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解读策略

2024-09-25

诗歌的解读策略(精选12篇)

1.诗歌的解读策略 篇一

以诗歌的形式解读历史

前不久收到王建平先生寄来的他的著作——《诗叙从史记出发》,让我开始走进历史。细细品读,感慨万千。《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刻画人物和叙事的艺术,堪称后世的典范。说真的,我喜欢闲暇时写点诗歌,抒发一下自己随意的心境,但是对中国的历史了解甚少,所以对此书不敢班门弄斧发表什么评论,在众多历史学家面前更谈不上什么见解,只能作为一个读者真真切切地谈一点自己的读后感罢了。

咏史诗体兼文史,属于一种边缘诗歌,写作难度较大,目前写这种文体的作者比较少,而王建平先生能在诗歌里把历史事件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爱好等鲜明地表现出来,每一首诗仿佛一个典故,一段史记,这既体现了他在创作上的良苦用心,又显示了他在诗歌方面的深厚功底:

比鉴魏齐两国史,君德如何方为贤?

仁义大德古人曰,为政以德孔子言。

勤政为德后人崇,君德在明是关键。

君王安邦治天下,处理国是当明断。

在这几句诗里,我们看到了魏齐两国在君德为贤上的发展和比较,君主勤政开明为德,在治理国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感慨君德不同国家命运也会变得不同的同时,重新回味远去的历史。

有人曾经评论说:“这部作品以诗歌的形式叙述《史记》,通俗易懂,趣味无穷,解读历史可谓匠心独运,独此一家。”读一个民族的历史,也就是探求其心智和演变,观山河所以存,观民生所以养。无数的生命走过他们自己的轨迹,汇成文化的大海,是非功过只能让后人慢慢去评说罢了。而岁月风云变幻,时光轮流到今天,历史早被岁月的海淹没,只留下平滑的沙滩上,停留着一首无言的歌,在每一个季节随潮起,随潮落,而我想说,《诗叙从史记出发》就是一首被拾捡起的歌谣,让我们可以轻轻吟唱。

在诗歌范围内,“打油诗”也称为“诗歌”,因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在《诗叙从史记出发》的章节里,我们很清楚地体味了王建平先生在尊重《史记》原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基础上,雕琢成的每一句韵脚一致的.七言诗。这不仅得到了傅剑仁老前辈的认可,并为本书亲写了前序,又亲自题名为《诗叙从史记出发》,大大为该书增添了色彩与光芒。

在今天快速发展的社会里,许多人屡屡犯下历史性的错误,我希望那些高处不胜寒的人,能以傅剑仁老师的“以史为镜、正冠律己、感悟人生、修身行善”为榜样,做一些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事。在科技发达社会进步的今天,在繁华喧嚣的天空下,人们离文学、离历史越来越远,还有谁在坚持着文学的创作,在追逐历史的足迹,寻找那些典范的历史人物呢?我相信每个读者在读过82章节的七言绝句后,都可以寻找到满意的答案。

今天不是诗歌的时代, 却是一个需要诗歌的时代

洛夫寄语晶报读者:让我们大家来读诗,不但我们要拥有诗,也必须让诗拥有我们。

每年的读书月,正是洛夫先生与深圳相约的时间。连续两年,每当温哥华寒风乍起,洛夫先生都会收拾行囊飞来温暖的深圳。诗人的到来,是深圳之幸,也是记者的幸运,因而有机会近距离地与洛夫先生接触,倾听他关于诗歌的一些看法。

2.诗歌的解读策略 篇二

歌德曾说:“诗指示出自然界的各种秘密, 企图用形象来解决它们。”这也表明, 歌德认为诗歌也是用形象来表达秘密思想的。高尔基也说:“在诗篇中, 在诗句中, 占首要地位的必须是形象。”由此看来, “形象”也是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形式。在诗歌中, 我们把这种诗歌的艺术形象, 称之为“意象”。因此, 从意象入手解读诗歌, 是一种捷径。

一.意象的含义

意象是由“意”和“象”组合而成的。简单地说, “意”即诗人内在的思想感情, “象”即用来表达作者这种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或者我们可以说:意象就是包含“意”的“象”, 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具体物象。

意象是构成诗词的重要元素。如果说情感是诗词灵魂的话, 那么意象则是用以表达这种灵魂的物质手段。抒发感情是诗的最直接的目的, 但感情本身并不就是诗词。从感情到诗词需要经历一个情感的具体外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诗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在情感选择外在的意象来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 从而达到物我交融、心物两契的艺术境界, 这个构思创作的过程叫“情感的意象化”。

在“情感意象化”的过程中, 因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 因而他们也会选取不同的意象, 并由此形成色彩各异的风景画面:或幽清明净, 如“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 如“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 如“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或闲适自若, 如“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或开阔苍凉, 如“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 如“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或雄浑豪放, 如“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或缠绵悱恻,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二.意象的本质

古典诗词, 总是用意象来表达诗人无以言传的感受与领悟。意象的使用, 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特殊的表达艺术。它高度浓缩, 大大突出了言之不尽的内涵。它是感性与知性的结合。感性, 包括肉体的魅力, 也自然包括感情, 而知性则与理性逻辑性有着密切关联的。如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这些词语中除了“断肠”以外, 都是有生命的与无无生命的事物的罗列, 每一事物都是一种由情与智结合而成的意象, 一些意象勾连在一起, 构成了充满情感与知性的诗, 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某一情况的感受与思索。只有经过诗人将各种各样的感性与知性变成一组意象, 这种事物也才能够成为诗的组成部分, 也才成为意象。也就是说, “枯藤”、“老树”、“昏鸦”, 只有在此诗中才具有深刻的意义, 才成为了意象。当然, 提炼意象的过程, 也就是诗歌的构思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意象构成诗的生命的细胞。

这也就是说, 意象不是本来存在的, 只有经过诗人的灵感与深思的点化, 普通的事物才能成为意象, 诗人灵感的突然来临与对生命的敏锐感知、与经验的提升结合, 这三者浑然一体的融和在一起, 凝结成了意象, 因此, 意象是诗人天才的具体呈现, 意象是诗歌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它跳出了单纯的比与兴的范围, 而在间接的、跳跃的链条中完成了自己的“情与思”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脉络。它告别了“似”, 到达了“是”, 形成了一连串的跳跃展现, 而后戛然而止, 这就是诗歌的绝妙的结构。其中, 告别了明喻“似”, 进入到“是”, 是一个关键性的质变的过程。从明喻到暗喻到“是”即意象的产生, 是诗人物、情内化的一种过程。

就意象本质而言, 它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思想和感情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是寄寓作者主观之情的客观物象。

意象自然具有表层含义, 深层意义等, 意象不同, 表达的意义自然不同。

3.解读海子诗歌《村庄》的静谧意境 篇三

关键词:海子视角静谧意境村庄体验

1989年3月26日,山海关的一段铁轨上,25岁的天才诗人海子匆匆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这个创造了中国新诗奇迹的少年,这个从南方的水泽河流走出来的流浪诗人,这个从庄子、屈原、民间谣曲起步,走向印度、希腊、埃及等人类文明源头的殉道者,这个精神上的纯洁者,就此远离我们而去!而他留给我们的,是那极端纯净的诗歌。《村庄》就是其中纯净得尤其特别的一首。

村庄

——海子

村庄中住着母亲和儿女

儿子静静地长大

母亲静静地注视

芦花丛中

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

我妹妹叫芦花

我妹妹很美丽

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之魂牵梦萦的东西。让海子为之魂牵梦萦的,无疑只有他的故乡,只有他童年纯净的村庄、野花、虫声、蝉鸣、树影、鸟语、初晨、黄昏……《村庄》一诗,也不例外。我们在《村庄》里,可以读到海子特有的纯净,芦花丛中,白色的船一般的村庄,让我们感受到海子特有的纯净到极端的情怀。

海子的诗歌,总体特征是纯净。但是,海子的每一首诗歌,都自有其独特的魅力。《村庄》是纯净的,然而这种纯净,和海子其他诗歌的纯净不同,这种纯净,是一种非同寻常的静谧。

诗的第一节,连续用两个“静静地”,初步彰显了村庄的静谧意境,儿子的成长,母亲的注视,都在“静静地”三个字上得到了诗意的描画。读完第一节,一种安宁,一种乡村才有的安宁,便于不知不觉中,悄然进驻了读者的心灵中。于是我们初步获得了一种安宁、静谧的村庄体验。

可是对于诗人来说,这远远不够。作为生长于农村的诗人,海子对村庄有着独特的非凡体悟。村庄、母亲、儿女以及儿子的“静静长大”、母亲的“静静注视”等诗意要素,只是初步表达了海子记忆中的村庄,但还不足以表达出诗人心中那种纯粹。所以,海子任由思绪流水般静静流淌,悄然开启了诗歌的第二节。

在诗的第二节,诗人隐蔽地设置了一只眼睛。这一节的开始两句说,“芦花丛中/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这里,事实上存在一个“从哪个角度看”“谁在看”的问题,即:是谁看到了芦花丛中的村庄?是从什么角度,才能看到芦花丛中,村庄宛如一只白色的船?

