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自清散文》的感悟(11篇)
1.读《朱自清散文》的感悟 篇一
北方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一般都在四月才出现。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我不禁想起朱自清的散文—《春》。于是,我找出这篇散文,再次朗读起来,读出了一种极致的美,读得眼中几乎要涌出惬意的泪水。
《春》里面的每一个字,像鱼儿似的跃出了春天的湖面,唤醒了我沉寂的内心。这篇散文的结构美、语言美、情感更美,我深深地陶醉其中,并从中感悟出以下几点:
首先,我悟到了朱自清散文的《春》,是人的春。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美好希望播种和耕耘的春。处处美景,只是做着人的陪衬;处处美景是我们每个人的希望萌发的催化剂。
如今的十三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条条街道粉饰一新,一处处休闲广场鸟语花香……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脸上写满了笑意。在喷泉广场,群众艺术团体自发组织的演出,吸引了很多人在一旁观看;广场的亭子里,附近的居民正悠闲的下着象棋;步行街上,孩子们欢快地嬉戏……
我于来十三师工作,虽不是土生土长,但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爱这里的春,爱这里如春天般的每一天生活。在这里我总看到,同事的脚步早早地跨入办公大楼,很多办公室的灯光总是很晚才熄灭;许多同事为了工作主动放弃休息。
领导的带动,同事们的感染,时刻激励着我,使我对十三师的事业更加忠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使我的心灵不断受到洗礼,激发了我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使我真正领会到责任带来的欣慰,成绩带来的欢乐,奉献带来的幸福,忠诚带来的无悔!
其次,我悟到了朱自清散文的《春》,是跃动的春。经过漫长的冬日,到了春天,人们挣脱了身上所有的束缚,找到了最佳释放方式,那种快乐是尽情的。在朱自清的散文《春》里第三段中“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都在提醒我们:尽情放松吧!再照应文章第七段的内容,便发现草地上欢快的我们,是为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做好份内的事,才是希望。这份内的事,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做好本职工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你是教授还是农民,无论你是领导还是员工,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创亮点、出业绩。否则你就是一颗松动的螺丝钉。一颗松动的螺丝钉可能导致车辆刹车失灵,可能导致飞机失事,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如果大家都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我们的城市就会欣欣向荣、朝气蓬勃。
最后,我悟到了朱自清散文的《春》,是希望的春。作者朱自清生活在旧中国,能写出如此精美绝伦、雅俗共赏、天地人和谐的春天,对于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一种奢望、一种梦想,只能“盼望着,盼望着”。
现在,我们生活在这天地人和谐的春天里!我们不仅要珍惜现在美好的时光,“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还要让草与树木长的更绿更广,花开的更多更艳,为了我们美丽的家园,尽自己的一份力,让我们全力以赴建设一个蓝天长驻、百花齐放的美丽十三师!
2.读《朱自清散文》的感悟 篇二
“我是个国文教师”
朱自清先生有一篇《写作杂谈》, 对他自己的散文写作作了一个总结性的回顾, 一开头就说:“我是个国文教师, 我的国文教师的生活的开始可以说也就是我的写作生活的开始。这就决定了我的作风, 若是我也可以说是有作风的话。我的写作大体上属于朴实清新一路。一方面自己的才力只能做到这一步, 一方面也是国文教师的环境教我走这一路。我是个偏于理智的人——我的写作大部分是理智的活动, 情感和想象的成分都不多。”
这对我们理解朱先生其人其文都是一个重要的提示:他的写作和他所从事的语文教师的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甚至可以说,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是语文教师所写的散文。他写作的对象、写法、风格, 都受到语文教师的环境、素养、眼光、职业习惯……的制约与影响。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集《欧游杂记》的序里, 曾有过这样的申明:“本书绝无胜义”, “用意是在写些游记给中学生看”。在某种意义上, 可以说, 朱先生的散文都是写给中学生看的, 中学生至少是他的隐性读者。这就有点像今天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 写作是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的:既是亲身体验学生作文的甘苦, 更是对学生作文的指导, 这是一种“示范性写作”。这样看来,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成为中学语文的经典课文不是偶然的:这正是他的自觉追求。
由此, 就决定了朱自清散文的两大特点。首先是——
“有意的尝试”
朱先生曾把自己的散文分为两类, 一类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举出的例子是《背影》和《给亡妇》, 都是在感情喷发时, “不曾怎么费力写出”的:“《背影》里引了父亲来信中的一句话。那封信曾使我流泪不止。亡妇一生受了多少委屈, 想起来总觉得对不起她。写《给亡妇》那篇是在一个晚上, 中间还停笔挥泪一回。”另一类, “却是费了力琢磨成的”, 是“一个有意的尝试”。举出的例子, 有《儿女》《笑的历史》, 我觉得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绿》《春》都是这样的“有意的尝试”。而据朱先生说, 即使是《给亡妇》这样的“自然流露”, 或许还有《背影》, 也都有所“尝试” (《写作杂谈》) 。就总体而言,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都是程度不同的“有意的尝试”之作。
所谓“有意的尝试”, 主要是进行文体、语言、写法、风格的试验。就拿我们讨论的这三篇来说, 《背影》是在尝试“写人、记事”, 《春》是典型的“写景”之作, 而《绿》则显然是在试验“写景与抒情的结合”。在语言试验上, 我们已经说过, 《春》是自觉地追求口语化, 即所谓“用笔如舌”;《绿》显然更多地糅进了文言成分;《背影》则兼容口语与古语, 是一次自觉的现代白话文的试验。就文字风格而言, 《绿》艳丽, 《春》漂亮, 《背影》平实, 都是有意为之的。
这自然有语文教学试验的意义。比如, 朱自清曾写过好几篇文章, 提倡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如收入《国文教学》一书的《论朗读》, 《标准与尺度》里的《论诵读》《诵读教学》《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等;他的《春》一文的写作, 显然是要为这样的朗读教学提供范本。
这样的试验更有文学史的意义。朱自清先生在《〈背影〉序》里, 讲五四散文的成就时, 就特意谈到文字表现上的多种试验:“或描写, 或讽刺, 或委屈, 或缜密, 或劲健, 或绮丽, 或洗练, 或流动, 或含蓄。”鲁迅则指出:这写法的“漂亮和缜密”, “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 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 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小品文的危机》) 。在我看来, 鲁迅的这一评价, 是特别适用于朱自清的散文的:他正是五四散文“漂亮、缜密”这一路的一个代表。像《绿》这样具有“古典美”的散文, 或有可议之处 (我们在下文会有讨论) , 但其在现代散文史和现代文学语言发展史上的历史贡献, 却是不可否认和忽视的。
“不放松文字”
这也是朱先生一再强调的:“我做到的一件事, 就是不放松文字。我的情感和想象虽然贫弱, 却总尽力教文字将它们尽量表达, 不留遗憾。我注意每一个词的意义, 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 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 想多少可以补救一些自己的贫弱的地方。已故的刘大白先生曾对人说我的小诗太费力, 实在是确切的评语。但这正是一个国文教师的本来面目。” (《写作杂谈》) “ (我) 写作散文, 很注意文字的修饰。语句的层次和词义、句式, 我都用心较量, 特别是句式” (《关于写作答问》) 。
