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精选9篇)
1.论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篇一
【发布单位】环境保护部 国家能源局 【发布文号】环发[2014]65号 【发布日期】2014-05-10 【生效日期】2014-05-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环境保护部
关于深化落实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通知
环发[2014]6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厅(局)、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办),辽河保护区管理局,解放军环境保护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建立河流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落实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切实做好水电开发环境保护工作,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河流水电规划应统筹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河流水电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应按照“全面规划、综合利用、保护环境、讲求效益、统筹兼顾”的规划原则,以及“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的环境保护要求,协调水电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统筹流域环境保护工作。
(一)科学分析确定流域生态环境敏感保护对象。应对流域有关区域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调查、科学评价,充分研究相关生态环境敏感问题,科学分析保护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确定生态环境敏感保护对象。
(二)合理确定重要敏感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应高度重视流域重要生态环境敏感保护对象的保护,避让自然保护区、珍稀物种集中分布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减小流域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生态功能的损失。优化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空间格局,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设立物种栖息地保护专章,统筹干支流、上下游水电开发与重要物种栖息地保护,合理拟定栖息地保护范围。
(三)统筹规划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应结合流域生态保护要求、河流开发规划、梯级开发时序、开发主体以及生态环境敏感保护对象情况,统筹梯级电站生态调度、过鱼设施、鱼类增殖放流和栖息地保护等工程补偿措施的布局和功能定位。应根据规划河段生态用水需求,初拟相关电站生态流量泄放要求;结合梯级电站特点和鱼类保护需要,初拟过鱼方式;统筹考虑梯级电站的增殖放流,增殖放流应与栖息地保护结合,保障增殖放流效果。依据河流水域生境特点,总体明确各河段放流对象。对涉及生态环境敏感保护对象的梯级,应根据规划开发时序研究提出保护措施。
(四)强化水电规划及规划环评的指导约束作用。水电规划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河流水电开发的依据,各级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在审批流域水电规划时应充分采纳环境保护部门审查的规划环评意见。项目建设时,应与流域规划环境保护措施相协调,已明确作为栖息地保护的河流、区域不得再进行水电开发;建设项目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应依据规划环评报告及审查意见,确保实现规划的环境保护总体目标。
二、水电项目建设应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应统筹安排各阶段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行,保证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设计符合规范要求,及时建设落实并发挥作用,确保安全。
对环评已批复、项目已核准(审批)的水电工程,经回顾性研究或环境影响后评价确定须补设或优化生态流量泄放、水温恢复、过鱼等重要环境保护措施的,应按水电工程设计有关变更管理的要求,履行相关程序后实施。设计变更工作应开展专题研究,必要时进行模型试验,以保障工程安全和稳定运行。
(一)合理确定生态流量,认真落实生态流量泄放措施。应根据电站坝址下游河道水生生态、水环境、景观等生态用水需求,结合水力学、水文学等方法,按生态流量设计技术规范及有关导则规定,编制生态流量泄放方案。方案中应明确电站最小下泄生态流量和下泄生态流量过程。此外,还需确定蓄水期及运行期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及保障措施。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或开发区域河段特有水生生物栖息地的鱼类产卵季节,经论证确有需要,应进一步加大下泄生态流量;当天然来流量小于规定下泄最小生态流量时,电站下泄生态流量按坝址处天然实际来流量进行下放。电网调度中应参照电站最小下泄生态流量进行生态调度。生态流量泄放应优先考虑专用泄放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开展设计、施工和运行,确保设施安全可靠、运行灵活。
(二)充分论证水库下泄低温水影响,落实下泄低温水减缓措施。对具有多年调节、年调节的水库和水温分层现象明显的季调节性能水库,若坝下河段存在对水温变化敏感的重要生态保护目标时,工程应采取分层取水减缓措施;对具有季调节性能以下的水库,应根据水库水温垂向分布和下游水温变化敏感目标,充分论证下泄水温变化对敏感目标的影响,如存在重大影响,应采取分层取水减缓措施。
(三)科学确定水生生态敏感保护对象,严格落实栖息地保护措施。水电工程应结合栖息地生境本底、替代生境相似度和种群相似度,编制栖息地保护方案,明确栖息地保护目标、具体范围及采取的工程措施,并在水电开发同时落实栖息地保护措施,保护受影响物种的替代生境。项目环评审批前,应配合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制订栖息地保护规划方案,并请相关地方政府出具承诺性文件。
(四)充分论证过鱼方式,认真落实过鱼措施。水电工程应结合保护鱼类的重要性、受影响程度和过鱼效果等,综合分析论证采取过鱼措施的必要性和过鱼方式。水电工程采取过鱼措施应深入研究有关鱼类生态习性和种群分布,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泥沙、气候以及水工建筑物型式等因素,与栖息地、增殖放流站等鱼类保护措施进行统筹协调,按过鱼设计技术规范要求,经过技术经济、过鱼效果等综合比较后确定过鱼设施型式。现阶段对水头较低的水电建设项目,原则上应重点研究采取仿自然通道措施;对水头中等的水电建设项目,原则上应重点研究采取鱼道或鱼道与仿自然通道组合方式;对水头较高的水电建设项目,应结合场地条件和枢纽布置特性,研究采取鱼道、升鱼机、集运鱼系统或不同组合方式的过鱼措施。应深入开展过鱼设施的技术方案研究,做好鱼道水工模型试验和鱼类生物学试验,落实过鱼设施建设,保证过鱼设施按设计方案正常运行。加强电站运行期过鱼效果观测,优化过鱼设施的运行管理。
(五)论证鱼类增殖放流目标和规模,落实鱼类增殖放流措施。应根据规划环评初拟确定的增殖放流方案,结合电站开发时序和建设管理体制,依据放流水域生境适宜性和现有栖息空间的环境容量,明确各增殖站选址、放流目标、规模和规格,做好鱼类增殖放流措施设计、建设和运行工作。放流对象和规模应根据逐年放流跟踪监测结果进行调整。为便于管理和明确责任,鱼类增殖放流站选址原则上应在业主管理用地范围内。要根据场地布置条件,合理进行增殖站布局和工艺选择,保证鱼类增殖放流站在工程蓄水前建成并完成运行能力建设。
(六)科学确定陆生生态敏感保护对象,落实陆生生态保护措施。对受项目建设影响的珍稀特有植物或古树名木,通过异地移栽、苗木繁育、种质资源保存等方式进行保护。在生长条件满足情况下,业主管理用地应优先作为重要移栽场地之一。对受阻隔或栖息地淹没影响的珍稀动物,通过修建动物廊道、构建类似生境等方式予以保护。要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优化施工用地范围和施工布局,合理选择渣、料场和其他施工场地,重视表土剥离、堆存和合理利用。要明确提出施工用地范围景观规划和建设要求,大坝、公路、厂房等永久建筑物的设计和建设要与周围景观相协调,施工迹地恢复应根据不同立地条件,提出相应恢复措施和景观建设要求。
三、切实做好移民安置环境保护工作
(一)加强移民安置环境保护建设。应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特点,结合城镇化规划和要求,分析移民安置方式环境适宜性。对农村移民集中安置点、城(集)镇、工矿企业以及专项设施的迁建和复建,应按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开展移民安置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并报行业技术审查单位审查,落实设施建设。对涉及重大移民安置的环保工程,应开展与主体工程同等深度的方案比选,并开展相关专题研究工作。移民安置环保工作应作为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重要内容。
(二)注重电站库底清理环保工作。在水库初期蓄水前,应提出库底清理方案,并按照有关要求做好库底清理环保工作。对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废放射源以及固体废物清理后原址被污染的土壤等按有关规定采取处理措施,在专项设计基础上进行无害化处置,防止二次污染。库底清理工作须作为电站下闸蓄水阶段环保检查的重要内容。
四、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实施保障机制
(一)建立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加强部门沟通,协商研究有关水电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研究建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能源主管部门之间的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在可研阶段对重大事项进行会商。对于特别重要的河流,研究成立流域水电开发环境保护协调领导机构,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协商水电开发环境保护政策性问题,协调水电规划及项目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商议解决梯级调度与生态调度等重要问题。
(二)建立流域水电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机制。流域水电开发企业原则上应成立统一的流域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对多企业进行水电开发的流域,应由主要水电开发企业牵头,联合其他企业成立流域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制定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办法,组织落实并协调流域环境保护措施和相关规划设计及专题研究任务。
(三)建立河流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保障机制。水电开发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应强化工程补偿,坚持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生态修复、水温恢复、过鱼设施、鱼类增殖放流、水土保护等工程性补偿措施到位。水电开发主体单位应落实环保设施建设资金、保障需要,并纳入工程概算;应确保运行期间的环保投入,保障工程环保设施的长期有效运行,促进库区生态建设。探索建立流域水电环境保护可持续管理制度,促进水电开发环境保护实施效果。
(四)建立工程技术保障机制。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环境保护措施应遵照相应的技术标准开展设计,确保工程安全和环保措施运行稳定。应逐步完善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及时修订相关标准。对于与主体工程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建筑物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开展试验研究和设计,考虑工程安全、环保要求、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比较确定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积极开展水电工程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从流域、项目两个层面开展模拟生态水文过程调度、生态流量保障、水温恢复、过鱼设施、珍稀特有鱼类人工驯养繁殖、河流与水库生境修复、栖息地建设等关键技术研究,为水电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五、加强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监督管理
(一)加强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监督。加强环境保护措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动态跟踪管理系统,建设单位应定期向环评审批部门报告工程重要进度节点及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环评审批部门不定期进行检查或巡视。依据规划环评及项目环评要求,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分预可研、可研、招投标和技术施工阶段开展重要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工作,报行业技术审查单位审查并抄送环评文件审批部门。建设单位应在环境保护措施建设前确定环境监理单位,环境监理单位应将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进度、质量和运行情况作为监理工作重点,及时上报建设单位,并与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形成联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视等方式对水电建设过程中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三同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落实,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对情节严重的依法惩处。
(二)加强环境保护措施验收管理。水电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及时开展项目环境保护工作阶段性检查和验收工作,工程总体验收前应及时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并把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作为检查和验收重点。其中栖息地保护、生态流量泄放、水温恢复、过鱼设施、鱼类增殖放流等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应作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重要内容,确保环境保护措施按要求建成并投入运行。环境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应及时进行整改,蓄水后会严重影响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的工程,必须在整改落实后才能进行蓄水。水电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工程,应纳入能源主管部门组织的水电工程安全鉴定和验收范围,确保主要环境保护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安全满足工程要求。
(三)加强环境保护措施运行监督管理。项目开发主体应确保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正常运行,并达到项目审批要求的功能和效果。应做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按照环评要求构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长期跟踪观测库区和坝下水温、水文情势变化以及鱼类关键栖息地的生境条件变化,动态开展鱼类增殖放流、过鱼导鱼、生态修复等措施实施效果监测。建立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监测成果报告制度,项目开发主体应每半年编制电站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简报,总结分析各项设施的运行及效果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善运行效果的措施计划。简报应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能源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的监督抽查,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四)适时开展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和后评价。对水电规划较早,未开展规划环评的主要河流,河流开发主体应编制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能源主管部门审查并联合印发审查意见;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审查的审查意见应报环境保护部备案。河流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应将已建电站主要环境影响复核和环境保护措施效果分析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水电建设项目运行满5年,应按要求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重点关注工程运行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及时调整补充相应环保措施。
