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进步奖

2024-08-18

企业文化进步奖(共11篇)(共11篇)

1.企业文化进步奖 篇一

摘要:文章阐述了消费文化的含义,分析了具体的科学或技术对消费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科技进步 消费文化 影响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目前,消费文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不同学科的学者纷纷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切入消费文化研究。科技不断进步对消费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消费文化的含义

消费进入文化视域形成了消费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类型:消费文化。1994年,《消费经济》杂志组织专门的消费文化讨论,引起广泛社会反响。此后,国内学者对消费文化作了不同界定。重要观点可概括为三类:其一,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出发,认为消费文化是“文化在人类消费活动中的以特定方式存在和体现的‘全部社会传统,即全部知识和习俗的总和’”。其二,强调消费文化是人们消费活动中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规范。其三,认为消费文化即消费主义或消费主义文化。这三种理解完全不同。第一种意义上的消费文化是本文所要讨论的消费文化,它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基础上延伸而得的。第二个定义只强调了消费文化的观念层面,后把规范层面和器物层面的消费文化略而不谈,所以,是一个不完整的或者抓重点的定义。第三个定义把消费主义思潮与消费文化相混淆,把极端的消费思潮当作消费文化,把特殊的文化思想等同于一般的文化观念,有以偏概全之嫌,如果是在特殊语境下使用则是可以的。

消费文化的外延也有不同的分法。譬如有学者说,消费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消费文化”是消费物质文化和消费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消费文化”包括消费哲学、消费价值取向、消费道德、消费行为、消费品味、消费审美、消费心理等,这是人们在消费实践中形成的反映消费特点和理解的观念形态的总和。[1]此外,消费文化的外延可以按照社会生活子系统来划分,包括饮食文化、医药文化、衣着服饰文化、住宅建筑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表演文化和旅游文化等等。

具体的科学或技术对消费文化的影响

科技进步同时也促进了以休闲、消费和享受等为主题的文化工业的空前繁荣。早期的批判理论家马尔库塞就认为,作为控制的新形式,科学技术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文化工业上,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马尔库塞详细地阐述了这种思想。他认为,由于出版复制技术的高度发达,文化工业出现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通过文化工业生产的大众文化对广大民众实现统治,大众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也是一种缺乏否定和批判精神的文化,它使广大民众沉湎于一种“虚假的满足”之中,从而沦为“文化奴隶”,丧失了对现行制度的反抗精神。科学技术同意识形态一样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奴役性,起到统治人和奴役人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就是一种意识形态。一方面,文化再生产表现为工业文化的形式,文化失去了起源自私人领域的自主性和多样性,文化的人文意义和价值丧失,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一般商品地生产已没有什么区别,文化工业产品由于技术的可复制性,已经从根本上消除了艺术作品的个人风格,一切作品皆沦为商品,文化已经不能成为真正的文化了;另一方面,却是专家文化与日常生活实践的脱离所造成的文化贫困化。“思想的运动停留在作为理性之界限的栅栏之内”,人的精神内在向度被削弱了,失去了自己独特而丰富的个性,是区;失去了对社会系统控制与操纵的内在反抗性,舒舒服服地成为“工业文明的奴隶”。为什么到了晚期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的扩张导致了这样的后果呢?哈贝马斯认为,关键是科学技术,特别技术是按照目的论行动的模式来运行,所追求和实现的目标是目的的合理性,技术执行着意识形态的功能。自然的统治,而作为意识形态它们实现了对人的统治。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消费中的人文缺失。一方面,文化活动失去了为人们提供娱乐和消遣、给人以精神享受的作用,使快乐变的无聊和无趣。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决定着娱乐商品的生产,控制规划着文化消费者的需要,成为支配人的闲暇时间与“幸福”的力量。

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我们要掌握他们的度,学会趋利避害。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劳动与消费产生了分离,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收入也愈来愈高,我们进入普遍有钱有闲的社会,这些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信念和消费价值观。然而,这种作用是相互的,信念和价值观又反过来指导人们处理经验、调节对现实的看法,甚至还会改变人们对科技成果的使用方向。

我们要建立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比如以健康、文明、科学的素质为前提的休闲型消费观,以寻求生活的真正乐趣、体现生命中潜存的自我意识为前提的文化型消费观。我们要关注民众的日常文化生活极其实践意义,为建立公共文化空间和提升大众文化品位、为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供多种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消费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多的是体现在满足人的发展和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用于体验、审美、运动、健康等方面的消费也在相当程度上被接受、被实践。比如旅游是现代人普遍享有的生活方式,既促进经济的繁荣,又加强了文化的传播。于光远老先生说: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2]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不断衍生的社会文化以及各种文明的价值观一直在推动人们的消费观念。使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去发明和改进技术来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消费是科学技术的基本动因和最终目的,科学技术必须以消费为基础,不能只从生产者的角度来制定科技政策;还应该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或者第三者的立场上,通过建设消费文化、提高消费者素质、创造消费能力等方面,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技的进步与消费文化的健康发展相一致。

参考文献:

[1]肖浩辉,加强消费文化研究提高消费文明.《费经济》1994年第6期.[2]于光远、马惠娣,《于光远马惠娣十年对话》.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205页.

2.企业文化进步奖 篇二

一、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的凝聚作用

企业的根是职工的心, 职工队伍的素质和积极性、创造性是企业的生命。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大局和各个阶段的中心任务, 以改革发展为主旋律, 形式多样, 生动活泼, 群众乐于接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采取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 宣传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介绍自己的劳动过程, 能够更好地表达工人阶级对祖国, 对人民, 对企业的热爱之情, 加强企业与职工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扩大职工间的情感交流, 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 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通过开展有企业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体育活动, 来展示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反映企业的发展。围绕企业的共同目标, 凝结成极大的群体合力, 产生奋发向上的集体意识, 焕发职工的能动精神, 自觉投身企业建设, 真正发挥职工在企业进步中的主体作用, 实现企业“以人为本”和职工“以企业为家”二者之间的高度融合, 从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协调发展, 为企业改革进步和实现扭亏为盈打下札实基础。

二、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的教育作用

企业职工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企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国有企业的改制, 也带来了职工文化心理的改变, 要更好地了解职工的感知、动机、期望等微妙的文化心理, 与职工沟通思想和情感, 就需要以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作为宣传教育阵地和载体, 满足职工群众对精神活动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从而调整职工的行为交往和个性发展的品位, 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 使其生活情趣不断升级和优化, 逐步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真正起到教育职工, 为生产经营和职工群众服务的作用。

运用各种符合企业实际, 贴近职工的寓教于乐的方式, 组织职工参加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能够陶冶职工情操, 强健职工身体, 促进其精神与体魄的和谐发展。利用这种文化群体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引导职工正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势, 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 自觉把自身利益和企业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树立大局意识, 振奋精神。

三、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的激励作用

企业活力的源泉, 其根本在于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要搞好搞活国有企业, 归根结底的活力在企业职工那里。现代管理的精神动力原理告诉我们, 通过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可以激励和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 而运用精神动力的手段又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一个重要手段便是开展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职工文体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 通过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塑造出的企业精神, 是职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被认同的优秀的企业价值观的浓缩反映, 它一旦被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具创造力的人所接受, 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是推动企业发展内在的动力源泉。文体活动的特性能够使人领悟到竞争的残酷和团结一致的重要, 个人的能力、集体的协作、坚强的毅力、永不言败的信念是取胜的决定因素。对于一个企业而言, 改革开放的时代就是竞争激烈的赛场, 就是展现职工精神面貌的舞台, 尤其是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企业参与竞争的条件下, 职工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体魄的强健, 竞争意识的强弱, 整体素质的提升, 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经常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 不仅能够使职工的体魄得到锻炼, 情操得到陶冶, 精神面貌振奋, 工作积极性高涨, 而且能调动和鼓励职工勇于夺魁的积极性, 增强其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进而产生一种信念的力量, 道德的力量, 心理的力量, 这三种力量相互融通、促进, 还能激发职工的工作激情, 提高生产效率, 更自觉地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企业改革和发展, 这是企业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无形力量。

