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周期

2024-09-04

金融危机的周期(11篇)

1.金融危机的周期 篇一

国际金融危机是货币危机、信用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和股市危机等的总称,一般指一国金融领域中出现的异常剧烈动荡和混乱,并对经济运行产生破坏性影响的一种经济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

什么是国际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是指一国所发生的金融危机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其他国家从而引起国际范围内金融危机爆发的一种经济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定义

国际金融危机是货币危机、信用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和股市危机等的总称,一般指一国金融领域中出现的异常剧烈动荡和混乱,并对经济运行产生破坏性影响的一种经济现象。他主要表现为金融领域所有的或者大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如信用遭到破坏,银行发生挤兑,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股市暴跌,资本外逃,银根奇缺,官方储备减少,货币大幅度贬值,出现偿债困难等。

货币危机

国际货币危机,即一国货币汇率短时间内出现异常剧烈的波动,并导致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球性的货币支付危机发生的一种经济现象。

债务危机

国际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债券债务关系中,债务国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不能按照债务契约规定按时偿还债权国的债务本金和利息。从而导致国际金融业(主要是银行业)陷入金融危机,并严重地影响国际金融和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一种经济现象。

银行危机

国际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国际银行也出现信用危机,从而导致地区性或全球性银行也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发生银行破产的一种经济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主要表现

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特征: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以至于影响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主要表现有:

1、股市暴跌。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标志之一。

2、资本外逃。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又一主要标志之一。

3、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并伴随银行挤兑、银根奇缺和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的出现。

4、官方储备大量减少,货币大幅度贬值和通胀。

5、出现偿债困难。

国际金融危机产生原理

很多人感觉到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都在问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很多经济学家通过各种理论、模型,以专业的角度向大家长篇大论地讲解,可是很多人听过之后还是弄不明白金融危机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通过《两兄弟种粮》的故事通俗地讲解一下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理。

很久以前,地球上有一块不为人知的荒岛,后来探险家们前往世界各地探险,无意中惊奇地发现这块荒岛地域辽阔,地质肥沃,环境也还不错,这一消息传开后,人们不远万里竞相前往这块被誉为宝地的荒岛圈地、抢地。有一家哥弟俩人也结伴前往,好不容易圈占了一处肥沃的土地,与此同时,其他一起赶来到邻居、同行人也抢到了划归自己名下的一块地,就这样,这块荒岛很快就被人们瓜分完毕了。

两兄弟看到眼前这么大块地,激动无比。哥哥说:“弟弟,我们把地划分为两半,一半由我种植土豆,一半由你种植小麦,怎么样?”。弟弟听后说,“分成两半地可以,但是我喜欢吃土豆,不喜欢吃小麦氨。哥哥说,“没关系,等我们各自种植丰收后,我把我收获的一半土豆给你,你把你收获的一半小麦给我,这样我们俩吃的还能够丰富一些,生活不是很好吗?”弟弟一听,觉得哥哥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采纳了哥哥的建议。这一年,哥哥用新圈占土地的一半种上了土豆,弟弟用另一半土地种上了小麦。第一年风调雨顺,两兄弟在各地的田间辛勤劳作,土豆和小麦都丰收了,哥弟俩人按事先的约定交换了粮食,每人都有土豆和小麦,生活过得很美好。

可是第二年岛上的气候发生变化,不再风调雨顺了。哥哥种植的土豆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没有了收成,但是弟弟种植的小麦基本未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依旧有很好的收成。这时候,哥哥为自己的生计而犯愁了,但是想到弟弟种植的小麦还是有收成的,自己也不能在这块岛上挨饿,于是和弟弟商量,说自己先写一张借条,借弟弟的小麦先把生活问题解决了,等自己种植的土豆丰收了再多还一些土豆给弟弟。弟弟想到,都是自己的亲兄弟,不应该让哥哥饿着啊,而且哥哥一向说话算数的,所以就把自己收获的小麦分了一半给哥哥,自己手里拿了一张哥哥坚持要给他的借条,并存放到了床头的箱子底下。

春去秋来,转眼就到了第三年,哥哥本来是要把土豆种出来还给弟弟的,但是第三年天公还是不作美,气候条件更恶劣导致土豆颗粒无收。没有办法,哥哥只好厚着脸皮再次向弟弟借小麦,自己仍然写了一张借条给弟弟。

当哥哥从弟弟那里拉回小麦,走进屋子时脑子里瞬间想到:原来这一年我不忙关系也不大啊,我没有吃的时候弟弟是会借小麦给我吃的。就这样,从第四年开始,哥哥就不再用心种土豆了,心里盘算着大不了到时候打一张借条。尽管第四年气候很好,但是哥哥仍然没有用心去打理自己的田地。不过这时候哥哥也在琢磨:要是弟弟不再借给我土豆怎么办?哥哥开始为自己的生活准备后路。想到周围几年前一起到岛上来的人,哥哥就在岛上周游看了一圈,看到周围的邻居种着大豆、梨子、苹果等等,都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哥哥灵机一动,对一个种苹果的邻居说:“你看我家有小麦,我弟弟种植的小麦产量更是丰盛,你能不能借些苹果给我,我给你一张借条,以后用小麦交换?”种苹果的邻居不知道两兄弟是独立经营,只知道他们家的小麦产量的确很多,想到小麦还是耐以生存的主要粮食,所以就借出了苹果,自己留下了一张哥哥写的借条。哥哥见到此笔交易做成,迅即如法炮制,结果是周围的邻居各自都收到了借条,哥哥想到即将到手的满屋子食粮,心想自己不用种粮也能够过上富足、自由的生活,心里乐开了花。

哥哥由此没有了种庄稼的心思,心里面打起了各种算盘。他盘算着要是弟弟不给小麦怎么办?这可是要用来和周围人进行交换的。这位哥哥的脑袋瓜的确异常敏捷,心里一合计,干脆就不再想种地的事情了,索性在本应用来种土豆的土地一角搭建了一个炼铁的炉窑,制造了大刀,并将第一把制作完成的大刀挂在自家门口。

很快第五年就到了,弟弟要来向哥哥兑现借条,取回自己多年想要的土豆了,到了哥哥家的门口,看到此处门庭若市、人来人往,走过哥哥家挂着大刀的门,继续往屋子里走,看到房屋内壁都挂着寒光闪闪的大刀,越往里走心里越是感到害怕,到了屋子大厅一看,厅里虽然小麦不多,但是其他的谷物粮食倒不少,弟弟本来是想要回土豆的,但是看到杀气逼人的大刀和其他粮食,心里想,“哥哥虽然没有土豆,但是还是有其他粮食,应该还得起”。由此作罢,弟弟也就不再向哥哥提及自己的土豆,还收到了哥哥给自己的又一张借条。以后的日子,弟弟手上的借条越来越多,哥哥的日子越来越舒服。

空闲下来的哥哥后来想,这样做还是不行,索性就在种土豆的地上盖起了房子,开了一家酒吧,提供了一个邻里、路人可以饮酒、喝咖啡的休闲、娱乐场所,于是,越来越多的邻居到了哥哥开设的酒吧里喝啤酒、喝咖啡、拉家常。

一天,前来饮酒的一位邻居喝得起兴,有些醉了,就对同桌的伙伴说:“喝酒真是享受啊,我手里的借条这么多年了,怎么就没有为我带来享受生活的机会呢?”同桌的伙伴一听,就问,“你也有借条?你的借条哪来的啊?”这位喝醉酒的邻居开口就说,“就是这位开酒吧的、这家老大借我东西之后留下的呀。”这一下关于借条的信息曝光了,大家把自己的借条拿出来一看,全是哥哥欠的。这还得了!

