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的解决问题说课稿(精选9篇)
1.67的解决问题说课稿 篇一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说课稿
中石油小学
张海涛
一、说教材: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转化是一种常见的、极其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转化能把较复杂的问题变成较简单的问题,把新问题变成旧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排要求,我以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一)知识目标:让学生回顾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悟转化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的经验,掌握一些常用方法和转化技巧。
(三)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运用转化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丰富学生的策略意识。
教学难点: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采用如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个别化帮助:
(1)引导发现法。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旧知,与新知比较,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合作探究法。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启发学生探究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体验成功。(3)练习巩固法。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可以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观察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活动交流来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3)同伴互助法:让学生在互助、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获得不同的发展。
2、总结
应该说整节课的设计都是围绕让学生去感知、探索、体验“转化”的策略,但上玩这一课,自我感觉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主要问题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与经验,技能技巧无法满足这节课的需求,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对很多知识的理解浮在表面,因而对“转化”策略体验不够深刻,课堂上我没有很好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为什么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时需要用到转化的策略?在运用转化策略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具体的方法?„„ 很多时候都是教者在半扶半放,一个人在那儿说着“转化”的优点,我的每一次的小结只有化为学生的真切体验才是有效的教学。另外,学生的实际水平与策略的运用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不给学生敲敲边鼓,课就没法往下上,你想给学生多一些探索时空,可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权衡利弊,应该要放弃一些精彩的拓展练习。
2.解决问题说课稿 篇二
一.说教材
解决问题是湘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十小节内容,本章内容着重于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对所算得结果进去取值,考验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对学生在生活当中很有帮助。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能力,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出发。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有时需要使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来求商的近似值才合理,掌握具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引导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用“去尾法”和“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的合理性,并掌握具体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结合实际情况用所学习的方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三.教材分析:
例12是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小题进行教学。由于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因此都要取这些计算结果的近似值。
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舍”还是“入”。如第(1)题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能盛0.4千克的瓶子里,求需要多少个瓶子。计算结果是6.25个,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需要6个瓶子,但6个瓶子只能装2.4千克,剩下的0.1千克还需要1个瓶子,所以需要7个瓶子,这里就要用“进一法”将6.25中的小数点后面的尾数舍去,向个位进1,变成7。而第(2)题求红丝条可以包装几个礼盒,则要用“去尾法”,将16.666„中小数点后面尾数去掉,得近似数16。
最后教材强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并尝试解决问题,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复习常见的数量关系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知识。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小组交流前置作业
2、“进一法”
(1)交流反馈
(2)在讨论争辩中明白采用“去尾法”的道理与方法
(3)教师归纳小结
这道例题我们用的是一种新的取近似值的方法——“进一法”,在用这种方法取近似值时:瓶子数量只能是整数,6个瓶子装不下,要7个瓶子才能装完。6.25的十分位上是2,也要向前一位进1。也就是不管十分位满不满5,都想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4)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要用的“进一法”?
教师归纳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求需要多少容器、布袋、车辆等物品的数量时,根据需要,求得的结果用“进一法”取整数。
(设计意图: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在教学中,我尤为重视。)
2.“去尾法”
明确:这道例题我们用的是一种新的取近似值的方法——“去尾法”,在用这种方法取近似值时,无论十分位上的数是多少,都要舍去。
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要用的“去尾法”? 教师归纳: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计算的结果不一定都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实际需要取近似值。如求包装纸、包装袋等包装物品的数量时,计算结果要用“去尾法”。
3、引导学生比较(1)和(2)两题在取商的近似值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不采用“四舍五入法”。不同点:(1)是向整数部分进一;而(2)只取整数部分,小数部分舍去。)
4、小结:“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来取商的近似值。
(设计意图: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三、我的问题和收获
3.《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说课稿 篇三
1、让学生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用简便的方法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转化策略的认识,增强策略意识,培养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增强策略意识。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具体方法。
教学过程:
一、看谁的联想最多?
出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 看到含有分率的句子,你能想到些什么?
