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论文

2024-11-01

京华烟云论文(精选14篇)

1.京华烟云论文 篇一

《京华烟云》读书笔记

几年前,记得听别人说过赵薇出演了一部电视剧,名叫《京华烟云》,可是当时没在意,也没有时间看,所以当于老师让我们读《京华烟云》时,脑子里只是对这部电视剧有点儿印象而已。既是因为没有大把的时间看电视剧,也是因为我知道好多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或电影后,原著中总有一些情节在拍摄过程中是无法超越的,所以决定利用零散的时间读原著的译作,置身其中,思想随着作者驰骋一番,当真是一种精神的至高享受了。

首先,按照以往读书的惯例,我还是先了解了一下作者。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林语堂被称为“幽默大师”,他谈吐诙谐,热衷幽默。对中国幽默文学的异军突起起了作用。他也一向以童心未泯自况。他富有创造性地把英文Humour音译为中文的幽默,从而使幽默一词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林语堂的幽默像是生活的一种调味品。林语堂抗战前寓居上海近九年,并被谑称为“幽默大师”。林语堂在自己的《八十自叙》中说:“并不是因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们这个假道学充斥而幽默则极为缺乏的国度里,我是第一个招呼大家注意幽默的重要的人罢了。”林语堂经常撰写文章,阐发幽默,林语堂及其同人积极提倡幽默文学,主张文风“清淡”、“隽永”、“甘美”,作品具有“性灵”、“闲适”的特点,逐渐自成一个小品散文流派。在百度百科上对作者做了基本了解之后,我心里对林老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且不说在当时那个年代国内思想是如何封建保守的,在他盛年之时中国是如何被日本蹂躏的,在这样残酷的大环境下,单单林老先生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以及对自身发展的规划到最后人生巅峰时取得的成就而言,已经让人叹为观止、望尘莫及了。相比而言,我们现在的环境是如此的优越,可是我们却在众多的诱惑之下迷失了自己的本性,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竟全然忘记“适者生存”的道理。或许当我们末年之时会感慨自己的一生毫无建树,庸庸碌碌,可是一切都为时晚矣。所以,如何在大千世界里,始终保持自己的初心并为之努力,这是一个多么发人深省的问题。我们不妨好好想一想。

紧接着,按照小说的顺序开始读文章了,第一章写的是“后花园富翁埋珠宝,北京城百姓避兵灾”,读完这一章后,我觉得作者是在描述在八国联军入侵之前,姚家上上下下所做逃离前的各种准备以及各个人物出场的情景设置,在这一章中,有一句话,我觉得寓意甚妙:“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这个年轻车夫若头上不生有疮,而木兰若不坐另外那辆套着小骡子的轿车,途中发生的事情就会不一样,而木兰一生也不同了。”现实生活中,确实如此,下一秒发生什么我们不可预知,或喜或悲,但是在事情发生的某一时刻我们的选择是瞬间的,可是就是这一瞬间的选择或许会让我们的人生轨迹从此与众不同。我们这个年纪可能体会的不够深刻,可是和家里的长辈,尤其是最年长的老人们在一起就经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感悟了。正如我们现在对工作的选择将影响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将来的生活品质;再如我们现在对另一半的选择将影响到我们毕生的幸福。第一章中还有一处让我感慨颇多,就是看到姚大爷一开始是不想搬家的,要听天由命,可是,当她太太和他说“你若不在乎你的一条命,你也想想孩子”,结果这句话打动了姚大爷的心。读到这里,眼眶有些湿润,已经记不清我的爸爸妈妈为了我做过多少这样的事儿了,父母总是最“溺爱”自己的孩子,尤其是中国的父母,他们始终把自己的孩子保护的严严实实的,生怕受一丁点儿伤害,尽管这种方式不完全正确,我们现在也并不提倡,但是不可否定的是,这是父母伟大的爱,是最圣洁的,哪怕它是错的。

接着往下读的时候,我的思路发生了变化,不想按照文章的顺序依次地下写出小说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感想来写这份读书笔记,尤其在听完大家所做的PPT分享之后,我想从人物分析这一方面来写。

第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姚思安姚大爷,他的出场描写是这样的:他有四十来岁,短粗身材,结实健壮,浓黑的眉毛,眼下微微松垂,没留胡子,头发乌黑。走起来显得年轻沉稳,步伐坚定,身子笔直,显然是武功很深的样子。若出其不意,前后左右有人突袭,他必然会应付裕加。读到这里后,我脑海里勾勒出这样的一个形象:一个40多岁的男人,干练,有肌肉,反应敏捷,身手颇好,俨然一个现代版的健身教练的模样,他不会让自己的家人受一丁点儿的委屈,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会护家人周到安全。介绍姚大爷的还有一处:在他三十几岁娶了木兰的母亲之时,生活上起了一个突变。在那个突变之下,他从一个贪酒好色胆大妄为的浪子,一变而成了一个真正道家的圣贤。在那段日子之前,他的生活,对他的家庭而言,是乌烟瘴气的一段黑暗日子了。他喝酒、赌钱、骑马、击剑、打拳、玩女人、养歌女、蓄娼妓、浪荡江湖,交结公卿。但是,他忽然改变了。他结婚一年之后,父亲去世,留给他的万贯家财之中,在杭州、苏州、扬州、北平,有药铺,有茶行,经常从四川贩卖药材,从福建安徽贩卖茶叶,另外还有若干家当铺。在那些年,他内心精神的发展变化,真是神秘不可臆测。在婚前婚后,即使他的妻子,也不知道他是否已经真正革面洗新重新做人。他戒绝了赌博,以海量出名的酗酒也突然停止,好色纵欲,及其他损害他钢铁罗汉般的身体的事情也完全中止。这一段的描写,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也亲身经历过,以前家里是开酒店的,所以我的父亲染上了酗酒的恶习,从我初三开始,他就每天早晚不停的喝酒,弄得整个家乌烟瘴气的,我每天放学都不愿回家,讨厌看到父亲每天醉醺醺的样子,就这样,一喝就是11年,这11年要不是我母亲的话,估计我们这个家早就解散了,真的很敬爱我的母亲,觉得她很伟大。父亲这11年的生活,将他整个人都掏空了,可是或许是天意,就在去年秋天,在母亲的帮助下,历时一个月,父亲把喝了这么多年的酒给戒了,当我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再三地确认,当我确定这件事是真的时候,这11年发生过的事一幕一幕的重新在我的脑海里重演,眼泪也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所以,浪子回头金不换,不管一个人的处境有多么的糟糕或者不堪,绝对不能破罐子破摔,要始终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要你愿意改变,意志坚定,绝对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春暖花开。最后,我想说的是关于姚大爷的思想:姚思安并没有做到“绝圣弃智”,相反,他爱好人生并能享受人生之乐。在人生道路上,取半入世,半超脱。他性格中既有儒家人定胜天的积极人生观,又有道家顺应天命的看似消极的人生观。他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所以他的女儿们,在他的开明的教育下,既有道家的洒脱,又有儒家的忠孝礼义廉,只是两个女儿一个更侧重于道,一个更侧重于儒,那就是木兰和莫愁的区别。她们的区别,不在质,而是量的比例。他的大女儿木兰偏向道家,但她也遵从儒家的孝、礼、节、义。他的小女儿偏向儒家,但也有道家的顺其自然。或者说,这两种文化根本就不是完全割裂,而是是有交集的,这个交集,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第二个我想分析的人物便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姚木兰。提起木兰,在小说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在人的一生中,有些细微之事,本身就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这个年轻车夫若头上不生有疮,而木兰若不坐另外那辆套着小骡子的轿车,途中发生的事情就会不一样,而木兰一生也不同了。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选择,或大或小,或喜或悲,但无论再细小的选择,只要我们选了一方,那么另一方是荆棘也好,坦途也罢,都与自己无缘也无关,因为我们已经走在了另一条人生的道路上,谱写着另一个篇章。林语堂曾感言:“若为女儿身,必为木兰也。”可见他对于木兰的高度评价与赞赏。纵观木兰的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了盛衰的轮回。小时候木兰生活在姚府这样一个衣食无忧的大户人家,从小受到他父亲的细心教诲和母亲的百般宠爱,称得上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木兰天资聪明,内外兼修,简直就是无可挑剔的完美女神。然而,上天绝对是公平的,在其他方面对木兰偏爱有嘉,可是木兰的婚姻并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她所经历的却是一场悲剧的灾难性的婚姻。为了大局着想,她顶替妹妹嫁给了高傲的曾荪亚,她非常的识大体,顾全大局,她容忍自己的丈夫的婚外恋,人生最大的美德是宽容,能真正做到它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木兰没有宽容丈夫的情人,那么结果可能会更加的糟糕,宽容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美德,我们宽容待人,就是在接纳别人的行为,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和原则,我们在接受别人的长处的时候,也要接受别人的短处和不足,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与人和谐的相处,社会才会因此变得更加的美好,所谓宽容就是你一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那人的脚跟上,我们就是需要这样一种大度的宽容,木兰的宽容是大气的,从容的,有尊严的,她想用自己的行动感化荪亚,可是事情根本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简单,丈夫丝毫不为之所动,木兰是一个有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她总能在适当的场合讲合适的话,办稳妥的事,她用智慧和心灵去经营着她的婚姻和人生,她极其的富有才智和胆量,她对也婚姻富有很强的责任感,本应该具有一桩完美的婚姻,可是却没有那么的心随所愿,可是她接受命运的安排,从来没有怨天尤人,仍然努力维系着这段婚姻,可见她是很传统的很有责任感的女性。

最后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另一个女性——曼娘。一个真正封建思想下的牺牲品。在小说中,木兰与曼娘的一段对话,让我记忆犹新,这段对话也反应了两人之间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对话如下:

盟誓之后,曼娘向木兰说的第一件事是:“长大之后,你若嫁了荪亚,我们就是妯娌,一同在一个家里过一辈子。“

木兰说:“我想做你的妯娌,可是不愿意嫁给荪亚。”“那么嫁给经亚。” 木兰说:“不,当然不。”“你若不嫁曾家的儿子,那么你怎么做我的妯娌呢?”