故事发展到这一步,问题就出来了,当大家都想要把手上原本认为有价值的“借条”变成自己应当享有的“果实”的时候,事情就闹大了。

放大到国际经济运营中,国际金融危机也就发生了。

国际金融危机成因分析

(1)经济过热导致生产过剩;

(2)贸易收支巨额逆差;

(3)外资的过度流入;

(4)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和不当的汇率水平;

(5)过早的金融开放。

2.金融危机的周期 篇二

一、公允价值会计的定义

1995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把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当事人自愿据以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强调不得将强迫或清算拍卖所产生的交易价格看作是公允价值”。2009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公允价值计量》中则将公允价值阐发为:“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之间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脱手价)。这一价格的计量可分成三个层级:层级1是活跃市场中可观测的价格,其公允价值按照活跃市场的报价确定,也称盯市原则;层级2是市场上类似的金融工具所使用价格,其价值评估模型使用可观测的投入要素;层级3是模型假设和投入要素难以直接观测的”。另外,准则还要求公允价值模型应保证最大程度地使用相关可测数据,并优先采用层级1的定价机制。这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所公布的FAS175对公允价值的规定一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从1998年起开始涉及公允价值,2006年颁布的《基本准则》又进一步明确了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属性,并要求在19项具体准则中运用公允价值会计。这加快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顺周期效应的产生原因及影响

顺周期效应是指一些主要金融变量与实体经济之间出现的同方向运动。这一效应在金融界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金融监管政策和财务报告的关联性。“决策有用性”作为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已得到公认,公允价值会计也在此基础上得以产生和发展。这种方法使财务报表中单个资产的价值信息比历史成本法下更接近该资产的市场价值,但这种方法也引起了财务报告中公允价值与收入费用体系的冲突。二是公允价值会计估值的随意性及信息披露的不健全。前文所讲的三个计量层级中,只有层级1的交易价格可以得到确切价格,层级2和层级3的可交易价格却更多地依赖分析人员的主观判断或市场假设建立的估值模型,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会计信息难以真实反映金融资产的情况。三是投资群体存在“羊群效应”。在金融市场中,中小投资者往往难以获得全面有效的公司信息,容易受其他投资者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不考虑自身需求、一味模仿他人决策”的非理性行为,结果是个人的理性造成了集体的非理性。就顺周期效应的影响而言,一是变量间的共同作用效应会出现在任何一个经济周期里,因而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因势利导、择时防范;二是这种机制会加大经济周期的波动,加剧金融的不稳定性。换句话说,经济向好时,金融机构确认了大量的投资收益,计提了较少的贷款减值准备,这导致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价格飙升,投资者乐观情绪高涨,跟风性买进,泡沫逐渐放大、进而破裂;而经济衰退时,产品的市场价格大跌,市场对产品定价功能缺失,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下降,迫使其加大了对资产的抛售力度,投资者悲观情绪蔓延,市场陷入无序和混乱。

三、后危机时代的逆周期化策略

笔者认为,历史成本会计在后危机时代仍旧无法取代公允价值会计的地位。有两点理由,一是若重新使用历史成本计量,账面价值反映的是历史成本,这会掩盖当前市场变化信息,特别是市场回升信息。由于投资者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缺乏对市场真实情况的了解,因而会选择更为保守的投资方式,这不利于经济的回暖。二是当前金融市场正处在企稳回升的阶段,若继续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市场博弈环境下,由于金融资产具有很强的流动性,金融市场对公允价值又有很高的灵敏度,所以投资者大多都会对金融资产采取流动持有的策略,并随时准备从市场上低价购进优质资产,这推动了市场的投融资活动,加速了全球经济的复苏。就此,笔者提出以下两点逆周期优化策略:

(一)引入动态减值处理方法

公允价值设立的初衷在于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好地做出决策。目前的估值方法对未来可能发生损失的信息涵盖量少、可靠性差,对信贷风险的管控制也存在滞后性。引入动态减值会计处理方法,不仅能降低顺周期效应,同时还能提升金融机构的信息透明度,增强金融稳定性。动态减值准备不是一种单纯的盈利管理策略,而是一种事先约定规则的透明性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方法,是建立在对金融资产(如贷款)的充分研究和数据统计基础上的客观处理。其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是,在经济繁荣期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以提高未来偿债能力和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而在经济收缩时少提拨备,以增强银行利润、维持资本充足率水平,从而削弱公允价值顺周期的影响程度,达到平滑经济周期的效果。笔者认为引入此方法有助于提高会计准则和金融监管的相容性,减少金融机构经营的顺周期性。

(二)增加公允价值相关信息的披露

前文提到,对金融资产采用“脱手价”进行计量评估会导致这些资产账面价值的变动,从而形成公允价值损益。但事实上,这些损益并未真实发生,而只是报告主体对未发生交易或事项的一种未来预期。按照当前的报表核算模式,这类由主观判定所生成的损益会与其他已实现利润一起在表内确认,并成为净利润的一部分,但由于报告主体与外部使用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外部使用者不可能准确地判断未实现损益的组成要素及比重,这直接影响了信息使用者做出的决策。笔者认为,在内容上应当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潜在风险的披露。对按现金流限制确定的公允价值项目(层级2),应在未来现金流测算、折现率选择等方面,对预测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按估值模型确定的公允价值项目(层级3),应从相关系数、主观判断以及结果可靠性等方面,对选取模型的原因及方法进行分析说明。在形式上应在表内区分已实现和未实现账户,并注明两者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必要时还可设置辅助类财务报表,负责对未实现损益的组成部分和影响因素进行及时披露,以消除未实现损益对报表使用者的误导。

四、结束语

这场持续数年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公允价值会计的许多问题和漏洞,值得各界深思。后危机时代的会计改革迫在眉睫,就我国而言,虽然在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做到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但由于我国公允价值信息披露不全面、关联交易较频繁,导致资本市场仍不完善,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因此,我国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不应盲目跟从和照搬,而应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现状,提高财务信息相关性,加强金融监管,恢复市场信心,谨慎合理地选择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引导其向健康、合理的方向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J].会计研究,2009(05)

[2]夏成才,邵天营.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J].会计研究,2007(02)

[3]徐晟.金融稳定性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优化——基于动态减值准备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9(05)

[4]黄世忠.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与重塑[J].会计研究,2010(06)

[5]汤湘希,赵彦峰.基于全球金融危机视角的公允价值信息控制机制的构建[J].财务与会计,2009(05)

[6]邓永勤,康丽丽.论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J].会计之友,2014(08)

3.金融危机的周期 篇三

对危机管理的最早研究,可以追朔到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和美国。当时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 机,企业经营遇到了很大困难,大量企业破产,危机管理被作为企业的保障措施被提了出来 。当初仅限于危险对策、保险管理、安全技术和防灾计划,后来由于企业竞争环境和经营环 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企业的危机管理系统逐步建立起来。"危机"顾名思义,就是以其在 发展过程中由于意外的事件所引起的危险和紧急状态。企业的危机管理就是企业通过危机监 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或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 机遇。危机一般具有意外性、紧急性和危险性三大特征。美国学者对危机管理的研究表明, 危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突变造成的冲突;二是内部决策不当所导致的问题。企业 组织自产生起就与危机相伴随。危机管理已被国外企业所普遍采用。我国对危机管理的研究 尚处于初级阶段,真正应用危机管理的企业是少之又少。我国民营企业作为中国企业中的" 弱势群体",面临的风险更大,更需要加强危机管理。

正像产品具有生命周期一样,企业也是有生命周期的。美国人伊查克·爱迪思曾在《企业生 命周期》一书里,将企业周期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 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化期和死亡十个阶段。我国著名管理学家陈佳贵教授也在上世纪80 年代把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求生存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 。本文以这六阶段来探讨民营企业的危机管理问题。

1、孕育期。是指企业的初创阶段。一般说来,民营企业都是在企业主发现一个新 的市场机 会(有盈利前途)或开发出一种新产品的情况下,进行投资的。建设一个新企业需要花费大量 资金,厂房设施、机器购买也需要大量时间。同时,市场又是千变万化的,有可能产品生产 出来之后,已经丧失了市场需求或竞争者已经捷足先登。所以,针对这时期的危机管理应放 在市场需求上。事先做好周密的市场调查,把握顾客的需求变化,尽快生产出市场需求的产 品。此时,时间就是企业的生命。企业能否在市场突变之前满足市场的需要,就关系到企业 能否生存下去。一般说来,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都会度过这一阶段。

2、求生存期。指企业登记注册并开始营运,产品有了市场。此时企业的产品刚投 放市场, 尚未得到用户的普遍认可,产品能否顺利销售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尤其是民营企业在初创时 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比较薄弱,好比一颗刚刚破土而出的嫩 苗,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据澳大利亚学者的调查,25%以上的小企业的产品有一半以上 是销售给它们两个最大的客户;在纺织、服装、制鞋行业中,有36%的小企业依附于一个或 两个主顾,它们的产品有一半以上是销售给这些主顾的。此时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尚未建立 起来,管理工作处于低水平不规范状态,经验管理、家长制仍是企业的主要管理机制,企业 哲学 和企业文化尚未建立,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尚未在顾客心目中产生深厚的感情。这时期的危 机管理应放在产品市场的开发和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上。企业的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是一切企 业生存的根本。一般民营企业刚建立时只有一个产品(企业的生命源),产品兴则企业兴,产 品亡则企业亡。很多民营企业正是靠一个产品而兴旺的。所以,企业领导者的重点应当放在 市场开发上,争取客户的认可是企业生存的条件。切忌贪多图快,盲目扩张,不顾企业的实 际,拔苗助长式的发展方式是企业的大忌。企业忽视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管理方式的改变。 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企业依靠亲情化、温情化、友情化的管理模式。 建立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同时吸收其它模式的一些方法,是在管理中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 

