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2024-07-08

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精选12篇)

1.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篇一

名词解释

1.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活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2.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

3.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的效应。

4.极限平衡方法:也叫刚体极限平衡法,其使用有四点假设前提:①只考虑破坏面上的极限破坏状态,而不考虑岩土体的变形。即视岩土体为刚体。②破坏面上的强度由C、f值决定,遵循强度判据。③滑体中的压力以正压力和剪应力的形式集中作用于滑面上,均视为集中力。④q三维问题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来求解。

5.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6.地震烈度:它是衡量地震在地面震动的强烈程度的尺子,由震源深度、震中距、能量所决定。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

7.工程地质类比法:它是一种定性分析的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通过场地内的工程地质条件与地质分析相结合进行对工程问题的分析及解答方法。

8.临界水力梯度:当单元土体的总压力与其单元体水的重量相等时,即dp=dQ时,土体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发生流土,此时的水的水力梯度叫做临界水力梯度。

9.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地质条件之间的矛盾或问题。如:地基沉降、水库渗漏等。

10.滑坡:斜坡岩土体在重力等因素作用下,依附滑动面(带)产生的向坡外以水平运动为主的运动或现象。

11.振动液化:饱水砂、粉砂土在振动力的作用下,抗剪强度丧失的现象。

12.卓越周期:岩土体对不同周期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以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尤为明显而突出,这种周期即为该岩土体的卓越周期。卓越周期的实质是波的共振。

13.基本烈度:指在今后一定时间(一般按100年考虑)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遇到的最大烈度。它是由地震部门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及地区地震地质条件等的综合分析给定的,对一个地区地震危险性作出的概略估计,作为工程抗震的一般依据。

14.水库诱发地震:是指由于人类修建水库工程,水库蓄水所引起的地震活动,称为水库诱发地震。

15.崩塌:斜坡岩土体中被陡倾的张性破裂面分割的块体,突然脱离母体并以垂直运动为主,翻滚跳跃而下,这种现象或运动称为崩塌。

16.岩溶:是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地质现象的总称。亦称喀斯特。

17.地面塌陷:是地面垂直变形破坏的另一种形式。它的出现是由于地下地质环境中存在着天然洞穴或人工采掘活动所留下的矿洞,巷道或采空区而引起的,其地面表现形式是局部范围内地表岩土体的开裂、不均匀下沉和突然陷落。

18. 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

19.渗透稳定性:是指在渗流水作用下,其结构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危及岩土体的稳定。

20.RQD:岩石质量指标,RQD值越大,说明岩石性质越好。

21.地震烈度:地面震动强烈程度,受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的影响。震源深度和震中距越小,地震烈度越大。

22.斜坡变形破坏:斜坡变形破坏又称斜坡运动,是一种动力地质现象。是指地表斜坡岩土体在自重应力和其它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向坡外的缓慢或快速运动。

2.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篇二

关键词:无煤带,采空区,陷落柱,地震勘探

1 康北煤田DQ煤矿“无煤带”解释

DQ煤矿位于辽宁省康平县西北部, 与内蒙哲盟科尔沁左翼后旗交接处。该区系张强盆地的一部分, 属于断坳型盆地。盆地基底为前震旦纪变质岩系, 盆地内沉积了晚侏罗世含煤岩系及下白垩统紫红色砂砾岩岩层。该盆地属于山前扩张型沉积盆地。由此可见在当时成煤前后河流是相当发育的。

1.1“无煤带”研究

“无煤带”常规概念是指:煤层形成是由沉积环境造成的沉积缺失或成煤后河流冲刷形成的无煤带。DQ煤矿区的无煤区域多分布于构造复杂地区, 且与该区断层走向基本一致。通过对该区地震资料及正反演的研究, 发现煤层反射波“振幅异常带” (振幅变弱) 所对应的是DQ煤矿无煤区和煤层变薄区域。

DQ煤矿的无煤带大都发育于断层倾角较小且与无煤带走向相一致的断裂面两侧, 断裂面切入煤层后倾角逐步变小, 直至每层底板断裂面消失;断裂面上部为砂岩或粉砂岩, 而砂岩或粉砂岩产状多数与断裂面一致;但在平缓的地带也有河流冲刷或沉积缺失, 河流冲刷的地域在平面上成条带状;而沉积缺失的地域在平面的展布形状则为椭圆状。图1为缓倾角断层两侧的无煤带特征剖面;图2为平缓地带沉积缺失的无煤带特征剖面。

1.2“无煤带”地震地质解释

为了研究DQ煤矿“无煤带”在地震时间剖面上的表现特征, 结合区内钻孔测井曲线资料进行反演, 预测煤层厚度、煤层的分布范围及煤层顶、底板岩性。根据反演结果, 与地震时间剖面对比相结合分析研究, 发现“无煤带”处煤层反射波有明显的异常, 除了反射波振幅明显减弱之外, 反射波频率也有变高的趋势。

鉴于“无煤带”是本区的一种构造现象, 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把各种原因造成无煤和煤层变薄区域, 叫煤层反射波振幅异常带 (振幅变弱) 。在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除对高分辨率偏移数据体煤层反射波的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外, 还对三瞬 (瞬时振幅、瞬时频率、瞬时相位) 数据体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瞬时振幅对煤层厚度变化及断层的存在比较敏感。通过对本区煤层反射波振幅异常的分析和研究, 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平面图上圈出煤层反射波异常带。地震反射波振幅异常带产生的主要原因为:a、断裂构造;b、煤层厚度变化及宏观结构的横向变化。

根据煤层底板等高线平面图上圈定出的煤层反射波振幅异常带, 可以看出:本区反射波振幅异常带大多数分布于地震解释的断层周围, 只有部分反射波振幅异常带分布于煤层稳定平缓地带。这些异常带通过钻孔实践揭露, 有的是煤层变薄所至, 有的是沉积向变所至。地震资料解释对异常带的圈定, 可为DQ煤矿矿井设计、采面划分、项道布局及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保证。

2 沈南煤田HYS煤矿陷落柱和火成岩

沈南煤田HYS煤矿某采区三维地震勘探, 为确保采集资料的质量, 获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野外采集数据, 经详尽的试验确定了最佳施工参数, 或得了较好的原始资料。

资料处理过程中, 在三高处理 (高分辨率、高信噪比、高保真) 的基础上, 加强保幅处理;并尽可能的拓宽地震信号的有效频带, 确保对小构造、火层岩异常体分辨能力, 选好偏移速度场, 保证构造的准确归位, 确保地震资料解释精度。图3为HYS矿某采区的地震时间剖面, 从时间剖面看出:黄色线为T7波, 绿色线为T12波, 能量突出, 波形波组特征明显而稳定, 易于识别对比。

经精细的地震地质解释, 圈出了煤层陷落柱 (图4) 和火成岩的分布范围 (图5) 。本次勘探解释的煤层陷落柱和火成岩在7煤层、12煤层的发育情况与本矿实际揭露情况比较吻合。

3 山东岱庄煤矿某采区煤层露头

山东岱庄煤矿位于济宁煤田的北部, 济宁市北郊, 行政区划隶属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所辖。本区三维地震勘探的地质任务要求查明勘探区内的构造形态, 进一步控制各煤层产状及煤层露头位置。

经三维地震勘探, 控制了各煤层深度的起伏变化形态;查明了区内落差大于等于5m的断层, 全区共解释落差大于等于5m的断层58条, 落差小于5m的断层28条;进一步控制了各煤层产状及露头位置 (见图6岱庄煤矿某采区煤层露头在时间剖面上的反映) ;详细的确定了3上、3下煤层的合并 (或分叉) 范围及无煤带 (含冲刷、剥蚀及沉缺等) 的边界。

4 煤层采空区

BDH煤矿位于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境内, 区内发育有两组煤层, 分别为泥上层和泥下层。本矿为老矿区, 建井于伪满时期, 开采年限已久, 地下剩余储量可微, 属于危机矿山。矿区为了扩大储量, 探明煤层的赋存范围, 构造形态及控制采空区的开采边界等地质任务实施地震勘探工作。地震勘探后经地震时间剖面解释, 发现矿区往东煤层继续向深部延展, 预计增加煤炭储量8000万吨;而时间剖面往矿区方向延伸, 煤层反射波突然中断, 却不具有断层特征 (图7 BDH煤矿采空区在时间剖面上的反映) , 经分析认为该地段为煤矿采空区, 经井上下测量对比, 该部位确属矿区采空区。

5 结论

通过几年来对“无煤带”、采空区、陷落柱、煤层露头、火成岩侵入体等地质异常体的摸索解释取得了较多的成功经验, 得出结论如下:

5.1 在野外数据采集中, 必须严格约束野外施工的每一个过程 (即地震仪器接收因素选择、激发能量的大小、激发井深的深浅、检波器的组合方式、观测系统的设计的合理程度等) , 做到层层把关、严格施工, 确保地震资料野外数据采集质量。

5.2 资料处理上应该在三高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保幅处理, 并尽可能的拓宽地震信号频带宽度, 选好反褶积子波长度, 确保对小构造的分辨能力;最后选好偏移速度场, 保证构造准确归位, 确保地质解释精度。

5.3 在资料解释上要充分利用已知地质资料, 认真研究各种地质现象在地震数据体各种属性上的特征, 提高成果解释的可靠性;并及时同矿方勾通, 进行探采对比, 进一步提高地震资料解释水平。

参考文献

[1]何樵登.等地震勘探原理和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6.