“我只愿意跟你生活在一块儿,曾家的儿子谁我也不愿嫁。”“你难道不喜欢荪亚吗?” “我只喜欢平亚,他好斯文。”“那我让你嫁平亚,我就给他做妾好了。” “我怎么能呢?你比我大。总而言之,最好我自己是男孩子。”

这段对话,看着很平常、很简单、很质朴,可是反应出来的问题却是极大的:木兰与曼娘性格的反差,一个有勇有谋,胆大心细;一个逆来顺受,封建愚昧。“曼娘的少女时代就像寒冬腊月盛放的梅花,生在苍劲曲折的枝头,在冬末春初的寒冷中开放,无绿叶为陪衬,无其他鲜花为伴侣,命中注定幽峭隐退,孤芳自赏;在桃李及其他春花初开之时,她在苍老挺硬的枝丫上已度过了梦幻的韶华”。这段用极其华美的语言来形容曼娘青春的短暂和岁月的苍茫,唯有在岁月的长河中孤芳自赏,给以心灵的慰藉。“在屏风的右边是一大块淡黄色的冻石作为岸上蒲苇的穗子,借以表示正是深秋景色,而蒲苇低垂的姿态好像不胜秋风萧瑟的寒意,这一个屏风就仿佛人间世上的繁华梦。”屏风的样式和材质突显深秋悲凉之意,与当时的环境和事件形成呼应。“万事有其必然—万事悉由天定。未来之事固然不可知,但是在她心里,却没有怀疑,没有困惑。”正所谓“成事在人,谋事在天”,明天究竟会发生什么,我们不可能预测得到,一切的一切皆由上天注定,未来的事情不可预知,因此要把握好眼前的今天,充实自在的活好当下。曼娘的一生是可悲的,纵使她也如其他少女般对美好的爱情神往,可是他的婚姻却让人如此的痛心,她也想像木兰一样敢作敢为,说出自己内心的一些真实的想法,可是她不能也不敢,因为她的思想已经被封建教条主义所统治,即使内心再纠结,她也不能表现出来,她的这种封建思想注定了一生的孤苦无依。看到曼娘的一生,不禁联想到当今社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思想解放了,在这种开明思想的影响下,社会上出现了”拜金女“、”腐女“、“宅女”、“女神”、“女汉子”等关于女子的各种身份,因此,不得不说,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社会思想的改变注定了我们的一生,这种影响是无形的,因为它抓不到也摸不着;这种思想也是有形的,因为它就像一把枷锁、一个牢笼禁锢了我们的思想,使我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开明的时代,可以选择自己的自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就足够了,我很知足。

以上就是我看完《京华烟云》这部小说后,对几个人物的分析,我之所以没有分析三大家族的爱恨情仇是因为我觉得关系是由人物的性格特征引起的,所以分析人物还是很有必要的,从人物分析,剖析社会,联想当今,这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最后,以小说中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读书笔记:”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

2.京华烟云论文 篇二

一、从女性主义角度看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1949年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出版了她的重要作品《第二性别》,被后人奉为女权主义的“圣经”。在书中她宣称“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 (Simone de Beauvior, 1952:301) ,她指出女性除天然性别之外的其它“女性”特征不是天生的,而是成长过程中后天形成的,也就是社会价值观道德观赋予女性的。她认为妇女只有获得自由选择生育的权力并向中性化过渡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因此即使是在母系氏族社会,女性也从来没有得到过权力。而到了父系氏族社会之后的各个社会阶段,生活很大程度上需要体力,女人体力较差就会自认为是弱者,对自由产生恐惧,男人便用法律形式将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来,而女人则心甘情愿的选择接受和服从其从属地位。由此我们发现传统文学作品中女性特征多体现为不定型性、被动型、不稳定性、封闭性、虔敬性、物质性、非理性、屈从性、固执型。

因此文学作品中女性多被塑造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家中的天使”,另一种为“阁楼里的疯女人” (Gilbert, Sandra M.and Susan Gubar:1984) 。天使温顺善良,纯洁虔诚,听话乖巧,比如象牙女郎、安德洛美达、夏娃、潘多拉,是为男人享用而创造出来的尤物,这些西方文学作品中最早的女性形象中无不渗透着男性的主观意识,是一种被动缺乏自主能力的客体;天使形象的背后影藏着妖妇的形象(“疯女人”),因为男人把女性理想化的对应面就是对女性的恐惧,我们可以追溯到神话中最早的妖妇形象,如斯芬克斯、美杜莎、海上女妖莎琳等。英美女性主义批评对所有程式化的人物进行了对偶式的分类:处女与妓女、天使与魔鬼、夏娃与玛利亚、逆来顺受的妻子和飞扬跋扈的悍妇等。

二、《京华烟云》中的女性形象

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虽然处处显示出了对女性的同情和理解,但是一个作家是无法脱离他所处的社会背景进行创作的,因此他作品中的大多数女性形象是比较符合当时的封建父权制标准的,即被动、柔顺、听话而且没有什么自主能力。

《京华烟云》中有着大量的柔顺天使的形象,过于柔顺就未必可爱了。比如说陈雅琴就被描述为一个柔弱、温顺、驯良,虽值得同情,但并不可爱的女性形象。因为没有自己的思想是没有办法让人觉得可爱的。她从来没想过过问自己丈夫的行踪,当丈夫锒铛入狱之后除了整日以泪洗面之外她完全无助,没有任何主见。从封建父权和儒家角度考虑的话,她是个有功有德的女性,因为她为夫家生下一个接一个的儿子,此为功,不过问丈夫的事情,此为德。但是她过于被动,过于柔顺,完全把自己视为男人的附属品,她甚至缺乏足够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妻子的身份和地位,最终她沦落为家里的管家婆,还得听从丈夫小妾牛莺莺的差遣。陈雅琴和牛莺莺的对立正好体现了逆来顺受的妻子和飞扬跋扈的悍妇之间的对立。

我们再看小说中的另外一个女性角色红玉。红玉的个性和处境都有点像《红楼梦》中的黛玉,从小多愁善感,属于感情脆弱的类型。红玉从小和父母一起寄居在姑母姑父家里,她做任何事情都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因此有些缺乏理性。她深爱表哥阿非,但她却从来没有刻意做什么努力来取悦阿非的父母以便获得他们的认可。无意中的误解让她以为阿非对她的爱是出于同情而不是出于真爱,没有选择面对这个问题,没有进行任何沟通和努力,她以一种悲观逃避的态度选择了投湖自尽,以为这样能给阿非选择爱情的机会。从这个角色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女性的不稳定性、封闭性、非理性和固执型。

虔诚忠贞是封建父权赋予柔顺被动的女性形象的又一属性,也是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认为女性应有的优点。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一次又一次的看到虔诚忠贞这一点在女性人物身上体现,这类型的女性一般会被塑造为“处女”或是“母亲”。比如小说中的珊瑚在19岁丈夫去世后终身守寡,另一个角色陈妈是一个虔诚的母亲,终身都在找寻自己失散的儿子。

在文学作品中,对女性的另一种塑造是女性可以使好男人堕落走上邪路,女性也可以使一个坏男人改邪归正。《京华烟云》中的花夫人,之前是一个妓女,曾经为了钱而诱惑迪仁使其彻底堕落,但后来她又通过自己的魅力和努力把迪仁改造成一个好人。牛莺莺,书中的另一个妓女,把每一个“高贵”的男人都玩弄于鼓掌之间,她对丈夫的政治生涯有很大的影响。