如果这一节单独出现,那么,这只隐蔽的眼睛,最多也就是诗歌技巧的运用而已。但是,紧挨在第一节之后来设置这只隐蔽的眼睛,已经不能再说是技巧了,或者说,这里技巧的运用,已经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境界。第一节最后一句是“母亲静静地注视”,于是,我们似乎具备了母亲的身份,具备了母亲的视角,正是以母亲的身份,从母亲的角度,我们跟着诗人一起看到了,村庄宛如一只白色的船,正在芦花丛中轻轻荡漾、摇摆。

这是一种慈母的情怀。

可是,如果仅仅如此,技巧还说不上浑然天成。事实上,诗人想要的是一种天籁般的村庄形象,天籁之音之形是最忌讳做作的,所以技巧的使用一定不能刻意,必须使用得若无痕迹。此外,诗人异常清晰地明白,读者永远是读者,读者可以被引导到其他角度其他身份,但是读者永远不会忘记自己身为读者的身份和角度,诗人所要做的,不是改变读者对自己的这种潜在定位,而是引导。

所以,第一节里,不仅仅是母亲在静静地注视,其实读者也在静静地注视。这一节里,诗人对于读者的身份,没有作刻意的诱导。但是在第二节里,最后两句“我妹妹叫芦花/我妹妹很美丽”,诗人则悄然完成了对读者身份的引导:读者即“我”,“我”有个妹妹叫芦花。

大巧若工,说的就是这种情形。诗人在这里肆意运用了视角转换的技巧。可是,一切是如此自然而然,读者不知不觉中就在诗人引导下完成了视角转换。诗人做到了使用技巧,但不刻意;做到了用心雕琢,但若无痕迹。一切,浑然天成。

不需要读者去刻意寻找,全诗第一句“村庄中住着母亲和儿女”,说到了母亲、儿子、女儿三个人,至此出现了母亲,出现了妹妹芦花——那么,“我”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在诗人的引导下,读者的身份不知不觉和“我”重合,和“儿子”重合,和“哥哥”重合——或许这里的“儿女”只是泛指,甚至“母亲”也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泛性意象,但是作为一种暗示而言,诗人已经完成了任务。我们理智上知道诗句未必是这样机械的理解,但是潜意识里却已经接受了这种暗示。这就是诗人对读者阅读心态的引导。

于是,不需要诗人去刻意牵引,芦花丛中,村庄宛如一只白色的船,“看”到这一幕的人,在读毕全诗的瞬间,具备了多重身份定位:母亲、儿子、哥哥、读者、藏身暗中的作者……

于是,多重视角、多重身份下的村庄体验,在心头的安宁中,荡漾开来,化作一圈圈无声的波纹,一种静谧,一种非同寻常的静谧,由此完成。读罢全诗,一种叫做泪流满面的感觉,一种叫做无声胜有声的感受,一种直接抵达灵魂的静谧,瞬间便势不可挡地俘虏了我们。

“我以山为兄弟,水为姐妹。”海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写的。海子的心可以与大地私语,可以和万物沟通,参悟大自然的秘语。感谢诗人,是诗人让我们听到了大自然这般非同寻常的静谧秘语。

4.解读诗歌青春万岁 篇四

这首诗是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的序诗。小说可以说就是作者及其同时代人流金岁月中最令人难忘的故事。

同整部小说一样,这首序诗写满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人特有的燃烧的、沸腾的激情。在经历了战争、苦难之后,面对新生的祖国,他们从心底发出了真切的呼唤。渴望与向往,誓言与畅想,无一不展示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特有的献身祖国、建设祖国的自豪与责任、豪情与壮志。与当时汇聚了青春意向的诗坛相呼应,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也是以“序诗”开篇:“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惊奇,/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在小说创作中大量运用抒情笔法,使某些章节、段落更近似诗歌和散文,这是《青春万岁》在文体上比较明显的特点。如果用传统的眼光看,当时不满20岁的作者更象抒情诗人,由于对“生活的爱,这种被生活所强烈地吸引、强烈地触动着的感觉,使我走向了文学”,小说给人印象至深的,却不是精心构制的故事段落,而是作者对“生活的爱”的情感的一次次喷涌。作者把他的抒情时代谱写成了一首赞美生活的歌。

5.你的青春谁曾为你解读过诗歌 篇五

月色疏懒,

冷雨续又断,

玉席单床,彻夜怎可眠?

远望灯火明暗,薄唇吐烟卷。

独思一抹韵华流年。

细数流金岁月,一愠绣袍怎御寒?

静悟心间,泻墨红尘,

看罢雁过寒天。

兀自台前,

丝丝清爽心微寒。

省悟炫梦微澜,

思却青春,充满墨色。

只因书香盈润在我的笔尖。

绚烂光景怎能让它昙花一现?

满腹文思弥漫了喜怒伤感。

静默金色流年,

倾卸一身疲惫,献一篇书笺。

吐字如花,轻绣诗篇。

心灵纯净之舟莫搁浅。

淡兰馨香一抹文字,终定格台前。

修缘……愿得一心灵知己,

与我文字缠绵。

浮尘浓情氤氲字间,

化作心灵雨露滋润心田。

愿真情莫再辜负流年。

兀自花间,繁华尽散。

君依在,伊人无言。

墨香袅袅飘逸,杯铭推尽。

独卧冷风处,孰知吾心寒。

6.台湾女诗人席慕蓉诗歌解读 篇六

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诗坛曾出现了一个令人兴奋同时也令人费解的有趣现象,那就是在中国大陆迅速掀起了一阵“席慕蓉热”的旋风,其席卷诗坛的速度之快、之广,令许多诗歌批评家目瞪口呆并叹为观止。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席慕蓉三本诗集《七星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分别连印了十五次,共销售120万册。这三本诗集的印数在当时创下了中国出版史上的奇迹,甚至连风靡一时的金庸、梁羽生等人的新武侠小说也为之大跌眼镜。尽管诗坛对这一种神奇的现象毁誉参半,但无数少男少女争相购买并传抄的那为之狂热的举动却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她的诗歌会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著名诗评家杨光治先生在《神奇的“席慕蓉现象”及其启示》(原载于《诗歌报》总第124期)一文中作了中肯又准确的评价: 她的诗,不具备某些评论家所倡导的一首诗就是“一支枪或一门炮,一粒子弹或一箱炸药”的革命功能,也不是“从阶级斗争的深度去进行诗作的立意”的产物。

她的诗,没有贯注什么“反理性”、“反情绪”、“反思维”的生命意识,也不是“反文化”、“反语言”的先锋作品。

她的诗,不像“极端丰满的黑洞”那样令人感到神秘莫测,也不是“青春全方位的喧哗骚动”那样使人热血沸腾。

她的诗,就像她的名字那样,是一条江河,泛着清丽的旋律,闪着悦目的波光,带着对爱的追求、青春年华的惆怅和沉重的乡愁等最可贵的人生情味,自然地流动,流到读者的心中,荡漾着众多心弦而产生共振、共鸣。

时过境迁,在10多年后的今天,当年迷恋席慕蓉诗歌的少男少女已过而立之年,8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对席慕蓉这一名字已感到陌生,因为他们所推崇的网络时代的爱情早已淡离疏远了席慕蓉笔下的古典诗意。重新捡读《七里香》、《无怨的青春》这些纸页微黄的小册子,心中感慨真是万千。

一、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史上往往出现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有许多的作家、艺术家原本的职业与文学无关,涉足文学纯属偶然,有谁知道,博乐赫斯原本只是一个瞎了一只眼睛的图书馆管理员,马克·吐温仅仅是一个水手,艾青、冯骥才原本是一个画家。女诗人席慕蓉也是这样,这位十四岁进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和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职于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教授的女画家,初时作诗只是记录下自己的一段心绪和情感历程,本无意于作诗人,却又在漫不经心之余风靡了台湾,震荡了大陆。女诗人成名之时,已过不惑之年,以这样不算年轻的生理和心理年龄却写出如此青春心态的诗句不能不使人感到新奇和讶异,读她的诗一如读琼瑶的言情小说,无论是清丽的诗风,还是那美丽的名字,没有人怀疑她们应该是纯情浪漫的少女,而事实恰恰相反。

席慕蓉的诗从内容上看大体分为三类:对青春的咏叹与感怀、对爱情的执著与歌唱、对故乡的追寻与呼唤。无论是写青春,还是写爱情和乡愁都始终围绕着一个“爱”字,抒写出她的人生态度。换而言之,青春、爱情、乡情始终是她歌唱的主旋律,是她诗歌的总体基调。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从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如同一条岁月的长河,岁月之河的浪花从热烈跳跃、宁静舒缓到枯涸消失,而在这生命的流程中,最最美丽的生命时光无疑是青春。青春的内容太多、太复杂、太伤心也太肤浅,也唯其丰富与肤浅才最值得令走过青春年华的人去回味和琢磨。在席慕蓉的作品中,对青春的咏叹与感怀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内容。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而沧桑的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魂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着满园的郁香

