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风格如何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论文

2024-11-08

艺术风格如何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论文(精选7篇)

1.艺术风格如何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论文 篇一

浅谈高校新青年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艺术

师资是高校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的关键,是高校最重要的资源,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的.基本建设.目前青年新教师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骨干力量.因此,研究和探讨提高青年新教师教学艺术的途径,对增强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 者:杨永刚 卢翔 田静 张宏伟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天津,3003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35)分类号:G451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教学艺术

2.艺术风格如何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论文 篇二

思想品德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也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武器。思想品德课教育要适应这种特点和实际, 就必须适应新的课改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之中, 努力营造互动、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会具有良好的效果。下面, 我谈谈我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运用适宜的歌曲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营造良好的课堂情景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它以微妙而又独特的旋律, 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震撼。音乐来源于生活, 是生活的作品。初中学生开朗活泼、爱唱、爱跳, 对歌曲尤为喜欢, 因此我将歌曲带入课堂, 融入学习, 用其特有的旋律和节奏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意境中, 营造学习氛围。比如, 在学习《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一课时, 我用《北京的金山上》作为背景音乐并运用故事导入课题, 让学生感受广大人民群众翻身当家做主人的喜悦心情, 从而激发学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自豪感以及学习的兴趣。再如, 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和父母交朋友》一课时运用了歌曲《我爱我家》引入, 在教学高潮时再用该歌曲唤起学生内心的感情, 有的同学甚至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如果我们能在平时的课堂上穿插学生熟悉的适宜的歌曲, 就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课堂的气氛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运用漫画联系知识, 激发学生兴趣, 寓教于乐,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漫画是人们熟知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直观、生动, 或讽刺或幽默的反映现实生活。现在, 多数学生偏重于漫画、画报、即使是小说也喜欢看有插图的, 因为它们更加形象, 也更有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其内容。我们在课下练习和考试中也经常看到类似的看漫画回答问题的题型。漫画寓抽象于形象之中, 包含丰富而深刻的道理, 漫画的主题深入浅出, 发人深省。因为漫画本身就能引起学生联系实际去思考, 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所以我在教学前会收集适量的漫画, 以备课上运用。漫画的运用, 能使思想品德课的抽象内容艺术化, 寓教于乐, 使学生从笑声中得到教育, 受到启示, 从而轻松而愉快地理解知识内容。

三、运用诗歌加以暗示, 达到和学生心灵共鸣的目的

中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自我意识也有所增强, 不愿听别人的话, 有较强的自我完善的心理要求, 因此, 利用诗歌含蓄的特点和暗示的作用, 使学生对其自身行为的不足进行反省, 自我调节, 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例如, 我在讲《做自尊自信的人》时, 引用了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一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使学生懂得什么才是自尊自信, 怎样才会做到自立自强。又如, 在讲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 我运用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的诗歌《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自古多少诗人用自己的笔表达着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一首诗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理解和学习的兴趣以及对维护祖国统一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首好诗似暖流, 能滋润学生的心田;一首诗在教学中的适当运用, 能触动学生的心灵, 使他们在诗的意境中, 受到思想熏陶, 形成极大的感染力。

四、运用名言警句激发学生思考, 增强进取心

名言警句是生活时间的结晶, 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象征。它语言精练, 内涵深刻蕴含哲理, 给人以深思。它易引起人们思想的震撼, 能激励我们积极进取, 所以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名言警句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例如, 我在教《责任与角色同在》就用歌德的“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居里夫人的“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 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教育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如, 在讲《做自尊自信的人》用爱因斯坦的“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和苏轼“古之立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教育学生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好, 热爱生活, 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生。这些名言警句, 或劝勉、或激励、或鞭策, 像春风抚平学生的创伤, 似烈火点亮学生心灵希望, 从而起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微妙效应。

