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四部曲作文

2024-07-29

骑马四部曲作文(精选12篇)

1.骑马四部曲作文 篇一

精选写骑马的作文:骑马迎亲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盛大的节日,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追逐爱情的好机会。蒙古族迎亲的风俗也是比较奇特。举行婚礼那天,来宾们都要穿上漂亮的衣服,骑上高头大马,带着礼物去新郎新娘家祝贺。

新郎迎亲都是在傍晚时分启程,他们带着弓箭、食品和礼物,骑着骏马。行前,新郎要把一只灌满了酒的小白瓶藏在马鞍下或马鬃里面。

新郎和迎亲队伍在黑夜中到达新娘家。他们按照习惯要先绕着屋子转一圈,然后将一条哈达献给那些操办婚事的炊事长,并赠送一只剥好的小羊,以表敬意。这时,新郎也将带来的弓箭放在象征鄂尔多斯勇敢精神的玛尼宏旗标前。新娘的伙伴们则迫不及待地在新郎的座骑上寻找那只小酒瓶。

迎亲队将所带的礼物和食品逐一交给新娘家。主宾在互换鼻烟壶,表示问候以后,新郎向在座的女方主婚人、岳父、岳母及宾客们行磕头礼。在女方盛大的.婚宴上,人们一边狂饮,一边进行饶有风趣的对唱。就在人们痛饮狂欢之际,有人将新郎引进新娘的房间,他在那里还要经过一番考验,比如当新郎一坐定,就有人拿来一块煮熟的羊颈骨,请新郎把它拗成两断,意在看新郎的力气有多大。如果新郎拗不断,人们便乘机起哄取笑。当天晚上,新娘还不离开家,她和好友边说边哭,依依惜别。为了表达姐妹们的挽留之情,她们将自己身上的腰带解下来联结在一起,先从新娘这边的袖口穿进,再从那边的袖口穿出,然后其它姑娘也照此办理,联结起的腰带从每位姑娘的袖口穿过后,大伙儿紧紧抱在一起,用这种方式来表达难分难舍之情。

在女家经过通宵达旦欢乐之后,次日凌晨,迎亲队接着新娘要启程了,由女方宾客组成的送亲队一同前往。在娶亲路上,按照习俗,男女双方都要设法抢先到男家,女方中一人有意抢去伴郎头上的帽子,挑在马鞭上,然后扔到地上,让新郎下马捡帽,这样势必耽误时间,女方伴娘便可抢先而行。但男方也有高招,在离新郎家不远的地方设一酒席,招待女方,女方伴娘一喝酒,男方便调换最强壮的骏马,抢先到家。一路上便是这样追逐嬉戏,纵马奔腾,充满着情趣。

娶亲到家后,新郎、新娘还要拿着马鞭,双方通过两堆旺火,以示爱情的忠贞不渝,又隐含着纯净、避邪和兴旺之意。

这就是我放假去蒙古旅游看到的风俗趣事,骑马迎亲真是趣味极了。

2.骑马四部曲作文 篇二

第一部曲: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解决学生“愿意写”的问题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

入情入境,激发兴趣

作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表情达意,古人说“情动而辞发”。而“情动辞发”的基础是要有合适的境地,所以情由境生,情境相连。那如何设计恰当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呢?

1. 活动类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比如,每年的端午节,我们班一定要举行“斗蛋大赛”。事前每位学生带三只熟蛋(蛋的种类不限),然后抽签分组,进行淘汰赛。经过层层角逐,最终产生各蛋种的蛋王和总蛋王。比赛的环境布置、规程、裁判都由学生解决,老师的任务是摄象和拍照。第一节课比赛,第二节作文。作文的内容可以是比赛的过程,可以是赛前准备,可以是商讨比赛规程的过程等,只要是写与斗蛋活动有关的就行。每到此时,笔者看到的是一张张笑脸,而愁眉不展的学生一定不是担心无话可说,而是材料太多难以取舍,这时笔者只要当参谋就行了。由此可见活动效果之好。

2. 实物类情境

作文来源于生活,这是所有人的共识。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素材的来源之一是观察。只有通过对身边人、事、物、景的仔细观察,才能写出有生气的文章来。但如今的学生与成人一样都属“忙人”,哪里有时间去观察呢?就是有时间,还有相当多的人不会观察。所以,用具体实物指导学生观察、提高学生作文兴趣,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如在学习写一种植物时,笔者事先将一盆文竹放在教室里,平时只请学生轮流给它浇浇水,照照阳光。等到作文的那天,笔者先让学生凭印象说说文竹的样子以及自己在侍弄文竹时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它的茎、叶、花,并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再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平时天天见,为何没太多的发现,而今天在作文课上能有这么多的惊奇呢?讨论交流后,再让学生作文,多数学生的习作都是有血有肉和充满个性特质的。

在经过这样的三五次训练后,学生对于家里、校园和城市中一些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就储备了鲜活的习作素材;在此过程中还耳濡目染地习得了一些技法,而这些技法还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于写景的文章中。

作文内容,走进生活

如果说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习作冲动的话,那么习作内容的生活化才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根本策略。

作文内容生活化。习作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作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动力。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习作范围宽泛化。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导致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

降低门槛,鼓励赏识

对于一个刚刚开始动笔作文的学生,如果没有鼓励和支持,学生是不会有很大的兴趣的。因为他写出来的句子,很多和老师的要求不相符合,甚至是文理不通,不知所云。这时候,教师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你的急于求成也许就是锋利的扼杀兴趣的刀子!你应该找到他成功的地方,这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他不会有畏惧心理,他才会愿意写,敢于写。至于写得好,那是以后的事情。要牢记:只有写,才会写!所以,只有“降低门槛”,才有可能“登堂入室”。

第二部曲:走进生活,积累素材——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小学生惧怕作文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下锅的米在哪里?在生活中。怎么获得?要靠积累。这里所说的积累包括三个层面:语言积累、素材积累、思想积累。

语言积累

读书是学生摄取知识、丰富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教师要做好指导学生阅读的工作。

指导学生背诵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教材选编的文章文质兼美,多数出自名家之手,是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有效载体。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课文学透,内化于心。

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优秀课外读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并积极做好优秀课外书目推荐、阅读方法训练、阅读跟踪指导等工作,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读物,从优秀的课外读物中汲取营养,吸取精华,增强自己的语言底蕴。

指导学生勤做读书笔记。逐步培养学生在学习、读书的过程中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鼓励学生对书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分门别类地摘抄,可以准备一个摘抄本,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候,遇到好的词语、句子,可以随手记在摘抄本上,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提倡学生写读后感,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既能强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加深对精彩部分的记忆,锻炼写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没有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有情而不能抒发。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不断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

素材积累

习作离不开素材,素材就是学生“下锅的米”,所以说积累素材是学生作文的基本功。

1. 观察生活,积累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

现在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套话假话、内容千篇一律、材料雷同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缺乏丰富的作文材料。学生的生活那样丰富多彩而作文材料为什么如此贫乏呢?因为他们没有注意观察多彩的生活,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用身心去体验感受生活,扩大视野,丰富见闻,并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习惯。

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日月星空、大海小河、田野庄稼等,应注意它们的颜色、形状、气味、动态和静态;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工作表现和活动情景,应留心他们的衣着、外貌、动作、语言,从中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观察家乡建设、各种设施、人情风俗、家庭生活的状况,应注意同以前比较,发现异同,感受社会的进步。但无论观察什么,都应该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重点,兼顾枝节,多动脑筋,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其次,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观察的结果。可利用每天早读课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观察收获,一来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来每个学生都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许多自己不知道的信息,以便丰富自己的见闻。

最后,总结提高。从学生交流中,教师发现学生获取的材料新鲜有价值,感受深刻,在给予表扬的同时,要让他说说自己是怎样观察的,并启发其他同学。对于观察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选取的观察对象不新鲜的学生,应给予指导,要帮助其形成“观察思想”,给观察到的景物以“神气”。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又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积累丰富的素材。

