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小课题研究(共11篇)
1.校本小课题研究 篇一
校本教研备选小课题一览表
英语: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
提高中学生英语听力的策略的研究 高中英语开放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高中英语立体式课堂模式的构建和研究 教师学习群体与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提高高中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 高中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策略的策略
开展英语短剧表演对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实践研究 原声电影欣赏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高中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研究 高中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研究 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训练的效率 如何突破英语定语教学的难点
用多媒体CAI技术优化英语的听说训练 优化英语课的导入法 英语构词法教学的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的提问策略 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英语听写训练的效率 如何处理英语课后练习
促进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录音教学
分组进行英语教学全面提高学习成绩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如何克服英语学习的高分低能
“近体原则”在英语课文话题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英语课堂教学“六要素” 高中英语趣味教学谈
浅谈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英语语法集中复习教学的尝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三心二意”教英语
英语课,让学生说“I like” 浅谈英语单元测试的选题策略
浅谈如何适应高中英语新教材特点之教法
尝试教学法在高中英语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英语新课改新教法
高中英语教学的几点体会 语文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试谈信息时代高中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培养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激活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网络环境下,构建“先学后教”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初探
网络环境与“激”情作文
浅谈作文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网络环境下语文学习空间的拓展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近体诗八首》网络教学课后记
化整为零——快快乐乐学拼音法
浅谈中小学语文课的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指导学生作文如何从内容入手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在讲读课中进行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谈小语自辅教学中的课堂模式
浮华洗净始见真——有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真、实、趣”三境界
让高中识字教学充满情趣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高中语文课四课型教学法初探
浅谈高中语文新课导入八法
构建科学、有效、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机制
提高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
模糊理论在创新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我眼中的中学语文课——由一节中学语文课说开去
别把自己的大脑当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语文独立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 提高中学生作文自改水平的策略研究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板书的功效性研究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有效性研究 从读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多给表现机会培养语文后进生自信心的实践研究 通过学生自写评语以提高写作能力的研究
“编演课本剧”在中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中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高中作文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高中人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语文诗歌教学中如何使用多媒体来提高课堂效率的研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小说鉴赏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
文学言语作品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数学:
1.数学课题主动参与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2.提高后进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3.中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研究
4.在中学数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5.数学课堂中有效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研究 6.中学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 7.学生“数学日记”操作策略研究 8.中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9.运用试卷分析策略提高英语学困生学习实效的探索研究 10.中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效性的研究 11.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 12.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整合
13.“几何画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作用 14.重点中学校本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15.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探究 16.新增数学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17.试论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
18.运用新课程理念,改革数学计算教学
19.“想、做、试、议、读”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20.网络环境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21.浅谈数学直觉思维及培养
22.改变学习方式 促进思维发展
23.“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24.探数学课改之路,求数学课改真谛
25.优化问题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
26.现代计算机技术辅助高中数学教学探究
27.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28.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29.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实现计算机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30.一堂节外生枝的数学探究课——“探索勾股定理”教学案例
31.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2.让家庭作业活起来——如何布置数学家庭作业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33.亦喜亦忧CAI——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原则与方式
34.新课程标准下对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
35.利用高中数学新教材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6.谈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37.试论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38.深化数学美的探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9.让学生尽快走出“描红”天地——目前数学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对策
40.建构主义观点下的数学教学活动
41.教师的责任——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减负
42.关于高中数学CAI的几点思考
43.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
44.设疑的作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总结
45.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46.实施有轨尝试学习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 物理:
1.重视物理课本中章节导语的教学 2.物理课堂提问的几种方法 3.怎样找物理题中的隐含条件 4.加强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浅议 5.高中物理“自学、实验探索教学法”初探 6.归纳法的启发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7.激发兴趣是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 8.浅谈在物理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 9.高中物理新课改中的系统教学法 10.优化物理教学途径——实验教学法
11.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2.自信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3.浅谈高中物理探究教学法 14.高中物理新课导入的艺术
15.怎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物理教学 16.就培养物理优秀学生谈一点教学法 17.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
1.着意做好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用科学方法论指导化学教学
抓好化学重点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谈化学教师备课中要妥善处理的六种关系 在化学教学中应注意思路教学 向45分钟要效率
化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初探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解决”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探究”教学法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新尝试 浅谈优化教学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情景创设
