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纲要

2024-12-06

家长会纲要(精选8篇)

1.家长会纲要 篇一

中国近现代史

1.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曾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同时又束缚和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但同时也走向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到了鸦片战争前夜的嘉庆、道光年间,清王朝衰相尽显,潜伏着许多危机,而且闭关自守,固步自封。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3.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4.近代中国,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第一章

5.俄国利用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于

1858年胁迫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之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通过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4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1881年,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6.英国人赫德自1863年任总税务司开始,直到1908年回国,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9余年之久。

7.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其原因和在?

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根本原因: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第二章

8.《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9.《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10.《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11.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维护封建统治。12.洋务运动的思想是中体西用。主张“自强”、“求富”。1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14.资产阶级维新派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翤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了下列行动宣传维新主张,即:

(一)向皇帝上书。康有为“公车上书”

(二)著书立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议》,谭翤同《仁学》,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

(四)办学会。著名的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

(六)办报纸。梁启超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第三章

15.1906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

16.1894年11月,孙中山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17.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和《猛回头》。

18.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0.1911年4月27日举行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起义”。

21.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2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23.1913年3月,袁世凯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了宋教仁。7月至9月,又以武力镇压了南方七省国民党人的“二次革命”。24.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第四章

25.袁世凯当权时,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在形式上是统一的。

26.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27.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28.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9.五四运动开始时,英勇地出现在斗争前面的是学生群众。这时,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斗争的主力由学生转向了工人,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

30.五四运动使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3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

3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使得一切反动势力感到深深的恐慌。

33.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持下在广州举行。大会通过了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这样,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34.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北洋军阀主力为吴佩孚、孙传芳。第五章

35.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八七会议开始了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36.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第一次,“左”倾盲动主义。第二次,“左”倾冒险主义。第三次,“左”倾教条主义。

37.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开始确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第六章

38.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39.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0.1940年8月至12月初,八路军总部调集100多个团共20万人,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这就是百团大战。

41.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42.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有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第七章

43.1945年10月10日,蒋介石毛泽东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

44.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夕,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在此之后,通过开展清算斗争等,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即有2/3的地区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45.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剿匪。46.中国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

4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2.乡镇综治工作纲要 篇二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和决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落实领导责任制为主线,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建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创建“平安吉巷”打下坚实的基矗

二、总体目标

经过一年的努力,使我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和办事机构进一步健全,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加强,群防群治形成网络并发挥作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更加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在基层全面落实,我乡治安形势持续稳定,重特大刑事案件和多发性案件得到有效控制,社会丑恶现象减少,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人民群众有安全感。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政统一领导的原则。乡直各单位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分析社会稳定形势,认真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综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责任。

(二)坚持依法治理的原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相结合。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依法办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使综治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

(三)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服从乡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接受乡综治委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积极参与所在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单位内部治安管理和防范工作,防止违法犯罪案件发生。

(四)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各单位要各负其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加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动承担起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责任;认真抓好本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防止发生重大犯罪和重大治安问题。

四、打击犯罪

(一)坚持把依法从重从快方针贯穿到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各个环节,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打击合力,突出打击重点,加大打击力度,始终保持对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正确执行法律和政策,坚持“稳、准、狠”的原则,增强打击犯罪的效率。

(二)注意研究犯罪规律和动向,把握犯罪活动的动态变化。坚持把集中打击、专项整治和经常性打击紧密结合起来,解决突出治安问题,促进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五、加强防范。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把集中排查调处与经常性排查调处结合起来,实行分级负责,归口调处,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六、加强法制和德育教育。按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要求,认真实施“四五”普法规划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充分发挥~工具的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提高全民的法律和道德素质。针对不同的群体因人施教,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道德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做好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七、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体系,积极探索流动人员管理新办法,完善工作机制,做到管理、教育、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各部门和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加强对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防范和控制工作。加强对枪枝弹药、爆炸物品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制,严防危险物品,枪枝弹药丢失,被盗和流散社会。强化重点地区、要害部位,特种行业的治安管理和防范工作,减少违法犯罪空隙,维护正常治安秩序,突出公共娱乐服务场所、文化市场和出版物的管理,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八、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党政组织、政法基层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特别是以基层党支部为核心的配套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一线的作用。建立健全各种治安防范制度,普遍推行各种形式的社会治安治理责任制,制定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度,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纳入轨道。

3.全民宣传纲要 篇三

市市市市

公教民卫

安育政生

局 局 局 文件 局

汉中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汉中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城公通字„2011‟140号

━━━━━━━━━━━━━━━━━━━━━━━━━━━━

关于贯彻落实

《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的实施意见

党委宣传部,公安局、教育局、民政局、卫生局、文广新局、安监局:

-1-

日前,中宣部、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卫生部、广电总局、安监总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以下简称《纲要》)。7月25日,公安部协调相关部门联合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对《纲要》宣贯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文件精神,积极推进社会化消防工作进程,推进城乡消防安全服务均等化,着力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增强社会抗御火灾能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大局,现就全市贯彻落实《纲要》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责任制。通过开展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理念,激发公民关注消防安全、学习消防知识、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夯实公共消防安全基础,减少火灾危害,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纲要》宣传贯彻活动取得实效,成立《纲要》宣传贯彻活动领导小组:

长:何平侠 县委委宣传部副部长 副组长:高义明

县公安局副局长 -2-

成员:由县委宣传部,市公安局、教育局、文广新局、民政局、卫生局、安监局、消防支队主管消防安全的领导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固县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李向光任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7232009。主要负责召开会议、协调工作、上传下达。各单位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贯彻落实《纲要》实施方案,并将工作开展情况上报宣传贯彻活动办公室。

三、工作目标

全面实施“大宣传、大培训”工程,按照逐步推进、平衡发展、扎实有效、全民普及的原则,认真开展“家庭社区、学校、农村、人员密集场所、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五个专项行动,使全民消防安全素质的提高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相适应,基本满足全市享受消防安全公共服务的需求,确保公民消防安全素质明显提升,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普遍提高,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明显增强,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事故明显减少,全市火灾形势保持平稳。

政府统一领导——各级单位将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全民普法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范畴,制定政策法规,落实保障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到2015年底,县(区)至少拥有1所县级“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1个县级“消防安全教育示范社区”和1个县级“消防科普教育基地”。

-3-

部门齐抓共管——宣传、教育、公安、民政、文化、卫生、广电、安监等部门和团体按照工作职能,各负其责,加强协调,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到2015年底,全面建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指导、督察、考评、监测体系。

单位全面负责——社会单位负责本单位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普及消防安全知识,组织开展灭火和疏散逃生演练,切实提高社会单位消防自我管理水平。到2015年底,所有重点单位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实行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

