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共12篇)
1.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 篇一
盐山县2011年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总
结及明年工作谋划
为认真贯彻消防法律、法规,推进盐山县消防工作科学发展,2011年,盐山县公安消防大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加强消防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上级下达的成立30人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任务,大力开展铁军攻坚组建设,筹措经费保障装备器材完善与更新,同时积极开展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的各项任务,在这一年中,经过县委县政府批准,财政克服资金经费紧张的困难拨专款700余万元在城东新建一座一级消防站,大力保障工程建设进度,现今新建消防站主楼已封顶,新建消防站在不久的将来投入执勤战备。同时县政府专门召开会议,积极部署研究并制定盐山县城市消防规划,并在11月底完成了北环一系列的消火栓的增建任务,使我县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我县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是发展需要,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群众的热切期盼,我公安消防大队要紧紧围绕“三年上水平”的更高要求,系统推进消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整体布局,卓有成效地抓好城镇建设消防工作三年上水平重点工作,大力度开展城市消防建设项目谋划工作。
2011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2012年盐山县的消防工作任务依然很艰巨,需要做的各项工作,依然需要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尽快完成制定盐山县消防工作专项规划,盐山县《消防“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正在制定,希望县政府加大工作进度,尽快完成此项工作。
二、完成新消防站主楼体装修、地面硬化、绿化和其它辅助设施的建设工作,确保明年及时投入执勤。补充、更新消防员个人基本、特种防护装备,确保配备率及完好率达到100%。
三、建设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县级应急救援队伍装备达标,人员达到30人标准,配备相应的训练场地和器材。购置一部消防行政车、一部大吨位水罐车、一部登高车,推进完善社会应急联动机制建设。
四、继续加大消火栓的增建工作。盐山县在县城区北环和五里窑路段,消火栓虽然已增建较多,但是实际达到消防车用水标准的消火栓并不多,大部分消火栓水流压力过小,有的甚至没水。所以按照消防专项规划,消火栓建设数量要增加,同时要保证其完好有效,做到供水不间断,达到消防车用水标准。
五、按照县(市)《消防“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还要增建第二个消防站,要谋划好此项工作,还需县政府讨论通过,提出具体措施计划。
六、完善乡镇“四有”消防队。我县共下辖7个乡镇配齐消防车辆,其他4个乡镇没有消防车辆,配齐消防车辆的乡镇由于长久不用,车辆也已经大部分损坏,乡镇“四有”消防队完全瘫痪,名存实亡。所以按照消防规划,必须出资完善乡镇“四有”各项内容。
七、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国家标准《农村防火规范》,我县社区“六有”和农村“八有”消防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存在组织建设不健全、消防设施建设不完备、消防业务建设不到位、消防工作制度、档案不完善等问题。需要政府重视此项工作,完善农村(社区)各项工作。
盐山县公安消防大队 2011年11月30日
2.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 篇二
一是抓好党建工作, 绘就科学发展蓝图。
2011年11月, 学校胜利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商丘师范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 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工作路径, 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2011年上半年, 学校顺利完成了处级领导班子换届调整工作, 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011年9月, 学校以优异成绩蝉联“河南省文明单位”, 提升了学校形象, 形成了蓬勃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是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双突破。
学校实施了重大科研项目带动战略, 启动了“高层次项目培育计划”, 设立了“学校青年科研项目基金”, 建立健全了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扶持和激励机制。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 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 其中重点项目1项, 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双突破。
加强科研与学科平台建设, 大力推进“省、校、院 (部) ”三级科研平台体系建设。学校已建成“纳米生物分析化学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生物质降解与气化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功能材料合成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厅级科研平台。
积极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工作。“纳米生物分析化学”科研团队入选河南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该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 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项。
科研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成效日益凸显。“生物质降解与气化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的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已形成集高密度生产与科技示范于一体的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功能材料合成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上海现代哈森制药有限公司合作的科研项目“格列齐特合成工艺优化”已完成中试放大。“经济作物繁育工程中心”研究的草莓培育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动漫创意研究中心”为商丘古城修复作出了贡献。“测绘遥感与城市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数字商丘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是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提出并建立了“师资型”“应用型”“学术型”人才分类培养新体系。
实施“博雅名师”工程, 建立了“一中心、一体系、一平台”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2010年以来, 在河南省师范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竞赛中, 我校荣获一等奖13人、二等奖29人, 连续三年获得团体奖。
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之路, 正在走出一条“产学研结合、多形式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新路子。2010年, 学生张卓飞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12年, 学生王建君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脱颖而出, 取得了第4名的优异成绩, 与北京大学等高校的选手同获一等奖。2012年, 在团中央“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事迹全国巡回宣讲团7名成员中, 我校毕业生占了2名。
积极探索学术型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持续推进了“考研工程”, 本科生考研率逐年提高, 2012年考研上线率22.78%, 其中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考研上线率超过50%。学校以各种技能竞赛为抓手, 鼓励学生开展科研活动。近两年, 在“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科技文化艺术节”、“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中, 学校有240余名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四是积极拓宽视野, 走国际化办学之路。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教育资源, 广泛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郑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等十多所省内外高校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 与英国伍斯特大学、美国卡普兰大学等国外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 从俄罗斯、韩国、尼日利亚等国招收留学生, 逐步形成了“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模式。
辛勤的付出, 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两年来, 学校先后荣获“河南本科院校综合实力20强”“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等4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在2012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 学校大幅度跃升了88位。
3.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 篇三
【关键词】班组建设;煤矿;全面提升
一、造声势,强氛围,带动新型班组建设
集团公司第二次新型班组建设经验交流会结束后,我们利用矿网站、矿新闻、《梅香》杂志等媒体,将集团公司领导讲话和我矿受表彰的10个优秀班组材料进行了大声势宣传,并整理了10名优秀班组长的事迹材料,在井口文化一条街展示。同时,组织优秀班组长串区队在班前会上介绍经验,介绍抓好新型班组建设给自身带来的功名利,展望班组建设的前景。之后,矿每季召开班组长骨干会,各区队(车间)每月召开班组长会,倾听班组长对班组建设的想法和意见,向他们提要求、交任务、压担子。这样一来,使班组长觉得担任这个班组长有尊严、有干头、有名利,从而,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带动了一批一心想干好,愿意干班组长的人员。
二、建机制、严考核,推动新型班组建设
建立竞赛机制。今年元月份,矿行政、矿工会结合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工会《关于加强新型班组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标准再提、内容再加、效果再强的思路,制定并联合行文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五型”班组活动的实施意见。这项活动重点在井下176个采掘、辅助班组中进行(非煤单位的班组参照本竞赛办法自行开展活动)。此项活动严格按照“五型”班组标准展开竞赛。并分学习型占20分、安全型占30分、效益型占20分、创新型占15分、和谐型占15分,对各班组实行月度百分制竞赛。每个竞赛单项都详细规定了得分和加减分标准,确保了班组竞赛有据可依。与此同时,矿属各区队(车间)在元月份分别制定出了“五型”班组建设的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了抓好“五型”班组建设的条件、标准及奖罚额度。由此,使我矿新型班组建设形成了矿弹琴、各基层单位唱戏的精彩场景。
建立考核机制。我们认为,新型班组建设的竞赛制度好定,方法易出,真实功效在考核。为此,矿成立了由班组建设领导小组牵头,矿工会、安监处、劳人科、党政办、安培中心、宣传科等部门人员组成的考核小组,对照创建“五型”班组量化考核标准,逐个区队、逐个班组、逐项逐条严格考核,确保对每个班组压干水分、挤掉虚绩,得出实在分。为增加透明度,矿每月一次将对各班组的考核问题和考核得分挂网公示。同时,要求各区队对矿月度考核得分低于95分的班组,一律取消奖励,由劳资部门负责把关,矿工会进行监督。今年1月至10月份,全矿有32个次班组因矿月度考核不足95分,被各区队取消奖励金10800元。