文学中另外两个界定女性形象的特点是“禁锢”和顺从。“禁锢”使得女性能够天真、纯洁而与世隔绝的生存。我们可以看到在《京华烟云》中大部分女性活动的范围仅仅局限于家庭和家人。即使作品中最有才能的木兰也没有把她的才能施展于家庭之外。生来就是为了进厨房的女性形象是对女性作用的标志性“禁锢”。

女性的顺从这一特点在文学人物形象中有着多种表现形式,比如柔顺的女儿、妻子或母亲。她们都有共同的服从意识。小说中的冯夫人,即红玉的母亲,总是对丈夫很顺从,甚至对她丈夫的姐姐,姚夫人也很顺从。小说中的孙夫人,曼娘的母亲,从来没有想过与自己的亲家曾老爷和曾夫人有不同的意见,即使他们要求她同意把曼娘嫁给即将病死的大儿子冲喜,孙夫人也没有反对,直接导致了曼娘的终身悲剧。想必这些女性也是有一些自己的主观判断,对事情的利弊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她们宁愿委屈自己甚至自己亲人和子女的利益来服从别人的利益,什么驱使她们选择委屈自己、甚至伤害自己来进行服从呢?这背后有几千年的原因,这是值得研究和深思的。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京华烟云》中的女性形象是符合当时的封建父权制标准的,林语堂是出于男性的意识和角度对这些形象进行塑造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做是“囚笼”,人为的无形限制。正如笼中鸟,为了挣脱束缚太长时间用力拍打铁栏就会折翼。很少有女性有力量和勇气来反抗无形的封建父权“囚笼”。女性被这个世界(男性意愿)保护的天真无知,远离了任何可能会威胁到她们的圣洁和纯洁的因素,因为对传统柔顺女性形象的任何打破也侵犯到了男性神圣的领域。

林语堂虽然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享誉中外文坛,而今仿佛被世人遗忘,在当今全球化日益激烈、东西文化日益融合冲击的时代背景之下,重新解读这位致力于东西方文化大融合的作家的作品,别有一番新意。

摘要:《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最为著名的英文小说之一, 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书中的一些次要女性形象做出解读, 认为作者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并未超越当时中国封建父权制的禁锢, 既有“家中的天使”, 也有“阁楼里的疯女人”, 即男人欲望化的产物。

关键词:《京华烟云》女性主义,女性,封建父权

参考文献

[1].Beauvoir, Simone de.The Second Sex, New York:Alfred A.Knopf, Inc., 1952.

[2].Gilbert, Sandra M.and Susan Gubar.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The 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3].Lin Yutang.Moment in Peking,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4].邓筱菊:《京华烟云》人物浅析—试论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J].文史博览.2005, 16:23-24

3.《京华烟云》姚木兰形象解析 篇三

【关键词】林语堂;姚木兰;形象;美

姚木兰是林语堂作品中一个集多种优点于一身的平凡女子,也印证了林语堂道家一脉顺乎自然而又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将北京城曾、姚、牛三大家族的兴衰交替以及人物形象描写的入木三分,主人公姚木兰则是所有形形色色的角色中最美的一个,其将形体美、知性美、人性美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既有美貌贤惠的外表,又有豁达坚韧的胸襟,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堪称为林语堂笔下最完美的中国女性形象。

一、无需雕饰的“容颜之美”

姚木兰的美是浑然天成的,正如我们形容天生丽质的美女一样,无需过多的加以修饰,只需看她一眼,就会被其美貌所吸引。《京华烟云》中对于姚木兰美的描写并不多见,这种淡如流水的描写正是对姚木兰容颜之美的最佳表达方式。姚木兰的美在与其他“美女”的对比描写之下一览无遗。在《京华烟云》中林语堂对曾太太、桂姐、曼娘等人外表美的描写颇费周章,通过具体而生动的字眼让人对她们的美赞不绝口,但在描写姚木兰时却举重若轻,比如拿出嫁之日的木兰和莫愁对比,避虚就实地表现出姚木兰天然去雕饰的“容颜之美”,对其眼睛、五官、身材的描写着实让读者对充满遐想,给读者留下了一个自我发挥的空间,是西施、还是貂蝉,犹如出水芙蓉、清新自然,抑或风姿曼妙、美轮美奂。总之,这种美是心旷神怡的美,是不需点缀的美,是大众心理上所憧憬与认可的那种女性美。

二、才华横溢的“聪慧之美”

生活在近代社会写照下的姚木兰,有着别人所羡慕的家产环境,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变积累下不浅的学识。在《京华烟云》中描写姚木兰的才华,也是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让读者认识到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在小时候就已经崭露峥嵘。姚木兰从小就是一个极其聪慧的女子,许多东西都是一点就透,即便是她上了新学堂,学了西方文化,但是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还具有一定的造诣,比如“精通琴棋书画”,“认得甲骨文”,“涉猎医术”,“研究古物”,“喜欢京戏”等,虽然多处都是一笔带过,交代不详,但是还是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姚木兰天生聪慧,勤奋好学,在充满智慧与知识的环境中长大,并不像墨守成规的大家闺秀,她的涉猎很广,正因为有着超过常人的聪慧,才能成为家庭发展的“顶梁柱”。值得一提的是,姚木兰受父亲姚思安影响特别大,姚思安身上既有着传统儒道思想,又有着现代开明理念,能够支持木兰学生西方先进的教育,接受新思想,这也正符合了姚木兰对知识兼容并蓄的态度。

三、端庄典雅的“贤德之美”

姚木兰作为曾家的媳妇,可谓是中国传统好儿媳的典范。姚木兰从小在母亲严格的传统教育下,培养了勤劳、节俭、端庄、典雅的性格,成为“相夫教子”、“善理家务”的贤德女子。姚木兰进入曾家之前,就已经赢得了曾太太的好感和信任,进入曾家之后,更是迅速成为这个大家庭的贤内助。对于婚姻,姚木兰也有矛盾的时候,当她在遇到小时曾共遭难的暗香时,燃起过为荪亚纳妾的念头,甚至她觉得“妻妾共存”的封建思想有一定的道理。诚然,在《京华烟云》后半部分,姚木兰想法变了,说明在那个新旧思想交替的年代,姚木兰有着超过世俗的看法,但这并不影响她“贤德之美”的形象。姚木兰的“贤德”还表现在她对荪亚的容忍和大度,当知道荪亚爱上曹丽华时,能够从容应对而不发怒,对自身的问题进行反思,为了迎合丈夫主动做出一些改变,并且能够考虑到曹丽华的内心感受,妥善地处理好三人之间尴尬的关系,从触礁的婚姻中走出来。这种做法不论是过去还是现代的女性都是无可媲美的。

四、鲜活立体的“人性之美”

人性是复杂的,不只有一面。姚木兰作为“道家女”和“儒家媳”,其身上兼具傳统与现代精神。姚木兰从小受家庭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接受过新思想、新教育,对婚姻爱情独到的想法,对人生感悟深刻的理解,都反映出姚木兰是一个有着传统之美而又突破传统观念的鲜活立体的“人”。所以说,当时的姚木兰思想要比同时期的女子先进的多,人性方面也更加的完美,从而能够很好地处理好婚姻与爱情的关系,当孔立夫身陷囹圄时,能深入虎穴,拯救“爱人”;当荪亚红杏出墙时,能理性对待,包容丈夫和他的情人。姚木兰的爱情观、婚姻观都折射出她高人一筹的价值观,有着完美而立体的“人性之美”,从而成为林语堂笔下最完美的女人形象。

总而言之,林语堂似乎特别偏爱姚木兰,其笔下芸芸纵生的人物形象,也唯独姚木兰能够集众多优点于一身,不仅拥有惊人的“美貌”,还有聪慧、贤德以及鲜活立体的人性之美,堪称动荡年代的乱世佳人,令人羡慕,让人爱怜。姚木兰的人生历程是《京华烟云》中的一条主线,没有姚木兰,也就没有了所有的故事。虽然姚木兰的一生并没有多么传奇,更多的是平淡与从容,但是,不可置否的是姚木兰的确是林语堂笔下最美最好的女人。

【参考文献】

[1]林语堂.《京华烟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郭循钊.论《京华烟云》之姚木兰[J].科技信息.2009(14)

[3]柳世平.《京华烟云》中“姚木兰”的现实原型探讨[J].名作欣赏.2012(05)

4.《京华烟云》读书笔记 篇四

一部现代版的《红楼梦》,在林语堂的几度删改中终于浮世,带给了人们柔肠百结的红尘过往,无法复制的地老天荒,万国云集的华裳,终究抵挡不了肝肠寸断的余钟回响,又得后人的几多哀伤,几许惆怅。

我不得不钦佩林语堂的才识。他本意是将古典名著《红楼梦》翻译成外文推广。无奈的是《红楼梦》里人物众多,情节复杂,能使用古文写成故事已是传奇,何况是外文呢?于是,林语堂决定根据《红楼梦》写一部小说,几经删改,历经艰辛,《京华烟云》终于问世了。

