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析沈从文(边城)(共15篇)(共15篇)
1.论文浅析沈从文(边城) 篇一
摘要:“艺术作品究竟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创造的”是艺术哲学的重要命题之一,本文从“原型说”入手结合作家沈从文的创作历程及其代表作品《边城》探讨这一话题。苗族人的“集体无意识”固然给了沈从文无穷的创作灵感,这在他的众多优秀作品中均有体现。但集体性的历史积淀并不是无意识地作用于艺术品,而是通过艺术家有意识地创造体现在艺术品中的。
关键词:原型说;集体无意识;沈从文;边城
一、艺术品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创造的
“《边城》创造了沈从文”这一假设成立的前提是“《边城》”这部作品自身是自在而为的,也就是说《边城》是先于沈从文而在的,是被沈从文发现而不是创造出来的。这也就涉及到了“艺术作品究竟是何以产生”这一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艺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造的;第二种观点认为,艺术作品是先在的,艺术家“发现”而非“创造”艺术品,这种观点即是艺术品的“先在说”。
(一)“先在说”的理论基础
“先在说”的基础是柏拉图的哲学理论“回忆说”,后人将其称为“原型说”。人们最早大都是从心理学家荣格的理论中认识“原型”的。事实上,“原型”一词并不是荣格的创造的,荣格曾指出,“‘原型’这一术语早在斐洛•犹大乌斯时代便出现了”①。而斐洛的“原型”思想则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哲学。在柏拉图《裴洞篇》中,就有一段关于人类知识来源的论说,也就是“回忆说”。按照他的看法,人们看到一件事物时必然会想起与它类似或相等的事物,而这相等物就是回忆,这种联想和回忆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方式。假设这个说法是对的,既然知识是先于人而存在的,那么《边城》这个文本也是先于沈从文而存在的,沈从文便是因为“回忆”或者说 “发现”了《边城》而得以名声大噪,如此一来,《边城》创造了“沈从文”这一说法就得以成立了。
(二)“先在说”的缺陷
“原型说”是“先在说”的基础,倘若我们能够成功的指出“原型说”的缺陷,也就推翻了“先在说”的理论基础,便能证明艺术品不是“先在”的,而是需要“被创造”的。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只要一件事物的视觉给你带来另一件事物的知觉,不管它们类不类似,就必定是回忆。”②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人面对一件事物,必然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必然都是回忆,因为就一个人而言,他只能想起他已经知道的东西。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知识来源于这种联想和“回忆”。这种“回忆”并不是先在的,而是人们通过后天经验和学习经历而得知的。一个对沈从文略有了解的人看到《边城》时会“回忆”起沈从文,可若是他没有读过《边城》,难道能够可以通过柏拉图所说的“回忆”知道《边城》讲述了怎样的故事么?
另一方面,从“回忆说”本身来说,这个说法的提出就是有问题的。在《裴洞篇》中,苏格拉底提出“回忆说”是为了论证灵魂是先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然而,这段论证却是以“人是在出生之前就获得这种回忆中知识”而结尾的。也就是说,“回忆说”的目的是为了证明“灵魂先于身体存在”,而它又不得不以此为“前提”,如此一来,它们是在“互为前提”的基础上才能成立的,这只是一个循环论证,它们谁也证明不了谁。
二、“集体无意识”的“原型”
前面我们否认了“先在说”,但这似乎只能说明“《边城》”不是先在的,而是“被创造”的,却并不能证明是被沈从文而非前人创造出来的。在20世纪初的西方思想史上还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艺术品并非人们所知的作者创造出来的,而是历史积淀的结果,这种观点的代表是荣格。荣格把“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并且认为“个人无意识”有赖于“集体无意识”,而后者是非个人的、非后天的,而是与生俱来的。
(一)集体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存在于所有社会人的意识之中,具有“普世性”,“它在所有人身上别无二致”③。然而,在分析歌德与《浮士德》时,荣格说,“《浮士德》触及了每个德国人灵魂中的某种东西”。④这也就是说,这里所指的“集体”是德国,而不是世界,这与“在所有人身上别无二致”的说法显然不符。由此可见,对于“集体”的定义,荣格自己也并不十分清晰,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以沈从文为例,沈从文《边城》中流露出的湘西风俗和苗族特质而言,的确应该是适用于每一个湘西人的“集体特质”。然而湘西苗族的民族积淀并不是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从内容上讲,仅有苗族的历史积淀是远远不够的。20世纪代,沈从文有很多军旅题材的作品,该题材的出现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而这些个人经历并不是苗族人共有的。如果非要用“集体无意识”来分析这些作品,怕是要把这个“集体”换成“从军者”而非“苗族”了。那么“集体”究竟是指什么,是种族、民族、还是地域?既然“集体”概念难以确定,这就证明“集体”之外,另有其他“非集体”的因素影响着艺术作品的创作,比如,作者个人的人生经历等。
(二)无意识
如若“原型”是存在的,它究竟是“无意识”还是“有意识”地影响创作者呢?荣格认为《浮士德》等作品中的重大幻觉经验掩盖了作者个人的爱情经历,这种神秘的“集体无意识”支配了艺术家的创作。沈从文的《边城》恰好就是一个爱情故事,在这样一个故事中也有所谓“集体无意识”的因素,但这些却并未掩盖爱情的主题,作者个人经历也在作品中有明显的流露。以“翠翠”的形象为例,“翠翠”身上有四个人的影子,一个是芦溪绒线铺的姑娘,沈从文说,“我写‘边城’故事时,弄渡船的外孙女,明慧温柔的品性,就是从那绒线铺小女孩印象而来”⑤;第二个是沈从文夫妇路过北九水时遇到的女孩儿;另外两个年轻姑娘的影子,一个是他年轻时追求过姑娘,另一个是颇受他宠爱的九妹。首先,这种原型并非“集体无意识”;其次,“翠翠”这一形象的呈现不是历史积淀的无意识作用,而是经过作者有意识地加工得以塑成的。
三、沈从文之于“边城”
艺术作品中固然会有某种历史积淀的存在,但这种积淀不是“先在”的,而是人类社会的积淀。且这种积淀在艺术作品中的呈现并不是“无意识”,而是与作者个人经历紧密结合之后经过作者的“有意识”地改造的。
(一)有意识的“原型”:作为个体的沈从文
与沈从文先生有过多次接触的美国著名学者金介甫认为“湘西对沈从文后来偏爱文学可以说影响甚微”⑥值得注意的是,金介甫所说的是湘西对沈从文“偏爱文学”的影响,而不是说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湘西文化为沈从文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却不是促成他走上这条道路的动因,更不是成就其作品的直接缘由。传统文化和湘西风俗也对沈从文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影响,但他的创作是有意识的主动创作,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是作者有意识构建出来的`,而非无意识地自在的存在。正如赛龙舟在《边城》中已经不单单是传统仪式而成为了推动翠翠与傩送的感情发展的线索;翠翠的性格特质也并不仅是湘西姑娘身上抽象概括而来,而是有了作者平生所遇见过的或知名或不知名的姑娘的影子。我们不能否认历史“原型”为沈从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却也不能将其夸大为“集体无意识”,因为这些“原型” 已然不是简单的原始模本,而是加入了作者个人感悟的有意识地创作。
(二)城乡之间的“边城”:艺术家、作品与社会
艺术家与艺术作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不仅它们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与艺术界乃至整个社会都是密不可分的。北京在沈从文的创作生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湘西的经历给沈从文的创作提供了素材,但他的文学底蕴却是在北京积累起来的,他的大多数作品也都是在北京完成的。事实上,正是因为离开了故乡,处在北京、上海等都市环境中,沈从文才能以对比和景观的姿态来看待湘西、看待凤凰。《边城》一方面是源于他对故乡的印象,另一方面则正是沈从文身处的社会现实的反面。在《边城》及其题记中,依稀可见沈从文对于某些堕落的都市现状的抵触和反感。这些现状是沈从文创作《边城》的动因,也正是这种反衬使得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傩送越发动人可爱。沈从文的早期作品神巫色彩浓厚,而到了中后期则越发的贴近社会与现实,这与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艺术家不仅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也是沟通艺术品与现实社会的桥梁。社会通过影响艺术家而影响艺术作品,而艺术作品不仅可以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甚至也可以对社会有着具体现实的作用力。沈从文早年从军时路过茶峒,使得它进入了《边城》这样一个文学世界。茶峒改名“边城镇”以坐实“边城”之名。沈从文成就的不仅是“茶峒”, 如今的“凤凰城”也以沈从文故乡之名而著称于世,如今已经成为旅游胜地和文化古城。沈从文曾经谈及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他说自己也分不清楚。
经过上述讨论,所谓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没有关系这类的说法显然不能成立了。事实证明,没有什么能够脱离出现实社会而独立存在,艺术家是如此,艺术作品也是如此。所谓“原型”,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无意识”,而是有世代积淀的有意识的人类成果。“原型”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固然是存在的,却也是有限的。作者的有意识地创作才是艺术品诞生的真正途径。正如沈从文所说,“恰恰如我一切用笔写成的故事,内容虽近于传奇,从我个人来看,却产生完成与一种人为的计划中。”
参考文献
[1][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徐德林[译].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第1版第1次印刷
[2][古希腊]柏拉图[著],王太庆[译].裴洞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张敦福,赵蕾[译].未发现的自我[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第1版第1次印刷
[4]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5]周仁政[著].巫觋人文――沈从文与楚文化[M].湖南:岳麓书社.12月第1版.
[6]沈从文[著].边城[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注解:
①[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徐德林[译].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第1版第1次印刷,P6
②[古希腊]柏拉图[著],王太庆[译].裴洞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月第1版第1次印刷.p26
③[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徐德林[译].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年第1版第1次印刷,P5
④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张敦福,赵蕾[译].未发现的自我[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第1版第1次印刷.P238
⑤沈从文[著],周施[选编].大山里的人生[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月第2版.P40
⑥[美]金介甫[著],符家钦[译].凤凰之子•沈从文传[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4月第1版第1次印刷.P22-P23
2.论文浅析沈从文(边城) 篇二
沈从文于1933年冬至1934年春完成他的代表作品《边城》。《边城》中他极力营造一个理想的社会, 用《边城》的人性美来抵御现实的污浊, 作者努力寻求一种没有压迫、没有战争、没有等级观念、人人都和谐相处的生命存在形式, 想用文字把心目中理想社会的血液, 注射到已经老态龙钟的中华民族脉络中使之具有激情。
生活中太多的悲剧, 使沈从文渴望美的一切, 他要表现一种“和谐的生命形式”, 一种“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存在方式”, 但这种人生形式是不可能在当时社会中找到的, 他只好到理想社会去追寻和建构。《边城》中表现了朴素人性美, 但正是这些善良的普通人, 却各摊上悲剧的命运, 这也许又是沈从文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神圣伟大的悲哀不一定有一摊血一把泪, 一个聪明的作家写人类痛苦是用微笑表现人生的。沈从文正是融进了自身孤独的情感, 给予了《边城》一种悲剧的旋律, 让人惋惜、让人流泪。
二、《边城》悲剧的性格因素
沈从文称, 他要在《边城》中表现他的乐园构想。他把人物都建立在人性美的基础上, 但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个体性格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 也正是这些缺陷暴露使得本应完美的爱情转化为了最后悲剧。
(一) 翠翠的耽于梦想使“爱”无缘
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翠翠爱上了傩送。可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因为固有的矜持并没有大胆把自己的爱表现出来, 而是把这种感情深藏心里, 当自己的情感堆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遇上外界的刺激就会通过行动、语言流露出来。她为了想早早的看到迎婚送亲的喜轿, 她到屋后塔下去眺望, 感觉仿佛追着那唢呐声音走去, 走了很远的路又回到自己身边来。她心中那神秘的梦随着那人群, 那悦耳的唢呐声飘到远方, 显现出翠翠对爱情的羡慕, 并且用行动表现出了她得不到爱的苦闷。于是, 翠翠就在梦中去寻找自己的爱, 去接爱神丘比特之箭。最后的误会导致翠翠的爱情走向悲剧。而另一悲剧是翠翠本应是处在悲剧的中心地位, 但却一直处于悲剧以外, 对这一切毫不知情。翠翠本身固有的弱点, 是造成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
(二) 傩送的迟疑逃避使“爱”无根
傩送英俊能干, 与人真诚相待, 善待他人, 但在个人情感方面, 因为长期受封建儒家礼教的教育, 一直没有向深爱着的翠翠表达。当知道个性豪爽慷慨的哥哥请杨马兵提亲之后, 他才意识到得把自己的爱意告诉翠翠, 要不就让哥哥夺取了心爱的女人了。但得知哥哥淹死在茨滩后, 这一噩耗使傩送在良心上受到强烈自责, 他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哥哥, 不敢再追求自己的幸福了。他选择逃避现实, 选择了默默地离开。他无承诺地撇下孤独等待的翠翠, 使爱情悲剧彻底爆发。
(三) 天保的成人之美使“爱”无力
《边城》中把天保大佬描写成个性豪爽敢作敢为的年轻人。他喜欢上翠翠之后便直接表露爱慕之意。此后, 他又主动告诉父亲并托人为他提亲, 可是第一次托媒说亲却被糊里糊涂地拒绝, 后来他才知道翠翠与傩送早已彼此心照不宣, 翠翠已心有所属。最后, 他放弃了自己心爱的姑娘。他自尊性太强怕人们说他争不过弟弟, 表面上为造就弟弟的幸福生活, 深层意义上是将来无法面对亲如手足的弟弟和心爱的姑娘将结合的事实, 这才是大佬出走的真正原因, 客观上他的死也是导致爱情悲剧的一个间接原因。
(四) 顺顺的专横迷信使“爱”破碎
作者有意把顺顺写得“大方洒脱”、“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为人明事理”、“重义气”、“平和”, 但他终究是权势者的代表, 权势者最大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所以他用权势者的眼光去审视一切。他表面是让大佬和二佬在婚姻问题上自由选择。但是, 在王团总以比雇十个长工还得力一些的新碾坊作陪嫁想同顺顺结为亲家时, 顺顺并没有听取二佬的意见, 而是逼迫他接受了王团总为女儿作陪嫁的碾坊。这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的行为, 彻底暴露出封建家长的专制思想和势利心态, 使得这一份纯洁的爱情失去了温暖的港湾时刻处在旋涡之中, 为最后的悲剧结局爆发增加人为的因素。
三、《边城》式理想的破灭
沈从文二十岁离开故乡走进北京, 面对北京城现实生活的种种情景, 对于这个城市的文明产生了极大的陌生感, 这本身就蕴涵了自己固有的文化背景同另一种文化必然产生的冲突, 而他又固守自己原有的文化模式, 不愿意被都市同化。沈从文要以现实与梦的结合, 用乡村的理想拒绝身陷其中的都市文明, 冀求那种自然健康、优美的生命形式。另一方面, 苦难与痛苦终究不好淡化, 现实毕竟难以超越, 乡下人的他面对着都市的精神压力, 内心总存着潜在的忧郁。他的道德标准在铜臭熏熏的都市面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现实人的冷漠、无情使他只有独自品尝做人的孤独、寂寞与无助。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不是天堂却胜似天堂的地方—故乡。非常遗憾的是处于历史动荡的湘西也难免中国“现代文明”的影响。因此他产生了痛苦, 于是沉醉在写对美的追求和对美丽的毁灭上。