三、抓结合、提素质,拉动新型班组建设
抓结合。我们在新型班组建设中,始终做到与矿党委开展QPC素质金字塔攀升工程和行政开展的“三无班组”竞赛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了与之相应的考核标准。在每个月对“五型班组”确定定级、升级前,都要对应矿党政两项竞赛结果再行考核。若班组职工当月出现晋星,对新型班组建设加分。反之,职工发生降低星级,要对班组扣分。同样,若班组达不到“三无”,则取消其“五型”班组定级、升级资格。我们通过与党政两个竞赛同下一盘棋,同唱一个调,避免了工作偏差,带动了新型班组建设健康发展。
四、学标杆、增活力,催动新型班组建设
矿党委安排采六队班长孟令才、掘二队党支部书记张兴国参加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培训中心在太原举办的“煤矿区队班组安全管理暨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推广培训班”。学习归来之后,我们安排二人分别谈了学习体会和感受,在各井下区队班组长中组织开展了“我向同行白国周学什么”、“怎样当一名合格的班组长”等讨论与交流。各班组以此为契机,全面掀起了创新班组管理法的高潮,一批适合于班组管理的新方法应运而生。掘二队组长蔡荣山创新了以“四必用、三小、三精优”为主的“四三三”管理法,使全组安全、质量、进尺、节俭连创本队最高纪录。准备一队安装班班长李顺海以“约法三章”、“四步撤架法”,创出了一个精品安装班。据统计,全矿自学习实践白国周管理法以来,各班组共自创管理方法近20种。通过实践,都起到了凝聚职工队伍,提升班组战斗力,促进安全生产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
五、壮筋骨、输营养,驱动新型班组建设
我们认为,班组长就是班组的筋骨,只有筋骨强壮才能担起班组整个工作。针对这种情况,矿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将班组长作为区队干部后备人才管理,在劳动人事科建立了班组长管理数据库,为全矿班组长搭建了个人成长平台。为选树出能担当班组长重任,令职工信服的班组长队伍,矿工会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推行直选班组长机制。二是对班组长进行民主测评。今年通过组织职工对全矿288名班组长测评,均为优秀结果。这说明我们的班组长队伍筋骨是强壮的,素质是高的。去年以来,我矿先后有7名班组长因工作出色,走上了区队管理的岗位。对于班组长空缺的岗位,矿工会均通过直选产生班组长。民主选举班组长,顺民心,合民意。一年多来,全矿有22名职工通过民主选举走上了班组长管理岗位。
在强壮班组长队伍筋骨的同时,我们还不断为班组长增加营养。今年,又有34名班组长报考的采矿类、机电类、通风类函授本科、专科进修学习毕业,使班组长提高了文化层次,提高了管理思维和管理素质。与此同时,我们分3期对全矿生产一线的137名班组长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集中培训,主要学习了白国周班长管理法、职业卫生知识、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班组长素质提升论坛等八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为班组长提升新型班组建设水平输送了足够的营养,增加了驱动力。掘一队迎头组长刘先利参加完培训后,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本班组安全预防结合起来,每班以口头方式向本组职工讲解预防蛮干、违章和隐患问题的知识,增强了职工的心理感应能力和操作防范能力。采二队班长崔宝来借助在培训班上学习的口述技巧和理论知识,自编了岗位描述教程,在班前会和现场向职工演示。全班职工通过效仿他的岗位描述,很快都锻炼成了描述“专家”。在崔宝来班的带动下,全矿各班组分别以家庭式描述、结对子描述、互动式描述等形式,促使岗位描述开展的如火如荼。各班组的岗位描述,很好地驱动了全矿岗位描述工作发展。
4.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 篇四
地市级公司市场营销主体地位的确立,要求卷烟营销团队必须是一支“快速、高效”的队伍。“快速”就是要求团队必须具备敏锐洞察市场的能力、信息沟通迅捷的能力、果断决策的能力以及较强的执行能力,它是营销团队适应变化,保持活力的能力。“高效”就是要求团队合理利用资源,能够在时间、成本、成功率等方面充分体现效率,它是营销团队参与竞争,并通过竞争积累优势的能力。
完善组织架构,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一是设立机构,明确分工。将地市级烟草公司营销管理中心作为卷烟营销政策的制定部门,区域营销部作为区域营销策略的实施部门和市场信息收集与反馈部门的两级营销团队组织。二是设置岗位,明确职责。在营销管理中心设置综合统计员、品牌管理员和货源管理员岗位,承担起与卷烟工业企业的沟通协调职责,成为卷烟营销团队与上游组织(工业企业)的联系人。在营销管理中设置中心客户服务助理和网建管理员,在区域营销部设置市场经理和客户经理等岗位,作为卷烟营销团队与下游组织(零售客户和消费者)的联系人,以此为营销团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三是修改完善岗位说明书。按照岗位设置要求,由营销团队的每位人员草拟出各岗位的岗位说明书,通过对每项业务流程的梳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岗位流程,以此规范员工工作行为,提升团队的整体战斗力。
完善团队建设,突出市场经理作用。市场经理是客户服务中心具体从事客户服务、营销及管理的岗位,具有既是营销人员又是管理人员的双重角色特征。市场经理作为基层营销团队中的中坚力量,应该树立三种意识:一是管理意识。市场经理通常管辖多个片区,管理的零售客户数量较多,因此应树立起较强的管理意识。二是团队意识。团队建设是市场经理的主要职责所在,随着市场动态的变化发展,管理难度也在相应加大,因此应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发挥团队力量。三是全局意识。市场经理在开展工作时,要着眼大局,从细小工作入手,既要管好自己的“责任田”,又要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完善奖惩体制,打通人才晋升通道。一是根据岗位说明书提出的要求,制定出工作岗位的等级标准、工作标准、考核方法与考核细则,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考核指标与考核办法;二是通过竞聘上岗选择德才兼备的优秀员工加入营销队伍,提高营销队伍的整体工作能力;三是按照岗位特点,采用“营销岗位技能比武”等形式选拔出团队中营销技能出色的人员,树立榜样,营造良性竞争的良好环境;四是为员工的职业生涯打通纵向和横向通道,无论员工处在哪个岗位类别和级别,都可以通过竞争上岗、职称评定及年终考核三种方式实现纵横两个方向的发展。
完善考核流程,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要根据营销岗位的特点,积极修订、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紧紧抓住实施ISO9000项目的时机,编写和修订相关的流程文件、岗位说明书和制度文件,进一步加强企业规范管理,促使运行机制逐步走上严格规范的道路。要逐步完善督察考核机制,形成行之有效的季度、月度和周工作考评模式。每月月底组织召开月度考核会议,由考核人员对考核情况进行通报,对照岗位职责和月度工作计划对员工进行考核打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整改措施。要增强考核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每月将考核结果进行公布,使大家都能清楚地了解到各自的得分情况和扣分原因,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要按照评价结果对员工实行奖惩管理,表扬先进,批评后进。如果连续四个季度考核处于末位的营销人员,坚决调整岗位,并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增强后劲,增强营销人员的危机感和使命感。
定期分析市场信息,改进工作方法。营销管理中心和区域营销部要每月召开一次工作分析会,研究当前市场需求情况、社会库存、市场零售价格、各品类卷烟销售情况等信息,为卷烟销售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5.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 篇五
(2011年11月8日)
近三年来,X公司党委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大局,在推进项目党风廉政建设‚细化责任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深化管理措施、创新教育载体和优化发展环境‛五个方面下功夫、上水平,实现‚五化‛,取得成效。公司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一、细化责任体系,推进项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规范化。X公司基本形成了任务分解、考核、追究、督查等环节有机统一的责任体系,推进了项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规范化。
一是重谋划,科学制定责任分解方案。X公司从‚四个层面‛抓好责任分解:即实行分级负责,明确‚一把手‛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实行分口负责,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实行分项负责,明确年度重点逐项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实行签订责任状,健全责任网络体系,做到‚人人都有责任区、事事都有责任人‛。
二是抓落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X公司强化‚三个平台‛作用:即强化党组织监督职能,坚持职代会、项管会、党政联席会、党政会签、‚一岗两责‛等制度和职责,保证决策公正度,提高决策科学性;强化全员监督作用,坚持党员干部述职述廉、任前公示、民主测评、设置党风信息岗、监督举报箱、举报电话等举措和办法,增强权力使用透明度,激发职工监督自主性;强化信息公开作用,坚持职代会报告解读、形势任务教育、调度交班会、公司门户网站、厂务公开栏、纪检监察简报等阵地和形式,扩大干部职工知情权,调动干部职工参与性。
三是抓检查,形成上下联动‚一盘棋‛。X公司引入量化评分机制,通过听汇报、查阅资料、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切实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检查考核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做到‚四个结合‛:即与廉洁文化建设相结合,将廉洁文化所蕴涵的爱企、节俭、清廉、诚信、守法等内容渗透充实到公司开展的‚双感恩‛‚感动公司十大人物‛等评选活动,增强廉洁文化的感染力;与惩防体系建设相结合,近三年来,发放民主评议表1500份,对800余人次领导干部进行了测评。共和5名干部进行诫勉谈话,有31名干部受到降职、免职处理;与廉洁从业专项检查相结合,成立项目期中监控协调小组,重点检查各单位落实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等情况,进一步规范了廉洁从业行为;与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考核及述职述廉相结合,着力打造作风扎实、密切联系群众、清正廉洁的‚四好班子‛,塑造敬业爱岗、廉洁守法的‚十大明星党员‛、‚党员先锋岗‛等群体。
二、完善工作机制,推进项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长效化。X公司党委切实抓好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和项目建设两个全过程监督,从源头推进了项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长效化。
一是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在创新思路上下功夫。X公司坚持把廉政谈话作为保证党风廉政建设‚落地生根‛的有效载体,践行‚新任领导必须谈、根据对象分层谈、抓住苗头重点谈、回访教育经常谈‛的廉政谈话思路,增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互动性、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近三年来,共对124名新提拔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了谈话,起到教育警醒、纠正问题、挽救干部的作用。
二是落实述职述廉制度,在创新监督上做文章。X公司坚持把述职述廉作为保证党风廉政建设‚言行一致‛的重要内容,认真抓好公司两级职代会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工作,通过个人汇报自己一年来的学习、工作、廉洁自律等情况,组织职工代表按照‚德、能、勤、绩、廉‛等五项基本内容,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进一步接受广大职工群众的监督评议。近三年来,X公司两级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率达到100%。
三是扎实进行廉洁从业承诺,在创新形式上花气力。X公司坚持把廉洁从业承诺作为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品牌价值‛的重要内容,抓好抓实。组织公司党委班子成员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纳入创先争优范畴,主动接受上级和基层的监督检查;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争当廉洁自律的典范、争当党风建设的标兵、争当清正勤勉的楷模‛的主题活动,主动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规范党员干部岗位述廉、民主测评和综合评价等工作流程,并将一应书面材料存入个人廉政档案,作为年度考核、奖优惩劣和升迁晋级的重要依据,形成监督合力,促进干部考核工作规范化。