五、运用语言艺术, 感染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用美的艺术性的语言向学生展示相对枯燥的教学内容, 去感染学生, 会使思想品德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为好的教学语言可以让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使繁重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所以要注重语言的优美、准确以及良好的意境,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 如果回答得好用“你答得很好”、“你太棒了”等语言对学生给予肯定;即使学生回答得不够合理也不要一棍子打死, 挫伤学生的信心, 可以用“我相信你只要自己努力, 一定也能做好”“再给你一次机会, 老师等着你有更好的表现”等, 这样做到了多鼓励, 少指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运用人格魅力, 熏陶学生, 用内在的美激发对学科的热爱

所谓人格是指教师个人的政治品质、知识才能、道德情感、意志作风等, 即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 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多、联系最紧密, 所以就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 感染学生, 使学生在情感上和教师产生共鸣, 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用内在的美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热爱, 这样所讲的内容也容易让学生接受。

3.艺术风格如何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论文 篇三

关键词:艺术鉴赏;文化融入;途径探析

艺术鉴赏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在普通高校中开设艺术鉴赏课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启发,除此之外,艺术鉴赏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他们在鉴赏过程中发掘自身潜力,因而艺术鉴赏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多元化发展,岗位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深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外,创新能力、开拓能力以及艺术素质都是新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全面要求,素质教育的拓展和不断深入使得艺术鉴赏在素质教育中占有很重的分量,在社会氛围的影响下,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逐步提升。

一、 艺术鉴赏的概念与特点

所谓艺术鉴赏是指观众、读者或者听众在欣赏某件艺术作品时,主动或积极的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再创造,所以艺术鉴赏就是一种审美感受,艺术鉴赏需要调动人的情感能力、想象能力、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从本质上分析它是一种精神活动。艺术鉴赏具备两大特征即多样性和一致性,其中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就如电影、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美术,这些艺术类型的出现完全是出于人们对于艺术鉴赏的多方面需求,而这些艺术类型优惠产生不同的题材和式样,所以从艺术鉴赏的多样性就能反映出人们精神需求的多样性。尽管艺术世界缤纷陈杂多姿多彩,但仔细分析就能发现在众多的审美趣味和鉴赏需要中又存在某种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又来源于多样性中。

二、 艺术鉴赏在普通高校中的文化融入途径

在过去的普通高校教育中,艺术鉴赏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并没有受到过多的重视,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也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随着人们对精神需求的追求超过了物质,艺术鉴赏的社会地位便因此而到达提升,本文针对艺术鉴赏在普通高校的文化融入方式进行探讨,并提出以下三条途径:

(一)开设综合性艺术鉴赏课程

高校的艺术教育通常都是以欣赏教育为主要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在大学时期学习的艺术鉴赏知识与高中学习的艺术鉴赏知识几乎一致,但如果用培养专业艺术鉴赏人才的方式来培育普通高校的学生,那课程的分配就会相对不合理,因为专业艺术鉴赏人才对艺术鉴赏实践和技法更为重视,所以关于艺术鉴赏的理论学习就会相对较少。综合性艺术课程的开设对普通高校学生而言既兼顾了艺术评论又包含了艺术鉴赏基础知识的学习,科学的综合使得专业的艺术逐渐趋向于平民化。另外综合性的艺术鉴赏课程并不是简单的学科综合,它是指在鉴赏的基础上对艺术类型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艺术鉴赏。

(二)艺术鉴赏团的多样性发展

多样性除了指艺术鉴赏人才的多样性还包括艺术鉴赏活动的多样性,就像有的人对音乐感兴趣,有的人则对舞蹈感兴趣,鉴赏的艺术类型不同自然审美感受也就不同,多样的艺术类型导致了艺术鉴赏团的多样性发展。而不同的人对艺术鉴赏又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所以当他们鉴赏艺术时会采用的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所以对高校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是多方面的,就以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为例,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在艺术鉴赏的过程主要是依靠听觉来感受,所以首先要多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进行培养,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对音乐的鉴赏才可以继续进行。