学生可能说:
(1)把女生人数看作“1” ——找单位“1”
(2)男生人数有这样的2份,女生人数有这样的3份。
(3)一共有这样的5份
(4)女生比男生多1份 ——份数
(5)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5
(6)女生是男生的3/2 ——分数
小结:看到含有分率的信息,我们可以找单位“1”的量,也可从分数、份数等方面来考虑。
二、新授
1、完整例题2:在这个信息前加上条件“六3班一共有50人”和问题“六3班女生有多少人?”
2、说明:这是一道分数问题,解决分数问题的常规思路是怎样的?请你用常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交流解题思路。
5、提问:除了常规思路,这题还可以怎样解决?你是怎样想的?
6、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指名交流。
学生可能想到:
(一)将关键句转化成份数来理解“女生有3份,男生有2份,一共是5份”
50÷(3+2)=10(人) 10×3=30(人)
(二)将关键句转化成分数来理解“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5”
50×3/5=30(人)
7、结合学生回答追问:为什么要将关键句转化成“一共有5份”、“女生是总人数的3、5”?而不转化成别的?体会不管转化成份数理解还是分数来理解,都要转化成和已知条件有关的信息。
8、小结:我们原来解题时,是把女生人数看做单位“1”,所以只能用方程(或除法)解答。今天我们学习了转化策略,就可以把单位“1”转化成题目中的已知量,这样就变成了一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可以用乘法计算。(美术组人数是已知的,要求的是女生人数,找到女生人数和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了)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学校美术组有35人,是合唱组人数的 5/8 。学校合唱组有多少人?
(1)你打算怎样转化?(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分之几?可以怎样列式解答?)
(2)反思:为什么把美术组人数是合唱组的 5/8转化为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8/5。
(3)小结:在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只要把题目中的问题转化成已知条件的几分之几,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使解题的方法变得简单。
板书:问题转化成已知条件的几分之几。
2、练习十四5:
(1)看图填空。
绿彩带
红彩带
绿彩带比红彩带短 2/7 ,红彩带比绿彩带长 /() 。
(2)一杯果汁,已经喝了 2/5 ,
喝掉的是剩下的 ()/() ,剩下的是喝掉的 ()/() 。
3、练习十四6
(1)白兔和黑兔共有40只,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 3/5 。黑兔有多少只?
黑兔只数占白兔、黑兔总只数的 ()/() 。
(2) 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 3/7 ,还有48页没有看。 小明已经看了多少页?
已经看的页数是没有看的页数的 ()/() 。
4、只列式,不计算。(说说你是怎样转化的)
(1)修一条长30千米的路,已经修的占剩下的 2/3 ,已经修了多少千米?
(2)山羊有120只,比绵羊少 1/6 ,绵羊有多少只?
(3)甲数是乙数的2/3,乙数是丙数的3/4,甲、乙、丙三数的和是180,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
5、有3堆围棋子,每堆60枚。第一堆的黑子和第二堆的白子同样多,第三堆有 1/3是白子。这三堆棋子一共有白子多少枚?
