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探究思想情感意蕴(精选2篇)
1.散文探究思想情感意蕴 篇一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道德品质,情感渗透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应, 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体验,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因此, 我们要利用思想品德课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从小培养学生有爱心, 有责任心, 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从课堂教学内容入手培养学生的情感
目前的思想品德课教材在选择上已经比较注意品德与生活的联系, 并且教材的内容和我们丰富的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 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把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使学生感觉到学习离不开生活, 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因此, 作为教师就要深入教材文本, 挖掘教材, 找出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两方面进行。
1.激发兴趣, 增加情感体验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育多是以“生活事件”的形式呈现的, 因此我们培养学生的情感就要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风景美、人物美、语言美等文质优美的文章, 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鲜活教材,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抓住这有利的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进而使学生受到教育, 比如, 在学习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时, 可以通过问题说说你自己周围有哪些商店, 主要经营哪些商品, 这个问题很容易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学习气氛高涨, 教师这时可以深入挖掘文本, 进一步让学生说出这些商店给你的生活提供了哪些方便, 通过学生的述说, 可以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感受到我们生活的美好。
2.分角色表演, 深化情感体验
分角色表演就是在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加深学生对周围人和事的感受体验, 进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在学生分角色表演活动进行之前, 教师要让学生平时注意观察某些特定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体会不同人物的内心感受。比如, 在学习《过去的游戏真有趣》时, 教师可以问学生:以前最经常做的游戏是什么?然后利用思想品德活动课让学生进行表演, 通过对以前游戏的表演学生可以看出游戏在我们生活中的变化, 为了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也可以让学生向父母请教, 问问他们小时候的游戏是什么样的, 通过学生表演, 再现了当时情景, 在学生分角色表演的过程中, 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游戏表现形式, 但是以前的游戏还是很吸引我们, 它给了我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给我们带来了健康和快乐, 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 通过分角色表演活动, 加深了学生对小时候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
二、从课堂教学形式入手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信任学生,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学好,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 主动、积极愉快的进行学习, 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形式上教师要着力体现“情感”的特点。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思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的课程, 要想在思想品德课上体现“情感”的特点, 就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精神, 切实做到“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和学生之间要体现一种友好、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采取各种形式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 在这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形式, 它直观、形象, 很容易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从课堂组织形式入手培养学生的情感
情感具有感染性的特点, 教师课堂教学情感的好坏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 因此, 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把自己情感乐观、积极向上的一面展示给学生, 从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入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比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看看谁能管住自己的小嘴巴”来取代“不要说话了”这种强制性命令来提醒学生不要说话, 注意课堂秩序;再比如当学生从情绪高涨的课堂氛围回到正常的教学秩序时, 有的学生还不能马上适应这个转换, 如果教师这时用个“一、二、三”来代替“大家马上坐好”, 或者“看一看谁坐得最端正”将会更容易把学生从嘈杂的局面转变到正常上课秩序上来, 这都是情感教育在课堂上的具体体现, 总之, 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上, 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情感。
四、从课堂评价入手培养学生的情感
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以激励性为主, 给学生创造一些成功的体验和机会, 评价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进取的成长环境, 首先教师要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评价。理解学生就是一切要从学生的个体实际出发, 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 尊重不同学生的感受、体验。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尤其是对于后进生, 教师要充分理解他们, 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有时即使他们对问题的回答不够全面, 对问题的回答说不到点子上, 教师也不能直接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从情感出发, 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态度以及情感方面进行评价,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以积极鼓励为主, 始终保证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另外,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用真挚的语言、亲切的话语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 进而使学生自觉的遵守思想道德行为习惯, 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反映。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学习中, 如果心理有满足感, 愉悦感、情感上得到了尊重, 那么学生的潜力就会得到极大发挥, 因此,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以自己丰富的情感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 使他们能够积极、愉快地投入到思想品德课学习之中。
参考文献
[1]王莉.初中政治有效教学方法初探[J].学理论, 2012 (31) .
[2]潘春霞.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情感教育[J].教师, 2012 (36) .
