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减负增效工作小结(16篇)
1.语文减负增效工作小结 篇一
课题《“减负增效”下语文课堂高效性探究》工作总结2010年1月
本学期语文课题组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教学实践,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组织全组教师进一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具体分析,共同探究,大胆取舍,积极开展校内公开课、听说课和评课活动。9月20日,对刚调进我校的李向峰老师的汇报课进行了听评研讨。10月22日至24日,组织全体教师奔赴省常中中学参加了高中语文教学课题研讨会活动,并认真听取了教研员老师的报告。12月5日,邀请县教研员老师莅临我校指导课题结题阶段的工作,施晓庆上了一节综合性学习示范课,得到了专家的肯定。12月21日至12月23日,高三老师参加了省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研讨。
二、努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提高全组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每位教师经过虚心学习,勤奋钻研,每个人都建立了博客,建成了文化中学语文教师网博客圈。大家或把各自的教研文稿发表在博客圈上,或把综合性学习相关的课题资源转载过来,便于相互学习交流。
三、抓好常规教学检查。
为了把常规检查落实到实处,本学期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以年级三个备课组为单位,每月由教务处检查并反馈教师常规工作。对于常规工作中部分教师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本人沟通,要求其纠正并改进。这样的检查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四、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课题实验,健全课题档案资料
组织学生开展了综合性学习,开展了辩论赛,开展了“走进名著”、“话说千古风流人物”、“岁月如歌—难忘的初中生活”等综合性学习。老师的论文,获奖等这些课题实验资料全部整理成册并归档。
对于课题组工作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将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努力提高课题组全体实验教师的积极性,自觉性,努力做好课题实验工作,为下学期《“减负增效”下语文课堂高效性探究》这一课题的顺利结题作好充分准备。
2.语文减负增效工作小结 篇二
一、调动学习积极性
德国一位教育家曾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即教学重在激趣、激情、激志,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 学生对该学科有兴趣, 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本学期我校开展“五学课堂”活动, 要求各班建立小组学习机制, 我利用这个机会, 尝试采用小组加分竞赛的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学生自主制定奖惩方案
先由各小组根据本小组情况分别制定, 综合各小组方案, 制定出班级奖惩方案。奖励措施包括: ( 1) 小组总分前三名周五下午通过家校通向全体家长表扬。 ( 2) 根据家长会上的协议由家长对获奖小组进行物质奖励。 ( 3) 用班费奖励电影票一张。惩罚措施包括: ( 1) 总分最后一名的小组每个组员写一篇千字文章, 反思自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 2) 参加班级义务劳动, 清洁教室一周。为避免小组为本组分数集体作弊现象, 另加一条: 发现作弊现象一次扣除小组总分10分。这样每天语文学习课就成了竞赛课, 学生觉得好玩。
2. 制定具体加分项目
具体的加分项目包括: ( 1) 听写、背诵、周记、摘抄按时上交并获优秀的组员各加1分。 ( 2) 课堂举手回答问题正确一次加1分。 ( 3) 主题班会、手抄报根据等级加1到5分。 ( 4) 写千字文或“心理病历”得“优”的加1分。 ( 5) 周末笔记检查获优秀的加1分。 ( 6) 单元检测按小组总评计算, 第一名到第九名分别加分9到1分。以上的加分方案, 项目具体, 操作性强, 实行以后, 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组内哪一个同学如被扣分, 会受到本组全体成员教育批评, 每个同学都在为小组分数努力。学生课前积极查阅资料, 用心背诗歌及文言文, 认真程度前所未有, 团队意识极其强烈。就拿这次办手抄报来说吧, 学校要求每班交两份, 年级统一评奖, 我向学生许诺, 能拿到学校一等奖的小组加10分。大家一看加这么多分, 两天之内, 九份手抄报全部交齐, 图案设计、着色、文字书写、内容等方面都相当不错。有这种认真的劲, 还有什么事会办不好呢?
二、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任何学科都有一定的教学方法, 如果教师能把方法教给学生, 他们学习就会轻松许多。我上课重方法, 重思维方式的指点, 尽量让学生从众多的知识体系中找规律, 寻方法。如教生字时, 注意教给他们字的结构和偏旁的分析方法。如“斓”字, 这是一个易错字, 我先去掉偏旁, 变成“阑”, 开始带学生做游戏, 找规律。加三点水, 与水有关, 是波澜; 加“文”旁, 是斑斓, 与花纹有关;加“讠”, 是谰语, 与说话有关。经过这样一比较, 学生们发现汉字是古人在字根上做的游戏, 学生真正理解了偏旁表意的特点。有些汉字是会意字, 教学生分析它的组成结构, 这样形似字就好掌握了。要让学生懂, 首先要让他们掌握方法和规律, 有了每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就不会盲目分析。
三、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语文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 教师多讲倒不如多让学生多动。教育专家也时时告诉我们, 让学生老老实实坐着听老师讲课效率只有百分之十, 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干。以前我总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有时下课了都还要多讲几分钟, 生怕哪点没讲到, 结果教师和学生都很累, 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现在我改变了方法: 学生能做的一律交给他们。我认为一篇文章的作者、字词、背景等都是可通过资料了解的, 课上学生展示完后教师提示重点就行了, 这样可培养学生动手查阅资料的能力。上《夸父逐日》我是这样做的:1. 课前每名学生搜集中国著名神话故事一则, 培养动手能力。2. 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及参考资料, 翻译全文, 对重点词语要求做到字字落实, 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后交到全班解决, 教师在课堂上只强调几个重点词就行了, 培养自学能力。3. 讨论夸父形象。有人认为他是自不量力, 有人认为他是英雄的象征, 全班分成两组展开辩论赛, 最终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赞美他为理想克服重重困难甚至牺牲生命的拼搏精神。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也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4. 思想教育: 结合自身实际, 谈谈夸父教我如何拼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并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导演, 学生是演员, 每一篇课文都分成多个板块, 每个小组承担不同板块的学习任务。这样的课堂, 学生怎会感到枯燥无味?