这首题为《七里香》的诗作是诗人写作生涯中的第一首作品,这首作品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写作时的真实心态:追忆二十年前的青春往事。诗人要急于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呢?她用溪水渴望海洋、浪潮渴望土地的意象,暗示着诗人要回到青春岁月,回到“绿树白花的篱前”,与青春的伙伴、朋友相互挥手道别,各自踏上人生的漫漫征途。尽管岁月不再,但青春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在梦境里低吟浅唱,散发着青春特有的芬芳。

从幼稚烂漫的少年时代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是青春这本书中的一张扉页,少年时代无疑是对人生怀着一份憧憬的,并且是在对未来的憧憬中匆匆地走过青春。诗人的《成熟》一诗为我们真实地记下了这一段青春历程:

童年的梦幻裉色了/不再是只愿做一只/长了翅膀的小精灵/有月亮的晚上/倚在窗前的/是渐呈修长的双手/将火热的颊贴在石栏上/在古长青藤的荫里/有萤火在游/不再写流水帐似的日记了/换成了密密的/模糊的字迹/在一页页深蓝浅蓝的泪痕里/有着谁都不知道的语句

诗人给我们展现的是青春走向成熟的情感标志。那童年的梦幻早已裉色,那种想飞的愿意早已凋谢,如今剩下的也只能在明月清辉的深夜,将青春思念的触角伸向回忆。双手已渐成修长,流水帐长长的日记也换成了密密模糊的字迹,青春的内涵渐渐丰满,至于那一页深蓝浅蓝和泪痕,是每一个走过青春花样年华的人都曾经洒下的纪念青春的勋章,也是走向成熟的标志,而二十年后所发出的“谁都不知道的语句”这一沉重慨叹所传达出来的苍凉与凄婉却又衬托出了青春的永恒和生命的静止。

对中国古典意象的翻新、嫁接与改造,是席慕蓉抒写青春之叹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在《古相思曲》中,诗人写道:在那样古老的岁月里/也曾有过同样的故事/那弹箜篌的女子也是十六岁吗?/还是说/今夜的我就是那个女子/就是几千年来弹着箜篌等候着的/那一个温柔谦卑的灵魂/就是在莺花烂漫时蹉跎着哭泣着的那同一个人。在这里,诗人发挥了她绘画艺术的长处,将古典诗词的诗情画意象融进绘画之中一样融进了她的诗歌创作之中,诗人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将远古时代那个“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女子叠印在现代人抑或就是她自己的身上,抒发了对青春岁月无情流逝的叹息,具有一种悲凉的美感。但她又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她一直在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青春,对待人生,她说:“我无法停止我笔尖的思绪,像无法停止的春天的雨”,虽然会“下得满街泥泞”却也“洗干净了茉莉的小花心(《自白》)”。

诗人无法放弃也无法回到那青春激荡的岁月,无法忘却那份美丽如山百合般的秘密,那一首首用比喻意象层层叠起映加在忧郁氛围的诗作中,无不映衬出抒情主人公那份被时间浸蚀的心灵在永远追忆逝水年华时所特有的青春的无情、青春的无奈、青春的伤感,正如诗人自己所坦白的那样:遂翻开那发黄的书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青春》)。

二、爱是一种酒,饮了便化着思念

缪斯永远与爱神为伴,爱情从来就是诗人歌咏的主题,从歌德、普希金、拜伦到徐志摩,又有哪一位诗人能不唱情歌,能不说情话?席慕蓉的诗歌在大陆尤其在大中学校园里广为传播,与其说是通俗浅显的文风、清秀雅丽的诗句乐于为青少年所接受,倒不如说是那一份如幻如梦、如烟般凄凉、如水般灵动的浓郁的爱情,拨动了青少年的心弦。她的诗可以让她的读者在她的情诗中死一千遍活一万遍,然后爱情仍然充满了新鲜而梦幻的魅力。她在诗中所执著与歌唱的爱情大致有这样四种类型。

一种是青梅竹马式的朦胧恋情。在四十五岁的夜里/忽然想起她年轻的眼睛/想起她十六岁时的那个夏日/从山坡上朝她缓缓走来/林外阳光弦目/而她的衣裙如此洁白。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是一段十六岁的朦胧恋情,是一段天真无邪、不沾染任何功利色彩的纯净的情感历程,因其纯净,阳光才如此弦目,衣裙才如此洁白,同时也因为青梅竹马爱情的单纯禁受不住风雨的洗礼与岁月的打磨,才会留下一段令人伤心也令人倍感甜蜜的结局:无论我如何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一种是失之交臂的悔恨。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疚恨总要深植在离别后的心中/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可是我一直都在这样做/错过那花满枝桠的昨日/又要错过今朝(《送别》)。世界发展到今天,人类的情感依然未能而且永远不可能摆脱失之交臂而悔恨的模式,这首诗中的主人公错过了往昔,又错过了今朝,这原来是无奈的,无奈那满枝桠的花朵随风飘去,无奈今朝重复相同的别离,因为“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诗人的内心仍然在构画着梦想,在诉说着心底的愿望,全然不顾“世间种种最后终必成空”的绝望和幻灭,也全然顾不上去破解复杂世界与人生的密码,只在时间的流动里,保持自己“在暮霭里向你深深俯首/请为我珍重”。这一份凄凉和痛悔与对“一去千里”的陌路余生的愧疚交织起来,流露出来的是一种铭心刻骨的款款深情。

一种是故人重逢的无奈。灯火正辉煌/而你我/却都已憔悴/在相视的刹那/有谁听见/心的破碎/那样多的事情都已发生/那样多的夜晚都已过去/而今霄,只有月色/只有月色能如当初一样美丽(《重逢》)。在这首描写旧侣重逢的诗中,诗人抓住心灵颤抖的一瞬,呼出了积郁许久的无声爱恋与一份淡淡的无奈。与旧人重逢,在街头昏黄的路灯之下,无意的回首,眼睛与眼睛便长久地凝视在一起,或者是在洒吧间、茶馆里对面独坐,不发一言,在相视的刹那,彼此却听见了心的破碎。尽管余生已成陌路,各自有了自己新的归宿,要想改变结局都已不再可能,但那份留在心底的记忆已在辉煌的灯火下和那柔情似水的目光中做出了一切尽在不言中的解释与交流。家庭的责任与社会的道义使得诗人做出了只能是这样的抉择:我们已无法回头/也无法再向前走/亲爱的朋友/我们今世一无所有/也再一无所求。无奈的抉择,表明了诗人的理智,但理智与感情依然在激烈的博斗,没有办法,最好的结局就是:我只想如何才能将此刻绣起/绣出一张绵绵密密的画页,/绣进我们两人的心中/一针有一针的悲伤与疼痛。虚实相映道出了一份难言的苦衷。一种是炽热的爱的表白。在《一条河流的梦》中,诗人写道:一直在被宠爱与被保护的环境里成长。父母辛苦地将战乱与流离都挡在门外,竭力设法给了我一段温暖的童年,使我能快乐地读书、画画做一切爱做的事,甚至,在我的婚礼上,父亲也特地赶了来,亲自带我走过布鲁塞尔老教堂里那长长的红地毯,把我交给我的夫君,而他也明白了我父亲的心,就把这个继续宠爱与保护我的责任给接了下来。我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女诗人对其夫君的感激与爱恋。在诗中,她做出了炽热而大胆的表白:当夜色锦锻般铺展开来/而轻柔的话语/从耳旁甜蜜地缠绕过来/在白昼时曾那样冷酷的心/竞也慢慢地温暖起来/就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时刻/渴望/你能/拥我/入怀。其率真与大胆,真是到了惊人的地步,但读起来却余香满口,看不出丝毫的粗俗。诗人所向往的爱情是古典的从一而终的爱情:你是那疾驰的箭/我就是你翎旁的风声/你是那负伤的鹰/我就是抚慰你的月光/你是那昂然的松/我就是缠绵的藤萝/你永是我的伴侣/我是你生生世世温柔的妻。正如诗人表白的那样:我一直相信,世间应该有这样的一种爱情,绝对的宽容,绝对的真挚,绝对的无怨和绝对的美丽。生命虽然短促,春花虽然易凋,然而,因为有了爱,我们共度了一世就变得非常甜蜜而又绵远,没有丝毫的遗撼了。诗人对爱情追忆与歌咏用她本人的诗句作了最好的概括:爱是一种酒,饮了就化着思念。