公民积极参与——全体公民积极、主动参与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学习消防知识,遵守消防法律法规,消防违章率明显下降。

消防宣传教育全域覆盖。2015年底,城市社区、家庭、学校、单位场所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率达到全覆盖,乡镇、农村家庭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率达到60%。

四、工作标准

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为理念,扎实开展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家庭、社区、学校、农村、人员密集场所、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五个专项活动,切实提升公共消防安全水平。

(一)“家庭、社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行动标准

1.社区应达到“十个一”标准:制定一套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度与居民防火公约;每栋住宅确定一名专兼职消防安全员并为 -4-

该住宅楼绘制、张贴一张疏散逃生示意图;建立一支志愿消防队伍并帮助家庭成员、老弱病残及鳏寡孤居等特殊群体经常查找、消除火灾隐患;购置一套灭火设备器材并熟练使用;设立不少于一处固定消防宣传阵地(消防宣传牌、栏或橱窗);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灭火疏散演练;组织居民每年参加一次社区消防宣传教育活动;设置一间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室;每年组织居民参观一次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消防教育馆、博物馆);社区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广播每周播放不少于一次消防安全常识。

2.城市家庭应达到“十个一”标准:制定一份家庭应急疏散逃生预案;每户有一本消防安全知识图书;每年开展一次家庭消防安全自查;每年接受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每年参加一次社区消防疏散演练;向消防部门提出一条消防工作建议;每户家庭配备一对灭火器;鼓励有条件家庭安装一套独立式火灾自动报警装置;配备一套简易疏散逃生装置(应急手电筒、逃生绳、简易呼吸面具等);家长每年陪同子女参与一次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3、农村家庭要达到“五个一”标准:家长每年陪同子女参与一次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每户储备一处灭火用水或沙土;有条件的家庭配备一个灭火器;鼓励家庭配备一套简易报警、照明、逃生自救消防器材;鼓励具备条件的家庭安装一套独立式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4、到2013年有50%以上,2015年100%的社区、城市家庭达到“十个一”标准;到2013年有50%以上、2015年80%以上

-5- 的农村家庭达到“五个一”的标准。

(二)“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行动标准

1、学校应达到“十个一”标准:聘请一名校外消防宣传教育活动辅导员;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每学期上一堂消防知识课;每学期开设一次消防安全主题班会并编发一期消防主题校报、黑板报;每学期组织一次由全体师生参加的学校重点场所、宿舍消防安全自查行动;学校每学年组织师生开展一次疏散逃生演练、消防知识竞赛或消防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每年参加不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半天的消防志愿服务活动;小学、初级中学每年布置一次由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的消防安全家庭作业;学校教室、行政办公楼、宿舍及图书馆、实验室、餐厅、礼堂等在每个安全出口设置一个疏散逃生标志;有条件的学校建立一个固定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场所;校园电视、广播、网站、报刊、电子显示屏、板报等每月播、刊、发不少于一次消防安全内容。

2、到2013年有60%以上,2015年100%的城市学校达到“十个一”标准;到2013年有50%以上、2015年80%以上的农村学校达到“十个一”的标准。

(三)“农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行动标准

1、农村乡镇、行政村应达到“十个一”标准:制定一套消防安全教育、自治联防制度与村民防火公约;依托治安联防队或民兵等组织建立一支志愿消防队伍;明确一名专兼职消防安全(宣 -6-

传)员;在集市、场镇和行政村人员集中场所建立一块(个)消防宣传栏(牌)、橱窗等固定消防宣传教育阵地;每个村庄购置一套灭火设备器材并熟练使用;每年农忙、火灾多发时节以及节庆、民俗活动期间,组织开展不少于一次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每年举办一次群众喜闻乐见的消防文艺演出;每年组织播放一次消防电影;每年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灭火疏散应急演练;每年对村“两委”负责人进行一次培训。

2、到2013年有50%以上,2015年80%的农村达到“十个一”标准。

(四)“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行动标准

1、人员密集场所应达到“ 十个一”标准:制定一套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制度;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制定一份详细灭火疏散逃生预案;每半年组织不少于一次的疏散演练;在场所主要出入口处设置一张消防安全告知书或消防安全提示卡;在场所主要出入口处和疏散通道张贴一张重点区域消防平面示意图;每天早班前对员工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每年组织一次员工到消防教育场所(馆)参观体验;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至少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场所内视频和广播系统每天不少于一次播放消防安全知识。

2、到2013年有60%以上,2015年100%的城市人员密集场所达到“十个一”标准;到2013年有50%以上、2015年80%以上的乡镇、集市人员密集场所达到“十个一”的标准。

-7-

(五)“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行动标准

1、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达到“十个一”标准:建立一套完整的消防宣传教育制度;确定一名专兼职消防宣传员;制定一份详细的灭火疏散预案;在显要位置张贴一份逃生疏散路线图;培养一名消防安全管理“明白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至少每半年、其他单位至少每年组织一次灭火逃生疏散演练;每季度检查火灾隐患不少于一次;每年开展全员消防培训不少于一次;设置一个固定消防宣传阵地;单位广播、闭路电视、电子屏幕、局域网等每天不少于一次播放消防安全知识。

2、到2013年有60%以上,2015年100%的城市单位达到“十个一”标准;到2013年有50%以上、2015年80%以上的农村、乡镇单位(企业)达到“十个一”的标准。

五、职责分工

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政策、经费等相关支持,并将实施本纲要纳入消防安全联席会、防火安全委员会议事日程,加强工作领导,出台配套政策,建立完善职能部门协作机制、新闻媒体联动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和问责机制。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定期研究解决重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问题,力促《纲要》的贯彻落实,大力推进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一)宣传部门要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年考评内容;定期组织新闻媒体开展 -8-

消防公益宣传,广泛宣传普及消防法律法规、防火、灭火及疏散逃生自救知识,营造浓厚氛围。要大力宣传推广全民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

(二)公安、消防部门要根据消防安全形势和中心工作,研究制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将宣贯和落实《纲要》纳入“大排查、大整改、大练兵、大宣传、大培训”活动考评;策划组织“119消防日”、“中国消防志愿者行动”等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社会媒体开展消防宣传工作;指导相关部门、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加强消防站开放、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等固定消防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入社区警务室工作职责;派出所要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内容,社区民警要指导督促社区、住宅小区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三)教育部门要将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列入安全工作规划,在课堂教学、学生校外社会实践、团组织和少先队活动中落实好消防安全教育内容;指导各类学校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并进行督导考核;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纳入学校教职员工在职培训内容和“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内容;负责组织实施消防安全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支持职业院校开设消防专业或者设置消防课程;鼓励师范类院校将消防安全知识列入学生必修内容;发动大中专院校学生参加中国消防志愿者行动,对城乡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开展面对面的消防宣传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