四、打开学生广阔视野
具体措施包括:1. 每天让学生读一份报纸或看半个小时新闻, 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 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因为孩子们长大要进入社会, 只有先对社会有一定了解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不能眼睛只盯着课内。2. 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 把读到的典型事例积累在摘抄本上, 增加阅读量, 培养阅读习惯。3. 假期规定: 教材指定名著必读, 另外选读五本, 天文、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等领域的著作都可, 每读一本写一篇读书心得。4. 半学期开展一次读书交流活动。有了课外阅读的积累, 学生的语言就不会苍白无力了。
五、教会学生自我反思
《〈论语〉十则》中曾子曾说过: “吾日三省吾身。”语文学习中应让学生准备一个反思本, 每次作业、每次考试、每次上课对问题的解答, 每次听写、默写的错误都写一条或一句反思, 文字不限, 可一个字, 一个词, 也可一句话, 锤炼文字功夫。反思之后记住所犯错误, 每次改掉一个坏毛病, 到最后就会越来越优秀了, 工作量不大, 学生也乐于接受。
3.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减负增效” 篇三
【关键词】减负;增效;有效教学;优化作业;指导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A
减负是针对当前中小学生作业量过多,学习负担过重而实施的以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那么,在课改和“减负”的双重背景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做到“减负增效”,这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接下来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几点看法:
一、学生要减负,教师必须增负
既要学生减负,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做到这些只有教师主动增负,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教学不只是用灵活多样的教法,生动形象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利用知识本身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自己参与把握知识的情感,唤起他们对知识的爱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减轻学习的心理压力。教师必须不断“充电”,为高效率的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当然,减负增效也得从课堂教学入手。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研究者,从根本上扭转现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三多”“三少”(即教师注入多、学生吸收少;死记硬背多、独立思考少;课外作业多、文体活动少)。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积极动口、动手、动脑,尽量留给学生思考和发言的时间与空间。在教与学的行为方式上,由原先的“先教后学”走向“先学后导”。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领会教材意图,正确、到位地把握课文重难点的基础上,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的学习变成问題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三个阶段,精心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师生一同在想想、议议、练练和讲讲的过程中,确保学生学到位,不需要“题海战术”就能真正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变学生苦学为乐学。
三、优化作业设计与讲评,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初中语文作业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一多”“二假”“三无效”。“一多”指作业量大,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被大量教辅资料所累,身陷题海不能自拔;“二假”指学生迫于教师的强制性措施,要么抄袭他人作业,要么盲目“发挥”,换来一个按时交作业的假象;“三无效”指学生写作业和教师判作业终日疲惫不堪,却收获甚微。
鉴于此种情况,我主张:一、要精选作业题。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习题册中精选作业题,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作业题,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所期望的发展,做到少而精。二、要分层布置作业。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编排不同学习小组,按学习小组分层布置作业,分层次布置作业包括完成作业量的层次和作业难度的层次。这样做,使后进生感到完成作业不吃力,学优生感到吃得饱,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到完成作业的快乐。三、要丰富作业内容与形式。作业形式要多元化,有书面的、口头的、实践操作性作业和趣味表演性作业等。课余开展丰富的班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精神愉快的氛围中接收信息,愉快学习。
作业设计要优化,讲评和反馈矫正也要精心设计,这样才能提高作业的效率。作业评判要及时,讲评要有典型性、启发性,抓住倾向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次又一次地强调,反馈矫正可以纠错,也可采用“同题测试”法,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四、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设法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这是“减负增效”需要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的学生虽然很勤奋,但是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常常会要求学生在课前要作好预习、在课后要及时复习。但是,预习什么,复习什么,怎样复习才是最有效的,学生往往知之甚少,认为预习就是看看书,走马观花,复习就是做做题,完成了事。我们可以作一些预习指导,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和进行具体的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给学生指点不同的学习方法,如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课文阅读的思路,指导学生阅读学习的各种方法。
总而言之,教学的根本是为了学生,减负与增效也是为了学生更好更健康地发展,只要把这两个关系协调好,我们的教学就会变得更有成效,学生也会更加快乐地成长。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减负与增效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更新观念,携手合作,齐抓共管,才能承担起减负与增效这一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许秀玲.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减负与增效[J].《成功(教育)》,2009(06).
4.浅谈一年级语文减负增效 篇四
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有着好奇心大,求知欲强,但又不稳定、理解能力差、注意力持久性差的特点,这些特点导致一年级语文教学费时效率低。打造一年级语文"减负增效”,言外之意就是高校课堂.必须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为了帮助一年级学生突破困难,充分利用四十分钟,我采用以下做法:
一、抓好课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段简要扣动学生心弦的导入,能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在极短的时间里安定学生的情绪,吸引其注意力,从而使学生了解本节课要讲什么。
新奇多趣,引人入胜的导入,能把学生很快地带进一个美不 小学一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
胜收的学习天地。导入的类型颇多,有听曲,猜谜语,讲故事,设悬念,开门见山,温故知新等,对不同的课文要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从而使课文的导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比如讲《雨点儿》时猜谜语导入:“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看不见。”学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之前,让学生齐唱歌曲《小燕子》;讲《小松鼠找花生》一课,采用设置悬念的导入方式,“花生到哪里去了呢?”这种新颖的导入方式能让学生很快的走进文本,进入课堂学习。