“不放松文字”,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括, 它集中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语文教师的工作、作家的工作, 以及语文教学、散文写作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这首先是朱先生的“语文教育观”。他说自己在中学教过五年国文, 最感困难的, 就是在阅读教学中, “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 字句的修饰, 篇章的组织, 声调的变化等”。在他看来, “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 字句, 篇章, 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 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 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 (《〈文心〉序》) 。这就是说, 语文教学中, 如果“放松了文字”, 就不但不能丰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且以学生“原有的语汇”去理解课文的思想, 也只是“浮光掠影”, 甚至会歪曲、变形。因此, 他强调, 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 是要下“咬文嚼字”的工夫, 对学生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不止于要了解大意, 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 字里行间的话——也便是言外之意” (《〈国文教学〉序》) , “从词汇和比喻的选择, 章句和全篇的组织, 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 去体会, 去领略, 才是切实的受用” (《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 。
这也是朱先生的“语文教师观”。在他看来, “不放松文字”, 对语言文字的特殊敏感, “咬文嚼字”的能力与习惯, 这应该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本来面目”。而传授汉语言文字, 捍卫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做“汉语家园”的守护者, 更是语文教师的天职。语文教师个人或有这样那样的局限, 如朱先生自谦地说自己情感、想象的贫弱, 但只要“不放松文字”, 就尽职尽责了。
这更是朱先生的“散文写作观”。散文写作也必须“不放松文字”, 这不仅是因为作家就其本质而言, 就应该是一个语言艺术家;而且如前所说, 中国现代散文家, 尤其是朱自清先生这一代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作家, 他们的散文写作更担负着一个特殊的历史使命, 即创造现代汉语文学语言, 成为现代汉语的范本, 通过中小学语文教学, 将现代汉语扎根于民族下一代心灵。朱自清先生的写作, 始终“不放松文字”, 不放松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创造试验, 这显示了一种历史责任感。
在我们懂得了朱先生散文的“现代汉语范本”意义以后, 我们也就清楚应该如何欣赏他的散文, 并如何教学了:也必须“不放松文字”, 具体地说, 就是要抓住朱先生自己所强调, 他自觉追求、特别注意的那几个方面:“每个词的意义, 每一句的安排, 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 即文章的用词法、用句法、章法, 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 去体会, 去领略”。
就以《绿》为例。这一篇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 显然是这一个“绿”字。因此, 首先要注意的, 自然是有关“绿”的词:“油油的绿意”“闪闪的绿色”“醉人的绿”“满是奇异的绿”“女儿绿”, 这都是全文的关键词。这里, 自然有可琢磨之处。比如, 声调的选择:“油 (顿) 、油—— (拖长, 扬) 的绿 (顿) 意 (顿) ”;“闪 (顿) 、闪—— (拖长, 扬) 的绿 (顿) 色 (顿) ”。词语的配搭:以“醉人”与“绿”, “奇异”与“绿”相连, 都出人意料, 引起疑问与好奇。
而这样的词语又都存在于一个句子里, 就更可寻味。比如这一句:“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前文已经交代, 作者是坐在梅雨亭观看的, 而“三面都是山”, “人如在井底”。这样, 这一句里就有了两个视角:先是仰视, 但见“微微的云”;然后低看, 只见“油油的绿意”:这样的蒙太奇镜头组合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诗意。
而句子是存在于段落之中的, 段落的安排, 又另有讲究。“油油的绿意”出现在文章第二段, 整体渲染梅雨潭周围的环境, 是一个远眺, 因此, 突出的只是一种“绿意”。第三段, 才具体写到潭水之绿, 这才有“闪闪的绿色”和“汪汪一碧”。而写绿水, 也有两个层次:“闪闪的绿色”, 是写直接的感官的客观观察;到“醉人的绿”“奇异的绿”, 就变成内心的主观感受了。而主观感受又有两个层次:先是主观的联想 (“少妇”“处女”“碧玉”等等) 和比较 (“太淡”“太浓”“太明”“太暗”等等) , 然后, 进一步发展为“可爱的, ……你……”的对话, 不知不觉发生了人称变换, 以至“舍不得你”“手拍着你”“抚摩着你”“掬你入口”, 又突然改换成“吻着她”, 最后是“我送你一个名字, 我从此叫你‘女儿绿’, 好吗?”把全文的文气推到了高潮, 但又十分自然, 因为前文“少妇”“处女”, 以及“舞女”“盲妹”这一系列比喻, 已经作了铺垫, “女儿绿”早已呼之欲出了。然后, 第四段, 戛然而止:“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 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这是对第一段的重复, 仿佛一个回环, “不禁”一词的加入, 又显然加重了语气:经过二、三段的反复渲染, 读者也已经有了“惊诧”之感。
如此苦心费力地经营词、句、段、章, 确实是“不放松文字”了。
“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也不尽然”
同样是“不放松文字”, 不同的文章, 会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处理。
关于《背影》的写作, 朱先生有这样的说明:“似乎只有《背影》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也不尽然”, 尽管并不费力经营, 但因为有“平日的训练”, 也就自然有章法, 仍然有对文字的“控制”——朱先生说:“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 也是一种本领”, 有了这种本领, 不有意为之, 也自会表现出来。总之一句话:“我不大信任‘自然流露’, 因为我究竟是个国文教师” (《写作杂谈》) 。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应该从这“情感的自然流露”与“不尽然”两者的张力中去解读《背影》这篇文章。
前文已经介绍过, 朱先生是因为父亲的信深受感动, 以至泪流满面, 这才触发了《背影》的写作。但在文章里, 却把这封信引在最后一段;而我们要理解《背影》里“自然流露”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就需要从最后一段读起。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 自然是父亲信中所流露的老年心境的“颓唐”,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一句, 确实催人泪下。问题是, 父亲并无大病, 只是“膀子疼痛”, 为什么竟如此感伤?于是, 我们又注意到这一段开头的交代:原来父亲是因为“少年出外谋生, 独立支持”, 创下了家业, 到晚年却“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触目伤怀”, 这才如此颓唐的。尤可注意的是, 在作了这样的交代以后, 朱先生又特意写了一笔:“他触目伤怀, 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 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是全文的一个关节点, 需要细加体察。首先, 它告诉我们, 父亲原来并不是这样什么事都替儿子办妥帖, 呵护有加, 心细得甚至超过母亲的;相反, 他因心境不好, 经常为家庭琐屑而“怒”, 并“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大概父亲的“怒”也经常发泄于“我”吧。于是, 我们又注意到了前面一句交代:原来“我”近几年来, 也和父亲一样“东奔西走”, 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好心境吧。朱先生只把话说到这里, 就不往深处说了。但我们读者却不难想象, 或者不难理解, 由于家道中落, 造成彼此心境不佳, 父子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冲突, 以至于形成了深刻的隔膜。这正是理解《背影》“自然流露”的“情感”的关键。
抓住了这一点, 前面的许多文字就容易懂了。父亲的种种看来似乎有些过分的呵护 (“再三嘱咐”“甚是仔细”“不放心”“怕”“颇踌躇”“忙着照看”等等) , 固然是父亲的爱的天性使然, 却也显然有对曾有过的感情伤害略作弥补之意。而“我”的种种“聪明过分”的不理解 (“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等等) 其实也都是隔膜未解的表现。这样, 在琐细的叙述中, 就隐含着一种紧张。这是需要我们在阅读、讲解时, 细加体会的。
而这样的隔膜的打破, 这样的紧张的消解, 就发生在“我看见他的背影”的那个瞬间。“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不仅是为父亲的爱所感动, 更为自己曾有过的对父亲的误解, 为父与子的隔膜, 而悔恨、悲哀!