3、高速发展期。企业创立以后,在5-7年内能够生存下来并获得一定的发展,一 般就会进 入高速发展时期。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都是在高速发展期遭遇滑铁卢的 。此阶段企业一般形成了自己的主导产品,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而且在市场上 占有了一定的份额,一般表现出多元化的倾向。这时期的企业家大多是头脑过热,被一时的 胜利冲昏头脑。但一个产品的成功,不代表其它产品的成功。一时的市场机会,也不代表市 场机会的永久。企业家的惯性思维,往往导致企业的衰败。这时期的危机管理关键、企业的 战略重点,应逐步由争取生存转到争取有利的发展机会和各种发展资源上来。企业决策失误 是大部分民营企业应注意的问题。我国民营企业壮大以后,有了剩余资金,企业往往投向 不相关的产业,殊不知"隔行如隔山"。一个投资决策的失误,就会导致一个企业的衰亡。 纵观明星企业的陨落,无不是在此阶段出现了问题。

4、成熟期。企业的发展速度缓慢下来,产品已经标准化,并且企业的经营领域业 已拓宽, 管理已走向正规化。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都有很大的提高,并且通过各种媒体渠 道在公众中树立了形象。此时的企业仍处于创始人的掌握之中。他们一般见多识广、经验丰 富、老成持重,但同时又表现出缺乏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和强烈的改革要求。企业领导人思想 保守、创新精神减退是主要问题。并非他们不要发展,而是知识能力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此阶段的危机管理重点应放在破旧立新、防止和克服固步自封的问题上,因为不创新便会灭 亡。市场环境是千变万化的。领导人的知识应当更新,观念应当与时俱进。此时企业切莫以 为可以高枕无忧了。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会被打破,相当多的企 业不具有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因此,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成为当务之急。从我国的实际 情况来看,大部分民营企业仍未发展到这一步,便中途夭折了。

4.东亚的金融危机 篇四

1、概述: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面对风雨飘摇的金融体系,被迫放弃已实行14年的联系汇率

制度,宣布泰铢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当天泰铢兑美元下跌近20%。人们为保值,纷纷将存款从银行取出兑换美元或黄金,泰国金融危机爆发。其很快蔓延至东南亚国家和地区。7月11日,菲律宾因比索遭受国际投机商的攻击宣布比索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当天比索兑美元暴跌11.5%。7月14日印度尼西亚(印尼)最终放弃维持印尼盾兑美元汇率的努力,截至当天印尼盾累计下跌14%。7月18日,新加坡元兑美元累计贬值1.5%,下跌至3年多来的最低点。而且台湾新台币受到强烈冲击并与10月17日台湾当局宣布新台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之后港币遭受强烈的冲击并促使香港股市激烈震荡,升跌幅为70年代以来罕见。11月17日,韩国宣布不再努力维持韩元兑美元的汇率,韩元兑美元连创历史新低,至12月中旬跌至1720韩元兑1美元,较8月中旬900韩元兑1美元下跌了90%。韩国股市也因此大幅下跌外汇储备几乎耗尽并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请求援助。日本也未能幸免这场危机,日元贬值因这次危机加速贬值,兑美元跌破了130:1的大关,同时日本股市也因此发生剧烈震荡。1998年1月7日印尼盾因印尼财政预算案再次大幅暴跌,跌幅达14%并引发了新一轮金融市场动荡,汇市和股市再度下跌。这轮动荡对全球股市也产生了较大冲击,1月9日美国道琼斯指数下跌222点,伦敦、法兰克福、巴黎股市分别下跌99点、1l0点和35点。随着危机的逐步蔓延,泰国金融危机演变成东亚金融危机并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2、成因:金融的国际化使得流入到新兴工业国的资本迅速增加。这是由于虽然这种国际金融资本对于新兴工业国而言,在投资面确实存在着其他的风险,但是高速度的经济增长率使得高收益率的产生成为可能,所以这些新兴工业国也便成为了富有魅力的投资对象及地域。因此,向这些地域输入的资本开始增加,随即,这些新兴市场国的国内信用也有所提高,并且他们的通货价值也有所上升。国内信用的提高,引发了经济过热,并且房地产及股市的价格也开始上升,于是泡沫经济(虚假繁荣)现象出现了。

(2)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东南亚国家陆续开放金融市场,但却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建立起必要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吸引资金成为开放金融市场的唯一目标,使得这一地区成立投机者的天堂。危机发生前,东亚各国和地区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创造了东亚奇迹,形成了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其实,这些国家和地区大都实行的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且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格局及市场的变化,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产品竞争力下降,出口下滑,进口上升,经常项目逆差严重,赤字不断增加。这些国家和地区本应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但因为乐观地估计了其经济发展前景,采取利用短期外资来填补外贸逆差的方式,造成严重的债务问题。而房地产业因投资过度而严重供过于求,大量房地产商品积压,造成金融机构呆账坏账激增,资金周转苦难。人们对东南亚各国和地区的金融机构能否稳定产生疑虑,对偿还债务能力的信心发生动摇,于是外国资本逐渐外流且外流速度越来越快,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汇率下跌,引发东亚金融危机并蔓延至全球形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5.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 篇五

第一、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居者有其屋曾是美国梦的一部分。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内需萎靡不振,罗斯福新政的决策之一就是设立房利美,为国民提供住房融资,帮助民众购买房屋,刺激内需。1970年,美国又设立了房地美,规模与房利美相当。“两房”虽是私人持股的企业,但却享有政府隐性担保的特权,因而其发行的债券与美国国债有同样的评级。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两房”的隐性担保规模迅速膨胀,其直接持有和担保的按揭贷款和以按揭贷款作抵押的证券由1990年的7400亿美元爆炸式地增长到2007年底的4.9万亿美元。在迅速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两房”忽视了资产质量,这就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温床”。

第二、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两房”通过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而投资银行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再将其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在这个过程中,最初一元钱的贷款可以被放大为几元、甚至十几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从而加长了金融交易的链条,最终以至于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这就进一步助长了短期投机行为的发生。但投机只是表象,贪婪才是本质。以雷曼兄弟为例,它的研究能力与金融创新能力堪称世界一流,没有人比他们更懂风险的含义,然而自身却最终难逃轰然崩塌的厄运,其原因就在于雷曼兄弟管理层和员工持有公司大约1/3的股票,并且只知道疯狂地去投机赚钱,而较少地考虑其他股东的利益。

第三、美国货币政策推波助澜。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网络泡沫破灭,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而且在1%的水平停留了一年之久。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因而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然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首先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开始席卷一切赚钱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机构。

6.危机管理金融危机时期 篇六

危机管理金融危机时期,如何适时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最大限度地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化危机为机遇,成为我国企业管理者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在简述金融危机给企业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造成的冲击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危机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1从2008年9月以来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及其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美国的次贷危机转化为世纪性、严峻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危机的余波正一步一步的波及到中国好多层级的企业。国内企业纷纷采取措施来抵御经济危机的到来,大部分现存的企业为了削减人力成本纷纷采取裁员或者降薪的行动。部分企业,从高级管理人员到一线工人的所有层级其薪酬和奖金都被削减,危机时代的热门词汇就成为裁员和降薪。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直接影响到了市场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及价值重估,这不仅对企业结构整合提出很高的要求,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也提出了新挑战。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应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既定目标和责任,又如何通过企业的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之间相互作用来实现来完成。在目前这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企业考虑的第一步是应当怎么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来确保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中国企业都处在在高增长经济环境下,危机管理意识和面对经济危机来临的应对意识相对薄弱,在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调整缺乏切实的感受和理解,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周期波动,企业需要制定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进行积极应对。企业要有“防患于未然”危机管理思想,一旦面临金融危机的到来,我们可以有足够的经验进行应对。

2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2.1“冒失裁员”将带来不可预估的人力资源规划风险威胁企业内部和谐