总之, 企业文化体育活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为它作为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增加企业知名度, 提高企业形象, 并培养职工以企业为家的主人翁精神,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 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 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从而形成强大的内聚力, 创造力和持久力, 使职工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寄托于企业的发展及未来, 从而形成共同的目标感、方向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有效引导职工行为, 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把职工的信仰、追求引导到企业的追求和目标上来。可以从深层次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发挥其聪明才智, 使职工在思想、意志、作风、智力、体能、技能等多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为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应该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正确领导下, 坚持不懈地、经常性地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 运用好这一特殊的载体形式,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 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3.新春文化红包 推进文明进步 篇三

公共设施“本能”的回归

国家向公众提供的公共资源或公共产品,有收费和免费两种,收费的如高速公路的通行费,免费的包括公共美术馆、图书馆、公园等。过去,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市场化渠道,将一些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推向市场,要求公众付费之后才能享受公共服务。对于投入巨大的公共产品(如高速公路),囿于现实,情有可原。而于图书馆等后续投入不大、政府财政完全有能力支付的公共产品,政府投入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公众已经为使用公共产品支付过费用,如果还要收费,等于是二次收费,则明显缺少合理性和正当性,难免受非议。

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免费一样,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免费,是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回归社会的表现。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的本色回归,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公众的必然要求,更关乎社会和谐与幸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都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制度,他们的公共图书馆并不走“高精尖”路线,重视的是对公众开放的程度和一般老百姓的利用程度。不只是他们,其实国内江苏、广东等省的部分美术馆也早已实现免费开放,最大程度地发挥着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的各项功能。

社会平等直接的体现

春节前,关于杭州图书馆允许乞丐拾荒者入馆的旧闻在网上被热炒,旧闻为何成了新闻,背后就是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公共”属性的认识不一。

公共文化场所直接对应着社会平等文化权利的实现。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应向所有人提供无差别的公共服务,不应搞任何形式的歧视,超越身份、财富、职业等一切差别。文化场所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相关,身份、地位、特权也都曾是文化普惠的障碍。具体到我国,杭州图书馆向乞丐拾荒者免费开放的举动看法不一,正表明了我国各类公共文化场所离真正的公共化尚有距离,仍存在许多的门槛限制需要打破。

无差别还意味着,当某些社会成员存在因疾病、残疾或其他原因造成不便时,公共文化服务仍然要通过各种途径、形式让他们方便地享受到。所以,我们注意到,文化部、财政部在明确2011年底之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同时,也要求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的公共化,他的服务对象不再限于特定阶层,开始扩大到更广泛的社会人群,使普通人也可以方便地享受人类文明成果,接受知识、思想和文化的熏陶。

图书馆、美术馆这些公共文化设施是全民公有的精神文化盛宴,免费开放则只是公平共享这场盛宴的一小步。而“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的“围墙”不只在于门票,它只是一个前奏,拉开了文化艺术资源的公平共享的序幕。

免费开放、降低门槛值得赞赏,修建更多公共文化场所、合理配置设施资源也很重要。目前,我国公共文化场所在质量和数量上仍有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文化投入,不断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保证平等文化权利的实现。

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传承

不管是图书馆、博物馆,还是美术馆,都是弘扬中国文化的一个载体,这些载体的每一点变化都对中国的艺术、历史的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

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为文化的传承和借鉴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一个人、几个人,甚至部分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但是,全国的图书馆、美术馆等的免费开放,久而久之,去学习的人数定然是一个庞大得难以统计的数字,如此,对于传承和借鉴先进文化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对于文化的传播,有效地疏通了途径。众所周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的图书、报纸、杂志等定价是越来越高了,有的甚至已高到了离谱的地步,平时,多数人买书还是要仔细掂量的,更不要说为了储备知识而尽其所需去购买图书了。图书馆等的免费开放,为大家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样,不论对于读者,还是对于图书的作者,都是求之若渴的事情。

除此之外,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还有效地普及了公众的文化知识、提高了公众的自身修养、丰富了公众的精神世界。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必定使得许多之前难得一进的人们怀着好奇和期待的心情走了进去,加之专业讲解人员的介绍,长期下来,定然会使人们增加许多新的知识,潜移默化,自然会使其心灵得到净化和扩充、使其情操得以陶冶。

国家软实力的提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积淀,一个国家的核心力量,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提高文化软实力”写进党代会工作报告,第一次把“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公益性文化事业从供需的角度是增加国家的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繁荣国家文化,增强软实力的重要策略。积极拓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供给主体,充分调动民间文化社团、文艺机构、社区、企业等组织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推进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发展应尊重和贴近国民的文化需求,并以均等、普惠的公共服务来满足这种需求。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无偿向公众开放,必然极大地刺激和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对文化的散播、文明的传布、传统的继承乃至国民精神锻造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4.企业文化进步奖 篇四

试论技术进步对现代文化消费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文化领域表现为强力渗透,并创造出五彩缤纷的文化产品.从而,文化消费的主体结构、文化消费的方式、文化消费的趣味性以及文化消费的内容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都是技术进步对现代文化消费的影响所致.

作 者:陈婧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刊 名:科协论坛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ASSOCIATION FORUM 年,卷(期):2007 “”(1) 分类号:C913 关键词:技术进步   现代文化消费   影响  

5.第三章 企业技术进步 篇五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的与产业发展相关的科学技术计划,应当体现产业发展的需求。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应当鼓励企业参与实施和平等竞争;对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项目,应当鼓励企业联合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共同实施。

第三十二条 国家鼓励企业开展下列活动:

(一)设立内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二)同其他企业或者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联合建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或者以委托等方式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

(三)培养、吸引和使用科学技术人员;

(四)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职业院校或者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吸引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

(五)依法设立博士后工作站;

(六)结合技术创新和职工技能培训,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设立向公众开放的普及科学技术的场馆或者设施。

第三十三条 国家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自主确立研究开发课题,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国家鼓励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税前列支并加计扣除,企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仪器、设备可以加速折旧。

第三十四条 国家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基金,为企业自主创新与成果产业化贷款提供贴息、担保。

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业务范围内对国家鼓励的企业自主创新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第三十五条 国家完善资本市场,建立健全促进自主创新的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推动自身发展。

国家鼓励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投资企业,对企业的创业发展给予支持。

第三十六条 下列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一)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的企业;

(二)投资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与科学技术进步有关的其他企业。

第三十七条 国家对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和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给予支持。

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和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应当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服务。

第三十八条 国家依法保护企业研究开发所取得的知识产权。

企业应当不断提高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三十九条 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分配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国有企业负责人对企业的技术进步负责。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应当将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成效等情况纳入考核的范围。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6.企业文化进步奖 篇六

———苇湖巷社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典型材料

苇湖巷社区地处吉木萨尔县城边缘,辖区总面积0.6平方公里,是维、回、哈、蒙、汉等9个民族生活聚居的地方,现有居民1492户,3860人,其中少数民族90户237人。今年以来,苇湖巷社区民族团结工作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结合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通过“帮、引、导、顺”等有效方式,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巩固,各项工作更具特色,各类活动丰富多采。

一、“上下”同步,让创建工作在主题实践活动的引领下提升。

1、上到战略精心谋划。县委、镇党委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镇动员会议召开后,苇湖巷社区召开专题会议,将本次创建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要求社区干部和居民党员做到“三个带头”,即: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带头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努力实现“三个人人”,即人人讲民族团结的情,人人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重点做到“六个结合”,一是与我县实施“跨越发展、富民强县”战略相结合;二是与民生建设年活动相结合;三是与“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相结合;四是与现代文化为引领工作相结合,五是与“三城同创”相结合;六是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六个结合”工作开展以来,我社区从未因民族团结问题引起社会的不安定,从没有发生一起因民族问题引起的上访和纠纷械斗,民族团结 进步模范个人不断涌现,在今年庆祝建党90周年表彰大会上,有50名13大类的先进个人被社区表彰,进入“感动百姓光荣榜”中,其中9名为少数民族群众。苇湖北巷孝敬婆婆的好媳妇阿依古丽被吉木萨尔县评选为“十佳公民”,她的事迹在本辖区群众中广为流传。

2、下到氛围牵动人心。为在辖区范围掀起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热潮,切实唱响民族团结的主旋律,我社区以“抓学习、求团结、树典型、结对子、思稳定、促发展”为主题,专从社区离退休人员中精心挑选出5个热爱社区工作,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质较强的党员与社区干部混合编组,组成5个宣讲团深入居民区开展“五百”活动,活动中,老人们结合“六史”教育,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对边疆各族群众的无限关怀,宣传对口援疆工作带来的大好机遇,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改期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教育人们更好的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宣讲活动,使本社区各族人民在社区这个“大家庭”中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同心同德、携手奋进。

