟悉案例后,可以从两种途径开展分析讨论。一是教师不再做任何提示,直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例的理解找出问题和冲突,并从不同的立场提出最佳解决方案;二是教师先作问题性的提示,为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暗示思考方向,再进入讨论。对于前一种讨论方法,由于学生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大多数时候效果不佳,而且不利于教师控制课堂,因此一般采用后一种分析路径。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案例教学虽然倡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发挥主体精神,但并不是自由讨论会,它有而且必须有明确的讨论主题和大体上的分析方向。教师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案例层层深入地分析,并允许学生提出新的分析思路。
(3)概括总结,提升认识。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育理论,因此必须将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形成的经验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层次,即从解决问题的经验上升到指导实践的理论。这是案例教学的又一关键环节,如果缺失这一环节,案例教学的效果就只能停留在经验认识的水平上。这样既不能实现教育学的教学目标,也达不到指导实践的最终目的,因为经验知识因其与特定的实践事件相联系,如果不能上升到理论的层次,其可迁移性就比较弱,这是与教育学的学科目的相违背的。
(4)举一反三,联系实际。教育学案例教学的过程遵循着从具体到一般再到具体的认识过程。其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育理论知识,更在于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因此在完成以上三个环节的教学后,还应该要求学生继续寻找与所分析的案例情景类似的教育案例,归纳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在相同的理论基础上寻找不同的应对方案。这是知识应用的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则要反思整理自己的方案,思考为什么在那样的情景下会提出那样的方案,这些方案能和科学的教育学理论相吻合么?教育学上相关的某些理论是正确的么?提出的问题方案可以成为教育学理论的组成部分么?方案的可迁移性大么?随着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学生替代性地形成教学缄默知识,应对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也将大大提高。
3.案例总结
案例总结环节牵涉到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于学生而言,案例总结意味着反思整理通过本次案例讨论获得了哪些经验知识,这些经验知识和对应章节的教育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借此形成自己的缄默知识;对于教师而言,要思考本次案例讨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是否恰当处理了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关注到了每一位学生,这是其一;其二,教师还要思考本次案例是否是最好的案例,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好的案例?教学过程中,从学生方面得到了哪些启示,案例还存在哪些不足,怎样进一步补充完善,以便为下一次案例教学提供借鉴。
三、案例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教育学案例教学模式明显具有情景性、问题性、主体性、应用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案例教学,尤其是视频案例教学,通过将教育实践的情景直接展现给学生,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愿意积极参与讨论,通过相互之间的争议和协商,从不同的立场分析问题和提出最佳解决方案,积累了替代性“实践”经验。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结合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就能将课堂上的经验性认识转换成自我缄默知识,这是案例教学追求的最佳效果。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如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使得案例教学具有不可控制性,那么教师该怎样有效地控制课堂,怎样引导学生围绕案例主题思考分析问题就很关键,而这个度往往很难把握。如果教师引导不恰当,学生的思路可能出现偏差,讨论就可能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纠缠不清而影响整体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由于教育学的公共课程“身份”,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明显没有专业课那么高,所以要求学生课前熟悉案例内容很难做到,这是教育学案例教学不同于工商管理等专业课程的案例教学之处。其次,案例教学方法不是案例教学模式的唯一方法,教师必须采用其他教学方法共同完成全部教学计划,长期运用单一的案例教学方法同样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感。另外,教师是否具有不少于三年以上的教龄也很关键,因为必要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应急能力也是案例教学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捷克]夸美纽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德]赫尔巴特,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美]约翰·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郑金洲.认识案例[J].上海教科研.2001(2).
[5]季诚均.高师教育学教学中案例方法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1998(7).
[6]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
[7]顾泠沅.教学任务与案例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