犹如丝绸般的平滑,在我微颤的指缝间流淌,不经意间,时已过半,那些让人拭泪的经典,在我微张的瞳孔里四处游离,又如累了的羽毛般轻轻垂落,让人黯然神伤。

姚木兰的才情、聪慧与美丽,足以让多数男儿为之倾心。与林黛玉不同的是,她天生多了份宽容与坚强。面对重病缠身的儿时玩伴,对方父母的屈膝跪求,她置自己的终身幸福于不顾,含泪答应屈身下嫁;面对丈夫曾荪亚的背叛与冷漠,情妇曹丽华的撞墙而亡,她宽容所有愧对于她的人,将对方儿子视为己出;面对桂姨的挤兑诅咒,二嫂牛素云的蛮横无理,她用真诚褪下了她们身上的.刺,极力挽救隐于苦海的她们。

我不曾知道她心中的痛苦,那些被搁浅的爱,被消磨的泪,如碎石瓦砾般重新拼凑,在另一个人的望眼欲穿中再度上演。如同宝黛的青梅竹马,阴差阳错,用百合般的馥郁为爱消磨,

孔立夫与姚木兰的感情似乎永远隔着一层无法跨越的屏障,命运弄人,封建社会的传统之下,埋葬了多少山盟海誓,埋葬了多少劳燕分飞,埋葬了多少无人传达的似海情深。

感情上的创伤,也许只有在政治斗争中比这要惨烈几十倍的伤痛才使之显得微不足道,他毅然选择了正主。虽然几度被囚,虽屡受打击,但这等伤痛,对于一个经受命运再三调侃的人来说,正如往冰上泼凉水,只会结成更厚的冰,让他抵挡来自各处的寒流。再寒的水,也始终超越不了心中的寒极,怎能握紧爱的温度?

那一片笼罩在姚定期上方的余烟,与其说是一种哀悼,不如说是一种解脱。“这些祖宗留下来的甲骨,就算化为灰烬,也不能落在日本人的手中。”这不是以普通商人的经济头脑,而是一位失去女儿的父亲在生命的最后发出的控诉。

牛家的衰落,是罪有应得。牛似道的贪赃枉法,牛怀义的顽固不化,牛素云的霸道骄纵,就连对他们之行倍感反感的牛怀玉也在正义诚恳的路上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吃人的黑暗中。恶贯满盈的一家人,终究没有什么好下场,一个笑盅,一个从尼,这些稍带喜剧性的结局,让读者大为解气,也多了几分无奈游丝的叹思。

5.读《京华烟云》有感 篇五

豆瓣上面也看了一些书评,有人爱不释手反复研读,可我觉得也就那样吧,不是对大师不敬,可能是之前的期望值过高,也可能是我还年轻,也许等年岁再大些,就能理解书中的庄子了。或者等有空的时候去读一读英文原著,也许又会有新的体会呢。

突然发现,有很多事情我们根本不能预料,比如,什么时候打仗,什么时候会死......

我最佩服的是姚木兰,一个怀真情、持深情、涌激情、凝柔情、抒豪情、聚慈情、捧哲情的中国优秀女性,她的大度是我最佩服的,没有任何一个女人能容忍自己的丈夫在外面有女人的,可是呢,姚木兰就能,很巧妙的化解了家庭的矛盾。姚木兰常说一句话:“人的命运不是在于无可奈何的选择,而是在于选择了之后,如何去面对和走这条路。”她是爱曾荪亚的,这一点我不会怀疑,也许这又是她伟大的另一个侧面吧,爱一个人就要一辈子,无论对或者错,看姚木兰对曾家的心,对荪亚的心,对莫愁的心,对谁都是那么谦和,都是那么礼让。

6.京华烟云读后感 篇六

财富,在黑暗天空中放出的烟花,看来是霞光万道,光彩耀目,结果只是烟消光散,黑灰飘落,地上留下些乌焦的泥巴烟花座子而已。在原书中看到此句话时顿感此为全书的灵魂,而林语堂老先生之所指必不只是财富而已,人生百感,荣誉富贵最后无一不会如烟如云,似有而无。

清末年间,古老的中国土地上风云变幻,无论王侯将相或是寻常百姓都不能逃脱那个时代,能逃的只有自己的心。而此书正是以描写京城几大家族兴衰来向我们述说那个时代的男女如何成长,如何过活,如何爱,如何恨,如何争吵,如何宽恕,如何受难,如何享乐,如何适应生活环境。

此书更多的是刻画各位女主的形象,就我而言我最喜爱的还是姚木兰,虽然她跟妹妹莫愁比起来有所欠缺,但也许正因为这样,木兰像个完美的人而莫愁完美的不像个人。木兰爱丈夫荪亚也爱书生立夫,可是对立夫的爱只是她自己内心压抑的冲动,像两条平行线一样相望而不即是他们最好就结局。当木兰几乎舍弃一切去救立夫时,她才明白她对他的爱之深却只能永埋于心,就算可以和他一起三分钟也会高兴无比。

木兰与莫愁姐妹是中国传统女性几乎全部美得集合:生于豪门而家务自做,有娟秀的颜面和窈窕的身段,能识字吟诗。她们的结局不是悲剧,可能对于她们来说还是皆大欢喜,可是对于读者来说她们的一生好似天上的仙女被贬凡间,令人惋惜,也许只是我们不够她们超脱。

她们的超脱来自于她们父亲,姚父喜爱庄子也喜修道,对于死姚父只是把它当作自然地一环,一种还道于自然地过程。

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如此看穿,也有痴情如林妹妹的红玉,多病而又柔弱,多情而又敏感。她的才情应该在此书女子中属最高,可是仅为了小小爱人对自己的疏忽,一跃成了美丽荷叶下的一缕芳魂,留下无尽的遗憾,对于她,只能说爱是不能封口的伤,而在她死去荷塘的对面还挂着自己对的对联:曲水抱山山抱水,闲人观伶伶观人。

闲人观伶伶观人,人生不正如此一场戏嘛,无所谓谁是优伶谁是观众,没有人可以逃脱自己,谁都可能是人生戏台上的小丑。

家者一词语,征夫路中泣。

傀儡戏终了,拆台收拾去。

人生的傀儡戏演完了,谁又不只是一片云烟。

此间读书之人所观想早就可以直面自己心灵,如姚老,木兰,莫愁,红玉,立夫等,可当时还是目不识丁的人更过一点,而知识并不只是书本上的道理。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孙曼娘,一个美到极点但是读书甚少的女子,是中国封建女子的代表,爱女工,家务却不喜诗书,林先生在原文中如此写道:

生而丽质动人,但却退而隐蔽;虽偶以情爱相假,但狡猾诡谲,老于施赠;美则美矣,但远不可即,规避而而不可捉摸;其深藏不露,出之以狡猾;其惊鸿一瞥,也出之以狡猾,其春情之魔力,因规避而愈强;深藏于香闺,自帘内而外窥,得见追求者而不为追求者所 见;居内室而听得家人商谈,立在隔扇后而恣情窥看;与人在一起时,则屡次用眼前瞟,对男人从不正面而视。

但是曼娘她命中凄苦,刚嫁即寡,处女之身自守到老却被野蛮的日本鬼子侮辱而死,可叹。

书读罢,每个人物又是那么鲜明,而笔拙不能写,怕是要写也只能翻开书来抄。对他们的种种看法也只可意会不能言谈。虽他们的生活各不相同,可细想来也颇相似,每个人的人生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守旧与时髦之间挣扎徘徊。

只一句,浮生若梦。

最近看了本魏晋南北朝的书,竟迷上了现在算是老歌的烟花易冷,喜欢上了里面那个凄美的南朝故事,而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一辈子,烟云易散,烟花易冷,无所谓高贵无所谓低贱,最后都是一抔黄土。

慕庄周,逍遥游。

也许是我看的书太少,但是我觉得此书文笔,境界都属上佳,以后决心在读一次。现在我心中有了两个“再一次”的决定,一个要再去一次杭州西湖,一个就是在读一次京华烟云。

最后摘抄点林老的经典语句: 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

人在福中要享福,莫在福后空回想。

在少女心中,青春期所形成的朦胧的理想,像花苞一样,在未曾盛放之前,就被无情的狂风摧残了。

秋夜的歌声之内,就含有来春的催眠曲,也含有来夏的曲调,在升降的循环的交替中,道的盛衰盈亏两个力量,也是如此。

福气不是自外而来的,而是自内而生的。一个人若享真正的福气,或是人世间各式各样儿的福气,必须有享福的德性,才能持盈保泰。在有福的人面前,一缸清水会变成雪白的银子;在不该享福的人面前,一缸银子也会变成一缸清水。

