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规范总结

2024-09-20

语言文字规范总结(共14篇)

1.语言文字规范总结 篇一

一、精心管理

1、我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将其列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加以实施。所有的党政领导均能坚持讲普通话、用规范字,表率作用好。重新成立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融入学校日常工作,使之常规化、普及化。

2、语言文字工作网络健全,各部门积极配合高效开展工作。各线各块各司其职,齐抓共管。语言文字工作小组组长,总体规划符合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各职能部门老师任专管员,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语文组全体老师负责学生日常“听、说、读、写”的训练,组织开展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

3、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到学校各个部门各条线路——德育活动、少先队活动、校园用语用字、教室广播、外出交流等,各条线路积极配合工作。

4、制定学期语言文字工作计划和“推普宣传周”活动计划并付诸实施。

5、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情况有详细的记录,有关文件、资料齐全并装订成册归档。

6、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作为对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列为教师聘用、晋级和评优的条件之一。

在“教师为主、全员参与;教学为主,全面渗透;学校为主,全方配合”的原则指导下,制定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总体规划,开展科学、生动、有序、有效的“双推”工作。同时,利用我校的优势,充分发挥向城区及偏远地区的辐射作用。

二、积极宣传

校园的多处草坪设置了警示标语牌,各教学楼楼梯增设有“请讲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等永久性标牌,“推普周”时又大量张贴推普海报。同时还指导学生精心布置了教室内部环境,针对各年龄学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并悬挂了不同的班风牌匾,并要求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同时,行动起来,通过检查身边的牌匾、标语,净化我们的语言空间。

三、教育教学

学校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师教学考核之中,纳入学生的培养目标,纳入学校课程标准及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不仅要求教师将普通话作为职业语言,而且要成为生活语言、家庭语言。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教案、批改学生作业情况都成为考核教师工作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学校明确要求,教师进入校园必须讲普通话,在板书、批改作业及书写评语中,必须使用规范字。正常开展用字规范方面的检查,纠正学生、老师中的不规范用字。学校期中和期末分别对教师的备课笔记、学生作业进行检查,期末对教师填写的成绩报告单进行检查,发现不规范字及时指出。

教师在学科教学中,都能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教学、训练,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字典的习惯,提高使用汉语拼音识字正音的能力,指导、督促班级的板报工作。通过上述努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相关要求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了学生普通话训练和书写规范字习惯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

形式多样的活动是语言文字工作的载体和途径。为广大师生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提供锻炼的平台,除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外,学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语言文字工作多样化展开。大力宣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提高全民语言文字素养,组织同学和教师参加学校内外的“啄木鸟行动”,积极配合上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学校积极为广大学生搭建展示学生风采的舞台:艺术节上,软硬笔书法赛、演讲赛形式都很受欢迎;一年一度的“讲故事”比赛、征文赛已成为了我校的特色……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不断的历练中,提升了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提高了自身素养。

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营造了校园的文化氛围,激发了师生参与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训练的热情,推动了“人人要讲普通话,人人要写规范字”的活动,促进了语言文字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

由于我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的常抓不懈,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得以扎实有效地开展,语言文字工作也朝着我们预定的目标稳步健康发展。但我们知道这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语言示范校的内涵,还有待丰富,我们坚信有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有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有语言文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语言文字工作之花必将在百年老校更加娇艳动人。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加强组织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把语言文字工作细化,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之中,为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做出贡献。

2.语言文字规范总结 篇二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规定:学校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学校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教育教学用语用字。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学校的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早已纳入素质教育的范畴, 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规范用语用字从学生抓起, 已成为有识之士和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1999年12月, 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001年我国出台新的语文课标, 新课标在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中, 都强调了学生使用普通话的意义和作用。新课标明确提出:指导学生写字要“写好规范字, 规范地去写字”, 阅读教学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 学校肩负着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神圣使命, 所以必须落实责任, 切实抓好此项工作。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则是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关键。

语文教学, 即语言文字教学, 简言之, 就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也是学生的口语、书面语能力以及文字识别、书写能力的培养过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学生用语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普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用字不规范表现为:由于写字态度不端正, 写字应付, 字迹潦草;笔画不舒展, 间架结构搭配不协调, 文字不够美观;作文中出现大量的错别字, 有时出现繁体字和异体字, 增加了识读的难度。用语不规范表现在:口语表达中出现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分, 轻声和儿化音不明显, 声调调值不到位, 因此说话平淡, 含混, 不够响亮, 不富抑扬顿挫;书面语表达过程中出现语意不清, 成分残缺, 词语搭配不当, 用词累赘等诸多语病。

大力推广普通话, 推行规范汉字, 指导学生规范地用语用字, 纠正语言文字使用过程中的错误, 成为了语文教学的着眼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更新育人观念, 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 增强规范意识, 充分认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大意义。使用好汉语言是继承祖国优秀文化, 发扬民族精神的体现, 是产生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基础。学生能够做到规范地用语用字, 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和形成语文能力的需要, 也是提高自身素质, 提升自身品位, 积极从事交际活动的需要, 更是以后自主获取知识和实现终身学习的需要。其次, 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 要充分发挥好语文教师的表率作用, 语文教师要以严谨的教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 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 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语文教师要用普通话授课, 语言要规范, 语音要标准, 语调要顿挫。教师的课堂板书以及学生的作业批改、作文评语的书写必须使用简化字, 要做到规范、美观。再次, 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 必须多元举措, 强化训练。第一, 以课堂阅读和写作教学为切入点, 发挥其主渠道作用。教师一方面要注重语文基础知识 (文字、语音、词语、语法等) 教学, 一方面多创造探讨交流、回答问题的契机, 指导学生完善口语表达。写作训练时, 要求学生语言通畅, 语意明确, 书写规范。第二, 丰富语文课外活动, 实现语言文字能力的迁移。叶圣陶说,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应注意课内外结合举一反三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教师应通过开展演讲比赛、辩论会、书法竞赛等语文课外活动, 提高学生规范用语用字能力。第三, 走近生活, 自觉加强用语用字的规范使用。“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学生应自觉走近生活, 在与他人的语言交际中, 虚心学习借鉴,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不断修正自己语言文字使用中的错误。

3.简论语言文字规范化 篇三

关键词:规范化普通话规范汉字

2000年10月31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行业以及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信息技术产品、广告、招牌、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和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等方面的使用作出了规定。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推行语言文字规范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首先,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既是语言文字自身发展的需求,又可以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交际工具,它的发展要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基本社会形态的影响,要受社会约定俗成规律的制约,要受语言自身演变规律的制约,要受语言使用者的思想观念、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论是普通话还是现行汉字,在发展和应用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混乱现象,所以必须进行规范。要对普通话和汉字内部存在的一些分歧混乱现象进行规范,也要对人们语言文字应用中出现的混乱现象进行规范,消除语言文字中违背客观规律,阻滞社会发展,影响人们顺畅交流和素质提高的各种消极成分。