2.解析中庸思想的和谐意蕴 篇二
关键词:中庸思想,理解,品质,现实意义
中庸思想是中国儒学的重要内容, 它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产生过重要影响, 从而造就了我们崇尚道德情操的民族特性。中庸思想以“人道”为核心思想, 揭示了个体人格的修养方法和德行的实施途径, 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而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对中庸思想有着诸多的误解。我们评价一个人是中庸的, 直接的反应就是认为此人是墙头草, 走中间路线, 是两面派, 缺乏创新精神、锐意进取的魄力。也就是说, 我们通常认为中庸与软弱、猥琐、贬义相关。显然, 这种观点忽略了中庸思想中积极有益的品质, 忽视了中庸思想中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气度, 更是看待事物态度过激、武断的表现。清楚了解中庸思想, 是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发扬我们民族文化优秀品质的必修内容, 更是公民素质的体现。我们与时俱进地将中庸思想精髓应用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会有益于历练人的品行、扩展人的心胸, 为治愈“现代病”提供很多的教育启示。
一、关于中庸思想的理解
“中庸”最早出自《论语》, 孔子把中庸作为德性要求, 反对在行为上走极端, 主张“中行”。孟子发展了中庸思想, 提出执行中而权, 反对执一。秦汉之际儒家写成《礼记》一书, 列专题讨论中庸。宋代程朱把中庸提到天理的高度。《礼记·中庸》被抽出注释, 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元、明、清时把“四书”列为科举的必考科目, 极大地普及了中庸的传播。中庸思想遂在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中国人产生重大影响。[1]
孔子对于作为“至德”的“中庸”, 虽然没有展开理论阐述, 却是以自己的践履来体认的。孔子常常要求自己的言行合乎“中庸之道”的标准。“子温而厉, 威而不猛” (《论语·述而》) , 认为“人而不仁, 疾之已甚, 乱也” (《论语·泰伯》) , 是他待人的中庸;“子钓而不网, 弋不射宿” (《论语·公冶长》) , 是他对物的中庸;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 斯可矣。” (《论语·宪问》) 是他做事的中庸。可见, 孔子的中庸是一种动态概念, 不是僵死原则。他的原则可以随时间、条件的变化灵活处理。
最早给出关于中庸解释的是《说文》:“中, 正也。”“正”是恰当、妥当、合乎客观实际的意思。“庸, 用也, 从用, 从庚;庚, 更事也。”“更事”亦即经历事物, 与“经事”同义。中庸也就是妥当、正确地处理事物, 是处理事物正确而不能变易的总的法则。孔子之学, 正如曾子所言:“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这个“一以贯之”之道便是“仁”。而由“仁”的初露端倪到仁的极致的“圣”, 孔子所遵循的是一条中庸的道路。《中庸》说:“子程子日, 不偏之谓中, 不易之谓庸。中者, 天下之道。庸者, 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
关于中庸, 朱子这样解释:“中者, 不偏不倚, 无过无不及之名;庸, 平常也。”用我们今天的话说, “中”就是克服了片面性, 不走极端, 行为适度;“庸”就是指在复杂多变的日常生活中比较稳定的那些原则, 是“中”与“不中”的标准。中庸思想所提供的适度原则和无过无不及的方法论意义在我们认识事物时都是大有裨益的启示。
在现实中中庸思想的应用也是无处不在:国粹京戏的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温不火;优秀歌手热情演唱要情真而又把握有度;工人炼钢要注意火候;开展政治思想工作要掌握分寸;与人比武要点到为止……通俗地讲, 这些事都要求做到“恰到好处”, 实际上, 它们又何尝不是讲求中庸之道的具体体现。小到处理日常事务, 大到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处理国家路线方针, 中庸思想都无处不在地渗入中国人的意识深处, 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发展的观点看中庸, 着眼于其积极的方面, 把中庸、反对过与不及看成是进行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 是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是毛泽东的发挥”。[2]再如,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的经济发展思路是在坚持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基础上, 借鉴有益经验发展经济, 是在坚持国情的前提下搞发展, 也正体现中庸中“时中”、“权中”的精神, 坚持原则而又灵活应变。
可见, 中庸是儒家学说和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 是中国人的灵魂。正因如此, 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庸, 指出中庸哲学“是孔子的一大发现, 一大功绩, 是哲学的重要范畴, 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
二、中庸思想的品质