浅谈暗示教学法原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反思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化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良好情感氛围的创建 化学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高一化学必修课程教学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化学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标下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化学实验是研究型创新学习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化学之魅 迷在实验 源于生活 化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生物:
1.2.3.4.5.6.7.8.9.10.11.12.13.14.15.巧教生物学妙用简笔画教学点滴
生物实验教学中“度”与“导”的艺术 指导学生做好生物学笔记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乐学、好学
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生物教学的尝试 要重视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怎样上好高中第一节生物课
中学生物学“点、网”式整体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思考
生物教学中“单元目标教学法”的探讨
创设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情境
演示教学法在生物学科中的作用和应用
知识结构教学在生物课堂中的运用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情境创设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观、思、探、读、讲、练”的探讨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浅谈生物课教学导入十一法
在生物课中运用尝试教学法刍议
刍议新课改下的教学行为初探
反思生物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浅谈高中生物愉快教学法初探
高中生物三环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关于生物愉快教学法的探讨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浅析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用两条腿走路,教法学法并举
谈高中生物课堂结课艺术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情境
新课标、新意识、新教法——浅析新课标背景下的四步教学法
生物教学中导入技能反思
在生物学中建构概念图教学的策略研究
利用三整合教学法,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生物学科中探索性实验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小议类比法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问”
“知识解构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链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对比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营造问题空间的艺术
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方法浅论
丰富的开课艺术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尝试
比较法在高中生物复习课中的运用
生物学科的导入新课方法
新课标下生物教学的几种设疑方法
创设生物教学情境八法
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新课改给我的体验与反思
浅谈高中生物的教学
生物课堂要充分把握“四让” 高中生物探究型实验刍议
设疑启发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设疑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
1.2.3.4.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
试把“百家讲坛”搬进中学历史课堂
育人为本:高中历史习题教法新探
试论高中历史导学式结构教学法 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高中历史“新五步教学法”初探
略论“问题教学法”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中学青年历史教师:美丽的哀愁本不属于您
浅谈“竞赛法”在历史课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导入法初探
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图片资源培养学生积极情感
浅谈快乐历史教学法
运用发现法改革中学历史教学
浅谈高中历史“学案教学法”
对高中历史讨论法教学的探讨
浅谈中学历史“情景·实践”教学法
高中历史课堂“交互式”教学法初探
场景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六种提问技巧
“导学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浅议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力的开发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探究式历史教学法,构建理想课堂
地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谈地理教学中学生智能的培养
地理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思考
当前地理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从信息传递角度看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地理高考题有“嚼”味
海洋人类的资源宝库
地理实验区教学总结报告
谈谈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新编高中《地理》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地理目标教学的一般程序
从会考试题特点看怎样提高地理会考的及格率与优秀率
案例、问题、情境引入方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新课导入新法初探
“读、议、讲、练”四段一体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悬念法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诗词佳作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地理新教材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的尝试
地理案例教学法的探讨与实践
地理新课程的教学与教师职业的悟性
“无意注意”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渗透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4.25.26.27.28.29.浅谈地理新课导入十四法
教学实例: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何成为大陆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
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
读议讲练四段一体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中学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浅谈数学思想方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政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对高中学生道德知识教育与道德责任教育相结合的思考
“三自一导”教学模式探析
中学德育要夯实做人的基础
让爱国主义旗帜在青少年心中高高飘扬
提高青少年人生价值观水准的若干建议
政治教学中激趣艺术的探索及其意义
谈德育模式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功能
德育评估贵在认真操作
结合本地特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收尾艺术探求
高中政治课快乐教学“三法”
浅谈高中政治课的实例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探究教学方法,激发政治学习兴趣
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政治教学质量
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跨科出趣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五情”教学法
浅谈高中法律课教学方法新探
高中政治课案例教学法初探
优化政治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
时事政治课教学方法优化探微 时事政治课教学方法优化探微
浅谈高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讨论法初探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论辩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政治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初探
思想政治课中运用愉快教学法之“四要”
综合:
1.重点中学“师生关系困惑”问题的校本研究 2.家校通对提高学生成绩的研究 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如何管理“班级活跃分子” 调皮学生的心理分析 学生座位调换的研究
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研究 课堂教学如何开展多元对话 新课导入方法的研究 课堂悬念设置的研究
怎样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中不会提问的原因分析
重点中学“三位一体”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 “放一收”互动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在群体反思环境下的新教师发展的研究 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 提高中学生预习能力的方法
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提高中学生预习效率的途径的研究 提高教师课堂评价有效性之研究 教师课堂即时评价行为的研究
对中学生考试作弊系列问题的调查研究
新课程下班级交往互动培养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怎样解决课时目标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 课堂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课堂教学难点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环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怎样根据学科特点设计教学方法 怎样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怎样提高课堂练习指导的有效性 教师教师讲授的必要性是什么 怎样提高教师发问的有效性 教师怎样回应学生的质疑 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展开讨论 怎样提高师生沟通的有效性
教师即时调整教学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倾听教师讲授的技巧是什么 学生怎样倾听同学的发言 学生之间怎样展开有序讨论 学生应该怎样做课堂记录 学生应该怎样纠正错题
教师怎样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愉悦感 学生怎样在课堂练习中感受快乐
2.校本小课题研究 篇二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非常清晰, 就是要通过研究, 使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有所提升, 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更迅速, 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契机。