语言文字不仅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还是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和先导。他们的发展和应用水平既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进程,也必然对社会各种形态的发展起着推进或阻滞作用。消除语言文字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使语言文字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同时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人生存和发展必须的一种基本的能力,是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语言是思维和表达的工具,没有语言的表达,思维就没有实际意义,语言的发展推动思维的发展。良好的口语、书面语表达水平对个人的成长、成功、成才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响。规范语言文字,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现代语言观念,可以培养和提高人们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可以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奠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也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中的中文信息处理,是以规范化、标准化的语言文字为重要载体的。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和国家的信息安全,关系到高新科技的发展。在计算机大踏步进入生产、工作和生活领域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掌握普通话、汉语拼音和规范汉字字形的重要性。汉字在数量、字形、字音、笔画、笔顺等方面的标准化以及普通话的普及,保证和推动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又对加快语言文字规范化进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语言文字工作不仅应该跟社会发展同步,而且更应先行。

第三,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现状呼唤语言文字规范化。目前我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滞后于新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不够深入、广泛,贯彻不够得力,国家颁行的有关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还没有被广大群众了解和接受,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亟待增强。地区间、城乡间,特别是行业系统间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差距较大。在一些系统和行业,工作人员或从业人员在公务活动或公共场合使用普通话远未形成风气;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商业场所牌匾、广告、商品包装用语用字混乱或乱用外文;一些报刊杂志、电视屏幕经常出现错别字,对读者和观众易造成误导;信息技术产品中语言文字使用混乱和汉语拼音不规范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为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任务还很繁重。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语言文字规范化包括语言的规范化和文字的规范化

语言规范化是指给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制定出明确的标准,并且积极推广这些标准,让人们按照这些标准正确地使用语言,以保证语言朝着纯洁、健康的方向发展。

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普通话,但不能简单地把普通话理解为汉语或等同于汉语。从纵向(历时的角度)看,汉语涵盖了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从横向(共时的角度)看,汉语包括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如北方话、吴语、湘语、客家语、闽语和粤语等。所以,国家通用语言不是简单地指汉语,而是特定地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这一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界定了普通话的规范基础,语言规范就主要包括了这三方面的内容:

语音标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京语音”指的是北京音系,即北京话的声、韵、调系统,不包括北京话里的土词土语。如“太好了”北京土话说“忒好了”,“多少钱一斤”北京土话说“多儿钱一斤”,类似土音在普通话中都予以舍弃。对于北京话中的大量轻声词、儿化词,普通话只吸收了其中有一定意义或约定俗成的一部分。针对由于多音字带来的异读词运用混乱现象,1985年12月27日发表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范了普通话异读词的发音。其他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中的发音、轻声、儿化、词的轻重音格式、语调等都仅有约定俗成的规范,重要的体现在权威工具书中,还没有国家成文的规范。

词汇规范。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在汉语方言中,北方话具有很大的优势,使用的人口最多、范围最广。北方话的各次方言之间在词汇方面具有很大的一致性,而且北方话词汇从13世纪开始就随着官话和白话文学传播开来,因而在全国有极大的影响力。所以,北方话词汇是普通话词汇的主要来源。但普通话词汇还从其他方言里吸收了许多有表现力的方言词,从古汉语里继承了许多仍有生命力的古语词,从外国语中借用了许多我们所需要的外来词,而剔除了北方话中某些过于土俗的词语,如北京话中的“撒丫子(跑)”、山西话中的“婆姨(老婆)”等等。所以,普通话词汇比北方话词汇更加丰富,更加富有表现力。

语法规范。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规范。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的语言,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提炼的书面语,它反映了汉语的现代面貌,同时又代表了汉语发展的方向。普通话语法规范就是通过对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的语法分析而得出的。首先,必须是白话文著作,而不能用文言文作品,这样才能做到“言文一致”;其次,必须是现代的白话文,也就是“五四”以后的作品,而不能拿《水浒传》、《红楼梦》那样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做标准,那些作品的语法现象与现代的表达方式有较大差距,不宜作为规范;再次,还要求具有“典范”性的著作,指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名著,如毛泽东、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名人的名篇巨著,这些著作中无比丰富的书面语材料形成了普通话的语法规范的依据。

文字规范化是指给汉字制定出一定标准,如确定汉字书写笔顺、笔形次序、部件、结构等项规范,使现代汉语用字做到定量、定形、定音、定序,让使用汉字的人们按照规范汉字的要求去运用,以保证文字的相对统一和稳定。

我国的国家通用文字是规范汉字,但不能简单地把规范汉字理解为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现用的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规范汉字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对汉字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和简化而形成的,它的最大特点是字形的法定化,主要是简化,既符合汉字自身发展的总趋势,也顺应了人们书写时总想简便快捷的普遍需求。规范汉字包括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简化的字两部分。经过整理简化的字由国务院或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以字表等形式正式公布。这些规范涉及字量、字形、字音、字序等方面,构成了现行汉字的规范。简化字以1986年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通用汉字字形以1988年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数字使用以1995年发布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准。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不规范汉字主要有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随便写错别字等。

要实现语言文字规范化就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一要深入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努力提高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社会知晓度,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逐步深入人心,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广为人知;二要切实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和监管。语言文字规范化要创设“行政推动,部门协同,专家支持,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强化管理措施,注重社会实效;三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基础作用。各级各类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对促进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具有重要的阵地作用和辐射作用。学校要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高素质人才的一项基本要求,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并落实到经常性的工作中;四要建立一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推广队伍。国家颁布的有关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和广大使用者之间需要搭架通畅的桥梁,语言文字工作者和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教师应当成为架设桥梁的骨干力量,积极引导和帮助大众认识和了解规范标准,养成按照规范标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五要建立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保障机制。对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工作用语用字的部门、行业和单位,在大力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同时,适时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评估,以评估作为手段,实施有效监管,推进这些单位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

4.语言规范总结 篇四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校以素质教育为载体,认真贯彻落实各级下达的语言文字工作精神,把语言文字工作切实纳入学校的各项日常工作中,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活动,建设良好的校园语言环境,使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本学年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提供保障。

我校十分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中层领导、教研组长为组员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全校性语言文字工作,通过教导处,教研组等具体落实工作要求。上下统一认识,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

二、措施到位,工作有序。

我校切实采取措施,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比如教导处、对教育教学资料的语言文字规范化进行检查,如《教师工作手册》、教案、听课本、作业本,并把此作为评优争先的重要依据,三本检查中必须有两项达到A等才能评选本的优秀教师。我校还把推普工作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校园内提倡“人人讲普通话,处处写规范字”,开设写字课,并鼓励学生自行购买字帖规范书写,教师检查评比。老师坚持与学生一起练字,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老师发挥书法特长,班中的学生受其熏陶,不少学生写得一手好字。不仅如此,我校注重充分发挥语文课在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中的主渠道作用。语文教学重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利用好语文教材,进行诵读指导、词语训练等,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和语言习惯。

三、活动多样,讲求实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开展了如下活动。(一)“啄木鸟”行动。

通过对校园内的宣传栏、板报、提示语和教师板书用语情况等进行调查,以及对主干街道两侧的标(招)牌、店牌、指示牌、站牌、广告牌(栏、箱)、宣传标语等出现的繁体字、错别字、异体字、字形不全等不规范用字进行调查,引导学生在调查实践中掌握社会用字规范化的相关知识,提高对不规范用字的识别能力。“啄木鸟”行动有效增强了我校师生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提高了我校师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进而形成了有利于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关注身边事的优良品质。学生通过啄木鸟行动发现社会上的不规范字随处可见,原因有如下几点:

1、繁体字的大量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第十七条规定,只有在文物古迹,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中才允许使用繁体字。所以街道上应该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2、滥用谐音或方言。许多商家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采用谐音或方言代替的手法写广告词,改换一些成语熟语中的字,来达到宣传商品的目的,比如卖摩托车的写着“骑乐无穷”;快餐店广告“食全食美”;服装店牌“衫国演义”;服装店广告“衣衣不舍”。这样滥用汉字,粗心的人视而不见,没有责任心的人则认为无所谓。

3、多笔少画。比如“洲”,把右边的三点写成一横。

4、滥用同音字。例如:家具、鸡旦、汀车收费、么托车等。(二)丰富多彩的活动

1、以演讲、国学经典诵读为载体,进一步创设良好的校园语言环境。

2、书法比赛。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时,潜移默化,规范了书写。

3、手抄报比赛,从规范书写到版面,尽善尽美,影响较大。

4、征文比赛。我校先后开展了 “感恩”,“文明礼仪”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5、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6、低年级的纠错别字比赛。以写规范字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纠错别字比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不少问题和不足,如宣传贯彻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深入程度还不够,利用网络创新语言文字管理方面做得不够,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长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语言文字工作意义重大,规范化工作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认真总结,集思广益,努力使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5.王树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总结 篇五

王树建

学校是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的重要阵地,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回顾一学期的工作,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我的语言文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我的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了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自觉性

充分利用我校的优势,积极学习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各项政策及法令,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强化了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意识,切实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各项要求。学校对硬笔字、普通话提出了要求,从而提高了我用语用字的规范化水平。对自身运用普通话的实际情况,摸索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对策。

二、参加了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拓宽了生活空间,开阔了视野,为发展健全的人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提高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增强了说好普通话的自觉性。同时,在学校内我还不定期检查校园内的宣传栏以及班级中的一些公示栏(如:家长园地、本周教学安排之类),杜绝了宣传标语中的不规范字,使学校内环境得到了净化。此外我还利用我校的家长委会成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推

6.语言文字规范总结 篇六

工作总结

2012年我校开展了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社会宣传活动。活动期间,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全体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明理,并将这种影响力推及社会,形成教育的合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今后更好的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社会宣传”工作,现对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安排合理有序。

我们制定了“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确立了“普通话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雷超亲自任领导小组,学校派政教处专门负责此事,显示出校领导对语言文字高度的重视。雷校长亲自做了语言文字推普宣传动员,倡议全校师生养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 良好习惯。

二、制定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进行积极有效的舆论宣传。

在校园内张贴推普周宣传画,设计推普周专题橱窗。特别是在宣传栏上张贴“写规范字、说普通话”标语,渲染了推普气氛,扩大了推普宣传的影响。学校广播站也在推普周内进行每天十分钟的“推广普通话,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专题广播,内容包括推普周和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情况,教师、学生采访,播发与推普周有关的信息和知识等。在“推普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写规范字、说普通话”活动倡议,介绍推广普通话和使用规范字的意义,并布置推普周活动安排。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

1.进行“写规范字、说普通话”版报设计比赛

我校教务处和政教处共同组织全校各班进行“说普通话从我做起”板报设计比赛。学校进行专项评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和讲好普通话的积极性。

2.举行“写规范字、说普通话”主题班会

利用推普周周一下午的班会时间,学校以班级为单位举行“说普通话从我做起”主题班会,学生们自编自演了推普节目,将推普活动推向高潮。

3.开展普及普通话活动,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水平。我校于上周二进行全校小学生“普通话宣传标语”评比活动,活动中广大学生纷纷写出优美的宣传标语。

4.全体语文教师上课必须讲普通话,提倡课间与他人交流也讲普通话。教师为学生做出表率,带动全校推普活动的开展。

总之,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活动是一项持续、长期的工作,在开展该项工作时我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开展工作时我校会逐步完善。同时我校将在各级领导和全校师生的支持下,以全体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为目标,积极工作,使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再创佳绩。

织金县金龙中学

7.语言文字规范总结 篇七

常见的新闻报道语言文字语病举例:

1 中文外文不对称, 不分语言环境混杂使用

一些资深文字工作者为了凸显自己的文化素质, 有意识地经常在自己的文章里、语句里不合时宜地冒出几句英文、日文等, 搞得说话、写文章不中不洋。中国人在中国人面前要说中国话, 文章里用现代汉语语言文字, 这是现代中国人起码的工作标准。中文外文混合生硬杂交出现在有影响力的人物、刊物、新闻传播渠道中, 长此以往将会对民族、国家产生负面的影响。

2 口头语言, 地方方言、语音过分应用于书面新闻语言中

方言乡俗俚语出现在文艺作品里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文章的语言色彩和感染力、亲和力。新闻语言面对的是全国人民, 其中包含了语言教化的功能。国家保护发掘少数民族语言是保护历史遗产;国家发展推广普及现代汉语,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突出强调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文字规范、简化汉字, 目的是提高国人汉字、汉语言的方便快捷书写、使用能力。因此, 媒体记者要做语言文字规范的典范。

3 语言文字遣词造句生硬、牵强霸道

时代媒体记者应该以朴实、简短、大众化、富有感召力的语言文字书写成文章, 上传下达民意民风、党意党风。而现时代有些媒体记者语言文字跟风来得快, 跟得紧, 忘记了自己既是记者又是语言工作者, 不自觉地跟风追潮流。比如“十月里响春雷”显然是病句, 而盲目跟风、盲目崇拜是主要原因。什么“神马浮云”、“亲”, 短语胡乱拆拼的奇神怪力现象比比皆是, 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不学无术现象所至。

4 简化汉字与繁体字混合使用

1954年, 国家颁布推行第一批简化汉字, 现代汉字改革委员会规范了现代汉字的应用。然而在社会上简繁汉字混用的到处都是, 从中央到地方, 从高干到平民。有简化汉字不用, 用繁体字是一种病态心理, 是一种僵化思维。他们不知道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 如果不简洁明快好用必然走向死亡。现在我们不重视推进现代汉语革新进步, 汉语言在将来就可能要走向死亡, 一个民族的语言死亡, 这个民族离死亡也就不远了。因此说, 使用繁体字是一种社会的退步。

通过以上的思维分析推论, 我们看到了问题的根源, 看到了身体力行使用现代标准汉语、语言文字的重要性、迫切性。作为时代的媒体记者, 有责任、有义务从自身做起, 身体力行为地为推广普及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文字作出自己的努力。从另一个意义上说, 媒体媒介的作用是完成沟通、引导教化的使命, 这个使命是多方面的。

媒体工作者上岗的前提是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语言是工具, 使用好工具是能力大小的体现, 是完成任务的先决条件。因此, 记者必须时时刻刻练内功, 尽可能多地理解词汇的内涵, 掌握更多的词汇, 理解词汇的本身意义、延伸意义, 理解不同语言环境下发生的语言词汇对读者产生的共鸣共振后发生的变异。

时代人就会有时代的烙印, 有时代的政治倾向, 时代的文化追求。记者既要做时代的追风、观风、听风者, 也要有鉴别地摒弃庸俗的、低级下流的、无品位的追风、观风、听风。做时代人更要做自己。有了正确人生观、世界观, 记者笔下的行文就会符合社会大潮流, 就会少一些趋炎附势, 就会有目的地表述社会发展需求的东西。他笔下的词汇是安详的、健康的, 也一定是人民和政府愿意看到的。他的文章会给民众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陶冶灵魂、陶冶情操。