情感的冰块一旦消融, 就露出了真情。“我”“赶紧”拭干了眼泪, “怕”父亲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我”“赶紧”去搀扶:这“赶紧”, 这“怕”, 都把儿子急于回报, 又竭力掩饰自己情感的心理, 写得惟妙惟肖, 又恰到好处。而并不知道儿子情感、心理的这一变化的父亲, 依然一往情深 (“一股脑儿”放下, “走了几步”又“回头看”) , 却有了几分“轻松”——其实, 我们读者也有了几分轻松, 为父子间隔膜的终于消除而欣慰。
最后, 是一个长长的镜头:儿子在远望——父亲的背影逐渐“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儿子泪流如注——
这又是一个永恒的瞬间, 这里所传达的, 是天地间最真纯的父子之爱;但又不是一般的父子之爱, 而是在人世艰难的年代, 父子间曾有过深刻的隔膜, 终于被天性的爱的力量所消解、融化以后, 显示出的父子之爱的伟大与永恒。——这就是《背影》一文“自然流露的情感”, 这情感因其丰厚与深刻而具有极大的震撼力。
而且这情感是超越时空的, 也就是说, 它是能够引起生活在另一个时间和空间中的我们, 以及今天的中学生的共鸣的:因为“父与子”的关系与感情, 是一个具有永恒性的生命命题, 但却是容易被忽略的, 人们一谈到血缘之爱, 更容易想起的是母亲;而对一个正在成长中的生命, 中学生, 特别是高中学生, 在他们要“告别童年”时, 更容易和父母, 特别是和父亲发生某种冲突, 这样的父与子之间的隔膜, 是一个深深困扰着中学生的生命命题。我们正应该抓住朱先生的生命体验和当代中学生的生命困惑之间的联结点, 通过本文的阅读, 引导中学生重新审视、思考“父与子”的关系和情感, 并因势利导, 让孩子也来写写“我和父亲”, “自然流露”他们的“情感”:或许这正是将《背影》引向中学生心灵之路。这大概也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吧。
但“也不尽然”, 因为无论是朱自清先生的作文, 还是我们的语文教学, 关注的不仅是“写什么”, 也还有“如何写”的问题。其实, 从我们前面的分析中, 已经不难看出, 朱先生在自然流露其情感的同时, 对词句的选择、文章的布局, 还是大有考究的, 尽管如他自己所说, 这都是出于写作习惯。比如, “怕”字的重复运用 (先是父亲“怕茶房不妥帖”, 后是儿子“怕”父亲和别人看见自己流泪) , “赶紧”一词的连用 (“赶紧”拭干眼泪, “赶紧”去搀他) , 近义词的一再使用 (“嘱咐”“嘱”“嘱托”) , 等等。而将触发自己写作的父亲的信, 以及相关背景的交代, 置于文章最后, 从而给前面的叙述留下一些悬念, 这更显然是精心的布置。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就应该引导学生注意琢磨作者如何选择与“控制”文字。记得叶圣陶先生在所编《开明新编国文读本 (甲种) 》里选了《背影》, 其中有这样的“提示”:“当时作者与父亲同行, 到南京站上分别, 彼此说的当然不只那几句话, 而写在文字里的只有那几句。这就叫做‘取舍’的功夫。”并因此提出要求:“篇中的对话, 看来很平常, 可是都带着感情。试逐一体会, 哪一句带着哪种感情。”——这样的“提示”, 就把“自然流露的情感”和“不尽”自然的对情感表达方式的着意经营统一起来了。
类似的提示, 还可以有许多, 总之, 要找到“自然”流露与“不尽”自然的刻意追求之间的契合点。
“费力太过, 繁了却也腻人”
朱先生说“我只是一个老实人”, 因此, 他在坚持自己的追求的同时, 也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可能有的局限。比如, 他一面说“我还是费力”, 如前所说, 在他看来, “费力”经营文字, 是“国文教师的本来面目”;但他又说, “费力太过”就可能有问题。他还有“繁了却也腻人”的自我警戒 (《写作杂谈》) 。
3.读《朱自清散文》有感 篇三
你的荷塘,别具一格。
“曲曲折折的河面上,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每欣赏到此,月下芙蓉的样子便涌入我的脑海,又想到她婀娜多姿的形态:菡萏害羞躲在荷叶后,荷花怒放尽展身姿,温柔的月光轻抚每一朵莲,朦胧月色笼罩水面。我迷失在在如诗如画的字里行间,仿佛闻到了莲的香,听到了河水的潺潺,使我联想到“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场面。荷塘啊,你是那么美,又那么惹人醉。
你的春景,栩栩如生。
你的笔下,春是个不失生气的淘气孩子,春又是为美丽大方的佳人。你笔下的物是充满生命的:草可以探头,树可以炫耀,周围的景物还可以睁开双眼。你的《春》美丽又可爱,绿绿的、偷偷地、悄悄地、软软的……这么多的景物竟一一呈现在你的笔下!“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雨来临,我也迫不及待跑到檐下,欣赏那花针般细,牛毛般密的雨,也想冲进雨中和雨共舞,看那薄烟漫上人家的屋檐,更像留在老屋听得那春雨声。春雨啊,你是那么妙,有那么惹人愁。
你的背影,令人深思。
我不喜欢父母的背影,因为它会让我不舍与担忧,会让我想起你笔下父亲的背影,即使笨重又不失小心,即使匆忙又不忘问候,因此,我特别难过父母的背影,他给我的,只是不舍的记忆。“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站台买橘见真情,我读到这儿,总忍不住叹息。我的父亲也是如此朴素,也总是关心他的孩子。我越长大,和他的沟通越少,但他的关心却如酒愈久愈浓烈。我要搬东西,他即使腰不好也会咬牙帮我搬走,我学习上有需求,他省吃俭用只为满足我的需要。有事从窗户看到父亲在楼下拖着行李箱去工作时,我都会触目伤怀,背影留下的,只是自责与不舍。背影啊,你是那么冷,又那么令人哀。
4.中学生读朱自清的散文心得体会 篇四
在《朱自清散文精选》中,有他三十五多篇散文,这本书中第一篇散文就写了他最有名的一片的散文,《匆匆》。这篇散文写出朱自清面对“逃走如飞”的匆匆时光而产生的无奈,怅惘,比切还有对未来的追求和探索。
我最喜欢边读《匆匆》边思考它所表达的意思。在《匆匆》里一句话是这样的“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表面上是疑问句,但实际上却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已逝去的的深深遗憾这句话一直印在我的脑子里反复回味,总觉得有无穷无尽的含义包含在这句话中。
当我读到最后一段时,我又在细细的回味,原句是“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和前面的那句起到了呼应作用文末和文首的提问在文字上看是一样,但是在表达的感情上却不一样了,文首的提问是强调一种无奈和怅惘,而这句的提问是一份激情,是一声呐喊,我们要区分这两句,在读这两句话时语调是不一样的。
时间,它本身是看不见的,又摸不着的,可是在朱自清的笔下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将事件的形象描述出来,为我们捕捉了时光逝去的踪迹。他把时光比作针尖上的水滴,青烟等,表现出时光的无声无息。
在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无形的时光不做他朝夕相伴的朋友,这样可以表现时光的一往无前转瞬即逝的态势,还可以极其传神的表现出作者面对匆匆流逝的时光欲留不能,欲追不及的惋惜和怅然。
5.读朱自清散文集有感 篇五
这就是我读完朱自清抒情散文后最深切的感受。
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淡淡的,朦朦胧胧的,但就是这平凡的语言里,却散发着一股强大的魔力,吸引着你去追逐作者的思想,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与他一起悲伤,一起愉快,一起愤慨,一起感受人间的美与丑——朱自清不是在写情,而真的是在抒情。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怀,或感叹自然或感动社会或悲叹残酷或聆听美丽……
前不久,我刚读完《背影》,在感动文中的父亲时,我也看到了我的父亲、看到了全世界的父亲,朱自清为全世界人绘出了父亲真实的“背影”:有点苍老,但却充满了对儿女真挚的爱!可以说,从开始读一直到读完,我的眼睛始终是湿润润的,泪水沾湿了书本,但这并不使我奇怪。是的,因为我相信,朱自清笔下的父亲早已在无形中使一代又一代的人潸然泪下了。
如果说,你想真正体会到朱自清抒情散文的优美,就一定要读一下《荷塘月色》。作者用一支神奇的笔,蘸上糖浆做的颜料,在画布上尽情挥洒,灵感如泉水般源源不断,涌到了画布上,变成了一幅又一幅甜美的图片。是的,是甜美的,甜甜的,美美的,视觉、嗅觉一块儿享受。我想,这应是《荷塘月色》最大的特点。
说到画画,朱自清可是一等一的高手,他用文字给自己的作品涂上或浓或淡或暖或冷的色调,以及画家无法涂染的情的色调。就说《绿》吧,“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读着读着,我的眼前便出现了一幅画,画上梅雨亭的绿——由好多好多美丽、活泼的形象组成,柔柔的、亮亮的,鲜润鲜润的。这样的绿是无法与之匹敌的,再高明的画家也肯定无法画出它们的神韵来。因为这是作者用心去感受自然、感受生活后用不寻常的自然情画出来的。
朱自清的散文,字字句句都在抒情,在字里行间,都显出了一种严谨而自然的情,也让人一读朱老先生的文章就陶醉了。
6.读朱自清的《春》有感 篇六
在作者朱自清的笔中,春天不仅代表着希望,代表着生机,更代表着他对童年的怀念,对母亲的怀念。在朱自清的记忆中,春天来临时,母亲都会带着他和兄弟姐妹们养蚕,卖出蚕丝,用蚕粪做枕头,依靠着这些钱来供朱自清和他的兄弟姐妹们读书上学。