对于教师来说, 不仅需要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的阳光照耀, 也需要实践性理论的雨露滋养。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 才有可能使教师教学水平迅速提高。与教育专家相比较, 教师的实践性研究可能仅存于特定背景下, 是针对特定环境、特定学生才行之有效的经验性知识, 这些知识不及教育专家提出的理论严密, 也并不像教育专家提出的理论那样普遍地适用于所有学生, 但是小课题研究成果是一线教师通过自身的实践、通过不断的验证而得出的理论, 这些理论异常地鲜活生动, 是完全可以作为案例被其他教师借鉴的。承认并推广小课题研究的成果, 不但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学习的素材, 也可以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 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研究中, 从而使教师关注自身教育实际, 并对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小课题选择“小”而“精”
在一些学校举行的校本研究中, 研究课题是由学校领导或一些骨干教师确定的, 教师往往被置于教学研究的最底层, 教师对于课题的确定缺少发言权与决策权, 无论对课题是否擅长、是否感兴趣、是否有信心, 从学校领取课题而后为了完成任务进行研究, 这样的研究效果自然受到了影响。
小课题研究在选题时, 体现出了它的优越性与实际性。教师在一线教学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 课堂就是教育问题的发源地。面对诸多的问题, 教师肯定会有自己的想法、措施。教师可以把平时课堂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到一起, 选择其中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作为课题, 继而查阅资料积累素材进行研究。教师在选择研究课题时自主性较大, 例如, 可以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后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在反思中寻求课题;在与同事、专家、学生的交流中, 更多地了解了教育教学情况, 激发出教师对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的探究欲望, 也可以成为研究课题;在总结自己的经验后, 可能会发现一些方式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系统性, 值得其他教师借鉴或推广, 或能够对自身的教师职业发展有利, 就可以对这些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分析, 并形成课题。
小课题研究从小问题、小现象着手, 以小见大, 不好高骛远, 在小问题中体现大道理。教育教学中可供教师选择的课题也非常多, 在选择课题时, 就应做到主动把关、善于筛选, 没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不选, 没有研究可行性的课题不选, 不能对教育教学起到促进作用的不选, 课题的数目不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而是“越精越好”, 越能见成效越好, 越能对教育教学有促进作用越好。
三、小课题研究方式简单易操作
小课题研究的方式简单, 确定好有价值的课题后, 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地付诸行动。不同于以往的教育理论工作者主持的课题, 或是各个级别教育行政部门立项的课题, 在研究时要求教师采用固定的方式, 小课题研究的方式灵活多样且不拘泥于形式, 可采用调查法、案例法、观察法等, 只要是切实有效地对课题研究有益的方法都可以使用。教师只需在平时日常教学过程中积极收集课题的相关资料, 及时记录并整理原始资料, 也可与他人沟通交流, 在实践中研究, 在研究中实践, 反复验证课题结论的可行性与效果。淡化过程, 强调效果是小课题研究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优点, 让实际教学为理论研究提供素材, 让理论研究服务于实际教学, 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 服务于教育事业。
四、小课题研究过程精彩不乏味
千千万万的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但这些经验仅仅存在于教师的潜意识之中, 遇到什么事情怎样解决更合适往往只是心中有数, 这种潜意识只是零散地存在着, 遇到某种特定情况被从大脑中调出来使用, 并没有形成一种可供他人借鉴和学习的理论。小课题研究就是要求教师自主自觉地积极投身于教研中, 从而将千千万万教师积累的丰富的、珍贵的教育教学经验整合起来, 把零散的仅存在于潜意识中的知识构建成为有效的实践性知识, 从中提炼出精华部分, 以供他人分享, 使这些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体现价值。
作为教师, 看着自己的经验形成理论, 又将其与他人分享, 体现了自己价值的同时又无私地帮助了别人, 因此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感受是快乐的, 精彩的。
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工作普遍较繁重,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工作任务已经让人非常疲惫, 再做其他工作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是小课题研究的过程简单, 不需要教师付出过多的体力劳动, 也没有固定的研究方式限制, 研究内容又对教育教学有促进作用, 这种研究对教师并没有产生压力, 使教师心理上没有负担并且较愿意主动的接受。
五、小课题研究成果表达形式多样
不同于其他课题研究, 研究成果必须要以论文或是著作的形式体现, 小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除了撰写论文, 也可以是教育叙事、教育心得、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经验总结、日志等等多种形式, 只要能够很好的阐述课题成果, 能够解决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具备教学实践意义, 都可以作为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
3.校本小课题研究 篇三
如:课题——语文素养整体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问题1: 执笔方法不正确,如执笔姿势僵硬、抱笔、钩腕执笔等,这些错误的执笔方法,使学生笔画难以写到位,写字累、厌烦写字,甚至进一步产生厌烦写作业、厌学等一系列问题。有些学生甚至因为错误的执笔姿势,把手指写出老茧或写变形了。错误的执笔方法也容易使学生在写字过程中逐渐把身体拉歪,难以保持住正确的坐姿,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脊柱和视力健康。
问题 2:在小学三年级、四年级,很多学生开始由一笔一划地写楷书变成写“大划拉字”,出现写字滑坡的问题。这种草乱的字可能一直写到初、高中,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质量和效率。目前还没有很好地解决。
问题3:幼儿和小学阶段,是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阶段,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文化知识充满了兴趣,而且也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但是由于识字拖了阅读的后腿,使他们在这个阶段,不能够进行应有的阅读,有很多该读的书没有读,基本的自然文化、社会生活文化知识没有得到应有的积累。
问题4:在应考之风的影响下,为了让学生提高阅读成绩,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认认真真地记。以讲代读,讲深讲透,不留“盲点”。而且只讲知识,讲现成的结论,使学生呈现一种“零思考”状态。虽然学了很多文章,但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对文本的分析、判断、综合、概括等各方面能力没有得到很好地锻炼,很多学生大都感到阅读理解能力较差。
问题5: 很多中小学生写了多年的作文,不仅没有形成正确的写作需要,反而怕写作文、厌烦写作,形成“我不愿意写作文”“我最烦写作文”等消极心理暗示。有些学生习惯于编作文、背作文,写虚假作文,虽写了多年的作文,却不会写真人、写真事,不会用笔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认识。
问题6: 很多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字词句的积累,缺少有结构的归纳、整理,使语文知识处于一种无结构的零散状态,不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联想、运用、迁移和融会贯通。
从问题中提炼出课题——语文素养整体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明确研究目标,使课题研究具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研究目标——即研究解决问题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举例:问 题——执笔姿势不正确
具体表现:
1学生写字累、写字痛苦,厌烦写字——厌烦写作业——厌学。
2造成手指损伤。手茧、手指变形。
3造成躯体问题。背、脊柱、眼睛
4难以写好字。
研究目标:
1写字轻松不累。
2执笔虚寬,笔画容易写到位,利于写好字。
3能够保持正确的坐姿,利于身体健康。
三、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是一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必然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能通过自己独立解决的自己去解决,难度较大的还可通过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或是利用网络资源及查阅图书来解决,与同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探讨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首先,知道别人已经作了哪些研究?有哪些现成的东西可以借鉴?这是很多教师研究中欠缺的。
如:自学方法、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杜郎口、魏书生)
行动研究方案举例—— 休息位写字法(所谓“休息位写字法“,就是以手休息位为基础姿势的书写方法,这里所说的的手休息位是指手指比较放松时的半曲位以手休息位执笔、运笔动作为基础,起始动作和结束动作都是比较放松的休息状态,保证运笔时肌肉长度最大、关节最宽松灵活从而让学生轻松不累地写好字,使学习变得容易。)
其次,寻找理论支撑
科研人员理论指导
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
例如:休息位写字法 ——生理学、人体力学理论
再次,尝试操作再修改
将形成的思路或计划放到实践中去尝试,这就是所谓的实验阶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些问题通过我们的思考,自认为找到了解决措施,但它的效果如何,只有到课堂上去试一试,看学生的反应,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效果真的很好了,可以进行总结成文,如果效果不理想还有有待提高改进之处,当然还要继续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再到课堂中去尝试,不断反复以至理想。
实施休息位写字法新出现的问题——
1学生掌握的不好
2学生受不良写字习惯的影响,不能很好的坚持休息位写字法。
四、把研究成果写成经验材料或论文
4.校本教材竞赛教案小篮球 篇四
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 刘思远
2010年9月
《我爱小篮球》教学设计 学习阶段:小学二年级水平一 领域目标:运动技能及运动参与
教学内容:球感练习和向前运球跑的能力 教学设计说明:
依据小学生体育课程水平标准和新课程指导思想,根据我校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从实际出发,设计本课。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引导和学生创造相结合,使学生主动的掌握小篮球的各项技术。在教学环境上,创造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较快的掌握技术动作和提高身体素质。教学分析:
篮球作为我校传统项目已经纳入到了我校的校本课程范围,而小篮球是符合小学生生理特点的一项体育活动。根据《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一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我爱小篮球》的课时计划如下。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神经系统占优,易兴奋,也易疲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课的设计上多以游戏为主,把课分为了五个部分;在课的前半部分采用了复习上节课所学过的几个球感练习,而后半部分由于学生的注意力易下降的特点安排了两个运球游戏,这样既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运球技术,又能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
三、教学目标:
复习并提高十个球性、球感练习。步掌握向前运球的技术。
3、发展协调性和控制球的能力,增进身体健康。
4、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学习篮球的兴趣、爱好及团结友爱的精神。
四、教学内容:
十个球性、球感练习:
1、揉球
2、双手指尖拨球