(三) 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建立

艺术鉴赏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实施过程中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的师资水平,而师资水平又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在高校内建立一支强大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对艺术鉴赏与高校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影响。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与一般学校的艺术教育存在本质上的区别,首先高校学生作为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人群来说,在接受、思考和判断等方面的能力都要强于他人,且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自我意识,艺术鉴赏师资队伍的建立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特殊性。

三、 总结

艺术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形式,艺术鉴赏作为培养学生感受力、表现力、想象力和体验能力的一门学科,它可以促進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除此之外,艺术鉴赏还具有审美教育作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人文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优势。随着社会多元化,人们对艺术素质的要求也逐渐增高,艺术素质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还能塑造我们的人格和气质,所以艺术鉴赏与高校文化的融合对高校教育发展而言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常笑尘.如何上好高校设计艺术鉴赏课[J].职业时空,2009(9).

[2]赵勇.当代视觉文化语境中的高校艺术鉴赏教学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1(7).

4.艺术风格如何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论文 篇四

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方案

摘要:将信息技术这一具有时代特点的学科与国学融合起来,在技术教学中融入国学艺术,能够有效传承国学艺术、发扬优秀国学思想,健全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拥有健康的思想和价值观,同时能够加强国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促进传承与创新的并存。本文分析了融入国学思想、内容、理念和主题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案。

关键词:国学艺术;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优秀国学与传统文化,是现阶段教育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如何使得学生记住我国传统国学,并运用国学优秀的思想、精神,领悟国学艺术,传承国学文化,是教育者与学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融入国学内容,传承优秀文化

随着现阶段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信息技术也越来越重视,初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先进技术与工具的同时,应该重视对传统国学文化的反思、继承和发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名言警句都告诉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谦虚谨慎,多学习、多实践,借助知识和技术的手段来武装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和丰富自己。将国学内容融入到信息技术任务教学中,通过结合国学内容展开选择、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在国学知识体验与技术探究过程中,强化对技术的创新和实践,也储备更多国学知识。

例如:关于“用word进行应用文档设计与制作”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设计关于国学内容的任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国学内容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诗词歌赋等,可以是著名人物思想的代表名句、广泛流传的诗词或者是具有警醒世人作用的段落等。通过查找资料和阅读,引导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国学内容,分小组展开“我爱的国学”创意设计word大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关于字体设置、图片设置”等相关知识,学生在寻找最美观的表现方式的过程中,可以相互探讨,互助合作,从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获得良好的认知体验,强化学生认知结构。结合国学内容,融入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关注国学的同时,学习国学先进思想和理念,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国学艺术,促进创新与传承的共同发展。

二、融入国学思想,激励自主学习

先进的国学思想是我国优秀的文化,它是一种理念与思路。国学中重视治国平天下,重视三省吾身,重视向他人学习,重视对书本产生质疑等思想,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融入国学思想,使得学生了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是前人的理论教学获得的,信息技术教学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主参与和实践,将自己的想法、设计方案运用到技术操作中,通过实践反思理论与思想。

例如:在学习“用Flash制作动画”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讲解并演示帧、关键帧和图层的相关知识之后,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制作动画效果。而学生真正获得知识,是在自主动手实践之后,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了解信息技术的工具性特点,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究。

三、融入国学理念,设计教学任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些都是重要的国学理念和思想。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离不开人们不断深入探究,以及基于前人基础展开的继续研究。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和重视国学先进理念,学习和继承前辈们的吃苦耐劳理念、学习创新理念,不断改进和提升的为人理念,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信息技术具有工具性特点,它能够促进人类生活、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国学理念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只有将优秀、正确的思想传递和深入,才能够培养更多健全的人才。

例如:在学习初中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兴趣小组活动,利用课外时间组织信息技术兴趣小组,设计“国学”宣传展览活动。学生收集资料,将收集到的国学资料氛围是自然国学、生命国学、家庭国学、公益国学等,通过引导学生选择小组主题,展开主题宣传展览活动。设计方案和实施过程,需要学生运用PhotoShop、word等设计宣传版面。同时展开页面排版、网站设计等更加具体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学,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步提升。