时光匆匆,它不肯放慢脚步看看我们,看看沿路的风景,也许到那个时候,时光才会发现,它竟错过了那么多,可它不会,这让我们既无助又无奈,它带走了岁月,带走了容颜,带走了那个春天,那个童年。
7.朱自清的散文片段 篇七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有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大约也因那蒙蒙的雨,园里没了秾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8.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篇八
【内容提要】构思缜密,布局精巧,清新、优美、典雅,极富抒情美是朱自清散文突出的艺术特色。朱自清的散文创作的独特艺术风格令人拍案叫绝。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创作的巨匠,他为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具有深远的影响。正如杨振声所说:“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除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将永久领导我们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艺术特色
朱自清在文坛开始是以新诗创作赢得声誉的,1923年后,他转向以撰写散文为主。1928年7月,他在《背影序》中说:“我写过诗,写过小说,写过散文。二十五岁以前,喜欢写诗;近几年诗情枯竭、搁笔已久。„„我觉得小说非常地难写,不用说长篇,就是短篇,那种经济的严密的结构,我一辈子也学不来!我不知道怎样处置我的材料,使它们各得其所。至于戏剧,我更是始终不敢染指。我所写的大抵还是散文多。既不能运用纯文学的那些规律,而又不免有话要说,便只好随便一点说着;凭你说‘懒惰’也罢,‘欲速’也罢,我是自然而然采用了这种体制。”这段话虽有自谦之意,但毕竟道出了他写作散文的情由。截至1948年朱自清逝世为止,先后出版的散文集有:《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郁达夫曾经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说到:“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大体说来,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构思缜密,布局精巧
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设眼有致”。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荷塘月色》一开篇就“揭全文之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接着,作品写小路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
《背影》也是篇首点明题旨:“我和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文章围绕“背影”对各种材料进行适当的剪裁布局。首先是由远及近,回叙父子奔丧时的相聚,细数父爱的种种表现,定下深情怀念的基调。接下来写父亲“终于不放心”,亲自“送我上车”的情景,初步揭示了父对子的挚爱之情。这些简炼的叙述,为即将推到面前的“背影”作了必要的铺垫和蓄势。再接着对父亲买桔子的“背影”集中描写渲染,一方面极写父亲行动的艰难,真切地表现父对子的深情关怀。另一方面突出“我”的动情,表现了父对子的感激思念。最后概述父亲老境的凄凉颓唐及始终惦念儿孙的厚爱。并通过读信时的心境描写,让“背影”第四次出现,首尾呼应,感情回荡。
2、浓郁的抒情色彩
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尤应抒写“作者心灵的歌声”。朱自清的“文章之美”是与他的抒情艺术分不开的。朱自清的散文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1)融抒情于叙事之中,追求一种“真挚美”
在散文的创作中,朱自清常用的是“写实主义”的方法,注意抒写自己的真切感受。在那些偏重于叙写“身边琐事”,儿女情长的散文中,如《给亡妇》、《儿女》等,都善于通过娓娓动人的叙事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情意化”,质朴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此获得另一番抒情的“声色”。
《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在叙事中,融进了真挚的情感。在通常的情况下,要表现人物的感情,往往要写这个人的正面,写他的表情、眼神等,唯恐给人印象不直接。但在这篇作品里,作者却不写父亲正面的形象而写了父亲的背影,切合人物特定的关系和场合。孩子大了,尤其是男子,他虽然很爱自己的父亲,但这种爱比较含蓄,不那么外露。在离别的时候,明知父亲很哀伤,他不会特地从正面去细致观察父亲的表情,只会在父亲转过身去时,表面装着毫不经意,而实际上是很注意地从侧面或背后去看父亲,而且也只有这时才好意思看仔细。所以,作者以背影为中心来写,正是他抒情真实的地方。在作品中,作者围绕“背影”铺陈其事,这个重心四次点题,虚实并用,疏密有致。作品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第一次提到“背影”,只用一句用简笔就点破了“背影”题旨。接着作者文笔荡开,先不直接写背影,却转而从回家奔丧写起,祖母的亡故,家庭的亏空,光景的惨淡,父亲的赋闲,从北京、徐州、南京等地一路写来,有条不紊而又要言不烦。其中再三强调的是父亲自己忍住失母的悲痛,却劝慰儿子,初步展示了父亲爱子的内心活动,为背影的出现涂上了悲凄的抒情底色。以后,通过父亲过铁道,攀月台,买桔子这一情节,着力刻画父亲的背影,把抒情推向高潮。这是第二次提到背影。用繁笔细腻的刻画,写得委曲婉转。写父亲“迂”的行为:照看行李、讲价钱、拣座位、铺大衣、叮咛“我”、嘱托茶房等,表现了父亲纯朴忠厚,对儿子关切的心情。当然最精彩、最动人的还是买桔子的白描叙事。作者只是把父亲怎样走到铁道边探身爬下月台,怎样手脚并用攀登那边月台,以及买桔子怎样艰难地抱运回来这一系列动作,老老实实地勾画出来,描写的是买桔子的背影,揭示的是父亲不惜劳苦的深情。作者在这段的最后,妙的是以反衬手法强烈地烘托了儿子对父亲的刻骨思念之情,从而使抒情十分真实深厚。作者叙说自己许多悔恨的情绪,后悔自己当时总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谴责自己“那时太聪明了”,将父亲的一系列所谓“迂”的行为和自己的“聪明”对比起来,通过质朴的生活琐事,将真挚的父子之情富于其中,融情于事,委婉地赞美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第三次提到背影,是描写父亲离开车站时,说“父亲的背影混入来往的人里”,只虚带一句,文字很简,但父亲那么眷恋儿子,至此也只是黯然分别悄然离去的悲酸惆怅,感情也就包蕴在其中了。文章的最后,又一次地让父亲的背影在“我”晶莹的泪光中映现——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由生离的悲伤发展到死别的预感,感情愈是深沉真挚。作者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情”与“事”交融。通过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其生活细节自然而然地成为感人的“抒情细节”。朱自清偏重于叙事的散文感情委婉细腻、诚挚、真切,有别于周作人的冲淡,有别于俞平伯的缠绵,也有别于徐志摩的矫饰,“另有一种真挚清幽的神态”。正是因为他在抒情与叙事结合中追求着一种“真挚”的特色。
(2)抒情与描写相结合,追求一种“绘画美”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偏重于借景抒情的作品占较大的比重。在这些作品中,他善于用重彩工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他重视以形传神,尤重形似,主张“以形为本”,“不求形似就无所谓逼真”,孜孜以求的是一种绘画的美。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绿》),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春》)------经过作者感情的融注,都带上了“个人”的色彩,现出一种绘画美,使感情的抒发也愈具真切、细致。《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于一九二七年七月。当时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陷入空前的黑暗之中。在现实面前,作者彷徨了,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两条路他都不愿走,于是走中间道路,以求暂时逃避现实。这篇作品借谈月色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来反映作者自己体味的“独处的妙处”,摆脱现实烦恼,追求刹那间的宁静以求超脱。作者首先是以细腻生动的绘画式写景来流露这种情绪。