二、“左右”同心,让团队精神在主题实践活动的引领下发扬。为充分体现本社区各族群众团结奋进、深谋远虑、全力以赴的团队精神,自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活动以来,我们始终带领各族居民群众坚持以学习蚂蚁精神为动力,内强素质,外塑形象。

1、以文化培养人,用亲和力推进凝聚力。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苇湖巷社区多次组织社区秧歌队、舞蹈队、戏曲队等文艺团队和志愿者队伍开展了“广场舞展演”、“红歌比赛”、“8大类作品展”、“廉政戏曲大家唱”、“文化下乡”等文艺节目和各类比赛,在活动中,本社区将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通过自编自演的方式,把各民族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拯救、发掘和弘扬,最大限度地规避了民族文化濒临失传的危险。同时,社区各自治组织还将吉木萨尔精神、将北庭文化潜移默化地掺透到各族居民群众的思想中、生活中及工作的各个方面,使全辖区群众迸发出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筑牢维护新疆稳定,形成反分裂斗争强大合力,使“三股势力”及蓄意破坏新疆稳定的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2、以典型带动人,用文化力提升向心力。一年来,苇湖巷社区坚持“三个文明”和“典型带动”一起抓,民族团结形势越来越好,极大地焕发了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共建博湖的奋斗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建设和少数民族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广泛开展“十比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从辖区内选出了残疾人致富能手马斌(回族)、助人为乐的好职工吾守尔(维吾尔族)、勤劳能干的好居民巨曼(哈族)等10名典型人物,将他们的典型事迹制作成20个“K”展示牌,分别在各个小区内进行展示,使社区各族群众受到熏陶、受到启发,积极向他们学习。二是广泛开展“四看”活动。即:看昨天与今天、看文明与陋习、看先进与落后、看激情创业与不思进取,努力使本社区各族广大居民群众形成爱国的、感恩的、勤劳的、互助的、进取的精神,更好的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去感恩。三是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名社区干部要主动交1户少数民族群众朋友,定期联系开展少数民族团结 互帮互助;为联系户少数民族群众解决1个实际困难,办实事好事;帮扶1名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创业,提供致富信息,发展致富项目;指导少数民族群众培养1个主导产业,形成规模效应;帮助联系点树立1个维护团结意识,切实凝聚广大群众意志和力量的少数民族群众。活动开展以来,我社区15名工作人员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结交少数民族朋友31名,为帮扶点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办实事好事120多件,制定发展致富项目2个,提供致富信息60多条,指导联系点培养主导产业1个,开展民族团结教育11余场次,受教育群众1350余人次,受到各族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内外”兼修,让民族团结工作在主题实践活动的引领下延伸。

为进一步扩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活动的外延与内涵,苇湖巷社区坚持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结合“四项”活动,将辖区划分为4个民族团结服务网格,成立了4个网格党支部,将党总支56名各族党员分别下沉到各网格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分别由本社区的4名工作人员担任,同时,社区还根据各网格党支部的特点,进行了人性化的命名,形成民族团结工作“一网格一特色、一支部多特色”的服务格局。

民族团结网格党支部成立以来,各支部党员都能义不容辞地担当开路先锋,通过党员议事会、社情民意倾听会等形式确定了支部标志,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积极主动搭起了社区与广大党员的连心桥,尽心尽力为居民服务。如苇湖北巷“肩并肩·爱国情” 团结共建型网格党支部因民族群众较多,在活动中,该支部通过坚持“三个贴近”、“六个结合”等机制,在居民区广泛 开展“三个离不开”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月”扶贫帮困等活动,使18户少数民族居民受到帮助,500多名群众受到教育,使社区的参与文化、人文文化、服务文化得到了提升;团结北巷“手拉手·兄弟情”结对帮扶型网格党支部因下岗失业少数民族较多,针对这种情况,党支部书记徐风玲特通过与12个进社区单位开展“一帮一”活动、“春风行动”、提供就业信息、小额担保贷款、各种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为辖区82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老城东北巷 “根连根·骨肉情” 温暖入户型网格党支部因各民族群众混居,因养殖事宜常有矛盾发生,为在该辖区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友好氛围,该支部通过开展“百民党员入户”、“端午节”等节日和“居民公约”、“八荣八耻”等宣传活动,激发社区各族居民群众的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沙河北巷“心连心·鱼水情”党群连心型网格党支部因流动的少数民族人员较多,工作开展过程中,该支部为给流动人口营造一种家的感觉,特开展“五送”服务--送关爱、送温暖、送方便、送健康、送政策、送礼物,有35户82名流动人口得到帮助,这些特殊群体远在他乡也能体会到“家”的感觉,党员奉献精神传遍了社区的每个角落,为吉木萨尔县全力打造文化立县、旅游强县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7.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企业发展 篇七

自主创新, 推动企业发展

为适应我国铁路提速发展的需要, 上海铁路局进一步加大了自主创新的力度, 2007年以来, 主持承担铁道部科研计划项目13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这些自主创新成果不仅广泛应用于铁路运输生产, 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取得了显著成效, 赢得了各方面好评, 而且有力推动了企业发展, 为上海铁路局顺利完成近年来铁路提速、改造和运输生产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

非接触式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

上海铁路局技术中心科研所研制的“非接触式接触网动态检测系统” (见图1、图2) , 采用基于两台共面线阵摄像机的三角法立体测量技术, 满足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检测需要。在不停电、不影响运输秩序的情况下, 实现对接触线磨损、几何位置 (导高、拉出值、导线坡度、平顺性、导线高差等) 、硬点及偏磨等参数的动态检测, 且不受行车速度制约。该成果于2005年11月通过铁道部技术审查和验收, 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填补了国内空白。先后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优秀发明一等奖、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目前, 该系统已经安装在上海铁路局时速160 km的新型检测车和中铁电气化局上海维管段的5辆接触网作业车上并投入应用。也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检测, 为接触网养护维修提供科学依据。

线路精密控制网建设

目前, 上海铁路局在京沪、沪昆线 (管内) , 合宁、合武 (管内) 、甬台温客运专线已建成线路精密控制网。设置的CPⅡ、CPⅢ控制桩点稳固, 符合CPⅢ采用自由建站后方交会法测量点对布点的要求, 有效提升线路大中修设计、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和日常轨道几何状态控制质量 (见图3) 。

无线数据传输桥梁振动检测

项目以无线方式实时检测桥梁性能, 无线信号传送稳定, 抗干扰性强, 远程控制可靠,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可大大提高桥梁现场检测的准确性与效率, 并为维护单位及时了解桥梁状态提供便捷手段。该项目2008年获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系统已在上海、济南、武汉铁路局推广应用 (见图4) 。

长江大桥安全检测

通过采用检测、通信和数据处理技术, 实现对大桥结构响应及工作环境的实时在线监测, 并利用获取的大量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构的工作状态, 为大桥的管理和养护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该项目使上海铁路局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在上海铁路局南京、芜湖长江大桥上投入使用 (见图5) 。

无线调车监控

上海铁路局主持研发。基于机车LKJ-2000型监控装置、TDCS和TMIS等系统, 将车站信息、调车作业单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送至调机, 实现调车信号、调车进路及作业单、区段限速等信息在机车上的实时显示, 为调车司机提供调车作业依据, 并具有超速防护功能。该项目获2008年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见图6) 。

电务综合试验

上海电务段2009年主持研发, 包括TDCS系统、车站列控中心、EI32-JD型计算机联锁仿真三个子系统。具备对车站电务设备进行联锁关系检查、限速命令验证、TDCS信息核对、备品备件检测等功能, 可模拟故障并对现场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 (见图7) 。

客车轮对与轴承运行状态监测

基于原有轴温报警器, 实时跟踪监测轮对、轴承运行状态, 实现轮对、轴承故障预警。该项目由上海铁路局合肥车辆段自主研发, 2008年获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铁路供电有源无功补偿装置

上海铁路局合肥供电段自主研制。采用IGBT作为开关器件, 实现无级差连续和极性可调的无功, 调节速度快、不需大容量电容、电感等储能元件, 谐波含量小。可用于时速200 km及以上线路35/10 k V变配电所。该项目获2008年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消化吸收, 用好引进工装