二、依靠实物、课件的演示,使学生从直观和感受中获取知识,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小学生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决定着老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讲《小小的船》一课的“坐”字时,我将两把凳子放在讲台上,让两个学生背坐到凳子上。当出示“坐”字时,没等我发问,小朋友就纷纷举手,要讲出“坐”的构字方法。最后,我又说明,夏天,孩子们常常坐在一堆土上谈笑玩耍,“坐”字就像两个人坐在土堆上,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坐”的音和义。学生喜欢看色彩鲜艳的物体,观察事物常从兴趣出发,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目的性不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也考虑了这些因素,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诸多优点,如:教学《小小竹 排画中游》时,我制作了一个有声有色的课件,既有色彩绚丽的江南画面,又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在美轮美奂的画面流转中,在引人入胜的音乐感染下,学生学的非常入迷,教学也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课堂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
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铅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我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从而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具体做法是:我说“1、2、3”,学生马上作出回答“坐端正”;我说“坐端正”学生说“请安静”;我说 “小眼睛”学生回答“看黑板”等。我也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如:“上课铃声响,安静等待老师进课堂。”(教育学生不要大声喧哗);“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耳朵耳朵在哪里?耳朵耳朵在听讲。”我和学生一唱一和对儿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没有走神的机会。
四、抓好课堂纪律是构建一年级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 要抓教学质量,只有在课堂常规非常好的情况下才能达到,要想方设法的维持好课堂纪律。
有的孩子上课经常说话,与前后左右的同学都说,同学们不愿说都不行,从而严重影响教学秩序。于是我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准备一些小红花,在课堂上适时地发给那些不随便说话的孩子,以此来激励那些经常说话的孩子,这个办法比较有效,一些孩子在小红花的“引诱”下会有所收敛。然而,还有一些“金刚”形的孩子,根本不把小红花放在眼里,依旧我行我素。对这些孩子,我经常找他们聊天,聊天内容一般都是与学习无关的,有时会聊聊动画片,有时会说说奥特曼、中华小子等,这样做主要是想和他们拉近距离,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接受我,然后再让他们懂得并且接受上课不能随便说话这一行为规范。通过这种做法,那些孩子都有所变化,我们班的课堂纪律明显好转。
综上所述,我认为只要能抓好课文的导入,重视实物、课件的演示,精心设计好课堂活动,抓好课堂纪律,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充实度过四十分钟,从而将提高课堂效率落到实处。
5.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措施 篇五
小学语文作业改进措施 2016.3.25 3.1
谈教师负担轻,学生负担重,是误人子弟的教学;教师勤钻研,学生负担轻,才是减负增效的教学。那么什么是减负增效呢?我认为减负增效中的“减负”并不等于教学内容的减少,也不等于学习时间的减少。“减负”不单纯是学生课业负担数量上的减少,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渐进而深刻的革新,是教育观念的变革。否则,学生的课业负担今天可能被减下来了,但在明天却又可能以另外一种方式附加上去。教学减“负”不减“质”,在“减负”的同时又要“保质增效”,这才是真正的减负增效!我想,这一观念的出现其实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该怎么来落实减负增效呢?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当然,减负增效也得从课堂教学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课堂教学形式正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我尝试着对课堂模式进行了摸索,优化课堂结构。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体参与是激发学生学习意愿的关键所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是越俎代庖,重师者传授,轻学者参与,致使学生的时间与精力大量浪费,学习动机受挫。兰·达本教授认为:教学可以看成是提供特定的情境来培养儿童的一种措施。学习是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投入,就越具有动力,也就越能顺利完成这一过程。如果在课堂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那么学生就缺少阅读实践,缺少朗读感悟。这种单一的教学过程模式,显得枯燥乏味,费时多效果差。在上第七册课文《小镇的早晨》时,课前我请孩子们各自画一幅小镇早晨的美景图。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和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来呈现他们脑海中的小镇。不少同学都画出了他们心目中不同面貌的小镇。当我请他们来介绍自己所画的画时,惊喜地发现在绘图的过程中,大家对于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位同学在画上画了街道和摊位,小摊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他告诉我们他所画的是热闹的小镇,结合他和妈妈去市场买菜时看到的场景,他的图中许多人们在街上买卖蔬菜水果,熙熙攘攘,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通过他的画和介绍,让我们领会了文章的内容,不仅看到了、更感受到了小镇早晨热闹的景象。这堂课在同学们自己介绍讨论,师生互相交流的热烈气氛中结束了。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这一举措,无疑是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意愿。这时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的,而是学生个体发生的探究意愿。在教学中,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拉近了课本和生活间的距离。因此,课堂上,学生们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需要学习的知识,还获取了许多课本以外的东西,在减负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针对所教班级学生喜爱表演的特点。我还在课内、课外设计了一些活动,让他们一展所长。例如在教学《笋芽儿》一课时,同学们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就显露出强烈的表演欲。于是,我们就用了一堂课的时间。请学生自由组合,以课本剧的形式将笋芽儿成长的过程表演了出来。那堂课可谓是精彩纷呈,笑声不断。课前孩子们忙着写剧本,选角色,安排场景道具,忙活着却又快乐着。最后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各种版本的,经过改编后的《笋芽儿》,有各自的特色却又不脱离课本。这样的一堂课,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演能力。其次是实施差异教学。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每个班级中学生的基础、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按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作业布置,那么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思维难以拓宽,自主性难以得到发挥;而能力弱的学生学习可能变得越来越吃力,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能更好地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从学生不同的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成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对于部分作业的设计,我分了一些层次。有些作业中,有基本题,附加题,自选题。比如在完成拾贝集,即对好词好句好段的摘录时,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要求他们能够仿写,或写出读后感。对于能力较弱的同学则只要求摘录。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有相应的收获和提高,把他们从过多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作业量少效大,减轻了作业负担又提升了作业质量效果。何乐而不为呢!以上这些就是我在教学中一点粗浅的尝试。“减负增效”并非一句口号,要真正实现这一目的,我还需要在教学设计上多下苦功,向各位老师多多学习。希望能让学生们学得轻松,快乐,扎实!有所悟,有所得!