他不象一般的作者,将荷塘月色景象笼统地写出来,而是将这个景象“拆开来看,拆穿来看”,将荷塘与月色本是浑然一体的景象分剖为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两个组成部分来写。前一部分重点写荷塘上的景物,以月色为背景,后一部分重点写月色的种种变化,以荷塘为背景。这样分解作两次描写,就能使描写细腻。在对月色下的荷塘进行描写时,作者又作进一步的分剖。先写荷塘的静态美,以“弥望”“田田”“层层”写出荷塘前叶茂密的整体形象,以“亭亭”“裙”写出个体荷叶的秀美,以“零星”“点缀”写出荷花的数量,以“袅娜”“羞涩”写出荷花的体态神情。以“明珠”“星星”“美人”写出荷花的色泽,然后再写荷塘在微风一拂之下的动态美。说微风送来“缕缕清香”,微风下荷叶的波动使荷塘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在对荷塘上的月色进行描写时,作者也进一步的分剖:先通过荷叶、荷花、荷塘写月色,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的洁净,说“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又象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色的飘忽与宁静。然后再通过树影写月色,有“参差斑驳的黑影”,有“杨柳稀疏的倩影”。这月光与月影的和谐分布,“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由于作者将描写对象分剖为一个一个组成部分,逐一步加以观察、描写,并从视角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们的运动变化,就使这篇文章的描写特别细腻。在这里,作者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荷塘上,月色下,种种景物,色彩是多样的,情态也各不相同,但都扣住一个“淡”字的韵味。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象牛乳中洗过了似的花叶,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微微的风,缕缕清香,这些都是轻淡的。“蛙声”“蝉声”的衬托,“酣眠”“小睡”的比喻,情态也交融在一个“淡”字上。总之,光、影、色、香都是轻淡的,共同形成静美淡雅的韵味,表现出作者的闲情与作者希求恬静的心境相吻合。其中包含着作者淡淡的欣慰,更包含着作者淡淡的哀愁。
(3)抒情与议论相交错,追求一种“理趣美”
“理趣”就是诗与政论的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抒情美感。朱自清在偏重于“融情入理”的散文中,继承了韩柳杂说的“理趣美”,又颇受鲁迅杂文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叙事中有论理的美,在论理中有抒情的美。他的《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讽刺男女分座的陋习)等,缘事而论,将叙事与议论结合起来,将矛头指向旧社会制度,社会陋习和反动的军阀政府虽然诙谐中含有批判的锋芒,满腔的诗情常常通过热情的呼唤、痛快的议论表现出来。总之,朱自清的抒情是与叙事、描写、议论交织起来的。因作品的立意和题材的不同,而显示出多姿的抒情美、真挚“美”、绘画美、理趣美,偏重于描写的写景篇章则是细致绮丽,偏重于议论的杂感则见机智深沉。
3、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艺术语言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美。首先,作者注意修辞,语言优美,用字遣词功夫颇深,如《荷塘月色》中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准确而传神。同时,作者善于作比喻、通感等手法,如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比喻荷花,用听觉印象的“渺茫的歌声”比喻嗅觉印象“缕缕清香”作通感修辞,用听觉印象的“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比喻视觉印象的“光与影”。作通感修辞,文中还有了不少叠词,如“淡淡的”“田田的”“亭亭的”“蓊蓊郁郁”“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使行文气势悠扬婉转,舒徐不迫,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美,再如《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者长话短说,以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短句,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构成了和种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有口语的音色,更有抒情散文语言的明朗和谐的旋律,烘托出作者赞美春天的赏心悦目的心情。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赋于音乐美、诗美的同时,也兼有朴质无华、蕴藉腴厚的美。作者追求的是另一种美,这就是用词的朴实和口语化。这正为他的为人不虚伪、不浮华、不讲排场和客套。他曾说“用笔如舌”是文章的极境。他说富有“说话风”的作品“读了亲切有味”。《背影》中的叙述语言是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尤其如此。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杨振声说:“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然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朱自清与现代散文》)。平淡之中包孕了神奇。再如《儿女》: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急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这段话中的语汇,绝大多数来自口语。作者赋予他们特殊的表情达意作用,读起来明白如话,通俗平易,又形象生动,浓缩隽永。
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以“五四”时期的成就为最高,影响最大,而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又是这一时期实绩最大,成就最高的;朱自清作为散文大家,他的名字永远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写在一起。
参考文献:
(1)《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2)《文心雕龙·情彩》(3)《文心雕龙·情彩》(4)《欧游杂记·荷兰》
(5)《“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6)《送韩伯画往俄国》(7)《欧游杂记·序》(8)《朱佩弦先生》(9)《什么是文学》(10)《论气节》
9.浅谈朱自清的散文 篇九
浅析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内容摘要】朱自清的散文品种多样,无论是叙事写景,抒情言志,还是谈文论学,评时论势,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拍案叫绝。写景抒情篇目语言清新隽永,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叙事写实篇用笔自然,朴实亲切,字里行间渗透着真诚清秀之风;到了后期,朱自清虽然散文创作的数量锐减,但其思想性却得以升华。他此时的散文创作,评时论势,所谈的都是现实问题,思想激进,锋芒毕露,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位民主战士在黑暗中激进呐喊。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
清新 朴实
特色 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了。他是当时活跃在中国文坛的散文作家,被后人尊称为一代散文大师。朱自清在清华大学任中文系主任20多年里,他的散文创作长盛不衰。他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 浅谈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意使“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月色冷清清的随着我们的归舟”,“森林的水影,如黑暗张着巨口,要将我们的船吞了下去”。那烟一般轻、梦一般美的荷塘月色,则浸透着作家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疏朗的荷花,清幽的香气与淡淡的月色,同作家意欲摆脱人世烦恼而偷得片刻逍遥的情怀融洽无间。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入事,这正是朱自清白话美文的动人力量之所在。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从全篇内容看,既有对秦淮河往事的追述,也有作者自己在秦淮河的的见闻和感触,既有对秦淮河夜景的描写,也有对河上歌妓行为的记叙。从表现手法看,有细腻的近景描绘,有疏淡的远景勾勒,有静景有动景,有实景有虚景,起伏跌宕,变化多姿,文章抓住了“灯影”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细针密缕的描绘和渲染,逼真的再现了当时秦淮河的境界。文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朱自清以细腻的感受力,丰富的想像力和诗意的心怀,共同造就了作品中的诗情画意。