-9-

(四)民政部门要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纳入减灾规划并组织实施,结合救灾、扶贫济困和社会优抚安置、慈善等工作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指导社区、村(居)民委员会制定防火安全公约、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在社区、村庄公共活动场所设置消防宣传栏,利用文化活动站、学习室等场所,对村(居)民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督促社区、乡村广播、视频设备播放消防安全常识;组织养老院、光荣院、福利院、救助站等开展用火用电和自救逃生安全教育。

(五)文化部门要指导文物保护单位、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和歌舞厅、剧院、网吧、游戏厅等文化娱乐场所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确保从业人员懂基本消防常识、会查找消除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大力推动消防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消防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演出,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文化下乡活动,融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

(六)卫生部门要将火灾的现场救护、医疗救治知识和消防安全教育列入卫生部门安全生产相关预案;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做好伤员救治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学会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病人)疏散逃生和火灾应急救护技能。

(七)广播电影电视部门要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报道力度,普及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常识、逃生自救知识,及时宣传消防安全工作先进经验,鼓励相关媒体安排播出消防公益广告,在消 -10-

防工作重要节日、重要活动期间集中进行宣传报道;积极扶持消防广播、电视节目以及消防电影、电视剧的制作、播出;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消防宣传进影院”活动,组织放映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片。

(八)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督促工矿商贸企业依法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将消防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纳入注册安全工程师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试内容;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内容并进行考评。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纲要》的贯彻落实,县上成立由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等7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纲要》宣贯领导小组,并在县消防大队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各部门、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认真研究、完善工作措施,推动《纲要》全面、深入贯彻实施。

(二)出台配套措施。针对我县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实际,各部门、单位要因地制宜制定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五年规划和工作计划,量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进度,制定具体措施,确保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迈上常态化、规范化轨道。

(三)健全宣传队伍。各部门、单位建立以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及社会单位专兼职宣传人员为主体,消防志愿者广泛参与,多种形式并存、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的社会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队

-11-

伍。特别是要鼓励、引导社会机构和个人兴办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机构,大力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全民宣传教育工作。单位建立消防安全管理人、志愿消防队员组成的消防宣传队伍;社区建立由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协管员、志愿者、预备役人员等参加的消防宣传队伍;农村建立村委会干部、民兵、群众组成的消防宣传队伍。

(四)完善宣传设施。各部门、单位要更新完善大型消防宣传车车载装备,购置专门的消防宣传车辆,到2015年底8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域配备消防宣传车。积极推动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到2015年底,县级行政区域依托消防队(站)、博物馆、文化馆、公园、学校,建成1个以上功能设施比较齐全的消防科普教育场馆。

(五)创新消防文化。要重视消防文化建设,通过文联、艺术团体等发动文艺创作骨干,结合当地特色创作消防影视剧、消防动漫、文学作品、游戏等消防文艺精品,创新消防宣传形式。要广泛组织消防主题晚会、巡回演出、文艺汇演等群众性消防文艺活动,增强消防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

(六)保障宣传费用。要将消防宣传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每年递增不少于5%,为建设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等固定消防宣传设施、配备消防宣传车辆、制作消防宣传品和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志愿者活动等提供经费保障,确保《纲要》顺利实施;有关部门、单位和团体应根据纲要明确职责任务,安排落实所需经费。-12-

各地要探索建立公益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基金,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捐赠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经费。

(七)营造浓厚氛围。各县(区)要将《纲要》宣贯工作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要紧紧围绕“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主题,广泛宣传《纲要》的主要内容和各方职责,通过张贴、悬挂宣传标语,举办知识竞赛等形式,掀起《纲要》宣传热潮。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大众媒体以及数字媒体、手机报、手机电视、公共视听载体(包括户外电子屏、楼宇视频)等新兴媒体应广泛、深入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公益宣传,在重要节日、重大活动、重点防火时期和“119消防日”期间应刊播消防安全常识及公益广告,开展针对性的提示宣传。

(八)开展主题活动。各部门、单位《纲要》宣贯工作领导小组要在适当时段、重要节点,认真策划大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并邀请党委、政府领导出席观摩,扩大活动宣传声势。在每年11月份“消防宣传月”期间,要发动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消防安全宣传氛围。

七、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纲要》的颁布实施,对于提高我县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增强社会抗御火灾能力,提升公共消防安全水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13-

义。各部门要从维护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学习和领会《纲要》的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工作措施,将贯彻落实《纲要》作为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治本之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开展各类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在《纲要》的指导下,全面、规范地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必要的政策和财力支持。

(二)密切联系沟通,加强协同配合。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部门要认真履行《纲要》规定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职责,切实加强沟通联系,定期研究解决重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问题。县7部门将建立宣贯《纲要》联络员制度,各部门都要密切配合,建立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和部门联动协调沟通机制,通过定期召开《纲要》宣贯联席会、调度会、通报会等,研究、策划系列宣贯活动,加强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力促《纲要》的贯彻落实。各部门要抓紧制定本地本部门的宣传工作方案和计划,提前筹备,精心实施。要紧紧围绕“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主题,向全社会广泛深入宣传《纲要》的主要内容和各方职责,宣传、公安、教育、民政、文化、卫生、广电、安监部门都按照工作职能,部署、督导本部门、系统、行业的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确保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各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宣传教育 -14-

形式和方法,共同策划具有针对性、富有时效性、产生影响力的宣传活动。各部门要强化内部宣传,积极发挥行业系统的社会宣传优势,推动消防宣传工作社会化。

(三)加强督导检查,推动长远建设。要认真研判本地消防安全形势,根据当地实际,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推进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典型示范引导机制。2011年,县(区)、每个行业系统确定不少于5个,以此为样板进行推广普及,自2012年开始,按照每年达标数不少于25%的比例,到2015年,所有社区,农村,人员密集场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达到工作目标。县里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取推进力度大、工作效果好、富有特色的县(区),召开全县现场会予以推广。二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奖惩激励实施办法,每年“119”消防日主题宣传活动期间,评比表彰一批“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热心消防工作的企业家”、“热心消防宣传的新闻媒体记者”、“优秀社区消防工作者”等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2015年12月,县7部门就贯彻落实《纲要》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表彰。三是建立考核考评机制。全县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将纳入当地社会综合治理考核内容,纳入各部门工作考评范围和已有的创建工作内容,并与其它活动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强力推动各项消防宣传教育目标任务的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制定、调整《纲要》宣贯工作考评细则,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各地、各单位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实地考评、-15-

考察、调研。2015年7月至12月,领导小组进行全面验收考核。

中共城固县委宣传部

城固县公安局

城固县教育局

城固县民政局

城固县卫生局

城固县文化新闻出版局

城固县中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消防安全

宣传

教育

实施意见

━━━━━━━━━━━━━━━━━━━━━━━━━━━━ 抄送: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文

