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学习动机

2024-07-12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精选13篇)

1.高职学生学习动机 篇一

论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

本文从动机的定义和分类出发,分析当前专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特点,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五点建议.

作 者:丁宁 王催春 DING Ning WANG Cui-chun 作者单位: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杭州,310018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年,卷(期):“”(1)分类号:H3关键词:英语学习动机 激发

2.高职学生学习动机 篇二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需要培养1600万职业型、应用型、技术型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根据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还应该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更积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蓬勃发展。高职英语作为高职教育中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也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高职英语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力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及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高职学生主要由参加普通高考和技能高考的学生构成, 还有一部分学生来自“五年一贯制”专业的学生。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素质良莠不齐, 当前, 虽然很多高职教育方面的专家和高职英语教育一线老师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 而且也提出了一些符合高职学情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 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和英语学习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研究的基础

通常我们所说的学习动机主要是指激励、推动学习的活动, 也是学生对于执行老师所给予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活动, 并且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动力来源。当前越来越多的高职教师也认识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高职英语课堂中, 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 睡觉, 玩手机等现象却是屡见不鲜, 这些都是高职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导致学生无法掌握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英语能力, 高职院校无法培养出高素质, 高质量, 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它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诱因, 是促使学习者持续努力的力量源泉。在高职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着力激发学生的深层动机,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和效果。

3 调查的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了口头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 收集数据, 掌握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了解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主要态度和学习状况, 通过分析获知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上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强调研究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4 调查的结果

4.1 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动机行为总体状况

针对我校420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总体状况进行问卷调查, 在剔除部分无效调查表后, 对相关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动机的依次为, 对英语及英语国家文化的兴趣所占比率最高36%, 其次是综合能力目标和工作价值比率较高27%;再次, 将英语作为一项工具的倾向和与人沟通能力比率适中22%;提高自身竞争力所占比率较低10%, 最后, 自身语言能力要求所占比率最低, 占5%左右。

4.2 学习动机水平比较

最后, 我们依据统计数据, 按照学习动机水平高低将学生分成两组对比发现, 一组属于学习动机水平较高的学生, 人数是97人, 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英语语言基础较好 (38人) , 学习目标明确, 兴趣也比较浓厚;另一种是有较明确的学习目标 (59人) , 但是英语学习能力和基础都较薄弱, 属于有心无力型。

另一组属于学习动机水平较低的学生, 大致有306人, 则主要可分为四类:1) 英语基础薄弱, 在学英语的启蒙阶段遭受过多的打击, 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自信心较差, , 缺少正面的学习体验;2) 英语语言基础较好, 但学习方法不对, 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记单词, 学习语法知识, 但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较差, 听不懂也看不懂英语文章, 语法知识的掌握也是很表面的, 对于与语法有关的题目一说都懂, 一做都错, 这类学生通常会以词汇量多少作为衡量英语水平高低的标准, 对其他的课堂上和课外学习任务都表现得不积极, 学习动机发生了变异;3) 英语语言基础一般, 但对英语学习没有任何的要求, 只要考试及格就好, 学习态度时好时坏, 也没有意识到英语应用能力对今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4) 对任何与学习有关的事, 兴致都不高, 英语缺乏兴趣, 产生了厌学情绪, 学好学坏都无所谓。依据统计结果, 前三类所占的比例较大, 人数分别为136, 47, 98。综上所述, 我们会发现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包括学习目的, 兴趣, 语言意识等。首先, 原本学习动机明确的学生, 大部分表现为语言基础较好的学习者, 由于其学习过程中对新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正迁移较容易, 随着语言知识的积累, 其自信心不断增强, 学习的动机水平也不断提升。其次, 对于学习目的和语言意识的认识上的偏差是引起动机的重要因素。另外, 兴趣和外力影响也可以通过作用于情绪因素来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水平。

4.3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性别上的差异

高职学生性别对英语学习动机的产生了直接影响, 男女生在动机程度上也有明显差异:女生动机普遍强于男生。正如大多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在英语学习方面, 女生总体上比男生英语学习能力及兴趣更为浓厚, 学习动力更足。与此同时, 良好的学习成果又能反过来激发学习者拥有更强的学习动机, 形成良性循环。而男生由于在英语学习能力和兴趣处于弱势状态, 部分学生几乎处于半放弃的状态, 除了考试以外几乎不关注英语学习方面的任何事, 反过来形成恶性循环, 越不想学越学不好。

5 研究结论与对策

5.1 研究结论

通过分析归纳, 样本群体的英语学习动机结构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从语言层面来看, 无论是工具型动机还是融入型动机对英语学习的影响都不容忽视。相对来说, 工具型动机的作用机制直接、具体, 其指标构成复杂, 调查的结果显示其各项指标均值也较高。由于工具型动机具有阶段性, 利用工具型动机这些外在动机促进学生英语内在动机的发生和巩固, 以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 成为教学策略建构的重要方向。融入型动机的作用机制间接些, 其指标构成相对简单, 因此, 融入型动机也是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热情的动因;由于融入型动机具有持续性, 如何应用情景教学调动学生英语学习情绪, 也是教学策略建构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学习者层面上来看, 由于英语基础比较差, 学生们的学习成就感、自信心、自我效能以及英语学习能力不足, 存在一定程度的使用英语焦虑, 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建立起英语学习的内在自省机制, 进而导致学生自发学习的动机形成机制不足, 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因此, 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自省机制建立是需要考虑的教学策略建构基点。从学习环境层面上来看,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学习环境动机指标并不优质, 特别是教学内容方面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不足。根据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目标方面对沟通的倾向, 以项目教学为基础, 创设英语学习背景环境, 营造良好互动的教学环境, 成为教学策略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5.2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 学生学习英语有多种动机。从语言层面看, 英语学习动机主要分两种, 一种为工具型动机, 该动机认为英语就是一种工具, 只有把英语学好了, 才能更好地利用这种工具;另一种为融入型动机, 该动机认为, 我确实喜欢英语, 我愿意融入其中, 融入其中我不仅能学到知识, 还能得到快乐。总体而言, 工具型动机目标简单明了, 怀有此种动机的学生, 学习英语就是为了掌握工具, 获取高分。工具型动机者往往会采取走捷径的方式来学习英语, 其看重的是结果, 而不是过程。工具型动机者若通过走捷径能迅速得到好的结果, 其往往不会再花更多时间在学习英语上;工具型动机者若通过走捷径无法取得好结果, 其往往灰心丧气, 导致动机不足。融入型动机者本身喜欢英语, 能从融入英语学习本身, 获得沉浸感, 部分学生甚至可获得深度沉浸感, 仿若浸入英美社会。此种状态下, 其英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要远超工具型动机者, 其学习英语不仅注重结果, 更注重过程, 享受过程。其学习的持久性和坚韧性要远超工具型动机者。

从学习者层面来看, 高职学生往往达不到融入型动机者这一高度, 大多数为工具型动机者, 其学习英语的动机就是达到目标。由于高职学生本身英语基础差、底子薄, 其若想直达目标, 必然困难重重, 巨大的挫折感会让许多学生放弃。要解决这一难题, 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分段目标法。该方法将一个大目标分成许多容易完成的小目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阶段性的完成各个小目标, 当所有小目标均完成后, 大目标也就完成了。

5.3 教学对策

1) 帮助学生设定符合自身能力需求的学习目标, 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 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激发内在动力。学习目标是一切学习行为的指针, 确立努力的目标, 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原因。在学习中, 教师可以依据经验, 帮助学生设定适合他们水平又符合社会需求的目标, 树立信心增强学生自我成就感, 积极调整学习方法, 逐渐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采取口头表扬和实质性奖励等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2) 当前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 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英语的实用性, 通用性, 明确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作为一门工具型的语言, 学好英语对于今后职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不仅可以提升学习的效率, 对于学习动机水平的提高也起着正面的引导作用。英语作为一门通用型的语言,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今后职场竞争中的软实力, 还可以加强自身在全球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竞争力。

3) 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 选择适合学生能力特点的教学方法,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 实用为主,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内部学习动力起着积极的影响。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增强教学可视感, 采用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各种教学方法, 将工具性动机转化为融合性动机, 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最终实现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淑霞.动机与外语学习[J].松辽学刊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12) .