所以, 《边城》不仅仅带给我们优美, 他追求生命的自然, 既不是永恒, 也不自由, 人在命运的面前是多么的无奈, 于是“美丽总是忧伤的”, 就成为沈从文在营造他的乌托邦时发出的感慨。他有一颗爱国的心, 他想用文学作品的力量唤起人们对善的渴望, 从而达到重塑民族自信心的理想。但他并没有找到使这个五千年国度重新回到世界优秀民族之林的道路。所以作品中他常常流露对现实的忧患, 作者试图过通过“道德重造”来改造社会的想法。主观愿望固然是好的, 但是在当时外有侵略者带给中国社会的巨大的灾难, 内有各个派系的军阀混战, 根本就没有一个好的外部条件让他去变革。
摘要:《边城》描绘了独特湘西秀美别致的风景画和淳厚朴实的风俗画。作者想用《边城》那样美好的世界来抵御现实的污浊, 努力寻求一种自然优美和谐的生命存在形式。但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终究像《边城》的悲剧结局一样。悲剧结局暗示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必将走向衰落的命运, 也暗示作者重铸民族精神和民族形象的美好愿望的破灭和对这个民族现在与未来的前途和命运的担忧。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人性美,悲剧
参考文献
[1]、沈从文《边城》题记[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2]、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0卷[M], 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3.沈从文的《边城》 篇三
在这期杂志第二十七页的“文艺动态”中,有一条的内容是这样的:
文学名著《边城》、《水浒传》、《腐蚀》将先后由上海文华影片公司制成电影。《边城》系沈从文原著,三年前由桑弧改编成电影剧本,最近又经师陀重新编写,近期即开拍。《水浒传》将由文华编导委员会集体整理,并请郑振铎、王天木为顾问。茅盾名著《腐蚀》由佐临编剧。
这是我所见最早的一条有关《边城》以及沈从文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的消息。
然而,初见这则消息,我着实是有点儿吃惊。
“三年前”,也就是1947年,有人将沈从文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因为他当时是国内著名的作家,《边城》作为文学名著也已经基本上被大家所承认。而且,早在1936年,在中国发行的英文杂志《天下月刊》(T'ien Hsia Monthly)就已经发表了由邵洵美的美国女友项美丽(Emily Hahn)和辛墨雷(译音Shing Mo-Lei)合译的《边城》,当时的译名是Green Jade and Green Jade,即“翠翠”。到1947年,英国伦敦的George Allen和Unwin有限公司又出版了由金隄(Ching Ti)和罗伯特·白恩(Robert Payne)翻译并编辑的《中国大地:沈从文的小说》(The Chinese Earth:Stories by Shen Tseng-Wen)一书,其中也收有《边城》,译名是The Frontier City,算是小说名的直译。这样,也可以说《边城》算得上是已经走向世界的文学名著了。
但是,众所周知,就是在此之后,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那几年,沈从文遭遇了他的人生的低谷。
1948年3月,在香港创刊的《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文艺的新方向”发表了一组批评沈从文的文章,包括《对于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署“本刊同人/荃麟执笔”)、《斥反动文艺》(郭沫若)、《略评沈从文的〈熊公馆〉》(乃超,所评为沈从文散文《芷江县的熊公馆》)等。在这些文章中,冯乃超说沈从文是延续着“清客文丐的传统”的“奴才主义者”和“地主阶级的弄臣”;郭沫若则宣称沈从文的小说是“作文字上的裸体画,甚至写文字上的春宫图”,又说:“特别是沈从文,他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对派而活动着。”
1948年年底,沈从文工作的北京大学的学生在“民主墙”上贴出标语:“打倒新月派、现代评论派、第三条路线的沈从文。”随后,又有人在壁报上张贴了用大字全文抄录的郭沫若的《斥反动文艺》一文。
1949年春,由于巨大的政治压力导致精神危机,沈从文曾经试图自杀,幸被及时发现而获救。
1949年夏,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沈从文未被邀请参加。
1951年秋,沈从文转调历史博物馆工作。
1953年,上海开明书店写信通知沈从文,因为他的作品已经陈旧过时,所以已将他的一切著作的纸型完全销毁……
就是在这种情境下,竟然有人将《边城》称为与古典名著《水浒传》以及当时的全国文协主席和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部长茅盾的小说《腐蚀》并列的“文学名著”,而且还试图将其拍成电影,而作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机关刊物的《文艺报》,竟然也发表了关于这一事件的消息。
这在我看来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时,《文艺报》的署名主编是丁玲、陈企霞和萧殷三人,应该由丁玲负主要责任。尽管丁、沈二人自二十年代就已成为朋友,沈也曾于1949年9月8日写信给丁玲,但依照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丁玲的思想状况,《文艺报》上的这一消息不可能是出于丁玲照顾沈从文的特别授意。
至于消息中提到的文华影片公司,是著名电影事业家吴性栽(1904—1979)1946年在上海创办的,而吴先生本人则于1948年即迁居香港,估计上海文华影片公司五十年代初就很快不存在了。1947年将《边城》改编成电影剧本的桑弧(1916— ),是一位在四十年代走向影坛的著名编导,后曾于1956年执导由夏衍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成剧本的电影《祝福》(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而重新编写《边城》剧本的师陀先生则是新文学史的一位著名作家,三四十年代和沈从文关系密切,解放后长期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曾任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
由这些人参与其事的电影《边城》,尽管已经在《文艺报》上发布了拍摄预告,但所谓的“近期即开拍”很可能根本就没有落实,事实是最后并未能真正拍摄成功。因此这则消息也就成了一条没有下文的消息。
在中国大陆,直到1984年,才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了电影《边城》。该片由姚云、李隽培编剧,凌子风导演,并于1985年获第5届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在此之前,1981年第3期的《芙蓉》杂志上也曾发表过徐昌霖等人根据《边城》所写的电影文学剧本《翠翠》。不过,这均已是出现在海内外的“沈从文热”之后的事情了。(1980年11月7日《光明日报》发表该报记者所写的《“沈从文热”》一文。)
4.沈从文《边城》教案 篇四
教学要点:品味小说的人情美、人性美,思考湘西少数民族发展的源动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课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有绿水青山,有古朴民风,还有真挚善良的人民;冷藏的凤凰有坚忍毅力,有脆弱敏感,也有植根于泥土,闯荡于滩涂的勇敢。本节课,我们体味小说里的人性美、人情美,思考百年边城永葆青春的魅力何在?
二、通读文本,分析节选文字里的人情关系及其展现的人性之美。
1、找出文中主要的三种情感关系。
(1)祖孙情 翠翠离家——爷爷讲父母的故事——听歌。
(2)男女情 唱情歌与听情歌。
(3)兄弟情 哥哥走车路占先,坚持把马路的机会让给弟弟。
2、相依为命,相濡以沫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故事,分析《边城》里蕴含的人性之美。
祖父 翠翠
内心爱慕,真挚自然
鼓励追求,
内心中意
纯洁无瑕,
一尘不染
朴实真挚,尊重情感
天保 傩送
4、作者歌颂真情,重在反衬随着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诱蚀和破坏,人与人之间那种自然和谐的情感也消失殆尽。作家沈从文没有作为革命者和诗人的郭沫若那种自抒胸臆的激情燃烧,也没有作为思想家和斗士的鲁迅那种口诛笔伐的深刻透彻,他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用缠绵委婉的曲调,唱着别有情致的乡村爱情,描绘别具风情的边城生活,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和理想人格赋予边城生活的人民,来传达自己超凡脱俗的伦理道理价值,擦拭隐藏于作品背后的伤痛,鼓舞作品内在的原始生命张力。
(1)在节选的文字当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积淀在民族骨子里的生命张力,引导学生试着归纳出要点。(师提出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根据文本进行总结)
祖父:在职务上毫不儿戏, 自甘贫苦,工作疲倦,喝半碗白酒,兴致很好,生性达观。
讲翠翠父母的故事并没有抱怨与遗憾, 信守天命,反而说“歌里种出了你”。
翠翠:与爷爷生气,看到萤火虫却又跟着明光追求,天真淳朴,胡思乱想,感到薄薄的凄凉,懵懂可爱。
(2)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都是民族命脉发展的营养元素,然而在诗情画意的背后,在淳朴风情的背后,还隐藏着作者深切的痛。品读文本,对沉甸在民族血脉里的痼疾望闻问切。(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①翠翠的父母既然是唱歌恋爱,那么这是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为什么却成为悲剧呢?
②爷爷得知“张冠李戴”的真相后,脸色为什么那么难看?
③祖父为什么会痴看星子联想自己被死亡抓走的情形?
明确:
①当地驻军不能与少数民族通婚的习俗,翠翠的父母面临着要么逃走,要么自杀的命运悲剧。
②爷爷中意的天保与翠翠中意的傩送发生了冲突,爷爷担心翠翠的路不要像她的母亲。
③朴素迷信思想植根于边城小镇的百姓内心世界。
三、拓展延伸探讨。
1、师提出探讨问题,帮助学生建构探讨话题。
5.沈从文《边城》小说鉴赏 篇五
——读沈从文《边城》有感
摘要:沈从文的《边城》是一本隽永清新的书,描写了湘西凤凰小镇的美丽风景和真挚的人性美。
关键词:边城 风情美 人性美
手捧一杯热茶,静静品读沈从文的《边城》,让人心灵颤动、浮想联翩的,是小说展现在我眼前的那一幅幅山灵水秀、天人和谐的风俗画。这些画洗尽铅华,返璞归真,让我想起那袅袅炊烟的村庄,想起那落日映红江水的隽秀,让我不自禁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沈从文先生是湖南凤凰县人。湖南凤凰县也就是川湘交界的茶峒一带。在作者的笔下,那里似乎还停留在原始社会,山是自然的山,水是自然的水,人是自然的人,民情风俗还没有为儒家道统文化所熏染,淳朴正直的人情人性还没有被现代都市文明所扭曲。它确实显得落后、蛮荒、愚昧、闭塞了一些,但自然的神力与人们美好的天性却依然蓬蓬勃勃地生长。
沈从文先生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给人一种诗意。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沈先生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以简练而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刻画出人物的心理,使你情不自禁地融进人物的心灵世界。《边城》隽永的文字弥漫着边地山村的浓郁气息,沈先生给我们展示的是湘西世界
和谐的生命形态。正如他谈及《边城》时所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边城》中的美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风情美,一是人性美。如诗如画的湘西风景,仿佛把我带入了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在《边城》的开篇,有这样一段描写:“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明丽的图画,边城里的文字是鲜活的,处处是湿润透明的湘楚景色,处处是淳朴赤诚的风味人情。美丽的湘西凤凰的风景是动人的,山城凤凰,山水环抱,常年深翠绿色的细竹,逼人眼目。
确实,湘西很美,凤凰也很美。凤凰,湘西的这座小城,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令无数人魂牵梦绕。
在这样美丽的山水中,养出来的人,当然也是很美的。有人说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生活是一种世外桃源的意境生活。那里没有纷争,没有城市的喧嚣,甚至连那青楼女子也楚楚动人。那里的风景,那里的人们,那里的事,在他笔下,灵动的湘西河畔充满着真、善与美。
边城的人民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 的善良人,他们保
持着昔日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与纯朴勤俭的古老民风。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沈先生努力建构了一个充满自然人性的世外桃源,创造的人物闪烁着人性中率真、美丽、虔诚的一面,边城的人民就是人性美的代表。
沈先生所描绘的人性美首先体现在老船夫和孙女翠翠身上。老船夫自甘贫苦而生性达观、洞悉世情而信守天命。他有重重的心事,他牵挂翠翠的将来。他的后半生是为翠翠而活,他的惟一的生活目标就是要使翠翠快乐。“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和翠翠相依为命,对翠翠的挚爱展示了淳朴、善良的人性。而翠翠呢,这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是全书的灵魂人物,她从小和青山绿水为伴,“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壮健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清明如水晶的眸子;撑渡船的简单生活赋予了她一颗毫不世俗的心。她和老船夫不贪财、不嫌贫、不偷懒,乐于助人,在这两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勤劳、善良、淡泊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年龄的增长,翠翠也多了一份心思,多了一份忧愁,对爱情的羞涩和不解增添了她的烦恼。从小时候的学羊叫、学牛叫,到在头上戴小花再到后来有了少女的心事„„她和傩送之间的爱情没有山盟海誓,没有骇人之举,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洋溢着含蓄之美。沈先生正是
通过他们的爱情表达了人性美。
书中这种处处洋溢的自然、纯洁、真挚的人性美,同样体现在天保和傩送两兄弟身上。沈先生既写出了他俩对爱情的忠诚、坚贞,又表现了他俩自我牺牲的美德。他们爱翠翠,都是以感情为重的。在他们心目中,爱之所在,与世俗的钱财、地位毫不相干。傩送不选择碾房而宁愿撑渡船;天保先是选择车路(指托人提亲),后选择马路(指唱三年零六个月的歌以夺得心上人的芳心)。同样爱上翠翠,但“兄弟两人在这方面是不至于动刀的,但也不作兴有‘情人奉让’如大都市懦怯男子爱与仇对面时作出的可笑行为”。爱情本身有“排他性”,但他们却都以互助互爱的德性,以一种优美健康而自然的“人生形式”,演绎出一曲平凡而崇高的爱情之歌,不能不让人为之动情。《边城》的人性美还表现在边城人民的邻里之爱上。这里的人民质朴,不存在尔虞我诈的奸险用心,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患难与共。他们朴实无华:像老船夫拒收过渡人塞来的钱;到集市买肉时卖肉的老板给他多称一些;还有船总顺顺也总是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老船夫过世时,面对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翠翠,顺顺尽释前嫌,忙前忙后„„这就是湘西的风土人情,这就是质朴的边城人民之间浓浓的一份真情。良好的民风世代相传,造就了边城的山水情。沈从文先生是以自己故乡的真人真事为素材来完成《边城》的写作的。他在《题记》中说,“就我所接触的世界的一面,来叙述他们的爱憎与哀乐,即或这支笔如何笨拙,或尚不至于离题太远。因为
他们是正直的、诚实的。”正是这种诚实的笔风,使得他笔下的人物个个逼真鲜活,就像是镜头记录下的一段历史,完全真实。而这座边城,由于远离繁华的大世界,所以至今依然保存着原始的、自然的生活习惯和风俗。这又使《边城》中的故事没有了时间的约束,可以亘古不变,可以留传千载。因为,这里的人,一代一代,永远生活在美丽纯洁的自然山水中,他们的爱情与人生也同样自然、真诚、朴实。上辈子,他在溪中撑船,她在茶园采茶,他们纵情对歌,忘乎所以,这辈子,他在河滩抹桨板,她背着竹篓踩着台阶来赶集,他们照样纵情对歌,在这个世界里,光阴只是承载生命的一种形式,人们从小到大,从生到死,演绎着同样美丽、纯洁的人生,经历着同样朴实、直爽的情感。
。《边城》的语言像是一幅清丽淡远的画卷。画卷里巍峨着山,清澈着水,挥舞着和谐动人的画卷。〈〈边城〉〉里的小城故事犹如流淌的小河一样,船浆划过,波痕徐徐攒动,却又平静缓和。〈〈边城〉〉里的纯朴民风仿佛如失传的秘色瓷般纯净澄明
看了《边城》,你除了会为故事中的人物所感动,更会为故事发生的场地,人物所处的环境所感动。云贵高原的边界,美丽的湘西,层峦叠嶂如画屏,溪流潺潺如明镜。在这样秀丽而洁净的天堂里,什么样的故事不是美丽的,什么样的人物不是如画的呢?