四、融入国学主题,强化技术魅力

国学可以分为自然国学、生命国学、家庭国学、公益国学,国学不仅仅是一种传统、先进而时尚的文化,也蕴含了人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众多知识、道理与发展规律。国学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也是数千万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学习国学知识、体会国学艺术、感受国学文化,是新课改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设计国学主题,实施信息技术教学,将国学思想引入到技术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更好的促进学生思考、想象和探究。

例如:在初中信息技术学习“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以及“建立网站”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融入国学主题--“公益国学”,寻找公益国学相关资料并建立互动网站。任务展开过程为:首先学生学习信息交流与网上获取信息的技术、方法,之后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展开对网站的规划、设计和制作,最终完善和发布“公益国学”网站,建立同学们交流的网站平台。通过融入国学主题,强化技术魅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应该重技术而轻理念,技术教学应该与价值观引导、方法教学、思想教学等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学习技术、方法的过程中,也能够形成健康运用技术的思想。国学是中国的传统国粹,也是不可摒弃的祖国文化,它蕴含丰富的人生道理、优秀的为人文化以及重要的治世思想,虽然时代进步很快,技术也飞速发展,但是更应该重视引导学生不忘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出既有现代科学文化,又有人文素质和传统文化底蕴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5.教学案例:幼师如何融入课堂 篇五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以预设方案为中心的例子。首先,幼儿教师只是在表演方案,幼儿只是配合者,幼儿教师无暇顾及幼儿的活动情况,无法倾听幼儿的话语,急不可耐地把所有的问题都提问完,一贯地按自己的方式和思维回应幼儿,被预设方案牵着走。其次,盲目、无原则地表扬幼儿。尝试教育的观念已成为幼儿教师和家长非常推崇的教育观念,有时甚至是无条件的使用表扬,“真棒!”“太棒了!”成为幼儿教师的口头禅,甚至无视对错,幼儿教师也一“棒”到底,至于为什么棒,棒在哪里,却无所谓,也不用让幼儿明白,只知其然,不用知其所以然;第三,无法敏感地抓住、接纳、重组幼儿活动中出现的各种信息,加以分析、判断,给予及时、适宜的回应,或是成为以后动态生成的资源。

专业的幼儿教师会注意倾听幼儿的回答,并无痕地帮助他们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啊,大海是鱼宝宝的摇篮,因为鱼宝宝生活在大海里。”既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肯定,又随意地示范了完整的说法。当幼儿说鱼缸是鱼宝宝的摇篮时,幼儿教师在及时地给予肯定后:“太好了,你说出了不同的摇篮,鱼宝宝太幸福了,鱼宝宝还有不同的摇篮吗?”虽然仿编诗歌是在最后的环节,但在幼儿自发发散思维的时候,幼儿教师借这个契机顺其自然地引导仿编,将是事半功倍,所以大胆地离开一下预设方案未尝不可。至于“萝卜是小白兔的摇篮。”说明该幼儿对事物间的关系、对于什么是摇篮还不是很明了,幼儿教师会帮幼儿作进一步的分析。

片断二: 大三班的幼儿在玩服装店的游戏,试衣间建好了,在靠活动室角落的墙壁用大型积塑拼了一堵玩具墙,发现试衣间根本进不去,因为建得离墙壁太近,门太窄,幼儿教师过来了:“门太小了进不去怎么办?”幼儿说把玩具墙移出来些就可以了。于是四个孩子就试着移动玩具墙,由于玩具墙又高又长,一不小心就会弄倒散掉,孩子们又停下来,不知从何下手,这时幼儿教师帮小朋友把墙移出来了,试衣间可以方便地进出,幼儿继续玩着服装店的游戏。

幼儿教师帮忙的理由是:发现孩子们拼的墙有问题,移动时不小心就会散了,怕墙坏了,要重新拼,试衣间不能及时建好,影响游戏进程,所以帮他们把墙移出来。幼儿教师还是以预设方案为中心,怕“移墙”这一插曲阻碍了服装店游戏的开展,忽略了活动中有可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幼儿教师比较急,不善于耐心等待。

专业的老师不会游离于课堂,她会静观幼儿的行动,不急着动手帮忙,同时,她的心中在快速地拨着“算盘”:

1、让幼儿自己移“墙”可能会获得哪几方面的发展? 培养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性„„

这些不正是游戏的目标?