媒体记者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 每天都会有创造产生的新词汇, 对于网络新词汇要谨慎地引用对待。总之, 记者的文章应由健康的词汇垒砌, 规范的语法成文。

摘要:通过对时代媒体记者的语言使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提出了时代媒体记者在使用汉语语言文字时应注重规范等要求, 以期进一步提高媒体的报道质量。

8.汉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的研究 篇八

【关键词】承载内涵 准确性 文化发展水平 有效措施

一、必要性

1.文化独立性。在当代进程中,保持文化独立性是非常必要的。使用特殊符号是人类发展进步的一个体现。由于它的出现,人类创造了文化,开始学习文化。汉语言文字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一种文明进步的象征,它决定了我国文化的兴衰,有着更加直观的作用。它代表了中国民族文化,承载了我国文化的内涵,如果失去了它,国际社会的支持以及汉语言文字的地位就不保了,这样会大大削弱我国的竞争力,形成文化冲击。

2.交际工具。它是一种重要交际工具,是文化交流、传递的手段。当今人们使用不规范的汉语言文字,会造成大家的交流障碍,影响互传信息的精确性。为了确保使用汉语言文字更加顺利,降低交流出现的误差,鼓励大家即时纠正不正规、错误的使用现象,这样可以避免混乱。

3.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持社会安定。汉语言文字从语言主体中发展而来,适应社会交际的发展需要,是社会集体趋同的表现。它的存在依托于交际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大国,拥有50多个民族,规范化使用汉语言文字,可以增强民族之间的凝聚力,维护社会的安定。

二、运用标准的汉语言文字中遇到的阻碍

1.不规范使用存在的问题。汉语言文字是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影响社会的交际关系。目前阶段,不规范的使用汉语言文字对于我国的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很不利。

第一,误读现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字会有多种读音,不同的词语或者语境,它所代表的意思与读音也会不同。例如,差在读chā时,书面组词:差错,就是错误的意思。在读chà时,组词:差不多,意思是不相当,不合适;在读chāi时,组词:差遣,意思是派遣去做事。在生活中,没有注意到多音字的语境和意思,很容易读错,这种现象属于汉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

第二,理解错误。在没有理解清楚词组意思和熟练掌握的基础上使用它,会出现随便乱用的情况,这也属于使用不规范。就像“高屋建瓴”,它的本意是居高临下,势不可挡,有的人在使用它时很容易与“高瞻远瞩”这个成语弄混。还有“的”与“地”的使用也很容易出现错误,比如说“好气愤的感觉”与“很气愤地感觉到”这两句话,就很容易错误地使用“的”与“地”。还有一些褒义词或者贬义词,大家不清楚其意思,在使用中会出现令人哭笑不得的情况。

第三,错别字的滥用“借用”。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广告、杂志等错别字滥用“借用”的情况,有的生产商为了突出自己的产品,故意运用错别字,蚊香广告就会把“默默无闻”改写成“默默无蚊”,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第四,网络文化的冲撞。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在生活中充当着不可缺少的部分,网络使交流更加方便,但是人们喜欢创造一些更加简单或者方便的用语进行交流。在网上说再见会用数字“886”代替,这种网络用语虽然方便了大家的交流,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汉语言文化,不利于规范化的发展。

2.完善中遇到的问题。在建国初期,就鼓励使用规范化的汉语言文字,并且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措施,设置普通话测试点,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加大宣传规范化工作的力度。国家采取了相关政策,对普通话进行划分等级,例如语文教师要求达到二级甲等,播音主持要求普通话达到一级甲等的水平。人们对于普通话汉语言文字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认为别人说的话自己听得懂就行,这种偏差也是网络用语盛行的因素。

第二,规范化机制不够完善。我国从很早就推崇汉语言文字的改革,但是目前依旧停留在各种规章制度的出台上面,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机制体系,这就影响了现阶段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实施的进程。这种现况会造成大家认为政府不重视它的发展。

第三,推广方式单一。政府在宣传汉语言文字的工作中,采取手段比较单一,听汇报、开会商讨等手段,宣传范围比较狭窄,作用也不是很大。有的地方只是做表面的工作,没有更深入地转变大家的思想观念,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很排斥汉语,这样肯定使一些群体接受程度不高。

三、采取的措施

针对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目前状况,不规范的使用现象到处都是,现状令人担忧。为了改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利用学校推行规范化工作。

学校是主要语言文化根据地,为规范化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学校宣传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首先,应该制订长远规划,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把它放到精神文明建设上面。在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时,校方应该制订合理可行的方案,积极举办各种主题活动,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听说读写来增强理解能力和改善运用汉语言的水平。当然老师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在课堂学习中更要注重规范化地使用汉语言文字。

2.为规范化使用提供法律依据,早在2000年我国就出台了相关法律条文,确立了它的地位,使语言文字有了法律保障。规范化工作的进程利用法律法规的强制性,为构建和谐社会,稳定社会发展格局提供助力。

3.拓展宣传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宣传。虽然我国开展汉语言文字工作较早,但是没有明显的成绩,这主要是因为宣传手段太少。要在原有的宣传方式上增加网络、媒体等手段,普及汉语言文字的知识,加深人们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李文涛.汉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2]李如龙.汉语和汉字的关系及相关的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04).

9.语言文字规范总结 篇九

一、2005年工作回顾

2005年,XX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在省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做到“评估之后不松懈,争先创优不停步,整改提高促发展,锐意进取攀新高”。

(一)加强了对全年工作的指导与统筹管理

自2004年10月XX市率先在全省通过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之后,市语委坚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已取得的成绩,用客观的态度面对存在的不足。在考虑和推进2005年工作的过程中,坚持做到“主动抓”,以实现“抓主动”。首先,及时研究制订了2005年全市语言文字工作计划,对全年的工作重点、目标、任务等作了统一的安排,并于2005年1月1日以“通语1号”文及时下发到各地、各部门,为各部门各单位及早思考、筹划新一年的语言文字工作,争得了时间,赢得了工作的主动权。其次,根据工作计划,加强了对各阶段计划实施的指导、协调与管理,从而确保了全年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圆满召开了“XX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会议暨市语委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

2005年4月26日,我市召开了由各县(市)区长、分管局长、市语委委员、在通大中专院校和市直学校负责人参加的“全市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暨市语委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会议总结了2004年的工作成绩和存在问题,对XX市区接受省二类城市评估后的整改提高工作和各县(市)迎接“三类城市评估”的筹备工作,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部署。同时,对在过去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从而,大大激发了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也为开展好今后的语言文字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开展了第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XX市系列活动