6.减负增效工作总结 篇六
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证少年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减负”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教研组结合学校要求,实行科学减负,做到“减负不减责任,减负不减质量”。真正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1、统一思想,强化“轻负高质”意识,明确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才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在开学初就组织教师学习了相关的文件,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工作目标,全组教师签订了“减负”责任书。
2、推行了家庭作业试水制和协商制,教师布置的作业必需下水试做,每天家庭作业的布置必须经由班主任的协调统一布置,确保学生的作业时间。
3、加强教学研究,推进了集体备课和学科组建设,深化了网络教研平台,以研促教,依研提质减负。
4、改革了师生评价机制。
主要做法:
(一)、认真学习“减负”文件精神,转变教师观念,强化“轻负高质”意识。
(二)、制定措施,加强管理,落实到位。
1、明确规定,着眼细节,追求有效。
我们要求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上足、教好每一门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各班一律不安排早自习,确保学生早晨的睡眠时间。课外活动时间,任何学科教师不得随意占用讲课。音、体、美学科教师的课时不得自行转让给其他学科的教师,否则按空堂处理。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得擅自提前复习迎考和延长学生上课时间等等。
2、严把“备课、上课、听课、训练、辅导”五关,要求环环有效。
(1)有效备课。提倡实用备课,有效备课,采用集体备课和个性备课相结合的模式,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学习和吸收同学科组其他老师的智慧,经常进行二次备课,所有教师要求每课必须写好教学反思,杜绝为应付备课补交备课材料的现象。
(2)有效上课。教师上课时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重视课堂的常规管理和各学科的课堂改革,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3)有效听课。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学科组听完课后组织评课,并有评课记录。外出学习的老师回校后及时上汇报课,并在教研组内交流心得,书面材料备案。学校实行推门听课制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4)有效训练。教师正确认识作业在学生“双基”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安排作业,既抓好对作业量的控制,更抓好对作业规范和作业批改的要求。严禁以增加作业量的形式惩罚学生。
(5)有效辅导。明确课后辅导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性,突出辅导的靶向性,对有针对共性问题进行全面辅导,关注后进生的个别辅导,把对班级后三分之一学生的个别辅导作为辅导工作的重心。对后进学生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辅导时间与内容,避免增加其负担。
3、建立“三级”巡查机制,确保“减负”落实到位。
存在问题:
1、个别老师对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认识还不到位。
2、部分家长担心学生成绩波动要求教师增加作业量。
3、个别教师工作能力滞后,在落实高效课堂、有效教学上有一定困难。
今后工作方向:
1、加强对教师教育工作使命感教育以及不断培养提高教师教育工作水平和能力。
2、加强对教师教育工作的常规检查和指导,引导对口扶持和以研促教。
3、用科学的评价机制引领“减负”工作。
4、加强宣传,积极向家长宣传素质教育精神和“减负”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等,引导家长们由重视孩子的分数转为重视孩子的终身发展。
5、引导教师进行总结、反思,通过沙龙和课例研讨等活动推广成功经验。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减负增效”工作总结
7.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途径 篇七
一、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改善教学结构
对于小学生语文课堂的结构改善, 要以教育科研为基础, 提高教师自身教学素质为目标, 推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改善教师思维方式。要想既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又能达到有效实现高效的课堂效果, 就要求教师们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语言生动,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清晰、积极性高, 听课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头脑疲乏感, 更能带动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思考。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 对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 认为知识面越宽越好, 其实效果往往事与愿违。小学生知识基础还很薄弱, 只有做好由表及里, 循序渐进地推广知识, 才能引导学生们在接受过程中抓住重点, 由点至面, 做好知识的类别区分及重点区分。有些教师不注重对于教学结构的改善, 导致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对于知识的整体结构无法把握, 精力不能集中在重点问题上, 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为了保证效果, 就必须抓住课堂中所要讲述的重点, 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 能够在看到相关知识的时候触类旁通, 达到整体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减少作业数量的同时提高质量
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是学生对于课堂知识巩固和复习的有效手法之一。但作业的质量和完成的数量是由教师控制的。教师在作业题目的布置方面, 要尽量做到题目精, 数量少, 与当堂课的重点相关联, 并且可以尽量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完成大部分, 以减轻回家后的作业负担。同时, 在作业题目的设置上, 可以布置部分与课文相关但灵活性更强的问题,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脱离课本原文, 培养语言组织能力。教师可将课文中所涉及的问题分为基本型、典型题和综合型问题。这样的设计方式, 可以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们由浅而深、由表及里地对课文进行理解, 最终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达到巩固课堂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三、构建书香校园, 打造有文化氛围的学习环境
学校最好的学习氛围就是书香气, 而学生最好的气质就是书卷气, 虽然小学生因为文化底蕴相对较浅, 个人的书卷气不是很重, 但可以随着知识的吸收慢慢培养, 而浓厚的书卷式学习氛围对学生书卷气质的影响又是“润物细无声”的, 既不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压力, 还可以达到学习目的。
1. 建设校园“作文文化”。
由于小学生的词汇量较少, 导致他们的表达能力较差, 所以对很多学生来说, 写作文都是一件痛苦的事, 会让他们倍感压力。其实,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就可以, 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对于条理比较清晰、文笔比较流畅的作品, 可以张贴在班上让其他同学学习, 并对作品做出评价。
2. 海量阅读, 让学生在书海中找乐趣。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放之四海皆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好奇心重、好动性强, 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心理特点, 刚开始的时候不为学生规定读书的类别, 学生喜欢什么书都可以读, 当孩子“好读书”的时候, 再引导学生“读好书”。老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选择读书的类型, 比如, 什么书精读, 什么书略读, 什么书只需浏览等。
3. 作业的批改由“评语”改为“心语”。
教师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看待学生的作业, 并以不同的标准去评定不同程度的学生, 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 用“心语留言”的方式写上自己对学生进步的鼓励, 并婉转地提出修改意见, 使学生再交作业时, 没有担心老师批评的“心理负担”, 并且以平等的身份与老师交流意见,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兴趣。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考问题方式
有很多学生从小就被家长强迫进行长时间的学习, 以求学习成绩的领先, 这类学生往往学习刻苦, 但学习效果却不一定强于其他学生。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的问题。语文教学是一门人文学科的课程, 而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们对于汉字的书写、文章的阅读理解等基本能力。要减轻学生负担, 不仅要从作业量着手, 更要在课堂中注意教学方式和方法, 培养小学生们正确的思维方式, 为日后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上讲解中, 教师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该科课程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能够用较少的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 还要注意了解学生情况, 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身作则, 转化自身观念, 提高素质, 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走上正确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徐志伟.“轻负担高质量”何以可能——“绍兴县实验中学现象”探秘[J].上海教育科研, 2008, (8) .
[2]侯芙蓉.轻负担、高质量、优素质——小学数学课电化教学的合理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 (6) .
[3]玉辉.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淮安市实验小学掠影[J].江苏教育, 2006, (17) .