随着我国铁路的发展, 大量国外铁路先进技术不断引进。如何用好、修好引进工装设备, 是确保我国铁路提速成功的关键。上海铁路局在既有线提速和高等级铁路建设中, 积极消化吸收引进技术, 在确保用好的前提下, 大力开展再创新活动, 已初步取得成效。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在引进过程中主动做好消化吸收工作, 才能不辱使命。

大型养路机械成套装备技术与应用

上海铁路局“铁路线路大型养路机械成套装备技术与应用”项目, 获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路首次引进的钢轨铣磨车和首台AHM300R-CH路基整形车在上海铁路局已投入使用。快速换轨作业车目前已试制成功, 即将投入现场试用 (见图8) 。

动车组列控车载数据管理

项目由上海铁路局自主研发。主要功能是采集、分析动车组列控车载数据, 提高数据管理效率。该项目关键是不断掌握进口设备的大量故障代码信息, 这对提供故障解决方案, 修好、用好动车组设备至关重要。

便携式客车控制电缆绝缘与对线测试仪

“便携式客车控制电缆绝缘与对线测试仪”是为适应现场检修作业中对客车车辆控制线更快、更准地进行绝缘测试和对线, 改变现有常规仪器低效率、易差错的传统方法而研制的智能测试仪器, 填补了车辆维修领域的空白, 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该项目适用范围广, 通过菜单选择, 同时能满足25型客车、庞巴迪车辆、动车组等各种车型控制电缆。2008年通过上海铁路局技术鉴定, 目前已在上海车辆段推广应用 (见图9) 。

集便器控制器国产化

参照美国monogram公司生产的集便器设计原理, 根据我国铁路客车的实际情况, 上海车辆段对集便器控制器进行重新自主设计 (见图10) 。该产品不但能完全替代原进口件, 还强化了系统保护功能, 经投入现车使用, 效果良好, 荣获2008年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钢轨探伤车进口轮探头组件

我国铁路现有钢轨探伤车均使用从美国Sprry公司进口的轮探头组件, 通过分析研究, 上海铁路局技术中心组织力量, 进行国产化设计。目前国产轮探头组件已通过上海铁路局技术鉴定, 其日常工作消耗量最大的“探轮外膜”已投入小批量生产, 在上海铁路局的钢轨探伤车上投入使用, 并通过广州、柳州、南昌、济南等铁路局和铁道部钢轨探伤车的试用。

加快成果转化步伐

科研项目取得成功, 凝聚了科研人员大量心血, 如何使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 同样也需加倍艰辛。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不仅能积极推动科研工作纵深发展, 还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上海铁路局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取得可喜成效, 现已涌现出上海铁路站场调速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合肥金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 一批创新型科技企业茁壮成长。

减速顶和挡车器

上海铁路局站场调速技术发展中心成立于1991年, 现为上海铁路站场调速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简称上海调速中心) 。该公司自1980年11月开始研制我国第一代外侧减速顶以来, 一直紧密围绕铁路运输市场, 不断开发新产品, 目前已成为全路减速顶调速设备科研设计、生产供应、售后服务的主要单位, 减速顶已从最初的单一外侧减速顶发展成12个系列、48个品种。该公司在减速顶20多年的研发过程中先后获得国家六部委颁发的国家级新产品奖、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一等奖, 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四项, 三等和四等奖各一项。截至目前, 该公司已向全路100多个站场累计供应TDW®减速顶50余万台, 为我国铁路编组站自动化改造作出很大贡献。

在做大做强国内铁路减速顶调速设备的同时, 近10年来, 该公司还依据国内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及铁路客运专线的市场需求, 研制开发了轨道交通线路终端安全防护设备 (DDCQ挡车器系列产品) , 该系列挡车器分别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A级项目证书、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专利号:ZL03 2 32123.6) 和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目前, 除在全国各大城市地铁、轻轨及国铁线路上得到广泛应用外, 亦已完成在国内高速磁悬浮试验线、低速磁悬浮线上的安装调试, 并出口到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 赢得很高声誉。该公司在不断创新中始终坚持以质量取胜, 2001年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见图11、图12) 。

内燃机车柴油机陶瓷系列配件

上海铁路局安徽劳动服务总公司合肥金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是铁道部定点生产企业。该公司研制生产拥有国家专利的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陶瓷系列配件:陶瓷活塞环、陶瓷活塞、陶瓷喷油器针阀偶件、陶瓷喷油泵柱塞偶件、陶瓷进排气门等产品, 曾多次获得“铁道部重点推广项目产品”、“上海市科学技术博览会金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安徽省质量放心产品”和“安徽省新产品”等称号。企业先后被评为“上海铁路局技术创新先进集体”和“科技部技术创新基金”无偿资助单位, 是上海铁路局首家通过新标准验收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2004年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实现了对生产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生产的内燃机车陶瓷系列配件出厂合格率保持100%。通过大量装车试验跟踪检测证明, 该类产品不仅有耐磨性能好、质量稳定、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而且具有良好的节能、降耗、环保效果。

该公司目前已开发出15大类50多种机车陶瓷配件 (见表1) , 其中有30多项产品获批为铁道部机车重要件定点项目产品, 并通过上海铁路局技术部门的鉴定和验收。机车陶瓷油压减振器、陶瓷联合调节器传动轴、陶瓷喷油泵出油阀偶件等都已获国家专利, 并开始生产销售 (见图13) 。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

上海铁路局技术中心科研所科技成果转化产品, 1997年12月通过上海铁路局技术鉴定, 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其关键技术指标—钢轨胶接绝缘接头整体剪切强度超过美国“AREA”的技术标准和美国同类产品的实际强度。其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铁道部标准 (TB/T2975-2000) 规定要求。适用于50 kg/m、60 kg/m、75 kg/m钢轨工厂热胶生产, 1998年获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市交通邮电系统优秀新产品三等奖。该产品已在上海铁路局、宝鸡桥梁厂等单位批量推广使用。该所为了适应我国铁路大规模客运专线建设和既有线提速需要, 新近又自主研发了“KZXJ-3250客运专线现场胶接绝缘接头”, 为钢轨现场胶接绝缘产品, 是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关键技术之一。该项目2008年11月通过上海铁路局技术鉴定, 作为《时速250 km合宁铁路建设成套技术研究》子项目, 获得2008年度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特等奖, 为我国铁路客运专线一次性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提供了技术先进的现场胶接绝缘接头, 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已在合宁、合武、甬台温和温福客运专线上推广使用 (见图14、图15) 。

工地钢轨接触焊作业车

上海铁路局技术中心科学技术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工地钢轨接触焊作业车, 是为在现场采用闪光接触焊技术焊接钢轨设计研制的新型施工装备。2003年12月该项目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 经专家审查,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填补了国内空白。2004年获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

移动式接触焊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标志着国内无缝线路施工工艺的一大突破。该设备适用于铁路、地铁和轻轨轨道短轨或长轨条的现场焊接, 具有施工方便、进度快、节约投资等优点。目前已在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 (集团) 有限公司等建设施工单位承接的京津城际铁路、武广客运专线、上海轨道交通1, 4, 8, 9号线和广州地铁3, 4号线铺设无缝线路焊接施工工程中推广使用 (见图16—图18) 。

提速道岔锻造辙叉焊接装置

上海铁路局技术中心科学技术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产品——道岔锻造辙叉闪光对接焊机, 是为全断面焊接锻焊辙叉的心轨与叉心而设计研制的焊接设备, 焊接接头机械强度和精度完全符合TB/T1632-91标准, 满足辙叉焊接作业的需要, 2005年通过铁道部技术评审和验收。该设备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铁路焊接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填补了国内空白。该项目2006年获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已在哈尔滨铁路局等道岔生产厂投入使用 (见图19、图20) 。

列检作业监控系统

上海铁路局安徽铁道集团公司阜达铁道应用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 位于安徽省阜阳市。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列检作业监控系统”获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证书、铁道部“铁道科学三等奖”和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产品“微控电动脱轨器”和“微控电控列车试风装置”获铁道部定点生产证书。该公司还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是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见图21—图23) 。

内燃机车扣压橡胶软管

上海铁路申机工贸公司主要从事机车配件的制造与修理, 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扣压橡胶软管是该公司主要产品之一 (见图24) 。2003年11月生产的内燃机车钢丝编织扣压橡胶软管获得了铁道部定点生产证书。