环境保护部 国家能源局
2014年5月10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2.论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篇二
我国小水电环境影响工作的开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1) 自觉自愿期。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30年 (1949-1979) , 这段时期为小水电建设的始发期, 小水电主要解决边远山区、贫困地区的照明问题, 电站规模小, 全国总装机容量仅630万kW, 小水电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引人注意。此间, 国家和地方都没有着手小水电对生态环境正面和负面影响的专门研究和管理, 建设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根据各自关心的内容做些工作, 生态保护工作的目的和任务都不明确。
(2) 认识觉醒期。
改革开放20年, 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这个阶段为了解决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问题, 小水电得到较大规模的开发, 600多个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县, 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 全国农村水电总装机容量在2000年达2 600多万kW, 实现了大踏步地前进。在开发水电的同时提出了生态保护的概念, 从“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到“以水发电, 以电护林, 以林涵水”, 观念上出现了一些转变。在实际工作中虽已提出要对“小水电建设项目环境生态效益和影响作出综合评价”, 但还只是定性的规定, 没有量化指标, 且实际审批要求也不严格。90年代后期, 在全国“电荒”的宏观背景下, 开发小水电的经济效益突现, 全国出现了民企投资小水电的高潮, 在这个浪潮中, 除了加速推动小水电发展的积极意义外, 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东西, 如跑马圈河、抢夺项目、无序开发, 小水电环境影响和生态保护的问题变得突出起来, 与小水电有关的各方面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迫切, 生态保护工作逐步加强。
(3) 积极实施期。
进入21世纪, 小水电站的建设和保护, 双重内容兼备, “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农村水电总装机2006年底达5 000万kW, 加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工作,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的启动, 积极发挥了小水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正面作用, 实施这项工程每年可减少木柴消耗1.89亿m3, 保护森林0.227亿hm2, 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61亿t。可获直接生态效益360亿元。国家环保和水利等系统联合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小水电环境管理的办法, 小水电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内容越来越明确。
2 正面效益和负面影响
我国小水电对环境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节煤减排和生态保护上, 效益非常显著。我国小水电资源丰富, 分布广泛, 在广大农村地区能有效替代常规电力, 如果这些小水电资源得到充分开发 (1.28亿kW, 年运行小时3 500 h) , 节省1.64亿t标煤。2004年全国小水电总发电量120亿kWh, 相当于替代4 548万t标煤 (2004年供电标准煤耗379 g/kWh) , 避免了燃煤发电所带来的33万t烟尘, 79万t SO2, 67万t NO2, 5 867万t废水, 724万t废渣, 1亿t CO2。人们利用小水电可以替代生活中所必需的柴, 从而也就节约了木材资源。2005年在全国小水电供电区内有2 000多万户居民使用电炊, 每年减少砍伐森林1.2亿m3, 相当于每年新增人造林429万hm2 (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1999-2003年) , 人工林单位面积年产量:28 m3/hm2) , 有效地保护了当地森林和植被, 减少了水土流失, 改善了生态环境。
由小水电工程引发的生态环境负面问题与其他水电工程有共同的地方, 但又不完全相同, 主要表现在:
(1) 局部河道脱水。小型水电站一半以上为引水式, 改变了天然河道的流态, 导致河流上下游水文泥沙特征发生变化, 如不采取适当措施, 容易造成下游部分河段不同程度的脱水, 影响该区间的生产生活用水及环境用水。
(2) 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小水电站点多面广, 如果流域的开发规划欠缺失当, 加之短时期开发强度较大, 虽然每座电站对局部环境影响不大, 但形成积累效应, 影响范围广, 影响周期长, 在下游水质、水温等水环境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有时变化巨大。
(3) 水力资源浪费。小型水电站由各种因素造成的电站效率不容易达到最高, 这也是个积累效应, 减少了全国水力资源总量的有效利用, 造成资源浪费。如果每个电站提高1%的效率, 每年节能达20亿kWh, 按0.28元/kWh计, 合人民币5.6亿元。一般的小型电站在技术改造后, 可以提高效率5%~10%, 节能的空间巨大。
(4) 施工点问题严重。小水电在施工过程中因工程占地、采石、取土、弃渣、筑路等活动对地表植被影响较大, 如果防护措施不当, 容易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施工活动对地表扰动会影响某些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工程施工期间, 施工人数和施工机械较为密集, 开挖料遗弃及施工设备带来的物理、化学污染等较为严重。施工生产生活区的废水会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5) 小型水坝存在病险隐患。由于水文资料的缺少, 加之管理能力薄弱, 可能由超标准洪水、工程质量等原因造成河道坍塌, 甚至溃坝。
另外, 闸、坝阻隔及水环境变化对鱼类等水生生物产生影响;水库淹没对陆生动植物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水库淹没传统文化集聚地;水电站会对景观造成一定影响;在水库库区和人工岛屿的周围消落带问题;移民问题等也有涉及, 但远不及大型电站, 比较轻微。
3 环境管理
(1) 注重机制和制度的创新。
我国小水电环境管理在思路和做法上和国外的管理有许多差异, 从工作的方式看, 政府管理仍然以工程项目为主, 而没有注重机制和制度的消化和创新, 例如, 和小水电密切相关的清洁发展机制 (CDM)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 尤其是绿色水电认证制度, 如何推动和管理, 未见管理部门的任何意见出台;从管理的方式上看, 近年出台的法规以应急为主和行政审批为主, 工作的重点是加强电站的安全管理、清除在建的“四无”水电站, 工作较为被动, 无暇顾及已有的4万多座各类水电站需进一步降低环境影响的问题。
小型水电站的管理, 要根据环境影响的程度细分容量等级并按水库容积归类分析, 对生态影响轻微的500 kW以下的微型水电站以及低水头径流式电站, 包括容积较小的自然湖泊型的水库电站, 要和其他类型水电站有所区别, 支持此类低影响水电站的大力开发。
(2) 设置一定的环境专业人员。
在小水电行业管理单位, 宜设立专业的环境保护部门和人员, 制定和定期更新有关小水电环境管理的标准和办法。明确小流域的水能承载力和生态流量, 完善流域的水能资源开发规划, 合理规划、合理利用、有序开发, 超规划的开发和开发不足都不是科学的。重视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整体评价、对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河流水电开发规划, 审批机关不得予以审批其中的任何水电项目。
重视从防洪发电为主, 转向保证供水和灌溉的电站, 即由常规水电转为能量回收的电站的管理, 提高这类电站的保障用水安全的教育, 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 保障安全供水, 制定相应的适应机制, 保证此类电站长效运行。
(3) 电站的报废、改建和技术升级。
按照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思想, 将许多废弃的水电站或者运行时间很少的站 (给出规定和拆除的评估方法) 登记, 监督回收报废的设备、电缆、油料等产品, 拆除河道中的建筑物, 恢复原貌。在宏观上减少电站座数, 突出生态友好且有效益的电站, 先求质量, 再求数量。对入不敷出, 连成本都不能回收的电站, 执行消户。对有保留价值的老电站实行技术升级和改造。
(4) 加强施工监督、实行综合治理。
加强电站施工中的环保措施的落实和监督, 重点监督水电建设“三同步”, 即工程与环保、水保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同步;控制施工区水土流失;生产废水“零排放”, 保护江河水质;恢复植被等等。
水电开发建设涉及范围广, 环境因素复杂。要建立开发的综合协调机制, 明确职责, 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4 环境影响评价
小水电项目要甄别对待, 明确不同容量, 不同生态区域内小水电站所应采取的评价办法, 无论是做报告书还是报告表, 杜绝小水电项目不做环评的现象, 每个小水电工程都要环评。需要特别注意分布在我国退耕还林区、天然林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的水电站, 要将生态影响情况的底数摸清, 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权衡生态和经济效益, 将生态的影响降到最小。
(1) 做好河流规划环境评价工作。
评价水电规划项目对区域及流域的环境影响, 找出影响途径和规律, 论证规划水电工程的布局、规模、结构合理性, 提出环境影响整体优化方案及合理的环境保护综合防治措施。已做过规划的流域, 应及时修编, 积极开展流域环境影响研究工作, 严格执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治理“三同时”制度。有严重环境问题, 而又无有效对策措施的项目不能建设或缓建;对具有长期累积性、潜在性环境影响的小水电建设项目, 应在项目建成营运后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工作。建议由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主持重新制定开发潜力在15MW以上河流的水能开发利用规划。
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需选择有资质的有类似工程业绩的评价机构进行评价。特别注意小水电对生态影响的评价。梯级级电站应重视流域规划的环评结论, 对已建上下游电站的环境影响做好充分的分析, 吸收其中的经验教训。小水电环境影响评价中增加环境风险的应急措施, 设定风险应急预案,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稳妥应对。
(2) 把环境影响评价融入工程前期工作。
不能把环保看作是负担, 不是先设定其负面影响, 再予以减低、补偿。环保应在工程设计过程中成为一项重要因素,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优化工程设计方案。新站址的选择及总体布置与设计应该是“环境结合”设计的结果。通过技术创新, 协调经济与生态的矛盾, 使小水电项目建成简单、可靠、高效、造价合理的项目。
加强环境评价中的社会评价, 公众意见的采纳, 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搞清当地群众对环境最敏感的问题, 在设计过程中取得公众最大限度的参与, 使选定方案成为环境可以承受、公众可以接受、经济技术可行的和谐方案。
5 建设环境友好的小水电工程
(1) 开展全国水能资源利用区划工作。
水能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资源, 也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水能资源在我国的分布和利用极不均衡, 部分省区利用不足, 另一些省区已经变得日益稀缺。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密切相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的方针, 为水能资源管理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出具体要求。在政策上, 要由水能资源大力开发转为有序开发、由尽快利用转为可持续利用;在理念上由充分利用转为合理利用、由单一利用转为综合利用。这种方针政策和理念的变化, 要求政府的管理战略与之相适应, 要求宏观的区划技术与之相匹配, 急需对我国水能资源利用的总体布局做好精心策划。
(2) 加大小水电代燃料力度。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 实现了水能资源开发与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结合, 取得了巨大成绩, 是非常好的生态工程实例。比较遗憾的是每年完成的代柴电站规模较小, 比例仅占总规划区约1.6%, 解决人口20万, 比例不足2%, 相比之下, 民企开发速度较快。应加强代燃料电站的工作, 对代燃料项目实行项目筛选, 收益率好的 (例如大于8%) , 应优先纳入代燃料工程。对于民企开发水电的活动, 在支持的同时, 要合理控制和有序开发, 要实行总量控制, 社会办的水电站在享受小水电的优惠政策的同时, 也要担负起一些社会责任, 核定生态容量, 以代燃料电价给农户供电, 维护当地居民的利益。
(3) 加强实施CDM项目的能力建设。
截止2007年9月29日, 我国已经批准CDM项目有737个, 其中已经成功注册的有112个, 获得EB签发CER的有18家, 水电项目占到批准项目的1/3以上, 总数为各类项目之首, 但和我国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相比, 还相差甚远。我国5万kW以下的小水电资源约1.28亿kW, 假设剩下的小水电资源的10%按照CDM规则开发成功, 则共约8 947 MW的小水电, 可产生2 400万t CO2/年的减排量, 每年的收入超2亿美元, 是一笔很可观的资金。目前, 国际上购买CO2减排量的市场十分活跃, CDM不仅给我国带来资金上的收益, 更有技术示范, 技术国产化, 推动地方经济,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多重效益, CDM是个多赢项目, 我国小水电行业不应错失良机, 应当加强宣传、培训和推广力度, 加强本行业实施CDM项目的能力建设, 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得到开发和注册。研究并制定由发达省份地区向欠发达省份地区实行技术和资金的转移的机制, 在国内实行中国化的CDM机制, 探讨给相对发达的省份规定减排份额的办法, 平衡发达省份和欠发达省份的关系, 实行有区别的责任, 将扶贫工作推向深入。
(4) 开展“绿色水电认证”。
“绿色水电认证”以“绿色水电认证标准”为基础, 通过邀请具有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按照有关标准和程序做出合格性的评价, 确定“绿色水电”, 瑞士、美国等一些国家在此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的小水电行业决不应该采取观望的态度, 更不应该有实施“绿色认证”是多此一举的思想, 为了让绿色的“小水电”更绿, 需要一个更为绿色的方式为有序发展壮大的农村水电提供有力的依据。从科学的角度讲, 对于生态来说, 单纯以装机容量的分野作为判断标准, 有些勉强, 被中央和地方坚决叫停的“四无”水电站, 绝大多数也是小水电, 这些电站连基本的规划和设计都没有, 绝对谈不上“绿色”, 实施“绿色认证”, 可以很好地甄别鱼龙混杂的小水电市场。
农村水电在我国分布广泛, 有大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容量的典型案例, 通过借鉴瑞士等国“绿色水电认证”的理念和机制, 积极发挥市场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尽快成立我国的“绿色水电认可委员会”, 发展“全国的绿色水电基金”, 开展实证对比研究, 制定可靠的水电认证标准, 推出我国绿色水电认证的体系, 走出绿色水电认证步伐, 建设环境友好的农村水电工程, 为全国的水电工程做好示范。
摘要:对小水电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 对小水电生态环境影响的正面效益和负面影响进行了概括, 指出了小水电环境因素对小水电发展的影响, 以及小水电环境影响评价、小水电环境管理制度及其实施情况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小水电建设应采取的环境保护建议。
关键词:小水电,环境影响,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陈星.农村水电可持续发展刍议[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6, (2) :109-110.