6、思考题:
有两枝蜡烛。当第一枝燃去4/5 ,第二枝燃去 2/3 时,他们剩下的部分一样长。这两枝蜡烛原来的长度比是( ):( )。
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用转化思路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繁 简
用方程解答: 用乘法解答:
解:设女生有x人。
x+2/3 x=35
5/3x=35 35×3/5=21(人)
x=21
4.《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说课稿 篇四
我选用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我所上的《找规律》是这一册书的第四单元第一部份——《用除法解决问题(1)》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是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总问题是用除法解决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和概念(倍有概念、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体会身边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目标
在这节课中,我初步认为教学目标是:
1、通过学生的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用自己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1、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先前经验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在课堂,大量采用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既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又重视学生间的交流,还给学生提供了自评、互评的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说过程
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两者仅仅是换了个说法。因此,在教学时应紧密联系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引导学生会用转化的方法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从而使学生会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的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语言表述中,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以文立小学学生的生活为题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求新知的活动中去。
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探索方法,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活动,在脑海里建立“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形成清晰的认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支发现各组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在亲身体验中明白道理,发展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
在课堂,大量采用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既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又重视学生间的交流,还给学生提供了自评、互评的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5.小数乘法解决问题一说课稿 篇五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题目是《小数乘法解决问题1》,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5页,例8及练习4第2—5题。
教材地位及学情分析:
这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法、估算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知识,积的近似数,简便运算,估算等知识,积累了一定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本课分层次安排了1个例题。依托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计算,包括估算、笔算等多种方法,在解决问题同时,着学生理解不到多少元和超过多少,引导学生思考。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所学小数乘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从中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的过程,及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熟练正确地计算,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学习源于生活,生活富于教育。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以讨论交流、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以生活中的事件为原型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发现。整个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组织进行: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②共同探究,明理获知,③深化运用,巩固新知,④全课总结 畅谈收获。主要学习方法:启发探究,合作交流。另外还有迁移、归纳。学生是数学学习和课堂活动的主人,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人公精神,人人参与计算,积极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练习,合作交流学习成果,亲身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逐步培养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说教学设计
依据教参,紧扣教本,我充分利用语言的亲和力、电脑课件和自制卡片等物质化和非物质化手段,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安排我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课堂伊始,怎样才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很快的进入课堂学习呢?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充分挖掘主题图的内涵,创设妈妈带100元钱去超市采购活动,用声情并茂的话语把学生带入现实生活的情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学生熟知的购买食品入手,而后提出购买鸡蛋钱够不够的问题,要学生帮助算要多少钱,还要学生谈想法,这时学生的情绪高涨。(二)共同探究,明理获知
1、阅读理解,整理题目中数据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研究的重点,当重点突破。
题目中又是大米又是鸡蛋的信息太多了,你有好方法整理一下吗?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讨论数据的呈现方式,重点讲述列表法。通过表格,明显表示出需要买的食物及各种数量单价,学生可以很明确需要把总价计算出来。这种方法学生独立计算出来。
教师巡视,走近学生,倾听心声,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当学生和老师的亲近感进一步增强时,他们自然会踊跃发言,急于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分享、与同学们分享。
2、题目只是让我们求钱够不够,我们还可以怎么算呢? 通过引导,学生自然想到了估算。
学生先独立思考估算的方法,在小组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估算方法。教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畅谈自己的算法与想法,及时掌握学生不同的思维生长点和认知区别。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到计算的探索过程中来,把各种不同的算法与想法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其产生思维的碰撞与冲突,为其留下思维的空间。这里重点强调“不到31元”和“超过30元”说法上对估算造成的影响。
(三)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已经逐步融入了运用,“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根本目的。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并有所拓展,每题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要求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能很好地吸引学生。
(四)全课总结 畅谈收获
在总结中让学生畅谈收获,便于老师和学生进一步沟通,更好地梳理所学知识。提出质疑。
(五)作业设计
针对五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6.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说课稿 篇六
(二)说课稿
主要内容包括
1.通过分析教材和学生说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
2.说教学的组织方式、教学程序及体现的教育科学理论依据 3.说板书、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
一.说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三维教学目标
1.说教材:《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二)》是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7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本节内容有五个特点:一是物体的平衡和超重、失重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课本以例题的形式呈现,反映出教科书新的基本知识观,因此本节内容知识性与分析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重;二是自由落体运动是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超重和失重是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所以说本节内容即是《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一)》的延续又是牛顿运动定律的进一步应用;三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是牛顿第二定律中加速度为0,合外力为0时的特例,要通过列平衡方程进行求解;四是本节内容涉及牛顿三条定律,尤其是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还涉及到物体的受力分析尤其是共点力物体平衡的受力分析;五是本节内容涉及运用数学知识(建立坐标系)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
2.说学生:高一学生刚刚接触动力学知识,思维具有单一性和不确定性;受力分析还不熟练甚至出错;对超重和失重尽管在电视上见过,或日常生活中听说过,但基本没有亲身感悟,还存在着某些错误的认识;利用运动学公式解决竖直上抛运动因存在往复现象,有一定的难度,空间想象能力较差。
3.重点:共点力物体的平衡;超重和失重现象. 4.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竖直上抛运动的理解.