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大多数企业采取了裁员减编缩减费用等措施,这样的做法,不但严重伤害企业声誉,还会在企业留下来的员工中引起恐慌和抗议,影响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从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许多隐患。大规模的裁员后,常常会出现团队整体士气低落从而导致的突发性的大规模辞职活动。大大增加劳动争议的发生量。劳动争议一旦发生,无形这中就成为了一种“内耗”,这样在实际上是增大了企业的成本,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大大影响员工的士气,对于遭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企业无异于“雪上加霜”。公司的管理者在匆忙间去招聘和培训新人,一是会产生人工成本的增加,二是新聘人员不一定能胜任岗位。这样反复盲目操作最终将影响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扰乱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因此,冒失裁员”将带来不可预估的人力资源规划风险,对于一个致力于长远发展的企业不能简单地将裁员看作是一个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手段,应谨慎对待裁员,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裁员对企业可能造成的危害。

2.2“迅速降薪”将使企业散失凝聚力,应变剧烈降薪为合理调整薪酬结构

经济危机时期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采取降薪做为另一重要措施。减薪容易引起员工的恐慌,这些问题处理不善,就容易引发劳动争议,导致劳资关系紧张,威胁到企业内部的和谐。据调查,有的企业的员工收入在危机时期平均减少了60%以上,企业通过缩减员工的各种福利、津贴和补贴的方式降低员工的薪酬,改变薪酬中工资部分的待遇。有51%的企业承认有可能取消年会及其他员工福利;有53.7%的企业削减差旅开支及娱乐费用。有47%的企业制定缩减政策按统一规定降低员工的工资,有65.4%的企业采用增加人员轮流上岗的方式减少员工的工资支出。在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大幅度降低薪酬,在危机时期是有很大风险的,因此通过改变薪酬结构的方式来使企业的薪酬发放更加有效率。比如可以和员工讨论加大绩效奖金的力度,让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合理浮动薪酬,让员工去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收入。这样在组织流程再造的过程中是可取的。如果只是统一降低薪酬总量而不调整薪酬结构的方式,将打击高绩效员工的积极性,影响企

1业内部员工对组织的情感,反而不利于员工共同努力度过难关。可以让每个员工都制定成本降低计划,让每个项目都有指标,授权员工参与企业的成本管理。这样在企业的整体预算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员工的收入也不一定有所下降。同时可以所取各种政策鼓励员工为了企业的前景而拼搏,让个人利益和企业的集体利益紧紧的捆绑在一起。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也通过强有力的激励措施保证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所以说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不是忙于裁员、降薪,而是应当为了企业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选择适合自已的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

2.3“培训冻结”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金融危机到来之际,许多企业,为了走出危机,节约人工成本而冻结培,培训与开发成为企业被理所当砍掉的成本。经济危机使得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装备更新提高人均产出,以此做为走出危机的重要途径。通过强化管理,培训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从而通过提高人均利润使得“人均相对成本的降低”,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和组织流程重构必然会对企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新的要求。如果企业在此时冻结了培训。就剥夺了自己技术创新的能力,企业人力资本的存量得不到提升,员工生产率低,产品合格率低,企业的利润就得不到增长,因此对企业现有人员进行相关新业务领域技能与知识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只“节流”而不“开源”的方式将使企业在走出危机的道路上作茧自缚

保证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和谐,应对经济危机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在实践中,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3.1谨慎裁员,注重效率为先的人力资源动态配置

危机时期的人力资本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总量控制问题,而应以调整企业人力资本结构、提高优质人力资本存量为目标,分层分类对待。比如,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对某一类人才、某一类员工进行总量控制;而另一类人才要大量引进。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相关企业人员的流动,使企业所需的一些关键核心人才比以往经济景气的时候容易获得,因此企业可以借机采取人才置换的方法,在裁员时通过细致的岗位分析,适当削减一些非核心岗位的人员,用节省出来的人力资源资金引进一些企业急需的关键核心人才,加强核心人才储备。企业要注重以效率为核心进行人力资源的动态配置,如对企业的其职务体系进行规划,实现职务体系跟任职资格体系的有效衔接,实现人在组织之中,人与文化、人与专业、人与岗位动态的有效配置。同时,可通过实施精细化运作,强化预算管理,控制显性与隐性等两个层面的人工成本。

3.3重视培训,珍惜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

经济危机时期企业的经营重点的转变必然会对企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使得培训这件花钱但立足长远的事情处于尴尬境地,短期利益与长期矛盾如何平衡?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企业或个人修整的最佳时期。一方面,企业用更少的成本对员工培训,既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有助于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归属感。另一方面,员工个人可以根据工作中出现的短板合理制定培训计划,以提高人力资本价值,为下阶段工作做准备。因此企业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是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战略调整和组织流程重构必然会对企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对企业现有人员进行相关新业务领域技能与知识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业培训应该要求企业负责人和员工讨论个人的培训需求,同时企业可以根据对未来可能涉及的新的业务领域的分析制定技能和知识培训课程,采取不脱产的方式进行员工的在职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分析员工评价数据。如果企业的评价体系做不到这一点, 说明企业的评价体系不够科学,需要改善这一个功能。这是关于“谁还需要培训什么”的主要信息来源。当然,也可能有时会被企业指定,为了实施新的质量或生产系统而进行全员培训。同时,在培训中可以引入员工援助计划,强化员工压力疏导。在经济危机时期,企业应该更清楚认识到,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人力资源。只有留住人才,并使人才成长与发展,才能留住企业复苏的希望。

3.4建立合理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以和谐促发展

经济危机时期企业劳动关系策略应该以劳动用工的调整和劳资争议的预防为中心,完善和加强管理调控机制,化解劳资矛盾,预防劳资冲突,健全劳动规章制度,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从微观角度看,就是建立企业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企业要未雨绸缪,要构建好自己的劳动关系战略,并且制定自己的劳动关系策略,建立合理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越是危机时期,越好保证企业员工团队的士气,形成企业和员工为集体和个人的发展勇担责任,以结果为导向,追求企业长远发展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以和谐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经济危机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配套工程,做人力资源决策要跟整个公司的战略相结合。经济危机对于我国的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将使企业各层面都认识到人力资源战略重要性以及人力资源对企业变革的支撑能力,强化了人力资源的战略性,强化了人力资源与企业业务的统一性,也强化了人力资源变革的管理。企业应采取合适的策略去调整自己,去应对危机的挑战和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7.金融危机的周期 篇七

近年来, 伴随着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危机, 危机管理能力成为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而危机总是随之产生大量的危机信息资源, 如何去管理、使用危机信息, 即危机信息管理, 也成为了危机管理的重点。本文从危机信息生命周期的角度, 就政府进行危机信息管理机制进行探讨。

1.1研究对象

危机信息资源指的是伴随危机事件产生, 与危机相关的信息资源。

由于危机本身所具有的复杂特性, 使得危机信息资源除了具备普通信息所固有的特征之外, 还有如下特性:

(1) 不确定性

危机信息伴随着危机产生, 由于危机本身的突发性, 危机信息往往是爆炸式产生, 产生之前并无明显先兆, 同时, 信息分布散乱, 信息源混杂, 信息真假难辨, 使得危机信息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2) 不对称性

危机的社会背景, 起因复杂、发展迅速、对受众影响巨大。相关主体之间存在信息获取量的差别, 非常不均衡。同时, 获取信息的时间差异, 也加剧了这种不对称性。

(3) 真假混杂

危机信息总是伴随产生大量的虚假信息, 如果不能及时将权威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发布, 占领舆论制高点, 则权威信息的传播和说服力将大打折扣。

1.2国外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研究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 国外危机信息管理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危机信息管理与决策。Irving.L.Janis在《决策与危机管理中的领导》一书中, 提出了危机决策流程的约束模型和四大步骤, 阐述了信息搜集在问题确认、信息资源利用、分析和方案形成以及评估和选择中的作用[1]。

(2) 危机信息传播与利用。I.I.M i t r o f f、C.M.Pearson在《危机管理》一书中指出, 搜集、分析和传播信息是危机管理的直接任务[2]。

(3) 危机信息系统建设。1984年, R.L.Chartrand发表一篇研究报告《应急管理信息技术》, 其研究了应急通信系统、与自然灾害有关的信息存储与检索系统, 以及其他信息技术在减灾和危机管理等方面的应用[3], 是较早专门研究有关危机信息管理问题的文献。