三、深化管理措施,推进项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具体化。X公司党委围绕经济中心工作,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一是制定反腐倡廉规范性文件。X公司编制了项目规范性文件《中铁四局X公司项目党风建设工作手册》,涵盖了中央及上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规定和制度;明确了项目必须遵循的党风廉政责任制、廉政建设十项制度、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责任状等十三项基础性工作内容;统一了项目创建党风示范点、‚三重一大‛决策、招标监督情况、党风廉政谈话等八项活动的记录表格等,保障了项目党风廉政建设有章可循、流程有序。
二是关口前移发挥预防作用。X公司加大项目党风廉政建设关口前移、源头预防管理工作。对公司第三版《项目管理细则》,新增了‚检查处罚标准‛和‚检查考核评比办法‛;对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制定出台的《物资机械管理办法》《外租混凝土运输车管理办法》《合同签订管理与合同执行控制实施办法》《项目部资金对外支付比例规定》《外协队伍结算及扣款程序》等制度办法,新增了‚削弱和制衡项目权力‛的条款,加大公司审批力度,从而提升制度制约保证作用。
三是运用项目大检查抓好制度落实。X公司把审计等多部门联合开展的业务监督检查与‚专项效能监察‛和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相结合,尤其突出与规格高、人数多、时间长、范围大、标准明,敢于动真格的公司项目大检查相结合,强化工作落到实处。检查中对执行不到位的发书面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按规处罚,检查评分排名、张榜公布。近三年来,仅此共提出整改意见3205条,罚款79368元,有力地提高了公司执行力。
四、创新教育载体,推进项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常态化。X公司党委突出日常三项教育,使党风廉政工作富于生动性和感染力,不断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一是突出正面教育,坚定理想信念。X公司定期举办领导干部专题培训,认真学xxx行业和企业内部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廉洁勤政等规章制度,通过抓好在教育形式上‚自我评价‛、在教育机制上‚自我约束‛、在教育方法上‚自我激励‛,确保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促进了领导干部树立‚讲政治、守规矩、反‘三俗’、正风气、出效益‛的良好形象。并在公司网站上设立廉政建设专栏,进行反腐警示片展播、廉洁警言警句摄影书画展、‚廉洁文化建设年‛主题征文和反腐倡廉大家谈等活动过程播报,营造了良好的党风廉政建设氛围。
二是突出启发教育,增强自律意识。X公司注重增强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和遵章守纪的能力,认真算好‚七笔账‛,即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亲情账、名誉账、健康账、自由账,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在抓好任前谈话、诫勉谈话、廉政谈话为主要形式的预警促廉机制之外,尤其对信访调查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加强教育,努力打造‚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的党员干部队伍。并以《党章》、《廉政准则》和《市长秘书》等反腐倡廉条规及优秀文学作品为主要教材,开展‚读书思廉‛活动,围绕学廉、思廉、崇廉、守廉,交流读书体会,激发党员干部用先进的文化净化心灵,树立良好形象。
三是突出警示教育,筑牢反腐防线。X公司深入开展‚以案说法以案明纪‛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聆听廉政专题讲座,观看廉政警示影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举一反三见微知著。以工程建设、大额物资采购、‚小金库‛专项治理和案件查处等为重点,严格落实廉政责任制、追究问责制,并对照排查问题,完善惩防体系,使警示教育更贴近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实际。
五、优化发展环境,推进项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效化。X公司党委推动廉洁文化进项目、进家庭、进友邻,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营造了创建和谐企业、文明单位的局面。
一是进项目,努力打造交流平台。X公司各单位围绕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部署,开展‚廉政活动日‛、‚作风提升年‛、‚知荣辱、倡廉政‛和‚学党章、比奉献‛等活动,增强明辨是非、廉洁从政的意识和水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组织指出的问题以及党员、群众提出的批评意见,以积极的态度作出实事求是的回答,并深刻剖析存在原因,加以改正,从而触动思想,增强自律。同时结合春节、‚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举办廉政电影大家看、廉政书画大家评、廉政诗歌大家颂等活动,倡导廉洁奉公的新观念新风尚。涌现出一大批‚四好班子‛、‚项目党风建设示范点‛、‚十大岗位标兵‛、‚十大杰出青年‛、‚十佳贤内助‛和‚全国劳动模范‛、‚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人物’‛等各类先进典型。
二是进家庭,深入宣传廉政理念。X公司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家属在廉政工作的重要作用,鼓励她们既当‚贤内助‛又当‚廉内助‛,做到时时‚吹廉风‛、‚把廉脉‛、‚念廉经‛、‚敲廉钟‛,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家‛。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困难群体访廉活动。与困难户结对子,交朋友,实施一对一帮扶,促进了换位思考,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廉洁自律意识。近三年来,共有1646名困难职工和党员接受企业资助共计189.017万元,解决百余项具体困难。
6.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 篇六
努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上水平
陆营镇地处卧龙区西南部,距城区23公里左右,辖25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27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3万人。全镇共有38个党支部,其中村党支部2 5个,农村党员1302人。今年来,陆营镇党委、政府和纪委紧紧围绕上级关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部署,按照“坚持四个落实、抓好两务公开、建强两支队伍”的总体思路,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为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政治保证。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四个落实,全面加强组织领导
我们始终把落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龙头来抓,通过狠抓四个落实,有效推动全镇党风廉政建设纵深发展。一是组织落实。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纪委副书记和农业、村建、财所等负责人为成员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并督促各村、镇属各站所全部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机构。镇村两级“一把手负总责、其他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组织领导体系全面建立。二是责任落实。制定全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意见、镇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任务细化到全镇13名副职领导干部,量化到三办、四中心、一所负责人及25个村的支部书记、村主任。年初组织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与班子副职、各村、站所负责人公开签订党员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各村、站所负责人与工作人员签订党员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并逐级公示,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形成了党风廉政建设人人有责的责任机制。三是督查落实。镇党委、政府每季度听取一次班子副职和村、站所负责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情况汇报,镇纪委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例行监督检查,督查情况及时向镇党委汇报,镇党委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由镇纪委负责督促整改落实,督查结果作为年终单位评先评优、干部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了广大基层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职责的积极性。四是机制落实。今年以来,镇党委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改进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五要十不准”规定》,重新修订实施了镇机关考勤、值班、效能建设、“公务灶”接待、财务、包村和村干部管理考评等10余项管理制度,镇、村两级干部作风有了明显改进。同时,在各村建立健全了村级财务管理、村“两委”联席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村民代表会议等制度规定,镇村两级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二、抓好两务公开,促进权力透明运行
我们着眼于从源头上防止腐败,深入开展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狠抓清权确权,制定流程,查控风险三个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基层干部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在推进公开工作中,我们重点做到了五个规范。一是规范内容。制定了镇、村两级党务、政务公开目录,要求镇机关和各村、站所严格按照公开目录规定的事项确定公开内容,特别是对干部任免、财政收支、惠农政策落实、重点项目实施、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发展党员等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到不遗漏、不回避,全部如实详细公开。二是规范程序。严格按照“制定公开内容、班子会研究、镇村两级督导组审核把关、镇村两级纪检组织审定签字、按时公布、镇纪委定期督查”的流程进行公开,通过规范运行程序,确保公开内容的真实性。三是规范阵地。在镇机关醒目位臵设立5处永久性的高标准党务政务公开栏,同时借助镇便民服务中心各窗口集中办公的平台优势,利用电子显示屏流动显示、向办事群众发放宣传单、受理群众咨询等形式,及时宣传公开工作。在村委会或村道显眼处、方便群众阅看的地方设臵固定的村务公开栏。四是规范管理。建立领导责任制,明确镇村两级党政负责人负领导责任,镇纪委书记和村监委会主任负监督实施责任。同时镇纪委协调对镇村两级党务政务公开的督导检查,每季度至少督查一次,对公开的软硬件建设不到位,公开时间不及时,公开内容不规范不如实的进行通报批评,纳入年底综合考评,确保党务政务公开落到实处。至目前,全镇25个行政村共设立固定公开栏50多个,意见箱25个,公开中收到干部群众意见、建议26条,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切实保障了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确保了基层权力透明运行,维护了农村稳定。
三、建强两支队伍,确保干部廉洁履职