[2]李庆忠.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系统工程剖析[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5.

[3]唐建益, 方正.煤矿采区实用地震勘探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88.

3.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篇三

摘 要: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水平井作为一种特殊的钻井形式,对提高钻井质量和提高采油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之所以进行水平井开采,其主要原因是有些特殊地块儿进行垂直井施工难度较大,进行水平井施工能够绕过特殊地块,且在采油过程中能够将油管全部插入到油层当中,提高石油的采收率,对满足石油开采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在水平井开采过程中,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是提高水平井钻井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大家应对水平井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把握正确原则,推动水平井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的全面运用。

关键词:水平井 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 运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c)-0022-02

经过了解发现,在水平井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的运用过程中,水平井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对水平井钻井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考虑到水平井钻井过程的复杂性及实际难度,以及水平井对采油生产的重要影响,掌握水平井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情况,对提高水平井钻井质量和满足水平井钻井需要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应当认真分析水平井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情况,更好地为水平井钻井过程服务。

1 水平井地质导向过程及特点分析

地质导向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前沿钻井技术,它是以油藏为目标点,通过对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然后以人机对话方式,采用滑动和转动钻井方式来控制井眼轨迹的一项导向钻井技术,使井眼轨迹在油藏中钻进(见图1)。

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是一种新的采油技术,在水平井钻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其中地质导向的发展历史大概有20多年,在地质导向技术出现之后,对水平井的钻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由于地质导向采取了以油藏为目标点的跟踪方式,能够使水平井在钻井过程中有明确的钻探目标,并且根据地质导向的引导,将水平井向有偿地点进行钻取,使得水平井的轨迹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目标更加明确,提高了水平井的钻井质量和钻井目的性,保证了水平井的钻探质量。因此,地质导向作为一种重要的钻井技术,在水平井的钻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地质导向作为一种新的钻井技术,对于水平井的钻探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地质导向可以为水平井的钻探提供良好的轨迹和方向指导,使水平井在钻探过程中能够通过及时的调整方向,达到提高钻井效率的目的,避免水平井钻探走冤枉路,使水平井钻探能够有明确的油藏作为目标,提高水平井钻探的整体质量。由此可见,地质导向是一种推动水平井发展的重要的钻井技术,对提高钻井的整体质量和满足钻井的实际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地质导向也对钻井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使钻井技术能够形成以油藏为目标点,并且采取人机对话的方式来进行钻井控制。

2 水平井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的运用过程

如果使用TLC测井系统,可以在测井完成后利用水平井周围的邻井资料建立地质模型。即将邻井测井资料等通过投影到水平井主方位,来建立水平井二维地质剖面,并将这种方法称之为水平井二维初期解释。

在水平井地质导向应用过程中,对地质导向进行有效的解释,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方式,其中,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已经融合成为了一种有效的钻井辅助手段,通过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的运用,能够对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的地质数据进行有效的解释,通过掌握水平井测井的整体数据,把握正确的水平井钻井原则,使水平井在钻探过程中能够根据地下油层的类型以及地下油藏的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开采和有针对性的钻探,这种技术不但为油藏开采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同时也提高了薄油层的开采质量,使水平井的钻探作业能够具有积极的效果,提高水平井的钻探实效,使水平井的钻探作业能够在钻探质量状态效率以及状态水平上获得全面的提升。

由此可见,水平井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作为一种有力的支撑手段,对水平井的钻探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满足水平井钻探需要和提高水平井钻探质量的重要措施,基于对水平井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的了解,水平井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通常采用了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交流,使操作者能够掌握水平井的钻探情况,进而把握正确的钻探原则,加强对水平井钻探的干预,做到能够根据水平井的钻探实际调整状态方向,提高钻探的针对性。

3 水平井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的整体思路分析

近年来随着地质建模技术的逐渐成熟,在油田的油藏描述中得到了大量应用。如果在水平井钻前进行了地质建模和水平轨迹设计,在钻进水平段时应用地质导向和实时建模技术。因为在地质导向过程中已经融入了对油藏对认识,人们可借助二维、三维软件技术绘制出水平井对区域构造、岩性解释成果、油气解释的结论等。

在水平井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应用过程中,水平井的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不但为水平井钻探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同时也通过了二维模型建立和三维模型建立的手段提高了水平井钻探的针对性,水平井在钻探过程中能够按照预期的路径进行钻探。使水平井钻探能够在钻探和开采效果上得到全面的提升,其中,三维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是提高水平井钻探质量的关键,对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这一点来看,大家应当认识到水平井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的作用,并在水平井钻探过程中,有效应用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目前水平井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的应用来看,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并对三维模型进行有效分析,掌握了水平井钻探特征,以及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优势,通过总结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的优点,掌握了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的特点,可以在水平井钻探过程中有效的应用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使地质导向和解释技术能够成为推动水平井钻探工作发展和满足水平井钻探工作需要的重要手段。

4 结语

通过该文的分析可知,在水平井钻探过程中,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技术,对提高水平井的钻探质量和提高水平井的钻探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满足水平井的钻探需要,为水平井钻探提供良好的方法和智力保证,保证水平井钻探能够满足实际需要、达到预期目标,使水平井钻探能够在钻探效果和钻探效率上达到预期目标。由此可见,人们应对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有正确的认识,做到在水平井钻探过程中合理运用地质导向及解释技术,通过采取先进的手段,提高水平井的钻探工作效果,保证水平井钻探能够取得实效,提高水平井钻探的针对性,通过水平井钻探能够掌握更多的钻探技术。

参考文献

[1]姜丽.水平井录井精细评价及射孔井段优选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

[2]任菊玲,陈俊男,张以军.应用综合录井技术进行水平井地质导向[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4):230.

4.基础会计名词解释1 篇四

2、负债: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

3、会计凭证:是用以记录交易和事项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是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

4、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个会计要素所作的进一步分类。

5、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6、会计分录对每项经济交易或事项(会计事项)指出应登记的账户名称、记账方向与金额的一种记录。

7、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任何一项经济交易或事项,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借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增减变化情况的一种记账方法.8、资产负债表所谓资产负债表,是指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实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9、所有者权益也称股东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它在数值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以后的余额。

10、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属于动态报表。

利润表以“收入-费用=利润”会计等式为编制依据,将一定期间的收入与同一会计期间的费用相配比,从而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11、未达账项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由于凭证的传递时间不同,而导致了双方记账时间不一致,即一方已接到有关结算凭证已经登记入账,而另一方由于尚未接到有关结算凭证尚未登记入账的款项。

12、原始凭证:又称原始单据,是在交易、事项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交易、事项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

13、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进行归类、整理,并确定会计分录而编制的凭证,是登账的直接依据

14、会计账薄 所谓账簿是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来序时、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和反映有关交易或事项的会计簿籍。

15、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会计电算化基础名词解释 篇五

3.通用会计核算软件:是指由专业软件公司研制,公开在市场上销售,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基本需要的会计核算软件。

4.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是指会计核算软件中能够相对独立完成会计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的各个部分。5.ERP的概念:1)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MRPⅡ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2)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和软件产品3)是整合了企业管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6.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按照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信工具。

7.信息处理:是指计算机对信息进行记录、整理、统计、加工、利用、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8.主频:指计算机在单位时间里处理计算机指令的数量,是表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的主要性能指标。