然而,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边城》里的纯朴民风,像是在这个物欲纵横的社会里难以找寻。边城,那是一片思想的净土,洗涤着人们浮躁的心灵
6.沈从文《边城》阅读答案 篇六
沈从文
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有些强横,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船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但到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老船夫手还得拉着船让别一个人上岸,无法去追赶那个人,就喊小山头的孙女:
“翠翠,翠翠,为我拉着那个卖皮纸的小伙子,不许他走!”
翠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真便同黄狗去拦着那第一个下船人。
正说着,第二个商人赶来了,就告给翠翠是什么事情。翠翠明白了,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只说:“不许走!”黄狗为了表示同主人的意见一致,也便在翠翠身边汪汪汪地吠着。其余商人都笑着,一时不能走路。祖父气吁吁地赶来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并且搭了一大束草烟到那商人的担子上去,搓着两手笑着说:“走呀!你们上
路走!”
翠翠说:“爷爷,我还以为那人偷你东西同你打架!”
祖父抿着嘴把头摇摇,装成狡猾得意神气笑着,把扎在腰带上留下的那枚单铜子取出,送给翠翠,且说:“礼轻仁义重,我留下一个。他得了我们那把烟叶,可以吃到镇箪城!”
远处鼓声又蓬蓬地响起来了,黄狗张着两个耳朵听着。翠翠问祖父听不听到什么
声音。祖父一注意,知道是什么声音了,便说:
“翠翠,端午又来了。你记不记得去年天保大老送你那只肥鸭子?早上大老同一群
人上川东去,过渡时还问你。我们这次若去,又得打火把回家;你记不记得我们两人用
火把照路回家?”
翠翠还正想起两年前的端午一切事情哪。但祖父一问,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
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其实她那意思就是“你这个
人!我怎么记不得?”
祖父明白那话里意思,又说:“前年还更有趣,你一个人在河边等我,差点儿不知道
回来,天夜了,我还以为大鱼会吃掉你!”
提起旧事,翠翠嗤地笑了。
“爷爷,你还以为大鱼会吃掉我?是别人家说我,我告给你的!你那天只是恨不得
让城中的那个爷爷把装酒的葫芦吃掉!你这种人,好记性!”
“我人老了,记性也坏透了。翠翠,现在你人长大了,一个人一定敢上城去看船,不
怕鱼吃掉你了。”
“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
“人老了才应当守船。”
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远处有吹唢呐的声音,她知道那是什么事情,且知道唢呐方向。要祖父同她下了船,把船拉过家中那边岸旁去。为了想早早地看到那迎婚送亲的喜轿,翠翠还爬到屋后塔下去眺望。过不久,那一伙人来了,两个吹唢呐的,四个强壮乡下汉子,一顶空花轿,一个穿新衣的团总儿子模样的青年;另外还有两只羊,一个牵羊的孩子,一坛酒,一盒糍粑,一个担礼物的人。一伙人上了渡船后,翠翠同祖父也上了渡船,祖父拉船,翠翠却傍花轿站定,去欣赏每一个人的脸色与花轿上的流苏。拢岸后,团总儿子模样的人,从扣花抱肚里掏出了一个小红纸包封,递给老船夫。这是当地规矩,祖父再不能说不接收了。但得了钱祖父却说话了,问那个人,新娘是什么地方人;明白了,又问姓什么;明白了,又问多大年纪;一起弄明白了。吹唢呐的一上岸后,又把唢呐呜呜喇喇吹起来,一行人便翻山走了。祖父同翠翠留在船上,感情仿佛追着那唢呐声音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边来。
祖父掂着那红纸包封的分量说:“翠翠,宋家堡子里新嫁娘年纪还只十五岁。”
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地把船拉动起来。
到了家边,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白曰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
(节选自沈从文《边城》,有删改)
(1)下面有关《边城》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边城》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祖孙之间的亲爱、邻里之间的互爱,表现了原始而又古老纯朴的人性美。
B.《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心灵的纯净。
C.《边城》中的翠翠聪明、美丽、乖巧、纯朴、善良;天保不爱说话,聪明而多情;傩送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
D.《边城》中的天保、傩送兄弟二人都爱上了翠翠。天保走车路(托人提亲),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傩送走马路(通过唱歌表达爱意)胜过天保,天保退出竞争,离开茶峒,驾船下行,不幸遇难。傩送也终因内疚于哥哥的死亡,且得不到翠翠的理会而远走他乡。
E.《边城》中与翠翠相依为命的爷爷(外祖父),在临死前把翠翠托付给了原来和翠翠的父亲同营当差的杨马兵,杨马兵向翠翠保证“你放心,一切有我!”他把马匹托营上人照料,自己到碧溪岫为翠翠作伴,期待傩送归来。
(2)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老船夫与卖皮纸的过渡人的争持?(6分)
(3)试理解祖父“感情仿佛追着那唢呐声音走去”的情感内涵。(6分)
7.论文浅析沈从文(边城) 篇七
小说讲述了在湘西边境的一个小镇, 老船夫的孙女翠翠被船总顺顺的两儿子天保、傩送同时爱上, 而翠翠心属傩送。天保求亲不成, 失意之下驾船外出而意外地溺水而亡;老船夫为撮合翠翠与傩送婚事却遭碰壁, 于暴风雨之夜郁郁猝死;傩送也负疚远走他乡, 最后只留下翠翠勇敢却痛苦的等待。
作品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来看, 都达到很高的水平。作者所描述的湘西小镇, 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每个人身上都焕发着纯真的人性美、人情美, 加之仁厚、纯朴的民俗风情, 美丽的自然环境, 俨然诗画中的世外桃源, 是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
一、纯真的人性美
无论是翠翠还是老船夫, 亦或是船总及其儿子天保、傩送, 都体现了真实的人性美。
(一) 美的人性
这种美集中在主人公翠翠身上。首先是她的出身具有传奇色彩。其母亲与一军人相恋, 但军人不愿毁坏做军人的名誉服毒身亡, 她在生下孩子后追随情人而去, 这便是翠翠的到来, 一个爱的天使。
其次是大自然的孕育使她养成天真、活泼的性格。边城的风日、山水, 使她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聪慧温柔, 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 是美的精灵与化身。她在风日里长养着, 把皮肤变得黑黑的, 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为人天真活泼, 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 人又那么乖, 如山头黄麂一样, 从不想到残忍事情, 从不发愁, 从不动气。流露出翠翠天真、可爱、温顺的性格。
再次是翠翠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她的“爱”单纯、自然、真挚, 她的爱情经过了萌生、觉悟和追求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爱情的萌生阶段。她在小镇看龙船初遇傩送, 爱情的种子就这样在少女心里朦朦胧胧地萌芽、生发了。第二阶段是翠翠对爱情的觉悟阶段。她听说傩送在六百里外的“青浪滩”, 她恍惚如梦地问:“爷爷, 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可见, 她的爱情意识已觉醒, 并在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红脸了。后来, 傩送邀翠翠和爷爷进城看划船, 傩送和她说话时, 她脸发烧不便做声;傩送走后, 她小小的心腔中充满了一种说不分明的东西, 赶也赶不去。在摆渡送傩送时, 文中用了“抿着”嘴儿、“不声不响”、“很自负”等词语, 把她见到恋人时内心的羞涩而又自矜、激动而又自尊、温柔而又娇气, 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第三阶段是翠翠对爱情执着追求的阶段。对傩送哥哥天保的追求她婉言拒绝;傩送出走、爷爷去世, 翠翠虽痛苦万分但没有倒下, 她谢绝船总让她住进他家的好意, 守住摆渡的岗位, 苦恋着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谢绝船总的好意, 是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 也是对传统婚姻观念进行斗争, 准备接受种种磨难而等待傩送归来, 是勇敢接受不幸命令的挑战, 是对爱情的忠贞, 展现出也坚强、勇敢的性格。
(二) 善的人性
作者所颂扬的“善”的人性在老船夫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老船夫从二十岁起就守在小溪边, 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 年纪虽那么老了, 但他依然坚持摆渡, 任劳任怨, 毫不计较个人得失。他本性善良, 质朴宽容, 女儿死后, 他含辛茹苦地将孙女拉扯大, 并寄与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其次是对乡邻、过渡人的慷慨大方。渡船属公家所有过渡人不必出钱, 有人心中不安, 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 他必一一拾起, 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如遇硬要给钱的, 却情不过, 便买了上等草烟和茶叶, 慷慨奉赠给过渡的人;还常准备些发痧肚痛治疱疮的草根木皮, 为过渡人救急, 这些都透出他的善良、大方和侠义心肠。
(三) 爱的人性
在这部作品中, 人性的“爱”也随处可见:老船夫、船总、天保傩送两兄弟, 甚至乡邻间的相互关爱, 无一不使这湘西的小镇更加绚丽多彩。
老船夫是位慈祥、仁爱, 甘愿为孙女付出一切的老人, 他对翠翠的呵护、关爱细心周道:耐心细微的料理她的生活, 教她如何做人, 相依相伴给她无限乐趣。文中写到:风日清和的天气, 祖父俩在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短段木头从高处抛入水中让黄狗衔回来;或把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讲给翠翠听;或祖父俩各把小竹做成的竖笛放在嘴边吹出迎亲送女的曲子;或在渡船时一吹一唱, 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飘荡在寂静的空气里……好一幅天伦之乐的画面!老人最大的心愿是让孙女得到自由幸福的爱情。他看到天保喜欢翠翠, 就鼓励他去追求, 但心中却又愁又喜, 这人是不是适宜照料他的孙女呢?翠翠是不是愿意?他糊里糊涂地促成了天保托媒来求婚, 觉得孩子长大了, 自己也老了, 得把她交给一个可靠的人才算完结。不料翠翠心系傩送, 天保求婚不成, 失望之余驾船外出而溺水死去。待老人知道孙女心思后, 又抱病心急火热地到船总家打听, 碰壁之后猝死于暴风雨之夜。他对孙女的爱贯穿全文。
船总顺顺对儿子的爱也可谓用心良苦。儿子十八岁时, 凡从小乡城里出身的年轻人所能够做的事他们无一不做, 做去无一不精;他通过生活去磨练他们, 行船时与人同甘共苦, 拿重桨, 拉头纤, 吃干鱼, 臭酸菜, 睡硬帮帮的舱板;还让他们学贸易, 学应酬, 学习到一个新地方去生活, 且学习用刀保护身体、名誉, 教育两个孩子学得做人的勇气与义气。为此, 两兄弟不但身体健康, 也获得了良好教育。
此外, 天保和傩送对翠翠的爱也不同寻常。两兄弟虽同时爱上一个人, 但却不动干戈, 而是分别通过托媒搭桥和唱歌传情向翠翠求婚, 展开自由平等的竞争, 未伤兄弟同胞手足之情, 而且他们对翠翠的爱发自内心, 是诚挚的, 是纯真的。王团总的漂亮女儿有一座新碾坊作陪嫁, 每天可收“七升米, 三斗糠”, 可傩送宁舍碾房要渡船。还说:“兴许我命里只能撑个渡船!”这是傩送发自内心的表白, 透露出他对翠翠爱的纯真。
二、浓浓的人情美
莫说老船夫, 翠翠, 还是船总及其两儿子, 就算是乡邻熟人间也能品出那种浓浓的人情、亲情和爱情, 这情就像联系所有人间的一张网, 正是有了这张网, 才使得这边城更迷人。
(一) 质朴、豁达、互帮互助
这里虽有贫贱之分, 富人却乐善好施。掌水码头船总顺顺不因家境富实而盛气凌人, 而能够常常体恤穷苦人, 还送鸭、粽子给老船夫。在老人死后, 他派了两个年轻的伙计帮忙, 资助并组织安排料理丧事, 后来又商量翠翠让她以自己儿媳的身份住到自己家去。这都是他发自内心真情的流露。
杨马兵在小说中不算得一个重要人物, 但从他身上也可见仁厚的本性, 可知人间的真情。他在年轻时追求过翠翠母亲, 未果, 但并不怀恨在心, 在老船夫死后, 主动照顾翠翠, 成为这孤雏的唯一靠山。他劝哭泣的翠翠:“我会把事情安排得好好的, 我要一个爷爷欢喜, 你也欢喜的人来接收这只渡船。不能如我们意的, 我老虽老, 还能拿镰刀同他们拼命。你放心, 一切有我!”这是一个心胸宽广, 充满真情的老人的真实写照。
在这“天国”里, 每个人身上都透着淳朴的人情美, 这里人人勤劳, 都甘心为他人作奉献。这湘西的小城镇, 未经商业文化的渲染, 商人都好义远利。老船夫一到河街上, 定有许多铺子上的商人送他粽子或其它东西, 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的一点敬意;卖肉的称肉时, 也总选取最好的一处, 并且把分量故意加重。这些都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浓浓真情。
(二) 亲情至真, 甚感人心