[2]陈星.关于在农村水电行业开展“绿色水电认证”的思考[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07, (7) :25-28.
[3]陈星.建设环境友好的农村水电工程[J].农村电气化, 2005, (11) :36-37.
3.保护与开发并重、促进生态建设 篇三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两者是同步进行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我县地下矿产资源较丰富,近年来特别是依开采石油、天然气为主。但是随着石油、天然气大面积开采,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给当地人民生产、生存、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在2012年,榆林市提出按照“开发一块、绿化一块”的开发与治理的要求,推动了全市企业开发与治理生态环境的路子。
1 近年来我县能源企业绿化造林情况
(1)我县在2010年,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征得企业同意,实施了第一年能源企业绿化造林,长庆石油企业缴纳绿化费400万元,异地造林1190亩,实施在我县乱井子林场红卫营林区;定边采油厂采取自主造林,投资200多万元,在油区(贺圈镇五兴庄村)营造油松、侧柏、紫穗槐等1000亩。
(2)2011年,我县实施“万棵大树绿化县城活动”,企业投资630万元,投入县城万棵大树绿化活动。
(3)2012年,结合榆林市“三年植树大行动活动”,我县县委、县政府结合在定边县采油(气)14个企业下达绿化造林总任务1060万元,折合造林面积10000亩,经检查核实完成了造林任务1280.9万元,折合造林面积12800.9亩。
2 结合几年来能源企业绿化造林,特别是2012年企业绿化造林,总结了能源企业造林好的做法
(1)领导重视、科学规划
各采油(气)企业能始终坚持“开发一块,绿化一块”的原则,将绿化造林工作列入常规工作之中,有领导、有部署、有安排、有监督、有计划、有步骤推进绿化造林工作。同时能把任务具体到井场、站点、道路上,切实将矿区绿化造林工作落到了实处。同时各企业对绿化造林做到有规划实施方案,并能专门邀请林业专家,到绿化现场对油区道路、井场绿化工作进行了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确定适宜的绿化树种,制定科学严谨的施工方案。例如定边采油厂实施造林过程,对井场和道路下压部分,选择栽植刺槐、沙棘,用来绿化固定边坡、路基,保护路面;油区道路沿线和井场,以栽植杨树、柳树为主,易活、美观大方;生产一线生产生活基地等重点绿化项目,栽植油松、龙柏、刺柏等常绿乔木和红叶李、榆叶梅、日本樱花、月季等二十余种观赏树种,并点缀花冠草,形成了步步见绿,处处有景的绿化格局。
(2)资金投入、科学支撑
各采油(气)企业投入充足资金用于绿化造林,如长庆采油八厂,县政府下达绿化造林任务80万元,但是实际投入110万元用于绿化造林,切实以“建设一个油田,改善一方环境;修建一座井站、增添一片绿色”的路子推进油区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有的企业能应用科技支撑提高造林成活率。如采用八厂,建设综合性试验基地,选择适生树种、草种,先综合性实验培养,掌握生理特性,然后大面积推广造林。在造林过程中通过采用硫酸亚铁改良土壤,造林时使用生根粉,造林后喷洒防蒸腾剂、挂营养液等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
(3)加强管理、增强管护
为了能使绿化造林任务按时完成,并能保障成活率,各采油(气)企业对于绿化造林采取合同制承包造林,要求绿化施工队必须具有国家机关部门颁发的三级以上园林绿化资质,同时通过油田公司和各企业审查认定,并要有技术资金,管理经验,才能参与绿化造林。对于各企业辖区绿化造林地块、站点、道路的树木、草坪管护任务分管落实到每个职工,明确养护要求,同时成立绿化协会、花卉协会等办法,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绿化管理活动,有效地提高企业职工爱绿、护绿的意识。
3 能源企业绿化造林刚刚开始,在组织、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抚育管护措施跟不上。通过我局检查验收,各采油(气)企业造林经费投入了,任务完成了,但开采油(气)企业绿化造林地块处于山区或沙区,一是抚育管理措施跟不上,降低了造林成活率,二是管护措施不到位,道路两旁有的林木被车压或被人拔掉苗木。
(2)能源企业绿化造林管理机制跟不上。
各开采油(气)企业虽承担了县人民政府下达的绿化造林任务,但是有的企业在完成绿化造林任务时速度缓慢,配合积极性不高,我县出台了《定边县能源开采企业造林绿化试行办法》管理促进各开采油(氣)完成绿化造林任务,但是管理机制措施还是跟不上管理要求。
4 为便于进一步加强能源企业绿化造林成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1)能源企业绿化造林规划能否实行双向管理,由能源企业申请,要求林业部门统一规划的企业,林业部门统一进行规划设计。企业需自主规划设计,由企业完成规划设计,但必须报林业部门规划作业设计,这样便于检查验收。
(2)每年能源企业绿化造林结果,以县委、县政府组织进行通报,进行选优评差,促进各企业更好更多地完成绿化造林任务。同时建议县委、县政府对于不能完成绿化造林任务的,甚至既不完成绿化造林任务也不交纳绿化造林费用的企业,在开采油(气)井征用井位上采取一定管理措施,便于督促企业在绿化造林工作上有一定的觉悟。
4.论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篇四
1.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1.2.1对水文情势的影响水文与物种的分布具有某种密切的关系,水流影响物种的生存环境,而水生生物又与水资源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河流、湖泊、干流及支流影响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水流特性决定着水生生物的活动与繁殖,所以水流是维持河流横向或纵向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势必对河流的水位、水流速度以及水量等诸多方面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很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有些敏感性生物造成极大的威胁。
1.2.2对水体水质的影响水库或闸坝在建成蓄水之后,由于水流速度对不同种类污染物质的净涤作用不同,因而对水体水质也造成正负影响。库区水体流速较慢、停滞时间较长,有利于水中悬浮物的积淀,进而使水体浑浊度和色度降低。与此同时,水库内流速缓慢,藻类植物活动频繁,通过其呼吸作用所释放出的CO2与水中的钙离子及镁离子相结合产生出CaCO3与MgCO3,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体的硬度,减少水体因碱性过强而导致毒性增大的可能。水库在蓄满水之后,水流速度减缓,降低水气界面的交换率和污染源的迁移能力,所以复氧能力衰退,自然水库净化能力要比河流弱。加之库区水体置换率较慢、透明度较高,有利于水中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并在充足光照、适宜水温及丰富氮磷物质等诸多条件下,更容易产生水体水质的“富营养化”现象。
5.论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篇五
新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作者:艾来提江·库尔班
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05期
摘 要:本文结合新疆水资源的概况和分布情况,对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了环境保护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字: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
水资源是新疆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是否可以高效保护水资源以及对于水资源能否有效利用,关系到新疆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事业的成败。
一.新疆水资源概况及分布特征
新疆境内大小河流总共有570多条,其地表可利用量为617亿立方米,在平原地区下水天然补给量为65亿立方米,包含平原区生态环境需水量在内总共可以利用的水量为68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大约占全国人均的2.2倍,在我国排在第四位,从此角度而言新疆的水资源是相对丰富的。但是,仅从新疆的土地面积平均水量却只有4.8m3/km2,在全国仅排在倒数第三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疆的水量又是一种非常紧缺的干旱内陆区,水资源的分布及其不均匀。我们从空间分布的角度上看,新疆的水资源分布呈现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分布情况。然而,根据时间季节的不同,虽然新疆河路径流的年际变化相对平稳,但是年内的水量分配却又是非常的不均匀,呈现出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的现状。而且水资源的分布和区域的经济的发展之间也十分的不协调,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水资源环境恶化
由于河流上游大量的开荒,将流域水流大量引走,导致下游水量严重减少,一些河流甚至出现了断流的情况。由于河流流程减短,流域下游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的恶化,河流断流断面逐渐的向绿洲移动,破坏了天然的水盐平衡,将土壤中的积盐和地下水流的矿化得以加重,造成了土壤盐渍化。人们只重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将环境保护问题抛诸脑后,导致了水资源恶化严重。
(二)胡杨林等自然植被衰竭
新疆的自然气候在干旱和半干旱的条件下自然植被难以成长生存,但是由于内陆河的滋润,以胡杨为主的绿色植物成为了河流两岸的绿色走廊,有效的防止了沙漠化的,胡杨的有效防护稳定了荒漠化的生态环境。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对原始生态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减少了胡杨等自然植被赖以生存的水分,直接导致绿色防护植物大量的死亡。
(三)沙漠化威胁
沙漠的形成是人类不适当的活动导致的严重后果,又因为新疆气候干旱而水源缺少,绿色植被大量的死亡,没有新的植被覆盖,使得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正朝着一个严重后果恶化。水源和绿色植物的减少与沙漠化有着直接的联系,新疆很多地方的沙漠化扩散十分迅速,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恶化。
(四)湖区生态恶化
生态环境系统中的主要调节器是湖泊,湖泊的水量和质量不管是湖泊的自然资源还是整个生态系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生态结构本身就非常的脆弱,如果湖泊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发生了问题,对于生态的平衡和资源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三.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一)制定全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
对于新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水资源和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而且对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跨流域的调水都需要做好合理的配置,这样才能够全面将水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对于地表水需要适度利用,地下水进行合理的开采,将地表水和地下水有机的统一进行调配;对于各州的用水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处理满足经济用水之外,还需要对生态用水进行有效的保障,努力将水资源的利用率进行全面提高。
(二)强化流域资源的统一管理
要强化水资源归国家所有的概念,对水权进行明确的规定,而且对于相关的管理权和使用权以及经营权都需要进行明确的界定。全面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所必须要的水量,要确立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法律地位,对水资源的宏观管理职能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得以加强,明确管理机制,更好的实现水资源的统一和管理规划。
(三)依法加大对污染排放的监管力度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是保障水利行业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首先对于水资源污染较大的中小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没有实现污水处理标准的坚决不允许其经营,全面将新疆内部企业污水处理达标量进行提升。对于一些不符标准排放污水的企业单位和责任人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严厉惩罚,全面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督管理,为了强化遏制土地利用中地下水位下降与水质污染的出现,在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时候必须保证是采补平衡的情况进行使用,在发展城乡经济产业的时候,对于没有达到污水处理标准超标排放的污水,需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进行严格禁止,更好的对水资源进行保护。