9.输入设备:是指向计算机存储器输入各种信息的设备。

10.运算器:是指在控制器控制下完成加减乘除运算和逻辑判断的计算机部件。

11.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指挥中心,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分析判断后产生一系列的控制信号,去控制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地工作。

12.计算机软件:是指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和及相应的各种文档资料。13.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它是以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为目的,在统一的网络协议控制下,将地理位置分散的许多独立的计算机系统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网络 14.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蓄意编制的能够入侵计算机系统并可导致计算机系统故障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计算机程序。

15.反记账:就是将已经记账的会计数据恢复到这之前的状态.16.反结账:就是将已经结账的会计数据恢复到这之前的状态.17.会计电算化岗位: 是指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核算软件的工作岗位

18.账务处理模块初始化: 是指财务处理模块在初次使用时,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参数设置的过程。

19.账簿查询:是指按照一定的条件查找满足条件的账簿,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20.期末账务处理: 是指会计人员在每个会计期未都需要完成的,为单位提供完整会计信息所做的一些特定工作,以保证一个会计期间内数据的完整性。

21.自动对账: 将银行方所记载的银行存款收付记录和企业方由账务处理模块生成的银行日记账相互核对,找出这些未达账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2.固定表元:是指表元中的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23.变动表元:是指表元中的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24.会计报表编制功能:是根据用户定义的报表格式和报表公式自动产生所需要的报表,并根据表间数据和勾稽关系检查会计报表中数据的正确性.25.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初始设置:是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个适合本单位需要的固定资产账套的过程.26.文档: 文档是Windows XP应用程序创建的对象。

27.文件: 是存储在外存储器(如磁盘)上的相关信息的集合。

28.图标: 是代表Windows XP各种对象的小图形。

29.窗口: 是桌面上用于查看、操作应用程序或文档等信息的一块矩形区域,是Windows XP图形界面最显著的特征。30.工具栏: 是以图标的形式显示系统命令.31.页面视图: 页面视图是按打印效果显示文档的视图方式,所见即所得的版面效果。可显示完整的页面编排效果。

32.大纲视图: 大纲视图是以大纲形式显示文档特殊的框架结构的视图方式,即以缩进文档标题方式来表示标题在文档结构中的级别。

6.地质学基础(共) 篇六

一.名词解释

1.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2.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在一定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单质或化合物。

3.风化作用——岩石和矿物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环境中,受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发生体积破坏和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风化作用受气候、岩石成分、结构构造、植被、地形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4.承压水——处于地下水面以下,储存于任意两个弱透水层之间的具有承压性质的饱和水。5.间冰期——介于两次冰期之间的气候较为温暖的地质时期。

6.背斜——是一种褶皱构造,岩层向上突出的弯曲,核部地层较老,两翼地层较年轻的褶皱。7.化石——是指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8.变质作用——当岩石形成以后由于环境温度和压力等条件的改变,在不发生整体熔融和溶解的固态前提下,矿物成分和岩石的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称为变质作用。

9.解理——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严格沿着一定结晶方向破裂,并且能裂出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这些平面称为解理面。

10.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

11.软流圈——指地壳岩石圈以下至上地幔上部的圈层(地表以下70—100公里至地下1000公里之间)。地震波的波速在这里明显下降,又称低速带。据推测,这里温度约1300℃左右,压力有3万个大气压,已接近岩石的熔点,因此形成了超铁镁物质的塑性体,在压力的长期作用下,以半粘性状态缓慢流动,故称软流圈。

12.冰碛物——由冰川直接沉积,是未经其他外力特别是未经冰融水明显改造的沉积物。

13.海进——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由于海面上升或陆地下降,造成海水面积扩大,陆地面积缩小,海岸线向陆地内部推进的地质现象,也称海侵。

14.荒漠化——由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或两者共同作用所引起的荒漠环境向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延伸或侵入的过程。

15.侵蚀基准面——具有某一特定高程,控制某一河段或全河的纵向侵蚀过程的水平面。河流下切到该水平面以后将逐渐失去侵蚀能力,不能下切到该平面以下。

16.重力异常——由于地面起伏和地球物质密度不均匀以及结构差异等原因使实测重力值与理论值不符的现象称为重力异常。

17.潮汐——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或涨落现象。

18.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沉积后至岩石固结,在深埋环境下直到变质作用之前发生的物理、化学的变化,以及埋藏后岩石又被抬升至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环境中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化学变化。直到固结为岩石以前所发生的一切物理的和化学的(或生物)变化过程。

19.沼泽——是指地表过湿或有薄层常年或季节性积水,土壤水分几达饱和,生长有喜湿性和喜水性沼生植物的地段。

20.节理——破裂面两侧岩块沿破裂面无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二.填空题

1.地球外部圈层分为 大气圈、水圈 和 生物圈。

2.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重要的大冰期,分别是:震旦纪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冰期、第四纪冰期。

3.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气候、岩石成分、岩石结构构造 等。

4.根据板块边界,可将全球板块划分为六大板块: 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5.中心式喷发按照喷发的激烈程度又可分为: 宁静式、爆烈式 和 中间过渡式 三种。6.海水的运动形式主要有 海浪、潮汐、洋流 和 浊流 等。

7.沉积岩按成因及结构可以分为 陆源碎屑岩、粘土岩、火山碎屑岩、碳酸盐岩、其它内源岩。

8.海底表面形态分为:

大陆边缘、洋盆

、洋脊。

9.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 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为 莫霍面。10.按湖泊与径流的关系,湖泊可以分为: 外流湖、内陆湖、。

11.根据重力地质作用的力学性质、作用过程及运动特点将其划分为 崩塌作用、潜移作用、滑动作用 和 流动作用 四种类型。

12.风化壳具有垂直分带性,自下而上,大致可以分为 基岩、残积层、粘土层、红土层。

13.我国有三大主要成煤时期,它们分别是: 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

14.成岩作用主要包括 压固作用、脱水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 四种方式。15.地层与侵入体之间的接触关系可以分为: 侵入接触、沉积接触。

16.断层按两盘相对位移方向,可以分为 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 三种类型。

三.单项选择

1.下列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D)。

A.滑石 B.方解石 C.长石 D.石英 2.沉积岩中最特征、最基本的沉积构造是(A)。

A.层理 B.层面 C.结核 D.化石 3.滑坡属于重力地质作用中的(C)。

A.崩塌作用 B.潜移作用 C.滑动作用 D.流动作用

4.由于昼夜、季节温差变化,岩石反复遭受膨胀和收缩发生的风化作用是(A)。

A.剥离作用 B.潮解作用 C.卸载作用 D.冰劈作用 5.在岩浆岩的分类中,玄武岩属于(B)。

A.超基性岩 B.基性岩 C.中性岩 D.酸性岩 6.寒武纪是(A)。

A.早古生代的第一个纪 B.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 C.元古代的第一个纪 D.中生代的第一个纪 7.冲积物的特征不包括(D)。

A.良好的分选性 B.较高的磨圆度 C.清晰地层理 D.较差的磨圆度

8.当上下两套地层之间发育一古风化壳,且下面一套地层褶皱变形强烈,上面一套地层无变形,这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应是(A)。

A.角度不整合 B.假整合 C.整合 D.平行不整合

9.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地球以外的能量称为外能;二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称为内能,下列选项中属于内能的是(D)。

A.太阳辐射能

B.日月引力能 C.生物能 D.结晶能与化学能

10.(B)是地面以下第一个区域性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

A.包气带水

B.潜水 C.承压水 D.毛细水 11.按照解理发育的程度,石英属于(D)。

A.极完全解理 B.完全解理 C.不完全解理 D.极不完全解理 12.T1所表示的年代地层单位为(D)。

A.晚三叠世 B.早二叠世 C.晚二叠世 D.早三叠世

13.在下列由河流沉积物形成的地貌形态中,较易形成河流冲积物二元结构的是(C)。A.边滩 B.心滩 C.河漫滩 D.三角洲 14.羊背石是下列哪种地质作用产物(D)。

A.风化作用 B.河流侧蚀作用 C.海水的剥蚀作用 D.冰川刨蚀作用 15.岩层的产状一般记录为(C)。

A.倾向∠走向 B.走向∠倾角 C.倾向∠倾角 D.倾角∠倾向 16.形成大理岩的常见变质作用类型是(C)。

A.动力变质作用 B.混合岩化作用 C.接触变质作用 D.区域变质作用

五.简答题

1.简述风积物的特点。

答:风成沙的分选性较好,沙粒均匀,圆度和球度较高,表面常有一些相互撞击而形成的麻坑,常堆积成沙丘和沙垅等地形,沙层常形成高角度的斜交层理,厚度从数米到近百米。风积物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布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沉积物。

2.简述风化作用的基本类型。

答;风化作用的基本类型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种。3.在野外条件下,如何识别断层?

