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癌症原因的调查报告

2024-07-03

关于癌症原因的调查报告(精选13篇)

1.关于癌症原因的调查报告 篇一

其一,癌细胞在形成的过程中,增殖的癌细胞需要消耗人体大量的营养物质,破坏了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

其二,由于病变发生的脏腑部位器官不同,病变发生在哪个脏腑或器官,就破坏哪个脏腑器官的本身功能。于是就出现了疼痛,下咽困难、呕吐、不思饮食、胀满、咳嗽、出血、积水、腹水、发烧、大小便失常、出汗、下坠感、骨坏死等症状,出现脏腑功能退化、紊乱失调的现象。癌症既破坏了人体本身的脏腑功能,又破坏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脏腑功能衰竭,从而致人死亡。

2.关于癌症原因的调查报告 篇二

摘 要 中国的癌症形势十分严峻。每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约为700万人,其中24%发生在中国。然而中国癌症患者的生存患者和治愈患者仅为13%。由此可见,中国瘤防治的任务是非常艰巨。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死亡率一直呈持续增长趋势,7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分别为70万、117万和150万,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关键词 癌症 抗癌 高发

随着癌症发病和死亡人数的持续增加,因癌症而带来的疾病经济负担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的显现出来。本次世界抗癌大会不仅要对国际癌症总体形势进行讨论,更要对中国的癌症控制工作做出系统的部署。会议特别设置了中国专场,邀请了中国各地的知名肿瘤专家、院士与国外同行针对中国高发癌症及相关治疗方式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本次会议不仅能向国外专家展示中国学者的风采,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癌症防控工作的发展。

世界抗癌大会作为国际抗癌联盟的最主要的学术活动,每四年举办一届(自2006年起改为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举办20届。其中,欧美国家承办过18届,亚洲国家中日本和印度各举办过一届。世界抗癌大会自召开以来,得到各承办国的高度重视,国家首脑和卫生部长等高层领导亲自出席,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卫生、国际网络组织也应邀出席大会。会议汇集世界各国公共卫生官员、卫生行政人员、政府及非政府组织有关肿瘤预防、临床、护理、社会福利、健康保健以及癌症患者等人员,,就世界癌症预防与控制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2010年世界抗癌大会将有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各国卫生部长等重要人物出席。每届世界抗癌大会期间套开“领导人论坛”,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卫生行政官员、专家就各国抗癌政策、战略、经验进行交流,并最终形成共识,发表宣言或原则,供各国、各地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参照使用。

中华医学会分别在1994年、1998年、2002年组织由汤钊猷院士、张友会教授、徐光炜教授等牵头,向国际抗癌联盟提出在中国举办世界抗癌大会的申请,均未成功。2006年,中华医学会组成申办小组,由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郝希山教授(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工程院院士)牵头,参与竞争承办权。经过多次努力,在美国和瑞士等地的多次商谈,国际抗癌联盟理事同意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国抗癌协会的联合申请,2010年的世界抗癌大会在中国举行。

国际抗癌联盟(UICC)成立于1933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它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肿瘤防治学术组织,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就是由它制定的。国际抗癌联盟现有300多个会员单位,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各项抗癌事业的先驱,国际抗癌联盟致力于改变全球癌症现状。该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有正式关系,为其提供抗癌咨询和准则,制定多项全球抗癌战略。这些战略的内容包括环境、宣传、动员社会力量、鼓励开展各种健康运动、改变人类行为等等。

国际抗癌联盟通过团结各国、各地区的癌症组织、专家、大众以及志愿者,来共同抗击癌症-这一对后代最大的生存威胁。国际抗癌联盟的宗旨是建立并领导全球癌症控制团体,分享与交流抗癌知识和经验,加速科学发现向临床的转化和对患者及公众设施的应用,系统地降低直至最终消除癌症预防、早期诊断和肿瘤治疗存在的差异,为全世界的癌症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同时,国际抗癌联盟长期致力于科普活动,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使大众了解如何通过简单的方法降低日益增加的癌症风险。具体方法包括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控制酒精摄入量;降低紫外线照射;通过健康饮食和定期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重;避免导致癌症的感染等等。

癌症高发的原因:

古人就说过要小心“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而现在癌症专家最强调的预防措施也是食品安全和生活习惯的改善。我国肝癌的地域分布与黄曲霉菌污染分布基本一致,在粮、油和食品受黄曲霉素污染严重的地区,肝癌的发病与死亡率也高。同时,多位食管癌专家表示,常吃腌制食品、霉变食品是导致食管癌的重要因素。

在食品安全因素外,中国人饮食习惯的变化也导致了癌症发病率的高发。因此癌症的预防首先就是要改变饮食习惯,平时应少摄取动物性脂肪,多吸收纤维性的食物、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

吸烟是几十年来已经被多个领域的研究证实,与肺癌、喉癌、口腔癌、食道癌、膀胱癌、胰腺癌、宫颈癌和肾癌等相当多的癌症都有着密切相关性,公众对此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3.什么原因癌症病人死亡 篇三

恶性肿瘤的治愈率,近年来有很大的提高。但仍有大量患者生存时间不长,死亡率仍然不低。为了进一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研究改进治疗方法,筛选新的治疗药物,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等,都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研究癌症病人死亡的真正原因,促进治疗措施的前进也是有益的。

癌症病人的死亡原因是什么呢?

(1)严重的感染:恶性肿瘤并发感染,在临床工作中相当常见,起原因有三:

一、是由于瘤体的不断增长,供血不足,促使瘤体液化坏死,形成溃疡或瘤体压追阻塞腔道,排泄不畅,可以发生感染或加重感染。

二、是在放疗或化疗过程中,常常出现白血球下降,抵抗力降低,免疫功能低下,只是感染的机会增加。

三、是由于晚期病人多呈衰竭状,防御功能很差,容易造成感染。脏器的出血和穿孔:出血是癌症病人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不少病人是因为大出血死亡的,如宫颈癌、食管癌、肺癌、肝癌等,常因大量出血而死亡。有些癌症病人,是由于瘤体形成溃疡后,进而穿孔形成严重的并发症而造成死亡的。器官功能的衰竭:由于癌瘤的生长与扩散,致使所在部位功能衰竭而造成死亡。

由于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针对癌症的治疗方式包括放化疗和手术治疗以及免疫疗法都能够帮助有效提高癌症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从医疗技术上来说,我们并不欠缺。那又是什么原因让患者谈癌色变呢?

其实,癌症患者90%死于癌细胞扩散和转移。

我们所有的治疗手段都是针对现有癌细胞起作用,但是没有完全杜绝扩散和转移的发生。这一秉性和癌的生长方式及癌细胞的特性有关。

一、是癌细胞繁殖速度快,由于数量急剧地增加,原有的空间容纳不下那么多细胞,肿瘤边缘的细胞就被“挤”进周围的组织。

二、是由于癌细胞表面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的特殊性,使癌细胞间的粘着力低,连接松散,容易与癌块脱离,为扩散创造了条件。

三、是癌细胞分泌特殊物质,溶解及破坏周围组织,为扩散转移开辟了道路。

四、是癌细胞含有一种能促使血栓形成的特殊物质,使癌细胞进入血管后得以附着在血管壁或其它部位并继续生长,为血行转移奠定基础。

我们不难发现,癌细胞是在不断分裂增殖的,并且速度比正常细胞更快,更致命的是癌细胞繁殖需要的能量只是正常细胞的20%。当我们给放化疗患者补充营养,想让它恢复健康状态时,癌细胞生长更快。也一度有关于“饿死”癌细胞的说法出现,但我们简单思考就觉得这样不可行,因为人体的生理机制做不到只给正常细胞供给能量而不给癌细胞能量。

患癌不是必死,却被错认为必死后,一个最可怕的“副作用”是意识体系的自卫系统被摧毁。

4.关于工人离职原因的调查报告 篇四

调查背景

宁波伟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注塑机专用机械手臂”的高科技企业。

伟立自2003年创立起,即坚持走自主研发创新之路,在不断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沉淀过程中,形成了伟立产品的自有风格与特色,目前已获得国家专利十几项。

伟立同时还相信,好品质是制造出来的,所以伟立投入巨资,购入多台CNC加工中心及专用设备,以保证产品核心零件的品质与精度。整机配置坚持采用世界一流之零配件,达到最佳的品质效能。

基于未来注塑成型工艺的不断提升与发展,自动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伟立与欧洲名厂合作,开发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全伺服机器人,从三轴、五轴乃至可根据需求扩充至八轴,应用于超高速、超精密、IMD(嵌件埋入取出)、IML(模内贴标)、高速PET瓶胚取出系统。

伟立正积极着手建立相关自动化的外围设备,以期达到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及特种多功能自动化的范畴。

今年的3月份我在这家制造以辅助注塑机的机械臂为主的公司上班,实习期间公司把我安排到了生产部,钣金车间,激光切割机学徒。就是在这里车间里面我发现了这个公司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工人的流动特别大,几乎每个月都有工人在辞职,然后有新人在填充,工作3年以上的工人就寥寥几个。所以我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

调查计划

众所周知,员工离职意味着什么,公司关键岗位员工离职甚至攸关企业的命运。这里所谓的关键岗位,对于一个机械臂制造公司来说一线员工是尤为重要的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太平鸟集团的各大商场导购员离职情况的调查,对员工离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建议及对策。

二、调查对象:宁波伟立机器人公司生产部钣金车间工人。

三、调查方法:采用面对面的问答形式

工人离职原因及后果

经过调查发现,CNC以及机器人焊接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一下几个原因。

1.招聘环节。通过面对面的问答得知,入职后迅速离职的人员,很大一部分离职的原因在于招聘环节的失误。招聘者对一些技能含量不高的岗位进行初步的面谈,主要是简单了解应聘者的学历、个性、工作经历、态度、及交流沟通等方面的信息,而疏忽了与员工进行公司制度的沟通,比如上岗后的考核制度、团队管理制度等的沟通,新招聘的人员在入职后发现现实与期望的差距甚远,因此离职。在这种情况下,招聘成本大,并且无法给公司良好的创造利益。

2.培训开发单一与职业生涯规划匮乏双重压迫。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新进的员工入职初期可能还充满抱负怀揣梦想,但在入职几个月后开始感到迷茫,对于手上的工作已经很熟练了,可是对自己在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或者说晋升路径却模糊了,以至于看不到自己将来所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工作上也自然而然的开始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进取的信心,人员流失率也随之上升。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公司重管理、轻开发。一方面公司没有对员工做出一个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员工晋升渠道单一。应该说目前企业不乏人才,但是企业提供给员工的却基本上是单一的工作和专业化晋升之路,走的是单一的发展通道。这样或多或少地减少了员工的职业攀升机遇,特别是一线的工人,从业多年后还是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不免挫伤了员工奋进的志气,进而影响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一些经验丰富的工人开始考虑转岗跳槽,同时也就造成了人才难招,人才难留的困难局面。3.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在伟立,人力资源管理的多个环节仍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化,只能行使的时候多带感情色彩或个人主义,没有随时将公司的利益看做最大化,人事配制的手段比较弱,形不成合理流动的优化配置机制,这对制度化的管理多会带来不便,难以做到任人唯贤,公平、公正也很难把握,影响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企业的人事安排往往多是因人设岗而非因事设岗,情大于法的人事管理仍然普遍存在。