2005年我市的推普周宣传活动与2004年承办的第七届全国推普周江苏省系列活动开幕式相比,其社会宣传的面更广、力度更大,成效也更实在。2005年,XX市区共设了33个由学校与有关党政机关组成的“小手拉大手、推广普通话”的宣传站点,相当于2004年17个站点总数的两倍。由10所在通大中专院校师生组成的50多个宣传小分队,则分别深入到市区八条主要街道的商店、商场等公共服务单位,开展以赠送推普提示牌、“致全市公共服务行业人员的一封推普公开信”、进行推普联谊签名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推普周期间,在市区主要街道上还增挂了300条推普宣传条幅。在市交通局、建设局、民政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又在500辆公交车上新增设了“说普通话、用文明语”的宣传牌,在主要交通路口指示牌上增设了60幅王小丫的推普宣传画,在公交站亭上又增添了50块长久性推普宣传牌。9月18日,市语委和文化局还在环西文化广场联合举办了一场融推普小品、相声、歌舞与语言文字知识竞赛为一体的文艺晚会,六千多观众观摩了晚会,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通过各媒体报道了季市长答记者问和与推普活动相关的信息。在此期间,市工商局、建设局等部门还结合行风建设,举办了普通话演讲比赛。值得一提的是,各县(市)的推普宣传周活动与往年相比也有了新起色。通州、如东等县(市)均组织了大型推普宣传周启动仪式,并运用站点开展了社会推普宣传活动,通过媒体播放了县(市)长的推普广播电视讲话或通过有关报刊、电台,对推普动态作了大量的宣传。通州市在推普周期间,还专门组织了宣传车,巡回播放推普公开信和宣传口号,并通过电信部门向广大手机用户发送推普短信息,从而,扩大了推普宣传的社会影响。

(四)对全市新闻工作者进行了专题培训

为提高广大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各县(市)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语言文字政策法规水平,2005年12月,市语委和市委宣传部,专门邀请了南京林业大学中文系的刘冬冰教授来我市,为大家作了一次语言文字政策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方面的专题讲座,使广大记者、编辑、主持人和播音员同志,接受了一次很好的培训,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文字工作理论素养和相关业务水平。

(五)组织开展了有关主题纪念活动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他们依法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共识,2005年底,市语委结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5周年、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50周年和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50周年的有利时机,先后召开了语委成员单位全体联络员、在通大中专院校和市直学校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通过座谈,大家既看到了取得的成绩,也看清了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增强了工作的信心。

(六)启动了全国推普形象大使的选拔赛工作

为扩大推普的社会影响,根据国家语委、省语委的部署,从2005年10月开始,市语委、教育局、文化局、广电局等四部门,联合举办了XX市首届推普形象大使选拔赛暨全国推普形象大使选拔赛江苏赛区XX分赛区的选拔赛。2005年12月进行了复赛,经过认真的评选,15名选手胜出,为2006年的决赛和参加省级的复、决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市语委2005年还完成了其他一些重要工作:经过半年时间的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去年4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制定工作,为各县(市)也为全省开展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提供了操作的依据;2005年,市语委编印了《XX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领导讲话汇编》和《XX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读本

(一)》,组织测试员参加了XX市首届语言文字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和江苏省普通话培训优秀课件评比(我市海门师范王洪钟老师获得了全省唯一的普通话培训优秀课一等奖)。在各单位的大力配合和广大普通话测试员的辛勤工作下,2005年全市还完成了11200多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任务。

二、“十五”时期我市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

“十五”期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关怀下,在各地、各部门的大力配合支持下,我市语言文字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以城市为中心)、四个重点领域(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三项基本措施(目标管理、量化评估,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和组织推普周宣传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开拓进取,争先创优,从而保持了领先于全省的语言文字工作良好态势,这主要表现在:

(一)语言文字工作环境得到全面优化

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正式颁布实施。我市坚持以法律为武器,以宣传为抓手,想方设法扩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社会知晓度。一是通过每年一次的语委全体(扩大)会议,由政府领导向全体语言文字工作者和与会人员进行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宣传;二是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电信台和语言文字网等媒体,努力扩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宣传的社会影响;三是结合每年一次的全国推普周活动有机进行宣传。在宣传的方式方法上,则融多样化、立体化、流动化、常态化为一体,并注意加强宣传的大小硬环境建设,努力拓展推普宣传的时空。现在,无论你走到哪里,或是机关、学校,或是在宾馆、商场、医院,或是在公交车、侯车亭,或是在大街的路名指示牌或广告栏,常常能见到一些与《国家语言文字法》相关的宣传广告画或提示牌。近年来,市语委在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时,还坚持做到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注意与城市综合治理、“五城同创”等有关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为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和提高城市文明新形象服务,为我市的社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在主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语言文字工作也展示了自身的社会价值,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地位,同时,也为语言文字工作的自身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十五”期间,我市的语言文字工作机构不断完善,管理队伍和专业工作队伍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一是市级工作机构,在政府的关心下得到落实。2001年10月,市政府根据语言文字工作的实际需要,在教育局的职能机构中增设了语工科(后改为“语工处”),对外称语委办。同时,人员也及时调整到位;二是市语委成员单位工作机构得到充实。经过两次调整,市语委成员单位由原来的18个调整到30个,后来又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由30个扩展到38个。根据政府换届、人员变动的实际,又及时对市语委委员和联络员进行了调整。经过努力,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由县(市)区语委、市语委成员单位、在通大中专院校、市直各学校组成的上下整体合一、左右相对协调的工作网络。三是培养建立了一支由8名国家级、95名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组成的专业工作队伍。为提高广大测试员的业务水平,“十五”期间,市语委还多次组织他们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国家、省有关课题调研及省市语言文字工作优秀论文、优秀培训课评选等活动,以促进他们的理性思考,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得到健康有序的开展

“十五”期间,我市以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抓手,坚持“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工作方针,不断提高普通话的测试质量,着力维护语言文字工作的社会形象,确保了事业的健康发展。市语委先后研究制定了《XX市普通话培训辅导站申报管理办法》、《XX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规程》等相关管理文件,并加大了普通话测试的监管、复核力度。在测试的各个环节中,做到周密考虑、精心组织,认真指导,严格秩序,严肃纪律,规范操作,并根据测试工作的实际需要,适时采取调用异地测试员办法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质量。为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从2002年开始,我市还采用了先进的普通话测试管理软件,从报名分组、试卷制作、测试录音、成绩分析、证书打印、成绩查询等环节,实行信息化管理。从而,使测试工作更科学、更规范。由于管理到位,质量保证,我市的普通话培训测试站,2002年就顺利通过省级检查评估而被列入“合格普通话测试站”的行列。去年,又被省确定为2005~2006“普通话水平测试质量免检单位”。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01年在初步完成全市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任务后,又启动了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系列人员(党政部门和群众团体工作人员)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2003年又将普通话测试对象拓展到职业学校的学生和部分公共服务行业人员。到目前为止,全市共组织教师、公务员和职校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达7.84万人次。

(四)社会规范用字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十五”期间,我市从“宣传教育、检查整改、源头管理”入手,加强了对社会不规范用字工作的监管力度。在2002和2004两年中,市语委紧密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组织工商、城管、公安、教育等部门,先后对市区主要街道不规范用字进行了集中检查整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到 “先培训、后行动、边宣传、边整改”。2002年,执法组对市区“三环、三横、三纵”主要街道上的不规范用字逐一进行检查、登记,发放《告社会用字单位书》、《自行整改承诺书》、《限期整改通知书》,并督促其整改,同时,还配备了执法宣传车,把宣传教育与检查整改融为一体。经过努力,市区主要街道上被查出的2300多个不规范用字有2170个得到纠正,整改率达到94%以上。2004年又在2002年整治范围的基础上,扩大到“五纵五横”主要街道。再次对查出的233处507个不规范用字进行了整改。经过两年的整治,市区主要街道上除国家法律允许暂时保留的小部分不规范字以外(系指经国家商标局注册的和部分手书体中的不规范字),其他繁体字、异体字绝大部分都已得到不同形式的整改。一些曾拖延了数年拒不肯整改的“钉子户”和造字价值数万元、钢材重达十几吨且位于高层的不规范用字,也在04年的整治活动中得到解决。为从源头上防止新的不规范用字的产生,市语委通过组织协调加大了管理工作的力度,一是由工商、城管、公安三部门分别下发了加强广告用字、印章用字方面的管理文件,以增强广告经营者和全体市民规范用字的意识;二是由上述部门加强了对广告用字发布和印章用字的审核管理。三是通过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公布了不规范用字的监督电话(xxxxxxxx),发动广大市民参与对社会用字情况的监督管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社会规范用字的整体水平。