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及平衡条件;知道物理学中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含义,能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能解答以自由落体运动为基础的竖直方向的运动学问题;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答较复杂的问题。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领会如何从受力分析入手,学会分析复杂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合作探究、研讨交流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亲身感悟超失重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观察力传感器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意识。
二.说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及教育科学理论依据
设计思想:运动学是描述物体做什么运动,而动力学是研究物体为什么这样运动的问题,从动力学角度研究物体的平衡,超失重现象和自由落体运动,既有知识性,又有分析问题、探究过程的方法性。结合本节内容的三个“独立知识点”,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与前一节内容的连续性,结合市要求的“三课型五环节”和“三案教学”。确定主要采用教师演示观察,学生体验感悟,问题驱动,以学生为主体合作研讨、教师引领下点评矫正的评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知识主动构建,使能力得到提升。
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线的评研法;以实验为基础,逐步深入的诱思法;体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的学习理念。
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及教育科学理论依据: 1.任务一:研究超重和失重――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12分钟)教师活动:(1)演示两种超失重现象,引导学生观察现象;(2)利用力的传感器演示超失重中拉力的大小,引导学生思考;(3)引领评研“课前预习案”上系列问题(超失重中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两同学黑板展示两道计算题)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给予鼓励性评价;(4)归纳超失重特点,给出超失重和完全失重定义。
学生活动:(1)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并认真思考;(2)亲身感悟超失重现象;(3)回扣研讨预习案上系列问题;(4)完成“课中导学案”任务(5)理解超失重定义及其内涵知识。
教学设计说明:通过演示实验创设物理情景,变抽象为亲身感悟,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解决物理问题,即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教育科学理论依据: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2.任务二: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12分钟)
教师活动:(1)描述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引导学生受力分析;(2)演示竖直上抛运动,学生仔细观察;(3)引领评研“课前预习案”上系列问题(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的加速度、下落过程的加速度、到达最高点的时间等问题)。
学生活动:(1)积极思考,明确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及其原因;(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3)结合“课中导学案”明确竖直上抛运动过程的特点及其运动性质。
教学设计说明:“课前预习案”上系列问题,目的是一步步的引导学生明确比较复杂的竖直上抛运动过程。
教育科学理论依据:突出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体现以揭示规律为重点的原则。(《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3.任务三: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1分钟)
教师活动:(1)演示三种平衡现象,学生观察平衡的特点;(2)回扣“课前预习案”从牛顿运动定律得出平衡条件;(3)展示三角支架,分析结点“O ”的受力情况;(4)引领学生列出平衡方程,求出弹力大小。
学生活动:(1)观察平衡现象,积极寻找平衡状态;(2)理解三角支架上“O”点的受力情况;(3)在教师引导下列出平衡方程,求出弹力大小,完成“课中导学案”任务。
教学设计说明:平衡态是具体的一种状态,从观察到得出结论顺理成章。三角支架的受力和施力情况易于混淆,出示模型化难为易。
教育科学理论依据:教学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因此:师者,所以引路、开窍、促进也。(《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
4.任务四: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知识内容和物理方法,布置“课后提升案”任务(5分钟)
三.说板书:多媒体及导学案辅助下,主要板书课题,任务环节,共点力平衡的条件,超失重概念等内容。
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说课稿 篇七
3.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感受研究力和运动关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表达、描述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实例总结归纳一般问题的解题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牛顿运动定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实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67的解决问题说课稿 篇八
《 解决问题 》说课设计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章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一。这节课内容我分八块为大家进行评说。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内容进行如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本节教学内容分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表现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这样的的实际问题,与上一单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即数量关系相同,区别在于已知数与未知数交换了位置,因此我有意识地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二.学情分析:
我对我班学生也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我班有34名学生,人数比较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与其他学生差异较大,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待于培养。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关注更多的是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掌握简单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树立能够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样的三维目标既注重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又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为本节的教学重点;把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确定为本节的教学难点。五.本节的教法和学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谈一下本节的教法和学法:
为力求体现“引导学生玩数学,帮助学生做数学”这一教学理念,更多资源:http:///shaojianfang789
教学主要举措为动手操作,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导合作发现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转化”的全过程。
同时通过以下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合作的成功和愉悦。
1. 观察发现法,通过观察电脑课件的演示,突出单位“1”这一
重要知识点。2. 动手操作法,通过动手画线段图,感受文字与图形的转化统一。3. 尝试发现法,让学生尝试自己画,自己去列式,在尝试的过程
中发现问题。
4. 最后运用概括总结法让学生概括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六.教学流程
依据本节课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围绕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程序安排如下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引导学生“说”
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我们身体由什么组成的?”学生交流汇报,然后紧接着向学生交待:我们身体里最重要的组成成分是水,很自然地引入到例题的情境中来。
(设计意图:谈话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让学生处于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去学数学。)第二环节:帮助学生“悟” 课件出示例1。
解决第一个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分下面四个步骤进行。
1. 理解题意,找出单位“1”的量。
2. 回忆分数乘法画线段的方法,尝试画出线段图。3. 根据线段图尝试列出量关系式。4. 根据等量关系式尝试列试解答。
以上四个步骤都是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前提下,然后指名汇报,同时我利用课件演示出完整的过程,最后让学生概括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
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明的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
如果说解决第一个问题由教师的扶到学生的悟,那么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完全做到放,让学生通过自己刚才的发现,独立去完成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自主发现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引起教师的重视,这样的学习方式出现在课堂上,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个体人格的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
更多资源:http:///shaojianfang789
第三环节:组织学生“用”
本节练习我以“智慧屋”的形式,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呈现了我精心设计的,层次不同的,由浅入深的四个问题情境。
(设计意图:学生在以上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已初步建立把文字转化成图形的思想方法,这几道题的设计目的是给学生提供难易适宜的思考空间,让每名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数学成功的喜悦。)第四环节:指导学生“想”
这是全课的总结,我是这样处理的,让学生用“难、比较难;容易,比较容易”等词语来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进行自我评价,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回忆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再次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另外,在本节课结束前,我还安排了一定的作业时间,既当堂检验了教学效果,又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并在作业时,我对个别学生进行了辅导,让后进生对知识能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七.板书设计
(我把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概括了本课的知识要点,又做到了结构清晰,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知识网络的形成。)八.教学反思
一、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创设了有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
学生通过本节课知识的真正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产生的了学习数学的需求,能够主动去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关注自身的教学行为。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知识,运用直观操作,分散教学难点,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但由于教学时,我对线段图环节的教学引导不足,没有充分发挥线段图的作用,有些流于形式,因此学生在等量关系的推导上就未能如教师预计般顺利。下次如果再有类似的教学,我将注重思索如何将题目、线段图和等量关系式三者更有机地结合起来。
9.数学植树问题的说课稿 篇九
教材分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整个知识点的学习需要3至4个课时,本节课设计的是第一个课时的学习。
设计理念
以教材知识编排为基准,创造性地应用教材,改编教材题例,将复杂的.植树问题进行简单化分解,实现知识点的各个击破,三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在对比中进行,通过最后的系统总结,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
教学目标
1、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和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及动手操作,认识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存在的关系,即:两端栽——植树棵树=间隔数+1;只栽一端——植树棵树=间隔数;两端不栽——植树棵树=间隔数-1。
2、引导学生能熟练应用所学植树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存在的关系,即:两端栽——植树棵数=间隔数+1;只栽一端——植树棵数=间隔数;两端不栽——植树棵数=间隔数-1。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植树情景,发现并理解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教师:幻灯片、学习卡片
学具准备
学生:直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
【67的解决问题说课稿】推荐阅读:
解决问题说课稿一06-12
解决稍复杂分数实际问题的说课稿08-14
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评课稿11-04
20以内退位减法(解决问题一)说课09-14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说课11-04
《用括线和问号解决问题》评课稿08-23
用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08-01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11-04
解决“走教”问题的关键是住房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