4.人事管理流程不规范。按规定申请辞职的人员须提前30天通知用人部门,以至人力资源部有充分的间采取相应措施,一方面与员工沟通,消除其离职顾虑,挽留优秀人才;一方面收集资料招募合适人选,安排在相应的岗位,使销售工作开展起来有条不紊。但在现实情况中,用人部门收到通知后却很少有及时反馈给人力资源部的,到人办理离职手续的时候,人力资源部才会知道这个人要走了,而且没有回旋的余地了。整个过程中,人力资源部处在一个很被动的局面,最后只得签字同意。这对公司的人员规划、招聘工作等都带来很大麻烦和不利,无法及时有效地掌握人员信息,控制人才流失。

改善员工离职状况的建议及措施

1、坚持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唯一源泉。重视和尊重人才,避免任人唯亲,关系至上。加大执行力度,奖罚分明,坚持公平、公正,坚持以制度管人,避免出现情大于法,让所有人都遵守规则。

2、留住人才是关键。制度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点考虑人力因素,重视人才的价值,尊重人的需求,提供员工发展和晋升的平台,将员工的个人理

想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员工看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道路,而不致于对自己的地位和未来发展感到迷茫,降低员工流失率。

3、培训系统化。不仅要为员工提供与其贡献相对等的报酬,还要在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愿望的基础上,制定出系统、科学的培训制度和计划,杜绝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的、费力伤财的培训。

4、加强沟通。人力资源部的任何制度变革变动都要及时面向全公司人员公布,作出简明扼要的解释,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与员工进行沟通,避免因较大变革引起过大优秀人才的流失,必要时可顺应时宜向上级申请作出调整。

5、规范人事管理流程。对于不科学的流程和规定,要做出改进和完善,例如简化手续办理,如避免到处找人签字等,从而减少阶级沟通障碍,提高运营效率。

总结

当然,短短三个月的调查是很局限的,对于公司有效控制员工离职,留在工人的建议也还有很多不足,并且书本学来的东西,终究是要经过实践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做这个调查报告,也发现自身的一些不足,例如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实际操作能力还比较差,沟通协调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现实中复杂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还很欠缺等。发掘公司问题所在也是在发掘自身问题所在,关键是能找到问题的要点和解决办法,不断在错误中成长。

调查人:干狄威

5.关于癌症原因的调查报告 篇五

摘要:中学生厌学已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村中学,学生厌学现象较为普遍。要解决部分学生厌学问题必须从教育体制本身入手,彻底转变教育思想,改变评价方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实施教育。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新为最终教育目标。学校要搭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各种平台,创设自由、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养成健康的人格;要正确评价学生,尽可能多的从各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把面前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血有肉有思想,是能动的,而不是承载知识的容器;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变“厌师”为“喜师”;采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俯下身去认真看看学生。我们只要加强正确的引导,给以细心的关怀,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帮他们找回失落的自信和自尊,每个同学都是可以成功的。

关键词: 厌学 调查 思考

一、引言

当今,中学生厌学已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村中学,学生厌学现象较为普遍。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家庭的、更有学校方面的。长期以来人们把社会上的新“读书无用论”,家庭的经济贫困,看做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几年来,我对我校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中学还是有30%以上的有厌学情绪,而我调查的厌学生中绝大部分不是因经济原,而是认为读书太苦、太累,进了学校就像进了监狱,没有自由,没有自我,因而厌学。而所谓“读书无用”,还不是教育自身的失败吗?所以我认为中学生厌学,最为注重的应是教育内部的因素。为了探究学生厌学的深层次原因,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结合我校的实际,我对校初

一、初

二、初

三、高

一、高二五个年级33个班级共1863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现把调查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在校的五个年级中各抽取两个班作为被试。通过抓阄七年级抽取两个班116人,八年级两个班165人,初三两个班101人,高一两个班126人,高二两个班122人。

2、研究的重点

学校、教师、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厌学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3、方法

(1)问卷(2)访谈(3)个案调查

三、调查结果

没看法 满意 不满意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七年级 18.7% 12% 35.6% 46% 45.7% 42% 八年级 17.8% 13.5% 36.3% 35% 45.9% 48.5% 九年级 15% 13% 29% 40% 48% 47% 高一级 14.6% 12% 39.7% 44% 52.7% 39% 高二级 13.6% 11% 40.8% 46% 55.6% 49%

(一)对学校课程设置和学校的管理的调查情况

调查发现15%的学生不关心课程情况和学校的管理,这些对他们是多余的,他们只不过迫于家长的压力,为了家长的一点点希望来上学,他们没有目的,没有目标,他们来学校是迫于无耐,这种情况男生高于女生。有46%的不满意,他们认为课程太单调,他们喜欢的音、体、美、信息课经常被其

它课挤占,很无聊。年级越高情况越严重,而且女生高于男生。学校只注重优秀生,评价学生太片面。动不动就请家长,家长到校后不是“告状”就是“告状”,给学生带来的是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危害。我的一位朋友在县实验中学任教,他说:“孩子们来到我们这里,开始欢蹦乱跳,眼睛倍儿亮,经我们三年的管理教育到毕业都变得暮气沉沉,两眼发直。”由此可见我们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学校的“封闭式”教学使学生远离社会,远离生活。机械的课本教学使他们对社会、对生活难以理解。由于现行体制的制约,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智育中又仅注重与升学考试有关的科目。学校当中分快慢班,人为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加班加点,周六、周日都不休,搞题海战术,考试大排名等。采取了一些违反教育规律,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和措施,使学生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当中,致使学生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苦恼厌学、辍学。

(二)教师方面

你是否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经常 偶尔 从来没有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七年级 26.5% 27% 36.5% 38% 37% 35% 八年级 28% 31.4% 31.6% 30% 40,4% 39% 九年级 20% 27% 24.1% 26% 58.6% 47% 高一级 20 % 12% 39% 47% 37% 25% 高二级 16% 11% 40% 44% 55% 44% 调查发现26%的同学说自己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而有42%的同学认为老师从来没有表扬过自己。在部分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为了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教师常常只抓班里的几个尖子生,其余学生被当成摆设。他们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看到了自己是被抛弃的对象,自然感到气馁,认为老师批评太重,受不了,厌学心理就自然产生。

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对学习的影响

? 很有影响 一般 没有影响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七年级 46% 53% 36.6% 30% 17.4% 10.4% 八年级 47.8% 52% 38.6% 28.4% 13.6% 19.6% 九年级 53.4% 63.5% 24.1% 34% 22.5% 29.5% 高一级 48% 36% 31% 36% 30% 29% 高二级 50% 44% 24% 27% 18% 27% 调查显示52%的学生受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厌学”与“厌师”有密切的关系,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调模式化,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先让学生喜欢要他学习的人”,这是“理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在问到“你喜欢的老师有几位”时,52%的学生回答只有2位及以下;在问到“不喜欢的老师有几位”时,近31%的学生称有3位及以上。这说明很多学生都是因为不喜欢某一门功课的老师而讨厌这门功课。在调查中我了解到初二有个学生梁文华,过去上课老师讽刺挖苦而一度辍学,她说:“从没有一个能让我对学习感兴趣的老师。老师动不动找家长,动不动大发雷霆甚至骂人,实在让人不能忍受。初三有一名学生因不能及时完成某科作业经常罚站,有时还不准进教室,他辍学了,我去找他做工作,他说:“在课堂上当着全体同学,老师常说我是猪脑子,笨到家了,不可救药。我实在不能忍受,再也不想念书了。”

(三)学生自身

表1 学习的热情调查(%)

高 一般 害怕学习 ?男 ?女 ?男 ?女 ? ?女

七年级 28.8% 30% 45% 46% 31.2% 24% 八年级 23.5% 26% 41% 44% 35.5% 30% 九年级 24% 25.8% 31.9% 35% 44% 39.2% 高一级 28% 31% 36% 33% 42% 34% 高二级 20% 31% 25% 27% 51% 46% 调查结果表明,只有近2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的较高,40.5%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而有32.5%

男的学生害怕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年级越高比例越大,我在调查中还发现80%多的学生都有自己“不喜欢的课程”“不喜欢的教师”。

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管理方法、工作态度、甚至年龄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形象性、趣味性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70 %以上的学生对较为形象、轻松的美术、音乐、地理、语文的学习热情较高,而对相对枯燥、抽象且作业较多的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数学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但有35%的学生认为讨厌。80%以上的学生喜欢年轻活泼的教师,有些教师虽工作兢兢业业,业务能力也不错,但思想古板,有20%以上的学生表示不喜欢。

表2. 学习目标调查情况

提高文化素质 为了考上重点学校 没有考虑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七年级 16% 13% 52% 48% 32% 39%

八年级 16.5% 13% 63% 47% 20.5% 40% 九年级 14.6% 16% 41% 36% 44% 48% 高一级 17% 10% 45% 40% 45% 47% 高二级 17% 13% 46% 36% 48% 40% ? 在调查中,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学习缺乏信心,有37.3%的学生没有学习的目的,还有18%的学生初中生毕业后也不知做什么,女生明显高于男生。更为严重的是,我在教师和学生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的前途失望,部分教师也失去了对学生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并蔓延。另一方面,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能很好的处理和同学的关系,总觉得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而自卑。班里有集体活动,他们不积极参加,即便参加也从不敢表现自己,恐怕丢人显眼,集体生活成了他们最大的烦恼。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要解决目前农村部分学生厌学现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单方面能解决的,我们必须从教育体制本身入手,彻底转变教育思想,改变评价方式,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从全人的角度出发实施教育。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新为最终教育目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明确提出:“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就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学校要创设自由、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养成健康的人格。第二要正确评价学生,尽可能多的从各方面评价,如:生活态度,学习态度,人格,性格,人际关系,孝敬父母,个性特长等。使学生在正确全面的评价中,找到自我,发现优点,克服缺点,弥补不足,得到发展,小华(化名)同学在家是一个孝顺乖巧的孩子,因父亲过世早,小小的年纪就承担了家庭的重担,母亲去地里,他就在家里烧火做饭。节假日跟着母亲到地里干活。由于家务的拖累,学习一直很落后,作业经常不能及时完成,老师的批评使他的自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一度辍学在家,学校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主动派老师到他家,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他重返学校学习。学校免去他的学杂费,把他孝敬父母的事情通报了全校表扬,号召全体同学向他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作为孝敬父母的最好礼物。小华同学得到了肯定,找回了自尊,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期末考试进了年级前十名,发奖大会上他代表先进的同学做了发言,发言中他号召全体同学,要理解父母,理解老师,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和辛勤的老师。假设当初学校看中的只是小华的学习成绩,而放弃了对他的教育,他只能辍学在家,永不会在学习上取得那么大的进步。可见全面正确的评价是能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