[2]张玲.谈学习动机与英语教学[J].教学与管理, 2005 (7) .

3.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简析 篇三

关键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定义简析

Gardner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语言学习动机进行研究,并且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学习动机的经典模式。他认为语言学习动机是学习者对实现目标的渴望,是直接推动语言学习的内部动因。目前学术界对外语学习动机依旧没有明确的定义。

英语学习动机是英语学习者的动力因素,是推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学习者学习的强烈欲望。Gardner认为外语学习动机包括一下四个方面:学习语言的目的;学习努力的程度,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以及学习的态度。有学习动机的英语学习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没有学习动机,把英语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分析

近几年,高职生源范围不断扩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英语词汇量少,基础薄弱,甚至有些学生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这些因素就会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低下,自信心不强,只是一味被动地接受课堂学习活动。此外,部分学生高考完之后学习上处于松懈状态,进入高职院校后更是放松,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变差,学習动机也日益薄弱。

三、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方法策略

(一)改变单一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学习的最佳动力就是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大部分老师采用满灌式或者填鸭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动机不强。因此,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任务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老师给学生发布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发现、解决问题。课上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前准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任务学习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参与者,这样学生就会把学习英语当成一种乐趣,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此外,老师可以采取创设情景,分组进行比赛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动机。

(二)更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里教学内容较为陈旧,导致学生感到英语学习枯燥无味,英语学习动机不强。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更新教学内容,使英语教学内容在保证其科学体系的前提下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专业知识相关,能够帮助解决其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需要转化为动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丰富课外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英语课堂上的可利用资源有限,学习环境也较为单一。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一个多元的学习环境用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就很有必要。外部学习环境主要为学生提供一些英语报刊、书籍、磁带、视频、网络等材料,让学生能够利用这些材料提高自己的学习欲望。此外,通过英语广播,英语电影,组办英语俱乐部,开辟英语角等活动让学生置身于全英语环境中, 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总之,老师要想方设法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和谐有趣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采用丰富多样的考核方式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考核方式大都采用考试的形式,这种考核方式会导致学生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不会有太高的学习动机。对高职学生而言,英语更多的是一门工作语言,所以,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同时,老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因此,学生的考核方式不能仅局限于试卷,教学实践中可采取笔试、口语、平时成绩共同构成的方法。适当提升平时成绩的比重,可以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的欲望。同时可以采取以赛促考的方式,鼓励学生参加英语相关大赛,把大赛的成绩按照适当比例加到最终考核成绩。让学生在备赛参赛的过程中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以此激发学习动机。

四、结语

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现状令人堪忧,因此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使英语教学上升到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郭建芳.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

[3]华惠方.英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1998(3).

[4]马静.外语学习动机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4.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作业 篇四

学生厌学与家庭教育

这次学习,我记住了以下观点: 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有的忽视的子女的教育,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得不到满足的,或过高期待,使得孩子感到力不从心,都会导致孩子的厌学情绪的产生。有道是,“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逼他喝水。”这几句话让我感触颇多。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大,父母的主导倾向是什么,对孩子有何期望和要求,往往是孩子愿不愿意学习和怎样去学习的指示器。家长不当的教育方法主要表现为:

1、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

有一部分生活富裕而父母文化较低的家庭,在他们身上,丰厚的物质财富与贫瘠的文化素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他们中有的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文化却照样赚大钱,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来自这一类家庭的厌学学生比较重物质享受,追求吃喝玩乐,对个人将来的前途不太关心,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向上的动力,吃不了苦,受不得累,觉得读书没有丝毫乐趣可言,不愿努力学习,甚至经常逃避学习,以至厌学。

2、要求过严、期望过高或态度粗暴

有一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抓得特别紧,“要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将来考上一所好学校”是孩子接受最多的信息。这使得学生整天被苦闷、焦虑、抑郁和不满的情绪围困着。特别是家长期望值过高,总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百般挑剔,孩子的学习只要稍不如愿,就责骂痛打孩子,使之产生强烈畏惧心理,而迁怒于学。久而久之,把本来饶有兴趣的学习视为不堪忍受的苦事,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烦甚至恐惧的心理。

3、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

我们都明白,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在这样自由、平等、和谐充满着爱的环境中,孩子心情会舒畅,精神振奋,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反之,一个充满“战争”气氛的家庭,只有给孩子带来焦虑和不安。孩子没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心理上有压力,容易引起厌学情绪。

对策:

1帮助家长转变教育方法,建立家长学校

针对家长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态度,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订家教周刊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

折,培养自控能力等,我认为可以从每个班中选出一些有教育方法或不懂如何教育子女的家长代表,定期让他们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交流,与此同时老师可以对他们进行些辅导和咨询。

2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形成一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多管齐下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和家长不能因为学生不想学就随意迁就,要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始终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学生心中有了确定的目标。就会有意识地为实现目标去努力。

5.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篇五

给我的启示是:

1、让学生明白等级评定的作用,并且教师在评定等级后再加上适当的评语,两者相结合,就会有较好的结果。

2、对天那些学习中处于劣势的学生,我们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3、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一定要做好评价。教师不能简单的说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还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肯定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鼓励为主,尤其对那些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有效引导,一次鼓励远远胜过一次批评。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观察与判断能是老师评价的关键。老师要善于观察,作出客观的评价。

6.学生提升学习动机的方法 篇六

设置合理的目标

目标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动机以改善他们的作业表现。一般来说,具体的,短期内能实现的、难度中等的目标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动机,因为这类目标比较容易达到。此外,目标的可接受性也会影响到动机。

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

对学习目标达到与否的反馈与评价有助于激发动机,但是某些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常常会令学习者丧失信心而导致动机下降。

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

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是激发动机的有效策略之一。可以通过任务本身发生改变,也可以注重选择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材料两种方式。

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

奖赏或表扬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而增加学生出现某种行为的可能性,但如果适用不当,也可能降低其出现的可能性。

科学利用竞争与合作

竞争对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有一定的影响,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正确适用竞争手段,而合作在不同的方面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向学生表达明确可行的期待

个体对成功的价值以及对成功可能性的估计决定了动机的强弱,这一点主要从期望理论的角度出发,但也不是绝对的。

增强自我效能感

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形成适当的预期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提供挑战性任务来实现。