8.满汉民族文化融合与社会和谐进步 篇八

关键词:满汉;融合;中华文化;和谐;发展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无论政权如何更迭,都以统一全国为mam目标和前提。在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多种多样的民族和文化不断冲突和融合,并最终演变成了建立在中华民族博大深远、和而不同的独特文化上的统一和谐社会。满清民族文化源于宋朝、在清朝入关统一中国后发展极速发展,最终共同成为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早已从脱离了清朝怀柔政策和新中国优厚民族政策的影响,逐渐成为一种民间的、自发的、大范围的民族融合运动。在中国东北及北京周边地区,满汉民族语文化的融合早已达到了不分彼此的程度。曾经独属满清皇族的行宫——避暑山庄早已没有满汉之分,成为吸引无数国人休闲度假的历史文化胜地;汉语和普通话已成为各族人民沟通交流的最主要工具;穿着旗袍、坎肩早已不再是区分民族的主要依据;猪肉炖粉条、 豆包、酸菜等曾经的满族食品也早已成为汉族人日常饮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满汉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

满族先人的历史可以追随到遥远的宋朝。那时,“半游牧”的满族先人女真族就与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的汉族开始了争夺土地、人口与财富的冲突和斗争,有仇恨也有和睦,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也不断冲击交锋,满汉两族就这样此消彼长地进步发展着。

159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命两位大学士参照蒙古文字母拼创满文,俗称老满文。老满文在清朝初年一直在八旗和汉人中强制使用,直到清末民国时期逐渐消亡。

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将居住在中国东北的女真各部统一起来,废除“女真”的族号,改称“满洲”,满族自此形成。

1644年,以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清朝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领下进入山海关,攻占京师,清王朝开始了其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

清王朝成立后,各民族间的交往融合、尤其是满汉融合空前活跃,超越了历史上各朝各代。在中国北方,以满族、汉族和蒙古族的民族文化融合为核心,各个少数民族进行着大规模的别开生面的民族文化交流,尤其是作为统治者的满族与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之间的满汉民族文化冲突与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满人从最初的剃发易服到后来的着汉装、说汉话;从最初的信奉萨满教、抵制汉族文化到后来的推崇孔子和儒家文化,满族在不断的融合中开始向更先进的汉族文化靠拢。而汉族人,从最初的“宁断头、不剃头”到“穿坎肩着旗袍、放弃裹脚”,从最初的满口之乎者也到后来偶尔的说说“埋汰”、“急眼”“斜乎”和“稀罕”。满汉民族的不断融合以汉文化主导地位的确立和满汉人民的和谐相处而完美收宫。明末清初时,满族以军队和智慧征服了汉族,而清朝建立后,汉族则以其悠久先进的文化征服了这个马上民族。其实,满汉民族文化的征服和融合过程,没有所谓的胜利与失败,因为两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两种文化也都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满汉民族文化融合的表现

(一)满汉人口不断流动形成的大分散、小聚集的居住特点促进了满汉民俗和生活方式的相互融合。

明末清初,滿汉之间的不断冲突和战争造成了两族人口的不断流动与迁移。满族是一个人口只有二百万,兵力只有十几万的少数民族政权。胜利入关后,八旗军分兵把守辽阔的中国疆土,满族人也逐渐开始与汉族人共同居住、生活,形成大分散、小聚集的局面。满人在与汉人杂居中逐渐吸收和顺应了汉民族的文化习俗,汉族也同样受到满族的影响:满族人开始喜欢上了汉族的门神,汉人中也开始喜欢上了满人的满洲窗;满族妇女不裹脚,皇太极曾明令禁止裹足,于是,汉族也取消了裹脚的传统陋习;满人受益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汉人也从满人那里学会了外科接骨术;满族旗袍因能显示妇女的曼妙身材而被汉族接受,它现已成为中华民族女性服装代表而被世界所接受。满汉杂居影响和改变了满汉风俗习惯,满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已经基本不分你我。

(二)语言和文字的融合促进了满汉之间更深层次的思想文化和意识领域的相互融合。

满汉之间的民族融合一部分是统治者强制性的,如满清政府成立之初,要求剃发易服,但更多的则是自然自发的,比如语言。满人在建立之初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字与文化,并曾经为维持其特有文化而进行过不懈努力。清朝曾经强调汉人必须使用满语,八旗操练必须使用满语。但事与愿违,满人自己的文化、语言和宗教在征服和统治汉人后竟自己逐渐消失。在长达200多年中的统治中,清朝统治者主动汉化,八旗子弟开始接受汉文化教育,官方文件用满汉双语发布。到清朝后期,汉语已成为主要通用语言,满人也已经很少使用满语。民国建立后几乎所有的满族人都放弃了满语而使用汉语。

不仅语言文化上满族人在不断汉化,文化上满族人也越来越推崇汉族文化。满人和汉人一样开始推崇孔子,科举考试中也逐渐使用汉语作为考试用语。汉人的汉体诗和填词成为了满族文人的一大爱好,女真族元好问就是汉体诗写作的名家,乾隆皇帝更是写诗高手,仅汉文诗就写了五万余首,而满人中能够填词的人也数不胜数,最著名当属满洲正黄旗的纳兰性德。汉族悠久的文明、深厚的文化内涵一直吸引满洲人以及其先人,汉文化也因更多满人的加入而流光溢彩。

(三)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政治革新将满汉民族文化融合推向高潮。

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清政府对满汉文化采用自上而下逐步推行的方式,以最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治理模式和思想文化来管理国家。顺治、康熙、乾隆都非常推崇汉文化,读汉书、写汉字、重用汉臣。康熙大力推行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族文化,将汉语的传统经典作为包括皇帝在内的满人的必修课。为休闲娱乐,乾隆在宫中常穿汉服,并爱好汉族民间的皮黄演唱艺术,曾通令徽班进京祝寿,由此形成了中国的国粹---京剧。

在清朝统治时期,政治上,清朝积极仿效汉族的官员任用和科举制度;经济上,积极推进满汉居民大杂居,发展朝贡与马市加强商贸往来,加快满族由游牧民族向农业民族的转变,促进满汉的真正融合;文化上,清代中华民族文化鼎盛发展,清朝满族皇帝和贵族好学汉文化,清代学者竞相追随,用情于书的风气并推动整个中华学习文化、崇尚学问的风气,《古今图书集成》与《四库全书》分别在雍正、乾隆年间推出。

三、满汉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

满汉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不止在于其推进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更对中华各民族的和谐相处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作为中国历史上统一中国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之一,元朝只统治了中国七十几年,而满清由于主动学习接受更先进的汉文化,得到了汉朝文人百姓的支持,清朝才得以统治中国长达200多年之久。在政治稳定的基础上,清朝经济迅速发展。清政府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人口不断激增。在国内安定统一的基础上,清政府不断开疆拓土,为形成和巩固中国的地域和文化版图积极贡献力量,宛然成为了一个拥有一千三百余万方公里的庞大的超级强国。

满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撞与融合,其融合和共同发展充分说明了说明中华民族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史是多民族共同融合发展的进步史。满人曾向汉人开放权力,并在文化上融入汉族的传统,满就是汉,汉就是满。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各民族的大融合和共同发展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发展了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中华大地上一个空前的、各民族平等、团结的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正在日益显示出其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满汉文化融合中的传播与交流 华淑蕊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年4月.