我们的教师首先应更新教育观念,把面前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血有肉有思想,是能动的,而不是承载知识的容器。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未开发的宝藏,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宝藏,发现他们的有价值的东西,运用科学的方法,精心呵护,细心雕琢,将他们的相继因素转化为积极的因素,使他们闪光闪亮。高一二班的小张(化名)同学,学习中上等,平时爱说爱笑,喜欢唱歌。家长盼她能考个重点中学,多次到学校找老师,让老师为她辅导功课。推脱不开,老师就为她加班加点的辅导,作业压的她没心思说笑了,同学们也听不到她的歌声了。一学期下来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后退了,人也变得抑郁寡欢。经过分析班主任老师决定让她参加音乐辅导小组,考音乐特招生。做通了家长的工作后,班主任让她参加了音乐小组,这下她如鱼得水,心情也开朗了,学习也有劲了。中考她以优异的文化和专业分考上了重点中学,并被提前录取。

第二、加强师德修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变“厌师”为“喜师”。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崇高的敬业精神、人生的准则、处世的规范都在学生心灵世界的教育中起着迁移默化的作用。调查表明,学生喜欢的是公正无私、和蔼可亲、言行一致、学识渊博、精通教学技术、富有幽默感的教师。现代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育是服务行业,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在平时、课内、课外我们都要努力做到真诚的微笑多一点,不恼怒;尊重多一点,不歧视;公正的处理多一点,不偏袒;表扬鼓励多一点,不责骂;以身作则多一点,不强求;民主平等多一点,不专横少严厉;批评讲艺术,不讽刺。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充满爱,让爱撒满每个角落。特别是学困生,更需要爱。爱不但给以力量,而且给以动力。我们要知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勇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教师对学生失去信心。只要教师不把这些学生看成“朽木不可雕”的废物,认真分析其心理特点,耐心的帮助,热情的鼓励,就一定能使学生燃起希望之火。我们应该记住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讽里有爱迪生。”我们可以允许学生失败一百次,我们必须有一百零一次的的耐心和努力。

第三采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俯下身去认真看看学生。现代的教师已不是过去的教书匠。课本也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死记硬背已不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结合个人的风格特长,加工合适的教育内容,以开放的心态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灵活运用各中手段,创设自由、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厌学情绪得以缓解,并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总之,我们要正视现实的教育,正视农村中学现存的部分学生厌学现象,不要弄形式的东西,要从学校的内部做起,通过改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变管理方法和评价机制,通过广大教师教师的共同努力,用百倍的爱心、耐心、细心感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逐渐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由学习的被动者变为主动者,最终变为学习的主人。

6.关于早期癌症的最新观点 篇六

早在两千年前的古代,我国的医学家们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说法,意思是说在疾病发生前加以处置才是上策。这实际上也就是今天所谓的预防的概念。但是,至今肿瘤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而且从已知的致癌因素来看,它们似乎是无处不在,防不胜防。所以,在出现临床症状前或在出现早期症状时将肿瘤发现,并加以诊断和治疗,对肿瘤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早期癌概念的新转变

那么,什么是早期癌呢?在不同的肿瘤中,早期癌各有其不同的定义。如在大肠癌中,早期癌是指病灶仅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未侵及肌层者。而在乳腺癌中,早期乳腺癌仅指小叶原位癌和导管原位癌。病期的早晚不仅与选择治疗手段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医疗手段的现代化。越来越多的医生认为早期癌的概念应有新的界定,其内涵应扩大为无症状的患者和高危的癌前病变患者,应将他们作为早期癌的诊断对象。

对早期警告病症的警惕

有些病人有时会出现一些癌病的早期警告病症。但是这些早期警告病症很少有特异性,易为患者所忽视。甚至为一些医务人员所忽略。所以,应该提高对这些病症的警惕性。常见的早期警告病症有:出现异常的出血,如咳血、血尿、便血、更年期后阴道出血、经常流鼻血等;乳房或颈部出现肿块;大小便习惯改变;经久不愈的咳嗽或声音嘶哑;一边耳失聪、耳鸣;胃痛、消化不良或吞咽困难;不明原因的贫血和消瘦;经久不愈的溃疡;痣出现扩大,溃烂等明显的变化。一旦有了这些早期警告病症,应及早去医院就诊。

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定期检查

某些增生性病变容易演变为癌肿,称为癌前状态,病理学上称为癌前病变。常见的有黏膜白斑、宫颈糜烂、乳腺囊性增生、老年日光性角化病、色素性干皮病、多发性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对这些癌前状态或癌前病变进行定期随访检查,有可能在较早期发现其恶变。

普查的重要意义

大多数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无任何不适的早期癌患者往往不会主动求诊。如何运用已有的现代医学理论和手段去发现这些患者,已成为目前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普查又称筛检,即对某些人群进行普遍检查,其目的是在人群中检出患某病的病人。肿瘤普查属于肿瘤的二级预防。对于无症状的早期癌患者来说,普查具有重要意义:①普查可以改善某些肿瘤的预后。一些肿瘤如宫颈癌、乳腺癌等早期发现,并得到及时治疗后,有治愈的可能。一些癌前病变得到治疗,可使相关肿瘤的发病率降低。这些是普查能得到的最大效益。②较早期的病例可做破坏性较小的手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一些早期乳腺癌患者可以进行保留乳房的局部切除术,大大减轻痛苦。③节省治疗费用。早期病例的手术费用比晚期病例低,而且不必进行辅助治疗。

普查也有一些不利之处:①并非所有普查出的肿瘤都能改变预后。调查显示,许多肿瘤在亚临床期中即已发生浸润,即使普查检出,也未必能改变预后。②使假阴性患者延误诊断和治疗。③使假阳性患者进行许多不必要的检查,并背上心理包袱。④某些普查方法本身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所以,普查所用的方法必须具有简便、安全、准确、经济且易为受检者接受的特点。一般来说,普查只适用群。但如何确定高危人群呢?在传统上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实现的。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另一些可能。在一些遗传性或家族性的肿瘤家系中,基因诊断帮助发现高危易感人群、发现早期癌患者已成为现实。例如,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大肠癌中最常见的两种遗传性疾病。研究表明,它们分别与人类错配修复基因和APC基因的突变密切相关。如果我们有选择性地对这些突变携带者进行严密地临床检查,就能发现一些亚临床的、无症状的早期癌患者。此外,对一些肿瘤标志物及癌基因、抑癌基因的检测,也有助于高危人群的确定。

主动进行健康检查

7.关于癌症原因的调查报告 篇七

调查时间:2012年1月10日-2012年1月20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辛义乡

调查对象: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辛义乡村委会及当地农民

调查目的:我生长在农村,对农村的生活及发展状况很熟悉,虽然一直在外面上学,但是无论通过家庭、媒体还是网络我一直都在关注农村的变化。近几年来,国家为了扶植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方面在流通环节实施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另一方面不但取消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还实行了种粮补贴政策,这一系列的实行,对于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一直不高,究竟为什么农民种粮积极性那一提高呢?为了理解真正的原因,我利用寒假的时间在家乡进行调查,陷阱次调查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农业发展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辛义乡,该乡面积约95.11平方千米,人口约6万人。一直以来,本乡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玉米和小

麦。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笔者所在地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近年来,玉米和小麦的持续增产,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连续保持上升的良好势头,农民的纯收入正加快增长趋势。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发展,以笔者所在地区为例,村村通公路的发展使得农村交通有了很大的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进一步提高,近年深水井的发展使得农业灌溉正在逐渐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人们不再需要为灌溉而发愁。农民而开始真正地向小康发展。

但是在看到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冷静、理智地看到目前农村存在的问题,看清农村现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差距,认清城乡差距,找到农村发展的支撑点,才能更好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差距。据笔者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确实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农村快速发展的问题,这些因素同时制约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作物的生产产生了负面影响。问题如下:

(一)农业结构单一,人们种植的粮食作物作物仅仅局限于玉米和小麦,经济作物主要局限于棉花。传统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经济效益都不高,已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交通状况及水利条件落后,制约着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农业生产没有形成配套的产业链,农业生产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靠天吃饭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地解决。农业生产缺乏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与销售严重脱节,农业生产体系的综合效益低下。农村本身没有形成相对独立、完备的市场体系,对城市的依赖性较强,缺少独自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

(三)科学技术没有真正发挥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农民自身的的科技水平较低,国家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不到位,农业生产中对新技术的应用太少,农业生产工具更新换代周期太长,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增值作用较弱,科技贡献占农民增收的比重太低。农业的耕作方式还主要是传统生产的继续,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标准甚远。

(四)农村信息闭塞。农民缺少市场意识,农忙季节时只管自家农活,缺少对国家政策的关注和及时了解,投机商利用农村信息相对滞后的空子,压制农产品的价格,损害农民的利益。此外,农业补贴时常不能及时发放到农民手里。

(五)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农业从业人员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缺少适合操作先进农机具的人员,先进的生产工具不能很好地得以推广和应用。

二、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因素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归根结底是种粮所得的收入不高远不如其他。我国的市场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发展,社会多元化越来越深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民的收入渠道也越来越多,笔者所在镇也不例外,人们可以通过外出打工或者经营生意等多种方式来改善自身的经济条件,种粮已不再是农民唯一的收入来源。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削

弱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一)种粮的成本较高

农资产品物价高,农业投入成本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我国劳动力的成本正在逐年升高,加之一些国内外其他因素,农民种粮的成本也在逐年增加。种植任何农作物都离不开化肥和农药,据笔者了解,几年前化肥的价格是一袋儿十几块钱,现在已经到了一袋儿三十五块钱左右了,每年每亩地至少需要施三袋磷肥和三袋氮肥,约210元;农药的价格也涨到每瓶几元或几十元不等,但几乎所有农药价格也都出现了几倍的涨价,每亩每年地需要50左右的投入;再加上灌溉成本也高,每亩灌溉一遍地需要40多元,根据年降雨量,每亩地大约需要灌溉5次,计200元;一年两次的种子投入的成本约45元;一年四次的农机器械的使用约80元;此外,农业生产的其他方面也

需要一定金额的成本投入。

尽管粮食价格也在上升,笔者所镇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现今以这两种的农产品做分析:玉米的价格由几年前的六毛多钱一斤涨到现在的九毛钱,小麦由几年前的七毛多钱涨到现在的不到一块钱一斤。笔者所在镇人均约有一亩地略多,如果最好的产量计算------小麦亩产900斤、玉米亩产1100斤,每亩地每年毛产值约1800多元人民币,以上几项主要成本,每亩地的年净产值不足1200元钱。平均,一个四口之家拥有六亩耕地,一年纯收入将不足7200元。从以上数据可知,粮食价格的上涨不到之前的两倍,但农业投入的成本却增加了几倍,而政府对农业的补贴还不能完全抵消农资涨价的影响,农业投入成本的增加比产出值增加要多得多。这样一来,虽然增收,农民的净

收入仍然十分有限。

(二)农村农田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首先,由于我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很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农村尤甚。笔者家所在村的交通状况在全镇是比较好的,可一直到三年前村里才修了第二条村村通公路,交通依然存在严重的瓶颈现象。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设施不够完善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交通不发达会直接导致信息的闭塞,间接影响农产品的输出。据村民反映:“如果把化肥种子等运到交通不便的地方,价格会比一般贵一些”。其次,本镇缺少能用于灌溉河流,浇地只能使用地下水。由于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前可以用作灌溉的水井,现在都变成了枯井。而打一口深水井的成本很高,需要几十万元的花费,并且灌溉成本也高。农田水利设施的不完善也造成了农也成本的增加。此外,部分村庄,例如笔者所在村,没加每户的农田都很分散,每户每块耕地面积在两亩左右,每家每户的农田都呈狭长的一小块,这也制约了先