2. 组织活动,拓展生活

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很重,生活相对单调,教师要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如:老人节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孝心展示,节假日去参加公益活动,参加社区的服务活动,参加班级旅游活动,参加爱心献给校园活动,参加“我当一日家”活动,参加游泳训练,参加文艺表演,参加街头调查,参加给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等等,以此增加他们的生活阅历,增加其写作素材。

动员家长,让家长支持这样的活动。如:让孩子尝试着买菜、洗衣、烧饭、拖地,做各种家务,带孩子进城、下乡、爬山、过河,带孩子去看田野、看山村、看工地、看高楼,让孩子负责接待和照顾小客人等,让孩子真正地接触原汁原味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作文指导课。

勤写日记,积累素材。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写素材日记。学生将自己一天中所经历的主要事情用写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将会为今后的作文积累下丰富的习作素材。还可以让学生练习写一些读后感、观后感等,让学生在看了一些好书或好的电影、电视后将自己的体会或感受写下来,养成这一习惯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得到很好的练笔机会,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好铺垫。

思想积累

思想的积累往往被忽视,原因是它好像没有素材积累那样显而易见。其实不然,很多学生作文立意不高,或者是没有什么素材可写,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思想上的积累与提炼。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橘子很不起眼吧,可是在朱自清的笔下,却写出了人世间最伟大的父爱。比橘子更不值钱的是什么?是橘子皮。可是冰心的《小橘灯》却把橘子皮演绎得非常完美。生活中很少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大多是由这些平常的小事组成的,关键是如何观察、提炼。在笔者看来,从小事中提炼、感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笔者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对此进行训练。一是口头议论法:每天晨会,让学生对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件事发表看法;二是写感悟日记:让学生对原始事件做一些描述,结尾处一定要对这件事情进行提炼。长期的训练,能使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可以说,语言积累、素材积累、思想积累是学生“有米下锅”的重要保证。作文指导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顺利地把“米”从“袋子”里倒出来。

教师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与积累,笔者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作文指导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学生想写、会写、写得好,而在于唤醒学生的个人记忆、激活学生的个人经验、丰富学生的自我心灵、调动学生的语词积累等。要让学生感受到本次习作不是没有内容可写,而是有很多内容可写。要达到如此境界,前期的铺垫与积累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第三部曲:教给方法,落实指导——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前面已经说过,笔者极力反对在作文指导课上大谈作文技巧,那么是否是说作文就没有技巧、方法可言?作文难道不需要指导吗?实际上,并不是不要指导,而是应如何指导得更巧,指导得了无痕迹。其实,笔者认为作文指导应渗透到每篇课文的教学中。在教学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的收集,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叙述顺序,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实际上每单元的习作教学应在教学课文时就要开始了。笔者认为,教学一篇习作要花上一两周的时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而并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作文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只有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吸收,才能有丰富的、自如的写作运用。

1. 读中悟法

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读,自由地想,无拘无束地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

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课文着重写了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的令人胆寒两部分内容,从中让学生明白对表现文章中心关系紧密的内容要详细写,重点写,对不能表现课文中心关系的内容要一笔带过,要略写;学习《鸟的天堂》一文后,要让学生重点体会到动静结合与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教学《颐和园》一课,要和学生一起体会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及过渡语的巧妙运用……

这些写作方法,都要通过具体的课文来引导学生发现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唯有如此,学生在习作时这些方法才能信手拈来。

2. 读写结合

读中悟法并不是目的,读写结合才是学以致用。课本无论从编排的体系还是内容,都体现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要注意将读写有机结合,使学生逐步懂得写什么、怎样写。特别中高年级的课文,每一篇都称的上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更应该重视。

读写结合,以仿写为主,因为儿童天生会模仿。小学生习作有一个仿写的过程,要借助模仿为“阶梯”吸取模仿对象的相似因素和有用经验,作为自己进一步发挥创造性的基础。小学生模仿的对象,主要是范文。阅读文章可以仿片断,也可以仿全文;可以仿语言文字也可以仿结构布局;还可以仿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

如:学习《匆匆》一文,可仿“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来写一句话;《穷人》一文最突出的表达特色就是心理活动描写,可设计一个心理活动变化明显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片段仿写;《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据此,可以进行课文结构的训练……

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做到读中悟法、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才能较快地提高写作水平。

作文指导课上运用写作方法

在具体的作文指导课上,不要大谈作文技法,而应帮助学生打开习作思路,结合具体材料,指导学生恰当地运用习作方法。笔者觉得列写作提纲就是一个好方法。

作文提纲,相当于房屋的设计图,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围绕中心写作,因而不会造成“开无轨电车”的情况。而编写作文提纲的过程,就是运用习作方法的过程,老师在这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文提纲的内容包括什么呢?一般的作文提纲以确定什么为中心,决定用哪些材料,用什么结构,哪儿详写哪儿略写为主体,同时应该写明题目,确立顺序。有这样的提纲,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

如以《我爱我的书包》为例,可以这样编写提纲:

题目:我爱我的书包

中心:记叙妈妈对我的关心,抒发我对妈妈热爱的感情。

材料安排:(1)看包。(略)倒叙开头,写书包的外形。

(2)要包。(详) (1) 我没有书包,同学讥笑我。 (2) 我缠着妈妈要书包。 (3) 妈妈给我做了一个新书包。

(3)用包。(详) (1) 书包和我形影不离。 (2) 书包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 (3) 我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4)爱包。(略)结尾点题,表示决心。

列提纲就是把写作内容的要点按一定顺序排列出来。当然,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列法,可以随内容而定。但无论怎么列,都是对作文布局谋篇的思考,都是对习作方法的自觉运用。建议老师要让学生养成作文前编写提纲的好习惯,因为认真列写提纲就好比准备了一条串联题材内容的细绳,惟有如此,写作才能提纲挈领,内容充足,条理清晰,过程具体。

第四部曲:自主修改,改中指导———解决学生“写得好”的问题

好文章都是经过多次修改的。小学生的作文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只有经过修改,才能使它更完美。

教给方法,自评自改

学生会不会写作的问题,实际上是会不会自我修改的问题。写的过程实际上是改的过程,怎么改的问题实质上是怎么写的问题,可以将写的基本方法渗透到指导改的过程中。

叶老极力主张,修改的第一权利应属于作者本人。这也比较好理解:教师改学生的作文,很多时候是从自己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改的只是个别语句,不可能是基本内容,更不可能是构思;教师的修改无法影响学生的构思、行文过程,无法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再者说,学生认真对待的是评语和分数,别的不会认真对待。

让学生真正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是写作能动性的源泉,这种意识是自觉写作的根本,也是培养自我修改能力的根本。写作教学的根本问题,是使学生的写作始终处于这种意识支配的机制。

那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呢?对照写作提纲检查自己的作文,是培养自我修改能力的有效办法。学生自己检查每段文字是否围绕表达焦点展开,具体方法:让学生反思这节文字到底想表达什么,焦点是什么?让学生反思:要想表达这个意思,该写些什么,不该写什么?比较:现在所写的表达了什么,和想表达的有没有距离,有多大距离?让学生将每段中与焦点无关的语句划去,看事情或问题是否说清楚了,还少哪些东西,该怎么补充。

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习作能力。

小组互评,修改矫正

作文中有的毛病往往不易觉察,而别人却能一眼看出,互相修改,既能发现不易察觉的毛病,又能促进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作文修改能力。

全班讲评,欣赏修改

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笔者以为这时候最该对学生进行作文激发的指导。因为指导课上学生还没有写出作品,这时候谈方法无疑是纸上谈兵;而作文讲评课上学生的作品已经出炉了,此时的方法点拨才是有的放矢,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所以,讲评课上要充分肯定学生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切实把文章写好。

面评面改,提炼升华

3.作文指导“四部曲” 篇三

第一部曲: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解决学生“愿意写”的问题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

入情入境,激发兴趣

作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表情达意,古人说“情动而辞发”。而“情动辞发”的基础是要有合适的境地,所以情由境生,情境相连。那如何设计恰当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呢?