化局,县卫生局,县广电局,县安监局。各乡镇政府。

━━━━━━━━━━━━━━━━━━━━━━━━━━━━ 城固县公安局

2011年10月31日印发 ━━━━━━━━━━━━━━━━━━━━━━━━━━━━

共印150份

4.校本课程纲要 篇四

校本课程纲要

一、前言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术语源于英文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因人不同会存在有不同的解释,但“理想”的解释或许可以表述如下:“教师和学生一起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他们自己学校的学程或教学单元。”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开发课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以实用性为目的

童谣校本课程的开发其内容主要来自于学生自创的佳谣,在整个课题过程中,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内容是学生喜欢的,有实效的,并探索出一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新路径。在琅琅上口的童谣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受到洗涤。当学生创作的童谣再回到学生的手中,他们诵读,传阅,再创作,育人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深化。

(二)体现以生为本

课题的开发取材于学生生活实际,都是些学生喜欢乐见的东西,丰富有趣,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实际,不仅不会当成一种负担,相反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活泼校园的气氛,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学生创作的过程是对生活的提炼,是对生活的再认识,新童谣来源于学生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不失为一条创新思路。

(三)贯彻学生主体性

课题主体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只是组织、指导和调控,解决一些学生不能解决难题,保证了课题有序、有效性。除了确保学生主体性,更重要是使用中服务于学生这个主体。学生既是开发者,又是享受者。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坚持以学生这个主体服务的。“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这给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全新的创意。

(四)突出课程的持续发展

课题坚持生成发展观,做到无形无本是前提,有形有本不定型。童谣内容上涉及安全、卫生、礼仪等各方面,每月确定一个主题,随着征集活动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我们将与时俱进,不断开辟新的主题,不断补充丰富已有主题的内容,开发挖潜促使新的目标和新的主题不断生成,促使课题动态发展,滚动前进。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创编童谣的基本知识,学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初步掌握学习、观察和探究身边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并且将这种观念在今后的生活中成为学生自觉的内在道德,指导他们的行为方式。

课程目标可细化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层次的目标。

(一)基础目标:

1、通过传唱童谣,儿歌获得关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2、亲近、欣赏和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感知周边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与环境的联系;掌握简单的良好行为规范。

(二)提高目标:

1、了解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哪些行为规范,发现身边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不良习惯;感受各行行为习惯或规范对人们生活和学习产生的影响;通过观察加以总结。

2、在认真观察、搜集素材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创编童谣,掌握创编童谣的技巧,并通过传唱童谣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体验目标:

1、学会观察,了解周围的人和事,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2、激发观察生活的兴趣和动机。并且能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开展创编和传唱童谣的活动。

三、校本课程的内容

(一)童谣教学活动的研究

设计和开展童谣诵读和童谣创作指导活动,使学生认识了解童谣,初步掌握童谣的写作方法。

(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

在读童谣写童谣唱童谣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三)开展童谣操的创编

创编童谣操,使学在日常的做操过程中,内化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本童谣选编创作

通过不断的尝试、实践,逐步积累童谣素材,形成富有特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童谣集。

(五)加速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文学素养,形成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创新意识和整合能力的研究型师资队伍。

四、教学建议

1、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生活环境,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2、列举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好习惯和不良现象。

3、根据搜集的资料,尝试用童谣的语言进行描述或总结。

4、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和评价自己平时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提出改进设想。

5、观察学校周边的环境,发现环境问题、行为习惯问题等。

6、通过手工制作、广告设计或编小报等方式,汇集童谣创编成果。

7、围绕发现的重点问题,以小组形式讨论其原因、结果、设想解决办法并通过童谣形式进行叙述。

8、通过表演、漫画、制作标语等方式在校园、社区展示童谣创编成果

9、教师每学期按要求撰写校本课程教案、计划。

10、任课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12、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并作好展示汇报工作。

五、课程的实施

(一)第一轮:课题研究 第一阶段:第一轮实验

1.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童谣收集活动;

继续充实整理图书室的书籍,建立了童谣书籍专架,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和学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共同收集童谣,在收集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和认识童谣,对童谣产生兴趣。

2.童谣朗读活动

教师对收集到的童谣进行分类整理,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童谣的诵读活动。在诵读积累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童谣,感知童谣的语言、韵律、特点、内容、形式,为创作童谣打下基础。(1)保证时间,每天的早读为童谣的诵读时间,加强检查,给予保证。(2)保证数量,每周背诵两首童谣。(3)建立童谣诵读记录本,首先建立班级童谣记录本,每个教学班有专用记录本由专人负责。此外,中高年级学生每人一个专用记录本,抄录童谣,积累童谣。

3、在诵读的基础上开展童谣创作

(1)建立由教师、学生、家长全员参与的立体创作队伍

(2)全面展开童谣创作指导课的教研,编写出高质量的童谣创作指导课教案。(3)上好童谣指导课,为学生每周开设一节童谣课,采取游戏、节目等多种方式,将新式童谣传教给学生。

开展四个一活动,一月一个大主题一周一个小主题,一周一小结,每班一周出一版童谣专刊手抄报,一月整理一本班级童谣。引导学生进行新童谣的创作。

(4)使用各种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如和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结合,开辟“童谣快报”栏目,激发学生的投稿热情;童谣创作和班级评比挂钩机制,每周评出童谣创作优胜班,和每周童谣新星;举行各种形式的童谣发布会,班级发布会,个人发布会;评选童谣创作新星和童谣创作优秀家庭;鼓励学生向报刊杂志投稿。

(5)做好童谣的收集整理,每周编写的童谣,由教师负责收集整理,择优汇集成册。

4、推广传唱童谣

课内传唱童谣,如学习习惯、文明礼仪方面的童谣;课间游戏传唱童谣:同学们将童谣编排成皮筋舞、跳绳操等课间游戏,在课间进行活动。

5、督促落实行为习惯的养成。

(1)配合学校大队部设立的红领巾监督岗,班级中也配有相应的检查人员,随时检查,建立值日班长制,设有班日志,《学生园地》上开辟“表扬栏”等。

(2)、审核评定。在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教育训练后,即开始考核评定,考评工作做得细而实,针对争章的细则,哪几条小队长评,哪几条由老师评,哪几条由家长评,事先均安排好,要求大家评得公平合理,最后由中队委审核通过。

(3)、表彰。

表彰是对学生鼓励的一种手段,表彰形式多样,我们采用的是颁发小红旗的形式,每争一面旗,将它展示在教室墙上的活动阵地上。达标争旗活动使全体队员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起自信心,增强集体荣誉感,从而产生一股奋发向上的合力。同时,大队部每月还进行一次优秀中队的评比,只要达标都能评上。