进农业生产工具的应用。

(三)农业发展缺少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于新技术接受能力有限,对科技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农民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单一,仅限于传统的玉米和小麦,普通的粮食作物缺少科技含量则缺少市场竞争力,产品当然卖不了好价钱。现存的耕作方式本质上还是传统方式的延续。信息渠道闭塞,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很低,绝大多数农业尚未享受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相当数量的农民从未接触、使用过互联网。这导致农民不能及时地了解有关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信息。对于农作物的选择也比较单一,只是局限于传统的个人喜好,自己想种什么了就种什么,不能做到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自己的种植选

择。

国家和政府举办的科技下乡一类的活动,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农民的落后的科技知识水平。政府的科技指导力度还不够大,农民只能通过以摸索的方式尝试这条路。探索就难免失败,农民在不懂科学技术的时候盲目使用反而容易造成了经济损失。据笔者了解,去年,笔者所在村有一户农民,尝试种植大棚蔬菜的,由于管理不善,大棚起火,血本无归,损失惨重。

(四)经济作物的冲击

种植粮食需要每年播种、收割各两次,如果种植经济作物,通常只需要一年种植、收割各一次。考虑与外出打工结合,有村民给笔者算过这样一笔账:少播种、收割一次,大约可以节约半个月的时间,如果出打工,大概可以挣到1000块钱,并且经济作物产出并不少。

(五)外出打工的影响

外出务工对农民的种粮的影响是双向的,据笔者了解,多数农民只选择在农闲时节打工,农忙时节扔回家务农,平常时节有留守在家的人就足以照看好自家的耕地,因此对现阶段、现有的农村科技水平来说,这对粮食产量影响并不大。但是从长远看,长此以往,缺少农业从业人员真正地关注、使用、改造农业新技术,农村的生产力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将进一步落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农村将更加落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农民工暂时的打工挣钱不能真正解决农村落后,农民贫穷落后的局面。外因通过内引起作用,如果农民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外出务工上,而不学习先进农业生产知识,政府对三农的科技投入、支持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农村就不

可能真正地发展起来。

(六)国家补贴政策存在缺陷

从2006年1月1日起取消了农业税赋,还相继出台了农资综合直补、增加良种补贴、农机作业环节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目的在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而实际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政策并没有达到激励农民的目的。

国家发放的是粮食直补金,而且是根据税改前的计税面积发放的,造成“粮补”变“地补”。良种补贴是也是按计税土地上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的。这样的情况使农民觉得只要手中有田,就有补助钱,这显然是违背政策初衷的不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有时种粮的人和不种粮的人会同时拿到补助,无疑使种粮的人有种不平衡感,也就磋商了他的种粮积极性。粮食直补的政策初衷是好的,可是一旦到了基层实际操作层面就变得复杂了。

(七)农业技术水平低,缺乏专业指导

实事求是的说,我村的种粮条件并不好,效益低也不是怪事。但是,对于这类不存在极特殊问题(如沙漠、盐碱地等)的地区,技术人员可以充分结合实际解决存在的问题。选择适宜的作物,进行规模种植,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可是,就目前条件来说,不止这个村,全镇都找不出一个专业人员,实行科学农业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另外,从国家角度而言,对农业科技投入较少,这也是农业技术水平低的原因之一。

(八)乡村领导的专业性、重视度不够

其实,镇里也有专门的农技人员,但是他们大多数没有专业农业知识,无法发挥实际的作用。

如今乡镇主要工作都放在发展经济、壮大工业、做大财政蛋糕、招商引资和计划生育等方面,村作为直属机构也只能追风。还有,取消农业税以后的农业对财税的贡献更小了,因此也就更加不受领导们的关注了。

三、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对策和几点建议

(一)以农业科技为助手,因地制宜

改变作物单一的现状,从科学出发为不同的田地选择适宜的作物,可以更多的引入经济作物。让现今倡导的绿色农业、科技农业也能在我村发芽、开花、结果。为了让科技发挥它的伟大作用,应该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不得不承认粮食生产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推广。而提高粮食生产率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事实上,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意义不仅局限在这个层面上,它可以有效的提高粮食质量,降低粮食成本,增强中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合理补助种粮农户

首先,要选择合理的补贴方式。最近,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最好能以卖给国家多少粮食进行补贴”,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有些类似几十年前的“大锅饭”,搞的是种多种少种好种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因此在理论意义上,国家按农民交粮量直补给粮农,农民交粮越多国家补贴越多,政府高价买进粮食之后再剥除种粮补贴部分平价供应给市场,既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又控制了粮价不再上涨。

其次,提高农民种粮的补贴标准。2004年国家决定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而且补贴的是数额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中国的农民太多了,总数上的增加平均到每个农户手中的补助资金就少了。所以建议财政部门能否综合考虑农民的种粮成本、收购价以及市场物价等多方面因素,决定补助的数额,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把种粮当成不说是一种乐趣,但最起码不再弃之于不顾吧。

(三)解决农资价格高的问题

一方面,政府要采取一些优惠政策降低农资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要从农资企业自身寻找解决途径。目前,农资行业存在很多问题,如垄断、中间环节过多等。在这样的条件下,控制了垄断就可以降低成本,减少了中间环节就意味着服务了百姓。

正像有人提出的那样:要对农资生产企业开征价格调节基金。制订相关政策法规,按照与企业产品出厂售价成正比确定征收比率,即售价越高,征收的价格调节基金就越多。同时,也要保护农资生产企业的利益,对农资市场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而国家收的农资价格调节基金也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返补给种粮农户,增加他们的收入。

(四)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

在分析现状时提到了抛荒和半抛荒的现象,这类的问题必须通过完善土地经营制度来解决。但是,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在上述的一些措施已经付诸实施,种粮的基本状况已经有所改观的前提下,仍然出现这种现象的话,要对相应的农户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如收回抛荒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违法抛荒者重新承包土地收取耕种保证金等等。

虽然家住农村,但是这次实践让对农村生活我有了更深的了解。真心希望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能够得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能够得到根本的改善。

(五)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

水利设施建设对于粮食生产来说至关重要。现在国家对大型水库有部分转移支付,但资金还远不够。如郴州市宜章县目前对于 4大灌区的维修费就需要7 000万元,而上级下拨的资金每年只有几百万。同时在农村地区存在更多的还是中小型水库,数量众多、分布很广、险情也较大,资金投入显得更加不足,小Ⅱ型水库根本无资金投入,小江小河基本上无人管。水利设施建设需要资金投入力度较大,完全靠地方,难度很大。所以国家应该对水利设施建设给予更大的关注和资金投入。对于部分地方来说,水利设施的维护和修缮还关系着库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将极大地增加旱涝保收耕地面积,极大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农民种粮的风险也少了很多,对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六)提高粮食生产率为目的,加大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粮食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更大程度上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推广,因此,加大粮食生产科技攻关和推广力度,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贡献率是提高粮食生产率的有效手段。它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产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可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由于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国家在农村科技研发和推广等农业生产服务体制上应加大投入力度,从根本上提高粮食生产率,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中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

(四)总结

8.关于癌症原因的调查报告 篇八

周建平陈海龙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加剧,特别是新旧经济体制的变革而引起的矛盾错综复杂,引发的群体性上访事件逐年增加。如何正确处理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有效的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最大限度的减少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近二年本人调处的几起上访问题,就群体性上访谈几点认识:

一、典型案例回放

以历时五年、历经八场诉讼、二次上百人冲击县林业局的南县茅草街镇永福村树木案为例(材料均取自县政府调查组报告):

2003年7月16日,茅草街镇(原三岔河乡)永福村与南县天都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都木业)签订了《关于三岔河乡永福村树木砍伐合同》。合同约定:甲方从合同签订之日起,应确保将该村所有的417方林木(以林业局已经鉴定的树木数量和地方为准)全部交付给乙方砍伐,其中池杉部分保留,甲方按规格数量从其它地方补充,砍伐手续由乙方办理,并于当年11月20日结束。合同由原乡司法所负责人起草并见证。2003年9月开始,天都木业砍伐林木,并如期伐完。2004年1月12日,南县林业派出所填写了《伐后验收结论书》。《伐后验收结论书》载明:已完成部分采伐,采伐量240m3,剩余部分计划尽快完成。2004年7月23日,天都木业将永福村告上法庭,理由是永福村仅提供240方林木给其砍伐,尚有177方林木至今没有提供。依据是林业部门制作的《伐区调查设计表》、《南县三杉二元立木检尺码单》及《伐后验收结论书》。此后四年,永福村与天都木业之间的诉讼经历了南县人民法院一审、再审、重审,益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次发回重审和恢复审理,天都林业与县林业局的行政诉讼初审、再审、申诉等共八场诉讼,为此永福村与天都木业诉讼支出均在5

万元以上。期间,永福村村民多次到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上访,并于2005年4月21日聚集100多群众冲击县林业局,砸烂林业局牌子、办公桌椅,并在推搡中致使林业局工作人员受轻微伤。与此同时,天都木业股东之一吴某,动员其母亲、妻子、孩子多次吃住到县法院院长办公室,要求按判决强制执行。2007年6月10日,茅草街镇党委成立工作小组进驻永福村,组织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

2007年6月21日,永福村100多群众再次冲击县林业局。林业局“解决”永福村建设补助3.1万元。

2007年6月25日,县政府组成调查组,对事件全过程进行全面调查,形成了《关于茅草街永福村林木买卖合同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调查情况汇报》。2007年7月8日,在茅草街镇党委的主持下,县政法委、县法院、县林业局负责人参加,永福村与天都木业双方签订调解协议。至此,永福村树木案划上了句号。

二、群体性上访形成的主要原因

1、基层组织建设薄弱,个别基层干部素质偏低。一是某些基层党委、政府政治敏感性不强,解决问题效率偏低。少数领导干部认为信访工作是一项务虚的工作,难以出政绩,一旦出现问题,能推则推,能拖则拖;二是某些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处理问题依然按计划经济、行政命令的老一套,“一吼二推三拖”,使小事变成大问题,个体访变成群体访。永福村树木案在6月中旬镇党委的调解下已达成意向,但永福村几年来支付的5万余元诉讼,群众认为不应由村里承担,这是引发6月21日再次冲击县林业局的主要原因。如果在一开始即调解而不是推向法院,问题要小得多;三是某些干部害怕群众集体访,一旦发生集体上访就一味迁就上访群众的不合理要求,造成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导致集体上访的恶性循环。