8.语文减负增效工作小结 篇八
【关键词】初中语文;问题;减负增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并以此入手,提出了实现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几个方法,希望能对广大同仁有所助益。
一、语文教师要吃透教材、认真备课
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语文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计划,明确哪些内容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哪些内容需要详细讲解,哪些内容可以作为课后思考,等等。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做到吃透教材,精心备课,首先,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的要求,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其次,初中各年级的语文教师要熟悉自己所教学段的教材在整个初中阶段处于什么位置,这样能够明确教材的设计理念,以及教材编排是如何体现新课标精神的;第三,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对自己所教学段的教材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安排,将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分解到每个学期,以及教材各个单元的教学中,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第四,语文教师应当对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有系统的计划,然后根据各单元的实际情况,将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融入各节课的备课中。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注意侧重点,注意将教学目标和重点有效的体现;第五,教师要指导学生建立学科的知识框架,要让学生对整本教材及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有个基本了解,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较好的帮助;第六,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复习,因为人的记忆需要反复,如果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没有适当的复习,就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些谚语、俗语都表明了有效的合作能够获得较高的工作效率。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既可以训练自己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也可以博采众长。尤其是对于语文后进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基础薄弱,知识积累贫乏,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帮助他们丰富认知、开阔思路。为了实现新课标要求的“减负增效”的目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即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集体探讨来答疑解惑,这样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学完《愚公移山》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探讨愚公的精神是什么。大部分学生能够看到愚公具有不安于现状、迎难而上、敢想敢做、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等方面的优秀品质,这时教师可以提问:“有的人认为愚公太傻,不会随机应变,既然王屋和太行挡住了自己的路,为何他不选择搬家这条捷径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会引起某些学生的共鸣,他们甚至认为:“愚公精神太死板,不值得学习。”这样,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个阵营,就“愚公精神”进行辩论,通过讨论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会更加全面和深刻:如果愚公选择搬家,就是在逃避困难,虽然他一家人可以解决“出入之迂”的困难,可是家乡其他人仍会面临出行不便的困难,所以,愚公移山说明他敢于正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他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推崇的。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思路更加开阔,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三、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负担
当前,初中语文作业布置存在着“量大无效”情况,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多”,即课后作业量较大,给学生造成了学习负担,他们不仅要完成课文后面的习题,还要完成相应的教辅资料。二是“假”,即由于教师强迫学生完成大量作业,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作业,或者抄袭他人的作业,或者随意发挥,胡写乱写,还有的学生甚至不写作业、不交作业。三是“无效”,即学生长期置身于题海中,为了解答各类习题想破脑袋,而教师则终日被大量的作业批改所束缚,在海量作业的“轰炸”下,师生双方都疲惫不堪,却收效甚微,甚至是无效作业。针对以上情况,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的负担,以便早日实现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目标。首先,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课本和教辅资料中精心挑选一些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完成这些题目得到相应的发展。其次,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知识掌握程度,设计和编排数量不同、难度不同的有层次的作业,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成布置作业,这样既能够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得到发展,也能够使后进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更重要的是全体学生都体验到了写作业的乐趣。再次,丰富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优化作业设计,语文教师需要设置多元化的作业题,既要有书面的、口头的,也要有实践活动的,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学生写作、表达、操作、实践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而且学生从题海中解脱了出来。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道路还很长,在这个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钻研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进而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淑艳.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9).
[2]孙继英.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策略的实施[J].软件:电子版,2015(4).
9.教师减负增效工作责任书 篇九
任课教师“减负增效”工作责任书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大对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督查力度,切实制止和纠正造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各类办学行为,有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存在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突出问题,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督查办法>的通知》,特与任课教师签订以下“减负增效”工作责任书:
1、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严格按学校分工表、课程表上课,不得擅自调课、换课、挤占、挪用课。
2、不随意增加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现象。
3、切实保障体育、音乐、美术、小学科学、小学英语和综合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切实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班队队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时间。
4、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在校上课和课外自习时间的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含课间休息、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小学生不宜超过6小时。
5、住校生每天晚自习时间不得超过2课时,走读生原则上不安排晚自习。不利用晚自习补习文化课,或组织学科教学活动。
6、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以中等水平学生完成作业时间计算)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
7、学生周作业布置有计划,严格执行“教导处把关、主管教学校长审签”原则。
8、教师布置作业必须坚持“精选、先做、全批、讲评”原作业练习布置数量适中,难度适中,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
9、不允许学校和教师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10、不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进行补课。
11、不得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不得组织或者参与学生的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活动,不得在“奥数班”等校外社会办学机构兼职、兼课。
12、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不得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
13、科学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定,严格实施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集体体育锻炼制度,确保学生在校园内除正常体育课活动外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切实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日有9小时以上睡眠时间。
14、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法律规定。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依据;不得通过“奥数班”等校外培训机构招收学生;不得跨学区招生。
15、严禁选用省教育厅颁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之外的教材和教辅资料。严禁教师统一组织征订教辅材料,或向学生摊派习题集、考试卷及课外读物。
责任人:
10.二年级数学减负增效工作计划 篇十
本,为切实减轻小学生负担工作的要求,提升教育教学质理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孩子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形成,特制定本班数学教学减负增效工作计划:
1、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为自然而然第展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和教师的额数学教学过程提供基础环境和主要脉络。在教学中,老师要一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设计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力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个或一组与课程有内在联系的特定情境出发,展开一组问题,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理解情境、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过程。
注重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首先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老师要有意识设计专门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不同的设计要求。