6、成果收集

(1)挑选一批学生创编的优秀童谣汇编成《福田小学行为习惯新童谣》(2)创作丰富的学生自编个人童谣集

这一轮的研究中学生创作的成果进行总结评价,教师研究初步整理出相应资料。把学生创作的童谣优秀成果装订成册,编成使用教材,分发到学生手中,学生边使用,边创作,边共悟,并由学生带入家庭和社会。

(二)、课程开发持续滚动的开发研究(1)、第一轮童谣集的使用研究

对于第一轮已编写成册的童谣使用教材,怎样使用好,发挥其最大效应,力求跳出学科教材的使用形式发,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调查和研究。形式可以诵读比赛,小报展览,节目表演,开主题班队会等。

(2)、已有主题的在创作再研究

对原有的主题进行第二次的创作,提炼出更优秀的童谣作品。(3)新的童谣主题的再确定,再创作

根据季节变化的不同,重大节日文化传统,学校阶段性工作重点,学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等,确定新的创作主题,进行新内容童谣的创作。

(4)、形成以旧带新以新促旧的循环体系

原有主题的再创作,新的主题的确定又促进了原有主题的深化,形成了螺旋上升的创作体系,使整个内容纵横深化发展。

(三)、第二轮开发研究成果的总结(1)、将首轮开发成果整理归类

对首轮开发成果进行整理归类,对使用中的新童谣,新主题创作的童谣整理成册。

(2)、对子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归类,交流小结

由各子课题研究组的成员对子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整理资料,归类小结,将结果整理成册。

(3)、举办成果论证和展示活动(4)、研究成果编撰印刷修订成册出版

六、课程的评价:

1、教导处具体负责课程的阶段检查。

2、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5.舞蹈课程纲要新 篇五

抚宁县石门寨小学

课程名称:《舞蹈小精灵》

课程类型:艺术类

课程资源:自编

开发主持:杨乐李静

主讲教师:杨乐

学习对象:2-5年级学生

学习时间:每双周五下午2课时

一、课程背景:作为一种艺术,舞蹈追求艺术美,并具有教育功能、认知功能和审美愉悦功能。舞蹈能够促进人们身心全面的发展,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使人的动作协调、反应灵敏、有力地促进人脑迅速地发育成长;使人筋骨柔韧、肢体强健、精神振奋、心灵净化,增强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社会凝聚力,对人们的道德情操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当前世界各国对中小学校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都相当重视,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一般都设置了舞蹈课程。1988年,我国国家教委也曾下达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规则(1988—2000)》,把实施艺术素质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中小学校开展普及性艺术教育,开设艺术舞蹈课,通过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全面培养学生,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为使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我们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

加强素质教育的精神,根据少儿的身心特点,开展有计划的、科学的、系

统规范的艺术教育培训工作,促使孩子们健康成长。特编订如下校本教材。

(二)分目标

1、培养孩子的优美体态和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2、训练扎实的基本功如:腰、腿、胯的软度及开度。

3、通过训练,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舞蹈韵律,听音乐时能找到节拍,动作节拍准确,跳舞有自娱感。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

4、通过舞蹈基本功的训练, 使学生形体得到一定改变,掌握一定的舞蹈基本功。

5、通过舞蹈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分工合作的社团精神,学会在集体中协调配合,相互适应,使具有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6、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享受音乐的快乐,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提高艺术素质。

7、培养孩子载歌载舞的习惯和舞蹈时愉快的心态。

8、培养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基本的舞台感觉。

9、一学期准备一个展示的舞蹈。

10、规范学校思想意识,让学生有为校争光的意识,养成自尊、自重、自爱、自强的品质。

三、课程内容安排

第一课 ——————基功训练:把上训练(压腿)、把下训练(下叉、)(2课时)第二课 ——————基功训练:把上训练(压腿)、把下训练(踢腿)(2课时)

第三课 ——————基功训练、技巧练习(2课时)第四课 ——————基功训练、技巧练习、活动组合(2课时)第五课 ——————基功训练、技巧练习、活动组合(2课时)第六课 —————基功训练、技巧练习、活动组合、舞蹈组合(2课时)

第七课 —————基功训练、技巧练习、活动组合、舞蹈组合(2课时)

第八课 —————基功训练、技巧练习、活动组合、舞蹈组合(2课时)

四、课程实施建议

1、课时安排:每双周五下午2课时,共16课时

2、教学方法:以学生课堂练习为主,以老师演示为辅。

3、组织形式:面向全体,个别指导

4、场地:学校舞蹈教室(大礼堂)

5、教学用具: 地毯、舞蹈鞋、舞蹈服等

6、班级模式:40人

1、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将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2、在学习舞蹈技法的基础上,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作品赋有童趣。

3、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避免教师死板传授。

4、将舞蹈学习从技法学习的层面提高到文化学习层面,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涵的精神之美、格调之美、意境之美。

五、课程评价建议

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独立表现、自我分析的能力,树立学生的信心。

2、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的表现作为评价重点,对其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予以综合性评价。

3、采用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学生之间的评价。

6.数字烟草发展纲要 篇六

为稳步推进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造数字烟草,努力实现用信息化带动烟草行业现代化建设,促进烟草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制定本纲要,指导今后三至五年行业信息化工作。

一、数字烟草建设的现状、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1.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快速推进,从整体上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一是行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以国家局(总公司)为中心,覆盖全行业各个单位的信息通信网络基本建成。二是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卷烟销售网络系统、网上交易系统、专卖管理系统、财会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已在行业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三是行业信息资源有了初步积累,各种应用系统集中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初步形成了基于各类业务主题的数据库。四是行业信息化队伍基本形成,已有4000名左右专职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员。五是各级领导十分重视信息化,各业务部门积极开展信息化工作,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环境日趋良好。六是行业信息化建设积累了经验,涌现出一批建设效果突出的先进示范单位。2.建设数字烟草的动因。

近年来,信息化的快速推进正在影响和促进社会发展,在变革管理、改善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国家局(总公司)做出了建设数字烟草,“用信息化带动烟草行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决策。

当前,行业信息化建设呈现三个转变:一是基本完成了由以基础性建设为主向大力推进应用系统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的转变;二是初步实现了由局部建设向全面发展的转变;三是初步实现了由分散建设向集中管理的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建设数字烟草是顺应行业发展,全面提升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确保行业信息化建设科学有序推进,促进行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3.指导思想。

数字化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具体体现,数字烟草是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体现,是烟草行业实现简约管理、高效运作、实时监控的有效途径。

建设数字烟草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要求为指导,以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为基础,紧紧围绕行业的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大力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持续完善、不断发展,努力实现用信息化带动烟草行业现代 化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中国烟草总体竞争实力。