1.活动类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比如,每年的端午节,我们班一定要举行“斗蛋大赛”。事前每位学生带三只熟蛋(蛋的种类不限),然后抽签分组,进行淘汰赛。经过层层角逐,最终产生各蛋种的蛋王和总蛋王。比赛的环境布置、规程、裁判都由学生解决,老师的任务是摄象和拍照。第一节课比赛,第二节作文。作文的内容可以是比赛的过程,可以是赛前准备,可以是商讨比赛规程的过程等,只要是写与斗蛋活动有关的就行。每到此时,笔者看到的是一张张笑脸,而愁眉不展的学生一定不是担心无话可说,而是材料太多难以取舍,这时笔者只要当参谋就行了。由此可见活动效果之好。

2.实物类情境

作文来源于生活,这是所有人的共识。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素材的来源之一是观察。只有通过对身边人、事、物、景的仔细观察,才能写出有生气的文章来。但如今的学生与成人一样都属“忙人”,哪里有时间去观察呢?就是有时间,还有相当多的人不会观察。所以,用具体实物指导学生观察、提高学生作文兴趣,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如在学习写一种植物时,笔者事先将一盆文竹放在教室里,平时只请学生轮流给它浇浇水,照照阳光。等到作文的那天,笔者先让学生凭印象说说文竹的样子以及自己在侍弄文竹时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它的茎、叶、花,并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再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導学生思考:平时天天见,为何没太多的发现,而今天在作文课上能有这么多的惊奇呢?讨论交流后,再让学生作文,多数学生的习作都是有血有肉和充满个性特质的。

在经过这样的三五次训练后,学生对于家里、校园和城市中一些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就储备了鲜活的习作素材;在此过程中还耳濡目染地习得了一些技法,而这些技法还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于写景的文章中。

作文内容,走进生活

如果说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习作冲动的话,那么习作内容的生活化才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根本策略。

作文内容生活化。习作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作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动力。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习作范围宽泛化。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导致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

降低门槛,鼓励赏识

对于一个刚刚开始动笔作文的学生,如果没有鼓励和支持,学生是不会有很大的兴趣的。因为他写出来的句子,很多和老师的要求不相符合,甚至是文理不通,不知所云。这时候,教师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你的急于求成也许就是锋利的扼杀兴趣的刀子!你应该找到他成功的地方,这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他不会有畏惧心理,他才会愿意写,敢于写。至于写得好,那是以后的事情。要牢记:只有写,才会写!所以,只有“降低门槛”,才有可能“登堂入室”。

第二部曲:走进生活,积累素材——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小学生惧怕作文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下锅的米在哪里?在生活中。怎么获得?要靠积累。这里所说的积累包括三个层面:语言积累、素材积累、思想积累。

语言积累

读书是学生摄取知识、丰富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教师要做好指导学生阅读的工作。

指导学生背诵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教材选编的文章文质兼美,多数出自名家之手,是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有效载体。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课文学透,内化于心。

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优秀课外读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并积极做好优秀课外书目推荐、阅读方法训练、阅读跟踪指导等工作,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读物,从优秀的课外读物中汲取营养,吸取精华,增强自己的语言底蕴。

指导学生勤做读书笔记。逐步培养学生在学习、读书的过程中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鼓励学生对书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分门别类地摘抄,可以准备一个摘抄本,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候,遇到好的词语、句子,可以随手记在摘抄本上,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提倡学生写读后感,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既能强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加深对精彩部分的记忆,锻炼写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没有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有情而不能抒发。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不断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

素材积累

习作离不开素材,素材就是学生“下锅的米”,所以说积累素材是学生作文的基本功。

1.观察生活,积累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

现在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套话假话、内容千篇一律、材料雷同的现象,主要是因为缺乏丰富的作文材料。学生的生活那样丰富多彩而作文材料为什么如此贫乏呢?因为他们没有注意观察多彩的生活,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用身心去体验感受生活,扩大视野,丰富见闻,并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习惯。

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日月星空、大海小河、田野庄稼等,应注意它们的颜色、形状、气味、动态和静态;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工作表现和活动情景,应留心他们的衣着、外貌、动作、语言,从中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观察家乡建设、各种设施、人情风俗、家庭生活的状况,应注意同以前比较,发现异同,感受社会的进步。但无论观察什么,都应该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重点,兼顾枝节,多动脑筋,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其次,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观察的结果。可利用每天早读课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观察收获,一来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来每个学生都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许多自己不知道的信息,以便丰富自己的见闻。

最后,总结提高。从学生交流中,教师发现学生获取的材料新鲜有价值,感受深刻,在给予表扬的同时,要让他说说自己是怎样观察的,并启发其他同学。对于观察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选取的观察对象不新鲜的学生,应给予指导,要帮助其形成“观察思想”,给观察到的景物以“神气”。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又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积累丰富的素材。

2.组织活动,拓展生活

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很重,生活相对单调,教师要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如:老人节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孝心展示,节假日去参加公益活动,参加社区的服务活动,参加班级旅游活动,参加爱心献给校园活动,参加“我当一日家”活动,参加游泳训练,参加文艺表演,参加街头调查,参加给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等等,以此增加他们的生活阅历,增加其写作素材。

动员家长,让家长支持这样的活动。如:让孩子尝试着买菜、洗衣、烧饭、拖地,做各种家务,带孩子进城、下乡、爬山、过河,带孩子去看田野、看山村、看工地、看高楼,让孩子负责接待和照顾小客人等,让孩子真正地接触原汁原味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作文指导课。

勤写日记,积累素材。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写素材日记。学生将自己一天中所经历的主要事情用写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将会为今后的作文积累下丰富的习作素材。还可以让学生练习写一些读后感、观后感等,让学生在看了一些好书或好的电影、电视后将自己的体会或感受写下来,养成这一习惯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得到很好的练笔机会,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好铺垫。

思想积累

思想的积累往往被忽视,原因是它好像没有素材积累那样显而易见。其实不然,很多学生作文立意不高,或者是没有什么素材可写,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思想上的积累与提炼。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橘子很不起眼吧,可是在朱自清的笔下,却写出了人世间最伟大的父爱。比橘子更不值钱的是什么?是橘子皮。可是冰心的《小橘灯》却把橘子皮演绎得非常完美。生活中很少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大多是由这些平常的小事组成的,关键是如何观察、提炼。在笔者看来,从小事中提炼、感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笔者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对此进行训练。一是口头议论法:每天晨會,让学生对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件事发表看法;二是写感悟日记:让学生对原始事件做一些描述,结尾处一定要对这件事情进行提炼。长期的训练,能使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可以说,语言积累、素材积累、思想积累是学生“有米下锅”的重要保证。作文指导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顺利地把“米”从“袋子”里倒出来。

教师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与积累,笔者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作文指导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学生想写、会写、写得好,而在于唤醒学生的个人记忆、激活学生的个人经验、丰富学生的自我心灵、调动学生的语词积累等。要让学生感受到本次习作不是没有内容可写,而是有很多内容可写。要达到如此境界,前期的铺垫与积累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第三部曲:教给方法,落实指导——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前面已经说过,笔者极力反对在作文指导课上大谈作文技巧,那么是否是说作文就没有技巧、方法可言?作文难道不需要指导吗?实际上,并不是不要指导,而是应如何指导得更巧,指导得了无痕迹。其实,笔者认为作文指导应渗透到每篇课文的教学中。在教学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的收集,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叙述顺序,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实际上每单元的习作教学应在教学课文时就要开始了。笔者认为,教学一篇习作要花上一两周的时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而并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作文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只有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吸收,才能有丰富的、自如的写作运用。

1.读中悟法

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读,自由地想,无拘无束地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

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课文着重写了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的令人胆寒两部分内容,从中让学生明白对表现文章中心关系紧密的内容要详细写,重点写,对不能表现课文中心关系的内容要一笔带过,要略写;学习《鸟的天堂》一文后,要让学生重点体会到动静结合与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教学《颐和园》一课,要和学生一起体会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及过渡语的巧妙运用……

这些写作方法,都要通过具体的课文来引导学生发现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唯有如此,学生在习作时这些方法才能信手拈来。