中国文化传统源于华夏文化, 经过夏、商、周三代的积累, 春秋战国的丰富、充实, 汉代的成熟, 以及此后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 它的演进与传承过程是相对平稳的, 正是这种相对平稳使得它能绵延不绝、代代相传。与它同时代的古老文化如古埃及、巴比伦、古罗马、古希腊的文化不是湮灭了, 就是转移了, 而中国文化传承却如涓涓细流般汇成滔滔江河, 浩浩荡荡地推动着中国历史巨轮不断地向前。从社会经济学角度看, 中华文化得以绵延不绝的传承, 是一直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经济在维系;从思想意识角度分析, 中国文化能保持这种顽强的生命力, 有赖于处于主流地位的儒家文化的“贵和尚中”思维特质———中庸思想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庸之道是孔子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和原则。中庸, 从思维方法论的角度说, 即是在诸种矛盾中, 研究什么是事物所处的最好状态, 以及如何达到这种最好状态的方法。中庸的最基本核心, 就是主张“执两用中”, 反对“过”与“不及”。“过犹不及”, 过和不及是事物发展的两个极端, 过是超过了正确, 不及是达不到正确。中庸对两者都加以排斥, 主张不偏不倚, 既无过又无不及, 执两用中。《论语》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避免陷入思想认识的困境与误区中。孔子提出执两用中的中庸思维方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子罕》) 孔子认为即使具备丰富的知识, 也并非就能事事通达, 只有运用中庸的方法论, 扣其两端, 分析正反两个方面的情况, 然后执两用中, 确定事物的量与质, 这样便可通达事物, 实现主客观的一致。孔子将这种思维方法贯彻于诸方面:政事、治学、教育等。
在中庸思想的熏陶下, “时中”“权中”成为中国人一贯倡导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 一种最高的生活态度和原则。同时, 在孔子看来, 中庸之道是一种最好、最高的品德和处世原则。孔子的“中庸”思想或许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但它所体现出的人的身心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这一思想的恒常性对于当代社会和谐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我们要将这一思想品质继承并发扬, 使得人类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三、中庸思想关于“人”的现实意义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时代,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这样一个人似乎可以主宰一切的世纪里, 人如何协调与自然的关系, 又如何处理好与社会、他人的关系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重要课题。从现实意义上看, 中庸思想中提倡的中和、时中和执中精神就会为我们解决这一课题提供诸多的有益借鉴。
1. 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 人类似乎达到无所不能的程度。现代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了一个几乎完全“人化”了的社会生活环境。水泥钢筋之类的东西把人包围了起来, 隔离了人与土地的联系, 也隔离了人与其他动物的交往;人把自己关在装备有空调暖气的高楼大厦内, 大大地减小了气候变化对他们的影响;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欲望, 人们给自己制定了种类繁多的法则和规范, 却不再重视自然的生存法则;人们借助于大自然增强了自己的力量, 却反过来把这种力量强加给大自然, 任意地“改造”自然, 自然的意志不再被人尊重。越来越多的人在不断地丧失自己的自然本质, 企图代替“上帝”或“神”的角色, 为实现自己所谓的“理想”, 不惜付出污染环境的代价, 将大地母亲的躯体伤害得千疮百孔, 结果使得人与自然的对立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中庸作为一种认识论, 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庸之道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则:“致中和, 天地顺, 万物育焉。”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个重要法则。中庸思想重视道德价值, 要求人们建立道德操守, 规范自己的言行, 终身奉行而不逾越。我们强调发展, 却不能以放纵恣睢、逞能显志、急功近利为目的, 而要应天、顺天, 与生态保持协调平衡状态, 以满足人类长期需要为前提。我们要讲究情理和谐, 针砭人欲横流, 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理合一精神。
根据中庸的精神, 人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都应讲究平衡和谐。从物质层面看,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 通过呼吸、饮水、进食, 反复调节身体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使人体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达到动态平衡。从精神层面看, 人应当做到心情宁静安详、和平恬淡、心灵和乐愉悦, 如果人能保持自己的心情长期处于平静, 不临风伤怀、落花流泪, 做到静观处变, 来者顺之, 去者去矣, 就不仅仅是一种“天人合一”, 更是一种生存智慧。所以, 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并不是主张人们再倒退到穴居野处、与动物为伍的野蛮时代, 而是追求人与自然保持协调, 并行不悖, 人在与自然进行能量、物质、价值的交换中, 应建立一种道德的、审美的、和谐融合的关系, 优化人安身立命的自然环境。