三、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乡思如井,点滴情深。隔着一道浅浅的海峡,台湾这只流离于大陆母体的“白玉苦瓜”(余光中语)从日据时期就开始造养了一大批背井离乡的文人心头挥之不去的“大陆情结”和“乡愁意识”。乡愁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是离家的游子精心构筑的永恒的精神家园。一个人只要孤身漂泊,流浪在外,无论到天涯海角还是长城内外,那种野人怀土、小草恋山的怀乡情结将会一直萦绕心头。在台湾的文学作品中,大陆情结、寻根意识、思乡意识一直是较为普遍的文学母题。其作品中的文化乡愁表现出向往大陆、思念大陆、皈依大陆的文化之根的强烈的民族意识。作为诗人的她也不例外。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女诗人的生平。她是蒙古族人,原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的大江大河。“穆伦”是音译。席慕蓉的外婆是蒙古王族公主,在父亲的军族生活中,席慕蓉出生在四川,后因国民党败退而迁居台湾。虽然在台湾有了安定的居所和工作环境,但和许多的文人一样,她一直坚持自己的根在大陆,故乡热土深深地埋在了她的心中,无论走到哪里,连接在大陆母亲体内的那根脐带,都有一段血缘关系,任何力量都不能切断的关系。

席慕蓉的诗歌作品中,有为数不少的篇什,写了对大陆母亲的思念。她的诗往往寄情于故乡的山川风物,托物言志,以物咏思,借物抒情,最为典型的是《乡愁》:故乡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在这首诗中,诗人将乡愁的情绪用短短的七行文字进行了精炼的概括。起笔写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告诉我们作者对故乡的思念是伴随着月光,而一年中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呢?三四句写对故乡模糊的印象,因为其远离时间长了愈是思念就愈显其模糊,如同雾里看花,说不清、道不明而又思念甚深。最后抒发了一种无言又无奈的情感,尽管远离故乡,但故乡一直存在于心里永不老去,读之回味无穷。

强烈的民族意识、传统意识和寻根意识也一直贯穿着女诗人表达乡愁之思的作品,她通过对内蒙古大草原的回忆与怀想,表达了对故乡的诚挚之情与热爱之情。在《命运》一诗中诗人写道:海月深深/我窒息于湛蓝的乡愁里/雏菊有一种梦中的白/而塞外/正芳草离离/我原该在山坡上牧羊/我爱的男儿骑着马来时/会看见我的红裙飘扬。诗人设想,如果不是随父亲来到台湾,那她就应该象许多内蒙古大草原上长大的男女一样骑马牧羊,演绎浪漫的草原爱情故事。而现实中的自己如今是在何方呢?今夜扬起的是欧州的雾/我迷失在灰黯的巷弄里/而塞外正芳草离离。浪迹于西欧工业化的城市,心中弥漫的却是对故乡的思念。在《植树园》中,她写母亲看完商的铜、殷的土,再看满池的莲荷却仍然不高兴,而只有自己知道其中的缘故:美丽的母亲啊/你总不能因为它不叫玄武就不爱这湖。在《出塞曲》中她幻想着“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想着千里草原闪着金光/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想着黄河岸啊阴山旁/英雄骑马啊归故乡”。虽然诗人从小离开大陆,从未亲眼看过故乡,而月下忆故乡却是中华民族诗人的典型感情,尽管受过多年西洋教育,她依然继承了这一传统:

敕勒川阴山下/今霄月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寻根无着,乡愁辄起,对故乡一往情深的回忆使诗人从父母日常的教诲中知道“风沙起处便是故乡”。诗人叹道:一个从没有见过的地方竟是故乡/所有的知识只有一个名字/在灰暗的城市里我找不到方向/父亲啊母亲/那名字是我心中的剌。这是一个现代寻找原乡痛苦灵魂的挣扎与体现,是一个游子浪迹天涯无所适从的沉重悲哀。

7.古代诗歌中隐居诗人的情感解读 篇七

关键词:古代山水田园诗,隐士,情感解读,知人论世,应用探讨

隐士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形象, 满腹经纶, 才华横溢, 但或不满现实, 或鄙弃官场, 或向往田园, 而抛却功名利禄, 走向深山, 走向田园, 走向沧州, 过着洒脱自由、恬淡闲适的生活。他们创作的诗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 清新自然, 意趣高雅, 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王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高考中, 鉴赏古诗的情感和表达技巧是重要的考查内容, 占11分, 对高考成败至关重要。山水田园诗的鉴赏是古诗八种题材中的常考点, 因此成为教学中的重点。但山水田园诗的情感并不仅像教师给学生归纳的那样只有恬淡闲适, 热爱自然;淡泊功名, 鄙弃做官;坚持操守, 远离黑暗等情感, 笔者认为还包含更复杂、矛盾的情感。怎样正确理解山水田园诗中隐士的情感呢?

《孟子·万章下》记载 :“颂其诗 , 读其书 , 不知其人 , 可乎 ? ”由此可见, 鉴赏古诗最基本的就是知人论世, 即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状况和写作的时代背景。要正确把握山水田园诗中隐士的情感, 必须知人论世。

我国古代真正的隐士最著名的非陶渊明和林逋莫属了。东晋陶渊明虽青年时有“猛志逸四海”的抱负, 也曾经“抚剑独行游”, 但社会的混乱、官场的黑暗给了这个有志青年当头一棒, 让他毅然遵从内心的召唤, 寻找心灵的净土, 回归田园, 饮酒, 赋诗, 赏菊, 弹琴, 生活闲适恬淡, 自由洒脱, 诗歌情志雅远, 率真任情, 开一代田园诗先河。北宋“梅妻鹤子”的林逋, 自谓:“然吾志之所适, 非室家也, 非功名富贵也, 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人多劝其出仕, 均被婉言谢绝。这两人的隐居是发自内心的个人追求,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享受田园生活的丰富情趣。学生在解读这两个人的诗歌时, 可以毫不犹豫地按照田园诗的情感分析。其他非两人的作品, 也可以结合诗后注释的作者与这两人相似的经历及时代背景答题, 就能事半功倍。

不是所有山水田园诗的作者都像陶渊明和林逋一样真心实意地喜爱田园生活, 甘愿在此度过余生。我国古代文人的隐居多数并不是自愿的、发自内心的, 他们或受人排挤, 或遭人诬陷, 或愤世嫉俗, 混乱的世道、黑暗的官场使他们只能暂时离开实现人生理想之所, 隐居田园, 但他们从小受到的是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教育, “学而优则仕”是其人生轨迹, 即使遭遇困厄, 不能施展抱负, 报效国家, 只是将隐逸作为“天下无道”之时的权宜之计和手段罢了。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可实际上不管天下“有道”还是“无道”, 他始终为了改变这个“无 道”的世界 而“知其不 可而为之 ”, 尽管他四处碰壁。在儒家至圣思想浸染下成长的他们, 虽身在田园, 但心在天下、朝廷、君主, 虽身闲实则心苦, 生活的闲适, 更加反衬其内心政治失意的愁寂, 怀才不遇的苦闷, 报国无门的愤慨。

我们先看一首苏轼的《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考查题目是: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

如果不了解苏轼生平和创作背景, 学生就很容易答成塑造了一个身在田园、享受自由闲适生活的词人形象, 失分严重, 因为他们没有依据知人论世的原则。苏轼去世前写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在自嘲中充分体现了洒脱、旷达, 但这仅仅是其思想的一个侧面, 他深受儒家思想熏陶, 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卓越的政治才能, 怎能心甘情愿、身心轻松地投入隐居生活? 此词为贬谪黄州所作, 在表面的闲适中, 一个“又”字暗藏了此种生活的漫长、无聊, 隐含了他政治失意的苦闷, 正所谓“其身则闲, 其心则苦”。

再看辛弃疾的《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松冈避暑, 茅檐避雨, 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 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 西村归女, 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 夜夜费、一天风露。

依据知人论世原则, 辛弃疾, 南宋爱国将领、词人, 虽才干出色, 但其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著北伐的热情, 却使他受弹劾, 被罢官, 开始了中年后的闲居生活。在此期间, 他写了一系列表现农村景物和生活的作品, 但一生致力于收复失地, 统一国家的他真的享受田园生活吗? 本诗写于闲居带湖时, 在“闲”字后加“几度”, 表明此种生活已过了很长时间, 而且词人是醒复醉, 醉复醒, 在闲适轻松外表下, 隐藏的是深深的英雄失路之痛, 身世家国之悲。

鉴赏田园诗, 一要结合作者、注释知人论世, 二要抓住关键词句, 如白居易《琴茶》的二、三联“琴里知闻唯渌水, 茶中故旧是蒙山”。写与琴茶相伴的闲适、惬意之情, 但尾联“穷通行止常相伴, 难道吾今无往还? ”又表达了依然希望能重返朝廷施展抱负的心志。和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唐代诗人李嘉祐的《晚登江楼有怀》尾联“只忆帝京不可到, 秋琴一弄欲沾巾”。在表层的悠闲、洒脱中, 深层表现的却是想起自身遭贬际遇的失意、无奈及眷恋京城、渴望再得任用的心理。

总之, 在高中阶段指导学生鉴赏古诗的基点就是把握知人论世原则, 再结合诗歌的题目、作者、注释、意象、关键词句, 笔者将之简称为鉴赏诗歌的“五读俱全”, 学生只有“五读俱全”, 才能游刃有余地鉴赏古代诗歌情感。

参考文献

[1]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8.

[2]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78.