(四)推广先进灌溉技术
利用水流进行灌溉,新疆对此应当做出节水灌溉总体规划,将宣传力度进行有力的加大,有效的在人们思想中增强节约用水意识。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是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将灌溉区的设备进行有效的更新,使其能够在灌溉方面有效的节约水资源,农业的节约用水,首先就是从灌溉着手,根据灌溉渠的实际情况,全面推广节约水源的方式灌溉,例如采用渗灌和大田喷灌以及膜上灌等节水技术,避免水量在灌水过程中的损失。
(五)做好水资源环境保护规划
各流域的水体进行有序功能区规划,对于规划区域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目标,对于区域之内的水质做出相应的评价,针对出现的主要污染物,进行有效的防控和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保护水质,确保水资源能够得到最佳化利用。各级政府要将水土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写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当中,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总结:对于新疆的水资源要高度重视承载问题,全面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护新疆水资源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学广.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06)
6.论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篇六
保护研究
——以贵州省西南地区(安顺、兴义)为例
摘要:我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四川、湖南、湖北六个省区,贵州正好位于六省区的核心位置,是喀斯特发育最为激烈的中心区域,而贵州省又主要以西南地区最具特色。在贵州西南部,随处都可以看到独具个性的自然景观,喀斯特景观就是这万千自然景观的基础。本文以贵州省西南地区为研究主体,就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相关问题,通过查阅文献、网络搜索、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阐述了该地发展喀斯特旅游业的意义、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并提出了一些喀斯特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具体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 贵州省西南地区 喀斯特地貌 旅游资源 生态环境 开发 保护
贵州作为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省,地处西南腹地,集聚了溶洞、瀑布、石林为主的天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区等旅游资源优势,并且它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但是其自然资源和人文风情的整合度较差,导致其旅游资源一直处于周边省份尤其是云南、广西等旅游热点的阴影之下,影响了其在全国的知名度。因此,如何提高贵州旅游资源的核心文化品位,树立个性鲜明的旅游产品形象,如何科学开发旅游资源,使贵州省变为一个民族文化和生态旅游竞相发展的大省,成为目前贵州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贵州省西南地区主要旅游资源概况
贵州省西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主要由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构成,形成了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交相辉映的丰富旅游资源。
(一)、黄果树风景区 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国家首批5A级风景区。黄果树瀑布是该景区的核心景点,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赏的瀑布,以水势浩大著称。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瀑布高77.8米,宽101米;其中主瀑高67米,宽83.3米,以其雄奇壮阔而闻名于海内外。黄果树瀑布不只是一个瀑布的存在,以它为核心,在它的上游和下游20千米的河段上,共形成了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瀑布18个。1999年被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黄果树瀑布群的各瀑布不仅风韵各具特色,造型十分优美,堪称世界上最典型、最壮观的喀斯特瀑布群,而且在其周围还发育着许多喀斯特溶洞,如天星洞,洞内发育各种喀斯特洞穴地貌,形成著名的贵州地下世界,具有极大的旅游观光价值。
(2)、龙宫风景区
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南郊,与黄果树风景区毗邻。龙宫风景区是以暗河溶洞为主称奇、并集旱溶洞、峡谷、瀑布、峰林、绝壁、溪河、石林等多种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着中国最长、最美丽的水溶洞、中国最大的洞穴佛堂、中国最大的洞中瀑布、全世界最低的天然辐射剂量率、全世界最多、最为集中的水旱溶洞等高品位风景资源。贵州龙宫中心区有卧龙湖、迎宾洞、龙门飞瀑、龙潭天池、龙宫暗湖、蚌壳岩、虎穴洞等景点组成,上下辉映,别有洞天,宛如神话中龙王所居的水晶宫殿。天池是一个山间湖泊,碧绿如玉,俗称龙潭,湖水下泻,从巨大的溶洞倾斜而下,水墙壁立,宽25米,高约50米,惊涛奔涌,蔚为壮观,此即龙门,据称为中国地下瀑布之冠。
(三)、马岭河峡谷风景区
位于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境内,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集雄、奇、险、秀为一体。马岭河峡谷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的大裂水地缝,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两岸古树名木点缀其间,千姿百态。马岭河峡谷风景区地处云贵高原隆起的乌蒙山与广西丘陵之间,碳酸盐可溶岩分布广泛,岩层断裂褶皱复杂,集中体现了喀斯特多层次、多类型地貌景观,与东西两边的黄果树瀑布和云南路南石林竞展风姿,构成冠盖中华的喀斯特风光,被誉为“地球上一道美丽的疤痕”。特色万峰林景区是马岭河峡谷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兴义市东南部成千万座奇峰组成,气势宏大壮阔,山峰密集奇特,整体造型完美,被不少专家和游人誉为“天下奇观”。万峰林分为东峰林、西峰林两大景区,景致各异,相映成趣,分别被称为大自然的水画、天然大盆景。
(四)、民族风情
贵州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风情独特,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各民族的音乐、舞蹈、节日、风俗、民居、服饰等独具魅力。布依族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等;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等;传统剧种有地戏、花灯剧等;布依织锦、蜡染布和民族工艺服装等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地;传统音乐“八音坐唱”有“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之称,享誉海内外。苗族最早的乐器是芦笙,芦笙曲调是最早的曲调之一。苗族的音乐,可分为民歌、芦笙、唢呐和琴箫曲调。工艺上,刺绣具有独特的技巧,针法多种多样;蜡染历史悠久,独放异彩。银饰工艺精巧,是苗族服饰中,最耀眼的部分,在裙子、衣服、头饰、手饰等中都有运用。此外,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质朴、纯真、自然,被称为“东方踢踏舞”。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多姿多彩,让人留连忘返。特别是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土法造纸、布依戏等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红崖天书 原名“红岩碑”,是深藏贵州省安顺市的一处神秘景观,位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东约十五公里的晒甲山上。数百年来,经历代学者先贤孜孜不倦不断探索,山岩上那些仿佛文字的古怪符号,蕴藏着无穷怪异,这引起了国内外史学界的格外重视。红色岩壁上那些褐红色的神秘符号,非雕非凿,了无刻痕,经数百年风雨剥蚀,却能依然如故,色泽似新。这种呈现眼前不难察觉的神秘,更能激发人类去探索红崖天书那扑朔迷离的内涵。
(六)、何应钦故居
兴义城南的泥凼镇是已故国民政府行政部长、行政院长何应钦先生的故乡。1890年4月,何应钦出生于镇南一幢木结构中式房屋内。房屋原是普通民居,是1874年何应钦之父修建的。后随着何应钦职级的不断升迁,其家人先后改建加高了三次。为了配套,又新建两幢厢房,最后成为巍峨高大、宽敞明亮的标准三合院建筑。楼房中的石柱、石凳、石缸、石壁,雕龙画凤,刻制精细;墙上镌刻的“鱼跃鸢飞”,书法精湛;花鸟虫鱼,栩栩如生。
二、喀斯特地区开发旅游资源的意义
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间接地促进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日益显示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如促进产业调整和优化,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对外交流与招商引资等。喀斯特地貌区大多以丘陵和高原地形为主,交通不便捷,商业不发达,经济较落后。利用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带动喀斯特山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许多领域,一个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除了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外,完善基础设施也是不可缺少的,这就需要政府在各行各业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社会服务工作。喀斯特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少,要开发旅游资源,必然要先搞好交通运输、电力水利、网络通信、旅店宾馆、餐饮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足够基础设施的旅游业地,其发展是滞后的,不协调的,不持续的。
(二)、促进相关产业的兴起和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旅游经济的基础活动由旅行社、旅游饭店、交通运输三大部门去实施,但还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除这些之外,必然要涉及到金融业、建筑业、环保产业、食品工业、农副产业以及饰品加工、美术工艺、文化体育等行业。游客的这些需求,必然刺激相关产业的兴起、调整和发展,而这些产业发展有利于喀斯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对当地旅游业的宣传,树立品牌形象
由于旅游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层次千差万别,除了给旅游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外,还带来了丰富的信息,是名副其实的“窗口”行业。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国内外游客给贵州西南部喀斯特地区带来难以估量的信息,对于大力开发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对于宣传喀斯特地区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塑造多彩贵州新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旅游业能更好、更快地让其他地区乃至世界了解贵州,了解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的价值。
(四)、是当地实现脱贫致富的好路径
旅游扶贫是国家扶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喀斯特地区旅游业肩负的重要使命。贵 州西南喀斯特地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而开发旅游资源正好架起了“发展旅游业”和“扶贫”之间的桥梁。由于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范围广、层次多,在喀斯特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可以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就业岗位,增加收入,同时,旅游者的涌入,会带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促进当地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同步增长。
(五)、有利于自然、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