答:1)断层面和断层带上的标志。断层面和断层带是断层存在的直接证据,可通过断层面(带)上遗留的断层擦痕、断层滑面(镜面)、阶步、断层构造岩、构造透镜体等痕迹来判别断层的存在和确定断层的性质。

2)岩层上的标志。断层活动常常导致岩错断、造成岩层的不连续、重复或缺失、加厚或变薄、岩层产状的变化等。因此,可通过这些现象来判别断层的存在和确定断层的性质。

3)断层两侧伴生的构造标志。如断层伴生的褶皱、节理等构造,亦可作为断层存在的证据,并可以此判别断层的力学性质和两盘的移动方向。

4)其它间接标志。由于断层活动改变了近地表岩层的状况,从而影响了断层所在区域的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条件,因此可利用这些特征间接判断断层的存在。如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山脉的错开或中断、断层谷、断陷湖、断层泉、火山分布和植被分带等均是类别断层存在的间接证据。

4.变质岩的主要显著特征是什么?特有矿物是?

答:变质岩最主要的特征是:1)岩石重结晶明显;2)岩石具有特定的结构构造。

变质岩特有的矿物有:石榴子石、蓝闪石、绢云母、绿泥石、红柱石、阳起石、透闪石、滑石、硅灰石、蛇纹石、石墨等。

六.论述题

1.试述节理的分类和研究节理的意义。

答:节理的分类:

1)按节理的成因:节理可分为非构造节理(主要是指岩石在成岩的过程中形成的原生节理)和构造结理(指在构造运动作用的影响下形成于岩石中的节理)。

2)按节理与其所在岩层或其它构造的几何关系:(1)按其与所在岩层的产状关系,节理可分为走向节理、倾向节理和斜向节理;(2)按节理的走向与所在褶曲枢纽的关系,节理可分为纵节理、横节理和斜节理。

3)按节理的力学成因: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研究节理的意义:

研究节理的类型、成因和分布规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首先,研究节理的分布、性质和组合情况,有助于推断区域性应力场的特点和各种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与各种构造的相互关系。其次,研究节理有很大实际意义。有些节理,主要是张节理常提供岩浆活动侵入的通道,并控制矿体的形成和分布;富含张节理的岩石,对于地下水的运动和富集有密切关系,有时构成地下水的含水层。此外,节理的发育程度、分布规律、空间产出状态、力学性质、闭合程度等严格控制了岩体的结构、力学性质和岩石质量等级,不但是影响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而且对区域地貌的发育、形态等有深刻的影响。2.试述滨海的环境分带及沉积特征。

7.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应用探讨 篇七

在现代工程建设的过程中, 做好地质勘察工作,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工程建筑物从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等达到安全、经济和合理的标准, 最大限度地使建筑物的场地、结构、规模、类型与地质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相适应。对于工程地质勘察而言, 它是充分认识客观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的一个过程, 需要遵循由区域到场地、由地表到地下、由一般调查到具体问题的研究、由定性到定量评价的基本原则, 认真调查并分析地质勘察的场地, 从而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2 地质勘察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

2.1 有利于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

地质勘察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揭示地质构成;其二是提供土体的力学指标。一般来说, 地质构成决定着建筑工程项目基础处理方案的选择, 而且力学指标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影响较大。众所周知, 地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必须依靠钻探勘察工作, 再加上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场地是唯一的, 这一切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基础勘察成果缺乏可比性。因此, 作为建设工单位, 选择一家操作规范、专业技术较强, 且能够提供勘察成果的优质地质勘察单位至关重要, 它对于建设工程的顺利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2.2 有利于提高工程的质量

在现代工程勘察过程中, 依然存在许多迫待解决的问题。

2.2.1 工程概念不清, 勘探侧重点不明确, 缺乏针对性, 手段落后;

2.2.2 在地质分析工作中, 其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与实际情况不符合;

2.2.3 报告中的基本地质条件含糊不清,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界定不明确, 有问题遗漏;

2.2.4 有些地质报告缺乏地质结论, 甚至先下结论, 后进行地质勘察等等。

不难想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 使得阶段性工程审查难以一次性通过, 以至于延误开发时机, 要么是通过了审查, 却留下了隐患, 危险性较大, 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 在现代工程勘察中, 只有科学地进行地质勘察, 才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2.3 确保地质构成与施工相符合

当前, 我国许多工程地质勘察缺乏监管, 首先, 在工程的前期, 需要由建设单位选择勘察单位, 但是大多数建设单位的专业知识不足, 没有充分意识到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以至于所选勘察单位的资历不高, 勘察技术落后。其次, 由于地质勘探属于野外作业、土工试验和资料整理的类别, 只能由勘探单位独自完成全过程, 而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 钻孔、孔的深度、土样、土工试验等方面都存在许多漏洞。此外, 在现代工程地质勘察中, 严格审查施工图和地质勘察成果也至关重要, 只有科学合理的地质勘察工作, 才能确保地质构成与实际施工相符合, 以便精确地判断力学指标。

3 基础地质工程中地质勘察工作的应用探讨

3.1 基础地质工程研究阶段地质勘察的应用

据相关调查表明, 在建筑工程项目基础勘查是应该进行多方面的评估工作, 首先应评估建筑工程项目基础地质工程的相关施工条件, 主要包括研究地质工程强震场地效应, 确定地质断裂位置等, 其次应分析建筑工程项目基础地质危害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的威胁, 研究建筑工程项目基础地质的不良情况, 判断出因建筑工程项目基础地质因素给建筑工程带来的危害, 为建筑工程项目基础地质工程建设方案提供有利条件, 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基础地质的防害水平。其三有利于建筑工程项目基础工程施工场地的选择, 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基础地质性灾害的防控力度, 对建筑工程项目地基性质较差地区, 应尽最大努力避免建筑工程项目基础地质灾害的发生。

3.2 基础地质工程初勘阶段地质勘察应用

勘探内容主要分为地下水勘察、岩土勘察及场地勘察三部分, 其得出数据能够为基础地质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有助于确定地质承载力, 使检测地质变形工作更加方便、高效。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初期首先应勘察地质构造, 分析施工场地地下水冻深及埋藏位置, 准确判断岩石特性;其次应查明基础地质工程的地质类型、形成因素、适用范围等内容;最后应根据勘察数据分析工程建设的最理想位置。初勘过程应优选勘察位置, 划分基础地质工程建设垂直分界线, 布置勘察点, 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地质变化, 对多变地带应加大勘察力度, 密布勘察点, 使勘察点成网状分布。还有就是应安排水文地质监测工作, 研究施工场地水文地质类型, 并应确定其补排条件, 测量实际水位, 观测施工场地水文地质的变化情况等。

3.3 基础地质工程详勘阶段地质勘察应用

基础地质工程详勘阶段的重点工作是评价土地特性, 应从建筑地质分区、处理方法、形式、不良地质危害防害及降水影响等角度分析, 提出科学合理的勘察意见, 勘察工作具体要求应首先查明地质特性, 地质范围、形成地质的原因及其发展规律等, 最后根据分析数据提出针对性较强的预防方案。其次应对基础地质工程周边各层地质类型进行分类, 作出分析报告, 以此确定工程地质的承载力及稳定性。最后应根据相应地质变形参数对基础地质工程变形特点进行预测及评估, 并应认真勘察施工场地的地下水分布情况及其埋藏深度, 根据地下水位情况判断相应地下水变化幅度及其对建筑物的损害程度。

除此之外, 勘察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置勘察点, 应密切观察各勘察点变化情况。在数据测试或取样过程中, 相应底层结构数据应归整到一起, 分析建筑工程项目地基设计的需求, 试验时应严控受力层范围, 当土层出现不均匀沉降时, 应适时增加测量数量和取样数量, 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基础测量及采样工作的精准性, 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基础获取数据的真实性及可靠性。收集资料过程中, 基础地质工程施工的核心条件就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基础稳定, 主要表现为施工地基承载力、强度符合工程建设需求, 因此, 在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基础勘探人员必须确定地基基础类型及其预埋深度, 综合考量建筑工程项目基础的抗变形能力, 通过测量建筑工程基础地质的沉降量预测控制地基变形的有效举措。

结束语

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 与建筑物的安全和工程造价息息相关, 这就要求基础地质地勘技术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 精通业务, 做好经济和技术评价工作, 不断提高自己的工程地质勘察水平。与此同时, 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 广大地质勘察人员必须加强对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视, 正确评估因地下水作用所引起的工程危害, 并提出科学的预防措施, 充分发挥地质勘察在现代工程勘察中的作用

摘要:地质工程以及地质勘察对于建筑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 各项工程建设对于地质工程以及地质勘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也主要介绍了基础地质工程以及地质勘察的主要应用。

关键词: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骁.北京延庆规划新城工程地质环境与建设适宜性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2013.