2、假如移“墙”失败了,会是件坏事吗?我该做些什么事? 首先,移“墙”成功,幼儿获得的是如何集体协调移动一堵玩具墙的经验,移“墙”失败了,幼儿可能会得到更多的锻炼,比如:失败了不气馁,要有勇气重新来过;寻找失败的原因,不犯相同的错误;增强团结合作和拼插技能等等,不必担心影响游戏进程。

其次,还是静观其变,必要时帮助幼儿发现问题:为什么“墙”在移动的过程中会散掉?一是拼插的技巧问题,幼儿在拼时可能只注意拼塑向上的整齐连接,而忘了横向间的交差连接,所以不牢靠,需要改进拼插技术;一是协作的问题,几个幼儿在共同移“墙”时可能动作不协调,时间上不一致,用力大小不

一、方向不一等。

第三,假如移“墙”失败影响了其他幼儿的游戏进程怎么办?该准备哪些应急措施?(比如,让其他幼儿想办法,先做个临时的试衣间)那么,幼儿教师为何会产生游离于课堂的状态,无法真正地投入到活动内容中,就是一些很老练的幼儿教师也感觉不是真正地融入?笔着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幼儿教师的观念问题。对课堂的理解还比较片面,幼儿教师的主体意识很浓,教的意识高于一切,角色意识单一,就只有一种角色:“幼儿教师”。缺乏倾听、等待、观察等意识;

2、幼儿教师的个性所致,如容易紧张、无童趣、平淡不灵活。有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或是改变得很慢,所以,有专家说40%的幼儿教师天生是不适合当幼儿教师的;

3、经验能力不足,无法真正自如地驾驭课堂;

4、以预设方案为中心,对预设方案研究得不够深入,没有备择方案,需要时不能从容应对;无法让方案了然于胸,成为自己头脑中一种无形的自然;

5、对活动内容(教材)了解、分析不够透彻,对各种活动类型的特点不是从根本上的了解,或是还未真正的内化。

笔着认为,解决的措施如下:

1、另看课堂,改变观念

正确看待课堂,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师那种习惯性的“幼儿教师主体”的意识,在潜意识中幼儿教师总认为自己是成人,而且是幼儿教师,面对的都是学龄前的幼儿,自己肯定是什么都比幼儿懂得多的,自然而然的就以自己为主体了,只有当幼儿教师认识到课堂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互动和沟通,师生互为主体,互为成长,幼儿教师的主体意识才会消减,而只有在这个时候,幼儿教师才会懂得站到旁边,耐心地等待、观察和倾听幼儿,在每一个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角色,大胆、及时地调整预设的方案,最大限度地适应幼儿的活动,也只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真正地融入课堂。

2、了解情况,备择方案

了解情况指的是:一方面了解幼儿,了解幼儿与活动内容相关的已有经验、兴趣,已有水平,需要哪些知识、经验储备等,只有了解了幼儿,所设计的方案才能适合幼儿,最大限度的促进幼儿的发展,也才有多个备择方案。要组织好每个活动都必须建立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了解活动内容,一些有关的知识内容、经验、背景,以及与活动内容相关的各种课程资源,幼儿教师都必须事先调查、了解、研究透彻,自身先要有充分的储备。了解情况后再以此为依据设计活动方案,反复推敲,选择最佳方案,并根据幼儿的情况,预测在每个环节中,幼儿有可能出现哪些反应,应作哪些准备,于是多种备择方案就出现了,并且经过这么预测和推敲,方方面面都想到了,一切了然于胸,预设的方案已经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成为无形的存在,在组织活动时就可以很自然地融入到课堂中,不管活动出现哪些情况,幼儿教师都会有备择方案加以应对,从容且适宜。应急机智来自于事先充分的准备,那些临时恰到好处地调整方案或较好生成的活动,无不事先有多方面的准备。