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不易恢复,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旅游业产生的不利影响直接且显著,故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极其艰巨。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都是独具特色和不可复制的,一旦破坏,就无法复原。然而,旅游业又是一项对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都依存程度都很高的产业,无论哪个游客,都希望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好,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保存得最完整。喀斯特地区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旅游业,就必须在各方位做好保护。精心、科学管理的旅游业,不仅能不破坏自然和人文环境,不损耗自然和人文资源,还能促进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
自国家旅游局2006年提出“2006中国乡村游”的旅游宣传主题以来,我国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口号的乡村旅游不断发展,这给欠开发的喀斯特乡村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喀斯特地区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将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进行“村村通”道路和卫星电视建设,农田水利和电网通信设施建设,治理乡村社区环境等。乡村旅游所聘用的服务人员主要来自当地居民,在经营旅游服务的同时积极推销花卉、饰品、特产等,既降低了经营风险,又增加了农特产、工艺品的附加值。这些都将拓宽当地农民的增收渠道,促使其向非农领域转化,加快了城镇化步伐。
三、贵州省西南地区开发喀斯特旅游资源的优势
贵州省西南地区旅游业因为交通、资金等限制因素,一直以来,都很难有效开发和利用,但近几年来,各地政府积极探索适合喀斯特地区实际的旅游发展之路,并取得一定成效。在解决了部分限制因素和不断突破发展瓶颈之后,贵州省西南地区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也逐步形成一定优势。
(一)、地理位置优越
贵州省西南部,位于贵州、云南、广西三省交界处,是三省之间交通网的中心部分,故交通比较集中、便捷。如有贵昆线(贵阳——昆明)、南昆线(南宁——昆明)两条全国主要铁路枢纽;有汕(头)昆(明)高速、贵(阳)黄(果树)高速、毕(节)水(城)兴(义)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地处云贵高原,且位于中纬度地区,使贵州西南部气候资源得天独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适中,气候宜人。在香港举办的“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评选中,兴义市2006年位居第15,安顺市2007位居25,都是很好的人居环境和避暑胜地。
(二)、旅游资源丰富
贵州省西南部喀斯特资源内涵丰富,景观独特,开发潜力巨大,开发价值高,符合现代旅游消费的市场需求。雄伟的瀑布和峰林,壮美的峡谷和山间坝子,原始的岩溶地貌,优美的森林湖泊,神秘、奇特的洞穴,鬼斧神工的钟乳石„„再加上古韵十足文化遗址、名人故居和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喀斯特旅游景观系统。喀斯特旅游,乡村 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等多种旅游资源并存为贵州西南部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成为了贵州省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之一,展现出了诱人的开发前景。
(三)、贵州旅游业初具规模
经过几年的不断开发,贵州的旅游业初步形成了以黔中区为依托,以贵阳为中心的点面结合的辐射型旅游开放新格局。旧的旅游格局以一点两线为主体,即贵阳为中点,西线以喀斯特自然景观为主,民族风情为辅,东线则反之。现在形成以贵阳为中心,增加了南线,东南线,西南线等,景观资源组合更合理、更丰富。通过科学合理的组合,扩大了旅游辐射面,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旅游景观格局。新的格局将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协调、统筹发展,有利于带动欠发展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
(四)、政府政策支持
近年来,贵州省明确提出,贵州的旅游业为重点培育的新的后续性支柱产业,并明确了旅游业在贵州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为此,贵州在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和进行招商引资,这些都将有利于喀斯特旅游的开发。同时,国家也在提倡协调发展、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喀斯特山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缩小东西差距和城乡差距,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符合国家政策和发展形势。
四、喀斯特地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是贵州西南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多年来,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开发利用,其旅游业才得以发展,并已经提到地方发展战略中主导产业的重要地位,同其他产业相比,旅游业所费资源少,环境代价低,故而享有“无烟工业”的美誉。然而,由于不合理科学的开发,许多问题日渐突出,并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生态破坏
一方面,由于过度开发某些重要景点,忽视旅游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发展和游客承载量,致使生态遭到破坏且难以恢复。如黄果树景区奇形怪状的树根与藤蔓,游客与之合影时,多用坐、站、睡、吊等姿势,这本来就对这些景物造成重大破坏,再加上游客过多,没有“休息”和恢复的时间,使部分树根和藤蔓松动、枯死。万峰林的草地,树木等也因游客过多、集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另一方面,没有做好统筹规划,眼光短浅。在大部分的旅游地,只注重对景区范围内的保护,忽视了周围生态对景区的影响。如黄果树瀑布中上游,没有落实好“退耕还林,退牧换草”政策,存在着违禁畜牧、开荒等现象,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重,减少了瀑布的水流量,延长了其枯水期。
(二)、环境污染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口、车辆、工厂、建筑等不断增加,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发展旅游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有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水体污染主要表现在工厂、饭店、宾馆等排出的污水造成对江河湖淡水的污染;大型游泳池过度耗水造成水资源的短缺;水坝建设对水文系统的干扰等。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工厂排放的煤烟;交通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建设工地造成的粉尘颗粒污染等。在城市化过程中,不正确处理的城市垃圾是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成分,由于不合理发展旅游业,游客量过多,造成垃圾产生 量与垃圾处理能力的矛盾,导致环境下降。如垃圾箱已满,但无人清理,游客顺手把垃圾丢到垃圾箱旁,造成臭味难闻的垃圾堆。
(三)、管理不善
因管理体制、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原因,对旅游景区及资源的管理鞭长莫及,许多风景区设置的管理机构,成立多年来仍难以真正发挥其职能。如对钟乳石和树根乱采乱挖的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都下发过通告或通知加以禁止,收效极低。宏观上看,管理环节虽多,但管理力度小,管理难度大,尽管也有一些地方性法规出台,仍缺少立法约束,加上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对环境的破坏有增无减。以万峰林景区来看,破坏性建设增多,人工化严重,但目前尚不能对此做出有效管理。没有合理、统一的管理,开发无序,利用无度,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都将导致贵州西南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浪费、管理分散。
(四)、资金匮乏
贵州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低,物质资本积累少,投资主体单一,保持投资较快增长的后劲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贵州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其西南部更是普遍存在落后的喀斯特山区,经济发展落后,又因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商业氛围弱,很难进行招商引资,资金严重匮乏,即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没有资金进行投资开发。如马岭河峡谷风景区,虽然喀斯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山、水、沟、谷、洞、石、名人故居等,集雄、奇、险、秀、美为一体,但由于资金不足,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发展缓慢。
(五)、规划不合理
贵州西南地区的航空运输和高速铁路运输在整个运输业中所占比例极其小,其中,高速铁路运输为零,这就难以为中远程客源市场提供迅速、方便、舒适的交通选择。许多旅游地主干道过于狭窄,旅游交通不通畅,周边建筑显得陈旧杂乱无规划,容易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由于景区栈道、桥梁、缆车等建设数量少、规模小,景区可进入性低,这就带来了负面作用。一是中远程市场大多组团前来,又多集中于节假黄金周,这给贵州西南地区黄金周的旅游接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二是难以与区域内外其他有价值的旅游景区形成集群优势,形成向海内外推销的多条旅游热线。部分景区为了眼前短暂的经济利益人为过度开发,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景区的长远持续发展。
(六)、开发不平衡
开发不平衡时整个贵州旅游业的弊病,特别是西南喀斯特地区更显突出。这个不平衡,既有空间上的,也有时间上的。空间上,大量的资金过多的投入在同一类景区的开发上,而导致这些处在较偏远地区的文化类景点无人问津,这是不利于喀斯特地区旅游业综合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喀斯特地区的旅游景点大多围绕山水为主题,而投资商也全都扎堆投资这一类景区,这就导致了节假日黄金周期间许多景点人满为患,严重超载,不利于环境的保护与再开发利用。时间上,洞穴、古文化、民族风情等受季节变化影响小的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数量少、规模小,导致喀斯特地区旅游业季节性强,多集中在夏秋两季。这既不利于吸引大量游客,也不利于树立品牌形象,更不利于长远发展。
五、关于开发旅游资源提出的建议
目前,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世界性和世纪性的话题,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提到了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上。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完善景区管理,统筹、协调、平衡、综合发展,从根本上抓紧抓好贵州西南地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对确定为主导产业的贵州西南地区旅游业来说刻不容缓、意义重大。为此,我提出了一些关于开发和保护贵州西南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建议。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搞好生态治理和保护