[3]杨伯峻.论语译注·泰伯篇[M].中华书局, 2006, 12.

8.朱迪思·赖特诗歌的生态解读 篇八

关键词: 朱迪思·赖特    诗歌    生态解读

1.朱迪思·赖特简介

朱迪思·赖特(Judith Wright,1915-2000)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女诗人,也是澳大利亚唯一被提名诺贝尔文学的女诗人,一生获奖无数,被七所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70年当选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1992年被授予女皇诗歌奖,是澳洲获此殊荣的第一个诗人。她不仅是诗人,还是社会活动家。她关注现实,抨击丑恶,歌颂美好,诗意而又严肃深刻。徜徉她的诗歌世界,可以领略她所憧憬的万物平等(男女之间、不同族群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平等)、没有战火的祥和理想世界。她的万物平等的大爱精神赋予了诗歌生态之美,可以说她是一位充满生态智慧的诗人。

赖特出生于新南威尔士州阿米代尔(Armidale)一个显赫的牧场主家庭,美丽的牧场风光的浸润,并在母亲和祖母的文学熏陶下,使得她六岁便开始写诗。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强烈的环保意识深得父亲的影响,父亲是澳大利亚第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终身会员,也是1931年创立新英格兰国家公园的主要负责人。赖特一生关注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和剥削,坚持社会公正平等,信奉万物平等共生,反对因过于崇尚理性和科技而导致的对情感的压抑、忽视。作为诗人,她以诗意的眼光看待万物,感同身受地感受着其他动物和其他种族的因人类中心主义和白人中心主义而所遭受的苦痛,并身体力行地将她深沉的思想和社会活动结合起来。她相信人类未来的出路在于情感的投入、在于人类感性体验的重新重视,认为诗人担负着引人向善的重要道德责任。她对世间万物充满着广博而深沉的爱,使诗作富含深刻的生态思想。她的文学作品的深刻性离不开她的丈夫——非经院派哲学家杰克·麦金尼(Jack McKinney)的重要影响。麦金尼是一战退伍老兵,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恐怖,毕其一生探索西方文化的病根。他的思想在赖特的许多作品中有所体现,如生态灾难、战争威胁、语言危机、诗歌困境等。

赖特极具诗才,诗才多面,堪称澳大利亚诗歌创作的一面旗帜,一生创作了无数优秀诗歌。她的抒情诗再现了年轻时生活过的新英格兰风景;她的哲理诗探究了时间与人的关系;她写爱情诗揭示了爱的意义及其带来的新生和创造力;她的诗反映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变迁,阐释因袭的欧洲观点与澳大利亚现实之间的关系。后期她越来越关注社会现实,写了不少涉及越南战争、土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诗。

二战后期的1938-1942年间,赖特陆续在《南风》(Southerly)、《公报》等刊物上发表诗歌,其中不乏生态主题的作品,如诗集《流动的意象》(The Moving Image,1946)所描写的内容是地区性的,涉及诗人生活的乡间风景、早先的历史、逝去的隐士农人和牛车夫等,很有地域特色;《鸟》(Birds,1962)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她还先后发表了《女人对男人说》(Woman to Man,1949)、《通道》(The Gateway,1953)、《两种火》(The Two Fires,1955)、《五种感官》(Five Senses,1963)、《另一半》(The Other Half,1966)、《阴影》(Shadow,1970)、《活着》(Alive,1973)、《第四季度》(Fourth Quarter,1976)和《虚幻的寓所》(Phantom Dwelling,1985),共计三百余首诗歌。这些诗歌全部收录在1994年出版的《朱迪思·赖特诗歌全集》(Judith Wright:Collected Poems,1994)中。

2.朱迪思·赖特诗歌的生态赏析

2.1《我平日的南边》(South of My Days)

对澳洲这片土地,赖特充满着深沉、智性的热爱之情。长期以来,白人定居者对这片土地或敌视厌恶,或将其视为发财致富的源泉。赖特认为唯有认同和热爱这片土地,才会享有心灵深处的归属感和家园感。

赖特的《我平日的南边》动情地描述了血脉相连的故乡——新英格兰,描述了客观真实——环境严酷,但有无尽美丽温情的故事,故乡已融入她的血液、她的梦境。诗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更表达了她与这片土地的彼此融入、不可分离的关系。瘦骨嶙峋的山坡、突兀的花岗岩、“饥饿”的国家,但有遮风避雨的小屋,裂口的水壶悬挂于火上,发出嘶嘶声。难以置信,某日夏天将会再次来到,出现在一片蔓生的玫瑰波浪中。夏日和玫瑰的意象象征热情、希望和爱。骨瘦如柴的老丹紧拽着七十个夏日的七十个故事,这七十个夏日像是他心中蜂房的陈年蜂蜜。这片土地因辛勤的开拓者而有了故事,岁月也如蜂蜜值得品尝回味。为了躲避暴风雪和雷电,驱赶牲畜虽然异常艰辛,但人们不惧怕困难,坚定乐观。诗末作者再次呼唤故乡土地:“我平日的南边,我知她在星空下一片漆黑。那充满古老故事的高耸而又贫瘠的故乡依旧行走在我的睡梦里。”(South of my days’ circle/I know it dark against the stars,the high lean country/full of old stories that still go walking in my sleep.)

2.2《夏娃对女儿说》(Eve to Her Daughters)

诗歌《夏娃对女儿说》是赖特对《圣经》中创世纪故事的后续演绎,深刻形象地嘲讽了亚当被上帝逐出伊甸园后,一直耿耿于怀,极力建造一个人间的伊甸园的狂妄自负行为。夏娃对亚当的狂妄、无视上帝的存在的态度深表担忧,思考人类的出路,认为让女儿来接管世界也许是出路所在,但又担忧女儿继承了自己顺从、唯亚当是从的性格,并且认为向亚当提出这样的建议没有丝毫用处,因为亚当已将自己变成了一个没有任何过错的上帝。

《夏娃对女儿说》颠覆了《圣经》创世纪故事中夏娃贪婪、引诱亚当、违背上帝规定的负面形象,塑造出一个全新的夏娃形象——她调整自己以适应惩罚,在世间心甘情愿追随亚当,毫无不悦之情,顺从且满足,并深深忧虑亚当的狂妄自负、心无上帝的态度和行为。亚当决意在地面上建一个新的伊甸园(So he set to work./The earth must be made a new Eden),这里有各种现代家用设备和现代通讯设备,这里有数不尽的安稳投资机会和孩子们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他在揭秘万物的过程中找到了世界万物的“玄机”;他深信机械主义,认为这是一切秘密所在;他总是带着机械主义的思维方式;他嫉妒、自我,狂妄得让人担忧。

诗歌辛辣地嘲讽了人类(主要是男性)狂妄自负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理性主义和机械主义思想。在赖特看来,与天地对抗战斗,世界未来前景黯淡,令人担忧。也许充满柔情和爱心的女性能改变这可怕的人类发展趋势。对于实现人类美好栖居于地球家园的前景而言,赖特对女性寄予了厚望。如陈正发教授认为“诗人觉得男人一统天下的局面似乎应该变一变了,而当由性情温柔、充满爱心的女性出来接管这个世界”(陈正发,2010:34)。

2.3《夜鹭》(Night Herons)

《夜鹭》捕捉了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通过描绘雨后初晴在昏黄的灯光下出现的两只鹭鸟,歌颂了大自然的生态之美,暗示了如果自然界少了那些千姿百态的生物,人类的生活就会平淡得多,从而说明了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这是一首反映大自然生态之美、人与自然刹那交融的小诗,极具感染力、生态美和诗意美。两只夜鹭突然造访,孩子们惊喜地开窗探望:“像点燃了一根长长的导火线,消息不胫而走。”(It was like a long fuse lighted,the news traveling.)“但没有人大声高喊,人人都说‘嘘’”。(No one called out loudly;everyone said “Hush”.)夜鹭的到来,让孩子们想起了喷泉、马戏团、给天鹅喂食,让女人们记起了年轻时曾说过的话。两只夜鹭竟然有如此魔力——将孩子与动物的相处,将女人年轻时说过的话语从记忆中牵引出来。雨后黄昏,夜鹭的出现似乎瞬间点亮了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惊喜,勾起了孩子和女人美好的回忆。瞬间,人与自然、现在与过往诗意般交融,地球,不只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千姿百态的万种生物共同的家园。自然界的万千生物赋予地球神秘的美感,少了它们,人类的生活将变得平淡乏味。因此不难理解诗句“突然夜鹭腾空飞走,灯光也变得暗淡。”(but suddenly the herons rose and were gone. The light faded.)的深刻蕴意。虽然该句使用了夸张手法,但充分反映了人类的生活离开多样的生物,将会多么暗淡无趣。诗歌在突出生态美的同时,展示了保护生态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结语

赖特的生态思想深刻而广博、诗意而美好。她认为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应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采取尊重、敬畏的态度。她热爱自然、欣赏自然,对澳洲这片远离欧洲的奇异土地充满认同和热爱之情。她嘲讽人类(主要是男性)的狂妄自负,批判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唯理性主义和机械主义思想。她强调情感投入,重视感性体验,重视柔和的女性在改变世界中的价值。她是一位充满爱意的生态诗人、妻子、母亲、人类与自然的高尚好友。

参考文献:

[1]Wright,Judith.Collected Poems[M].Sydney:Angus & Robertson,1994.