1.3国内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研究现状

危机信息管理的主要责任在于政府部门, 因而对于如何管理这些信息业就主要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研究。研究内容一是从管理体制方面研究危机信息管理的政策法规问题, 如沈冠金便对我国危机信息管理的结构与模式、危机信息管理的主要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4];二是从信息系统的角度研究危机信息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 这些方法以信息系统为支持, 从时间流、空间流等角度建立危机信息的收集、发布与共享、存档等策略。沙勇忠等通过研究纽约、东京、多伦多和上海四个城市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 从信息管理模式、信息沟通与披露、部门协调、技术支撑系统、区域合作和信息管理机构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对未来城市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发展作了展望[5]。朱晓峰等则根据现代危机管理的思想, 构造了政府危机决策支持系统的理想模型、详细设计系统的功能和模块, 通过网络的弹性架构和业务的梯次累加更好的实现政府危机决策支持系统[6]。

由此可见, 我国对于危机信息管理研究, 已基本清楚了危机信息的内涵、典型特征、传播方式等。但目前的研究很少从危机信息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设计管理机制, 也没有对各个阶段中的行为主体、作用和相互关系做深入的研究。

二、危机信息资源生命周期

信息是有其生命周期的, 危机信息也不例外。从不同行为主体的视角来看, 各主体所感知到的危机信息生命周期阶段相似, 但由于各个主体所接触到危机信息的时间不同, 同一信息资源在同一时间, 对不同的行为主体来说, 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差异较大。政府是危机信息管理各行为主体的核心, 本文所阐述的生命周期, 正是从政府管理视角来研究。基于此, 笔者将危机信息的生命周期分为如下五个阶段:产生、处理、传播、应用、保存。

(1) 产生

产生阶段是政府获取危机信息的阶段, 是进行危机信息管理的开始。相关机构和部门对危机进行检测, 发现、识别并记录危机信息。公众和媒体也是政府获取危机信息的重要来源。

(2) 处理

对获取的危机信息, 需要进一步的加工处理。主要包括:信息记录、信息甄别和信息组织。信息记录:对获得的关于危机的原始信息以数字、图表、文字等方式记录并建立索引, 纳入数据库;信息甄别:对危机信息进行鉴别和分类, 决定其表现形式和重要程度;信息组织:将筛选后的信息系统化和条理化, 以满足危机预警、决策和评价对危机信息系统化、有序化的要求, 使政府信息资源的状态从不可用变为可用, 从低可用变为高可用。

(3) 传播

对处理后的危机信息, 在政府部门内部传播。地方机构获取信息后需要尽快将信息传递到中央及相关部门, 以便做出决策。上级政府做出的决策, 也需要在第一时间发送至相关职能部门, 从而应对危机。

(4) 利用

各个部门获取危机信息之后, 对危机信息资源进行利用。危机信息是公共产品, 政府不应当垄断, 而应该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 从而安抚民众情绪, 避免谣言传播。政府应积极争取国际性和地区性的组织的支持, 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

(5) 保存

当危机信息利用价值和利用率的下降, 进入保存阶段。保存归档后的危机信息对于日后类似的危机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通过不断进行危机信息资源评价, 判断其价值, 对于不同价值的危机信息资源采取不同的处理对策, 有些不再可用, 可以进行销毁和删除;有些经过再生可以重新变为新的政府信息;有些仍然可用可以继续进行存储[7], 但是存储介质需要发生变化。

三、相关行为主体

危机利益主体和与其相对应的危机利益相关者应是循环互动、相互影响的关系。社会组织中的政府、公众和媒介是危机的最直接的也是最主要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是互为危机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由政府、公众和媒介构成三方的利益关系, 形成“GPM三角结构” (如图3.1所示) 。信息机构 (图书馆、信息研究中心、信息咨询机构、危机专家小组等) 以其拥有的信息资源优势居于“三角结构”的中心位置;其他社会组织成员参与危机信息管理, 其作用的发挥通过主要危机利益相关者实现, 因此属于次要危机利益相关者;一些特殊或特定的环境因素对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演化具有很大的影响, 有时甚至是直接的影响, 可视为非社会的危机利益相关者。

政府作为危机信息管理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 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中以就其作用进行了阐述, 因此, 本部分主要研究媒介和信息机构在危机信息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作用。

3.1媒体

媒体在危机管理中担负着沟通政府与社会公众的“桥梁”作用。在产生阶段, 具有发现危机征兆、向政府提供警示信息等作用。在传播阶段, 获取信息之后, 应当充当政府的喉舌, 在把信息传递给受众的过程中, 发挥着“舆论监督”的作用, 监督政府, 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改善政府形象。通过舆论引导, 加速信息的传播, 同时消除谣言等虚假信息, 安抚公众。

在政府与媒体共同应对危机事件的过程中应找到一个契合点, 使两者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 既把真实的信息准确地传递给了公众, 也把公众形成的社会舆论反映给了政府, 从而使政府与媒体在共同应对危机事件时显得游刃有余。

3.2信息机构

以图书馆为代表的信息机构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与服务手段, 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更是具有庞大的信息资源网络和信息共享机制, 因此, 对于危机信息的需求者和使用者来说是获取危机相关信息的重要提供者。

在危机信息传播阶段, 信息机构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危机信息缺乏和失真等问题。在危机时刻, 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危机信息, 并保证危机信息的全面性, 初步解决危机信息缺乏的问题, 并将信息及时传至相应政府部门。广泛分布的信息机构, 是政府进行危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在保存阶段, 信息机构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对危机信息资源进行储备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充分挖掘其信息价值。信息机构对危机信息资源的储备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包括危机信息的收集、有序化处理和资源存贮三个环节, 并提供更好的检索和分析研究。

另外, 信息机构中拥有具备一定信息素养的信息工作者, 他们可充分发挥其在信息传播中的主体性, 对危机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 起到“把关”作用。在危机发生时刻, 图书馆员会对危机事件的发生经过、救援努力及机构、危机产生的后果等信息做出快速反应, 通过创建的信息资料库, 提供给公众。美国国家图书馆及信息科学委员会副主席查利诺 (JoanR Challinor) 认为, 应将图书馆系统纳入危机管理当中, 增强图书馆在危机信息传播和管理中的作用[9]。信息研究与咨询机构包括情报研究所、学 (协) 会和信息咨询中介等组织, 其主要职能为搜集信息、分析和研究信息, 提供决策信息的任务。

四、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危机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管理, 指针对其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 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制订相应的控制策略, 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10]。

4.1现有危机管理机制及其不足

我国现有危机信息管理模式是在非典以来危机管理体制建设和运行机制的特点基础上, 参照国际危机信息管理框架的设计的。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危机事件应对工作实行“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 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纵向集权式”的应急管理体制[11] (见图4.1) 。

现有模式突出强调了各级政府管理权限及其在危机事件应急信息管理中各自的职能范围, 由国家权力机关对危机信息统一管理, 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 保证危机信息的上通下达和信息渠道的畅通。

然而, 从危机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来看, 现有体制还是有种种不足, 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 “纵向集权式”结构特征决定了危机信息需要经过分级传递, 使得危机信息的传播阶段被大大延长。信息通过的等级越多, 传播耗时越长, 信息的失真率也相应地增大。同时, 由于危机信息的紧迫性, 一旦不能得到及时的利用, 其价值也将严重衰减甚至完全失效。

其次, 由于组织层级的节制和规则的严格制约, 信息传递容易受到“单通道”能力的制约, 当危机信息井喷式爆发后, 信息量远远超出其对信息加工处理的有限边界, 此时决策速度将受到严重影响, 从而导致危机信息应用阶段的滞后。

再次, 在现实中, 由于缺乏良好的横向信息沟通机制, 往往会因各部门之间的过分条块分割造成信息阻隔、共享弱化, 从而使得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从而导致危机信息生命周期的中断和延长。

此外,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 许多基层组织尤其是受灾地区, 危机信息监测、收集能力较差, 抑或出现是瞒报、缓报、漏报甚至是误报信息的情况, 这些都会导致危机信息的产生阶段受到严重影响, 这对危机信息的生命周期而言是致命的。

4.2危机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方式

基于危机信息生命周期的危机信息管理方式, 其核心的思想就是确保危机信息生命周期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同时, 加速危机信息生命周期的进程, 减少不必要的中断、延缓, 保证危机信息每个阶段过渡的顺利和及时, 使危机信息在恰当的时间得到恰当的利用, 充分发挥其价值。因此, 结合生命周期的思想, 危机信息管理可以做适当的优化。

在危机产生阶段, 政府应加强预警和监控, 加强公众的信息素养, 提高公众提供危机信息的积极性, 并加强舆论监督, 有效减少危机信息的瞒报漏报。

在危机处理阶段, 加强基层机构信息组织能力, 加快危机信息数字化的速度, 加强信息标准的统一的规范化, 减少因为标准差异影响危机信息利用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危机信息处理的准确率, 并缩短危机处理阶段的时间。