镇、村党员干部队伍的的作风好坏,能力大小、能否勤廉自律,直接关系到全镇的和谐、稳定。我们始终坚持“选、育、用、管”并重的原则,多措并举加强镇、村两级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注重引导,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履职能转作风提效能活动,认真组织一把手讲廉政党课,大力营造学先进、争先进的氛围,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勤廉履职。二是注重教育。充分利用镇党校、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教育资源,广泛开展素质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政治立场坚定的带头人、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科技知识的明白人,群众生活的贴心人。利用每月9日副支书例会、10日党员活动日、周一机关干部学习及专项工作会等形式,组织镇、村党员学习《廉政准则》等,深入推进党风廉政教育。三是注重管理。在干部使用上,敢于给任务、压担子,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中考验锤炼干部,优胜劣汰,实现“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在日常管理上,通过谈心沟通思想,通过警示诫勉谈话约束行为,教育引导他们相互之间廉洁自律比荣辱,服务群众比干劲,带民致富比思路,维护稳定比能力,使两支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四是注重考评。认真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勤廉双述、民主评议等制度,组织镇班子成员、基层站所主要负责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及监委会成员进行述职述廉,1300名党员群众参加民主评议,收集意见建议6条。在5月份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对评为前三名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并对评为较差的三个单位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并责令其限期整改。正因为我们重视结果运用,强化了责任追究,使“两述两评”既评出了先进,评出了差距,也评出了动力。各个干部明争暗赛,真正从群众最怨的地方改进,从群众最盼的事情做起,在一个个矛盾与问题的解决中树立了干部的良好形象。
7.科学发展上水平企业提升增实力 篇七
一、学习实践活动“总体要求”具有丰富内涵, 是一个有机整体。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核心目标是“科学发展上水平”。这是利国利民、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造福职工群众的第一要务。“党员干部受教育”是“科学发展上水平”的前提条件和思想理论基础, “人民群众得实惠”则是国家和企业“科学发展上水平”的必然结果。“总体要求”中的三句话, 不仅指出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队伍的必要性, 而且指明了科学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利益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 充分彰显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绝大多数人民谋福祉的根本宗旨, 这也是学习实践活动受到全党全国人民拥护、党员干部主动热情参与的关键所在。
二、“党员干部受教育”是解放思想、理论先行。
这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 并通过党委、党的基层组织、党员“三种作用”的发挥, 组织带领职工群众共同奠定企业科学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企业要实现科学发展, 首先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把制约影响和不适应科学发展的思想行为、体制机制障碍彻底根除, 把党员干部和全体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 从而坚定树立企业科学发展的思想决心和行动信心。科学发展观是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七大决定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作为全党全国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在国家面临并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和企业要迎接新挑战、抓住新机遇、增强实力、加快发展的形势下,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使科学发展观深入党员干部思想, 融入企业各方面工作, 用以指导企业当前和今后渡难关、抓机遇、谋发展、奔小康等各项要务。因此, “党员干部受教育”, 无论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要求, 还是作为学习实践活动要取得的成果都十分重要。这是提高党员干部队伍适应科学发展的素质能力, 营造企业科学发展的舆论氛围都不可或缺的。有了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科学发展的坚实思想理论基础, 企业的科学发展才能有深厚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
三、“科学发展上水平”是追求卓越、永无止境。
这是学习实践活动的核心目标, 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其实“科学发展上水平”始终都是企业翘首以盼并不断为之拼搏的境界追求, 它比要达到某个目标的追求更具有前瞻性和时空感, 更具有长远性和生机活力。正如某商品广告词所云:“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就本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功效来讲, 应该要促进企业在已达到的发展水平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长期以来, 中铁电气化集团始终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 全力以赴开发市场, 拓展经营范围;不断调整产品结构, 完善产业链条;不断提高科技、装备管理水平;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连续创造历史新高, 取得了科学发展的丰硕成果。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用科学发展观来进一步审视企业发展质量的话, 在管理层的素质效能, 劳务层的合理配置, 任务规模与效益水平的匹配, 企业效益潜能的挖掘, 安全生产、工程产品质量, 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等方面, 也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这就需要企业领导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企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局处两级班子、领导干部领导企业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和谐的能力, 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使企业发展不断超越自我, 取得科学发展新突破, 再创科学发展新辉煌。
四、“人民群众得实惠”是科学发展、成果共享。
8.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 篇八
一、运用载体,搭建学习平台,努力构建学习之家,以提升素质推动和谐
企业要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工作中,大队工会按照“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主题活动的要求,先后确立了“读书年”和“培训年”,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和自身优势,努力建设学习型职工之家。
一是丰富内容,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思想素质。大队工会大力提倡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采取网上学习、知识讲座、读书讨论、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全员学习,坚持不懈地对员工进行,这对队伍素质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依托载体,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技术水平。多年来,大队工会本着培训是员工最大福利的工作思路,从强化员工标准化操作能力出发,采取分工种集中培训、师带徒单独教练、交接班互考互问、班组技艺对抗赛等形式,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开展“岗位过程描述”活动,提高员工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员工熟练掌握装置的操作流程。并在主要生产岗位开展了“优秀岗位技术员工”评选活动,极大调动了大家学习技术的积极性。
三是注重实效,围绕难题攻关保证轻烃上产。大队工会注重将学习力向生产力转化,围绕分公司“轻烃上产110万,天然气集输40亿”的目标,引导员工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任务去学习、带着目标去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能力素质,在解决问题中提高技术水平,围绕制约上产的“瓶颈”问题勇于攻关。
二、贴近实际,拓宽沟通渠道,努力构建民主之家,以维护稳定保证和谐
几年来,大队工会为推进民主化进程,促进大队发展,以建家活动为载体,发挥工会各项职能,使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一是突出厂务公开重点,提高公开质量。按照分公司“四化”管理工作要求,及时修定完善了厂务公开制度,根据实际确定了涉及生产经营的21个公开项目,利用公示栏、网络平台、会议、文件等多种形式及时进行公开,落实员工的知情权。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大项业务的开支等情况,坚持每季度由工会、财务、纪检联合组织对各站队进行检查,每半年公开一次。对工资收入、误餐费使用、物料发放等内容,坚持每月公布一次,使员工对大队和基层站队的财务收支狀况,有了较为具体的了解和监督。同时,各基层站队公示栏都按照要求增加了内容,新安装了“班组信息栏”,使站务和班务公开内容更加详实规范。
二是畅通沟通交流渠道,让员工广开言路。为了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大队工会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倾听员工呼声,密切干群关系的实施意见》。主要采取了热线沟通、座谈会、调查走访的形式,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等敏感问题,员工不便署名或面对面交流的情况,工会在大队网络平台上开辟了“领导信箱”栏目,实现了多渠道、多角度的沟通和交流。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要求每名班子成员每季度到联系点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不少于两次。同时,大队工会还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征集各站队对大队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领导班子对征集上来的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并给予基层站队满意的答复。
三是强化建设职能,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大队工会组织注重发挥工会特色文化的驱动作用,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极大改善了员工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为落实员工的合法权益,大队工会还积极协调站队解决员工的带薪休假问题。目前,前线站队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生产检修期,都合理安排时间和人员,保证员工带薪休假,对不能休假的员工,也给予了相应的串休。
三、锤炼队伍,培育团队精神,努力构建文化之家,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
文化的影响力引领人的思想和行为。多年来,大队工会以加强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团队凝聚力不断增强,员工队伍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一是塑造浓厚文化氛围,靠文化凝聚队伍。大队工会注重加强文化建设,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根植于基层,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培育形成了“精细管理,赢在执行”、“每天迈出新一步”、“永远‘密封’每一个点”、“员工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行动”等切合基层实际,具有应用价值的企业文化理念。各站队采用多种方式使理念深入人心,以理念指导员工行为。大队工会积极参与指导,先后对基层站队的厂区、办公楼、会议室、食堂、图书室等场所进行文化氛围营造。还根据基层站队偏远,装置24小时运行的实际,积极倡导在工作中体味快乐,在快乐中完成工作的快乐文化。引导员工科学饮食,主动健身,提倡健康理念。建立生日档案,举办生日宴,营建餐桌文化,提升了生活品味。