3、力排其他,全心投入

当活动方案推敲得非常透彻以后,就把方案从大脑中放下,不要去记着某个环节怎么做、某句话怎么说,也就是说不要再去死背方案,因为每个课堂不是你的表演也不是方案的再现,而是你和幼儿共同在生活中完成的每一件事,很自然地一起用心地去体验和经历,如片断一,如果你全心地陶醉到诗歌优美的词句、温馨母爱的意境中,和幼儿一起欣赏、体验、表现这种意境,你就不会时时地都在想着,下一步做什么,下一句话怎么说,从而经常游离于课堂。只有当幼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内容中,沉浸在课堂的角色中,幼儿教师才能排除个性中的一些不足,忘了紧张,忘了别人(听课者)的存在,轻松而随意,淋漓尽致地挥洒着聪明才智,与幼儿“玩”在一起,与课堂融在一块。

4、延缓判断,细心观察

6.艺术风格如何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论文 篇六

1 巩义地区地方文化艺术发展现状分析

巩义地方文化资源深厚丰富,如:河洛文化、唐三彩文化、豫商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节庆文化等都散发着浓厚的地方文化气息。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是巩义现代艺术的母体,对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这所巩义唯一的一个地方高校来说,更是宝贵的艺术教育资源。但是随着巩义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带来,巩义地方文化艺术资源正在逐步消失、减退,很多优秀的地方民间文化艺术作品如今只能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于巩义博物和旅游景点中去了,已经失去了当初为民间所用的实际意义。目前,将巩义在地方文化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首先,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很多优秀文化遗产都被进行了新的开发,传统的地方也都被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所替代。然而这些被再次开发的新的文化艺术作品由于创新程度不够,大众审美观与价值观却在不断的更新提高,这样就难以引起现代人的共鸣。这就导致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正逐步走向消亡。

其次,古都文明对巩义文化有较大的辐射和传递,而巩义却没有及时的利用好这个资源。巩义周边古都较多,东有古都开封,西有古都洛阳,北有安阳,加之河南省会郑州的崛起,都为巩义带来了较强的文化传递和辐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而巩义自身文化艺术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品牌意识淡薄而导致竞争力低,并没有把自己的文化艺术产品通过这些古都辐射和传递出去。

2 巩义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国内各院校大都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而作为巩义地区唯一一所地方院校的成功学院来说,但由于成功学院刚建校不久,艺术设计专业更是一个比较年轻的院系,在进行艺术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课程体系中艺术门类的布局不合理和师资队伍太过年轻化、掌握民间艺术项目的师资力量薄弱。

3 对巩义地方文化艺术纳入巩义地方高校艺术教育采取的具体措施

首先可以在课程体系设置布局不合理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具有时代精神与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

另外还应及时的更新我们现在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学上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多购买一些民间艺术的教材;可以请一些巩义当地的一些民间艺人进课堂,充实师资力量;多引进一些民间艺术作品。另外也可以让多给我们学生一写外出考察的机会,比如说环境艺术专业的同学可以到巩义当地的康百万庄园进行考察,同学们也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与之紧密相连的河洛文化、家族文化与豫(下转第139页)(上接第128页)商文化;也可以让装潢和动画的同学到巩义当地的石窟寺进行考察,巩义石窟寺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科研、历史、艺术价值,对中原、西北甚至日本的雕刻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4 结束语