天保、傩送两兄弟同时爱上一个人, 却不争不吵, 但天保说话结巴, 不善唱歌, 傩送却擅长这方面, 他并未趁火打劫, 而是想了个主意, 两兄弟月夜里同到碧溪咀去唱歌, 两人轮流唱下去, 谁得到回答, 谁便继续用那张唱歌胜利的嘴唇, 服侍那划渡船的外孙女。大老不善于唱歌, 轮到大老时也仍然由二老代替, 两人凭命运来决定自己的幸福, 这么办可说是极公平了。在这求婚过程中不仅透出兄弟间的情深意浓和高尚品质, 也体现出兄弟同胞的手足之情, 再次让人感到这小城里由热情, 爱情, 友情, 亲情和手足之情所汇成的美。
三、秀美的风光、淳朴的民俗
沈从文所描绘的小城, 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之所以称为“天国”, 不光因为美丽、善良的人;纯真、仁厚的情;秀美的边城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也为之增添一色。
(一) 秀美而迷人的边城风光
作者在文中细致描绘了湘西边境一个叫“茶峒”的小山城里美丽风光:凭水依山筑城, 近山的一面, 城墙如一条长蛇, 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 湾淌小小篷船。贯穿各码头有一条河街, 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 一半在水, 因为余地有限, 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涨水时在城上还可望着骤然展宽的河面, 流水浩浩荡荡, 随同山水从上流浮沉而来的有房子、牛、羊、大树。既让人觉出吊脚楼的别有一番风味, 也让人感到涨水时的凶猛。
(二) 淳朴、仁厚的土性乡风
作品除了有美丽、静谧的边域风光, 还有独特的民族风俗的描写, 赛龙舟、对歌、提亲、陪嫁、丧葬等苗族风俗在小说中构成了一道亮丽风景。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 是端午、中秋和过节。如今, 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文中对各节日喜庆的描写, 精致而周到, 往往能引起读者向往。从小说中我们了解到男方向女方求爱, 分车路和马路。路是托媒人直截了当的传达, 马路则是穿着白家机汗褂, 到那些月光照及的高崖上, 很诚实、坦白地为一女孩唱歌。露水降了歌声涩了, 就趁着残月赶回家去。
另外, 对苗族的丧葬描写也反映了作者严谨的深入生活的写作态度。作者将纯朴的民风民俗, 配上优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 构成了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在这里, 既无阶级对立, 也无经济利益的冲突, 更无人际关系的矛盾, 有的是慈爱孝顺, 恬静祥和, 相濡以沫, 同舟共济, 是一个自然和谐, 归真反璞的充满“爱”与“美”的天国。
沈从文几乎未受过正规教育, 他自称“乡下人”, 这也许正是所写出的东西与众不同的原因, 连他自已也说:“我是个乡下人, 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 也不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 也自有它独特的式样, 与城中人截然不同……!” (出自沈从文《自序》) 在他成为作家前, 既未系统学习古代传统文化, 也未系统接受西方美学, 文艺学的教育。因此他的创作完全是凭个人直觉进行的, 不受任何理论束缚, 自由自在地发挥, 自由自在地创作。
8.谈沈从文《边城》的艺术成就 篇八
关键词:风格特色 语言特色 沈从文
沈从文善于描写湘西边地的人情风土,被称作乡土小说别具一格的代表。沈从文的创作取材极广,艺术手法灵活多样,但他最执著追求表现的是那种纯真的带有某种原始意味的人性美,他在山清水秀的湘西边地苦苦地构筑着他理想的人生形态。小说通过老船夫、翠翠等人物形象的描绘,热情讴歌了湘西人民的人性美,可以说是一曲优美动人的湘西人性美的颂歌,是一首作家写给故乡的赞美诗。沈从文饱含感情地写出了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和祖孙之间的亲情。他把爱和美融入全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风土人情之中,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世外桃源。下面就《边城》艺术的主要方面作简要分析。
一、风格特色
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中心是“表现人性”,他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性,他创作时往往去除现实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而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这种人的自然化是沈从文一贯的美学追求,也是他小说创作一个总的特色。
沈从文的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是收获最大的是他的边城回忆小说。沈从文生于湘西,长于湘西,成人以后仍然常常生活在对故乡回忆当中,尤其是长期以来发现并保持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更促使他以具有生活特异性的湘西边陲,作为构筑善与美的“神庙”基地。《边城》便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体现了沈从文的独特艺术风格。
沈从文受屠格涅夫把人和景物错综在一起的手法,善长于人物情绪意蕴与自然景物的交融。他的《边城》把人物置于湘西重峦叠嶂又兼有河岸渚边的特定环境之中,着力表现人与自然的美质及其联系,显得地以人毓,人因地秀,人与自然融合为一。老船夫与翠翠祖孙的命运,包括欢乐与不幸,过往与未来,都与溪流和渡口相关,不但不能同这份牵船的生活离开,也与他们周遭的一切不可分割,仿佛山、溪、塔、竹等都为他们而设,他们祖孙俩也纯然为这周遭的一切而存在,分不清谁主谁客,谁有生无生了。沈从文的手法已超越了屠格涅夫,带有“天人合一”的意味。这种风格在现代文学史上也是鲜见的。
沈从文的边城小说不注重情节与结构,而是意蕴和情致,看重作品的写意性与抒情性。因而他善将散文的笔法和诗歌的抒情因素融入小说之中。创造一种诗意抒情的表达方式。他常常用一种清淡的散文笔调,平和肃静地刻绘他所熟悉的、所呼唤的性情人格,他所默想的人生事理,所企求的理想人生形式。他的小说中多详细的铺叙、交代,如《边城》第二节对茶峒和酉水上游地势,历史、物产、买卖、人情、风俗的详尽介绍,将读者带入小说营造的原始美与情感美的境界中。沈从文的小说结构疏放,色味清淡,意境超逸,气象精巧,属如烟如云的阴柔之作。作品多笔意淡远,但仍清宛可闻,留一串雅丽的回音在读者心头。沈从文的这类小说发韧于“五四”时期的现代抒情小说,并将其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影响了后代的许多作者。
二、语言特色
沈从文有“文字魔术师”之称,他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边城》的语言凝练,清新,简约,典雅,而又具鲜明的地方性。《边城》的语言很中国化,同时地域色彩也很浓。这一方面体现在具有湘西特色的景物的词语上,如茶峒、河街、吊脚楼等等。还体现在许多形容词、动词的使用上,如“悖时”,“砍脑壳的”等。小说语言古朴清丽,澄净流畅。行文中“的”字使用率较低,比喻新奇,简古有力度,很耐咀嚼。
《边城》这部小说的语言艺术特征是非常鲜明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典雅性与口语化的结合。典雅性主要体现在作者的描述性语言上,如:“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的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这种语言有着诗歌的意境,哲理的隽永,而且其中自然夹杂着的一些文言词语,更具有一种古典的精美。口语化则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对话和一些湘西独有风物的描写上,如老船夫与天保的一段对话——“大老,听我说句正经话,你那件事走车路,不对;走马路,你有份的!”那大老把手指着窗口说:“伯伯,你看那边,你要竹雀做孙女婿,竹雀在那里啁!”简单的对话,既符合人物的身份,真实地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感受,又充满了泥土气息,“在素淡之中自有明澈的光辉,质朴之中自有蕴藉隽永之致”。
9.沈从文“边城”今安在 篇九
沈龙朱的籍贯,应该像他的父亲一样,写:湖南凤凰人。但是,生命里流淌着凤凰的水,却在他乡漂泊了一生,如沈从文说,北京成了他真正意义上的老家,对沈龙朱、沈虎雏而言,更是这样。凤凰在这兄弟俩,是个遥远的属于父亲笔下的故事发生地。
沈龙朱第一次踏上凤凰的土地时,已经六十几岁了。他绝对不会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觉,凤凰是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为常在耳边,陌生是因为第一次在眼前!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在北京去世,骨灰一直放在家里。当时凤凰县旅游局长田世烈策划了沈从文回乡。沈从文墓地是田世烈一个人策划完成的。田世烈说动了县里,县里就要把沈从文接回去,沈龙朱受妈妈委派,一个人回到了这个陌生的故乡。
田世烈说到那次沈龙朱给他的印象:
龙朱在凤凰共停留了七天,除掉两天我陪他去参观凤凰的名胜黄丝桥古城和齐梁洞外,他只身五次去到墓地,带着米尺详尽地测绘了一个墓地平面图,他说,回京后好向妈妈他们详细地介绍,把事情弄准确一点。见他这种细致认真的工作精神,我也很感动。每当入夜,我就去他的住处闲聊,聊各自的人生曲折。从龙朱的身上,我又一次清楚地看到了沈老先生人品的再现。
而安葬沈从文,只选择了一块不规则的高一米九的天然五色石,沈龙朱说:“选那块地方,搬那块石头过来,都是田世烈做的。”然后,由沈从文侄女婿、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家刘焕章带着当地石匠唐友权师傅加工而成。
石头正面是沈从文自己的话:
照我思索,可理解“我”;
照我思索,能认识“人”。
石头背面是张兆和的妹妹张充和撰写的: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沈家人的原则
1992年,沈从文去世四年后,他的骨灰回到了故乡,一半撒入沱江,一半埋在山上。亲历了这一切的田世烈描述道:
在最后一捧泥土覆盖完毕,沈老夫人、虎雏、之佩、沈红及王亚蓉再也抑制不住一路上克制已久的悲伤,失声哭了。
他们去采来沈从文生前喜爱的“虎耳草”,后来大家都去采了来,小心翼翼地把它栽在墓碑石下的周围。
后,5月20日,张兆和的骨灰来到了沈从文身边,两个患难一生的情侣,一个只爱过一个最好年纪的人的沈从文,永远和这个最好年纪的人在一起了。
张兆和活了92岁。她的骨灰回到凤凰,是孩子们送回去的。妈妈骨灰入葬的那天早上,沈龙朱早早去了墓地,借了铁锹和镐,在埋放爸爸的地儿挖了两尺左右的坑,因为安葬父亲也就那么深。他们再把妈妈的骨灰倒下去。上边砌的小石子只用土糊着。放妈妈骨灰的时候,只通知了黄家老五黄永前表哥。沈龙朱说:
墓地从一开始,家里头——从妈妈那时候——定下的原则就是:比较宁静,不要弄得很花哨,而且不要影响周围老百姓正常的耕作生活。
因为那个地方的那条路,可以到后山去的,常常有牛群上上下下。我说,不要拦人家,不要挡住人家,这是人家正常生活的道路。因为山上头、山后头还有田坎,人家干活去呀。哪怕是拉了牛粪在这儿,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些都很好嘛。
实际上,这个原则县里头并不完全理解。
不完全理解,就不能完全遵守。县里认为墓地太小,不能供很多人同时瞻仰,就要扩建。扩建,就要把宝坎拆除重来,要往外延伸,道路也就势必重修。县里一定还要重新做台阶。沈家坚决反对,希望保留土坡,保持原样。可是县里还是有一次把坝子拆了想扩大了,后来也只好按原样恢复。
沈家一再声明原来提出的原则:不要东搞一块碑,西搞一块碑,不要挂很多东西,这里就是一块很普通的墓地。
即使妈妈回到爸爸身边,沈龙朱也希望县里不要做任何改动,也不要刻什么东西。但是县里重新做了一个碑,田世烈草拟文字的那块碑被取代了。沈家反复强调:“不管占多大地方,都不要干扰老百姓的生活,不要影响老百姓的生产劳动”。沈龙朱说:
与沈从文故居相比,墓地改动得少。难道是因为没法卖票没人承包才保留了一些沈从文的精神吗?沈虎雏说:“不是。有人是想卖,实在不便于卖票。”
但是沈龙朱、沈虎雏也有管不了的无奈,毕竟哥俩不能守在那儿。但他们始终坚持:“不能够建围墙,不要公园化,维持它原来的这个风格。”尽管他们理解这种按捺不住的冲动充满好意,和故居拼命抬高门票的意图是不同的。但是好意总是想让风格改变,就令沈氏兄弟很是无奈。
沈龙朱说:“真正保持原样已经不可能了。过去坡下头、口外头是一个旧的水车、碾坊,但是这块地现在盖起了三层楼,看不见河了。老百姓私下乱建,县政府也没办法。”
沈虎雏说:“河道本来很幽静,两边柳树很好。结果现在沿河都抢着盖出来旅馆,三层的甚至更高的,几个月他就能赚回钱来,而且都是违章建筑。违章建筑一直逼近墓地,堵着墓地的进口,全都盖满了,而且高度把从墓地往外的视野都挡住了。去了墓地,原来的感觉也没有了。盖房子的是当地的居民。盖房速度非常快,几天房子起来了,政府去制止,制止不了。你管我,那家你怎么不管?沿河几里路都盖上了,那就难办了。”
迁墓有可能吗?沈虎雏说:“没有这个打算,任何人都没有提过这事。墓地跟城区之间,原来很好的沅河自然风光全没了,变成两边全是房子非常狭窄的一条小过道。本来凤凰有规划的,这一段完全没有车,是步行的。从规划进入无序竞争,都是为了追逐利润。政府没有约束住,这一个管不住,其他的都来了。为什么会造成无法控制的局面?从动机来说都是为了赚钱,但是行政上头没有办法去约束这个,我就说不清楚怎么回事了。”
你到凤凰看到的不是沈从文的凤凰
许多人是冲着沈从文去的。沈虎雏说:“去了,看到的是变了味的东西啊,看到的都不是沈从文作品里的凤凰了,现在都已经改头换面了。变化反正越来越厉害了。”
秋天我去看沈虎雏的时候,他刚刚从凤凰回来不久。他说:“现在一年到头是持续的旅游,大概客房床位已经两万张了,到高峰时还不够用。沈从文离开的时候几千人都没有。而今那么多人挤在那个地方,完全就是另外一种味道了是吧?这是没办法的事。”
回凤凰,沈龙朱和沈虎雏兄弟都不进沈从文故居。因为沈从文故居已经承包出去了,承包期是50年。就是说开发商一下买断了50年经营权。50年之后,熟悉沈从文的这些人都没了,故居里的东西还是不是原来的东西?故居被改造来改造去,有多少真实留给五十年后的人?