[2]李为乐.遥感与GIS技术在山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 2008.

8.张建新:专注基础地质三十年 篇八

在办公室见到本人时,张建新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表格数据。搞研究的人是不擅长与人熟络客套的,但谈起地质专业及主持的重大科研项目,这位有着儒雅气质的研究学者开始侃侃而谈。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是打心眼里热爱地质工作。

一首歌激发少年梦

上世纪50—70年代,我国地质事业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高潮。张建新的童年、少年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度过的。他回忆说,小时候家住在长沙的省地质研究所旁,上学的中学附近有省林勘院,经常会听到有人在唱《勘探队员之歌》,“每次听到这首歌,我都会被激昂的旋律和歌词感染,不管在做什么事情都会停下来,然后陷入对地质工作的好奇和遐想中”。

1977年,怀抱着对地质事业的满腔热情,少年张建新以考上清华大学的高分,报考了武汉地质学院。1983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张建新,在湖南省地矿局物探队完成了“湘南不同类型铅锌矿床物化探找矿研究”的化探部分,一炮打响,名声鹊起。之后在短短的六年间,多次获得部、省级奖项,如1985主持找到多处矿产地,其中包括大型重晶石矿产地1处、矿点3处、萤石矿点2处、内生硼矿点1处,获部科技成果三等奖、省科技情报成果二等奖;1989年主持区域地球化学编图获部三等奖。

张建新告诉我们,在他参加工作的时候,地质事业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的地质发展形势萧条,项目少,且多为计划项目,没有迎合当时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地质勘探等项目多在恶劣山区,工作环境艰苦,矿业不景气,迫于生计大批专家学者流失。“可是我不愿放弃,也不忍离开,我是真心热爱这门事业,也想执着于地质事业。”

谈及为何如此热爱这项事业时,张建新给出了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的理解。“年轻的时候,是觉得地质工作与大自然最为亲近,可以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常与山水为伍,与清风结缘,让人虚怀若谷,让人不由产生一种激情,甘愿为这一事业执着奉献。”他说,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发现,地质学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资源环境的基础,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其重要性毫不逊色于数学类学科。“从地学出发,就是从本质出发,由此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更好地发现事物的规律来解决问题,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地球各种资源,创造更美好的生存环境。”

三成果实现学科交叉创新

对于一个潜心做研究的人来说,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孩子”即研究成果能得到业内高度认可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搞基础理论研究的,要取得这样的成绩更加不易。

张建新学术研究的特色可以归结为,不拘泥于学术,学科交叉创新,资源与环境并重,传统的地下研究转变为地上地下地表三维立体的研究方向。他总结自己的研究模式是:从本质出发,科学量化,构建模型,总结规律。他说,他追求的目标,就是温家宝总理提出的要求,“地质工作要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张建新一直是这样做的。

研究成果之一,提出了地球化学因素非线性转化的新理论和成矿预测评价新方法,对勘查地球化学事业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找矿方法和效果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其核心观点是,通过成矿作用地球化学因素分析,可解析地球化学过程中元素与因素相容和不容分量;以成矿因素之特征相容元素为标量,对介质中目标及相关元素进行参比计算,可进行找矿参数转化;叠加其他地质矿化参数,进行非线性统计学神经网络等处理和空间定位分析,可圈定成矿远景区和评价资源潜力。据此,在钦杭成矿带西段的湖南(如白马山地区)和广西境内新发现了一大批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基地,在找矿方法和效果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引起了地勘单位和科研院校的浓厚兴趣,得到国内知名勘查地球化学专家和省内地矿专家的高度肯定,对勘查地球化学的学科建设和地质找矿预测研究水平提高产生了深远影响。

研究成果之二,构建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体系,开辟地球化学服务农业及环境先河,填补湖南及国家诸多空白,使湖南农业地质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其核心观点是,在区域评价内容上按生态系统分农田、城市、湿地、流域等设置课题,以元素在系统中的来源、迁移、效应、预警“八字方针”归纳提出技术路线;创新性地运用马尔可夫理论构建了区域农田生态系统和洞庭湖的镉迁移预测模型;以地球化学指标构建资源环境协调性评价模型,并据此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建议;以考古文化层序列的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人类影响下的环境变化;将地球化学与孢粉学结合,研究区域及全球环境变化等。被著名的地球化学家、中科院院士张本仁誉为:“所开拓的研究方向、制定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以及已经取得的经验,是十分珍贵并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价值的”。

研究成果之三,创造性地将地学原理方法融入土地利用研究,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其核心观点是借鉴地学原理与定量分析方法,构建战略模型,分析战略因素,总结提出科学的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土地利用方略与建议。被评为国内领先水平,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果和方法广泛应用于湖南国土系统的土地管理与研究中,大幅提升了湖南省土地工作水平;据此发表的《湖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论文引用率至今位列湖南地学论文之首。

9.地质学基础简答题 篇九

3详见书上15页表格。

4简述肉眼鉴定矿物的主要内容:肉眼鉴定矿物主要是根据矿物的颜色、光泽、条痕、解理、硬度的特点来进行鉴定工作,所需的简易工具:小刀、放大镜、磁铁、瓷板。5岩浆岩的主要造岩矿物包括哪些?简述鲍文反应系列。长石(正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六种。鲍文反应系列是指岩浆在冷却时,主要造岩矿物的结晶析出遵循一定的顺序,可划分为两个系列,即斜长石的连续反应系列和暗色矿物的不连续反应系列。6.全球地震大多集中在那三个地震活动带上?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地震带,洋脊地震带。大陆裂谷地震带。7.何为地质作用?简要说明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类型和区别。

引起地球(或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的类型:内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能引起的、作用在整个地壳甚至整个岩石圈的地质作用。根据动力及作用方式分: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外能(太阳能、日月引力能)引起的、作用在地壳表层的地质作用。按作用方式分: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8.什么叫变质作用?可分为那几种作用形式? 指地壳运动,岩浆活动过程中,使原来的沉积岩,岩浆岩发生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变化。分为动力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9.什么叫岩浆作用?可分为那几种作用形式?全世界的活火山主要分布在那几个带上? 岩浆从形成、运动、直到冷凝、固结成岩的全过程。分为浸入作用和喷出作用。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印尼火山带,洋脊火山带,大陆裂谷火山带。10.依据二氧化硅的含量及岩浆岩产出的部位,简述岩浆岩的简单分类。详见书上96页。

11简要说明三大岩石演变关系及之间差别

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以通过母岩的风、剥蚀和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当进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又会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变成岩浆岩。12说明碎屑物质在机械搬运过程中的变化

化学性质不稳定和质软的碎屑越来越少,碎屑粒度越来越小,圆度越来越好,分选也越来越好。

13什么叫风化壳,风化壳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影响风化壳形成的外因很多。首先是大地构造单元。其次是生物气候条件,再次是时间因素。14化学风化有哪些作用方式

氧化作用,溶解作用,水解作用,水化作用,生物化学作用。15简述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当一个地区受到构造上升或气候剧变,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于阶梯状地形,即河流阶地。

16简述海蚀槽,海蚀崖,波切台地,波筑台地的形成过程

海蚀槽是在海浪和潮汐破坏下,在岸壁基部海浪到达的高度附近,形成沿海岸延伸的凹槽。海蚀崖是海蚀槽继续扩大,加深,海蚀槽上部岩石失去支撑形成的陡峭崖壁。波切平台海蚀崖在海浪作用下不断后退,在海蚀崖前形成由基岩组成的微向海倾斜的平台。波筑台地是底流把剥蚀海岸的物质带到波切台外靠海水的一侧沉积下来形成。17论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沉积岩的形成经过的四个阶段:母岩的破坏阶段、搬运作用阶段、沉积作用阶段、成岩作用阶段。

18论述沉积岩的分类

一由母岩风化产物组成的沉积岩,二主要由火山碎屑物质组成的沉积岩三主要由生物遗体组成的沉积岩。

19简述内碎屑,鲕粒的成因

内碎屑是水盆地内已沉积的弱固结碳酸盐沉积物经流水或波浪冲刷搅动成碎泥块原地堆积或近距离搬运,沉积而成。20论述沉积岩结构,成因分类 21简要说明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机械沉积分异作用是碎屑物质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按颗粒的大小、密度、形状、矿物成分进行分异的作用。

22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包括几种?生物碎屑,鲕粒,和造礁生物各属于哪种组分?