3、双手抛球体前击掌接球
4、下蹲双手交替指尖拍球
5、持球腰部绕环
6、半蹲右手拍球
7、胯下8字地滚球绕环
8、半蹲左手拍球
9、双手抛球体后击掌接球
10、抬腿绕8字
(二)游戏:运球与问候
(三)游戏:胯下地滚球传球、蛇形运球跑接力游戏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十个球感练习。
2、初步掌握在跑动下向前运球的技术。难点:
1、运球时抬头观察。
2、用手的感觉去控制球。
六、师生教学行为:
(一)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
1、运用的教学方法: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纠正法、竞赛法。
2、运用的器材及场地:录音机、小篮球(每人一个,学生自备)、学校东侧篮球场地
(二)学生所运用得的学练法:自学法、自连法、自评法、自我养护法。
以上师生的教学行为将在本课的不同阶段灵活运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七、教学过程设计:
本次课共分为五个部分,过程如下:
一、1、师生问好,明确课的目标。
2、韵律操《天使》教师与学生齐做,练习过程中教师用语言提示学生 组织: 二、十个球性、球感练习:
1、揉球
2、双手指尖拨球
3、双手抛球体前击掌接球
4、下蹲双手交替指尖拍球
5、持球腰部绕环
6、半蹲右手拍球
7、胯下8字地滚球绕环
8、半蹲左手拍球
9、双手抛球体后击掌接球
10、抬腿绕8字
教师活动:
1、教师讲解示范。
2、练习过程中教师打手势提问。
3、练习过程中教师找出动作错误的同学,并纠正错误动作。
4、教师根据情况鼓励、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活动:
1、每人一球,听从教师的口令集体练习。
2、每个动作练习的时间为一分钟。
3、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动作错误同学的错误出现在哪里 组织:(图同一)
三、游戏:运球与问候
教师活动:
1、教师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2、练习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手触球的部位和抬头观察。学生活动:在篮球场地内按照要求做游戏。组织:
四、游戏:胯下地滚球传球、蛇形运球跑接力游戏
教师活动: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教师但当裁判
3、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游戏任务 学生活动:
1、按照要求进行游戏
2、每次游戏之前小组讨论如何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游戏。
3、根据时间游戏进行2---3次。组织:
五、放松、小结
1、舞蹈:《春天在那里》
2、小结本课
3、布置作业。
4、通报下次课学习内容,布置有关事项
5、师生道别 组织:
小学体育课时计划 课题
我爱小篮球
教学重点
掌握十个球感练习;
初步掌握在跑动下向前运球的技术。
学习难点
运球时抬头观察; 用手的感觉去控制球。
教学目标
复习并提高十个球性、球感练习;初步掌握向前运球的技术; 发展协调性和控制球的能力;增进身体健康。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学习篮球的兴趣、爱好及团结友爱的精神。
场地器材
篮球场、录音机、小篮球(学生自备,每人一个)
顺序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一
5`
师生问好,明确课的目标。韵律操《天使》
课前提问
教师领做、并用语言提示
回答教师提问
随着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二
12`
十个原地球感练习:
1、揉球
2、指尖拨球 双手抛球体前击掌接球 下蹲双手交替指尖拍球 持球腰部绕环 半蹲右手拍球
胯下8字地滚球绕环 半蹲左手拍球
双手抛球体后击掌接球
10、抬腿绕8字
教师讲解示范。
练习过程中教师打手势提问。
练习过程中教师找出动作错误的同学,并纠正错误动作。根据情况鼓励、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人一球,听从教师的口令集体练习每个练习的时间为一分钟
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动作错误同学的错误出现在哪里
组织:
注意听从口令(哨声)抬头观察教师的手势
三
8`
游戏:运球与问候 游戏方法:在篮球场内走或跑着运球穿过其他同学,当和自己的好朋友相遇的时候配合互相问候,例如:握手、停在原地运球5次或摇动手和环球等等。问候的形势可以在与同伴商量好的前提下不断的变化。教师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练习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手触球的部位和抬头观察。
在篮球场地内按照要求做游戏 抬头观察
注意左右手都要会运球
组织:
在游戏中学会运球的技术 团结友爱,共同提高
2010年月 22日教师:刘思远年级:二年级人数40人 顺序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四
游戏:胯下地滚球传球、蛇形运球跑接力游戏
游戏方法:全班同学站成人数相等的5路纵队队,排头同学持一球。游戏开始后,每名同学将脚分开,接排头同学传过来的跨下地滚球,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向后传,传至最后一名同学后,最后一名同学向前运球绕过本队所有同学,至第一名同学前面继续进行跨下地滚球传球,其他同学依次进行,最完成的队为胜。规则:
(一)在哪一名同学前面将球传出队伍的,就有那名同学将球捡回来,回到原位继续进行。
(二)向前运球是要绕过所有本队队员,做错的同学要回到队尾从做。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教师但当裁判
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游戏任务
按照要求进行游戏。每次游戏之前小组讨论如何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游戏。根据时间游戏进行2~3次。
组织: 要求:
听从口令,统一进行; 根据规则进行比赛;
小组讨论的时候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
五
5`
一、放松活动: 舞蹈:《春天在那里》
二、小结本课
本课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课堂纪律表现;
三、布置作业: 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四、通报下次课学习内容,布置有关事项
五、师生道别
一、带领学生作放松舞蹈(引导学生自由发挥)
二、小结、布置作业、对下次课提出要求
一、在教师的引导下作放松舞蹈。(围成圆圈在音乐的伴奏下载歌载舞)
二、整理器材(自备的小篮球)
组织: 要求:
轻松、自然、欢快; 尽情、充分放松身心; 整理器材、按顺序回班级;
全课平均心律
120次/分钟
全课练习密度 48% 左右
基本部分 练习密度
5.市九小校本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篇五
我校整合教务处、教科研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等多种力量,我们组在学校的领导下还积极推进备课的改革。坚持每周的集体备课制度,突出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环节,解决好教法和学法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留有充分发展的空间。通过集体备课,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通过观点的碰撞,优化了教学过程,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钻研教材,探讨教法、学法,把开展校本教研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我校各教研组、备课组抓住校本教研的根本,以教科研处为主导,教师为关键,学生为主体,课堂为主战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真正体现享受教育,让学生享受学习,让教师享受教育。
对于我校来说,校本教研的建立、实施、完善是一个探索过程,是通过不断的思考与实践、反思与纠正来逐步完成的。我校校本教研的一些具体做法如下:
一、校长要有自己的独特理念,学校要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学校领导的观念直接影响学校的专业文化,如果没有具有探究意识的校长的支持,校本教研就很难进行下去。由于校长的全力引领,才使我校不仅有了长远发展的视野、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而且已经在探索、实施中逐步形成了特色化的校本培训。
1.把握科研方向,树立校本教研新理念
我校把重视和加强校本研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大事来抓。在开展校本教研中,分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亲自负责抓教学研究,制定教研制度,指导各教研组制定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督促和评价学校教研工作。学校各教研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组织教研课题的实施,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形成研究意识,自觉参与,提高素质。
2.规范管理体系,开拓校本教研新途径
我校在按照教研活动总体安排开展工作时,每月召开一次由教学副校长主持的教科研会议,安排当月的活动内容,小结上月活动情况。每学期由教科室组织开展两次以上教科研活动,教研组每学期组织8次以上教研活动,教科室组织的活动与教研组组织的活动紧密相连。且所有教研活动都要事先确定主题,主题来自于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重点放在课堂实践上,使集体备课、上课、研讨、讲座都能围绕主题开展,做到活动有主题、有准备、有实效。由于教研主题来自与教师的教学实际,教师乐于参与。如每年组织开展的专题讲座+公开课、跟踪听课、同课异构(共同进行教学设计——推选一人上课——修改教学设计——再次上课等)等活动,教师参与积极,能从中获益。
通过走访教师,我们了解到教师乐于接受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确定了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理论学习、案例分析、专题研讨、案例研究、叙事研究、教学反思、研讨会、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教师论坛等,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教研成果展示课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后来我们还采取系列性活动和复合型活动,如适合骨干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形式:讲座+观摩课、讲座+课例分析、专题对话+观摩课等;适合研讨教学、小课题研究的教研活动形式:同课异构、一课多讲(共同进行教学设计——推选一人上课——修改教学设计——再次上课等)等,适合专题教研活动的形式:专题研修+专题讲座+公开课+专题研讨+专题总结。形成了校本教研的活动体系,如公开课活动体系:开学初达标复评课、发现问题后专题研讨课和骨干教师的观摩课、小课题研讨课和汇报课等;小课题研究活动体系:开学初教学问题征集、梳理分析——确立研究专题(小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展开研究活动——成果展示与交流——总结反思等活动模式。
3、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将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灵魂,教育科研只有扎根于教育实践的土地上才能枝繁叶茂。我校主要以小课题形式开展课题研究来带动市级及区级课题的研究。按照校本教研“问题——设计——实施——反思”的行动步骤,通过征集问题筛选研究主题、学校教科室分析概括提升为研究课题、骨干教师承担课题组负责人填写小课题计划表、确定课题组成员、制定行动计划、进行人员分工,以教研组或学段为单位组建小课题组。每学期学校各教研组都有若干个小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学期或一学年。我校借助小课题实施校本教研活动,大致有3个环节:一是通过理论研究、文献研究、经验总结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二是把已有策略应用在课堂实践中;三是修改完善策略重新实践。
研究过程中,以教科室和教研组为组织单位,借小课题研究主题构建教研活动的主题,有了主题,个人在搜集信息、总结反思中有了方向,在活动中有了目的,在交流时有了话题,在活动后自然会有提升。在教科室和教研组组织下开展活动,尽力做到人人明确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形成研究的合力,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建构教学理论,在自我反思中获得新的经验,在同伴互助中提升个人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学校还出台了课题研究评价表,对课题开展情况进行评价,优秀的给予奖励,逐步形成教科研激励机制。由于小课题研究的灵活性、实效性,学校其他3个自治区级立项课题,也把研究内容分解为小课题,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内容的研究,使课题研究工作落到了实处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两个课题分别获得自治区级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二、确立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