2、有些部门和社会中介组织社会责任感不强,执行政策、法规不严,缺位、越位、错位现象时有发生。根据县政府调查组调查结论,在永福村树木案中,林业部门作出的结论没有当事双方签字,结论真实性存疑;审判机关多次改判,忽左忽右;乡司法起草见证的合同存在漏洞;某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先后担任当事双方代理。村级班子是不是一级完整的可负责任的法人,有没有实力承担经济责任,群众愿不愿意承担责任,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2006年6月,法院强制执行负债的新成村主任,导致上百人围堵县法院。新源村承包出去的土地被十多户群众自行分配耕种,承包人起诉后,却无法执行。所以在涉及村级的案件,有关单位要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不能一判了之,一判事了,要更加注重调解,侧重调解结案,真正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3、村级班子战斗力不强。一是少数农村负责人损害群众和集体利益的行为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村委干部与群众接触密切,其一举一动特别是有损群众和集体利益行为,在群众中的反映最直接,最容易影响群众的印象和情绪。永福村树木案在拍卖过程中,当时的村支两委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二是个别基层政务村务不公开,群众有疑虑。有的村居在村务、财务公开方面,未能按要求把公开工作落到实处。有的公开不规范,有的搞形式主义,有的根本不公开。群众最关心的土地、财务、计生等工作透明度不高,造成群众猜疑,严重削弱了基层组织的群众基础,使基层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感召力;三是农村党的基层组织严重弱化。少数班子软弱涣散,工作中互相推诿,致使一些问题难以解决,为寻求上级重视,诱发群体上访。

4、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有些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有的受不正常心态的驱使,认为他们向职能部门反映了干部的腐败问题,职能部门就应该立即采取行动,得先抓人,如调查后,未发现问题,再放人也不迟。对这些不合理要求,有关部门按正常程序进行,群众就认为是包庇、袒护,就向更高一级反映问题。一些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较弱,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相对较低,守法、依法维权观念淡薄。当发生利益纠纷时,错误认为干部不依法办事,同时又不能正确地运

用法律办事,认为只有靠聚众上访才能对领导造成压力,才能较快地解决问题,使本来能通过法律解决的矛盾演化成群体性事件。

三、解决群体性上访的建议

1、强化责任,落实群访一把手负责制。领导重视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实践表明,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对群体性上访的重视程度,是问题能否得到及时、妥善解决的关键。如永福村树木案,不是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有关部门不会那么配合,问题到现在都可能没有解决。许多问题,不一定要县里、市里、省里甚至中央作批示,在初发阶段,只要基层主要领导重视,基本上是能解决的。因此,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群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尤其是乡镇与部门“一把手”,要坚持矛盾自行解决,尽可能不上交或少上交矛盾,努力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苗头性的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

2、超前防范,做实预防群访基础工作。一是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是否有威信,是一个地方稳定与否的关键。要加强乡镇要行政村、居委会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整体素质,增强化解各类矛盾的实际能力,使他们成为维护一方稳定的核心力量。二是要规范行政行为。规范行政行为是从源头上解决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上访的治本之策,要采取措施予以规范,确保各项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如扎实推进“三项公开”制度,推行“阳光作业”。三是加强法制宣传和引导。司法部门要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解决问题或依法上访。法院在审理涉及村级案件的时候,要做到接案一件,判决一件,执行一件,或者调解,而不要让法院判决形同一纸空文,严重影响法律尊严。茅草街镇永福村树木案、新源土地纠纷案、新成村负债案(三案均已调解结案),判决了无法执行,反而强化了当地村民“人多就有理”的错误观念,导致群体事件接连发生。

3、完善制度,健全处访工作机制。一是搞好预测排查。要建立健全信访信息网络,做好信访信息的收集,争取在群访之前,不失时机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平息事态。二是做好疏导工作。要主动深入基层,通过召开案情通报会,及时向群众反馈信访问题查处进展情况。通过说服疏导,达到理顺情绪,规范信访活动,化解矛盾的目的。三是齐抓共管。各级各部门要遵循“大信访”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协调制度,切实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推行“信访联动”制度,积极协调各方化解群众矛盾,真正使有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信访工作整体合力。要通过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的调查,查找原因,吸取教训,从中发现体制、机制、制度、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健全规章制度。要通过处访,不断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能。

4、严格考核,建立健全奖惩制度。一是实行主要领导引咎辞职制。凡乡镇、部门发生本属自己职责范围能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群访的,应责令其主要领导辞职,或由组织部门建议本人引咎辞职。二是实行信访工作责任倒查制。凡发生群访的,由有关部门立案追查,如因初信初访阶段接待人员、承办人员态度生硬、简单粗暴、敷衍推诿,或因承办人办理不及时、程序不合法、处理不正确等原因造成的,给予相应处理。三是完善奖惩机制。群体性上访基本上是一些长年累月积压下来的老大难问题,接手处理往往使接访人员“惹祸”上身,直接影响民主测评和组织考察。在这样一种负激励机制下,工作绩效难以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严重挫伤接处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基层干部对待群体访问题态度消极,或相互推诿,或敷衍应付,进一步导致基层矛盾积压。应建立一套严格的责任追究与激励相结合的奖惩机制,将接处群体性事件列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标尺,对善于接处群访问题、且做出了一定成绩的,要在政治上给予激励,使得基层干部乐意接处群访。

9.关于癌症原因的调查报告 篇九

【关键词】晚期癌症病人;麻醉药品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66-01

WHO统计,70%晚期癌症病人都受剧烈疼痛折磨,大大降低其生活质量。国内文献报道:近年,每年新增180万癌症患者,达140万死于晚期癌症,50%以上伴癌痛。癌症引起患者直接疼痛的80%左右,癌症的治疗间接引起疼痛的10%上下,剩余的部分属于与肿瘤相关性疼痛和无癌痛[2]。科学有效地止痛,乃首要干预措施。一般临床会使用麻醉类镇痛药,但总所周知长期持续的使用容易成瘾,造成患者不必要的另一痛苦。

WHO推荐使用三阶梯止痛疗法:第一阶段,轻度疼度时选用非阿片类镇痛药,代表药物是阿司匹林,或布洛芬和对乙氨基酚;第二阶梯轻、中度疼痛,非阿片类镇痛药单用已经不能控制疼痛,应增加加弱阿片类药,以可待因为代表;第三阶梯强阿片类药,以吗啡为代表。本文以此为依据,回顾性分析该院晚期癌症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情况,如下所示:

1 病例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该院 2013年1月 -2015年1月间门诊部和住院部收治的100例晚期癌症患者麻醉性镇痛药品用药情况,病历整理和统计病人的姓名、性别和年龄,收集用药处方中药品名称、规格、金额、用药天数和总用药量等数据,并算出各药品的用药频度数和药物利用指数[1]。

1.2 分析和研讨方法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参照 WHO 规定的限定日剂量和临床常规用量来确定限定日剂量值,并以药物利用指数为指标分析各种药品用药情况[1]。

公式依据[1]:用药频度数 = 总用药量/限定日剂量;

药物利用指数 =用药频度数/实际用药天数。

用药频度数越大说明用药次数多,药物利用指数值≤1.0指示用药合理及科学。

2 统计与计算结果

回顾分析100例晚期癌症患者,年龄(18~85,均56)岁。其中住院患者20,门诊患者80例。男性74例,占比74%;女性26例,占比26%。

2.1 麻醉药品使用情况

主要用药七种:注射剂 3 种、缓控释片剂3种、 缓控释贴剂1种。麻醉药品使用的基本情况显示:男性患者使用比女性多;其中又以老年患者最多,如表一所示:

2.2 药品及规格和总用量——药总用量:盐酸吗啡缓释片最多,地佐辛注射剂最少,如表二所示:

3 探讨

可能由于环境影响和诊断技术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确诊为癌症,该院收治的癌症患者也越发增多。缓解癌痛、科学合理有效地用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是首要干预。1994 年国家卫生部发布《癌症病人申领麻醉药品专用卡的规定》,开始实施麻醉药品专用卡申领制制度。2002到2006年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此规定进行了修订[3]。WHO推荐临床三阶梯止痛疗法。非阿片类药物用于轻度癌症的疼痛止痛,包括布洛芬、扑热息痛、吲哚美辛等。非阿片类止痛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主要代表,在应用是加用H2受体拮抗剂和硫糖铝,其止痛效果可达20%-40%。另外,在重度癌症疼痛止痛用药上,如吗啡、美散痛、哌替啶等,首次用量都有一定的规格,如吗啡首次用量推荐5mg/4-6h。而哌替啶为50-100mg/4-6h。剂量调整一般以增加剂量为主,而不是增加给药频率。

由统计分析结果可知,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地佐辛注射剂的药物利用指数均﹤1、合理;盐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吗啡注射剂、曲马多注射剂和芬太尼缓释透皮贴剂虽然药物利用指数﹥1,基本在正常用药范围。该院麻醉药品使用,仍需进一步根据临床情况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海慧,晚期癌症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的应用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4月第30卷第4期:600——602;

[2] 周丽,我院晚期癌症病人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的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 年第10卷第3期:125;

10.关于癌症原因的调查报告 篇十

工作中,有人入职,自然有人辞职,我们或许会因为一些原因离去,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写辞职报告了。不知道辞职报告里该写什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酒店员工个人原因辞职报告(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酒店员工个人原因辞职报告1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你的第一年,你对我的关心和照顾,让我学到很多东西,有多少。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大量的工作,忽视,缺陷可以宽容酒店前台辞职报告我,你总是教我前进,是让我由衷的感激。我在前台工作,一举一动代表一个酒店,但在今年,我知道在思想上和实际工作和不履行责任。通过仔细的反射,辞职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机械化操作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问创新;

2、工作,而你的工作的一种怠慢,激情程度不高。在服务、以及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

3、自己的调节力差,情绪严重;

4、缺乏销售意识和销售技巧,客房出租率低;

5、服务意识,没有真正的客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6、缺乏沟通和交流、信息反馈,并导致工作不协调;

7、微机改革后,缺乏责任感,没有及时的数据统计和管理。

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应用程序,我酒店前台辞职报告知道让领导是非常困难的,我想真诚道歉。为了形象的酒店和兴趣,我选择离开,希望领导人可以通过的!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月xx日

酒店员工个人原因辞职报告2

尊敬的领导:

您好!感谢这么日子你们对我的培养、关心、和照顾,自从20xx年x月xx日进入本酒店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直未能适应这份工作,我决定重新定位选择一份适合自己喜欢的.工作,希望你能早日找到合适的人员。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毫无兴趣,也就自然谈不上什么干劲、质量…我觉得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开心快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一件适合自己喜欢的事情会让人心作毫无兴趣,也就自然谈不上什么干劲、质量…我觉得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开心快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一件适合自己喜欢的事情会让人心静愉悦开朗,做一件不适合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只会让人郁闷压抑,我决的这种工作环境让我很难融入其中。

最后,我忠心对你说;对不起与谢谢,这些日子对你们大家伙对我的关心照顾我由衷的表示感谢,同时也自知惭愧给你们添了太多的麻烦。给x班产品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此我诚恳的向大家伙道歉;对不起我辜负了大家伙对我的期望!