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包括粒屑组分,晶粒组分,生物格架组分。分别属于粒屑组分,粒屑组分,生物格架组分。

23沉积相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陆相、海陆过渡相和海相

24简述河流沉积相的主要特征,以及河流相的划分。

岩石组合,结构,沉积结构,生物化石,横向和垂向变化,相组合。河流相根据环境和沉积物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河漫亚相,牛轭湖亚相。25简述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及三角洲亚相和微相类型。

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时,水流流来向外扩散,动能显著减弱,并将所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支河道微相、沼泽微相)、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天然堤微相)和前三角洲亚相 26.简述淡水湖泊碎屑沉积物的特点。

由湖盆边缘向中心依次为滨湖砂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27.什么样的化石叫标准化石?

指分布广、数量大,在某一地层单位中特有的生物化石。该层以上和以下的地层中基本上没有这种化石,能确定地层地质时代的化石。

28.说明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各包括那几个纪?并写出相应地层的代号。

古生代又分为:寒武纪∈、奥陶纪O、志留纪S、泥盆纪D、石炭纪C、二叠纪P。中生代又分为:三叠纪T、侏罗纪J、白垩纪K。新生代又分为:第三纪R、第四纪Q.29.国际上通用的地质年代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有哪些?

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时。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时间带。

30.简述水平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1.岩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10.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篇十

绪 论

重要术语

地质学、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复习思考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重点何在? 2.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主要方面? 3.试述地质学研究的意义? 4.你怎样理解地质学的特色? 5.地质学研究的方法怎样?

第一章:地球的一般特征

重要术语

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大地热流、常温流、地热增温流、放射性热、增温率、增温级、地温梯度、地磁要素、纵波、横波、地壳、地幔、地核、软流圈、岩石圈、大洋地壳、大陆地壳、活动大陆边缘、稳定大陆边缘、科里奥利力、莫霍面、古登堡面

复习思考题

1.外力作用的三大因素是什么?如何理解其作用和意义。2.纵波、横波、表面波的特点怎样?

3.地球内部有哪几个主要层圈?其物质状态怎样? 4.洋壳与陆壳的差别何在?

5.解释: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面。6.海底地貌分为哪些单元?各单元的特征怎样? 7.大陆地形有哪些主要单元?

8.主动性大陆边缘和被动性大陆边缘有何不同? 9.由赤道至两极地磁三要素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10.说明地温梯度、地温级、地温率的区别? 11.地表最高点、最低点如何?

第二章: 矿 物

重要术语

放射性同位素、克拉克值、矿物、晶体、非晶体、晶面、同质多像、类质同像、矿物集合体、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硬度、摩氏硬度计、解理、断口、硅氧四面体、硅酸盐矿物

复习思考题

1.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有哪些? 2.解释:晶质矿物、非晶质矿物

3.解释: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举例。4.解释:类质同像、同质异像、举例。5.解释:显晶质、隐晶质。6.解释:解理与断口。

7.什么叫矿物晶体及集合体?有哪些常见的矿物集合体? 8.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

9.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其化学成分的特点怎样? 10.掌握实验中学过的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

第三章: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重要术语

岩浆、喷出作用、喷出岩、熔岩、火山灰、火山弹、波状熔岩、绳状熔岩、块状熔岩、火山口、玄武岩、流玄武岩、中心式喷发、裂隙式喷发、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印尼火山带、洋脊火山带、活火山、死火山、侵入作用、浅成侵入、深成侵入、同化作用、结晶分异作用、连续反应系列、不连续反应系列、岩脉、岩床、岩盆、岩盖、岩株、岩基、隐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流动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层状构造、部分熔融、复习思考题

1.岩浆有哪些基本类型,其化学成分的差别何在? 2.火山喷发的气体产物有哪些主要成分?

3.解释:火山、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岩浆房、火山颈。4.解释:中心式喷发、裂隙式喷发、溢流玄武岩。5.中酸性岩浆喷发的特点怎样? 6.破火山口的成因如何?

7.何谓结晶分异作用?试对它的地质意义作出评价? 8.火成岩产状有那些主要类型?

9.了解火成岩分类的原则和各类火成岩中代表性岩石的特点。10.你认为地球内热的来源何在?

第四章: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重要术语 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化学沉积物、生物沉积物、生物化学沉积物、压固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分选性、圆度、沉积构造、层理、缝合线、结核、砾岩、砂岩、黏土岩、硅质页岩、生物碎屑、团块灰岩、泥晶灰岩。

复习思考题

1.由沉积物到沉积岩形成的几个阶段包含作用过程? 2.组成沉积岩的常见矿物有哪些?

3.沉积岩有哪些常见的原生构造?识别它们有何地质意义? 4.何谓碎屑岩?它有那些基本类型?

5.胶结类型有哪些,相应的岩石有何特点? 6.何谓碎屑灰岩?

7.认识常见的沉积岩。

第五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重要术语

变质作用、变质岩、静压力、定向压力、剪切力、挤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脱水反应、变质矿物、变晶结构、变晶、板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接触热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区域变质环境、变质程度、混合岩化作用、混合花岗岩。

复习思考题

1.何谓变质作用?

2.变质作用与构造运动有何关系? 3.引起岩石变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变质岩的特征性结构怎样? 5.何谓区域变质作用?

6.何谓混合岩化作用?由哪些因素引起? 7.何谓基体与脉体? 8.认识常见的变质岩。

9.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演化关系怎样?

第六章: 地质年代

重要术语

相对年代、绝对年代、同位素年龄、地层层序律、切割律、化石、标准化石、生物层序律、地质年代表、宙、代、纪、世、宇、界、系、统、群、组、段。

复习思考题

1.何谓相对年代,它是怎样确定的? 2.何谓标准化石?它有何意义? 3.何谓切割律?

4.何谓矿物的同位素年龄,它有何意义? 5.熟悉国际地质年代表。

6.地质年代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有何不同? 7.解释:群、段、组。

第七章 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

重要术语

震源、震中、海啸、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地震仪、表面波、地震谱、震中距、等震线、震级、地震烈度、环太平洋地震带、复习思考题

1. 地震形成的原因何在?

2.何谓震源,震源的深度状况如何? 3.全球地震分布的规律怎样?

4.解释:震中、等震线、地震烈度、地震震级、地震图、地震仪。5.何为地震序列?

6.地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区别?

第八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重要术语

构造运动、地质构造、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的厚度、背斜、直立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倾伏褶曲、线状褶曲、地形倒置、单面山、猪背岭、平顶山、断层面、断层盘、正断层、逆断层、地堑、地垒、深断裂、断层擦痕、断层镜面、断层角砾岩、断层磨砾岩、断层泥、三角面山、断层悬谷、整合、假整合、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复习思考题

1.何谓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

2.深刻理解层岩产状要素的概念,并熟练掌握其测量方法。3.地形倒置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4.如何识别褶皱并判断其类型? 5.如何识别断层?

6.深刻理解岩层的各种接触关系的含义,掌握其识别方法。7.何谓构造旋回?地史中有哪些主要的构造旋回?

第九章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

重要术语

大陆漂移、联合古陆、古地中海、地幔对流说、海底扩张、板块构造、洋脊、裂谷、火山弧、海沟、俯冲作用、消减作用、碰撞造山带、海底平顶山、火山岛链、地幔柱、热点、离散边界、敛合边界、海底地磁条带、席状岩墙、转换断层、生长性板块边缘、地缝合线。

复习思考题

1.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 2.试述海底扩张说的要点。3.板块构造的主要内容? 4.海沟与岛弧为何常伴生?