进行归因训练

7.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浅论 篇七

一、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表现

(一) 学习情绪低落

学习动机不足的学生对待学习普遍情绪不高, 上课几乎从不认真听讲, 不是玩手机就是和周围学生悄悄讲话, 还有很多时候就坐在座位上独自发呆。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 也从不积极配合, 拒绝思考, 并显得很厌烦和很无奈。即使被教师点名提问, 也能一脸无所谓地胡讲一通, 更甚者干脆三缄其口。

(二) 学习目标混沌

进入高职学习, 有相当一批学生对于自己在三年的职业教育当中将确立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几乎从未考虑过, 更有大量学生对短期学习目标也从未有过规划。从进入大学校门的那天开始, 学生就有一种终于摆脱沉重学习的放松心态, 觉得自己可以放下所有压力随心所欲的疯玩, 学习目标几乎被遗忘。即使有部分学生意识到进入高校并不意味着对学习的放松, 依然需要好好学习, 但对自己如何好好学习, 如何制定清晰可靠的学习目标仍旧混沌不清, 无法静下心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规划和实践。

(三) 行为涣散懒惰

学习就其本身而言是一种艰苦的行为, 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和体力, 很难像游戏和娱乐活动一样带给人纯粹的放松和愉悦感, 因此, 学习在很多时候需要个体战胜自身的懒惰和散漫, 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主要指高职院校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和运用学习策略有效开展学习。但高职院校学生自学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学习不主动, 大部分学生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长远具体的学习目标及学习计划, 学习缺乏自主性、独立性和能动性。在面对学习时, 大多高职学生行为散漫懒惰, 秉持能不做就不做、能少做绝不多做的态度。

二、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归因

(一) 智力结构的分布差异

加德纳认为, 智力的结构是多元的, 它是由一组能力而不是一种能力所构成的。个体除具备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以外, 还具备音乐—节奏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肢体—动觉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认知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该理论充分说明不同个体之间智力结构的分布是存在差异的, 不同个体的智力侧重点不同。高职学生与重点大学的学生相比, 人际交往智力、肢体动觉智力相比语言、数智智力要高, 但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中课程体系的设置仍然以语言、数智能力方向的发展为侧重点, 这使得高职学生的智力优势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学生学习中得到肯定和赞美的机会减少、阻力增大, 学生学习动机很难得到有效激发。

(二) 自我发展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们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认识和理解、审美、自我实现七个层次。马斯洛认为, 在低级需要被满足后, 这种需要就失去了产生行为的动机, 人们就会形成更高级别的需要。各种需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共同构成了人类复杂的“需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各个需要层次是“循序渐进”“周而复始” 的。低级需要较容易被满足, 而高级需要却不易被满足。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在个体自我发展过程中很多应该被满足而实际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因为高职教育的不健全被忽略, 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动力。

(三) 学校教育模式落后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 “课上一分钟, 课下十年功”, 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仍停留在灌输式教育阶段, 课堂教学方法十分陈旧、教学手段也相对单一、课堂氛围十分沉闷。与此同时, 还存在相当比例的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不足, 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

三、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的途径

(一) 正确认知, 因材施教

加纳利的智力结构理论明确告诉我们, 个体之间智力结构的差异化。因此, 教师要明晰高职院校学生智力结构分布上的特点, 实施因材施教。高职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力相比本科学生差距较大, 老师及家长常因此对其横加指责, 大肆批评。而接受能力差、 脑子笨等标签也被大量贴到学生身上, 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使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倦。高职院校学生成绩不理想实际并非智力水平低, 只是缺乏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 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立具有可践性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并实施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的教学评价, 使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得有效满足,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其学习积极性。

(二) 尽可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高职教育在高职学生成长过程中承担的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角色, 还应当是一个全面教育的实施者。爱因斯坦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马斯洛也指出了人在成长过程中个体自身对发展的需求。因此,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高职院校应尽可能配合学生自我发展过程中必须的需求。

1.满足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这要求教师在观念上摒弃对学生的偏见, 倾听学生内心, 与学生进行积极沟通。高职学生在中学时期就因学习成绩不佳而屡受批评, 教师和家长基本都是一副怒其不争的模样, 学生从内心缺乏归属与被爱的感受。进入高职院校后教师要与学生积极沟通,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 发现自我价值和闪光点, 并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感受到集体的归属感和师生之爱。

2.尊重学生。传统教育角色中, 教师与学生处在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因此,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与学生在相处过程中, 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 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尊重, 故而学生内心憋屈, 不乐于学习。应尊重学生, 使其体会到自身重要性, 这样他们才会乐于学习。

(三) 改善高职院校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90后, 崇尚个性、喜欢新潮。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无法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而求新探奇、崇尚自由作为大学生普遍的心理特征, 则要求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突出教学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因此, 面对新时代下高职学生的新特点必须改善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首先, 必须改变教育思想认知模式。即做到对学生平等以待, 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 能对学生进行适时鼓励, 赏识学生, 令学生在自我肯定的良好氛围中积极学习。其次,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抓住高职院校学生的兴趣特点。通过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实现课堂互动, 吸引学生,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三, 优化高职院校教师资质。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 还应具备相当的教育艺术。因此, 高职教师不但应该是接受过严格专业知识教育的高学历人才, 也应当是接受过教育教学培养的人才。只有如此, 才能更好地带动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优化课堂效果, 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摘要: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发生的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巨大影响。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动机, 把握其形成因素及其对高职学生学业的影响, 提升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对完善高职学生培养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动机,激发

参考文献

[1]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课题组.高职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2) :114.

[2]李东航.广西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06:6.

8.高职学生学习动机 篇八

关键词:动机 成就动机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 强化动机理论 自我价值理论

1 概述

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进入大学校园,“90后”也正式取代“80后”成为了大学校园的主人,大学校园因这些青春舞动的色彩而更加炫丽多姿,但“90后”活泼好动、不专注,学习兴趣不浓,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还有部分同学不管上课、下课,都表现得很冷漠,似乎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这些负面特点给大学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带来了很多新问题,我们不能简单的归结于是这一代人出了问题,而是应该仔细分析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举措。鉴于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找学生谈话、向相关老师了解情况等总结出来的一些对学习动机有影响的因素加以分析,并结合教育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的理论进行分析,指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要探究“90后”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要先来看看什么是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支配了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说明了学习者是否想要学习,乐意学什么,学习努力的程度。

2 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2.1 专业热爱度对90后高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由于现行的高考机制,大部分高中毕业生对自己的专业其实知之甚少,到了大学后,很多同学发现当初想像的跟实际情况差别很大,所学专业其实并非自己所喜欢的。如黄冈师范学院数控0914班的某同学,学习态度还不错,但经常在教师讲课时,看其它专业方面的书,教师和他交流后得知,他不太喜欢数控这个专业,毕业后想从事其它专业。

上述情形可以用教育心理学里的成就动机理论(achievement motive theory)来解释和加以解决。对于那些无生活目标的学生,我们应该加强对其人生目标的引导,而对于那些暂时找不到奋斗目标的同学,我们应该帮助其分析现实问题,告诫其切莫浪费光阴。而对于部分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是很感兴趣的实际情况,考虑到现今高中的实际情况,大部分同学没有条件去了解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对各专业的实际需求,高职也可以参照南方科技大学(深圳)、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的做法,在高考录取时仅按文、理、工等大类录取,到校半年或一年后再分专业,这样学生在经过半年或一年的学习后,应该会对高校的专业设置有个了解,从而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减少了盲目性。