10.规范语言文字论文 篇十

规范语言文字工作 建设和谐文明校园

201x年10月,河池市成立了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团,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黎丽担任团长,市人民政府副秘长黄锋、市政协副秘书长罗华生、市教育局局长陆程担任副团长。10月28日,市语委评估团学校组的领导和专家们,在自治区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主任黄凯、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谭为宜的率领下来到我校。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查看、检查资料、师生座谈等多种形式,对我校迎接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进行了验收。专家组认为,凤山县高级中学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真抓实干,成绩突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规范意识极高,工作思路清晰;二亮点突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三是分析和解决问题非常务实;四是语言文字进课堂,“三纳入一渗透”落实得好。

目前我校在职在编人员有154人,其中工勤人员22人,1956年1月前出生的教师有3人,共有25人不属检查范围;应测教师129人均已取得普通话等级证书,但未达到相关等级要求的有44人,已经全部报名参加县语委办组织的普通话培训,有42人参加测试,有16人达到规定要求。普通话培训率100%,考试率95.4%,普通话测试等级过关人数为101人,其中二级甲等19人,二级乙等91人(其中语文教师9人),成绩合格率为78.3%。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取得佳绩和好评,我们的具体措施如下:

高度重视,强化意识:

我校把普及普通话纳入日常工作,纳入专业技能训练,纳入学校管理常规,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本着“规范语言文字工作,建设和谐文明校园”的思想意识,全面贯彻“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狠抓落实,注重实效:

一、建章立制,明确责任

(一)学校专门成立了语言文字规范化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同志任小组成员,齐头并进,通力协作,共同推进这一工作。

(二)制定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凤山县高级中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中强调,普通话是校园语言,教学用语、宣传用语、集体活动用语,学习和工作必须使用普通话。《凤山县高级中学教师聘任制实施方案》中规定,普通话水平等级要符合相关规定及培训测试要求,普通话水平等级为二级甲等(含二级甲等)以上的教师优先聘任。《凤山县高级中学教学管理常规》等制度,将语言文字工作与业务考核相结合,将其列为教师考核、聘任、晋升和业务评优的条件之一。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使用已成为师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三)明确责任与分工。校办室负责严把教师考核、职称评定关;教科处负责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语言文字的政策法规;教务处负责教师日常课堂教学和管理工作;总务处负责校园所有标志牌、指示牌的规范用字工作;校工会负责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全校性的大型活动;政教处、校团委牵头进行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学习,并组织学生开展班级活动,营造规范的语言文字校园氛围。

(四)落实用语用字监督检测及督促整改制度。学校举办各类比赛,都将用语用字规范作为评分的标准之一。教务处负责抽查各科教案及作业中的用字情况,把其作为业务考评的一项依据。对教参、教辅资料,学生用书、试卷均严格把关,不符合语言文字规范的一律不订。对自行命题的试卷进行严格的用语用字审查。在听课评课中,对教师的语音语调及板书用字都有严格要求。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将“自觉讲普通话、自觉写规范字”作为重要内容。

二、加强校园文化硬件建设

(一)设置警示性标牌和条幅

1 .校园醒目位置张贴永久性标语。

2.教室墙壁、教学楼道等处张贴精致美观的`“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等警示标语。

3.制作推广普通话的条幅,在校园显要位置悬挂。

4.校园各主要建筑设施、活动场所标语用字工整规范。

5.校园艺术石林设计各具特色,名人塑像庄严醒目。

(二)开辟宣传专栏,开通专题节目

1、学校宣传窗开辟语言文字专栏,坚持及时更换。

2、校园广播站不定期开通“推广普通话专题节目”,向师生广播推普知识。

3、室外板报书写“双推”宣传专题的相关内容。

三、注重校园普通话软件建设

(一)推广普通话,教师是表率。坚持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坚持“双推”与教师基本功训练有机结合。教师带头参加校内外各种演讲、书写等活动,以优异成绩影响和激励学生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二)学校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学生测试、写作、做练习必须书写规范汉字,回答问题必须使用普通话。

(三)通过举行比赛和开展活动,检验和巩固语言文字工作的收效和成果。

四、强化用字规范工作,认真整改

(一)学校要求教师使用经国家语委审定的标准规范汉字,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等法律法规,从法律的高度对教师的用字提出严格的要求。

(二)为营造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校园氛围,以实际行动迎接评估工作,学校组织师生对校园用字进行检查。每期宣传栏都经过认真的校对,坚持用字用语规范标准。目前学校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标语牌用字规范;公文、校刊用字规范;公章、领导签名用字规范。

五、抓住机遇,满怀信心展望未来

11.语言文字规范总结 篇十一

面对复杂的语言环境,学校如何让学生从小认规范字、读规范音、知规范义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更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我们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强化语言文字的规范教育,提高小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加强环境建设,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

学校应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和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学科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有机渗透,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氛围。

第一,积极创设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环境。学校应在显著的地方悬挂“请说普通话,请用规范字”宣传标语牌,校园内有固定的宣传橱窗,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内容做到常常更新,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加大宣传国家现行文字政策和文字应用管理规范标准。使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氛围和环境,成为学校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第二,精心策化,认真组织好每年的推普周活动。每年九月份的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学校要运用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推普周的重要意义。有计划地开展优秀古诗文诵读比赛、国学经典读书活动、讲故事、写规范字及手抄报比赛等活动,由此来提高小学生的人文修养,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二、渗透语文教学,突出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语文课的根本目的是学习语言,教学生学会普通话。语文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首先,严格把好一年级学生汉语拼音关。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辅助工具,是基础的基础。每年对一年级新生开展一个多月的汉语拼音教学,教师要及时做好课后反思,找出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轮的汉语拼音教学积累成功经验。

其次,在课堂中,强调读准确、写规范。教师要以课文为范例,认真进行规范的字、词、句、篇的教学,通过多种训练,使课本语言内化于心。在字词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当规范地板书好每一字,做出正确的示范引导。特别是写字课,要扎实开展语言文字课程学习。让学生得到正规、系统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能力。

最后,加强朗读背诵,积累丰富、规范的语言文字。朗读和背诵是把规范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规范的口头语言的一种有效训练途径,是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习得规范语言的主要方法。语言规范、词汇丰富的名篇佳作,若能让学生反复朗读,达到琅琅上口,熟读成诵,书本语言自会变成自己的语言,成为学生自己的储备和财富,而对于不规范的语言文字也能进行纠正。

三、加强与生活的联系,积极探索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新途径

语言是反映生活的,又是为生活服务的,语言与生活密不可分。学龄前儿童学口语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言,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我们要重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在阅读教学中,对课文语言的深层含义,特殊情味,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去揣摩,去体味。在写作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写他们熟悉的生活。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组织和指导学生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如开展“啄木鸟活动”“家校一体说普通话活动”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人民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并运用语言服务于丰富多彩的生活。