2. 人与人的关系
人总是有私欲的, 而现代人的私欲似乎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显得旺盛, 现代人对于名利、权位、声色、安逸、享受的追求几乎是无止境的。这种追求可以说是人类进步的杠杆, 具有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积极作用。然而, 如果任其自由地发展而没有约束, 就势必会造成越来越多的人际冲突, 造成人们精神的颓废。不仅如此, 当一个时代的人对于欲望满足的追求过于旺盛时, 就必然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的开采, 并对未来的人的生存条件造成极大的破坏, 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恶化。这或许就需要中庸之道缓解现代人欲望过度膨胀的心理矛盾。
孔子看作“至德”的中庸是人们品德修养的最美好境界, 它要求人们:在人生修养上要中正坚贞, 不走极端, 自信而不傲慢, 勇敢而不鲁莽, 正直而不失温和, 宽厚而不失威严, 大度而不失谨慎, 坚持原则而不失灵活。在工作中要尊重客观规律, 实事求是, 针对不同的事情与不同的时空条件采取适当的措施, 做出适当的行为。中庸对人的道德要求可以总结为“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3]人类若能对这种道德境界孜孜以求, 就会少一些钩心斗角、尔虞我诈, 同时可以催人发奋学习进取, 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来成就幸福和成功。与此同时, 在追求此理想境界的目标推动下, 又可以不断历练人的品行, 扩展人的心胸, 激励人以宽厚的品德帮助人、成就人、团结人, 造福身边人, 服务社会, 从而成就伟大事业。
3. 人与社会的关系
现代人似乎正在失去自己的人文目标, 失去自己的价值标准。放眼世界, 为了追求个人欲望的极大满足, 人类社会出现了许多的所谓“现代病”, 诸如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世态炎凉、黑金政治、暴力行为等。我们认为,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应当有一种能够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具有凝聚力的价值目标和德行标准, 否则社会将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最终将导致社会的崩溃。人类应当有一个从长远利益出发的德行目标。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认识法则, 提出用“礼”把个人与社会直接协调起来, 把个人的具体言行纳入统一的观念规范。“礼”使中庸之道获得了具体的规定性, 但中庸之道并不就是礼, 它的内涵要比“礼”更深刻、更丰富、更广泛, 也更有利于在不同层次上对其内涵加以把握。当然, 古代“礼”反映的宗法伦理精神, 违背了现代民主精神, 不能为我们接受。现代社会若能在“以礼至和”思想的指引下, 赋予“礼”以时代意义, 那么在社会种种矛盾冲突中寻求更具普遍性, 也更易为人们所接受的社会道德目标方面就会变得豁然开朗。
中庸思想之妙旨在常用常新。英国人李约瑟认为, 现代自然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各种道德上的问题, 都可以从中国文化所包含的伟大传统道德精神中取得解答, 中国人民中的特殊天才可以在这方面影响整个人类世界。[4]中国人“贵和尚中”的中庸思想有助于西方世界从它所陷入的机械唯物论和唯科学主义的深渊中摆脱出来。由此可见, 在世界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中庸之道的和谐品质能为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当中出现的众多问题提供启示, 有助于现代人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和精神世界, 也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陈广西, 王延涛.简论中庸思想的发展.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0, (9) :12-14.
[2]燕连福.从方法论看毛泽东论重用思想[J].争鸣与探讨, 2004, (6) :322-323.
[3]姚申建, 袁红, 姚峰.中庸之道与人际关系处理[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 (6) :58-59.
【散文探究思想情感意蕴】推荐阅读:
列宁新闻思想探究06-30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探究08-20
高校大学生思想工作渗透感恩教育探究07-16
探究煤炭企业工会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09-30
试析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探究06-25
探究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06-25
情感散文《父亲来电》07-26
情感散文:唱电影08-30
燕子情怀情感散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