2.2 家庭因素对90后高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村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家庭矛盾重重,使部分同学人在学校时心思却还在家里,很难集中全部精力到学习上来。有些家庭成员不够和睦甚至家庭破裂,有些家庭是做生意的或是父母很忙,还有的长年在外打工,很难顾得上管自己的孩子,更别说了解孩子的心思了,造成孩子无人监督,有惰性时无人鼓励与鞭策。

2.3 恋爱因素对90后高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高职生正处于青春期,谈恋爱就不可避免,由于传统文化对性的抑制,大部分高中生很少谈恋爱,而到了大学就大不一样了,课业负担大大减轻,加上周围谈恋爱的氛围越来越重,很多学生稀里糊涂就谈起了恋爱,但与之相应的思想准备一点都没有,比如如何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失恋了怎么办等等,导致很多学生失恋后无心学习,放纵自己甚至中断学习的情况时有发生,更有极个别者发生跳楼、跳水等悲剧。黄冈师范学院汽修专业的一位同学,经常在上课时低头看手机,原来其女朋友要求其随时回复她发的消息,导致他上课时心神不宁,影响学习,最后甚至经常逃课。

2.4 社会大环境对90后高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当今一些影视明星轻松挣大钱,而辛苦工作的科学大家,却没有他们光鲜。还有一些同学,看到别人父母有钱有势,有的是“富二代”,有的是“官二代”,不用多努力,就可以帮忙找一份好工作,而自己父母却什么也帮不了自己,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别人,会有气馁的感觉,从而不认真学习,踏实进步。由于中国处在一个体制转型期,有时确实会有踏实肯干的人却未必有投机取巧的人收获的更多的情况发生,比如有项调查表明,各个学校的杰出校友往往在学校读书时的成绩并不是很好,这就为这种观点提供了印证。

上述情形可以用教育心理学的成败归因理论来解释和解决。归因理论认为,个人对自己在某种情境下所表现的行为有自求了解的动机。个人以后类似行为动机的强弱取决于他对以前行为结果所做的原因解释即归因。韦纳研究发现,一般人多将自己行为结果之所以成功与失败归因于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以及除上述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归因虽是对行为结果的因果关系的认知,但却具有动机作用。由此对那些学习方法不好的同学,我们要积极加以引导,帮他们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不挫伤学习积极性。而社会大环境对同学的影响,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只能帮助同学们树立正解的认识,让他们知道人生其实是一种体验,经历了酸甜苦辣人生才是完美的,完全不努力就成功并不是值得我们羡慕的。

2.5 自信心对90后高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有同学课后和笔者交流,感觉数学、英语这些课程很难,希望学校少开或不开。产生这种情况,首先是与高职学生的理论基础薄弱有关,由于其在高中的基础差,直接来听大学的课程,如果不好好引导,很多学生根本无法听懂。其次由于我国大部分高职是由中专升格而来,虽然名字改了,但很多学校的办法思路和教育方法还是沿袭了原来中专的模式,仍然重理论,轻实践,这样就和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产生矛盾。另外,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上课时经常就是读教材,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习强度大,如果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极易产生厌学情绪,而且会一直延续到大学阶段,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很多同学就把大学当成一个逃避的好地方,丧失学习自信心,不思进取。

上述情形可以用教育心理学上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来解释和加以克服。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都拉最早提出的。班杜拉认为,在动机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能力,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力能否胜任某项任务的判断,即自我效能感。换句话说,行为发生改变的前提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是否充满信心。自我效能感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比学习结果的制约发生得更早、起的作用更大。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应设法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那么针对很多同学自信心不足的问题,要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时注意循序渐进,化繁为简,做到通俗易懂,同时更加注重实践内容的学习,尽量避免过于高深的理论知识学习,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 结语

本文运用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对影响“90后”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5种负面因素作了具体分析并指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由于学习动机理论很多,且各种分类方法并不完全一致,互有交叉,所以有些“归因”可能有待商榷。另外,本文所列举负面因素并未包括所有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待进一步增加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华山.高等教育学原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67-80.

[2]百度百科.学习动机[EB/OL].(2013-06-04)[2013-09-25].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bUPpt597-7A_Gdmm5MKj6VtzdhBhfRpw18q7072TmBnhPtqgEQ7QAacFRqqveuSd#ref_[2]_371911.

[3][美]H.C.林格伦著.课堂教育心理学[M].章志光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陈兵(1979-),男,黄冈师范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汽车教学与学生管理。

9.小学生学习动机归因研究 篇九

一、课题的界定与表述

动机: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激励功能。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归因: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判断。

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那么就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这对于学校教育工作具有实际的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状况

美国一些心理学家把学习动机同需要联系起来进行探讨,如H.A.默里认为,学习动机主要是个人想得到别人或团体的承认或肯定的 “交往需要”与个人想取得优胜、自我改进的“成就需要"。美国J.M.索里和C.W.特尔福德把人的学习动机分为交往性动机和威信性动机(或称追求声誉的动机)。D.P.奥萨贝尔则把学习动机称为求成动机,认为是由认知需要、从属需要和自我提高需要构成的。

中国教育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或分析其结构:从起源上看,有直接的学习动机与间接的学习动机;从内容的性质上看,学习动机有水平高低与正误之分;从实际效能上看,有主导性学习动机与辅助性学习动机。

2、研究的突破点

本课题以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因为研究主体,能够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为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改善师生关系、为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能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3、研究的目的1)通过研究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

2)通过研究弄清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

3)通过研究使教师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对症下药,实现共赢。

4、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通过分析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预测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强度适中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变外因“要我学”为内因“我要学”,充分挖掘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三、研究内容

1、小学生当前的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研究

2、影响学小生学习动机的原因分析研究

1)学生学习动机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

2)学生学习动机与教师教学方法的关系

3)学生学习动机与同学的关系

4)学生学习动机与课外活动的关系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了解当前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通过访谈、问卷的形式找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因。

2、观察法:通过叙述性描述记录(或课后评价)来了解学生学习动机与教师教学态度、方法的关系,以及学习学习动机与同学的关系。

3、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教学文献进行可用性判断,再进行一系列的思维加工以各种方式加以利用,以达到教学的进步。

五、研究对象和范围

采取部分研究:

抽取江苏***附属小学2-5年级学生,每个年级4个班,每班抽取单号的学生,共计400人。

六、研究程序

1.起始阶段(2013.01—2013.07)

确定课题及研究方案,开展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2.实施阶段(2013.08—2015.04)

1、拟定调查问卷,进行社会调查以及学生学情分析和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进行学习动机现状归因分析、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学校管理与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3、通过家访或其它形式端正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开展榜样激励教育;结合学校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3.总结阶段(2015.05—2015.12)

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完成课题的总结提炼,形成研究报告

七.研究成果形式

1、各类研究资料(2013年5月)

2、调查问卷(2013年11月)

3、研讨课(2014年3月)

4、课题研究报告、论文集(2015年10月)