政府发挥好自身职能,有效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将生态治理和保护纳入法制轨道,采取一系列工程和政策,搞好生态建设。贵州西南部的生态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加剧,一方面是由喀斯特地貌区自身的生态脆弱性和地震、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导致,另一方面主要由过度放牧、毁林开荒、陡坡耕种、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煤矿开采等人为原因引起。针对这些人为原因,需要政府要发挥好调节、管理、监督的作用,落实好各项政策执行,监督好各项工程实施。具体地,要落实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遏制砍伐现象;加强对矿区、牧区的管理,明确矿区、牧区生态治理责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地区,要实施重点治理;做好对“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山育林”、“水土保持”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的管理和监督。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区、景区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前提,没有相应的基础设施作后盾,会导致工业、商业、旅游业、餐饮业、金融业、建筑业等所有行业发展缓慢、滞后。贵州西南部喀斯特区要想快速发展起来,就要改善景区、城区居住、饮食、交通、通讯等条件,提升城区、景区环境质量。首先,要搞好道路建设。交通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没有便捷的交通就没有发达的旅游业,要完善交通网,努力打造航空、铁路、公路、河运、管道相衔接的立体交通体系,突破旅游业发展“瓶颈”。此外,通信、供水、绿化、污水处理及垃圾填埋等基础设施也影响和制约着旅游业发展,要放到建设的重点。在景区辐射范围内,要优化升级公用信息平台,强化平台的技术性能和服务功能,为全区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完善的网络和信息资源环境;加强对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做好供水保障,处理好排放污水;搞好城市绿化美化工程,将公园、河畔、道路与景区、市区、郊区等相结合,协调配置,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城市森林体系;还要在绿化的过程中做好环境美化,增加环保投入,加强对建筑废弃物、河流污染、日常垃圾等的管理和处理。
(三)、合理利用资源,实施旅游精品战略
贵州省西南部喀斯特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在于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因此要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将旅游特色产品做大、做强。以国内、国际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精心管理黄果树、马岭河峡谷等国家级重要景区,不断巩固和完善现有观光、度假、避暑旅游,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以喀斯特观光旅游、乡村旅游为重点,突出特色,以生态旅游、古文化参观和民俗民风体验为补充。对规模大、竞争力强、有特色、信誉好、有前景的旅游企业从资金、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突出贵州旅游“绿色喀斯特王国与文化千岛”的特色。合理规划线路,打造“黄果树瀑布之旅”、“马岭河漂流之旅”、“龙宫赏石之旅”、“万峰林探险之旅”、“少数民族风情之旅”等特色旅游,以适应不同游客群的需要,逐步做大做强,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竞争力。
(四)、创新旅游融资渠道,开发多渠道筹资
资金影响着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开发程度以及旅游业的高效、平衡、可持续发展,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开发周期长、工程投资大的旅游业很难发展起来。投资对旅游业的作用毋庸置疑,要发展旅游业,就要先解决资金“瓶颈”问题。贵州西南部喀斯特地区大多是贫困山区,经济落后,社会财富少,要想得到足够的资金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就要创新旅游融资渠道。除了把握、利用好传统的政府投入、银行贷款等融资途径外,应该积极实施市场融资和民间融资手段,增加融资渠道,加强融资力度,集中社会闲散资金,服务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五)、加强区域内外合作,积极对外交流
区域旅游合作是市场化的产物,旅游业想要在竞争中不断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区域旅游必然走向联合协作。旅游业是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贵州西南部喀斯特地区要积极与省内外的各个地区合作,如黔东南地区、黔南地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南六省区等,努力推进多边合作,促进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扩大旅游产业的科研、学术交流,吸纳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快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六)、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资源保护意识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喀斯特岩溶景观的生态特点、发育机理、观赏价值等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形成一个热爱资源、保护资源的环境和氛围。通过加强喀斯特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使游客了解贵州喀斯特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更加爱护景区的一草一木一花。还要通过对我国各类环境管理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教育,使游客和当地居民遵守这些法规、准则,具备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此外,应尽可能地将喀斯特景观与宾馆、餐厅、商业街等设施适当隔开,尽量减少人为的污染和破坏。对石灰岩地区的石芽、石笋、钟乳石及钙华等地质资源,应制定地方性法规进行保护,严禁掠夺性开采。
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可支配的收入和闲暇时间越来越多,精神需求越来越高,加上交通快速便捷,旅游业在世界很多地区快速兴起和发展,并在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喀斯特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世界旅游业的兴起给喀斯特山区的发展带来了一大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快速发展起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是喀斯特山区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当然,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粗制滥造等不正确的开发不仅不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反而会破坏生态环境,浪费宝贵资源,最终适得其反。所以,喀斯特地区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完善管理、整合资源,避免“遍地开花、混乱无序”的现象出现。同时,要注重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的保护,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起来,探索出符合喀斯特地区实际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新思路,提高景区的综合开发水平,使旅游业高效、平衡、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7.论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篇七
某水电站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 是澜沧江上梯级规划中的第三梯级电站。该水电站为二等大 (2) 型工程, 装接840MW, 总库容为7450万m3, 调节库容为1426万m3, 回水长度18km, 具有日调节能力。
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青海省杂多县, 由昂曲和扎曲两河自青海流入西藏于昌都汇合后称为澜沧江。我国境内澜沧江在流经青、藏、滇三省, 干流全长约2153km, 天然落差约4583m, 出国境处流域面积17.4万km2, 多年平均流量2170m3/s, 多年平均水量684亿m3。澜沧江上游河段河长455km, 落差953m, 河道比降2.16‰, 该河段山高谷深, 河道狭窄;中、下游河段河长793km, 落差827m, 河道比降1.04‰。
该水电站所处的澜沧江江段共有鱼类18种, 分属2目4科11属, 均为土著鱼类。主要有澜沧裂腹鱼、细尾鮡、兰坪鮡、德钦纹胸鮡、无斑褶鮡, 似黄斑褶鮡。该区段鱼类有两个主要繁殖期, 第一个繁殖期在3~5月, 以裂腹鱼类为主, 繁殖水温一般9~15℃, 裂腹鱼类多产卵于砾石缝隙或黏附于砾石上。第二个繁殖期为6~7月份, 属澜沧江丰水期, 水温18~24℃, 以鳅科、平鳍鳅科和鮡科鱼类为主, 卵随水漂流散布在砾石缝隙间或黏附于砾石上发育。
根据水电规划环评的要求, 该水电站坝址下游保留了37km的天然河道, 在37km的天然河道的叶枝附近既是产卵场也是饵料、育幼场。为了分析研究电站在运行期对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特在电站坝址下游河段选叶枝横断面, 分析水深和水位涨落的变化情况, 研究电站运行时对鱼类生长繁殖的影响程度。
鱼类产卵时对生境的变化非常敏感, 因此将繁殖期作为分析期。该区段的鱼类的繁殖期分别在3~5月和6~7月之间, 兼顾不同鱼类产卵时的受影响程度, 选择5月作为分析研究的时间段。
2 电站运行调度优化前
电站根据电网的负荷和电站的经济效益, 拟定了枯水年3~6月典型日逐时的下泄流量。该电站在枯水年3~6月典型日内出库流量波动较频繁且变化率较大。在典型日24h内, 流量波动次数多达15次;流量变化率高达1110m3/s·h。
电站在5月下泄流量在150~1377m3/s指间波动, 150m3/s是典型日单台机组的下泄流量, 1377m3/s是典型日全部机组的下泄流量。下泄流量的变化将直接引起产卵场和索饵场水深的变化及涨落情况, 从而影响鱼类的产卵及其孵化和生长。
1) 水深情况
电站运行时, 横12断面5月的水深变化较明显。与天然流量 (412m3/s) 相比, 水深最大增幅为2.61m, 最大降幅为1.11m。在典型日内, 水深变幅高达3.72m, 最小水深为5.21m。
2) 水位涨落情况
水位涨落是用水深来评估水流峰值的波动情况。水位涨落指数是指相连续的单位时间内水深的变化情况, 该指数值是根据鱼类所适宜的水力生境要求确定。电站运行时, 5月典型日内叶枝断面的水位涨落指数高达2.91m/h, 且有8次的涨落, 水位涨落较频繁。
鱼类产卵场是鱼类繁殖生息的重要生境, 在鱼类的保护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鱼类产卵和幼鱼孵化对水文参数的变化非常敏感, 处于孵化期的受精卵及刚孵化出来的仔鱼, 在水位 (水深) 变幅较大和水位涨落指数较高的情况下容易搁浅致死, 导致鱼类早期自然死亡率增大。该电站叶枝断面的水深变幅高达3.72m, 水位涨落指数大2.91m/h。根据该江段鱼类的繁殖习性要求, 叶枝断面处水位变幅不宜超过1.5m, 水位涨落指数不宜超过1m, 否则容易导致鱼卵或幼鱼因搁浅致死, 这将大大削弱在水电规划阶段所特意留出的37km天然江段作为重要生境的保护意义。
为了减少电站的开发建设对鱼类造成的不利影响, 需根据鱼类的繁殖、生长习性调整该电站的运行方式, 使其满足鱼类繁殖和幼鱼孵化所需的水深及水位涨落要求。因此, 需要优化水电站的运行调度。
3 水电生态调度优化后
综合考虑鱼类繁殖、生长习性、电网的负荷要求和电站的经济效益后, 电站在鱼类的繁殖期采取了生态调度优化措施。
该电站采取生态调度措施优化下泄流量后, 坝下流量的变幅减小, 波动频率减缓。优化后, 下泄流量变幅为445m3/s, 较优化前减小63.8%;流量波动次数达10次, 较优化前减少33.3%;流量变化率高达700m3/s·h, 较优化前降低36.9%。
1) 水深变化情况
横12断面5月典型日水深在采取生态调度优化措施后, 其坝下横12断面的水位变幅大大缩小, 从优化前的3.75m减小到优化后的0.87m, 减小了2.88m。生态调度优化后水深的最小值为7.67m, 最大变幅为0.87m。
2) 水位涨落情况
横12断面5月典型日水位涨落在采取生态调度优化措施后, 其坝下横12断面的水位涨落将趋于平缓。从优化前的2.91m/h减小到优化后的0.98m/h, 减小了1.93m/h。生态调度优化后水位涨落指数为0.98m/h。
该电站采取生态调度优化后, 坝下江段的水深和水位涨落情况变化较明显。生态调度优化后, 鱼类重要生境 (叶枝断面) 处的水深不小于7.67m, 水文最大变幅为0.87m, 水位涨落指数为0.98m/h, 可基本满足此江段鱼类繁殖和鱼卵孵化及生长需要, 对鱼类的保护起到了很好的正面作用。
4 结论
鱼卵的孵化及幼鱼的生长对水位的变化及涨落非常敏感, 不同的鱼类对水位的涨落有不同的耐受程度。水电站的建设时应根据所涉及鱼类的繁殖及孵化习性和河段的水位情势、重要生境的立地条件、当地气候的条件等, 合理确定重要生境 (产卵场) 的水位变化及涨落情况, 起到指导和优化水电站的运行方式, 从而达到减缓电站的开发建设对生态不利影响的目的。
5 结语
鱼类生态习性的研究是项复杂而艰巨的课题, 建议在今后的水电站在开发前期, 尽早开展鱼类产卵及幼鱼孵化生境的调查研究, 指导今后水电的开发利用, 实现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
摘要: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会改变河道的水文情势, 将会对鱼类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如何协调水电开发与鱼类保护则成为绿色水电迫切研究的问题之一。以澜沧江上游某水电站为例, 在了解鱼类产卵场等重要生境的基础上, 指导水电站发电泄水, 达到减缓电站运行对鱼类的不利影响, 实现生态调度的优化。
关键词:水电站,生态调度,产卵场,水位涨落
参考文献
[1]孙小利, 田忠禄, 赵云.水力发电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与技术的最新发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104-105.