2.读写结合

读中悟法并不是目的,读写结合才是学以致用。课本无论从编排的体系还是内容,都体现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要注意将读写有机结合,使学生逐步懂得写什么、怎样写。特别中高年级的课文,每一篇都称的上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更应该重视。

读写结合,以仿写为主,因为儿童天生会模仿。小学生习作有一个仿写的过程,要借助模仿为“阶梯”吸取模仿对象的相似因素和有用经验,作为自己进一步发挥创造性的基础。小学生模仿的对象,主要是范文。阅读文章可以仿片断,也可以仿全文;可以仿语言文字也可以仿结构布局;还可以仿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

如:学习《匆匆》一文,可仿“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来写一句话;《穷人》一文最突出的表达特色就是心理活动描写,可设计一个心理活动变化明显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片段仿写;《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据此,可以进行课文结构的训练……

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做到读中悟法、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才能较快地提高写作水平。

作文指导课上运用写作方法

在具体的作文指导课上,不要大谈作文技法,而应帮助学生打开习作思路,结合具体材料,指导学生恰当地运用习作方法。笔者觉得列写作提纲就是一个好方法。

作文提纲,相当于房屋的设计图,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围绕中心写作,因而不会造成“开无轨电车”的情况。而编写作文提纲的过程,就是运用习作方法的过程,老师在这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文提纲的内容包括什么呢?一般的作文提纲以确定什么为中心,决定用哪些材料,用什么结构,哪儿详写哪儿略写为主体,同时应该写明题目,确立顺序。有这样的提纲,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

如以《我爱我的书包》为例,可以这样编写提纲:

题目:我爱我的书包

中心:记叙妈妈对我的关心,抒发我对妈妈热爱的感情。

材料安排:(1)看包。(略)倒叙开头,写书包的外形。

(2)要包。(详)①我没有书包,同学讥笑我。②我缠着妈妈要书包。③妈妈给我做了一个新书包。

(3)用包。(详)①书包和我形影不离。②书包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③我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4)爱包。(略)结尾点题,表示决心。

列提纲就是把写作内容的要点按一定顺序排列出来。当然,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列法,可以随内容而定。但无论怎么列,都是对作文布局谋篇的思考,都是对习作方法的自觉运用。建议老师要让学生养成作文前编写提纲的好习惯,因为认真列写提纲就好比准备了一条串联题材内容的细绳,惟有如此,写作才能提纲挈领,内容充足,条理清晰,过程具体。

第四部曲:自主修改,改中指导———解决学生“写得好”的问题

好文章都是经过多次修改的。小学生的作文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只有经过修改,才能使它更完美。

教给方法,自评自改

学生会不会写作的问题,实际上是会不会自我修改的问题。写的过程实际上是改的过程,怎么改的问题实质上是怎么写的问题,可以将写的基本方法渗透到指导改的过程中。

叶老极力主张,修改的第一权利应属于作者本人。这也比较好理解:教师改学生的作文,很多時候是从自己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改的只是个别语句,不可能是基本内容,更不可能是构思;教师的修改无法影响学生的构思、行文过程,无法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再者说,学生认真对待的是评语和分数,别的不会认真对待。

让学生真正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是写作能动性的源泉,这种意识是自觉写作的根本,也是培养自我修改能力的根本。写作教学的根本问题,是使学生的写作始终处于这种意识支配的机制。

那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呢?对照写作提纲检查自己的作文,是培养自我修改能力的有效办法。学生自己检查每段文字是否围绕表达焦点展开,具体方法:让学生反思这节文字到底想表达什么,焦点是什么?让学生反思:要想表达这个意思,该写些什么,不该写什么?比较:现在所写的表达了什么,和想表达的有没有距离,有多大距离?让学生将每段中与焦点无关的语句划去,看事情或问题是否说清楚了,还少哪些东西,该怎么补充。

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习作能力。

小组互评,修改矫正

作文中有的毛病往往不易觉察,而别人却能一眼看出,互相修改,既能发现不易察觉的毛病,又能促进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作文修改能力。

全班讲评,欣赏修改

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笔者以为这时候最该对学生进行作文激发的指导。因为指导课上学生还没有写出作品,这时候谈方法无疑是纸上谈兵;而作文讲评课上学生的作品已经出炉了,此时的方法点拨才是有的放矢,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所以,讲评课上要充分肯定学生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切实把文章写好。

面评面改,提炼升华

面批面改,耗时很大,但效果最好。因为是一对一式的指导,所以更有针对性。笔者通常在每次作文后,有重点的找几个同学面批面改,一个学期下来,要保证每人有两次这样面授机宜的机会,自己感觉效果很明显。无论何种形式的修改,其核心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可以说学生会修改作文了,那他就会写作文了。

4.骑马作文集锦 篇四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骑马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骑马作文 篇1

看着那一张张骑马的照片,我的思路不由得回到了20xx年的那次暑假。

20xx年的某一天,我得知爷爷要出门办事。而且听说如果运气好的话还可以骑上一回马。我一听到骑马这个词,心里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便拉着爷爷说我要去,爷爷本来不想让我去的,但是由于受不住我的吵闹,便应了下来。

第二天,我和爷爷一起做上了汽车……刚下汽车,我便迫不及待的拉着爷爷来到骑马场……我怀着兴奋而又紧张的心情骑上了一匹大马,由于我是新手,刚坐上,马身子一翻,就坐在了地上。如果不是旁边有很多人,我早就放声大哭了。

第二次,我吸取上次教训,小心翼翼的骑了上去,这次终于成功了。可是还没坐稳,马就突然跑了起来。我怕极乐,大声叫:“救命”,可是没有一个人来,我只好紧紧抓住套住马的僵绳,生怕会突然跌掉马下。

慢慢的我不怕了,放眼一望,蓝蓝的云,青青的草再加上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花朵,潺潺而过的小溪,这些景象仿佛形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而我就是其中的一个景点。就算齐白石在此,也难以画出这形象生动的画卷,就算李白,杜甫的诗也很难描绘出这美好的景象,就算贝多芬也难以奏出这美妙动听的音符。我被这美丽的景象深深吸引了。突然,我双手一松,只觉身子一震,我这才清醒,赶紧抓住绳子,以免跌马下。虽然这些景物都没变,但是我的心情却变了。原来紧张害怕的心情变成了满怀喜悦的心情,我骑着马儿朝终点飞奔而去,真正的成了这幅画的景点……这时,爷爷拿出照相机,“咔嚓”一声把这幅美丽的画照了下来。

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我就会想起那刺激的一刻,相信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骑马作文 篇2

去草原最大的收获就是骑马了,因为我们这里没有马,那里的牧民人人会骑马,包括和我同龄的小孩们,他们有的还参加过骑马比赛呢!

草原游览的地方专门设有骑马场,有专门牵马的人,当我刚走到马前正准备上马的时候,牵马的那个人告诉我:“千万不要站到马屁股后面,马会踢到你的”。他一边牵着马一边说:“骑马有三种技巧,一种是走;一种是颠;还有一种是跑,跑的时候屁股要离开马鞍一点。说着他把我抱上马,我坐到马上的时候心里害怕极了,因为我怕被摔下来,我使劲抓住缰绳,不过骑了一圈以后,心想骑马并不可怕,只要抓住要领一点也不怕,我真想再骑一圈,太爽了。

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妈妈都会让我骑骑马,妈妈说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就是要骑马的,最爽的一次骑马是在乌兰布统军马场了,牵马的人和我坐在一匹马上,带着我骑,我们飞奔在大草原上,那场景我只有在电视里见过,马跑太快了,都快把我颠下来了,心里又害怕了起来,那个人说:放心吧,不会掉下去的,这样才叫骑马。”

这次的草原之行最开心的就是骑马了,到现在我还回味无穷呢!