八.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1、课题顾问:

***老师(负责研究过程疑难问题的指导)。

2、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负责组织实施课题方案,召集课题研究人员对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课题方案的制定和管理工作,课题研究活动的统筹安排以及课题研究报告的总结。)

成员:***(收集整理相关理论材料)

***(负责各种形式活动的具体安排)

***(负责问卷调查)

***(观察比较,撰写反思)

***(撰写阶段性成果报告)

***(管理课题组相关资料和数据,做好会议记录并建档)

***(成果展示)

九.研究经费、预算 申请经费10000元:

10.大学生学习日语动机调查问卷 篇十

1.您所在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2.对日本这个国家、民族、文化感兴趣()

A.赞同B.有点赞同C.不太赞同D.不赞同

3.学习日语是因为()(多选题)

A.喜欢日本动漫、偶像明星的影响B.以后就业的需要C.为赴日留学做准备

D.为获取奖学金E.得到老师的重视F.希望超过兄弟姐妹和同学 G.为赢得异性的爱慕和青睐H.为父母争光

4.选择自己专业的驱动因素是()

A.只要能上大学,什么专业无所谓

B.因考分不足而服从分配

C.专业冷门,竞争的人少

D.受家长、亲朋、师长的影响

E.了解本专业,觉得本专业工作好找

F.个人兴趣、学习的意义

G.其他

5.如果你是日语专业的学生,刚入学时选择日语专业的原因是()(多选题)

A.个人兴趣B.成绩C.家庭D.亲朋、老师E.社会F.其他

6.上大学的驱动因素()(多选题)

A.高中毕业的自然延续

B.家长、老师的期望

C.为将来有理想的工作

D.本人强烈的求知欲望

E.为了更好的报效祖国

F.其他

7.你目前学习日语的最大的动力是()

A.过一级B.工作C.对文化感兴趣D.出国E.与日本人交流F.其他

8.当学习日语遇到困难是,你会怎么办()

A.从不放弃

B.没信心、觉得烦恼,从而放弃

C.没时间思考从而放弃

D.进过努力,解决不了,从而放弃

9.对所要求掌握的日语课目的学习情况()

A.很努力学

B.想学,但因为其他因素干扰而没时间

C.只学自己感兴趣的D.等到大三开始冲刺

11.高职学生学习动机 篇十一

【关键词】高职 学习动机理论 非英语专业学生 英语学习指导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132-04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它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诱因,是促使学习者持续努力的力量源泉。甚至有学者认为只要有动机,就能学会任何语言,因而“动机问题是外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不少,国内在经过30多年的研究发展后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研究对象而言,国内研究主要针对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或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以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的英语学习动机研究却不多。针对此问题,笔者从学习动机的理论研究入手,试图找出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以便在今后的高职英语教学中着力激发学生的深层动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一、学习动机理论概述

学习动机(motivation to learn)是指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心理历程。对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决定着其学习方向、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同时影响着其个性心理的发展。语言教育学家认为,学习动机等因素能够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成效。由于动机本身的复杂性,动机的定义仍然缺乏一致性。心理学家Keller 认为所谓动机,就是人们为了达成或是避免某个目标所做出的选择,以及为此所付出的努力程度。Williams等认为动机是认知和情感的激发,此激发促使人们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有意识地采取一定的措施,并在一段时间内从脑力和体力上不断地付出努力。Ellis指出,动机是指学习者由于需求和欲望而为学习语言所做的努力。

(一)动机的分类。不同的研究人员已经对动机做了大量的研究和不同的分类。下列解释介绍动机的四种主要类型。

1.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Gardner和Lambert是最早引入综合的和有用动机的一批人,Gardner 叙述道,在语言环境中,一个人学习外语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一种更加贴切的方式来对综合动机进行定义:学习者很渴望说一种语言,赞赏它的文化,对其进行熟悉,甚至想融入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具有融入型动机的学生是真的对这种语言产生了兴趣,在融入语言环境的过程中,他可以感受到乐趣和满足。融入型动机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语言精通水平,甚至达到本土人的发音标准。

与融入型动机相比,工具型动机更倾向于实践的东西,它们可以反映实用价值和学习一个新语言的好处。具有工具型动机的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功利性的目标,例如获得晋升、寻找工作、促进事业、通过考试或者阅读目标语言的材料。工具型动机的学生把语言看作获得利益的工具。一些学生会保持高水平的语言学习动机,如果他们持有综合动机,会比持有实用性动机的人获得更多的益处。因此,不能忽略这两种动机中的任何一个,因为它们都是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影响因素。

2.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在认知心理学中,另一个对动机的分类是内在和外在动机。Edward Deci指出内在性动机所造成的行为没有表面上的回报,只有这种行为本身。人们实施行为是为了行为本身而不是由于行为将造成的外在回报。内在动机行为的目标是带来内在性回报,即胜任和自主的感觉。内在性动机主要包含学生的兴趣、乐趣、提升自己的渴望和成功的感觉。具有内在性动机的学习可能在语言学习中更富激情和持久。Brown认为外在性动机所构成的行为指的是:一个学生希望得到回报,例如金钱、奖励,甚至是一定类型的良好反馈,或者避免外来的惩罚,而不是行为本身。具有外在性动机的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活动的目的是外来获得经济上的回报、取悦老师、通过考试以及获得他人的尊敬。这种行为往往会在学习的外因消失后终止。内在性动机来自学生本身,而外在性动机常常收到外部因素的影响。Maslow认为内在性动机明显优于外在性动机。Kohn表示外在性动机并不能改变我们行为下的态度,它们也不能对学习产生持久作用,但是它们是相互联系的。Domyrei描述道,如果学习者足够地自主和内在化,外在性回报可以与内在性动机结合,甚至会导致内在性动机的产生。

3.深层动机和表层动机。根据行为心理学,文秋芳把动机分为两个类别:深层动机和表层动机。深层动机指的是学习英语是为了深层非物质刺激,例如兴趣和获得语言的知识。反之,表面动机指的是表面上的物质奖励,例如毕业证和好工作。它来自外部世界,并直接与学习者的未来职业直接相关。很明显,这种分类和Gardner与Lambert的类似,即综合动机和有用动机。相似地,不同的动机对于学习者有不同的影响。由于深层动机来自内在兴趣,学习者可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但是具有表层动机的学习者可能很快地完成语言学习过程,因为表层动机具有时间限制而且学习者渴望达到他的目标。因此深层动机比表层动机更加稳定和持久。深层动机和表层动机也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位置。

4.工具型动机、文化型动机和情境型动机。高一虹和她的同事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29个省份、来自30所大学的2278个本科生实施了一项调查。基于调查结果,高一虹提出了三种动机:工具型动机、文化型动机和情境型动机,而这三个动机又是由七个分动机构成的:内部兴趣、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成绩、信息媒介和学习情景。内部兴趣涉及学习者在语言学习和目标语言文化中的兴趣。它和“内在动机”和“结合型动机”类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真正融入这个文化。直接成就涉及调查和就业。它的特点是“证书动机”和“需求动机”。在中国,个人成就和进入高等学校和获得证书有主要关系。因此,它可能是致使中国本科生学习英文的一个主要因素。学习环境包含课程安排、使用的教学材料和英语老师的教学风格。它类似于Domyei延伸模型的学习环境水平。出国类似于“文化动机”和“有用性动机”,应为一些人出国的目的是为了感受目标语言的文化或移民,还有些人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寻找工作。学习目标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向中国发展做出贡献或达到父母的期望,这显示了学习者的社会责任。因此,高一虹把这种动机命名为社会责任。个人发展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实践有用性动机,例如寻找工作或者成功地和他人交流,以及抽象的“投资”或“文化资本”,例如获得受教育人员的形象,或者成就感。他们两者都和提高个人能力和社会地位相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一种信息媒介。学习者可以得到世界上经济和技术的最新信息。因此最后一个分动机就是信息媒介。