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重要数学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计算技能的形成。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形成,老师要采取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多角度理解、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应用等形式,同时以计数器、数线等为辅助学具,帮助学生加强对算理的理解,使学生改变依靠记忆理解概念,依靠简单重复训练形成技能的做法。
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新世纪小学数学的不懈追求。老师要通过呈现丰富的情景、设计挑战性的问题、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以及自始至终伴随学习全过程的四个典型人物各具特色的活动与对话等,以求不断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始终贯穿对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2、优化作业设计,提高课堂有效性。“减负”,有一个很现实的目的就是减轻学生书包的负担,因为学生的书包中装着各种各样的辅导书,甚至一科有好几本练习册,无形中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所以我觉得我的改进措施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优化作业设计。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精心设计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家先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也节省了课堂时间。
(2)加强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学生好奇心重,活泼好动,实践性作业的加入可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通过作业的方式去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它既属于作业的范畴,又有明确的行为特征——实践性,还为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了桥梁。
(3)将评价机制引入作业。可将老师评价、家长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尝试性使用,多人监督,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真性。当然,此种方式需持之以恒并取得家长的支持才行。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有效性。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基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仍然要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课堂认真听讲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会审题,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质量的目的。
11.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减负增效 篇十一
一、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习中的主人。从知识建构理论来看,人类的知识并不是被动接受得到的,而应该是在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中建构形成的。因此,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有悖于新的教学理念,无法与建构知识理论相契合。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就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要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的地位。
这就需要教师对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模式和目标进行改革与创新。具体地说,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再使用大量的讲述进行课堂教学,也不能给学生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课后习题巩固学生的所学。这种教学行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不但无法取得有效的教学效率,更容易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抵触和抗拒情绪。
例如,在小学语文的生字教学中,教师不能再按照生字表让学生跟读,并通过大量的练习完成巩固。此时,教师可以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生字词罗列出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利用字典将生字词的拼音和注释掌握透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抽学生进行组词和造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是在利用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去探索知识和建构知识,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同时也有效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要重视课前导入的作用
为了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教师就需要重视课前导入这个环节,要进一步发挥课前导入的功能和效力,使学生的情绪变得激昂,愿意主动积极的配合教学工作。更为关键的是,做好课前导入工作能够让学生从抵触和抗拒转变为主动的配合,这就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获得快乐,不再将语文学习当作负担,而是一种获得知识、收获乐趣的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对小学语文课前导入进行积极的改革与创新。首先,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态度,不能再用严肃和拘谨的态度面对学生,要用亲和的神态让学生感到亲和和亲切,愿意对教师拉近距离,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信赖感。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前使用与学生现实生活贴近的情景进行课前导入,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也提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灰雀》这一课的教学前,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同学们,大家在玩耍时是不是经常看到灰雀,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过灰雀的外表和飞行的姿态,有没有发现灰雀已经慢慢淡出了自己视线。”通过教师的导入,学生开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开始对灰雀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就能够利用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快速进入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使负担转变为学生的乐趣。
三、要提高课前预习的效率
另一方面,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力手段。通过课前预习,教师能够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学生能够罗列出学习中的疑难点,他们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小学语文课堂的课前预习。这就需要教师对小学语文的课后作业进行改革,不再以大量的习题作为唯一的课后作业。换言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预习,并且要提高对学生预习结果的检查力度,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和意识。
例如,在《亡羊补牢》这一课的教学前,教师可以在头一天的课堂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亡羊补牢》这篇课文,提前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尝试不依靠工具书理解这篇课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探究如下问题:亡羊补牢想要表达的寓意是什么?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有哪些?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不用在课后完成大量机械的课后习题,这就极大的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不用在熬夜完成课后作业。在此过程中,学生对第二天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预习,就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课文。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够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的去攻克难题,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的质量。同时,通过预习,教师也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交流,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12.语文减负增效工作小结 篇十二
结合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 仔细探究课堂上学生的表现, 以及课后学生对作业的态度, 我有了许多心得, 即语文课的减负需要从学校、教师、学生自身三方面进行探究。
一、学校要适时地开辟语文第二课堂, 让学生在快乐中快速掌握知识。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尤其是在学习压力最大的高中阶段, 不管是在精神方面, 还是在所学课程的“物质”方面, 都是很苦很累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校从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成效这两个方面进行改观, 而最为直接的就是展开语文第二课堂。这里以本校为例, 本着“劳逸结合”的思想, 以学生为本, 教师为辅, 在课余时间, 文学社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楹联的创作,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情境之下, 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积累知识, 丝毫不会感觉到学习是一种负担, 反而意犹未尽, 还想再进行学习和创作。
在课余时间, 组织一些让学生放松心情, 缓解压力的语文活动。比如, 最近刚刚举行的中国经典诗词朗诵大赛。在大赛筹备期间, 同学们跃跃欲试, 都能够踊跃参加, 热情高涨。比赛阶段, 每一位参赛的同学都能将自己最为精神的一面和深厚的诗词积累功力展现给大家, 不仅让学生在参赛中对中国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 而且使得学生对语文不再存厌烦、抵制的心理, 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变得更加活跃, 而不再像以前那样死气沉沉。又如每周一晨会学生代表在主席台进行演讲, 如此不仅演讲者的口才得到了锻炼, 听者也受到了熏陶。开展课外读书活动, 让学生好读书, 读好书, 多读书, 以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 积累知识。
学校的这一系列举措, 使得语文教学更加顺利地进行, 并且缓解了学生的压力, 减轻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负担, 使得劳逸结合, 教学相长。
二、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养, 掌握教学的艺术。
教师作为教学整个过程的掌控者及知识的传播者, 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 要对学生减负, 教师得从自身开始转变。
首先, 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 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层面。语文就是指语言和文学。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去感受、品味文本的美, 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因此, 语文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在字、词、句、读、文法等方面有着扎实的语文功底、渊博的学识, 只有具备足够的资本, 在语文教学环节中才能侃侃而谈, 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让学生不觉得语文是枯燥乏味的, 不将语文课当做负担。同时, 只有语文老师有了丰富的知识, 才能够更好地掌控整个语文教学过程, 使得语文教学更加有条理性和趣味性, 从而不会出现颠三倒四、不着边际的情况, 才能够让学生学到有用的东西, 而不是一片茫然。