在此祝愿x班,业绩节节攀高!望领导给予批准!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月xx日

酒店员工个人原因辞职报告3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我要感谢领导一个多月来对我的培养及同事们给我的无私帮助。大家对我的信任和帮助,让我不断成长。特别令我感动和难忘的是,领导给我锻炼机会,让我成为一名合格的酒店员工。

在xx酒店的这段工作经历,是我人生中很充实的一段日子,在这里我明白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道理,这些将让我终身受益。我在领导的耐心指导下学到了很多知识,长了很多见识,不论做事还是做人,这些名贵财富都将使我受用终身。感谢领导给我的工作机会及对我的培养,让我对自身的潜能力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挖掘!这段日子以来,我一直以餐厅为家,尽心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我已对酒店行业有了感情,感恩之心时时都在激励着我。在这里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在这里我对服务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一幕幕平凡而有趣的工作和生活片段都是我难忘的回忆。是同事也是朋友,是领导也是亲人,这是我的肺腑之言。作为一个外地人,我也曾想过在xx酒店长干,但是由于我个人的身体原因,我不得不离开这个集体。希望我的离开不会给酒店带来任何的损失和不快,毕竟我在酒店的作用也不是很大。我对我的离开有一点舍不得,毕竟这里的每个人都让我倍感亲切!可是我有本身不得不离开的原因,余下的这段日子我会尽心尽力的做好我份内的工作,请领导放心!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希望领导谅解!最后祝大家工作愉快,同时更祝愿xx餐厅兴旺发达,再创辉煌!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月xx日

酒店员工个人原因辞职报告4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到公司已有几个月了,在这几个月里,虽然我的工作不是做的特别突出,但是在公司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也要求自己尽心尽职,每项工作都用自己十二分努力去做,尽管不是特别好,但平心而论,公司的器重,同事们的热情,这真是我第一次工作,也是我遇到的最好的工作环境。

但是我再三考虑还是写下这封辞职信。在昨天没有接到调走的通知的时候已经把辞职新写好了。虽然我心里甚是不愿意,但这实在不是我以后所选择的地方了。我到公司到现在每一次都是看到公司对我们的要求,而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但是公司有没有想过要想别人做好,自己的责任是先把这些做好,而在去要求别人,现在的xx和我们以前初来时的感觉一点都不一样,感觉变了,不是一个真正的大集体,而我看到是人人都在勾心斗角,这也是现在xx人员不稳定的原因,他把每个人都当成工具来看待,不服从就会被裁掉,但有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这也是我离开的原因。

我非常喜欢xx,因为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xx,我把它印入我的骨髓当中的喜欢。当初从xx回来就是还相信xx会给我们大家希望,我自己的原因占最大部分,但是自己的能力非常有限,不一定做得让公司感到满意,我只能说声抱歉,请公司原谅!

再一次真诚的感谢公司及同事们对我的关爱!恳请公司接受我的辞职请求!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月x日

酒店员工个人原因辞职报告5

尊敬的领导:

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和批复我的辞职报告。

承蒙你们的关心和照顾,使我在xx酒店北京分号度过了三年零九个月的美好时光,从中也让我学到和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能与全体新老员工一起走过这一段平凡而难忘的人生北漂之路,这份情感不是可以用任何言语来表达的。再次衷心感谢你们和各部门经理在过去的日子里所给予我无微不至地关心和帮助。

作为一名xx员工,虽然我年过半百,但是依旧非常认真负责地去做好每一项工作,每天工作均在10小时以上,每逢星期天也从不休息,自觉地起着一位老同志该有的模范带头作用。但是,薪金收入与我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根本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很抱歉我只能提出离职辞呈,恳请你们于20**年12月31日前安排好合适的人员接收我的工作并批准我于当日离职为感。

接下来我依然会用心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并认真地做好离职前的一切交接工作。最后祝你们和你们的家属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也衷心祝愿xx酒店北京三家分号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特此报告,望批复为盼!

申请人:xxx

11.住院癌症患者麻醉药品使用调查 篇十一

了解医院麻醉药品在癌性疼痛规范性镇痛治疗中的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0年住院癌症患者癌性疼痛治疗中麻醉药品处方和部分使用麻醉药品镇痛的患者临床病历。结果 某院2010年住院癌症患者 癌性疼痛治疗中常用麻醉药品共5种,用药途径以注射和口服为主,其中吗啡制剂占我院癌性镇痛麻醉药品用量的54.63%,而癌性镇痛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在临床病历中体现性不强。结论 某院癌痛治疗基本符合三阶梯止痛原则,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于完善。在癌症镇痛治疗中,麻醉性镇痛药物在缓解癌性疼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规范化的镇痛治疗可以有效消除疼痛,最大程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把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低,全面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1]。回顾性分析了某院2010年住院癌症患者癌性疼痛治疗中麻醉药品处方和部分使用麻醉药品镇痛癌痛患者的临床病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抽取2010年住院部全年用于癌性疼痛的麻醉药品处方1160张和50份使用麻醉药品镇痛的癌痛病人临床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处方调查内容包括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诊断以及用药名称、用药剂量和数量。病历调查内容包括对癌性疼痛的评估、诊疗方案、疗效评估、诊疗方案变更分析、医嘱、用药指导和对患者或家属的宣教工作等。

1.2 方法

以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及本院临床实际应用情况,计算出常用药的用药频度(DDDs),运用WHO的镇痛三阶梯用药和慢性疼痛治疗规范对结果进行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镇痛性麻醉药品

使用患者共1160人次,其中男592人次,女568人次。患者年龄34~88岁,其中30-50岁有105人次,50-70岁有有148人次,70岁以上有907人次。患者所患疾病涉及呼吸系统(肺癌294人次)、消化系统(胃癌156人次、结肠癌164人次、直肠癌等)、泌尿生殖系统(肾癌112人次、宫颈癌等)、神经系统等10余种常见肿瘤。

2.2 镇痛性麻醉药品数量和DDDs排序

常用镇痛性麻醉药品为硫酸吗啡控释片、哌替啶注射剂、布桂嗪注射剂、吗啡注射剂、可待因片剂5种。前3位分别为吗啡控释片、哌替啶注射剂、布桂嗪注射剂,这三种药物用量约为全年癌性镇痛药用量的80%以上。其中吗啡口服制剂的用量、哌替啶针剂的用量、布桂嗪注射剂的用量分别占为46.10%,27.00%,10.00%,吗啡注射剂的用量为8.53%(表1)。

2.3 用药途径

用药途径以口服和注射为主,其中全年癌性镇痛药品处方量的56.86%为注射剂;在数量上口服剂型以硫酸吗啡控释片作为口服剂型的代表,用量最大,其DDDS排序第一。其余的方式,如透皮贴剂,自控镇痛方式等新技术、新剂型在癌性镇痛临床治疗中未使用或未广泛使用。

2.4、临床病历记录情况 有40份病历的镇痛药物均涉及注射剂和口服剂型,有10份病历单选口服或注射剂型,24%的患者使用弱阿片类药物,约82%患者使用强阿片类药物,有3例二联用药为强弱阿片类药物联用。非甾体类镇痛药和非阿片类药、辅助药使用较少,普遍单用阿片类药物。有3例患者用吗啡30mg,4h,不能有效止痛,未更改用药方案。有10例患者镇痛为按需给药,其中有5例无规律、频繁更换镇痛药品;有不少于5份的病历未见镇痛用药的规范性治疗方案及镇痛药物调整的依据、分析等。

3、讨论

3.1 麻醉药品的使用与性别、年龄关系

本院2010年住院的癌痛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性别差异不大,70岁以上有907人次,占整个处方量的78.19%,由于年龄的原因,患者所患疾病肺癌、胃癌、肾癌等大都已诊断为中晚期,因此对他们进行癌性疼痛长期规范化治疗是必要的,可以有效消除疼痛,最大程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全面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

3.2 加强吗啡制剂的合理应用 医院吗啡制剂的用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吗啡制剂占全年癌性镇痛药用量的54.63%,其中吗啡口服制剂的用量为46.10%,吗啡注射剂的用量为8.53%,分别是全年癌性镇痛药用量的第一位和第四位。医院吗啡控释片处方构成比及DDDs都高,这说明WHO推行的以吗啡医疗消耗量为指标的麻醉镇痛药品“癌症三阶梯止痛方案”在本院实行情况基本符合要求。

3.3 减少哌替啶制剂在癌性镇痛中的使用

哌替啶注射剂使用量较大,在本院癌性疼痛治疗中用量第二,其DDDs排序第二。哌替啶注射剂DDDs偏高与表院将其用于急性癌性镇痛有一定的关系:如患者不愿意长期使用麻醉药品镇痛,或医生仍给癌痛患者按需给药,或用于患者长期急性镇痛。哌替啶作为癌症患者长期止痛临床用药不合理的[1,2],因此,应控制我院哌替啶作为癌症患者长期止痛的用药量。

3.4 可待因的使用情况 肺癌患者在所患疾病中有294人次,是所有肿瘤患者中最多的,但可待因的使用量却是5种常用麻醉镇痛药中使用最少的,特别是在肺癌患者的使用中只有10例(人次)。根据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可待因为中度癌痛治疗的代表药物,其镇痛效力持续时间达4~6 h,且符合无创给药的原则,尤其适合肺癌癌痛患者,用药后干咳明显减轻,睡眠有所改善,生存质量有所提高。但表院可待因片大部分用于一般患者的难治性干咳,这需要药师进一步加强该药的宣传和使用指导[3]。

3.5 增加医院麻醉药品新剂型、新技术

表院麻醉药品剂型比较单一,用药途径为主要为口服和注射,占全年癌性镇痛药品中处方量的95%。透皮贴剂,自控镇痛方式等新技术、新剂型未被广泛应用。多种剂型的应用可以尽量满足癌性疼痛患者的不同要求,实行个体化用药,促进麻醉药品镇痛的合理使用。如芬太尼透皮制剂可有效地避免阿片类药物便秘等不良反应,72 h持续镇痛,适用于消化道症状较多及慢性持续疼痛患者,对吞咽困难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禁忌证的,可选择经舌下含化或经直肠给药等。

3.6 关于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

病历反映患者普遍单用或联用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镇痛药和非阿片类药辅助药等使用较少。单一用药会使患者过度依赖麻醉药品而产生依赖;辅助用药在防止不良反应的同时,可协同提高镇痛效果,应贯穿整个三阶梯止痛方案的治疗过程:如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可因肠蠕动受抑出现便秘,可用麻仁丸等中药软化和促进排便。按时用药、个体化用药仍有病历不能体现。疼痛治疗时,合理选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多种给药途径交替使用、按时用药、个体化用药,提高镇痛效果,防止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3.7 其他患者及家属缺乏癌症疼痛及镇痛治疗知识,担心过早使用镇痛药,今后无镇痛药可用等等因素,都导致了目前基层医院癌性疼痛镇痛治疗还未达到理想的规范化治疗。

总之,本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符合WHO的镇痛三阶梯用药原则,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规范性镇痛中的合理用药仍存在不足,临床药师应加大对WHO的镇痛三阶梯用药和慢性疼痛治疗的新观念、新方法宣传,加强对癌性患者的镇痛作用,消除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医院规范化镇痛治疗的进一步提高[4]。5参考文献