骑马作文 篇3

我学了一篇名叫“七月的天山”的课文,开头写着: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读完后,我对骑马有了很大的兴趣。正好,就在这时,班级家委会组织一次活动:先去CS野战,再去射箭,然后去吃午餐,下午,就是去骑马,后是去海边的沙滩自由活动。因为里面是去骑马,所以我毫不犹豫得去了。经过了漫长的2个小时,我们终于到了西涌牧马庄园,教练先给我们讲解了规则和游戏方式,开始了,怦怦的几声,就让我“死了”好几下…… 射箭,我第一次射的还不太好,但是慢慢还的我能射中把子了,有一件箭甚至射中了中间!我们很快的吃了午饭,去了海边,我们挽起了裤脚,站在海边,海浪的浪花随着风而吹来,哗,浪冲再脚上真舒服。

到骑马的时间了,我们戴上了护具,先是大人牵马,后来就是小朋友自己骑,真是太好玩了…… 感谢家委会这一次组织的活动,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骑马作文 篇4

今天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虽然这儿不是最大的草原,但是这还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走在草原上感觉真好,来到骑马的地方,我们各选了一匹马(我选了一匹白马)。准备上路,马儿慢慢的走着。走到了一条小河,我们有点不耐烦了。于是对训马员说:“你让这马跑快一点!”只听训马员喊了一声“驾”。马就飞快的跑了起来,可是一会儿马就停了下来。我们很奇怪,训马员好像看透了我们的心事,耐心的给我们讲了起来。原来这些马受过专门的训练,只听驯养员的话。驯养员说马走就走,不走就不走。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又回到了出发点。

这次骑马我很高兴,不仅骑了马,还知道了许多知识!希望下次骑马也能够那么高兴。

骑马作文 篇5

首先,我们来到马房参观,这是个高高的有专门通风层的马厩,上面开着一个一个的窗口,这是给马欣赏风景的,果然有马露出头来张望。走进马房,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哎呀,好臭啊”,不过讲解员阿姨介绍说,马其实是很爱干净的,它是食草动物,粪便可是非常好的有机肥呢,原来是这样。阿姨说马耳朵往后翘就表示它不高兴了,它们一般都吃新疆运来的马草,因为咱们江南没有大片的草地放牧,还吃一些味道不太冲的植物。有一匹马是白色夹着黑色的,阿姨说因为血统的关系,它长到八岁时会全身变成白色的呢,真是神奇!我们继续往前走,马儿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编号,我们喂了点马草,它们都争先恐后地伸出头来,尤其是那匹名叫李小甜的2岁小马,可调皮了,一点也不怕人,还有一匹马一打喷嚏,把我们都吓了一跳......

参观完马房,大家来亲自体验一下在马背上的感觉。我手忙脚乱地穿好装备,心里又害怕又兴奋,这马儿这么高大,我能骑好吗?在经验丰富的骑手带领下,我慢慢放松下来,跟随马儿的步伐一起一伏波浪式上下起伏,教练夸奖了我学得快,姿势好呢,我的心里可高兴了,骑马真有意思。爸爸妈妈也骑了马,可他们都说疼膝盖痛,我想他们的动作肯定没学好。

骑马的时间怎么过得这么飞快,领队苏老师集合大家吃了丰盛的午饭,休息会儿,我们一起来玩寻宝游戏了,来感受不一样的马术精神:勇敢、超越,不放弃。我们和杜守航、杜爸一组合作,先到马房开始仔细寻找起来,不一会儿就把两个香囊找齐了,回答问题,完成给马扎辫子的任务后,我们来到第二个图示点,拍了含有三个建筑屋顶的集体照,可这次我们寻遍了菜地也不见宝盒香囊,估计被别人拿走了,大家只好有往山上另一片菜地找。“要小心点”,我和杜守航没说完就摔了个“狗”,两个人一起滑倒了,不过我们还是小心地努力继续寻宝,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一人找到了一个宝盒,太高兴了。最终清点我们的得分,杜守航得了45分,我得了48分,我们都得到了奖励。

在撕名牌游戏中,我们4个男生和5个女生对抗,大家玩得不亦乐乎,我躲在了汽车的缝隙里,被两个女生夹击,只好束手就擒了。不过我们男生跑得快,占了上风,结果以3:2赢得胜利,一人得了一个大苹果,哈哈。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今天的骑马活动就结束了,大家依依不舍地道别,下次一定还要和小伙伴们一起出来玩,收获友谊和欢乐!

骑马作文 篇6

今年暑假期间,我和奶奶随着妈妈及单位的叔叔阿姨们一起,到内蒙古原体验了一回在希拉穆仁大草原骑马及银垦响沙湾骑骆驼的感受。

第一部:骑马前,信心十足

在马场的众多马群里,我就挑选了一匹称心如意的棕色马匹,这匹马看上去高大健壮,全身的长毛光泽透亮,漂亮极了。上马之前,我曾对自己非常有信心,因为在这之前我有过多次的骑马经历,虽然场地没有这么辽阔,但至少也都是不小的马场啊,因此我感觉自己一定没问题,能很好地控制好这匹马,于是,我暗自下决心,一定要让大家看看我的实力。

第二部:上马后心惊胆战

正当我准备从右边上马时,我的这匹“高头大马”似乎不太友好,不停的跳跃嘶叫,令我无法靠近,也不由得让我多了一分恐惧,这时马官告诉我,训马人给这匹马养成了从左边上人的习惯,所以它不习惯从右边上人。我在马官的协助下小心翼翼的跨上马背,并尽量克服心里的恐惧,但当坐到马背上后,它的又头总是摇来摇去,这下我更害怕了,唯恐它一回头会把我当成它的口中物给吃掉,后马来官告诉我说僵绳放松点就好了,我试了一下,真灵,果然规矩了许多,后来我才逐渐适应了这匹不太听话的家伙。

第三部:适应后,谈笑风生

适应后的我,骑在马背上感觉好极了,心情就象这茫茫的草原一样辽阔,于是情不自禁的唱起了歌: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还有小时和奶奶学唱的:马儿呀你慢些走慢些走,我要把这美丽的景色看个够……,是啊!我真想把这美丽的景色看个够。经过一翻“长途跋涉”,我能轻松的在马背上和阿姨们很开心的说笑,我和我的马儿也成为了好朋友,我已非常得喜欢上了它。由于它的尾巴老是摇来摇去,于是我给它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司马摇摇,你一定会问我为什么这样起,告诉你吧,我认为它通人性,所以希望它能拥有一个像人类一样的姓和名,我觉得司马这个姓很好听,再加上它爱摇尾巴的特点,就这样它的名字就诞生了。

第四部:下马后,恋恋不舍

结束后,妈妈让我和司马摇摇告别,我恋恋不舍怎么也不愿离去,我不仅喜欢上了这美丽的大草原,更爱上了这个带我穿过了整个希拉穆仁大草原的新朋友。

骑马作文 篇7

今年春节,爸爸带我们出去旅游。我们一行有13人。在路上非常慢,我们的第一站就到了衢州的江山。这里的江郎山脚下有一个跑马场。这是我们这次旅行的第一站-----山里河跑马场。

跑马场很大很大,坐落在江郎山脚下。这里有很多很多匹马,每匹马都不一样,有自己的特色。以前我只以为马就是马,没有这么多马一起,我都分不出他们的不同。这次这么多马在一起,我发现他们跟人一样,也是有不一样的长相的。

看见这些马,我非常想骑,爸爸说好的,就让我去骑马了。我坐的第一匹马他走的很慢很慢,因为是我第一次骑马,所以马场的教练挑了一匹特别温顺的马儿。我骑着它在教练的代领下,骑了几圈以后,我突然看见一匹很漂亮的马,教练告诉我,那是一匹纯种的德国马,它跑的特别快,但是不温顺。我问教练可以让我试试吗?教练说可以。于是我的第二匹马就是高贵的跑得快的德国纯种汗血宝马。

5.骑马小学作文 篇五

今天,我们去大草原玩,在大草原上,我看到了无数牛,羊,马,可这时我又一想:这么多牛,羊,马,要是把草吃完了,那该怎么办呀?