《荷塘月色》之所以脍灸人口,就在于作者以饱蘸着感情浆液的彩笔,情景交融地抒写了它特定时期的心绪。文中,描写作者在一个夏夜独自到荷塘赏月的情景。透过人化、情感化的景物,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及自然美好的向往,又寄托着在黑暗现实中寻求暂时的超脱、安宁而终不可得的苦闷情怀。幽静的小路、风致的荷叶、洁白的荷花、飘香的荷塘、脉脉的流水,不能朗照的月光与作者内心的愁绪,相交织组成一曲和谐的旋律。不仅显示了艺术构思的缜密精巧,而且表现出写景抒情的工妙技巧。结构凝练,意境幽美,语言清丽,文采斐然,唤起读者无限联想。以清幽、淡雅的画幅衬出“颇不宁静”的心理状态。表现了正直的知识分子“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好情操,更可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了。
人们之所以喜欢朱自清的散文,还在于他能“诗情地用感情承受现实地印象”。朱自清在描写客观景物时,总是融入自己的感受、情绪,“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③。他笔下的自然已经不是单纯的自然,而是充满情意的“人化的自然”。试看《绿》中的一段:“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叶„„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象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有曾接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朱自清采用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段,将潭水的颜色、涟漪、光泽以及柔嫩、纯洁诸种形态,活脱脱地描绘了出来,使人感到它有醉人的绿、迷人的美。作者将倾慕、欢欣、眷恋之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中,以声情并茂、赏心悦目之景,表现了大自然勃勃的生机和心头无限向往之情。文笔从容有致,情调逸雅婉曲,颇显清秀之美。
《春》以极其自然活泼的笔调,运用生动的拟人和新鲜的比喻,细腻地描绘了烂漫无尽的春色。作者观察细致,体味独到,融情入景,着笔工妙,以完整的构思与优美的意境,将春天的景色描绘得气韵生动,维妙维肖,堪称绘春、颂春的绝唱。
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是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不是靠浓词不达意艳句织就的过眼云霞。朱自清抒情的特点是:真诚、含蓄、适度。真诚就是情真意切,出自肺腑;含蓄就是委婉细腻、微微沁出;适度就是浓淡相宜,浓而不烈,清而不淡。朱自清善于运用不同的色彩表现不同的情绪,随着表现喜怒哀乐的心曲的需要,朱自清巧妙地给自己的作品涂上了或浓或淡,或暖或冷的色调,使作者的 浅谈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几许喜悦或淡淡愁思都融入了景物之中,给人一种“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般的感觉。但这却能准确的传达出作者写作时的感情基调。他的抒情散文之所以能历久不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作者有自己的抒情特点,读者观其文如见其人。他的白话美文以传统的散文艺术做根基,注入自家鲜活的情感流泉,也容纳“外国的影响”,实在是民族生活、民族文化的土壤上生长起来的一枝奇葩。
二、叙事写实:自然质朴的纯正亲切
1927年北伐战争的失败使朱自清陷入极大的痛苦、惶惑和颓唐之中,当他走进古典文学研究的“象牙之塔”时,散文风格也有所转变。于是,他的散文最以绵密、醇厚的情致感人,并注重缜密、自然的构思,文字由优美、典雅转向质朴、清峻,而富于口语味。他的散文创作,一改往日的借景抒情,走上了追忆之路。时局的变迁淡化了他的革命意识,减退了当年的热情,给予他的是痛苦,加上家境衰败,娇妻的亡故和多子的拖累,这一切给予他太多的磨难和艰辛,追忆因而成为他解脱痛苦和烦恼的路径。他从现实的梦中走出,在逝去的旧梦里捡拾美丽的花瓣,从而纺织他“梦之国”与“爱之国”。从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一颗博大的“爱”心:爱父亲、爱儿女、爱妻子、爱朋友。朱自清因为在黑暗现实中看不见、找不到圣洁美好的东西,于是心理变得寂寞荒芜,而通过追忆往事营构“爱”的天国,用以抚慰自己寂寞荒芜的心,用它的笔倾诉人间朴实的亲情、友情。李广田在《朱自清选集序》中称朱自清,这一时期文字风格虽各有所殊,皆诸于作者的真切见闻与独到感受。在“五四”以后众多流派的散文中,从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奠定了朱自清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朱自清一贯坚持“写实”的文学主张,一贯坚持写作从生活出发,对事物作精细深入的观察、体验,要求“于每事每物,必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淄渑之辨,总要看出后已”④。即通过观察、分辨与剖析,去同求异,把握特征。他的散文写景往往是精雕细琢,紧针密线。他最善于从多角度,以新颖贴切的比喻、比拟来尽兴地描物绘形。所写物事不仅逼真,活脱,而且具有一种生动繁富的美感。
对父亲的爱,我们在《背影》中已能深刻感受到。《背影》的写作缘于父亲的一封信,作者在《背影》篇末写道:“我北来后,他(指作者父亲)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段话,正是朱自清创作的《背影》起因的夫子自道。朱自清读了父亲的来信,感情非常激动,泪如泉涌,浮想联翩,在“晶莹的泪光中”,呈现出父亲的背影。情郁于中,发之于外,于是便写出了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之作。《背影》写为儿子送行,并艰难地替儿子买来桔子的父亲的“背影”,作者抓住一瞬间的强烈感受,几经闪回抒写,再三感叹咏味,充分表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慈爱和儿子对父亲无限感怀的深情。文章质朴简约,毫不雕饰,全以真挚、深厚的骨肉至情感人。写出了作者的生活感受,写出了真情,写出了情致。
对妻子的爱,在《给之妇》中也足见一斑。前妻武钟谦和朱自清的婚姻,虽然是父母包办的,而朱自清对其仍十分关爱。从《给之妇》中不难看出,朱自清是个极重感情的人。作品中细数妻子生前一心抚子相夫,任劳任怨的种种往事,赞叹亡妻的牺牲精神和贤惠品德,抒发了难言的感激、内疚与悼念之情。全文不避琐细,不加修饰,却以至情感人,诉说生活细节,却能于细小处见真情,以平
浅谈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实的叙述中掀起情感波澜。作者思念亡妻的深情,把那些分散的材料聚为一体,犹如磁石紧紧吸引珠碎铁屑一般。
在《儿女》中则抒写了对女儿之爱。作为五个孩子的父亲,作者深为负担之重而苦。人到中年,更愧疚以前未能好好作父亲,深悔昔日对孩子的体罚和斥责,思索对儿女的教育之道,层层深入地表现了为父者对儿女的无限挚爱。“只为家贫而成聚散”,作者愈是追悔自责,其骨肉至情则愈见深切。行文全以日常口语娓娓叙说,读来亲切有味,勾画儿女情态生动、欲活,文字尤为准确、生动。在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亲情。这些文章,内容侧重写儿女情长,父子情深,朋友之谊。这些散文虽然写的是个人生活圈子里的“身边琐事”,但因为朱自清用精神的丝缕牵着已逝的时光,所以写的情意绵绵,回肠荡气。