二是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活跃员工文化生活。大队工会先后成立了文艺、摄影、写作、安全管理监督、技术课题研究等十个文体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协会作用,把春节团拜会、文艺汇演、球类等各种比赛活动贯穿全年,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季季有总结,满足不同层面员工的需求。先后举办了庆祝建党九十周年颂歌会、“高举旗帜、继承传统、志向百年”采风活动、“忆铁人、话发展、促上产”座谈会、“群心飞扬秀绳技”、“收获金秋,给力团队”员工阳光健身等,营造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多年来,各协会之间密切配合,先后制作出《精彩瞬间》、《先锋》、《班组建设领跑者》、《印象》等多本年册,受到了员工的欢迎。
三是突出倡导情感文化,不断深化送温暖工程。大队工会坚持以情感人,以情聚人,以情化人。提出了进家门,知家情,解家难,暖家心的要求,时刻关心员工疾苦,诚心诚意为员工办实事、做好事。建立困难员工动态管理档案,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困难家庭救助提供可靠信息。坚持领导联系困难户制度、走访慰问制度,多方位地为不同类型困难员工给予帮助。员工周昌英、冯守军患重病常年住院,大队工会连续多次为他们申请特困补助。女工单根霞单亲孩子上大学,女工组织多次上门,在给予慰问的基础上,为孩子申请了助学贷款。几年来,大队两级工会组织共走访慰问困难员工100多人次,发放送温暖基金20多万元。
建家工作为基层工会提供了一个有效载体,基层工会可以通过这个载体扎扎实实的为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真正成为员工的代言人。今后,大队工会将不断探索建家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把建家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带动基层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9.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 篇九
——十七大以来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成就综述
十七大以来,特别是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按照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以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服务为核心,加大建设力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科学发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态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投入持续加大 六级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随着我国财力的增强,文化建设投入不断增加,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2011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392.62亿元,与2007年的198.96亿元相比,增幅达97.33%。人均文化事业费从2007年的15.06元增加到2011年的29.14元,增幅为93.49%。
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方面,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等一系列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显著改善了基层文化设施的整体面貌。为解决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空壳”问题,财政部2008年至2011年安排乡镇文化站设备购置专项资金15亿元,为中西部22个省(区、市)已建成且达标的17227个乡镇文化站配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和开展文化活动所必需的设备器材。2009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共投入5.8亿元,对全国面积不达标的 447个公共图书馆、1147个文化馆进行修缮。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又印发了《全国地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时期,中央将补助70亿元用于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建设。截止到2011年,全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公共图书馆2952个,文化馆(含群艺馆)3285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0390个,基本实现了“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经基本建立。
推进免费开放 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是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2011年,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有2115座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同时,文化部联合财政部推动了全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免费开放。截至2011年底,全国2952个公共图书馆、3285个文化馆、341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此外,文化部还会同财政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科技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免费开放工作。
加强规范管理 公共文化机构健康发展
近年来,文化部加快制定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积极推动公共图书馆立法,起草了《公共图书馆法(草案送审 稿)》,并报送国务院法制办。地方性图书馆立法工作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各地已出台10部地方性图书馆法规。业务规范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正式颁布,2012年5月,《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正式实施,公共文化机构标准规范体系日益完善。
加强公共文化机构行业评估。2011年底开展了全国第三次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这次评估与2007第二次评估相比,在评估标准提高的情况下,上等级馆由1099个大幅增长到2028个,达标率由35%提高到62%。同时,在山东、安徽、宁夏、重庆四省(区、市)开展乡镇(街道)文化站试评估工作,探索开展乡镇(街道)文化站评估工作的方式方法。
此外,还创新机制成功举办“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自2007年以来,国务院已经颁布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9859部古籍及150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
一是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初步计划用6年时间分3个创建周期创建90个左右示范区,覆盖、带动全国1/3以上的市县,从整体上推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建工作受到中央肯定,被写入了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2011年,江苏省苏州市等31个城市和47个项目通过创建评审,进入创建名单。
二是结合示范区创建,积极推动理论和制度设计研究工作。2011年3月,成立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专家委员会,积极开展具有基 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理论研究,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三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着眼全局,整合力量,抓住市、县、乡、村四级文化建设,分级推进,实现规模化、体系化。并及时深入总结了村级、县级和地市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推进文化科技融合 实施重大数字文化工程
近年来,文化部和财政部积极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联合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大数字文化工程。共享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经过10年建设,已初步建成国家、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六级服务网络。
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文化部联合财政部下发了《文化部关于加强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加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与公共电子阅览室推广计划三大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力度。目前,已下发了《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通知》,2012年将完成全部省级馆和131个市级馆的硬件平台搭建工作,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将达1.23亿元。全面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试点工作,截至2011年底,9个试点省(市)各级经费投入近2.7亿元,参加试点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数量达6200个,资源总量达386GB,服务人次近1700万。2012年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将达2.76亿元。
改革创新文化活动机制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5年来,按照“宏观布局、统筹指导、抓住重点、整体推进”的 工作思路,以导向性、示范性、带动性、可持续性为原则,以群星奖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龙头,引导和带动全国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近年来,文化部通过改革奖项设置、设立“群文之星”、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奖、建立获奖节目巡演机制、评奖监督制度等措施,提高了群星奖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效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文化部为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而打造的又一重要公共文化品牌。2011年,文化部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的评审命名工作,全国共有528个县(县级市、区)、乡镇被命名为“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此外,文化部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点群众文化活动,比如2010年“大地情深”——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展演,2011年“七一”期间的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庆祝建党90周年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等。中国老年合唱节和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等常设项目也已成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群众文化活动。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各地文化部门以农民、进城务工人员、老年人、未成年人、下岗失业人员、低收入人群、残障人群等群体为对象,采取政府采购、补贴、发放文化消费券等措施,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特殊群体倾斜,提高公共文化供给能力。