[2]陈正发.朱迪思·赖特的诗.外国文学,2010(6):34.

9.《济南的冬天》解读与教学策略 篇九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不少文情并茂的现代散文,且大多数出自名家之手。这些散文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欣赏这类美文,既是提高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但是,教师要真正上好这类课文的确很要费功夫,否则会达不到效果。因此,提高现代散文课堂教学效果则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培训学习,听了毛洪其教授的初中现代散文解读与教学策略讲座,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老舍《济南的冬天》散文为例,浅谈现代散文解读与教学策略。

一、解读《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审美情趣浓厚。本文的“美”表现出如下四个特点:

1、语言美:老舍是语言大师,本文描写生动形象而又妙趣横生。作者把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用小摇篮来比喻济南城周围的那圈小山,并把小山当着人来描写,这些比喻和拟人写法的运用,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

2、布局美: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文章开头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亲身的感受,写出了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特点;接着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最后写冬天的水色。

3、情感美: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不是采取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寓情于景的写法,如这样一句话,“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作者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4、风格美:作者用的是如叙家常的谈话口吻来表达自己的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感受的。如“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文如其人,质朴平易、和蔼可亲。

二、当前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散文既然属于文学作品,那么我们的散文阅读教学,也就界定为一种审美阅读,而不是着眼于信息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当前的散文教学中,不能扣住散文这一特定文学体裁的特性进行教学,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错误。

3、课堂上缺少朗读,学生缺少感悟。教师的分析讲解过多,面面俱到,像庖丁一样,很多语文老师成了“解牛”的高手

三、以《济南的冬天》为例谈教学策略的选择

(一)让琅琅的书声充满课堂

本文是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适于朗读,所以在文章的讲析中应坚定的引入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的美,最终领会文章所蕴涵的丰富情感。设计一组阅读教学如下:

1、轻声读课文,思考

(1)济南的冬天美在何处?(通领文意,领悟布局美)

(2)作者怎样把济南的冬天写得这样美?(领会修辞的运用,领会语言美)

2、放声读课文,思考:

(1)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2)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领会本文的情感美)

3、教师范读课文,思考

(1)作者是在什么位置描写济南的冬天的?

(2)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口吻来写的(领会本文的风格美)

就这样在多次的诵读中,层层推进理解,加深理解。按照不同的要求去品味、思索、感悟,去探索其精髓,摸索其隐含在文字之中的美感来。

(二)、在合作中积累学习方法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教会学生合作学习,能欣赏、分享他人成果,能宽容、接纳不同意见,并能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解读鉴赏方法。如:分析散文“形”与“神”的方法:析“形”四抓:一抓写人鳞爪;二抓记事片断;三抓状景点滴;四抓咏物掠影。悟“神”三看:一看引文中渗透的感情;二看议论和抒情语段;三看重复暗示的聚光语句。,(三)、更新教学观念,相信学生的能力

当代散文的阅读注重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在课堂中,教师必须采取民主、宽容、理解的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四)、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可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用发现法、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去发现美、感知美、探究美。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10.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解读及策略 篇十

作 者:兰秀英 等 级:★★★ 录 入:小灯

审 核:小灯 更新时间:2009-10-10 15:10:34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要体现新策略:转变教学重心,发挥学生新作用;改变教学策略,强化自主意识;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提供多

样化、个性化教学。

关键词: 新课标;新理念;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意识;课堂教学结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曾颁布过《高中语文课程暂行标准》。时隔半个世纪,新的《语文标准》取代了《语文教学大纲》,又重新出台了。名称的“回归”,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①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②语文教师理性和感性的统一;③师生和文本的互动统一;④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统一。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却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以传授知识为本,还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还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关于语文的工具性,过去我们讲得很多。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的工具如果认识到此为止,语文就可能陷人“纯工具论”的误区或“工具理性主义”的泥潭。只是工具,就可以因为某种需要而转换职能、失却本我,擅变为和其他工具等同的工具,语文就异化了。

语文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具体的人、社会历史的人紧紧地联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人,语文就不复存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语文离不开人,它富于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语文为个体的人所掌握,又显示个性,具有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语文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社会文明的精粹,散发民族文化的光辉。因此,语文又

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阴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

值观的课程。

新课程中工具性的含义,更多的是体现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的是和人文性结合的工具性。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着语文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决定着语文教学在于揭示人的真、善、美,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真正价值。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新理念的确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由于旧观念的痕迹很深,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很难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人们常说,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有人被飞驰的时代列车抛弃,同样,在教育理念的转变时刻、也有人由于因循守旧而被时代洪流淘汰,这就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要不被历史的发展所淘汰,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应该有哪些

改变呢?

一、转变教学重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就要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里的学习兴趣、自主意识、学习习惯、学习情境、学习方式等,均属于学生主体的意识和行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应该深人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和;和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距离拉近,使之与作者共振共鸣。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语文教学就是要提倡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教师应有民主意识,要善于创设课堂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引导而不是拉拽”,“激发而不是压制”,“促进而不是代替”,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中的再现性和多样性,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进程。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要在教学中重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是新一轮课改的主要内容。就语言教学而言,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能动性,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被动转为主动、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得到发展,并使他们在多边交往中全面深刻地关照自身的潜在价值,做出颇有前瞻性和广阔性的自我设计。因此,构建

一种新的教学氛围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改变教学策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所谓策略,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方法、手段、途径的总称。由于语文教学综合性强,应研究教材和学生实际相适应的语文教学策略体系。当前,对单个教学法的研究比较多。应该说这些研究各具特色。有的是从特定的理论(有我国传统的教学法理论,也有从前苏联和西方引进的理论)出发,通过实践性研究使传统的现代化,国外的本土化;有的是从本地本校的带有个性色彩的成功经验出发,经过提炼、加工、推广,使个性的共性化、经验的理性化、零散的系统化。虽然有的教学方法还缺乏理论构件,甚至还带有“经验色彩”,但由于是土生土长的,具有一种天然亲和力,比较容易看到效果。也有一些教学法实验研究,既有自己的成功经验,又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当前对语文策略研究的着力点是把零散的个案研究体系化,把单个的实验研究置于一个大系统中加以整合。可以说,最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是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多种发方法巧妙组合。如何组合,孰前孰后,孰多孰少,就要看教师的教学功力和教学艺术了。因此,新课标强调“要灵活运用多种教

学策略”。

(一)语文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的训二,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连接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性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天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实现一种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阅读,实现独立阅读中的自我感受和感悟。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互相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由于侮个学生的经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迥异.性格气质有别,应提倡结论的多样化。允许暂不作结论,把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问调查等方式去寻求解答。

研究性学习就是个性化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不确定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遵循这个理论.读者必须依靠自己去发现文本潜在的密码,这就是发掘意义的过程。读者在发掘和填充“空白”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再一次的创造,所以阅读是一种创造活动个性化阅读又是一种体验性阅读在读者和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丰富着文本和自我。在交流过程中,读者和文本实现了相互融合,这融合就是一种独特的体验。阅读体验有两个特征;一是情感性,即读者和文本相互作用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贯穿整个阅读活动;二是整体性,阅读体验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而不是在对舞一个字词的分析上,因此要强调培养

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二)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发问,让学生多质疑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并非一概反对教师提问,而是反对那种琐屑的无思考价值的提间,反对那种不激发学生想象力、思维力的提问“带着问题读”这个提法本无可非议,因为循序渐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是古训中的读书要旨。但并不一定每个段落都要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去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跟工厂‘里的工人生产的零件一个样了还谈什么培养创造人才呢?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课文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使他们通过读、思、议,自由发挥,自由伸展,教师只在课文的节骨眼上提出一两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

读分析在文中找答案

(_三)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感悟,重语感训练“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学生通过上下文在一定的语境中,明白意思就行了,不求精,只求明了。故要重视学生的自由读书。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语言是积累、佳词妙句、古诗、儿歌、精彩片断都应该熟读成诵,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语文学习,不是先学语言规律再夕抓兑话、作文,而是通过接触大量典范的语言现象,自己去悟出语言规律,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语文学习是“举一反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四)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

法、悟法

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要求学生会朗读、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作文教学“应该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习观察的方法、构思的方法、表现的方法和自我修改的方法。其中首次出现“表现”这一概念,颇具深意。“表现”是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中将主观意愿和客观事物结合,反映个性心理的一种写作方法,是习作的个性化行为。作文教学强调“写真实”是正确的,但在写真实的前提下要引导学生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学生个性化作文是学生个性心理的独特反映,这种独特性常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三、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提倡多样化、个性化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决定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化。要提倡不拘一格,标新立异,鼓励师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新《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强调每课必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由于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课文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不同,因此,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多种样式并存。