在危机传播阶段, 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 从而使基层部门获取的第一手信息, 能够直接传递到所有相关的部门, 而中央做出的决策, 也能在最短时间内, 通知到所有相关的组织和部门。消除层层传递造成的信息失真、冗余和延迟问题。将危机信息传播阶段所消耗的时间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

危机利用阶段, 加强同信息机构、媒体的互动, 加强信息政策和法规的完善化, 保证信息机构和媒介在传播信息过程中的严谨性。同时, 加强信息公开和信息共享, 让权威信息第一时间占领舆论制高点, 及时消除谣言的传播和危害。

在信息保存阶段, 需要形成危机信息及时、完整保存机制。信息机构应当利用自身技术优势, 确保危机信息保存的完整性和检索利用的简易性。同时, 政府需加大对以保存危机信息的分析研究, 从过往的危机中完善应急预案。

需要强调的是, 进入政府信息资源衰退期的政府信息资源并不一定必然会消亡。通过政府信息资源再生, 很有可能发现其新的价值, 从而转变为新的政府信息资源。

在组织结构上, 需要建立横向联动流, 通过建立各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NGO组织 (非政府信息机构) 以及国际组织之间的互通、互联的信息沟通机制, 形成网络型结构, 发挥危机信息管理体系的协调统一和整体功能, 保证“快速反应, 协同应对”, 同时确保各个利益主体所接触到危机信息的生命周期运行顺利。

五、结语

本文写作目的在于探索从生命周期的视角, 来解决危机信息管理的相关问题。从而提高政府对于危机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危机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管理, 其核心就在于保证危机信息生命周期历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并加速阶段过渡, 在每一阶段当中, 实现危机信息资源的价值利用最大化。

摘要:本文从危机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的角度, 分析了各利益相关主体在危机信息生命周期中的角色和作用, 并提出了顺应危机信息生命周期的危机信息管理方式。

关键词:生命周期,危机管理,生命周期管理

参考文献

[1]JanisIrvingCrucialDecision:LeadershipinPolicymakingandCrisisMa nagement[M].NewYork:FreePress, 1989:174-265.

[2]Mitroff.I.Pearson/C.M.CrisisManagement[M].SanFrancisco:Jossey-Bass, 1993.

[3]Chartrand, R.L.InformationTechnologyforEmergencyManageme nt:Report[R].Washington:U.S.G.P.O, 1984.

[4]沈冠金.解析危机信息管理体制[J].科技信息, 2008 (19) :47-48.

[5]沙勇忠, 张艳菊.世界典型城市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及其比较[J].图书与情报, 2008 (3) :13-17.

[6]朱晓峰, 潘郁, 张瑞荣.危机管理的政府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情报科学, 2007 (2) :167-176.

[7]朱晓峰, 苏新宁.构建基于生命周期方法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模型[J].情报学报, 2005 (2) .

[8]王伟, 靖继鹏.公共危机信息传递的哲学阐释学基础[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7 (6) :742-744.

[9]SeegerMatthewW.Chaosand Crisis:Propositions for a GeneralTheory of Crisis Communication[J].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002, 28 (4) :329-337.

[10]朱晓峰, 苏新宁.政府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管理总体模型与实证分析[J].情报学报, 2007 (2) .

8.金融危机的周期 篇八

巢锋针对《出版商务周报》刊载的黄为东《中国书业应谨慎内敛备粮练兵》一文中“中国图书市场存在经济危机,即周期性必然性生产过剩危机”的观点,在《中国编辑》发表了批驳意见,他认为,滞胀即膨胀性衰退,但这种危机决非周期性必然性生产过剩危机。“生产过剩”只是我国图书市场的表面现象,而又缺又滥才是我国图书市场的全面现象。缺属于生产不足;滥属于生产过剩。这是在我国特殊条件下产生的,与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有本质的不同。对于黄认为的“周期性”,巢峰认为,中国出版业如同全国经济一样,有巨大发展,即使在“十五”期间出现滞胀,也不存在物价下跌,企业关闭,大批工人失业,不存在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即大约十年一次的周期性。对于黄认为的“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生理现象,是竞争之必然”,巢峰说,这句话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错误的。既然整个国民经济不存在这种必然性,又怎么可能在图书出版业一个行业生产部门中存在这种必然性呢?最后他概括认为,滞胀的原因是:以利润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是内因;缺乏宏观调控是外因。

海飞:中国童书出版要继续强化国际合作

中国少儿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海飞在《中国编辑》撰文称,中国童书版权贸易的地理范围由近及远不断扩大,合作出版的品种不断增加。在此基础上,中国童书出版要继续实施对外开放策略,强化国际合作和海外合作。一是要奉行“拿来主义”,“让中国儿童一睁开眼睛就能与世界儿童一样拥有同样的目光”,要及时引进优秀的国外儿童读物,要提升出版社对外合作部门的规格,要从简单的版权引进升格为多种形式的对外合作出版,加强国际出版交流。二是要着力开发低幼双语图书,使中国的孩子从小就能学到地道的英语。三是要不断寻求合作的突破口,摸索、创造新的合作模式。四是要根据条件许可,策划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及时了解国外市场动态,拓宽海外市场。

卫凯:对卡通制品应建立严格的分级审核制度

卫凯认为,目前我国缺少对卡通制品的严格分级审核制度。该制度的缺失,使卡通产业出现了大量无法回避的问题。首先,使大量原创作品只能以低年龄层儿童为受众进行创作,压缩了卡通创作空间,间接影响了卡通产品的创新方式,而且也将具有实际消费能力的成人阻隔于卡通产业之外,人为缩小了卡通产业市场发展空间,导致产业无法获得快速成长。其次,该制度的缺位使卡通制品引进评估过程丧失准确标准,导致一些优秀的成人卡通制品无法引进。再次,缺少分级制度使我国卡通制品审美单一,无法获得与国际其他卡通制品相互竞争的能力,导致国内卡通产业贫弱,过分依赖进口并最终导致大量国外卡通制品,尤其是日本卡通制品的泛滥。因此,迅速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卡通分级审核制度十分必要。

黄若涛:儿童图书市场分级应再精细

黄若涛认为,“儿童文学”是面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读者的特殊文学形式,依据读者年龄的差异被划分为低幼文学、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这是从儿童文学创作角度来划分的,在儿童文学读物的出版中,出版者也大多采用这样的划分方式来界定出版物,但问题在于对每一个概念下的具体划分标准由于存在跨度过大的问题就显得十分混乱。不同出版社对什么时候儿童开始进行阅读和如何判定儿童的早期阅读发展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比如“少年文学图书”涵盖了儿童13~18岁的阅读发展,而在这五六年的阅读发展中,儿童间的差异是十分巨大的,所以对这个群体的图书市场再精细的划分和研究都不为过。

杨鹏:奇幻文学需拓展读者群,扩大市场空间

杨鹏在《出版广角》撰文认为,奇幻文学目前被归为青春读物类,是因为奇幻的创作和出版,主要针对的读者都是青少年。读者的过分集中,势必会造成题材、风格等的局限,这是非常不利于奇幻文学发展的。从另一个角度说,青少年读者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稳定的阶段,图书市场竞争过分激烈,也必定会产生很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作品。因此,拓展奇幻文学读者群,有利于整体上扩大市场空间,增加奇幻文学的生命力。

宣炳善:大学演讲类图书遗忘了公民理念

9.金融危机下的寒假 篇九

这个寒假,最受瞩目的焦点莫过于“金融危机”了。电视里,在谈金融危机;报纸上,在谈金融危机;电脑上,也在谈金融危机。而在金融危机下,这个寒假也过得不太过瘾。

一、“零花钱危机”

“金融危机”,说白了,就是钱的危机,而我们小孩的零花钱也有“危机”了。以前问老爸老妈要零花钱易如反掌,现在简直比登天还难。这天晚上,我靠到正在看电视的老爸身边,“老爸,我的钱包现在很脆弱,可不可以支援一下啊?”我苦苦地“哀求”。“你这孩子,跟你说了多少遍了。现在到处都是‘金融危机’,我买的股票啊、基金啊,都在不断地疯狂下跌,我都快气死了,哪还有多余的钱给你?”唉,这个目标失败了。于是,我马上瞄准另一个目标。“老妈„„”还没等我说完,老妈就唠叨起来:“乐,你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也应该懂事一点了。现在谁不为‘金融危机’而烦恼?我正在为买不起高价的OLAY化妆品而烦恼呢!唉,我这美丽的皮肤,要受一点苦咯„„”唉,金融危机真折磨人哪!我的零花钱哪„„