1931年,朱自清远赴欧洲游行后,写下了《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两部散文游记,是现代游记的典范性作品。文中他不写“身边琐事”,也不写浪漫情调的异域感,而是客观地描述欧洲国家名胜古迹,谨慎地介绍西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写出了朴实的风俗人情。无论是绘景状物还是抒情写景,无论是结构谋篇,还是文字技巧,这些都是惨淡经营,苦用诗心的,朱自清从容地在技巧上再三谋划,在语言上字斟酌句,以至于使得散文艺术臻于完完善的境地。尤其在语言方面,作者在白话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那流畅自如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那字字推敲的选词与灵活多变的句型,十分精美。正如叶圣陶所说:“现代大学生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的确散文是先天的比韵文美。“天才的散文家,常是韵文的意识的破坏者”⑤。口语是美的,它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里,它富有人情味,它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而“口语是最散文的”。朱自清中期的散文创作,就一改前人风格,从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风气中摆脱出来,并从鲜活的口语中吸取营养,感情不改其真,具有鲜明的口语性,自然亲切,雅俗共赏,可说彻底汰除了早年某些散文中的做作之弊。正是语言的口语化,促成了朱自清中期散文创作朴实无华的风格。在《威尼斯》中描绘了意大利水上名城威尼斯的动人风光,以精细而优美的笔触,渲染了浓郁的异国情调。一展这“海中之城”的明媚姿容,一叙威尼斯工艺名产的典丽、风华。全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展示威尼斯城市的风貌,视角依绘画式的空间转换,布局于严谨之中见自如。
另外,朱自清主张对描写对象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辨别其中的“新异”。朱自清的旅游杂记所描写的,也往往是带有特色的、使人感到新异的事物。请看他笔下的威尼斯河网街巷:
威尼斯是一个别致地方。出了火车站,你立刻便会觉得;这里没有汽车,要到那儿,不是搭小火轮,便是雇“刚朵拉”。大运河穿过威尼斯像反写的S;这就是大街。另有小河道四百十八条,这些就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刚朵拉”是一种摇橹的小船,威尼斯所特有,它那儿都去。威尼斯并非没有桥;三百七十八座,有的是。只要不怕转弯抹角,那儿都走得到,用不着下河去。可是轮船中人还是很多,“刚朵拉”的买卖也似乎并不坏。
这里的描写,就抓住了威尼斯这个“水上城市”的新异处。摄取交通方式的画面,因为它最能反映河网之城的特点。作者还把水上交通与陆地交通进行类比,说大运河是大街,小河道是小胡同,“轮船像公共汽车,在大街上走”等,更能引起读者的联想,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朱自清游记的艺术魄力,还在于他不是旁观地写景记事,而总是将自己在特
浅谈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定环境下的感受溶入其中,即“不是从景物自身而从游人说”。“瑞士的湖水一例是淡蓝的,真正平得镜子一样。”这是对瑞士湖水的客观描述,如果止于此就嫌一般化。朱自清接着写道:“西方小姑娘的眼“形容湖水,既绘其淡蓝,又状其在日光照射、微风吹拂下得光采。只有作者对客观景物有了独特感受,才能产生这种传神的生花妙笔。
化静为动,是朱自清描景绘物的另一功力。为了将景物写的活灵活现,朱自清常把静景刻画为动势,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他说:“若能将静态的变为动的,那当然更乐意。”《巴黎》一文中的胜利女神雕像,本是静态的,但作者却把它写活了:
女神站在冲波而进的船头上,吹着一支喇叭„„衣裳雕得最好;那是一件薄薄的软软的衣裳,光影的准确,衣褶的精细流动;加上那下半截儿被风吹得好像弗弗有声,上半截儿却紧紧地贴着身子,很有趣地对照着。因为衣裳雕得好,才显出那筋肉的力量;那身子在摇晃着,在挺进着,一团胜利的喜悦的劲儿。还有,海风呼呼地吹着,船尖儿嗤嗤地响着,将一片碧波分成两条长长的白道儿。
女神挺进的身躯,吹喇叭的姿态,风吹着拂拂有声的衣裳,以及那呼呼的海风和嗤嗤作响的碧波,均活灵灵的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正是出于对西欧文化艺术的热心了解和细致考察,以敏锐的感觉,准确地表现和生动的描写,用知识分子的口语并吸取人民大众新鲜活泼的语言,达到了清淡自然,朴实纯真的境界,读起来有一种逼人的风采。
三、评时论势:犀利泼辣的激进呼喊
抗日战争爆发后,侵略者的炮火使华北摆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也使朱自清的书斋失去了平静。朱自清带着沉重的心情、殷切的期待改写杂文,一面是为了更有利于对严峻的现实思考,一面也是实践他提倡的“谈话风”。这时期的文章,大多讨论有关人生社会的问题,秉承他一贯尊奉的“为人生”的初衷,而又更增添了较浓厚的思辨色彩与哲理意味,显示了很高的艺术功力。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创作对象的转移,使朱自清后期的散文,一改往日的清新、朴实,也不像以前那样采用大量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而是用简洁的笔触,直接写出自己的看法。这些作品灌注着强烈的爱憎,但这种感情不同于抒情小品的细柔,而是金刚怒目式的战斗激情。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事件的捕捡,展现了时代的画影,袒露了作者反对侵略、热爱祖国,谴责独裁、争取民主的胸怀。
一方面他冷眼看待人生,以日常生活用语和人间世情为议论对象,从而抒写自己的人生,充满了个人忧郁的感情色彩;另一方面他热烈地呼喊“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盆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这时期的朱自清思想成熟,已经成长为一名激进的民主斗士。当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杀害后,他不但毅然出席他的追悼会,还有《中国学术的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一文中,肯定闻一多对民主运动作出的贡献,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凶残和卑劣,表示了继续斗争的决心。
在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中,他更是一身正气。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称赞他大义凛然的骨气,“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论吃饭》中充分肯定农民“吃大户”的义举,赞扬他们反饥饿、反压迫的政治觉悟和敢于反抗的集体意识。在《蒙自杂记》中,作者以看似平淡的笔触,叙述了在蒙自的所见所闻,重点写了大街上的买卖,蒙自的宣传工作,火把节,浅谈朱自清的散文特色
南湖,联大租借了海关和东方汇理银行旧址。从描写中,表面上突出了“平静”,但几遍读来,却感到一股巨大的力量——革命的力量,正在酝酿着,从“火把节”、“宣传工作”中感受到随时有爆发的可能。而《北平沦陷那一天》则叙述了一天发生的事,“乱”中又有“静”。“模糊的凌乱的做着胜利的梦。”“只要人心不死,最后的胜利终久是咱们的!”在《论轰炸》中,朱自清呐喊着民族和国家的新生:“咱们的民族,咱们的国家,像涅槃的凤凰一样,已经从火里再生了!”文章通过说古论今,字里行间干预着政治,通篇充溢着鲜明的政治色彩。
这时期朱自清的散文创作,所谈的都是现实问题,思想激进,锋芒毕露,光采烨烨,其思想特点是努力而且自觉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指点江山,发表议论。朱自清的这些杂文既不像抒情小品那么软,又不像诉诸理性的议论那么硬,它兼有“硬”和“软”两方面的因素,有形象,有情感,有趣味。语言既有诗歌语言精炼、含蓄的特征,同时又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总之,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作家之一。在艺术上影响更大的则是他早期一些叙事、写景、抒情、言志的散文,其文字风格不一,而均注重写法上的“漂亮和缜密”,被誉为“美文”的模范,在当时起到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作用。在语言的口语化方面则要数叙事散文成就最高。在思想性方面,他后期杂文独树一职,这一时期的散文不乏揭露黑暗现实之作,或抨击黑暗当局的罪恶,或表现对被压迫者,被损害者的真诚同情,显示了他的爱国热情和善良品质。朱自清不愧为中国现代散文的一代宗师。
【参考文献】
① 叶绍钧《朱佩弦先生》 ② 《朱自清散文研究》 ③ 刘勰《文心雕龙。<情彩>》 ④ 《山野掇拾》 ⑤ 《艾青论诗》
《背影》(散文集)1928,开明 《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开明 《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开明 《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观察社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古籍 《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百花
10.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 篇十
朱自清散文造型美的特征,在给我们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启迪我们如何才能把散文写得更好。下面一起来看下!