9.企业文化进步奖 篇九

——

一个企业不仅体现在管理上、技术上、文化上的进步,从劳动关系和谐的建立上也充分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进步。如果说,一个企业的劳动关系很紧张,就会导致很多劳动纠纷,如果纠纷很大,就会影响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从而走向衰落。随着在企业的改制和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企业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从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出现新动向来看,“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矛盾越发增多。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也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强调“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做到:“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如何在新型的劳动关系下建立和谐氛围,改善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当前一件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应引起企业领导的足够重视。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原因有:

1、突出矛盾是收入差距在不兼顾公平中的拉大。

从企业管理和绩效分配的角度来看,在工资分配中适当拉开差距是有利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和员工技能水平的提高,但由于企业一些部门在绩效分配中,滥用权力,并没有按照企业的要求去落实推动薪酬体制改革,而是把绩效分配作为人情手段,造成了新的分配不公,从而影响和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影响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2、用人的随意性导致员工的失落感。

随着企业的体制转换,企业用人权增大,企业的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应该逐步走向完善,成为推动企业人才的不断发掘。但是由于一些部门不是从改革的需要,实际的需要出发,而是从一些个人私利的需要出发,或是在用人方面随意性,还是有个人说了算的现象,造成用人不当给企业带来损失,真正的人才反而得不到重视,使优秀人才的价值难以体现,引起一些优秀员工的失落感,这也同样影响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3、违反《劳动法》的规定,超时加班现象比较普遍。

由于企业一味追求企业效益而不顾员工的利益,违反劳动法规定,要求劳动者超时加班,并且不付加班工资。这本身就是一种侵权行为,而员工只好忍气吞声,不敢提出要求。虽然口头上没有说,但心中难免产生不满情绪,从而影响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4、个别管理者的简单粗暴造成员工心理不满。

企业的和谐应当建立在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教育人的基础之上,但有些管理人员认为他们是企业老大,或者是以老大自居,对员工出现的失误,或是由于个人的心情不好,不是循循善诱和善意批评,而是打击挖苦,大发雷霆。这样严重伤害员工的自尊心,从而影响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5、干部和管理者不廉洁自律,对员工的情绪影响很大。

一些干部和管理人员在成绩面前居功自傲,自以为是,利用职务便宜干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在个人行为上不廉洁、不检点,严重影响管理人员形象和员工情绪,使员工产生厌恶感,从而影响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这些现象看来,如果不改进和制止,势必在员工中间造成极坏的影响,最终影响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和谐。要实现企业和员工之间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企业员工的思想,将企业员工中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企业和员工的和谐关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每一过程中,都需要人、财、物等资源,在这里人力资源是处于首位的。企业应清楚地认识到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能不断开发的资源,在实际中应改变过去那种视人力为成本的观点,而应将人力看作是企业资本,科学的开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用这种具有创造性的资源,为企业创造财富。因此,必须信赖和尊重企业员工,使其愿意工作,有成就感、自尊感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的激励,进一步实现他们的进取心、创造性和人生价值,使他们感到工作有信心,有干劲,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和员工之间和谐的劳动关系。

二、以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人格的力量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的进步。

领导干部的行为对员工的情绪、心理影响极大。领导干部只有在德、能、绩、勤和社会生活诸方面起到表率作用,凡是要求员工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要求员工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做到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以实际行动树立起廉洁、务实、公正、奉献的形象,才能树立威信、更好调动员工团结向上的工作积极性,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和员工劳动关系的和谐。

三、尊重员工的民主权利,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员工只有感到自己的民主权利得到认可时,积极性、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才能充分得到发挥。要建立健全各项民主管理制度,重大问题交由员工代表大会或发动广大员工群众进行讨论,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的合理化建议一定要高度重视,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对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一定要认真组织实施并给予奖励,这样员工才能觉得这样的企业值得自己为之而付出,使员工和企业的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四、积极营造城信友爱和谐共事的氛围。

要尊重员工的人格、权利、尊严与爱好,平等待人,化解干群之间、群众之间的对立情绪,创造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为载体,让员工在活动中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中建立友谊、增进感情。还要从细微之处关心员工,以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五、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使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有序的竞争。为了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除了应用高薪激励外,企业还应当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工作环境、竞争力及发展前景等也能对员工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就是要真正根据每个人的努力程度和绩效大小,把奖惩落到实处,使员工有一定的危机感和压力感,迫使员工努力工作,不断产生新的绩效。建立有序的竞争激励机制是挖掘员工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员工人性化竞争意识。通过给予员工选择岗位的自主权,发挥个人主动性和积极性,员工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凭实力竞争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只有这样,建立的激励机制才会达到企业的期望值,从而“促进企业价值观和标准的提升”实现员工和企业之间劳动关系的和谐。

六、给员工创造实现自身价值的机遇,使人才有用武之地。

为了使企业员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应真诚地帮助他们不断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在择人、用人方面应充分挖掘内部人员的潜力,努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而且,通过对参与竞争者进行全面的了解,给予竞争者充分展示才能的天地。另一方面,要防止“任人唯亲”等不良现象。在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公平竞争的原则,使每一位员工都有晋升的机会,以促进企业内部人员的合理流动。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对员工素质要求的越来越高,这种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在员工们心目中的地位愈来愈高。在实际工作中,领导不仅要想方设法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尊重人才的环境,同时也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员工承担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指导员工参与企业决策、鼓励员工为企业发展献技献策、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等等,为员工发挥个人才能提供更多良好的条件。

10.企业文化进步奖 篇十

付新同志是飞鸿里社区、西岐招待所店主。该同志从业五年以来,立足本职,面向顾客,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服务至上,在顾客中留下了良好印象。先后多次分别被奎屯市评为“餐饮卫生示范店”,市工商局“消费维权诚信单位”、社区“卫生红旗单位、文明示范店”等荣誉称号。

下,曾先后帮助社会上30名待业或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较好解决了这些同志的一时困难。值得称道的是在2009年7月23日,他的店里来了一个姓张的女工应聘工作,当他听完女工说自己下岗几个月后,丈夫患病住院,孩子又在上学,家中没有经济收入来源等困难情况后,他十分同情,不但当即留下女工在本店做工,并提前给预支2000元钱,使对方非常感激。热心公益、富有爱心、拾金不昧、担当责任是付新同志的一高尚品德。5年来,他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大地震,他带头踊跃捐款、慷慨解囊。5年来他守法经营、遵守职业道德、诚信待客,先后

两次捡到大额现金5万余元,并通过派出所如数归还失主,另捡到顾客手机、提包、文件袋等物品数十次都一一归还了失主。作为党员,他的政治责任感和觉悟很高,特别是在7.5事件后,在认真清查和登记中,他发现有一名网上通缉的杀人逃犯,在第一时间报告公安机关,成功抓获逃犯。

11.总裁读书,企业进步的加油站 篇十一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然则,跨越式的发展使得我国的企业家在发展和责任的天平上严重失衡。究其原因,从整体而言,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因远未成为“思想的巨人”而沦为“行动的矮子”,因缺乏最起码的自觉意识而恣意妄为。或因内心的脆弱而走向极端。令人警醒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企业的竞争与市场的进一步繁荣似乎总是以秩序的进一步沦丧为代价的,企业家都是一个道德秩序混乱年代的受害者,同时。又是这种混乱的制造者。我们更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企业家群体是一个尚未成熟的“亚群体”,这种不成熟,与其企业的规模或财富的积累无关、与其经营模式的先进与否无关。而与企业家的思想灵魂是否能伫立在一定的高度密不可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国企业家的成长远未到尘埃落定的时刻。他们要真正成为这个社会和时代的主流力量,还必须完成一项比财富积累更为关键的必修课——企业家的思想进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中国企业家们。“多读书,读好书”吧,当“中国企业家读书元年”到来,当中国企业家得以“明明德”,中国企业家成为社会和时代的主流力量也必将为时不远。

主持人:姬大鹏 袁航

特约撰稿:李玉萍梁锡崴

读书,其实也是战略

李玉萍

金融危机给中国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大多数人都坚信危机会过去,危机是机会——让模式改变、产业升级、管理升级……愿望是美好的,那谁来实现这美好的愿望,是我们现有的这些企业家群体吗?他们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领袖,成为企业的领袖吗?

《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虽然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但笔者认为,这句话应对现实的金融危机同样具有其教导意义第一,危机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审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和机会、威胁:第二,危机让我们认识世界,从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纵向和横向)知道自己在所处的位置;第三,危机让我们认识未来,知道我们未来走向哪里?该如何去?怎样去?