近年来,“课堂教学质量工程”、新课程改革声势浩大,教师在这些活动中,触动深、变革大。新生事物的不断增加,对于每天从事具体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讲,每一件陌生事物,对他们来讲都是负担,因此许多教师都感到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身心俱疲。因此,整合各种教育教学工作,帮助教师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才能在工作中减轻压力,有精力投身到教研活动之中。根据不同内容、目的确定不同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将常规教研活动与校本教研有机结合。
1、将校本教研与“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和课程改革相结合,利用校本教研活动提高实施“工程”和课改的实效性。“工程”与课改是相辅相成的,“工程”的实施有力促进了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又使“工程”走向深入。而“工程”和课改中涌现出的许多新问题,用共性的理论策略不能很好的解决,就需要利用校本教研形式研究解决。我校始终把课堂教学问题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出发点和立足点,从研讨好课的标准到一节课的主要任务等课堂功能的研究,从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到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的研究,从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教学设计等教学活动组织的研究,从学生激励性评价到多元评价等发展性评价的研究,随着教研活动的开展与深入,逐步引导教师在工作中善于发观问题,增强用理论指导下研究问题的校本教研意识。
2、将校本教研与常规教研活动相结合,用校本教研方式统领常规教研活动。以往的三课活动、看录相课研讨、业务学习等常规教研活动教师都已熟悉和适应,且这些活动也有其特有的功能和作用。我校逐步用校本教研方式统领这些常规教研活动,即学期初教研活动向教师征询热点问题,然后以专题或小课题方式开展系列活动:业务学习寻找已有策略,看录相课进行课例分析学习他人的经验,经历三课活动实践、反思。这样提高了常规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针对性,也增强了教师校本教研的意识。
3、将校本教研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让教师感受到参与校本教研是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好途径。我校把教师大致规划分为骨干教师、有经验的老教师、新转岗的教师(从一个学科转向另一个从没任教过的学科的教师)、青年教师,安排教研活动时,注重对新转岗教师、青年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如采取结对子、相互听课、上课、集体备课、研讨等形式,帮助这些教师尽快把握所教课程的理念、新教材的内容体系等,尽快成长。
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校本教研的关键,是我校的最高使命 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其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观念、思想、行动等直接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效果,我校探索并形成了多种教研模式。
1、教师的学习是终身性学习,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每学年学校会给每位教师提供1-2本有关教育方面的书籍以供他们学习。并且为教师提供多种学习培训的机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手段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丰富充实自己。推进名师工程,使名师带动全校教师的进步,通过不断完善名师工程,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头和骨干作用。
2、教师的学习是终身性学习,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每学年学校会给每位教师提供1-2本有关教育方面的书籍以供他们学习。c为了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我们联系了市二小、市二十六小,开展了校际间的教研活动,拓宽校本教研的空间,提升研究的效果。市九小、市二小、市二十六小分别在市二小、市九小进行了语文、数学骨干教师教学研讨活动,英语、美术、音乐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校际教研活动的形式是:基地学校选派教师上课——执教教师自评——集体评课——专题研讨。
3、借承担区级教研活动的契机,促进本课题研究向更高水平迈进。为了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我校还主动与区教研室教研员联系,请他们指导教学,共同探讨问题。
4、以课程文化引领校本教研发展。为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学期初学校设计印发教学设计、案例、反思、教育叙事、日记等表格,来记录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成长足迹。组织开展集体备课、专题(小课题)研究、“三课”等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如开展“专题研修+专题讲座+公开课+专题研讨+专题总结”为主要形式的专题教研活动。
5、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我们每学期都围绕骨干教师开展专题理论讲座、观摩课等活动。如去年开展的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课活动中围绕“教什么、怎样教、教的怎样”的内容,重点从教学的核心理念、教学特色、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等方面,展示骨干教师的教学风格。活动前,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组织机构,精心策划了此次活动。为突出活动的实效性,我们改变了以往的说课方式,既在教学前,由授课教师给听课教师提供了一份教学设计意图,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主线、主要学习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教学力求体现的理念和特色等。这样做,使听课教师能在听课前了解授课教师教学前设计的理论支架和活动主线,在听课中审视教学前设计的可行性,观察教学中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重要性,感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理生成性问题和突发性问题的教学机智,感受如何借助具体学习活动达成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过程,感悟教师自身素养和课堂教学技能间的重要联系,感悟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性,教学后,及时组织教师对照授课教师的设计意图,分析其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突出的特色,研讨教学问题的处置策略,完成教学后设计,使大家对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有进一步的认识,也为其他教师上课做好铺垫。
以上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还拓宽了本校校本教研的渠道,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
6.校本小课题研究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20**年度我镇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监督、检查、评估为手段,以指导、引领、服务、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坚持监督与指导并重,强化规范管督查,推进我镇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工作目标
1、督促、指导学校贯彻执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2、遵循教育规律,保障教学工作常规的实施。
3、不断促进安全机制和措施的建立。
4、实施素质教育,扎实开展各类学校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工作。
三、具体措施
(一)统筹城乡促进均衡发展
1.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强化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统筹管,强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2.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书香校园建设三大工程建设推动教育技术工作新的发展,实现全镇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标准化。抓好实验教师、图书馆管员、计算机网络管员等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3.全面实施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工程。重点关注孤残儿童、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自闭症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尤其是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相关保障机制、制度,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健康教育,最大程度促进留守儿童安全、健康成长。
(二)平安为先保障和谐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组织机构。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建立健全组织和各项安全制度、安全应急预案。要建全对学校师生人身安全的防范措施,切实唤起广大教师的责任意识,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
2.强化安全教育。加强管,加强演练,定期检查,及时整改,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严格落实门卫管五个制度,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加强课间护导,发挥好安全岗的作用,值周领导及教师要加强课间巡视,杜绝学生做各类危险游戏。
3.重视安全防范。学校安全领导组成员,要定期对学校及学校周边进行全方位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置、上报。要定期更换、保护好消防设备,加强学生消防逃生演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要加强防盗设施的维护检查,加强节假日、夜间值班巡查,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创新安全教育模式,持之以恒开展安全教育及防范工作,切实落实安全条例,努力创建安全健康的教育环境,确保校园和谐平安,保持学校重大安全事故为零。包括:
(1)安全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2)提高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意识;(3)加强安全设施、设备的检查与维护;(4)培养学生安全防范及应急自救意识;(5)开展珍爱生命等主题活动。
四、加强教育教学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抓德育管,做好管育人。实现德育全员化,德育全程化、德育全方位化,做到教书育人、管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努力培养个性健全、知识全面、特长明显、诚信负责具有良好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二)抓教育教学工作,做好教书育人。继续加强和规范教育教学管,加大和完善课题研究工作,探索新课程、研究教育教学策略,深化信息技术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扎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7.加强校本教研的管理
校本教研要加强基层管理,就是各个管理层各负其责。校本教研管理主要有三个层次
一是校级决策层,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把握校本教研的方向,提供人、财、物、时等方面的条件;
二是中间执行层(主任、教研组长)主要责任是在校长的领导下,组织和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并通过管理扩大参与面,提高研训水平,具体做好五项工作