现在的凤凰不仅是没有沈从文当年的味道了,而且也没有1992年沈龙朱第一次回去时的味道了。沈龙朱说:
还有个不好在哪儿呢?我们后来去的时候,找河边的吊角楼住,为的是河边的感觉。结果,对岸灯红酒绿,夜里头一直到十一点闪着霓虹灯,迪斯科的音乐遍布全河。你夜里在睡,外面就完全是在那儿闪动着,而且有重音乐。要是优雅点,中国古曲,哪怕西洋古典音乐也好啊!他不,他是那个跳舞的,这就大大地煞风景。
边城,不是爸爸的边城
边城不在凤凰,凤凰不是边城。边城在哪里?
沈从文写《边城》的时候,沈龙朱、沈虎雏兄弟都没出生。沈从文去世多年后,沈龙朱、沈虎雏兄弟来到了父亲笔下的边城——茶峒。茶峒在湖南省吉首市西北,在湖南、贵州、重庆交界处,也就是花垣县的茶峒镇。
7月,茶峒以政府更名的.方式,正式成为“边城”。沈虎雏不能理解这种做法。
但为了改名后吸引游客,政府没有少花力气。著名的大手笔,一是投入一千万元修建了“翠翠岛”,上面有民间绝技表演场和汉白玉翠翠雕像。二是修建了“中国边城百家书法园”,把六万多字的小说《边城》以书法样式刻在岩石上。
沈虎雏说:“完全变了味了。你看了《边城》再到那儿看,根本找不到感觉,完了。弄了一个城市公园一样的东西,很丑。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去了之后,你看,跟你从文章上看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旅游开发的做法,让不熟悉历史渊源的游客,很可能以为是沈从文写错了。
茶峒,这个美丽了中国,美丽了世界,以内在的精神力量感动了无数读者的著名边城,在政府发展旅游的冲动中,已经从世间消失。翠翠是沈从文有感于边地人生命的美丽而创造出来的形象,当政府把这种创造转化成俗气的景点的时候,于是翠翠和边城只能在沈从文的文字里找到。
不过,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凤凰就是边城。可是,无论怎么说,由于主持开发的行政人员不能理解沈从文,不能理解沈从文那不凡的气质,不能理解沈从文寄托在“边城”的社会理想与道德主张,以背离沈从文思想的方式开发沈从文的文学遗产,于是,我们看到的今人以大量资金和拙劣手段塑造出来的“边城”,都离沈从文的精神境界越来越远。
沈从文的骨灰融入泥土,那块五彩石上刻着沈从文自己的话。把这句话刻在石头上,是全家讨论的结果。
张兆和与龙虎兄弟选择了“照我所思”这句话,肯定了沈从文思考的一生,是否也表明了家人对沈从文的理解过程呢?沈龙朱说:“对。我们后来逐渐理解了爸爸,觉得爸爸这个话很重要。他坚持:我不管人家到底认识我到什么程度,我自己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你别看我父亲表面软哩咕唧的,但他的性格还是很倔、很犟,非常犟,软硬软硬的,软犟软犟的。有些不想做的事情,他就不做。”
在儿子沈龙朱、沈虎雏身上,沈从文活着;在孙女沈红、沈帆身上,沈从文活着;在更多的似乎和沈从文没有血缘关系而实际上延续了沈从文艺术良知的人身上,沈从文一样活着!沈从文站在中华民族伟大思想家的行列中,用他的思考和爱,温暖昨天,温暖今天,温暖未来!成为我们民族贡献给世界的伟大财富,与人类共享!
10.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篇十
(一)《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作者沈从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现代着名作家、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着。
《边城》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与人来往的边。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数的清楚。在如今,城镇的建设虽然显得飞黄腾达,但是在建设的背后又显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坏。就像自然环境,是那样的不堪:树木被伐、空气干躁、噪声不断、垃圾成堆。这样的环境,使人的身心受了严重的压抑。所以,人们又是那么向往农村那种清静、舒畅的生活空间。或许这也是《边城》作者的思路。
并且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禁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而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这么大了,本来应该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生活分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忠实的在那里守候着。”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边城》作者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面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
本应该是圆满美好的家庭,在母亲与父亲相聚不得志而前后离世下,翠翠从小就过着与祖父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的孤单与悲凉时不时的涌流心头。“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烧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那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几薄薄凄凉。”、“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其中,还让我们看到不幸的是,作为“水鸭子”的大老却在水中淹死;以歌声让翠翠的心飞翔的二老却离家出走;与翠翠朝暮相处、形影不离的祖父,又在雷鸣夜晚中悄悄离世……这一切的发生,犹如一个个巨石压抑着翠翠幼小的心灵。在《边城》结尾,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限的困惑、迷茫。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这也岂不成了许多人的写照?
沈从文以如椽巨笔,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的湘西世界。
沈从文在后来曾经表白:“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小说以牧歌式的情调描绘出田园诗般的边城世界。这里的人民保持着淳朴自然、真挚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他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热情豪爽、轻利重义、守信自约,“凡事只求个心安理得”,就连吊脚楼妓女的性情也浸染着边民的淳厚,俨然是一个安静的平和的桃源仙境。这里的人民,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这是抒情诗,也是风俗画。
边城》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显然受到中国传统艺术写意传神笔法较深的熏陶,它的人物更具东方式的恬静的美,如翠翠是湘西山川灵气化育而成的自然之女,天真、纯洁、活泼,柔情似水:翠翠在风吹日晒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边城》的结局模糊而悠远: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边城》蕴含着诗一般的意境和韵味。无论是“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有沽酒”的早春,还是“再落个不停,溪面一片烟”的初夏,都显示出远离人事纠葛的和谐氛围。作者不仅创造了诗一样的意境,而且赋予作品中的人物与景物以深厚的象征意味。在暴风雨之夜猝然倒掉又重修的白塔,象征着一个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
《边城》是一曲描写湘西人们人性美的“牧歌”,一部美丽得如此朴素,悲剧得如此优美的人性“牧歌”。《边城》是沈从文“思乡情结”养育出来的一颗明珠。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每一位读者在掩卷之际,内心为优美而感伤的希冀所充满,盼着二老傩送的归来,并盼着美丽的翠翠戴上红色头盖出嫁的日子。
“边城”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远离“边城”而作于都市的梦。
《边城》是一篇小说,但更像一首二十一个断章组成的长诗。整部小说散发着浓郁的诗意,给人一种非常纯粹的阅读体验,以至于刘西渭誉之为:“一部田园诗的(牧歌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美学家朱光潜评价道:“它表现受过长期压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心坎那一股沉郁隐痛”,“唱出了少数民族的心声”。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二)当青春的翅膀在美丽的煽动的时候,当初生的嫩芽享受明媚春光的时候,接踵而来的是人生的酸甜苦辣。但是,当我们面对这些挫折的时候,真正支持我们的是身边的爱。
当我拿到《边城》这本书时,便似一只饿狼般迫不及待看起来。《边城》是一篇寓意深长、发人深省的长篇小说。当阅读完时,我感慨万千,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一份饱经风霜的老人对自己孙女的疼爱。
他是一个淳朴慈祥的老船夫,他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力,但是在他心里却有深深的伤痕。那就是女儿和女婿爱情的悲剧。因此,他更作文网初中疼爱他的孙女——翠翠,也更希望翠翠能嫁个好人家。这样的一个祖父,他几乎把孙女的一切看作是生命。这使他进入了翠翠的情感世界。他去试探天宝与翠翠的口风,让翠翠去听天宝两兄弟决斗时的歌,却没有直接告诉翠翠,天宝的的选择,导致翠翠与傩送之间的误会……最后,翠翠的故事以悲剧的形式收场。想到这里,我不禁被那一份执着贴心的亲情所感动。
在我们的身边,亲情无处不在。亲人的爱,像一栋梦想的城堡,为我们遮风挡雨;亲人的爱,似一把小小的伞,虽然平凡,却能在暴风雨来临时起到大用途;亲人的爱,如一个蜜窖,滋润我们成长。但相反的,亲人过分的爱,也会造成我们人生的不幸。
所以,如何去接受这身边的爱,也是很重要的。想一想我们身边的亲人,有哪一个不是在时时刻刻关心你,爱着你呢?想一想那一份伟大的母爱,那一份坚强的父爱。你是不是感触很深呢?我记得,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高中阶段,晓峰成了班上的中等生。()高三家长会上,老师叮嘱晓峰的妈妈说:“目前晓峰处在升学的边缘,不抓紧,他可能考不上大学。”回家后,妈妈对晓峰说:“孩子,你真行!老师说了,再努力努力,你能再上一个大台阶。”后来,晓峰被某所名牌大学录取。晓峰像小孩子一般扑到妈妈怀里,哽咽着说:“好妈妈,都是您,照顾……体谅……期待……鼓励帮助我,我才有今天……”这一个故事多么感人肺腑。母亲一个善意的谎言,成就了晓峰未来的路。
母爱如水,温柔细腻;父爱如山,深沉严格。想一想我的父母,他们也不是同样的把我视为掌上明珠吗?还记得我十岁那年,爸爸为给我买书法用具,被雨淋成落汤鸡;12岁那年,妈妈用她的背为我挡住那颗颗豆大的雨点。在生活中,妈妈不让我做这做那的,对我关怀备至。爷爷奶奶则把好吃好玩的都留给我。而爸爸是我最将强的后盾,前进时给我鼓励,后退时给我支持。他们爱我疼我,而我却不懂得如何去正确地接受这些爱,更不懂得如何去享受这些爱。
家人亲人永远信任我们,也永远爱着我们。同时,我们也应该回馈亲人。
借用《边城》里的一句话:爱的美好在于它的纯洁。而我想说的是,爱的美好在于它的价值与它的出现。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三)沈从文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它的小说以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令的意境,描绘出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刻画出众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代表作《边城》,充分体现了他的小说艺术的主要特点。
有人说,《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因此,欣赏《边城》,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如果仅拿它当一般的小说,就不能领略个中真趣。