8.论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篇八
摘要:西部地区的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又是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地理位置区域,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西部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矛盾。本文通过对西部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系统分析,指出了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协同开发的基本策略。关键词:协调开发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一、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一直伴生着生态环境问题西部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为全国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推动了西部经济特别是边远、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以矿产资源开发作为支柱产业的矿业城市(镇)的兴起,带动了大批关联产业的迅猛发展,解决了大量社会劳动力就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使中国逐步成为世界矿产资源大国和矿业大国。占全国总面积71.4%的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矿产资源优势突出。在全国已查明资源储量的158种矿产中,西部地区拥有138种。其中,煤炭、油气、钾盐、路铁矿、稀土、磷、镍、钒、锰、铜、铝、锌等30余种矿产资源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形成了优势支柱产业的资源基础。据有关部门统计[1],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55%。西部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一般来说,大陆性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冬寒夏热,气温日差大,降水量稀少,且暴雨强烈,其中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深厚,地形破碎,扬沙、浮尘天气时有发生。因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出十分脆弱。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这种脆弱性,一个原因是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的;另一个原因是后天人类对矿产资源的肆意无节制开发所造成的。程保良[2]、姚星[3]等许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证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带与国家级贫困县存在区域上的耦合。西部地区即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又是贫困地区,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也同时成为生态环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东部地区自身环境脆弱,气候条件也不好,再加上西部地区比较贫困,经济基础薄弱。正是由于贫困,西部地区百姓渴望富裕的想法更强烈,资源开发的需求更迫切,尽管西部地区的工业生产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但由于在开采矿产资源的方式上,以煤炭资源的开采为例,由于煤炭的埋藏深度不同,一般相应的采用矿井开采(埋藏较深)和露天开采(埋藏较浅)两种方式。这两种开采方式都对周边环境存在着一定的破坏性,虽然现在也有了一些高科技的开采方式,但在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还是沿用着传统的矿产资源开采方式。再加上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再生产上的粗放式经营,治理“三废”污染措施滞后,环境保护工作松懈,使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问题雪上加霜。二、西部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我国作为矿业大国,长期大规模和超强度的矿产资源开发,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因忽视环境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甚至生态失衡。我国因采矿引起的矿山环境问题较多,类型较为复杂,依据问题性质将矿山环境问题划分为:“三废”问题、地面变形问题、矿山排(突)水、供水、生态环保三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一)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态势仍没有得到扭转,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環境问题突出当前我国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是历史上任何国家所不曾遇到过的。由于矿产资源生产和消费规模的大幅度增加,粗放式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加上历史欠账太多,生态与环境的总体状况并未根本改变,目前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发展态势。(二)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低下是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我国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开发利用中浪费严重。大型矿山回采率大体上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但我国小矿山所占比例大,由于利益驱动、地方保护、开矿准入制度不健全、技术落后和管理粗放等原因,多数个体和小型矿山采富弃贫,乱采滥挖,导致矿产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矿山环境问题特别突出。我国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废水排放量大得惊人。以矿山排放的废石为例,一般每生产1t金属或煤,往往需要消耗和排放数10t、成百吨的矿石和废石,矿产资源开发累计破坏土地面积达200万 hm2。目前小型矿山开发和共伴生矿床低水平开发利用是我国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主体。提高小型矿山回采率和共伴生矿床综合利用率是遏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关键所在。很多加工矿产资源的工业企业技术落后、管理粗放,是浪费资源和排放污染的又一根源。(三)矿山类型众多、矿点分布面广,治理难度越来越大我国矿山点多、面广,其影响范围几乎涉及西部城乡各地,如不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这些企业将会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从而影响城乡生态环境。不论是新开发的矿山还是挖掘潜力的现有矿山,其开采都将扩大对环境的影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或加重已有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随着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越来越大,治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以煤炭为例,开发的重点逐渐向生态脆弱地区转移,今后60%的煤炭产量将集中在晋、陕、蒙地区;其生产能力的增长主要集中在缺水地区,目前仅神木地区就有 216 个煤矿企业,已形成 99.12km2的采空区,引发 19 个矿区塌陷,塌陷面积达 27.73km2,不少矿区“地陷、水干、树死”,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矿区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三、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性分析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担负着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重任,在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采取的是过度开发,不顾对环境的破坏和生态污染。因此,环境污染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鉴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这一特征,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又要区别于东部地区,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为西部地区具有这种独特的生态环境,很多大江大河的源头都在此地,一旦污染,不但影响范围较大,而且一旦生态环境失衡就很难再恢复,这就要求对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要比东部地区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西部地区自然生态比较脆弱,矿山生态环境情况更是不容乐观。部分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恢复治理及复垦率较低。矿区开发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片面追求眼前经济利益,使矿区在开采中剥离的矿渣、排出的废气,引起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大气和水体污染。这样,就造成了资源开发越多,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就越严重,经济发展条件就越恶劣的恶性循环。并且,环境的日益破坏给当地居民的人身、财产以及生活等各方面带来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矿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民族风俗和习惯等各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中“谁使用谁付费”或“谁受益谁补偿”这一机制的缺失,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在享受西部提供的廉价的能源的同时,并未对西部地区因此而付出的环境成本给予必要的补偿。因此,生态补偿机制的不完善,加上矿产资源开发利益中的分配不平衡,导致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举步维艰。所以,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四、西部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开发的策略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实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资源需求将持续增加,由此所带来的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一)建立并完善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应尽快出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规。要明确规定政府生态环境责任的具体操作和运行,建立生态环境行政问责制度;要充分运用经济惩罚功能,提高违法成本;要按照“谁污染准治理”的原则,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费用承担主体和实施主体。改变以不惜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开发观念,强化生态环境责任意识。生态责任意味着一定要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要严格执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严格执行矿山建设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施工与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要积极引导企业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过程中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二)逐步推广绿色矿业开发模式绿色矿业开发模式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第1,区域生态环境容量(承载矿山“三废”污染的能力)与矿业开发规模的协调性。在矿产开发前要同时进行区域环境评价和制定区域矿业发展规划,使二者协调;第2,矿产资源开发经济价值与生态环境资源社会价值的协调性。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矿产采、选、冶过程对环境的最小扰动和最小污染,使开发的矿产资源及矿山其周围生态环境具有相同的价值;第3,矿产资源开发速度与生态环境资源开发速度的协调性。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前期、中期、后期均有相关的矿山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并按同一速度进行,矿山闭坑的同时或稍晚即完成矿山环境的根本治理和生态修复。(三)实行生态环境资源有偿利用和有偿开发制度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4],清晰界定产权是矿产资源价值补偿的前提条件。矿产资源产权由所有权、矿业权和居民环境权3部分构成,这些权益分别对应着矿产资源价值的3个组成部分:边际使用者成本(所有权价值)、边际直接成本(矿业权价值)、边际外部成本,它们通过各自的渠道得到补偿,以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这一长期探索并最终选择的模式,结合中国国情,深入研究并完善我国矿产资源的产权制度、价格补偿内容及渠道,是重要而有益的。生态环境资源有偿利用,主要是利用生态环境纳污交费,利用程度应在环境自身净化能力的限度内,过度利用将处予严厉的惩罚。此外,对于企业或个人投资开发的新的生态环境资源,所有利用这一环境资源者都应交纳一定费用。例如,某企业在某一生态环境体系的上游地区投资开发生态环境资源,那么下游经济受惠地区的企业、部门要交纳环境使用费。生态环境资源有偿开发,即投资开发生态环境资源者应得到国家、享用地区或个人的经济补偿,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将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物质资源经营。(四)建立、健全资源利用和生态重建的补偿机制我国历史上西部地区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资源东调,为东部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促进了东部地区财富的高速积累,是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且,西部地区资源的东运大多数是一种无偿的资源调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调配西部的各种资源也是一种指令性的计划调配,在价格上又受到剪刀差的巨大影响。可以说,中国东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西部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是一种事实上的不平等。时至今日,占国土面积近三分之二的西部地区,其荒漠化、沙漠化、石漠化及严重水土流失面积等生态灾难已占到西部面积的近60%。发展经验表明,要指望这些省区来尽快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是不现实的。为此,建议加大国家和东部地区对西部的生态补偿,增加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区际补偿制度,并多渠道地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等,对西部地区进行“反哺”。(五)加强矿山生态环境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的研究时间还不长,我国才刚刚起步,因此技术还不完善,尤其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研究和高难技术的研究还很不够,今后必须加强研究。但还必须看到,就现有的矿山环境防治技术在矿山被应用的不足15%,因此加快培育矿山环境科技推广队伍,加快矿山生态环境防治技术的推广,更是当务之急。使现有几十万个矿山的90%能够同步开发生态环境资源,科技任务十分繁重。在开发矿产资源时同步开发矿山生态环境资源,需要新的有效科学技术。目前,较成熟的矿山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技术有表土转换技术、表土改造技术和先锋种群种植技术等。为此科技部门、环保部门要加强对矿山环境防治技术的研究,由政府或投资开发环境资源者提供研究经费,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并加快在矿山进行技术培训和推广。(六)强化执法和生态环境的监管机制建设要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为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监察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监管机制,严格矿山开采准入制度,参照国内外经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履约的保证金制度,形成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参考文献:[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N].经济日报,2003-12-24.[2]程宝良,高丽.西部脆弱环境分布于贫困关系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2).[3]姚昊.生态文明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中国经济流通,2009,(12).[4]李国平,张云.矿产资源的价值补偿模式及国际经验[J].资源科学, 2005,(5).