高一虹把上面提到的分动机概括为工具型动机、文化型动机和情境型动机。工具型动机的意思是学习者把目标语言作为工具来实现一些特殊目的。成绩、信息媒介和个人发展具有它的特征。文化型动机的构成为: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兴趣(内在兴趣)和他在目标语言和本土语言之间交流的注意力(社会责任)。它类似于Gardner经典模型中的“结合型动机”, 但是它们也有不同点。文化型动机不仅仅强调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兴趣,它也涉及使用目标语言把本土语言与世界联系起来。相反地,综合动机只注重目标语言的文化。在定义中,我们可以推论出:社会责任和出国是工具型性动机和文化型动机。情境型动机体现了微学习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它与工具型动机和文化型动机无关。

(二)动机的影响因素。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动机,相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具有不同水平的动机是很正常的。动机是复杂的,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应该对动机的影响因素做出深入了解。以下部分介绍了一些主要因素。一些学生在公众面前讲英语时会感到担心,还有一些人在考试前紧张。语言焦虑是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时产生的紧张或恐惧。焦虑是学生在英语课堂或考试表现中一个较大的影响因素。但是,低水平的焦虑具有促进作用,高水平的焦虑具有衰弱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太多的顾虑,他们可以自由地展示他们的英语水平,并且对自己的努力感到满意,这会对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有一个良好的作用。自信心和动机相互联系。学习的自信心指的是学习者对自己有效使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信任,从而学习新的认知能力。Bardura认为自信心信念可以影响人们的感觉、思考,影响他们以及他们的行为;一个人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越高,在学习英语中遇到挑战时,他就会有更大的动机,具有高水平自信心的学生认为他们可以度过困难。他们会使用不同类型的学习策略。相反,具有低水平自信心的学生很容易受到惊吓,并很快放弃。

另一个影响因素是教室环境。它包括学生在进行学习任务时的客观环境和心理环境,两者对动机来说都很重要。客观环境包括教室大小通风环境和英语学习设施。心理环境主要指的是课堂氛围。只有在放松与和谐的氛围下,学生才会注重学习内容,并且主动融入学习活动。在社会环境中,大多数人永远受到社会需求的影响,并且与英语学习动机的功利性、实用性利益相关联。因此,他们的动机大多来自有用性。由于改革开放政策,英语在中国社会的每一步中广泛应用。在某种程度上说,对英语的良好掌握成为了一个本质要求。因此,如果有人想获得学位证、得到工作、升职、获得出国机会,英语是至关重要的。就学生而言,鼓励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高水平动机的社会需求。

二、国内外关于学习动机理论的研究

(一)国外关于动机的研究。Gardner和Lambert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的第二语言学习动机调查,这为动机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社会心理学上来看,他们提出了学习动机的经典模型,并创造了著名的态度/动机测试组合。Gardner把动机分为两类: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融入型动机强调综合,这类动机涉及把语言看作一种工具的益处。Maslow声明外在动机不如内在动机。按照他的自我实现理论,促使人们认识到“自我实现”,不管提供外在奖励或满足不少于一次的基本要求。自我决心理论暗示动机是一种动力因素Deci & Ryan's。它包含两种动机来源,即学习行为的内在兴趣和奖励。相对地,前一个与内在动机相关,后一个与外部动机相关。如Deci & Ryan所说,很明显,无论在何时,来自内在动机的好奇心和兴趣都会激励他们去钻研。Domyei 宣称Gardner的理论并不能涵盖语言学习动机的所有认知方面。他还指出Gardner的模型是一个总的动机成分,它的基础是社会环境而不是外语课堂。后来他提供了按照语言水平、学习者水平和学习环境水平来提高学习动机的方法。Oxford & Shearin进一步发展了现有的动机理论:把综合需求理论、加强理论、工具型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公平理论加入动机理论。Masgoret和Gardner 调查了Gardner社会教育模式中第二语言成就和五个态度/动机变量的关系,并做了荟萃分析:学习环境、动机、融入方向和工具型方向的综合性和态度。调查研究结果有力地支撑了融入型动机可以成功地促进第二语言获取的命题。Vandergrift 使用了Noels和其合作者设计的调查问卷来探索动机和元认知的潜在关系,并着重调查了学生在第二语言听力理解中使用的认知和元认知测量。

(二)国内有关动机的研究。中国关于语言学习动机的研究历史相对较短,经历了把国外理论引入到在中国环境中并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的研究过程。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主要引进并翻译外国的理论和书籍,他们大多数人认为动机是一个情感变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外语学习和教学中,学者们开始把动机看作一个独立变量,并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在讨论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时,王初明表示,学习需求是动机的源头。吴一安和刘润清探索了情感因素、社会因素和语言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而且他们指出:动机刺激学习。文秋芳把动机划分为两类: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她还表示动机和语言学习信念和策略相关。华慧芳声称获得证书是中国学生的主要动机。她的话常被引用为中国特色动机,这和其他国家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有所不同。在高一虹等人的全局研究中,他们提出了工具型动机、文化型动机和情境型动机,并提出了学生动机的七个分类:内在兴趣、成绩、学习环境、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和信息媒介。黄红安和文卫平探索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动机构成,他们发现语言价是学生动机的最好报警器。葛炳芳的研究证明动机强度和应用学习策略有密切关系。许瑾得到如下结论:家庭背景明显地影响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许宏晨和高一虹描述了一些英语学习动机和相互之间的认同,前一个比后一个的影响更大。汤闻励调查了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消极因素,他发现教学内容、学习氛围和其他课程在消极因素中占有重要地位。秦丽莉和戴炜栋提出一个新的模型来分析大学英语学习动机,他们结合了Vygotsky的活动理论和Domyei的第二语言动机自成系统。

三、动机理论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启示

(一)外在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高一虹从动机类型的角度进行研究,在大量的实证性调查基础上将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归纳为七种类型:内在兴趣动机(内部动机)、成绩动机、个人发展动机、出国动机、社会责任动机、学习情境动机和信息媒介动机。而其中影响目前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主要动机为外部动机,其中包括:个人发展动机、成绩动机、学习情境动机和信息媒介动机等。由于非英语专业的高职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接触英语学科的学习时间少,同时专业技能的学习所占比重又很大,因此高职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主要基于外部压力。如学好英语是升入本科学习的必备条件;英语四六级等级证书是找到好工作的一个重要砝码;英语学科任课教师对英语等级考试的强调和期望等。虽然在学习动机的研究史上,内在动机普遍被认为是最有用、稳定而持久的,不受外部因素和条件变化影响的,也是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英语学习者学习状态的因素,但是对于高职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可以把外在动机放在首位。这就意味着外在动机,即工具性动机更能促进该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需针对学生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学习依赖性较强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为其制定适合的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教师要在整个学习环节中充分地给予正确而有效的指导,引导和培养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自主学习。