在小说中,沈从文不追求扣人心弦的悬念,也不想营造惊心动魄的氛围,更不叙述波澜曲折的情节,他只想给读者展示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的人物。而沈从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以简练而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刻画出人物的心理流程,使你情不自禁地融进人物的心灵世界。
节选部分,主要写了三个人物:翠翠、祖父和天保。他们性格迥异,却有着共同的心理情感:爱、矛盾、孤寂。
翠翠对祖父的爱带着一些任性、一些娇气,而对天保兄弟的爱则带着少女的羞涩和幻想。由于她感觉到祖父不理解自己,便设想着自己出走给祖父带来的“惩罚”——让祖父尝尝失去她的痛苦;可是当她想到祖父的无奈便又为他担心起来,于是一次次地叫祖父回家,生怕两人真的就会分手。这生动地反映出翠翠对祖父的依恋之情。文章最精彩之处就在于翠翠的“哭”。哭得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深沉,那么的久长。翠翠的哭,祖父自然不理解,连翠翠自己也觉得好笑。但正是这哭,反映了翠翠内心对祖父的负疚感、无人解怀的孤寂感以及梦与现实的矛盾感。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一个青春少女的躁动不安的心理。
从整部小说来看,翠翠似乎一直生活在一种梦幻中,她只能在梦中才能品尝到爱的甘露,而现实却似乎离她很远,于是,她只能凄凉地守候,孤独地等待。从翠翠身上,我们也看到了苗族青春少女的那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祖父是一个阅尽人事、饱经风霜的老人,他称得上是苗族古老历史的象征。在祖父的身上,同样流淌着炽烈的爱,也存在着难以排遣的矛盾与孤寂。祖父对翠翠的爱寄托着对不幸的女儿的哀思,他的后半生是为翠翠而活,他的惟一的生活目标就是要使翠翠快乐。但他并不真正了解孙女儿内心的情感躁动,他只能用一些不切实际的空洞的话语来安慰孙女儿:“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不许哭泣。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他的许多活动都是围绕孙女儿能有一个好归宿展开的。但他又害怕翠翠会重蹈母亲的悲剧,所以,他去探天保的口风,征求翠翠对天保兄弟的看法,给翠翠讲她母亲的故事,唱那晚听来的歌,也因此他没有把天保兄弟的选择直接告诉翠翠,只是提醒翠翠注意夜晚的歌声。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让翠翠理解,也没有成就翠翠与傩送的爱情,反而导致一些误会。从表面看,他是一个快乐、豪爽而略带幽默感的老人,但透过他的言行,我们却能感觉到老人心中的那种爱的矛盾和无奈的孤独。
节选部分,对天保的刻画不多,但这个人物的性格却同样鲜明地突现在我们的面前。他爱翠翠,但无法让翠翠同样爱上自己,当得知弟弟也爱着翠翠,便怀着十分复杂的感情退出了角逐,既表现出浓重的手足之情,又流露着失败的落寞。从他对老船夫的冷冷的神情和生硬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多么的矛盾和痛苦。为了爱,他孤独地外出闯滩;又为着爱,孤独地客死他乡。
11.沈从文:游走于城乡之间的边城人 篇十一
关键词:边城 沈从文 乡下人
在沈从文研究中,虽然研究的角度因时代的不同,在文本解读——主体意识——文化内涵之间游移,但对于“边城”的阐释仍然是企图从“城乡”对立中揭示出传统与现代冲突的意义。因此本文刻意屏闭对沈从文的传统解读和肆意拔高,其目的并不在于消解沈从文研究的意义,而是力图触摸沈从文的真实心态,进而走进真正的“边城”。[1]
一.生来就不是“乡下人”,也不甘心做“乡下人”
在自传的开头“我所生长的地方”一节中说得很清楚:“我就生长到这样一个小城里,将近十五岁时方离开。出门两年半回过那小城一次以后,直到现在为止,那城门我还不再进去过。但地方我是熟习的。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2]文中反复地提到“小城”一词,可见沈从文从来就不认为他生活的地方是“乡下”,从“我的家庭”一节中,也可以看出,沈从文的家庭在当时虽然已经家道中落,但在当地却绝非“乡下人”,至于沈从文在“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了一本大书”“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所作的描述,历来被作为沈从文是“乡下人”的证据,其实从沈从文“六岁时我已单独上了私塾”、“离开私塾转入新式小学”、“民三左右地方新式小学成立,民四我进了新式小学”的记述看,沈从文最多不过是一个接触过“乡下”的少爷。沈从文曾经在“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一节中记述过逃学偷人船划的玩童经历:“……‘少爷,够了,请你上岸!”[3]从文中“乡下人”、“少爷”的称谓中,不难发现沈从文不但不是“乡下人”,甚至认为对方才是“乡下人”,而在“乡下人”的眼中,沈从文则是“城里人”。
可见,如果以《从文自传》中对“玩童”经历的回顾与留恋,来判断沈从文的“乡下人”身份多少有断章取义之嫌。
二.想做“城里人”却做不了“城里人”
1922年,沈从文离开湘西,只身来到北京,但城里的“人生学习”显然没有沈从文想像的“似乎应当有意思些”,他在《从现实学习》一文中谈到当时的生活状况非常的艰苦,他所居住的公寓都是湿霉霉的,经常两三天不吃东西,他在北京的日子,非常人能够忍耐,而且无人问津。但即使这样,他还是坚持了下来。从中不难看出他对“城里”的现实生活的幻灭,但反过来看却可以看出沈从文渴望成为“城里人”的执着。
1925年3月20日,在沈从文成为生活中的“城里人”也失去希望的时候,《晨报副刊》发表了沈从文的散文《市集》,1928年,胡适聘用沈从文到上海中国公学任教,1930年到武汉大学任教,1931年,杨振声聘沈从文到青岛大学任教,以上诸人都是新月社的重要人物,可以这样说,新月派再次点燃了沈从文成为“城里人”的希望。
新月派是一个以英美留学生为主体的文人小圈子,更是津津乐道于精英教育,但他们和沈从文这种“土鳖”有着文化基因上的天壤之别。在武汉大学期间,胡适、陈西滢曾鼓励沈从文学习英文,但是学了一个月,沈从文发现“我连二十六个字母也背不清”。这决定了沈从文是青岛大学新月派中的一个另类,自然而然会被新月派排斥在圈子之外。
虽然没有资料直接证明青岛大学新月派对沈从文的排斥,但正是由于这“隔着一层”,使沈从文“城里人”从精神上产生了一种隔阂、疏离。早在武汉大学期间,沈从文就曾写信给他大哥:“我还是要坚持写作,我的文章是谁也打不倒的,在任何情况下,一定还可以望它价值提起来”。[4]而在青岛大学期间,这种“隔着一层”显然进一步恶化,证据就是沈从文发表了《八骏图》,该小说就直接以青岛大学若干教授为生活原型,在沈从文的描述中,这些“骏”外表“老诚”“庄严”,满口的“道德名分”,却一肚子男盗女娼。1935年12月,他在自存本《八骏图》的文后作了如下强硬的题识,这种题识无疑更能说明沈从文内心的真实想法:“当时为学生举例作的。发表后使得教授们大不高兴。本来不是为他们高兴写作的,所以只有让他们不高兴。事实上倒是把几位绅士画出来了。完全正确而生动的画出到纸上了。”[5]1935年12月10日,沈从文又在天津《大公报·文艺》发表了《八骏图》题记,对所谓“城里人”的精英作了如下描述:“大多数人都十分懒惰,拘谨,小气,又全都是营养不足,睡眠不足,生殖力不足:这种人数目既多,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个观念,就是不大追问一件事情的是非好坏,‘自己不作算聪明,别人作来却嘲笑的观念。这种观念普遍存在,适用到一切人事上,同时还适用到文学上。这观念反映社会与民族的堕落。憎恶这种近于被阉割过的寺宦观念,应当是每个有血性的青年人的感觉。”[6]
事实上,即使沈从文的“八骏”和梁实秋的“八仙”不能一一对应,但将青岛大学的新月派精英显然进行了对号入座,结果是沈从文无法再与这些教授共事而离开青岛大学。实事求是的讲,新月派诸人并非真如沈从文描述的那样不堪,沈从文之所以会对“城里人”由向往转而对立,原因也许如孔庆东在《试谈沈从文的自卑情结》一文中所作出的分析,沈从文在面对“城里人”的时候,始终无法摆脱“乡下人”的自卑情绪。苏育生在《胡适与沈从文》中提到只有小学学历的沈从文先后给胡适写了两封信。“前一封说,为了不给学校‘弄笑话,先可使用一学期。他讲课恐只能给学生以‘兴趣,不能给‘多少知识,‘钱不妨小点。如果将来认为他‘无用时,即使解聘‘也不甚紧。后一信写在讲课之后,说他对讲课实在‘对付不好,不知道哪些是对同学‘有用的话,以至‘很感不安”1928年任教上海中国公学,1930年任教武汉大学,1931年作者青岛大学的经历,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沈从文对“城里人”由自卑到不满再到对抗的心路历程。
三.从对“城里人”的自卑到对“乡下人”的自傲
沈从文借《边城》表达了对“乡下人”的情感:“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我生长于作品中所写到的那类小乡城。”相反的,对于“城里人”却强硬的宣称:“我这本书只预备给一些‘本身已离开了学校,或始终就无从接近学校,还认识些中国文字,置身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说谎造谣消息所达不到的那种职务上,在那个社会里生活,而且极关心全个民族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的人去看。”[7]简而言之,《边城》这部书“城里人”是看不懂的,而作者并不打算对此作出改变。
在《习作选集代序》一文中笔锋直指代表“城里人”精英的报刊、出版社编辑或评论家,这篇文章的火药味更浓,基本上可视之为沈从文以“乡下人”身份向“城里人”的宣战。文章一开头,他就用讥讽的口气表明了双方的不可调和:花费你们许多宝贵的时间,我心里真难受接着,沈从文又一再重申了这种不可调和,“不过我虽然写了许多东西,我猜想你们从这儿得不到什么好处。“你们喜欢什么,了解什么,切盼什么,我一时尚注意不到。”
更值得注意的是,沈从文在文中对“乡下人”和“城里人”作了水火不容的对比:“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在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老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他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诡诈。他对一切事照例十分认真,似乎太认真了,这认真处某一时就不免成为‘傻头傻脑。这乡下人又因为从小飘江湖,各自奔跑,挨饿,受寒,身体发育受了障碍,另外却发育了想象,而且储蓄了一点点人生经验。”即使乡下人来到城里,这种矛盾也是不可调和的:“即或这个人已经来到大都市中……自然的,表面生活我们已经差不多完全一样了。可是试提出一两个抽象的名词说说,即如‘道德或‘爱情吧,分别就见出来了。我既仿佛生命里注定要拿一支笔弄饭吃,这枝笔又侧重在写小说,写小说又不可免得在故事里对‘道德,‘爱情,以及‘人生这类名词有所表示,这件事就显然划分了你我的界限。请你试从我的作品里找出两个短篇对照看看,从《柏子》同《八骏图》看看,就可明白对于道德的态度,城市与乡村的好恶,知识分子与抹布阶级的爱憎,一个乡下人之所以为乡下人,如何显明具体反映在作品里。”[8]以上引文与其说是“城里人”对乡下人的排斥,不如说是沈从文干脆把自己放在了“城里人”的对立面。沈从文对“乡下人”的认同甚至自诩,并非愿意做一个“乡下人”,而仅仅是以此作为对“城里人”的逆反,简言之,就是由对“城里人”的自卑转而为对“乡下人”的自傲。
四.无“乡”可返的“返乡”
沈从文曾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表达过“返乡”的思想,但事实上,他只在1934年1月初因母亲病重回湘西探过一次亲,很明显,这次“返乡”并非出于自觉自愿。虽然沈从文多次提及湘西受到现代文明侵蚀而发生的变化,似乎不能“返乡”的原因在于“乡”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乡”。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正如沈从文在《水云》中与自己的灵魂进行的虚拟对话:“你口口声声说是一个乡下人,却从不用乡下人的坦白来说明友谊,却装作绅士。然而在另外一方面,你可能又完全如一个乡下人。”对于这种灵魂的拷问,沈从文也只能选择“沉默”。可见,沈从文的不能“返乡”,根本原因和他当初离开湘西的原因居然在本质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当初离开湘西是因为不甘做一个“乡下人”,后来的不能返乡,是由于不愿做一个“城里人”。沈从文之所以不能实现“返乡”,因为沈从文从来就不是一个他所自诩的“乡下人”。