其次, 在课堂中, 教师要积极地提升教学艺术水平, 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已经不再适合现行的教学实际情况, 如果还按照这样的老套路、老方法来上课, 就会适得其反。语文本来就是一门知识博大、庞杂的课程。在填鸭式的教学中, 教师自己作为教学的主体, 总将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事无巨细, 大讲特讲, 口干舌燥, 累得筋疲力尽, 本以为这样学生就能最为直接地学习到大量的有用的知识, 但是殊不知, 学生如堕五里雾里, 昏昏欲睡, 一脸茫然, 烦不胜烦, 这样做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且学生不喜欢。学生在自己的大脑中, 积累了如此多的知识, 单靠学生本身, 是无法全部消化的, 结果只能是, 层层积压, 成为学生的学业负担, 致使学生厌学、怕学, 从而阻碍语文教学改革的前进脚步。教学主要是教学生学,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重点难点精讲多练, 可讲可不讲的, 学生能够自学会的坚决不讲。课堂上留出大量练习时间, 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增强学习效果。
最后, 在教学环节中, 教师应该转变课堂角色。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充当课堂的主角, 而是应该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之中,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在探究问题的时候, 可以进行小组分工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合作展示, 使得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进行问题的探讨和互动, 优差生在合作和交流过程中相互学习, 知识层面得到均衡。因为每个人都参与到了教学过程中, 所以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还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的平台, 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一组整理字词, 一组赏析优美句段, 另一组分析文章。组内学生相互讨论, 组与组之间推荐代表展示交流, 这样不仅可以分摊学生的学习任务, 还能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可以说, 这是一举两得的, 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互动参与, 讨论交流, 尽可能地在教学环节中减轻学生的负担。
三、学生要为自己“减压”, 在身心放松中学习, 在学习中体味乐趣。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知识的直接接受者, 要在学习中学会减压, 从而在精神层面上减轻自己的负担。减负, 如果只是简单地靠学校和老师在“物质”的层面上进行解决, 效果无疑会大打折扣。在这方面, 我们班的学生就做得比较好。在学习诗词楹联的有关知识之后, 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探究出一套在轻松游戏中提升诗词楹联写作技能的方法。如:第一位同学给出一个词:“红枫”, 而第二个同学就开始以“红枫”为题, 进行创作。当他将“红枫”这个词, 分拆成句, 又组合成句, 并与意境结合后, 形成“红霞晚, 枫林醉, 红枫一片相思泪”的创作之后, 再给出一个词语, 接着让第三位同学进行创作, 第三个同学创作完后, 再给出下一个词。这样依次类推, 虽然学生创作的诗句, 不尽完美, 但是这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游戏中学习, 从而提升自己的诗词创作水平, 并且在学习中体味到诗词带给我们的乐趣, 不仅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反而会乐此不疲, 在不知不觉地进行了减负。
因此, 减负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 学校、教师及学生自身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的精神得到减压, 而且要让学生在面对庞大的“物质”时得以解脱, 并且在各方的努力之下让减负成为一种增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更好地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持续发展。
摘要:面对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 减负再一次成为风口浪尖的话题。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势必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减负方面做出应有的成绩。本文从学校、教师、学生自身三个方面, 结合现实教育教学状况及减负背景的要求, 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采取哪些举措, 才能更好地将减负落到实处, 并且将减负变成一种增效。要让学生在减负中提高学习效率, 减轻自身的学习负担, 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的进行, 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步和发展。
13.语文减负增效工作小结 篇十三
二街小学 张慧丽
既要减负但同时又要增效,这是我们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实践中往往又把握不住分寸,真是“向着真理的方向多迈一步,真理将变成谬误。”
在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明显的感受到,每个学生存在差异,要精确地进行学情分析,要明确学生的认知现状,这是我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还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要更多的关注中等生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我的教学过程中的几点见解: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首先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现在,知识信息正高速发展,教育系统的新事物也是层出不穷,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多媒体的制作,软件的开发等等。教学方法更是不断优化和创新,具有其先进性。所以,教师得不断学习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
其次是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上应多研究,多斟酌,多进行教学探索。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充分,对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为此,教师 应化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堂课。
再次是教师上好每一节课也是减负增效的关健,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教师要加强课堂组织教学,注意双边活动来引起学生注意力。上课做到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还要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快乐地学习。
另外,课堂教学中使用游戏的技巧。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可适当使用游戏,但是不可滥用,因为我们做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乐学”而不是“学乐”。因此,游戏的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或起到调节大脑的作用。这样寓游戏于课堂教学之中,既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反馈也是一项重要环节
14.初中美术教学减负增效工作总结1 篇十四
美术教学减负增效工作总结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区近期一直在进行着减负增效教育改革。通过学习,我找到了这个词的解释:“所谓减负增效,就是减轻负担,增加效益或效能。是指企事业等单位为增加产出效益或效能而实行的减员或精简机构等措施或手段。”
刚开始面对减负增效,我确实有点茫然,在美术课堂上我如何来实行减负增效呢?因为美术的作业并不多,按单个班级算,一周也只有几节美术课,一周最多也只有一次作业,那所谓的负担在美术课上指的又是什么呢?通过几天在课堂上的观察,我发现在美术课上学生们为一点点创意,为了要画什么,怎么画而苦恼,难道这就是美术课上负担吗?学生们的绞尽脑汁就是一种负担,那么如何让学生不用这样苦恼?画的内容、怎样去画都轻轻松松的“拿”出来,是不是美术课增效的关键呢?细细想来,我感觉在我平时的美术课上,我也一直想方设法采用各种媒材、手段,尽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开心快乐!这样我也能轻松一点,快乐一些。享受艺术的魅力!偶尔带学生去体验不一样的绘画,去做陶艺,这也是接触另一种艺术的方式。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其实不然,在美术课堂最难的就是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要有兴趣才愿意接受老师所教的内容,才有“料”在心中,才能使学生“胸有成竹”。
在教学中我逐渐发现一些很尴尬的事情:学生爱看名著,却不喜欢语文课;爱唱歌,不爱上音乐课;爱踢球,不爱上体育课;喜爱卡通漫画,不爱上美术课。连音乐、体育和美术这些看上去最能与学生情趣贴近,又没有考试压力的课程都受到学生的抵触和厌恶,看来再好的学习资源如果没有孩子学习热情和喜爱为支撑,其价值只等同于零。再轻的学习压力在没有兴趣投注的孩子眼里,也只能重新成为重负。因此,激发培养兴趣是学习直观感受,减负后得到学习快乐体验的直接因素。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即是一句至理名言。美术兴趣是学生美术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美术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所以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
在《“盘”点美好生活》的教学中,我自己制作了一些挂盘作品,制作的作品种类也很多,有手绘的,有拼贴的,有雕刻的„„不仅仅让学生从视觉上接触这些平时听都没听过的作品,更要学生亲手去触摸这些挂盘作品,于是学生完全被我制作的石膏挂盘作品所吸引,很多学生会主动的问“老师这是怎么做的啊”这样就便于在下面制作的环节学生更认真的去学,学生主动去探究石膏挂盘的制作方法,主动去制作自己的石膏挂盘,在课程中我还展示了同一材料不同技法、同一技法不同材料制作的作品,学生对美术课充满了幻想和兴趣,所以在这堂课上学生有效的完成了作业,没有了一张张苦瓜似的小脸。
15.语文减负增效工作小结 篇十五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
小学语文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并且学习母语知识, 这种过程应当是快乐的、轻松的, 但是应试教育导致分数变成家长关注的重点, 并不重视学生经过学习锻炼了自身何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题海战术, 虽然学生考试成绩有所提高, 但是严重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 降低学生自学兴趣。为了加强素质教育, 对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增效减负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增效减负的意义
增效与减负是两种相辅相成的教学策略, 以改变教学内容、方法、目标的方式, 在有限的时间内, 增加学生学习到的知识点, 这种方式称为增效。而减负主要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改进, 在不影响学生巩固知识点的情况下, 将作业量合理削减。学生如果在课堂就已经掌握了老师教授的知识, 那么就不需要大量作业巩固知识点, 反之, 知识掌握量少, 就需要反复学习。因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减少学生课业负担, 是未来教育者必须重视的一点。
二、课堂教学现状
(一) 重知识量, 轻运用
虽然教师积极准备教材、上课内容、课后辅导, 但是最终结果较差。这种情况主要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影响, 教师针对语文教材重点进行讲解, 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量, 但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单纯地依靠记忆去进行学习, 效果无法提高, 也无法自我分析出教材中的具体内涵, 导致教学效果差。
(二) 教学方法单调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很多教学内容都采用“填鸭式”进行教学活动, 并不重视学生个性差异,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单纯依靠教师灌输进行教学, 内容较为枯燥, 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语文教育的学习积极性较低。
(三) 教学目标不合理
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 兴趣爱好并不相同, 根据理解能力的不同, 可以发现学生具有一定差异性。但是短时间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很容易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采取统一教学方法, 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个性与天赋存在较大差异, 如果教师没有帮助每位学生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压抑学生发展个性的能力, 无法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三、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