5.洋脊上为何地震频繁、震源浅? 6.试比较两种大陆边缘的特征。

7.试用板块俯冲的观点解释全球火山与地震的分布规律。8.转换断层与平移断层的区别如何? 9.试述威尔逊旋回的基本内容? 10.洋壳剖面的结构怎样?

11.板块边界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征如何? 12.何谓地幔对流?

13.如何评价板块构造学说?

第十章 风化作用

重要术语

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冰劈作用、层裂、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氧化作用、球状风化、差异风化、土壤、风化壳、古风化壳、残积物。

复习思考题

1.三类方式的风化作用之间有无联系?如何联系?

2.如果两个山区都由花岗岩组成,一个位于黑龙江,另一个位于海南 岛,它们风化的特点有哪些不同?

3.试就某种沉积岩所具有的特征来探讨当时的风化作用性质。4.试用风化原理说明沉积岩中常见矿物出现的原因。5.自己寻找一个岩石风化的剖面,观察其风化壳的特征。6.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第十一章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

重要术语

片流、洪流、坡积物、冲积物、河谷、河床、侵蚀基准面、河流的平衡剖面、溯源侵蚀、双向环流、自由河曲、风口、牵引搬运、河流的搬运能力、辫状河、心滩、边滩、三角洲、准平原、夷平原、复习思考题

1.河谷阶地的等级有何地质意义?

2.河流的搬运能力和搬运量是否完全一致?

3.假设有某一性质的高地,并附设一些条件,来探讨该高地上河流的形成和演变过程。4.下蚀和旁蚀的关系怎样?

5.旁蚀与溯源侵蚀的原因及结果如何? 6.河流的侵蚀作用与沉积作用的关系怎样?

7.河流沉积物中的有用矿产应该富集在哪些部位?

8、三角洲沉积的条件及沉积物特征如何?

9.如果我国东部地区普遍升高5000米,河流的状况将会发生那些变化?快速抬升时怎样?慢速抬升时怎样?

第十二章 冰川及其地质作用

重要术语

雪线、冰川冰、大陆冰川、山岳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山麓冰川、刨蚀作用、冰蚀谷、冰斗、冰川擦痕、冰漂砾、羊背石、季候泥、冰川作用、冰期、间冰期、米兰科维奇旋回、岁差

复习思考题

1.试从结构的角度比较雪花与砂,冰川冰与大理岩。2.比较河流与冰川在搬运作用方面的异同。3.比较冲积物与冰碛物的异同。

4.比较冰水沉积与河流沉积物中细粒沉积物的异同。

5.有人认为我国东南部许多标高仅有200m左右的地区也有第四纪冰川作用的遗迹,如认为南京雨花台有第四纪的冰碛石存在,这种看法如果成立的话,意味着第四纪以来这里发生过哪些重大的地质变化?

6.如果两个地区同时受到冰川作用,一个地区由粗粒花岗岩组成,另一个地区由细粒石灰岩组成,那么,所形成的冰碛物有何不同? 7.地史时期全球性大冰川发生过几次?

8.如果大气中CO2含量急剧升高,将会导致什么结果? 9.冰芯在研究第四纪冰川中的意义?

第十三章 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

重要术语

透水层、含水层、隔水层、地下水面或潜水层、上升泉、下降泉、潜水、上层滞水、承压水、孔隙水、裂隙水、喀斯特水或溶洞水、地热田、钟乳石、泉华、喀斯特

复习思考题

1.有人认为,找寻地下水就是要找寻适宜的地质构造,应怎样理解这一看法? 2.按地下水的的赋存特征如何划分其类型?

3.你的家乡或你熟悉的地方,地下水属于那种类型?其特点怎样? 4.调查一个井水水位的变化情况,分析引起水位变化的因素。5.“桂林山水甲天下”,试分析桂林风景美好的地质原因。6.影响喀斯特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第十四章 海洋的地质作用

重要术语

底栖生物、游泳生物、浮游生物、波浪、潮流、浊流、等深流、浪基面、滨海带、潮坪、砂坝、泻湖、外滨、海底黑烟囱、珊瑚礁、碳酸盐补偿深度、生物软泥、红色粘土、金属泥、锰结核、天然气水合物

复习思考题

1.海洋环境分区及各区域的地质作用的动力特征如何? 2.试述浅海沉积物与深海沉积物的特征。3.滨海带的主要沉积类型有哪些? 4.洋流的主要类型、特征和引发因素? 5.某一时期的沉积中,底部是数十米厚的砾岩,砾石成分是硅质岩和石灰岩,砾岩由钙质成分胶结,基质中有丰富的腕足类化石,而砾岩的上面是海相的砂岩与页岩沉积,试就这一事实,推论其地史意义。

6.我国东海、黄海有没有珊瑚礁?为什么?

7.请解释浊流的引发因素和地质作用的主要特征?

第十五章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

重要术语

构造湖、串珠湖、堰塞湖、盐湖、湖铁矿、苦湖、牛轭湖、泻湖、泥炭、沼泽

复习思考题

1.湖泊成因有哪些主要类型?不同地理区域的湖泊成因有何特点? 2.沼泽的地质作用主要是沉积作用,主要的沉积矿产有哪些?

3.南京玄武湖是怎样形成的?玄武湖的沉积作用应该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 4.比较湖泊沉积与海洋沉积的异同 5.试述沼泽成煤的几个阶段

6.湖泊的沉积特征与气候有明显的关系,试述潮湿气候区和干旱区的主要沉积矿产 7.石油与煤炭形成的物质来源有何不同?其作为能源的共同点是什么? 8.如何确认地史时期的湖泊沉积?

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

重要术语

吹扬、磨蚀、风棱石、风积物、砂丘、新月形砂丘、沙漠、黄土、干盐湖、沙漠、沙漠化。

复习思考题

1.风蚀的吹扬与磨蚀的关系如何? 2.风的地质作用在何地区最盛?为什么? 3.比较风力搬运与河水搬运的异同。

4.为何说典型的黄土的风形成的,风积物的特征是什么? 5.比较风积物与冲积物的异同。6.请你谈一谈防止沙漠化的措施.第十七章 块体运动

重要术语

剪切应力、剪切强度、滑坡、岩崩、崩落、岩滑、泥石流、泥流、泥石流、粒流、颗粒流、泥石崩流、蠕移(潜移)、倒石锥、马刀树

复习思考题 1.块体运动与流水、风等外动力地质作用的重点区别是什么? 2.分析影响山坡剪切应力与剪切强度的因素。3.讨论水在块体运动中的作用。4.滑坡体有何识别标志。

5.对比讨论崩落及崩滑沉积物与冰碛物的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6.泥石流与洪流有何差别?

7.试述高山区易发生块体运动的地质条件?

第十八章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重要术语

类地行星、类木行星、陨星、陨石坑、重力分异、原始气圈、原始水圈、陆核、地盾、三叶虫、笔石、头足纲、腕足类、恐龙、沉积相、古地理、指相生物、集群绝灭、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宇宙大爆炸

2.哪些现象是科学的太阳系起源假说合理解释的? 3.地行星与类木行星的主要区别? 4.何为生物起源的“热液说”

5.天文时期的地质作用的特点有那些? 6.隐生宙时期的地质作用特点有哪些? 7.地球上生命演化的主要阶段。

11.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篇十一

关键词:工程基础;地质勘察;水质分析

目前,随着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的发展,在工程地质勘察、施工以及设计的过程中,工程勘察人员对水质的分析重视度不够,对勘擦研究的投入不足。根据相关数据调查,笔者发现由于水文地质造成的危害问题在工程地质的勘察中,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却常常被人们忽视。地下水是工程岩土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施工的基础环境,对岩土体的性质有所影响,进而影响建筑功的质量以及稳定性。为了提升工程地质勘查的质量,工程建筑对水文地质的勘察亟不可待。

一、工程地质的概述

工程地质是作为研究、调查、解决与人类活动以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科学问题。其勘查目的只要是查明各类工程施工的地质条件,对城区以及有关的各个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以及预测在建筑工程作用下,地质条件有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作用,进行最优场地的选择,并且提出不良地质问题的有效工程措施,为保障合理设计工程、施工顺利以及正常的使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在研究层面上,其主要包含确定游侠的岩土组成,组织结构化学、物理以及力学性质以及其对工程建筑稳定性的影响,此外,对岩土工程地质进行科学的分类,进而提出岩土改良性能的措施。