7.京华烟云论文 篇七

林语堂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和文学家,长期旅居国外,他“脚踏中西方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其代表作《京华烟云》用英文写成,一面世就引起美国社会巨大反响,不仅多次再版,还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京华烟云》中有许多关于中国民俗的描述,诸如婚丧礼宴、冲喜守寡、中医中药、赋诗作对、求道成仙,被誉为关于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1]。这些描述中使用了大量含有中化民族文化特色的词语,即“国俗词语”。林氏在用英文创作《京华烟云》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国俗词语”进行翻译的过程,而且我们的研究结果是,林氏翻译“国俗词语”使用较多的是异化翻译策略(参见下文)。

“国俗词语”的英译显然属于文化翻译,被认为是21世纪翻译的最大问题。[2]因此“国俗词语”翻译方法值得探讨。本文试图借用功能对等理论,研究林语堂“国俗词语”异化翻译的可接受性。该理论是应文化翻译潮流之运而生的。

2 功能对等理论

文化翻译潮流下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理论的核心。该理论把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纳入翻译过程,用以检验译文的合格程度[3]。国内学者金隄认同这一理论,把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看作翻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4]。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完全作为译文成功与否的检验标准有其局限性,至少他们不可能完全达到原文读者对原文反应相同的程度。这也是国内外译界一致的观点,奈达自己也只要求尽可能接近这个标准。但是,反过来想,如果译文读者对译文反应实在太差,有根本无法理解和接受的地方,那么,译文传达原文信息的效果显然会被打折,译者的目的就难以实现。这就是本文作者尝试研究林语堂《京华烟云》中“国俗词语”异化翻译的初衷。

3《京华烟云》中“国俗词语”异化翻译策略

本文作者通读了林语堂英文原著《京华烟云》,并借助中文译本,统计出汉译英“国俗词语”733个,其中用异化策略翻译的词语520个,占总词数的70.9%。林氏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对汉语“国俗词语”进行了异化翻译:(1)音译法,使用当时流行的韦氏拼音,如将“陈妈”译成“Chenma”,“天桥”译成“Tienchiao”,“白干酒”译成“pehkan”,等等;(2)字面直译法,如将“新人”译成“new person”,“木鱼”译成“wooden fish”,“过门”译成“cross the threshold”,等等;(3)直译加注释法,如将“葡萄牙”译成“Kingdom of Grape Teeth,which is the Chinese meaning of the name Portugal”,“旗人”译成“Bannerman,the descendants of the Manchu conquering army of 1644”,等等;(4)音译加直译法,如将“福气”译成“luck,or fochi”,将“玉如意”译成“jade juyi”,将“咱们”译成“us(tsamen)”等等;(5)音译加注释法,如将“冲喜”译成“tsunghsi,or confronting an evil by a happy event”,将“托福”译成“tofo(thanks to your invisible protection

“等等。[5,6]

4 林氏“国俗词语”异化翻译策略的可接受性调查

林语堂对“国俗词语”的异化翻译倾向虽然是他传播中国文化的动机使然,但是按照功能对等理论中合理的读者接受理论,他的翻译目的是否完全如愿实现呢?我们据此做了一个读者接受度的问卷调查和当面采访。

调查和采访对象为在华,主要是南京、上海和北京地区的英语国家留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和教师。这些人尊重和比较了解中国文化,要比林语堂所处时代的西方人更能理解和接受《京华烟云》中异化翻译的“国俗词语”。

问卷内容是五段摘自《京华烟云》、含有异化翻译的“国俗词语”的英文片段,片段的长度以提供足够的上下文信息为依据。请被调查者对划线词语的理解和可接受性作简要评价。当面采访是找部分被调查者,进一步核实他们的反应,以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

我们用电子邮件方式发出问卷调查62份,收回有效答卷47份。当面采访到其中9人。所获得的总体结果如下:

约90%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根据上下文,尤其是根据他们现在对中国文化的知识,基本上理解文中异化英译的“国俗词语”。但是,他们认为,对于没有来过中国,或对中国文化不够了解的英语国家读者,这些词语中有少数很可能难以被他们理解,对于林语堂时代的英语国家读者恐怕更难了。约10%的被调查者对一些中国民俗文化很浓的“国俗词语”不够理解,因为还没有见识过这些习俗。可以想象,林语堂时代的英语国家读者就更无法理解这些词语了。那90%能够理解的读者也认为,那些中国民俗文化意义特重的词语的异化翻译让读者难以理解接受。他们主要认为有些词语没有必要音译或字面直译。试举问卷调查和采访获得的译例接受性2例如下:

1)林语堂将“白干酒”音译为“pehkan”。尽管有“……冬日里,人们吃热腾腾的葱爆羊肉,喝老白干……”(…in winter men

eat steaming-hot mutton fried with onion and drink pehkan…)的

上下文语境,但是西方人还是难以理解这种北京地方生活习俗,难以联想或体验老北京人在寒冷干燥的冬天一边大口吃羊肉,一边喝烈酒的豪爽劲儿。60%多的被调查者认为“pehkan”是一种类似茶和酒的混合物,很温和。25%多的人甚至认为就是茶。只有近15%的人知道是一种烈性白酒。因此,有一位来自美国的被调查者建议在“pehkan”后面注以(a strong Chinese whisky),即音译加注法,就好理解了。

2)被问卷调查和被采访者反映最强烈的是“天桥”音译为“tienchiao”。90%以上的人认为这并非汉语文化独有的东西,英语中的“fly-over”或“cross-over bridge”可以表达此意。而音译反而让人不知所云了。

看来,人们对林语堂“国俗词语”异化翻译总体能够接受,感到译文超出读者接受能力的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词的音译上。这正是翻译中的一个难题,被称为“不译”。“不译”往往是文化移植的需要,条件是原文文化内涵独特、丰富,又为全人类共有。历史上的案例有唐玄奘佛经中的“五不译”,当代的案例有北京奥运会的“福娃”音译。[6]然而,《京华烟云》中那几个音译的“国俗词语”似乎不具备上述条件,因此译文读者的接受效果似乎与林语堂的翻译目的不够吻合。或许采取一些适当的归化手段,能更好地向译入语读者传达中国文化的信息。

5 结束语

本文对林语堂《京华烟云》中“国俗词语”异化翻译的接受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所得结论是倾向性的,因为我们的理论水平很有限,调查的规模不够大、方案设计还不够全面科学。我们显然需要更深入的理论学习和更全面科学的调查研究,才能得出更具说服力的结论。本文权当抛砖之作。

摘要:林语堂的英文小说《京华烟云》内容涉及中国文化方方面面,语言使用了富含中国文化特色的“国俗词语”,是典型的汉英文化翻译案例。林氏对这些词语的翻译以异化策略为主,实践了他要西方人了解中华文化的思想。但是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不可忽视,如果异化翻译超出了读者的接受能力,可能会影响翻译目的的有效实现。该文试从功能对等视角分析林氏“国俗词语”异化翻译的可接受性,对这一翻译策略的使用提出修正建议。

关键词:《京华烟云》,“国俗词语”异化翻译,可接受性,功能对等

参考文献

[1]秦楠.浅析《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策略[J].安徽文学,2009(4):262-263.

[2]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3]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2.

[4]金隄.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9.

[5]林语堂.京华烟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6]林语堂.京华烟云[M].张振玉,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8.京华烟云论文 篇八

关键词:《红楼梦》《京华烟云》典范影响人物形象

众所周知,作为经典范本,《红楼梦》对《京华烟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连林语堂自己也说“在此期间,犹有一事可记者,即读《红楼梦》,故后来写作受《红楼梦》无形中之熏染,犹有痕迹可寻”。能够临摹经典而又不局限于经典,林语堂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利用经典让个体艺术创作获得长足的发展。因此,虽然无论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抑或场景的设置上,《京华烟云》几乎处处都有《红楼梦》的痕迹,但二者又有着本质的不同,从而使《京华烟云》独立于《红楼梦》的光辉之外,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暗香和香菱这一组人物对比,论述《红楼梦》对《京华烟云》的典范影响。

作为个体苦难命运的承受者,无论是暗香还是香菱,在各自所处的社会中都是不起眼的小角色。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暗香在《京华烟云》的出场。暗香在《京华烟云》中的出场主要有两处,第一次在故事的开篇处,是隐的,暗含在木兰的行动线下,同陷魔窟,而木兰脱难,走时木兰向她承诺:“暗香,我叫我父母来接你。”随后,叙述的角度随木兰活动空间的转移而转移,这个小人物的命运就被暂时按下不提。而故事发展到第24章暗香进姚家花园,这个中断的线索又被重新拎了出来。但就在按下不提的沉默中,这个卑小的生命已经几经苦难、坎坷,对于生活也早已麻木了:她对自己的去留毫不在意,感到自己的命就是从一个主子手里转到另一个主子手里。这样的命运使她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即便是和自己同难的木兰也不能让她觉得放松和安全,只要一见主人进来,她就不允许自己清闲,慌乱地找事做,生怕主人地责难、打骂,犹如惊弓之鸟。