为保障全国2.42亿农民工的精神文化权益,2011年,文化部联合国务院农民工办、全国总工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 工作的意见》,提出把农民工文化工作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1年和2012年元旦、春节期间,文化部连续两年在北京组织了慰问农民工晚会。今年5月,文化部在浙江省东阳市组织召开了全国农民工文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并对下一阶段农民工文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实施“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工作,活动开展3年来,招募2500多名文化志愿者,先后为12个边疆民族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文艺演出300多场,业务培训1400多学时,文化展览400多天,惠及群众达数十万人次。
培训机制日益完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2010年,文化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的意见》,策划实施了基层文化队伍培训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培训将坚持“分级负责,分类实施”的原则,对全国现有24.27万县乡专职文化队伍和366.85万左右的业余文化队伍进行系统培训;依托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等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形成辐射全国、带动周边、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培训基地网络。
10.如何提升卷烟上水平 篇十
龙山卷烟销售一片区地处龙陵城区,是龙陵县主要的经济要脉,是全县经济文化中心,是龙陵卷烟销售的中心点,特别是高档烟在全县销量最多,龙山一片区总人口24036人,卷烟零售客户口158户,分布在两个社区,即龙山社区和龙华社区。城市零售户96户,6个行政村,赧场、大坪子、杨梅山、白家寨、香柏河、横山。农村零售户63户,客户经营规模及经营业态相对复杂,有超市、便利店、其他等。
客户经理要提高对一、二类卷烟销售的认识,改变以往的工作方法,增强主人翁意识,要把一、二类卷烟销售当作重点工作来抓。卷烟销量以省内卷烟为主,根据保山提出的卷烟上水平,提结构、只有结合稳固一二类烟,提升三四类烟,慢慢退出五类烟的工作方针,把握好龙山卷烟销售一片区的卷烟销售市场,培育好新品牌卷烟,提高新品牌上柜率。为进一步拉升结构,我们必须有所坚持,重点推荐牌号经常挂在嘴边,天天讲,月月说,目的是加深客户的印象,创造良好的品牌氛围,提高客户的品牌意识,促进客户优化卷烟结构意识的提升,让客户首先想到然后做到。提高三四类卷烟销售水平,多方面、多渠道对客户进行品牌宣传。客户经理要将重点销售的一、二类卷烟品牌宣传到位。在拜访客户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核心客户,更要宣传到位,1也可以利用开自律小组会议的时间进行宣传,每月给客户下达的一、二类卷烟计划要告知客户,使客户以此为目标,对月底完成预约销量的客户级别进行保留或升级,完不成的、级别降低。没有下达计划且销售一、二类卷烟比较好的的客户也进行客户群升档,紧销卷烟给予倾斜等奖励,这样可以调动客户的积极性,以激励他们努力销售一、二类卷烟。
客户素质的高低会影响到卷烟销售结构的提升。所以要想逐步提升客户的卷烟销售结构,我们客户经理要加强对他们的走访,帮他们制定合理的订单。同时,还要多讲解有关卷烟的知识,传授一定的经营技巧,并帮其尽快转变经营观念。另外,卷烟销售结构的提升受消费者消费水平的制约。所以,我们客户经理在卷烟营销过程中,应加强对卷烟消费者的分析,并将自己手中掌握的有关消费者的信息传达给卷烟零售客户,帮助他们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同时,还要教会客户如何搜集市场信息,如何分析、定位自己的消费群体等。
客户关系是我们工作的基础,平时应加强与客户沟通与交流,加强客户的服务,了解客户的经营变化情况,并及时的申请调整客户群,为客户的卷烟经营做好货源支持工作,这也是我们服务客户的根本要求,也是拉进客我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
总之,搞好一、二类烟的订购工作,提升品牌结构,稳固好三、四类烟,五类烟即将退出市场,从现在起就开始做这项工作,使客户早知道提升品牌结构。
龙陵县烟草分公司龙山一片区
原彪
11.“三提高”助推创先上水平 篇十一
使广东电网逐步破解了科学发展难题,激发出了科学发展活力。
2009
年3月以来,广东电网公司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实际,以科学发展上水平为核心,以全面创建国际先进省级电网公司(简称“创先”)为载体,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提高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力、实践力和创新力,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可靠保证。
提高学习力形成科学发展共识
——全面开展创建国际先进省级电网公司工作
当前,广东电网正处于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为抓好这一关键时期的工作,广东电网公司1 550个基层党组织、27 137名共产党员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围绕“为什么要科学发展”和“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邀请专家学者作辅导报告,组织党员干部通读科学发展观著作,研读与经济运行、国企改革和电力行业密切相关的文件,做到学习内容、人员、时间和措施落实到位;精心设计“提高供电可靠率,推进创先出成效,科学发展上水平”的自选动作和讨论主题,先后召开2 904场讨论会,引导党员干部联系个人思想实际学,在改造主观世界上下功夫,联系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学,在提升工作水平上下功夫;建立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公司总经理赖佳栋、党委书记廖建华带头深入基层单位进行调研;坚持开门办活动,问需问计于群众,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征求意见函、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网上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地方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大客户、发电企业以及社会群众意见,共征集到意见和建议124条,形成了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和整改落实方案。
学习的深度决定认识的高度。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家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特别是南方电网公司成立以来,广东电网公司发挥敢为人先精神,艰苦奋斗,取得了骄人业绩。但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科学发展观和“排头兵”标准来审视自己,公司还存在着电网建设相对滞后、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安全生产压力较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管理比较粗放、资产结构不够优化、直属单位之间发展不平衡、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广东电网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根据对内外形势变化和企业发展规律的全面把握,审时度势,自我加压,决定从2009年开始全面开展创建国际先进省级电网公司工作,将其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载体和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以新的目标、新的思路、新的部署和新的要求,率先闯出一条电网企业科学发展的新路。
新目标:全面开展创先工作,通过全体员工3至5年的努力,到2011年底,公司成为国内领先的省级电网公司;2013年~2015年,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客户为中心,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主攻安全管理、供电可靠性、电网建设、流程再造、指标体系、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文化等17个重点领域,推动关键指标大幅提升,为广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电力供应和服务。
新部署:结合实际,公司将各单位分成“三大板块、六个层面”开展创先工作。一是珠三角板块,公司本部、9个直属地级市供电局分四个层面推进,其中广州、深圳供电局为第一层面,先行先试。二是粤北和东西两翼板块,12个直属地级市供电局为第五层面,齐头并进。三是山区县市板块,农电改革后新接管的50个县级供电子公司为第六层面。此外,公司系统的设计、科研、施工、修造等其他直属单位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创先工作。
新要求:在创先过程中,公司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治企兴业的第一要义,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着力解决客户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要求,进一步降本增效、节能降耗,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出力;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妥善处理好各方关系和各种矛盾,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提高实践力激发科学发展活力
——形成放眼世界、致力领先的新格局
广东电网公司领导班子坚持把突出实践特色、解决突出问题,作为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创建国际先进省级电网公司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课堂、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在学习中推动实践,在实践中深化学习,做到思想上水平、管理上水平、发展上水平,在企业改革与发展上迈出新的步伐。
一是登高望远,瞄准国际先进行业前沿。创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省级电网公司,理应以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去谋划公司发展,向世界一流企业看齐。广东电网与国内外同行相比,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以供电可靠性为例,目前,发达国家的年平均客户停电时间为67分钟,国际领先水平为18分钟。国外一些发达城市年平均客户停电时间仅几分钟,东京为2分钟,新加坡不到3分钟,香港中华电力为52分钟。而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上海2008年为4.5个小时,而广东则是14小时,差距十分明显。
广东电网公司紧紧把握现代电力发展态势,走出国门,与世界一流企业对标,寻找新坐标、新方位。公司大力引入麦肯锡、科尔尼、波士顿、埃森哲等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协助制定和推广专项工作方案,把国际先进甚至领先的理念、理论、方法和指标系统引入到创先工作中,把企业管理体系聚焦到提高供电可靠率、创造客户价值这个核心上,确保创先沿着科学发展轨道推进。公司先后开展了近300场访谈、200场研讨,借助外脑全面摸清了企业现状,准确把握了影响企业科学发展的因素,并通过召开一系列国内外先进电网企业最佳管理实践经验讲座,拓宽了视野,开拓了思维,更新了理念,促使公司对企业科学发展前景和规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是用错位发展的思路来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广东电网公司从实际出发,强调创先工作目标之“同”,正视整体素质层次之“异”,综合考虑各直属单位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水平以及历史包袱等因素,逐步形成“梯形布局、逐年推进、错位发展”的工作思路:未来五年,公司系统各单位分阶段实现创先目标:2009年广州、深圳供电局实现国内领先;其他层面全面启动,完成总体筹划,实施整体推进,在部分领域重点突破。2010年深圳供电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层单位第二、三层面实现国内领先;其他层面继续深化创先工作。2011年广州供电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层单位第四层面达到国内同类供电局先进水平;第五层面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内同类县级供电企业先进水平。公司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3年~2015年公司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经过排兵布阵,创先工作形成了奋勇争先的景象:广州、深圳供电局先行先试,走在最前面;珠三角其他7个城市供电局乘势而起、紧跟而上;粤北和东西两翼12个供电局抢抓机遇、寻求突破;山区新接管的50个县级供电企业不甘人后,奋起直追;17家辅业单位也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创先工作。广东电网公司科学发展的新格局呼之欲出。