高等艺术院校是为未来培养艺术人才的基地,也是传承和发展我国宝贵文化艺术资源的重要渠道。而成功学院又处在地方文化资源深厚的巩义地区,应充分重视巩义地方艺术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充分发挥艺术设计专业的力量,来促进当地艺术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进一步的促进当地市民艺术素质的提升,为建设河南文化强省,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摘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由资源丰富的民间艺术构建而成,然而现在一些宝贵的民间艺术资源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正在逐步流失消亡。本文试探讨如何把本土地方文化资源纳入地方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为论点,并以巩义本土民间美术资源、根祖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作为巩义地方性院校的成功学院为实例,提出了应积极发挥地方高等院校在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特色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地方民间艺术,当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资源融合

参考文献

[1]邹建利.地方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和当地民间艺术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改革项目,2009.

[2]关金国.民间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大舞台,2010(10).

7.艺术风格如何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论文 篇七

【关键词】民族服饰 美术教育 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15-02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21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7%。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嘉峪关市属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除汉族之外,有3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515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34%。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首先就要了解他的服饰,而人类服饰的演进从某种程度上说凝聚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所以说了解民族服饰是了解民族文化的一把钥匙。

在幼儿教育领域虽早早就提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并且很多方面已运用到课程中。(如:民间游戏,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在幼儿园教育的运用)但在美术领域提及的却很少,以民族服饰为切入点进行美术教育的就更少了。将民族服饰艺术运用于幼儿美术教育之中,可有益的补充和丰富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并通过民族服饰艺术特点认识和了解民族。

一、民族服饰的艺术特点

1.民族服饰与色彩

我国少数民族种类繁多,因而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咨丰富。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服饰,仅是同一民族内也因支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服饰,少数民族服饰的色彩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型:其一,以五色斑斓的大红、大紫、大蓝、大绿为装饰特点,其色调层次十分明显,色块间所形成的对比和反差较大,因而视觉冲击力十分强烈。其二,服饰色彩虽鲜艳明丽,却不繁缛杂乱,一般以浅色调为主,表现的是一种优雅恬淡的审美情调,这种色彩搭配方式;其三,崇尚黑色和蓝色,在服饰上常以此作为主色调,显得庄重严肃、沉稳朴实。各民族服饰装饰图案的设计,虽受历史与环境的影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一定差异,但在服饰的装饰图案设计上,却表现出一种趋同的倾向,即取材于大自然。比如: 裕固族无论男女,多穿高领的宽松长袍,束以腰带,服饰喜欢用红、蓝、黑、白等对比强烈的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种以对比色彩强烈来造成图案醒目、生动的手法,在绿色的大草原中,显得很得体、大方、庄重,与裕固族粗犷、豪放的性格相协调。

2.民族服饰与造型

少数民族服饰给人以色彩独特,线条突出常给人过目不忘的印像。之所以让人过目不忘是因为它独特的色彩搭配吸引人之外还有它独特的造型。在造型上不仅注重简与繁的搭配还注重造型与文化的结合。例如:“衣领高、帽有缨”,是裕固族服饰的一大特点,生活和文化传统形成了服饰上的审美标准,服饰的样式、花色、刺绣图案、花纹都按其民族习惯形成并代代相传。裕固族帽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裕固族妇女的帽子,特点非常鲜明。裕固族西部地区的帽子是尖顶,帽沿后部卷起,用白色绵羊羔毛擀制而成的,宽沿上镶有一道黑边,内镶狗牙花边并用各色丝线滚边,帽顶腰部前面,有一块刺绣精致的图案;东部地区的大圆顶帽,形似礼帽,顶比礼帽细而高,是用芨芨草杆和羊毛线编织成坯,用红布缝帽里,用白布缝帽面,帽沿缝黑边,镶花边。裕固族女帽不论是西部还是东部,帽顶都用红线缝成帽缨。裕固族妇女的帽子,是姑娘和已婚妇女的区别标志,姑娘到了成婚年龄,举行出嫁戴头面仪式时才能戴帽子,表示已婚。