12.关于癌症原因的调查报告 篇十二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感染管理科,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宁养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 目的:调查接受宁养服务癌症患者家庭功能情况,并找出影响癌症患者家庭功能的因素,为今后探索癌症患者家庭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6月-2010年8月在新疆某肿瘤专科医院的宁养院新登记的宁养服务癌症晚期患者,共发放问卷134份,收回有效问卷126份,本研究将一般情况和家庭功能量表(FAD)编成问卷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1.接受宁养服务后,癌症患者家庭的总功能分值与接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家庭功能中的“问题解决”与家庭人口数呈负相关;“沟通”与家庭孩子情况呈正相关,与婚姻状况、患病年限呈负相关;“角色”与年龄及患病年限呈正相关;“情感反应”与患病年限及家庭人口数呈正相关;“情感介入”与家庭人口数呈正相关,与患病年限呈负相关;“行为控制”与年龄及婚姻状况、家庭孩子情况呈负相关;总的功能年龄与呈正相关,与患病年限及家庭人口数呈负相关。3.癌症患者家庭功能与多因素有相关性。结论:接受宁养服务癌症患者家庭功能较接受前均有改善,且家庭功能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系,但宁养服务癌症患者家庭功能内部仍有问题存在。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增加,我国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逐年上升。2003年卫生部将癌症防治提升到“大卫生”的议事日程,同时将晚期癌症的宁养服务纳入了人类对癌症整体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在宁养服务中,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患者认为家庭是度过癌症末期最舒适的地方,并且特别渴望得到亲人的关怀和爱抚[2],也就是“马斯洛人类需要层次理论”的爱与归属的需要[3]。新疆地处祖国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少数民族占人口的绝大部分,为了切实做好癌症晚期患者宁养服务,作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宁养工作者更肩负着巨大的义务和责任。本文旨在了解接受宁养服务的癌症患者家庭功能状况,希望在宁养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使患者家属勇于面对亲人身患绝症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残酷现实,更能在患者有限的生命里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与关爱,珍惜现有的生活、珍视宝贵的生命,使得宁养服务更贴心、更细致、更人性化,同时给予国内宁养服务工作者一些可参照的建议。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新疆某肿瘤专科医院的宁养院是新疆唯一一所提供宁养服务的慈善机构,现在以2009年6月-2010年8月新登记的接受我院宁养服务的癌症晚期126名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接受宁养服务的癌症晚期患者;②家庭贫困;③家住在乌鲁木齐市的居民;④经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

1.2 调查方法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被调查者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族别、婚姻状况、家庭子女状况、家庭人口数等。

1.2.2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 FAD),能简单有效地找到家庭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问卷依据McMaster的家庭功能模式(McMaster Model of Family Functioning,MMFF)确定量表的测定范围,共60个条目,含7个分量表:①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PS);②沟通(Communication,CM);③角色(Roles,RL);④情感反应(Affective Responsiveness,AR);⑤情感介入(Affective Involvement,AI);⑥行为控制(Behavior Control,BC);⑦总的功能(General Functioning,GF)。该量表每个条目均有4个答案供选择,其评分为:非常同意=1,同意=2,不同意=3,完全不同意=4。涉及家庭功能欠缺(不健康)的条目,其评分方式为5-实际得分。1分代表健康,4分代表不健康,每个分量表的各条目得分平均数即为该分量表的分值。量表作者对FAD的信、效度作过反复测定,均提示FAD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调查工具 在确定为宁养服务对象后次日进行家庭出诊调查即进行宁养服务接受前家庭功能相关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家庭系统存在的问题后,在宁养服务标准基础上再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和疏导三次(即三个月)尔后对进行宁养服务接受后家庭功能相关问卷(同一份问卷)调查;调查由专业人员负责,调查前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目的、内容、填写问卷表的具体要求,讲解注意事项,打消被调查者疑虑,取得信任,获得被调查者认真如实的填写,当场收回。少数民族患者家庭由专业少数民族医务工作人员进行解释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两人复核录入建立Epidate数据库,统计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主要采用t、F检验、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家庭功能在患者接受宁养服务前后的差异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中,该量表各维度分值越低,表明家庭功能越健全。经t检验,接受宁养服务后,癌症患者家庭的总功能分值与接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宁养服务癌症患者在未接受宁养服务时家庭的总体功能不及接受后。患者在未接受宁养服务时家庭的沟通、情感介入2个维度的分值高于接受后;其角色、情感反应2个维度的分值也呈现偏高趋势,提示在未接受宁养服务时癌症患者家庭部分功能存在缺陷或偏差。但在解决问题和行为控制两个维度的分值未呈现差异。(见表2)

表2 家庭功能在患者接受宁养服务前后的差异

2.3 宁养服务癌症患者家庭功能与各因素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接受宁养服务癌症患者家庭功能维度与其一般情况存在一定相关。即:家庭功能中的“问题解决”与家庭人口数呈负相关;“沟通”与家庭孩子情况呈正相关,与婚姻状况、患病年限呈负相关;“角色”与年龄及患病年限呈正相关;“情感反应”与患病年限及家庭人口数呈正相关;“情感介入”与家庭人口数呈正相关,与患病年限呈负相关;“行为控制”与年龄及婚姻状况、家庭孩子情况呈负相关;总的功能年龄与呈正相关,与患病年限及家庭人口数呈负相关。提示接受宁养服务癌症患者年龄越小、婚姻状况越好、患病年限越短、家庭人口数越少及家庭孩子情况越好,其家庭功能越健全(见表3)。

表3 宁养服务癌症患者家庭功能与一般情况的相关性分析(r值)

注: * P<0.05

2.4 宁养服务癌症患者家庭总功能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民族、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亲密度、矛盾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及家庭适应性作为自变量,家庭总功能作为应变量,对接受宁养服务癌症患者家庭总功能影响因素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宁养服务癌症患者家庭总功能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注: * P<0.05

3 讨论

在当前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癌症患者由于高昂的医药费不能住院治疗,在边远、贫困山区的晚期癌症患者,甚至连基本的止痛治疗都得不到满足,只能待在家中痛苦地等待死亡,而以家居式服务为主要特色的宁养服务为提高当今世界上难以治愈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宁养护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模式,过去是病人找到医院来看病治疗,现在主动上门去看望病人,尤其是癌痛病人,根据他们生理上各功能脏器的衰竭、病情变化快,加之精神上的孤独和固执、心理上的难以接受,使更大多数患者认为家庭是度过生命末期最舒适的地方,并且特别渴望得到亲人的关怀和爱抚[4],随着家庭在健康和疾病中作用的加重,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日益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关注。

多项研究表明:较夫妻健康的对照家庭而言,癌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呈弱化趋势。而本次研究显示,接受宁养服务癌症患者的家庭总功能得分已由未接受时2.32±0.27降低为2.18±0.24,即家庭总功能有好转趋势,具体表现在:遇到危及家庭完整和功能容量的问题时,家庭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家庭建立家庭功能的行为模式过程中,家庭任务分工更加明确和公平、家庭成员也能认真地完成任务;家庭成员对刺激的情感反应的程度降低;家庭成员相互之间对对方的活动和一些事情关心和重视的程度更高。本文结果示,接受宁养服务癌症患者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和情感介入在不同性别存在差异,其中男性患者问题解决、沟通能力低于女性,而情感反应和情感介入高于女性,主要是因为男性患者情感不易表露,且男性癌症患者多为40-60岁以上,他们要工作,要照顾自己的家庭、孩子,因此他们承受的压力也是非常大,有时可能会因为长期的照顾责任,令患者心力交瘁,亦或病人情绪低落也会给家人带来巨大的压力。问题解决、情感介入和总的功能在不同民族存在统计学差异,与少数民族人群民族信仰文化有关,他们把自己患病能归于天命,可以找到心理平衡,致使可以坦然地面对绝症,从而减轻了癌症带来的精神压力;而其他方面在民族之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原因可能为调查对象均为乌鲁木齐市及周边常住人口,现代社会使其民族差异越来越小有关系。

家庭是一个自然支持系统,扮演着促进和保护个人健康的重要角色。癌症患者的康复除了需要一定的医疗保健服务资源之外,家庭又是患者最重要的支持者和康复过程中的主要照顾者。家庭医学理论认为:慢性病或严重创伤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双重打击;同时,它又作为一个应激源对患者的家庭造成影响,家庭因其成员患病会受到多方面的冲击,承受心理、躯体和社会的多重压力,可能产生适应不良等家庭功能障碍和相关的健康问题。

家庭功能各维度得分在不同患病年限患者中存在统计学差异,原因可能在于患病年限越短的患者越不能接受现实,且造成家庭功能各维度越不健全。而癌症患者问题解决、沟通和行为控制在婚姻状况下,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功能在患者不同家庭人口数、沟通和行为控制在患者孩子不同状况下存在统计学差异,原因在于:已婚患者、家庭人口数<4的家庭问题解决迅速,已婚、家中无孩子的患者沟通容易,家庭人口数<4的患者情感反应小、情感介入少,已婚、家庭人口数<4和家中无孩子、子女有工作的家庭患者后顾之忧少,家庭经济状况较其他家庭稍好,家庭功能总体较好,还可能在于每个家庭都有内在规则,这些内在规则规定了每个家庭成员的角色、地位、行为准则,同时也规定了家庭与外界交往的基本原则。由于家庭整体需要和成员个体需要不能总是保持一致,当家庭成员因为个体需要而违反家庭内在规则的规定时,家庭内部常常会发生冲突,并由此导致家庭的情感、行为问题[5]。家庭人数越多,这些潜规则越难约束个人行为和情感。通过各种分析,结果显示:癌症患者家庭功能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宁养服务会使癌症家庭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就癌症患者需要关爱和被尊重的特点,从心理疏导方面入手是最为重要的,其次是止痛。癌痛患者,可能对疼痛的恐惧更大于死亡的恐惧,因此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的前提是获得病人的信任。宁养家居服务免费为患者发放止痛药物,在满足患者生理需要如疼痛的缓解、药物治疗的同时;做好相关心理疏导,使家属了解到癌症患者由于患病状态和对疾病的恐惧以及由于治疗的经济压力而导致的自我评价降低,人际交往减少,常常出现的绝望及抑郁症状,对生活失去兴趣,消极对待,容易产生家庭社会关系紧张、职责推诿、角色功能削弱及社会退缩等问题[6]。因此,医护人员不仅要考虑患者生理的需求,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改善患者健康状况,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接受宁养服务癌症患者的家庭功能虽仍有些缺陷,但较接受前已改善很多。朱桂霞等报道97%癌症患者家属有悲观、抑郁、焦虑、紧张的心理[7];崔以泰等也发现中国人在对待自己亲人的死亡及濒死状态方面较美国人的恐惧程度高[8]。癌症末期的患者在精神上的需要和照顾比之机械地维持心跳和呼吸更迫切,他们特别需要人间的温暖,社会的尊重,精心地照料和亲友们的依恋[9]。患者及家属常常向宁养医护人员寻求更多的帮助。本研究提示广大医护人员、心理学工作者应在治疗干预癌症患者病症的同时关注其家庭功能,尤其需关注男性、汉族、家庭人数多的、患病时程短的患者,并对其家庭给予重点支持,通过干预措施增强其家庭功能对患者身心状态的积极影响。而相对于患者和家属的需求我们国内宁养服务仍显得比较粗糙,有待扩充和发展,服务内容也需要更细致、周到和人性化。

参考文献

[1]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办公室主编. 姑息医学. 2008

[2]钟进才. 香港的宁养服务[J]. 医学文选, 2003, 22(1):83-85

[3]朱风云. 临终关怀的发展和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 1992, 27(7): 323

[4]Pitts M. Fullfilling needs in final days[J]. Homecare, 1995,17:40

[5]Inoue S, Saeki T, Mantani T, et al. Factors related to patient's mental adjustment to breast cancer: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and family functioning. Support-Care-Cancer, 2003,11(3):178-184

[6]Maliskis L, kwan L, Krupski T, et al, confidence in the abl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physicians among low-income patiences with prostate cancer[J], Urology, 2004, 64(2): 329-334.