这时,爷爷叫我去骑马,我站在高大的马下,想:我要怎样才能上去?这时,爷爷一下子把我抱到了马背上,拉马人把马拉了起来,一开始,马走起来遥遥晃晃的,我很担心我会摔下来,但后面我就不担心了,在大草原上打滚无疑是我最大的乐趣了,只是要堤防一些有刺的植物就是了,后来,我们参观了新疆少数民族的帐篷,还喝了新鲜的马奶,吃了奶块,马奶很酸,但很开胃哦,奶块子更酸,但我还是闭着眼睛吃了下去,因为我想知道它到我的肚子究竟有多酸,哈哈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话,那就快来新疆玩吧!

【骑马小学作文(精选15篇)】

6.草原骑马记作文 篇六

分给我的是一匹黑马,我已经不需要人搀扶,自己就能踩着马鞍上马啦。红色的头盔、黑色的马甲、骑在马上妈妈说一下子变的好帅。等我们一行人排着队全都上了马,马场的叔叔就带着我们开始在草原上“逛”,我骑在这种热乎乎、肉嘟嘟的动物身上一颠一颠的,感觉好舒服,不知道为什么,马走一步,都要低一下头,是不是想要去吃草呢。我们这几匹马越走越近,感觉都要挨在一起了。骑在马上,我望向远方,碧绿的草原连着蔚蓝的天空,草原上有可爱的小羊、奔驰的俊马、穿梭的卡丁车、散落的蒙古包,天空中也飘着朵朵“羊群”,就像到了天堂。我还看见有人马骑的很快,好像一阵风似的,我好想像他们一样自由的跑,可是有人牵着我的马,即使没人牵我也不太敢。

走了很大一圈,突然,妈妈的白马停了下来,我回头一看,原来它撒了一泡尿,真是太可笑了!

7.快乐作文三部曲 篇七

作文贵在有感而发,一篇发自内心,用真情实感写就的文章,本身就是有一定价值的。如果加上作者流畅的文笔,优美的语言,恰当的表达,无疑就是一篇佳作。我认为在给学生进行作文启蒙的时候,首先,让学生自己先谈感受最深,印象最深,或者就是自己最想说的一件事。这时候,学生往往非常兴奋,说起来没完没了,作文的素材是不少的。接下来,就是帮学生选材,因为如果他们有许多许多的东西都要写下来的话,看起来不仅乱,而且太浪费时间,不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选材后,学生就可以理清自己的思绪,有针对性地进行表达,学习恰当地用语言文字再现内心的真实情感,与老师、同学、家长一起分享成长中的喜怒哀乐。

二、在自由中表达,畅谈心中的感想

对作文的要求,老师最好不要要求的过于详细。比如:字数300字左右,文章最少分三个段落,……固定的格式使学生的思维发散不出来,活生生的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这种教育的后果,是一些学生养成了“作文惰性”,即一篇作文写好后,一见到相同或相似的题目,同一篇作文又照抄上去。孩子的语言是五彩缤纷的,是活泼的,有活力的。我们应该充分地信任学生,给他们一个自由的平台,让学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既可以让学生把心中所想尽情地表达出来,也能在老师的积极指导下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让学生“我手写我口”,大胆进行创作,写一滴动人的眼泪,一个难忘的眼神,一个甜美的微笑,一次成功的经历……

三、于评改中升华,完善自己的情感

对于作文的评改,过去是学生都交上来,由老师一人进行评价。现在,大家都认识到这种做法的弊端:一是所用时间较长,不利于及时反馈信息;二是作为学生来说,对这种评价并没多少心理体验,积极性不够。总之,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收效甚微。我们应提倡现在有的教师所采用的“学生互评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对本组同学(也可换组进行)的作文进行讨论,找出优点,总结需要改进的地方加以整理,最后全班讨论,总结。这样做,可以使学生都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他们通过积极的评选、讨论,可以深刻地去感受、去理解,促进自省意识。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对作文评价的认识要公正合理,讨论时需理解作文要求,注重审题,把握重点。不能只看表面热闹,丧失一节课的意义。我们都应认识到作文是表情达意的载体,是一种与口头表达形式不同,意义相同的交流模式。可以说,作文比口头语言可以更好地锻炼一个人的语言美,更清楚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完善自己的道德意识。

8.骑马四部曲作文 篇八

[关键词]:初中作文 听 说 读 写 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树立全局观念,将听、说、读与写相配合,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加强训练,并且在强化中使文笔更加灵活、多元化。注重“听、说、读、写”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对这四部曲进行具体研究,相互配合,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一、听——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之前提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四个方面是“听、说、读、写”,在作文教学中“听”是写作的基础。在听的过程中能够获取写作的信息,因此在加强学生“听”能力的培养中需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语言进行深入研究,并且通过自身的形象思维以及抽象思维来不断组织写作的素材,将掌握的知识转变成自己的写作基础。在培养学生“听”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的具体教学策略是: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进行听演讲、听范文等形式,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学会对文章的分析、领会,这样不仅能够获取写作的素材,而且能够领悟写作的方法。课堂中教师在阅读范文的同时,注重语言的技巧,在语调上注意快慢以及轻重。在丰富的形式中,让学生领悟文章的情调及情趣,在聆听的过程中快速地了解文章大意,最终转化为自身写作的储备。这种“听”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写作奠定了基础,在倾听中掌握了写作的灵感。

二、说——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之关键

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准备中,“说”是写作的关键。在作文教学中,“说”是学生对语言的输出和灵活运用的产物,在训练说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从口头语言到书面写作的过渡,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加工后转化为文字,增强了表达能力,同时也不断开拓写作的思路。因此在加强“说”的训练中要求学生应该将内容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描述,使之能够更加形象、清晰、流畅的表现出来。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访问、辩论等形式进行“说”的训练。相信这对学生很有启发,学生也会积极地参与到“说”的过程中去。在教学中我曾以《越长大,越 》为题让学生自己动口去说,在说之前我引导学生在初中经历里寻找合适的素材展示自己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和哲思,结果学生们纷纷从“思念、懂事、快乐、怀旧”等方面去谈,此次学生的作文让我耳目一新。通过“以说引写”,为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了解学生的写作构思,这种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写作的参与程度,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读——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之基础

在新课程标准下,“读”是语文科必要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最常见的一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领悟文章的深层意义,进一步观察周围事物,提高理解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阅读,架起了由模仿到创作的桥梁。”教师借助课本,通过课文或片断讲解,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例如《谈生命》写江水“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写小树“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这些描写文字简练,但能抓住有特征性的事物,构成画面,唤起学生多方面的美感,这就是描写的洗练和生动。学生对这些看似平常的词语有了深入的认识后,作文时遣词造句自然有方法可用,有规律可循了。在读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更多的知识、资料以及现有的文章,来学习更多的写作方式,这就需要学生对文章融入自身的情感,提升对文章的深层感悟,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内涵的体现。这种写作的方式是在实践中具体进行的,因此这就需要学生不仅要读别人的作品,还要读自己的作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倡“读”的方式来提高写作,为学生增强了相互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学生主动性以及增强了创新性思维,这些方式可以促进书面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写——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之根本

在初中生写作能力提高的过程中,“写”是最重要的部分。在了解写作方式以及具备丰富的写作材料后,进行具体的实践。通过自身的逻辑思维,将文章有条理的整理出来,在写作过程中“以听促说、以读促说、以说促写”,逐步提高写作能力,最终做到出口成章的效果,在表达能力提升中加强了写作能力的效率。做好“听、说、读”三部曲,为“写”做出充分的准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写日记,让他们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让他们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表达什么感想就记录什么感想,学生觉得自己有话可写,都乐意把身边发生的事具体细致地写出来。他们侧重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出真情实感,克服了平时写作中空洞无物的缺点。通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为学生储存了许多写作素材。在教学中我还注意让学生多练片断习作,多练命题作文。在写作中要求学生做好审题和构思,寻找出新颖的材料,写出个性,让自己的作文脱颖而出。“用我手写我口、写我心”,让学生多写,从而增强写作的信心,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通過研究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四部曲后,将这些元素作为写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写作水平。在这种作文教学要求下,教师需要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以及有效的教学措施,使“四部曲”在课堂活动中具体实施,为学生的写作水平创造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晓文,杨震梅,刘叶青.提升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四个重要环节[J].教育教学科研,2011(11).