3.民族服饰与构图

少数民族服饰除了在色彩、造型上有特点外,构图方面也很有特色。式样繁多,风格各异,军与民族心态、民族习俗紧密相联,它以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立足于世界服饰之林二经久不衰。在一套少数民族服饰上很容易发现许多对称构图的地方。对称让人感觉平衡、协调、稳定的美。同时在一套民族服饰中又包含了不对称美的存在。而它与对称完美结合如锦上添花。另外在有的少数民族服饰中运用了重叠的韵律构图。无论是袖口、裤脚口、领口,你都能发现许多漂亮的二方连续图形。这样的图形增添了衣服的节奏感、运动感。少数民族人们用追求美感的眼睛和灵巧的双手,把花的形纹点缀于自己的衣装。用各种装饰性的纹样、色彩、造型,以夸张的手法,如点染、扎染和织绣等多种手法,表达自己对生活和美好事物的赞美与追求。

二、民族服饰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

1.在欣赏活动中的运用

美术欣赏教学是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美好的事物,让幼儿初步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的美,从而来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欣赏活动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审美活动是美术活动的基础。幼儿期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欣赏的同时又潜移默化的推动幼儿观察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美术教学结合本土资源指导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

很多民族都精于服饰上的花和刺绣,手工精致、色彩鲜明、花色繁多的各种图案,嵌绣在各民族妇女的服饰上,在欣赏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尝试穿戴各种民族服饰,这样既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能让幼儿感知民族服饰的图案与色彩搭配,从而激发幼儿对民间工艺的好奇与探究。让幼儿感受欣赏美的同时还可以了解民族文化,比如:与服饰相关联的人文知识、风俗、民间故事等。

2.在绘画活动中的运用

在美术教育中的重点不是教孩子绘画的技巧,而是引导孩子发现美从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在美术活动中,幼儿通过观看获得关于民间艺术的体验,吸收民间艺术的营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贯穿本土资源的教育,强化对本土资源的认识,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培养幼儿广泛的观察力,充实并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产生创作欲望,愿意进行美术创作。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凡属人种都有图画之贡献,凡属幼儿都有绘画之兴趣。绘画是口语的先导,表达美感之良器。”并提出绘画“可以表达幼儿的美感,可以发展儿童的思想,可以增进儿童的知识,可以练习儿童的手力和目力。”教师要针对幼儿喜欢绘画的特点去引导幼儿,让幼儿先观察民族服饰的特点再进行绘画创作,引导幼儿从色彩的搭配、点线面的构图以及图形的运用方面去观察,培养幼儿先学会观察,再发展幼儿思维进行绘画。使幼儿在绘画活动中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名称和特点,能分辨出少数民族服饰特点,从而培养了幼儿热爱祖国的文化的思想感情。

3.在手工活动中的运用

手工活动对孩子来说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对促进幼儿的手眼协调,头脑开发起到很大的作用,正所谓心灵手巧。手工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包括纸工、泥工、剪贴画等。纸工是运用折、剪、撕、卷、粘贴等进行制作活动。纸工可以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幼儿小肌肉的能力。结合本土资源,鼓励幼儿用各种材料装饰头饰、围腰等,充分展现出具民族特色的人物。泥工是塑造立体造型的一种艺术活动,基本技法有团、搓、捏、抹、推、粘、压、堆等。结合本土资源,可以创作穿民族服饰的小朋友、小动物等。剪贴材料多种多样,如:树叶、花瓣、卡纸、皱纹纸、海绵纸、毛线等。结合本土资源,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来装饰民族服饰、头饰。

由于各民族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风俗习惯也就自然不同,每一个民族都有着颇具特色的民族手工艺品,甘肃民间手工艺术活动是朴实而宝贵的古老文化,是民族特征和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所以还可以在幼儿手工活动中融入民间手工艺术,在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幼儿视野,使幼儿领略到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而且还可以使幼儿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同时,发展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提高幼儿的素质,必须重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同时,想象力的发展又丰富了幼儿的作品内容。

三、结束语

上一篇:发展绿色农业调研报告下一篇:校医室卫生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