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基本任务是运用力学与地质知识解决工程上的地质问题,其主要目的是明确工程的地质条件,对存在的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对工程场区进行工程地质的评价,进而从地质方面确保建筑功臣与地质环境相适应,促进建筑工程的正常运行、质量安全以及获得高效的经济效益。

二、工程基础地质勘察中水质分析内容

经过笔者对以往工程勘察报告的研究与调查,发现有许多建筑工程由于缺乏建筑施工的基础设计以及是工程需要评价水质对岩土层的危害与作用,施工发生很多因地下水引起的建筑物裂缝与基础下沉的工程质量事故。因此,在对地质勘察水质分析的内容中,应该对重视对岩土体以及建筑区的作用与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危害进行预测,并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比如具体分析内容包含:对埋藏在地下水位的工程建筑物中的水质以及钢筋的腐蚀性进行分析、对选用强风化岩、残积土、软质岩石以及膨胀土等岩土体作为持力层基础的建筑场地,应该着重分析地下水活动对以上岩土体有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以及胀缩的作用。当地基的基层的压缩层的范围内存在饱和、从善以及粉细砂、粉土时,应该预测产生流砂、潜腐蚀以及管涌的可能性以及地基的基层下部形成承压含水层,应该对坑基开挖后的承压水对坑基地板冲毁的可能性进行计算与评价等内容。

三、工程基础地质勘察中的水质分析应用实践研究

在对工程基础地质勘察进行和水质分析的基础上,筆者发现地下水对地下工程造成的水文地质灾害主要包含两个方面:水位变化造成的水文地质灾害与动水压力造成的水文地质灾害。笔者针对水质分析的灾害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几条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以供所需者进行参考:

(一)水质分析中的水文地质危害

(1)水位变化造成的水文地质的危害

地下水对水位升降的变化对工程岩土层早场的危害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水位上升带来的危害。根据笔者对水质的分析发现,潜水位的上升可能会导致土壤的盐碱化与沼泽化,进而增加岩土层的腐蚀性,在部分地质环境不稳定的地区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的地质灾害,另外,一些工程场地也常常出现管涌、砂土液化以及流砂的现象,而且还会造成工程失稳以及基础上浮的现象;二是,地下水位的下降。地下水水位下降程度过大,常常会造成地面下降以及裂缝等地质灾害;与此同时,会伴随着水质的恶化、水资源枯萎等问题三是,水位的频繁波动对造成岩土体的膨胀与收缩,造成地基失去稳定性,导致施工建筑体的变形。

(2)动水压力造成的水文地质危害

在施工建设时,常常由于工程中认为的原因破坏四下水的天然动力平衡条件,在浮动动水压力的条件下,会造成坑基突涌,管涌以及流砂等的水文灾害。

(二)水质分析中对水文地质危害的对策分析

在对工程的水文地质进行勘察以及工程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之后,面对水文地质中的危害,工程地质水文勘察人员应该开展环境与水文地球勘察调查地质、地下水分布状态以及水文地质情况。重点是在地面调查较困难而问题无法进行解决的地段进行物探的工作,将激发极化法与电法勘察结合起来,不但保证了工程地质勘察的深度要求,而且充分考虑的分辨率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工程地质勘擦与水文地质勘察中,还可以使用瞬变电磁法以及高密度的电法勘察结合进行使用,从而促进地质结构的勘察工作深入、精细的进行。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为了提高施工质量以及安全性,对工程基础地质勘察中的水质分析必不可少。地质勘察人员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地质工程有详细的了解、而且明确工程基础地质勘察中水质分析内容以及做好工程基础地质勘察中的水质分析应用的工作,而且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断的对地质勘查中的水质分析技术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而提高地质勘查水质分析的准确性,从而了使建筑工程的施工建筑地基更加牢固,以确保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沈霞.阐述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若干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1

12.地质学基础名词解释 篇十二

1 基础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

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中, 基础地质调查主要包括水文地质调查, 地形地貌调查, 地表水、地下水特征调查等。其中, 水文地质调查包括水文地质的类型调查、水文地质信息的分析、掌握地下水位情况等。因为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等的不同, 不同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 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水文地质类型。对水文地质类型的调查需要获取地下水资源的埋藏、分布、类型等, 并随着水文地质基础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 还需要进一步收集地下水的流动方向、水力坡度、含水层分布等资料。鉴于同一区域不同层次间的水文地质类型也可能表现出不一致, 不同季节地下水位也各有差异, 所以, 在实际调查中, 掌握各层之间水力联系, 掌握不同季节地下水位变化是必不可少的。地形地貌调查是指在野外对地形地貌进行直接的观察和描述。其调查内容包括地貌形态描述、形态测量、成因、物质组成、现代作用过程、剖面图、素描图和照片等。在进行地貌调查前, 应先综合研究调查区的地形图、航空照片、卫星照片等资料, 以对全区地质、地貌有一总的概念, 为确定考察计划和路线提供依据。采集到水文地质基础信息后, 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深入、系统地分析这些信息。根据基础地质调查所得的地形地貌情况, 结合地层岩性基本特征, 地表水、地下水分布情况等信息综合分析被调查区域的情况, 从而更好地为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所需资料。

2 地下水调查的重要性

所有地区的地下水位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季节的更替、地壳运动等缓慢变化, 或上升或下降。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也可能发生地下水位突然上升或突然下降的情况。不管是缓慢变化还是突然变化, 都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且突变的影响会更大。这里所说的变化主要是指水文地质灾害, 即由地下水位出现较大变化所引发的灾害。造成地下水位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其中, 地质因素 (岩体结构、分布, 水层结构等) 是造成潜水位上升的最主要原因。基础地质调查可以帮助相关人员有效分析地质因素, 从而了解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情况。一般而言, 应先分析含水层岩性——如果含水层土质颗粒比较小, 则说明该含水层的渗透性比较差, 地下水流比较差。这样的土质容易出现渗透问题。同时, 还应分析包气带的情况——如果包气带很薄, 则毛细带距离地表就比较近, 土饱和就比较小;如果地下水流梯度逐渐趋于平衡, 则容易导致排水不泄。通过地下水调查可以全面、深入地分析相关情况, 从而预测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 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做好铺垫。

3 基础地质调查的作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是有一定规律的, 了解其变化规律, 可以为人们采取灾害预防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基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基础地质调查的。对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的基础地质调查, 通过现场勘查采集可获取水文地质类型、地下水分布和当前水位等各种相关信息, 从而为土木工程施工提供所需信息, 让施工人员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 准确预测地下水位的上升或下降, 制订有效的预防性措施, 以此降低或避免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施工造成的影响。

利用基础地质调查来减少地质灾害发生, 除了要根据所采集的信息准确预测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情况外, 还需要重视对岩土水理性质的研究和测试, 并灵活运用物理勘察方法。在此过程中, 调查人员应借助先进、精密的仪器和科学的勘察方法精确探测和深入分析岩土层构造、性质特征等, 对由地表水相互作用所带来的地质现象进行实验, 分析实验结果与实际之间的差异, 分析地下水位变动对岩土的影响, 尤其是频繁的升降变化。由于地形地貌等的不同, 水文地质勘察的要求也不同, 而且水文地质的调查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 这样才能满足基础地质调查的需求。在实施勘察前, 可以将整个勘察区域划分出重点区域、次重区域等, 按照重要等级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勘察方法和仪器。在此, 要注意勘察方法和勘察仪器与勘察区域的匹配性、适用性, 保证所用的勘察方法可以得到较为精确的测量数据和分析结果, 保证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切实减少水文地质灾害的发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基础地质调查包含了对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表特征等多方面内容的勘察、调查, 是获取与岩土工程相关各种信息的一个重要而直接的手段, 它在地质灾害的预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地下水调查工作也是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基础地质调查的同时, 一定要做好地下水的调查工作。总之, 在土木工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对减少地质灾害、保障施工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禾.论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工作的重要性[J].环球人文地理, 2014 (24) :42.

[2]黄丽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中基础地质调查的重要性[J].城市地理, 2015 (10) :63.

[3]隋成禹, 李新鹏, 乌日根.论如何重视基础地质调查中的水文地质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10) :81.

[4]覃贤兴.水文地质基础工作在地下水模型研究中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11) :148.

上一篇:法国留学必要条件下一篇:红围巾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