二、“时间危机”

这可恶的金融危机,不仅影响到“零花钱危机”,还影响到“时间危机”。“时间危机”主要是指老爸老妈的休息时间。这大过年的,老爸老妈的老板可精巴得不得了,为了自己能有更多的收入,根本不顾及我们的感受,竟然要他们大年初六就去上班。要知道,老妈可是休息了一个星期都不到啊!老爸老妈也没有办法,只得老老实实地去上班。原本热热闹闹的家,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了。我实在受不了了,就到外公、奶奶家去解闷。

10.浅析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 篇十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很多人在关注这这场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也有很多人在追溯它的原因。在此仅表示一下自己的意见。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引起了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人们对危机的认识不断加深,也不断指出危机产生的原因,并相应提出应对和防范措施。归纳起来,目前人们认为危机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住房贷款过度扩张,风险控制不严;金融产品创新过度,大量结构型产品太复杂,难以准确估值,风险不透明;金融机构杠杆率过高,风险管理模式存在缺陷;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不协调,监管不到位,问责不严厉;中介机构不够尽职,财务审计和信用评级有偏差;金融机构激励过度、薪酬过高,容易刺激管理者冒险逐利等等。必须承认,上述问题都是存在的,但却又可能只是直观的、表面的问题。这次危机从美国次级住房贷款危机开始,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 金融危机,全球股价、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等剧烈波动,在短时间内发生超乎想像的巨幅涨落,危机发展的速度和造成影响的程度大大超出世界范围原有的估算,说明其中一定有更深刻、更复杂的原因,必须更深刻更审慎地加以分析。

这次危机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性严重的金融危机,其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其中以下因素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一、环境的因素

1、美国的经济环境:宽松的货币和利率政策。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泡沫型的高房价,使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借款人,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2、美国民众的消费观。

美国的民众从来都是今天花明天的钱。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在低利率的诱惑下,及时没有还贷的能力,他们也理所当然地和银行签约,住上了高楼大厦。正是这种理所当然埋下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祸根。当高房价的泡沫破碎和短期利率的提高一起夹攻的时候,零储蓄的美国民众无力偿还贷款,这就引发了后面的房贷公司,银行,证券公司等一系列金融机构的经营危机。

二、货币体系问题

1971年美国尼克松政府单方面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1944年美国发起和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后,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受黄金约束的金本位货币体系转变成为纯粹信用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按理说美元的国际地位应该受到大冲击,国际金融体系应该发生很大震荡。但美国幸运的是,当时还没有另外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可以与美国抗

衡,也没有另外一种货币可以与美元抗衡,所以,尽管当时美元汇率也出现了不小的波动,主要货币之间由固定汇率转化为有控制的浮动汇率,但却并没有震撼美元的国际影响力。特别是很快亚洲“四小龙”、“四小虎”等相继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其大量吸引投资和对外贸易主要以美元计价,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美元的国际地位。这就使美元在放弃与黄金挂钩之后,国际社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其中可能带来的深刻问题,仍然像之前一样相信美国、相信和接受美元,而并没有研究和建立放弃金本位制之后约束货币投放总量的新机制新秩序,客观上把货币控制权过多地让渡给美国政府和货币当局。并且自从1976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就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多种储备货币鼎足的格局。凭借着美元的强势地位,美国在经常项目和资本账户中占尽了优势,为了确保足够的外汇储备,各国致力于将本国的商品销往美国,以换取“硬通货”美元,为了让受众的美元能够保值增值,各国有纷纷购买了美国各大金融机构发行的股票,债券等金融衍生品。而美国也乐得到处赊账消费,反正到时如果没有钱还债的话,就直接开动印钞机来印美元就可以了,这样反而更加省事和节约成本。正是凭借着美元的这种强势地位,美国巧妙地让全世界的人为自己的消费和福利来买单,还在享受之后把善后工作推给了其他人来负责。这为其后美元大量投放,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和严重通货膨胀奠定了最重要的货币体制基础。

三.政治体制问题

在纯粹自由市场经济体系下,通货膨胀和货币资产(虚拟经济)泡沫,应该通过危机爆发从而使得大量不良资产的核销、利润的核减、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倒闭等加以消除,从而使严重偏离价值的价格得以回归,使过度逐利而严重削弱的社会理性得以恢复。但是,随着全球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政府更愿意采取各种措施加快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而在出现通货膨胀乃至金融危机时,政府往往因为考虑选民情绪和政局稳定,在泡沫尚未完全消除之前,就会采取措施救市和刺激经济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扩大财政和货币投放,以稳定人心和社会,维持政局和统治。结果会使已经产生的泡沫无法完全消除,这种情况不断积累,越积越大,最终必然要在政府或国力无法控制时彻底爆发,形成巨大的冲击。这又为通货膨胀乃至全球化金融危机的最终爆发奠定了重要的政治体制基础。

四、社会局势问题

苏联解体后,国际政治两大阵营抗衡的格局发生巨变,美国成为世界单一超级霸主,大大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相应的,失去两极或多极制衡的必要基础,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逐步减弱,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控制世界货币投放,平抑世界主要货币汇率方面无法发挥作用,原来已经建立和运行的“特别提款权”随之消亡,国际事务和国际组织则越来越受到美国的影响。美国则越来越不受国际秩序的约束,在世界上行动自由,以“国际警察”自居。这期间,里根政府竭力推行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削弱联合国以及 国际贸易 和金融组织等的影响力,增强美国的影响力。这使得美元的大量投放进一步失去国际秩序必要的约束,为美元的大量投放进一步打开了方便之门。

五、全球化造成的问题

冷战结束后,新的一轮全球化是建立在当时全球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相差巨大,少数发达国家(如七国集团)经济金融在全球占据绝对控制地位的基础上的。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基础加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与环境消耗型产业,从而利用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廉价原材料、劳动力和环境保护成本,赚取大大超出在本国生产的高额利润,并利用所在国的出口额度,减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与此同时,则不断加大相关产品的进口,并利用产业转移和廉价进口抑制本国的物价上涨,控制通货膨胀水平,并控制劳动力成本,削弱工会的影响力。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全球化的发展使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受益巨大。

然而,这种格局却造成作为国际中心货币的美元越来越多地为外国所拥有。但是,由于以美元计价的投资和贸易最终的清算主要通过美国金融机构,表面看美国对外投资或扩大进口使大量美元外流,但实际上全球的美元头寸仍基本保留在美国金融机构(包括美联储),只是在金融机构内部由本国企业存款转化为外国银行存款而已。这客观上使得美国金融机构对外负债持续增长。

在美国对外债务规模巨大,其中国际社会大量以美元计价的收入,客观上只能被动存放美国或购买美国债务的情况下,一方面推动美国为追求本国利益很容易推行低利率政策,另一方面大量廉价资金又容易推动美国政府与社会扩大投资和货币投放。

不仅如此,对通过吸引投资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净流入的国家而言,要么实行中央银行强制收兑政策,从而相应增加国家外汇储备和本币投放;要么允许社会保留外汇,允许银行开展外币存贷款,而外币贷款又会增加相应货币的流通量。

11.钱币的变迁资源危机还是金融危机 篇十一

秦统一中国后在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同时,以法律形式废除了战国时流通于各国的铲布币、刀币、蚁鼻钱和圆钱,在圆钱的基础之上,推出全国法定的唯一流通货币“秦半两”。黄金为上币,单位为镒,即20两;铜钱为下币,单位为0.5两。金铜比为1比40,现在的金铜比达到1比6000,金相对于铜升值了150倍,也就是说铜矿资源相对于金矿资源要丰富得多。可见,铜在我国古代作为钱币原材料多么珍贵。

秦始皇以“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赋予古钱币,代表不可逆转的皇权,作为社会稳定的精神支柱,这一理念在中国几千年的钱币文化史中便被历代君王和百姓所接受。

自“秦半两”问世以来,这种方孔圆钱(孔方兄)的货币形制—直持续到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开创了方孔圆钱2000多年光辉的历史。

实际上,中国的钱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

尽管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但真正使用金属铸币只能追溯到距今3000年前的殷商晚期。考古学往往用山西保德商墓中出土的“无文铜贝”作为佐证。在此之前,我们的祖先们用一种天然海贝作为货币,并且这种贝币存在了很多世纪。