我们再对比《红楼梦》中香菱的出场。香菱原名甄英莲,是和仆人看灯时被拐子拐走的,也是屡遭打骂而忘记了自己的名姓,自此别人问起时就战战兢兢不敢说了,只说忘了。在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一章中,香菱本来是有望得救的,但这个福分只是虚晃一下就消失了。正如暗香、木兰同难,木兰本承诺要回来接她,却因为曾文伯一句:“咱管不着!”解脱苦海的希望就这样很轻巧的落空了。和暗香一样,香菱也是作为一个被动者在不可知的宿命中跌跌撞撞。这也是隐性的,埋在暗线里,到香菱进大观园,作者才真正将这个小人物拉到前台亮一下像。

暗香、香菱都是网在命运中的受动者。共同的坎坷、多难的命运,自然也就铸就她们共同的质朴、讷言、逆来顺受的温顺和卑谦,她们生活的改观除了生活的自然福祸轮回就是生活中的福星了。很显然,暗香的福星是木兰,从第一次承诺搭救她,到偶然雇佣她,到积极操心她的婚事,木兰始终在暗香的生命中扮演一个光彩照人的福星。这个福星是始终如一的,是确实的。香菱也是有福星的,而福星出现的可能性却随境不同而有别了,先是贾雨村,然后是林黛玉、薛宝钗……这些人对她的荫护只是一种可能,是虚的,断断续续。最后救她脱离苦海的仍是其父甄士隐,从而完成作者对她命运的幻化安排。

对比梳理暗香和香菱的命运历程,不难发现作者在她们的生命中嵌入了一个共同的模式,即原型的“回归”模式。这种神话原型的“回归”模式在我国古代历史神话小说中俯拾皆是:天上神仙获罪贬下凡尘——历难一番——完成尘缘——重返天庭。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莫过于《镜花缘》里百花仙子的受难了。而到《红楼梦》,这种原型的影响仍是十分明显的:大观园里众姐妹都是罹难的花仙子,警幻牌上有着记录。自然香菱也是。所以,香菱历尽七灾八难终于做了薛蟠的正室,甚至最后薛蟠也改邪归正,眼看着她就要接近殷实的人间幸福了,可偏偏这个时侯作者让她难产死掉了。正是这样的死完成了她父亲的渡化,使得神仙归位,故事结束。于此,作者自身虚无的人生本意可见一斑。

虽然暗香的生命中也有这样明显的“回归”模式的痕迹,进了姚家花园后,木兰曾告诉暗香,素云有个丫头叫冷香,仿佛是一对,又说花园里有个暗香斋,还开玩笑说也许暗香和王府前世姻缘有关。到26章,大家都去寐园看杂耍、听戏,暗香自己偏偏坐在角落里对着暗香斋发傻,一系列的暗示使我们坚信暗香斋必然为暗香而存在,连暗香自己都说:“看来万事都由天定的,我老觉得我要住进这里来。”果然,暗香嫁给襟亚以后,木兰南迁,暗香住进暗香斋,完成了读者的心理期待,即原型“回归”模式的完成。

《京华烟云》虽处处受《红楼梦》的影响,但两者在精神本质上有着截然不同的指归。作者主体境遇的迥异决定了他们思想意识的不同,这流动在他们的作品中,显现出不同的人物命运走向。曹雪芹由盛到衰的家世和捉襟见肘的生活现状使其深谙世态的炎凉,继而生出万念俱灰的出世思想,《红楼梦》里所有纷纷乱乱的情缘到头来只是一场梦,各个堕落凡尘的仙子在人世走一回,觉得兴味已尽,纷纷回归天庭。同样的“归位”模式在林语堂笔下,让暗香得到的却是一所实实在在的暗香斋,是今世的幸福,而非要渡化到天庭。林语堂在《中国的人文主义》中对幸福的定义也是如此殷实而真切的人间幸福,思想是入世的,作品中的暗香自然有了和《红楼梦》中的众姐妹不同的归宿。

再如香菱的福星们,先是贾雨村,他本可以救香菱的,而且他承着甄士隐的前恩,可这个可能因为拯救者自身的一丝邪念,反而成了香菱不幸命运的帮凶,可能化为虚有。后来又是林、薛等人,她们也只能给她些许精神上的安慰,或者是一时的护卫,直到父亲的渡化,香菱才得到作者所意向的“解脱”。和香菱所遇到的虚无的福星不同,暗香遇到木兰这个福星是实实在在的,她尽一切的努力帮助暗香,希望可以让她得到殷切的幸福,而事实上她也做到了。

对比香菱这个人物形象,我们来分析林语堂在暗香的形象塑造上所做出的努力,不难看出《红楼梦》对《京华烟云》的典范影响,但对生命和生活不同的体味和迥异的哲学理念又使得这两部作品绽放出不同的色彩,这恰恰是《京华烟云》对《红楼梦》的超越之处,从而显示出文本独特的个性魅力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林语堂.我怎样写《瞬息京华》[A],陈子善编.林语堂书话[C].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惠聪俐.《京华烟云》与《红楼梦》人物形象关联探析[D].延边大学,2010.

[3]郭玉雯.红楼梦人物研究[M].台北:大安出版社,1994.

[4]林语堂著,张振玉译.京华烟云[M].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

[5]林春香.《京华烟云》与《红楼梦》比较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08,(1).

9.京华烟云读后感 篇九

林语堂先生一生多用英语来写书向国外介绍中国悠久的文化和中国人民淳朴的生活。这正是他旅居海外时用娴熟优美的英文完成的巨著,向那些鄙视中国的外国人介绍中国真正的文化。

《京华烟云》主要描述了姚家、曾家、牛家三大家族中从19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恩怨怨。在政权更迭、军阀混战的北平城中,在那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性格演变、思想碰撞和命运选择,展现了儒、士、商阶层由盛而衰的过程,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之喜怒哀乐,包括过渡时代的中国,成为现代世界的一本伟大小说。林语堂的女儿林如斯曾说过《京华烟云》是一本能够随时翻看的小说,并不是必须要有闲时才看,最好是夜阑人静时独自个儿看;困倦时,起来喝口清茶自问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

该书还被视作现代的《红楼梦》林语堂先生曾提到:“(该书)重要人物约八九十个,丫头亦室来个。大约依红楼人物拟之。木兰似湘云(而加入陈芸之雅素),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桂姐似凤姐而无凤姐之贪婪,迪人似薛蟠,珊瑚似李纨,宝芬似宝琴,雪蕊似鸳鸯,紫薇似紫鹃,暗香似香菱,喜儿似傻大姐,李姨妈似赵姨妈,阿非则远胜宝玉。”

确实,该书最大的优点不在性格描述得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绘的巧妙,而是在其哲学意义。你一翻开来,起初觉得如奔涛,然后觉得幽妙,流动,其次觉得悲哀,最终觉得雷雨前之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悠然而止。留给读者细嚼余味,忽恍然大悟:何为人生,何为梦也。或可说,“浮生若梦”是此书之主旨。

《京华烟云》中描述的最出彩的是女人。古典的,现代的;年轻的,年老的;出身高贵的,身为丫鬟的;老实本分的,工于心计的;各式各样的女人,个个个性鲜活,有血有肉;同一个女人,写她从待字闺中到嫁作人妇生儿育女,从女儿到母亲再到婆婆到奶奶外婆,不一样阶段的女人,她们的心理变化也很真实的写出来。例如木兰和莫愁,这两姐妹在相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木兰偏向继承了父亲的道家思想:逍遥,自由,追求梦想却又不强求,善于在平淡的生活中获得乐趣,也容易满足;莫愁则偏向母亲继承了儒家之道,学会了作为妻子母亲的生活中的智慧。同为女人,木兰更适合做老婆,因为她有想不完的妙点子,能够陪你去很多的风景名胜,和她聊天,永远不会气闷;她喜欢做菜,异常爱研究新奇的菜式,对于种花养草,琴棋书画也有兴趣;既能满足你对生活上的要求,也能够陪你品茗赏月,99.,做风雅之事;有时候可能有些过于梦想化,但木兰也懂得适时调整。莫愁则适于做母亲:她方正稳重的性格会给孩子一个好榜样;莫愁最懂得以柔克刚之道,对于立夫这样个性激进易冲动的人,也能懂得什么时候予以忍让,什么时候坚持,什么时候暗暗责备,什么时候给予鼓励,恰当地顺应立夫情绪的起落,最终改变他,使他成熟稳重。相信这对

于孩子要容易得多。因为莫愁有足够的耐心,也有足够的智慧,不会过分娇惯,也不会过分严厉;莫愁在文学上的造诣也足够给孩子的学习以指导,从她少女时代和立夫的几次辩论就能够明白,其实她思想锋利,见解独特,并不输于木兰,只是嫁人之后着意收敛,培养自我的稳重方正。