12.语言文字规范总结 篇十二

一、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分析

1. 媒体不规范的用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 广告无处不在。许多商家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 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 他们利用“谐音双关”的手法, 改造成语, 也确实达到了其目的。但是, 广告用语只求“同音”忽视“同义”, 存在滥用谐音字的现象。例如, “咳”不容缓 (药品广告) 、“骑”乐无穷 (山地车广告) 、一“明”惊人 (眼镜广告) 、默默无“蚊” (驱蚊器广告) 、无可替“带” (透明胶带广告) 替、一“网”情深 (网吧广告) 、一见钟“琴” (钢琴广告) 、随心所“浴” (热水器广告) 、终生无“汗” (空调广告) 、“衣帽”取人 (服装店广告) 、“衣衣”不舍 (某洗衣店广告) 、步步“糕”升 (某蛋糕广告) 、一步到“胃” (胃药广告) 、百“衣”百顺 (电熨斗广告) ……

滥用谐音字是一种破坏语言规范的行为, 容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受其影响最大的是中小学生, 会导致以讹传讹。

2. 网络语言的盛行对青少年语言的规范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上网人数剧增, 在数量庞大的网民群体中, 青少年学生占很高的比例。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喜欢使用一些新奇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个性, 这造成了大量的语言不规范的现象。

使用不规范的汉字。如使用古老的繁体字、异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现象, 在初中生的作文中就很常见。典型的例子如“囧”, 这个汉字念jiǒng (三声) , 本义“光明”。现在成了互联网上使用很频繁的字之一, 因其字形的原因, 它被人为地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类似的还有给母语教学带来了困扰。有些中学生在作文中就把“我”写成“偶”, 而“你out了!” (你落伍了!你跟不上潮流了!) “你8要酱紫啊!” (你不要这样子!) 甚至一些类似“:) ”的网络笑脸符号, 也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了。这些网络化语言的使用, 给多少年来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书面语写作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 但也对一直以来在学生作文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正规书面语言产生了一些冲击。

3. 各种各样的流行词流行语颠覆了词语本身的含义, 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困惑。

社会高速发展, 人们对一些社会现象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便会通过语言折射出来。像近年来出现的“酷”、“PK”、“雷人”、“草根”、“山寨”、“美眉”、“驴友”、“放鸽子”等流行语便是如此。地方语或者歌曲名称、影视剧中的经典台词常被滥用。例如以《大话西游》为代表的无厘头搞笑电影中的许多用语, 就被很多青少年习以为常地挂在嘴边。“闪” (离开) , “扁”、“K” (殴打) 、“粉丝” (崇拜偶像的人) 等不一而足。这些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的词语, 给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它就像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 满足了中小学生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 另一方面又让学生沾染了某些不良的风气。因此, 作为传承语言文明重要阵地的语文课堂, 必须区别对待网络流行语。

二、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的解决办法

1. 建立健全语言规范化制度, 抓好落实, 营造全社会都重视语言规范化的氛围。

近年来, 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很多语言规范化的法规文件, 这对语言规范化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各地也因地制宜, 出台了许多相关的规定, 使语言文字走向了法制化轨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规文件逐步被社会大众了解, 并逐步深入人心。民众“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的意识大大增强, 社会用字规范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2. 媒体要切实担负起应尽的责任。

在新媒体频频出现的今天, 语言文字规范化也遇到了空前严峻的挑战。比如在网络语言不断更新的大潮中, 一些粗俗、轻佻的语言, 不能不说是一些不协调的音符, 阻碍网络语言乃至于网络文明的发展。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为了纯洁净化祖国的语言文字, 为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媒体应当负起责任, 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商家在宣传自己产品的时候, 也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玩一些文字游戏, 要有社会责任感, 要尊重民族文化。规范使用文字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同时, 应当认识到文字规范化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一些广告用词、用语混乱的问题, 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汉字文化源远流长, 注定了它极其丰富的内涵, 我们应当将其发扬光大, 而不应以谬误人。

3. 教师要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表率。

语言文字不规范现象的问题出在学生身上, 责任却在我们教育者。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字法》, 认识语言文字规范化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要意义, 认识语言文字规范化对教育、教学, 对培养年轻一代的重要意义。

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 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同时, 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语言与规范的书面语的区别, 在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时, 要教导学生学好、用好规范的语言来写作。鼓励青少年学生多读优秀的课外读物, 培养他们的语感, 指导他们学会品味作品中的优美又富有个性的语言, 让他们能自主地摒弃一些会在文中引起歧义的网络语言。引导学生欣赏传统美文, 阅读经典著作。

面对学生热衷的流行词流行语,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当然要用规范的语言, 并教育学生不仅要热爱祖国语言, 而且要规范地使用祖国语言。同时, 网络语言和流行语已经走进大众, 一味回避并非良策, 语文教学也应与时俱进, 以包容的心态、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它们, 吸取精华, 去除糟粕。

课堂教学是主阵地, 教师要引导学生“说普通话, 写规范字”, 通过那些文质兼美的教材, 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做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生活处处有语文,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漫游语文世界, 不要忽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语言规范化, 校园要先行, 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三、结语

13.传承中国文化 规范语言文字 篇十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在我国56个民族中,共有80种以上的语言,约30种文字,而汉语不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同样是我国其他55个少数民族的标准用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文字,也是世界主要文字之一。随着国家精神文明及社会文明的发扬,规范普通话也已纳入国家宪法,并大力宣传语言文字的标准化,这不仅有利于国家的团结向上,也有利于以文字为载体传承中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多少年来,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今天我们拥有的这些文化正是经历了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所得的精华所在,而规范的语言文字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所拥有的民族文化——-任何一个国家望尘莫及的语言文字文化。

中国的方块形文字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大致分为相声字和象形字。顾名思义,也就是说我们通常可以通过一个文字的读音或是字形来判断这个字以及通过文字组成的词或是成语的意思,如“青(qing)”这个字,分别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就可以变成不同的字,而读音却是很相近,如“清(qing)”“情(qing)”“请(qing)”“蜻(qing)”“晴(qing)”“靖(jing)”“精(jing)”“睛(jing)”“菁(jing)”等。虽然这些字很相近,我们却很容易从他们各异的偏旁中区分他们的意思,如蜻蜓属于昆虫类,因此“蜻蜓”的“蜻”是“虫”字旁;“清”是用来形容水流的,因此就用“水”字旁;“请坐”、“请客”“请辞”都要用话语来说,因此自然是“言”字旁了。

像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汉语言文字中是不胜枚举得,如果将这些形态各异的文字组成成语的话更是令人感叹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了。如“青山绿水”和“山清水秀”,很多人会迷惑,为什么“青山”的“青”和“山清”的“清”不能是同一个字呢?如果我们熟悉中国文字就会很容易区分,前者“青山”和“绿水”是一组并列结构的词语,“青”和“绿”都是用来形容山水的颜色,而后者的“清”是清净的意思,本是山水清静秀丽的意思,是用来形容山水景色的,如果了解这些成语意思的话,我们就会很容易区分了。然而往往很多人都被这些四字成语弄得焦头烂额,总是理解错误,如“屡试不爽”的“爽”不是“痛快”的意思而是“差错”的意思,仅仅一个字理解错误就会将整个成语的意思颠倒;又比如“差强人意”很多人都会理解为“差得很多”,但实际上却是“大体上使人满意,勉强还行”的意思。