青铜的冶炼成功为先秦时期货币的铸造提供了契机。

春秋战国时期,有四种由(青)铜铸造的货币。一种是流通于中原地区的铲布,实际上不是布,而是一种农具铲形状的(青)铜铸造的货币。第二种是流通于楚国的鬼脸钱,又称蚁币钱,一种铸成椭圆形类似于铜贝的货币。第三种是流通于齐、赵、燕等国的刀币,由(青)铜铸成刀的形状的一种货币。还有一种是战国时期流通于我国北方的魏、秦等国出现了圆形铜铸币圆钱。

在这一阶段,除了青铜被选择为货币的载体之外,黄金这种被称为天然货币的金属,据记载,战国时期的楚国在贵族中流通一种“爰金”,实际上是一种形态怪异的金币。这种金币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有固定形式的黄金铸币。

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货币由青铜铸造而成,只是形态不同罢了。到了秦代,中国统一了货币,市场上流通的是由铜铸造的“秦半两”铜钱,上流社会还流行一种形态和“秦半两”一样的金钱。此后,铜钱—直延续到清代。

统一铸币应该是始于汉武帝时期的西汉。

漢武帝时期,铸币由地方收归中央,“孔方兄”货币实行标准化,统一由铜铸成五铢钱(24铢等于旧制1两),也就是说1枚五铢钱相当于约6.5克铜。这个铸钱标准一直持续到唐代初期,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使用得最久、最成功的一种钱币。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公元621年,唐高祖改币制,废五铢,铸“开元通宝”,规定径8分,重2.4铢,每10文为1两,每1文的重量为1钱,两以下采取十进制,10钱1两的进位制由此诞生了。开元通宝钱的问世,结束了自西汉以来延续700余年以重量五铢命名铸币的传统,开创了通宝、元宝钱体系,自唐朝起,钱币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了,而改称“宝”,或通宝、或元宝、或重宝、或其他什么宝。自武德四年铸行开元通宝钱起,至1916年“洪宪通宝”止,通宝、元宝钱体系沿用了近1300年,其生命力之长久,在世界货币史上罕见。

从汉代到民国初期长达2000多年的五铢钱、通宝、元宝钱币流通过程中,与此并行还流通铁钱、银两和银元。

汉代以后,钢铁冶炼越发成熟,为铁钱铸造创造了条件。

历史上,铁钱始终是“钱”体系中的一个补充,它除了币材、币值和购买力不同外,和铜钱的形制、币文、铸造等总体上均无什么大的差别。铜半两产生后,铁半两开始出现,五铢、开元钱制首先表现在铜钱上,然后才有铁钱,铁钱与铜钱形影相随。

历史上出现大量铁钱的时期有三个,一是公元523年—535年南朝梁武帝政府铸行四种五铢(即四出五铢、大吉五铢、大通五铢、大富五铢)铁钱,禁止铜钱流通。这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铸行铁钱,并成为当时的本位币。二是五代十国,由于国家分裂、政治动荡导致经济凋敝,货币流通混乱,铁钱在民间流通。尤其在十国,不仅统治地区广大,人口众多,不少政府大量铸造铁钱,数量巨大,造成币值下跌,政府为挽救铁钱的流通,下令以1当10与铜钱并行流通。五代十国先后铸行“永隆、天德、乾封泉宝、永通泉货”等各制铁钱。三是宋代,由于宋朝的经济极度繁荣,铜钱不能满足商品交易活动,政府铸造了大量的铁钱,和铜钱按一定的比率同时在市场流通。此外,清朝也有短暂的铸造铁钱的历史。

—方面是因为中国的铜矿资源不丰富,有时在特殊时期时铜矿供应出现问题,于是用铁钱来补充;另一方面是民间私铸铁钱,以铁钱代替铜钱。终其原因,还是因为铜资源短缺造成的。

历史上,在平行运行的货币中,还有一种货币非常重要,那就是银和金。尽管中国使用银金属作为货币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是真正把白银在流通领域当货币使用还是始于宋朝,白银货币有碎散的,也有5两、10两、25两、50两,甚至1000两的,类似于现今流通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水浒》中描写的场景中有很多是用碎银来支付的,可见宋朝在民间中银两的使用非常普遍了。

从此以后,除了明朝初期有50多年的禁止金银交易外,白银实际上已经登上了中国货币体系的舞台。

金作为货币,主要表现为储藏手段作为保值和国际支付手段使用,真正的民间流通是极为少见的。

白银作为中国的货币进行流通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因为,作为一个国家的金属货币,赋含该金属的矿物资源必须丰富并且还必须具备有冶炼和高超的铸币技术。

从以上分析可知,铜钱一直是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主要流通货币,它是基于中国品质优异和储量够用的铜矿、锡矿和铅矿资源。考古学成果较公认的铜绿山、铜陵和云南的东川是中国历朝造币的主要铜矿产地和技术精湛的青铜制造技术。而银恰恰相反,中国独立型银矿其实是很少的,尽管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政府极力鼓励开采银矿但成效甚微。

明朝从开采银矿方面得到的白银收入,可以在《明实录》中找到比较完整的记录。明朝每年平均的銀课收入大约10万两左右,进入明后期实际上不足10万两。全国银课在最多时每年仅达到10万或12万两而已。明朝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约占世界GDP总量的30%,每年政府财政收入为银两在130万两(1528年)到436万两(1577年)之间,每年政府财政支出为银两在241万两(1528年)到595万两(1551年)之间。可见,每年国库银两中产于本国的白银占财政收入或支出的白银比仅仅2%—5%。市场流通中这个比例更小,国产的白银在古代中国的经济社会中微乎其微。

白银的供应缺口从哪里来?

国际贸易是解决白银缺口的唯一办法。从此,中国经济这条船被绑在了世界经济的轨道上,中国人从明朝开始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前,由主导世界的经济到帝国的没落,到底是谁之过?

与古中国货币的钱不同,古欧洲国家以银为主要交易货币。由于贸易经济的发展,欧洲在中世纪后期(10世纪后,相当于中国唐朝末期)就广泛使用金、银作为交易货币,到了15世纪,由于中国时至宋朝一明朝初期,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融入到了全球贸易体系,白银出现短缺,陷入“银荒”。

于是,欧洲人就开始了在全世界寻找金、银。1492年哥伦布到了美洲,1498年达-伽马开辟了绕道好望角抵达印度的新航线,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为西方世界的航海家打开了通往美洲的大门。1545年和1548年西班牙殖民者相继在波托西(今属玻利维亚)和墨西哥的萨卡特卡斯发现的特大型银矿。大量低成本的美洲金银自16世纪开始流入西班牙。

之后,这些金银财富又通过国际贸易、金融操作、走私、海盗掠夺及战争赔款等多条渠道注入欧洲其他主要国家。有学者估计,这些金银总额的1/3—1/2最终都流入了中国。嘉靖之后,明政府开放海上贸易,凭借外贸出超优势,巨额海外白银滚滚流入中国,满足了明中后期不断扩大的白银货币需求。

清朝的情况和明朝大同小异。

为什么当时的中国,产量极少的白银最终大部分甚至取代了“钱”呢?

首先是因为中国历经几千年的青铜文化大量消耗了国内的铜矿石,并且在选矿工艺上没有得到进一步的突破,限制了古中国对低品位铜矿石的开采,其结果是铜矿石不能满足古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唐代以后,中国经济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而当时技术条件冶炼的铜矿石短缺导致铜钱出现经常性的短缺,因而导致出现铁钱和纸币。金融危机已然出现。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可以肯定地是从宋朝开始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铜资源危机,连铸币的铜都不够了。

其次是因为宋代以后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用白银结算的货币被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长期的贸易顺差导致中国国内白银大大增多,民间用白银结算逐渐增多,也是一个良币驱赶劣币的过程。

这种情况在现在还依然存在,非洲国家由于本国货币不稳定,通货膨胀太厉害,因而导致国内商品交易采用美元结算,政府再也无法阻止民间用美元交易。有很多非洲国家有这种情况发生,津巴布韦尤甚。

中国为了换回白银,必须勤劳工作,生产出大量的供全世界享用的物美价廉的各种商品。由于中国人口向来众多,可耕地较少,在科技不太发达的农耕社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抵抗北方游牧民族侵略会使得经常性的贸易不平衡。有的朝代还实行所谓“海禁”导致白银进项少,引起通货膨胀,实际上类似于现在的所谓金融危机。这种危机导致了民众对白银保值的需求,甚至在国家出现危机的时候更甚,民众对白银进行藏匿。

完全依赖于它国的白银来建立自己的货币体系,其危机先天就埋下了。对外贸易顺差是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东西,历史上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

上一篇:司法考试的复习和应试方法下一篇:经典唯美诗词起名