[2]刘荣升,李得明,张辉,樊要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浅谈阅读与初中作文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2011(02).

[3]汪泽凯,孙成浩,姚芊羽,周淑玲.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读与写,初中教研版,2012(39).

[4]张翔,姚丽萍,张丽华,刘建霞.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J].课外语文教研,2013(32).

9.骑马六年级作文 篇九

上午10点左右,我们的车刚到官厅水库度假村的住所时,一群牵着马的老乡就跟了过来。我哪里经得住他们的“动员”呢,早就听来过康西草原的人说,到康西草原不骑马等于白来。我立马要求爸爸、妈妈给我租匹马骑一下。爸爸二话没说就给我租了一匹黑棕色的马。我心里又高兴又紧张,脑海里闪现出电视里勇士们骑马驰骋的镜头。多威风呀!多帅气呀!我鼓足了勇气来到马跟前,马很高,怎么上也上不去,怕马跳起来,又怕马踢着我。牵马的叔叔鼓励我说:“没事,这马老实着呢。”说着叔叔把我抱上了马背。我顿时觉得离地面那么高,一个劲儿地嘱咐叔叔千万别撒手。

叔叔说:“你放心好了,眼睛往前看,腰放松别绷着劲儿。”我哪里放松得了呢,马走起路来,我丫摇一晃的,双手紧紧握住马鞍上的扶手,腰直挺挺的。尤其是马上坡或下坡时,我简直觉得要从马背上掉下来似的,有时我干脆闭上眼睛。叔叔说:“你抓住缓绳自己骑,试试?”“绝对不行!”我喊着,不敢让叔叔松手。叔叔牵着马又沿官厅水库走了一阵子,我才觉得自己放松了些,身体也随着马的走动而自然摆动起来。这马是挺老实的,一拽绳它就站住了,两腿一夹,它好像接到命令似的又出发了。我拽左边的缀绳它就向左拐,拽右边的缀绳,它就往右行,很听指挥。这时牵马的叔叔放了手让我自己指挥它,叔叔还对我说:“你大胆地骑,我不走远。”不到1小时我就骑得很自如了,还不时的让马跑起来,自我感觉像一个威风的骑士!到后来可就骑上瘾了,总是求妈妈再租1小时,就这样一下午骑了3回,还让爸爸给我照了几张像。我想照片里的我骑着马一定很潇洒!不信等着瞧吧。

10.骑马作文400字 篇十

大街的一片空地上,有一群马,供人骑上它溜圈。妈妈让我也骑上马试试。我怎敢上骑:那马在树阴下的影子伸得很长,鼻孔里喷着气,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仿佛随时会奔驰起来,好像随时都会抬起粗壮的后腿踢向我。妈妈走近马。我也跑上前去。那马兜兜头,我吓得连连后腿,不再上前。一位叔叔拉起马,朝我走来。那马“哼哼……”地叫唤着,我一身冷汗。这时,一个哥哥上了另一匹马,抚摸着马头往前赶。那马不仅没反抗,反而温顺可亲。我试探着上了马。

坐在马鞍上,我的腿一直抖个不停。马开始向前缓缓地向前走,马背上很抖,像我的腿一样。我在马上抖啊抖,但很快便适应了。我在马上大摇大摆地荡来荡去,十分得意。这时,意外发生了:马越跑越快,我抖得十分厉害,但还是拉紧缰绳不放手。马仿佛在嘲笑我,把屁股往上一提,一声巨响,臭味扑鼻而来。但庆幸的是,我并没有什么危险。

妈妈劝我不要骑马什么的了,怕我受伤。我却一反常态,吵着还要骑马。毕竟,只有自己亲自勇敢地去尝试,才能明白其中别样的滋味。

11.骑马走禾木 篇十一

禾木是新疆阿勒泰山区的一个小乡村,图瓦人聚集栖息的天堂。“禾木”为图瓦语,意为哈熊身上的膘油。以前在禾木能猎到很多熊,熊身上最为肥美的那块膘油会被猎人挂在树上彰显战绩,久而久之,“禾木”便成了地名。不同于大城市的喧嚣浮躁,禾木舒适恬静,自然风光优美。想进村,就骑匹马,别有一番情趣。

纯自然生活

数年前的一个春节,我在禾木村闲逛,看到一个穿蓝色蒙古族绸袍、戴一顶飘着穗带皮帽的老人,昂首挺胸地跪立在马拉爬犁上,飞速从我面前掠过。之后,我在挨家拜年的推杯换盏中,得知他就是盛名远扬的图瓦老猎人舒开。随后几年,我便不断造访他远离村落的木屋。

舒开的家是禾木村最为幽静的地方。老人八十多岁,十多岁的时候他给前来避难的俄罗斯人养蜂,学到不少技能,包括俄语。那些俄罗斯人是“十月革命”时期被迫害的白俄,看到这里是远离内乱的世外桃源,就带着礼物住在了禾木。如今要了解这段历史,以及阿勒泰语系,或是图瓦人历史的学者总要拜访一下舒开。

院落里有一个小牛犊标本,里面塞了木头,粗看像一只站立的哈熊,有时会被当做木凳用。舒开能用白桦木做小玩具、耐用的木头用具、发光透亮的皮具,还有捕猎的、养蜂的,各种带有机关的小玩意儿。老人正用直径近一米粗的杨树做大桶。虽然有用铁条箍的痕迹,但整体却无一条裂缝。他是先将树干掏空后,再用刀削薄四壁,造成粗头细尾的形状。

儿媳索伦格在绣十字绣。她家的成吉思汗像是十字绣绣的,看起来不够威严,旁边还挂着弓箭和乐器、哈达和皮帽、皮酒壶。家里很干净,整洁、安静。舒开的儿子金斯别克去拉木头了,中午才回来。图瓦人的生活简单静谧,在他们的居室中很难看到电器,生活用品大都由他们自制,高科技产品和其生活显得格格不入。在这里,人们依然过着自然原始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老人家的几匹马悠闲地甩动尾巴,丝毫不理会远处前来旅游的嘈杂人群。草丛中的蜘蛛网挂满露珠,红色的野果在灌木丛顶梢连成一片。当蒲公英只是星星点点时,金莲花已连成一片,牛犊放开四蹄在花草中奔跑。牛犊小,草也好,母牛的奶就很多,就有多余的牛奶可以拿来酿造奶酒。这几天,舒开的三个儿子都在家里轮流做奶酒。祖传的房子

离舒开老人家不远处有一个哈登观景平台,是人声最为鼎沸的地方。从五点开始,就有人骑马或走路到达观景台,准备好相机等着拍日出。太阳升起后,柔和的光线翻越吉克普林草原和敖包,投射到也曼特峰、美丽峰,落在禾木桥上。站在平台上眺望,一幅完美的油画挂在眼前:河流、森林以及木屋上的袅袅炊烟。

禾木的美景少不了木屋,而当地人建造木屋的技艺更令人叫绝。建屋材质大多是粗大笔直的红松木,图瓦人在建木屋时,会将木头两端挖槽,相互嵌扣,一根根向上垒建而成,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盖新屋上梁的时候要扯白布,当地人说是祈福的意思。他们用松木搭建出的一幢幢屋舍中,每一根木头缝隙的连接处都要用一种叫“努克”的草填满,这种草吸水后膨胀会将缝隙填满,墙壁就会变得密不透风,能够很好地遮挡风寒。

在禾木,有的木屋在地形高敞、干燥的山坡上独立,也有在平地上数十间连在一起。房子里面,若干木柱上架设有檩木,檩木上放置椽木,椽木上涂抹草泥即为屋顶。而地面上,仍是草泥抹面。每排房屋带一个木栏围起来的大院子,夏天绿草茵茵,每天清晨都有需要挤奶的母牛自动来到门口守候。

村里大多数木屋是最近几年翻修的新房子,要想真正了解图瓦人最早在木屋生活的状况,还得看一看该村保留不多的几间有上百年历史的木屋。村民阿勒其米别克家就有百年木屋,令人惊讶的是,厨房里做饭用的锅灶居然也是用木头泥巴砌成的,火苗并没有把木块烧着。阿勒其米别克笑眯眯地道出了其中缘由:做锅台时,先在木块框架内外涂上厚厚的泥巴,就不会被烧坏了。