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人手来设计教学结构。但注意不要割裂课文,不要打乱作者的思路。

有时,学生由于预习不充分,究竟对哪一段感兴趣,说不出所以然,而是随口答应,教师应分辨真伪,作出正确判断。

有的课,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疑难处,自己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由教师从旁指点。读书是一个过程,学生在读书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教师在读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里归纳。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和教师的读中书J导要自然和谐,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要打乱学生思路。有的课以合作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

有的课可直接从课文重点切人,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引导学生用学习重点段的方法去学习其他段落。

“披文人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培养语感,加强默读,自悟自得。把感悟语言和体会感情结合起来,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积累和运用。读的过程应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它使学生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制定读的目标、确定读的重点、选择读的方法、评价读的效果,都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师生共同

商定。

总之,所有的课都应该强调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自主学习,要改变那种逐字逐句逐段分析课文的方法,改为重点精读、非重点略读和浏览。改变繁琐分析、零碎解剖以及每课必分段、必概括中心的做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特定的意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勿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时代在进步,事物在发展,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创新。惟有创新型教师才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惟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才会使语文教学真

11.用生活解读诗歌 篇十一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在讲述课文的时候,可能更关注字词句,关注作者的经历,关注作品用了什么手法,可是作品中的生活仿佛与我们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有上千年的遥远。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打通作品与现实的隔膜,作品还是作品,而不能感动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语文知识,考出好成绩,更要从作品中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感动作者的感动,同情作者的同情,从而关注现实。理解白居易、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的伟大,不能只停留于“杨柳”“边塞”“月亮”“西楼”“南浦”“飞鸿”“杜鹃”等意象,因为这些意象只是古代诗人用熟了的词语,后人用来掉书袋,显示自己的文采。要用现代的事例和古代的事例相比,即昨天发生的事情,今天还在发生,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而已,所以,有人说古代史就是当代史是十分有道理的。

学习白居易的《观刈麦》,笔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的学生有一半来自农村,他们对农民的辛苦劳作很熟悉。因此,在学习《观刈麦》时,就有了很好的生活基础,笔者通过几个问题将农民的辛苦劳作和作品联系了起来。下面是部分课堂教学记录:

一、你家农忙是在什么时候?

学生1:是六月,玉米地除草施肥。

学生2:是八月,过中秋的时候要收秋。

学生3:种菜的全年都忙,栽秧、浇水、打叉、采摘,天天忙。

教师:农村一年四季几乎都在忙,以种粮食为例,六月锄地有锄不完的草,八月收秋(挖土豆、割谷子、割黍子、掰玉米,谷子、黍子、玉米脱粒、入仓)一直忙到上冻。所以说是“田家少闲月,八月人倍忙”。农民辛苦啊,粮食来之不易呀!(学生点头)

二、你家收秋有全家出动的时候吗?为什么要全家出动?

学生4:有这样的事。为了收玉米,爸爸妈妈中午不回家吃饭,让我们把饭带到地里。为的是赶快收完。

学生5:我参加过收秋,如果土豆不赶快挖出来,有可能冻在地里,那样一年就白干了。

教师:对了!诗中的小麦要是不赶快收,一下雨就会发霉发芽。你姐、你姑还有你,给父母送饭送水,就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你爸、你大爷在东坡呀或者南滩呀干活,那就叫“丁壮在南冈”。(学生笑)

三、除草、收秋的时候天热吗?

学生6:太热了,我都被晒黑了,脸上都晒起皮了。

学生7:我受不了热,可我爸出汗把褂子都湿透了,太阳落山了还不回来。

教师:你们的父母锄地的时候下边暑气蒸,天上太阳晒。你们的爸爸有没有锄地、收秋之后还皮肤白白嫩嫩、特别水灵的?(学生大笑)这就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你们在吃馒头、米饭的时候是不是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果浪费了粮食会不会“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呢?(学生点头)

四、你家种地有农业补贴吗?

学生8:好像听说过。种地国家给补助。

教师:是的,现在农民种地都有补贴,就像你们念书,国家给贫困县学生发的鸡蛋、火腿、苹果,你们都有。封建社会农民种地不仅没有补贴,还得交租税。白居易诗中的贫妇人抱孩子拾麦穗充饥,原因是“家田输税尽”,为的是“拾此充饥肠”。与过去一比较,大家应该感到幸福才是。(学生点头)

五、白居易是个好官员吗?

学生9:“白居易是个好官员,他为自己不事农桑但有饭吃感到愧疚,和其他官员比,他很了不起。

学生10:我觉得白居易看农民割麦子,心存慈悲,怜悯那个贫妇人,做到这一点,就很了不起。

教师:李白老写月亮、酒,写他的壮志难酬,他离人民很远。倒是白居易离农民最近。想想过去写农民生活的诗真是太少了!能为农民写诗本身就是真正的了不起。白居易这首诗,赞美劳动,同情农民,自我反省,这很难得。他写的是唐代的事情,其实也是写当代的事情。笔者作了一首乐府体诗歌《秋收行》,反映当代农民生活:

秋收行

八月秋风起,农人收割忙。

男子下田去,妇孺提壶浆。

村东去割豆,村西去碾场。

朝迎星光起,晚归月如霜。

风雨常侵袭,汗渍满衣裳。

街头遇乡亲,相见话语长。

“春夏皆辛苦,收成怎么样?”

“谷穗并不大,玉米也未黄。

田旱久不雨,禾苗皆不壮。

多亏政府好,免税不纳粮,

农民无负担,灾年无饥荒。

明年再投入,盼望多打粮。

种地有补贴,政府作保障。”

父老心无忧,吾心始亮堂,

和谐社会好,家乡有希望。

但愿风雨调,早日奔小康。

和白香山的《观刈麦》相比,今天的农民要幸福得多,因为政府不仅不收税,还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与保障。写这样的内容就是现实主义。现在没有战乱,没有灾荒,服役当兵、保家卫国无上光荣。当我们再读《观刈麦》、“三吏”、“三别”的时候,是否会有新的感受?杜甫、白居易的伟大不是徒有虚名说说而已,而是实实在在的伟大,古代诗人写自己感遇、贬谪的多,而写底层百姓的作品少,好作品更少,这就更显出这两位诗人的伟大。学生点头称是。有学生说:“老师你写的和白居易差不多,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喽!”笔者回答:“我要是一‘伟大,那不就作古了吗?所以还是不伟大的好。”学生大笑。在学生笑声中理解杜甫和白居易的作品,他们的认识水平上了一个档次。

这节课,笔者用自己的农村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认识现实生活,并用自己的一首诗打通古典诗歌与现实的隔膜,架起课文与现实的桥梁,实现了与作品的无缝对接,不仅起到了深化作品内涵的作用,更使学生的灵魂受到一次洗礼。比空教那些段落大意、艺术手法的教法收获多得多。学生需要的就是这些触及思想灵魂的实实在在的课程,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12.哈代诗歌解读 篇十二

关键词:哈代,诗歌,悲观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英国诗歌巅峰的浪漫主义大潮已经成了遥远的往事,随着丁尼生和勃郎宁的逝世,维多利亚时代的浪漫主义余波彻底衰落。整个英国诗坛似乎只是在等待着另一次高潮的来临,比起主流的现实主义小说,诗歌显得落寞而孤寂。但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时代的诗歌空白,他就是托马斯·哈代。

因为哈代所取得的杰出的小说成就,他的诗歌常常为人所忽视。但是,哈代的诗名到了20世纪后期日益隆起,已经丝毫不逊色于他作为小说家的名声,而这也是哈代本人生前所乐于看到的。其从不掩饰自己对于诗歌的偏爱,宁愿被别人称为诗人,而不是小说家。

因为在哈代看来,诗歌比小说更高雅,更能自由地表达思想,不受限制。哈代最早走向文学道路就是从诗歌起步的,他曾仔细研读过斯宾塞、弥尔顿、华兹华斯等人的作品,在伦敦作学徒期间就开始尝试写诗,他早期的诗作《无色的音乐》、《深思的少女》情感真挚,富有想象力,意境深远,展示了他的诗歌才华。而在写作小说期间,哈代仍然坚持诗歌创作,当《无名的裘德》遭受到评论界的抨击后,他更是全身心地投入诗歌创作,在1898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威塞克斯诗集》后,哈代接连出版了8部诗集,包括《时光笑柄集》、《环境讽刺集》、《今昔抒情诗集》等,诗歌创作多达918首,最后一部诗集《冬天的话》于1928年他去世后出版。

如果说哈代创作的小说有一种诗的意境,那么他创作的诗歌则属现实主义。哈代写诗冷静、严肃,甚至略带嘲讽地观察人们日常生活的希望与恐惧、困惑与迷惘、喜与悲、苦与乐,而且诗作大多具有自传性。正如他的第二位妻子弗洛伦斯所说:“要了解哈代的一生,读他一百行诗胜过读他的全部小说。”(1)哈代抒情诗有四类题材,即爱情、自然、战争和死亡,这构成了他创作的主要领域。