4.建设原则。

建设数字烟草,要按照《全国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应用主导、资源共享,安全高效、务求实效”的建设原则。

统筹规划、统一领导。数字烟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全局观念,从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出发,紧密结合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实行统筹规划,分层细化,分步实施;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确保行业信息化建设协调有序进行。

应用主导,资源共享。数字烟草建设必须以应用为主导,从实际需要出发,避免形式主义和盲目发展。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信息、应用、客户等各方面资源,有效开展集成整合,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明确责权,授权访问,使信息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全面提升行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提高。

安全高效,务求实效。安全性和系统运行保障是信息化建设重要基础,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建立严格有效的制度,运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切实组织管理好信息网络安全工作,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后发优势,改造传统产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运行效率,务求实效。

二、数字烟草建设的发展目标 5.总体目标。

建设数字烟草,一是要用信息化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实施行业整个供应链的一体化管理,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臵、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目标;二是要把信息化融入到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全面落实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经营,运用信息化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全面准确量化的管理体系,实现管理从定性向定量、由静态向动态、由事后向实时的转变,提升行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应对国际竞争环境的能力。

6.具体目标。

数字烟草建设要按照“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总体技术要求,建设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管理决策三大应用体系的主体框架,形成覆盖国家局(总公司)、省级局(公司)与工业公司、工商基层企业三个应用层面的信息化建设局面,行业信息化综合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要在一年内进一步完善行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建成布局合理,先进实用的行业信息网络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互联互通;加强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要在两年内将电子政务运行体系基本建成,在行业 “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中发挥有效作用。

——要在两年内将管理决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不断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宏观调控、科学决策水平,提高行业整体实力。

——要在两年内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机制基本建成,加强信息增值服务,实现全行业资源共享。

——要在三年内将电子商务体系建成,确保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全面开展,促进行业由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向现代流通的转变。

——要把信息技术在行业各个方面的应用全面推进,提高科技、产品质量、烟叶、进出口集团、烟机集团等管理水平。

——要抓好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规划、管理、建设、应用推广的人才队伍,努力扩大信息化知识教育面,行业全员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提高。

三、数字烟草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总体技术要求 7.电子政务体系建设。

要从巩固和完善现行管理体制出发,以加强监管、转变职能、政务公开、提高办公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目标,依照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和要求,全面推进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电子政务建设。专卖管理是烟草行业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数字化专卖管理,促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实现对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程管理、全程监督、全程控制,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烟草市场准入、退出及监管机制,加强对案件管理的监督和评查,同时逐步建立起烟草行业诚信等级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通过改进审批方式,开展网上审批,促进政务规范公开,增强透明度和公正性,提高管理水平、办公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实行行业办公自动化,加强公文管理、网上办公、信息发布等工作,实现公文传输无纸化、办文流转程序化、业务查询自动化、档案存储电子化、远程办公网络化、督办检查制度化。

8.电子商务体系建设。

要在专卖管理体制下,推动行业电子商务向更高水平迈进,建立高效、协调、完整的行业现代流通电子商务运行体系。行业电子商务应用体系可以概括为:两级平台,一个中心。两级平台,即:工商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和商业与零售户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支付型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相结合;一个中心,即:行业统一的工商协同中心,实现行业协同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内部资源计划相结合。

工商交易电子商务平台要建成一个标准统一、高效运行的大平台,全面支持卷烟、烟叶、物资、烟机及零备件等的 网上购销活动。要在网上交易的基础上实行网上资金结算,实现工商支付型电子商务,加强对企业资金收支情况的实时监控,规范资金结算行为,确保企业资金安全运行,发挥资金的整体效益,降低财务费用。要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有机结合,在行业物流总体规划布局下,运用打码技术,实现对工商交易物流信息和资源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全程管理。

商业与零售户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以省为单位实行统一,随着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逐步实现省集中模式。要按照“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的运营模式,在零售户卷烟订单采集、网上配货、资金结算等方面要进一步电子化、集约化;要在整合和优化卷烟分销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流程优化、管理科学的“一库式”配送物流系统,使流通运行实现低成本、高效率,支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卷烟市场体系的形成。

行业统一的工商信息协同中心是确保两级电子商务平台信息交互、协同运作的枢纽,是行业电子商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行业整个供应链一体化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打通行业信息流,统筹生产、批发、零售各个环节的协同关系,实现完整的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在整个供应链内的有序流动,形成商业企业按订单组织货源,工业企业按订单 组织生产的协同供应链管理模式。行业工商信息协同要按照授权访问,各取所需,实行双向互动的原则,确保灵敏地反应市场、准确地调控市场的高效、协调、完整的运行方式,提高行业市场化水平。

9.管理决策体系建设。

建设“一个门户”,统一行业信息资源,建立全面准确量化的管理体系,实现管理从定性向定量、由静态向动态、由事后向实时的转变,建立健全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支撑体系。

进一步推进卷烟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系统建设。要以优化资源配臵与合理利用,建立高效协调的运行机制为目标,大力推进行业生产经营管理体系的建设。要在“计划取码、物流跟踪、到货确认”的总体思路下,进一步加强量、价、结构等要素的监控管理,及时、准确、科学、有效地管理行业卷烟生产经营活动,提升行业经济运行宏观调控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进一步推进集中财务管理体系建设。要运用信息化建立行业统一的集中财务管理体系,涵盖会计核算、财务预算、资金监管、财务分析、在线审计等功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现对所属单位业务的集约经营、集中监控和风险防范,用信息化支持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进一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要运用信息化建立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通过合理的降低生产性成本,有效的控制费用性支出,严格审查资本性投资项目,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预算管理要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

进一步推进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建设。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运用信息化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提供企业业绩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考评依据,促进建立现代企业激励机制和引导机制。

10.数字企业建设。

工商企业是行业生产经营主体,建设数字企业是打造数字烟草的基础和关键。

商业企业要全面落实行业网建工作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要求,始终坚持“三个满意”,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推进网建工作。通过整合采购信息、库存信息、业务运营信息等资源,规范和优化企业内部流程,使分销资源面向市场,保证物流、商流、资金流能够按优化的流程和规则快速流动,实现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提高零售户的满意度,降低资源配臵成本的目标。

工业企业要以实行业务流程再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目标,大力推进数字企业建设,带动、促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用信息化支持中式卷烟核心技术的突破。工业企业要积极运用信息化带动技术进步,实现产品数字化、生产智能 化;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整合内部资源,实现管理现代化;要积极运用信息化开展外部供应链管理,实现市场网络化。随着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要大力运用信息化提升跨地区业务运作大企业的管理整合能力,发展集团化企业运作模式,建立资产、品牌、采购、销售等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11.总体技术要求。