阿勒其米别克家的这间木屋有一百多年了,是他爷爷盖的,如今他父亲八十多岁了,五个姊妹都是在这间房子里出生的。木屋的缝隙里长满了苔藓,屋顶野草茂密。老屋是纯粹的木结构,没用一根铁钉。

图瓦人搭建木头房子这一古老的技艺,几乎是代代相传,他们只从村子里最年老的长者或父辈那里获取经验,不知过了多少个年代,也不知经过多少个老人一代代传授。

如今,村里也有了锯木厂,有一个浙江的能人还盖了村里唯一的一栋两层木楼。很多村里人要去忙着给游客租马、带路。以前相互帮助盖房、打草等,更多的则是由外地的民工来帮助完成。好在目前禾木依然不允许外地人随便盖房,本地人的房子必须按照旅游规划的统一风格来设计一只能建造木屋。

依木生存

禾木的公路在2005年以前都是拉木头的大车碾出来的小道,全区禁止砍伐,开始封山育林的这些年份,这条小道只能通行越野车。后来虽然铺上了柏油,但是依然只能单向通行。不过村中的交通已在近两年有所改善,除此之外,还有污水、自来水的改造。

村中居民大多数是蒙古族的图瓦人,还有哈萨克族。他们生活习俗相近,吃肉吃面却不习惯吃菜,而且禾木的无霜期太短也不适合种植蔬菜。在游客蜂拥而至的现今,禾木居民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超市在村中随处可见,蔬菜也作为一种常规物品出现在货架上。工艺品店逐个出现,售卖新疆本地加工的刺绣和小件摆设,以及皮手套、皮背心,还有狐皮及山羊皮。村里电源至今仍是个问题,十年前就有水力发电设施,但是这些年房子盖了那么多,人和旅店增加了那么多,哪里还够用?大多店家只好自备柴油发电机。

在过去,禾木的夜晚总是伴有熊熊篝火和爽朗的欢笑,如今,却因为频繁失火,篝火晚会一去不复返。几年来,禾木失火的次数不下10次。因为游客在土桑拿房洗澡,走时忘记把火浇灭;深夜喝醉酒的男人要去寻找离开的女人,没有吹灭蜡烛……

当地村民离不开木头,并十分珍惜它。虽然原始森林包围着禾木,但村民做饭从来不砍伐树木,而是骑马或者开车去森林或者可流里找倒伏的树干。越是往深处走,里面巨大的枯木越多,大多是因为年代太过久远,最终被风吹倒。翻出的巨大根系上,挂着黑色的泥土,树干上长满青苔和蘑菇,它旁边的空隙早已被其他窥探已久的小树填满了。古老自然的生存法则就是这样影响着这些依靠它生存的图瓦人。7月,白桦树的树干充满水分,截取下来—段,可以轻松把树皮完整地取出,成为桦树皮制品的原料,但是人们几乎不这么做。

12.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 篇十二

一、兴趣导航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 饶有兴趣地学习, 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首先, 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作文诵读会。如教师诵读学生的优秀习作, 或学生诵读自己的得意之作。此外, 教师还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挨个儿选读自己的优秀习作, 其他小组伙伴听评其作文的精妙之处和还需改进之处。这样, 在教师或自己的朗读中, 在同学热烈的掌声、中肯的评价和热情的帮助下的, 学生渐渐增强了写作文的兴趣和自信心。其次, 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学生作文中的精妙之处“喝彩”, 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精准、一个句子写得具体生动或习作构思有新意, 都要为其叫好。让学生觉得“我也会写”, 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进, 这样循序渐进, 最后达到人人都觉得“我能行”。

(二) 发挥好班级文化墙的宣传作用

把学生习作的优秀篇段张贴在班级文化墙, 供全班同学学习、品赏;鼓励并指导学生积极将优秀习作向报刊社投稿等。每当有优秀学生习作在报刊发表, 这既是对学生的鼓励, 也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肯定。

(三) 制作班级的作文集

让学生每学期选自己得意的一两篇优秀习作打印, 然后选择富有爱心且乐于担当的学生将全班学生优秀习作装订成册。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变成了铅字, 再配上精美的插图时, 心里自然欢喜得不得了。这样, 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大为增强。

二、素材铺路

(一) 留心观察, 发现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源头盛而文不竭。”因此,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 走向社会, 了解生活, 关心国家大事。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 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美景等, 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对此, 教师应巧借学校开展的各种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 带领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风光;让学生走向社会, 感受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在学校开展的参观气象站活动、经典诗文诵读、趣味运动会、“庆六一”文娱表演等活动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 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随时记录下来,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就是习作的源泉, 从而写出一篇篇充满生活味, 文词俊美、朴实感人的习作来。

(二) 学好语文, 积累素材

语文教材选入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 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教学中, 教师要给足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的魅力, 体会作者布局谋篇, 用词造句的写作特点, 从而达到学习借鉴的目的。如教《翠鸟》一文后, 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从静态到动态、从颜色到形体等描写翠鸟的外形, 使学生认识到作者是怎样抓住翠鸟羽毛鲜艳及形体玲珑这两个特点的。只有细致观察, 才能写得具体形象,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 学生就能体验借鉴, 用这种方法写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三) 课外阅读, 扩充素材

广泛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由于小学生阅历浅, 语言积累缺乏, 写起文章来, 就难免抓耳挠腮, 搜肠刮肚。因此,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注重阅读和积累。但是, 仅从课本中学习知识, 积累习作素材, 是明显不够的。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外, 还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 从课内走向课外, 拓展知识面, 充实写作材料。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出发, 适时向学生推荐优秀童话、经典故事、著名科幻小说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名作等。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还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及时应用摘录本, 随时摘抄妙词佳句、精彩句段, 并及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天长日久, 学生的语言就丰富了, 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涌向笔端了。

三、想象助力

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 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也是多样的, 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 图画式

在看图学文、看图习作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观察图意, 再发挥想象, 不但要说出或写出画面中真实的事物, 还要科学合理去想象画面背后所蕴含的内容, 把图中静止的事物想象成活动的状态, 奏出“弦外之音”。如教学《一个这样的老师》《一夜的工作》后, 教师可以根据图意, 让学生分别以《我喜欢的老师》《怀念敬爱的周总理》为题, 写看图想象作文。

(二) 假想式

假想, 是想象力的升华。小学生最喜欢幻想了, 有趣的童话故事、科幻故事等常会令他们浮想联翩。教师应抓住这一点, 经常组织学生写想象作文。如学习了《凡卡》后, 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凡卡的信寄出去后》为题, 进行合理想象作文练习。

(三) 续写式

方法一:词语短语续写法。即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一个词语, 一个短语或者一段话为习作开头续写下文。例如, 教师说出一句“美丽的春天来了”, 学生展开想象后, 有的可能会描述春天里万物复苏, 生机勃勃的公园景色;有的可能描述天地里辛勤耕种的农民伯伯;也有的可能是描述花香四溢的果园美景……

方法二:结合教材, 引导学生续写课文。学习了《穷人》一文后, 教师可引导学生续写结尾“桑拿拉开了帐子……”。

(四) 写意式

小学课本中录入的古诗都是古诗长河中的经典之作。如在教学杜牧的《江南春》时, 教师可先让学生理解诗意, 再合理想象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 最后让学生把这一美景描绘出来。这样融理解、想象、表达、创意于一体的教学方法, 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而且增加了学生对江南美景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实践证明, 遵从的“兴趣导航—素材铺路—想象助力”作文教学三部曲是很有效果的。这样, 学生对写作文不再畏惧, 就能够舒展心灵抒写自己的所看、所做、所思、所想。

摘要:写作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但学生视作文为烦恼的事。而“兴趣导航—素材铺路—想象助力”作文教学三部曲可有效破解这一问题, 为小学作文教学找到捷径。

上一篇:《骆驼祥子》个人读后心得下一篇:新媒体影视产业链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