但这两姐妹,在很多方面,是十分相似的。就从莫愁和木兰对待丈夫外遇(立夫甚至能够不算,因为那只是精神层面的)的态度就能够看出,她们的沉着和智慧是多么的相似。同样的善解人意,同样的不动声色。可是在应对立夫被捕这件事上两人的态度迥乎不一样,又能够十分好的表现她们的不一样——木兰的冲动和梦想化,还有莫愁的冷静稳重和忍让宽容。这两个可爱的女子,是全书的灵魂所在,或许也是林语堂心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吧。

当然最让人佩服的是木兰——坚强而又有主见的木兰。林语堂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

她落落大方,聪慧贤能;她追求时髦,谈吐诙谐,这又不失新时代女性的优点。她聪明勇敢,拥有自我对生活的主见,更令人惊叹的是她那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她的生活方式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在冬季则平静沉稳,春来则慵倦无力,夏天则简便悠闲,秋来则舒爽轻快”。应对生活的变迁,应对从富家生长享用一切物质的安适到变为村妇的剧烈转变,即使最终变为普通农民,她依然能过着幽雅山居的生活,坚韧地应对所有困难,并在磨难中成长,成为忍苦,勇敢,伟大的民众大海中的一滴水。

10.京华烟云读后感 篇十

《京华烟云》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全景式展86.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京华烟云》自1939年底在美国出版后的短短半年内即行销5万多册,美国《时代》周刊称其“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

书中人物差不多能够代表中国社会各种人物。此书内能够看见旧派人物慢慢的消灭,新式的人物跟着出来。代表最旧的是牛夫妇,曾老爷;代表新的是环儿,陈三,黛云。

《京华烟云》是一本能够随时翻看的小说,并不是必须要有闭时才看,最好是夜阑人静时独自个儿看;,困倦时,起来喝口清茶自问道:“人生人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小丑否”

11.京华烟云论文 篇十一

1938年,林语堂仿照《红楼梦》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而写了一部小说,就是这部经典的《京华烟云》。小说以英文写成,书名为《MomentinPeking》,第一章原文标题为“Thedaughtersofa?Taoist”,意为道家的女儿们,事实上主人公姚木兰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道家风范女子,思想自由的她被称为“妙想家”,不受世俗的羁绊,任性情所至,她在登泰山过溪水时脱下鞋袜,露出雪白的脚,这种行为在当时世人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有伤风化”,却又是这个道家女儿异于凡俗、率真的流露。所有这些都来自于父亲姚思安的耳濡目染,姚思安从中庸之道中悟出生命本质应顺从“天性”{3},对子女多从其天性出发而加以引导。

在人物命运的归属上也能透露出林先生的中庸思想,先生笔下的曼娘是个典型的旧式女子,柔顺而不软弱,可以三从四德也可以三贞九烈,而牛素云则太过跋扈,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满身铜臭,一味追赶潮流,看重名利。她们自然都不是林老先生心中的美好,所以林老先生给她们的是悲剧,给予姚木兰的则是喜剧。姚木兰是一个柔情似水又铁骨铮铮,谦逊和婉却光芒四射的中和体,林语堂先生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由此可见,姚木兰是林语堂先生“中庸式”审美原则理想女性的写照,是儒家传统的孝,贤,韧,忍的集中体现。

姚木兰的婚姻本身也是一个道法自然的结果。她所真正爱上的,应该是孔立夫,却也将嫁给曾荪亚看作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曾荪亚当然也知晓这个事实,但林语堂先生似乎也用道家思想让这个男人屈服于自然了。从另一角度看,《京华烟云》又似乎是由一个个悲剧衔接而成的,“初翻来时,觉得如奔涛,然后觉得幽妙、流动,其次觉得悲哀,最后觉得雷雨前之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戛然而止”。对这无数的人生与生命的悲剧,作者采取的是道教的逍遥方式。看透了“生与死”的内在秘密,姚思安可以看作是作者的理想化身,通过“丧我”,去掉纷繁芜杂的“诸我”,复归生命本原的虚静灵台之后的一个澄清净澈的“本我”。林语堂以“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的立场形成他善待人生、艺术人生的观念并将之加之于姚思安身上,更坚定了他道教虚无主义的信仰,以达到悲感之后的逍遥。当小说最后背景拉到全国抗日同仇敌忾的时候,姚木兰陪夫挈女,带着家人向天台山进发,适遇军队开赴前线,万民欢呼,排山倒海,气壮山河。此时的姚木兰心驰神往,化作了伟大民众大海中的一滴水。

林语堂先生的中庸之道是一种生活态度,不是思想和政治上的态度,在思想上他主张怀有偏见,各抒己见——“若怕讲偏见的人,我们可以决定那人的思想没有可研究的价值;没有‘偏见’的人也就根本没有同我们谈话的资格。”{4}。相對于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中庸以“仁”为目的而言,林语堂的中庸是以最具人性化的具体的方式表达出来,他以“人”为最终目标,以近情为主旨以常识为主要内容,带有很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他的中庸是一种人性化的实现,不受道德伦理的诸多限制,只是服从于人性的要求和需要。“近情精神使我们的思想人性化”,{5}近情精神指的就是充分体现人性的精神。林语堂认为:“我们只有在世界的人类都是近情的人时,才能得到和平和快乐。”“所以近情,即承认人之常情,每多弱点,推己及人,则凡事宽容、容忍、而易趋于妥恰。妥恰就是中庸。”{6}这是近情精神的外在表现,是因为了解了自己的弱点,而理解别人。“在互相冲突的冲动、感觉和欲望的永远变迁中保持合于理智的平衡。”近情在林语堂这里成为了一种人生目标,同时也成为林语堂中庸最核心的意义表达,他对“中庸之道”的解释是:“在于明理,即所谓事理通达,心平气和(spiritofhumanreasonableness)即儒家中庸之道,又可称为‘庸见的崇拜’(religion ofcommonsense)。”由此可知““明理”与“庸见的崇拜”也构成了林语堂中庸理论的两大基石。

对于明理,林语堂的解释是:“所谓明理,非仅指理论理智之理,乃情理之理,以情与理相调和。情理二字与理论不同,情理是容忍的,执中的,凭常识的,论实际的,与英文commonsense含义与作用极近”,“讲情理者,其归结就是中庸之道。”那么“情理”的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呢?林语堂这样解释说:“‘reasonableness’译成中文为‘情理’,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情’即‘人情’或‘人性’;‘理’即‘天理’,或外部原因。‘情’代表着可变的人性因素,‘理’代表着不变的宇宙法则。”在“情”与“理”的关系中,林语堂先生十分重“情”,因为在他看来,既然情与理是统一的,而“理”是恒常不变,那么可变的主观因素“情”就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情的作用就会自然实现人性的和谐。在情与理的作用下便产生了中庸之道。

“庸见的崇拜”这里的“庸”字林语堂解释说:“此庸字虽解为‘不易’实即与commonsense之common原意相同。中庸之道实即庸人之道,学者专家所时,庸人每得之。”{8}尔后他把“庸见”译为常识即commonsense之义,“因为commonsense必定是合乎中庸之道的。”{9}林语堂认为生活是土壤,常识则是土壤中结出的美丽果实,因而他主张回到常识,回到做人的根本上来,呼唤人的常识、整体的常识。可见“庸见的崇拜”即常识推崇与明理精神一样是林语堂以人为根本的中庸的具体表现。它们成为林语堂除近情外诠释他中庸的两个具体概念。

林语堂所构筑的这种中庸式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做人的根本法则,林语堂要求人们都应具有近情的中庸精神,这样才能使人远离偏见,而接近实际,接近人性。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真人性,回归本体。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注释:

{1}{2}林语堂,中用哲学,生活的艺术[M],华艺出版社

{3}林语堂,京华烟云[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林语堂,诃鳄鱼,林语堂学术文化随笔[M],中国青年出版社

{5}林语堂,近情,生活的艺术[M],华艺出版社

{6}{7}{8}林语堂,中国文化之精神,林语堂文选(上),[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9}林语堂,说通感,林语堂散文经典全编[M],九州出版社

参考文献:

{1}王兆胜,林语堂的文化情怀[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中庸[M],延边大学出版社

{3}庄子[M],延边大学出版社

{4}林语堂,郝志东,沈益洪(译).中国人[M],学林出版社

{5}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华艺出版社

{6}子通,林语堂评说七十年[M],中国华侨出版社

12.《京华时报》推出“云报纸” 篇十二

《京华时报》总负责人李洪洋表示, 每周四随报发行《京华时报·云周刊》只是其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 “云周刊模式”将逐步应用于报纸的所有内容, 以实现《京华时报》到“京华云报纸”的华丽转身。

颠覆传统生产方式

当日的《京华时报·云周刊》分为新闻、文娱、体育、应用、访谈、广告几大版面, 从形态上看, 云周刊与普通报纸并无两样, 那么, 什么是云报纸?云报纸又新在何处?