读书,改善“心智模式”

彼得·圣吉所著《第五项修炼》中的第二项修炼就是“改善心智模式”。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家在特殊的历史和市场背景下,抓住了发展机遇,形成每个企业独特的“心智模式”。这一“心智模式”决定了企业独特的管理思维,决定了企业战略发展、企业管理以及文化模式。郎咸平曾写到:分析中国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喜欢做大做强,而且手法投机取巧,喜欢小概率事件。他们大多有世界500强的病态心理,做到一定阶段后就想做世界500强……这段文字生动地描述改革开放后中国许多成长企业独特的“心智模式”。然而,“成也心智模式,败也心智模式”。很多企业家在财富剧增的同时,却是道德缺失及精神的匮乏——崇尚“读书无用”,放纵欲望,丧失责任。此外,日新月异的知识变化、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企业的自身发展以及员工知识水平提高,多数企业家自身的知识结构、思维境界已经“力不从心”,甚至无法逻辑性解读某些现象,障碍了知识和技能在企业内部无法转化为生产力。概括总结,这一切源于“心智模式困兽”。

对于企业家和经营者而言,个人魅力形成源自经年的修炼:一定的知识结构,对所处行业的深刻理解;人格魅力所散发的清香,被员工从心尊重,成为下属仿效的榜样;系统和具有逻辑性的看法和思想,并且在某些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这些是建立领导者权威,塑造企业领袖的基本要素。

心智模式是由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两部分构成的。正如培根所说:“知识能够塑造人的性格。”读书不但丰富企业家的知识体系,而且可以修身。汪潮涌(信中利投资公司董事长)说,企业家是这个社会的公众人物,他们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示范效应。在这个标榜财富英雄的时代,他们对书籍的热爱说明,财富英雄并不是只有物质财富。宁高宁也认为,读书实际上是自己生命的延伸——“你可以去过别人的生活,你的生命会更饱满一些。”日本资生堂创始人福原家族的福原义春,其读书范围从社会上的畅销书到原版的法国最新哲学、美学,再到美国最新思潮方面的著作等,多有涉及。东芝全球总裁西田厚聪也是特别能读书的人。不论多晚到家,西田总裁都会埋头读上几个小时的书,而且是几本书,几个方面的书同时读。出差中国的时候,西田夫人、秘书等要为他准备一大包的书,不论去哪里,旅途成了读书的专用时间。

读书,其实是企业的战略

“要么学习,要么死亡”。这是国外一本畅销杂志的封面标题。学习是从读书开始的。企业管理是对企业内外资源的有效管理,从而使企业赢利的过程。从战略的眼光来看,企业不仅要赢利,还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永续经营,必须有自身的发展战略。我们可以通过图1来理解心智模式、管理思维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企业管理思维来源有三个途径:

1,经验与反复试验学习。经验是思想的一个主要来源。并且在我们的心智模式中所包含的大多数内容都是反复试验学习的产物。2,模仿。我们很多的态度、信念和理解来自观察,再去接纳别人态度、信念和理解。这除了我们实践中的学习,更多的来自读书。3,创造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能为新思想或包含着新信念和理解的全新心智模式的发展提供原材料。

可以说,中国不缺乏“管理思维”中第一个来源——经验和反复试验学习,缺乏的是第二点——模仿,其主要来源就是读书。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读书其实不仅是企业家个人战略,更关乎企业战略问题。

战略是让企业获得持久性的竞争优势,因而不读书无法参与竞争。纵观今天的每一场竞争都是新理念竞争和学习速度的竞争。资料显示,在农业经济时代,人类只需要7~14岁的学习就能胜任日后的工作;在工业经济时代,人类的学习时间延伸为5~22岁:而在今天,我们已经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这表明,历史绵延很久的“一次性学习时代”已告终结,学历教育已被终身教育取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具有世界意义的《学习生存》一书中,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一次演讲中也说:“终身学习是知识经济的成功之本,假如我们实现了这一目标,它将爆发出无限的良机,并改变每一个年轻人的未来。”因此,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学习已经称为全球共识。

另外,竞争实质上是对资源的创新整合,这需要企业家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眼光。比尔·盖茨在其第一本书《未来之路》中提出:要想掌握商业分配的原则,只有一点——学习。而战胜竞争对手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怎样比对方学得更快更好,这个阶段是注重学习的速度,谁学习的速度快,学习适应市场,学习了解社会的需求,学习如何做这个企业,学习如何来验证产品线,学习如何来发展企业,谁就会成为赢家,而完成这一个工作,这个企业才能跳跃发展,才能健康地进入21世纪。

这个时代和社会期盼领袖人物的出现,企业发展也期盼领袖人物。企业家读好书,让书籍成为思想的进步与转变的工具。我们期盼危机起始,也是企业家回归道德,担负责任,更新思想,重塑企业领袖的起始。

百战归来再读书梁锡崴

主持人语:商场亦战场,中国企业家们不缺乏昂扬的斗志。但是,当黯淡了刀光剑影,企业面对自己——这个最大的敌人的时候,我们是否能真正领悟“文治”,“武功”?也许,这时我们应该细细品味曾国藩赠给其弟曾国荃的一副对联——“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企业家的三种境界:土狼,猎豹与大象

10年来,笔者接触过众多的老板,也见证了太多的商海沉浮,见得多了,就会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出来。其实中国的企业家虽多,但无非只有三种境界:草商、儒商和哲商,如果要用动物来比喻,那就是土狼、猎豹与大象。

草商,指不需要也不太喜欢动脑筋,目光不长远但富有冒险精神实干主义的“草莽英雄”,他们为生存而奋斗,凭经验管理、靠直觉做事,敏于行,纳于言,拙于思,“小脑发达,大脑不发达”。这些人就是商业丛林中的土狼,体格强健,四处奔跑,永不疲倦,永不言败。这些人构成了中国企业家的主体,80%以上的大小总裁们都是这样的类型。

企业家第二种境界是儒商:以知识武装自己、具有“士魂商才”的商人。所谓士魂,就是这种企业家在市场大潮里沉浮多年,必然会要严格遵守商业道德,诚信为本,谋利有度所谓商才,指的是这类企业家在商场中修炼有成,善于抓住商机、把握经营之要,圆融管理智慧,熟练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他们正像以敏捷和速度著称的猎豹,嗅觉敏锐,行动快捷,能够巧妙地避开陷阱,迅猛地抓住猎物,并且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修炼出对了危险和机会特殊的直觉。他们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熟悉每一种利益格局,懂得在灰色领域如何灵活自如地穿行。在中国企业家中,儒商占的比例不会超过20%。

而哲商,顾名思义,就是商人和哲人的结合体,是用智慧统率知识的新商人,在他们的经营运作中体现出来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他们就像草原中的大象一样,站得高、看得远,走得虽慢,却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累积雄厚的实力。这些人平时看起来四平,八稳、不轻易出手,但随便跺跺脚,商界就要晃三晃。在商界中,这类的哲商屈指可数。在很多时候,他们的行事方式往往也让土狼、猎豹们难以理解、无法认同。例如美国前总统布什上任后,宣布了1.6万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其中包括将每年减少300亿美元的遗产税。这对富人是个利好消息,可是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索罗斯等120名富翁却联名上书,反对政府取消遗产税不能允许我们的第二代不劳而获!他们如果不劳而获,会使他们跟同时代的年轻人处于不公平的竞争情况,这种现象会影响美国未来长久的国力!心里时刻装着国家与社会,这就是哲商们的’隋怀,他们以企业为平台,以财富为力量,以报效社会为己任,以利益众生为追求,在企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同时也实现生命升华和智慧圆满。哲商也是商人的最高境界。

读什么:企业家的五种能力

草商总是想成为儒商,儒商们也很羡慕哲商。而由草商到儒商、再由儒商到哲商,关键就在读书。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读书的企业家不少,但认为读书有大用的企业家却不多。其实关键就是很多的企业家还不会选书、而我们也缺乏对企业家读书的引导。企业家是一群主体意识极强的人,很少迷失自我。他们能轻松判断出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并善于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实现目标,对于读书,他们也有着不同常人的判断。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博士曾著文《坚决反对企业家多读书》,他写道“我不反对读书,我反对的是过多读书,我也不是反对所有人多读书,我独反对企业家多读书。”其理由便是“世上的好书本不多”,适合企业家读的更少。而调查中也表明,影响企业界人士购书热情的最主要因素便是书籍的实用性。可见,企业家们不是不愿读书,而是缺乏好书,总裁们不是不想读书,而是难得找到适合他们的书。