我们在读朱自清的散文,如《绿》、《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时,一个突出的感觉是文章的“逼真”、“如画”,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语言描绘事物的形状、色泽能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摹声拟响,惟妙惟肖;抒情写神,情真意切,丝丝入扣;能够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个方面,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再现事物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样的语言形象、生动、传神,具有造型美。
民国大学问家王国维先生在其名著《人间词话》中曾提出一个评价作家作品的标准:“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朱自清的散文,可称之为“大家之作”,其言情则沁人心脾、其写景则豁人耳目,根源就在于朱自清对生活的观察细致与传神描绘,其见者真,其知者深。
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首先表现在语言的真切描绘上。语言,不像绘画,它是一种间接表述形象思维的工具。语言本身不能直接显示实体形象,必须通过语言诱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在读者头脑中再现思维的形象。因此,语言描述性的强弱决定了语言形象性的高低。晋代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虽离方遁圆,期穷形而尽相”,把语言准确描绘事物的形态、相貌作为写作的最高原则。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进一步论述道:“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印字而知时也。”刘勰认为,语言的描写确切,来源于作者观察的精细;具体描述应与客观事物的特征“密附”,达到“毫芥”毕现,完全符合客观事物的特征。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描述性极为鲜明,他善于以准确、凝炼的语言确切、精细地描绘事物的形状、色泽、音响、质地等,使人读了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绿》)
朱自清这段关于“梅雨潭”的描绘,充分体现出他语言的造型美的特点。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闻其声后即见其形,由远及近,逐步展现出瀑布的各个侧面,形成一幅不断变化着的立体画面。“花花花花”,四个字重叠摹声,使人觉得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也给人一种长流不断的感觉。“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这句中用“镶”而不用“处在”、“卡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远观的静止状态。“两条湿湿的黑边儿”更是黑白分明,突出了远观的装饰美,视觉形象美好而鲜明。“一带”是写瀑布的平展形状,“白而发亮”写出瀑布远观的光泽。然后,由远及近,声音分外响,形状也发生了变化。“瀑布从上面冲下”,一个“冲”字写出瀑布奔流的气势;以“绺”形容瀑布,可以看出此时可以分辨出千丝万线的水流,与上文远观的平整光滑的感受不同了。接下来更细致地描绘出瀑布撞击到岩上棱角时的情况:“飞花碎玉般乱溅”,写出水滴溅到人身上的情景,赋予水花以灵性。整段文字,以出神入化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摹形绘声,描绘出一个令人神往的立体的大自然景观,给人以巨大的艺术享受。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描述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善于以文字作画涂色设彩,使画面气韵生动,具有传神的色彩造型美。他的散文善于根据抒情写意的需要,或浓墨重彩,或素妆淡彩,正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梅雨潭”的绿,呈现为丰富多彩的`色泽美,那绿是“滑滑的明亮”的,“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绿色令人感觉温润而舒畅,充满了灵气与生机,使人心醉而神迷。
朱自清写夜景也能挥洒色彩,渲染出不同情调的夜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这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这是《荷塘月色》中的月夜,月亮的纯净、柔和遍布纸上,荷塘的绿色,染得雾也变成青色,的确给人以“笼着轻纱的梦”的奇妙感觉。
朱自清不仅以富于变化的带有色彩的语言描绘事物本身的色泽,而且令人叹服的是他能给原本无色的事物敷彩涂色,写出事物的神韵: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春》)
雨本无色,但雨中的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眼”,春雨像烟雾笼罩着大地的一切,连明亮的灯光,也在烟草中染成了“黄晕”,借树叶、小草、灯光的色彩来渲染春天的细雨,于是春雨也变成色彩缤纷的雨了。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造型美还表现在对动词的准确选用上。古人“炼字”、“炼词”常常是在动词的选用上下足功夫。有人甚至说:“一个使用得好的动词,可以使一千个形容词相形见绌。”动词使用得精当,可以传达出所描绘事物的神韵。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地,绿绿地。”(《春》)这里用“钻”字,而不用“长”或“冒”字,因为“钻”字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荷塘月色》)一个“漏”字确切地描绘出路灯光线黯淡,树叶左遮右挡,几乎看不见路灯的情景,更衬托出荷塘环境的幽僻。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绿》)这一段文字,将静态的梅雨亭,化成动态的苍鹰,又以一个“浮”字,化静为动,既写出梅雨亭“上下空空儿的”,似凌空而飞的气势,又准确地写出梅雨亭静止不动的特征。这些动词,准确传神,言有尽而意无穷,十分耐人寻味。
“这么着每样吃点儿也并不太多。要是有饭局,还尽可以从容地去。但是要老资格的茶客才能有这样的分寸;偶尔上一回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却总忍不住狼吞虎咽,到了儿捧着肚子走出。”(《说扬州》)
这段描写人物的白描文字,以准确的动词,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人物的神态。一个“捧”字,把那些没有经验的茶客,为扬州茶馆的小吃所吸引,直吃到实在吃不下去,撑得“捧”着肚子走路的形神活画出来,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
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其名作《随园诗话》中说:“一切诗人,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字字“立”,句句活,鲜明生动、形象,具有极强烈的造型美,塑造出了一个个形、声、色、味毕现的立体画面,具有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散文造型美的特征,在给我们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启迪我们如何才能把散文写得更好。要想使散文达到造型美的境界,一定要有细致观察和精细描摹的功夫,这就要求写作者要潜入生活中,作一番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和品味,然后用充满灵性的传神的语言表达出来,唯有如此,方能使文章“立”起来,紧紧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11.朱自清《春》学习感悟 篇十一
首先,简洁地总写春的轮廓,概写山、水、太阳的特点。
接着,采用工笔细描,分别画出春天的景物,从多侧面描画多姿多彩的春景。
最后,详细、生动地写出春回大地、万众迎春的热闹景象。
2.绘春部分的五幅图画之间是什么关系?
前四幅,分别从草、花、风、雨等不同方面描写春的美景,主体是自然景物。第五幅,是春早人勤图,主体是人,其中“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等语句,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大肆渲染景物是为了突出人。所以说,前四幅是为第五幅服务的,起着陪衬、铺垫的作用。
3.请在第2、3、4段中,各找一个拟人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形象画出春天降临、大地复苏的欢乐情态。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生动地表现出小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亲切地写出树树争春,花花竞放的热闹情景。
4.作者笔下的小草是“嫩嫩的,绿绿的”。能不能不要“嫩嫩的”?
不能。“嫩嫩的”写出了早春小草初生时柔软而鲜亮的质地,体现了节令特点。
5.作者写了哪些花?写到花的哪些方面?写果实为什么要用“仿佛”?
具体写桃花、杏花、梨花,这些都是春天最有代表性的花。此外还写了野花。
写花多:“开满了花”“遍地是”。
写花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写花香:“成千成万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不是初春的景象。这是由花香联想将来的果实累累,是遥想之笔,并非实景。没有“仿佛”就不真实了。
6.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野花的什么情态?
“像眼睛,像星星”是比喻。
“还眨呀眨的”是拟人。
这样,写出了野花在阳光下、春风中的风姿:明亮耀眼,遍地都是,随风晃动,时隐时现,值得人们珍惜、怜爱。
7.风是无形无声的。本文是如何让读者感到风的存在?
作者借助触觉写风,把风比作“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让人感到它的温柔;借助嗅觉写风,从“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各种花的香”,让人感到风的芳香;
借助听觉写风,从“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牧童的短笛……嘹亮的响着”,让人感到它的恬美。
8.作者是如何写雨的?侧面描写时,又借助了雨中哪些景物?
有时正面描写雨的形态:“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有时通过雨中的景物:树叶、小草、灯光、行人、农民、房屋,侧面描写春雨。
9.最后三段的次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
【读《朱自清散文》的感悟】推荐阅读:
读朱自清的散文有感07-31
朱自清的散文读有感08-24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10-19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读书心得09-08
《春》(朱自清散文)09-30
朱自清散文读书体会07-30
初中匆匆朱自清散文10-16
朱自清散文精选100字09-19
浅谈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07-19
《朱自清散文》优秀读后感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