李洪洋表示, 云报纸有前后两个“终端”, 从前端上看, 仍是传统形式的报纸, 即“新闻+宣传+服务+广告”;而后端则架设在“云”上, 通过图片识别技术, 云报纸可以将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融为一体, 实现“数据库”式的媒体展示, 以满足当前用户对新闻资讯的延伸及立体整合需求。

李洪洋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 云报纸最大的创新与亮点在于颠覆了传统报纸的新闻采集、编辑整合和广告展现等一系列生产方式, 以往很难用文字和图片精确表述的新闻、现场、信息可以借助新的技术手段以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

衍生全新商业模式

将平面新闻立体化、纸媒内容多样化、单向传播互动化———在改变传统的内容生产方式的同时, 云报纸也为传统媒体的生命补给———广告和发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记者在云周刊上看到, 云周刊“应用版”对时下智能手机平台上“最新上架”的软件、游戏及服务进行了介绍与推荐;“购物版”则与电子商务完美结合, 为读者精选出应季的热门商品。而上述内容均可通过手机拍照, 直接关联到相关产品、服务的下载、购买页面, 在业内人士看来, 这就使报纸成为一种“入口”, 为报纸多元价值的开发留下了空间。

即便是传统的图片广告, 通过新的技术、新的终端可以展示出更生动的视频、更丰富的产品信息等, 改变了以往平媒广告展现形式单一、传播效果有限等弊端, 实现纸媒营销的网络化及广告客户利益的最大化, 从而为报纸增值。

让互联网为我所用

自互联网诞生之日起, “纸媒之死”的论断就不绝于耳, 《西雅图邮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国外知名百年老报的相继“辞世”似乎也在印证这个不幸的预言。而国内报业近几年在报纸与网络两种媒介之间的融合上进行了诸多尝试, 真正收获成效的似乎也不多。

李洪洋认为, “把印在纸张上的新闻变成链接就是互联网化、数字化, 则报纸必死。”在李洪洋看来, 观念的改变和生产方式的重组才是纸媒革命的必经之路。“如果说, 今天的报纸活在互联网里。那么, 未来的云报纸要让互联网活在报纸上”。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钢则分析指出, “《京华时报》推出的云报纸与时下整个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趋势高度契合, 是对当下影响信息传播模式改变的三大技术———移动互联网、便携终端、云计算服务的整合应用, 对于渴望走出现状、改变现状的中国传统媒体将有着巨大的鼓舞和启示。”■

13.京华烟云读后感 篇十三

读完别的小说,我往常能毫不犹豫的说出我喜欢小说里的谁,又厌恶小说里的谁。《京华烟云》,我能清楚的说出厌恶谁,但不能说出喜欢谁,似乎又谁也没有个性喜欢。

对于木兰来说,也许比起荪亚,她更爱立夫。但如果结婚过日子,立夫不必须比荪亚更会让木兰幸福。阿非和红玉相互爱慕,但多愁善感久病卧床的红玉不必须能让阿非与她的婚姻幸福。也许,感情和结婚过日子本身就是两回事,互相爱慕彼此的两个人也许并不适合在一齐过日子。俩个人如果都有激进好强的性格,即使彼此爱慕,也许也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因为两个人的争斗而减少幸福感,或是因为一个人推着另一个人往前走而让另一个人受到伤害。

婚姻能够成为一个人事业和人生的跳板,对一个人至关重要。在寻找终生伴侣的时候,不仅仅要思考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还要思考两个人之间的性格,潜力。两个性格互补的人,也许有更大可能相互搀扶,走过未来几十年的风雨人生路。

爱上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人,就像红玉,即使付出了感情,或许也未必幸福。其实很为她惋惜……多么有才气的女子,为何那样薄命!

荪亚对官场的矛盾与故事前后的变化也引起了我许多的思考。

荪亚老实憨厚,以前亲口说他不会奉承人,也不想做官。荪亚说:“在北京等差事的人真是成千上万的,都是一无所长,所以只好找官做。”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不禁想到了此刻的国考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去考公务员?!难道他们真的有一颗单纯的为人民服务的心么?那只是因为,念了那么多年书,考了那么多场试,我们似乎除了念书考试,几乎已经什么都不会了!我们只能去干考上以后干什么都会有别人告诉你并且还能养活自己的事儿,呵呵,只有公务员了。但是换句话说,当公务员起码比在家啃老好。

荪亚还说:“我以前每一天坐在办公室,闲谈,看报,喝茶,在几件公事上签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大家都是这种态度……”100多年了,除了极少数人,大多数的公务员又有什么变化呢?不只是公务员,其实很多人,每一天看起来都很忙,但我们到底忙了什么?

当木兰打算经商,之前问荪亚你喜欢干什么的时候,荪亚的回答让我感觉一阵悲哀。他说“直截了当来说,我受的教育是为了做官,此刻我不肯做官了,所以别的都不能做。”但仔细一想,此刻的我们,似乎比荪亚更悲哀。我们受的教育是为了什么?虽然老师以前告诉过我们,先做人,后做事。但我们从学校教育李学到的似乎更多是为了应付考试的知识和技巧。起码20岁前我们受的教育,直截了当的说是为了考试。除此之外,似乎再无他用。虽然那些教育让我们掌握了知识,但知识只有和智慧配合起来才能是力量。在那12年的教育中,智慧似乎并不是社会教育的重点。虽然大学是掌握技能,要确定我们将来干什么。但大学基本是自由发展了,学不学看你自己。

荪亚开始生活富足,“什么都不能做”,最后却“有很多业务要照顾”,这和他听从木兰的推荐,开始做古玩店的生意有密切的关系。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完成的,只要我们勇于尝试,勇于迈出那第一步,就有可能迎来事情更好地发展。

最后,为被电视剧毁掉的荪亚默哀……

牛家的衰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男人不好,毁的是自己;女人不好,毁的是一个家。在妈祖婆的“帮忙”下,牛思道得到了“牛财神”的“美誉”;牛怀瑜纳莺莺(妓女)为妾,并且和吴将军共妻(莺莺),贩卖鸦片,给日本人当汉奸;牛东瑜恐吓老师,随便玩弄女子,还要在尼姑庵闹事,最后被正法;素云和莺莺交往,贩卖鸦片被称为“白面儿皇后”,与日本人合作。其实素云还是很可惜的,虽然良心未泯,以死赎罪。但她如果出生在姚家或是曾家,可能不会走到那一步。

抗日战争爆发,阿通要去从军的时候,荪亚和木兰尽力劝说,期望他放下,因为他是他们唯一的儿子。荪亚说:“再有征兵制度的国家里,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征召独子……”忽然就觉得,将来如果有条件,我要生两个孩子……别的我就不想再说什么了……

14.京华烟云小说的读书笔记 篇十四

小说《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一部长篇小说,并题献给抗战期间“英勇的中国士兵”。小说英文名为《MomentinPeking》,后译为小说《京华烟云》。在写书之前,林语堂先生原本打算将《红楼梦》译作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因故未能译成。后决定仿照《红楼梦》的结构写一部长篇小说,于是便写出了小说《京华烟云》。有趣的是此书成为他最具代表性的几部小说之一,也成就了他文坛的地位。温闻名遐迩的美国《时代》周刊评价称小说《京华烟云》“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小说《京华烟云》这部小说虽然是用英文写成,却极富中国文化底蕴色彩,非中国人是很难看出来的。如小说对姚、曾两家深宅大院的描写:古色古香的紫擅木家具、屏风、八仙桌、石狮把门;琳琅满目的亭台楼阁、花园池塘。这些不仅使迪菲的外国朋友再三感叹,也让中国的读者也有些应接不暇。书中亦有涉及甲骨文、古董、陶瓷、古画、京剧、二胡等内容的描述,又有佛教、道教文化思想的渗透。此种极具中国特点的小说,对于西洋人看书的习惯,是很难能体悟出来。正如书中谈《红楼梦》之处,当然非未读《红楼梦》者所能欣赏的。也有几处讽刺某一派人,也得中国人才能领会。

本书大体上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观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当时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但本书对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既非维护其完美,亦非揭发其罪恶;既非对旧式生活进赞词,亦非为新式生活做辩解。用林语堂先生本人的话来讲:“本书只是叙述当代中国男女如何成长,如何过活,如何爱,如何恨,如何争吵,如何宽恕,如何受难,如何享乐,如何养成某些生活习惯,如何形成某些思维方式,尤其是,在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尘世生活里,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而已”。的确,读完小说《京华烟云》会发现此书确向西洋人介绍了一个真实、深刻、完备的中国社会。

林语堂这位艺术大师,用小说《京华烟云》这样一部中国近代的史诗。真实、深刻的记录了从1900—1938年的中国历史;记录了那个时代老北京人的喜怒哀乐;记录了那个时代中国人或沉睡或激愤的精神世界;记录了那段不会被忘记的屈辱与伤痕。

【京华烟云论文】推荐阅读:

京华烟云读书心得08-21

《京华烟云》读后感宋迪06-23

上一篇:本社区管理下一篇:水利局工作汇报材料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