14.规范语言文字 构建文明校园 篇十四

创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工作自评报告

单县职业中专创建于1985年,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1200名学生。在编教职工138人。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紧紧围绕“普及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工作目标,把做好语言文字工作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长抓不懈。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师基本功训练、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之中,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各项评估指标均已得到较好地落实,现根据评估标准进行自查自评,并将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一、组织管理

(一)健全机构,责任到人

学校一贯重视推广普及普通话、规范语言文字教学工作,始终把此项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成立了单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工作领导小组,由王腾香校长担任组长直接领导开展工作,分管部门主任担任副组长,全校教研组、语文教师担任组员,各班成立了语言文字推普小组,起示范与督促作用,形成了完善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网络。建立了《单县职业中专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考核标准》并纳入目标责任管理之中。

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涵盖了各处室负责人、语文教师。教务处主要负责教师普通话培训、检测、规范用字等工作,还负责教师评聘、考核、各种宣传用语等工作,政教处、团委主要负责领导学生的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工作。

成立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督查小组,由校长负责,组员包括各处室负责人、各教研组组长。主要负责教师教学用语、用字,课堂语言文字规范的督查工作,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二)创设推普环境 为了加强宣传教育,使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意识深入人心,我校大力营造氛围,在校园内设立了 “普通话是沟通的桥梁,规范字是文明的标志”“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等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永久性宣传标语;各办公室、教室设立了“请讲普通话,书写规范字”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标语牌、宣传牌;班级黑板报开辟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语言文字工作宣传专栏。政教处、团委充分利用晨会、升旗仪式、广播站等宣传推广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义。学校在每年“推普周”活动中,都要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出宣传专栏、黑板报,大张旗鼓地宣传,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重要性。学校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综合管理内容,以文明学校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不断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三)资料档案,管理规范

在日常工作中,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各种文件计划资料保存齐全,我们还严格规范学校其他档案管理,对内对外所有来往文件逐项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校内做到用字规范。各种活动资料搜集齐全,管理规范。

(四)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自语言文字规范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学校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规范化常规管理,保障了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经常化的开展,做到了有制度、有经费、有计划、有总结。

学校逐步建立健全了普通话推广和规范用字制度,如《单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语言文字行为规范制度》、《单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制度》、《单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园用语用字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这些制度使全校师生在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方面有章可循。

(五)语文教学

根据课程安排,学校开设写字课、书法课,把钢笔字、毛笔字做为校本课程每周每班一节,每周一节传统文化课并与经典诵读结合,语文教学中贯穿口语交际说话内容,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充分发挥语文课主渠道作用,语文课上指导学生诵读、讨论、辩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作业严格要求,提高学生写字水平;重视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

学校在课堂教学评估、听课评价标准、教师教育教学情况问卷调查等方面,对教学用语、教学板书的规范化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其作为业务考核的内容之一,对存在问题尽快督促落实。

(六)教师普通话培训

1、为了推广普通话,强化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学校组织教师在每周一、周三下午第三节课时间,对全体任课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并利用课间操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普通话演讲比赛。在每周的例会上,分别选二至三位教师谈谈老师在教学中的经验。

2、学校在教师考核、评先评优、职务晋级方面把规范用语和规范用字作为重要依据。

(七)普通话口语实践

学校作为本地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创建校,积极发挥自身辐射作用,致力于向全社会推广普通话工作。

1、教职工与家长联络时,要使用普通话。

2、教职工、学生坚持在社会上、家庭中说普通话。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普通话实践活动,通过拉横幅、发宣传单等形式,推广普通话。

4、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如早读、阅读课、班会活动、校园广播站等。有些班级利用班会开展演讲、辩论、朗诵等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工作语言,生活语言,为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师生普通话水平及使用

(一)教师普通话水平

学校在教师任用时,必须具有相应的学历、专业技术和工作能力才能上岗,普通话等级证书即是必备条件之一。语文老师要达到二甲以上,其他老师要达到二乙以上,目前专任教师普通话合格率100%,语文教师普通话合格率100%。

(二)校园用语规范

学校积极强化用语规范化工作,严格要求普通话作为“四种用语”,即教学用语、宣传用语、集体活动用语、工作和生活用语。具体措施如下:

1、普通话成为教学用语,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学要求中。所有课程均使用普通话,并将其作为评价课堂的硬性指标。教务处制定的《教师教学用语用字规范要求》,对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和板书、课外辅导、批发作业、教研活动等方面均有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教学计划、教案检查办法、标准及要求》中有语言文字专项内容;《课堂教学评价表》中“教师素质”一项要求:“授课语言使用普通话,自然流畅;板书工整、美观”,其分值为10分,真正做到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学校常规教学工作相结合。

2、普通话成为宣传用语,校园的广播站,“国旗下演讲”均使用普通话。

3、普通话成为集体活动用语,学校所有的大小集体活动、会议、公务等均使用普通话。

4、普通话成为工作和生活用语,在校内,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均使用普通话。

三、校园用字规范

(一)加强检查,规范教师用字

规范教师用字工作主要由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督查小组负责,通过检查,指导教师用字。检查方式包括:

1、通过听课,特别是领导小组随堂听课,检查教师板书用字;

2、通过教学检查,检查教师教案用字;

3、通过不定期抽查学生作业检查教师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

(二)分类指导,规范学生用字

教务处、政教处、团委、班主任等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国旗下讲话、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使用规范汉字的重要意义,并以“国庆”、“元旦”、“艺术节”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方式,在学生中进行语言文字竞赛,有力地提高了学生分辨、书写规范汉字的水平,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任课教师则通过认真批改学生作业,提高学生规范用字意识。

(三)落实责任,规范校园用字

公文、公章、标语、制度、名称、标志牌、指示牌、宣传栏、板报等,学校采取了处室、部门负责制。校长室负责公文、公章的用字;教务处、政教处负责校园环境、教室布置用字;政教处、团委负责教室黑板报、学生讲话稿等用字。

四、深入持久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提高我校语言文字水平

(一)继续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窗、国旗下讲话、班级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规范用语、规范用字的重要意义。

(二)结合国庆、元旦、艺术节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以及“文明礼貌月”、“感恩教育”等重大德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语言文字水平的舞台,提供身边学习的榜样,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积极性。

(三)充分利用教职工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宣传语言文字工作,利用教学活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评比,演讲比赛,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等,来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规范用语能力。

(四)继续组织师生搞好每年的“推普周”活动,在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水平的同时,起到良好的社会辐射作用。

(五)教务处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近年来,我校学生多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

五、不足与思考

在总结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成效的同时,我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仍存在以下不足:

1、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素质教育工作结合还不够紧密;

2、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除语文之外的各个学科结合还不够紧密。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的思路是:

1、将语言文字工作与深化素质教育、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紧密结合;

2、在各学科的教学中以丰富的内容、多元的跨学科资源、灵活的学习方式,寻找语言文字工作新的增长点,从而推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六、自评结果

根据以上对组织管理、用语规范、用字规范、宣传等方面的认真自查,我校自认为在推广、普及普通话和使用规范文字方面已基本达到菏泽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评估标准。因此向县市教育局、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申报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努力在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推动下,不断完善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务实创新,突出特色,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新法人任职证明下一篇:普通合伙企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