教师经过长时间的执教, 都会有很多教学经验, 在课堂教学上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方式, 但是忽略了社会环境带来的时代特征。教师为了加强课堂节奏感, 需要转变思维, 将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主体的模式, 转变为学生作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 明确学习目标
传统教学主要关注知识量的积累, 教学目标由教师制定, 学生被动参与教学计划。但是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方案中, 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 利用课堂教学将知识点转变为模拟教学。例如在学习《落花生》的课程时, 教师预先准备落花生的各种基本资料, 在课堂教学开始后, 将学生分配为若干小组, 并且分配课程相关任务。将同一目标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点, 例如找出描写落花生特征的句子, 查询段落中生字词的意义, 找出落花生如何生长的段落。在布置课后作业时, 可以让学生写一篇100-200字的短文, 不会造成较大负担, 也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二) 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由于传统教学过程中, 教师占用了较多的课堂时间, 使学生无法及时理解知识点, 不能主动进行学习。为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的主动性, 需要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比例,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例如学习《拉萨古城》的教学活动中, 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 分别研究拉萨古城在哪里, 范围有多大, 从那条路线可以到达, 拉萨古城有什么样的自然风光, 总结重点。让学生小组充分展示自我, 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 最后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 提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部分, 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能力。
(三) 选择合理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选择需要在保证灵活性的同时, 根据学生水平与认知难度制定相关方案, 并且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加强对学生的重视, 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计划。只有教学方法恰到好处, 学生才会积极进行学习, 知识并不会降低难度, 但是兴趣会带来最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只有一个地球》课程学习时,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之中,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不仅理解了课文内涵, 还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通过教师引导, 将课文转变为实际物体, 学生在进行想象的过程中, 可以有效加深印象。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中,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 加强学生想象力。让学生回答出在课文中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物体, 并且通过阅读表达出来, 根据不同的物体需要调整阅读语气。在介绍海参时, 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海参的生活形态, 课文中有一句“在海底懒洋洋的蠕动”,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蠕动的意义, 并且让学生放慢语气阅读, 表达出海参的缓慢感。如果介绍龙虾时, 可以着重介绍龙虾威武的外表与好吃的龙虾肉,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阅读后需要及时根据优点进行表扬, 只有合理夸奖学生, 才会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 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与想象能力。
四、结语
未来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将从教学主体转变为引导者, 通过合理化的教学结构,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 提高课堂活动的生动性,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加强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减轻课后负担, 提高学习效率, 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莫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院报, 2013 (4) .
[2]王玉芳.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J].吉林教育, 2013 (23) .
16.初中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 篇十六
关键词:初中语文;减负增效策略
当今教育的主题毫无疑问是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又是减负。那么,语文课怎样才能减负增效呢?这是新时期的每个语文老师都必须解决的间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认为:优化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源头活水。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在一线教学中,本人总结出如下几点:
一、以情趣的导语吸引学生投入
充满情趣的导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语文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学生有了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便会产生一种废寝忘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语文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导语,一上课就能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学习新课。例如,教学“苏州园林”可以这样设计导语: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且不说那“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单说那玲珑剔透、风光旖旎的苏州园林就足以令人向往。“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这富有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呢?(学生回答:想。)这时教师可让学生打开课本,快速阅读课文。如此导入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还可以实施审美教育。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语文教学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 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桃花源记》时,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能表现桃花美景的古画、摄影等图片,用power point制作精美的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把世外桃源这一优美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使学生从活泼、生动、直观的画面去感受小石潭的清、幽、雅的景致,体味作者向往和追求世外桃源的美好愿望,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新课改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而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可 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合作学习以学习团体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因而,合作与交往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推动因素。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给人生带来快乐,还助人走向成功。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能力,如同插上翱翔的翅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作学习也不例外,教师提前做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合作技能:倾听别人意见、如何合作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别人错误、如何汲取别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而这些技能的养成正是合作 学习能力的养成。
四、师生互动,探究质疑
本环节要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教师应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尊重学生人格,鼓励大胆质疑,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互动探究问题的选择,一是选择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的问题进行探究,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经验进行预设;二是选择学生自学中发现的困惑和疑点进行探究,注意这些困惑和疑点应是本节学习的核心内容或对核心内容的理解不可缺少的。对多个问题进行探究时可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使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探究任务,通过小组各个成员的合作,把自己负责的主要问题探究透彻,在下一步交流互动中让全班共享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在班级交流时要注意适时点评(有时需要精讲),不能放任,应中肯、恰当地评价,使评价既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又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观点和解题思路等。课堂上的互动不是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不是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主动帮助学困生解决疑难,更不是简单的教学程序,而是通过有意义的互动达到信息的交流、感情的沟通、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它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活动,涉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信心、兴趣和情感等方面。师生互动能解决学生之间不能解决或者是已经初步解决但存在疑问的一些问题,是课堂学习逐渐深入的过程,也是指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过程。
五、恰当地进行课后辅导
由于农村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因此有针对性的恰当的课后辅导能够实现培优补差的目的。可是,大多数学生对课后辅导都比较反感,我们该怎么做呢?首先,课后辅导面积不宜过大,而应该选择那些真正需要辅导的学生,并且要把辅导的重点放在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的角度,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动力,这样远比辅导其做几篇阅读要有效得多。第二,在进行辅导时,主要是要知道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第三,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帮互助,让优等生来辅导学困生,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他们接受起来就更容易一些。
【语文减负增效工作小结】推荐阅读:
一年级数学减负增效措施11-01
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活动总结08-04
正确认识“减负增效”,促进教育健康发展08-19
二年级语文减负计划06-09
一年级语文减负总结07-31
四年级语文下册提质减负计划07-01
语文教学非言语行为与减负课堂学科论文10-07
小学减负工作自查报告08-10
减负提质工作方案06-27
6.4学校减负工作措施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