沈从文从一开始就不愿作一个“乡下人”,而是渴望做一个“城里人”,甚至对“乡下人”充满了一种厌恶,这是他离开湘西最直接的动因,但沈从文又不为“城里人”所接纳,这使沈从文由自卑进而产生逆反,自诩“乡下人”来对抗“城里人”正是这种逆反的表现,沈从文作品中,以《八骏图》为代表的“城市系列”和以《边城》为代表的“湘西系列”都是这种心态的文学呈现,这种心态也注定了沈从文只能是一个游走于城乡之间的“边城人”。
参考文献
[1]郭沫若.《斥反动文艺》,《大众文艺丛刊》第1辑《文艺的新方向》,1948年3月1日
[2][3][5][6][7]沈从文.《从文自传》,第6页,第28页,第231页,第253页,第251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
[4]刘超.《讲台上的民国》第216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
[8]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发表于1936年1月1日《国闻周报》第13卷第1期,沈从文《从文自传》,第254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
12.论文浅析沈从文(边城) 篇十二
《边城(修订纪念典藏版)》一书可以称为沈从文的代表作品,也正是这本书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书中许多关于“爱”与“美”的描述,向人们展示了人性美好的一面。以小镇生活为背景的写作方式,使这本书有着浓厚古朴的气息,透过朴素的语言,一种自然、纯美、健康的人性美与生活状态跃然纸上,这也为此书增色不少。沈从文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其塑造的女性形象也有许多,在《边城(修订纪念典藏版)》一书中有经历磨难的蹉跎妇人、青春美丽的稚嫩少女、饱受欺凌的街边妓女……在这些女性的身上,作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一种特别的女性之美。
一直以来,沈从文的创作风格都趋向于浪漫主义,他语言朴素、单纯却不失美感,朴素中透出灵气,《边城(修订纪念典藏版)》一书便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与浪漫主义特征,在这本书中,沈从文塑造出翠翠这样一个湘西少女的形象,在她的身上,人性的单纯与善良展现得淋漓尽致。正如前文所述,沈从文喜爱描写不同的女性,在这些女性身上,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关于人性,沈从文曾经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为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从这句话当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对于人性独特的认知。《边城(修订纪念典藏版)》是一个爱情故事,但留给读者深刻印象的却不仅仅是爱情。这本书的主人公翠翠是一个生活在山城的美丽女孩,她和祖父以为别人渡船为生,他们帮助别人却很少求回报,日子过得单纯快乐。而随着剧情的发展,男主人公的出现改变了故事的方向,翠翠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守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故事曲折发展的过程中,也让读者体会到了沈从文对人性的独特看法。许多读者喜爱《边城(修订纪念典藏版)》,不仅仅是因为它动人的情节,更多的是为书中人物淳朴善良的品质所感动,无论是以摆渡为责任不求回报的翠翠爷爷,还是古朴的老船工等,这些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善良美丽的翠翠的形象更是俘获了许多读者的心,向人们展示了一种自然、不做作、不遮掩的真实女性之美。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性有着独特的人性美,而《边城(修订纪念典藏版)》中的翠翠便是典型代表。在她的身上,读者可以感受到纯净自然、淳朴顽强、真挚热烈的三种人性之美。沈从文喜爱用自然景物来比拟少女,“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这是《边城(修订纪念典藏版)》中他对翠翠的描写,翠翠从小失去父母,与爷爷相依为命,即便是这样的生活环境也没有影响她的天真活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父母双亡使翠翠挣脱了家庭的束缚,与爷爷摆渡为生的生存环境让她的性格也更为纯净自然。谈到淳朴顽强的人性之美,很容易让人想起沈从文塑造的妇女形象,无论是《王嫂》中的王嫂,还是《三三》中的三三母亲,这些妇女都有着顽强的人性美,在这些妇女身上,寄托着沈从文对顽强生命力的一种赞美。即便是残酷的生活,也不能打压她们顽强的生命力与奋斗能力,而是让这些女性以更为乐观的状态去迎接人生的挑战。作品当中,沈从文没有过度描述生活的艰苦,而是侧重于描述艰苦生活中这些女性的顽强淳朴之美,即便生活对她们充满恶意,她们依旧采用自己的方式从容应对。可以说,沈从文作品的字里行间,读者都可窥到作者的良苦用心。真挚热烈的人性美则体现在许多妓女形象的塑造之上,妓女是畸形社会的产物,她们因为生活所迫而沦为妓女,可是与普通女性相比,她们对生活有着自己的热爱与诠释的方式,沈从文不从伦理的角度去衡量她们的生存方式。而是立足人性,剖析她们的行为和情感,在作者的眼中,她们用自己最真挚热烈的方式谋求生存,体现了一种真实的女性之美。
13.沈从文的边城读书笔记 篇十三
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边城》就是沈从文先生理想中的梦境,他把对山水的热爱化为了这部饱含深情的作品,茶峒的自然风景清新隽秀,江水清丽绵延,江上渡船每日在这山水之间运行,也俨然成了这如诗如梦的景色中的重要点缀,渡船上的老船夫、小姑娘和老黄狗便是这景中永远不变的主角。作者构筑了诗画般的边城美景,把所有故事融合到这景中,景物便处处蕴含着纯朴的人情味,弥漫着“桃源”般神秘的色彩。景色因人物感情的朦胧而朦胧,因人物的忧愁而忧愁,也因故事凄凉的结局而定格在一片凄凉之中,却因为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定格的美景又在无穷无尽的等候中慢慢地绽放,任人思绪飘飞到更广阔的空间。
可我又总觉得,能够理解梦境,能够书写梦的人,必定是一个真实的人。可能因为梦总是太美又太虚幻,只有经历过真实的人,才会知道什么时候是确确实实的真,什么时候却只是梦而已。《边城》就是沈从文先生给读者构造的一个美丽而诱人的梦,也只有沈从文这样经历过生活的真实的人,才能书写出如此让人信服而神往的梦。他有过自由自在探索世界的梦幻童年,他“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以后又有了不平凡的随部队展转的军旅生活,对于社会这部大书又有了更为真实而深刻地了解。所以他笔下的边城虽只是一个美好的梦,但“这梦既非虚幻,也不拘泥于现实,而是追求一种真实,艺术的真实。”所以小说描写边城美丽景色的同时,又透出一份无奈和愁苦,主人公感情虽真挚却敌不过现实的种种不幸。梦境有了真实的影像,梦境才更能唤起人们的同感。
14.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篇十四
曾经无数次想象自己踏上这片土地时的情景,但我们总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我原本以为,这是一寸人间净土,是爱情最初开始的地方,踏上了这片土地后,我发现其实这片净土景色依旧,只是早已物是人非。
街边已经有了很多现代娱乐场所,当酒吧鳞次栉比地在街边排列时,我觉得原本那些淡淡真挚的感情在时间的流逝里变成了极速消费的感情。我还清晰地记得我在出发之前别人问我为什么如此执著于凤凰古城,我当时的回答是遇见爱情最初的样子,回归最简单的生活。那个朋友当时就和我说,我的希望太过于美好,要是不说,她还以为我是要去开发一段艳遇的呢她跟我说,现在的凤凰因为太过出名,全是酒吧之类的娱乐场所,爱情圣地早已演变成了艳遇开始的地方。
15.论文浅析沈从文(边城) 篇十五
沈从文小说中对爱的描绘比比皆是。在他的小说中, 爱遍及人世的每个角落, 不仅是那些锦衣玉食的“高尚人士”自认为有爱, 水手、船工、妓女、游子, 以及农人、士兵、土匪、仆佣, 在爱欲面前, 都表现出各自的痴迷状态。他曾经在回答为什么要写作时说过, “因为我活到这世界里有所爱”。
人类之爱, 最无私的莫过于父母对于儿女的爱。沈从文的小说中, 对父母之爱做了很多描绘。这其中有回忆童年时光的作品如《腊八粥》、《卒伍》、《玫瑰与九妹》、《往事》等篇章, 对母亲给予自己的温柔呵护, 沈从文始终怀着深深的感激。小说中, 叙述者怀着深情的凝睇遥望山重水复的湘西, 那一户种满了玫瑰的小小院落。夏日午后, “当我倒在席子上时, 妈总每每停了她的工作, 为我拿蒲扇来赶那些专爱停留在人脸上的饭蚊子。”或者因为贪吃, 肚子胀得像面鼓, 慈爱的母亲“用大拇指醮着唾沫, 在他肚皮上一推一赶。口里轻轻哼着:‘推食赶食……你自己瞧看, 肚子涨到什么样子了, 还说不要紧!……今夜太吃多了。推食赶食……莫挣!慌什么, 再推几下就好了。……推食赶食……’”正因此, 在《卒伍》中, 他对母亲的舐犊之情作了深情回应“娘你所给我的爱, 我却已经把它扩大到爱人类上面去了。我能从你这不需要报酬的慈爱中认识了人生是怎样可怜可悯, 我已经学到母亲的方法来爱世界了。”可以说, 沈从文正是从母爱的深切体验中开始了他对人类之爱的体验。他的小说写出了天伦之爱, 手足之爱, 也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欣赏之爱, 更有生命激情四射的异性之爱。
沈从文理想的爱情模式是未受金钱污染的非商品化的原始性爱关系, 他的小说中充满着自由纯洁、真情坦率的爱。《媚金·豹子·与那羊》、《月下小景》式的苗族传奇, 《巧秀与冬生》、《阿黑小史》、《柏子》式的乡村故事, 在叙述者淡淡舒缓的感叹中, 完成着爱欲与死亡的交错。有时候, 那些看似朴讷到愚昧的爱, 反而更强韧持久。《凤子》里刚刚死去丈夫的女人“在那个布口袋里, 装得是他的骨灰;在一个妇人的心胸里, 装得是他的爱情。”纯真的爱情不仅摆脱了金钱权力的支配和道德名分的束缚, 而且也逾越了生与死的界限, 不因所爱之人的死亡而消失。因此, “巧秀的妈被人逼迫在颈脖上悬个磨石, 沉潭只十六年, 巧秀的腹中又有了小毛毛。而拐了她同逃的那个吹唢呐的中寨人, 才二十一岁, 活跳跳的生命即已不再活在世界上, 却用另外一种意义更深刻的活在十七岁巧秀的生命里, 以及活在这一家此后的荣枯兴败关系中。”
与此相对的, 城市的性爱则给人污浊之感。《平凡故事》中匀波在两个女子的爱情中周旋, 《篁君日记》中的男女沉湎于肉欲的海洋之中, 互相钳制, 《绅士的太太》中, 绅士背着太太会情人, 太太则瞒着丈夫与人偷情。多角色化的城市性爱小说描写的三角或多角性爱强调了两性间的病态, 而乡村小说中少男少女的婚前或新婚性爱, 以及寡妇的性爱则合乎人性, 是神不见责的。对于自己笔下的种种爱欲, 沈从文曾说过, “什么是爱?爱是自身具有爱的能力, 有一颗善爱的心;爱是主动的奉献, 勇敢的给予和无畏的牺牲;爱是生命的支柱, 爱愈强烈, 生命力就愈旺盛。”
因此, 在他的小说中, 父母给予儿女的无私之爱不仅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处表达, 更以一种极端的方式体现在叙述者的声音中。《生》中的老艺人在北京城日复一日地表演傀儡戏, 但无论两个傀儡道具打得多么激烈, 结果总是王九打败赵四。直到最后读者才明白, 两个傀儡的摔跤再现了十年前的一场打斗。老人的独生儿子王九在打斗中死去, 只留下孤单的父亲以表演试图逆转那致命的结果。《爹爹》中的傩寿先生因为疼爱儿子而不愿续弦, 当儿子在异乡溺死之时, “自己至少也死了一半”;《智慧与道德》中的杨妈, 因为自己的儿子当了兵, 就推已及人地对所有的士兵都很关切。
但具有反讽意味的是, 老人的表演在某种程度上不仅复活了儿子, 也复活了敌人。那个真的赵四, 在五年前, 就在保定府死于黄疸病了;杨妈的行为被知识者们目为村妇愚不可及的笑话传布开去;而傩寿先生的死后“这作爹爹的, 就为了不能让儿子一人在地下寂寞, 自己生着也寂寞, 要儿子复活既不能, 于是就终于死了。死是忽然的, 如一般人所说很没理由的, 然而当真死了。以后是当到每一个人家的小孩子, 磕破了头或割破了皮, 别人想起要止痛止血, 作父母的就叹气说, ‘如今是傩寿伯伯已经死了, ’就是那么来念到这个人的。医生一死给了许多人不方便倒是真的。”事实上, 并没有人真的理解或试图理解一个中年鳏居的父亲为儿子所付出的感情以及儿子的死所带来的深重痛苦。
爱与死以一种痛苦的姿态扭结在沈从文的小说中:爱得越深, 死亡的阴影就越浓。似乎在人类的生命中, 死亡堂而皇之地成了爱的附产品。于是, 对儿子寄以深情的父亲只能在儿子坟前立一块小小的碑“朋友们, 你们拉纤从这里经过, 不拘是薄暮, 是清晨, 请你们把歌声放轻。这土堆下面有一个年青朋友的长眠, 他死的是不很心甘的”。如果说不心甘, 那又何止这少年一人, 那“做什么事都只为儿子, 多吃一碗是为儿子欢喜, 少吃一碗饭是为儿俭积”的父亲的不心甘, 又如何得说!那终日让王九战胜赵四的老人, 又是怎样在儿子复活的凄凉中一遍遍地复活着仇人又重温着失子的惨痛!