三是集思广益,谋定而后动。创先工作是一项十分浩大而繁重的工程,需要运筹帷幄、科学决策。广东电网公司把创先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高级别的组织领导架构,及时制定了创先总体工作方案和17个专项工作方案,并立即组织实施。公司本部充分发挥“检查、指导、监督、协调、服务”的作用,各级负责人亲自部署,统筹协调,抓好每个阶段的督促检查。在制定各类方案过程中,公司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注重总结和提炼基层单位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形成公司系统的最佳实践库。各级供电局、供电所积极配合机关的调研、征求意见、方案评审等工作,为创先工作出谋划策。
为确保创先工作落实到位,广东电网公司层层分解创先工作关键指标和主要任务,明确牵头部门和完成期限,纳入绩效管理。公司还大力营造“善于创先的人上,不会创先的人让,阻碍创先的人下”的用人导向,把创先作为发现、培养和锻炼干部的大平台,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公司各级党组织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学习创先理念、研究创先方法、宣传创先思想,深化对创先的认识。各级领导班子、党员干部自觉把创先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践行南网方略的具体行动,员工自觉把创先作为推动工作、提升素质的内生动力,形成了人人支持参与创先、上下齐抓共管、左右协同作战、各专业相融共进的良好局面。
提高创新力破解科学发展难题
——启动新一轮大发展引擎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广东电网公司在推进创先过程中,大力推动思维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把创新的理念融入创先工作的各环节,实现了对电网企业根本任务与核心价值的新认识与新升华。
思维创新:一切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总结近几年迎峰度夏、抗冰救灾、奥运保电的工作历程和经验,广东电网公司对企业的根本任务与核心价值的认识有了新的升华,逐渐形成了“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的创先工作思路,明确提高供电可靠率实质是减少客户停电时间、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把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最大限度地保证安全、可靠、不间断供电。为此,广东电网公司强调用客户的角度审视内部制度流程和服务质量,积极推行转供电、带电作业、状态检修、综合停电管理等措施。当电网设备出现故障时,广东电网公司的第一反应不再是抢修设备,而是想方设法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对客户供电,客户的用电需求被摆在首要位置。
管理创新:建立高效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广东电网公司抓住人、财、物、信息和流程五个要素,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最佳实践模式,从组织创新入手,对公司本部、地级供电局、县级供电企业、镇级供电所四个管理层面进行全面优化和调整,统一特大型、大型和中小型供电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模式,理清管理界面,明晰管理职责。在此基础上,按照“规划为建设、建设为生产、生产为营销、营销为客户服务”的思路,对公司现有管理机制、制度、标准、流程等进行全方位改造,以建立“界面清晰、权责明确、制衡规范、运转高效”的运作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公司全力推行电网建设属地化管理,健全上下协同推进电网发展工作机制;推行大物流管理,实行统一招投标、统一配送;推行绩效管理,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等,一系列管理创先举措,旨在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水平。
技术创新:全力打造现代化智能大电网。为把广东电网建成“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适度超前”的现代化大电网,使安全生产、供电可靠率、客户服务、经营绩效等四个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同行水平,公司领导班子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达成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电网科技含量、装备水平,为创先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的共识。2009年,公司紧扣450亿元电网建设任务,大力推广应用紧凑型输电技术、高强度合金导线、大容量变压器和HGIS设备;紧扣年供售电量增长6.5%目标,加速建设统一的GD248信息化支持体系,力争3年内实现“数字供电”战略目标;紧扣实现电网安全运行14周年目标,认真开展对直流单极大地运行技术、防污染综合技术、交直流混合运行技术、导线载流技术等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增强驾驭大电网的能力。同时,公司还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和集成,掌握核心技术,力争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
集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束以后,公司集中精力抓整改,致力于用创先的新成果去衡量和检验整改新成效,以学习力、实践力、创新力的新提高去推动公司新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公司制定了覆盖全省管理层面的指标体系,公司战略指标首次层层分解、延伸、落实到岗位;成功提炼出570个具有“以客户为中心,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特征、具有普遍可操作性的流程模板,按照统一执行原则完成了237个流程的固化工作;组织绩效管理和全员绩效管理进入实践阶段,初步实现了“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格局;启动“大计划、大预算”管理,建立预算准入机制,实施项目优选评价,挖掘179项供电成本驱动因素,推进成本预算标准化管理,初步实现了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的有效融合;制定了涵盖规划设计、设备采购、工程建设、生产运营及退役报废5大环节的19项资产管理策略,完善了28项关键业务解决方案,设计了721个系统概要功能点,奠定了以资产价值管理链条为主线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梳理出了11个主要业务领域266个风险点,风险战略管理、业务风险自控、监督评价奖惩和信息沟通四大机制启动运作,内控体系初步成型。2009年,公司城市、农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分别为7.71小时和20.02小时,同比大幅下降了46%和56%,降幅为历年之最;公司完成售电量3 228.55亿千瓦时,实现逆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总额双双突破2 000亿元大关;电网建设投资完成459亿元,超出以往两年总和,创造了公司新的历史记录;信息化建设在电网公司评价中位列全网第一,整体达到国资委B+水平;电网连续安全运行突破14周年。
创先中的广东电网,在责任与承诺中成长,在远见与雄心中改变。
12.河南“高等教育上水平”进行时 篇十二
而这只是河南高校创新科研机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视察河南部分高校时指出, 高校是育人的高地、聚集的高地、创新的高地、服务的高地, 各级党委、政府要“多着眼高地、多着力高地、多建设高地、多服务高地”, 并强调通过人才驱动、学科驱动、创新驱动和品牌驱动来提高质量。省长郭庚茂要求, 立足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实际, 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注重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省教育厅厅长王艳玲表示, 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河南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只有强化服务、主动融入,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才能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中有更大作为, 获得更大发展。
产学研结合大大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
6 月27日, 河南农业大学与28家企事业单位举行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暨科技成果转让协议签字仪式。当天, 该校与河南省林科院等3家科研机构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 与汝南县等4家地方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与河南中鹤集团公司等21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同时, 该校的玉米新品种豫单“603”“916”“919”“802”和小麦新品种豫农“4023”分别转让给7家种业公司, 实现了学校作物新品种转让的新突破。
“在这次签字仪式上, 我们一次性转让了4个玉米新品种和1个小麦新品种, 总转让费超过1000万元, 单项科技成果转让费均在100万元以上。这是我校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协议涉及地方经济社会的诸多领域, 内容丰富, 实用性强, 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南农业大学常务副校长孙天华高兴地说。
6 月28日, 河南师范大学举行高新技术企业协作共同体建设启动仪式, 河南锂动电源有限公司等首批加盟协作共同体建设的近百家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参加了启动仪式。而在此前, 河南师范大学还依托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联合有关高校、电池及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 与新乡市政府共同组建了河南 (新乡) 电池研究院, 积极围绕电池材料、电池及电动汽车产业链发展, 打造国际化研发创新平台, 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等领导的关注。
河南大学加强和地方的科技联合与协作, 引导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协同研发, 开展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该校先后承担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社会服务课题90多项, 其中“民航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已被44家机场采用;“造纸污染控制及资源化新技术”解决了造纸黑液污染的世界性难题, 被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郑汴一体化”“中原经济区”等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得到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采纳, 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据了解, “十一五”以来, 河南高校共承担横向课题1.2万项, 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服务等方式与国内外企业签订转化项目4795项, 转让合同金额12.8亿元, 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得到应用和推广转化。其中, 2011年12月, 郑州大学常俊标教授和其团队研究的“抗病毒一类新药FNC”专利以4000万元的价格花落北京兴宇中科有限公司, 创下河南高校迄今为止单项成果转让费的纪录。