美国管理学者Hill便指出,企业家的学习是一种最独特的管理学习,它与一般经理主管和员工的在职培训不同。首先,企业家的学习方式具有较强的途径依赖性,与其教育背景、经验经历与个性存在很强的关联性,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学历越高的企业家对读书的兴趣越浓、体会越深,其次,企业家是一种屁股指挥脑袋的职业,你屁股没坐到那个位置上,你永远也不会有与那个位置相匹配的思维,企业家的学习内容与其企业所处的阶段有着直接的关系。以餐饮业为例,一个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总裁,关心的可能是战略、创新、资本运作,自然会胸怀天下;一个酒楼的总经理,关心的可能是客户需求、市场变化,但始终离不开吃喝二字;而一个街头路尾的小吃店老板,又是厨师又是跑堂,脑袋里面自然就只剩下了锅碗瓢盆。庄子说,夏虫无以语冰,企业管理如此,企业家读书也如此;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家是需要读不同的书的,别人的良药,可能是你的毒药,每个企业家读书都应结合自己的兴趣、企业的需求,有所选择、有所专一,这样才能真正把书读得进去,又读得出来。

企业家读书的目的是为增强自己的能力、完美自己的精神家园,而综合国内外管理学家的研究,企业家的能力可以用图1表示出来。

在企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企业家首先应该的培育是与企业规程相关的、通用性的能力,即人际沟通能力、人员选择和培养的能力(Ⅱ类能力);其次是与企业规程相关的特定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构建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能力(I类能力)。当企业发展到成长阶段,企业家就应该强调与企业增长相关的独特性的能力,即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能力和具有组织文化特性的能力(Ⅲ类能力)。当企业发展到快速成长阶段,需要企业家在创新能力和创造远景方面有所突破(Ⅳ类能力),并且强化对内企业家的培养(Ⅱ类能力)。而当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为了支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关键是要提高其与企业增长相关的、通用性的能力,即变革管理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Ⅳ类能力),同时深化对独特组织文化和核心能力的培育(Ⅲ类能力)。但这四种能力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企业家的个人修炼能力之上。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能力的作用强度及重要性是不同的,对企

业家的能力要求也是在动态变化的。因此,草商、儒商和哲商所读的书也应各有不同。

怎么读:三种不同的提升路径

一、草商——“急功近利”地读书

据说有人曾向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求教:“企业家的责任究竟是使企业保持赢利,还是获取利润的最大化呢?”大师的回答是:“企业的首要责任是活着。”草商们正处于谋求生存阶段,他们的首要责任是“活着”——让企业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面前活下去,那此时草商们读书的方向就应该是“急功近利”,缺什么补什么、能马上运用的就学、能马上创造财富的就学,否则以后再说。上文提到,对草商最重要的是I类能力和Ⅱ类能力,而美国Training House总裁ScottB Parry博士对IBM、AT&T、柯达等企业中的高层优秀管理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影响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表现有12项关键能力,这12项核心才能也正是草商们读书的最好索引:

1时间管理与优先次序排列:根据既定的目标,包括组织与个人目标,将各种行动依其重要性排定实施顺序与所需时间:随时记录时间的使用状况,当目标发生变动或某项行动较预订时间延后或提前时,立即修正;通过调整他人的行为来控制因个人优先级不同,对你所可能造成的干扰和时间的损失;尊重他人的时间和优先次序,以协商的方式向他们取得你所需要的时间;多运用他人的时间来完成工作,使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做更重要的事。

2目标与标准设定:确认辨识与描述在管理循环过程中每一阶段所采取的行动;区分希望、活动、目标、标准和个人责任,并知道各个运用的时机:了解目标设定过程中会发生的障碍,并设法减低它们,这些障碍可能来自个人或组织;建立或修正目标及标准,使其符合有效目标订定的要件;利用目标设定作为激励员工增强使命感,以及培养各阶级人员工作能力的过程。

3计划与安排工作:设定检查重点和各项控制,以监督进度;详细规划各种可以导致目标达成的活动;运用适当的方式、制度和程序来节省时间:选择并管理适合各项任务的资源:运用方法的改进以删除、简化及合并工作;分析复杂的任务,并将它划分成较易管理的部分;增加生产力;运用适当的技术来排定各项项目与活动。

4倾听与组织讯息:确认并测试所做的各种推论和假设:克服所有会妨碍有效倾听的障碍(意指,情绪上或环境上的):摘要并重组讯息以方便记忆:将谈话者的意图、内部和过程分开;保留可能会影响你对讯息做客观反应的判断。

5给予明确的讯息:评估状况,决定目标,提供他人最能帮助目标达成的讯息;架构并传达清楚、简单、完整、富条理且具说服力的讯息:认识并克服与人互动时可能发生环境上、情绪上和语言上的障碍;锁定谈话目标,避免偏离主题和无关的话题,以达成沟通的目的;决定如何有效的发挥说服力,灵活运用影响力;保持一个互利、信任与和谐的气氛和双赢的结果。

6获得正确的讯息:认清在工作中可能影响我们所需讯息的力量:灵活有效的运用直接、间接和反转性的问句得到正确的讯息;采用漏斗式的问话方式使他人说出想法来;运用探索的技巧,使被隐藏或防御的讯息得以显示出来:认识讯息表面和潜在的意义;运用循序渐进的问题渐渐地修正行为;确定对方已经了解,取得同意,并结束讨论。

7培训教导与授权:为不同工作选择适当的人,同时为个人选择适当的工作:对于各种资源的运用、时间表、行动计划和希望的结果达成共识;保持自己的输入(告知和示范)与部属的输出(实际执行)之间的平衡:将责任及归属感转移到部属身上:强化改变后的工作表现(利用赞美和批评的回收方式);找不到受训者目前行为与理想行为间的差异:提供适当得奖励(肯定、责任等)。

8部属绩效与评估:使双方都为评估做好准备:将重点放在绩效表现,而非人格特质、态度或特征上:用正面的方法强调优点和改正缺点;有效地处理评估的五大部分:让部属参与评估他们本身的绩效表现;在评估前便订好详细的工作分配计划。

9行为规范与谘商:将理想的行为和目前的行为,以及二者间差异的实况与范围,用可评量、可观察的语句来描述;以建设性、成人对成人的态度和员工讨论这些差异;订出再次出现不被接受行为的后果;令员工接受在双方同意的时间内改善行为差异的责任;对于已改善的行为加以强化(或对久未改善的行为采取适当的措施)。

10问题确认与解决:辨识出影响你达成目标的障碍或问题;区分问题的征兆和真正的问题;搜集并衡量证据以找出原因;确定问题真正的根源与原因:实行最恰当的行动。

11决断与风险衡量:制订这一决定所能达成的目标与标准;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认清所有必须考虑的必须条件、理想条件及风险;给予各项选择条件加权分数,并制作一个决策评估表:评估风险并选择最佳方案。

12清晰思考与分析:了解左脑、右脑的功能;认识有效的前提假设,并据以提出逻辑结论;能将推论和假设与事实分开;有效运用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方法;了解肇因于不充分证据下的缪误、错误的前提以及推论。

二、儒商——急用先学地读书

儒商们明白,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企业必须从经验型企业转变为制度型企业。经验型企业的管理者依靠个人能力和过去积累的经验取得成功,但制度型企业是一定要有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与知识,并且本身要完成一个蜕变,国外的管理学家给出了一个公式,相信对儒商们应当有参照系的意义。

优秀的企业总裁=企业远景的传教士(规划战略、善于创新)+团队选择和建设者(识才用人、打造团队)+专注的经理人(精通战术、督导有力)

儒商的核心能力,首先应当有公司“传教士”的能力,包括不断描绘企业光明的前景,并在员工脑海中反复强化,形成对员工的说服力和号召力,并且以视野和冒险精神,承担责任;第二个核心能力是具有企业团队的选择和建设能力,通过娴熟的用人技巧,促进团队合作;同时,儒商也必须是个高效、专注的经理人,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才能让下属敬重。

儒商们可以从这个公式出发,为自己定个学习计划。最急迫、最重要的先读,而不急迫但对自身进步和企业成长重要的下一步再读。建议儒商们可以找套引进版的MBA教材,通读一遍,再与自己所想所行相互对照、相互印证,如此对于儒商们应该会大有帮助。

三、哲商——海纳百川地读书

“小富靠智,大富靠德”。到了哲商的境界,需要磨炼的已经不是简单做事做人的技巧,而是将知识系统化,海纳百川,力求自成一家之言了。哲商读书,就要向深度、广度延伸,书读得越多越杂,眼光越远,胸怀越宽,思想境界自然也越高。此时哲商的阅读对象,可以拓展到文化、哲学、宗教、艺术等范畴。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思想,通过思想的进步带动企业升级。

上一篇:三角形的特性例2教学反思下一篇:自动控制原理教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