爱与死的纠缠不仅在血缘的温暖亲情中流出阴冷的血泪, 在男女之爱甚至是人与人之间的欣赏之爱中也清晰地浮现出来。《媚金·豹子·与那羊》中, 豹子在幽会的夜晚为表达对媚金的炽热爱恋寻找理想的小羊花费整晚时光, 而小羊却见证了媚金的死亡——他们的爱情在现实世界中的死亡。可以想象, 为什么遍寻不获的豹子会在那一刻突然发现了这只小羊, 山洞中, 同一时刻, 也许正是羞愤中的媚金举刀自刭之时。正是这只小羊, 让他们的爱欲与死亡以一种奇特的方式纠缠在一起, 使死亡成为了爱欲的表达方式。而《三个男子和一个女人》中, 对晃动着金耳环, 带着两只漂亮的白毛大狗的少女来说, 正是死亡让豆腐店老板找到了爱情最热烈的表达方式——当少女的尸体被发现时, 是“赤光着个身子睡在洞中石床上, 地下身上各处撒满了蓝色野菊花”。
沈从文的小说中, 对死亡的叙述充满矛盾。《黄昏》对于死亡的这种矛盾与暖昧表现得非常突出。小说中, 两个卑微的生命戏剧性地在黄昏时被结束, 叙述者对他们最后时刻的讲述十分奇异。“犯人口角全是血, 喘息着, 望到业已为落日烧红的天边, 仿佛想得很远很远, 一句话一个表示都没有。另外一个乡下人样子, 老老实实的, 却告给狱吏:
‘大爷, 我砦上人来时, 请你告诉他们, 我去了, 只请他们帮我还村中漆匠五百钱, 我应当还他这笔钱。……’
于是队伍堂堂的走去了。典狱官同狱卒送出大门, 站到门外照墙边, 看军官上了马, 看他们从泥水里走去。在门外业已等候了许久的小孩子们, 也有想跟了走去, 却为家中唤着不许跟去, 只少数留在家中也无晚饭可吃的小孩, 仍然很高兴的跟着跑去。天上一角全红了, 典狱官望到天空, 狱卒也望天空, 一切是那么美丽而静穆。一个公丁正搬了高凳子来把装满了菜油的小灯, 搁到衙署大门前悬挂的门灯上去。”
死者身份的卑微和死亡原因的荒谬与环境的庄严壮烈形成鲜明的对比, 被落日烧红的天边美丽而静穆, 而临死前仍挂念着要还漆匠五百钱的生命却是“乡下人样子, 老老实实的”, 没有为国为民的慷慨豪情, 没有壮士一去的燕赵悲歌, 甚至没有生离死别的凄侧哀怨。死亡的结果是“犯人同刽子手同样的被人当作英雄看待了。事情完结以后, 那位骑马的押队副官, 目击世界上已经少了一个恶人, 除暴安良的责任已尽, 下了一个命令, 领带队伍, 命令在前面一点儿的号手, 吹了得胜回营的洋号缴令去了, 看热闹人也慢慢的走开了。小孩们不即走开, 他们便留下来等候看到此烧纸哭泣的人, 或看人收尸。这些尸首多数是不敢来收的, 在一切人散尽以后, 小孩子们就挑选了那个污浊肮脏的头颅作戏, 先是用来作为一种游戏, 到后常常互相扭打起来, 终于便让那个气力较弱的人滚跌到血污中去, 大家才一哄而散。”死亡本身带着强烈的闹剧式的荒唐可笑, 背景却充满了庄严肃穆。生命的尊严与生活中对生命尊严的亵渎形成了尖锐的对抗, 而这一切, 在叙述者颇具反讽意味的平静叙述中更显出了深沉意味。
《黑夜》中, 两个士兵暗夜泅水, 穿过敌人的火线传递情报。他们中的一个, 为了掩护同伴壮烈牺牲。小说丝毫感受不到战争叙事的壮烈风格。他们在竹筏上漂流、在山道上奔跑, 甚至泅水穿越火线, 每一个行动都可能导向死亡, 但他们却等闲视之, 甚至出言戏谑。“因此很难使战斗的必要性和讲述战斗的叙事模式合理化。在军队的非理性和武断性的生活, 与强加其上的有关‘正确’战争叙事的 (意识形态和文化上的) 观念之间, 沈从文看到矛盾所在, 并企图以抒情话语作为替代”
王德威评价沈从文小说中多的是死亡事件, 但在其湘西的军旅故事中, 却没有将军百战死的壮烈, 甚至是直接描写战争的如《早上——一堆土一个兵》, 《过岭者》、《黑夜》等小说中, 也消泯了在惯常的价值评价中所呈现出的战争的壮烈感, 变成了个人生存状态的显示。如果血腥的杀戮, 无谓的牺牲所带来的感受已经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 不再以鲜明的聚焦触及所谓民族命运或者“国民劣根性”, 在他不甚连贯的叙述中就展示出一种对生命价值的迷惘感受。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中, 我们感受到了越来越强烈的矛盾和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叩问。因此, 《过岭者》中出现了中年士兵在目睹年轻传令兵被射杀后破碎的内心独白。这个不安的声音来自于叙述者对于青春、人生、奉献、牺牲的质疑。最终, 在他的小说中出现了战争、死亡与爱的暖昧转化, 如《连长》中的连长对寡妇的痴心之爱, 《会明》中, 面临着开拔, 上前线, 当炮灰命运的火夫在养鸡中所感受到的人生意义。这种转化, 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战争和死亡的阴影, 或者说, 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这些阴影, 从而使主人公的压抑混乱不能自主的生活出现了短暂的温暖和幸福。在人生的漂泊中, 发自内心不关乎金钱、政治、地位的真情之爱, 才是导引人类走向生命终极意义的唯一源泉。
与沈从文相比, 川端康成的小说中也出现了这种爱欲与死亡的纠缠。但沈从文的小说中, 爱与死的纠缠表达的是对于生命价值的追寻, 而川端康成的小说中, 爱欲与死亡的相随则清晰地标明了他对于人类之爱的悲观态度。
三岛由纪夫评价川端康成“继承了日本文学最纤细最玄妙的传统, 另一方面他又身处迅速经历过危险的现代化的国民精神危机的尖端。这种如履白刃之上的紧迫的精神史, 隐藏在他柔弱纤细的文体之中, 使他对现代的绝望融化在古典的美的静谧之中。诺贝尔文学奖正是授与了他作为文学家所进行的最真挚的抗争, 即完美的作品的创作与内心的矛盾之间的抗争。”他说川端康成创作的终极主题是“人能够爱人吗?”“川端的文学几乎在所有的场合都严格抗拒人际关系。这也是细品着爱之不可能的绝望的人, 那边是‘被幽闭的’美在摇曳。然而, ‘人爱人’之可能的倏然而现, 不正是这二者相通之瞬间的紧张感与穿越这悲哀深处的绝对喜悦吗?”换句话说, 他认为, 在川端康成的创作中, 对于“爱之不可能”这一主题, 更多地是以一种抒情的方式漂浮于作品中, 而美则嘲讽似地高踞于人类的爱欲与挣扎之上。
在川端早期的《伊豆的舞女》中, 当“我”沉浸在自己对舞女所发生的朦胧的爱恋之中时, 几次与死亡的阴影遭遇。先是茶馆里“浑身青肿, 活像个溺死的人”的店主, 凝视着身边堆积如山的治疗中风的药方药袋打发残年, 接着是荣吉早产后活了一周就断气的孩子, 最后是儿子儿媳都死去了, 带着三个年幼孙子的老太婆, 爱情的体验始终被包裹在死亡的阴影之中。无论是孩子, 青年还是古稀老人, 无一例外地受到死亡的威胁, 而爱情, 却在这阴影中匆促地乍开就凋谢。于是, 我告别舞女孤独地上路, “任凭泪泉涌流。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 一滴滴溢了出来, 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睡美人》中, 少女以青春的身体唤起了老人潜藏的爱欲, 但被老人感叹地评为“这才是生命”的黑姑娘却在清晨猝死在老人的身边, 《日兮月兮》中的朝井, 在妻子与人私奔后曾一再地向女儿表明, 虽然不阻挡女儿去看望自己的母亲, 但绝不原谅妻子。但事隔几年同妻子猝然相逢时, 剧烈的情绪波动却引发了脑血栓死去。可见, 对于妻子的爱, 从来没有消逝。正因为爱的强烈, 才产生了绝不原谅的恨, 以及见面时剧烈的情绪波动。而宗之也正因为无法重新获得松子的爱的拯救, 最终绝望地自杀。
川端的小说中, 死亡阻断了爱欲, 但死亡又使爱欲以暖昧的方式转化并且延续。这种延续, 并不是相爱的双方对所爱者的痴情眷恋, 更多的, 是一方以记忆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移植。因此, 这被移植的“爱”也就带有了强烈的单向性, 甚至成为一个人对美的狂热追求。《母亲的初恋》中的佐由, 虽然在民子去世多年后爱上了其女儿雪子, 但在内心深处, 他看到的是“闪烁着从民子贯通到雪子身上的爱情之光。”《山音》中, 菊子之所以被公公信吾爱恋, 则是因为她形同信吾早夭的情人。
川端康成的小说中, 死亡不是残酷和丑陋的, 而是与美联系在一起的。丑, 当创作者以美的价值观对其进行评价时, 就必然展现出创作者的鲜明的创作态度, 而作家的创作心理即由此显现。川端康成将生的拯救寄托于美, 而死亡又是走向永恒之美的真正途径。因此, 在《千只鹤》中, 菊治与太田夫人相恋, 难以自拔的太田夫人自杀了。但死后的太田夫人在文子的眼中却似乎比生前更美丽:“从第二天起, 我逐渐觉得她更美了, 这不是我的想象, 可能是家母自己变得美了吧。”甚至菊治也仍然“感受到太田夫人的芳香, 那是太田夫人拥抱时的香味”。而《雪国》中, 夕辉映照的群山, “己经披上了秋色, 这一点淡绿反而给人一种死的感觉”, 将死亡与美直接连接起来。岛村在这充满死亡之美的雪国为少女叶子那惊人的美丽与忧伤的声音所吸
“不平衡”的文学链条
——对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关系的“原型分析”
左鹏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06级文艺学研究生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 简单理解就是,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 不是成正比关系, 不能按这个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去衡量文学艺术发展的水平。而弗莱则认为西方文学的叙述结构是对自然界循环运动的模仿。自然界的循环周期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春、夏、秋、冬。那么, 与此相应, 文学叙述的结构也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喜剧、浪漫故事、悲剧、反讽和讽刺。这样, 按照这种“不平衡”的规律, 在文学模式链条上我们会发现:我们现在是一个反讽的时代。它预示我们将要向“神话时代”复归。这时文学发展的规律, 同样也是社会发展、时代发展的必然规律。
【关键词】不平衡;艺术生产;物质生产;原型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的著名论点, 这样便举重若轻的抛出四个相关的重大问题让我们进行深入思考。这四个问题分别是: (一) “什么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二) “为什么会出现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三)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是怎么表现的”; (四) “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是不是一种规律”。我将重点运用“原型批评”的方法为框架, 与马克思提出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关系形成呼应。以便略谈以上的四个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 内容如下: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 简单理解就是,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 不是成正比关系, 不能按这个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去衡量文学艺术发展的水平。例如, 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古希腊, 却出现了艺术繁荣的局面。这种情况, 按照其不发达的物质生产水平和艺术繁荣的局面相比, 其发展显然是不成比例的。但我个人认为,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的不平衡讲的是这样一种情况:一定的文学艺术, 它同处在某一发展阶段的社会形态和生产力相适合, 换句话说, 它只能在这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 并且在这个物质基础上有过繁荣的时期;然而, 它决不随着社会和生产力的向前发展而愈加繁荣, 相反, 它必然是日趋衰落以至枯萎了。
加拿大文学批评家弗莱认为西方文学的叙述结构, 从总体上来看, 都是对自然界循环运动的模仿。自然界的循环周期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春、夏、秋、冬。与此相应, 文学叙述的结构也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喜剧、浪漫故事、悲剧、反讽和讽刺。神话体现了文学总的结构原则, 它包括了这四种叙事结构的全部雏形;西方文学的发展, 是从神话发端的, 然后相继转化为喜剧、浪漫故事、悲剧, 最后演变为反讽和讽刺。到这最后阶段, 则又出现返回神话的趋势。
引, 逐渐产生了爱意, 叶子却在大火中死去。有意思的是, 大火中摔落的叶子僵直的身体从空中落下来, 显得很柔软, 但那姿势, 像木偶一样没有挣扎, 没有生命, 无拘无束的, 似乎超出生死之外, 岛村压根没有想到死上去, 只感到叶子的内在生命在变形, 正处于一个转折。这样的美在躯体的生命逝去中获得了一种超乎生死的永恒之美。死亡的残酷被诗意的美所遮蔽了。
在《抒情歌》中, 他更让他的女主人公依靠美从对爱的不信任感与绝望中解脱。“让我倾听你从灵魂的国度捎来的爱的证明, 我愿在冥界来世再成为你的恋人。让你我都化作一株红梅或者夹竹桃, 让播撒花粉的蝴蝶成全我们的婚礼, 那将是多么美好啊。那样的话, 也就用不着学着那种可悲的习惯向死者诉说了。”
在川端康成的小说中, 爱欲与死亡的纠结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步履维艰。对于漂泊在人世间的人类来说, 爱的倏忽来去使人类自我救赎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 自救与救人, 就只有通过那虚无的美的体验。而生命, 只是成就了一场漂泊的游戏。
沈从文与川端康成的小说, 借助多种叙事方式, 在新与旧的
我认为必须从两个方面考察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关系的规律。第一, 我们应该用主客观分析的方法, 像列维.斯特劳斯一样来进行一番人类学的思考, 朱光潜先生说:“一切正确的批评理论都必须以深刻了解创造的心灵与鉴赏的心灵为基础” (1) 。所以, 我们要深入当时人的内心, 探索人类的心灵世界。简言之就是分析社会形态。第二, 我们应该用形而上学的方法进行具体的社会历史考察。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 一个艺术家, 一群艺术家, 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 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简言之就是分析生产力。我重点从第一方面进行讨论, 对当时人类的心灵和社会形态加以关照。
我们遵从弗莱的意见, 围绕“神话原型”进行思考, 因为神话也是人类历史某一发展阶段的文学形式, 甚至可以说是一切文学形式的“元形式”。就像马斯洛提出的人的最低需要层次一样, 人类在原始状态时期, 所面对的世界是变幻不定的, 这就使当时的人类产生了一种难以安身立命的不安感、恐惧感, 基于这种不安, 原始人类就滋生了一种强烈的寻求安定的内在需求, 因此, 他们在文学艺术中所觅求的获取幸福的可能, 并不在于将自身潜伏到外物之中;而在于将外在世界的单个的“恐怖”事物从其神秘的虚假的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抽取出来, 并用这种非常抽象的形式使之永恒——这就是“神话”。杜夫海纳说:“人类在制造概念或机器之前, 在制造第一批工具的同时, 就创造了。”原始人类便是创造并利用这种文学形式, 在自然的残酷打压下, 获得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随着人类的实践能力逐渐增强, 恐惧感也渐渐减弱。人类进入了一个喜剧和浪漫故事的崭新时代, 就像立普斯所说的那样, 人类对于自然的投射的目光是一种释然的移情作用。到后来, 理性的发展, 人的力量大于自然的力量, 人类彻底从对自然的被动地位转为主动, 他们竭力用透视的方法观察周围的一切, 从认两难背景之中, 借助漂泊寻找的结构模式, 讲述着人类的爱欲与死亡的纠缠。那个叙述声音是寂寞的, 在人类漫长而短暂的漂泊生命中, 到底何处才是家园, 才是可以憩息的港湾, 孤独的生存状态是否能够被改变, 人类是否可以获得救赎的思考, 成就了两位作家小说中独特的叙述基调, 也成就了小说叙事功能与诗意抒情的统一。
摘要:论文主要探讨沈从文与川端康成小说中所表现的爱欲与死亡的纠缠, 进而探究通过其情节模式所体现出的文化思索。沈从文与川端康成的小说借助漂泊寻找的结构模式, 讲述着人类的爱欲与死亡的纠缠。那个叙述声音是寂寞的, 在人类漫长而短暂的漂泊生命中, 孤独的生存状态是否能够被改变, 人类是否可以获得救赎的思考, 成就了两位作家小说中独特的叙述基调, 也成就了小说叙事功能与诗意抒情的统一。
关键词:爱欲,死亡,漂泊,孤独
参考文献
[1]【日】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文集, 叶渭渠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2]沈从文.沈从文全集 (1-17卷)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 页47。
[3]叶渭渠.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
【论文浅析沈从文(边城)】推荐阅读:
浅析森林进入权论文06-22
插花艺术浅析论文08-29
软件设计模式浅析论文06-28
论文《浅析,放牛班的春天》08-08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分类浅析论文09-06
浅析依法治校推进法制建设论文12-31
浅析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论文07-13
浅析小教员培训医院护理论文09-10
浅析电信天翼品牌营销策略论文12-09
浅析中职语文雷雨课程教学设计论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