(1)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2)师资队伍建设;
(3)组织培训;
(4)负责培训效果测评
(5)档案建设。
三是教研组基础层,教研组长的职责是
(1)动员本组教师参加培训;
(2)主持以组为单位的教研活动。
总之,我们要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教研的力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校校本教研工作新局面。
五、主要活动安排
九月份: 1.拟写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
3.重温课程标准,重点学习各年级相关要求
4.迎接市第八批规范达标验收
5.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
十月份: 1.教师专项技能展示
2.参加优质课评比
3.语、数教研组集体备课
4.公开课展示
十一月份:1.期中教学常规专项检查
2.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找出不足,备课组长带领组内教师交流制出相应改进措施。
3.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
4.公开课展示
十二月份:1.教师优秀教学案例、随笔、反思评比
2.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
3.公开课展示
4.复习研讨课
一月份: 1.期末教学常规专项检查
2.校本工作总结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安排表
周次
活动主题
主备教师
参与教师
第4周
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
陈苗
全体教师
第7周
语文:坐井观天
刘素珍
全体教师
第9周
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陈秀娟
全体教师
第12周
语文:长城
王晓敏
全体教师
第14周
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陈秀娟
全体教师
第16周 数学:数学广角
李科
全体教师
公开课活动安排表
周次
科目
执教者
课题名称
第6周 语文
王晓敏
颐和园
第8周 语文
刘素珍
清澈的湖水
第10周 数学
李科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第13周 语文
陈苗
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15周 数学
陈秀娟
7.校本小课题研究 篇七
一、诘问:你是这样预习吗
笔者发现在预习上存在一些误区:没有作业的填补。预习在师生学习班活动中常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有时, 老师觉得没什么作业了, 会说:“我们预习吧。”轻描淡写的语言表露了预习的尴尬身份:它是可做可不做的填充物罢了!这是简单机械的重复。预习的内容比较简单:读书, 看生字, 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有的学生听到预习作业就眉开眼笑:“太好了, 预习作业只要十分钟就做好了!”久而久之, 预习就如同嚼蜡一般无味, 以至出现这样的评价:预习作业是“非正式”作业——无正式作业本, 无正式作业时间, 只是一种作业填补。所以, 老师往往会忽略对它的评价。
二、省视:预习应该达到的效果
提高课堂效率, 增进理解力。预习可以将文中的“拦路虎”提前作一个清扫, 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由于经过了预习, 无论对看得懂、看不懂的知识, 都经过独立思考, 有了初步印象, 再加上老师的解析, 理解会更深刻。理解了的知识很容易记住, 特别是经过努力而攻克的知识更易记牢。
培养自学能力, 发展思考力。预习是一种自学活动。一个学生能自觉、长期坚持预习, 会使自己的阅读速度加快, 会善于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进行比较、判断、推理、具体化等思维作业, 思维的广度、深度、速度也会逐步得以改善。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调动学习积极性, 增强自信心。带着问题听课, 能启动好奇心和求知欲, 调动学习积极性。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一些障碍, 提高听讲水平, 加强记笔记的针对性, 增强上课的效果, 使得课堂学习状况发生变化, 改变学习的被动, 减少因听不懂而浪费课堂学习时间。预习所花费的时间, 与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和做作业效果相比, 是非常值得的。有人把预习后开始的学习过程比喻成“加速运动”, 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策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 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习力, 增进自信心, 那么重视预习, 研究策略,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就是当务之急。
1.研究, 以心理学作支撑。准备学习的精神优势。学习就像体育比赛, 需要精神优势才能取得好成绩。课前加强预习, 就像进行了“火力侦察”, 能发现新课内容的重点和不理解的地方。心中有数, 听课时就能产生并保持积极主动、轻松自如的心理状态。这正是学习需要的一种精神优势。
2.策略, 在螺旋上升的操作面探求。年级段不同, 预习的内容、要求和方法也不一样。低年级基础起步。低年级预习内容与要求:认字, 查字典理解部分字字义;组词, 理解指定词语的意思;读课文, 了解大意。低年级预习特点:从字词入手, 抓住字音、形与义;写部首, 把握字的结构, 记住字形, 其中, 着重记住抓关键字的读音和部首。
低年级预习重点:基础起步, 识字读文。中年级稳中拓展。中年级预习内容与要求:理解词语意思, 熟练运用工具书;读通文章, 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了解文章结构;针对字词和课文内容提出一、二个问题。中年级预习特点有:重视字词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工具书的运用主要指用字典、词典解决字词问题。中年级预习重点:整体感知, 学会质疑, 熟练运用工具书。高年级深入自主。高年级预习内容与要求:质疑问难, 收集资料并整理, 批注。高年级预习的特点:侧重于就课文内容主旨、句子含义、写作特点等质疑。高年级预习重点:质疑问难, 收集资料并整理, 简单批注。
3.习惯, 以水滴石穿的意志力涵养。真实再现的课堂为指向标。刚预习时, 要求不要高。某阶段预习开始时, 要课堂示范:预习什么, 怎样预习, 预习到什么程度。对于字词的理解, 工具书的运用, 课文结构的把握, 课文内容的感知都应真实再现, 详细指导。及时积极的评价为助推力。预习作业要“正式”, 应及时检查, 认真批改, 多鼓励, 以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增强自信心。
8.以科研课题带动校本研究 篇八
一、科研课题研究与校本研究,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校本研究是从学校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出发进行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循环反复的过程,达到更新教师理念,不断改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效果的目的的研究。科研课题研究内容是在教师解决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时,持续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着重选择具有代表性、被普遍关注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題或教育教学中热点、难点问题,能体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和一定的学术价值。
其次,通过校本研究,可以在课改理念与教育实践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有针对性地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通过研究成果加深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而通过课题研究,则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较系统、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疑难和困惑,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再次,科研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可以把立项的研究课题分解成不同层面的校本教研专题。而这些校本教研专题又反过来极大丰富和充实了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内容。在课题研究的框架下,这些校本教研专题的研究有利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提升,进一步丰富了科研课题研究的实践,使得科研课题研究有血有肉,更加生动、丰满。
二、科研课题研究的三个层次
近年来,随着课改不断深入,我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并以课题研究带动校本研究,使之逐渐成为我校校本教研的一大特色。因此,通过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对于提升校本教研的理论水平、针对性、可操作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 个人课题研究。在新课程标准下,个人课题研究正日益成为教师的必然选择。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做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个人课题研究有着内在和外在的驱动力,一方面,教师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内在要求非常迫切,另一方面,学校也为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舞台。
2. 教研组课题研究。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教研组必须进行适当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课题研究,形成合作课题。如果没有教研组课题,教师的课题研究就容易盲目。因此,根据本校教学实际,抓住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引导教研组确立学科课题,有重点、有层次地展开研讨,在研讨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素质。
3. 校级课题研究。校级课题研究包括以学校为主或为辅承担的全国、省市科研课题或子课题研究,即使是国家级的课题,落实到校级课题研究时,也必须从教育教学的需要出发,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从实践中寻找“理性”的回归。同时,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不可或缺的因素。离开了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校本研究就常常迈不开实质性的步伐,甚至于停滞不前,从而导致形式化、平庸化。从这个角度说,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教学研究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三、校本研究实施的三种形式
1. 教师个人的教学研究与反思。教师通过平时的教学研究与反思,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总结或借鉴经验解决问题,及时地反思教育教学事件,从而改进与解决自己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它强调的是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改进实践。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掌握新的理念,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新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知识的支撑下,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才能提升反思、研究的水平。教师要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不断发现、提出、分析、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面对的各种问题,坚持写反思记录,写教研文章,形成常规课例。在不断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2. 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与合作。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只有在合作中才能激活,动力只有在合作中才能持续,情感也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健康。年段集体备课与研讨,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为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提供平台,是教师合作交流的载体。这彻底改变了原本处于孤立封闭状态的教师备课、教学和研究,通过交流、研讨进行探讨,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挖掘备课组教师的智慧,形成教学合力,并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1)互相交谈,交流信息。交谈主要是交换信息和经验共享,信息和经验只有在流动中才能被激活,而教师也只有不断从伙伴中获得信息、借鉴和吸收经验,才会少走弯路。例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会遇到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无法解决,找到存在原因及对策。