[7]陈海喻. 对癌症病人及其家属护理[J]. 国外医学护理分册. 1993, 12(2):83.

[8]杨国亮, 包天奎, 朱丽. 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家庭功能与健康功能状况的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05, 8(19): 1582-1585.

[9]穆新华, 刘晓虹. 癌症患者心理行为干预的研究与应用.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20(7):39-41.

白靖平:通讯作者

表1 接受宁养服务癌症患者的一般情况

变量 组别 人数百分比(%)

性别 男 72 57.1

女 54 42.9

民族 汉族 79 62.7

少数名族 47 37.3

年龄(岁)<40岁 13 10.3

40~60岁 87 69.0

>=60岁 26 20.6

婚姻状况 已婚 74 58.7

离异 36 28.6

其他 16 12.7

家庭人口数<4 15 11.9

4~6 44 34.9

>=6 67 53.2

家庭子女状况无孩子18 14.3

孩子尚未工作28 22.2

孩子已参加工作80 63.5

患病年限(年) <539 31.0

13.关于癌症原因的调查报告 篇十三

但是,农村社会一无医疗护理指导,二无“传统”护理癌症病人的经验。

因此,癌症老人的家庭护理存在诸多不足。

3.1 家人没有时间给予充分的心理护理

农村癌症老人的心理护理其实很简单,就是陪着说说话,聊聊家长里短,消除老人的孤独寂寞,增强养病的希望和信心。

然而,与老人最亲近的人都没有时间。

第一,配偶既要照顾癌症老人的生活,又要承担所有家务,如洗衣、喂牲口、田间地头的收种,还有人情交际等,可以说整天忙进忙出且非常辛苦。

如此与老人交心的时间不多。

第二,城镇化建设一方面提高了农村经济收入,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却“解构”了农村家庭。

四处打工的儿女们没有时间与老人面对面交谈,以致老人异常孤独和忧郁。

虽有电话虚寒问暖,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第三,农村以族聚居的`格局被打破,使得左邻右舍真正的“亲人”都变成了熟人。

比如兄弟姊妹、侄男侄女等亲人间的走动和互访频率少了许多。

癌症老人缺少家族“集体事件”回忆的乐趣。

通过对已故患者子女“遗憾”的调查,答案最多的是“自己一直在外打工,与父母沟通少,没有好好陪伴他们”,其次是“父亲或母亲死得早,没有享到福”;其三是生病之前一直都在为子女忙碌,没有好好休息。

这充分证明了癌症老人心理护理的不充分。

3.2 家人缺乏康复保健护理常识

在农村,绝大部分癌症老人基本可以专心养病,还能享受“饭来张口和衣来伸手”的待遇。

只因家人对癌症防治及康复知识的不了解,除了监督患者不抽烟、不喝酒,饮食上注意不做引发疾病疼痛的食物外,其余则与原有生活方式保持一致。

如此导致未住院治疗的老人身体很快衰弱,住院治疗的老人康复不理想,很快复发。

这也是农村癌症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对未住院治疗的晚期患者家属说:“老年人有什么想吃的想喝的,都尽量满足吧”。

意思是生命尽头,让老人的心愿变成现实。

而事实是,癌细胞对身体的侵蚀和对精神的冲击,使老人变得食欲不振或者毫无食欲。

这时,家人会认为老人消极度日,仍以农村一日三餐或一日两餐的饮食习惯来对待老人,养病无营养保证。

针对住院治疗的癌症老人来说,手术伤了元气、放化疗损伤了人体的正常细胞,每个出院的老人身体都非常虚弱。

那么就需要实施“七分养”之术。

笔者看过很多“抗癌英雄”的经验,他们的成功之处在于,饮食的少量多餐多样化和清淡易消化,保证营养与吸收;坚持每天按时锻炼;调整好心态。

调查中,仅有一位70岁的老人自己照顾自己是执行了少食多餐,而且还是顿顿吃白米粥,根本谈不上营养。

其余则保持病前的饮食习惯。

进行体育锻炼的老人几乎没有,仅一位老人常在屋前屋后转一转,其余要么闷在家里看电视和睡觉,要么到邻居家“斗地主”消磨时光,表现为“活一天是一天”的心态。

而家人则认为,只要他高兴,任何事都顺着他。

可见,家人没有建立主动帮助老人康复保健的意识和行为。

3.3 家人不具备应对疼痛及不良反应的常识

癌痛和药物导致的各种副反应极其强烈地影响着癌症老人的生存质量。

针对癌痛,一是药物止痛法,不同程度的疼痛服用不同的药。

二是非药物止痛法,冷敷、热敷、中医按摩、针灸等。

还有意向干预疗法,如听舒缓的音乐、催眠疗法、翻看旧照片、旧书籍等[4]。

农村癌症老人的疼痛,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药物止痛法。

对于方便实施的非药物止痛法,如冷敷、热敷、按摩、听舒缓的音乐等,一是医生没有介绍,二是家人也没有相关技巧,更不知道什么症状下该用什么方法。

由此,在农村流传着“癌症都是痛死”的说法。

针对各种副反应,医生说是“正常现象”,家人也就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望着老人无法忍受的疼痛,身感无奈与无助。

4 对策

当前中国,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水平的影响,家庭护理发展还不完善。

特别是农村,院外付费护理在短期内基本不可能实现。

然而,癌症老人的饮食营养、个人清洁、躯体疼痛、心理压力等既需要家人的细心、耐心和爱心,更需要来自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

4.1 主治医生延伸护理指导

医疗服务与生命和死亡相关,所以需要医生对病人的恐惧、无望、无知提供椭并理解他们。

这是医生工作的意义所在[5]。

癌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许多种疾病,包括乳腺癌、胃癌、皮肤癌、宫颈癌、白血病和淋巴瘤等不同形式;又因生物多样性导致癌变的复杂性,医学界的实验,检验的都只是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另外每个人的成长模式、生活经历、文化水平、生活方式、身体素质、家族病史都各不相同。

故而100个患者就有100种患癌的原因,不同的患者接受同样的治疗模式就有不一样的疼痛体验。

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养病中可能出现的某些病症,以及应对这些症状的措施等,只有其主治医生最清楚。

笔者对养病阶段的患者提问:“您是否知道养病小常识,通过什么渠道知晓的?”只有10.3%的患者主动看书、看电视和上网查询;43.5%的患者不知道也不查询;46.2%的患者偶尔通过电视、书报、医院散发的传单或听医生说的知道一些。

就患者来说,医生的话就是圣旨,医生说不吃不喝什么或要吃要喝什么,他们绝对听从。

笔者又问:“如果主治医生根据您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给您制订一份养病指南和注意事项,您有条件(人力、物力、财力)和有心去遵守吗?”有61.5%的患者有心遵守,48.7%的患者有条件遵守,35.9%的患者无条件遵守,23.1%的患者因家庭经济困难、因老小问题要操心而无暇顾忌养病,15.4%的患者因身体康复较好而不需要养病指南。

可见,绝大部分患者及家人都渴望一个“专业指导”。

基于此,笔者认为针对住院治疗患者的家庭护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主治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及家庭条件制订一份较为具体可执行的指南和注意事项,或提供一个咨询的固定时间和电话。

4.2 家人积极主动与心怀希望

在农村癌症老人中有部分患者没有住院治疗,一是确诊时太晚不能接受治疗,二是因“各种”害怕而拒绝治疗。

前者是医生浇灭了患者及家人的希望,后者是患者及家人主动放弃了与癌抗争的希望。

总之,他们都从心理上屈服于“癌症”,并逐渐接受了临近的死亡,且在“等待死亡”的^程中,老人遭受心理煎熬和身体疼痛时,大部分家人都不主动咨询医生或向外救助。

为了消除癌症老人忧郁、悲伤、沮丧的情绪及缓解身体上的各种不适,笔者认为家人应以积极主动的心态从精神、物质到医疗等方面给予护理。

第一,从表孝心来说,其子女应尽可能较长时间陪在老人身边,鼓励老人一直“心怀希望”看待病痛,说出心中的需求或愿望,并尽可能满足。

传统观念的养儿防老,就是人老了病了有人端茶倒水、寻医问药等。

在此应针对老人出现不同病症时,及时询问医生或上网查询,并采取有效的办法来应对。

这对老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宽慰。

第二,从表爱心来说,配偶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后,要有充分的耐心和信心来关照患者的饮食、清洁、睡眠、疼痛及情绪变化,并和子女齐心协力让老人过好“每一天”。

调查发现及笔者的亲身感受,临近病故的人非常依赖和渴望配偶子女的关心和陪伴,家人的心态和行为直接影响着癌症老人的生活质量。

4.3 村卫生室拓展家庭护理服务业务

村卫生室是一个村级单位的医疗机构,如今每个行政村都建有一所标准化的村卫生室,每个卫生室有3~5名乡村医生(以下简称村医)。

村医的前身是“赤脚医生”,其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负责向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并承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等相关工作。

中国目前有近百万村医,他们与9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紧密相连。

村卫生室是农民就医的第一步,村医掌握着全村居民的基本健康状况。

第一,近年来,村医除看病外还担负着公共卫生宣传与建档的重任。

比如人口死亡、肿瘤病人、糖尿病人、高血压病人的登记,还要配合村干部进行女性的两癌筛查、慢性病监测等工作。

可见,村医对村民的患病情况非常清楚。

反过来说,村医是村民最熟悉的医生,可以无拘束地叙述病痛。

第二,村医掌握着地方医药知识,比如各种中草药、拔罐、艾灸、针灸、推拿等。

这些都是缓解癌症老人疼痛和副反应的替代方法。

第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办发[]13号)明确指出:加大适宜技术的推广力度,鼓励村医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并按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基于此,村卫生室将家庭护理纳入其医疗服务项目,既可行又可操作。

5 结论与建议

某种程度上,癌症是治不好的“绝症”,它象征死亡的临近,也意味着患者与家人在生死离别之间有了期限。

突如其来的噩耗如何让患者接受与承受?这是精神护理的开始,接下来才是生活照料,最后才是康复保健。

从癌症老人家庭护理三阶段可以发现,护理水平最好的是生活照料,其次是精神慰藉,最低的是康复保健。

由于家人缺乏疼痛护理、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的相关技能和技巧,导致农村癌症老人的生活质量不高和存活时间不长。

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主治医生依据癌症老人的病情、身体状况、家庭条件,从饮食、休息、锻炼、心理抚慰、疼痛应对等方面提供可参照执行的护理方法和原则;家人心怀希望,积极主动寻医问药缓解癌症老人的负面情绪和躯体不适,尽量满足老人的各种愿望,陪伴老人过好“每一天”;村医将家庭护理纳入医疗服务范畴,方便村民的同时,又弘扬了地方医疗知识。

参考文献

[1] PASTOR D K. Home sweet home: a concept analysis of home visiting[J].Home Healthcare Now,,24(6):389-394.

[2] 何裕民.癌症只是慢性病――何裕民教授抗癌新视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 轲凤丽.家庭护理常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4] 朱雅铃,汪 苗.晚期癌症病人家庭临终护理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5,13(22):2139-2142.

上一篇:南充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真题(word版)及答案下一篇:4s店员工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