数字烟草建设的总体技术要求是:执行统一标准,按照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的要求,逐步实现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统一行业应用系统建设框架平台。行业应用系统建设要按照《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平台技术要求》的规定,在信息分类编码体系、信息采集指标体系、网络通信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安全认证体系、行业数据中心、行业数据交换标准体系、数据库系统与数据仓库、应用系统开发平台、系统集成、系统运行维护等11个方面执行统一要求,保证行业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统一行业数据中心建设。数据中心建设要在保证不同业务系统数据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建立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通过对数据的加工、清洗、传递和交换,实现行业公用数据的标准化、一致化,建成基于不同类型业务主题的高水平数据应用环境,实行数出一门,信息共享。行业要建设国家局(总公司)、省级局与工业公司、基层工商企业三级数据中 心,逐步向上集中。在国家局(总公司)数据中心的统一管理下,要通过数据整合,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权限,在行业内部实行各取所需、授权访问,做到信息共享。

统一行业信息传输渠道和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要按照《烟草行业计算机网络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建设行业内联网和省级及所属单位的省域网、局域网;要按照《烟草行业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规范》的要求,建设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要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建立严格有效的制度来组织管理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

12.标准化体系建设。

统一标准,是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前提。数字烟草建设中,要统一信息化建设标准,统一信息资源标准,统一数据传输标准。全行业要按国家局(总公司)的统一要求,逐步规范行业各方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业务流程、信息资源标准和数据交互机制,形成标准化体系框架。建设标准化体系,要采取渐进方式,一是要先建立标准化框架;二是对急需的、重要的标准要优先制定;三是通过行业重点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推广运行,完成相关标准化工作。

四、数字烟草建设的保障措施

13.要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大力做好数字烟草建设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行业各单位要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层层抓好落实。各单位领导要把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体现到具体行动上,要切实抓好信息化建设的决策、组织和协调等方面的工作,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

国家局(总公司)从行业整体发展的需要出发,负责制定行业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全面推进行业数字烟草建设,加强决策、指导、监管与服务。省级局(公司)、工业公司要按照行业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制定符合本省实际的数字烟草建设实施计划,加强协调、指导、执行和服务。基层工商企业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制定企业信息化建设具体工作方案,全面推进企业数字化建设进程。

14.要通力协作,各负其责,加强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数字烟草建设是以行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的,必须做到业务、管理与技术三者统一协调发展。业务为体,管理为纲,技术为用,只有理顺业务流程、健全管理体系,才能保障数字化建设见成效;技术应用为保障业务协同和管理有效提供统一的数字化控制平台,只有技术应用符合业务、管理的需求,数字化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在数字烟草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应用管理、流程管理和标准化管理建设,以改善和全面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率、效果和适应性,保证信息化建设科学有序发展。行业各单位 运作层负责业务流程优化,管理层负责制定管理规则和要求,信息化部门负责将业务和管理需求与技术应用紧密结合,建设数字化运行支撑体系,保障业务、管理、技术协调发展。

15.要抓好培训,提高素质,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

数字烟草建设,要把人才队伍建设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要在信息化工作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一批既懂专业技术,又熟悉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一支行业信息化建设管理队伍。

数字烟草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化工作部门要切实做好统筹协调和技术把关工作,要充分发挥行业内外各方面专家的作用,积极利用行业外专业化、规模化的支持服务力量,逐步形成具有烟草行业特色的信息化建设支持服务体系。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积极创造条件,采用市场机制,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合作伙伴的选择和管理。

烟草行业的全体干部职工是数字烟草应用的主体,其参与和融入程度直接关系到信息化建设的成败。要大力抓好行业信息化培训工作,加强全体员工对信息化的认识,增强信息化观念,学习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行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行业职工队伍素质,确保信息化建设全员参与。在加强全员培训的同时,要建立信息化培训考核标准、规定和达标期限,并纳入岗位绩效考核,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 的信息化应用队伍,为提高中国烟草的总体竞争实力做出贡献。

年1月

7.绘画校本课程纲要 篇七

课程内容: 绘画

授课对象:三年级——五年级 授课时间:每周周四第六节 课程目标:

依据《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结合地方和学校课堂教学实际,仔细斟酌和比对各种版本的教材,结合自身的专业,内化为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创建更加实效和针对性强的绘画校本课。在绘画校本课的学习中使学生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绘画学习过程中,激发创作精神,加强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体现学校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加速开发和利用更广泛的校本课程。内容及安排:

1.吸收各班的美术爱好者和学习美术的佼佼者,以鼓励和提高学生兴趣为主,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扎实学生的美术基础。

2.多介绍课外的美术知识来丰富学生,同时以多种形式开展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以便平时能带动其他同学去学习美术,并为班级设计板报。

3.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大量接触美术作品,培养美术尖子生,使学生对美术较精,能够参加美术的各种比赛。

4.对每位校本课的同学进行辅导,多参加一些比赛、和画展。实施建议:

1.在绘画校本课程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美术校本课程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 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要多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5.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评议建议:

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带有浓厚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它使学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将美术课程价值内化为自己的认识,促进自我发展。过去,由于对自我评价的教育作用认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比较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忽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这种失误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准确地评价自己,这不但影响了教师与他人评价对学生的教育促进作用,也不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活动。因此,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最后的一个成绩不是决定一个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以结果评价学生,实际上制约了学生展示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和表现他们通过学习过程所增长的能力的机会。因此,绘画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在绘画教学活动中,我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行为及创造,及时掌握学生在感情宣泄、感知觉发展或表现技术方面的信息,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教学工作作出调整。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在学生美术作业评价的具体操作上,究竟运用哪种评价方法,那就要看哪种评价方法能更准确地获取较为丰富的有效评价信息。少采用定量评价方式,定性评价方式的;多采用课堂上的交谈评价,课后的书面评语,评语与等级结合的评价,也有互评或座谈等方式的评价。总之,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的方向。

肖兵

国画教案——菊花(中国画)

1、了解中国画传统写意花卉的技巧特点,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务。美术教案-菊花(中国画)

2、学习中国画写意菊花的简单画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美术教案-菊花(中国画)

教具:

1、学生用具: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两支{一支为狼毫小笔用于勾勒线条,一支为羊毫用于点、染色(如大白云)}、调色盘、水罐、一张旧报纸代替垫布、八开生宣纸。

2、教师用具:绘画工具一套、放大的菊花范画一张、分步步骤图一张、空白生宣纸1张。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练习用毛笔、宣纸作写意花卉画的技巧。

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用笔用墨和掌握适当的水分表现不同的浓淡墨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 新课

我们在四年级时已学过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荸荠和樱桃、西瓜等,今天,我们学习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菊花。(板书解题:菊花中国画)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知道菊花什么时候开花吗?(指名回答)

(——它是深秋时独自开放)

(——深秋之日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为什么菊花还会开花呢?)