“高教20条”助推河南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日前,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正式下发。《意见》从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实施“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提升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大力推进协同创新等20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河南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抓手和出路。
为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我省规定“要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 做到政策措施激励教学, 工作评价突出教学, 资源配置优先保证教学”。同时, 我省规定, 要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学校的一项基本制度, 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 定期开展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的专项检查。此外, 我省将重点建设500门精品开放课程、100个教学团队, 表彰100名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学名师, 发挥其在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省政府要求, 大力实施“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 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 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 探索建立一批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 (行业) 协同、校地 (区域) 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平台和新模式, 形成以任务为牵引的人事聘用管理制度、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质量与贡献为依据的考评机制、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等协同创新机制, 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支撑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 增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加强高校技术转化中心建设, 完善高校技术转化体系, 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重点支持100项在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精密制造等领域的产学研与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支持高校参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参与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 推进产学研合作。瞄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合作, 建设一批高水平咨询研究机构。支持高校与行业部门 (协会) 、龙头企业共建一批发展战略研究院, 开展产业发展研究和咨询。
为强化实践育人, 我省强调, 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 (论文) 等实践教学环节, 落实国家不同专业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要求。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 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 新建100个省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0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支持500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并把军事训练、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 列入教学计划。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我省将支持100名特聘教授, 培养200名创新人才, 建设100个科技创新团队, 支持1500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选派500名优秀教师到海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合作研修。我省还规定, 要加强教师职业培训, 启动“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同时, 获批国家“千人计划”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 同时享受特聘教授岗位待遇。
“‘高教20条’是指导今后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 必将推动我省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有媒体评论说。
政府“做媒”促高校与社会创新力量深度融合
协同创新是推进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有效抓手, 近年, 河南高校在协同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郑州大学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依托自身在学科、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积极推进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相关地市和国际间的协同创新, 初步构建了一批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平台。在校所协同方面, 该校积极推进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和省内重点科研院所的合作, 建立了一批面向高新技术和重大理论问题的创新平台;在校市协同方面, 该校相继与安阳市、商丘市等多个地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 着力解决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 构建了一批协同创新基地;在国际协同方面, 该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知名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与法国科学院合作建立了中法有机磷功能材料实验室, 与伦敦大学建立了中英分子肿瘤学研究中心。
河南大学不断集聚校内外创新力量和创新资源, 进行了大量的协同创新探索和实践。2010年10月, 学校与开封市政府共建河南大学宋文化研究院, 力图将大宋文化打造成与北京明清文化、西安汉唐文化“三足鼎立”的文化品牌。2011年4月, 该校与中科院棉花研究所联合申报的棉花生物学国家实验室获准立项建设, 实现了河南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河南理工大学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对能源的需求和学校的学科优势与特色, 与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河南省煤炭科学研究院等大型骨干能源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及科研机构联合组建了“河南煤炭协同创新中心”。“我们的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了投入和技术合力, 破除企业、院所和高校间的人才、技术等资源壁垒, 实现了由单一具体项目研究向行业共性的关键技术问题的联合攻关转变, 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校长邹友峰介绍说。
伴随着国家“211计划”的启动实施, 从今年开始, 河南省将重点建设30个左右的协同创新中心, 通过高校与国内、国际创新要素之间的深度合作, 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王艳玲指出:“协同创新主要是破解高校产学研结合不紧, 创新力量分散, 创新要素缺失, 体制机制不活等突出问题。集中资源, 集中力量, 发挥政府、企业、高校的职能和优势, 积极探索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根据《河南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实施方案》, 我省将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急需的重大技术需求, 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人才、资源的优势, 以体制改革和平台构建为重点, 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 大力推进高校与国际国内创新力量的深度融合, 重点面向行业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学科前沿和战略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四个方面进行建设。
河南省政府将设立协同创新专项资金, 用于创新中心的运行机制建设。经批准认定的“河南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 政府将给予财政引导性和奖励性经费支持。今年我省预留了8000万元用于该项计划的实施。
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抓手推动“高等教育上水平”
8 月8日, 河南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召开。会上, 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根据《意见》, 我省将按照“扶需、扶特、扶优”的原则, 启动实施“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提升计划”, 并采取调整优化结构布局、凝练学科方向、会聚人才队伍、实施专业综合改革、发展学科专业集群、构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等措施, 促进学科专业的全面提升。
为贯彻会议精神, 作为河南省唯一的“211工程”院校, 郑州大学近日出台了《重点学科振兴计划》。计划投入3亿元, 用5年左右的时间, 启动实施重点学科振兴计划一期工程, 集中力量, 下大力气培育一批国家重点学科和特色优势学科。据郑州大学副校长高丹盈介绍, 《重点学科振兴计划》将着力推进学科团队会聚工程、重大成果培育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国际合作拓展工程和外引内联开放工程等五大工程, 逐步形成一批具备一定规模、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能够承担重大项目、产出重大成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学科群。
作为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 河南理工大学近年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已成为地矿特色鲜明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该校将以“四项计划”为抓手, 强力推进学科建设:通过实施“攀登计划”, 凸显地矿学科特色;通过实施“提升计划”, 支持优势学科发展;通过实施“振兴计划”, 加强特色文科建设;通过实施“培育计划”, 扶持新兴交叉学科。
据了解, 早在今年年初, 河南省教育厅党组在制订年度工作计划时, 就明确提出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目标, 而对高等教育则强调“以学科专业建设和协同创新为总抓手, 高等教育上水平”。
“伴随着河南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的召开, 一系列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出台, 再加上省委、省政府财政投入的不断加大, 我们相信‘高等教育上水平’的目标正一步步成为现实。”8月17日, 在河南省教育厅召开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座谈会上, 与会的高校领导一致认为。
【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推荐阅读:
城镇建设汇报07-03
城镇建设总结(下载)11-08
文明城镇建设情况汇报08-19
小城镇近期建设重点06-14
论小城镇警务建设09-25
小城镇建设学科总结10-06
城镇化建设推进大会11-22
小城镇建设论文格式12-11
城镇规划建设工作会议12-25
小城镇建设工作汇报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