(二)高的自我效能感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动力。自我效能感被定义为: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高职学生在英语学科的学习方面普遍表现为自主学习能力差,自控能力低,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信,没有太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不能积极地参加各种相关的教学内和教学外的活动,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思考和大胆探索和尝试的精神。这表明多数高职生对英语学习普遍反映出低的自我效能感。而个体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是影响个体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毅力和学习活动参与度的关键,最终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因此,非英语专业的高职生更需要提高自我效能感,以便能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享受学习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功的体验。要增强自我效能感,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现有的英语认知水平来制定语言学习任务,从短期任务和模块任务出发,在英语语言的各方面学习中慢慢找到学习的兴趣所在;在丰富的英语学习活动中找到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学习活动,将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快乐和成功感迁移到其他的英语学习活动中去,以不断提高学习自信心。此外,教师还需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语言学习变得更轻松、更快捷有效;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特长和成功例子,不断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学习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语言学习事半功倍。

(三)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降低学生学习英语时的焦虑。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时间多数局限在课堂教学上。因此,枯燥的教学方式和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施加的学习压力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情绪上的焦虑感。焦虑是一种负面情绪,是指学习个体因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者不能克服一定障碍,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者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而语言学习者在产生语言焦虑后在课堂上就会出现课堂退缩性问题行为。例如,胆小羞怯,在课堂中过分拘谨;不敢正视对方,心慌脸红;由于多次受挫或长时间发不出或发错某些音而产生心理障碍,主动变被动,积极变消极;有意识地回避或缺乏信心,怕教师提问,担心一旦出错,贻笑大方等。要降低学生学习英语时的焦虑最有效的途径是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度。如在学生提问或表达自己意见时,教师应当细心地聆听,将注意力集中到学生想表达的真正想法;对于学生在发音或是语法上的错误,教师不必及时指出和纠正,多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口,这样就能避免学生的自信心受打击,还能降低语言基础不好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抵触感和焦虑感。同时,教师还应在课堂上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发言机会,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更自信、更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动机是一种能够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维持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如何将学习动机理论融合到各种层次和不同类型的语言学习者的英语学习中已经成为广泛研究的课题。对于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基于其智力水平、学习兴趣和毅力等个体差异的诸多因素,学习动机对学习者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它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当今社会对英语应用能力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下,对学习动机进行更具体更全面的研究应成为英语教学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动机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出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进而不断提高教与学两方面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Brophy,J.Motivating Students to Learn[M].Boston: McGraw Hill,1998

[2]Dornyei,Z. 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J]. Language Teaching,1998(31)

[3]Guilloteaux MJ, Dornyei, Z. Motivating language learners:A classroom-oriented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on student motivation [J].

TESOL Quarterly, 2008(42)

[4]H.D.Brown.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Beijing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5]杜福兴.谈英语学习动机及其激发与保持[J]. 外语教学,2003(2)

[6]高一虹. 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关系——对大学本科生的定量考察[J].外语研究,2003(1)

[7]高一虹,赵媛,程英,周燕. 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现代外语,2003(1)

[8]葛炳芳. 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观念、策略的一项实证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 2006(1)

[9]秦丽莉,戴炜栋. 活动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模型构建[J].外语界,2013(6)

[10]秦晓晴.动机理论研究及其对外语学习的意义[J].外语研究,2002(4)

[11]秦晓晴,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作者简介】廖丽玲,女,百色职业学院讲师,广西师范学院在职研究生。

12.高职学生学习动机 篇十二

关键词:学习动机,对策,学习效果

作为非智力因素的外语学习动机与学习者的成绩成正相关。一般而言,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态度越认真,学习成绩越好。反之,成绩就越差。相对于理解能力等智力因素而言,外语学习动机具有不稳定性和复杂性。本文在外语学习动机理论的框架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进行调查,并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阐述动机的类型以及动机产生的原因,结合本人的外语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一、外语学习动机理论

1. Gardner和Lambert的融入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理论。

加拿大语言学家W.Gardner和R.Lambert[1]经过十二年的实证研究,把第二语言习得动机分为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他们认为外语学习动机包括四个方面:(1)学习这种语言的目的;(2)学习努力的程度;(3)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4)学习的态度。

2. Deci的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理论[2]。

Deci和Ryan把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成果引入到语言学习动机的研究中并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学习者主要受内部因素的支配,如兴趣、求知欲等。外在动机是学习者主要受外力的支配,如通过考试,获得职位或奖励等。

3. Williams,M和R.L.Burden的具有认知主义(cognitive)和社会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t)性质的动机模式[3]。

该理论认为,动机是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唤醒状态,它导致有意识的决定来采取行动,并导致一段时间内持续的脑力和/或体力的付出,其目的是要达到一个或一组既定的目标。

4. Dornyei的外语学习动机理论[4]。

匈牙利学者Dornyei的外语学习动机三维结构模式从语言层面(language level)、学习者层面(learner level)和学习情景(learning situation level)三个层面来界定和测量外语学习动机(具体此文不做详述)。

从不同语言学家对动机的不同分类来看,学习者学习外语不是由单一的动机决定的,他往往由多种动机引发。学习者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同时有不同的动机,这些动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甚至可以相互转化[5]。

二、实证调查

1. 调查目的。

本调查在外语学习动机理论的框架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剖析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状况,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对高职英语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

2.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院商务英语专业2009级、2010级和2011级全体学生,共14个班级,650人。

3. 调查方法及实施。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习动机、态度方法以及效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收回有效问卷630份。问卷回收率96.9%,本次调查真实有效。

三、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从表1得知,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属于外在动机或工具型动机。他们把英语当做获取相应文凭或理想工作的工具。这种动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但这只是表层动力,缺乏深层能量的维持,一旦目的达到,学生就容易产生满足感。另外,结果表明,有32.9%的学生是出于兴趣主动学习的,也就是所谓的融入型动机。当然,出国或获取信息的动机既有融入型动机,又有工具型动机的成分。

从表2得知,虽然受访对象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仍有高达40%的学生对英语不太感兴趣或不感兴趣。从与学生的访谈中得知,他们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是英语基础差,学习效果不理想。有的是迫于父母压力或别无选择。对于文科生而言,似乎商务英语专业才是最理想的专业,他们是迫于无奈才选择学习英语的。这是一种典型的“要我学”。

从表3得知,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效果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受访中得知多数同学在英语学习上虽然花了不少工夫,但效果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基础较差,方法不当。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效果差,学习效果差又反过来打击了学习热情,降低了学习兴趣,形成恶性循环。

表4表明,多数同学认为学时不够。目前,我院商务英语专业总学分125学分,其中,英语专业课程学分仅52学分,学时明显不足。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语言死记硬背,缺乏对目的语语言文化的感性认识。少数同学认为教材偏难或偏易,任课教师教学方法不当,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失去学习兴趣。