(2)互相协作,同伴互动。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一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二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每个教师都要贡献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例如,我校的备课以年段为小单位,教研组为大单位,充分发挥年段备课组的作用,全年段老师全程参与备课、听课、小组评课,并在大组点评发言。通过研讨,逐步形成成功的点评课例,在分析问题,研讨争论过程中,受益的不仅是开课教师,年段中每一位老师教学观念、教学行为都通过积极的参与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人都受益匪浅。
(3)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帮助和指导新任教师,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在同伴互助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例如,在我校,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要求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必须带徒弟,这种方式灵活,更能发挥整体合力。
3. 专业引领,促进发展。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专业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得以深化发展的关键。
校本研究虽是在“本校”展开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不可缺的因素。专业引领就其形式而言,主要有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座谈)等,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功用,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但就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而言,教学现场指导是最有效的形式,也是最受欢迎的形式。
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中完善自我,通过校本研究建立一支素质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正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目的之一。
四、校本教科研管理三个落实
1. 把校本研究的理念贯彻到每位教师的思想中。校本研究工作的落实程度不取决于我们制定了多少条制度,更不取决于我们向教师灌输了多少新鲜的理论,而在于教师在思想上是否有了真正的转变,在工作中能真正落实多少,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对此教师应恰当选择研究课题,这是校本研究能否取得实效的关健。教师可以根据本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确定研究内容;可以配合学校实验课题,参与课题研究;可以面向自己专业发展定向,确定研究内容等等。总之,课题的确立应是教师的“所急”、“所难”,课题的研究应为教师“解渴”、“解难”,这样才能使教师真正意识到校本研究的必要与实效,让教师们自觉的参与到研究中来。
2. 落实教科研计划。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务处的安排,立足于解决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制定教科研计划。首先将课题选择同课程改革、教学热点、重点难点紧密结合;其次,在方案设计上注重课堂教学理念、方法、评价的改革创新,及时吸纳课程改革和课题的信息与研究成果,引发对课题的争鸣与交流,使课题研究在交互式、对话式研究中不断深化发展。
3. 落实教科研过程检查。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和内容。学科性的研究课题,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学习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在学习阶段安排学习有关文件精神,请专家宣讲新课标,制定教研活动制度及备课制度等;在实践阶段,建立实验班、实验年段,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在总结阶段主要进行结题工作。所有这些,都要求在每个阶段,通过总结、交流、反思等方式对教科研过程进行检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现象和问题,尋找教科研目标、期望与效果之间的差距,制定共同认可的下一步方案。
4. 落实教科研成果结题。在教科研过程中,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一系列结题工作,总结了教育教学经验,(下转10页)(上接34页)反思了研究的过程,是对课题研究的再深化和再提高,激励和促进教师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
五、校本教科研成效三个促进
1.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研究”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给教师一些现成的研究方法,而是要把教师的创造潜能诱导出来,将教师的生命感、价值感从沉睡的自我意识和心灵中“唤醒”。通过“唤醒”,可以使一个人真正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世界,认识自己存在的处境、生命的历程和未来的使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具有自我意识和充满生命希望的人。因此,“校本研究”就是要“唤醒”教师沉睡的研究意识,增强其自我意识,使教师获得一种生命的升华。
2. 促进学生学习水平提高。现在的课堂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孩子们的兴趣、注意点、兴奋点,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老师们总是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引导、创设一些情趣化的情景,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校本研究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变原来单一的、被动的、死记硬背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学习的方式;唤醒、挖掘与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提升了学生语言、认知、思维等综合能力,让学生在真实中探究感悟、在互动中发现拓展,共同体验和享受教与学的快乐。
9.校本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篇九
一、校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开展校本课题研究活动,促使各学科教师和各部门行政管理人员都能用科研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以提升学校各个工作层面的专业化水平,对于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校本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史建奎
副组长:李瑞民 陈丽萍 曾健
成员:全体中层干部、教研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教研处),办公室主任由教研室副主任杨建涛兼任。
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校本课题研究的领导、指导、实施和评审等工作,制定校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评定、表彰奖励等制度,建立有效的运行激励机制。学校将把校本课题研究开展情况列为对各处室、教研组评价和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的重要内容,确保研究的扎实有效开展。
三、校本课题选题的要求
1.教师主要围绕高效课堂的探索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行政人员结合本人的工作岗位围绕提升行政服务质量进行课题申报。
2.每位教职工必须独立申报一项,需认真思考、独立完成,拒绝抄袭,一经查出不予立项并进行通报批评。
3.各处室、教研组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内课题的日常管理。
四、开展校本课题研究的步骤
1.确定课题。教职工根据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和管理服务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惑,认真分析筛选,确定富有意义、带有较普遍性的问题作为研究题目,确定一个校本课题进行研究。
2.制定方案。在调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式两份,上交教研室一份)。
3.组织实施。依拟定的《校本课题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研究实践。学校将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加强课题研究的引领和指导,通过理论自修、专家引领、主题研讨、教学观摩等形式,积极落实课题研究各项工作。
4.总结反思。在课题研究后期及时收集过程性研究资料进行建档,整理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全面总结课题研究的得失,并反思得失的成因。
5.成果评定。研究期满,各课题主持人完成《校本课题结题报告》,并以组、处为单位上交结题材料,由学校组织结题鉴定。顺利结题的由学校向课题负责人颁发《结题证书》。
五、校本课题研究保障
1.学校为教职工校本课题的研究创造条件,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等设施定期向教职工开放。
2.学校为教职工校本课题研究提供一定的经费,推动校本课题顺利开展。
10.校本研修课题 篇十
《体育教育专业如何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
一、突出办学特色,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输送优秀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师范类院校担负着为基础教育培养体育优秀人才、输送体育合格教师的职能,必须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品德优良、专业知识丰富、教学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体育教师。
1.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师范类院校要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切实转变办学思想,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范类体育专业特色建设,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积极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要以培养高素质教师为目标,着力从教师职业道德、专业思想和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加强体育师范生的职业养成教育,增强体育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从教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2.大力推进体育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体育师范生教育实习是中小学教师培养的重要环节。师范类院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调整教师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不断完善体育师范生教育实习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校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尤其要配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做好中小学体育教师脱产培训的置换实习支教工作。