因为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故它能在深秋独放,而正是它的这种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且不同心境的人均可从中寻觅出不同的寓意。我们可以从唐代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的两首咏菊诗中看看他是如何赞美菊花。其一:“飒飒西风满院裁,香寒蕊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借菊花不在春天开放,嗟叹生不逢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抒发要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壮志。其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阵阵香气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则充满革命的豪情,表达了他对起义军的胜利前景的自信。

你们看,一朵小小的菊花竞然使人们产生这么多的遐想,实属不易,今天我们就用菊花这种傲然的精神来学画菊花吧!

2、读画

菊花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到处可看到各种各样的品种,又因近代以来经过园艺家的精心培育,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然而最常见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画的黄色小菊花。

(出示范图)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菊花,看看它们是由那几个部分构成的?(——菊叶、菊枝、菊花)。再看看菊叶有什么不同?菊花又有什么不同?菊枝呢?(——菊叶有大有小,有淡、有浓、花有全开的花、半开的花,有露出花蕊的和没有露出花蕊的,有朝上的、朝左、朝右开的花,菊枝干劲有力地衬托着叶和花)。而花是由什么形状的花瓣组成的?——由尖头椭圆形组成的。

三原色和三间色(必修课)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媒体使用:

电脑课件、录像片、幻灯片、三色轮、色水、色彩方块、色圈等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难点: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2分钟)。1·放录像思考问题: a.在缤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师播放录像,生观察。)b.看了录像,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色彩确实很多。请同学回答,刚才看到的颜色有哪些?(红、黄、蓝、橙、绿、紫„„,2.板书课题: 画画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色彩知识----《三原色与三间色》。板书课题:《三原色与三间色》 三,讲授新课:(10分钟)(一)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1·认识三原色: a.出示定义。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中,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b.观看电脑课件。

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听听颜色自己的声音。(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人卡通画面)。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师: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c.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2·认识三间色: 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b.观察色轮,出示三色轮,思考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可能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可能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可能是什么色?(让学生尝试后回答。)生小结:用色块表示。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c.做实验:。尝试其他两色相加有什么新发现。

d.学生讨论间色定义(只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自己设计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别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

2·作业要求:

1、可自己设计图形填色。

2、调色时注意水份的掌握。

3、平涂着色。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轻音乐)

8.复习纲要 篇八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方法论是指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所形成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最一般的方法和原则。世界观作为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总的原则,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着导向和规范作用,这就是世界观向方法论的转化。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本质,精神现象是物质派生的。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它是第一性的;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它是在物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是第二性的。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1)普遍联系的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2)运动、发展的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4)承认事物的矛盾与否认事物的矛盾的对立。

4、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5、真理的客观性

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第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第三,关于同一对象的真理,只能有一个。

6、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1)根本的对立表现在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映并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唯心史观则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唯物史观主张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唯心史观则把精神的东西当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3)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唯心史观则主张少数杰出人物创造并决定历史,主张英雄史观,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

7、当代新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1)新科学技术发展和科技革命大大提高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新科学技术革命必须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

(3)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革命不断变革着人的实践活动方式。

(4)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革命,为解决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创造条件,对人类未来的发展产生着长远的深刻的影响。

8、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生产和流动。

(2)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促使商品生产者展开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引起两极分化。

9、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及灭亡的全部过程。

10、二次大战后经济危机的特点

(1)经济危机周期缩短,爆发频繁。

(2)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

(3)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交替过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不如战前明显。

(4)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

1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调节和影响的办法

(1)通过国有或半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施加影响。

(2)国家的宏观计划调节。

(3)运用财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发展施加影响。

(4)国家的货币信用调节措施。

(5)国际经济调节措施。

12、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1)在历史上看,经济落后国家越过特定的发展阶段,跳跃式地进入更高的历史阶段,是人类历史上常见的现象。

(2)从理论上看,经济落后国家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符合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3)从实践上看,经济落后国家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已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1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建立健全的五大机制

(1)“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

(2)党和政府各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

(3)引导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

(4)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

(5)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机制。

14、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1)深化改革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客观需要。

(2)深化改革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3)深化改革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突出矛盾的关键环节。

(4)深化改革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

15、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是阻碍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两座大山。因此,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16、辛亥革命的经验与教训

(1)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缺乏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勇气和力量,所以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也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他们不能号召和凝聚全国的革命力量。

(2)他们没有深入农村,充分发动和依靠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毛泽说:“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3)他们未能建立起一个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坚持进行到底。

17、建立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1)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必须力争并牢牢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2)必须分清统一战线中的左、中、右三种势力。

(3)针对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4)新民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

18、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1)强调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点。

(2)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处理党内矛盾、开展党内斗争的正确方针。

(3)强调要注意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4)提出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及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必须坚持和发扬。

19、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2)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些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在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伟大理论成果。

(3)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指导革命与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是党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克服来自“左”或右的干扰,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20、简述中国共产党八十年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

(1)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2)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3)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21、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依据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2)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也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要求。

(3)这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22、在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3)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23、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

(1)要扩大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

(2)进一步建立社会保险基金。

(3)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4)加快社会保障方法。

(5)发展商业性保障业,作为社会保障的补充。

24、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1)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2)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4)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2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新时期我国的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基础上的,它已经发展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具有空前的广泛性。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7、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带来了资本的国际化。

(2)对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促进了市场的国际化。

(3)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服务贸易,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促成了金融的国际化。

(4)战后跨国大公司大量涌现,并在全球经营,带来了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

28、格局转换时期的特点

(1)与以前世界格局的转换通过战争进行不同,两极格局的终结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没有爆发战争。

(2)虽然格局的转换没有经过战争,但世界并不太平,大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争夺对地区事务、国际事务主导权的斗争依然激烈,各大力量都在增强实力,以使自己在新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或者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建立新格局。

29、邓小平新的时代主题论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1)使我们对当今世界的基本矛盾和发展的主流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2)对调整我国的对外政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也为我国制订跨世纪发展的国际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在国际斗争中有利于团结最广泛的民主进步力量和人民群众,为实现人类共同目标而努力。

30、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内容

(1)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参与国际事务的讨论和解决,反对以在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反对一两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垄断国际事务;

(2)各国有权根据各自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反对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一种特定的模式强加于人;

(3)互相尊重国家领土完整和边界不可侵犯的原则;

(4)国家之间发生争端应当通过和平方式合理解决,在国际关系中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31、把国际恐怖活动降到最低程度的途径

一是必须继续发挥联合国安理会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发达国家必须根据安理会的有关决议,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切实帮助他们提高反恐能力。

上一篇:财务人员年度总结报告下一篇:年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及历年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