四、应对措施

针对本次调查所发现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英语教学。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动机理论,学习兴趣是支配学习者动机行为的最直接动力。从上述调查得知,尽管学生学习动机各不相同,或迫于考试压力、求职压力,或基于出国目的,或提高自身素质,但总的说来,这些都是积极向上的动机,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这种动机并引导学生将这些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从而使外语学习发展成内在需求而成为一种融入型动机。学习效果不理想也是导致学习兴趣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外语教育者应该帮助学习者树立自信心,克服学习中的焦虑情绪,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提供有趣且有实用价值的学习素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兴趣。

2. 选用适当教材,调整课程设置。

教材的选取要考虑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的学习需要、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等。高职的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的目标岗位群是生产一线的工人、报关员、跟单员、文秘等。她们要掌握的技能就是能用英文在商务环境中与外国客户进行书面与口头交流。而目前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材内容大多侧重语言知识点,缺乏实用性,这样就不能使学生处于一种认知的和情感的唤醒状态,挫伤其学习动机。而英语专业教材内容虽然与岗位技能相关,多为商务活动方面的内容,但内容过于陈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

调查表明多数学生认为学时不够。语言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需要大量的学时保证。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调研,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剖析就业岗位群的能力要素,根据社会需求和能力要素设置课程。

3.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组织好课堂教学。

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人格魅力能起榜样和模范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决定了课堂效果好坏。实践证明,精心组织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完全融入课堂,激活学生的认知潜能,激发其学习动机。

4. 改革传统考核模式,采取过程考核法。

过程考核就是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能力、水平和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的动态评价[6]。过程评价的参数可以有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顶岗实习和期末闭卷考试等。过程评价的好处是学生不会因一次考试的失误而具有挫败感,相反,她们的点滴进步都会得到老师的及时认可,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五、结语

外语学习动机理论为我们从事外语教学提供了具体理论指导。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和培养学生外语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提高其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Gardner,R.C.&W.E.Lambert.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Rowley,MA:Newbury House,1972.

[2]Deci,E,The Relation of Interest to the Motivation of Behavior: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M].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1992.

[3]Williams,M.&R.L.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Dornyei,Z.Motivation and motivat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

[5]Gardner,R.C.&Macintyre,P.D.A students’contributions to second-language learnings,Part II:Affective Variables.Language Teaching,1993.

[6]杜福兴.谈英语学习动机及其激发与保持[J].外语教学,2003,(4):51-53.

13.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篇十三

摘 要: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并以这些动机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学习动机;动机理论;激发和培养

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和直接原因。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它支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说明了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乐意学什么,学习的努力程度等。由于学习动机的多样化,导致人们对学习动机的理解也多种多样,由此派生出多种不同的学习动机理论。

一、学习动机理论的研究

1、强化动机理论。

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也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斯金纳通过系统的实验操作证实了行为之后给予的正强化对后继行为具有增强作用,认为强化是形成和巩固学习的重要条件。强化有两种,即正强化和负强化,一般来说,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有增强学习动机的作用,如适当的表扬奖励等正强化懂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而适当的批评等负强化也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的创立者、人本主义心理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动机来自于五种基本的需要,由低到高排列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或至少得到部分满足之后,高一级的需要才会产生。他认为人的动机是因为人们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而产生的,通常人的动机是在低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时而产生的。

3、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在其对人际知觉的研究中首先提出的。韦纳使归因理论不断完善。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评价。不同的归因对行为活动产生的影响不同,个体怎样解释其先前的成功和失败,决定她下一次对任务的选择、持续努力的时间等,也就是说,归因是动机的决定因素。归因通过自我意识、期望和情感的变化从而影响动机的。因此,根据学生对学习成败的自我归因可预测他以后的学习动机。4、成就目标理论。

成就目标指个体从事成就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成就目标理论的代表人物德维克提出,人们对于能力持有不同的内隐观念。一种是能力的实体观,一种是能力的增长观。持有能力实体观的学生倾向建立成绩目标,以最好的成绩来表现他们自己。持有能力增长观有学生,更多地设置掌握目标,并寻求那些能真正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技能的任务。

5、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认为动机来自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成功地进行某项活动并取得成功的主观判断。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体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和情绪唤醒。自我效能感不仅制约学习动机,而且制约学习结果。所以,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就应设法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二、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极其重要。根据以上学习的一些学习动机理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人本主义教育学家将学生的个人发展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人生来就有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倾向,所以强调动机的内部和内在因素,如自主的需要、发展能力、实现潜能等。这种观点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特别是在他的自我实现观念中十分突出。另一个代表人物罗杰斯也认为,人都有学习的自然潜能,都有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师的首要工作不是传授,而是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奠基石,只要能把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和激发出来,引起他们的疑惑、惊讶,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从而自动地去学习和发现问题。

(二)鼓励学生建立掌握目标,激发学习动机。成就目标理论的代表人物德维克等人提出,人们对于能力持有不同的内隐观念。一种是能力的实体观,一种是能力的增长观。持有能力实体观的学生倾向建立成绩目标,而持有能力增长观有学生,更多地设置掌握目标,并寻求那些能真正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技能的任务。对于持成绩目标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多动动脑筋,并帮助这些学生建立掌握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让他们认识到失败并不可怕,失败不过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对成就目标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教师应该强调学习内容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为了所谓的分数,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现实的态度。美国心理学家韦纳认为,一般地说,人们常把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归结为个人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和运气、他人的帮助、情绪、环境等多个因素。归因理论研究发现,个体怎样解释其先前的成功和失败,决定她下一次对任务的选择、持续努力的时间等,也就是说,归因是动机的决定因素。其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结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时好时坏是正常的,有些学生看到成绩提高了,就得意扬扬,开始骄傲自满;而有些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下降了,就非常失望,对自己完全失去信心。其实这两种心态都是很不科学的,它会破坏学生良好的内部学习动机,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其实影响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很多的,主要有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他人的帮助、情绪、环境等等,所以在分析的时候,我们应该多种因素一起考虑。而教师应该学习和借鉴归因理论,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正确归因,因势利导,对学习结果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现实的态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正确运用奖与罚。

强化动机理论者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是来自外部的刺激,对行为起到了增强作用。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源于他过去和当前学习所经历的强化体验,教师的表扬或批评、奖励或处罚等,都是强化的例证。一般来说,表扬与奖励比批评和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奖励时,我们必须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不同的奖励制度。一般情况下,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评价起的作用更大一些;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通过集体舆论进行评价效果更好。只有这样,奖惩才能起到激励学习动机的作用。并且对于学生来说,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有利于保护其学习积极性,每一个学生从内心来说,都是希望能得到表扬的。基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其多加鼓励,肯定的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使学生产生再接再历、积极向上的力量,这一点是绝不能忽视的。当然也应该适当运用批评,必要的批评也是要的。批评能帮学生指出缺点和不足,让他们更好地发展。并且学生被老师批评之后,为了重新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他们会更加努力的学习,显然批评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总而言之,正确合理的运用奖罚制度,只有这样,奖惩制度才能起到激励学习动机的作用。

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是实施各种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而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只有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动机,对其动机和行为的可能后果作出分析评价,并以此来改变自己的某种动机时,才能使自己更好地学习或发展。而学习动机理论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依据,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学习动机理论来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得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全面提高党员的素质下一篇:形容一个人品行差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