二、强化专项研究,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学术支持。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师范类院校要主动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相关领域的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参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1.积极开展政策性研究。师范类院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科研优势,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开展专项政策与对策研究,为加强地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学术参考和专业支持。
2.设立院校专项研究课题。师范类院校应根据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主动设立有关地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项研究课题,将学校教学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
3.深入基础教育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师范类院校应积极组织高水平专家和教师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地方基础教育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发展需求,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完善办学模式,大力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作。体育教师培训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师范类院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最重要的职能。
1.切实定强培训能力建设,积极构建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师范类院校要按照地方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需求,结合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规律,从学科专业、课程资源、专家团队、后勤服务等方面,切实加强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能力建设。要不断深化师范类专业课程改革,完善面向基础教育的培训专业和课程资源体系。充分调动本校高水平专家教授的积极性,积极吸收地方培训、教研、电教机构和一线中小学校的优势资源,精心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德艺双馨、专兼结合的培训专家团队。要从教学设施、食宿条件等方面加强培训的基础建设,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后勤服务保障。2.主动申报并积极承办各级教师培训项目。师范类院校应主动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联系,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市级教师培训项目。要科学设计培训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培训。建立完善教师培训的管理制度,严格管理程序,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太华办八一小学
冯保平
校本研修课题
《体育教育专业如何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
太华办八一小学
11.艺校校本研究性学习实验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 艺校 振兴京剧 研究性学习 校本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实验的缘由
“校本研究性学习”是学校师生为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而共同参与的探究性教学活动,该活动是以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多种能力的生成为导向的。
在“振兴京剧对策研究”校本研究性学习之前,笔者在高二年级进行了语文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范围涉及京剧、评剧、舞蹈、音乐专业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语文教材远离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过于严肃的文本内容也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大多数学生爱学的课文只占教材的50%。此表还显示出:89%的学生有参加校本研究性学习的意愿,75%的学生认为它对语文和专业都有益处。而学生对语文课的建议表达了他们对学习贴近专业的知识及语文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期待。因此,要改变艺校学生不爱学文化课及语文教材滞后于时代的现状,改变他们单一的学习方式,就要以开发贴近学生经验与兴趣的校本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满足其心理需要入手,转变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的态度。
2 实验的设计
2.1 课题的提出
京剧作为国粹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却叫好不叫座。远没有美国大片吸引人,原因何在?京剧班的学生是京剧事业的接班人,京剧事业的发展与之息息相关。他们应该关注这种社会现象,并通过彼此间的合作与探究力求找到此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途径。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2 课题的实施
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京剧票房”?为题引起学生对此问题的充分关注,然后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让学生自己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到剧场或上街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
调查内容:(1)现在都有哪些人看京剧?年龄层次如何?喜欢京剧的原因?(2)不喜欢京剧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样的京剧你才会喜欢?(3)如果你是剧场经理或京剧团团长,会采用怎样的营销策略争取观众?你从美国大片或麦当劳在中国的成功经验中能借鉴到哪些东西呢?
社会调查后,还可以通过对京剧名家、京剧名师、老戏迷访谈及上网查询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京剧的历史与现状。此后,学生们还要学会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加工。
2.3 课题的成果
课题的成果是论文或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如下:A. 京剧的历史与现状振兴京剧对策研究;B. 京剧对天津及全国的影响;C.天津市民对京剧的喜爱度与参与度;D.京剧的发展与振兴途径。
由于课题容量较大,所以计划用分阶段完成的形式,具体分为“问题的提出、成因分析、调查结果、启示与建议”几部分。考虑到学生功课比较紧张,因此三、四个人构成一个课题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然后把课题划分为若干个任务点,每个小组承担一、两个任务,分工合作。调查回来后再由每个小组推选一名成员发言,大家再根据发言展开讨论,通过头脑风暴法,一起找出京剧的发展与振兴途径。最后由班里写作好的几位学生归纳总结,撰写成调查报告。课题研究时间预计为一学期。
2.4 课题的评价
此次研究性学习拟采用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档案袋评价。教师将为每个学生建立档案袋,将学生的作品、体会、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的评价、家长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等及时收入其中,使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客观地看待自己,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它的优点是能使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使学生在档案袋制作过程中,反思他们的作品、知识和理解力;还会使学生对档案袋的内容产生个体成就感和进步感。
为了实施有效的评价,此次成绩拟占平时成绩的30%~ 50%,所占分值比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设定。
3 实验的实施
课题的提出是京剧班一个女生因京剧不景气想退学引起的。于是,从2006年3月到6月,历时4个月,其间通过文献研究、调查访问等方法,运用上网查询、自制调查问卷、上街采访、征询专业老师意见等方式和策略,完成了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研究性学习对师生来说都是从未涉足的新领域,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题。最大的难题就是时间问题。学生们专业课、文化课都要兼顾,课外时间很有限。因此,笔者采用了把课题划分为若干个任务点,各小组分工合作,每个小组承担一、两个任务的方式来使负担最小化。
学生们初步了解京剧市场现状后,在笔者的指导下开始设计调查问卷。从问卷的调查内容看,学生已初步具有了市场意识,如“看一场京剧,如果只花十元钱,您会去看吗?”“如果您是大老板,会投资京剧事业吗?”也有争取观众的意识,如“您认为怎样做京剧才能吸引你?”他们还不约而同地关注观众对传统戏和现代戏喜好的选择。
学生们随后用自己设计的问卷,以小组为单位上街进行社会调查。通过课上对调查结果的汇总与筛选,师生共同提炼出七条被调查者的振兴京剧的观点、九条在网上和报刊杂志上收集到的京剧专家的观点。笔者把提炼出的观点制成《振兴京剧对策一览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学生的观点”一栏中提出自己的振兴京剧见解。然后交给各自的专业老师,请他们参与对学生观点的评价。从回收的情况看,大多数的老师是愿意参与的,提出的各种观点也很中肯务实。如姜志军老师写道“振兴京剧关键是继承、发展、创新,多向兄弟剧种学习,博采众长,跟上时代的发展。多排近、现代戏。学生要刻苦学习专业。以传统戏打基础,到高年级要学些现代戏,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专业老师的积极反馈对学生无疑是一种激励。
在层层铺垫之后,开始进入了论文撰写阶段。这些学生从未写过论文,所以,每一步都需要老师的精心策划与引导。笔者根据他们的写作意向,为他们列了四套论文写作提纲供其选择。从论文完成的质量看,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同学们分别从京剧艺术的现状、成因分析、存在价值和振兴对策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
4 实验成果示例
“振兴对策:(1)京剧虽然是国粹,但也不能高高在上,总是等着观众主动来欣赏它。要把京剧发扬下去,就应当让京剧走进观众。例如组织演员到各学校、企业、剧院等地举行公演,把好剧目、新剧目介绍给观众。让他们零距离地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2)现如今是市场经济的时代,振兴京剧也要从营造市场角度去考虑。例如在票价方面要采取打折或节假日票价大优惠等促销手段,以多拉广告等手段降低演出成本,从而能降低票价,让观众从经济上能够承受,这样便可以增加观众了。(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建议教育部门将京剧剧本列入中小学教材,使学生们从小就接触京剧,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如果人们听京剧像听古典音乐一样觉得是一种享受的话,那么京剧事业的发展就大有希望了。”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
[2]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
【校本小课题研究】推荐阅读:
中学校本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09-24
校本培训课题10-19
校本研究课题计划08-02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课题09-08
初中校本教科研课题09-10
屈原镇中心学校《校本教研与学校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0-21
校本教学研究制度09-02
加强校本教学研究提高整体办学水平07-11
《丁寨乡校本课程研究》工作总结07-27
基于课堂观察的校本教研实效性研究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