9.论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篇九
摘要: 若尔盖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湿地旅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由于先前人们掠夺式的开发,若尔盖湿地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从分析若尔盖湿地的旅游资源入手,提出若尔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与保护。
关键词 若尔盖 湿地 旅游资源 开发 保护
一:若尔盖湿地的概况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宛如一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绿宝石,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青藏高原东缘,若尔盖沼泽的腹心地带,是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总面积16670.6公顷,其湿地沼泽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区。保护区于1994年经若尔盖县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后又升级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平坦状高原,最高海拔3697米,最低海拔3422米,气候寒冷湿润,泥炭沼泽得以广泛发育,沼泽植被发育良好,生境极其复杂,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特有种多,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也是世界高山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并为黑颈鹤的集中繁殖区之一,种群数量达480只左右。
本区还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黑河和白河两条黄河上游的支流纵贯全区,便该区生态系统脆弱,一旦破坏后很难恢复,辖曼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动物,研究自然环境变迁,古老生物物种保存,繁衍,分化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
二:国内湿地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模式
国内对湿地旅游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学者正在从湿地旅游资源的定义、湿地旅游的基本内涵及开发思路、湿地生态旅游的特点与特性、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展开研究。利用湿地资源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种时尚和特点,并构成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也对该区的湿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力,力求将湿地生态旅游作为本地区的支柱旅游产业。同时也大力宣传保护湿地及其宝贵的资源。
1.向海湿地
向海湿地,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向海景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进行科学规划旅游景区,朝着加快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迈进。同时加快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开发及继续谋划开发向海的吃住、娱乐场所,逐步改善向海景区的消费条件。另外,积极宣传推广“绿色乡村游”,提升向海生态旅游知名度,打造全国绿色生态旅游知名品牌。
2.黄河湿地
郑州黄河湿地依据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文化景观,以及“悬河”的起点,黄土高原的终点,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等一系列的地理特征,每年吸引着上百万中外游客。目前,基本形成了“四点一线”旅游景区分布格局,并且不断在扩大规模。周边6.8万亩国有林区开发建设了雁鸣湖湿地生态旅游区。黄河湿地正朝着“湿地生态游”的方向发展。
三:若尔盖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1)动物资源
黑颈鹤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鹤类,是世界濒危珍禽,是我国一级保护鸟类。黑颈鹤在若尔盖多达 710 只,它主要在湿地区繁殖,冬季到贵州草海越冬。若尔盖是黑颈鹤最重要的繁殖栖息地之一。本区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还有白鹳、黑鹳、玉带海雕等 9 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水獭、藏原羚等 41 种。
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野生脊椎动物 78 种,其中鸟纲有 65 种,常见的有灰雁、赤麻鸭、寒鸦、白眼潜鸭、绿头鸭、角百灵 等;爬行纲 3 种,主要有高原蝮、荣锴烙铁头等;两栖纲 3 种,主要有岷山蟾蜍、倭蛙 等;哺乳纲 7 种,有喜马拉雅旱獭、黄鼬、蹼麝等。(2)植物资源
据初步统计,本区草场具有饲用植物 1208 种,隶属 131 科 573 属,其中湿地植物约 200 种,占草场植物总数的 20%,草场质量好,产草量高,是我国著名的五大牧区之一。本区药用植物极为丰富,约有 100 余种。主要有贝母、羌活、独活、黄芪、黄连等野生名贵药材。年产量在 3~100万kg 之间。本区湿地具有多种特有植物和濒危稀有植物[5]。渐危种有扁茎眼子菜、异叶眼子菜、禾叶眼子菜、龙须眼子菜、杉叶藻、异枝狸藻、小狸藻、睡菜、水问荆、小叶眼子菜、菹草 等;稀有种有高山水韭、刚毛荸荠、楔叶蓼、沼生水马齿 等;若尔盖特有种有花葶驴蹄草、西藏嵩草、木里苔草和华扁穗草。2:人文资源
(1)神秘的宗教文化。
若尔盖湿地主要分布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区内以藏、羌两族为主,民族文化深厚而丰富。尤其是藏、羌族世世代代相传的青稞酒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沙朗文化、以及藏族民间舞蹈锅庄等都令人耳目一新。藏族多信佛教。众多宗教节目神圣而庄严,宗教寺庙有:川西北最大的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麦洼寺,藏传佛教格鲁教派的达格则寺院以及达扎寺、纳摩寺。(2)悲壮的红军长征文化。
1935—1936年,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三次经过若尔盖湿地,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和革命遗址,使若尔盖湿地声名远播海内外。境内主要遗址有:日干乔沼泽、巴西会议遗址、亚克夏山红军烈士墓、龙日红军烈士墓等。3:交通条件
若尔盖县是四川通往西北省区的北大门,经国道213线。若尔盖县城到松潘140Km,至成都487Km,至兰州524Km;经省道209线,若尔盖县城至红原133Km,至成都596Km。
四川省外的游客乘飞机或火车到成都后,可参加旅行社,也可到茶店子车站乘班车到若尔盖县城。省外的游客也可乘飞机到达松潘县川主寺镇,再乘班车到若尔盖县城。兰州方向来的游客可参加旅行社,也可在甘南州合作市乘班车到若尔盖县城。
成都至若尔盖,可走九寨沟环形旅游公路,西线经成都、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至若尔盖或经成都、都江堰、汶川、理县、红原至若尔盖;走东线经成都、绵阳、江油、平武、九寨至若尔盖。县城前往各景区除班车外,街心花园旁边有个体出租供您选择。
4:客源市场和环境容量
根据若尔盖湿地旅游区目标的客源状况,并考虑到国家省内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加上若尔盖湿地旅游所处的地位,同时对影响客源的社会经济水平,休闲时间的长短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变化等诸多因素。通过参照比较法对2006—2010年若尔盖湿地旅游客源做预测,到2010年游人总数达到37.26万人次。环境容量是某一区域景点、景区在对环境不构成影响和破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游客的最大值[1]。
若尔盖湿地的环境容量逐年增加的趋势(如表2)表2-2002—2010年若尔盖湿地旅游区环境容量
时期 日环境容量(人次/d)年环境容量(万人次/d)2000—2002 990 50 2003—2005 1500 60 2006—2010 2000 300
以上表明若尔盖湿地具有很好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庞大的客源,较大的环境容量等优势条件说明若尔盖湿地开展生态旅游具有很的潜力,也为若尔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先决条件。
四:若尔盖湿地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依据若尔盖湿地旅游资源的特点,若尔盖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定为保护性的资源开发,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提高与恢复湿地自然坏境质量,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湿地旅游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
(一)确立“保护性开发”主题
脆弱性是指生态旅游源对作为外界干扰的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超过这一限度就会影响和破坏这一系统的稳定性。湿地的生态系统是相对脆弱的,缺乏科学论证和不合理的利用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发展湿地旅游应强化“保护性开发”主题,通过湿地旅游使人欣赏到自然风光,体验生态平衡的自然坏境,达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目的。因此,在若尔盖湿地旅游规划和开发过程中,一切旅游项目都应首先考虑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生态效益和长久效益为出发点,避免建设破坏大的旅游项目。
(二)主打品牌效应,开发新项目
1:若尔盖县应逐步建成黄河大草原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安多藏族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长征历史文化体验旅游最佳目的地,最终形成“最优的高原旅游精品示范区”。
着力提升“中国最美的湿地”、“国家湿地公园”、“国际重要湿地”主体形象,进一步加强当地退牧还湿、退牧还草工作,加强湿地的恢复与保护。并进一步加强管理,将花湖景区建成“湿地生态旅游示范区”。此外,黄河九曲第一湾、花湖、西部旅游牧场都将进行4A级景区创建,这将大大提升若尔盖“大草原”、“大湿地”的品牌影响力。
自驾游是拓展“大草原”、“大湿地”品牌的重要载体,将大力发展自驾旅游。今年7月,投资7000万元、建成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藏式集镇式酒店——中国西部旅游牧场将具备1200个铺位的接待能力。
为吸引游客参与,今年内,若尔盖将完成西部旅游牧场漂流项目前期工程,力争实现首漂;8月初将在若尔盖大草原举办“情定花湖,浪漫若尔盖”——百对新人牵手若尔盖集体婚礼活动;9月中旬,将举办“金秋若尔盖,月满大草原”——千人共赏中秋月活动。将大草原景区建成集自驾休闲、文化体验、湿地观光于一体的国际旅游精品。
2、景观艺术化
在湿地恢复和湿地生境打造的前提下,对景观进行局部艺术化改造,形成大地艺术作品,成为观光吸引物。这个过程是并行的,如我们在花湖湿地恢复项目中,通过框围手法,将大片的芦荡打造成“万鸟齐飞”的大地艺术景观,既恢复了湿地本底,节约了景观再造成本,又形成了震撼性的景观。
3、科普游憩化
湿地旅游本身具有很强的科普教育意义。寓教于乐是更易于青少年群体接受的方式,运用游憩化手法设置科普体验产品,将湿地生态文化和游乐设备及游乐手段相融合、科普教育和主题娱乐教育相融合,强调人与湿地的近距离接触和深度体验。
(三)科学规划管理/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技能
目前,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但在大量引进高层专业人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有关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特别是要提高导游人员的生态素养,使他们在旅游中起到引导与示范作用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全局性的行动,分散的对同质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势必形成混乱局面,不利于整个地区的旅游经营与管理。在统一开发的基础上应对湿地生态旅游区实施分区管理,对核心保护区实行绝对保护,严禁任何类型的旅游活动,缓冲区对旅游项目和游人密度进行严格限制,只允许从事观光、科普活动,并采取定时、限量放人进入。
五:若尔盖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
(1)开发资金短缺
开展湿地旅游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在现有条件下,由于资金不足引发一系列问题,丰富的湿地资源无能力开发和利用,造成旅游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一味盲目的增加项目,导致设施不配套,旅游产品品位不高,缺乏吸引力。资金短缺还造成对其宣传力度不够,限制提高若尔盖湿地的知名度,也限制宣传保护湿地资源的教育活动。(2)污染严重 泥炭开采的影响
泥炭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矿产资源,若尔盖高原湿地中蕴藏着丰富的泥炭资源,已经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本区泥炭资源的远景地质储量达 19亿t(干重),约占全国泥炭资源总量 46.8亿t 的 41%。已开始建设一座 1500kW 泥炭坑口示范电站,这是我国第一个泥炭发电站。本区大型泥炭矿 138 处,中型矿 82 处,泥炭质量优良,平均发热量 13816.44J/kg, 并确定红原Ⅰ号、Ⅱ号泥炭矿、瓦切Ⅰ号泥炭矿为供应泥炭坑口示范电站的燃料基地,大规模开采泥炭作为燃料开发利用已势在必行,另外,国内一些复合肥厂以泥炭为原料生产复合肥,使泥炭消耗量进一步增加。由于无计划开采,滥采乱挖,不仅泥炭资源浪费严重,而且沼泽地表植被破坏也十分严重,深浅不
一、大小不同的废弃泥炭矿坑遍地皆是,对湿地保护与开发构成重大威胁。
人工排水疏开沼泽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由于人工排水疏开沼泽湿地,使地表积水明显变浅,目前沼泽地夏季积水多在 10~20mm,很多沼泽地表仅呈过湿状态,甚至干枯,沼泽湿地地下水位距地表少则数十厘米,多则数米。作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觅食地与繁殖地的湿地,其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结构破坏,也不利于赖以生存的湿地动物的保护,如此恶性循环,湿地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5]。同时,沼泽湿地旱化使这里危害草场的动物如地鼠(黑唇尔鼠兔)、土狗(旱獭)、雪猪、毛虫、蚂蚁等繁生,近年来草场地鼠十分猖獗,几乎草甸草场随处可见,在地上或地下挖洞,有时在地面形成土丘,破坏草场。根据现场样方调查,一般 2500 个/hm2 左右,多者可达 4200 个/hm2。据调查,旱獭洞 45 个/hm2 左右,它堆的土堆较大,破坏草场也很严重。草地毛虫主要分布在若尔盖县部分地区,据调查,多者可达 70 条/m2 左右。地鼠、旱獭在地下啃食草根,毛虫喜食灯心草科和莎草科植物,也食禾本科和杂类草,与家畜争牧草。蚂蚁的危害在于地面形成蚁丘,破坏草场。(3)过度放牧
若尔盖高原湿地是我国原始生境保存较好的一片湿地,近年来,由于盲目地开发利用湿地,以破坏湿地资源为代价而过快地发展畜牧业,造成过度放牧,使很多湿地植物不能有规律完成其生活史,湿地植物多样性丧失,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导致其应具有的生态功能也随之丧失。若尔盖湿地与附近的高原草甸以藏牦牛、藏系羊和河曲马著称于世,湿地草场具有返青早的优点,是牧畜渡春荒的重要草场。本区草场长期超载,牲畜头数增长过快,“靠天养畜”十分突出。牧区牲畜一直长期处于“夏饱、秋肥、冬瘦、春死 " 的恶性循环中。据测定,产草量较 60 年代下降 20% 左右,杂类草和有毒草上升 10%~30%,优良牧草逐年减少,有些地区草场优良牧草已经灭绝。如对牲畜十分适口的禾本科牧草种类从 30% 下降至 16%,产草量下降了 2%,生于草地上的一些毛莨科、菊科的物种正在取代原生长于湿地中的一些物种,对牧畜危害很大的植物狼毒,在很多草场均有分布,个别草场已成为主要伴生种。
(4)气候因素的制约
位于川西高原的若尔盖湿地是随青藏高原的隆起抬升而形成的。在青藏高原抬升至一定高度后出现的西南季风,由于川西高原达相当高度后,受地形的限制不能再往此深入。西南季风是川西高原的主要雨泽之源,现在的降水量比地势抬升之前有所减少,气候出现变冷转干的趋势。如果地势继续抬升,这种变化趋势将会持续下去,若尔盖高原湿地气候条件已不如过去有利,这是导致湿地生态系统脆弱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湿地生态环境和物种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因此,原来不占优势的木里苔草—乌拉苔草湿地而今明显增多,使演替系列、演替方向发生巨大变化。即:沼泽湿地→沼泽化草甸→草甸→荒漠。
(5)湿地沙化
【论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推荐阅读: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与保护09-04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08-13
长城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08-15
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11-17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_职教论文10-15
水利水电环境监测思考论文12-18
江西生态旅游开发的探讨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