在西方文化中,爱情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可以说,爱情即人生。在文学作品中讴歌爱情的美好和美妙一直是其长盛不衰的传统。哈代是珍惜爱情的,他那一千多首诗中,有不少是歌颂爱情的力作。哈代的爱情诗真挚纯朴,深切感人,体现了他丰富的感情世界和敏感的内心感触。特别是在1912至1913年间为追忆第一位妻子埃玛而作的总题为“旧焰余烬”的组诗,用词质朴,情真意切。哈代与埃玛年轻时的热恋曾轰轰烈烈,婚后初期也是琴瑟和谐,但其后的生活却并不美满。哈代喜欢结交少女,而埃玛对此则极为不满,两人的感情自然很难融洽。1912年埃玛去世后,哈代对她思念不已,他对曾同他一起度过人生最幸福时刻的女人的突然离去感到震惊和悲痛,并把自己的情思写入诗中来传达他在埃玛去世后的心境。

哈代诗中另一频繁出现的题材是自然。尽管自然从来不曾是他的主题,仅仅作为人类活动的背景,但他依然是一位热衷描写自然的诗人。哈代一生写过近百首自然诗,是其诗歌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长年居住在乡村,他对乡村生活和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密关系,哈代的诗歌长于对大自然景观的描绘,并寓情于景,表达他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在他的诗歌中,仿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风雨雷电、飞禽走兽都具有了人的情感。尤其是对树枝的描写,达到了活灵活现的地步,有人甚至称呼哈代为“树枝诗人”。他对自然的关注实际上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他从自然万物的悲剧性中看到了人类的悲剧命运。虽然对于哈代来说自然是灾难的承受者,本身有许多不和谐因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均充满着残酷的竞争,然而他在自然诗中从来没有让人们放弃生存意志,而是将希望寄托于人这一大自然中特殊的群体,寻求着人与人之间的爱,希望人们用坚韧和刚毅的态度来对待生存的痛苦。所以对于大自然,哈代既不像他的前人那样顶礼膜拜,又不是简单地回避。在继承华兹华斯的一部分思想的同时,他又抛开了华兹华斯积极向上、充满希冀的一面。他试图在大自然中找寻智慧、善良与美,但又在诗中展现自然阴暗残酷的一面,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自然观。

哈代试图从自然中寻找善与美,可是又难以掩饰他内心的荒凉,因此,他所描写的自然经常呈现出阴惨萧瑟的景象,这也是因为哈代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战争和死亡的威胁所自然流露出的情感,而这两个方面也是哈代诗歌经常涉及的主题。哈代生活的年代,英国经历过英印锡克战争(1845—1846年)、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英阿战争(1838—1842年、1878—1891年)、第二次英缅战争(1885—1886年)、英布战争(1899—1902年)、几次入侵中国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多次重要的国际战争。战争对哈代的诗歌创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哈代一生写了40多首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歌。他的战争诗在他的全部诗作乃至英国的战争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战争,哈代是明确反对的。1899年当英国发动侵略南非的战争时,他曾以《离别》一诗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作于1902年的《他杀死的人》则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荒谬。此外,哈代还写了诸如《士兵的妻子和恋人之歌》等不少优秀的反战诗。哈代认为,战争是对生活的否定,是对人性的摧残,在战争中人性被扭曲,真善美被摧残。在其战争诗中,哈代揭示了战争的荒诞性和邪恶性,对战争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揭示了战争给人类生存状况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也流露出悲观的情绪。

战争必然会带来死亡,暮年的哈代越来越感受到死亡的阴影。哈代活到87岁,亲朋故友大多先他而去,难免有不胜感慨之叹。哈代在《他在她的葬礼》等诗歌中以低沉哀惋的笔调

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定义及内涵

白丽娜佟雨葳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北京

摘要: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继索绪尔符号任意性理论之后,已经成为了国内外语言学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讨论了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定义和内涵,及其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言符号象似性定义内涵意义

一、前言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提出语言符号象似性理论之后,象似性理论进入了众多学者的视野,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也是对“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所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理论的挑战。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抓住任意性理论的根基,并学习和探讨象似性理论的定义及内涵将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语言符号本质。

二、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定义

语言符号象似性概念是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皮尔斯提出的。他将符号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icon(象似符),index(标记符或指示符),symbol(代码符)。象似符指的是与所指在某种方式上相似的符号,包括照片、图画、象形文字等。标记符指的是与所指之间存在因果、存在或邻近等关系上相联系的符号。因果关系,如天平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存在关系,如箭头与所指方向之间的关系;邻近关系,如人与足迹的关系。代码符是指与所指之间没有理据性的符号,它与指称对象之间的联系完全是约定俗成的,自然语言和各种标记系统基本上都属该类符号。皮尔斯还将icon按其复杂程度分三小类:影像(image),该符号与其对象单纯是属性上的相似,如照片;拟象(diagram),此类符号的组成部分与对象各部分之间相似,如地图;隐喻(metaphor),这类符号与对象之间存在一般的类似关系,即通过两个物的平行关系来反映所指物特征的符号,如句子“这个人是一条恶狼”。隐喻符代表着最高、最抽象的相似性(张喆,2003)。在对象似符做出一般性界定的基础上,皮尔斯指出:“在每个语言的句法里,借助约定俗成的规则,都具有合乎逻辑的象似性。”(沈家煊,1993)

国内对象似性的研究以许国璋先生(1988)第一次将iconicity翻译为“象似性”为开端,沈家煊先生(1993)和杜文礼先生(1996)也都先后发表论文来讨论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尽管许国璋先生在1988年在国内首先将该词译为“象似性”,但并没有下任何定义。在沈家煊先生(1993)的《句法象似性问题》一文中,对该词作了如下定义:语言的象似性是相对于任写出了对生命的留恋,也揭示了死亡的不可避免和人生的短暂与脆弱,充满了感人的忧伤。

在哈代创作的诗歌中,除了短小的抒情诗外,还有《列王》这样的鸿篇巨制。《列王》是英语文学中最长的诗,共19幕130场,它的创作和构思,哈代共花费了30多年。《列王》可以被看作是一部史诗,通过对拿破仑的刻画,以及对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展现,再现了一个混乱和痛苦的时代,探讨了人类的历史命运。《列王》全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式多变,在哈代的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诗人的哈代,取得了辉煌成就。他的诗中所表达的悲观情绪,对于科技迅速发展下人在宇宙中地位的思考,以及对爱情、婚姻等人生课题的探讨,与现代人的心理不谋而合。正

傲日格乐

意性而言的,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可据的。语言结构的象似性就是语言结构直接映照人的概念结构,而不仅仅是一般的体现概念的结构。笔者拟将语言象似性权宜定义为: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笔者将结合众多学者的理解和定义,大致从以下两个大方面来描述语言相似性的内涵。

三、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内涵

(一)词汇象似性

1.语音象似性

拟声词是模拟自然声音而构成,作为语言中的特殊成分,集中体现了语言的象似性特征。例如,猫叫在英语中是mew,在汉语中是“喵”;鸡叫在英语中是cock,日语是kokekokko,汉语中是“咯咯”。虽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拟声词和感叹词都不是语言的有机成分,且数量不多,不能改变语言任意性的特点。然而,一些拟声词的确有理可据,能够反映语言象似性的特点。

2.词汇的联想变化

杜文礼先生在《语言的象似性探微》一文中,对联想有如下的定义:这类词汇象似建立在“意义相近,形式相似”的原则上。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为寻找能恰当表达某一思想的词语时,往往在瞬间搜寻与该思想相连的词汇。表达“笑”这一概念的词在英语中有很多,例如:chuckle,giggle,titter,snicker。观察这些词的词尾,我们不难发现,前两个词都以-le结尾,后两个词则都以-er结尾,联想方法也是我们常用的词汇学习方法。通常,我们通过意思相同、形式相近的词来辨析记忆。此外,人们还容易联想到更形象的表达咧嘴大笑的词,那就是laugh from ear to ear。这一词的表达,完全是根据这一动作的形象来表述的,这也证明了词汇在联想这一方面的象似性。

(二)句法象似性

根据Haiman的理论,句法的象似性分为成分象似和关系象似。“成分象似指句法成分与经验结构的成分相对应;关系象似指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与经验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向对应。成分象似其实就是语言‘一个形式对应于一个意义’的原则。Haiman把‘意义相近,形式相似’这条相似原则从词汇扩展到句法,相信句法上相同或象似的结构表达的意义有共通之处”(沈家煊,1993)。在这里,笔者将句法象似性大致分为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距离象似性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因如此,他赢得了读者。用米勒的话来说:“现在,哈代已被公认为是用英语写作的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2)

注释:

(1)弗洛伦斯·哈代.哈代生平.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1983:392.

(2)米勒.哈代.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5:269.

参考文献

[1]弗洛伦斯·哈代.哈代生平.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1983:392.

[2]米勒.哈代.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5:269.

[1]吴元迈主编.20世纪外国文学史(第一卷).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上一篇:工作总结和任职感想下一篇:部编版一上语文易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